《孙子兵法》之论军天下 第二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10:11
                                                         作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我的译文】孙子说:一般动用军队作战的规律是:需要四马快速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十万军队,还需要长途运送粮草;那么里里外外的费用,招待各国使节的开支,维修保养各种战具所需胶漆等的材料费,以及将士的俸禄,每天要耗费千金。只有准备好这些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征。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第一篇我们主要分析研究了军事发展计划和军事作战计划对打赢未来和现在战争的决定性意义。接下来,我们要分析研究用兵作战中,最难把握掌控、最不容易打赢的战争——远征战。
      远征战就是军队远离本土,远赴千里万里与敌对国家或敌对势力进行作战。
      能否进行远征战是有条件的。第一:要拥有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军队;第二:要有保障持续供应军需物资的能力,也就是具有强大的远征后勤保障能力;第三:要有强大的国力,经济实力作后盾,负担得起远征作战的庞大消耗。
      在春秋时期,拥有千辆战车,雄兵十万以及负担得起远征作战庞大消耗的国家,可以傲视群雄,称王称霸了。
      如今的世界,由于经济全球化,国家利益已经超越国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海外利益不受敌对势力的侵害或者威慑有敌意势力的潜在侵害,拥有一支具有远征作战能力的军队是现实需求。
      在现在的各国军队中,美军是最具有远征作战能力的军队。美军在海外38个国家建有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其辐射面基本可以实现全球覆盖。美陆军具备在4天内将一个轻型旅、12天内将一个师、30天内将2个师投送到海外战区的能力;空军具备在7天内将2个航空联队、30天内将6个航空联队投送到海外战区的能力;海军具备在2天内将1个航母编队、7天内将2个航母编队、30天内将第3和第4航母编队投送到海外战区的能力。为了减轻运输压力,提高反应速度,美军已经在全球建立了陆上预储和海上预储武器装备网络。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我的译文】十万大军用于远征作战的目的是为了速胜,如果战事拖得太久,就会使军队士气低下,锐气挫伤。如果强攻城池,必然会导致兵力大量损耗。如果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就会使国家开支不足。如果军队士气低下、锐气挫伤、兵力损折、物资耗尽,那么敌对国家就会利用此次危机起兵发难,那时,即使有足智多谋的人,也无法处理好它所造成的后果。所以,关于远征作战,只听说过虽然战术笨拙但力求速战速决的战例,却没有见过因为战术巧妙而故意拖延时间的战例。远征作战久拖不决会对国家有利的情况,是不曾有过的。所以,不完全了解使用军队的害处,也就不能完全了解使用军队的好处。
      本段,作者论述了远征战久拖对攻击方的害处。揭示了远征战中,敌我双方攻防要领:攻击方要一鼓作气,速战速胜;防御方要避其锐气,拖时间拼消耗,等到对方精疲力竭后,再进行反击。因为,攻击方必然是强大的,有准备的一方,而防御方必然是相对弱小的,仓促应对的一方。无数古今中外的战例可以证明攻防要领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离现在最近的远征战就是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化和海、陆、空、天一体化作战优势,依靠高精度打击能力和高机动作战效能实施诸兵种联合作战,用43天,以较小的伤亡为代价实现了推翻萨达姆政权的预定目标,实现了速战速胜的攻击要领。当然,取得胜利是一回事,能否保住胜果又是另一回事。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我的译文】善于使用战术的将帅,兵员不会二次从国内征集,粮草不会再三从国内长途运送;在敌国当地获取物资,征用人员,从敌军手里缴获粮草,这样军队的粮食供给就可以满足了。
      为了减轻国内负担和运输压力,攻击方就地取材是合理的选择。
      在春秋时期,武器装备基本没有太大技术含量,通用性高,从敌方缴获的武器装备可马上使用;同时在当地获取各种耗材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现在各国的武器弹药、装备耗材等技术含量高,通用性不高,所以对运输的依赖性很高。如果不能保证运输的安全,就无法实施远征作战。所以,对于现在的远征战,攻击方已经不能过分依赖于就地取材。当然,有些物资还是可以就地取材的,比如:燃油、电力等等。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盾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我的译文】国家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远征又会使百姓贫穷。因为军队所到之处,商家会乘机抬高物价卖货,高价卖货就会使百姓钱财用尽,钱财用尽又会使百姓迁怒于赋税劳役,导致民怨沸腾。军队兵力折损、军资耗尽,国内又家家囊中空虚。百姓的钱财耗去十分之七;国家的经费,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铠甲、头盔、箭枝、弓弩、战戟、盾牌、帐篷、高台、牛车等军需品的损失,也消耗掉十分之六。
      本段,作者论述了远征战对国家的伤害——轻则国力下降,民众贫苦;重则国破家亡。古今中外,许多血的教训,验证了远征战后劳民伤财的可怕后果。警醒后人,不要轻启战端。
      比如,小布什政府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不仅使美国的国际声誉受损,国力下降;又使伊拉克至今战火不断,可谓得不偿失。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上有艹)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我的译文】所以,明智的将帅都务求从敌方取得粮草。吃敌方一钟粮食,就相当从本国运输二十钟;用敌方一石草料,就相当从本国运输二十石。
       在春秋时期,国家指周朝治下的诸侯国,因此各国的饮食习惯相差不大,对攻击方来说,就地取粮是最经济实惠的方法。
      现在的国家,特别是东西方国家,饮食习惯差别巨大,本地取粮就难以符合官兵的胃口,进而会影响情绪,最终导致战力下降。所以,各国都会研制符合本国军队口味的干粮等食品。另外,现在的军队都有严格的纪律,以及国际公约有明文规定:不能无端侵害当地居民的权益。所以,攻击方只有在不得己的情况下,才会就地取粮。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我的译文】因此,要使将士们奋勇杀敌,就必须激励他们;要使将士们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奖励他们。所以,在车战中,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就要奖赏首先夺得战车的人,同时更换这些战车上的旗帜,再将这些战车混合编入我方战车,从而供我军使用。如果降兵归顺,我方要收养,训练他们,从而为我军效力。这就叫做战胜敌人的同时又使自己更强大。
       本段,作者论述了在远征战中增强远征方战力的方法:一,表彰和奖励作战英勇和战功显赫的集体和个人;二,善于缴获敌方军资,为我方所用;三,善待俘虏,使用亲附我方的降兵、或本地居民、或本地武装,来维护治安,支援和恢复本地因战争而遭受破坏的经济和基础设施等。稳定控制区后,军队才无后顾之忧,才能继续扩大控制区。
      远征战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敌对势力,维护本国的海外利益。所以一切友好团体和中间集团,都是远征方拉拢利用的对象。并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孤立敌对势力,从而降低攻击阻力。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我的译文】综上所述,远征战中攻击方最好速战速胜,最不宜久拖不决。
      所以,懂得用兵的将帅,是士兵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上面我们已经论述了,能够实施远征战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要拥有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军队,而军队的指挥组织是决定军队战斗力强弱的关键一环,主帅和其手下的各级指挥官们所作出的各种决策和命令不仅决定着双方官兵的生死,也决定着双方国家的命运前途。
       所以,对远征攻击方来说,最好的取胜策略就是速胜。无论是远征攻击计划的制定还是实际战术的运用,都必须围绕“速胜”这一核心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远征作战的目标。                                                         作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我的译文】孙子说:一般动用军队作战的规律是:需要四马快速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十万军队,还需要长途运送粮草;那么里里外外的费用,招待各国使节的开支,维修保养各种战具所需胶漆等的材料费,以及将士的俸禄,每天要耗费千金。只有准备好这些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征。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第一篇我们主要分析研究了军事发展计划和军事作战计划对打赢未来和现在战争的决定性意义。接下来,我们要分析研究用兵作战中,最难把握掌控、最不容易打赢的战争——远征战。
      远征战就是军队远离本土,远赴千里万里与敌对国家或敌对势力进行作战。
      能否进行远征战是有条件的。第一:要拥有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军队;第二:要有保障持续供应军需物资的能力,也就是具有强大的远征后勤保障能力;第三:要有强大的国力,经济实力作后盾,负担得起远征作战的庞大消耗。
      在春秋时期,拥有千辆战车,雄兵十万以及负担得起远征作战庞大消耗的国家,可以傲视群雄,称王称霸了。
      如今的世界,由于经济全球化,国家利益已经超越国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海外利益不受敌对势力的侵害或者威慑有敌意势力的潜在侵害,拥有一支具有远征作战能力的军队是现实需求。
      在现在的各国军队中,美军是最具有远征作战能力的军队。美军在海外38个国家建有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其辐射面基本可以实现全球覆盖。美陆军具备在4天内将一个轻型旅、12天内将一个师、30天内将2个师投送到海外战区的能力;空军具备在7天内将2个航空联队、30天内将6个航空联队投送到海外战区的能力;海军具备在2天内将1个航母编队、7天内将2个航母编队、30天内将第3和第4航母编队投送到海外战区的能力。为了减轻运输压力,提高反应速度,美军已经在全球建立了陆上预储和海上预储武器装备网络。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我的译文】十万大军用于远征作战的目的是为了速胜,如果战事拖得太久,就会使军队士气低下,锐气挫伤。如果强攻城池,必然会导致兵力大量损耗。如果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就会使国家开支不足。如果军队士气低下、锐气挫伤、兵力损折、物资耗尽,那么敌对国家就会利用此次危机起兵发难,那时,即使有足智多谋的人,也无法处理好它所造成的后果。所以,关于远征作战,只听说过虽然战术笨拙但力求速战速决的战例,却没有见过因为战术巧妙而故意拖延时间的战例。远征作战久拖不决会对国家有利的情况,是不曾有过的。所以,不完全了解使用军队的害处,也就不能完全了解使用军队的好处。
      本段,作者论述了远征战久拖对攻击方的害处。揭示了远征战中,敌我双方攻防要领:攻击方要一鼓作气,速战速胜;防御方要避其锐气,拖时间拼消耗,等到对方精疲力竭后,再进行反击。因为,攻击方必然是强大的,有准备的一方,而防御方必然是相对弱小的,仓促应对的一方。无数古今中外的战例可以证明攻防要领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离现在最近的远征战就是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化和海、陆、空、天一体化作战优势,依靠高精度打击能力和高机动作战效能实施诸兵种联合作战,用43天,以较小的伤亡为代价实现了推翻萨达姆政权的预定目标,实现了速战速胜的攻击要领。当然,取得胜利是一回事,能否保住胜果又是另一回事。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我的译文】善于使用战术的将帅,兵员不会二次从国内征集,粮草不会再三从国内长途运送;在敌国当地获取物资,征用人员,从敌军手里缴获粮草,这样军队的粮食供给就可以满足了。
      为了减轻国内负担和运输压力,攻击方就地取材是合理的选择。
      在春秋时期,武器装备基本没有太大技术含量,通用性高,从敌方缴获的武器装备可马上使用;同时在当地获取各种耗材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现在各国的武器弹药、装备耗材等技术含量高,通用性不高,所以对运输的依赖性很高。如果不能保证运输的安全,就无法实施远征作战。所以,对于现在的远征战,攻击方已经不能过分依赖于就地取材。当然,有些物资还是可以就地取材的,比如:燃油、电力等等。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盾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我的译文】国家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远征又会使百姓贫穷。因为军队所到之处,商家会乘机抬高物价卖货,高价卖货就会使百姓钱财用尽,钱财用尽又会使百姓迁怒于赋税劳役,导致民怨沸腾。军队兵力折损、军资耗尽,国内又家家囊中空虚。百姓的钱财耗去十分之七;国家的经费,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铠甲、头盔、箭枝、弓弩、战戟、盾牌、帐篷、高台、牛车等军需品的损失,也消耗掉十分之六。
      本段,作者论述了远征战对国家的伤害——轻则国力下降,民众贫苦;重则国破家亡。古今中外,许多血的教训,验证了远征战后劳民伤财的可怕后果。警醒后人,不要轻启战端。
      比如,小布什政府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不仅使美国的国际声誉受损,国力下降;又使伊拉克至今战火不断,可谓得不偿失。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上有艹)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我的译文】所以,明智的将帅都务求从敌方取得粮草。吃敌方一钟粮食,就相当从本国运输二十钟;用敌方一石草料,就相当从本国运输二十石。
       在春秋时期,国家指周朝治下的诸侯国,因此各国的饮食习惯相差不大,对攻击方来说,就地取粮是最经济实惠的方法。
      现在的国家,特别是东西方国家,饮食习惯差别巨大,本地取粮就难以符合官兵的胃口,进而会影响情绪,最终导致战力下降。所以,各国都会研制符合本国军队口味的干粮等食品。另外,现在的军队都有严格的纪律,以及国际公约有明文规定:不能无端侵害当地居民的权益。所以,攻击方只有在不得己的情况下,才会就地取粮。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我的译文】因此,要使将士们奋勇杀敌,就必须激励他们;要使将士们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奖励他们。所以,在车战中,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就要奖赏首先夺得战车的人,同时更换这些战车上的旗帜,再将这些战车混合编入我方战车,从而供我军使用。如果降兵归顺,我方要收养,训练他们,从而为我军效力。这就叫做战胜敌人的同时又使自己更强大。
       本段,作者论述了在远征战中增强远征方战力的方法:一,表彰和奖励作战英勇和战功显赫的集体和个人;二,善于缴获敌方军资,为我方所用;三,善待俘虏,使用亲附我方的降兵、或本地居民、或本地武装,来维护治安,支援和恢复本地因战争而遭受破坏的经济和基础设施等。稳定控制区后,军队才无后顾之忧,才能继续扩大控制区。
      远征战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敌对势力,维护本国的海外利益。所以一切友好团体和中间集团,都是远征方拉拢利用的对象。并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孤立敌对势力,从而降低攻击阻力。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我的译文】综上所述,远征战中攻击方最好速战速胜,最不宜久拖不决。
      所以,懂得用兵的将帅,是士兵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上面我们已经论述了,能够实施远征战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要拥有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军队,而军队的指挥组织是决定军队战斗力强弱的关键一环,主帅和其手下的各级指挥官们所作出的各种决策和命令不仅决定着双方官兵的生死,也决定着双方国家的命运前途。
       所以,对远征攻击方来说,最好的取胜策略就是速胜。无论是远征攻击计划的制定还是实际战术的运用,都必须围绕“速胜”这一核心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远征作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