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论军天下 第十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2:48:42
                                                             地形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我的译文】孙子说:地形有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远形六种。我军可以去,敌军也可以来的地形,叫通形。在通形地区,要首先占据高地的向阳面,这样有利于保障粮道畅通,如果与敌交战就对我方有利。可以前往但难以返回的地形,叫挂形。在挂形地区,如果敌军没有防备,我军迅速出击就能战胜他;如果敌军有防备,出击不能取胜,又难以返回,这对我军就不利了。我军出击不利,敌军出击也不利的地形,叫支形。在支形地区,敌军即使用好处引诱我军,我军也不要出击,反而假装率军离开敌军,骗使敌军追出到半路,然后攻击他们,这样对我军有利。在隘形地区,如果我军首先占据,必须派重兵把守封锁隘口,然后等待敌军;如果敌军首先占据,并已封锁隘口,就不要派兵跟踪,没有封锁隘口,就可以派兵跟踪敌军。在险形地区,如果我军首先占据,就一定要占据高地的向阳面,然后等待敌军;如果敌军首先占据,我军就后撤离开他们,也不要派兵跟踪他们。在远形地区,双方的地形地势一样,我军难以挑起战斗,就是挑起战斗也对我方不利。上述六条,是利用地形的一般原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本段,孙武总结了六种地形下的用兵策略。其核心就是军队要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来提升自己的战斗力;规避不利地形对战斗力的削弱。这些用兵策略,对现在的地面战,依然是值得借鉴的。
      现在的陆军,由于全机械化,所以机动能力大增,战场的广度和深度已经很难有明确的界限。战场内的地形,显然复杂多变。在复杂多变的地形下,能否迅速利用有利地形或规避不利地形是对军队的一种考验。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我的译文】军队打败仗的原因有:走、弛、陷、崩、乱和北六种。这六种原因,不是由自然的不可抗力所造成的灾祸,都是由于将帅的过失造成的。双方的地形地势均等,将帅却要以一击十,必然会寡不敌众败走,因这样战败,叫走。士兵强悍但将官懦弱,必然导致军纪废弛,因这样战败,叫弛。将官强悍但士兵懦弱,必然会陷于苦战,因这样战败,叫陷。下级军官易怒又不服从命令,遭遇敌军愤然私自出战,将帅又不知他的能耐,就像山体内部崩塌,因这样战败,叫崩。将帅懦弱不严厉,管教方法不明晰,官兵没有固定的训练,排兵列阵杂乱不整,因这样战败,叫乱。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对众、以弱击强,军队里又没有精心挑选的精锐部队,那就必然要败北,因这样战败,叫北。以上六种,都是造成作战失败的原由,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是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清楚明白政治利益集团对军队的主要要求是能打胜仗。但是,两军交战,往往总会有一方战败,从而成就另一方的胜利。所以总有一方的军队无法实现政治利益集团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战败的原因,从而避免重蹈覆辙。
      孙武在这里总结的六大败因,可谓一针见血。政治利益集团和军队的高层一定要好好领会,不要等到吃了败战,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除了孙武总结的六大败因外,由于现在战争,武器装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所以武器装备的先进性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方面。打造国之利器是军工业利益集团不可推卸的责任。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易、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我的译文】地形是军事行动的辅助条件。判断敌情,制敌取胜,估计地形地势的险易程度,计算道路的远近,这些是高明将帅掌握的方法。知道这些方法后用兵打仗的一方一定取胜;不知道这些方法却用兵打仗的一方一定失败。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军队高层在制定军事行动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地形对军事行动的辅助作用,深入了解军事行动展开后会遇到的地形特点和地形变化,结合敌情,尽量利用有利地形来完成军事行动。经过周密谋划而制定的军事行动,其成功是可预期的。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我的译文】所以,按照一般作战规律,有必胜的把握,即使国君不让打,坚决打是可以的;根据一般作战规律,不能取胜,即使国君坚持一定要打,不打是可以的。所以,身为将帅,率军进攻不是为了追求胜利的功名,率军撤退不是为了逃避失败的罪责。一心只求既能保全民众的生命财产又能符合国君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将帅是国家的宝贝啊!
      本段是孙武对前篇所述“君命有所不受”的进一步阐述。在春秋时期,国君有权指挥和决定军事行动。现在军事制度,政治利益集团是不能直接下达军事行动命令的,但政治利益集团从自己的政治利益考量,会对军队的作战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或过分的要求,还会对军队施加压力,从而左右或影响军队高层的军事决策。所以,军队高层在面对来自上层压力时,能否顶住压力,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做出真确的决策,是关乎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我的译文】对待士兵就像对待婴儿般呵护,那么将帅就可以和他们一起奔赴深渊;对待士兵就像对待爱子般关怀,那么将帅就可以和他们一起生死与共。厚待却不能差遣,爱护却不能命令,乱纪却不能惩治,这样的士兵就像骄横野蛮的孩子,是不能用来打仗的。
      对于这段话,我们现在可以这样理解:政治利益集团的各级部门和军队利益集团的各级指挥官要切实地保障和关心军人军属的切身利益,为他们排忧解难。军人没有后顾之忧,才能一心当兵,护国护民。同时要严格执行军法军纪,只有赏罚分明,才能打造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我的译文】只知道自己的士兵们可以出击的道理,却不知道敌军不可以打击的原因,胜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只知道敌军可以打击的道理,却不知道自己的士兵们不可以出击的原因,胜率只有百分之五十;知道敌军可以打击的道理,也知道自己的士兵们可以出击的道理,但不知道地形不允许作战的原因,胜率只有百分之五十;所以,懂得用兵打仗的将帅,命令指挥明确清楚,计谋举措无穷无尽。所以说:既了解对手又了解自己,取胜是没有风险的;再加上既了解天时又了解地利,那么胜利是源源不断的。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军队高层在决定开展攻击军事行动时,不仅要知道自己的军队是否已经做好充分的攻击准备,也要掌握敌军是否已经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还要了解战场的地形地势是否有利于攻击行动的展开。
      优秀的指挥官能做到:指挥胸有成竹,遇险临危不乱,应变及时合理,计谋层出不穷,举措有力高效。
      综上所述,军队的高级指挥官们只要确实地既了解自己的军队又了解敌方的军队,那么,打胜战是没有太大危险的。如果将天气、环境等自然因素统统考虑在内的话,胜战会一个接一个,接连不断。                                                             地形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我的译文】孙子说:地形有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远形六种。我军可以去,敌军也可以来的地形,叫通形。在通形地区,要首先占据高地的向阳面,这样有利于保障粮道畅通,如果与敌交战就对我方有利。可以前往但难以返回的地形,叫挂形。在挂形地区,如果敌军没有防备,我军迅速出击就能战胜他;如果敌军有防备,出击不能取胜,又难以返回,这对我军就不利了。我军出击不利,敌军出击也不利的地形,叫支形。在支形地区,敌军即使用好处引诱我军,我军也不要出击,反而假装率军离开敌军,骗使敌军追出到半路,然后攻击他们,这样对我军有利。在隘形地区,如果我军首先占据,必须派重兵把守封锁隘口,然后等待敌军;如果敌军首先占据,并已封锁隘口,就不要派兵跟踪,没有封锁隘口,就可以派兵跟踪敌军。在险形地区,如果我军首先占据,就一定要占据高地的向阳面,然后等待敌军;如果敌军首先占据,我军就后撤离开他们,也不要派兵跟踪他们。在远形地区,双方的地形地势一样,我军难以挑起战斗,就是挑起战斗也对我方不利。上述六条,是利用地形的一般原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本段,孙武总结了六种地形下的用兵策略。其核心就是军队要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来提升自己的战斗力;规避不利地形对战斗力的削弱。这些用兵策略,对现在的地面战,依然是值得借鉴的。
      现在的陆军,由于全机械化,所以机动能力大增,战场的广度和深度已经很难有明确的界限。战场内的地形,显然复杂多变。在复杂多变的地形下,能否迅速利用有利地形或规避不利地形是对军队的一种考验。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我的译文】军队打败仗的原因有:走、弛、陷、崩、乱和北六种。这六种原因,不是由自然的不可抗力所造成的灾祸,都是由于将帅的过失造成的。双方的地形地势均等,将帅却要以一击十,必然会寡不敌众败走,因这样战败,叫走。士兵强悍但将官懦弱,必然导致军纪废弛,因这样战败,叫弛。将官强悍但士兵懦弱,必然会陷于苦战,因这样战败,叫陷。下级军官易怒又不服从命令,遭遇敌军愤然私自出战,将帅又不知他的能耐,就像山体内部崩塌,因这样战败,叫崩。将帅懦弱不严厉,管教方法不明晰,官兵没有固定的训练,排兵列阵杂乱不整,因这样战败,叫乱。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对众、以弱击强,军队里又没有精心挑选的精锐部队,那就必然要败北,因这样战败,叫北。以上六种,都是造成作战失败的原由,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是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清楚明白政治利益集团对军队的主要要求是能打胜仗。但是,两军交战,往往总会有一方战败,从而成就另一方的胜利。所以总有一方的军队无法实现政治利益集团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战败的原因,从而避免重蹈覆辙。
      孙武在这里总结的六大败因,可谓一针见血。政治利益集团和军队的高层一定要好好领会,不要等到吃了败战,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除了孙武总结的六大败因外,由于现在战争,武器装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所以武器装备的先进性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方面。打造国之利器是军工业利益集团不可推卸的责任。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易、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我的译文】地形是军事行动的辅助条件。判断敌情,制敌取胜,估计地形地势的险易程度,计算道路的远近,这些是高明将帅掌握的方法。知道这些方法后用兵打仗的一方一定取胜;不知道这些方法却用兵打仗的一方一定失败。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军队高层在制定军事行动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地形对军事行动的辅助作用,深入了解军事行动展开后会遇到的地形特点和地形变化,结合敌情,尽量利用有利地形来完成军事行动。经过周密谋划而制定的军事行动,其成功是可预期的。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我的译文】所以,按照一般作战规律,有必胜的把握,即使国君不让打,坚决打是可以的;根据一般作战规律,不能取胜,即使国君坚持一定要打,不打是可以的。所以,身为将帅,率军进攻不是为了追求胜利的功名,率军撤退不是为了逃避失败的罪责。一心只求既能保全民众的生命财产又能符合国君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将帅是国家的宝贝啊!
      本段是孙武对前篇所述“君命有所不受”的进一步阐述。在春秋时期,国君有权指挥和决定军事行动。现在军事制度,政治利益集团是不能直接下达军事行动命令的,但政治利益集团从自己的政治利益考量,会对军队的作战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或过分的要求,还会对军队施加压力,从而左右或影响军队高层的军事决策。所以,军队高层在面对来自上层压力时,能否顶住压力,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做出真确的决策,是关乎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我的译文】对待士兵就像对待婴儿般呵护,那么将帅就可以和他们一起奔赴深渊;对待士兵就像对待爱子般关怀,那么将帅就可以和他们一起生死与共。厚待却不能差遣,爱护却不能命令,乱纪却不能惩治,这样的士兵就像骄横野蛮的孩子,是不能用来打仗的。
      对于这段话,我们现在可以这样理解:政治利益集团的各级部门和军队利益集团的各级指挥官要切实地保障和关心军人军属的切身利益,为他们排忧解难。军人没有后顾之忧,才能一心当兵,护国护民。同时要严格执行军法军纪,只有赏罚分明,才能打造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我的译文】只知道自己的士兵们可以出击的道理,却不知道敌军不可以打击的原因,胜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只知道敌军可以打击的道理,却不知道自己的士兵们不可以出击的原因,胜率只有百分之五十;知道敌军可以打击的道理,也知道自己的士兵们可以出击的道理,但不知道地形不允许作战的原因,胜率只有百分之五十;所以,懂得用兵打仗的将帅,命令指挥明确清楚,计谋举措无穷无尽。所以说:既了解对手又了解自己,取胜是没有风险的;再加上既了解天时又了解地利,那么胜利是源源不断的。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军队高层在决定开展攻击军事行动时,不仅要知道自己的军队是否已经做好充分的攻击准备,也要掌握敌军是否已经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还要了解战场的地形地势是否有利于攻击行动的展开。
      优秀的指挥官能做到:指挥胸有成竹,遇险临危不乱,应变及时合理,计谋层出不穷,举措有力高效。
      综上所述,军队的高级指挥官们只要确实地既了解自己的军队又了解敌方的军队,那么,打胜战是没有太大危险的。如果将天气、环境等自然因素统统考虑在内的话,胜战会一个接一个,接连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