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论军天下 第六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59:33
                                                      虚实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者,出其所必趋也。
     【我的译文】孙子说:凡首先到达交战地点然后等待敌军到来的一方,就主动安逸;后来到达交战地点然后仓促应战的一方,就被动疲劳。所以,善于打仗的一方,能牵制敌方而不被敌方所牵制。
      能使敌方军队自动来到我方预设地点,是因为我方利诱他们上当的缘故;能使敌军无法到达他们目的地,是因为我方制造困难阻碍他们的缘故。所以,敌军休整良好,我方就能使他们疲劳;敌军饱食无忧,我方就能使他们饥饿;敌军驻扎安稳,我方就能使他们挪动。我方能做到这些,是因为我军出击的所在都是敌军必须赶赴救援的地方。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实际交战中,使己方处于有利的一方,也就是有优势的一方,是交战双方都希望得到的主动权。所以,无论战前,还是战中,使自己首先占据各种有利条件,是交战双方首先要争夺的目标。
      战前,先处战地就是第一个有利条件。先处战地的一方就能先占据有利的地形地势,就能先进行兵力火力部署,而且将士们能得到充分休息等。
      但是占得有利条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我方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争取获得的。
      对敌方希望占据的有利条件,我方要想方设法不让敌方得逞。对敌方已经占据的有利条件,我方要想方设法地削弱它们。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我的译文】我军行军千里却不疲劳,是因为行进在敌方没有设防的地区。我军进攻就必然取胜,是因为进攻敌方没有防守的地方。我军防御就必然牢固,是因为严守在敌军必来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一方,敌方不知道该严守何处;善于防守的一方,敌方不知道该攻击何处。微妙啊!微妙啊!我方的军队能够达到无影无踪;神奇啊!神奇啊!我方的军队能够达到无声无息。因此,我方能成为敌方命运的掌握者。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军行军千里却不疲劳,是因为行进在敌方没有设防的地区,而敌方没有设防是因为不知道我军的行踪。我军进攻就必然取胜,是因为进攻敌方没有防守的地方,而敌方没有防守是因为不知道我军会进攻这个地方。我军防御就必然牢固,是因为严守在敌军必来进攻的地方,敌军必来进攻是因为不知道我军会严守这个地方。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见:军队的行踪,军队的攻击目标,军队的驻防地点是军队的机密。如果敌方不知我方的上述三军情,我军就会很安全;如果我方获知敌方的上述三军情,我军就会占据主动优势地位。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我的译文】我军向前推进时,敌军无法抵挡,是因为我军冲击敌方防守空虚的地方;我军撤退时,敌军无法追到,是因为我军行动迅速使他们追赶不上。所以,我军想交战,即使敌军高垒深沟不想出战,也不得不出来与我军交战,是因为我军攻击敌方必须救援的地方;我军不想交战,即使我军随便占据地方防守,敌军也不会与我军交战,是因为背离了敌军希望交战的地点。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军做出前进还是撤退的决策,是因为获知了敌方的兵力部署。前进是因为前面的敌军弱小,撤退是因为前面的敌军强大。
      我军做出交战还是不交战的决策,是根据是否有利来确定的。我军想交战,就会想方设法逼迫敌军交战。我军不想交战,就会想方设法避开交战。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我的译文】所以,我方要知晓敌方军队的行踪,但又不能暴露我方军队的行踪。这样,我方就能集结兵力但敌方只能分散兵力。我方兵力集结一处,敌方兵力分散十处,我方是用十成的兵力去攻击敌方一成兵力,从而形成我多敌少的有利态势;在一个地方能以多击少的话,那么在我军出击的地点,能同我军作战的敌兵数量就更寥寥无几了。我军的驻地及希望和敌军交战的地点,不能让敌方知道;敌方不知道,那么敌方需防备的地方就多;敌方防备的地方多,那么在我军出击的地点,同我军作战的敌兵就少了。所以,防备前面,后面就兵力少;防备后面,前面就兵力少;防备左边,右边就兵力少;防备右边,左边就兵力少;处处防备,就处处兵力少。兵力少的一方是防备敌方的一方;兵力多的一方是使敌方防备已方的一方。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方知道敌军的行踪和驻防地点就可以制定攻击计划并实施攻击;我方知道敌军的行踪和攻击目标就可以制定撤退、防御或反击计划并实施计划。敌方不知道我军的行踪和驻防地点就无法进行攻击;敌方不知道我军的行踪和攻击目标,就不得不分散兵力,处处防备。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我的译文】所以,如果知道交战地点,知道交战日期,就可以跋涉千里去会战;如果不知道交战地点,不知道交战日期,却贸然出兵,一旦在行军途中受到攻击,那么左军不能救援右军,右军也不能救援左军;前军不能救援后军,后军也不能救援前军,更何况部队相距远的要有几十里,近的也要有几里呢?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方知晓敌方各支部队的行踪和各个驻防地点,我方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准备情况,选择攻击目标和攻击时间,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我方手里。如果没有掌握确切的敌情,就冒然行动,往往会吃大亏的。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我的译文】依我分析,越国的士兵虽然众多,但对胜败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做到的。敌方兵力虽然众多,也可以使他们无法与我军战斗。
      所以,我方要策算敌方的军情,从而了解敌方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要作弄敌方,从而掌握敌方军队的行动休息规律;要示形诱敌,从而知道关系敌方生死的关键所在;要试探敌方,从而摸清敌方兵力部署的强弱情况。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敌方兵力虽然众多,但要防备的地方也很多,因此,只要我方行动隐秘,能和我军作战的敌兵就不会很多。关键就是要掌握敌方的军情以及不泄露我方的军情。
      那么,如何才能掌握确切的敌方军情呢?
      孙武总结了在战场上,通过我方主动行动来获知敌方军情的四种方法。在春秋时期,没有什么侦察设备,这些侦察方法手段确实实用有效。现在的战场,天上、空中、地面、海面等有各种各样的侦察设备,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运转。将这些侦察方法手段与侦察设备的使用结合起来,效果一定会更好。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我的译文】所以,隐藏军队行踪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没有任何形迹,我方的军队不露任何形迹,那么,再深潜的间谍也不能探知,再狡猾的敌人也不能算计。我军因为隐形巧妙取胜,所以当将此胜利摆在众人面前时,众人也不能知道其中的奥秘。人们都知道我军为何胜利的表象(外形),却不知道我军如何制敌取胜的关键(内形)。所以,这样的战胜方法是不可重复的,要顺应形势千变万化。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不泄露我方的军情呢?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保密工作;二是军队的隐形能力。现在的军队都有保密部门和严格的保密制度。但不管怎样,保密工作要做好,知道军情的我方人员要越少越好,最好只有主帅和军队指挥官知道。军队的隐形能力强,那么敌方的各种侦察设备都发现不了我军。我军就可以攻击没有防备的敌军,也可以攻击敌方没有防备或防守薄弱的地方。军队隐形能力强就会使军队处于优势位置。在敌人的背后或两侧出现,往往会使敌人猝不及防,来不及反应。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我的译文】军队的阵形就像流水一样,流水的行踪,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军队的去向,是避开强敌攻击弱敌。流水根据地形来控制流向,军队根据敌情来制敌取胜。所以,军队没有固定的阵势,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根据敌情的变化来取得胜利的人,可以称他为兵神。所以,五行没有固定的胜者,四季没有不变的赢家;白天有长有短,月亮有圆有缺。
      本段,作者揭示了:在实际作战时,军队的作战原则就是避强击弱。
      我方要实现避强击弱:首先,要知道敌方的虚实,也就是要掌握敌方的兵力部署,也要掌握敌方二线或三线军事人员的活动以及军资储运等情况。因为二线或三线军事人员以及辎重看护部队的战斗力往往不会很强。其次,军队要有很强的隐形能力。敌方侦察不到我军的行踪,就无法进行有效防护。最后,敌情是在变化的,强可能变弱,弱可能变强。所以我方要时时掌握敌方的兵力调动,还要精确地知道敌方可能增援部队的兵力和到达的时间等。总之,只有计划周全,准备充分,才能避强击弱,才能打胜仗。                                                      虚实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者,出其所必趋也。
     【我的译文】孙子说:凡首先到达交战地点然后等待敌军到来的一方,就主动安逸;后来到达交战地点然后仓促应战的一方,就被动疲劳。所以,善于打仗的一方,能牵制敌方而不被敌方所牵制。
      能使敌方军队自动来到我方预设地点,是因为我方利诱他们上当的缘故;能使敌军无法到达他们目的地,是因为我方制造困难阻碍他们的缘故。所以,敌军休整良好,我方就能使他们疲劳;敌军饱食无忧,我方就能使他们饥饿;敌军驻扎安稳,我方就能使他们挪动。我方能做到这些,是因为我军出击的所在都是敌军必须赶赴救援的地方。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实际交战中,使己方处于有利的一方,也就是有优势的一方,是交战双方都希望得到的主动权。所以,无论战前,还是战中,使自己首先占据各种有利条件,是交战双方首先要争夺的目标。
      战前,先处战地就是第一个有利条件。先处战地的一方就能先占据有利的地形地势,就能先进行兵力火力部署,而且将士们能得到充分休息等。
      但是占得有利条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我方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争取获得的。
      对敌方希望占据的有利条件,我方要想方设法不让敌方得逞。对敌方已经占据的有利条件,我方要想方设法地削弱它们。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我的译文】我军行军千里却不疲劳,是因为行进在敌方没有设防的地区。我军进攻就必然取胜,是因为进攻敌方没有防守的地方。我军防御就必然牢固,是因为严守在敌军必来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一方,敌方不知道该严守何处;善于防守的一方,敌方不知道该攻击何处。微妙啊!微妙啊!我方的军队能够达到无影无踪;神奇啊!神奇啊!我方的军队能够达到无声无息。因此,我方能成为敌方命运的掌握者。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军行军千里却不疲劳,是因为行进在敌方没有设防的地区,而敌方没有设防是因为不知道我军的行踪。我军进攻就必然取胜,是因为进攻敌方没有防守的地方,而敌方没有防守是因为不知道我军会进攻这个地方。我军防御就必然牢固,是因为严守在敌军必来进攻的地方,敌军必来进攻是因为不知道我军会严守这个地方。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见:军队的行踪,军队的攻击目标,军队的驻防地点是军队的机密。如果敌方不知我方的上述三军情,我军就会很安全;如果我方获知敌方的上述三军情,我军就会占据主动优势地位。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我的译文】我军向前推进时,敌军无法抵挡,是因为我军冲击敌方防守空虚的地方;我军撤退时,敌军无法追到,是因为我军行动迅速使他们追赶不上。所以,我军想交战,即使敌军高垒深沟不想出战,也不得不出来与我军交战,是因为我军攻击敌方必须救援的地方;我军不想交战,即使我军随便占据地方防守,敌军也不会与我军交战,是因为背离了敌军希望交战的地点。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军做出前进还是撤退的决策,是因为获知了敌方的兵力部署。前进是因为前面的敌军弱小,撤退是因为前面的敌军强大。
      我军做出交战还是不交战的决策,是根据是否有利来确定的。我军想交战,就会想方设法逼迫敌军交战。我军不想交战,就会想方设法避开交战。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我的译文】所以,我方要知晓敌方军队的行踪,但又不能暴露我方军队的行踪。这样,我方就能集结兵力但敌方只能分散兵力。我方兵力集结一处,敌方兵力分散十处,我方是用十成的兵力去攻击敌方一成兵力,从而形成我多敌少的有利态势;在一个地方能以多击少的话,那么在我军出击的地点,能同我军作战的敌兵数量就更寥寥无几了。我军的驻地及希望和敌军交战的地点,不能让敌方知道;敌方不知道,那么敌方需防备的地方就多;敌方防备的地方多,那么在我军出击的地点,同我军作战的敌兵就少了。所以,防备前面,后面就兵力少;防备后面,前面就兵力少;防备左边,右边就兵力少;防备右边,左边就兵力少;处处防备,就处处兵力少。兵力少的一方是防备敌方的一方;兵力多的一方是使敌方防备已方的一方。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方知道敌军的行踪和驻防地点就可以制定攻击计划并实施攻击;我方知道敌军的行踪和攻击目标就可以制定撤退、防御或反击计划并实施计划。敌方不知道我军的行踪和驻防地点就无法进行攻击;敌方不知道我军的行踪和攻击目标,就不得不分散兵力,处处防备。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我的译文】所以,如果知道交战地点,知道交战日期,就可以跋涉千里去会战;如果不知道交战地点,不知道交战日期,却贸然出兵,一旦在行军途中受到攻击,那么左军不能救援右军,右军也不能救援左军;前军不能救援后军,后军也不能救援前军,更何况部队相距远的要有几十里,近的也要有几里呢?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方知晓敌方各支部队的行踪和各个驻防地点,我方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准备情况,选择攻击目标和攻击时间,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我方手里。如果没有掌握确切的敌情,就冒然行动,往往会吃大亏的。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我的译文】依我分析,越国的士兵虽然众多,但对胜败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做到的。敌方兵力虽然众多,也可以使他们无法与我军战斗。
      所以,我方要策算敌方的军情,从而了解敌方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要作弄敌方,从而掌握敌方军队的行动休息规律;要示形诱敌,从而知道关系敌方生死的关键所在;要试探敌方,从而摸清敌方兵力部署的强弱情况。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敌方兵力虽然众多,但要防备的地方也很多,因此,只要我方行动隐秘,能和我军作战的敌兵就不会很多。关键就是要掌握敌方的军情以及不泄露我方的军情。
      那么,如何才能掌握确切的敌方军情呢?
      孙武总结了在战场上,通过我方主动行动来获知敌方军情的四种方法。在春秋时期,没有什么侦察设备,这些侦察方法手段确实实用有效。现在的战场,天上、空中、地面、海面等有各种各样的侦察设备,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运转。将这些侦察方法手段与侦察设备的使用结合起来,效果一定会更好。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我的译文】所以,隐藏军队行踪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没有任何形迹,我方的军队不露任何形迹,那么,再深潜的间谍也不能探知,再狡猾的敌人也不能算计。我军因为隐形巧妙取胜,所以当将此胜利摆在众人面前时,众人也不能知道其中的奥秘。人们都知道我军为何胜利的表象(外形),却不知道我军如何制敌取胜的关键(内形)。所以,这样的战胜方法是不可重复的,要顺应形势千变万化。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不泄露我方的军情呢?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保密工作;二是军队的隐形能力。现在的军队都有保密部门和严格的保密制度。但不管怎样,保密工作要做好,知道军情的我方人员要越少越好,最好只有主帅和军队指挥官知道。军队的隐形能力强,那么敌方的各种侦察设备都发现不了我军。我军就可以攻击没有防备的敌军,也可以攻击敌方没有防备或防守薄弱的地方。军队隐形能力强就会使军队处于优势位置。在敌人的背后或两侧出现,往往会使敌人猝不及防,来不及反应。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我的译文】军队的阵形就像流水一样,流水的行踪,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军队的去向,是避开强敌攻击弱敌。流水根据地形来控制流向,军队根据敌情来制敌取胜。所以,军队没有固定的阵势,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根据敌情的变化来取得胜利的人,可以称他为兵神。所以,五行没有固定的胜者,四季没有不变的赢家;白天有长有短,月亮有圆有缺。
      本段,作者揭示了:在实际作战时,军队的作战原则就是避强击弱。
      我方要实现避强击弱:首先,要知道敌方的虚实,也就是要掌握敌方的兵力部署,也要掌握敌方二线或三线军事人员的活动以及军资储运等情况。因为二线或三线军事人员以及辎重看护部队的战斗力往往不会很强。其次,军队要有很强的隐形能力。敌方侦察不到我军的行踪,就无法进行有效防护。最后,敌情是在变化的,强可能变弱,弱可能变强。所以我方要时时掌握敌方的兵力调动,还要精确地知道敌方可能增援部队的兵力和到达的时间等。总之,只有计划周全,准备充分,才能避强击弱,才能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