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汪兆铭的作用有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0:38:15
央视的辛亥革命对汪兆铭着墨不多,暗杀摄政王载沣的事情也一笔带过,甚至指责其接受肃亲王的优待,那么说汪兆铭对辛亥革命真的贡献不大吗?央视的辛亥革命对汪兆铭着墨不多,暗杀摄政王载沣的事情也一笔带过,甚至指责其接受肃亲王的优待,那么说汪兆铭对辛亥革命真的贡献不大吗?
其实觉得辛亥革命贡献最大的还是黎元洪。首先,当时起义军需要这么个灵魂人物,被强请出来的也好,被揪出来的也罢,黎元洪不出头,起义军就是一盘散沙。其次,他执弟子礼给萨镇冰的信对萨镇冰离开舰队起了重要作用。萨不走,海军很难反水,海军不反,清政府可以借上三分力,就不用全指着袁世凯了。第三,以后军情危急时,黎元洪力排众议,据守武昌,且多次斥退清政府的招抚和劝降。武昌大旗始终不倒,这对革命的号召和袁世凯的逼宫是起了重大作用的。
汪精卫嘛,一个已被判处终身监禁的人,如果不是武昌起义根本不会被放出来呢。
他就是个秘书,你还想要个秘书做什么惊天大事出来?
那句“非袁不可”,奠定辛亥革命的结局。

千里独行侠 发表于 2011-10-12 12:59
其实觉得辛亥革命贡献最大的还是黎元洪。首先,当时起义军需要这么个灵魂人物,被强请出来的也好,被揪出来 ...


辛亥革命应该从一个阶段历史来看是,武昌起义打响了头炮(成功的),紧接着全国各省纷纷独立响应才是导致清廷无力回天的因素(袁世凯因此而反正),黎元洪捡了个便宜,当然没有黎元洪归附,他的部下也不会加入革命,要明白之前黎元洪镇压过革命的,就在武昌起义前夕还杀了一个革命士兵(一名外营的士兵前来通知起义被黎元洪所杀)。。。。。
千里独行侠 发表于 2011-10-12 12:59
其实觉得辛亥革命贡献最大的还是黎元洪。首先,当时起义军需要这么个灵魂人物,被强请出来的也好,被揪出来 ...


辛亥革命应该从一个阶段历史来看是,武昌起义打响了头炮(成功的),紧接着全国各省纷纷独立响应才是导致清廷无力回天的因素(袁世凯因此而反正),黎元洪捡了个便宜,当然没有黎元洪归附,他的部下也不会加入革命,要明白之前黎元洪镇压过革命的,就在武昌起义前夕还杀了一个革命士兵(一名外营的士兵前来通知起义被黎元洪所杀)。。。。。
电视剧里,陈璧君看汪的那种眼神,欲火刚刚的。
汪兆铭当时就是个笔杆子,能有多大实质作用。但是孙中山死后,汪兆铭在国民党内的政治地位是很高的,奈何文人斗不过流氓出身的常生凯,汪兆铭如果早些认识到枪杆子的重要性的话,后来的历史恐怕全都要改写。
至少那首“慷慨歌燕市”鼓舞了不少人投向革命。
不过后来当了汉奸后这诗被人改了,好像是:当年慷慨歌燕市,今日从容做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未能不负少年头。


细读辛亥革命历史同盟会及孙大炮不过是个摘桃子的,汪兆铭更不过一个秘书文人角色!蒋委员长出于统治需要大加神话孙大炮及其领导的同盟会在辛亥革命的作用,而毛太祖也出于政治目的大势抬高同盟会及孙大炮的历史地位,致使100年后的我们不细读历史还以为孙大炮发动了武昌起义以及领导了整个辛亥革命呢!

细读辛亥革命历史同盟会及孙大炮不过是个摘桃子的,汪兆铭更不过一个秘书文人角色!蒋委员长出于统治需要大加神话孙大炮及其领导的同盟会在辛亥革命的作用,而毛太祖也出于政治目的大势抬高同盟会及孙大炮的历史地位,致使100年后的我们不细读历史还以为孙大炮发动了武昌起义以及领导了整个辛亥革命呢!
czgm 发表于 2011-10-12 13:20
辛亥革命应该从一个阶段历史来看是,武昌起义打响了头炮(成功的),紧接着全国各省纷纷独立响应才是导 ...
关于黎元洪杀人,还有他躲到床底下的事,曾有人试图考证,结果发现,在武昌首义后相当时间内无人提起。第一次提到这件事的居然是黎元洪去世后的一位记者。事实真相如何,已经很难发掘了。
如果没有同盟会的活动,根本不可能有南部独立蜂起的态式,确保了革命的发展括大.而武昌起义也不会有首义的意义.
辛亥革命是同盟会领导的,这毫无疑问.而武昌起义只是辛亥革命的一部分.
应该说,辛亥革命是北洋军阀领导的。。。。。。

wwww130 发表于 2011-10-12 17:22
应该说,辛亥革命是北洋军阀领导的。。。。。。


北洋要是军阀。
南方在北方有合法政府的情况下,不走法律和政治程序。
用暴力手段,
就是武装叛乱和暴乱。
使用武装叛乱和暴乱手段的,就是暴徒和武装叛乱分子。

wwww130 发表于 2011-10-12 17:22
应该说,辛亥革命是北洋军阀领导的。。。。。。


北洋要是军阀。
南方在北方有合法政府的情况下,不走法律和政治程序。
用暴力手段,
就是武装叛乱和暴乱。
使用武装叛乱和暴乱手段的,就是暴徒和武装叛乱分子。
Cathay 发表于 2011-10-12 16:39
如果没有同盟会的活动,根本不可能有南部独立蜂起的态式,确保了革命的发展括大.而武昌起义也不会有首义的意义 ...
要是同盟会领导的。
就更是黎元洪领导的。
千里独行侠 发表于 2011-10-12 12:59
其实觉得辛亥革命贡献最大的还是黎元洪。首先,当时起义军需要这么个灵魂人物,被强请出来的也好,被揪出来 ...
徐世昌曾说:“黎元洪德量如曾国藩,旷达如彭玉麟,惜遇事不能当机立断。”
汪精卫可算北洋军阀和同盟会之间的桥梁,推动了南北议和的成功。

黑龙江1 发表于 2011-10-12 21:23
北洋要是军阀。
南方在北方有合法政府的情况下,不走法律和政治程序。
用暴力手段,


的确,就法理角度来说,二次革命就是武装叛乱
黑龙江1 发表于 2011-10-12 21:23
北洋要是军阀。
南方在北方有合法政府的情况下,不走法律和政治程序。
用暴力手段,


的确,就法理角度来说,二次革命就是武装叛乱
虽然历史没有如果,可是我还是常常想:
袁世凯不称帝又长寿一些,事情会怎么样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1-10-12 15:21
细读辛亥革命历史同盟会及孙大炮不过是个摘桃子的,汪兆铭更不过一个秘书文人角色!蒋委员长出于统治需要大 ...
{:soso_e181:} 这两年读了点东西才知道孙大炮之所为,之前教育给人的印象就是伟大二字
汪兆铭不是跟袁克定结拜了吗?袁当总统他也尽了一份力了
从1895年的第一次广州起义到1911年第二次广州起义,中间有十次起义,同盟会和孙中山一直是坚持反清的。辛亥革命光复各省中、唐继尧、焦达峰、阎锡山、许崇智、李烈钧等都是同盟会的,怎么能谈得上摘桃子呢?

倒是武昌起义不爆发的话,袁世凯有什么办法能复出呢?摄政王因为哥哥光绪的缘故,对袁世凯可是恨之入骨。

清朝的灭亡是墙倒众人推的结果,同盟会和孙大炮等的作用非常有限。
以前是天下逐鹿一人得之则众人束手,现在是众人把那一人鞭尸然后大叫:“我对辛亥革命的功劳最大.”孙中山是大炮,尔等皆是“众人”已。
EFEFEF 发表于 2011-10-15 22:19
清朝的灭亡是墙倒众人推的结果,同盟会和孙大炮等的作用非常有限。
知道什么叫跨会分子么?例如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他同时也是华兴会和同盟会员。

知道共进会以同盟会的总理为总理,以同盟会的纲领为纲领,只是将“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么?

知道武昌起义后为什么要请黄兴来当总司令么?

知道光复会领袖蔡元培加入KMT么?

知道光复会号称以江浙为基地,结果江苏、浙江两省都督一个都没捞到,说明其实力多么薄弱么。

知道辛亥革命光复十四省的都督们是同盟会和立宪派各半么?

同意你的前半句话,清朝的灭亡有立宪派和北洋军阀的功劳。不同意你的后半句话。

现在我回答一下楼主的问题。

革命无非抓笔杆子和枪杆子。汪兆铭这支笔杆子在宣传中起的作用是有的,但也有限。当时革命党搞高深的面向士大夫宣传是章太炎和吴稚辉,通俗的面向新军的宣传靠邹容和陈天华的小册子。汪兆铭和宋教仁、胡汉民等属于次要主力。

至于说他是南北和谈的桥梁更是无稽之谈。袁世凯下野的时候就通过杨度和孙文跟黄兴搭上联系了。辛亥时无非是重温旧谊耳。


YsMilan 发表于 2011-10-15 09:30
这两年读了点东西才知道孙大炮之所为,之前教育给人的印象就是伟大二字
怎么说呢?...也别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缺陷的战士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还是苍蝇。
原始文明 发表于 2011-10-15 22:49
现在我回答一下楼主的问题。

革命无非抓笔杆子和枪杆子。汪兆铭这支笔杆子在宣传中起的作用是有的,但也 ...
汪兆铭刺杀摄政王是因为同盟会数次起义失败,革命党人士气低落,此时立宪派梁启超趁机攻击孙中山等革命党领导所谓“远距离革命家”,煽动唆使别人赶死同时挥霍海外捐款。。。导致同盟会此时内外交困,汪兆铭此时挺身而出,就是破除立宪派的攻击,重新凝聚革命党人的士气,不是电视上所说的为自己。
由于当时引爆炸弹需要同归于尽,本来负责引爆炸弹黄花岗烈士之一的喻培伦由于紧张和害怕,汪兆铭主动顶替负责引爆,已经说明汪精卫当时是准备去死的(要是当时成功了,史书上的汪绝对是英雄,而不是汉奸)。
同盟会拥有强大的人脉,不仅与文学社,共进会关系密切,而且还与洪门,哥老会(汉留)关系密切,同盟会的贡献是,在武昌起义后,利用各种力量,保证了战果的括大.
单单靠光复会,文学社,是没有这么大能量的.甚至,如果没有其他地区的策应,武昌起义被扑灭是必然的.
完全可以说,是同盟会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包括武昌起义).
hugear 发表于 2011-10-12 23:52
的确,就法理角度来说,二次革命就是武装叛乱
那是,应该大家都跪在地上向袁大总统山呼万岁,最后全国上劝进表要袁大总统当中华帝国皇帝,大家继续当奴才,那才是维护法理。

Cathay 发表于 2011-10-16 14:37
同盟会拥有强大的人脉,不仅与文学社,共进会关系密切,而且还与洪门,哥老会(汉留)关系密切,同盟会的贡献是, ...


武昌起义,如果不是项城的功劳。
每到关键时刻,即要华圃(冯巩的爷爷)的第一镇停止炮击。
早被北洋军的炮火轰成渣了。

项城此举,即保全了起义,又为自己谋取了利益。
高人啊。


还说什么人脉,人脉多在海外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喝洋酒开PARTY抱美女。




Cathay 发表于 2011-10-16 14:37
同盟会拥有强大的人脉,不仅与文学社,共进会关系密切,而且还与洪门,哥老会(汉留)关系密切,同盟会的贡献是, ...


武昌起义,如果不是项城的功劳。
每到关键时刻,即要华圃(冯巩的爷爷)的第一镇停止炮击。
早被北洋军的炮火轰成渣了。

项城此举,即保全了起义,又为自己谋取了利益。
高人啊。


还说什么人脉,人脉多在海外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喝洋酒开PARTY抱美女。



我觉得是那首《被逮口占》对革命起了极大的宣传作用。。
黑龙江1 发表于 2011-10-16 22:23
武昌起义,如果不是项城的功劳。
每到关键时刻,即要华圃(冯巩的爷爷)的第一镇停止炮击。
早被北洋 ...
如果吴禄贞没有被袁世凯暗杀掉,爱新觉罗一族就被灭门了。
千里独行侠 发表于 2011-10-12 16:08
关于黎元洪杀人,还有他躲到床底下的事,曾有人试图考证,结果发现,在武昌首义后相当时间内无人提起。第 ...
我也觉得纳闷,一个从床底下揪出来的革命领袖,怎么后来还有那么高的政治地位。从床底下揪出来的时候看到的人很多吧,当时应该不是秘密。如果革命党人是暂时利用黎元洪稳住局面,那么后来真正的革命领袖纷纷回国后应该一脚踢开才对,怎么他的地位却越来越稳固了。
美名扬 发表于 2011-10-17 11:35
我也觉得纳闷,一个从床底下揪出来的革命领袖,怎么后来还有那么高的政治地位。从床底下揪出来的时候看到 ...
这就牵扯到很多了。

首先,武昌起义时临时拉来的总指挥吴兆麟不是革命党,而是倾向革命党的人士,黎元洪是他的老上级。

第二,属于共进会和文学社之间的权力斗争。共进会以湖北本地人为主,文学社以外地人(特别是湖南人)居多。后来黄兴到武昌时,共进会的领袖孙武因为黄兴是湖南人,疑心他偏向文学社,所以老跟他唱反调。黄兴气量不广,当后来南京临时政府安排职位时,由于刚回国的孙文对包括湖北在内的国内情形不大了解,人事方面多由黄兴裁决。黄兴故意漏了孙武。孙武大怒,改为支持黎元洪。

后来章太炎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还认定,之所以导致“天下汹汹,党争如水火者”,就是自黄兴不重用孙武开始的。章在1913年写给上海国民党的信中说得更坦白:“既而武汉倡义,稍有权利之争,地位有殊,遂分政党,条件未异,门户各分,昔之弟兄,今为仇敌。致令奸人乘间,坐拥高权,天下汹汹,徒以黄克强、孙尧卿二公之反目耳,衅隙已成,弥缝无术。”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1-10-12 15:21
细读辛亥革命历史同盟会及孙大炮不过是个摘桃子的,汪兆铭更不过一个秘书文人角色!蒋委员长出于统治需要大 ...
孙大炮就是个象征,只要还有统战的需要,就会一直宣传下去


楼上的人有什么资格说别人孙大炮!还说看的什么资料是摘桃子的,可笑!我看了孙中山的一些历史资料和辛亥革命前后资料,更为那时的中国心痛!孙他把全身心的精力和财力都扑在革命一途上,他痛斥汉人因为满情而遭受的歧视侮辱压迫而被人驱赶辱骂乃至被刺杀通辑,有时候一败涂地,但最为可贵的是他绝不放弃的精神,没有那些革命人士同盟会共进会等革命团体的奋勇疾呼,几次起义,哪里来的思想启蒙和辛亥革命!我见过有些某族人一向很不满辛亥革命和孙的思想推翻了满清,跟着别人喊大炮还加力和鼓动他人摸黑污辱他,这种恶意的污辱嘲讽我代表自己说,呸!你不配!各位说孙大炮的时候多想想这些人恶意污蔑的是什么吧!

楼上的人有什么资格说别人孙大炮!还说看的什么资料是摘桃子的,可笑!我看了孙中山的一些历史资料和辛亥革命前后资料,更为那时的中国心痛!孙他把全身心的精力和财力都扑在革命一途上,他痛斥汉人因为满情而遭受的歧视侮辱压迫而被人驱赶辱骂乃至被刺杀通辑,有时候一败涂地,但最为可贵的是他绝不放弃的精神,没有那些革命人士同盟会共进会等革命团体的奋勇疾呼,几次起义,哪里来的思想启蒙和辛亥革命!我见过有些某族人一向很不满辛亥革命和孙的思想推翻了满清,跟着别人喊大炮还加力和鼓动他人摸黑污辱他,这种恶意的污辱嘲讽我代表自己说,呸!你不配!各位说孙大炮的时候多想想这些人恶意污蔑的是什么吧!
孙中山因为对今天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所以有人赞同有人骂,毕竟今天外国还有很多jy以孙的模式还想来那么一次辛亥之事,而本土派当然对孙不屑一顾,“我辛辛苦苦有今天的基业你来说风凉话摘桃子算什么东西。”这也是空降派的一大尴尬:不搞实业就没有威望啊。
czgm 发表于 2011-10-16 14:05
汪兆铭刺杀摄政王是因为同盟会数次起义失败,革命党人士气低落,此时立宪派梁启超趁机攻击孙中山等革命党 ...
陈赓不也说过,要是东征的时候他不把先总统常公讳凯申背出来,常公也成千古流芳的革命烈士了
美名扬 发表于 2011-10-17 11:35
我也觉得纳闷,一个从床底下揪出来的革命领袖,怎么后来还有那么高的政治地位。从床底下揪出来的时候看到 ...
其实南方分歧很大,不仅有同盟会与立宪派之争,还有南京与武汉之争,武汉被有意打压,比如孙中山提名孙武,就被黄兴等人否决了,黎元洪作为湖北方面仅有几个有分量的代表,能不被看重吗?
清亡的确是墙倒众人推,非一方之力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