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8II改进型为何不采用机翼自动前缘襟翼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02:08
歼-8II改进型为何不采用机翼自动前缘襟翼技术
天龙写于2007年5月20日

歼-8II做为典型的二代机,其机翼特征与绝大多数二代机是相同的。比如:
歼-8II的机翼后掠角为60度,展弦比为2.0696。
与此同代的苏-9、苏-11,机翼后掠角为60度,展弦比为1.58-1.799。
机翼后掠角为60度,展弦比为1.94。
幻影III、幻影5、幻影50,机翼后掠角为57度,展弦比为1.94。
即便与三代机相比,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反差,与典型三代机幻影2000相比,也基本相拟,如:幻影2000,机翼后掠角为58度,展弦比为2.025;歼-10的机翼后搞活角为45度至50度,展弦比为2.5-2.63。

歼-8II为何采用小展弦比三角翼?
是因为三角翼的后掠前缘位于机头在超音飞行时产生的激波之前,这使得三角翼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率的超音速翼型。在气动布局上的优点主要是大后掠的三角翼在大迎角进会产生强有力的前缘脱体涡流,向后扫过机翼进使气流稳定。这股涡流可维持到很大的迎角(大约可达30度以上),它们在高攻角机动时附在机翼表面,使得失速点很高,即机翼在升力曲线停止增加的迎角区里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失速现象。采取小展弦比的三角翼则更有优点,由于小展弦比的三角翼的翼根弦长很大,在机翼绝对厚度较大时却可以保持较小的相对厚度,对于减少超音速时的阻力非常有利。

缺点是诱导阻力(特别是高亚音速区更明显)不利于巡航、大迎角机动和起降。
对此,法国为改善三角翼布局的缺点,在幻影2000上大幅提高推重比,以使飞机在机动飞行中损失的能量(V、H或两者),能迅速重新获得;为改善起飞着陆性能,采用了全翼展的自动前缘襟翼;但最重要的革新技术是采用了放宽静安定度技术,中立静稳定度消除了配平阻力的不利因素,而负的静稳定度把配平的向下载荷转化为向上的载荷 。飞机采用了电传操纵主动控制技术因而大大降低了飞机着陆速度。

歼-8II也完全可以采用幻影2000技术进行改造,使之在机动性能方面成为另类第三代机。然而,歼-8II却始终没有采用全翼展的自动前缘襟翼技术,来改善飞机的起降性能和亚音速机动性能。这是为什么?

其实,歼-8II对机翼的设计并非完全没有考虑改善其机动性能和起降性能,所不同的是歼-8II采用了前缘扭转技术,通过机翼前缘的扭转可延缓翼面局部激波的产生和气流分离,提高临界M数和抖振边界,改善起降性能和机动性能;这与自动前缘襟翼技术有曲异曲同工之效。所不同的是,自动前缘襟翼技术着重于改善飞机亚音速机动性能(当M数大于0.95时,受机翼结构强度限制,必然收起前缘襟翼),而前缘扭转技术却能适用于各种飞机速度(但亚音速效果要次于自动前缘襟翼技术)。

中国空军副参谋长、科研部部长、空军特技飞行员、“飞行技术能手”葛文墉在试飞完歼-7、歼-8时说道:“以歼-7飞机相比,歼-8大部分飞行性能好于歼-7。”“歼-8飞机在起飞、着陆的操纵上,较歼-7飞机好控制,特别在着陆过程,飞机非常平稳,容易操作”、“……加力状态的盘旋性能歼-8与歼-7飞机性能相当(受推力影响)。最大状态的盘旋性能,歼-8比歼7飞机好。超音速盘旋性能歼-8优于歼-7。”空军试飞员雷强也表示:“歼-8是一种非常好飞的飞机,它的起飞、着陆非常好做”。

歼-8II不采用自动前缘襟翼技术,而采用前缘扭转技术;是放弃亚音速机动性能,而追求超音度机动性能,同时,由于歼-8已具备比歼-7更好的起飞降落性能,所以不强求对其起飞降落性能的改善。

显然,在现代空战中,超音度机动性能比亚音速机动性能更为重要,歼-8II的选择也是顺应现代空战的一种表现吧(作者:天龙;转贴请注明)。歼-8II改进型为何不采用机翼自动前缘襟翼技术
天龙写于2007年5月20日

歼-8II做为典型的二代机,其机翼特征与绝大多数二代机是相同的。比如:
歼-8II的机翼后掠角为60度,展弦比为2.0696。
与此同代的苏-9、苏-11,机翼后掠角为60度,展弦比为1.58-1.799。
机翼后掠角为60度,展弦比为1.94。
幻影III、幻影5、幻影50,机翼后掠角为57度,展弦比为1.94。
即便与三代机相比,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反差,与典型三代机幻影2000相比,也基本相拟,如:幻影2000,机翼后掠角为58度,展弦比为2.025;歼-10的机翼后搞活角为45度至50度,展弦比为2.5-2.63。

歼-8II为何采用小展弦比三角翼?
是因为三角翼的后掠前缘位于机头在超音飞行时产生的激波之前,这使得三角翼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率的超音速翼型。在气动布局上的优点主要是大后掠的三角翼在大迎角进会产生强有力的前缘脱体涡流,向后扫过机翼进使气流稳定。这股涡流可维持到很大的迎角(大约可达30度以上),它们在高攻角机动时附在机翼表面,使得失速点很高,即机翼在升力曲线停止增加的迎角区里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失速现象。采取小展弦比的三角翼则更有优点,由于小展弦比的三角翼的翼根弦长很大,在机翼绝对厚度较大时却可以保持较小的相对厚度,对于减少超音速时的阻力非常有利。

缺点是诱导阻力(特别是高亚音速区更明显)不利于巡航、大迎角机动和起降。
对此,法国为改善三角翼布局的缺点,在幻影2000上大幅提高推重比,以使飞机在机动飞行中损失的能量(V、H或两者),能迅速重新获得;为改善起飞着陆性能,采用了全翼展的自动前缘襟翼;但最重要的革新技术是采用了放宽静安定度技术,中立静稳定度消除了配平阻力的不利因素,而负的静稳定度把配平的向下载荷转化为向上的载荷 。飞机采用了电传操纵主动控制技术因而大大降低了飞机着陆速度。

歼-8II也完全可以采用幻影2000技术进行改造,使之在机动性能方面成为另类第三代机。然而,歼-8II却始终没有采用全翼展的自动前缘襟翼技术,来改善飞机的起降性能和亚音速机动性能。这是为什么?

其实,歼-8II对机翼的设计并非完全没有考虑改善其机动性能和起降性能,所不同的是歼-8II采用了前缘扭转技术,通过机翼前缘的扭转可延缓翼面局部激波的产生和气流分离,提高临界M数和抖振边界,改善起降性能和机动性能;这与自动前缘襟翼技术有曲异曲同工之效。所不同的是,自动前缘襟翼技术着重于改善飞机亚音速机动性能(当M数大于0.95时,受机翼结构强度限制,必然收起前缘襟翼),而前缘扭转技术却能适用于各种飞机速度(但亚音速效果要次于自动前缘襟翼技术)。

中国空军副参谋长、科研部部长、空军特技飞行员、“飞行技术能手”葛文墉在试飞完歼-7、歼-8时说道:“以歼-7飞机相比,歼-8大部分飞行性能好于歼-7。”“歼-8飞机在起飞、着陆的操纵上,较歼-7飞机好控制,特别在着陆过程,飞机非常平稳,容易操作”、“……加力状态的盘旋性能歼-8与歼-7飞机性能相当(受推力影响)。最大状态的盘旋性能,歼-8比歼7飞机好。超音速盘旋性能歼-8优于歼-7。”空军试飞员雷强也表示:“歼-8是一种非常好飞的飞机,它的起飞、着陆非常好做”。

歼-8II不采用自动前缘襟翼技术,而采用前缘扭转技术;是放弃亚音速机动性能,而追求超音度机动性能,同时,由于歼-8已具备比歼-7更好的起飞降落性能,所以不强求对其起飞降落性能的改善。

显然,在现代空战中,超音度机动性能比亚音速机动性能更为重要,歼-8II的选择也是顺应现代空战的一种表现吧(作者:天龙;转贴请注明)。
自从六十年代研仿米格-21,中国航空工业算是把小展弦比三角翼的特性摸的一清二楚:超音速波阻小,跨音速气动中心移动小,可用抖振升力系数较大;缺点是前缘容易分离,导致诱阻过大,限制了亚音速巡航和中低空大迎角机动性能。改进的结果就是歼-7E的双三角翼和他的前缘机动襟翼,成功减少了大迎角下的诱阻...

楼主请评价下,哪个对升力系数、可用迎角改善更大?
……J8不采用可动前缘是因为设计的当时我们确实没有那个能力,扭转的采用已经是当时我们在技术上能够达到的极限了。
文中已有:
所不同的是,自动前缘襟翼技术着重于改善飞机亚音速机动性能(当M数大于0.95时,受机翼结构强度限制,必然收起前缘襟翼),而前缘扭转技术却能适用于各种飞机速度(但亚音速效果要次于自动前缘襟翼技术)。
早期是没有。但90年代已具体这种能力,却依然不改,必须有其原因,如文章所述。
第N个战场。。。:Q
又开始啦:Q :Q
还好,俺带望远镜了:victory:   躲远远滴看.......:lol   不对,是学习....
歼-8II改进型为何不采用自动前缘襟翼技术
天龙写于2007年5月20日

歼-8II做为典型的二代机,其机翼特征与绝大多数二代机是相同的。比如:
歼-8II的机翼后掠角为60度,展弦比为2.0696。
与此同代的苏-9、苏-11,机翼后掠角为60度,展弦比为1.58-1.799。
幻影III、幻影5、幻影50,机翼后掠角为57度,展弦比为1.94。
即便与三代机相比,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反差,与典型三代机幻影2000相比,也基本相拟,如:幻影2000,机翼后掠角为58度,展弦比为2.025。

歼-8II为何采用小展弦比三角翼?
是因为三角翼的后掠前缘位于机头在超音飞行时产生的激波之前,这使得三角翼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率的超音速翼型。在气动布局上的优点主要是大后掠的三角翼在大迎角进会产生强有力的前缘脱体涡流,向后扫过机翼进使气流稳定。这股涡流可维持到很大的迎角(大约可达30度以上),它们在高攻角机动时附在机翼表面,使得失速点很高,即机翼在升力曲线停止增加的迎角区里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失速现象。采取小展弦比的三角翼则更有优点,由于小展弦比的三角翼的翼根弦长很大,在机翼绝对厚度较大时却可以保持较小的相对厚度,对于减少超音速时的阻力非常有利。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歼-10也传承了这种成熟的翼形,歼-10的机翼后掠角为45度至50度,展弦比为2.5-2.63,与歼-8II相比并无太大的区别。

缺点是诱导阻力大(特别是高亚音速区更明显)不利于巡航、大迎角机动和起降。

对此,法国为改善三角翼布局的缺点,在幻影2000上大幅提高推重比,以使飞机在机动飞行中损失的能量(V、H或两者),能迅速重新获得;为改善起飞着陆性能,采用了全翼展的自动前缘襟翼;但最重要的革新技术是采用了放宽静安定度技术,中立静稳定度消除了配平阻力的不利因素,而负的静稳定度把配平的向下载荷转化为向上的载荷 。飞机采用了电传操纵主动控制技术因而大大降低了飞机着陆速度。

歼-8II也完全可以采用幻影2000技术进行改造,使之在机动性能方面成为另类第三代机。然而,歼-8II却始终没有采用全翼展的自动前缘襟翼技术,来改善飞机的起降性能和亚音速机动性能。这是为什么?

其实,歼-8II对机翼的设计并非完全没有考虑改善其机动性能和起降性能,所不同的是歼-8II采用了前缘扭转技术,通过机翼前缘的扭转可延缓翼面局部激波的产生和气流分离,提高临界M数和抖振边界,改善起降性能和机动性能;这与自动前缘襟翼技术有曲异曲同工之效。所不同的是,自动前缘襟翼技术着重于改善飞机亚音速机动性能(当M数大于0.95时,受机翼结构强度限制,必然收起前缘襟翼),而前缘扭转技术却能适用于各种飞机速度(但亚音速效果要次于自动前缘襟翼技术)。

中国空军副参谋长、科研部部长、空军特技飞行员、“飞行技术能手”葛文墉在试飞完歼-7、歼-8时说道:“以歼-7飞机相比,歼-8大部分飞行性能好于歼-7。”“歼-8飞机在起飞、着陆的操纵上,较歼-7飞机好控制,特别在着陆过程,飞机非常平稳,容易操作”、“……加力状态的盘旋性能歼-8与歼-7飞机性能相当(受推力影响)。最大状态的盘旋性能,歼-8比歼7飞机好。超音速盘旋性能歼-8优于歼-7。”空军试飞员雷强也表示:“歼-8是一种非常好飞的飞机,它的起飞、着陆非常好做”。

歼-8II不采用自动前缘襟翼技术,而采用前缘扭转技术;是放弃亚音速机动性能,而追求超音度机动性能,同时,由于歼-8已具备比歼-7更好的起飞降落性能,所以不强求对其起飞降落性能的改善。

显然,在现代空战中,超音度机动性能比亚音速机动性能更为重要,歼-8II的选择也是顺应现代空战的一种表现吧(作者:天龙;转贴请注明)。
原帖由 tian_long 于 2007-5-20 17:43 发表
歼-8II改进型为何不采用自动前缘襟翼技术
天龙写于2007年5月20日

歼-8II做为典型的二代机,其机翼特征与绝大多数二代机是相同的。比如:
歼-8II的机翼后掠角为60度,展弦比为2.0696。
与此同代的苏-9、苏 ...

:D 而是老8只有超音速这一个牌子可打;P
原帖由 tian_long 于 2007-5-20 17:43 发表 显然,在现代空战中,超音度机动性能比亚音速机动性能更为重要 ...

原来对8爷来说,格斗空战已经进入超音速范围了,可喜可贺!;P
原帖由 adfi 于 2007-5-20 18:16 发表

原来对8爷来说,格斗空战已经进入超音速范围了,可喜可贺!;P

超音速机动作战是用于超视距作战,而非近距格斗。
原帖由 tian_long 于 2007-5-20 18:18 发表

超音速机动作战是用于超视距作战,而非近距格斗。

超视距作战需要超音速盘旋?中距空战时如何占位,你给我讲讲看。

...主动态势下直接攻击 “幻影”2000双机保持跟踪队形,前后距离约4千米,从约110千米外与机载雷达性能稍逊的目标机双机正对头或斜对头接敌,速度 550~650千米/小时,目标机双机保持密集队形。“幻影”2000双机加速到0.9马赫,以240千米/小时速度差、600~900米负高度差接敌。距离目标机37~74千米时,“幻影”2000锁定目标机双机,同时实施中距导弹攻击,然后进入近距实施格斗。
改前缘襟翼的话重量会上去。前缘扭转若真设计得好还是可以的。
机翼扭转只能对高低速进行折衷设计,起到部分改善的作用。
如果要充分兼顾高低速,必须上前缘机动襟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adfi先生讲的是传统空战。

未来的超视距空战,根据西方的研究和分析,实施中距攻击时:战斗机将以超音速作航向有中等程度变化的划大圆横滚机动,以保证中途制导时目标留在雷达视角内并使自己能留在(或能飞到)对方射击包线之外。机动中飞机的总能能量大体保持不变,机动过载大体在4-5个g之间。
F15的超级鹰版本还是用前缘扭转,原有翼型配前缘襟翼未必合适。难道还要对机翼进行大的设计改动?翼抛面什么的如果改了工作量就大了。M2000的机翼和M3的差别是很大的,可不只是加了个前缘襟翼那么简单。
原帖由 skyfox2006 于 2007-5-20 19:51 发表
机翼扭转只能对高低速进行折衷设计,起到部分改善的作用。
如果要充分兼顾高低速,必须上前缘机动襟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受结构强度限制,自动前缘襟翼只能M0。95以下使用,M超过0。95以上时,自动前缘襟翼无法使用会自动收起。
原帖由 tian_long 于 2007-5-20 16:23 发表
歼-8II改进型为何不采用机翼自动前缘襟翼技术
天龙写于2007年5月20日

...在气动布局上的优点主要是大后掠的三角翼在大迎角进会产生强有力的前缘脱体涡流,向后扫过机翼进使气流稳定。这股涡流可维持到很大的迎角(大约可达30度以上),它们在高攻角机动时附在机翼表面,使得失速点很高,即机翼在升力曲线停止增加的迎角区里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失速现象。 ...


既然是脱体涡,怎么又附在机翼表面?不懂:D
还可维持到30度迎角以上?怀疑。MS听人说过无机身滴纯三角翼不到二十度涡就破鸟,有机身可能更早:D
要保持高速性能对其他性能做出一些取舍
这是乱讲。歼-7II的抖动迎角为18度。临界迎角大于30度(对应Cy为1.2-1.3)。歼-8II要大的多。这就是三角翼的优点。
原帖由 skyfox2006 于 2007-5-20 19:51 发表
机翼扭转只能对高低速进行折衷设计,起到部分改善的作用。
如果要充分兼顾高低速,必须上前缘机动襟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D 老8做为低空鸡平台太差。再改也提高不到3代机水平。而且改了会影响高空性能。还不如就让他高空去?反正是2线鸡。配和3代鸡用的。不是主力了。:D
原帖由 tian_long 于 2007-5-20 19:52 发表
adfi先生讲的是传统空战。

未来的超视距空战,根据西方的研究和分析,实施中距攻击时:战斗机将以超音速作航向有中等程度变化的划大圆横滚机动,以保证中途制导时目标留在雷达视角内并使自己能留在(或能飞到 ...


做划大圆横滚机动是歼-8II的优势,特别是超音速做这个战术动作,常常能很轻松地摔掉歼-7。
原帖由 tian_long 于 2007-5-20 19:57 发表

受结构强度限制,自动前缘襟翼只能M0。95以下使用,M超过0。95以上时,自动前缘襟翼无法使用会自动收起。


LZ所言恐怕是老黄历鸟。
MS整个跨音速都可以用,所谓速度限制问题也不是出在结构强度,而是驱动功率够不够强劲:D
扯,LZ,你能不能不扯啊?!这个改前缘缝翼早有定论,人家多少年前的文件就出来了,各种数据图标都有,你怎么还在这里扯啊?!
原帖由 tian_long 于 2007-5-20 20:08 发表
这是乱讲。歼-7II的抖动迎角为18度。临界迎角大于30度(对应Cy为1.2-1.3)。歼-8II要大的多。这就是三角翼的优点。


18度抖动了还能干啥?已经存在未操纵引起滴运动,就是不能精确操纵鸟
原帖由 skyfox2006 于 2007-5-20 20:15 发表


LZ所言恐怕是老黄历鸟。
MS整个跨音速都可以用,所谓速度限制问题也不是出在结构强度,而是驱动功率够不够强劲:D

两者都有。跨音速只能放8度,作用不大。
]]
原帖由 火花四射 于 2007-5-20 20:15 发表
扯,LZ,你能不能不扯啊?!这个改前缘缝翼早有定论,人家多少年前的文件就出来了,各种数据图标都有,你怎么还在这里扯啊?!


前缘缝翼当然不行,那是低速飞机使用的。而我说的是自动前缘襟翼。
原帖由 skyfox2006 于 2007-5-20 20:33 发表


那就多放几度,估计是功率不够吧,强度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容易得多

现在技术还办不到。
原帖由 skyfox2006 于 2007-5-20 20:26 发表


18度抖动了还能干啥?已经存在未操纵引起滴运动,就是不能精确操纵鸟

三角翼从抖动到临界过程还很久,这是三角翼的优点。虽然火炮攻击不行,但导弹攻击还是可以的。
原帖由 tian_long 于 2007-5-20 20:39 发表


前缘缝翼当然不行,那是低速飞机使用的。而我说的是自动前缘襟翼。

有不自动的前缘缝翼?真强啊!
歼8F不用自动的前缘缝翼,是没必要用,因为在怎么弄格斗机动性也搞不过3代机,突出的是高空高速特点.格斗上搞垂直机动,也是一击脱离.
与歼-8同时代的幻影III也采用的机翼扭转技术,但并不影响其发展成为幻影2000的自动前缘襟翼。看来技术上并不存在问题,问题是战略思想如何确定。
对:b :b :b :b :b :b :b :b :b :b :b
原帖由 tian_long 于 2007-5-20 20:40 发表

现在技术还办不到。


不可能办不到,只是有些人办不到而已:D
原帖由 skyfox2006 于 2007-5-21 22:35 发表


不可能办不到,只是有些人办不到而已:D

前缘自动襟翼目前都限制在M0.95以下使用
原帖由 tian_long 于 2007-5-20 21:15 发表

三角翼从抖动到临界过程还很久,这是三角翼的优点。虽然火炮攻击不行,但导弹攻击还是可以的。


出现抖动以后,飞行员还能全神贯注滴盯着目标吗?恐怕只有全神贯注滴盯着迎角指示鸟,这仗怎么打?:D
原帖由 skyfox2006 于 2007-5-22 08:19 发表


出现抖动以后,飞行员还能全神贯注滴盯着目标吗?恐怕只有全神贯注滴盯着迎角指示鸟,这仗怎么打?:D

你可能不了解具体情况。现代空战很少在稳定状态下进行,现代空战强调瞬间指向——即不稳定转向,所谓不稳定转向就是最大升力系数进行的转向,快速将机头指向敌机方向,发射导弹进行攻击。
原帖由 tian_long 于 2007-5-22 08:10 发表

前缘自动襟翼目前都限制在M0.95以下使用


你说滴只是采用模拟控制的27和29吧: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