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歼8II采用多翼刀是为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2:47:31
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对我国步步紧逼,层层围堵。近些年来更是变本加厉,不断挑拨离间、滋事生非。迫于国际形势,我国政府大力加强军事航空工业。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国家大把大把钞票刺激下,航空工业各路诸侯一扫往日颓气,纷纷发扬艰苦奋斗、积极进取之伟大精神,大干快干猛干拼命干,高歌猛进勇往向前(前前前前前前--钱),一时间全航空工业处处呈现出人欢马叫,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而作为成果丰硕、业绩斐然的表现。就是各型各色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来的飞机了(连小强都弄了个双座型来掺和,徒之奈何)。
   形势如此利好,沈飞作为国内航空业龙头老大,自然不能居于人后。在包揽歼11巨额订单的同时,也不忘对“和平鸽”歼8机敲敲打打、修修改改,期望能锦上添花,以对得起企业,对得起员工,对得起银子,更对得起歼8。于是乎歼8F/H就此诞生了。
   从网上披露的图片上看歼8F/H不仅很好地继承保留了歼8B的外形特点,更将翼刀发扬光大,把原来歼8II的单翼刀一步升级成多翼刀。当前国内其它航空企业飞机设计都是越搞越现代,惟独歼8F/H却像越弄越返古。沈飞如此逆其道而行,使人们在惊讶、失望之余不由得生出一丝兴趣:8F/H为什么要装那么多翼刀呢?
   按方方2003年7月在千龙网发表的《对FC-1战斗机为何装翼刀的一点猜测》里解释--“由于后掠机翼存在翼尖效应和翼根效应,促使机翼附面层向翼尖堆积,导致翼尖首先失速,而翼尖失速可能导致无法抑制的上仰。翼刀的直接作用是就是阻止附面层向翼尖堆积,推迟大迎角时翼尖失速。因此翼刀根本作用是改善飞机俯仰安定性。”既然翼刀根本作用是改善飞机俯仰安定性,歼8F/H在沿用歼8B气动外形的情况下仍需要增加翼刀数量,说明歼8F/H在俯仰安定性方面有着比其它歼8II系列战机更高的要求,或者说歼8F/H具有更优异的俯仰安定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歼8F/H增强俯仰安定性呢?
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对我国步步紧逼,层层围堵。近些年来更是变本加厉,不断挑拨离间、滋事生非。迫于国际形势,我国政府大力加强军事航空工业。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国家大把大把钞票刺激下,航空工业各路诸侯一扫往日颓气,纷纷发扬艰苦奋斗、积极进取之伟大精神,大干快干猛干拼命干,高歌猛进勇往向前(前前前前前前--钱),一时间全航空工业处处呈现出人欢马叫,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而作为成果丰硕、业绩斐然的表现。就是各型各色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来的飞机了(连小强都弄了个双座型来掺和,徒之奈何)。
   形势如此利好,沈飞作为国内航空业龙头老大,自然不能居于人后。在包揽歼11巨额订单的同时,也不忘对“和平鸽”歼8机敲敲打打、修修改改,期望能锦上添花,以对得起企业,对得起员工,对得起银子,更对得起歼8。于是乎歼8F/H就此诞生了。
   从网上披露的图片上看歼8F/H不仅很好地继承保留了歼8B的外形特点,更将翼刀发扬光大,把原来歼8II的单翼刀一步升级成多翼刀。当前国内其它航空企业飞机设计都是越搞越现代,惟独歼8F/H却像越弄越返古。沈飞如此逆其道而行,使人们在惊讶、失望之余不由得生出一丝兴趣:8F/H为什么要装那么多翼刀呢?
   按方方2003年7月在千龙网发表的《对FC-1战斗机为何装翼刀的一点猜测》里解释--“由于后掠机翼存在翼尖效应和翼根效应,促使机翼附面层向翼尖堆积,导致翼尖首先失速,而翼尖失速可能导致无法抑制的上仰。翼刀的直接作用是就是阻止附面层向翼尖堆积,推迟大迎角时翼尖失速。因此翼刀根本作用是改善飞机俯仰安定性。”既然翼刀根本作用是改善飞机俯仰安定性,歼8F/H在沿用歼8B气动外形的情况下仍需要增加翼刀数量,说明歼8F/H在俯仰安定性方面有着比其它歼8II系列战机更高的要求,或者说歼8F/H具有更优异的俯仰安定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歼8F/H增强俯仰安定性呢?
作为一个业余军事爱好者,我像所有同好一样对此也充满了好奇。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猜测。希望诸位同好也一起来讨论并发表宝贵意见。
   作为我国第一种自行研制成功的战斗机,歼8战机从磨难中起步,历尽风雨、几近夭折,歼8能够在1979年最终研制成功可以说是沈飞上下凭借满腔报国热情竭力争取、尽心呵护的结果。歼8定型后沈飞不仅没有洋洋自得、固步自封,反而大胆打破束缚、锐意进取,对歼8进行大刀阔斧的重新设计。当1986年歼8II腾空而起的时侯,人们看到的已经是一架两侧进气,修长美观的崭新战斗机了。歼8II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战斗机研制从单纯追求高空高速到重视中低空性能,从只能目视格斗到远近结合,从单一防空截击到攻守兼备的重大历史转变。尽管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歼8II存在许多不足,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沈飞能成功研制歼8II实在殊属不易,更重要的是通过歼8II的研制开发我国航空工业汲取了大量宝贵经验,为国产先进战斗机的后序开发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歼8II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承上启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斗机。令人扼腕地是沈飞在歼8II取得成功后渐渐显得反应迟缓、活力不足。我个人认为沈飞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把握形势变化调整研发重点(上世纪90年代头几年,几乎没有人能想到苏联崩塌后俄罗斯竟会衰退到怎么令人难以致信的地步,更没能想到美国佬竟会怎么快就和我们撕破脸),拘泥与歼8II内部系统的改进而延误了对其气动外形的改良。面对上世纪90年代我国周边大批出现的世界第三代战斗机。歼8II中低空性能不佳的缺点更加凸显。此时我军迫切需要大量兼具超视距空战能力和优良中低空性能的战斗机,沈飞却一时拿不出令我军满意的机型。1996年12月俄中签订了转让苏-27生产许可证的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等于宣告歼8II已由宠儿沦为弃婴,决定了歼8II变成过渡战机的命运。这个结果对于沈飞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那么要任何挽救歼8II呢?沈飞面临两难决择:要么耗尽手头仅有的一点可用资源对歼8II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气动外形修改和歼10、歼11竞争,要么全力完善提高歼8II内在质量以此吸引军队更多订单,使军队无法过早舍弃歼8II。从歼8F/H与歼8II几无差别的外形来看,沈飞显然选择了后者。据此我个人猜测歼8F/H采用多翼刀设计大致有三种可能:(1)简单气动外形改良。(2)换装新型发动机。(3)安装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
   第一种猜测:这种猜测成立的条件是近年来研究成果证明或使用过程中意外发现歼8II系列战机加装翼刀益处多多,不过其可能性恐怕比买张彩票即中500万大奖还小。歼8II是我们自己生养的孩子,又经过十几年的使用,它有什么特点按理说我们应该早已了然于胸。无奈我国航空工业虽然近十年来发展迅猛,但历史欠帐太多,发展失衡和技术储备缺乏等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举例来说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接触三角翼,摆弄了三四十年,生产装备了上千架歼7、歼8,直到1999年才完全掌握三角翼失速尾旋的特点,攻克这一严重威胁飞行员及飞机安全的重大难题。广受瞩目的FC-1/超7战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设计,十多年下来时间不可谓不长,但原型机上了跑道才发现飞机不怎么听使唤,差一点就飞不起来。同样是FC-1--这架轻盈美观的飞机甫一露面,一众同好顿时眼前一花,眼镜掉得稀里哗啦--FC-1竟然也带两把刷(翼刀),原因无它--试飞成飞前对FC-1的气动特点心中无谱,担心它飞着飞着突然不听照呼来个仰头乱舞,于是弄副翼刀算给FC-1加保险啦……、……上述总总,只是已披露的众多事例中的几个而已,由此我个人认为第一种猜测存有成立的可能。只是这种猜测难以解释为什么除歼8F/H外其它歼8II战机无一改用多翼刀设计这个情况。所以它的可能性比抽中500万大奖还小。
   第二种猜测:歼8II定型量产后,围绕着歼8II形形色色试验和大大小小改进如走马灯般去了一拨又来一拨,折腾东折腾西十几年下来歼8F/H除外型没什么变化外,蒙皮底下的东西恐怕早已换得精光,有些可能都不止换过两遍三遍了。得益于我国工业水平的快速提高,歼8F/H在机载电子设备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有效控制飞机空重(以歼-8IIM为佐证,歼-8IIM采用上世纪90年代前期生产的机体,与歼8F/H一样配备了国内最先进的航电系统,在2004年航展上公布的飞机空重数值为10371kg,歼8F/H机体材料应当更加优良,所以有理由相信歼8F/H空重底于歼-8IIM,至多持平)。而随着国产“昆仑”新型发动机的定型投产,歼8F/H获得了进行更大幅度、更剧烈机动所需的充沛能量。虽然目前我们尚不清楚“昆仑”发动机能将歼8F/H机动性能提高到怎样一个程度,但至少1400kg以上的最大加力推力增幅足以构成促使歼8F/H增强高G机动时俯仰安定性的理由了。
   第三种猜测:像歼-8II这种采用古董级大后掠角、小展弦比和小厚弦比三角翼且机身超长的飞机想大幅提高机动性能,加装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我国目前已掌握这项技术并且于1999年研制成功歼8IIACT。从理论上讲歼8F/H安装电传操纵系统并不困难。不过歼8F/H会安装电传操纵系统吗?
   我个人认为从现实条件分析歼8F/H安装电传操纵系统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难。我个人是从资金、技术和维护等三个方面分析的。
   资金方面: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搞军备建设最怕的就是口袋里没钱。还好我军的荷包看起来颇为鼓涨,虽谈不上富得流油,但有能力每每从国外拉回数十架计先进飞机外加一大堆其它装备,说明军队早已不是个缺钱的主子了。歼-8II由于本身性能原因被人诟病为“和平鸽”,养着这么几百架“和平鸽”,军队心里自然比谁都不是滋味。尽管歼-8II家族已事实上靠边站,但终究还是我军现阶段的主力战斗机,如果有灵丹妙药让“肉鸽”变“老鹰”军队是舍得砸银子也砸得起银子的。所以我个人认为资金方面关键得看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对歼8F/H而言算不算灵丹妙药了。
   技术方面: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是指把飞行员的操纵指令经由计算机软件处理后转换成数字信号传输给伺服机构,由伺服机构根据信号精确控制各舵面转动的方法操控飞机的一种系统。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和机械操纵系统相比两者间存在一个明显区别:后者属于飞行员直接操纵飞机,即杆拉多大幅度舵面转动多少。而前者飞行员的拉杆动作只起信号作用,真正决定飞机飞行状态的是飞行控制软件。飞机的气动布局不同、性能特征不同,相应的飞行控制软件也不同。歼8IIACT虽然出自歼8II家族,论血源和歼8F/H还是亲兄弟。但亲归亲,事归事,歼8IIACT属于三翼面飞机,歼8F/H想效仿歼8IIACT安装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硬件照搬可以,软件照抄多少架都不够摔。即使拿8IIACT的软件程序做范本,一套数十万行计指令的飞控软件的编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没有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是根本拿不下来的,而要命地是我国那一箩筐采用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的“重点型号”(已经公开的就有歼11,歼10A,歼10B,歼轰7A,FC-1,L15)全凑在这几年定型的定型、试飞的试飞、开铆的开铆。那么多“重点型号”一拥而上,中航一集团就算三头六臂也得累到翻白眼,难道还有余暇顾及歼8F/H吗??


当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世界各地处处争(斗)纠(纷)不息,外部势力对我国加紧围堵。海峡对岸李卖国、陈欠扁等台独政客以为有机可乘,于是沆瀣一气荼毒岛内,祸害中华,致使两岸弩张剑拔,战云日浓。李陈之流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急欲制造两岸对立,拼命鼓吹“一中一台”,除了被外部势力开出的大把空头支票哄得想入非非外。欺大陆空军目前高性能战机数量不足,整体作战实力不强,自认为凭借海峡天险和数百先进战机做肉盾,假如战争爆发大陆空军短期内无法完全取得台海制空权也一个重要原因(反正流血送命的又不是他们这些躲进防空洞里的“权贵名流”,局势不妙大可以趁解放军还未完全封锁台海空域卷带国库公款爬上飞机拍屁股走人,不用跑的话则可以自吹自擂捞些所谓“XX英雄”的头衔做政治本钱,何乐而不为)。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大陆要更好地维护两岸稳定,促使祖国早日统一,提高空军整体实力迫在眉睫,空军除了加快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增加高性能战机数量外,尽快对序列中包括歼8F/H在内的数百架歼8II系列战机进行全面改进也势在必行。
   假若李陈之流不思悔改,继续倒行逆施,致使两岸不幸开战。作为我军现阶段的主力战斗机,包括歼8F/H在内的歼8II系列机群一方面要担负起繁重的防空任务,另一方面要协同其他战机尽快粉碎台独分子的空中抵抗,控制台海及周边地区空域,为我军的后序军事行动扫清障碍。在外部势力可能伺机蠢动的不利形势下,为了保持更多的高性能战机以备不测,歼8II将不得不承担起大量如前锋攻击、殿后掩护、侧后突袭等高风险任务。这些任务对于歼8II这种性能上只以高空高速拦截见长、战术上只能靠“一击即走”的简单战法同对手作战的飞机来说不仅毫不轻松,而且十分危险。现代军用飞机的一大特点就是生产极度烦琐,制造周期长到让人难以忍受(歼8II原型机从制造到首飞花了17个月,号称神速的FC-1从开铆到原型机出厂足足用了9个月),相比之下飞行员的培养更是旷日持久,所耗时间得用年做单位来计算,即使是和平时期飞机和飞行员一旦损失短期内也难以弥补。歼8II系列战机虽然整体性能不佳,但终究是我军现阶段的主力战斗机,如果作战时损失较大不单影响我军士气,更会明显削弱空军原本就不甚强大的战斗力。此时如果歼8II多一分灵活,作战中就少一分损失,空军就能保存多一分战斗力。而空军保存多一分实力就等于使敌对势力染指图谋多一分阻力,台独分子顽抗意志多一分挫伤,也就等于使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少一分损失,伟大祖国完全统一早一分实现。
   轻重衡量,我个人认为歼8F/H不安装电传操纵系统--难。
   以上所写内容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胡乱猜测,目的只是想与同好们共同探讨歼8F/H采用多翼刀设计的原因,希望诸位同好不啬笔墨发表宝贵见解。
                     
                     谢谢

                                                        warwolf写与2005-04-14
ding
即便8II换了风挡和改进了进气口又能如何呢,大的布局早已定死了,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要大改的话还不如重新设计呢。
如果要安装电传操纵系统,那么飞机的很多地方都必须要进行大改,已经接近于重新设计了。
电传操纵主要是满足放宽静安定度后对操纵系统的需要,老八放个屁啊!!!
让我们来看看歼8与幻影2000做个比较:
仅仅从机体来看,歼8与幻影2000同为三角翼,但有尾的布局使得歼8即使没有前缘机动襟翼,在中低空亚音速下机动性仍不逊于后者,而在高空高速下更是歼8的优势。
虽然歼8的发动机推重比比幻影2000小1,但双发总推力远大于后者,无论是爬升率,盘旋角速度,歼8与幻影2000相比都有优势。
所以机体方面歼8与幻影2000相比有优势,至少也是平局。

那么歼8不敌幻影2000问题只是出在电子设备与武器落后的方面。现在推出F型,扬长避短,重点改进对空截击性能,换装新型雷达+主动中距弹。同时发动机更进一步。相比与幻影2000的劣势已消除。
由此看来F型对空性能已经超过幻影2000,基本接近对岸幻影2000-5的水平。如此物美价廉的机型当然应该批量生产。
另外歼8F按照以前的标准不能算II了,应该属于歼8III类
不知为啥有些人总看不顺眼J-8II的气动布局,其实二战后战斗机发展史上,大多数有尾三角翼战斗机的机动性都非常不错,如果看过Su-15和F-106的三面图,就会理解J-8II绝不是中国闭门造车弄出来的“在Mig-21基础上修修补补的产物”,Su-15和F-106的机身看上去比J-8II更修长,这是为了容纳大弦长的主翼以及尾翼的需要,它们的翼根弦长比F-16要大的多,而且比幻影2000要多出个尾翼,机身长一些没什么不妥。

Su-15和F-106分别是两个超级大国很多年的防空力量支柱,名气小于同时代的Mig-23和F-4,但空战性能却全面超过Mig-23和F-4,因为它们都是美苏供自己使用的武器,从设计指标上就高于广泛出口的Mig-23和F-4。七十年代之后,美苏都用Su-15和F-106做过与三代战机F-16、Mig-29对抗的演练,得出的结论是其机动性能并不逊色,甚至航电系统的性能也不亚于早期的三代低端型号(当然,比F-15或Su-27这样的三代高端型号是落后的),因此,苏联才敢用Su-15对抗F-15/16达十年之久(Mig-29和Su-27的服役比F-15/16晚了十年)。
F-106并没有真正受到美国空军的青睐,实际上发展不如F-4
[B]以下是引用[I]风之舞[/I]在2005-4-18 9:14:00的发言:[/B][BR]另外歼8F按照以前的标准不能算II了,应该属于歼8III类

嗬嗬,按新的编号标准,8II应该叫8B,8III其实就是8C.......8F应该算以前的8VII了.......
只是有点迷糊,好像8H的研制比8F还要早的样子?
过渡而已
[B]以下是引用[I]hungry[/I]在2005-4-18 14:57:00的发言:[/B][BR]类
嗬嗬,按新的编号标准,8II应该叫8B,8III其实就是8C.......8F应该算以前的8VII了.......
只是有点迷糊,好像8H的研制比8F还要早的样子?

偶是这样认为的:B/D都属于8II,C为8III的先驱,H/F/G则为8III。
事实上D在C前,H在F/G前(可又那张沈飞宣传画证明)。所以以前的8I,8II,8III分类方法并不适合,不过通过B/D同属于8II,可以推出H/F/G为8III,当然叫8IV也未尝不可。
反正现在不这样分了,也无所谓了,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叫ABCD吧
[B]以下是引用[I]franksnail[/I]在2005-4-18 19:19:00的发言:[/B][BR]过渡而已

歼8F不但生产,而且产量较大,可以认为将是未来几年防空截击的主力。这样看,它算不算过渡??
[B]以下是引用[I]风之舞[/I]在2005-4-18 9:12:00的发言:[/B][BR]让我们来看看歼8与幻影2000做个比较:
仅仅从机体来看,歼8与幻影2000同为三角翼,但有尾的布局使得歼8即使没有前缘机动襟翼,在中低空亚音速下机动性仍不逊于后者,而在高空高速下更是歼8的优势。
虽然歼8的发动机推重比比幻影2000小1,但双发总推力远大于后者,无论是爬升率,盘旋角速度,歼8与幻影2000相比都有优势。
所以机体方面歼8与幻影2000相比有优势,至少也是平局。

那么歼8不敌幻影2000问题只是出在电子设备与武器落后的方面。现在推出F型,扬长避短,重点改进对空截击性能,换装新型雷达+主动中距弹。同时发动机更进一步。相比与幻影2000的劣势已消除。
由此看来F型对空性能已经超过幻影2000,基本接近对岸幻影2000-5的水平。如此物美价廉的机型当然应该批量生产。

第一段欠妥,82仅仅是在中低空的高亚音速情况下机动性优于2000,在低亚音速下,无论是爬升还是盘旋都不如2000,至于高空高速,这个没有可比性,82原本就是做高空高速截击机设计的,,而2000是空优兼顾部分截击能力。
[B]以下是引用[I]风之舞[/I]在2005-4-18 19:25:00的发言:[/B][BR]已
歼8F不但生产,而且产量较大,可以认为将是未来几年防空截击的主力。这样看,它算不算过渡??

在没有更好的机型,或者更好的机型未全面完成的情况下,仍然只能算是过渡。
[B]以下是引用[I]blackboyaaaa[/I]在2005-4-18 20:26:00的发言:[/B][BR]。
第一段欠妥,82仅仅是在中低空的高亚音速情况下机动性优于2000,在低亚音速下,无论是爬升还是盘旋都不如2000,至于高空高速,这个没有可比性,82原本就是做高空高速截击机设计的,,而2000是空优兼顾部分截击能力。

老兄不妨去这里讨论这个问题吧?我在该贴2楼发表了同样的看法,而且那边人多些,且更接近主题。
http://www.cjdby.net/dispbbs.asp?boardID=4&ID=171803&page=1
[em06][em06][em06][em06][em06][em06]
[em06]
[B]以下是引用[I]风之舞[/I]在2005-4-18 19:25:00的发言:[/B][BR]已
歼8F不但生产,而且产量较大,可以认为将是未来几年防空截击的主力。这样看,它算不算过渡??

哪里的消息说它产量较大?
[B]以下是引用[I]redark[/I]在2005-4-19 6:41:00的发言:[/B][BR]?
哪里的消息说它产量较大?

我不知道百架(100多)的产量算不算产量较大呢?
如果按照以前的标准只能算产量中等.

[B]以下是引用[I]风之舞[/I]在2005-4-18 9:12:00的发言:[/B][BR]让我们来看看歼8与幻影2000做个比较:
仅仅从机体来看,歼8与幻影2000同为三角翼,但有尾的布局使得歼8即使没有前缘机动襟翼,在中低空亚音速下机动性仍不逊于后者,而在高空高速下更是歼8的优势。
虽然歼8的发动机推重比比幻影2000小1,但双发总推力远大于后者,无论是爬升率,盘旋角速度,歼8与幻影2000相比都有优势。
所以机体方面歼8与幻影2000相比有优势,至少也是平局。

那么歼8不敌幻影2000问题只是出在电子设备与武器落后的方面。现在推出F型,扬长避短,重点改进对空截击性能,换装新型雷达+主动中距弹。同时发动机更进一步。相比与幻影2000的劣势已消除。
由此看来F型对空性能已经超过幻影2000,基本接近对岸幻影2000-5的水平。如此物美价廉的机型当然应该批量生产。

支持!
要顶!!
已阅!!!!
[B]以下是引用[I]风之舞[/I]在2005-4-18 19:25:00的发言:[/B][BR]已
歼8F不但生产,而且产量较大,可以认为将是未来几年防空截击的主力。这样看,它算不算过渡??

相比那个幻影2000。应该不差了
[em05]
F的产量算大的了。
整个小蔡的产量有多少?
我估计是二百来,不算现在的批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0 12:15:27编辑过]
当J-10、J-11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之后,J-8系列,也就没有了继续大量生产的必要,重点将转向老机翻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0 12:28:06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山人0504[/I]在2005-4-20 12:06:00的发言:[/B][BR]当J-10、J-11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之后,J-8系列,也就没有了继续大量生产的必要,重点将转向老机翻新。

可现实是:已经计划生产一百架左右了
风之舞说的数应是准的。必要与否嘛,J7G还在生产呢,我看有必要。
燃眉之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