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中药方(出自正规药书,书名,卷数都给出) 第二十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8 12:31:42
天南星煎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组成】天南星30克(细锉,以水300毫升,微火煎至75毫升,去滓,重煎如膏,入诸药末)白附子15克(炮裂)天麻30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以天南星煎和丸,如绿豆大。三五岁儿每服2丸,五六岁儿每服3丸,以薄荷汤下。日再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主治】小儿慢惊风。天南星煎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组成】天南星30克(细锉,以水300毫升,微火煎至75毫升,去滓,重煎如膏,入诸药末)白附子15克(炮裂)天麻30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以天南星煎和丸,如绿豆大。三五岁儿每服2丸,五六岁儿每服3丸,以薄荷汤下。日再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主治】小儿慢惊风。
天南星散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组成】蚣蜈1条(全者,去头、足,炙黄)天南星(生用)防风(去芦头,生用)草乌头(生,去皮、尖)各7.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每服3克,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功用】祛风解痉。
【主治】破伤风,四肢强直,口不能语。
天南星丸1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组成】天南星5Q0克(每个重30克上下,用温汤浸洗,刮去里外浮皮并虚软处令净,酒浸一宿,用桑柴火蒸,不住添热汤,令釜满甑内气猛,更不住洒酒,常令药润,七伏时满取出,用铜刀切开1个大者,嚼少许不麻舌为热,未熟即再炊,候熟用铜刀切细焙干)辰砂(研飞)75克(为衣)丁香麝香(研)各30克龙脑(研)7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并酒搜和为丸,每两作50丸,以朱砂末为衣。每服1丸,烂嚼,浓煎生姜汤下,不计时候。酒后含化,除烦渴,止呕逆。
【主治】痰逆恶心,中酒呕吐。
天南星丸2
【来源】《御药院方》卷五。
【组成】天南星白矾寒水石半夏白附子干姜各60克(生用)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60丸,食后用生姜汤下。
【主治】痰实搏结,咽嗌不利,咳嗽痰多,久久不愈者。
天南星丸3
【来源】《奇效良方》卷二十五。
【组成】天南星(炮)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炮)华阴细辛旋复花半夏(汤泡)芎藭各15克天麻30克
【用法】上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用荆芥、薄荷煎汤送下,不拘时服。
【主治】风痰上扰,头目眩晕,肢节拘急。
天水涤肠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生山药30克滑石30克生杭芍18克潞党参9克白头翁9克粉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久痢不愈,肠中浸至腐烂,时时切疼,身体羸弱者。
天水丸
【来源】《鲁府禁方》卷一。
【组成】白滑石(水飞)180克大粉草(微炒)30克
【用法】上为细末,生蜜捣为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1丸,
【主治】中暑身热,小便不利。
天台散
【来源】《古今医鉴》卷二。
【组成】麻黄(去节)2.1克陈皮乌药僵蚕川芎枳壳(麸炒)桔梗白芷干姜防风羌活天麻各2.4克.当归续断威灵仙乳香没药各3克甘草1.8克麝香少许
【用法】上药哎咀。加生姜3片,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不拘时候服。
【主治】中风手足瘫痪疼痛。
天台乌药散
【来源】《医学发明》卷三。
【组成】天台乌药木香茴香(炒)青皮(去白)良姜(炒)各15克槟榔2个(锉)川楝子10个巴豆70粒
【用法】上八味,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候黑色,去巴豆及麸不用,令诸药为末。每服3克,温酒送下。疼甚者,炒生姜、热酒下亦得。
【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寒凝气滞所致的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睾丸,喜暖畏寒。
【方论】方中乌药行气疏肝,散寒止痛;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行气散结,散寒除湿;槟榔行气破坚,直达下焦;用巴豆炒过的川楝子以去其苦寒之性,增强其行气散结之功。诸药同用,使寒凝解,气滞散,肝脉和,疝痛自除。
天台乌药丸
【来源】《普济方》卷三九四。
【组成】天台乌药(醋炙,或炒)半夏各15克白姜7.5克羊屎10枚(羊腹内者)
【用法】上用文武火炒,研末为丸,如绿豆大。每服5~7丸,红酒下。
【主治】反胃吐逆,腹内虚鸣。
天王补心丹1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六。
【组成】人参(去芦)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15克当归(酒浸)五味子麦门冬(去心)柏子仁酸枣仁(炒)各30克生地黄120克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为衣,每服20~30丸,临卧时用竹叶汤服。
【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心肾不足,阴亏血少。失眠、心悸、梦遗、健忘。现临床亦用于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眩晕不寐,心悸怔忡,舌红少苔,属阴亏血少者。
【方论】方中生地滋肾阴、养心血,为君药;玄参助生地壮水以制火,天冬、麦冬养肺阴以滋水之上源,丹参、当归补心血,人参、茯苓益心气,柏子仁、远志宁心安神,共为臣药;五味子、酸枣仁敛心气,安心神,为佐药;桔梗载药上行,朱砂为衣,取其入心以安神,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成滋阴养血补心神之功。
天王补心丹2
【来源】《万病回春》卷四。
【组成】人参15克五味子当归(酒洗)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柏子仁酸枣仁(炒)玄参白茯神(去皮)丹参桔梗(去芦)远志(去心)各15克黄连(去毛,酒炒)60克生地黄(酒洗)120克石菖蒲3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30丸,临卧时用灯心、竹叶煎汤送下。
【功用】滋阴泻火,养心安神。
【主治】阴虚火旺,心神失养,惊悸怔忡,健忘失眠,咽喉干燥,夜梦遗精。
天王补心丸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
【异名】天王补心丹(《世医得效方》卷七)。
【组成】熟干地黄(洗,焙)120克白茯苓(去皮)茯神(去木)当归(洗,焙)远志(去心)石菖蒲黑参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天门冬(去心)桔梗(去芦头)百部柏子仁杜仲(姜汁炒)甘草(炙)丹参(洗)酸枣仁(炒)五味子(去梗)各30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金箔为衣。每次1丸,食后、临卧煎灯心、枣汤化下。
【功用】宁心保神,益血固精,壮力强志,清热化痰。
【主治】失眠,惊悸,咽干口燥。
天乌散
【来源】《幼幼新书》卷十一引《灵苑方》。
【异名】狐肝散(《幼幼新书》卷十一引《灵苑方》)。
【组成】腊月乌鸦1只(用肉、骨)腊月野狐肝1具(二味入瓶固烧)麝香天麻犀角各15克干蝎白僵蚕蝉蜕牛黄(多益妙)荆芥藿香天南星(去心)白附子腻粉桑螺蛸(腊月采)各30克乌蛇60克(酒浸)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1.5克,空腹时用荆芥汤或豆淋酒送服。小儿薄荷汤调0.3~0.6克。
【主治】风痫。
天下第一金疮药
【来源】《医学心悟》卷六。
【组成】雄猪油620克松香180克面粉(炒,筛)120克麝香1.5克黄蜡180克樟脑90克(研极细)冰片1,8克血竭30克儿茶30克乳香30克(去油)没药30克(去油)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先将猪油、松香、黄蜡三味熬化,滤去滓,待将冷,再人药末搅匀,瓷器收贮,凡刀斧损伤,跌仆打碎,敷上即时止痛、止血,更不作脓。
【主治】刀斧损伤,跌仆打碎。(跌打损伤)
天仙藤散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
【组成】天仙藤150克(炒焦)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产后腹痛用生姜、小便和酒调下,常患血气用温酒调服。
【主治】产后腹痛不止,及一切血气腹痛。
天仙饮
【来源】《仁斋直指》卷十八。
【组成】片姜黄18克天仙藤羌活白术白芷梢各9克半夏(制)15克
【用法】上药锉为末。每服9克,加生姜5片,水煎服。间下千金五套丸。
【主治】痰注臂痛。
天雄浸酒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五。
【组成】天雄90克(炮裂,去皮、脐)川椒90克(去目)千姜60克(炮裂)茵芋60克附子60克(炮裂,去皮、脐)肉桂90克(去皱皮)牛膝90克(去苗)川乌头60克(炮裂,去皮、脐)白蔹15克踯躅花90克(微炒)
【用法】上药细锉,用生绢袋盛,以好酒8升渍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初饮小量,后渐增之。其药滓曝干,捣细罗为末,每服以酒调下6克,空腹时服。
【主治】风湿痹痛,年久不愈,腰膝疼痛,筋脉挛急。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猪、鸡肉、豆豉。
天雄酒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四。
【组成】天雄60克(炮裂,去皮、脐)杜仲30克(去粗皮,炙微黄)牛膝22.5克(去苗)仙灵脾22.5克乌蛇90克(酒浸,去骨,炙微黄)石斛22.5克(去根)附子22.5克(炮裂,去皮、脐)防风22.5克(去芦头)桂心30克芎藭22.5克川椒22.5克(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白术22.5克五加皮22.5克酸枣仁30克(微炒)
【用法】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用酒4升浸,密封,经七日后开。每于食前,温服适量。
【主治】元气衰惫,风冷侵袭,以致腰痛,牵引腿陛,腰脊拘急,俯仰不得。
天雄浸酒2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九。
【组成】天雄(炮裂,去皮、脐)附子(炮裂,去皮、脐)各30克防风(去叉)独活(去芦头)当归(切,焙)白术各60克五加皮芎藭桂(去粗皮)干姜(炮)各45克
【用法】上十味,锉如麻豆,以夹绢囊盛,用无灰清酒4升浸,春、夏五日,秋、冬七日。每温饮适量。任性加减,以知为度。
【主治】寒湿着痹,皮肉不仁,甚至骨髓疼痛者。
天雄散1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组成】天雄52克<炮)白术112克桂枝64克龙骨52克
【用法】上四味,杵为散。每次7克,以酒调服,一日三次。不知,稍增之。
【功用】补阳摄阴。
【主治】男子失精,腰膝冷痛。
天雄散2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
【组成】天雄30克(炮裂,去皮、脐)石龙芮22.5克独活22.5克防风22.5克(去芦头)麻黄30克(去根、节)茯神22.5克杜仲32.5克(去粗皮,炙微黄,锉)萆薢22.5克(锉)丹参22.5克桂心30克羌活22.5克五味子22.5克细辛22.5克牛膝22.5克(去苗)当归22.5克(锉,微炒)人参22.5克(去芦头)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主治】肾脏风邪所伤,语音謇急,腰脊不可转侧,脚膝缓弱疼痹,头眩耳鸣,身体沉重无力。
天雄丸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
【组成】天雄30克(炮裂,去皮、脐)石斛22.5克(去根,锉)五味子22.5克巴戟30克白茯苓22.5克熟干地黄30克远志22.5克(去心)人参15克(去芦头)补骨脂7.5克(微炒)蛇床子30克泽泻22.5克薯蓣22.5克石南22.5克萆薢22.5克(锉)附子22.5克(炮裂,去皮、脐)沉香22.5克石龙芮22.5克桂心22.5克棘刺22.5克黄耆22.5克(锉)白龙骨30克菟丝子30克(酒浸三日,曝干,别杵为末)杜仲22.5克(去粗皮,炙微黄,锉)肉苁蓉22.5克(酒漫一宿,剥去皱皮,炙干)
【用法】上药捣罗为散,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以温酒下30丸,一日二次。
【功用】补肾壮阳,益精强骨。
【主治】肾气不足,体倦乏力,腰背强痛,脚膝酸软,耳目不聪,忽忽喜忘,悲恐不乐,足冷畏寒,小便失禁。
天雄丸2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组成】天雄30克(炮裂,去皮、脐)麻黄30克(去根、节)天麻30克桂心30克天南星22.5克羌活30克雄黄15克(细研,水飞过)腻粉15克干蝎30克(微炒)麝香7.5克(细研)朱砂30克(细研,水飞过)牛黄7.5克(细研)乌蛇60克(酒浸,炙微黄,去皮、骨)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以豆淋酒下,不计时候。
【主治】风湿痹痛,手足挛急,皮肤不仁。
天雄丸3
【来源】《御药院方》卷六。
【组成】蛤蚧1对朱砂6克沉香9克丁香9克阳起石9克钟乳粉1.5克木香7.5克紫梢花15克晚蚕蛾45克牡蛎粉7.5克天雄1个桂7.5克石燕子1对(炭火烧,酣淬七次)鹿茸15克(酥炙)白术7.5克苁蓉15克(酒浸三日,焙干)菟丝子9克(酒浸,焙干)龙骨7.5克海马1对乳香9克
【用法】上药二十味,杵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空心细嚼,好酒煎木通,入麝香少许送服。不得过三服。
【主治】真气不足,阳气衰惫,失精腰痛,脐腹痃急,阳事不兴。
天一丸2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灯心草500克(以米粉浆染晒干,研末入水澄之,浮者为灯心草,取出又晒干,入药用75克,而沉者为米粉浆不用)赤白茯苓(去皮,兼用)茯神(去木)各150克滑石(水飞)150克猪苓(去皮)60克泽泻(去芦)90克
【用法】五味各为细末,以潞党参熬膏和丸,龙眼大,辰砂为衣,飞金为襄。每服1丸。
【功用】利水消肿。
【主治】水肿。
天一丸3
【来源】《不居集》上集卷七。
【组成】天冬麦冬当归生地各30克茯苓山药黄柏知母酒连黄耆各60克五味子朱砂各30克(另研为末)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空腹时盐汤送下。
【功用】降心火,益肾水。
【主治】肾水不足,心火独旺,虚烦少寐,心悸健忘,咽干耳鸣,舌红,脉细数。
天真丹
【来源】《医学发明》卷七。
【组成】沉香巴戟(酒浸,去心)茴香(盐炒香,去盐用)萆薢(酒浸,炒)胡芦巴(炒香)破故纸(炒香)杜仲(炒去丝)牵牛(盐炒香黑,去盐)琥珀各30克肉桂15克
【用法】上十味,共为细末,用原浸药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80丸,空腹时温酒下。
【主治】下焦阳虚。
天真丸
【来源】《御药院方》卷六。
【组成】羊肉3.5千克(精者为妙,先去筋膜,并去脂皮,批开入药末)肉苁蓉300克当归360克(洗净,去芦)湿山药(去皮)300克天门冬(焙软,去心,切)500克
【用法】将前四味药置之羊肉内,裹好用麻缕缠定,用上色糯酒煮令酒尽,再入水适量又煮,直至肉如泥。再入黄耆末150克、人参末90克、白术末60克。熟糯米饭焙干为末300克,前后药末同剂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100粒,以后渐加至每日服300粒,空腹时用温糯米酒送下。
【主治】失血后,形体消瘦,饮食不入,手足痿弱。
天竺黄散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组成】天竺黄7.5克(细研)牛黄3.7克(细研)胡黄连7.5克犀角屑7.5克天麻15克蝉蜕7.5克(微炒)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0.3~0.6克。二岁以上加药服之。
【主治】小儿胎风惊热,手脚急强。
天竺黄散2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
【组成】天竺黄15克牛黄7.5克(细研)雄黄7.5克(细研)朱砂7.5克(细研)芦荟7.5克(细研)蟾头7.5(炙令焦黄)龙脑7.5克(细研)麝香7,5克(细研)胡黄连7.5克犀角屑7.5克木香7.5克钩藤7.5克甘草7.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均研令匀。每服以温水调下1.5克,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主治】小儿干疳,心脏烦热,眼目赤涩,皮肤干燥,夜多盗汗,羸瘦不能乳食。
天竺黄散3
【来源】《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张氏家传》。
【组成】天竺黄蝉蜕白僵蚕山桅子甘草郁金各等分。
【用法】捣罗为末。每服3克,白汤调下。三岁儿每服1.5克。
【主治】小儿风热惊风。
天竺黄散4
【来源】《活幼心书》卷下。
【组成】天竺黄郁金茯神(去皮)甘草各15克硼砂牙消白芷川芎僵蚕(去丝)枳壳各7.5克朱砂(水飞)6克麝香0.5克蝉蜕15个(洗,去泥土、嘴、足)
【用法】上除硼砂、牙消,朱砂、麝香四味乳钵细杵,余九味焙干为末,同入乳钵内再杵匀。每服1.5~3克,不拘时用温薄荷汤或麦门冬汤调服。
【主治】上焦风热,口鼻生疮,面目赤肿,咽膈不利,痰涎壅滞,气不通畅,惊搐烦闷,神思昏迷。
天竺黄丸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七。
【组成】天竺黄22.5克牛黄7.5克(细研)朱砂22.5克(细研,水飞过)麝香7.5克(细研)黄连30克(去须)铁粉30克远志22.5克(去心)甘菊花15克马牙消15克(细研)龙齿22.5克茯神15克龙脑7.5克(细研)金银箔各50片(细研)甘草7.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研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荆芥汤或薄荷汤嚼下10丸。
【主治】热病,心气热盛,恍惚不定,发狂,妄有所见。
天竺黄丸2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组成】天竺黄(细研)黄连(去须)川大黄(锉碎,微炒)牡蛎粉黄芩栀子仁远志(去心)各4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5丸,以新汲水下,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主治】小儿壮热惊悸,不得睡。
天竺散
【来源】《普济方》卷三八四。
【组成】天竺黄僵蚕(炒)山桅子蝉蜕连翘郁金(水煮)甘草各6克
【用法】上药为末。临晚以薄荷汤下,食后亦可。
【主治】小儿惊热焦啼。
天竺饮子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组成】川郁金(用皂角水煮,切片,焙干)甘草(炙)大栀子仁(微炒)连翘各600克雄黄(飞,研)150克瓜蒌根5千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3克,食后、临卧用新汲水调服。小儿1.5克,临时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主治】腑脏积热,烦躁多渴,舌颊生疮,咽喉肿痛,面热口子,目赤鼻衄,丹瘤结核,痈疮肿痛;伏暑燥热,疮疹余毒,及大便下血,小便赤涩。
天柱丸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十二。
【组成】蛇含石1块(大者,煅七次,用醋淬七次)川郁金末(少许)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入少许麝香和匀,用米饭为丸,如龙眼大。每服1丸,荆芥汤化下。
【主治】小儿项软,头不得正,或去前,或去后。
添精嗣续丸
【来源】《辨证录》卷十。
【组成】人参鹿角胶龟版胶山药枸杞子各180克山茱萸肉麦冬菟丝子肉苁蓉各150克熟地黄鱼鳔(炒)巴戟天各240克北五味30克柏子仁90克肉桂30克
【用法】上药为末。将胶用酒溶化人为丸。每日服24克。服二月,多精而可孕矣。
【主治】男子不育。
甜葶苈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
【异名】葶苈散(《普济方》卷一六一)。
【组成】甜葶苈30克(隔纸炒令紫色)木通15克(锉)旋复花15克紫菀15克(去苗、土)大腹皮23克(锉)槟榔15克郁李仁30克(汤浸,去皮,微炒)桑根白皮30克(锉)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咳嗽,面目浮肿,不得安卧,涕唾稠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