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中药方(出自正规药书,书名,卷数都给出) 第四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11:09


阿胶鸡子黄汤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陈阿胶6克(烊冲)生白芍9克石决明15克(杵)双钩藤6克大生地12克清炙草1.8克生牡蛎12克(杵)络石藤9克茯神木12克鸡子黄2枚(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阴熄风。
【主治】伤寒邪传少阴,水亏火亢,液涸动风,筋脉拘挛,手足瘈疭者。

阿胶鸡子黄汤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陈阿胶6克(烊冲)生白芍9克石决明15克(杵)双钩藤6克大生地12克清炙草1.8克生牡蛎12克(杵)络石藤9克茯神木12克鸡子黄2枚(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阴熄风。
【主治】伤寒邪传少阴,水亏火亢,液涸动风,筋脉拘挛,手足瘈疭者。
阿胶济阴汤
【来源】《胎产秘书》卷上。
【组成】阿胶白术各3克白芍当归川芎各3克砂仁(带壳)1.5克条芩蕲艾各4.5克香附2.4克炙甘草1.5克粘米1捏
【用法】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温服。
【主治】妊娠伤胎,致令子宫虚滑,经血淋漓者。
阿胶梅连丸
【来源】《宜明论方》卷十。
【组成】金井阿胶(净草灰炒透明白,别研,不细者再炒,研细)乌梅肉(去核,炒)黄柏(锉,炒)黄连当归(焙)赤芍药干姜(炮)赤茯苓各15克
【用法】上药研末,入阿胶研匀,水丸,如梧桐子大,小儿丸如绿豆大。每次10丸,空腹时用温米饮送下,一昼夜五六服。
【主治】阴虚下痢五色,腹痛,至夜发热。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油腻。
阿胶散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
【组成】阿胶23克(捣碎,炒令黄燥)白茯苓23克白术23克当归30克(锉,微炒)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芎藭23克甘草7.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加生姜4克,大枣3枚,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主治】妊娠胎动,腹中疠痛,不思饮食。
阿胶散2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补肺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补肺阿胶散(《医方集解》)。
【组成】阿胶45克(麸炒)鼠粘子(炒香)甘草(炙)各7.5克马兜铃15克(焙)杏仁7个(去皮、尖,炒)糯米30克(炒)
【用法】上为末。每服3~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食后温服。
【功用】养阴清肺,止咳平喘。
【主治】小儿肺虚有火,咳嗽气喘,咽喉干燥,咯痰不爽,或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浮细数。
【方论】方中重用阿胶滋阴养血为君,糯米、甘草健脾益气,培土生金为臣;马兜铃、牛蒡子清热降气,利膈化痰为佐;杏仁润肺化痰,止咳平喘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肺,止咳平喘之效。
阿胶散3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组成】阿胶(麸炒)马兜铃各30克五灵脂(研)桑白皮各15克甘草(炙)7.5克
【用法】上药研末。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取90毫升,食后、临卧时通口服。
【主治】虚人老人一切咳嗽。
阿胶散4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二。
【组成】熟地黄60克白芍药艾叶当归甘草阿胶黄耆各30克(一方有川芎)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无时。
【主治】妊娠不问月数深浅,或因跌仆,或因毒药,胎动不安,腰痛腹满;或胎漏下血,短气乏力者。
阿胶散5
【来源】《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阿胶(水化开,冲服)3克丹参生地各6克黑山栀丹参血余(即乱发烧灰,存性)麦冬当归各2.4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心移热于膀胱,迫血妄行,致患尿血,脉数,舌赤者。
阿胶汤1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组成】阿胶(炙令燥,别捣末)人参各30克干姜(炮)60克远志(去心)120克附子1枚(炮裂,去皮、脐)甘草(炙,锉)90克大麻仁(烂研)175克
【用法】上七味,粗捣筛五味,与麻仁拌匀。每服18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入间胶末1.5克,更煎两沸,空腹时温服,一日三次。
【主治】肾虚小便多。
阿胶汤2
【来源】《鸡峰普济方》卷十。
【组成】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30克车前子15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主治】血淋。心气留热,搏于小肠,血随小便出,每尿辄痛,心脉大散而数。
阿胶丸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
【组成】阿胶赤石脂各45克续断川芎当归甘草丹参各30克龙骨鹿茸(酥炙)乌贼骨鳖甲(炙)各6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用温酒送下20~30丸。
【主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虚羸无力。
阿胶枳壳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组成】阿胶(碎,炒)枳壳(浸,去瓤,麸炒)各60克滑石(研飞为衣)15克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温水送下。半日大便仍未通,再服。
【主治】产后虚羸,大便秘涩。
阿魏膏
【来源】《内科摘要》卷下。
【组成】羌活独活玄参官桂赤芍药川山甲生地黄两头尖大黄白芷天麻各15克槐、柳、桃枝各9克红花12克木鳖子20枚(去壳)乱发(如鸡子大)1块
【用法】上用香油1.12千克,煎黑去滓;入发煎,发化仍去滓;徐下黄丹煎,软硬得中,入芒消、阿魏、苏合油,乳香、没药各15克,麝香9克,调匀成膏。摊贴患处,内服胡连丸。凡贴膏药,先用朴消随患处铺半指厚,以纸盖,用热熨斗熨良久。如消耗,再加熨之,二时许,方贴膏药。
【主治】痞块。
【加减】若是肝积,加芦荟末同熨。
阿魏化痞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组成】川芎当归白术赤茯苓红花阿魏鳖甲尖(酥炙,研)各3克大黄(酒炒)24克养麦面30克(微炒)
【用法】上药共为末。每服9克,空腹时用好酒酌量调稀服。
【主治】痞癖初起,腹中觉有小块,举动牵引作疼,久则渐大成形。
阿魏麝香散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三。
【组成】阿魏15克(酒煮)麝香3克雄黄9克野水红花子120克神曲(炒)人参白术(生)各30克肉桂15克
【用法】上为散。每服9克,用荸荠3个去皮,捣烂和药,早晚各一服,用砂仁汤过口。
【主治】肠覃,诸积,痞块。
阿魏丸1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木香(不见火)槟榔各15克胡椒阿魏(用醋化开,旋入)各7.5克
【用法】上为细末,用阿魏膏子并粟米饭,杵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丸,不拘时候,用生姜、橘皮汤送下。
【主治】气积、肉积,心腹臌满,结块疼痛。或引胁肋疼痛,或痛连背膂,不思饮食者。
阿魏丸2
【来源】《丹溪心法》卷三。
【组成】连翘30克山楂60克黄连36克阿魏助克(醋煮作糊)
【用法】上药为末,醋煮阿魏糊作丸。每服30丸,用白汤送下。脾虚者,须以补脾药佐之,切不可独用。
【主治】肉积。
阿魏丸3
【来源】《丹溪心法》卷三。
【组成】山楂南星(皂角水浸)半夏(皂角水浸)麦芽(炒)神曲(炒)黄连各30克连翘阿魏(醋浸)栝楼贝母各15克风化消石碱萝卜子(蒸)胡黄连7.5克
【用法】上药为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生姜汤送下。
【主治】诸般积聚、癥瘕、痞块。
阿魏香槟丸
【来源】《蒲辅周医疗经验》。
【组成】阿魏24克广木香6克槟榔12克
【用法】研细末,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丸,日二次。因阿魏气臭难吃,可改用胶囊装,每服0.9克。
【功用】行气消积。
【主治】气滞腹痛久不愈者。
挨积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组成】京三棱(炮)90克丁香皮(不见火)90克丁香(不见火)青皮(去白)各30克干姜(炮)巴豆(去皮、膜、油,研)各7.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入巴豆拌匀,面、醋和为丸,如粟米大。每服50~60丸,二岁儿可服7~10丸,生姜汤吞下,熟水亦得,不拘时候。
【功用】温中消积。
【主治】小儿脾胃不和,宿滞不化,腹胀肠鸣,呕逆恶心,便利不调,乳食减少;或疳泻积泻,大便酸臭;亦治丈夫妇人胸膈不快,酒积食积,呕逆恶心,吐泻脾疼。
贝母散
【来源】《鸡峰普济方》卷十一。
【组成】贝母知母百部阿胶甘草麻黄杏仁人参茯苓半夏曲饼子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水1盏,大黄蜡1皂大,同煎至8分(即水一盏),通口服。
【主治】新久咳嗽。
贝母散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组成】贝母22.5克(煨令微黄)百合22.5克杏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30克(炙微赤,锉)赤茯苓22.5克麻黄30克(去根、节)石膏60克人参30克(去芦头)柴胡30克(去苗)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3.7克,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功用】清热化痰,宜肺平喘。
【主治】伤寒汗出而喘促,烦热头痛者。
贝母散2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异名】贝母饮(《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组成】贝母(煨微黄)桔梗(去芦头)马兜铃百合款冬花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干姜(炮裂)汉防己麻黄(去根、节)各7.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别研如膏)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人生姜少许,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三五次。
【主治】小儿咳嗽,心胸痰壅,咽喉不利,少欲乳食。
贝母汤1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三。
【组成】贝母(去心,姜制)黄芩(生,去皮)干姜(生)陈皮(去白)五味子(拣)各30克桑白皮(蜜炙)半夏(汤浸)柴胡(去苗)桂心(不见火)各15克木香炙甘草各7.5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15克,加杏仁(去皮、尖)7个,生姜5片,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热服。
【主治】咳嗽日久不愈。
贝母汤2
【来源】《御药院方》卷五。
【组成】贝母(去心)桑白皮<锉)五味子甘草(炙,锉)各15克款冬花60克知母7.5克杏仁(去皮、尖,麸炒)22.5克
【用法】上粗捣筛。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功用】化痰止咳。
【主治】暴发咳嗽,多日不愈。
贝母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四。
【组成】贝母45克(煨令微黄)桔梗30克(去芦头)甘草30克(炙微赤,锉)紫菀30克(洗,去苗、土)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不计时候,以粥饮送下。另用如弹子大1丸,绵裹含咽。
【功用】宜肺止咳,化痰平喘。
【主治】伤寒后,暴嗽喘急,欲成肺痿劳嗽
贝母饮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
【组成】贝母(去心)百合各45克紫菀(去苗)桑白皮桔梗(炒)各30克麦门冬(去心,焙)45克大黄(蒸)22.5克甘草(炙)15克
【用法】上八味,嚼咀如麻豆。每服9克,以水150毫升,煎取1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一日二次。
【主治】肺脏有热,咽喉及口干,咳嗽气促痰壅。
备急朝真丹
【来源】《政和本草》卷四引《孙尚药方》。
【组成】硫黄60克牛角(研令极细)枯白矾各15克
【用法】共研细末,和匀,水浸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15~20丸,米饮或盐汤下。
【主治】气虚伤冷,暴作水泻,日夜二三十行,腹痛不止。
备急丹
【来源】《博济方》卷四。
【组成】锦纹新大黄30克
【用法】上药杵罗为末,用头醋250克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用温醋汤100毫升化5丸服之。须臾血下即愈。
【主治】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块,跌打损伤,瘀血不下。
备急如圣散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一。
【异名】如圣散(《杂类名方》)。
【组成】雄黄(研,生用)白矾(飞)藜芦(厚者,去皮用仁,生用)猪牙皂角(去皮、弦>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用少许,鼻内搐之,立见效。
【主治】时气缠喉风,咽喉闭塞,水谷不下,牙关紧急,不省人事。
备急散
【来源】《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施圆端效方》。
【组成】盆消120克紫河车青黛各15克蒲黄30克甘草60克薄荷75克僵蚕9克(炒)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入消研匀。每次1.5克,吹入咽喉中。
【主治】咽喉肿痛生疮,涎堵水米难下。
备急丸
【来源】《医心方》卷六引《拯要方》。
【组成】大黄150克干姜60克巴豆90克(去心,熬)芒消90克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先服4丸,如不利下,更加1~2丸。取得四五度利。利如不止,取醋饮之即止。
【主治】忽然心腹胀满急痛,大小便不通。
倍术丸
【来源】《外台秘要》卷八引《深师方》。
【组成】白术500克桂心干姜各250克
【用法】上三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0丸,温开水送下,一日二次。稍加之,日再。
【主治】五饮酒澼。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桃、李、餐肉。
倍子散
【来源】《普挤方》卷三八一引《余居士选奇方》。
【异名】麝香散(《余居士选奇方》)。
【组成】五倍子(全)不拘多少。
【用法】上药用炭灰烧,候烟欲尽,取出放地上,盆覆之,存性去灰,碾为细末,入麝香少许。先以盐汤漱口,敷患处。虽咽津亦无碍,一敷即愈。一方用陈五倍子敲开,只取细末,人麝香同研和匀,先以浆水洗疮,裛干敷药,干者油调涂。新者和皮用,亦得。
【主治】走马疳。
奔豚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组成】甘草芎藭当归各6克半夏12克黄芩6克生葛15克芍药6克生姜12克甘李根白皮12克
【用法】上药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服。
【主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荸荠退翳散
【来源】《中医眼科学讲义》。
【组成】硼砂冰片麝香荸荠粉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取少许点眼中。
【主治】宿翳。
鼻痔方
【来源】《证治准绳·类方》卷八。
【组成】明矾30克蓖麻7个盐梅5个(去核)麝香少许
【用法】上药捣为丸。绵裹塞鼻中,附着瘜肉,每日一换。鼻中沈出清水,其瘜肉自下。
【主治】鼻瘜肉。
比和饮
【来源】《古今医鉴》卷五。
【组成】人参3克白术3克茯苓3克藿香2.4克陈皮1.5克砂仁1.5克神曲3克(炒)甘草1.5克
【用法】上锉一剂。用十年以上陈仓米75克,顺流水400毫升,煎沸,泡伏龙肝,研细搅混,澄清取2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同煎至140毫升,稍冷服。别以陈仓米饮时啜之,日进三服。
【主治】呕吐。水谷不纳、闻食气即呕。
比金丸1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组成】滑石腻粉(研)各450克青黛(研)75克天南星(炮)375克巴豆700个(去皮取霜)
【用法】上为细末,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1丸,薄荷温水下。如急惊风,头热足冷,口噤面青,筋脉抽掣,上膈顽涎,加服1~2丸。
【主治】小儿惊风,身热,喘粗涎嗽,心悸颊赤,大小便不利,夜卧不稳。
比金丸2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
【组成】郁金(雪水煮令透,切,曝干)30克紫石英白石英白茯苓(去黑皮)水银各7.5克黑铅3.7克(与水银同结沙子)甘草(生锉)7.5克龙脑3.7克
【用法】上八味,除沙子外,捣研为末,用黄牛胆汁和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煎甘草汤放冷磨下。
【主治】邪热上攻,鼻衄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