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先秦时代的战车在后来的战场上没落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42:52
战国时期的战车有三个人,一人负责驾车,一人用戟近战,一人射箭。近战,远攻,机动性都有。如果在车上安装较高的护栏,还能增加防御。不过这种车在汉以后就不是战场主流,后来没有发扬光大反而消失了。这是为什么?战国时期的战车有三个人,一人负责驾车,一人用戟近战,一人射箭。近战,远攻,机动性都有。如果在车上安装较高的护栏,还能增加防御。不过这种车在汉以后就不是战场主流,后来没有发扬光大反而消失了。这是为什么?
弓弩兵的崛起,车兵就是靶子,而且行动不灵活,秦汉弩兵的价值被低估
从技术上讲,只适合黄河平原平坦开阔地形,战场地域扩大后,碰上山地,南方水网地形就不行。

从社会发展上说,这种典型的贵族作战样式,只适合万儿千把人的小型战争,当战国那种几十万全民皆兵的大规模战争就自然淘汰了


战车后来被重骑兵取代,四匹马的卷镰战车跟四个重骑兵比起来效费比太低

战车后来被重骑兵取代,四匹马的卷镰战车跟四个重骑兵比起来效费比太低

在南方你驾战车试试,两分钟不到就陷沼泽里了
当年的道路一般不好走,机动性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而且战车的车轴容易断裂,走个千儿八百里的,得备上好几个车轴。后来骑兵兴起,机动力明显要比车兵强,再加上战争的地域跨度比春秋战国的要大,车兵比重就减少了。
机动性非常差,尤其古代道路条件非常有限。战车只能在通行条件很好的平原地区使用。稍微地形复杂点就栽了。

今天大八轮还有很多人觉得机动性不好呢。就秦朝战车,没减震没橡胶轮胎的。真跑快了,遇上个坑你都能摔飞出去。
骑兵有马蹬之后。
不止机动性差,价格也非常贵
似乎古罗马的战车后来也没落了?看来世界大同是有道理的。
机动性非常差,尤其古代道路条件非常有限。战车只能在通行条件很好的平原地区使用。稍微地形复杂点就栽了。 ...
如果在明朝,战车+火枪配合守城会很厉害啊。不要求能与骑兵野战,只需作为守城的机动力量。在车上安铁皮,可以设计成封闭式车厢,保留射击口,搭载3-5个火枪兵,只需在城墙附近作战,随时支援各个城门。
戚家军的车兵,沈阳城下绝唱
魏舒方阵出现后战车沦为辅助——因为战车打不过重装方阵步兵了
重骑兵出现后战车被淘汰——因为战车能做的重骑兵都能做还做的更好,
战车哪儿有什么机动性,也就平原能用
何况这东西极端不灵活,就算道路情况良好,几百辆战车在一起转个弯试试?这东西就是冲锋的时候冲击力还可以,想变阵根本不可能。
并且这东西哪有什么远程攻击力,飞奔的战车又没悬挂系统,只怕要颠死人,这种情况下射箭射的准才有鬼。如果战车停下来射箭那就是靶子。
如果论近距离攻击力,战车上就一个人,断然不如2个步兵。只要对方不站的很密集,就算撞也撞不到几个人。
说白了这东西是当年贵族礼仪战争的产物,是建立在双方打仗点到为止不拼命的基础上的,反正打仗是约好时间地点的,打仗主力是贵族,士兵就是打酱油的,也就跟着冲一下,壮声势的作用大于杀人。
真开打了,双方贵族上去冲杀一阵实力不济的自己就投降不打了,也就不存在啥变阵问题,战略机动性问题,攻击能力不足问题。
美国道长 发表于 2016-3-3 00:40
如果在明朝,战车+火枪配合守城会很厉害啊。不要求能与骑兵野战,只需作为守城的机动力量。在车上安铁皮 ...
那这东西怎么动呢?当年可没有柴油机。
如果靠人推,不晓得要多少人才推的动,靠马拉,只怕马全部成了靶子。

yangkenan007 发表于 2016-3-3 02:12
那这东西怎么动呢?当年可没有柴油机。
如果靠人推,不晓得要多少人才推的动,靠马拉,只怕马全部成了靶 ...


在弓箭能射中马的射程,火枪也能打中射箭的人。况且这种车无需跟敌人骑兵追逐,只是一个能在城墙边移动的火力点,增援被围困的那段城墙,速度不需要追的上马。那时的弓箭穿透力不大,铁皮无需太厚,甚至木板都行,车不会很重,几匹马就能拉。
yangkenan007 发表于 2016-3-3 02:12
那这东西怎么动呢?当年可没有柴油机。
如果靠人推,不晓得要多少人才推的动,靠马拉,只怕马全部成了靶 ...


在弓箭能射中马的射程,火枪也能打中射箭的人。况且这种车无需跟敌人骑兵追逐,只是一个能在城墙边移动的火力点,增援被围困的那段城墙,速度不需要追的上马。那时的弓箭穿透力不大,铁皮无需太厚,甚至木板都行,车不会很重,几匹马就能拉。
美国道长 发表于 2016-3-3 03:00
在弓箭能射中马的射程,火枪也能打中射箭的人。况且这种车无需跟敌人骑兵追逐,只是一个能在城墙边移动 ...
你都说火枪了,,,火枪穿这个很轻松啊。更别说火炮了。
并且对方完全可以用弩,射中几匹马可比射中人简单多了,多几个人从不同方向射,马死定了。
你都说火枪了,,,火枪穿这个很轻松啊。更别说火炮了。
并且对方完全可以用弩,射中几匹马可比射中人简 ...
后金没火枪。马不用全程拉着跑,到地可以拉到战壕里。这种战车跟89反一样,不是跟苏联坦克在平原上飙车的。

明朝跟后金打仗的问题是兵士不敢出城,有了防御力好点,哪怕只有一点机动性的战车应该也能改善不少。

美国道长 发表于 2016-3-3 04:09
后金没火枪。马不用全程拉着跑,到地可以拉到战壕里。这种战车跟89反一样,不是跟苏联坦克在平原上飙车的 ...


那时候的原始火枪不是现在的机关枪,不仅射程近,准头不高,而且发射一次之后重新装填子弹很麻烦,难以形成持续火力,让少数几个火枪兵跑到敌人包围圈里去开枪就是找死。别以为你有一层铁皮敌人就打不动你了,把你包围起来用火攻,你的铁皮能挡住?
再说,与其让火枪兵在城下组成火力点,让火枪兵从城头上居高临下往下射击不是更好吗?
美国道长 发表于 2016-3-3 04:09
后金没火枪。马不用全程拉着跑,到地可以拉到战壕里。这种战车跟89反一样,不是跟苏联坦克在平原上飙车的 ...


那时候的原始火枪不是现在的机关枪,不仅射程近,准头不高,而且发射一次之后重新装填子弹很麻烦,难以形成持续火力,让少数几个火枪兵跑到敌人包围圈里去开枪就是找死。别以为你有一层铁皮敌人就打不动你了,把你包围起来用火攻,你的铁皮能挡住?
再说,与其让火枪兵在城下组成火力点,让火枪兵从城头上居高临下往下射击不是更好吗?
骑兵有马蹬之后。
兄弟说的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都没说到正点上,主要是先秦时代战争主要发生在华北大平原,战车能不成主力吗。大一统后,战争大多数发生在边疆,那时的边疆大多处在山区或荒漠地带,战车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楼主解释一下为什么坦克也没落了?
为啥不可一世的战列舰还没风光100年就没落了?
太贵,造不起啊,进入战国后战争形式开始向消灭敌方有生力量转变,而战车在战场上消耗太快但生产太慢。再一个,战争不再遵循春秋之前那种礼仪性的三军对垒模式,战车的机动性已经适应不了新的战术战法,被淘汰是必然的。
后金没火枪。马不用全程拉着跑,到地可以拉到战壕里。这种战车跟89反一样,不是跟苏联坦克在平原上飙车的 ...
自己百度偏厢车,戚继光早就用了
后金没火枪。马不用全程拉着跑,到地可以拉到战壕里。这种战车跟89反一样,不是跟苏联坦克在平原上飙车的 ...
谁说后金没火枪的,明朝运输大队长送的技术不要太多
胡服骑射,彻底宣判了战车的死刑。
跟浪漫的排队枪毙一样,后期的战争形势、武器装备,战术战略发生了变化


1,战车昂贵,四匹战马,三名甲士,战车本体,外加人马铠甲,弓箭,戈矛短剑,在先秦时代绝对属于要下血本的装备,理论上先秦500户才出得起一辆战车

2,性价比差,前面说了,四匹战马,三名甲士,只贡献两个火力输出点,一个远程一个近程,而骑兵只要一匹战马一名骑士,就是一个火力点,一对比就能看出性价比了

3,适应性差,战车是适合平原地区,地形稍一复杂就无法作战,先秦历史很多这种例子,比如齐桓公时代中原诸侯国被北方山戎蛮族打得无还手之力,就是车站无法适应河北山西一代的山地;齐吴艾陵之战,齐国战车在丘陵地形上不利作战,被吴国步兵打的全军覆没;魏舒指挥的大原之战,山地地形战车无法作战,只能让战车甲士下车步战,打败山戎。这种例子还是很多的

4,战场灵活性差,战车虽然冲击力强,但实际战场机动差,笨重,转向、调头、加减速不灵活,远远无法和骑兵相比,骑兵可以灵活的变换阵型,完成两翼迂回,侧击,背击,遇到不利也可以立刻调头脱离战斗,战车不行,尤其是中原式的四马重型战车,基本只能正面冲击,很难灵活的变换阵型和迂回包抄,这就是所谓的“堂堂之阵”

最后,最重要的,是社会形态的改变,先秦春秋之前,中原处于分封贵族制,贵族及其“士”作为甲士,登战车作战,也只有他们也有条件担负高昂的费用,而普通的国人则作为附属步兵,战场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战车和贵族甲士。但到了战国时期,铁器逐渐普及,生产力大发展带来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土地开始私有制,战争规模扩大,战场条件日益复杂,平民步兵逐渐成为作战主力,面对崛起的步兵,战车昂贵和笨重的缺点开始显现,逐渐退居二线,不在作为正面冲击的主力,而只能退居两翼,再后来,从战国后期到西汉时代,中原骑兵开始崛起,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接触使得中原骑兵技术开始飞跃,到汉武帝时代,骑兵和步兵开始成为战场绝对主力,战车基本从一线消失,一直到东汉时代,战车作为一线冲击武器,彻底消失

所以,如果说战车是中原青铜时代的代表,那么当中原进入铁器时代之后,战车的消亡也是必然的,取而代之的则是骑兵的崛起

1,战车昂贵,四匹战马,三名甲士,战车本体,外加人马铠甲,弓箭,戈矛短剑,在先秦时代绝对属于要下血本的装备,理论上先秦500户才出得起一辆战车

2,性价比差,前面说了,四匹战马,三名甲士,只贡献两个火力输出点,一个远程一个近程,而骑兵只要一匹战马一名骑士,就是一个火力点,一对比就能看出性价比了

3,适应性差,战车是适合平原地区,地形稍一复杂就无法作战,先秦历史很多这种例子,比如齐桓公时代中原诸侯国被北方山戎蛮族打得无还手之力,就是车站无法适应河北山西一代的山地;齐吴艾陵之战,齐国战车在丘陵地形上不利作战,被吴国步兵打的全军覆没;魏舒指挥的大原之战,山地地形战车无法作战,只能让战车甲士下车步战,打败山戎。这种例子还是很多的

4,战场灵活性差,战车虽然冲击力强,但实际战场机动差,笨重,转向、调头、加减速不灵活,远远无法和骑兵相比,骑兵可以灵活的变换阵型,完成两翼迂回,侧击,背击,遇到不利也可以立刻调头脱离战斗,战车不行,尤其是中原式的四马重型战车,基本只能正面冲击,很难灵活的变换阵型和迂回包抄,这就是所谓的“堂堂之阵”

最后,最重要的,是社会形态的改变,先秦春秋之前,中原处于分封贵族制,贵族及其“士”作为甲士,登战车作战,也只有他们也有条件担负高昂的费用,而普通的国人则作为附属步兵,战场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战车和贵族甲士。但到了战国时期,铁器逐渐普及,生产力大发展带来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土地开始私有制,战争规模扩大,战场条件日益复杂,平民步兵逐渐成为作战主力,面对崛起的步兵,战车昂贵和笨重的缺点开始显现,逐渐退居二线,不在作为正面冲击的主力,而只能退居两翼,再后来,从战国后期到西汉时代,中原骑兵开始崛起,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接触使得中原骑兵技术开始飞跃,到汉武帝时代,骑兵和步兵开始成为战场绝对主力,战车基本从一线消失,一直到东汉时代,战车作为一线冲击武器,彻底消失

所以,如果说战车是中原青铜时代的代表,那么当中原进入铁器时代之后,战车的消亡也是必然的,取而代之的则是骑兵的崛起
Nikki暖暖 发表于 2016-3-3 07:50
楼主解释一下为什么坦克也没落了?
坦克什么时候没落了?这事我怎么没听过?
战车其实对单骑还是有优势的,可攻可守。攻的时候正面冲击无论步兵还是骑兵都不可能挡,防的时候结成圈阵对付围攻也很有效。我个人觉得战车被淘汰并不是不适合战争,而是当时的工艺问题。以当时的工艺来说,可能车轴转不了几下就会损坏;车上又没减震系统,行使途中的抖动可能就会让战车的零件掉落,这种高故障率才是战车被淘汰的主因。相比之下骑兵就没啥故障率的问题。
thomas1987 发表于 2016-3-3 09:21
1,战车昂贵,四匹战马,三名甲士,战车本体,外加人马铠甲,弓箭,戈矛短剑,在先秦时代绝对属于要下血本 ...
战车好像不是独立作战的吧,每辆车后面有50个步兵跟着,这样战车既是种主战装备也是个建制。
汉朝打匈奴也是战骑步混合啊
张郃的fans 发表于 2016-3-3 09:59
战车好像不是独立作战的吧,每辆车后面有50个步兵跟着,这样战车既是种主战装备也是个建制。
你说的没错,战车也是建制单位,配属步兵人数不一,早期22个,到春秋高峰期72个,也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不可能完全符合

但春秋车战,步兵没有存在感,双方战车对冲基本是决定战场胜负

坦克什么时候没落了?这事我怎么没听过?
言必称空中打击的时代,貌似坦克这词也没人说了
后金没火枪。马不用全程拉着跑,到地可以拉到战壕里。这种战车跟89反一样,不是跟苏联坦克在平原上飙车的 ...
人家有弓弩火炮,,,,
我佛山人 发表于 2016-3-2 23:08
从技术上讲,只适合黄河平原平坦开阔地形,战场地域扩大后,碰上山地,南方水网地形就不行。

从社会发展 ...
关键还是发明了马镫吧。骑兵的快速突击是冷兵器时代难解的。
我最好奇的是,战车那么小的台子,怎么能站三个人,而且还能挥舞兵器和开弓射箭。

十五从军征 发表于 2016-3-2 23:15
当年的道路一般不好走,机动性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而且战车的车轴容易断裂,走个千儿八百里的,得备上好 ...
那时候的车还没有轴。。。。
如果在明朝,战车+火枪配合守城会很厉害啊。不要求能与骑兵野战,只需作为守城的机动力量。在车上安铁皮 ...
戚继光的偏厢车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