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黎明已经在试制下一代重点型号航发部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8:53:36
<h1>一航黎明已经在试制下一代重点型号航发部件</h1><h2></h2><hr/><div id="urlAndDate"><span id="url"><a title="千龙网" href="http://www.qianlong.com/"><font size="2">http://www.qianlong.com/</font></a></span><span id="Date"><font size="2">2006-06-22 14:38:02</font></span></div>  方军,今年38岁,瘦高个儿,白皙的脸庞,文质彬彬。现在他是一航黎明机匣加工厂对开机匣工部数控铣班班长,成为一航黎明数控加工方面挑大梁的人物。 <p>  方军操作的五坐标数控加工中心经常要交叉进行多种重点型号发动机关键件、重要件加工, <table align="left"><tbody><tr><td><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ad2.qianlong.com/cgi-bin/script?acc=17CDEF2757&amp;spc=171&amp;width=300&amp;height=300"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a href="http://ad2.qianlong.com/cgi-bin/event?acc=17CDEF2757&amp;spc=171&amp;width=300&amp;height=300&amp;act=2&amp;date=20060624&amp;time=110318&amp;uid=&amp;log=1858884&amp;ad=469" target="_blank"></a></td></tr></tbody></table>并且大都是“硬骨头”。尽管这样,精益求精一直是他坚持的原则。用方军徒弟的话说“无论做什么,方师傅都会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p><p>  靠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钻、稳、细”的工作特点,方军多次在“太行”系列航空发动机关键、重要零件研制中建立奇功。延伸机匣在没有优化工艺之前,成品壁厚不均,安装座孔公差带很难保证;方军埋头钻研,大胆采用新刀具,试用新的走刀方式和加工路线,摸索出合理的加工参数,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 </p><p>  首台份后鼓筒在加工中心试制时,方军反复试验,大胆创新,克服材料硬度高、尺寸公差严等困难,归纳总结了大量试验数据,为高质量实现产品批量生产打下了基础。 </p><p>  首批前、后机匣研制过程中,方军负责包括粗铣、精铣、孔加工等多道工序在内的数控加工。他从零开始,不厌其烦地试验,摸索规律,总结经验,解决了大量关键工序加工“瓶颈”问题,为零件顺利进入批生产立下了赫赫战功。 </p><p>  <strong>日前,方军又配合技术人员完成了<font color="#ff0000">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整体叶轮盘</font>数控加工,突破了多道关键工序的加工难关……</strong><br/>&nbsp;</p><p>  凭着精湛稳定的加工技艺、执著坚韧的攻坚精神,方军成了工厂数控攻坚的领军人物。他在大幅度提升零件整体加工质量同时,为工厂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方军亲手参与研制加工成功各类零件首件300余件,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及技术攻关,累计节约成本近百万元。 </p><p>  <u>在“太行”系列发动机延伸机匣攻关</u>中,经过方军等人努力,单台精铣工时由原先160小时下降到40小时,节省了正常加工费用6万元。<strong>在<font color="#ff0000">重点型号发动机机匣处理环</font>试制</strong>中,小直径铣刀经常折断;方军不厌其烦地选择刀具,确定切削参数,摸索最佳工艺路线,大幅度提高加工质量,现在该零件超差率由100%降低到10%以下,仅单台份就为工厂节约刀具费用8000元,改变了这种零件一直依靠进口的局面,实现了数控铣加工窄槽的技术性突破。 </p><p>  在坚守本职岗位、不断实现突破的同时,方军带出了几十名优秀的徒弟,其中技师十余人、一航黎明各级技术能手十余人,方军还因此获得了1996年航空工业“航空优秀师徒”称号。 </p><p>  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1999年,方军被一航黎明评聘为一级技能专家;在2004年全国第一届数控技能大赛辽宁赛区选拔赛上,他又取得了加工中心操作第二名的好成绩;2005年,他荣获国防科工委以及中国一航授予的“航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p>
[此贴子已经被su-27smk于2006-6-24 10:45:39编辑过]
<h1>一航黎明已经在试制下一代重点型号航发部件</h1><h2></h2><hr/><div id="urlAndDate"><span id="url"><a title="千龙网" href="http://www.qianlong.com/"><font size="2">http://www.qianlong.com/</font></a></span><span id="Date"><font size="2">2006-06-22 14:38:02</font></span></div>  方军,今年38岁,瘦高个儿,白皙的脸庞,文质彬彬。现在他是一航黎明机匣加工厂对开机匣工部数控铣班班长,成为一航黎明数控加工方面挑大梁的人物。 <p>  方军操作的五坐标数控加工中心经常要交叉进行多种重点型号发动机关键件、重要件加工, <table align="left"><tbody><tr><td><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ad2.qianlong.com/cgi-bin/script?acc=17CDEF2757&amp;spc=171&amp;width=300&amp;height=300"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a href="http://ad2.qianlong.com/cgi-bin/event?acc=17CDEF2757&amp;spc=171&amp;width=300&amp;height=300&amp;act=2&amp;date=20060624&amp;time=110318&amp;uid=&amp;log=1858884&amp;ad=469" target="_blank"></a></td></tr></tbody></table>并且大都是“硬骨头”。尽管这样,精益求精一直是他坚持的原则。用方军徒弟的话说“无论做什么,方师傅都会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p><p>  靠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钻、稳、细”的工作特点,方军多次在“太行”系列航空发动机关键、重要零件研制中建立奇功。延伸机匣在没有优化工艺之前,成品壁厚不均,安装座孔公差带很难保证;方军埋头钻研,大胆采用新刀具,试用新的走刀方式和加工路线,摸索出合理的加工参数,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 </p><p>  首台份后鼓筒在加工中心试制时,方军反复试验,大胆创新,克服材料硬度高、尺寸公差严等困难,归纳总结了大量试验数据,为高质量实现产品批量生产打下了基础。 </p><p>  首批前、后机匣研制过程中,方军负责包括粗铣、精铣、孔加工等多道工序在内的数控加工。他从零开始,不厌其烦地试验,摸索规律,总结经验,解决了大量关键工序加工“瓶颈”问题,为零件顺利进入批生产立下了赫赫战功。 </p><p>  <strong>日前,方军又配合技术人员完成了<font color="#ff0000">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整体叶轮盘</font>数控加工,突破了多道关键工序的加工难关……</strong><br/>&nbsp;</p><p>  凭着精湛稳定的加工技艺、执著坚韧的攻坚精神,方军成了工厂数控攻坚的领军人物。他在大幅度提升零件整体加工质量同时,为工厂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方军亲手参与研制加工成功各类零件首件300余件,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及技术攻关,累计节约成本近百万元。 </p><p>  <u>在“太行”系列发动机延伸机匣攻关</u>中,经过方军等人努力,单台精铣工时由原先160小时下降到40小时,节省了正常加工费用6万元。<strong>在<font color="#ff0000">重点型号发动机机匣处理环</font>试制</strong>中,小直径铣刀经常折断;方军不厌其烦地选择刀具,确定切削参数,摸索最佳工艺路线,大幅度提高加工质量,现在该零件超差率由100%降低到10%以下,仅单台份就为工厂节约刀具费用8000元,改变了这种零件一直依靠进口的局面,实现了数控铣加工窄槽的技术性突破。 </p><p>  在坚守本职岗位、不断实现突破的同时,方军带出了几十名优秀的徒弟,其中技师十余人、一航黎明各级技术能手十余人,方军还因此获得了1996年航空工业“航空优秀师徒”称号。 </p><p>  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1999年,方军被一航黎明评聘为一级技能专家;在2004年全国第一届数控技能大赛辽宁赛区选拔赛上,他又取得了加工中心操作第二名的好成绩;2005年,他荣获国防科工委以及中国一航授予的“航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p>
[此贴子已经被su-27smk于2006-6-24 10:45:39编辑过]
<p>放心吧,不是什么了不得的重点型号,就是“太行”系列中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