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骏院士:汽车业如何迎接中国制造2025。。。摘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0:29:57
李庆文: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可能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起来要比工业4.0的难度更大,因为这是一种叠加推进的2025制造。我国的2025制造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工业4.0,还有其他很多东西,这个难度会更进一步。
  李骏: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看难度。一个是从纵向看,我们还要补课。4.0是信息物理融合,3.0是绿色和数字化、机电一体化,2.0是解决质量问题;另一个是横向看,实现中国制造2025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缺少一套基础体系,就是现在所说的“4G”。所谓“4G”是指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技术基础都非常薄弱,特别是我们没有像德国、日本等国那样有国家研究院,缺乏一个踏踏实实做基础研究的国家体系。我们现在两极分化严重,一极就是OEM(原始设备制造商),被市场逼得只能做短期的事,做不了10年或者20年的事。最近国资委提出企业要做3年经营模型,如果3年后经营不行就不要做了。因为这花的是国家的钱,是老百姓的钱,年年亏损可不行。虽然从道理上说得过去,但这并不科学。3年时间,一家企业就一定能搞好吗?我们应该从它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生命周期来考虑其经营是否成功。
  李庆文:因此,前瞻性的安排、前瞻性的战略、前瞻性的技术选择更重要。如果考核的标准是3年一个周期,那么每个企业家首先想到的是完成这个周期,长远的事情就不考虑了。
  李骏:对,现在企业很着急,因为只有3年时间,前期技术就不会很成熟。国外大型汽车集团,像通用、丰田等,都有实力雄厚的研究院,我国汽车企业基本都没有这个实力。再加上国家又缺少做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的体系,我们连竞争前的前瞻技术也没有。另一极是大学,大学老师缺少科研经费去做基础理论研究。实实在在地研究基础技术需要国家投入,所以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应从体制和机制上让企业家重视技术,并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世界汽车马上就要进入信息智能的高科技时代了,如果说以成本制胜是第一阶段,质量制胜是第二个阶段,那么技术制胜可能是第三个阶段。
  李庆文:我认为把中国建成汽车强国是不够的,我们要成为新工业革命里的弄潮儿,要走进世界科技舞台的核心,接近核心的国家。如果还是跟在人家后面,就会被淘汰。“十三五”的一个重要话题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我认为技术不是为了时髦,而是为了使用。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尊重技术、热爱技术、追求技术、崇拜科学技术的民族,但现在欧美国家比我们更注重科学技术。怎样才能激发出我们在技术上赶超欧美国家的动力?
  李骏:我国的很多企业家可能只看到眼前的东西,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只认销量,因为这和其利益直接挂钩,所以他们一谈销量这些内容肯定很来劲,而对于技术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崇拜。所以我认为,中国的企业家现在最缺的是对技术的崇拜。一旦企业真正崇拜技术,首先企业永远倒不了;其次可能企业会得到更多利益;再次我国的技术水平也会普遍提高。事实上,目前倒下的中国企业没有一家是因为追求技术倒的,倒掉的企业和没有成功的企业并不是在技术创新上做过了头,相反是不追求技术、不崇拜技术。中国汽车进入新时代,车企领导人必须重视科技创新。
  李镝锋   整理 摄影
第一页       
1
最后页
相关链接
》 自主汽车“大而不强” 怎么破?
》 慎言颠覆 多谈强基
》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 自主汽车"大而不强"怎么破?
》 刘汉如:期待政府为企业进一步松绑减负
》 汽车职教助力“中国制造2025”
》 【荐】郭振甫:转型的根本出路在实干
》 苗圩详解中国制造2025
》 国务院部署《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
》 工信部:未来将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
责任编辑:蔺天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汽车报》网”或“汽车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汽车网-《中国汽车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汽车报》网”李庆文: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可能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起来要比工业4.0的难度更大,因为这是一种叠加推进的2025制造。我国的2025制造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工业4.0,还有其他很多东西,这个难度会更进一步。
  李骏: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看难度。一个是从纵向看,我们还要补课。4.0是信息物理融合,3.0是绿色和数字化、机电一体化,2.0是解决质量问题;另一个是横向看,实现中国制造2025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缺少一套基础体系,就是现在所说的“4G”。所谓“4G”是指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技术基础都非常薄弱,特别是我们没有像德国、日本等国那样有国家研究院,缺乏一个踏踏实实做基础研究的国家体系。我们现在两极分化严重,一极就是OEM(原始设备制造商),被市场逼得只能做短期的事,做不了10年或者20年的事。最近国资委提出企业要做3年经营模型,如果3年后经营不行就不要做了。因为这花的是国家的钱,是老百姓的钱,年年亏损可不行。虽然从道理上说得过去,但这并不科学。3年时间,一家企业就一定能搞好吗?我们应该从它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生命周期来考虑其经营是否成功。
  李庆文:因此,前瞻性的安排、前瞻性的战略、前瞻性的技术选择更重要。如果考核的标准是3年一个周期,那么每个企业家首先想到的是完成这个周期,长远的事情就不考虑了。
  李骏:对,现在企业很着急,因为只有3年时间,前期技术就不会很成熟。国外大型汽车集团,像通用、丰田等,都有实力雄厚的研究院,我国汽车企业基本都没有这个实力。再加上国家又缺少做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的体系,我们连竞争前的前瞻技术也没有。另一极是大学,大学老师缺少科研经费去做基础理论研究。实实在在地研究基础技术需要国家投入,所以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应从体制和机制上让企业家重视技术,并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世界汽车马上就要进入信息智能的高科技时代了,如果说以成本制胜是第一阶段,质量制胜是第二个阶段,那么技术制胜可能是第三个阶段。
  李庆文:我认为把中国建成汽车强国是不够的,我们要成为新工业革命里的弄潮儿,要走进世界科技舞台的核心,接近核心的国家。如果还是跟在人家后面,就会被淘汰。“十三五”的一个重要话题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我认为技术不是为了时髦,而是为了使用。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尊重技术、热爱技术、追求技术、崇拜科学技术的民族,但现在欧美国家比我们更注重科学技术。怎样才能激发出我们在技术上赶超欧美国家的动力?
  李骏:我国的很多企业家可能只看到眼前的东西,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只认销量,因为这和其利益直接挂钩,所以他们一谈销量这些内容肯定很来劲,而对于技术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崇拜。所以我认为,中国的企业家现在最缺的是对技术的崇拜。一旦企业真正崇拜技术,首先企业永远倒不了;其次可能企业会得到更多利益;再次我国的技术水平也会普遍提高。事实上,目前倒下的中国企业没有一家是因为追求技术倒的,倒掉的企业和没有成功的企业并不是在技术创新上做过了头,相反是不追求技术、不崇拜技术。中国汽车进入新时代,车企领导人必须重视科技创新。
  李镝锋   整理 摄影
第一页       
1
最后页
相关链接
》 自主汽车“大而不强” 怎么破?
》 慎言颠覆 多谈强基
》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 自主汽车"大而不强"怎么破?
》 刘汉如:期待政府为企业进一步松绑减负
》 汽车职教助力“中国制造2025”
》 【荐】郭振甫:转型的根本出路在实干
》 苗圩详解中国制造2025
》 国务院部署《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
》 工信部:未来将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
责任编辑:蔺天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汽车报》网”或“汽车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汽车网-《中国汽车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文章太长,只是摘录一部分。链接http://www.cnautonews.com/szdh/201505/t20150522_409143.htm
谢谢分享,希望上层能用强力手段提振中国制造水平,创造新格局。
国资委这个3年考核期完全是个刻意压榨公有经济的恶政,而且理由更是可笑。
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的项目资金都来自自有资金或银行信贷,跟国家、百姓有一毛钱关系么?制定3年考核的结果就是本来还有大量微利长线产业(基本都是公共事业或战略产业)可以借用国企雄厚实力支撑,这下国企干不了民企不乐意干,最后占大便宜的就是外资。
国资委这个3年考核期完全是个刻意压榨公有经济的恶政,而且理由更是可笑。
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的项目资金都 ...
这个政策太不可思议了,简直是乱来!
买办的就专心做买办!好好扶持几个自主意愿强的!
largezoo 发表于 2015-5-27 21:32
这个政策太不可思议了,简直是乱来!
在一批高智商而且号称懂经济的官员上台后,这么个神奇政策就出台了。
相关的还是刻意压制央企发展第三产业的,还有强制要求内部需求旺盛的央企大集团将后勤社会化运行的.,更有不允许央企利用自有土地或购买土地为员工自建家属区必须通过地产商的....无一不是提高企业财务成本降低员工福利的举措
可以国家投资搞点啥大功率发动机和变速器再授权给国内企业。。弄的美像国一样
五点几的v8才两三万美金,估计还是有竞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