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00:43
<P>这是我和班上同学帮导师写的《国别经济(教材)》第一章的草稿,我负责第一节一、三还有不少要完善的地方。正好是世界历史的范围,发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P>
<P>

</P>
<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1 15:35:51编辑过]
<P>这是我和班上同学帮导师写的《国别经济(教材)》第一章的草稿,我负责第一节一、三还有不少要完善的地方。正好是世界历史的范围,发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P>
<P>

</P>
<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1 15:35:51编辑过]
<B>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展</B><B><p></p></B></P>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了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革命,辐射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诸多领域,这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国民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国际化。<p></p></P>
<B>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及主要特征</B><B><p></p></B></P>1、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主要表现<p></p></P>首先,自然科学的理论发展和发现在战后科技革命中起了先导作用<p></p></P>二战后期,无论十同盟国还是轴心国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原子弹的研究制造。最终美国利用原子能技术研制出原子弹,在日本长崎广岛投下的原子弹加速了战争结束的步伐。二战结束后,原子能技术用于非军事领域。1954年6月26日下午5点30分,在前苏联莫斯科附近的一个镇上,世界第一座核电站首次连接到电网为当地居民和工业供电,这标志着人类核电时代的开始。<p></p></P>二战期间,德国曾制造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战后,火箭技术广泛用于卫星发射空间探索。<p></p></P>1945年底,用于计算美国陆军火力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制造成功。虽然战争已经结束,埃尼阿克对于人类计算工具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p></p></P>其次,科技革命在众多领域蓬勃展开:<p></p></P>第一、原子能的利用开辟了新能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能源革命。日本资源贫乏,二战后大量建立核电站以满足电力需求。截至2000年,日本有53个核反反应堆在运行,装机容量达43691MW。<p></p></P>(http://www.lanps.com/navigation/navigation.html)。<p></p></P>第二、电子计算机在科技革命中发挥了中枢作用。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计算机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物理器件的发展标准,它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目前已进入第五代。每一代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都发生了许多激动人心的巨大变化。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很多不可能的证明成为可能,大大简化人类的工作,同时也推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p></p></P>第三、空间技术的开发,既是战后各种技术的综合利用,又为各种新技术的发展开辟新道路新领域。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从月球上采集的矿石证明了空间物质的构成与地球上物质构成是一样的。<p></p></P>第四、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开创了人类智力解放的新纪元。1993年9月5日,美国政府发表报告,阐述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也就是“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此计划将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结合起来,成为空前的信息综合系统工程。<p></p></P>第五、新材料的发展和产量的增加为工业技术革新和新兴工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全世界每年以5%的速度增加新的材料,在现有上百种材料种材料中不断添加新的品种,而且每年还以25万种新化合物的速度添加到现有800多万种人工化合物中,其中有一部分也是新材料。陶瓷材料、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工业的革新。<p></p></P>第六、空间技术的开发,既是战后各种技术的综合利用,又为各种新技术的发展开辟新道路、新领域。自从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世界各国已花费巨资把约7千个各种人造卫星、星际探测器送入太空。目前空间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随着空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在军事、通讯、科学研究、资源考察以及气象观测和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将越来越广。<p></p></P>第七、海洋工程开辟了广阔而又丰富的资源基地。海洋工程是现代各项海洋开发基本技术和应用技术的总称。自20世纪60年代陆地上的绿色革命之后,70年代海洋经济掀起了所谓蓝色革命,利用浅海水域和滩涂发展海水养殖和栽培业。此外,世界各国争相努力开发海洋石油开采技术、海洋采矿技术、海水淡化技术以及海洋能发电技术。(参见钱乘旦 《第四次科技革命》)<p></p></P>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p></p></P>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同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以下的特点:<p></p></P>第一、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内就投入应用,如原子能的利用从开发到应用为六年,晶体管为四年。这说明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速度大大加快。<p></p></P>第二、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不断开阔。<p></p></P>第三,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的科技革命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参见——《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科学技术革命”条目)<p></p></P>第四、超出人们直接操作和一般想象的高、精、尖技术大量涌现,知识密度高的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生物基因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纳米技术的出现对社会经济、政治、国防产生强大的冲击。<p></p></P>第五、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和新兴工业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金属材料是传统的材料,1963年美国海军研究生报道镍钛合金具有记忆功能,从此人们大量研发此类材料。  <p></p></P>第六、技术新、难度大、耗资多,人、财、物集中,受到各国政府支持和干预。1994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MRS秋季会议上正式提出纳米材料工程,开辟了纳米材料研究的新领域。由于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加快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8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运转速度增加30多万倍,体积却大大缩小。
<B>二、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B><B><p></p></B></P>1、科技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p></p></P>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科学技术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也是首要的因素。战后的科学技术革命,由于其自身规模的宏大及其物化为生产手段过程的加速,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已经融合、渗透、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中,使生产力发生了飞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从而使人类进入到一个历史新阶段。<p></p></P>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仅取决于体力的大小,更取决于智力的高低。战后科技革命的发展,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者的智力也迅速提高,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不断发生。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中,高级科研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以美国为例,1930-1968年期间,蓝领职工增加60%,工程技术人员却增加了450%,科研人员增加了900%。70年代后期,美国脑力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超过体力劳动者,之后日本、西欧、加拿大等国也先后进入了这一行列。<p></p></P>劳动工具的改革和创新。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战后科技革命的生产与发展,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工具发展了急剧变化,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发电设备、人造卫星、机器人等新型生产工具的出现与运用,改变了传统生产部门的技术装备,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美国为例,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标准带钢热轧机的产出量是人工控制下产出的00倍。日本西欧等国也是如此。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大型生产工具的出现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几千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p></p></P>劳动对象包括自然和通过人们劳动加工的原料。随着科学进步的进步,人类不断发现、利用、改造、扩大劳动对象范围。劳动已不仅仅以自然物、半自然为对象,更多的是用真正属于人类创造的全新材料、原料作为劳动对象。目前,世界上各种材料已有几十万种,而新材料的每年又以5%的速度在增长。由此可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科技型人员将会成为主体劳动者;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型机器体系日益成为最重要的劳动工具;再生型和扩展型资源正在成为主要劳动对象。<p></p></P>2、科技革命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引起了国民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表现在:<p></p></P>第一、  产业结构的变化<p></p></P>在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实现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经济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出现新变革,也就是出现了新的产业革命。<p></p></P>产业结构指在社会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生产部门、行业以一定比例关系构成的整体。产业结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其变化的总趋势是日益高级化。<p></p></P>所谓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应用新技术所形成的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整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起着主导作用。<p></p></P>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两次大变革。第一次变革是在五六十年代,在新科技革命第一次高潮的推动下,发达国家的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相对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p></p></P>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又发生了一次新的变革。这次新变革的突出特征不仅表现在第一、二产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而且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其作用的增强。特别是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新变革表明,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已日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更多地依赖科学技术,即依赖人的智慧和知识。人类能够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p></p></P>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使大量信息技术产品(电脑、电讯设备、软件等)的陆续问世,推动互联网络和信息技术市场的迅速发展,而且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几乎遍及所有经济部门和领域,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高新技术,促进航空航天工业,生物技术工程产业、新材料产业、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信息技术还可以渗透到传统的工业部门,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新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p></P>第二、  就业结构的变化<p></p></P>  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就业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两次重大变革相联系,就业结构也出现了两次意义重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发生变化:第一产业的劳动者人数不断减少,第二产业的劳动者缓慢增加,第三产业的劳动者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是白领工人所占的比重上升。第二次变革是与工业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相联系的,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知识型”劳动者迅速增加,“非知识型”劳动者逐步减少。在就业结构的大变革中,那些学历低,没有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不懂得信息技术或其他新科技的劳动者,则被无情地排挤出在业劳动者行列,成为结构性失业的新成员。因此,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信息经济的发展,教育和培训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了。<p></p></P>第三、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p></p></P>  企业结构的变化   工业时代的生产是以庞大规模和集中管理来更好地控制市场和原料供应,从而获得较高的效率。但是新的经济却不是这样。“利润不是靠生产规模和产量,而是靠不断找出需要以及解决办法之间的联系。成功企业所提供的价值多来自劳务,即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专业研究、工程和设计服务,专门销售和咨询服务,以及把上述两方面连接起来的专门化战略、金融和管理服务。实际上只有这种价值才不易在世界范围内被模仿。”所以,在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创新和服务将替代控制和管理成为新的增长点。制造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将战胜生产标准产品的企业。在这一背景下,管理层次必须减少,而尽可能使计算机及其网络得到广泛应用。中层经理的职责是协调下层单位的工作,从下级收集信息,转给另一个下级或上级。但是计算机代替了中层经理的搜集、传递、分析与处理信息的无创造性或低创造性工作。网络的问世则可以加快信息的反馈速度,消除官僚作风,使得高层与基层直接对话,从而使中层经理成为多余。 <p></p></P>在中层管理削弱的同时,一种新的企业类型应运而生:网络型企业。金字塔型的管理是大生产时代的产物,而网络型是多样化、分量生产的高价值企业的主要形式。对于高价值企业而言,速度和敏捷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横向交流要大大地多于纵向的控制。只有把企业内每个人的技能联系起来,加强成员间相互协作,才能形成企业的革新能力,更好地进行创新活动。这样的企业结构看起来更像一个蜘蛛网,而不是金字塔。网络上的每一个结点,都是创新的源泉,其成员既是项目的参加者,也是利润的分享者。这样的网络结构一方面极大地刺激每一结点的创新,另一方面又减少了中层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削弱了官僚体制的权力。 <p></p></P>产品结构的变化  20世纪末,世界经济最大的变化是全球买方市场的形成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日益加快。所有企业都必须经受这个全球买方市场的挑战。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市场竞争的加剧,加上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据估计,近30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两千年的总和。根据各个时期一些代表性产品更新速度与变化情况分析,一种新产品从构思、设计、试制到商业性投产,在19世纪大约要经历70年的时间,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则缩短为40年,战后至60年代更缩短为20年,到了70年代以后又进一步缩短为5~10年,而到现在竟然只需2~3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可见现代社会的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已经加快到何等的高度。这种态势必须导致市场竞争焦点的快速转移。在以快交货、高质量、低成本和重环保去争取市场份额的市场竞争中,缩短交货期,乃至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已经成为竞争的第一要素。<p></p></P>第四、生产力地区配置的变化。<p></p></P>生产力地区配置历来遵循以下原则:生产力与原料相结合;生产与运输相结合;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生产与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与盈利相结合。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原则使生产与科技相结合,其他原则退居次要地位。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产业各部门的分工逐渐发展到各产业内部的分工,进而发展到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沿生产要素界限所进行的分工替代以前以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技术的扩展使得终向的分工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分工。这是生产力飞跃的表现,也是人力突破自然限制的伟大进步。<p></p></P>科技革命引起国民经济结构变化是多方面的,除以上所指之外,还包括能源结构变化、消费结构变化、交通结构变化、市场结构变化等国民经济结构变化既是生产力的变化,又是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后者则包含更广泛的内容。<p></p></P>第五、企业管理职能和管理手段的变化<p></p></P>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企业管理带来全方位的、革命性的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拓展到政治、生产、流通、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娱乐、军事等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既然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都产生巨大影响,那么,企业管理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活动,自然要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从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将电子计算机用于工资计算、开创电子计算机辅助管理新纪元始,至今世界上80%的计算机是用于管理领域的。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多是以现代化大生产的工业社会为背景产生的,显然,信息社会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变革一定是革命性的。而且这种革命性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必将涉及管理学关注的所有主题。莫顿的研究表明,这种变革至少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p></p></P>  (1)信息社会给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p></p></P>  (2)信息技术将企业组织内外的各种经营管理职能、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p></p></P>  (3)信息社会的到来会改变许多方面产业的竞争格局和态势;<p></p></P>  (4)信息社会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战略性的机遇,促使企业对其使命和活动进行反思;<p></p></P>  (5)为了成功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的变革;<p></p></P>  (6)对企业管理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改造企业,使其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适用信息社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p></p></P>  当今企业都广泛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尤其是快捷的网络技术和准确的数字技术,实施最佳的知识管理,创造了卓越的业绩。现代企业日益增多的信息技术装备有奇特的双重品格,它们既是企业管理的技术工具,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对象。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用于信息技术装备的商务投资占整个商务投资的比重,现已上升为50%,在电信、保险、证券经纪等行业,信息技术装备占总装备的比重高达80%以上。信息技术装备作为一种知识资本,在企业知识管理创新方面已居于相当重要的位置。<p></p></P>  企业如何依据数字技术实施成功管理呢?微软公司的做法是:坚持用电子邮件交换信息;研究在线销售资料以便交流看法;让知识工人进高级思维;利用数字工具组织虚拟班子;把所有书面的东西变为数字的东西;利用数字工具消除单一性工作;建立数字反馈圈;利用数字系统将客户的抱怨直接传送到相关部门;利用数字通讯重新划分公司的内外界线;将所有商业流程改造为及时的送货服务;利用数据传输来结束中间商角色;利用数据设备帮助客户解决自身问题。<p></p></P>第六、教育的变化<p></p></P> 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在高科技迅猛发展、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国际竞争更加激化的新形势下,发达国家深感新的合格人才严重短缺。而西方国家的教育,从教育体制到教育方法,从教育内容到培养目标,都已陈旧落后,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非大力改革和重建不可。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西方教育和培训特别强调的有如下几点:    <p></p></P> (1)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这样的人当然首先要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才能。但是,仅有专业知识还不够,西方各国都特别强调,新的人才必须具有创造精神,以及对事务的分析和判断能力。<p></p></P>(2)学校教育要结合实际。不仅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和专业水平、较强的理论修养,而且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实干精神。为此,学校就必须与迅速变化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特别是要适应日益激化的国际竞争、迅速发展的企业管理(包括程序管理、环境管理、质量管理……)和企业结构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p></p></P> (3)终生学习。由于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国际环境等客观形势变化大大加快,  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西方国家都痛感,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的人,都要不断学习,不断以新知识充实自己,否则就会落伍,就要被淘汰。因此,各国都强调终生学习。 终生学习日益广泛的推行,使教育发生一系列新变化,如教育与培训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社会办教育,或教育社会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等等。<p></p></P> (4)大学教育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经济和科学技术国际合作的广泛开展,以及其他各方面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教育也开始“国际化”。这表现在西方国家更多地招收外国留学生。教育国际化的另一表现是,更多地聘用外籍教师。这些外籍教师有可能带来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p></p></P>    <p></p></P>此外,战后科技革命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关系的变化也是十分明显的。如城乡关系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等,无疑都与科技革命发展有密切关系。<p></p></P>
<B>三、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国际化</B><B><p></p></B></P>1、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和投资的国际化及跨国公司的发展<p></p></P>    科技革命加深了行业内和行业间的分工,全世界已经形成从设备到部件到零件的巨大市场。波音飞机虽然在美国组装,但是部件是从各个国家生产然后运回。中国的公司也是波音部件制造者之一。世界范围内有3400架现役波音飞机的重要部件和元件是在中国制造的,占波音全球机队的三分之一。直到2004年6月,波音公司已从中国采购了价值超过5亿美元的航空器材。<p></p></P>    跨国公司通过跨越国界的投资,生产,交换,分配促进了全球经济的总体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跨国公司绝大部分为发达国家所有,它们的大规模进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跨国公司凭借其自身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先进技术和绝大多数前沿技术的创新者,并且也已经成为全球技术转移和扩散的主体。<p></p></P>2、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向的变化<p></p></P>    二战以前,帝国主义国家通常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收购原料,输出工业制品,以这种方式谋取利润。二战以后,原料产地渐渐脱离殖民地;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民主国家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发达国家的优势转变为高科技、高技术和全防卫的工业,渐渐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也有向发达国家输出制成品的机会。同时,随着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和走向局部联合,南南市场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p></p></P>3、促进了科技人员的国际流动和国际间劳物合作的发展<p></p></P>    二战以前,国际贸易局限于商品领域。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化,劳务的输入输出、人才的流动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B>第二节</B><B> </B><B>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B><B><p></p></B></P><B>一、战后国际分工的加深</B><B><p></p></B></P>国际分工是国与国之间所形成的产业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生产分工、产品生产过程分工,以及产品研究开发分工,它是超越国民经济的社会分工,是人类社会生产分工的国际化和全球化。<p></p></P>二战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推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在这一阶段其出现新的特征。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以制成品生产国与原料、食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为主导的国际分工,当代国际分工是以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为主导形式的国际分工。当代国际分工集中表现为:产业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即工业品和农矿产品的分工,发展到不同工业品之间的分工,再深化到同一产品的加工工序和零部件的分工,直到产品研发与生产之间的分工。从参与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考察,当代国际分工可以分为“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两类。“垂直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一般指先进国家与后进国家之间的分工。这种分工主要表现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产品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之间的分工。发达国家通常自己生产那些技术水平高、耗用原料和能源少、产值高、利润大、公害轻的“高、精、尖”产品或部件,而把那些技术水平低、耗费原料、能源多、产值低、利润小、公害重的产品或部件,通过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设厂生产,然后再进口到国内,这种类型的国际分工强化了分工参与国之间的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水平分工”则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包括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和发展国家之间的分工。由于各国之间工业发展方向不一,技术水平存在差异,技术重点不同,各国工业部门发展不平衡以及各国的资源情况不同等,开发、生产和出口产品的类型也就 有所不同,由此产生了水平分工。采用这种类型分工的产业间关联度较低,不存在“投入—产出”关系,所以 此种类型的 国际分工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参与分工的各主体之间几乎没有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
<B>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B><B><p></p></B></P>1、 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现象<p></p></P>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和世界政治经济的局势的变化,国际贸易得到空前的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现象,研究战后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现象,可以促使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好地走向世界,走向国际市场。<p></p></P>(1)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增长速度超过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p></p></P>二战后,在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世界经济依存性大大加强,国际贸易自由化席卷全球并持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不仅超过了战前水平,而且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工业增长速度。从世界贸易量来看,战前增长速度在1900~1913年是4.1%,低于同期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4.2%),而战后的1950~1953年,世界贸易量的年均增长率为7.2%以上, 同期的世界同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5.4%,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也明显高于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p></p></P>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生产的增长速度,对于各个国家来说是国内生产的产品与过去相比有更大一部分需要通过国外市场来实现。1950~1980年,世界出口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10.6%上升到19.8%,其中发达国家由10.1%上升到20.6%,发展中国家由12.8%上升到26.8%,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世界生产是国际贸易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大。<p></p></P>(2)国际贸易结构发展变化<p></p></P>第一,  初级产品时常萎缩,工业制成品贸易不断扩大。<p></p></P>世界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减少,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不断扩大。二战前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大致是4:6,从1953年起,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超过初级产品,而且逐步扩大,目前工业制成品与初级制成品的比重大致是6:4,和战前相比,比重发生了颠倒性变化。<p></p></P>第二、高科技产品在科技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p></p></P>随着70年代中期以来高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高技术产业迅速兴起,高技术产品很快进入国际贸易领域,使国际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据统计,1980年到1985年,占国际贸易主要地位的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5.5%,而中、低级研究与开发密集产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分别为3%和4%,前者明显快于后者,目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增长已成为推动世界商品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p></p></P>(3)国际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发展迅速。<p></p></P>国际服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非实物形式的,为有形贸易服务的,各种服务的提供与接受。包括运输、保险、金融、旅游及劳动等领域内提供服务的活动。国际技术贸易是一种有价的技术转让,包括纯技术知识贸易和技术转让相关的机器设备的贸易,其中前者被划分为无形贸易,后者被划分为有行贸易。<p></p></P>无形贸易进展显著,世界无形贸易额从1976年的700!900亿美元增加到1980年的6500亿美元左右。1980年无形贸易额在世界贸易额中占到1/4。服务贸易作为无形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很快。在1970~1998年的287年间增长17.2倍,平均每年增长10.9%,高与同期世界贸易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也日益提高,随着WTO规则适用范围扩大到服务贸易领域,国际服务贸易将逐步走向自由化的轨道。<p></p></P>国际技术贸易增长也很快。据联合国有关资料统计,60年代中期全世界技术贸易额为25亿美元,70年代中期为120亿美元,80年代中期达500亿美元。技术贸易80%集中在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对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产生深刻的影响和作用,如何抓住机遇进行调整和发展是每一个国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p></p></P>2、 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p></p></P>第一、三次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和工农业生产的较快增长,是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席卷全球,极大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与形式,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广泛地越出国界,国际协作和生产专业化进一步深入发展,使世界经济依存性越来越大,国际贸易自由化,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又主要体现在:使劳动力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各国工农业的发展,各国工农业生产的较快增长又成为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p></p></P>第二、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对国际贸易额的扩大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几十年以来,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解放了生产力,民族经济不断发展,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对扩大国际贸易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p></p></P>第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及其后的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性机构的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与扩大,对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确定了二次的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实行的过顶汇率制有利于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GATT及其后的WTO等国际性机构的建立,使各国的关税税率大大降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与扩大又促使了共同市场的形成,共同市场内部成员国间取消关税,贸易障碍减少,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p></p></P>第四、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和运输费用的绝对或相对下降起了重要作用。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各个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成本,促使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更加方便、快捷,更多的国际贸易活动加入到国际市场中,国际市场更为活跃,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p></p></P>第五、跨国公司的发展对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二战后,跨国公司获得了巨大发展,因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经营战略,依据企业内的国际分工原则,采取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分工制造零部件,然后集中装配的方式组织生产,并实行定向销售,这就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国际分工的发展,扩大了国际贸易中间产品的流传量,必使国际贸易额迅速增加。
<B>三</B>、<B>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斗争</B><B>   </B> </P>战后,发达国家相互之间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矛盾不断加深,在一些重要的进出口商品上一再爆发激烈的贸易战。这些矛盾和斗争主要是在美,日,欧三极之间展开的。<p></p></P>战后,日美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日本处于恢复时期,经济相对落后,对美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当时,美国的农产品和工业品大量占据着日本市场。但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进入了比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现代化时期,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与此相适应,日本向美国出口的工业品不断增加,两国的贸易收支在60年代初已达到基本平衡。随着日本经济不但发展,1965年日本对美国的贸易收支首次出现3亿美元的顺差,成为战后日美贸易的转折点。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已成功的几身于发达国家前列,其工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被列为世界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而在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上则居世界第一。这时日本迅速对世界特别是对美国的出口,日美商品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日本产品逐渐占领了美国市场,而美国产品却日益被逐出日本市场,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在不断扩大。1965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子仅3亿美元,1978年增至120亿美元,1981年又增至160亿美元,1986年更增至586亿美元,从而导致美日贸易摩擦和贸易战频繁爆发。70年代以来,美日之间小的贸易摩擦几乎年年都有,而规模较大的贸易战至少以下5次:<p></p></P>战后以来,西欧一直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品和农业品销售市场。对西欧的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历年来在1/4—1/3之间波动。其中约80%是对欧洲共同体的出口。同时,西欧也是美国获取贸易顺差的重要地区。但是,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并争夺自己被占领的市场。欧洲共同体成立后,对外实行了统一的关税和共同农业政策,严重的打击了美国对西欧的出口利益,削弱了美国的地位。<p></p></P>美国对西欧的矛盾在农业问题上表现的特别明显。从1962年7月起,由于共同体对一些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征收比关税还要高的高价税,使美国出口的农产品在竞争中处于更不利的地位。从1960年到1974年,美国对共同体出口的粮油食品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共同体国家相互竞争的增长,因而美国在共同体粮油食品进口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下降,法国取代了美国的地位。对此美国力图挽回颓势,一方面利用关税总协定的减税谈判,迫使共同体改变它的关税和贸易政策;另一方面,又通过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共同体国家的商品输往美国市场,致使共同体对美国的出口在其出口贸易额中的比重下降。为了反击美国,欧洲共同体也不断增加非关税壁垒,共同体则用数量限制和增值税进行报复。进入80年代以来,美欧农产品战又有新的发展。如果说70年代美欧主要争夺西欧农产品市场之争,那么80年代已扩大到争夺其他地区的市场。1981年下半年到1982年初,美国借口共同体违反出口补贴贸易总协定提出起诉的农产品就有面粉,砂糖,加工水果等。反过来,西欧共同体则指责美国在第三国市场上打击西欧。例如,1981年8月,美国向新西兰低价出售了10万吨黄油,西欧认为新西兰可能将黄油经第三国出售给苏联,从而打击西欧在苏联的原有市场。<p></p></P>美欧在钢铁贸易上的矛盾进入80年代后期也日益尖锐。1981年美国全年进口钢材1800万吨,比上一年增加28.4%。其中从西欧进口约640万吨,比上一年剧增66.8%。这是由于共同体国家为推动处境艰难的国内钢铁工业扩大出口,提供了相当于钢铁价格的30%的政府补贴所致。美国钢铁市场有1/5是进口钢材,致使美国国内的钢铁生产日趋下降,开工率连续下跌,到1998年年底开工率已有原来的85%降至60%,77000名钢铁工人已被解雇,还有15000名工人缩短了每周工作的时间,使钢铁业损失高达10亿美元以上。对此,美国钢铁业界提出控告,要求废除“启动价格制”,对进口钢材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美国迫使共同体国家在从1982年10月起的三年内,将其对美出口的碳刚和合金钢限制在占美国市场销售量的5.7%的范围内,将钢管限制在占美国市场销售量5.9%以内。西欧则抓住美元汇价上升的有利时机,积极扩大其他商品对美国的出口,一举扭转了长期以来对美贸易逆差的地位,1984年并取得了133亿美元的顺差。这一急剧的变化意味着新的,更加激烈的竞争。<p></p></P>日欧贸易摩擦,大体上是从70年代初期开始逐渐激化的。贸易差额不断增大是贸易产生和加剧的基本原因。1964年以前,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之间的贸易收支基本平衡,欧共同对日贸易逆差最多不过1亿美元。1956年以后差额增大,1975年激增至45.3亿美元,几乎为10年前的10倍。1980年又猛增长到97.2亿美元,5年内增长一倍。<p></p></P>日欧摩擦发展到1976年,爆发了第一次日欧贸易战。当时在日本的钢铁,汽车。音响设备等大量产品涌入共同体市场。在日本产品的冲击下,共同体的贸易赤字不断增加,失业人数迅速增长。1976年共同体失业人数达600万人。为此,共同体多次督促日本自动控制产品出口。1975年日本被迫同意将1976年向共同体出口钢铁的数量“自动控制“在144万吨,但1976年仅1—9月份就达到了“自控”水平。于是,欧共体成员国被迫作出了5个月不在进口日本钢筋和钢丝的决定。至此,钢铁等产品方面的摩擦稍有缓和,然而日欧贸易摩擦却未就此结束。<p></p></P><p></p></P>1976年以后,日欧贸易摩擦逐步升级。1980年终于爆发了日欧的第二次贸易战。这次贸易战已不限于少数产品,而是涉及到汽车,彩电,一般机械,电子产品等等,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许多产品领域。其中最突出的是汽车战。日本小汽车的出口增长非常迅速,1980年,日本在整个西欧市场上所占的比重也由1977年的6%上升到11.1%。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限制日本汽车进口。联邦德国,英国,法国分别把日本汽车的进口数量限制在本国市场占有率的10%,11%和3%以下。其次是彩电和机械产品战。1980年1—11月,日本向欧洲出口彩电65万台,比1979年同期增长了39.6%。一般机械产品的出口,1980年对法国增加了3倍,对比利时增加了3.3倍,对英国增加了2.5倍。日本不仅在钢铁,汽车,船舶,通讯器材,精密机床,陶瓷器等产品方面占了上风,而且在航空,纤维,化学,食品等所谓欧洲传统的出口商品领域也搅乱了共同体的市场。<p></p></P>日本产品对西欧的冲击,引起共同体各国的严重关注和强烈不满。1980年11月20日。共同体召开外长理事会,发表了“要求日本对其产品的出口自我克制”的对日关系声明。并在1981年1月在东京召开的日欧高级会议中提出如下要求:限制日本产品对共同体的输出;得到与美国同等的待遇;日本努力增加共同体各国商品的进口;促进日欧间产业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但是,东京会谈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此后日欧间的摩擦时有发生。<p></p></P>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贸易领域的矛盾和冲突,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由下述原因引起的。首先,发达国家战后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美国贸易地位大幅度下降,西欧和日本的地位迅速上升。日欧同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商品竞争日益激烈,美国的国内市场受到日欧商品的猛烈冲击。在西欧和日本之间,日本出口扩展上午更快,它们相互贸易发展的也很不平衡。这引起了美,日,欧三方相互见的贸易摩擦。其次,70年代以来,西方接年发生两次“滞胀”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各发达国家为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普遍采取压缩进口,扩大出口,推动国内企业扩大生产的办法摆脱危机的影响,从而加深了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矛盾。再次,战后以来,在科技革命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迅速成长的影响下,发达国家的生产结构逐渐向新兴工业发展,而一些曾经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传统工业部门,如纺织,煤炭,造船,钢铁,汽车等,生产停滞,有的则日渐衰落,变成“夕阳工业”。这些部门在国内的经济地位已经很虚弱,因此对进口产品的竞争就表现的特别敏感,屡屡成为贸易战的导火线。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美,日,欧之间在相互贸易上产生了许多矛盾和冲突。<p></p></P>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矛盾和斗争    战后以来,随着民族经济日益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外贸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反过来又对民族经济起了巨大的推动的作用。但是,在同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上,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不利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P>首先,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单一,畸形的经济结构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因而在对外贸易上依然严重依赖于发达国家,即始终未能摆脱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地位。据统计,1968—1977年,在90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少数几种原料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重90%以上的有11个,在70%--90%的有37个,在50%---70%的有22个,在30%--50%的有14个,在30%以下的只有6个。在亚非拉150个国家和地区中,以石油为主要出口商品的有19个,以矿产品为主要出口国商品有20个,以农业原料为主要出口商品的有22个,以粮油食品为主要出口商品的有89个。发展中国家出口总额中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1960年为85.3%,1970年为76.4%,1973年为74.9%,1979年为77.5%;进口总额中制成品所占的比重1960年为60.6%,1970年为68.9%,1973年进一步上升为71.4%,1979年占64.7%。1980年,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对资本主义世界的进,出口中分别占68.0%和71.4%。其次,发展中国家由于进出口贸易上受发达国家垄断组织的控制,长期以来无权过问世界市场价格,因而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据联合国统计,1971—1979年,非进口商品价格每年却平均上涨13.5%。1980---1983年初级产品(不包括石油)出口价格又进一步下跌35%,降到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为此,发展中国1980---1982年每年收入减少了约400亿美元。再次,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贸易长期存在逆差,非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的逆差额不断扩大。不得不举债。出现债务大国,甚至爆发债务危机,推行损人利己的财政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所造成的。由于西方国家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援助,迫使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向条件苛刻的私人资本借贷;为了转嫁经济危机,西方国家不断压低级产品出口价格,同时又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打击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外汇收支不足,国际收入逆差扩大。<p></p></P>第四,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还受到发达国家日益强化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沉重打击。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采取的非关税壁垒措施达900余中,而受害最大的是发展中国家。这不仅因为发展中国家有2/3的出口产品输往发达国家,更因为后者对前者采取歧视待遇。为了改变上述的不利局面,发展中国在贸易领城里向发达国家展开了积极斗争,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进展。
<B>第三节</B><B>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p></p></B></P>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p></p></P>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危机与崩溃<p></p></P> </P>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19世纪末,欧美的主要国家以英国为首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从而金本位制至此已自发形成了国际性的货币制度。<p></p></P>  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量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制度。本位货币是指作为一国货币制度的基础的货币。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具有货币的全部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由于当时英国是世界经济和金融活动中心,英镑与黄金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的金融活动自发地服从金本位的纪律,这也是自由竞争原则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贯彻。然而,随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金本位制度松散而自发的纪律约束,对各国政府来说就显得越来越软弱无力。所谓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也并非是完全自动的,它需要国际管理和国际合作。单纯的放任自流,加上黄金总量不足和分配不均,金本位制的运行就会问题丛生,难免于崩溃。
<B>一、</B><B>      </B><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B> <p></p></B></P>金本位制崩溃以后,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混乱局面,使战后的欧美各国普遍感到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改变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局面。不过,二战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争使英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945年,美国的民用消费品生产只有1939年水平的一半,出口额还不到战前水平的三分之一,国外资产损失达40亿美元,对外债务达120亿美元,黄金储备降至100万美元。尽管如此,英镑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国际储备及结算货币。英国还想竭力保持它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却给美国带来了空前的繁荣,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对西欧等盟国提供了巨额的武器和物资,同时也乘机取得西欧各国及其海外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广大市场,对外贸易保持巨额出超,使美国工业生产、对外贸易和黄金储备出现了巨大增长。二战结束时,美国的工业制成品占世界制成品的50%,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国外投资急剧增长,它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债权国,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59%.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取得了压倒优势,占据资本主义世界无可争辩的领导地位,为建立美元的霸权地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英美两国政府从本国的利益出发,设计新的国际货币秩序,分别提出了“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p></p></P>  凯恩斯计划希望汇率变动的灵活性,主张用不兑现的纸币班柯尔(Bancor)作为国际货币,由国际清算同盟(世界性的中央银行)进行多边清算,国际货币的数量由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来定,国际收支的顺差逆差双方共同负担调节的责任。各国在国际清算同盟所承担的份额,以战前三年进出口的平均贸易额计算,但会员并不需要缴纳黄金或现款,而只是在国际清算同盟中开设往来帐户。联盟的总办事处设在伦敦和纽约两地。<p></p></P>怀特计划规定各国必须缴纳资金来建立基金组织,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各国缴纳额的多少。该计划主张较大的汇率固定性,用尤尼他(Unitas)作为国际货币,其含金量相当于10美元,各国货币与尤尼他保持固定比价,实际上回到某种形式的金本位。基金组织的任务是稳定汇率,并对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以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基金组织的办事处设在拥有最大份额的国家。怀特计划显然是从美国利益出发提出来的,其目的是由美国一手操纵和控制基金组织,从而获得金融领域的统治权。<p></p></P>1944年7月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即布雷顿森林会议。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迫使与会国家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这些文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定,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从此,确定了美元的霸权地位。<p></p></P>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就是实行两个挂钩。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黄金官价。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随时用美元按黄金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第二,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比价,即与美元建立固定的汇率关系,实行固定汇率制。根据《协定》规定,会员国除因改正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需要,不得提议变更其货币平价;会员国的货币平价必须经该国提议,并与基金组织协商后才能变更;会员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1%的幅度内波动,各国政府有义务干预金融市场的外汇汇率,以保持外汇市场的稳定。<p></p></P>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时期,世界经济增长迅速,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也有很大的发展,这其中部分要归功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总的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p></p></P>⒈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消除了二战前各个货币集团之间的相互对立,稳定了战后国际金融混乱的动荡局势,并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货币秩序,从而延缓了资本主义信用危机的爆发,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p></p></P>⒉固定汇率制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20多年间以美元为中心的统一固定汇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极大便利,使二战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增长不仅大大超过战前,而且也超过同期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p></p></P>⒊暂时缓和了国际收支危机。战后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初级产品价格波动,出口收入缩减,1973年石油提价后,进口石油的工业国家和不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引起了国际收支危机。针对这种情况,基金组织采取了多种贷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逆差国缓和了国际收支危机。<p></p></P>
<B>二、</B><B>      </B><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危机与崩溃</B><B><p></p></B></P>   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个体系本身也有不少缺陷。<p></p></P>   首先,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对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有两个基本责任。第一,要使美元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第二,要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这两者是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危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美元供给太少,就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也就是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质上不可能同时解决清偿问题和信心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其次,固定汇率又限制了汇率调整机制作用的发挥,各国不能利用汇率的变动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要么消极地管制对外贸易,要么放弃稳定国家经济的政策目标,前者阻碍了贸易的发展,后者又违反了稳定和发展国内经济的原则,这两项措施都是不可取的,于是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灵。<p></p></P>  战后初期,西欧、日本经济尚处于恢复状态,在经济、技术上严重依赖美国,美国借机对这些国家进行大量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从而使美国国际收支巨额顺差,黄金储备充足,美元币值相对稳定,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从50年代后半期开始,重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发生了变化,美国经济力量相对下降,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美元大量外流,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元过剩”。60年代以后,美国始终无法扭转的国际收支逆差,使美元在国际上的地位每况愈下,最终导致美元危机的爆发。<p></p></P>  1960年10月爆发了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当时美国对外短期债务首次超过了它的黄金储备额,各国出现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为维持外汇市场和稳定金价,美国不得不向英格兰银行提供黄金,供应市场,平抑金价,并求助于其他国家共同建立了黄金总库,组成十国集团筹集60亿美元贷款,作为应付美元危机的准备,并与14个国家签订了“互借款协定”,借款额一度达到197.8亿美元.美元危机的爆发,表明美国已无力单独支撑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得不求助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欧的帮助.<p></p></P>  1968年3月爆发了战后第二次美元危机.美国侵越战争爆发后,美国财政金融状况明显恶化,国内通货膨胀,美元对内价值不断贬值,美元同黄金固定比价又一次受到严重怀疑,外汇市场再度掀起抢购黄金、抛售美元的风潮。美国政府被迫停止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私人出售黄金,并解散“黄金总库”,实行黄金双价制,即外国中央银行可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市场黄金价格按其供求关系自由波动。黄金双价制实际上意味着黄金—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局部崩溃.<p></p></P>  1971年5月爆发战后第三次美元危机。也是战后最严重的美元危机.1971年一向顺差的经常帐户首次出现巨额逆差,又引发了几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浪潮.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限制美国的进口,对进口商品增收10%的临时附加税,并压迫前联邦德国和日本等国货币升值,以图改善美国的国际收支.在国际金融市场极度混乱的情况下,10国集团于1971年2月云集华盛顿,达成“史密斯协议”,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并决定美元战后第一次贬值,黄金官价从1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但仍停止兑换黄金,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从原定的不超过平价上下各1%扩大到上下各2.5%.“史密斯协议”虽勉强维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但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则从此终止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部分已经瓦解,国际货币制度已经不再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了。<p></p></P>  1973年1月爆发了战后第四次美元危机.这次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被迫宣布美元第二次贬值,美元对黄金贬值10%,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取消了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实行美元的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到1973年3月,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为浮动汇率所代替,这时,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支柱的双挂钩已不复存在,这就意味着这一体系实际已崩溃了。</P>
<B>三、牙买加协定</B><B><p></p></B></P>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美元的连续下跌和汇率的剧烈波动引起了国际社会新的不安。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2年7月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问题。1974年6月14日“二十国委员会”提出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纲要”,对黄金,汇率,储备资金,国际收支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则性建议,为以后货币改革奠定了初步基础。1974年7月,新成立的临时委员会接替了“二十国委员会”的工作,讨论并修订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才对增加份额,黄金作用,汇率体系和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通融等问题达成具体协议,这就是所谓的“牙买加协定”。它的签订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如下的重大变化。<p></p></P>第一,浮动汇率合法化。协定规定“取消货币平价和各国货币与美元的中心汇率,正式确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允许成员国自由地选择汇率制度”,这意味着会员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方面的安排,可以采取固定汇率制或浮动汇率制,两者可以同时并存。但会员国应与IMF合作并受IMF监督来保证有秩序的汇率安排和促进汇率稳定的制度。IM要求各国稳定国内的经济以促进国际金融的稳定,尽力缩小波动幅度,使汇率符合各国长期基本情况,不准会员国操纵汇率来阻止对国际收支进行有效的调节或获取不公平的竞争利益。协议还规定在将来世界经济出现稳定局面之后,经过IMF总投票权的85%通过,仍然恢复稳定的但可调整的汇率制度。这部分条款是将已实施多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予以法律上的认可,但同时又强调IMP在稳定汇率方面的监督和协调作用。<p></p></P>第二,贬低了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新条款删除了协定中有关黄金的所有协定:①黄金不再作为各国货币定值标准,即黄金非货币化;②废除黄金官价,会员国可以在自由市场上相互买卖黄金;③会员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结算应用黄金支付的规定一律废除。的义务。在IMF持有的黄金总额中,l/6(约2500万盎司)按市价出售,以其超过官价部分用于援助发展中国家。另外1/6按官价由缴纳的会员国买回,剩余部分根据总投票权的85%做出的决议处理,<p></p></P>由会员国购回或向市场出售。<p></p></P>第三,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增加成员国缴纳的基金份额,由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到390亿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的作用事实上在不断增强,在基金组织与成员国的经济往来中,特别提款权都逐渐取代美元成为计算单位。<p></p></P>第四,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通融。以出售黄金所得收入设立“信托资金”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以解决它们国际收支的困难。同时,IMF扩大信用贷款部分的总额,由占会员国份额的100%增加到145%,并放宽“出口波动补偿贷款”的额度,由占份额的50%提高到75%。<p></p></P>牙买加协定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体系。这个体系也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但是,牙买加体系只是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实际发生的深刻变化部分地予以合法化,并没有进行重大的改革。牙买加体系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汇率安排的弹性,却没有建立稳定货币体系的机构,没有制定硬性的规则或自动的制裁方法,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考虑和责任来履行它们的义务。因此,一些理论家认为,牙买加体系是—种“没有制度的体系”,而实际上它是靠浮动汇率制向多种储备体系来运转的。由于它在储备货<p></p></P>币、汇率机制、国际收支调节等方面的缺陷也很突出。这些缺陷阻碍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中的动荡。<p></p></P>
<B>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及其运作特点</B></P>1.实行“特别提款权”制度<p></p></P>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成员国的一种用来补充现有储备资产的手段,它是一种有黄金保值的记账单位,创设时一单位含金量为0.888671克,与当时的美元等值。后来,它取代美元和黄金,逐步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与它挂钩的西方货币也逐渐曾多,1974年7月1日,特别提款权与黄金脱钩,由国际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16中货币,用移动平均数的方法每天定值,公布特别提款权对16种货币的牌价。特别提款权是一国际合作为基础的国际清算手段。<p></p></P>建立特别提款权的初衷在于提高特别提款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以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但是事实上这是行不通的。<p></p></P>⑴ 特别提款权发行数量有限,在国际储备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小。它又只是一种记账单位,只能用于政府间的国际结算,而不能作为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的直接支付手段。特别提款权既不象黄金那样本身具有价值,又不象美元、英镑那样有一国的政治经济做后盾,所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是有限的,一遇到国际政治经济动乱,就会变得一钱不值。<p></p></P>⑵ 特别提款权分配不均。特别提款权是按照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所占的份额进行分配的,因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配的份额占了绝大部分,其中,仅美国一国所分配的份额差不多等于一百个发展中国家所分配到的总和。由于份额分配的不合理,用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不能满足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平衡收支的需要。<p></p></P>2.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汇率制<p></p></P>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1976年1月基金组织正式作出取消固定汇率制,改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决定。因此,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进入了合法的浮动汇率时期。<p></p></P>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根据市场货币供求变化。任其自由涨落,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原则上不加限制。也不承担义务来维持汇率的稳定,这样的汇率就是得动汇率制。浮动汇率按照国家是否干预外汇市场,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自由浮动汇率制,越是政府完全不干预外汇市场,听任市场供求自由波动;管理浮动汇率制,就是各国政府为了避免汇率的剧烈被动,防止对本国金融市场积对外贸易造成不良影响,通常都要对外汇市场进行一定的干预。事实上,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实行完全的自由浮动,而主要发达国家都对外汇市场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    <p></p></P>浮动汇率还有单独浮动与联合浮动之分。单独浮动就是异国货币对任何外国货币都没有固定的比价关系,汇率都是由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所谓联合浮动就是一些国家由于经济贸易联系十分紧密,为了稳定这些国家的货币回来,有利于相互间经济贸易的发展,在它们之间实行的是固定汇率,而对外则实行联合浮动汇率。<p></p></P>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截至1987年底,各个主要工业国全部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其中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实行的是单独浮动汇率制,欧盟实行的是联合浮动汇率制。<p></p></P>与固定汇率制相比,这种比较灵活的符合汇率制具有以下优点:<p></p></P>⑴ 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国家货币汇率都可以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发调整,可灵敏得反应出不断变化的客观经济状况,这可使各国货币的币值得到充分体现和保证,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其他经济交往的进行。<p></p></P>⑵ 可以使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由于汇率比较灵活,一国往往可以通过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促使资本外流,从而导致本国货币的对外汇率向下浮动,进而起到促进进口,改善国际收支的效应,并通过乘数效应增加国民收入。<p></p></P>⑶ 浮动汇率较之固定汇率办法简单,灵活,容易执行。<p></p></P>但是这种汇率制度下,由于汇率波动频繁,又会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制约长期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进行。浮动汇率制还易助长国际间的套汇、套利活动,使国际金融投资猖獗,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p></p></P>3.储备资产多样化<p></p></P>目前的国际储备状况是美元、马克、日元、英镑、法国法郎等同时并存的多种货币储备体系国际储备多样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p></p></P>⑴ 摆脱对美国的过分依赖,时使储备货币分散化,可以减少外汇风险,各种货币的升值与贬值,可以相互抵消影响,从而保持外汇储备不受或少受损失。<p></p></P>⑵ 储备资产多样化,有利于采取不同形式货币的贸易结算,有利于进口贸易的发展。<p></p></P>⑶ 对于借如外资的国家来说,储备资产多样化可调节外汇储备的构成,减少外债上的汇率风险。<p></p></P>但是,国际储备多样化也有其不利的一面:首先,在这个体系下,软货币和硬货币经常发生变化,于是外汇储备从一种货币流向另一种货币,加剧外汇市场的动荡。其次,储备分散化使各国有关货币数量和利息水平的金融政策更加难于贯彻。如一国为一直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但由于大量资金涌入国内,就削弱了本国经济政策效力。再次,在多种货币储备体系下,一些硬通货和传统的储备资产一起被用做国际储备,国际流通手段正以一种无计划的方式在不断地增长,因而生产外汇储备过多的不合理现象,这会加剧世界性通货膨胀。<p></p></P>4.国际收支调节<p></p></P>一些逆差国长期逆差,而一些顺差国长期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在这方面困难最大的是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它们被迫大幅度削减进口并失信法紧缩政策,这影响它们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IMF的监督职责迄今为止对主要的工业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结果造成国际收支调整的不对称,其负担过多得落在发展中国家身上。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靠外债来弥补贸易逆差,有的成为重债国,虽然经过一些补救措施,债务危机有所缓和,但债务国的经济困难并未的到解决。<p></p></P>
<B>第四节</B><B>    </B><B>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B><p></p></P><B>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一体化</B><B><p></p></B></P><p> </p></P>1.经济全球化<p></p></P>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资本及其它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使各国经济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全球有机整体的事态与过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全球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世界各国经济愈益相互开放和依存,各国经济的发展与整个世界经济的变动,愈益相互影响和制约。<p></p></P>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它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经开始,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又经过了逐渐形成和广泛发展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国际间的分工与协作,国际生产和交换关系绕过主权国家边界的限制,各种阻碍国分工的壁垒和限制大为减少,到了这种高度,世界经济就会进入全球化阶段。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具有客观规律性。而经济全球化反过来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p></p></P>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表现有:在生产资本方面,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在商品资本方面,贸易国际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货币资本方面,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在经济主体方面,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在自然资源方面,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广泛,速度愈益加快,资源借以流动的各类国际市场容量增大,并且能够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p></p></P>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经济更紧密地联结为一个全球化的经济,致使各国资源的流动愈益相互结合和影响,而再非各自互不相干的平行、孤立式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也日益相互开放和依存,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整个世界经济的变动愈益相互影响和制约。具体而言,各国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世界市场的相互依存一般用经济依存度来体现。从战后几十年中世界经济的贸易依存度迅速上升来看:全球货物与服务的出口占全球总产出的比重,1950年仅为7%,而现在,根据世界银行《1999/2000年发展报告》的数字,已达23%;不仅世界各国平均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20%,而且诸如美国、日本等经济大国的这一比重也突破了20%的传统界限。<p></p></P><p> </p></P>2.国际经济一体化<p></p></P> 国际经济一体也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形式结成经济联合体的事态与过程。成员国一般是一些地缘相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或地区。战后20世纪50年代初,在西欧国家酝酿欧洲媒钢联营的前后,人们开始用国际经济一体化来表示以政府为主体的国与国之间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联合、调节的事态或过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世界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它们遍布世界各个地区,参加的国家包括了世界全部国家的90%以上。<p></p></P>所谓一体化的内涵,是指一体化涉及的经济领域、达到的层次和程度。根据这个内涵的不同,一般认为区域一体化有以下5种基本的组织形式:<p></p></P>(1)特惠关税区<p></p></P>特惠关税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低级形式,其特点是成员国相互给予第三国不能享受的减免关税的特别优惠待遇。特惠关税区是较为易行的一体化组织形式。东南亚国家联盟在成立之初就是这样的对部分商品给予特惠关税待遇的区域一体化组织。<p></p></P>(2)   由贸易区<p></p></P>自由贸易区的特点是,组成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取消了它们之间商品贸易的关税,但各成员国仍按照各自的标准对非成员国征收关税。自由贸易区只消除了成员国内部的贸易歧视,因而是一种松散的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初级形式。1975年成立的非洲最大的区域一体化组织——西非经济共同体,到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上取消了成员国商品贸易的进口关税,成为一个完全的自由贸易区。<p></p></P>(3)   关税同盟<p></p></P>关税同盟的特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对内取消相互间的进口关税,实现自由贸易;对外采取共同的贸易壁垒,实现统一的对外关税。缔盟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一关境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发展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和限制非成员国的商品进口。关税同盟不仅对内取消关税,而且对外实行统一关税,因此是比自由贸易区一体化程度更高的形式。然而它同自由贸易区一样,都只是商品贸易领域的一体化。目前典型的关税同盟有“加勒比共同体”等区域组织。<p></p></P>(4) 共同市场<p></p></P>共同市场,是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其特点是,除了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对外实行统一关税外,还要取消对生产要素移动的一切限制。即在共同市场的成员国之间不仅商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人员、劳务和资本也可以自由转移。因此,它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组织形式。目前真正达到这种一体化程度的,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在1993年1月真是启动的“欧洲统一大市场”,在该市场内,基本实现了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p></p></P>(5)   经济联盟<p></p></P>经济联盟,是在共同市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体化组织,其特点是,除了包括共同市场的要求之外,还统一了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经济发展和福利政策。为此,需要成立一个共同权利机构,把成员国的经济结成一个整体,各成员国把经济主权转移给这个超国家的权力机构。经济联盟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形式。可以说当今世界尚无一个区域一体化组织已经是完全的经济联盟,不过一体化层次最高的区域组织欧洲联盟已包括经济联盟的一些内容。<p></p></P>
<B>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B><B><p></p></B></P><p> </p></P>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尽管存在着许多不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阻力,甚至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浪潮,但仍然是推动全球化发展的有利因素起主导作用。这些有利因素既包括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因素,又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以下着重从经济与科技方面来分析全球化的动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p></p></P><p> </p></P>1、现代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p></p></P><p> </p></P>现代科技进步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与技术的相互推进以及不同技术领域的相互融合。其结果是在工厂无人化(FA)、办公自动化(OA)和家务自动化(HA)等相关技术,以及模拟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些技术已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与此同时,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超导技术、高清晰度技术的研究开发也越出国界,由各国企业和科技人员联合进行。今后新能源开发、地球环境保护、航天与海洋开发等也将成为全球范围的共同研究和开发的领域。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今后将会由更多的领域需要集中更多的国家和科技人员联合攻关。<p></p></P>科学技术进步不仅通过研究开发和技术转让把各国联系起来,而且现代科技进步又作为各国相互交往的传媒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8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航天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使得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手段日趋完善,各国和各地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大大缩短。而且,现代化的运输和通信网络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商品和资本的交易成本,便利了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加快了信息的全球传播,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网络的扩大,交通运输和通信费用还将大幅下降,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从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将大大加快。<p></p></P><p> </p></P>2、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p></p></P><p> </p></P>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化战略和经营策略,在世界各地配置生产要素,建立生产据点和销售网络;跨国公司在各子公司之间实行企业内分工协作,由各个生产据点分别生产零部件,然后集中装配,既密切和扩大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关系,又增加了资本输出和技术转让,有的跨国公司还要求同当地共同研究开发,开展技术合作。跨国公司的所有这些活动对加速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密切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起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组织者和担当者。<p></p></P><p> </p></P>3、各国拥有生产要素的不平衡是国际间互通有无、相互依存的基础<p></p></P><p> </p></P>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各个国家占有生产要素的不平衡性日益突出,因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交往也进一步增强。生产要素稀缺的国家,需要从丰裕的国家进口急需的资源,以弥补国内经营资源的不足。而资源丰裕的国家,为了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也需要向外转移其多余资源,通过这种相互交换,使得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愈益密切。<p></p></P>但是,生产要素(或经营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常常受到一国政府设置的种种障碍和限制。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要素必然要求冲破这种限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乃至世界范围内寻求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的场所,以实现其比较优势,获取最大利益。这种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各国经济交往与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中最为理想的一种模式。战后各国之间商品交易量的扩大,直接投资的加快,国际金融合作的加强,技术买卖规模的扩大,都说明了这种发展趋势。<p></p></P><p> </p></P>4、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全球化起到桥梁作用<p></p></P><p> </p></P>战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大大加快,各个区域经济组织尽管发展层次不同,但在其内部都要求逐步取消贸易壁垒,推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实际上它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区域范围内更加深化的具体体现,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组织虽然对外具有排他性,但随着其自身的经济贸易的发展,区域内市场就会显得狭小,不能满足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的要求,必然受到区域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寻找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由此所产生的外溢效应,一方面扩大了世界市场的容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区域内和区域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各个区域气团的经济和贸易利益就会逐步接近,以致将集团融为一体,从而在各国大范围内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因此,各个区域经济组织采取的全球化政策措施,以及其内部经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都可以说是迈向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环节。这种情况已不无先例,如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去、东南亚国家自由贸易去、北美自由贸易区都已加入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p></p></P><p> </p></P>5、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政策取向<p></p></P><p> </p></P>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WTO,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作为国家的政策取向,原因如下:<p></p></P>第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放弃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两个平衡市场理论,向市场经济转轨,对外打破封闭状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增加同各国的贸易往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从而大大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p></p></P>第二,发达国家在80年代纷纷进行了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放松限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90年代初期的经济衰退和结构调整中,经济增长迟缓,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市场需求不振,各国经济摩擦不断。这种情况与高科技许速发展形成反差。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以美国为首的各个发达国家,都极力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同时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以争夺国际市场,扩大经济势力范围。<p></p></P>第三,广大发展中国家进入90年代以后,更加重视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因而出口不断扩大,引进外资和技术迅速增加。尤其是东亚地区长期保持经济增长活力,这两个地区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贸易往来最活跃的地区,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p></p></P>第四,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贸易以及资金往来越来越密切。现在正在努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企业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并采取措施使中国经济同世界市场接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采取这些发展措施,对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p></p></P>
<B>三、全球化的不平衡性及发展趋势</B><B><p></p></B></P><p> </p></P>1. 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p></p></P>经济全球化要求世界经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协调发展。但实际上这个经济整体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不同国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程度差别很大。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经济发达国家(地区)之间的全球化程度最高,而经济欠发达国家(地区)与不发达国家(地区)之间的全球化程度较低。从经济发展速度看差距也很大,经济增长快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一般都很快,反之也就慢。<p></p></P>首先,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这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这种差距不仅是量上的,更是质上的。在新科技革命之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关系;当发达国家利用科技革命的机会迈入到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阶段之后,二者之间的差距更扩大了。战后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主要是在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展开的,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外条件的限制则很少参与。后来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逐步兴起和实行对外开放,70年代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大大加快,南北经济差距出现了缩小的趋势。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点低,最不发达的国家仍占多数,整体差距缩小及其缓慢,南北之间以及南南之间的经济不平衡状况仍然及其明显。<p></p></P>其次,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突出表现在不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南亚、拉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次之;而广大非洲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异常缓慢,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有的更加经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p></p></P>总之,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可以看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与世界经济发展速度也成正比。由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悬殊,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很大,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的最不发达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远远不如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那些经济增长缓慢的国家,参与全球化的程度远远低于发展快的国家和地区。那些最低收入的不发达国家,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虽然有些起色,但在迅猛兴起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它们显得更加落后,加剧了不平衡性。<p></p></P><p> </p></P>2.全球化的发展趋势<p></p></P>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展趋势,而经济全球化本身也有它自己的发展趋势。根据对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今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可归纳如下几个方面:<p></p></P>    第一、随着高科技的兴起,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跨国公司的加快发展,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加强。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种种障碍,但发展经济已经成为冷战后各国的中心任务。因此,今后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关系将更趋密切。<p></p></P>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的流动将进一步加快和扩大,从而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各国之间通过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使得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经济增长快的亚洲和拉丁美洲,这种情况将更加明显。<p></p></P>第三、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和由此所产生的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在长期内将继续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某些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将出现缩小的趋势,而在某些低收入的最不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其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这些地区参与全球化的程度很低,涉及的领域也很有限,因此它们的全球化进程仍将是缓慢的。<p></p></P>第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仍将存在着矛盾和斗争。冷战后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更加突出起来,在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中,经济成为决定性因素。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各国都将极力促进经济的加快发展。但由于某些发达国家都想争夺世界经济各个领域的主导地位从而引起的它们之间的贸易战、货币战投资战和高科技争夺战还将继续下去,在某些国家和地区间有时可能表现更为剧烈,这仍将是今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障碍。<p></p></P>第五、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既统一又对立的两种发展趋势,都要求加强对全球经济的国际协调。而要做到这一点,既要建立与健全更加有效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又要建立与健全必要的国际规章制度。由于冷战后世界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原有的国际经济组织和一些规章制度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必须从组织与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使其更加有效地发挥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p></p></P>第六、全球性规章制度不健全和不规范的矛盾日益加剧,已经对经济全球化产生不利影响,也对国际经济组织和各国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上世纪90年代,许多国家政府更加认识到,仅仅取消控制还不够,世界市场需要建立起明确的和可实施的准则来有效的发挥作用。虽然距全球协调规章制度的建立还比较遥远,但采取由近及远、由局部到全球的做法在近期内是可以实现的。今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面临的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加大,无论是各个国家,还是国与国之间,都必须制定更加有效的管理制度,消除或减少全球性规范上的冲突,这是世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9 23:34:37编辑过]
主题是科技革命,怎么有很大的篇幅是介绍货币金融体系演变的。
<B>以下是引用<I>民工甲</I>在2005-3-21 13:17:00的发言:</B>
主题是科技革命,怎么有很大的篇幅是介绍货币金融体系演变的。

<P>哦,不好意思,我忘记还有其他同学写的了,应该是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谢谢提醒.主题已经修改.</P>
回贴,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