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是终结谣言的时候了——漫谈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苏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3:50:41


  (注:本文不代表本人观点,仅转载以供对苏联科学技术发展有兴趣的朋友参考,顺便证明本人并非毛子黑^_^)
  作者:KGB1986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review.youngchina.org/archives/3014

   1 序言
   苏联解体已近20年,国内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的侧重体制因素,有的侧重外来因素,还有的侧重科技因素….当提到科学技术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关系时,往往看到这样的论述:苏联利用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建立并巩固了集中计划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冷战中的苏联集中力量发展军事技术和国防工业,这个方针符合那时科技革命的特征,但偏废民用工业,埋下了隐患,体制已开始不适应。到所谓第四次科技革命时,公有制,计划经济就彻彻底底变为障碍了,技术上的落后,对科技革命的忽视,使苏联社会主义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最终为历史所淘汰。
       对于以上这种观点,在俄罗斯混迹了几年的本文作者是不认同的,认为缺乏一定的根据。与之相反,作者将在下文中本着实证的态度,逐个列举事例,还原一个真实的苏联。
   2.传统观点的解析
   传统观点认为,在第三次以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中,苏联虽取得成果,成为可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然而只是片面的粗放式先进:苏联尽管在少数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取得了成就,但它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诸如在原子武器和空间技术领域中,苏联的大科学技术实力,来自于政府对资源和人员的集中控制。而其它领域的革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运用计算机部分取代人的脑力劳动和管理活动,使人的智力解放这一点上,就明显不行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在世界各国都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一些最具创新性的工作确实个别企业家和古怪的天才完成的,而这些人士在苏联集中管理的经济和科学机构中,要创出自己的路子是很困难的。纵观苏联科学技术的状况,人们很容易发现,它虽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总体水平而言,落后于美,日,西欧诸国。科学技术发展缺乏系统性,实用性,先进性。
        而自70年代以来兴起的所谓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其主要标志是信息革命和新能源,新材料革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苏联恰恰在这方面是落后的,其电信系统陈旧不堪。直到90年代初,才力图引进美国技术实现电话通讯的现代化。苏联没有互联网、民用电脑和游戏机,至于信息技术中的光导纤维通讯、人工智能,苏联与西方的差距就更大了。当欧,美,日全力发展朝阳工业,抢占知识经济制高点的时候,正进入后工业时代的时候,苏联还在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等夕阳产业。归根结底,苏联是旧工业国家,它的体制与西方相比落后一个科技时代,无法再提高劳动生产力,注定瓦解。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苏联——对于传统观点的实例反驳
  苏联解体,红旗落地,墙倒众人推。对于作者的辩解和揭露,那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忙碌着的人们或许并不在乎,或许还会嘲笑,毕竟,社会主义离他们已有些遥远,他们已听不到来自“未来”的声音了。可作者不同,自诩为唯物主义者,承认客观现实是摸索,理解和遵从的对象,坚信通过勤奋,努力和严谨,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加真实,唯物主义者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被迷惑。
       作者在这里还要声明一下:这篇文章主要的作用是辟谣,消除一些历史认识上的空白。再来是起个头,希望大家能够对一些东西引起重视,勿再听信谗言。由于作者所学所知还甚少,文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纰漏,还望大家多多包涵。最后,作者承认,苏联的总体科技水平与美国相比肯定存在差距,有些方面的差距甚至有5年-10年。作者不认同的,是那种违背事实一味非理性贬低苏联,那种不让苏联“全面落后于日,英,德,法”就不罢休的做法。
       这篇文章为原创翻译+使用有偿购买到的文献资料。
  
      3.1 苏联的计算机运用,人工智能以及自动化管理系统
     “苏联其它领域的革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运用计算机部分取代人的脑力劳动和管理活动,使人的智力解放这一点上,就明显不行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在世界各国都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一些最具创新性的工作确实个别企业家和古怪的天才完成的,而这些人士在苏联集中管理的经济和科学机构中,要创出自己的路子是很困难的。”
     “信息技术中的人工智能,苏联与西方的差距就更大了。”
      关于苏联的计算机运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管理水平,作者认为,通过一个苏联科学家的经历就已经能够说清楚很多问题了:
      维克多.米哈伊洛维奇.格卢什科夫(Викт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Глушков),1923年8月24日-1982年1月30日,家乡顿河畔罗斯托夫,逝世于莫斯科。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控制论研究院院长,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副院长,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外国院士(1975年),保加利亚科学院外国院士(1974年),波兰科学院外国院士(1977年)。德国利奥波第国际科学院院士(1975年)——此科学院的知名院士还有歌德,爱因斯坦,马克斯 ? 普朗克和居里夫人等。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荣誉博士(1975年)。波兰控制论协会会员。

  

  维克多.米哈伊洛维奇.格卢什科夫



  多次当选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程序委员会的成员和主席,并在纽约,爱丁堡,斯德哥尔摩,卢布尔雅那(前南斯拉夫)组织举办代表大会,主要负责电子计算机在自然科学,机器,语言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在人工智能创建方面的应用。因主持代表大会的学术水平极高,格卢什科夫收到过美国副总统,瑞典国王的感谢信,也因此获得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的银色勋章。1971年,格鲁式科夫被联合国任命为计算机技术专家。
       格卢什科夫曾为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美国百科全书写过关于控制论的文章。作为客座教授曾到访过波兰,匈牙利,东德,西德,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古巴,美国,英国,法国,墨西哥,印度,西班牙,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和芬兰。

  



        获得的主要荣誉:
       1967年,在格卢什科夫带头下,苏联成立了第一个控制论研究所(隶属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科学院),1969年,他建立了数字机器理论,计算机系统构造,1975年又建立了计算宏观递归轴承组织结构。因此,他三次被授予列宁勋章(1967,1969,1975年),被授予一枚十月革命勋章(1973年),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69年),并数次获得列宁奖金和国家奖金(1968,1970,1977,1981年)
       其它荣誉还包括: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一级勋章(1973年),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劳动旗帜勋章(1976年),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银色勋章(1974年)。
       1996年,在格鲁式科夫逝世14年后,为表彰他在科技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组织Computer Society授予了他Computer Pioneer奖章。
        主要科研成就:
       1、建立苏联第一个控制论研究所,并开设了一系列控制论和计算机技术的教研室和科系。 格卢什科夫是500多本著作的作者,其中30本为个人专著。最出名与最重要的的著作为:“数字机器的联合”(1961),“机器的抽象理论”(1961),“控制论入门”(1964),“自动控制系统入门”(1974),“代数,语言,编程”(1974),“计算机的自动设计”(1975),“无纸信息的主要理论”(1982)-这本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美国及多个欧洲国家出版。
       2、 解决了希尔伯特第五问题:格卢什科夫把希尔伯特第五问题作为他的博士论文研究课题,并顺利将之解决。他于1955年12月在莫斯科大学成功通过学术委员会答辩(导师是著名数学家А.Г库洛什),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代数学家。
       3、 编写了一系列数字机器理论的著作,并因此获得列宁奖金与Computer Pioneer奖章。
       4、 1959年带头研制出“基辅”(系列)大型计算机,此计算机上使用的仪器成为现代计算机屏幕的原型。
       带头研制出“第聂伯”(系列)大型计算机,此计算机在1970年代被用来控制莫斯科郊外星城中航天管理中心的巨型信息显示屏,后被用作控制和实施苏联-美国“阿波罗-联盟”对接计划。
       带头研制出“世界”系列大型计算机。这一系列计算机曾被用作解决工程计算问题(早在1964,1966年),更成为了现代个人电脑的原型:在这一系列的电脑上第一次实现了计算机智能化概念。
       5、1964年,格卢什科夫在苏联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经济管理系统方案。1969年开始,格卢什科夫成为全国自动管理系统的主要设计师和带头人,他为自动管理系统创立了信息库管理系统理论,建立了企业自动管理系统和国防自动管理系统等等。
       6、 建立计算宏观递归轴承组织结构(也因此获得?Computer Pioneer?奖章)。此技术被应用到乌克兰控制论研究所2004-2010年建造的一系列超级电脑中,如今这些电脑已联合进Grid系统。
       7、 编写了关于人工智能的一系列著作。

(人们没有忘记格卢什科夫,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留有纪念牌)


      
   当然,光有勤劳的格卢什科夫是不足以说明苏联在这些方面的整体水平的。所以作者又准备一份杨廷郊编译自《DAMATION》的资料给大家:
       苏联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可分为四个十年:50年代,以第一代计算机为特点,主要应用在最迫切的科学技术问题计算上。在计算机设计,软件发展和基础应用理论方面进行了开发性工作。60年代,苏联出现了第二代计算机,为计算机的普遍生产垫定了基础,有了元件生产,计算工业的各分支开始形成。70年代,广泛发展第三代计算机,并进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各主要的组织中,计算机应用发展到正规服务的水平,数据库也正在计算机化。80年代,将建立全国性的计算机网。公共计算机应用将大幅度发展。
       苏联计算机的发展依靠具有明确目标的若干长期国家计划。这些计划有(已实施和计划实施的有):
       第一个计划是计算机生产。从1971年开始,计算机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业,做了单独地的经济核算。1970年花在制造计算机上的总费用达7亿1千万卢布。1971——1975年间,生产计划为1970年水平的2.6倍。据称,实际比率将大于这个数字。这一发展时期主要生产ES EVM(或Ryad)计算机。这些机器是由七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联合生产的。在ESEVM的设计和生产准备中,有2万人参加。生产中涉及7万人。
       第二个计划是制造和管理的计算机化的自动化。这些应用所使用的系统称之为自动控制系统,工业为主要的计算机应用领域,这些系统可分成:自动过程控制系统(APCS),工厂自动管理系统(PAMS),分片自动管理系统(BAMS),区域自动管理系统(RAMS)。后三项相当于英国的管理信息系统。PAM只限于一个企业。BAM限于几个片的指挥机关,RAM管某个行政区,如一个市。
       苏联自动控制系统的计划始于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即从1968年到1970年,大约有400多个系统在工业的30多个部门中投入运行,总费用100亿卢布,基础研究的费用尚不包括在内。
       苏共二十四大宣布,1971-1975年间,实现了大约2000个自动控制系统,这包括65个全国性的,15个加盟共和国BAMS性的,1000多个PAMS性的和670个过程控制系统。1974年有614个新系统投入运行。
       另一个计划是:建立全国性的用于国民经济核算、计划和管理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自动系统,全国性的自动管理系统(SAMS)。SAMS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1971-1980年,全面设计和制定标准和步骤,建立一个联合自动通讯网(UACM)。这个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国数据通讯系统,任何计算机和适当终端都可与其联络。第二阶段是建立大量的多道存取计算机公用设施。据估计,要求约1万多个多道存取计算机公用设施。      
  苏联计算机的应用如下表:
第一代计算机有:

1953年 科学应用(MESM) 数学用表(BESM)

1954年 第一个公用性计算机服务站 (STRELA)

1956年 语言翻译实现 1957 经济计算(M-Z)

1958年 医疗应用(STRELA)

1961年 过程控制 1964年 银行(UARL)

1966年 下棋程序(M-220)

1967年 工厂管理信息系统(MINSK-22) 下表为苏联(70年代当时)使用的主要计算机型号:

1951年 ENIAC 式计算机

1952年 第一台逻辑结构计算机(BESM)

1953年 第一台连续生产线计算机(STRELA)

1960年 晶体管计算机(RAZDAN,DNEPR,MINSK)

1966年 大功率计算机(BESM-6)

1969年 带有显示的对话型计算机(MIR-2)

1970年 集成电路计算机(NAIRI-2,M-3000)

1971年 多时系统(AIST-0,SIRENA,BESM-6)

1971年 超小型机(ELECTRONIKA,M-6000)

1972年 ES EVM或Ryad计算机(1010,1020,1030,1040,1050)



第二代计算机有:
苏联型号                  对应美国型号
BESM-6                   CDC 3600
MINSK-32                  GE 400
M-220,BESM            IBM 7040
MIR-2                             无

第三代计算机有:
苏联型号                  对应美国型号
NAIRI-3                           无
ES EVM                      IBM300
1020 30
1030 40
1040 50
1050 60
1060 70
ES 1010                    NITRA 15
ELECTRONIKA        DEC PDP-8
M-6000 HP-2116B
(苏联自产民用电脑和网络等话题稍后在3.3中继续讨论)

  3.2 苏联的现代化通讯与光导纤维通讯
  “信息技术中的光导纤维通讯,苏联与西方的差距就更大了”
       “电信系统陈旧不堪。直到90年代初,才力图引进美国技术实现电话通讯的现代化。”
       今天,当手机满世界横行的时候,人们恐怕不会想到,便携移动通话设备和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的发明地并非是美国,并非摩托罗拉,而是那个早已被扣上“闭塞落后”帽子的苏联。
  

  (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正在测试便携移动电话。来源:《Наука и жизнь》(科学与生活)杂志,1958年第10期,第66页。在此之前的1957年,他已获得该项发明的专利证明)

   通常,会这样来讲移动电话的历史——1973年4月3日,一位名叫马丁-库珀的摩托罗拉工程技术员站在曼哈顿街头,他决定用砖块样大小的Dyna-TAC移动通讯设备进行一次通话。该设备重一公斤多,能持续工作半小时,它的出现标志着移动电话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世界上第一个商用汽车移动电话网是1979年在日本启动的。
       对此,文章作者只能一笑置之。国内某些酸腐学究终归是不切实际,脱离生活的。知识和对于部分知识的垄断仅仅是他们卖弄的资本,选择性失明乃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
       保罗,高尔文投入了1500万美元和10年的时间,终于在1973年取得成果,他的巨大贡献无人能否定。然而,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却被有意遗忘的事实:1958年,当保罗,高尔文和他的团队还未开始绞尽脑汁的时候,远在大洋对岸的“铁幕中”,就已经存在着便携式移动电话试验机和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了。

  (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在车上测试ЛК-1型便携移动电话,设备左侧装有扬声器。来源:《За рулем》杂志,1957年第12期)

       1957年,苏联杰出的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58年,他已对自己的移动电话做了进一步改进,。设备重量从3公斤减轻至500克(含电池重量),外形精简至两个香烟盒大小,可向城市里的任何地方进行拨打,可接通任意一个固定电话。到60年中期,库普里扬诺维奇的移动电话已能够在200公里范围内有效工作。
       库普里扬诺维奇的便携移动电话在当时来说代表了创新和先进的技术。但遗憾的是,没有能够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推广,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当时便携通话设备的生产成本以及配套网络安装费用太过昂贵,而不是有人认为的,是苏联政府出于安全原因不允许:库普里扬诺维奇对自己的发明估过价,单价约为300-400苏联卢布,当时这样一笔钱可以买到一台优质电视或一辆摩托车。昂贵的价格使便携移动电话无法普及,即使是条件较好的苏联家庭,使用这样的通讯工具也需要一大笔开销。(类似的,80年代初美国商务移动电话的价格为3500-4000美元,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用得起,到90年差不多才有百万用户。)
       那么苏联是不是因此就放弃了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直到90年代初,才力图引进美国技术实现电话通讯的现代化呢?文章作者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苏联政府在当时选择了更加实际的方案来满足人们的移动通讯需要。同样是1958年,苏联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阿尔泰”(Алтай)。1959年,性能杰出的“阿尔泰”系统在布鲁塞尔世博会上获得金奖。
    “阿尔泰”系统的用户终端(其实就是话机)和基站由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制,天线系统由莫斯科国立特种工程设计院负责开发(那里也是苏联电话的诞生地)。为“阿尔泰”系统做出贡献的还有列宁格勒人,白俄罗斯和摩尔达维亚的生产企业。苏联各地的科技工作者们为研制当时全球独一无二的自动移动通讯产品而共同奋斗——新系统必须是完全意义上的电话设备,可在汽车上配备使用,通话质量要达到正常座机的水准,即话音可双向同时传递。要求仅需拨号就可开始“阿尔泰”系统与系统之间,“阿尔泰”系统与任意座机之间的通话,要像正常座机一样,不能有串线,不能出现调度错误杂音。

(50年代末60年代初推出的“阿尔泰-AC”系统(左)在如今看来还略显笨重)

       就当时来说,实现这样的技术要求不容易。数字通讯显然在那时还不存在,话音传递只能采取常规方式。除了话音问题,还必须解决专用信号的接收发送,因为只有在它的辅助下,话机才能够自动搜索到无线信道,建立连接,拨打已输入的号码。1963年,“阿尔泰”系统在莫斯科进行了区域测试,并改进了用户舒适度方面的问题:增加话筒,以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以按键替代拨号盘,方便人们在汽车上拨打电话。
      按照今天的标准,“阿尔泰”自然不能算作是完善的自动移动通讯系统:最初一个大城市连同郊区在内仅有一个中央基站,工作半径60公里,使用150兆赫频率(与当时苏联电视的米波信号相同),提供6个无线信道,配有8个发射机为800名用户服务,天线系统需安装在高楼尖顶上以保证数十公里范围内的通话质量。在城市郊区以外40-60公里范围内,沿着各条公路安装有足够多的外围中继站,但还做不到城市间全线覆盖。不过,“阿尔泰”的的确确体现出了未来手机系统的各种特征。
  

  (安装在莫斯科起义广场“高知楼”尖顶上的“阿尔泰”天线系统)

  美国的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IMTS (Improved Mobile Telephone Service)在1965年进行区域测试,1969年才正式投入商业运作。而1969年末——1970年初的苏联,“阿尔泰”系统已在30多个城市中(诸如莫斯科,列宁格勒,塔什干,罗斯托夫,基辅和沃罗涅日)为人们服务了。
       随便一提,关于IMTS在美国的应用,有一段很有趣的描述:
       In the 70s and the early 80s, b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cellular phones, there were “waiting lists” of up to 3 years for those wishing to have mobile telephone service. These potential subscribers were literally waiting for other subscribers to disconnect their subscription in order to obtain a mobile telephone number and mobile phone service.
       看到了吧。美国人一样要“排队“。当然,IMTS系统的普及推广是受到了信道数量的限制。作者在这里无非是想对各位读者表明,那时移动通讯系统的扩展受制于技术因素,而并非是什么人为蓄意干扰。
       当时IMTS系统的话机非常昂贵,约为2000-4000美元,而每分钟的通话费用则从70美分至1,2美元不等。实际使用中,话机更多的是被各公司租赁,而不是购买。(P.S IMTS系统至今在加拿大和美国运作。)
        进入70年代后,“阿尔泰”系统获得了大发展,升级后的系统采用330兆赫频率的新信道(22个发射机,8个信道)——新信号的波长比电视分米波信号略长,覆盖范围大大加强,能保障更多的用户在同一时间进行通讯。话机的体积外观也由于集成电路的运用而变得更加轻便简洁——尽管还是只能配备于汽车上或者装载于手提箱中。到70年代中期,“阿尔泰”系统已在苏联114个城市中推广运行。
  

  (70年代初推出的“阿尔泰-3”系统,设备体积已大幅缩小)

  

  (“阿尔泰 AC-3”)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前夕,“阿尔泰”系统又进行了另一次大规模的现代化升级。在“奥斯坦基诺”电视塔上建立了系统基站,一系列新型用户端面世(诸如“阿尔泰AC-2”、“阿尔泰AC-3”及其升级型号),系统信息保密功能得到加强以满足必要的使用环境。此时“阿尔泰”系统已广泛地运用于苏联社会的各个领域:党政机关,联合企业和城市服务部门——如公共交通系统(电车、有轨电车之上),能源供应系统,道路系统,城市急救系统,公安系统和电信广播系统等等。
       莫斯科奥运会期间,“阿尔泰-3M”系统被频繁使用,并证明了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近乎所有的赛事报道都是通过“阿尔泰”系统来完成的。苏联的通讯工作者们与苏联运动员们一起成为了奥运会上的胜利者,尽管没有得到任何奥运奖章,但许多人都获得了苏联国家奖金。
      (“阿尔泰”系统如今仍在沃罗涅日运行,并入了更加现代的“КаРаТ”系统,号码为+7 (4732) 51-8ХХХ,最大号码容量600个,实际有效容量200个)

(1979年推出的“阿尔泰 AC-3M”系统)

       “阿尔泰”系统之后,苏联新一代的移动通讯系统于80年代初开始研制,1985年后受“改革”影响遭遇经费问题,80年代末尽管研制完成并准备推广,但最终因经济政治局势动荡而被放弃。目前仅能知道,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所和其它相关企业将新系统定名为“Волемот”,即参与项目的科研工作者所在地的简写:Во-沃罗涅日,ле-列宁格勒,мо-马洛杰维奇,т-捷尔诺波尔。新系统是完全意义上的无线通信——大量使用基站,全信号覆盖,从一个基站覆盖区进入另一个覆盖区时可保证无信号丢失现象。运动过程中可保证通话不中断,不被干扰。用户在一个苏联城市注册移动通讯号码后,在其它苏联城市中也可使用。新系统的基站使用330兆赫频率,每个基站的信号能覆盖数十平方公里范围,能为农村居民,集体农庄庄员,在别墅度假的居民和旅行者提供通讯服务。
      当然,苏联在自己最后时刻还是建立起了完全意义的无线通讯:1991年9月9日,离解体仅有三个半月时,列宁格勒”Дельта Телеком”开始运作,而在此一年半之前,苏联完成了这套系统的配套安装工作。
      3.2资料来源:http://mobilnik.ua/articles/473.html
      http://www.computer-museum.ru/connect/al tainet.htm
      http://www.computer-museum.ru/connect/al tainet.htm
       关于苏联光导纤维通信的材料,出自陆梁韵的两篇文章《苏联的光纤和光缆》,《苏联光纤技术的应用动态》和И.Б.Пешков的《苏联电缆技术现状》一文,反应了苏联至80年代中期在这个领域的进展:
       苏联从1973年起就已正式开始光通信的研究工作。1975年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和高尔基市化学研究所研制成第一批光纤样品,光纤的损耗低于10db/公里。1983年苏联光纤的损耗值已接近理论上的最低值。1985年,А.М.普罗霍洛夫、А.В.别洛夫等报导了苏联科学院莫斯科普通物理研究所和高尔基市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制的纯石英玻璃纤芯掺氟包层光纤。先用汽相轴向沉积法制造芯棒,用等离子激活化学汽相沉积法在石英支撑管内沉积掺氟包层玻璃管,然后用管棒发制成光纤,光纤芯径62μm,数值孔径为0.18,光纤的光损耗从0.85μm处得8db/公里变化到1.5μm处得1.4db/公里。因为材料纯度高,光纤的耐辐照性能不亚于其它国家的最佳样品。纯石英玻璃纤芯掺氟包层光纤或聚合物包层光纤在温度稳定性及耐辐照性能方面更好。同一年,苏联研制成功联接自动电话站用的光缆。              除了发现自聚焦光纤外,苏联在多包层光纤波导方面也做过一些理论工作。苏联主要进行了准模,W-分布、双信道和少模环形光波导的研制工作。另一项发展工作是关系与椭圆形光波导的理论。
       苏联在非线性纤维光学领域的理论和实验工作受到世界上的重视。苏联最近(80年代)在其它领域的工作,如隧道通信中的辐射自开关效应,双通道光波导等也是能够打开新局面的。
       苏联科学家在耐辐照光纤及有关玻璃固有缺陷和辐射缺陷方面的研究工作令人注目。其它值得注意的工作包括光纤用耐寒聚合物涂层的设计(用于苏联气候条件下的所有电缆光缆的特殊要求之一,是要具有高的耐寒性。80年代,大部分的苏联光缆已能达到-40摄氏度的耐寒水平)和中红外区域用的单晶和多晶光纤的设计等。苏联的光纤系统主要用于电话通信,光缆电视,大电站的控制和监测系统等场合。
        苏联光纤的应用:
       1977年起,苏联邮电部先后建立了下列几条光纤通信实验线路:
       1977年,在莫斯科市内的两个电话局之间的地下管道内铺设了一条管线通信实验线路,传输12路脉冲编码调制电话信号,整条线路的传输损耗为35db。
       1980年1月在高尔基事铺设了一条光纤通信实验线路,该线路设有两个中继站,光缆平均损耗为15db/公里,传输30路脉冲编码调制电话信号,传输速率2.048mb/秒。
       1981年11月铺设了连接莫斯科市内两个电话局的光纤通信实验线路,传输熟虑为8.448mb/秒,可同时开通120路电话,其间有三个无人维护中继站,光缆平均损耗为15.3db/公里。
       1982年铺设了连接高尔基市内长途电话局和市内电话局的光纤通讯实验线路,传输速率为2.048mb/秒,线路长度为1公里。光缆平均损耗为12.5db/公里。
       1983年莫斯科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报导了用多模光纤进行数据传输的光纤通信线路,传输距离达8公里,带宽达6.5mhz。
       在苏联,高尔基市最早将光纤通信线路投入运行。此外,下列各条线路也已并网运行:
       1980年在列宁格勒市内电话网两个自动电话局间铺设了传输速率为8.5mb/秒(120路)的实验光纤通信线路,全场2公里。每个自动电话局安装了NKM-30、NHM-120数字脉冲编码调制通信设备,1982年投入实验运行。(含有四根突变型光缆,光缆损耗为5db/公里,带宽为40mhz.公里。8.5mb/秒的光纤通信线路在苏联市话网中已并网运行。)
       1983年列宁格勒市内电话局建立了传输速率为34mb/秒(480路音频)的实验光纤通信线路,全场2.5公里,铺设在两个自动电话据之间,在每个自动电话局内安装有NKM-30和NKM-120数字脉冲编码调制设备和传输速率为34mb/秒的光纤通信系统终端设备。线路上铺设了三段渐变型光纤制成的光缆,损耗为1db/公里,带宽为500mhz.公里,用激光二极管作光源,雪崩光电二极管作探测器。
       1984年高尔基市另一条光纤通信线路NKM-120投入运行。
       1984年,苏联第一条通过地下光缆传输电视图像的线路投入运行,全场2.5公里。信号不受雷电干扰的影响,也不受城市通信和电动运输工具磁场的影响,图像质量较好。
       1985年,苏联已完成NKM-480和NKM-1920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的实验工作,并且已进行了30公里无中继光纤传输系统的实验。光纤通信线路已在莫斯科,基希涅夫,列宁格勒,高尔基市,明斯克和其它城市开通,还计划延伸到乡村地区。被广泛使用的光缆通信线路的中继段的长度大致相当于居住中心之间的距离。
       有线电视也将成为光纤的一大使用对象。自1984年以来,莫斯科一直在建立有线电视线路,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在塔林建立一套光缆传输电视信号系统。
      1986年,М.Н.别洛伏洛夫提出了副载频为70mhz的调频波传输电视信号的9公里光纤通信线路方案。使用标准无线电中继线路设备传输信号。9公里长光纤电视信号的测试结果表明光纤通信线路可传输高质量彩色电视图像。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证明:现在用苏联的原件,标准调频设备0.85μm波段可建立10公里内的无中继光通信线路;将来使用1.3μm波段可建立几十公里长的无中继光纤通信线路。
       苏联一直密切关注光纤通信线路在计算机成套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应用:通过光纤的计算机通信可使系统增加另外的一些功能,例如使速度加快,并传递机密信息等。1984年,在列宁格勒建立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已达到几十mbit/秒,使传输时间下降了一个数量级,从而使系统效率大为提高。
       苏联已在市内网络中铺设了工作于0.85-09.0μm波段的渐变型光缆、在长途干线中铺设了工作于1.3-1.55μm单模光缆进行数据传输。苏联科学院院士А.П.亚历山大罗夫说:“光纤将更广泛地进入电站、电视以及其它通信形式中。光纤在光缆电视、视频电话及无线电广播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3.3 苏联的互联网,自产民用电脑和游戏机
      “苏联没有互联网、民用电脑和游戏机”
       常言道:谎话说一千遍就成真了。不知何时,苏联这个当时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在有些国人眼中尽变得如此不堪:苏联人没电脑用,不存在互联网,苏联小朋友们只能望着日产游戏机“纠结感叹”。作者只能感叹,这太不可思议了,睁眼说瞎话大概指得就是这种情况。
       其实早在1984年底,全苏维埃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师范院校的所有数学物理系内,就全部建成了微机专用教室,其中76所院校建有全校规模的微机实验室(引自俄罗斯联邦教育部资料)。

        1988年,杂志《Юный техник》的一期读者问答中,介绍了苏联互联局域网运作的状况:
       来自莫斯科州读者维克多.彼得罗夫问:我听说,科学家正幻想着建立全球计算机网络,到那时所有的计算机都将联通起来,并入一个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制。那如今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这一构想呢?
      《Юный техник》杂志编者答道:谈论全球网络的具体建成时间在目前来说还为时尚早,但国与国之间,甚至大陆间的电子计算机信息桥实验已经在进行。在我们国家,这样的工作由全苏自动化应用科学研究所负责着:在那儿,计算中心的电脑可自由连入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计算机网络,也可自由连入奥地利和芬兰的计算机网络。
       而前不久,还进行过苏联——古巴,苏联——美国间的电脑信息交换实验。计算机间的连接在卫星设备协助下得以建立,大大提高了技术信息和贸易信息的传递速率。
       由此证明,经互会国家间,甚至苏联和西方国家间早已存在互联网。那么苏联军用级别的互联网更是早就该完成了。另外,1990年底欧盟才推出第一个民用级的IE,那岂不是说西方之前也没有互联网?
       1990年夏天,苏联计算机网络РЕЛКОМ (即Russia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现在Рунета的原型)投入运行,其核心部分位于莫斯科库尔恰托夫核动力研究院。
       1990年8月28日,苏联电脑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电脑建立了连接。同年9月19日,РЕЛКОМ的程序控制合作社《Демос》(隶属于莫斯科库尔恰托夫核动力研究院)为苏联注册顶级域名.su。1990年底,已联通三十多个组织机构的РЕЛКОМ与EUnet(即欧洲局域网,但实际上EUnet/Relcom在相关国际机构正式注册运行的时间是1992年)建立连接。
       提到苏联的民用计算机和游戏机,突然想起已有人专门撰文论述过。所以作者不再打算“长篇大论”讲废话,直接贴出几张实物照片以展示苏联在这方面的情况。总体来说,苏联后期在民用计算机和游戏机的生产上多是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外的计算机架构,独立进行研制,独立生产全部元件(包括微处理器)。这反映出苏联在微电路方面确实与西方国家存在差距,不过根本没传说中那么恶劣。

苏联基于Apple II+架构研制的“玛瑙-4”型8位元国产电脑,1981-1983研制设计,1984年进入批量生产,主要用于教育教学领域。



  

  


(苏联基于“东芝Т1100 Plus”架构研制的首款Электроника МС 1504便携电脑(即笔记本电脑的前身,МС1504是苏联第一款便携电脑,网上流传的Электроника 901是1504的后续型号,91年投产)

采用国产处理器КР1834ВМ86(兼容i80C86),86年开始研制,80年代末投产)


苏联造鼠标

       苏联自产游戏机的名称与微型计算机相同,也称为Электроника,一般以ИМ-XX,МГ-XX为编号加以区别,游戏内容与Game & Watch的相似:

(Электроника ИМ-02,游戏内容:《兔子快跑!》,1986年生产)


(Электроника ИМ-03,游戏内容:《大海的秘密》,1989年生产)


(Электроника ИМ-04,游戏内容:《快乐的厨师》,1989年生产)


(Электроника ИМ-20,游戏内容:《空中靶场》)


(可通过换屏来变更游戏内容的Электроника ИМ-26,1988年生产)



      4. 苏联军工与民生,电视工业,新能源动力…
       苏联穷兵黩武,偏废民生,是一句菜市大妈都可能冒出来的话,似乎是对苏维埃历史“永不翻案”的定性。然而只要点点细心,就能发现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作者在1993年4月《Деловой мир》杂志的第22页上和教授Станковская Ирина Кантовна(任教于莫斯科高等国际商务学院,该院1988年由苏联意大利联合成立,隶属于普列汉诺夫国民经济大学,相当于一个系)那里找到了有趣的数据:
       据估计,到了苏联末期,60%的机械制造,75%的科研实验及其经费开支与军事相关。军事工业使用着20%的国家能源,全国劳动力中少则有600万人,多则有1200万人在国营企业中从事着与军事相关联的工作。苏联大部分的军工企业位于俄罗斯境内,约有70%。一般认为,当时全苏境内为军事工业服务的制造企业有1700家,而在某些材料中,这一数字还会大得多。
       苏联军工联合体涵盖了多个工业部门,如采掘,冶金,运输,所有类型的机械制造,所有类型的通讯,建筑以及航空航天。拥有920个科研机构和多个渠道进行技术可行性研究——验证机的设计和实验。是一个高度纵向一体化的研发生产体系,原因是苏联军方不希望原料供应、组件的生产受到外界影响。
       苏联军工企业在当时本国的民用品生产方面也占有不小的比例,为30%。具体而言,军工企业制造了苏联全部的电视机,全部的缝纫机,全部的钟表,97%的电冰箱和录音机,70%的吸尘器和洗衣机,以及60%多的摩托车。【以上数字出自93年4月《Деловой мир》杂志第22页,由俄国家国防委员会主席提供】然而,这样的数据在苏联解体后便大为缩水,俄军工企业的民用品生产在92至96年间出现了大幅萎缩(Станковская Ирина Кантовна讲义里的数据):




     表格3军工联合体企业基础工业设备(民用品)生产比例浮动对照表(均以上一年为100%基准进行浮动)


           有图有真相,苏联军工与民生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结论不言自明。
           我想起了梦寐以求,却至今仍无踪影的精美“Буран”手表:

       还想起了被诬陷数十年之久的可怜的苏联电视机工业 (以下数据出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温有奎的文章《苏联电视技术的历史与沿革》,1990年):
       1981年,苏联有86%的居民可看到电视节目,一百户家庭中有85台电视机。1985年,苏联电视的收视率为93%,每一般户家庭中有电视机92台。1989年,苏联有电视机9500万台,其中彩电1800多万台。
       1989年5月9日纽约时报报道,能源和通信委员会的电信和财政子委员会的白宫主席马克对苏联测试高清晰度设备的理论提出了质疑。马克说,他愿意请求拨款给美国情报机构调查苏联HDTV(高清电视)研究成果和测试现状。现在西欧计划采用一个新的标准——D2MAC。苏联人认为这是一个有误会,事实上,如果没有HDTV计划,D2MAC可能是一个替代物。(即苏联没有自己的高清电视计划,就会使用西欧标准)。苏联不打算对D2MAC进行投资。理由是,今天苏联电视工业的生产量是每年六百万台彩电。苏联最近每年有三百万对结婚夫妇,婚前通常先要购买床,冰箱和一台电视机。即使苏联把彩电生产加快每年一千万台,替换已购买的电视机仍然需要花费十年时间。而十年时间高清电视在日本和其它国家将会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D2MAC并不是那么便宜,因此苏联的技术政策是进入HDTV而不是D2MAC。苏联计划1990年用于HDTV 8千万美元。
       苏联居民的电视机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它真的生产不出一台像样的电视机么?
       的确,苏联电视机工业是要比美国日本落后,产品质量更差,但要说苏联电视机随时会爆炸,那就是别有用心了:80年代苏联电视机(彩电+黑白电视)的年产量就达到了千万台,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网上有则数据称,1985年苏联电视的起火爆炸事件是5490起,那么大家自己可估算下残次品率是多少。作者个人是认为,远远(或者说根本)达不到随时会爆炸的程度,且还未考虑已有电视机老化质量下降,人为使用不当,放置环境不当等等因素。
       最后讲讲,苏联在新能源研究,新动力系统运用方面的情况:
       众所周知,可控核聚变是新能源研究中的尖端领域。“落后”的苏联首创托卡马克(T-3和之后的T-7,T-15)并一直享誉世界,在1989年更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劲的(当时独步欧亚大陆第一,功率超过美国同类装置)12束120 ТВт输出激光核聚变装置“火花-5”( Искра-5):

       苏联全自产的电动车组ЭР-200在1974年研制成功:由10辆车组成,2辆无动力车头,8辆动车(其中4辆带受电弓),车头由铝合金制成,车头自重48.6吨,动车自重57吨,长26米,全车带有封闭车体和风挡,设空调装置和封闭型卫生间。

       1975年,在汉斯卡亚—别洛列琴斯卡亚的线路实验中达到210公里/小时的最高运行速度。
       1976年,在“十月”铁路(莫斯科-列宁格勒线路)上投入实验运行。
       1984年3月ЭР-200正式投入运行。84年9月27日苏联《真理报》报道:ЭР-200使莫斯科—列宁格勒的运行时间减少了20分钟,由4小时59分钟减少到4小时39分钟。列车运行速度140公里/小时,在个别区段达160公里/小时(到后来有两个区间实际上达到了200公里/小时)。为了争取这20分钟,苏联铁路工作者付出巨大劳动。在超负荷干线的条件下,维修了180公里线路;更换了20公里承力索以加强电气化铁路;包括电气集中在内;铺设了150多付新道岔。为保证ЭР-200的运行,苏联交通部主要运行管理部门要求周末铺画10月分的运行图。
       苏联的高铁计划是:减少限速区间和停站,延长运行速度为200公里/小时的区段,使列车编组扩大到14辆,并使莫斯科-列宁格勒全程运行时间缩短到4小时以内。计划修建高速客运专线—— 中央—南方干线。方案是:白天为座车,行车6-8小时(莫斯科—克里米亚地区),夜间为卧车,行车10-12小时(莫斯科—高加索地区)。
5. 结论
       作者觉得没什么结论可写,一切摆在那里,清清楚楚。但文章总归是需要结尾,那么就以一位前苏联公民的话来结束吧:
       我的童年和青春都属于那个年代,属于那个站在讲话台上的勃列日涅夫。如今,那个年代被称作停滞时期,在释义词典里这般写道: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生活思想萎靡不振。
       作为一个平常人,我时常对此感到疑惑,脑海里不断浮现着几个问题:
       为什么人们对那个年代依然眷恋?以至于网上出现了数不清的回顾“停滞”生活的网站。
       为什么现在,也就是正当忘掉那个“停滞”生活的时候,我们的荧幕上却反而一遍又一遍的回顾起来?极尽所能地模仿那个年代的经典,最大限度地利用那时的歌曲。请来几个当代明星,便自豪地宣布,《命运的捉弄2》登场了。可实际上与原作相差甚远…
       对于经济不打算评论什么,我不是搞经济的。只是现在中国货的泛滥让人又怀念起了过去优质的法兰绒衬衣,这东西现在还有,在某些地方还在造着。至于母亲以前给我买的棉花床单,一直用着很舒服。
       还是讲点停滞时期的闪光点吧:
       60-80年代拍摄了许多我们至今百看不厌的影片,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电视上出现了《显而易见——难以置信》,《寰宇世界》等科普知识节目。
       在那个年代举办了各种联欢节,联欢会,运动会,这里讲的可不是是80年奥运会。
       是啊,那时存在物资紧缺。然而在我这个平常人看来,错在人为因素。那些管事的人不能正确的分配物质财富,不知道哪里已经足够多了,也不知道哪里空空如也。
      随便提一句,前不久在网上有了份材料,里面的说法很有意思。“那时苏联处在破产的边缘,处在经济危机中”——没有比这更离谱的慌话的了。的确,经济上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是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的,而不是拆解和破坏掉巨大的国家。
             ———— 一俄罗斯网民 LubovS 在20世纪展览馆网站 上的留言


网友留言:Категоритски вас благодарю, друзья мои!(Категоритски谢谢你,我的朋友!)


来自群组: 超大山西分舵
单选投票, 共有 172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69.77% (120)
20.93% (36)
9.30% (16)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注:本文不代表本人观点,仅转载以供对苏联科学技术发展有兴趣的朋友参考,顺便证明本人并非毛子黑^_^)
  作者:KGB1986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review.youngchina.org/archives/3014

   1 序言
   苏联解体已近20年,国内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的侧重体制因素,有的侧重外来因素,还有的侧重科技因素….当提到科学技术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关系时,往往看到这样的论述:苏联利用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建立并巩固了集中计划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冷战中的苏联集中力量发展军事技术和国防工业,这个方针符合那时科技革命的特征,但偏废民用工业,埋下了隐患,体制已开始不适应。到所谓第四次科技革命时,公有制,计划经济就彻彻底底变为障碍了,技术上的落后,对科技革命的忽视,使苏联社会主义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最终为历史所淘汰。
       对于以上这种观点,在俄罗斯混迹了几年的本文作者是不认同的,认为缺乏一定的根据。与之相反,作者将在下文中本着实证的态度,逐个列举事例,还原一个真实的苏联。
   2.传统观点的解析
   传统观点认为,在第三次以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中,苏联虽取得成果,成为可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然而只是片面的粗放式先进:苏联尽管在少数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取得了成就,但它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诸如在原子武器和空间技术领域中,苏联的大科学技术实力,来自于政府对资源和人员的集中控制。而其它领域的革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运用计算机部分取代人的脑力劳动和管理活动,使人的智力解放这一点上,就明显不行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在世界各国都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一些最具创新性的工作确实个别企业家和古怪的天才完成的,而这些人士在苏联集中管理的经济和科学机构中,要创出自己的路子是很困难的。纵观苏联科学技术的状况,人们很容易发现,它虽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总体水平而言,落后于美,日,西欧诸国。科学技术发展缺乏系统性,实用性,先进性。
        而自70年代以来兴起的所谓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其主要标志是信息革命和新能源,新材料革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苏联恰恰在这方面是落后的,其电信系统陈旧不堪。直到90年代初,才力图引进美国技术实现电话通讯的现代化。苏联没有互联网、民用电脑和游戏机,至于信息技术中的光导纤维通讯、人工智能,苏联与西方的差距就更大了。当欧,美,日全力发展朝阳工业,抢占知识经济制高点的时候,正进入后工业时代的时候,苏联还在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等夕阳产业。归根结底,苏联是旧工业国家,它的体制与西方相比落后一个科技时代,无法再提高劳动生产力,注定瓦解。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苏联——对于传统观点的实例反驳
  苏联解体,红旗落地,墙倒众人推。对于作者的辩解和揭露,那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忙碌着的人们或许并不在乎,或许还会嘲笑,毕竟,社会主义离他们已有些遥远,他们已听不到来自“未来”的声音了。可作者不同,自诩为唯物主义者,承认客观现实是摸索,理解和遵从的对象,坚信通过勤奋,努力和严谨,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加真实,唯物主义者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被迷惑。
       作者在这里还要声明一下:这篇文章主要的作用是辟谣,消除一些历史认识上的空白。再来是起个头,希望大家能够对一些东西引起重视,勿再听信谗言。由于作者所学所知还甚少,文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纰漏,还望大家多多包涵。最后,作者承认,苏联的总体科技水平与美国相比肯定存在差距,有些方面的差距甚至有5年-10年。作者不认同的,是那种违背事实一味非理性贬低苏联,那种不让苏联“全面落后于日,英,德,法”就不罢休的做法。
       这篇文章为原创翻译+使用有偿购买到的文献资料。
  
      3.1 苏联的计算机运用,人工智能以及自动化管理系统
     “苏联其它领域的革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运用计算机部分取代人的脑力劳动和管理活动,使人的智力解放这一点上,就明显不行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在世界各国都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一些最具创新性的工作确实个别企业家和古怪的天才完成的,而这些人士在苏联集中管理的经济和科学机构中,要创出自己的路子是很困难的。”
     “信息技术中的人工智能,苏联与西方的差距就更大了。”
      关于苏联的计算机运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管理水平,作者认为,通过一个苏联科学家的经历就已经能够说清楚很多问题了:
      维克多.米哈伊洛维奇.格卢什科夫(Викт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Глушков),1923年8月24日-1982年1月30日,家乡顿河畔罗斯托夫,逝世于莫斯科。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控制论研究院院长,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副院长,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外国院士(1975年),保加利亚科学院外国院士(1974年),波兰科学院外国院士(1977年)。德国利奥波第国际科学院院士(1975年)——此科学院的知名院士还有歌德,爱因斯坦,马克斯 ? 普朗克和居里夫人等。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荣誉博士(1975年)。波兰控制论协会会员。

  

1.jpg (585.27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39 上传


  维克多.米哈伊洛维奇.格卢什科夫


  多次当选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程序委员会的成员和主席,并在纽约,爱丁堡,斯德哥尔摩,卢布尔雅那(前南斯拉夫)组织举办代表大会,主要负责电子计算机在自然科学,机器,语言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在人工智能创建方面的应用。因主持代表大会的学术水平极高,格卢什科夫收到过美国副总统,瑞典国王的感谢信,也因此获得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的银色勋章。1971年,格鲁式科夫被联合国任命为计算机技术专家。
       格卢什科夫曾为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美国百科全书写过关于控制论的文章。作为客座教授曾到访过波兰,匈牙利,东德,西德,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古巴,美国,英国,法国,墨西哥,印度,西班牙,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和芬兰。

  

2.jpg (191.68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39 上传




        获得的主要荣誉:
       1967年,在格卢什科夫带头下,苏联成立了第一个控制论研究所(隶属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科学院),1969年,他建立了数字机器理论,计算机系统构造,1975年又建立了计算宏观递归轴承组织结构。因此,他三次被授予列宁勋章(1967,1969,1975年),被授予一枚十月革命勋章(1973年),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69年),并数次获得列宁奖金和国家奖金(1968,1970,1977,1981年)
       其它荣誉还包括: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一级勋章(1973年),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劳动旗帜勋章(1976年),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银色勋章(1974年)。
       1996年,在格鲁式科夫逝世14年后,为表彰他在科技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组织Computer Society授予了他Computer Pioneer奖章。
        主要科研成就:
       1、建立苏联第一个控制论研究所,并开设了一系列控制论和计算机技术的教研室和科系。 格卢什科夫是500多本著作的作者,其中30本为个人专著。最出名与最重要的的著作为:“数字机器的联合”(1961),“机器的抽象理论”(1961),“控制论入门”(1964),“自动控制系统入门”(1974),“代数,语言,编程”(1974),“计算机的自动设计”(1975),“无纸信息的主要理论”(1982)-这本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美国及多个欧洲国家出版。
       2、 解决了希尔伯特第五问题:格卢什科夫把希尔伯特第五问题作为他的博士论文研究课题,并顺利将之解决。他于1955年12月在莫斯科大学成功通过学术委员会答辩(导师是著名数学家А.Г库洛什),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代数学家。
       3、 编写了一系列数字机器理论的著作,并因此获得列宁奖金与Computer Pioneer奖章。
       4、 1959年带头研制出“基辅”(系列)大型计算机,此计算机上使用的仪器成为现代计算机屏幕的原型。
       带头研制出“第聂伯”(系列)大型计算机,此计算机在1970年代被用来控制莫斯科郊外星城中航天管理中心的巨型信息显示屏,后被用作控制和实施苏联-美国“阿波罗-联盟”对接计划。
       带头研制出“世界”系列大型计算机。这一系列计算机曾被用作解决工程计算问题(早在1964,1966年),更成为了现代个人电脑的原型:在这一系列的电脑上第一次实现了计算机智能化概念。
       5、1964年,格卢什科夫在苏联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经济管理系统方案。1969年开始,格卢什科夫成为全国自动管理系统的主要设计师和带头人,他为自动管理系统创立了信息库管理系统理论,建立了企业自动管理系统和国防自动管理系统等等。
       6、 建立计算宏观递归轴承组织结构(也因此获得?Computer Pioneer?奖章)。此技术被应用到乌克兰控制论研究所2004-2010年建造的一系列超级电脑中,如今这些电脑已联合进Grid系统。
       7、 编写了关于人工智能的一系列著作。

3.jpg (376.93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39 上传


(人们没有忘记格卢什科夫,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留有纪念牌)

      
   当然,光有勤劳的格卢什科夫是不足以说明苏联在这些方面的整体水平的。所以作者又准备一份杨廷郊编译自《DAMATION》的资料给大家:
       苏联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可分为四个十年:50年代,以第一代计算机为特点,主要应用在最迫切的科学技术问题计算上。在计算机设计,软件发展和基础应用理论方面进行了开发性工作。60年代,苏联出现了第二代计算机,为计算机的普遍生产垫定了基础,有了元件生产,计算工业的各分支开始形成。70年代,广泛发展第三代计算机,并进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各主要的组织中,计算机应用发展到正规服务的水平,数据库也正在计算机化。80年代,将建立全国性的计算机网。公共计算机应用将大幅度发展。
       苏联计算机的发展依靠具有明确目标的若干长期国家计划。这些计划有(已实施和计划实施的有):
       第一个计划是计算机生产。从1971年开始,计算机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业,做了单独地的经济核算。1970年花在制造计算机上的总费用达7亿1千万卢布。1971——1975年间,生产计划为1970年水平的2.6倍。据称,实际比率将大于这个数字。这一发展时期主要生产ES EVM(或Ryad)计算机。这些机器是由七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联合生产的。在ESEVM的设计和生产准备中,有2万人参加。生产中涉及7万人。
       第二个计划是制造和管理的计算机化的自动化。这些应用所使用的系统称之为自动控制系统,工业为主要的计算机应用领域,这些系统可分成:自动过程控制系统(APCS),工厂自动管理系统(PAMS),分片自动管理系统(BAMS),区域自动管理系统(RAMS)。后三项相当于英国的管理信息系统。PAM只限于一个企业。BAM限于几个片的指挥机关,RAM管某个行政区,如一个市。
       苏联自动控制系统的计划始于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即从1968年到1970年,大约有400多个系统在工业的30多个部门中投入运行,总费用100亿卢布,基础研究的费用尚不包括在内。
       苏共二十四大宣布,1971-1975年间,实现了大约2000个自动控制系统,这包括65个全国性的,15个加盟共和国BAMS性的,1000多个PAMS性的和670个过程控制系统。1974年有614个新系统投入运行。
       另一个计划是:建立全国性的用于国民经济核算、计划和管理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自动系统,全国性的自动管理系统(SAMS)。SAMS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1971-1980年,全面设计和制定标准和步骤,建立一个联合自动通讯网(UACM)。这个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国数据通讯系统,任何计算机和适当终端都可与其联络。第二阶段是建立大量的多道存取计算机公用设施。据估计,要求约1万多个多道存取计算机公用设施。      
  苏联计算机的应用如下表:
第一代计算机有:
1953年 科学应用(MESM) 数学用表(BESM)
1954年 第一个公用性计算机服务站 (STRELA)
1956年 语言翻译实现 1957 经济计算(M-Z)
1958年 医疗应用(STRELA)
1961年 过程控制 1964年 银行(UARL)
1966年 下棋程序(M-220)
1967年 工厂管理信息系统(MINSK-22) 下表为苏联(70年代当时)使用的主要计算机型号:
1951年 ENIAC 式计算机
1952年 第一台逻辑结构计算机(BESM)
1953年 第一台连续生产线计算机(STRELA)
1960年 晶体管计算机(RAZDAN,DNEPR,MINSK)
1966年 大功率计算机(BESM-6)
1969年 带有显示的对话型计算机(MIR-2)
1970年 集成电路计算机(NAIRI-2,M-3000)
1971年 多时系统(AIST-0,SIRENA,BESM-6)
1971年 超小型机(ELECTRONIKA,M-6000)
1972年 ES EVM或Ryad计算机(1010,1020,1030,1040,1050)


第二代计算机有:
苏联型号                  对应美国型号
BESM-6                   CDC 3600
MINSK-32                  GE 400
M-220,BESM            IBM 7040
MIR-2                             无

第三代计算机有:
苏联型号                  对应美国型号
NAIRI-3                           无
ES EVM                      IBM300
1020 30
1030 40
1040 50
1050 60
1060 70
ES 1010                    NITRA 15
ELECTRONIKA        DEC PDP-8
M-6000 HP-2116B
(苏联自产民用电脑和网络等话题稍后在3.3中继续讨论)

  3.2 苏联的现代化通讯与光导纤维通讯
  “信息技术中的光导纤维通讯,苏联与西方的差距就更大了”
       “电信系统陈旧不堪。直到90年代初,才力图引进美国技术实现电话通讯的现代化。”
       今天,当手机满世界横行的时候,人们恐怕不会想到,便携移动通话设备和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的发明地并非是美国,并非摩托罗拉,而是那个早已被扣上“闭塞落后”帽子的苏联。
  

4.jpg (573.62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39 上传


  (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正在测试便携移动电话。来源:《Наука и жизнь》(科学与生活)杂志,1958年第10期,第66页。在此之前的1957年,他已获得该项发明的专利证明)
   通常,会这样来讲移动电话的历史——1973年4月3日,一位名叫马丁-库珀的摩托罗拉工程技术员站在曼哈顿街头,他决定用砖块样大小的Dyna-TAC移动通讯设备进行一次通话。该设备重一公斤多,能持续工作半小时,它的出现标志着移动电话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世界上第一个商用汽车移动电话网是1979年在日本启动的。
       对此,文章作者只能一笑置之。国内某些酸腐学究终归是不切实际,脱离生活的。知识和对于部分知识的垄断仅仅是他们卖弄的资本,选择性失明乃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
       保罗,高尔文投入了1500万美元和10年的时间,终于在1973年取得成果,他的巨大贡献无人能否定。然而,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却被有意遗忘的事实:1958年,当保罗,高尔文和他的团队还未开始绞尽脑汁的时候,远在大洋对岸的“铁幕中”,就已经存在着便携式移动电话试验机和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了。

5.jpg (271.3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39 上传


  (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在车上测试ЛК-1型便携移动电话,设备左侧装有扬声器。来源:《За рулем》杂志,1957年第12期)
       1957年,苏联杰出的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58年,他已对自己的移动电话做了进一步改进,。设备重量从3公斤减轻至500克(含电池重量),外形精简至两个香烟盒大小,可向城市里的任何地方进行拨打,可接通任意一个固定电话。到60年中期,库普里扬诺维奇的移动电话已能够在200公里范围内有效工作。
       库普里扬诺维奇的便携移动电话在当时来说代表了创新和先进的技术。但遗憾的是,没有能够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推广,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当时便携通话设备的生产成本以及配套网络安装费用太过昂贵,而不是有人认为的,是苏联政府出于安全原因不允许:库普里扬诺维奇对自己的发明估过价,单价约为300-400苏联卢布,当时这样一笔钱可以买到一台优质电视或一辆摩托车。昂贵的价格使便携移动电话无法普及,即使是条件较好的苏联家庭,使用这样的通讯工具也需要一大笔开销。(类似的,80年代初美国商务移动电话的价格为3500-4000美元,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用得起,到90年差不多才有百万用户。)
       那么苏联是不是因此就放弃了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直到90年代初,才力图引进美国技术实现电话通讯的现代化呢?文章作者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苏联政府在当时选择了更加实际的方案来满足人们的移动通讯需要。同样是1958年,苏联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阿尔泰”(Алтай)。1959年,性能杰出的“阿尔泰”系统在布鲁塞尔世博会上获得金奖。
    “阿尔泰”系统的用户终端(其实就是话机)和基站由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制,天线系统由莫斯科国立特种工程设计院负责开发(那里也是苏联电话的诞生地)。为“阿尔泰”系统做出贡献的还有列宁格勒人,白俄罗斯和摩尔达维亚的生产企业。苏联各地的科技工作者们为研制当时全球独一无二的自动移动通讯产品而共同奋斗——新系统必须是完全意义上的电话设备,可在汽车上配备使用,通话质量要达到正常座机的水准,即话音可双向同时传递。要求仅需拨号就可开始“阿尔泰”系统与系统之间,“阿尔泰”系统与任意座机之间的通话,要像正常座机一样,不能有串线,不能出现调度错误杂音。

6.jpg (434.41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39 上传


(50年代末60年代初推出的“阿尔泰-AC”系统(左)在如今看来还略显笨重)
       就当时来说,实现这样的技术要求不容易。数字通讯显然在那时还不存在,话音传递只能采取常规方式。除了话音问题,还必须解决专用信号的接收发送,因为只有在它的辅助下,话机才能够自动搜索到无线信道,建立连接,拨打已输入的号码。1963年,“阿尔泰”系统在莫斯科进行了区域测试,并改进了用户舒适度方面的问题:增加话筒,以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以按键替代拨号盘,方便人们在汽车上拨打电话。
      按照今天的标准,“阿尔泰”自然不能算作是完善的自动移动通讯系统:最初一个大城市连同郊区在内仅有一个中央基站,工作半径60公里,使用150兆赫频率(与当时苏联电视的米波信号相同),提供6个无线信道,配有8个发射机为800名用户服务,天线系统需安装在高楼尖顶上以保证数十公里范围内的通话质量。在城市郊区以外40-60公里范围内,沿着各条公路安装有足够多的外围中继站,但还做不到城市间全线覆盖。不过,“阿尔泰”的的确确体现出了未来手机系统的各种特征。
  

7.jpg (65.01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39 上传


  (安装在莫斯科起义广场“高知楼”尖顶上的“阿尔泰”天线系统)
  美国的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IMTS (Improved Mobile Telephone Service)在1965年进行区域测试,1969年才正式投入商业运作。而1969年末——1970年初的苏联,“阿尔泰”系统已在30多个城市中(诸如莫斯科,列宁格勒,塔什干,罗斯托夫,基辅和沃罗涅日)为人们服务了。
       随便一提,关于IMTS在美国的应用,有一段很有趣的描述:
       In the 70s and the early 80s, b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cellular phones, there were “waiting lists” of up to 3 years for those wishing to have mobile telephone service. These potential subscribers were literally waiting for other subscribers to disconnect their subscription in order to obtain a mobile telephone number and mobile phone service.
       看到了吧。美国人一样要“排队“。当然,IMTS系统的普及推广是受到了信道数量的限制。作者在这里无非是想对各位读者表明,那时移动通讯系统的扩展受制于技术因素,而并非是什么人为蓄意干扰。
       当时IMTS系统的话机非常昂贵,约为2000-4000美元,而每分钟的通话费用则从70美分至1,2美元不等。实际使用中,话机更多的是被各公司租赁,而不是购买。(P.S IMTS系统至今在加拿大和美国运作。)
        进入70年代后,“阿尔泰”系统获得了大发展,升级后的系统采用330兆赫频率的新信道(22个发射机,8个信道)——新信号的波长比电视分米波信号略长,覆盖范围大大加强,能保障更多的用户在同一时间进行通讯。话机的体积外观也由于集成电路的运用而变得更加轻便简洁——尽管还是只能配备于汽车上或者装载于手提箱中。到70年代中期,“阿尔泰”系统已在苏联114个城市中推广运行。
  

8.jpg (352.6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39 上传


  (70年代初推出的“阿尔泰-3”系统,设备体积已大幅缩小)
  

9.jpg (601.12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39 上传


  (“阿尔泰 AC-3”)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前夕,“阿尔泰”系统又进行了另一次大规模的现代化升级。在“奥斯坦基诺”电视塔上建立了系统基站,一系列新型用户端面世(诸如“阿尔泰AC-2”、“阿尔泰AC-3”及其升级型号),系统信息保密功能得到加强以满足必要的使用环境。此时“阿尔泰”系统已广泛地运用于苏联社会的各个领域:党政机关,联合企业和城市服务部门——如公共交通系统(电车、有轨电车之上),能源供应系统,道路系统,城市急救系统,公安系统和电信广播系统等等。
       莫斯科奥运会期间,“阿尔泰-3M”系统被频繁使用,并证明了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近乎所有的赛事报道都是通过“阿尔泰”系统来完成的。苏联的通讯工作者们与苏联运动员们一起成为了奥运会上的胜利者,尽管没有得到任何奥运奖章,但许多人都获得了苏联国家奖金。
      (“阿尔泰”系统如今仍在沃罗涅日运行,并入了更加现代的“КаРаТ”系统,号码为+7 (4732) 51-8ХХХ,最大号码容量600个,实际有效容量200个)

10.jpg (807.99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39 上传


(1979年推出的“阿尔泰 AC-3M”系统)
       “阿尔泰”系统之后,苏联新一代的移动通讯系统于80年代初开始研制,1985年后受“改革”影响遭遇经费问题,80年代末尽管研制完成并准备推广,但最终因经济政治局势动荡而被放弃。目前仅能知道,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所和其它相关企业将新系统定名为“Волемот”,即参与项目的科研工作者所在地的简写:Во-沃罗涅日,ле-列宁格勒,мо-马洛杰维奇,т-捷尔诺波尔。新系统是完全意义上的无线通信——大量使用基站,全信号覆盖,从一个基站覆盖区进入另一个覆盖区时可保证无信号丢失现象。运动过程中可保证通话不中断,不被干扰。用户在一个苏联城市注册移动通讯号码后,在其它苏联城市中也可使用。新系统的基站使用330兆赫频率,每个基站的信号能覆盖数十平方公里范围,能为农村居民,集体农庄庄员,在别墅度假的居民和旅行者提供通讯服务。
      当然,苏联在自己最后时刻还是建立起了完全意义的无线通讯:1991年9月9日,离解体仅有三个半月时,列宁格勒”Дельта Телеком”开始运作,而在此一年半之前,苏联完成了这套系统的配套安装工作。
      3.2资料来源:http://mobilnik.ua/articles/473.html
      http://www.computer-museum.ru/connect/al tainet.htm
      http://www.computer-museum.ru/connect/al tainet.htm
       关于苏联光导纤维通信的材料,出自陆梁韵的两篇文章《苏联的光纤和光缆》,《苏联光纤技术的应用动态》和И.Б.Пешков的《苏联电缆技术现状》一文,反应了苏联至80年代中期在这个领域的进展:
       苏联从1973年起就已正式开始光通信的研究工作。1975年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和高尔基市化学研究所研制成第一批光纤样品,光纤的损耗低于10db/公里。1983年苏联光纤的损耗值已接近理论上的最低值。1985年,А.М.普罗霍洛夫、А.В.别洛夫等报导了苏联科学院莫斯科普通物理研究所和高尔基市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制的纯石英玻璃纤芯掺氟包层光纤。先用汽相轴向沉积法制造芯棒,用等离子激活化学汽相沉积法在石英支撑管内沉积掺氟包层玻璃管,然后用管棒发制成光纤,光纤芯径62μm,数值孔径为0.18,光纤的光损耗从0.85μm处得8db/公里变化到1.5μm处得1.4db/公里。因为材料纯度高,光纤的耐辐照性能不亚于其它国家的最佳样品。纯石英玻璃纤芯掺氟包层光纤或聚合物包层光纤在温度稳定性及耐辐照性能方面更好。同一年,苏联研制成功联接自动电话站用的光缆。              除了发现自聚焦光纤外,苏联在多包层光纤波导方面也做过一些理论工作。苏联主要进行了准模,W-分布、双信道和少模环形光波导的研制工作。另一项发展工作是关系与椭圆形光波导的理论。
       苏联在非线性纤维光学领域的理论和实验工作受到世界上的重视。苏联最近(80年代)在其它领域的工作,如隧道通信中的辐射自开关效应,双通道光波导等也是能够打开新局面的。
       苏联科学家在耐辐照光纤及有关玻璃固有缺陷和辐射缺陷方面的研究工作令人注目。其它值得注意的工作包括光纤用耐寒聚合物涂层的设计(用于苏联气候条件下的所有电缆光缆的特殊要求之一,是要具有高的耐寒性。80年代,大部分的苏联光缆已能达到-40摄氏度的耐寒水平)和中红外区域用的单晶和多晶光纤的设计等。苏联的光纤系统主要用于电话通信,光缆电视,大电站的控制和监测系统等场合。
        苏联光纤的应用:
       1977年起,苏联邮电部先后建立了下列几条光纤通信实验线路:
       1977年,在莫斯科市内的两个电话局之间的地下管道内铺设了一条管线通信实验线路,传输12路脉冲编码调制电话信号,整条线路的传输损耗为35db。
       1980年1月在高尔基事铺设了一条光纤通信实验线路,该线路设有两个中继站,光缆平均损耗为15db/公里,传输30路脉冲编码调制电话信号,传输速率2.048mb/秒。
       1981年11月铺设了连接莫斯科市内两个电话局的光纤通信实验线路,传输熟虑为8.448mb/秒,可同时开通120路电话,其间有三个无人维护中继站,光缆平均损耗为15.3db/公里。
       1982年铺设了连接高尔基市内长途电话局和市内电话局的光纤通讯实验线路,传输速率为2.048mb/秒,线路长度为1公里。光缆平均损耗为12.5db/公里。
       1983年莫斯科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报导了用多模光纤进行数据传输的光纤通信线路,传输距离达8公里,带宽达6.5mhz。
       在苏联,高尔基市最早将光纤通信线路投入运行。此外,下列各条线路也已并网运行:
       1980年在列宁格勒市内电话网两个自动电话局间铺设了传输速率为8.5mb/秒(120路)的实验光纤通信线路,全场2公里。每个自动电话局安装了NKM-30、NHM-120数字脉冲编码调制通信设备,1982年投入实验运行。(含有四根突变型光缆,光缆损耗为5db/公里,带宽为40mhz.公里。8.5mb/秒的光纤通信线路在苏联市话网中已并网运行。)
       1983年列宁格勒市内电话局建立了传输速率为34mb/秒(480路音频)的实验光纤通信线路,全场2.5公里,铺设在两个自动电话据之间,在每个自动电话局内安装有NKM-30和NKM-120数字脉冲编码调制设备和传输速率为34mb/秒的光纤通信系统终端设备。线路上铺设了三段渐变型光纤制成的光缆,损耗为1db/公里,带宽为500mhz.公里,用激光二极管作光源,雪崩光电二极管作探测器。
       1984年高尔基市另一条光纤通信线路NKM-120投入运行。
       1984年,苏联第一条通过地下光缆传输电视图像的线路投入运行,全场2.5公里。信号不受雷电干扰的影响,也不受城市通信和电动运输工具磁场的影响,图像质量较好。
       1985年,苏联已完成NKM-480和NKM-1920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的实验工作,并且已进行了30公里无中继光纤传输系统的实验。光纤通信线路已在莫斯科,基希涅夫,列宁格勒,高尔基市,明斯克和其它城市开通,还计划延伸到乡村地区。被广泛使用的光缆通信线路的中继段的长度大致相当于居住中心之间的距离。
       有线电视也将成为光纤的一大使用对象。自1984年以来,莫斯科一直在建立有线电视线路,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在塔林建立一套光缆传输电视信号系统。
      1986年,М.Н.别洛伏洛夫提出了副载频为70mhz的调频波传输电视信号的9公里光纤通信线路方案。使用标准无线电中继线路设备传输信号。9公里长光纤电视信号的测试结果表明光纤通信线路可传输高质量彩色电视图像。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证明:现在用苏联的原件,标准调频设备0.85μm波段可建立10公里内的无中继光通信线路;将来使用1.3μm波段可建立几十公里长的无中继光纤通信线路。
       苏联一直密切关注光纤通信线路在计算机成套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应用:通过光纤的计算机通信可使系统增加另外的一些功能,例如使速度加快,并传递机密信息等。1984年,在列宁格勒建立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已达到几十mbit/秒,使传输时间下降了一个数量级,从而使系统效率大为提高。
       苏联已在市内网络中铺设了工作于0.85-09.0μm波段的渐变型光缆、在长途干线中铺设了工作于1.3-1.55μm单模光缆进行数据传输。苏联科学院院士А.П.亚历山大罗夫说:“光纤将更广泛地进入电站、电视以及其它通信形式中。光纤在光缆电视、视频电话及无线电广播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3.3 苏联的互联网,自产民用电脑和游戏机
      “苏联没有互联网、民用电脑和游戏机”
       常言道:谎话说一千遍就成真了。不知何时,苏联这个当时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在有些国人眼中尽变得如此不堪:苏联人没电脑用,不存在互联网,苏联小朋友们只能望着日产游戏机“纠结感叹”。作者只能感叹,这太不可思议了,睁眼说瞎话大概指得就是这种情况。
       其实早在1984年底,全苏维埃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师范院校的所有数学物理系内,就全部建成了微机专用教室,其中76所院校建有全校规模的微机实验室(引自俄罗斯联邦教育部资料)。

11.jpg (324.69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39 上传


        1988年,杂志《Юный техник》的一期读者问答中,介绍了苏联互联局域网运作的状况:
       来自莫斯科州读者维克多.彼得罗夫问:我听说,科学家正幻想着建立全球计算机网络,到那时所有的计算机都将联通起来,并入一个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制。那如今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这一构想呢?
      《Юный техник》杂志编者答道:谈论全球网络的具体建成时间在目前来说还为时尚早,但国与国之间,甚至大陆间的电子计算机信息桥实验已经在进行。在我们国家,这样的工作由全苏自动化应用科学研究所负责着:在那儿,计算中心的电脑可自由连入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计算机网络,也可自由连入奥地利和芬兰的计算机网络。
       而前不久,还进行过苏联——古巴,苏联——美国间的电脑信息交换实验。计算机间的连接在卫星设备协助下得以建立,大大提高了技术信息和贸易信息的传递速率。
       由此证明,经互会国家间,甚至苏联和西方国家间早已存在互联网。那么苏联军用级别的互联网更是早就该完成了。另外,1990年底欧盟才推出第一个民用级的IE,那岂不是说西方之前也没有互联网?
       1990年夏天,苏联计算机网络РЕЛКОМ (即Russia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现在Рунета的原型)投入运行,其核心部分位于莫斯科库尔恰托夫核动力研究院。
       1990年8月28日,苏联电脑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电脑建立了连接。同年9月19日,РЕЛКОМ的程序控制合作社《Демос》(隶属于莫斯科库尔恰托夫核动力研究院)为苏联注册顶级域名.su。1990年底,已联通三十多个组织机构的РЕЛКОМ与EUnet(即欧洲局域网,但实际上EUnet/Relcom在相关国际机构正式注册运行的时间是1992年)建立连接。
       提到苏联的民用计算机和游戏机,突然想起已有人专门撰文论述过。所以作者不再打算“长篇大论”讲废话,直接贴出几张实物照片以展示苏联在这方面的情况。总体来说,苏联后期在民用计算机和游戏机的生产上多是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外的计算机架构,独立进行研制,独立生产全部元件(包括微处理器)。这反映出苏联在微电路方面确实与西方国家存在差距,不过根本没传说中那么恶劣。

12.jpg (210.76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39 上传


苏联基于Apple II+架构研制的“玛瑙-4”型8位元国产电脑,1981-1983研制设计,1984年进入批量生产,主要用于教育教学领域。

13.jpg (677.68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39 上传


  

14.jpg (680.94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39 上传


  

15.jpg (919.49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40 上传


16.jpg (549.37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40 上传


(苏联基于“东芝Т1100 Plus”架构研制的首款Электроника МС 1504便携电脑(即笔记本电脑的前身,МС1504是苏联第一款便携电脑,网上流传的Электроника 901是1504的后续型号,91年投产)
采用国产处理器КР1834ВМ86(兼容i80C86),86年开始研制,80年代末投产)

17.png (224.46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40 上传


苏联造鼠标
       苏联自产游戏机的名称与微型计算机相同,也称为Электроника,一般以ИМ-XX,МГ-XX为编号加以区别,游戏内容与Game & Watch的相似:

18.jpg (497.51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40 上传


(Электроника ИМ-02,游戏内容:《兔子快跑!》,1986年生产)

19.jpg (275.4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40 上传


(Электроника ИМ-03,游戏内容:《大海的秘密》,1989年生产)

20.jpg (35.47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40 上传


(Электроника ИМ-04,游戏内容:《快乐的厨师》,1989年生产)

21.jpg (443.9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40 上传


(Электроника ИМ-20,游戏内容:《空中靶场》)

23.jpg (251.3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40 上传


(可通过换屏来变更游戏内容的Электроника ИМ-26,1988年生产)


      4. 苏联军工与民生,电视工业,新能源动力…
       苏联穷兵黩武,偏废民生,是一句菜市大妈都可能冒出来的话,似乎是对苏维埃历史“永不翻案”的定性。然而只要点点细心,就能发现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作者在1993年4月《Деловой мир》杂志的第22页上和教授Станковская Ирина Кантовна(任教于莫斯科高等国际商务学院,该院1988年由苏联意大利联合成立,隶属于普列汉诺夫国民经济大学,相当于一个系)那里找到了有趣的数据:
       据估计,到了苏联末期,60%的机械制造,75%的科研实验及其经费开支与军事相关。军事工业使用着20%的国家能源,全国劳动力中少则有600万人,多则有1200万人在国营企业中从事着与军事相关联的工作。苏联大部分的军工企业位于俄罗斯境内,约有70%。一般认为,当时全苏境内为军事工业服务的制造企业有1700家,而在某些材料中,这一数字还会大得多。
       苏联军工联合体涵盖了多个工业部门,如采掘,冶金,运输,所有类型的机械制造,所有类型的通讯,建筑以及航空航天。拥有920个科研机构和多个渠道进行技术可行性研究——验证机的设计和实验。是一个高度纵向一体化的研发生产体系,原因是苏联军方不希望原料供应、组件的生产受到外界影响。
       苏联军工企业在当时本国的民用品生产方面也占有不小的比例,为30%。具体而言,军工企业制造了苏联全部的电视机,全部的缝纫机,全部的钟表,97%的电冰箱和录音机,70%的吸尘器和洗衣机,以及60%多的摩托车。【以上数字出自93年4月《Деловой мир》杂志第22页,由俄国家国防委员会主席提供】然而,这样的数据在苏联解体后便大为缩水,俄军工企业的民用品生产在92至96年间出现了大幅萎缩(Станковская Ирина Кантовна讲义里的数据):

图片1.jpg (36.7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40 上传


图片2.jpg (91.07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40 上传


图片3.jpg (75.67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40 上传



     表格3军工联合体企业基础工业设备(民用品)生产比例浮动对照表(均以上一年为100%基准进行浮动)

图片4.jpg (103.64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40 上传


           有图有真相,苏联军工与民生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结论不言自明。
           我想起了梦寐以求,却至今仍无踪影的精美“Буран”手表:

24.jpg (317.68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40 上传


       还想起了被诬陷数十年之久的可怜的苏联电视机工业 (以下数据出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温有奎的文章《苏联电视技术的历史与沿革》,1990年):
       1981年,苏联有86%的居民可看到电视节目,一百户家庭中有85台电视机。1985年,苏联电视的收视率为93%,每一般户家庭中有电视机92台。1989年,苏联有电视机9500万台,其中彩电1800多万台。
       1989年5月9日纽约时报报道,能源和通信委员会的电信和财政子委员会的白宫主席马克对苏联测试高清晰度设备的理论提出了质疑。马克说,他愿意请求拨款给美国情报机构调查苏联HDTV(高清电视)研究成果和测试现状。现在西欧计划采用一个新的标准——D2MAC。苏联人认为这是一个有误会,事实上,如果没有HDTV计划,D2MAC可能是一个替代物。(即苏联没有自己的高清电视计划,就会使用西欧标准)。苏联不打算对D2MAC进行投资。理由是,今天苏联电视工业的生产量是每年六百万台彩电。苏联最近每年有三百万对结婚夫妇,婚前通常先要购买床,冰箱和一台电视机。即使苏联把彩电生产加快每年一千万台,替换已购买的电视机仍然需要花费十年时间。而十年时间高清电视在日本和其它国家将会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D2MAC并不是那么便宜,因此苏联的技术政策是进入HDTV而不是D2MAC。苏联计划1990年用于HDTV 8千万美元。
       苏联居民的电视机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它真的生产不出一台像样的电视机么?
       的确,苏联电视机工业是要比美国日本落后,产品质量更差,但要说苏联电视机随时会爆炸,那就是别有用心了:80年代苏联电视机(彩电+黑白电视)的年产量就达到了千万台,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网上有则数据称,1985年苏联电视的起火爆炸事件是5490起,那么大家自己可估算下残次品率是多少。作者个人是认为,远远(或者说根本)达不到随时会爆炸的程度,且还未考虑已有电视机老化质量下降,人为使用不当,放置环境不当等等因素。
       最后讲讲,苏联在新能源研究,新动力系统运用方面的情况:
       众所周知,可控核聚变是新能源研究中的尖端领域。“落后”的苏联首创托卡马克(T-3和之后的T-7,T-15)并一直享誉世界,在1989年更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劲的(当时独步欧亚大陆第一,功率超过美国同类装置)12束120 ТВт输出激光核聚变装置“火花-5”( Искра-5):

25.jpg (315.87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40 上传


       苏联全自产的电动车组ЭР-200在1974年研制成功:由10辆车组成,2辆无动力车头,8辆动车(其中4辆带受电弓),车头由铝合金制成,车头自重48.6吨,动车自重57吨,长26米,全车带有封闭车体和风挡,设空调装置和封闭型卫生间。

26.jpg (815.65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5 13:40 上传


       1975年,在汉斯卡亚—别洛列琴斯卡亚的线路实验中达到210公里/小时的最高运行速度。
       1976年,在“十月”铁路(莫斯科-列宁格勒线路)上投入实验运行。
       1984年3月ЭР-200正式投入运行。84年9月27日苏联《真理报》报道:ЭР-200使莫斯科—列宁格勒的运行时间减少了20分钟,由4小时59分钟减少到4小时39分钟。列车运行速度140公里/小时,在个别区段达160公里/小时(到后来有两个区间实际上达到了200公里/小时)。为了争取这20分钟,苏联铁路工作者付出巨大劳动。在超负荷干线的条件下,维修了180公里线路;更换了20公里承力索以加强电气化铁路;包括电气集中在内;铺设了150多付新道岔。为保证ЭР-200的运行,苏联交通部主要运行管理部门要求周末铺画10月分的运行图。
       苏联的高铁计划是:减少限速区间和停站,延长运行速度为200公里/小时的区段,使列车编组扩大到14辆,并使莫斯科-列宁格勒全程运行时间缩短到4小时以内。计划修建高速客运专线—— 中央—南方干线。方案是:白天为座车,行车6-8小时(莫斯科—克里米亚地区),夜间为卧车,行车10-12小时(莫斯科—高加索地区)。
5. 结论
       作者觉得没什么结论可写,一切摆在那里,清清楚楚。但文章总归是需要结尾,那么就以一位前苏联公民的话来结束吧:
       我的童年和青春都属于那个年代,属于那个站在讲话台上的勃列日涅夫。如今,那个年代被称作停滞时期,在释义词典里这般写道: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生活思想萎靡不振。
       作为一个平常人,我时常对此感到疑惑,脑海里不断浮现着几个问题:
       为什么人们对那个年代依然眷恋?以至于网上出现了数不清的回顾“停滞”生活的网站。
       为什么现在,也就是正当忘掉那个“停滞”生活的时候,我们的荧幕上却反而一遍又一遍的回顾起来?极尽所能地模仿那个年代的经典,最大限度地利用那时的歌曲。请来几个当代明星,便自豪地宣布,《命运的捉弄2》登场了。可实际上与原作相差甚远…
       对于经济不打算评论什么,我不是搞经济的。只是现在中国货的泛滥让人又怀念起了过去优质的法兰绒衬衣,这东西现在还有,在某些地方还在造着。至于母亲以前给我买的棉花床单,一直用着很舒服。
       还是讲点停滞时期的闪光点吧:
       60-80年代拍摄了许多我们至今百看不厌的影片,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电视上出现了《显而易见——难以置信》,《寰宇世界》等科普知识节目。
       在那个年代举办了各种联欢节,联欢会,运动会,这里讲的可不是是80年奥运会。
       是啊,那时存在物资紧缺。然而在我这个平常人看来,错在人为因素。那些管事的人不能正确的分配物质财富,不知道哪里已经足够多了,也不知道哪里空空如也。
      随便提一句,前不久在网上有了份材料,里面的说法很有意思。“那时苏联处在破产的边缘,处在经济危机中”——没有比这更离谱的慌话的了。的确,经济上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是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的,而不是拆解和破坏掉巨大的国家。
             ———— 一俄罗斯网民 LubovS 在20世纪展览馆网站 上的留言


网友留言:Категоритски вас благодарю, друзья мои!(Категоритски谢谢你,我的朋友!)


来自群组: 超大山西分舵单选投票, 共有 172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69.77% (120)20.93% (36)9.30% (16)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大家去看看这个帖子,介绍了苏联计算机的发展情况{:soso_e100:}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378519-1.shtml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贝卡谷地杀敌杀敌无数终至心有不忍纷纷跳伞回家吃饭的叙利亚空军。
苏联解体有人惋惜,有人欢喜,只要人民生活得好,就什么都好,文章很好,受教育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秒沉啊,虽然是老帖,不过不是谁都看过吧?我当初看完之后是很有冲击的啊

对了,下面还有一个小投票,大家踊跃参与啊

秒沉啊,虽然是老帖,不过不是谁都看过吧?我当初看完之后是很有冲击的啊

对了,下面还有一个小投票,大家踊跃参与啊


对比太少,不好评价……

对比太少,不好评价……


资料很好,但是苏毛最鼎盛时期为什么事关民生的最根本的纸张产量不及美帝的零头?毛子生活不用纸?为什么年年要向西方买大量的粮食?以致被西方要挟?80年代后买东西都要排长队?以致排队的毛子人人都想揍苏毛的大头目?。。。。。。。。。。。。。。。。

资料很好,但是苏毛最鼎盛时期为什么事关民生的最根本的纸张产量不及美帝的零头?毛子生活不用纸?为什么年年要向西方买大量的粮食?以致被西方要挟?80年代后买东西都要排长队?以致排队的毛子人人都想揍苏毛的大头目?。。。。。。。。。。。。。。。。
这方面的资料不多
yu99222 发表于 2014-2-5 15:04
资料很好,但是苏毛最鼎盛时期为什么事关民生的最根本的纸张产量不及美帝的零头?毛子生活不用纸?为什么年 ...
彻底的寡头经济,无视人民疾苦,只关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穷兵黩武。
写的不错,确实,贬低苏联对人类科技的贡献就是舆论黑化苏联而已,我想工科学生基本都能清醒的认识
苏联是个伟大的,最后一个可以有非宗教的信仰的国家
抓大放小。小的不放是死,大的不抓也是死
太长了,慢慢看
已阅,捞分走人
很好的帖子,现在这样的声音才能算是有新意的新观点。确实,苏联没有足够强大的科技怎么可能成为公认的两超之一,感谢楼主提供这些材料。这才是真正的客观而不是乱喷
资料很好,但是苏毛最鼎盛时期为什么事关民生的最根本的纸张产量不及美帝的零头?毛子生活不用纸?为什么年 ...
纸张不好评价,粮食是没办法的,纬度,日照都不适合粮食生产。
不说中国的,只要有美国的自然气候,苏联的粮产都不是问题。


   “ 归根结底,苏联是旧工业国家,它的体制与西方相比落后一个科技时代,无法再提高劳动生产力,注定瓦解。于是乎,某国某修进行虚伪的体改经改就有了合理的借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成了他们掩盖现实,混淆是非的最好武器。”   这种动机只能呵呵,加上文中的科技术语很多都不准确。什么人写的基本就知道了。其实真正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就不难发现苏联的在信息科技上的落后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落后不仅仅是单项技术的落后,而是整个体系和生态的落后。 中国有那么多IT从业人员,如果苏联的信息工业/技术真有那么牛,根本轮不到作者这种门外汉来说,早有人来正名了。至于那么多回帖和投票相信的,只能又是呵呵了事。畅谈版真的不是谈技术的地方。
   
   
   

   “ 归根结底,苏联是旧工业国家,它的体制与西方相比落后一个科技时代,无法再提高劳动生产力,注定瓦解。于是乎,某国某修进行虚伪的体改经改就有了合理的借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成了他们掩盖现实,混淆是非的最好武器。”   这种动机只能呵呵,加上文中的科技术语很多都不准确。什么人写的基本就知道了。其实真正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就不难发现苏联的在信息科技上的落后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落后不仅仅是单项技术的落后,而是整个体系和生态的落后。 中国有那么多IT从业人员,如果苏联的信息工业/技术真有那么牛,根本轮不到作者这种门外汉来说,早有人来正名了。至于那么多回帖和投票相信的,只能又是呵呵了事。畅谈版真的不是谈技术的地方。
   
   
   
宫廷画家 发表于 2014-2-5 17:43
纸张不好评价,粮食是没办法的,纬度,日照都不适合粮食生产。
不说中国的,只要有美国的自然气候,苏联 ...
欧洲最大的粮仓

亚洲最大的牧场

你说有了这两个地方还养不活2亿人这叫没办法的?

那TG是活在冥王星上了?
拿数据说话,这是公知们做不到的。顶楼主!
yu99222 发表于 2014-2-5 15:04
资料很好,但是苏毛最鼎盛时期为什么事关民生的最根本的纸张产量不及美帝的零头?毛子生活不用纸?为什么年 ...
兔子重视粮食真是对了
某国某修进行虚伪的体改经改就有了合理的借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成了他们掩盖现实,混淆是非的最好武器。带私禍啊
fw190a6 发表于 2014-2-5 17:55
欧洲最大的粮仓

亚洲最大的牧场
别忘了,TG也不是一直都能吃饱的,这个问题不好多说什么
苏联为什么倒了呢
抓大放小。小的不放是死,大的不抓也是死
计划经济死就死在抓大放小上。新的有潜力的经济领域,一开始往往都是小的不起眼的。
nmtr 发表于 2014-2-5 17:54
“ 归根结底,苏联是旧工业国家,它的体制与西方相比落后一个科技时代,无法再提高劳动生产力,注定瓦解 ...
你不能要求别人的观点与你的没有一点冲突,也不能因为这一点就否定一切。

作者的这个观点我也不赞同,不过我觉得他说的其他的东西还是很赞的
2233a2010 发表于 2014-2-5 18:13
别忘了,TG也不是一直都能吃饱的,这个问题不好多说什么
TG的人口是苏联的多少倍?
耕地面积和牧场的对比呢?

而且TG除了三年自然灾害外,一直都在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中国解决粮食供需问题的基本方针。
现在的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净进口量不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


单凭这一点,就把毛熊的农业部门爆出翔

2233a2010 发表于 2014-2-5 18:35
你不能要求别人的观点与你的没有一点冲突,也不能因为这一点就否定一切。

作者的这个观点我也不赞同, ...


这种帖子真的不愿回复,根本就不是严肃讨论技术发展水平的帖子。不可否认苏联在信息科技上某些领域是做的不错和世界领先,但基本不在文中描述范围内。文章中除去引用的那个观点外,其他的材料和观点只能说明苏联在这些阐述的领域中也有些成就,如果以这些作为看点未尝不可,很有些价值,但是用这些作为论据来证明文中的结论,就大谬的很。如果真的明白这些信息领域的技术及其发展历史的话。这些成就跟真正的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是很大的,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差距也越来越大。至于文中具体的论点在术语上的错误,及其和先进水平的差距,该清楚的人基本都清楚,不太清楚的可以放狗搜,看看百科维基什么的就也能了解个七八。
另外,科技技术界的东西,技术也好,标准也好,公论也好,不是这些搞意识形态的门外汉想搞就搞,想推翻就能推翻的。讨论严肃技术问题的文章还是多引用有严肃技术来源的好,民科类,“智库”类,意思形态类来源的文章就不要引用了。

2233a2010 发表于 2014-2-5 18:35
你不能要求别人的观点与你的没有一点冲突,也不能因为这一点就否定一切。

作者的这个观点我也不赞同, ...


这种帖子真的不愿回复,根本就不是严肃讨论技术发展水平的帖子。不可否认苏联在信息科技上某些领域是做的不错和世界领先,但基本不在文中描述范围内。文章中除去引用的那个观点外,其他的材料和观点只能说明苏联在这些阐述的领域中也有些成就,如果以这些作为看点未尝不可,很有些价值,但是用这些作为论据来证明文中的结论,就大谬的很。如果真的明白这些信息领域的技术及其发展历史的话。这些成就跟真正的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是很大的,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差距也越来越大。至于文中具体的论点在术语上的错误,及其和先进水平的差距,该清楚的人基本都清楚,不太清楚的可以放狗搜,看看百科维基什么的就也能了解个七八。
另外,科技技术界的东西,技术也好,标准也好,公论也好,不是这些搞意识形态的门外汉想搞就搞,想推翻就能推翻的。讨论严肃技术问题的文章还是多引用有严肃技术来源的好,民科类,“智库”类,意思形态类来源的文章就不要引用了。
回来再看  先标上
想到俄罗斯方块了
毛子解体对土共总的来说是好处大于坏处
前苏联的科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前苏联的科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人为的原因是主要,制度思想僵化了,不愿意,不敢,不能变化了,悲剧

fw190a6 发表于 2014-2-5 18:51
TG的人口是苏联的多少倍?
耕地面积和牧场的对比呢?


要是论人均粮食占有量,苏联存续期间一直都高于中国。苏联是粮食进口国,现在俄罗斯是粮食出口国,但是现在俄罗斯人均粮食占有量未必比苏联时代高。就像中国以前是粮食出口国,现在是粮食进口国,但是现在的人均粮食产量绝对是史上最高的,关键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和食品方面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了。印度是粮食出口国,但是国内食不果腹的人多得是,甚至很多地区的竞选者为了拉票,承诺每月免费发给低种姓群体若干口粮,他们真的为了那点口粮就去投他的票了——这种粮食出口国的名号是耻辱
fw190a6 发表于 2014-2-5 18:51
TG的人口是苏联的多少倍?
耕地面积和牧场的对比呢?


要是论人均粮食占有量,苏联存续期间一直都高于中国。苏联是粮食进口国,现在俄罗斯是粮食出口国,但是现在俄罗斯人均粮食占有量未必比苏联时代高。就像中国以前是粮食出口国,现在是粮食进口国,但是现在的人均粮食产量绝对是史上最高的,关键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和食品方面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了。印度是粮食出口国,但是国内食不果腹的人多得是,甚至很多地区的竞选者为了拉票,承诺每月免费发给低种姓群体若干口粮,他们真的为了那点口粮就去投他的票了——这种粮食出口国的名号是耻辱
纸张不好评价,粮食是没办法的,纬度,日照都不适合粮食生产。
不说中国的,只要有美国的自然气候,苏联 ...
今天的俄罗斯失去了乌克兰大粮仓之后是重要的粮食出口国。
文章很好,这事第一次看到关于前苏联详尽的生产、技术资料,至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应该与美帝的民主分化和自身的意识迷茫分不开
nmtr 发表于 2014-2-5 18:59
这种帖子真的不愿回复,根本就不是严肃讨论技术发展水平的帖子。不可否认苏联在信息科技上某些领域是做 ...
如果你有更好的相关帖子(不是论文),还望给出链接,供大家观赏
苏联的科技贡献是无法否认的,但是单个的科技亮点无法解决整体工业系统失衡,经济失衡的问题,后者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宫廷画家 发表于 2014-2-5 17:43
纸张不好评价,粮食是没办法的,纬度,日照都不适合粮食生产。
不说中国的,只要有美国的自然气候,苏联 ...
你把乌克兰放到什么地方去了。。。。。
很好的帖子,有助于再次认识苏联。
呵呵谣言。。。历史不相信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