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军事革命对我军陆军编制体制的冲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1:39:12


新军事革命对我军陆军编制体制的冲击
大大2000

我军80年代中期就研讨军-旅-营的体制,到了1998裁军后,许多步兵师改为步兵旅,关于编制的提法也改变了,1982年以后的陆军军都叫诸兵种合成高级兵团(1985年后改称基本战役军团),原来的作战师(摩步师、机步师、坦克师、步兵师)其中前三种都叫做诸兵种合成战术兵团,坦克旅叫做诸兵种合成的初级战术兵团,有了摩步旅、机步旅后,这两种旅也叫做诸兵种合成的初级战术兵团。中国的集团军其实就是外国主要陆军的军。

苏军跟俄军虽然也是集团军辖师,但是苏军一直都有陆军军的编制(一般为2个师)。现在俄军也是大量裁减集团军军部,增加陆军军军部,逐步向军-旅-营体制过渡,应当看到苏军一直是大兵团诸兵种大纵深高速度进攻作战的倡导者,俄军的这种转变除了与国力军力下降有关外。最重要的就是以往编制5-6个师,将近9万人的集团军其实在苏军条令中也是当高级战术兵团使用的。

冷战时代苏军的战役军团实际上是编制2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连同其他各种支援部队组成的大约23万人方面军,这个方面军的人数跟美军的陆军军差不多,不过技术兵器要多的一倍乃至数倍,属于突击性质的作战编制,持续作战能力不如美军的军,这也是符合苏军快速高强度进攻作战条令的,属于一次性使用的集群,如果短时间内进攻不能凑效,这种方面军转入战场僵持或者防御就有点麻烦,不过苏军作战部队多,很可能这时候又更换上后方预备的方面军了,这样就始终保持矛头的锐利和完整。现在看俄军也抛弃了信奉数十年的大兵团作战思想了,是啊,一旦大兵团作战,恐怕就是世界大战了。对于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来说,一般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全面动员的大战模式。

美军的编制是西方形式的,后勤能力很强,在师一级后勤力量很庞大,实际上美军的重型师既是战役编制,又是战术编制。冷战时期,在欧洲作战的一个重型师经过加强后勤后,最终要达到6万人,师的独立作战能力很强,攻防兼备,美国国力强,每个师的航空兵比苏军的集团军的都多(苏军集团军一个团,部分师有一个大队)。不过冷战时代,美军的现役师还没有苏联的集团军的数量多。美军也就是18个现役师,加上国民警卫队的师也不到40个。但是美军的现役师编制完整,基本上随时不经过补充就可以投入战斗。苏联的集团军和师虽然多,但是一类的并不很多,大多数都要经过1-3个月的补充才能投入作战。美军的国民警卫队的装备训练和战备水平要远远高于苏联的三类师,跟苏联的二类师也相差不大。苏军的战略就是要快速,不等美军和北约动员起来,就能用最锋利的矛头---驻东德和苏联西部集群达到战役的目的,一旦进攻不利,矛头被挫,美军跟北约转入平稳防御中,就会对苏联不利了。

中国是一直跟在苏联后边学,就是现在中国陆军的装备、编制、人员素质等水平也远远不如80年代的苏军。所以还不如跳过陆军全面机械化这一步,从半机械化向信息化作战转变。当然机械化是中国陆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完全跳过去而过渡到信息化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也是1998年后中国陆军从新拾起50年代倡导的机械化的主要原因。

所以中国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将目前的军旅体制集团军和部分2师1旅制集团军改为军,担负高级战术任务或者局部冲突中的基本战役任务。将部分集团军继续作为集团军也就是战区陆军的战役军团(平时可以兼战区陆军)来建设。美国陆军全球部署全球作战,也不过4个军部。我军只是在中国这么大的地方作战,用得着将近20个战役军团吗?中国的交通建设最近几年也不错,在陆军野战部队再次换装后,完全可以将战役军团裁减一半了。精简整编,不能光是精简缩编撤销,该充实的就要充实,不能一刀切。

编制跟战略战术相联系,更跟体制相联系。编制改变了,体制不变化,就会出现结构性问题。比如中国陆军的师改旅,师改为旅后,由原来的师-团-连的管理和后勤补充体制,改为旅-营-连,因为总不能让旅部直接管理到连吧。这样营的管理功能就要完备,营长从以前单纯的不管理不管后勤的战场基层战术指挥员变成既要管理又要指挥了。但是我军从来不在营一级配备管理班子和参谋组织,营这级也不具备管理参谋和后勤功能。

虽然军衔给正营定的最高为中校(这也是副团的军衔),考虑到改为军-旅-营体制后,营长的晋升受到很大影响。但是我军的军官培训晋升体制并没有相应改变,没有把营长和副营长这一个级别作为军官培训的重点,也没有给营一级配备精干充实的管理参谋和后勤班子。当然在营一级配备司政后装四大处就有点多余了,不过效仿外军在营指挥班子(其实我军的营指挥班子就是4个人而已)基础上配备相应的作训、人事、后勤、装备军官,完善营的参谋通讯保障能力,做到能上传下达。将营的二级保障分队(比如通信排、修理队等)组建一个营的一级分队(例如营部连,这个连统一管理营下属的保障分队)。从以前连办伙食向全营集中办伙食转变,不仅节省炊事兵员,还能降低伙食成本,战时也更有利于跟进作战保障等。

总之,营这一级,尤其是作战营(步兵营、坦克营、伞兵营等)今后作战训练很可能不仅仅是营的下属兵力装备,还要加强,还要跟空军联合作战,成为合成作战营,这样的话对营的管理能力指挥能力参谋规划能力要求更高,营一级配备管理和指挥班子的要求更为迫切了。</P>
<P>现行体制也给野战部队的指挥军官晋升带来很大的不便。以前军-师-团-营,营长往上可以先平级当团副参谋长或者师司令部下属科的副科长,然后提升为副团级别的副团长,团参谋长或者师司令部的科长,从副团往正团可以担任团长,师司令部的副参谋长等职务,以此类推。而现在,旅属营的营长晋升副团,就只有担任旅的副参谋长,因为旅的副团位置只有旅司令部副参谋长、旅政治部副主任、旅后勤部长、旅装备部长这么几个,能留给指挥军官的也就是副参谋长了,旅下属的作战营和战斗支援营多达7-8个(不算旅属炮兵的营,毕竟旅属炮兵还有个跑兵团,能安排几个位置,但是也比以前少多了),可是旅副参谋长顶多配备2位,剩下的那些总不能到军部的司令部各个处当副处长吧。

所以说现在野战部队的营长,尤其是军-旅-营体制部队的营长晋升道路太崎岖了,很不利于保存这些有过基层带兵管理指挥的宝贵军官。30多岁,到了正营,就只能想着赶快转业或者军内改行,改为政治、后勤干部或者到省军区机关系统,这样各种机关的位置还能多一些,营长们哪有心思投身部队的管理指挥中呢?

有人要说了,我军还有庞大的省军区系统呢,有将近400个师级军分区,3000个团级武装部呢,这些机构拥有大量的师团位置,正好可以作为军官的蓄水池。这种想法是极其可笑的。军分区、武装部平时就几十个或者十多个干部,主要是民兵工作还有每年的征兵,年节慰问军属、地方党组织开会参加等,这都是些办公室的文职工作,跟政府部门的文物局、统计局(军分区、武装部还不能跟地方上工作繁多的税务局、工商局等相比)之类机构相似。

军分区、武装部平时不接触部队,也不接触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一个优秀的部队营长,到了这种地方,除了养老,还能怎么锻炼提高呢。即便是在省军区体统的副团位置待上2-3年,回到野战部队,年轻的军官又成长起来,这些从省军区锻炼回来的干部能有什么用呢?他们的知识、能力、体力、见识能跟2-3年前在野战部队当营长时相同就是最理想状态了,他们还能适应更高要求的野战部队师团领导岗位吗?

为何又谈到体制呢,对于个人来说,从野战部队到机关是人生旅程最大的幸福转折。可以不用训练、不用营区坐班、收入提高很大、可以住在条件好的城市、不用跟家属分离、还可以跟地方权力部分搞好关系等。对个人而言实在是好处多多,但是对国家对军队,就只有弊端没有好处了。就是因为存在着庞大的待遇优厚轻松的机关系统,使得优秀的野战部队军官不能安心于部队的服役,纷纷托关系转移。打起仗来还要靠野战部队啊,能靠那些机关的老爷们?

所以说我军建设长期是本末倒置,而美国等国家却是重点建设和加强作战和支援、保障部队,美国的机关大都是文职的公务员,这些人不受军官名额限制,不受服役起限制,不受晋升年限限制,实际上是军队的雇员。要知道军官军衔是国家最重要的名器,应当授予最适当担当的优秀的人,而不是随便哪个脑满肠肥、不懂军事、不懂科技的我党万金油干部就能授予军官军衔的啊。省军区系统最好尽快改为文职(保留少量军事干部编制),降低编制级别。同时应该规定机关的军官晋升要慢于野战部队(作战、支援、保障部队分队),指挥军官如果4年内不担任分队部队的主官而是在机关中,就不能再担任部队主官,在短期服役有就必须退役。

说实在,我军现有的作战营恐怕还不到600个,今后还可能减少。这是我军今后基层合成作战的主要力量,只要配备好这不到600个作战营的指挥管理班子,培养好这600个营长,我军的初级作战单元建设就有了好的保证。我军军官多达几十万,副团以上的军官也有将近6-8万(估算),但是重要的陆军指挥军官其实从营长、旅长、军长加起来能有1000人就最多了,就跟海军培养一个潜艇艇长一个驱逐舰长要花费比飞行员更多的金钱一样,陆军的这些分队部队的主官也跟艇长舰长和空军的飞行部队指挥员一样是非常宝贵的,尽管他们可能是中校,但是那些机关中的数万其他中校能跟他们相比吗?能划等号吗?孰轻孰重还不明显吗?

新军事革命对我军陆军编制体制的冲击
大大2000

我军80年代中期就研讨军-旅-营的体制,到了1998裁军后,许多步兵师改为步兵旅,关于编制的提法也改变了,1982年以后的陆军军都叫诸兵种合成高级兵团(1985年后改称基本战役军团),原来的作战师(摩步师、机步师、坦克师、步兵师)其中前三种都叫做诸兵种合成战术兵团,坦克旅叫做诸兵种合成的初级战术兵团,有了摩步旅、机步旅后,这两种旅也叫做诸兵种合成的初级战术兵团。中国的集团军其实就是外国主要陆军的军。

苏军跟俄军虽然也是集团军辖师,但是苏军一直都有陆军军的编制(一般为2个师)。现在俄军也是大量裁减集团军军部,增加陆军军军部,逐步向军-旅-营体制过渡,应当看到苏军一直是大兵团诸兵种大纵深高速度进攻作战的倡导者,俄军的这种转变除了与国力军力下降有关外。最重要的就是以往编制5-6个师,将近9万人的集团军其实在苏军条令中也是当高级战术兵团使用的。

冷战时代苏军的战役军团实际上是编制2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连同其他各种支援部队组成的大约23万人方面军,这个方面军的人数跟美军的陆军军差不多,不过技术兵器要多的一倍乃至数倍,属于突击性质的作战编制,持续作战能力不如美军的军,这也是符合苏军快速高强度进攻作战条令的,属于一次性使用的集群,如果短时间内进攻不能凑效,这种方面军转入战场僵持或者防御就有点麻烦,不过苏军作战部队多,很可能这时候又更换上后方预备的方面军了,这样就始终保持矛头的锐利和完整。现在看俄军也抛弃了信奉数十年的大兵团作战思想了,是啊,一旦大兵团作战,恐怕就是世界大战了。对于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来说,一般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全面动员的大战模式。

美军的编制是西方形式的,后勤能力很强,在师一级后勤力量很庞大,实际上美军的重型师既是战役编制,又是战术编制。冷战时期,在欧洲作战的一个重型师经过加强后勤后,最终要达到6万人,师的独立作战能力很强,攻防兼备,美国国力强,每个师的航空兵比苏军的集团军的都多(苏军集团军一个团,部分师有一个大队)。不过冷战时代,美军的现役师还没有苏联的集团军的数量多。美军也就是18个现役师,加上国民警卫队的师也不到40个。但是美军的现役师编制完整,基本上随时不经过补充就可以投入战斗。苏联的集团军和师虽然多,但是一类的并不很多,大多数都要经过1-3个月的补充才能投入作战。美军的国民警卫队的装备训练和战备水平要远远高于苏联的三类师,跟苏联的二类师也相差不大。苏军的战略就是要快速,不等美军和北约动员起来,就能用最锋利的矛头---驻东德和苏联西部集群达到战役的目的,一旦进攻不利,矛头被挫,美军跟北约转入平稳防御中,就会对苏联不利了。

中国是一直跟在苏联后边学,就是现在中国陆军的装备、编制、人员素质等水平也远远不如80年代的苏军。所以还不如跳过陆军全面机械化这一步,从半机械化向信息化作战转变。当然机械化是中国陆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完全跳过去而过渡到信息化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也是1998年后中国陆军从新拾起50年代倡导的机械化的主要原因。

所以中国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将目前的军旅体制集团军和部分2师1旅制集团军改为军,担负高级战术任务或者局部冲突中的基本战役任务。将部分集团军继续作为集团军也就是战区陆军的战役军团(平时可以兼战区陆军)来建设。美国陆军全球部署全球作战,也不过4个军部。我军只是在中国这么大的地方作战,用得着将近20个战役军团吗?中国的交通建设最近几年也不错,在陆军野战部队再次换装后,完全可以将战役军团裁减一半了。精简整编,不能光是精简缩编撤销,该充实的就要充实,不能一刀切。

编制跟战略战术相联系,更跟体制相联系。编制改变了,体制不变化,就会出现结构性问题。比如中国陆军的师改旅,师改为旅后,由原来的师-团-连的管理和后勤补充体制,改为旅-营-连,因为总不能让旅部直接管理到连吧。这样营的管理功能就要完备,营长从以前单纯的不管理不管后勤的战场基层战术指挥员变成既要管理又要指挥了。但是我军从来不在营一级配备管理班子和参谋组织,营这级也不具备管理参谋和后勤功能。

虽然军衔给正营定的最高为中校(这也是副团的军衔),考虑到改为军-旅-营体制后,营长的晋升受到很大影响。但是我军的军官培训晋升体制并没有相应改变,没有把营长和副营长这一个级别作为军官培训的重点,也没有给营一级配备精干充实的管理参谋和后勤班子。当然在营一级配备司政后装四大处就有点多余了,不过效仿外军在营指挥班子(其实我军的营指挥班子就是4个人而已)基础上配备相应的作训、人事、后勤、装备军官,完善营的参谋通讯保障能力,做到能上传下达。将营的二级保障分队(比如通信排、修理队等)组建一个营的一级分队(例如营部连,这个连统一管理营下属的保障分队)。从以前连办伙食向全营集中办伙食转变,不仅节省炊事兵员,还能降低伙食成本,战时也更有利于跟进作战保障等。

总之,营这一级,尤其是作战营(步兵营、坦克营、伞兵营等)今后作战训练很可能不仅仅是营的下属兵力装备,还要加强,还要跟空军联合作战,成为合成作战营,这样的话对营的管理能力指挥能力参谋规划能力要求更高,营一级配备管理和指挥班子的要求更为迫切了。</P>
<P>现行体制也给野战部队的指挥军官晋升带来很大的不便。以前军-师-团-营,营长往上可以先平级当团副参谋长或者师司令部下属科的副科长,然后提升为副团级别的副团长,团参谋长或者师司令部的科长,从副团往正团可以担任团长,师司令部的副参谋长等职务,以此类推。而现在,旅属营的营长晋升副团,就只有担任旅的副参谋长,因为旅的副团位置只有旅司令部副参谋长、旅政治部副主任、旅后勤部长、旅装备部长这么几个,能留给指挥军官的也就是副参谋长了,旅下属的作战营和战斗支援营多达7-8个(不算旅属炮兵的营,毕竟旅属炮兵还有个跑兵团,能安排几个位置,但是也比以前少多了),可是旅副参谋长顶多配备2位,剩下的那些总不能到军部的司令部各个处当副处长吧。

所以说现在野战部队的营长,尤其是军-旅-营体制部队的营长晋升道路太崎岖了,很不利于保存这些有过基层带兵管理指挥的宝贵军官。30多岁,到了正营,就只能想着赶快转业或者军内改行,改为政治、后勤干部或者到省军区机关系统,这样各种机关的位置还能多一些,营长们哪有心思投身部队的管理指挥中呢?

有人要说了,我军还有庞大的省军区系统呢,有将近400个师级军分区,3000个团级武装部呢,这些机构拥有大量的师团位置,正好可以作为军官的蓄水池。这种想法是极其可笑的。军分区、武装部平时就几十个或者十多个干部,主要是民兵工作还有每年的征兵,年节慰问军属、地方党组织开会参加等,这都是些办公室的文职工作,跟政府部门的文物局、统计局(军分区、武装部还不能跟地方上工作繁多的税务局、工商局等相比)之类机构相似。

军分区、武装部平时不接触部队,也不接触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一个优秀的部队营长,到了这种地方,除了养老,还能怎么锻炼提高呢。即便是在省军区体统的副团位置待上2-3年,回到野战部队,年轻的军官又成长起来,这些从省军区锻炼回来的干部能有什么用呢?他们的知识、能力、体力、见识能跟2-3年前在野战部队当营长时相同就是最理想状态了,他们还能适应更高要求的野战部队师团领导岗位吗?

为何又谈到体制呢,对于个人来说,从野战部队到机关是人生旅程最大的幸福转折。可以不用训练、不用营区坐班、收入提高很大、可以住在条件好的城市、不用跟家属分离、还可以跟地方权力部分搞好关系等。对个人而言实在是好处多多,但是对国家对军队,就只有弊端没有好处了。就是因为存在着庞大的待遇优厚轻松的机关系统,使得优秀的野战部队军官不能安心于部队的服役,纷纷托关系转移。打起仗来还要靠野战部队啊,能靠那些机关的老爷们?

所以说我军建设长期是本末倒置,而美国等国家却是重点建设和加强作战和支援、保障部队,美国的机关大都是文职的公务员,这些人不受军官名额限制,不受服役起限制,不受晋升年限限制,实际上是军队的雇员。要知道军官军衔是国家最重要的名器,应当授予最适当担当的优秀的人,而不是随便哪个脑满肠肥、不懂军事、不懂科技的我党万金油干部就能授予军官军衔的啊。省军区系统最好尽快改为文职(保留少量军事干部编制),降低编制级别。同时应该规定机关的军官晋升要慢于野战部队(作战、支援、保障部队分队),指挥军官如果4年内不担任分队部队的主官而是在机关中,就不能再担任部队主官,在短期服役有就必须退役。

说实在,我军现有的作战营恐怕还不到600个,今后还可能减少。这是我军今后基层合成作战的主要力量,只要配备好这不到600个作战营的指挥管理班子,培养好这600个营长,我军的初级作战单元建设就有了好的保证。我军军官多达几十万,副团以上的军官也有将近6-8万(估算),但是重要的陆军指挥军官其实从营长、旅长、军长加起来能有1000人就最多了,就跟海军培养一个潜艇艇长一个驱逐舰长要花费比飞行员更多的金钱一样,陆军的这些分队部队的主官也跟艇长舰长和空军的飞行部队指挥员一样是非常宝贵的,尽管他们可能是中校,但是那些机关中的数万其他中校能跟他们相比吗?能划等号吗?孰轻孰重还不明显吗?
女子,丁页!
<P>以后机关中的很多职能部门的主管不在用军官,而用士官,能用尉级军官的不用校级,能用中校的不用上校,所以有可能机关中的中校以下一级的军官数量会减少。营一级的军官也会大量减少。</P><P>不过这可是得罪人的事情,应该逐步过渡。</P>
<P>楼主谈的问题真的太复杂啦。触动的利益面太大了。</P><P>基本支持,可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不打一仗恐怕解决不了。</P><P>既然这样,咱们把面放窄一些,楼主可否谈谈为什么美军将营作为其基本合成战术单位?它在平时管理、作战、后勤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效仿,难点在哪里?</P>
还是美军的包袱比较小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 14:32:55编辑过]
dada兄实在是高手,可能是曲高和寡吧,到处都被水平差的骂,骂多了就孤傲起来了,不过难得内心仍旧古道热肠,各个军坛都有老兄的帖子,小弟可是受益匪浅啊,只是不少兄弟受传统教育多了,听不进真话,可惜可惜
不容易改,牵扯的利益面太大了,除非来次战争,台海之战,是胜是败,事关国运啊!
我看了很多有关伊拉克霉菌的报道,我有个感觉,就是霉菌的基层军官普遍比我军的同级别军官的年龄大,这是不是意味着霉菌的军官所受的训练更多些,这样,他们的作战经验和指挥能力都高于我军的同级别军官呢?[em06]
<B>以下是引用<I>特警4587</I>在2005-1-21 12:55:04的发言:</B>

<P>以后机关中的很多职能部门的主管不在用军官,而用士官,能用尉级军官的不用校级,能用中校的不用上校,所以有可能机关中的中校以下一级的军官数量会减少。营一级的军官也会大量减少。</P>
<P>不过这可是得罪人的事情,应该逐步过渡。</P>

<P>这个我支持,顶你一次</P>
<P>我也是这么想的——在以后的战争中,再出现大规模军/师一级以上的集群突击,真的不大可能了。敌方的战场监视/传感器、通讯/指挥网络、远程打击火力的发展,对于这类越是目标特征大、越密集的集群目标,毁伤效果就越好。</P><P>以后,很可能就是以营一级为基本的合成作战单位了。</P><P>再大了,就显得不灵活;再小了,就不好合成了。</P>
dada2000兄确实是真正的高手,从舰船开始,我就很欣赏他的帖子。非常想和他探讨一些问题,可惜没有机会。我是某军校研究生,现役军官。部队的情况从总部到基层都有些了解,本人在一线快反部队锻炼过,在总部机关帮助工作过,又在院校读了这么多年书,包括国防大学、军科的各类专家都有过接触。我敢说,从我的体会看,dada2000兄的话决不托大。我们很多网友的热情和希望是好的,但部队的现实真的是。。。。。关于编制体制的东西,我也一直在研究,也做过这方面的论文,虽然知道改革太难,但军人的职责要求我还是要去思考这些东西,去说出实情和真话,尽管在领导眼里这是大大的异类甚至麻烦。dada2000兄如不弃,想做单独的交流。联系方式可以在邮箱里留。我的邮箱:jeddy-liu@sohu.com
<P>裁军裁军,裁了10多次了还有200多300w,什么狗屁啊</P>
<P>在CD这个痰盂里很难得看到这样头脑清楚,分析明确又有条有理的好文章。比很多贵宾,版主强很多。愿与阁下相望于江湖。。。。敬仰中</P><P>此帖技术含量很高,dada2000兄看来不是吹的,愿老兄在CD等痰盂之外的现实中有用武之地,能为PLA建设出力(美好愿望)</P><P>此帖值得上浮。。。。。</P>[em05][em05][em05]
<B>以下是引用<I>zhulingjun</I>在2005-1-24 2:33:49的发言:</B>

<P>裁军裁军,裁了10多次了还有200多300w,什么狗屁啊</P>


中国军队人太少了不行
<B>以下是引用<I>zhulingjun</I>在2005-1-24 2:33:49的发言:</B>

<P>裁军裁军,裁了10多次了还有200多300w,什么狗屁啊</P>

<P>
<P>军队裁减要以不削弱战斗力为限,在先进武器装备没有服役之前,还需要人数的优势,目前军队数量有250万,考虑到我国陆地疆界较长,安全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有大量的边防部队,部队的投送也没有达到美国那样的技术水平,这个数量应该在10年之内是合适的。将来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服役后,特别是空军和海军的打击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陆军的投送技术和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时。数量会减少到200万左右,但是200万这个数字是比较适合的,而且海军和空军的数量将有可能大幅提高。</P>
<P>我们的边疆不同于美国,美国只有两个临国,所以不需要太多陆军,而我们恐怕没有这么好的条件。</P>
现在部队正在搞精简,都是不是为了转换编制体制!
<B>以下是引用<I>tiengulden</I>在2005-1-24 17:30:10的发言:</B>
现在部队正在搞精简,都是不是为了转换编制体制!


有这方面的考虑,一边裁减员额,一方面调整结构,一方面理顺隶属和指挥系统。由于我们的先进武器缺口太大,这个过程会比较长,尤其是海军和空军,大量落后装备急待替换,兵员结构需要调整,另一方面,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周期又比较长,所以我们的部队只能是一部分一部分装备先进武器,每个军区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先进装备,但是并不全部都是新装备,于是就出现了“王牌军”“杂牌军”的区分,部队的指挥系统也会有一些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钱的问题,需要时间需要磨合一个时期。
人量不等于质量
<P>这篇文章对弊端说得非常具体!</P><P>而且我也能接触一些~~~~~~~~某些军队行政机关的军人啊~~~~~~~~~~~~真是不想说了</P><P>我想说,工人能下岗,这些人更要下岗,工人1个月600元而已,好歹还能干点活~~~~~~~~~~柿子都是找软的捏啊!</P>
<B>以下是引用<I>dada2000</I>在2005-1-21 12:10:09的发言:</B>

<P>新军事革命对我军陆军编制体制的冲击</P>
<P>大大2000</P>
<P>我军80年代中期就研讨军-旅-营的体制,到了1998裁军后,许多步兵师改为步兵旅,关于编制的提法也改变了,1982年以后的陆军军都叫诸兵种合成高级兵团(1985年后改称基本战役军团),原来的作战师(摩步师、机步师、坦克师、步兵师)其中前三种都叫做诸兵种合成战术兵团,坦克旅叫做诸兵种合成的初级战术兵团,有了摩步旅、机步旅后,这两种旅也叫做诸兵种合成的初级战术兵团。中国的集团军其实就是外国主要陆军的军。</P>
<P>苏军跟俄军虽然也是集团军辖师,但是苏军一直都有陆军军的编制(一般为2个师)。现在俄军也是大量裁减集团军军部,增加陆军军军部,逐步向军-旅-营体制过渡,应当看到苏军一直是大兵团诸兵种大纵深高速度进攻作战的倡导者,俄军的这种转变除了与国力军力下降有关外。最重要的就是以往编制5-6个师,将近9万人的集团军其实在苏军条令中也是当高级战术兵团使用的。</P>
<P>冷战时代苏军的战役军团实际上是编制2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连同其他各种支援部队组成的大约23万人方面军,这个方面军的人数跟美军的陆军军差不多,不过技术兵器要多的一倍乃至数倍,属于突击性质的作战编制,持续作战能力不如美军的军,这也是符合苏军快速高强度进攻作战条令的,属于一次性使用的集群,如果短时间内进攻不能凑效,这种方面军转入战场僵持或者防御就有点麻烦,不过苏军作战部队多,很可能这时候又更换上后方预备的方面军了,这样就始终保持矛头的锐利和完整。现在看俄军也抛弃了信奉数十年的大兵团作战思想了,是啊,一旦大兵团作战,恐怕就是世界大战了。对于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来说,一般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全面动员的大战模式。</P>
<P>
美军的编制是西方形式的,后勤能力很强,在师一级后勤力量很庞大,实际上美军的重型师既是战役编制,又是战术编制。冷战时期,在欧洲作战的一个重型师经过加强后勤后,最终要达到6万人,师的独立作战能力很强,攻防兼备,美国国力强,每个师的航空兵比苏军的集团军的都多(苏军集团军一个团,部分师有一个大队)。不过冷战时代,美军的现役师还没有苏联的集团军的数量多。美军也就是18个现役师,加上国民警卫队的师也不到40个。但是美军的现役师编制完整,基本上随时不经过补充就可以投入战斗。苏联的集团军和师虽然多,但是一类的并不很多,大多数都要经过1-3个月的补充才能投入作战。美军的国民警卫队的装备训练和战备水平要远远高于苏联的三类师,跟苏联的二类师也相差不大。苏军的战略就是要快速,不等美军和北约动员起来,就能用最锋利的矛头---驻东德和苏联西部集群达到战役的目的,一旦进攻不利,矛头被挫,美军跟北约转入平稳防御中,就会对苏联不利了。</P>
<P>中国是一直跟在苏联后边学,就是现在中国陆军的装备、编制、人员素质等水平也远远不如80年代的苏军。所以还不如跳过陆军全面机械化这一步,从半机械化向信息化作战转变。当然机械化是中国陆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完全跳过去而过渡到信息化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也是1998年后中国陆军从新拾起50年代倡导的机械化的主要原因。</P>
<P>所以中国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将目前的军旅体制集团军和部分2师1旅制集团军改为军,担负高级战术任务或者局部冲突中的基本战役任务。将部分集团军继续作为集团军也就是战区陆军的战役军团(平时可以兼战区陆军)来建设。美国陆军全球部署全球作战,也不过4个军部。我军只是在中国这么大的地方作战,用得着将近20个战役军团吗?中国的交通建设最近几年也不错,在陆军野战部队再次换装后,完全可以将战役军团裁减一半了。精简整编,不能光是精简缩编撤销,该充实的就要充实,不能一刀切。</P>
<P>
编制跟战略战术相联系,更跟体制相联系。编制改变了,体制不变化,就会出现结构性问题。比如中国陆军的师改旅,师改为旅后,由原来的师-团-连的管理和后勤补充体制,改为旅-营-连,因为总不能让旅部直接管理到连吧。这样营的管理功能就要完备,营长从以前单纯的不管理不管后勤的战场基层战术指挥员变成既要管理又要指挥了。但是我军从来不在营一级配备管理班子和参谋组织,营这级也不具备管理参谋和后勤功能。</P>
<P>虽然军衔给正营定的最高为中校(这也是副团的军衔),考虑到改为军-旅-营体制后,营长的晋升受到很大影响。但是我军的军官培训晋升体制并没有相应改变,没有把营长和副营长这一个级别作为军官培训的重点,也没有给营一级配备精干充实的管理参谋和后勤班子。当然在营一级配备司政后装四大处就有点多余了,不过效仿外军在营指挥班子(其实我军的营指挥班子就是4个人而已)基础上配备相应的作训、人事、后勤、装备军官,完善营的参谋通讯保障能力,做到能上传下达。将营的二级保障分队(比如通信排、修理队等)组建一个营的一级分队(例如营部连,这个连统一管理营下属的保障分队)。从以前连办伙食向全营集中办伙食转变,不仅节省炊事兵员,还能降低伙食成本,战时也更有利于跟进作战保障等。</P>
<P>总之,营这一级,尤其是作战营(步兵营、坦克营、伞兵营等)今后作战训练很可能不仅仅是营的下属兵力装备,还要加强,还要跟空军联合作战,成为合成作战营,这样的话对营的管理能力指挥能力参谋规划能力要求更高,营一级配备管理和指挥班子的要求更为迫切了。</P>
<P>现行体制也给野战部队的指挥军官晋升带来很大的不便。以前军-师-团-营,营长往上可以先平级当团副参谋长或者师司令部下属科的副科长,然后提升为副团级别的副团长,团参谋长或者师司令部的科长,从副团往正团可以担任团长,师司令部的副参谋长等职务,以此类推。而现在,旅属营的营长晋升副团,就只有担任旅的副参谋长,因为旅的副团位置只有旅司令部副参谋长、旅政治部副主任、旅后勤部长、旅装备部长这么几个,能留给指挥军官的也就是副参谋长了,旅下属的作战营和战斗支援营多达7-8个(不算旅属炮兵的营,毕竟旅属炮兵还有个跑兵团,能安排几个位置,但是也比以前少多了),可是旅副参谋长顶多配备2位,剩下的那些总不能到军部的司令部各个处当副处长吧。</P>
<P>所以说现在野战部队的营长,尤其是军-旅-营体制部队的营长晋升道路太崎岖了,很不利于保存这些有过基层带兵管理指挥的宝贵军官。30多岁,到了正营,就只能想着赶快转业或者军内改行,改为政治、后勤干部或者到省军区机关系统,这样各种机关的位置还能多一些,营长们哪有心思投身部队的管理指挥中呢?</P>
<P>有人要说了,我军还有庞大的省军区系统呢,有将近400个师级军分区,3000个团级武装部呢,这些机构拥有大量的师团位置,正好可以作为军官的蓄水池。这种想法是极其可笑的。军分区、武装部平时就几十个或者十多个干部,主要是民兵工作还有每年的征兵,年节慰问军属、地方党组织开会参加等,这都是些办公室的文职工作,跟政府部门的文物局、统计局(军分区、武装部还不能跟地方上工作繁多的税务局、工商局等相比)之类机构相似。</P>
<P>军分区、武装部平时不接触部队,也不接触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一个优秀的部队营长,到了这种地方,除了养老,还能怎么锻炼提高呢。即便是在省军区体统的副团位置待上2-3年,回到野战部队,年轻的军官又成长起来,这些从省军区锻炼回来的干部能有什么用呢?他们的知识、能力、体力、见识能跟2-3年前在野战部队当营长时相同就是最理想状态了,他们还能适应更高要求的野战部队师团领导岗位吗?</P>
<P>为何又谈到体制呢,对于个人来说,从野战部队到机关是人生旅程最大的幸福转折。可以不用训练、不用营区坐班、收入提高很大、可以住在条件好的城市、不用跟家属分离、还可以跟地方权力部分搞好关系等。对个人而言实在是好处多多,但是对国家对军队,就只有弊端没有好处了。就是因为存在着庞大的待遇优厚轻松的机关系统,使得优秀的野战部队军官不能安心于部队的服役,纷纷托关系转移。打起仗来还要靠野战部队啊,能靠那些机关的老爷们?</P>
<P>所以说我军建设长期是本末倒置,而美国等国家却是重点建设和加强作战和支援、保障部队,美国的机关大都是文职的公务员,这些人不受军官名额限制,不受服役起限制,不受晋升年限限制,实际上是军队的雇员。要知道军官军衔是国家最重要的名器,应当授予最适当担当的优秀的人,而不是随便哪个脑满肠肥、不懂军事、不懂科技的我党万金油干部就能授予军官军衔的啊。省军区系统最好尽快改为文职(保留少量军事干部编制),降低编制级别。同时应该规定机关的军官晋升要慢于野战部队(作战、支援、保障部队分队),指挥军官如果4年内不担任分队部队的主官而是在机关中,就不能再担任部队主官,在短期服役有就必须退役。</P>
<P>说实在,我军现有的作战营恐怕还不到600个,今后还可能减少。这是我军今后基层合成作战的主要力量,只要配备好这不到600个作战营的指挥管理班子,培养好这600个营长,我军的初级作战单元建设就有了好的保证。我军军官多达几十万,副团以上的军官也有将近6-8万(估算),但是重要的陆军指挥军官其实从营长、旅长、军长加起来能有1000人就最多了,就跟海军培养一个潜艇艇长一个驱逐舰长要花费比飞行员更多的金钱一样,陆军的这些分队部队的主官也跟艇长舰长和空军的飞行部队指挥员一样是非常宝贵的,尽管他们可能是中校,但是那些机关中的数万其他中校能跟他们相比吗?能划等号吗?孰轻孰重还不明显吗?</P>

<P>

<P>武装部不是部队编制,是地方行政机关。是国防动员机制的一部分。是军民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的军队数量正在缩编,军官的裁减是必要的,营长算什么?在战争当中会涌现出比那些退役营长更优秀的军官,所以没有必要担心。</P>
<P>过去我们的经验是,营长死了由副营长接替,副营长死了由几个连长中的一个接替。不信还找不到一个营长。开玩笑!</P>
<B>以下是引用<I>zhulingjun</I>在2005-1-25 4:48:05的发言:</B>

<P>这篇文章对弊端说得非常具体!</P>
<P>而且我也能接触一些~~~~~~~~某些军队行政机关的军人啊~~~~~~~~~~~~真是不想说了</P>
<P>我想说,工人能下岗,这些人更要下岗,工人1个月600元而已,好歹还能干点活~~~~~~~~~~柿子都是找软的捏啊!</P>

<P>
<P>不同的岗位要求有不同的职责范围,只要能够胜任岗位工作,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人品是另外一个问题。工人能胜任军人的岗位职责吗?</P>
<P>这位仁兄不要昏了头!</P>
<P>“过去我们的经验是,营长死了由副营长接替,副营长死了由几个连长中的一个接替。不信还找不到一个营长。开玩笑!”</P><P>——那样的战争,过去行,现在我们也打不起了。</P><P>佩服楼主的观察力和认真精神。</P>
<P>以前的冷战时代,都时兴师、集团军群集结突击;</P><P>以后的战场,我估计营一级将会是主要的“独立作战编成”。编制再大了,就容易让对方发觉而受到压制打击;编制再小了,就不可能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了。</P>
<P>30年内都不可能</P>
<B>以下是引用<I>windmind</I>在2005-1-25 10:13:46的发言:</B>

<P>“过去我们的经验是,营长死了由副营长接替,副营长死了由几个连长中的一个接替。不信还找不到一个营长。开玩笑!”</P>
<P>——那样的战争,过去行,现在我们也打不起了。</P>
<P>佩服楼主的观察力和认真精神。</P>


怎么打不起。到战场上,有军官死了,首先就是要有人暂时代理。如果能做的好就可以留任,难道在战场上还需要上面派?如果空降部队死了军官,难道还要上面专门再空投一个不成?
<P>有很多理想化的东西,在平时因为体制啊、人际关系网啊什么的,很难实现。但在战时,可能就会把很多平时给拌住的东西得以投入实践中去。</P>
<B>以下是引用<I>老伞兵</I>在2005-1-25 16:53:30的发言:</B>

<P>有很多理想化的东西,在平时因为体制啊、人际关系网啊什么的,很难实现。但在战时,可能就会把很多平时给拌住的东西得以投入实践中去。</P>

<P>平时不建好、编好、训好、练好,战时就幻想能有大的改变那是痴心妄想,我们(还有国外)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部队的现状将来是要用血来做代价的,只是不知道是官老爷的血还是我们这些平民子弟出身的基层官兵的血。</P>
敌人是你最好的干部部长。大大兄深得我心啊!
<P>苏军跟俄军虽然也是集团军辖师,但是苏军一直都有陆军军的编制(一般为2个师)。现在俄军也是大量裁减集团军军部,增加陆军军军部,逐步向军-旅-营体制过渡,应当看到苏军一直是大兵团诸兵种大纵深高速度进攻作战的倡导者,俄军的这种转变除了与国力军力下降有关外。最重要的就是以往编制5-6个师,将近9万人的集团军其实在苏军条令中也是当高级战术兵团使用的。-----80年代,苏军陆军军是试验性的,到解体前也只有2个,且美苏裁军协议签定后就裁撤了。苏军合成集团军是基本战役兵团。(可参看《苏军大百科》、80年代的《外军学术》)</P><P>    冷战时代苏军的战役军团实际上是编制2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连同其他各种支援部队组成的大约23万人方面军,这个方面军的人数跟美军的陆军军差不多,不过技术兵器要多的一倍乃至数倍,属于突击性质的作战编制,持续作战能力不如美军的军,这也是符合苏军快速高强度进攻作战条令的,属于一次性使用的集群,如果短时间内进攻不能凑效,这种方面军转入战场僵持或者防御就有点麻烦,不过苏军作战部队多,很可能这时候又更换上后方预备的方面军了,这样就始终保持矛头的锐利和完整。现在看俄军也抛弃了信奉数十年的大兵团作战思想了,是啊,一旦大兵团作战,恐怕就是世界大战了。对于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来说,一般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全面动员的大战模式。----苏军方面军是战略、战役军团,实际上是由2-4合成集团军、1-2坦克集团军(或坦克独立军、师)、1-2个空军集团军、1-2空突旅、1炮兵师、1重炮旅、1特作旅等编成,除了一些直属队是固定编制,其他都是由任务搭积木,人数一般在20-45万之间。(可参看《苏军内幕》、81--86年版的《苏军进攻战役》)</P><P>    美军的编制是西方形式的,后勤能力很强,在师一级后勤力量很庞大,实际上美军的重型师既是战役编制,又是战术编制。冷战时期,在欧洲作战的一个重型师经过加强后勤后,最终要达到6万人,师的独立作战能力很强,攻防兼备,美国国力强,每个师的航空兵比苏军的集团军的都多(苏军集团军一个团,部分师有一个大队)。不过冷战时代,美军的现役师还没有苏联的集团军的数量多。美军也就是18个现役师,加上国民警卫队的师也不到40个。但是美军的现役师编制完整,基本上随时不经过补充就可以投入战斗。苏联的集团军和师虽然多,但是一类的并不很多,大多数都要经过1-3个月的补充才能投入作战。美军的国民警卫队的装备训练和战备水平要远远高于苏联的三类师,跟苏联的二类师也相差不大。苏军的战略就是要快速,不等美军和北约动员起来,就能用最锋利的矛头---驻东德和苏联西部集群达到战役的目的,一旦进攻不利,矛头被挫,美军跟北约转入平稳防御中,就会对苏联不利了。-----现在的后保旅不是后勤加强吗?你该看看美军网站和其他的报道,远的不说,伊战中的美3、4师都不是全师战斗建制,一般都是以师的名义加强了其他师的现役或预备役部分队。</P><P>    中国是一直跟在苏联后边学,就是现在中国陆军的装备、编制、人员素质等水平也远远不如80年代的苏军。所以还不如跳过陆军全面机械化这一步,从半机械化向信息化作战转变。当然机械化是中国陆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完全跳过去而过渡到信息化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也是1998年后中国陆军从新拾起50年代倡导的机械化的主要原因。-----50年代后期,我军就提出了“以我为主”的建军思想,是非常正确的,“轻型化”正是间于中国的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所限;后矫之过正,全军“骡马化”,走了弯路、开了倒车。60年代后期,就逐步在纠正,“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近40年时间使中国的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有了质的提高。跨越式发展是跟上并超越世界水平的唯一途径,但还得脚踏实地,“跟上并超越世界水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富和强是中国复兴的必要保障,缺一不可,苏联就是前车之鉴。</P><P>    所以中国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将目前的军旅体制集团军和部分2师1旅制集团军改为军,担负高级战术任务或者局部冲突中的基本战役任务。将部分集团军继续作为集团军也就是战区陆军的战役军团(平时可以兼战区陆军)来建设。美国陆军全球部署全球作战,也不过4个军部。我军只是在中国这么大的地方作战,用得着将近20个战役军团吗?中国的交通建设最近几年也不错,在陆军野战部队再次换装后,完全可以将战役军团裁减一半了。精简整编,不能光是精简缩编撤销,该充实的就要充实,不能一刀切。----“集团军”、“军”只是称谓,“名非名,非常名”。中国的交通建设最近几年是不错,但和世界强国相比就差了,不论是路网配系、通车里程,还是道路等级、通行能力,均是这样。你看看可罗拉多的几条山地高速公路就能知道差距了。前几天,我国发布了“三十年路网建设计划”,太好了,太及时了,本世纪中业的战略目标就应这样具体量化,什么是“中等发达”哦?!</P><P>    编制跟战略战术相联系,更跟体制相联系。编制改变了,体制不变化,就会出现结构性问题。比如中国陆军的师改旅,师改为旅后,由原来的师-团-连的管理和后勤补充体制,改为旅-营-连,因为总不能让旅部直接管理到连吧。这样营的管理功能就要完备,营长从以前单纯的不管理不管后勤的战场基层战术指挥员变成既要管理又要指挥了。但是我军从来不在营一级配备管理班子和参谋组织,营这级也不具备管理参谋和后勤功能。----旅部直接管理到连后勤不好吗?后勤:战区--师--团--连、战区--旅--连,哪样更好?这正好解决后勤方面的信息化问题,不进行信息化改革,减少指挥层次就是一句空话,作战是会吃大亏的。“军--旅--营”正是考虑了战争和冲突的规模和强度,营指挥员应是一个单纯战术指挥员,必竟作战才是基层分队的要务,如果搞“小而全”是不合适的。</P><P>    虽然军衔给正营定的最高为中校(这也是副团的军衔),考虑到改为军-旅-营体制后,营长的晋升受到很大影响。但是我军的军官培训晋升体制并没有相应改变,没有把营长和副营长这一个级别作为军官培训的重点,也没有给营一级配备精干充实的管理参谋和后勤班子。当然在营一级配备司政后装四大处就有点多余了,不过效仿外军在营指挥班子(其实我军的营指挥班子就是4个人而已)基础上配备相应的作训、人事、后勤、装备军官,完善营的参谋通讯保障能力,做到能上传下达。将营的二级保障分队(比如通信排、修理队等)组建一个营的一级分队(例如营部连,这个连统一管理营下属的保障分队)。从以前连办伙食向全营集中办伙食转变,不仅节省炊事兵员,还能降低伙食成本,战时也更有利于跟进作战保障等。
    总之,营这一级,尤其是作战营(步兵营、坦克营、伞兵营等)今后作战训练很可能不仅仅是营的下属兵力装备,还要加强,还要跟空军联合作战,成为合成作战营,这样的话对营的管理能力指挥能力参谋规划能力要求更高,营一级配备管理和指挥班子的要求更为迫切了。
    现行体制也给野战部队的指挥军官晋升带来很大的不便。以前军-师-团-营,营长往上可以先平级当团副参谋长或者师司令部下属科的副科长,然后提升为副团级别的副团长,团参谋长或者师司令部的科长,从副团往正团可以担任团长,师司令部的副参谋长等职务,以此类推。而现在,旅属营的营长晋升副团,就只有担任旅的副参谋长,因为旅的副团位置只有旅司令部副参谋长、旅政治部副主任、旅后勤部长、旅装备部长这么几个,能留给指挥军官的也就是副参谋长了,旅下属的作战营和战斗支援营多达7-8个(不算旅属炮兵的营,毕竟旅属炮兵还有个跑兵团,能安排几个位置,但是也比以前少多了),可是旅副参谋长顶多配备2位,剩下的那些总不能到军部的司令部各个处当副处长吧。
    所以说现在野战部队的营长,尤其是军-旅-营体制部队的营长晋升道路太崎岖了,很不利于保存这些有过基层带兵管理指挥的宝贵军官。30多岁,到了正营,就只能想着赶快转业或者军内改行,改为政治、后勤干部或者到省军区机关系统,这样各种机关的位置还能多一些,营长们哪有心思投身部队的管理指挥中呢?
    有人要说了,我军还有庞大的省军区系统呢,有将近400个师级军分区,3000个团级武装部呢,这些机构拥有大量的师团位置,正好可以作为军官的蓄水池。这种想法是极其可笑的。军分区、武装部平时就几十个或者十多个干部,主要是民兵工作还有每年的征兵,年节慰问军属、地方党组织开会参加等,这都是些办公室的文职工作,跟政府部门的文物局、统计局(军分区、武装部还不能跟地方上工作繁多的税务局、工商局等相比)之类机构相似。
    军分区、武装部平时不接触部队,也不接触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一个优秀的部队营长,到了这种地方,除了养老,还能怎么锻炼提高呢。即便是在省军区体统的副团位置待上2-3年,回到野战部队,年轻的军官又成长起来,这些从省军区锻炼回来的干部能有什么用呢?他们的知识、能力、体力、见识能跟2-3年前在野战部队当营长时相同就是最理想状态了,他们还能适应更高要求的野战部队师团领导岗位吗?
    为何又谈到体制呢,对于个人来说,从野战部队到机关是人生旅程最大的幸福转折。可以不用训练、不用营区坐班、收入提高很大、可以住在条件好的城市、不用跟家属分离、还可以跟地方权力部分搞好关系等。对个人而言实在是好处多多,但是对国家对军队,就只有弊端没有好处了。就是因为存在着庞大的待遇优厚轻松的机关系统,使得优秀的野战部队军官不能安心于部队的服役,纷纷托关系转移。打起仗来还要靠野战部队啊,能靠那些机关的老爷们?
    所以说我军建设长期是本末倒置,而美国等国家却是重点建设和加强作战和支援、保障部队,美国的机关大都是文职的公务员,这些人不受军官名额限制,不受服役起限制,不受晋升年限限制,实际上是军队的雇员。要知道军官军衔是国家最重要的名器,应当授予最适当担当的优秀的人,而不是随便哪个脑满肠肥、不懂军事、不懂科技的我党万金油干部就能授予军官军衔的啊。省军区系统最好尽快改为文职(保留少量军事干部编制),降低编制级别。同时应该规定机关的军官晋升要慢于野战部队(作战、支援、保障部队分队),指挥军官如果4年内不担任分队部队的主官而是在机关中,就不能再担任部队主官,在短期服役有就必须退役。
    说实在,我军现有的作战营恐怕还不到600个,今后还可能减少。这是我军今后基层合成作战的主要力量,只要配备好这不到600个作战营的指挥管理班子,培养好这600个营长,我军的初级作战单元建设就有了好的保证。我军军官多达几十万,副团以上的军官也有将近6-8万(估算),但是重要的陆军指挥军官其实从营长、旅长、军长加起来能有1000人就最多了,就跟海军培养一个潜艇艇长一个驱逐舰长要花费比飞行员更多的金钱一样,陆军的这些分队部队的主官也跟艇长舰长和空军的飞行部队指挥员一样是非常宝贵的,尽管他们可能是中校,但是那些机关中的数万其他中校能跟他们相比吗?能划等号吗?孰轻孰重还不明显吗?</P><P>----我军军官到底有多少能由少尉升到上将?我们要不要为其退出现役后的生活考虑,要不要为其退出现役后可能影响的服役兵员考虑。我军军官培训晋升体制是在改革,但不是你说的那样,而是让有前途的野战军官在熟悉本职的情况下,尽量在作战、政治、后勤、装备平级岗位上交流,以达到全面、螺旋上升。在一定级别后,还应在野战部队、地方部队、院校机关和军兵种之间交流。一名优秀的军人不应仅仅是作战机器,还应是一名博学之士,应自觉得学习一切有用的知识,因为战争是最讲究历史经验的累集和现代科技的应用。地方部队(你称“省军区、军分区、武装部系统”)平时不接触部队是你的误会,征兵、民兵是武装力量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地方部队工作的一部分,打大仗的可能不是没有。野战部队的教导队也要储备xxx%的骨干。
    美英军的做法是和其装备、战略战术紧密相关的,你看看美军,他的指挥军官也不是一直呆在野战部队。以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美军总指挥弗兰克斯为例。汤米·弗兰克斯1945年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温尼伍德,1964年进入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学习,用弗兰克斯自己的话说,当时他的学习成绩“极惨”。弗兰克斯于1967年参军,很快成为一名炮兵军官并被调往越南参加战斗。在越南他因负伤获得三枚紫心勋章。从越南回国后,弗拉克斯进入得克萨斯州大学阿灵顿分校学习,这次成为模范学生。70年代,他被调到五角大楼的军队总检查官办公室工作,专门负责军队和国会领袖之间的沟通。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时,弗兰克斯担任美军的作战师长。海湾战争结束后任美国驻韩国混合部队司令官,后升任三星中将并担任美军联合作战中央司令部陆军指挥官。2000年6月,弗兰克斯被提升为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晋升为四星上将。2001年10月,弗兰克斯指挥中央司令部向阿富汗发动代号为“持久自由”的军事行动,击溃了塔利班武装,重创“基地”组织。2003年3月,弗兰克斯坐镇卡塔尔指挥“伊拉克自由行动”,他所辖美英等国联军攻入伊拉克,推翻了萨达姆政府。</P>
<P>“怎么打不起。到战场上,有军官死了,首先就是要有人暂时代理。如果能做的好就可以留任,难道在战场上还需要上面派?如果空降部队死了军官,难道还要上面专门再空投一个不成?”——联合作战的营,主官通晓多方面的技能,受到的培训不是临时可以学到的,顶多有一两个备份人员,不可能象守上甘岭那样不计伤亡地火箭搬提升主官。否则这个营的作战能力只能当一个连、一个排用。</P>
即便如此,上甘岭战役中,陆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是派调有经验的连长、营长补充前线损失,应急提拔终究是不得已为之。为保证营的战斗力,空投一个营长,在未来战争中不是没有可能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8 0:24:18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8 0:43:34编辑过]


补充几点:

1,武装部目前都是军队编制,部长、政委(有的还有副部长,副政委编制)和主要的参谋干事(有的还设股,股长,副股长等)都是现役军官,一个武装部至少2个上校。1985年精简整编,将全国绝大多数武装部划归地方(除少数边海防地区外),1996年重新将武装部收归军队,列入军队编制,隶属于军分区、警备区(含直辖市辖区武装部)。由于民兵大幅度缩减,训练大幅度减少,预备役管理由省军区和部分军分区、警备区管理,我军正规化程度加快,军队士官增多,每年征集的义务兵数量逐年减少等因素,现在的武装部,尤其是内地武装部,基本上平日没有什么工作可做,即便是每年的征兵工作,还要从各级政府抽调人员和部队接兵人员组成临时的征兵办公室来操作,所以说武装部的功能很值得探讨了。我也有好几套改革的方案,不过不是在这个贴子中讨论的。

2,营,尤其是战斗营,在世界各国军队中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军因为自身的问题,长期把团作为最低级部队建设,忽略营的功能和建设,这在世界上也是不多的情况。尤其是新时期,军队规模逐渐缩小,合成程度这20多年来,由军区(方面军、兵团)向陆军军,从陆军军向-陆军作战师,从陆军作战师-陆军作战旅、团下移,目前我军的所有作战旅、团都实现了合成。在现代战场上,即便是旅、团规模也很容易遭到敌火力大规模杀伤,迫使军队不得不向营合成转化,由于通讯手段的改善,营级作为合成战术单元独立作战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但是编制上一般不采用平时营级合成的方法,以方便管理需要。战时则组成合成作战营。

美军早在韩战时代就实现了以步兵团为主,增加炮兵、坦克兵、防空兵、工兵等其他兵种分队,组成团级战斗队,遂行独立作战功能。由美军步兵第7师步兵第31团(北极熊团)团部为主组建的第31团级战斗队,在韩战第二次战役的长津湖战斗中,遭到我志愿军第27军8个团围攻,苦战竟日,团部被歼,损失过半。我军军史称全歼美军一个整团(事实有误,第31团只有团部和一个营另第32团一个营被歼,第31团另外2个营没有参加战斗,完好)。在第4次战役的砥平里战斗中,我军4个师围攻美军一个加强团,数日不能歼灭,我军只好遗尸几千具,撤围而去。以上2个战例,也说明了经过合成的团级部队强大的战斗力,普通的单一兵种的部队即便数倍乃至十倍于合成部队,也不能取得有效战果。

彭总对韩战经验极为重视,50年代我军在师以下合成方面走的较远,也正是看到了合成部队的威力。由于各种原因,我军合成度很低,60-70年代一个经过战时加强的陆军军勉强能在防御作战中抗衡一个苏联摩托化步兵师,依靠陆军军的力量想消灭和击溃该师则很难。80年代初期,我军试验合成集团军,在陆军军内编入坦克师、炮兵师、高炮师、工兵团、舟桥团等,就想能歼灭苏军一个摩托化步兵师。长期以来,我军规模庞大,就是因为自身合成度太低,只能维持庞大的力量,用人力数量型来对抗敌人的质量效能型。</P><P>现在中国经济好转,国力增强,军队人员素质提高,更应该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加强我军的合成兵种部队分队建设,演练新编制、新战法,探索一条新时期的战术、战役理论,而不是死抱着长期僵化落后呆板的编制体制战术等。美军不仅早早实现了战时战斗营级合成,组成营级战斗队(弹性编制),还实现了军兵种合成,在合成作战方面,早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美军的营甚至连在作战时,就可以呼唤建制内的陆军航空兵或者空军、海军的航空兵进行空中打击。

而我军,即便集团军级别,也还是初步实现陆军的部分诸兵种(还欠缺陆军航空兵和近程地地导弹等高技术兵种)合成,距离军兵种合成作战还很遥远。我军的陆军合成建设,即便距离世界中等水平,还有相当长的路。现在最重要的研究世界新军事变革,迎头赶上世界新军事发展,而不是无知的不看外边的世界,不了解自身的缺陷不足,躺在数十年一边倒的有意识利己宣传上固步自封,我军的现实水平实在没有什么可夸耀的,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应该感到时间紧迫,而不是闭着眼重复几十年惯用的宣传口号和谎言。宣传的谎言在很大程度上根本欺骗和恐吓不了敌人,只能掩盖自身的虚弱,造成自身和不知情的民众盲目的自大,祸国之罪莫大焉。

另外在抗战中后期某次战役(记不清了,可能是第3次长沙战役),日军被我军包围,大队、中队干部损失惨重,日军中国派遣军临时用运输机向包围圈中的日军空投了相当数量的大队、中队干部,要知道日军的下级军官和军士的能力都非常的强,相当专业,但是日军并没有战时提升军官来代替指挥,而是采用了空投指挥员的方法,这也是日军在14年侵华战争中,唯一在中国采用的空投战术。此次战役后期,加强了指挥员的日军,最终冲破我军的包围。我军长期沿用的临时提拔下级代替指挥的方法,根本早已不适合营以下分队,本身这种做法就是正规化不允许的,居然还有人振振有词的说这是传统,那也是糟糕的传统,是应该摈弃的传统。

补充几点:

1,武装部目前都是军队编制,部长、政委(有的还有副部长,副政委编制)和主要的参谋干事(有的还设股,股长,副股长等)都是现役军官,一个武装部至少2个上校。1985年精简整编,将全国绝大多数武装部划归地方(除少数边海防地区外),1996年重新将武装部收归军队,列入军队编制,隶属于军分区、警备区(含直辖市辖区武装部)。由于民兵大幅度缩减,训练大幅度减少,预备役管理由省军区和部分军分区、警备区管理,我军正规化程度加快,军队士官增多,每年征集的义务兵数量逐年减少等因素,现在的武装部,尤其是内地武装部,基本上平日没有什么工作可做,即便是每年的征兵工作,还要从各级政府抽调人员和部队接兵人员组成临时的征兵办公室来操作,所以说武装部的功能很值得探讨了。我也有好几套改革的方案,不过不是在这个贴子中讨论的。

2,营,尤其是战斗营,在世界各国军队中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军因为自身的问题,长期把团作为最低级部队建设,忽略营的功能和建设,这在世界上也是不多的情况。尤其是新时期,军队规模逐渐缩小,合成程度这20多年来,由军区(方面军、兵团)向陆军军,从陆军军向-陆军作战师,从陆军作战师-陆军作战旅、团下移,目前我军的所有作战旅、团都实现了合成。在现代战场上,即便是旅、团规模也很容易遭到敌火力大规模杀伤,迫使军队不得不向营合成转化,由于通讯手段的改善,营级作为合成战术单元独立作战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但是编制上一般不采用平时营级合成的方法,以方便管理需要。战时则组成合成作战营。

美军早在韩战时代就实现了以步兵团为主,增加炮兵、坦克兵、防空兵、工兵等其他兵种分队,组成团级战斗队,遂行独立作战功能。由美军步兵第7师步兵第31团(北极熊团)团部为主组建的第31团级战斗队,在韩战第二次战役的长津湖战斗中,遭到我志愿军第27军8个团围攻,苦战竟日,团部被歼,损失过半。我军军史称全歼美军一个整团(事实有误,第31团只有团部和一个营另第32团一个营被歼,第31团另外2个营没有参加战斗,完好)。在第4次战役的砥平里战斗中,我军4个师围攻美军一个加强团,数日不能歼灭,我军只好遗尸几千具,撤围而去。以上2个战例,也说明了经过合成的团级部队强大的战斗力,普通的单一兵种的部队即便数倍乃至十倍于合成部队,也不能取得有效战果。

彭总对韩战经验极为重视,50年代我军在师以下合成方面走的较远,也正是看到了合成部队的威力。由于各种原因,我军合成度很低,60-70年代一个经过战时加强的陆军军勉强能在防御作战中抗衡一个苏联摩托化步兵师,依靠陆军军的力量想消灭和击溃该师则很难。80年代初期,我军试验合成集团军,在陆军军内编入坦克师、炮兵师、高炮师、工兵团、舟桥团等,就想能歼灭苏军一个摩托化步兵师。长期以来,我军规模庞大,就是因为自身合成度太低,只能维持庞大的力量,用人力数量型来对抗敌人的质量效能型。</P><P>现在中国经济好转,国力增强,军队人员素质提高,更应该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加强我军的合成兵种部队分队建设,演练新编制、新战法,探索一条新时期的战术、战役理论,而不是死抱着长期僵化落后呆板的编制体制战术等。美军不仅早早实现了战时战斗营级合成,组成营级战斗队(弹性编制),还实现了军兵种合成,在合成作战方面,早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美军的营甚至连在作战时,就可以呼唤建制内的陆军航空兵或者空军、海军的航空兵进行空中打击。

而我军,即便集团军级别,也还是初步实现陆军的部分诸兵种(还欠缺陆军航空兵和近程地地导弹等高技术兵种)合成,距离军兵种合成作战还很遥远。我军的陆军合成建设,即便距离世界中等水平,还有相当长的路。现在最重要的研究世界新军事变革,迎头赶上世界新军事发展,而不是无知的不看外边的世界,不了解自身的缺陷不足,躺在数十年一边倒的有意识利己宣传上固步自封,我军的现实水平实在没有什么可夸耀的,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应该感到时间紧迫,而不是闭着眼重复几十年惯用的宣传口号和谎言。宣传的谎言在很大程度上根本欺骗和恐吓不了敌人,只能掩盖自身的虚弱,造成自身和不知情的民众盲目的自大,祸国之罪莫大焉。

另外在抗战中后期某次战役(记不清了,可能是第3次长沙战役),日军被我军包围,大队、中队干部损失惨重,日军中国派遣军临时用运输机向包围圈中的日军空投了相当数量的大队、中队干部,要知道日军的下级军官和军士的能力都非常的强,相当专业,但是日军并没有战时提升军官来代替指挥,而是采用了空投指挥员的方法,这也是日军在14年侵华战争中,唯一在中国采用的空投战术。此次战役后期,加强了指挥员的日军,最终冲破我军的包围。我军长期沿用的临时提拔下级代替指挥的方法,根本早已不适合营以下分队,本身这种做法就是正规化不允许的,居然还有人振振有词的说这是传统,那也是糟糕的传统,是应该摈弃的传统。
韩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9 23:34:11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9 23:28:41编辑过]
<P>抗美援朝砥平里之战那时志愿军那什么搞合成啊?</P><P>另:</P><P>轻敌;</P><P>参战部队多(大约是来自3个军的8个团)通信、协调不利;</P><P>炮少、炮弹少(砥平里可是攻坚战);</P><P>白天美军飞机多,只能夜晚进攻,无法连续攻击;</P><P>美军虽说是团级,但也有约6千,在狭小地域有工事据守;</P><P>这些直接导致我军失利。</P><P>把砥平里战例作为编制合成有利,不合成无利的论据太勉强了。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轻敌,装备低劣,无制空权。如果多几万发炮弹,也不会失败。</P>
<B>以下是引用<I>慎战</I>在2005-1-28 0:41:23的发言:</B>



<P>   这个大大2000在JC上的一贯风格就是在他的文章里夹带包藏祸心的私货。单被“新新人类”就有好几次质问得哑口无言了。


<P>  “水平差”?那你,还有他水平有多高?你真要是高你去军事院校当教员或者去指挥千军万马去!网上的灌水乃至讨论无非就是一个军事兴趣爱好而已,都不是吃军事这碗饭的,你水平能高到哪里去?真要是比“水平”,那我们射击(从手枪到红箭前卫)越野,通过障碍,武装泅渡,野战生存,跳伞,攀登,驾驶,爆破,格斗(捕俘)我随便你挑!


<P>  
</P>

<P>我看真正包藏祸心的恐怕恰恰是你自己。舰船早就不是原来的那个舰船了,水平下降的惨不忍睹,除了一些愤青在那里意淫和打口水仗,还有什么东西?大大2000这样的高手早就流失殆尽了。他水平有多高?从文章里就可以看的出。大部分说的都切中部队当前的要害和时弊,就这一点就说明他水平高(和你还有你提到的那些家伙相比)。部队现在隐藏的重重危机、黑幕和弊端,你们说过或者敢说多少?除了想继续趟混水做既得利益者就是无知者无畏而已。我就是军人,基层和总部机关都待过,我的同学、战友来自全军各个精锐部队的都有,当前的部队什么样,基层官兵都怎么想,我敢说自己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说什么“你真要是高你去军事院校当教员或者去指挥千军万马去!”,我可以告诉你,我在军校读书的时间也不少了,包括国防大学、军科的所谓专家教授也接触过不少,可有谁能或者敢发出这样的声音,提出这样的见解?(哪怕是私下里也一样)。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除了搞那些毫无用处的官样文章和形式主义,还能干什么?大大2000兄绝对要比绝大多数的军校教员、教授强的多——当然,这也是整个军队的大环境决定的。至于“指挥千军万马”,一个优秀的军事理论家和实际的指挥员有多大差别你知道吗?根本是“术业有专攻”的问题嘛。拉姆斯菲尔德领导搞美军改革的作用要比那些前线的指挥官不知大多少倍!因为这是决定军队建设方向的根本问题。现代战争,80%以上的结果是平时的军队建设水准已经决定了的!目前的部队里,真正全心投入去搞军事问题研究的还有多少?吃军事这碗饭的,混的要远远多于干的,比起大大2000这样的网友,专业精神和水平恐怕真的是天壤之别。至于你后面的“真要是比“水平”,那我们射击(从手枪到红箭前卫)越野,通过障碍,武装泅渡,野战生存,跳伞,攀登,驾驶,爆破,格斗(捕俘)我随便你挑!”才是真正没水平的话,军事思想和军事技能怎么个比法?一支只有匹夫之勇的军队在现代战场上只能是一堆血肉堆砌的垃圾!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