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必然要沦为民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2:21:55
如果选民只知道通过选票“敲诈”政府;或者,政党为了赢得政权,不顾国家财政是否负担得起,漫天许诺,要在上台后实行各种福利,结果必然要导致国库空虚,甚至债台高筑,难以收拾,甚至使国家破产。
吴俊刚

吴俊刚专栏

  眼见欧洲诸国主权债务危机一幕幕上演,不禁想起过去几届美国大选期间,一则重复在网上流传的警示性电邮,前后两段,大意如下:

  “民主总是暂时性的,它根本无法成为一种永恒的政府形式。一旦选民发现,他们可以通过选票大把掏国库的钱,民主就无以为继。而从那一刻起,多数选民总会投选那些承诺要动用公款给他们带来最多好处的候选人。结果是,民主将因政府财政政策的松懈而垮掉,取而代之的往往就是独裁统治。

  “有史以来,世界上伟大的文明一般持续约200年。在这200年期间,有关国家都会经历以下的发展阶段:从(思想)受束缚到有精神信仰;从有信仰到有勇气;从有勇气到有自由;从有自由到富裕;从富裕到自满;从自满到散漫;从散漫到依赖;从依赖又重回受束缚。”

  电邮说这番话是引述自公元1787年一位叫亚历山大·泰勒(Alexander Tyler)的苏格兰裔历史教授。但有关来源引起质疑,有人特地翻查各种历史资料,证实确有泰勒其人,但无法在他的著作中找到这样的话。这两段话看起来很现代,应该是现在的人杜撰的。有人则指出,这段话的前半部和后半部是不同人说过的,经由后人把它们拼凑到一起。

  如果我们不去理会出处,单看电邮所要传达的警讯,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其中所夹带的宿命论并不可取。概括地说,两段话集中点出了民主的陷阱和民主的“怪圈”。发出电邮的显然是有心人,旨在提醒人们千万别掉进民主的陷阱。如果选民只知道通过选票“敲诈”政府;或者,政党为了赢得政权,不顾国家财政是否负担得起,漫天许诺,要在上台后实行各种福利,结果必然要导致国库空虚,甚至债台高筑,难以收拾,甚至使国家破产。

未雨绸缪,积谷防饥

  这当中所包含的警讯,不免让我们也联想到我国第一代政治领导人不时告诫国人的话语,尤其是最近刚去世的前副总理吴庆瑞博士所树立的节俭和量入为出的财政哲学。国人常听到的告诫是,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生活要节俭,别浪费;别把眼前所享有的一切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也千万不可变得懒散松懈,好逸恶劳;新加坡是个弹丸小国,我们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自强不息,随时应变,不断力争上游。同时,为了应付意想不到的经济不景气,甚或严重的衰退,我们有必要在好年头尽量的储蓄,未雨绸缪,积谷防饥,充实国家储备。
 揆诸今天南欧“猪国”(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简称PIGS)所面对的财经窘境,应该说电邮的警讯,确实是一番忠言。欧洲各国的主权债务危机说明,不管是哪里的选民,只要一票在手,首先想到的或许就是哪个政党和候选人能够答应给他们最大的好处和甜头,至于许诺的政党或政治人物是否真能变魔术,把白纸变成钞票,谁管。
  选民总是经不起诱惑的。承诺马上把国库里的钱拿出来花的政党或候选人,总是能获得他们的欢心。于是,欧洲式的社会主义催生了欧洲式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或“保姆国”(Nanny state),国家福利政策越走越过头,正所谓过犹不及,积重难返,现在终于走到国家破产的临界点。

福利需要有财政来源

  在好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福利国家模式确实很令世人羡慕。国家能为人民提供福利,这本身是好事。但是,福利需要有财政来源,当人口还相对年轻的时候,可能还撑得住,人口老龄化,加上经济停滞,失去竞争力之后,就只能吃老本,老本用尽之后,就只能借债和提高税率。因此,我们看到,欧洲各国的所得税、消费税率越来越高。像希腊等欧元区成员国,不能自己印钞票,也不能把货币贬值,所以只能举债。钱借得多了,债务连本带利,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又无法及时刹车,大刀阔斧开源节流,最终走到了还不起债和倒账的危险境地。

  然而,政党总是为了争夺政权而罔顾国家长远利益,为争取选票总是要走上民粹(populist)路线,以讨好选民。于是,政治逐渐流于平庸和哗众取宠,潘朵拉的盒子一打开,后果也难以收拾。这就是当前欧洲诸国财政危机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也印证了民主怪圈论。

  必须说,民选政府把人民的福利摆在第一位是应该的,但是,要为民谋福利,必须要先能搞好国家经济,而不是一味寅吃卯粮,致使国家负债累累,也养成人民懒散的恶习。英国、希腊、葡萄牙、西班牙人……可都不是平凡的民族。历史上,他们都是曾经东征西讨,叱咤风云,左右世局的强国。曾几何时,他们似乎都变得软化了,他们的政党政治也一再地重蹈覆辙,重复掉落民主的陷阱,跳不出怪圈的循环。为什么?我想,除了上述的民主或政党政治的先天性缺陷之外,终极因素应该就是人性的弱点。

教化是重要的议程

  古人说,“贫不学俭,富不学奢”,意思是,贫穷的人自然懂得节俭,而富裕有钱之后,就会渐渐过起奢侈的生活,这是人性使然。如果在相对富裕时人们还懂得节俭,量入为出,自力更生,同时又不炫耀财富,富而好施,这些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而是经过后天的教育。吃过苦的第一代创业者,自然会养成节俭的美德。衔着银汤匙出世的二三代,有很多是“生于深宫(终日蹲在房间,享受冷气玩电脑看动漫的宅男宅女)之中,长于妇人(女佣)之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肯定容易养成好逸恶劳和肆意挥霍的习性。因此,后天的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的灌输极为重要。

  孔子到卫国时说:“人口众多呀!”随行的弟子冉有问:“人口已经够多了,那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又问:“富了以后又怎样呢?”孔子说:“教化他们。”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我们能避开民主的陷阱,跳出民主的怪圈,避免民主沦为民粹吗?当辛苦创业的第一代新加坡人(尤其是建国元勋们)逐渐老去和凋零,当他们的积蓄和精明的投资让我们的国库硕果累累,也叫很多人垂涎欲滴时,如何确保一代又一代的后继者不但能够守业,还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教化应是一个重要的议程。

作者是前资深新闻工作者如果选民只知道通过选票“敲诈”政府;或者,政党为了赢得政权,不顾国家财政是否负担得起,漫天许诺,要在上台后实行各种福利,结果必然要导致国库空虚,甚至债台高筑,难以收拾,甚至使国家破产。
吴俊刚

吴俊刚专栏

  眼见欧洲诸国主权债务危机一幕幕上演,不禁想起过去几届美国大选期间,一则重复在网上流传的警示性电邮,前后两段,大意如下:

  “民主总是暂时性的,它根本无法成为一种永恒的政府形式。一旦选民发现,他们可以通过选票大把掏国库的钱,民主就无以为继。而从那一刻起,多数选民总会投选那些承诺要动用公款给他们带来最多好处的候选人。结果是,民主将因政府财政政策的松懈而垮掉,取而代之的往往就是独裁统治。

  “有史以来,世界上伟大的文明一般持续约200年。在这200年期间,有关国家都会经历以下的发展阶段:从(思想)受束缚到有精神信仰;从有信仰到有勇气;从有勇气到有自由;从有自由到富裕;从富裕到自满;从自满到散漫;从散漫到依赖;从依赖又重回受束缚。”

  电邮说这番话是引述自公元1787年一位叫亚历山大·泰勒(Alexander Tyler)的苏格兰裔历史教授。但有关来源引起质疑,有人特地翻查各种历史资料,证实确有泰勒其人,但无法在他的著作中找到这样的话。这两段话看起来很现代,应该是现在的人杜撰的。有人则指出,这段话的前半部和后半部是不同人说过的,经由后人把它们拼凑到一起。

  如果我们不去理会出处,单看电邮所要传达的警讯,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其中所夹带的宿命论并不可取。概括地说,两段话集中点出了民主的陷阱和民主的“怪圈”。发出电邮的显然是有心人,旨在提醒人们千万别掉进民主的陷阱。如果选民只知道通过选票“敲诈”政府;或者,政党为了赢得政权,不顾国家财政是否负担得起,漫天许诺,要在上台后实行各种福利,结果必然要导致国库空虚,甚至债台高筑,难以收拾,甚至使国家破产。

未雨绸缪,积谷防饥

  这当中所包含的警讯,不免让我们也联想到我国第一代政治领导人不时告诫国人的话语,尤其是最近刚去世的前副总理吴庆瑞博士所树立的节俭和量入为出的财政哲学。国人常听到的告诫是,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生活要节俭,别浪费;别把眼前所享有的一切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也千万不可变得懒散松懈,好逸恶劳;新加坡是个弹丸小国,我们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自强不息,随时应变,不断力争上游。同时,为了应付意想不到的经济不景气,甚或严重的衰退,我们有必要在好年头尽量的储蓄,未雨绸缪,积谷防饥,充实国家储备。
 揆诸今天南欧“猪国”(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简称PIGS)所面对的财经窘境,应该说电邮的警讯,确实是一番忠言。欧洲各国的主权债务危机说明,不管是哪里的选民,只要一票在手,首先想到的或许就是哪个政党和候选人能够答应给他们最大的好处和甜头,至于许诺的政党或政治人物是否真能变魔术,把白纸变成钞票,谁管。
  选民总是经不起诱惑的。承诺马上把国库里的钱拿出来花的政党或候选人,总是能获得他们的欢心。于是,欧洲式的社会主义催生了欧洲式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或“保姆国”(Nanny state),国家福利政策越走越过头,正所谓过犹不及,积重难返,现在终于走到国家破产的临界点。

福利需要有财政来源

  在好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福利国家模式确实很令世人羡慕。国家能为人民提供福利,这本身是好事。但是,福利需要有财政来源,当人口还相对年轻的时候,可能还撑得住,人口老龄化,加上经济停滞,失去竞争力之后,就只能吃老本,老本用尽之后,就只能借债和提高税率。因此,我们看到,欧洲各国的所得税、消费税率越来越高。像希腊等欧元区成员国,不能自己印钞票,也不能把货币贬值,所以只能举债。钱借得多了,债务连本带利,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又无法及时刹车,大刀阔斧开源节流,最终走到了还不起债和倒账的危险境地。

  然而,政党总是为了争夺政权而罔顾国家长远利益,为争取选票总是要走上民粹(populist)路线,以讨好选民。于是,政治逐渐流于平庸和哗众取宠,潘朵拉的盒子一打开,后果也难以收拾。这就是当前欧洲诸国财政危机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也印证了民主怪圈论。

  必须说,民选政府把人民的福利摆在第一位是应该的,但是,要为民谋福利,必须要先能搞好国家经济,而不是一味寅吃卯粮,致使国家负债累累,也养成人民懒散的恶习。英国、希腊、葡萄牙、西班牙人……可都不是平凡的民族。历史上,他们都是曾经东征西讨,叱咤风云,左右世局的强国。曾几何时,他们似乎都变得软化了,他们的政党政治也一再地重蹈覆辙,重复掉落民主的陷阱,跳不出怪圈的循环。为什么?我想,除了上述的民主或政党政治的先天性缺陷之外,终极因素应该就是人性的弱点。

教化是重要的议程

  古人说,“贫不学俭,富不学奢”,意思是,贫穷的人自然懂得节俭,而富裕有钱之后,就会渐渐过起奢侈的生活,这是人性使然。如果在相对富裕时人们还懂得节俭,量入为出,自力更生,同时又不炫耀财富,富而好施,这些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而是经过后天的教育。吃过苦的第一代创业者,自然会养成节俭的美德。衔着银汤匙出世的二三代,有很多是“生于深宫(终日蹲在房间,享受冷气玩电脑看动漫的宅男宅女)之中,长于妇人(女佣)之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肯定容易养成好逸恶劳和肆意挥霍的习性。因此,后天的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的灌输极为重要。

  孔子到卫国时说:“人口众多呀!”随行的弟子冉有问:“人口已经够多了,那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又问:“富了以后又怎样呢?”孔子说:“教化他们。”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我们能避开民主的陷阱,跳出民主的怪圈,避免民主沦为民粹吗?当辛苦创业的第一代新加坡人(尤其是建国元勋们)逐渐老去和凋零,当他们的积蓄和精明的投资让我们的国库硕果累累,也叫很多人垂涎欲滴时,如何确保一代又一代的后继者不但能够守业,还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教化应是一个重要的议程。

作者是前资深新闻工作者
200年?美国才横行霸道了60年,这岂不还早啊!
{:ya:}

这个文章,涉及到一个当前西方民主制度的软肋,现在他们自己也很头痛这个问题,就这么搞下去,不需要外敌,自己就先破产了。
这个不光是民主的问题, 还有经济制度的问题. 不能把民主这个词无限泛指化.
此次医改已经让美国步入“希腊轨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