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16干线飞机揭秘:大飞机项目的“三上三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1:59:41
从1970年8月毛主席、周总理决策上马运10项目算起,中国30多年来发展大飞机的航空历程说明,由于研发周期过长,一般在10年左右,大飞机项目很容易中途夭折,政府换届、航空工业规划调整、国防战略调整都多次让大飞机项目的发展付出下马停工的惨重代价。因此,对于这项长周期、高难度、大投入、易失败的高科技工程需要用法律手段来保证其实施,来克服“下马容易上马难”的实施困境。
第一次上马的大飞机,定位是中国的“空军一号”
经过两三年的酝酿和建议,1970年7月,毛主席、周总理决定上马运10项目,代号“708工程”。项目的工程目标是为国家领导人研制出国访问的专机,为了在国际外交场所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以及从中国直飞欧洲地拉那的远航能力,因此100人客座和8300公里的长航程是主要特点。
第一次下马是因为没钱买油试飞。运10下马不久,国内的专家就群起上书。要求发展自己的大型飞机制造工业。
1986年3月,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的王大珩与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3位科学家一起,联名向中央递交了一份重要报告:《关于跟踪研究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即“863计划”。在此背景下,1986年7月30日,胡溪涛联合北航、南航和西北工大的3位校长沈元、张阿舟、季文美联名向邓小平同志上书《千方百计尽早提供和使用国产干线飞机》,在信中,四老阐述了发展干线飞机的紧迫性。
第二次上马仅仅是国务院决策过的“运16”干线飞机概念
1986年11月在“四君子上书”之后,国家科委召开研制干线飞机论证会,提出了《发展干线飞机振兴航空工业》的报告上报国务院。而在这次论证会上,也有不同意见。当时一位领导提出,发展我国民用飞机的步骤应该是首先以70—100座的大支线飞机为突破口,然后发展干线飞机。这是日后“三步走”策略的最早露面。
国家科委报告上呈之后,1986年12月4日,国务院召集第125次常务会议,决定研制干线飞机,参考方案是原运10研制单位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提交的运16方案。
在1986年到1988年,航空工业部科技委组织的《2000年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到干线飞机是民用飞机发展的战略重点。而1988年10月30日,国务院对研制干线飞机项目书作出批复,要求争取在1996年取得我国适航证,投入国内的航线使用。
1989年,航空工业部组织专家对干线飞机的总体设计、总装、总质量控制等进行论证和招标,最终确定在上海做干线飞机。
1994年9月27日在中科院召开的研制干线飞机论证会上,当时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一位高层明确表示,飞机的座级应该比150座要大。也即要发展更大飞机。但是最终在上报国务院的干线飞机发展思路中,文件上却改了口,强调要以研制100座级飞机为突破口。
三步走
在争论的同时,中国航空业的高层决策走上了三步走战略。按照规划,首先是装配和部分制造支干线飞机,当时主要是装配麦道80/90系列飞机,由麦道提供技术;然后与国外合作,联合设计研制100座级飞机;最后是在2010年实现自行设计、制造180座级干线飞机。而这也被称为飞机“桑塔纳”发展道路———先与国外合作生产,逐步国产化。
按照三步走战略,从1985年3月到1994年10月中国总共组装35架麦道82。1996年空中客车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签约,准备联合设计和生产100座级飞机AE—100。
1997年8月,波音兼并麦道之后,宣布它不再生产MD—90,而当时,中国装配加工的20架MD一90的原材料已经全部采购入库,按当时价格3000多万美元一架,入库的原材料价值当在5亿美元。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费尽口舌,只在国内卖出两架。参与加工装配的各飞机制造厂,为了与麦道长期合作而新建的现代化厂房、购置的现代化设备、付出的人员培训成本,顿时没有了着落。
1996年,空中客车亚洲公司(AIA,39%)、新加坡科技(STPL,15%)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46%)正式签约,联合设计和生产100座级飞机AE—100。1998年范堡罗国际航空展览会上,空中客车正式宣布AE—100合同中止,同时宣布投资5亿美元,研制自己的107座支线飞机A—318。“三步走战略”事实上完全死亡。
据航空工业界普遍流传的说法,1998年国务院一位领导人出于长江救灾的资金需要,在征得航空工业的一位主管领导同意之后,将发展大飞机的近百个亿挪用于长江大洪水的抢险救灾,从此大飞机第三次下马。因此,1998年10月,上海飞机研究所5
2名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联名给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上书,呼吁要像抢救长江上游生态环境那样抢救民机工业
第三次上马是大型支线飞机上马,没有干线飞机概念
1998年的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上书之后一年多,到了2000年2月,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听取国防科工委关于民用飞机发展思路的汇报,确定集中力量攻支线飞机,要求在30-70座之间选定设计的座级规模。
在上限和下限之间取中间数,(30+70)/2=50,因此要发展50座最符合国务院领导的决策。而在当时上海飞机设计所一批飞机设计师的强烈要求下以70座的上限作为ARJ21的基本型,这样ARJ21的座级规模就成了今天媒体上公布的70—90座,否则的话我们今天看到的ARJ可能吨位要小得多。据一个上海飞机设计师回忆,在总体布置设计ARJ21的排座时,一排6个座位的座级方案被禁止讨论,因为一排5个座是支线飞机而6个座就是干线飞机了。而这个方案也被禁止讨论,因为超出支线飞机的座级数额了。随后,在“十五”期间,支线飞机被列入12大高技术工程之一。而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50-70座级的新型支线飞机被作为突破口,成为“中国大飞机之梦的替代品”,没有实现“国际合作”的三步走战略继续在支线飞机上走。
从大飞机三上三下的历史来看,很明显是航空工业部“三步走”策略与国务院的干线飞机策略在反复较劲。你定你的,我干我的。国务院毕竟不是航空行业主管机构,国务有疏忽,“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自主的大飞机研制就成了引进合资,或者是变成了支线飞机的“三步走”。
第四次上马的特点是全社会舆论动员
2007年2月26日,国务院决议上马大飞机,已经是中国30多年来第四次大飞机决策了,与前三次不同的是,这次大飞机决策在社会舆论上是全民动员,前三次都是上层秘密决策,工程悄悄进行,因此停工下马也是默默停止,工程队伍悄悄解散,一切议论被勒令封口。运10的问题之所以能够具有今天的社会知名度,最初与决策体制内的非航空专家高粱、路风等挺身而出,大声疾呼,动员社会舆论关系很大。但是这些舆论在航空工业管理部门面前还是显得很脆弱,专业领域的“技术傲慢”与非航空领域、社会民间的热情呼吁形成强烈反差。
这次上马大飞机,正值中国的国防工业体制改革之际,国防工业在向民间企业开放。大飞机的决策也破天荒地公之于众,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世界显示了自己发展大飞机的坚定决心。因此,本次温总理决策上马大飞机项目,具有打破传统垄断,进行体制创新的意义,这是不同于以往前三次上马大飞机的根本区别。
但是,没有立法,难以保护长周期的政府跨届大型科技工程,难以约束专业部门违反国家战略决策自行其是。大飞机项目,周期往往在10年左右,经常是跨越1—2届政府的任期。从空中客车公司成功的航空工业发展经验来看,没有发生过政府换届飞机下马的事情。当然,中欧政体不同,中国是否需要一部“大型民机工业发展法”来保证该项目决策以及投入的稳定和持续,值得关注与研究。(据《南风窗》张天翼/文)
从1970年8月毛主席、周总理决策上马运10项目算起,中国30多年来发展大飞机的航空历程说明,由于研发周期过长,一般在10年左右,大飞机项目很容易中途夭折,政府换届、航空工业规划调整、国防战略调整都多次让大飞机项目的发展付出下马停工的惨重代价。因此,对于这项长周期、高难度、大投入、易失败的高科技工程需要用法律手段来保证其实施,来克服“下马容易上马难”的实施困境。
第一次上马的大飞机,定位是中国的“空军一号”
经过两三年的酝酿和建议,1970年7月,毛主席、周总理决定上马运10项目,代号“708工程”。项目的工程目标是为国家领导人研制出国访问的专机,为了在国际外交场所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以及从中国直飞欧洲地拉那的远航能力,因此100人客座和8300公里的长航程是主要特点。
第一次下马是因为没钱买油试飞。运10下马不久,国内的专家就群起上书。要求发展自己的大型飞机制造工业。
1986年3月,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的王大珩与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3位科学家一起,联名向中央递交了一份重要报告:《关于跟踪研究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即“863计划”。在此背景下,1986年7月30日,胡溪涛联合北航、南航和西北工大的3位校长沈元、张阿舟、季文美联名向邓小平同志上书《千方百计尽早提供和使用国产干线飞机》,在信中,四老阐述了发展干线飞机的紧迫性。
第二次上马仅仅是国务院决策过的“运16”干线飞机概念
1986年11月在“四君子上书”之后,国家科委召开研制干线飞机论证会,提出了《发展干线飞机振兴航空工业》的报告上报国务院。而在这次论证会上,也有不同意见。当时一位领导提出,发展我国民用飞机的步骤应该是首先以70—100座的大支线飞机为突破口,然后发展干线飞机。这是日后“三步走”策略的最早露面。
国家科委报告上呈之后,1986年12月4日,国务院召集第125次常务会议,决定研制干线飞机,参考方案是原运10研制单位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提交的运16方案。
在1986年到1988年,航空工业部科技委组织的《2000年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到干线飞机是民用飞机发展的战略重点。而1988年10月30日,国务院对研制干线飞机项目书作出批复,要求争取在1996年取得我国适航证,投入国内的航线使用。
1989年,航空工业部组织专家对干线飞机的总体设计、总装、总质量控制等进行论证和招标,最终确定在上海做干线飞机。
1994年9月27日在中科院召开的研制干线飞机论证会上,当时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一位高层明确表示,飞机的座级应该比150座要大。也即要发展更大飞机。但是最终在上报国务院的干线飞机发展思路中,文件上却改了口,强调要以研制100座级飞机为突破口。
三步走
在争论的同时,中国航空业的高层决策走上了三步走战略。按照规划,首先是装配和部分制造支干线飞机,当时主要是装配麦道80/90系列飞机,由麦道提供技术;然后与国外合作,联合设计研制100座级飞机;最后是在2010年实现自行设计、制造180座级干线飞机。而这也被称为飞机“桑塔纳”发展道路———先与国外合作生产,逐步国产化。
按照三步走战略,从1985年3月到1994年10月中国总共组装35架麦道82。1996年空中客车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签约,准备联合设计和生产100座级飞机AE—100。
1997年8月,波音兼并麦道之后,宣布它不再生产MD—90,而当时,中国装配加工的20架MD一90的原材料已经全部采购入库,按当时价格3000多万美元一架,入库的原材料价值当在5亿美元。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费尽口舌,只在国内卖出两架。参与加工装配的各飞机制造厂,为了与麦道长期合作而新建的现代化厂房、购置的现代化设备、付出的人员培训成本,顿时没有了着落。
1996年,空中客车亚洲公司(AIA,39%)、新加坡科技(STPL,15%)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46%)正式签约,联合设计和生产100座级飞机AE—100。1998年范堡罗国际航空展览会上,空中客车正式宣布AE—100合同中止,同时宣布投资5亿美元,研制自己的107座支线飞机A—318。“三步走战略”事实上完全死亡。
据航空工业界普遍流传的说法,1998年国务院一位领导人出于长江救灾的资金需要,在征得航空工业的一位主管领导同意之后,将发展大飞机的近百个亿挪用于长江大洪水的抢险救灾,从此大飞机第三次下马。因此,1998年10月,上海飞机研究所5
2名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联名给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上书,呼吁要像抢救长江上游生态环境那样抢救民机工业
第三次上马是大型支线飞机上马,没有干线飞机概念
1998年的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上书之后一年多,到了2000年2月,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听取国防科工委关于民用飞机发展思路的汇报,确定集中力量攻支线飞机,要求在30-70座之间选定设计的座级规模。
在上限和下限之间取中间数,(30+70)/2=50,因此要发展50座最符合国务院领导的决策。而在当时上海飞机设计所一批飞机设计师的强烈要求下以70座的上限作为ARJ21的基本型,这样ARJ21的座级规模就成了今天媒体上公布的70—90座,否则的话我们今天看到的ARJ可能吨位要小得多。据一个上海飞机设计师回忆,在总体布置设计ARJ21的排座时,一排6个座位的座级方案被禁止讨论,因为一排5个座是支线飞机而6个座就是干线飞机了。而这个方案也被禁止讨论,因为超出支线飞机的座级数额了。随后,在“十五”期间,支线飞机被列入12大高技术工程之一。而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50-70座级的新型支线飞机被作为突破口,成为“中国大飞机之梦的替代品”,没有实现“国际合作”的三步走战略继续在支线飞机上走。
从大飞机三上三下的历史来看,很明显是航空工业部“三步走”策略与国务院的干线飞机策略在反复较劲。你定你的,我干我的。国务院毕竟不是航空行业主管机构,国务有疏忽,“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自主的大飞机研制就成了引进合资,或者是变成了支线飞机的“三步走”。
第四次上马的特点是全社会舆论动员
2007年2月26日,国务院决议上马大飞机,已经是中国30多年来第四次大飞机决策了,与前三次不同的是,这次大飞机决策在社会舆论上是全民动员,前三次都是上层秘密决策,工程悄悄进行,因此停工下马也是默默停止,工程队伍悄悄解散,一切议论被勒令封口。运10的问题之所以能够具有今天的社会知名度,最初与决策体制内的非航空专家高粱、路风等挺身而出,大声疾呼,动员社会舆论关系很大。但是这些舆论在航空工业管理部门面前还是显得很脆弱,专业领域的“技术傲慢”与非航空领域、社会民间的热情呼吁形成强烈反差。
这次上马大飞机,正值中国的国防工业体制改革之际,国防工业在向民间企业开放。大飞机的决策也破天荒地公之于众,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世界显示了自己发展大飞机的坚定决心。因此,本次温总理决策上马大飞机项目,具有打破传统垄断,进行体制创新的意义,这是不同于以往前三次上马大飞机的根本区别。
但是,没有立法,难以保护长周期的政府跨届大型科技工程,难以约束专业部门违反国家战略决策自行其是。大飞机项目,周期往往在10年左右,经常是跨越1—2届政府的任期。从空中客车公司成功的航空工业发展经验来看,没有发生过政府换届飞机下马的事情。当然,中欧政体不同,中国是否需要一部“大型民机工业发展法”来保证该项目决策以及投入的稳定和持续,值得关注与研究。(据《南风窗》张天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