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项目敲定一总部三基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03:18
2008年09月17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即大飞机公司)官方网站上刊登了其董事长张庆伟的署名文章,文中第一次确认了大飞机项目的整体布局方案是一个总部、三个基地。同时,张庆伟还提到,大飞机项目将按照“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构建飞机研发、总装集成、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适航取证五种能力。

  张庆伟这篇题为《立志让中国的大型客机早日翱翔蓝天》的文章正式发表于9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张庆伟在文中提到,着眼于我国民用飞机产业的长远发展,大飞机公司提出了“总部和研发、制造、客服三个基地”的整体布局方案。昨日,有知情人士透露,大飞机总部仍然会设在浦东陆家嘴.   但研发基地和客服基地均放在闵行紫竹科学园区,制造基地则放在上海临港产业区。

  这位人士告诉早报记者,闵行紫竹科学园区目前的定位主要是,为ARJ21建立备件中心、客服培训基地等项目。“ARJ的很多经验可供大飞机参考,将研发和客服放在闵行紫竹科学园区有利于两个项目的互动。而且华东师大新校区与交通大学新校区隔路相望,英特尔、微软等国际巨头也已在此立足,将研发中心和客户中心放在那里基本符合预期。”

  张庆伟还提到,大飞机项目将按照“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构建飞机研发、总装集成、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适航取证五种能力。昨日,有航空专家告诉早报记者,这五个能力对于大飞机公司至关重要,缺一不可。而大飞机公司旗下支线飞机ARJ则能为大飞机项目提供不少相关经验。昨日,有专家告诉早报记者,大飞机项目将对我国产生短、中、长期的影响。“短期影响目前已经看到,就是新中航集团的整合。而中期机会将在5年内体现,围绕大飞机项目,未来5年会有数百亿元投入到大飞机项目中,这将给中国航空工业的设计、制造能力带来极大提高。”

  在大飞机公司挂牌之后,公司行动不断,继7月启动大飞机项目论证程序后,公司又在8月初启动了全球征名活动。不过,昨日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征名活动虽然收到近2000份作品,但是目前尚未最后确定。2008年09月17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即大飞机公司)官方网站上刊登了其董事长张庆伟的署名文章,文中第一次确认了大飞机项目的整体布局方案是一个总部、三个基地。同时,张庆伟还提到,大飞机项目将按照“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构建飞机研发、总装集成、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适航取证五种能力。

  张庆伟这篇题为《立志让中国的大型客机早日翱翔蓝天》的文章正式发表于9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张庆伟在文中提到,着眼于我国民用飞机产业的长远发展,大飞机公司提出了“总部和研发、制造、客服三个基地”的整体布局方案。昨日,有知情人士透露,大飞机总部仍然会设在浦东陆家嘴.   但研发基地和客服基地均放在闵行紫竹科学园区,制造基地则放在上海临港产业区。

  这位人士告诉早报记者,闵行紫竹科学园区目前的定位主要是,为ARJ21建立备件中心、客服培训基地等项目。“ARJ的很多经验可供大飞机参考,将研发和客服放在闵行紫竹科学园区有利于两个项目的互动。而且华东师大新校区与交通大学新校区隔路相望,英特尔、微软等国际巨头也已在此立足,将研发中心和客户中心放在那里基本符合预期。”

  张庆伟还提到,大飞机项目将按照“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构建飞机研发、总装集成、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适航取证五种能力。昨日,有航空专家告诉早报记者,这五个能力对于大飞机公司至关重要,缺一不可。而大飞机公司旗下支线飞机ARJ则能为大飞机项目提供不少相关经验。昨日,有专家告诉早报记者,大飞机项目将对我国产生短、中、长期的影响。“短期影响目前已经看到,就是新中航集团的整合。而中期机会将在5年内体现,围绕大飞机项目,未来5年会有数百亿元投入到大飞机项目中,这将给中国航空工业的设计、制造能力带来极大提高。”

  在大飞机公司挂牌之后,公司行动不断,继7月启动大飞机项目论证程序后,公司又在8月初启动了全球征名活动。不过,昨日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征名活动虽然收到近2000份作品,但是目前尚未最后确定。
外资频繁游说国际合作研制大飞机

2008年09月17日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孙嘉夏 发自上海

  美国普惠、霍尼韦尔、罗克韦尔·柯林斯……

  从9月3日至12日短短的10天时间内,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相关人士已经会见了五批国际知名航空航天制造商公司的代表。

  然而,有业内人士却向记者表达了一丝隐忧:“真正的核心技术如发动机的研制,有些可以采用全球采购的方式,但有些零部件则行不通。”

  国际合作步伐加快

  自9月3日起,中国商飞公司相关人士开始了密集接待国外航空航天及相关企业代表的日程安排,至9月12日,中国商飞公司以每2天接待一批国外来访者的频率,实属罕见,也显示了中国商飞公司开展国际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

  9月3日起到9月12日,中国商飞高层相继会见了来自美国普惠中国公司、美国霍尼韦尔航空航天公司、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法国达索公司、CFM公司等公司的高层,这些公司大都是国际知名发动机生产商。

  在会谈中,来访的国外企业代表无一例外地表达了与中国商飞公司加强合作的愿望。美国普惠中国公司在会谈中介绍了新一代PW1000G发动机的研制情况,同时,“双方就下一步的合作安排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则表达了与中国商飞公司合作的积极态度和愿望,并表示将全力支持ARJ21飞机项目;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法国达索公司、CFM公司等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

  关键部件或采取“国际合作”

  在中国商飞公司频频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之际,已有航空业内人士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研制大飞机,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能够带动相关一批产业的发展,包括材料、机械、发动机、电子等项目,虽然飞机零部件全球采购现在已经是趋势,但我们在开展国际合作的同时,还是应该注重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毕竟,类似发动机之类的核心技术不是简单的合作就可以的,国产发动机的研制,对于大飞机项目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希望大飞机的研制,希望大飞机项目能在这些关键零部件的研制上,取得突破。”

  记者注意到,在7月底,包括通用电气、罗尔斯·罗伊斯、普拉特·惠特尼、霍尼韦尔、罗克韦尔·柯林斯和派克等世界知名公司,陆续派出专家与大型客机联合工程队开展了第一阶段联合工作,双方“就发动机和关键机载系统进行技术交流。”

  中国商飞公司企业文化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还很难说有比较深层次的合作,这些国外公司的到来,更多的是对我们公司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至于核心技术的研制等一些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们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发布相关的消息。”

  背景资料

  美国普惠公司 世界航空发动机的主要生产商,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和航天推进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支援方面世界领先。

  美国霍尼韦尔公司 6000多个民用、商用和地区运输客户的供应商,目前为中国国内及国际航空市场提供辅助动力装置、航空零备件等维修服务。

  CFM公司 是法国斯奈克玛发动机公司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合资公司。

  美国罗克韦尔而·柯林斯公司 航空电子和通讯产品的行业领先者。

  法国达索公司 法国主要的飞机制造公司公司,也是世界主要军用飞机制造商之一。
西飞自主研发产品将用于大飞机项目

2008年09月11日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昨日从西飞集团了解到,由集团自主研发的“柔性组合预应力夹具”已获得国家专利局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项被认为填补了国内航空制造技术空白的研究成果,将为未来大飞机的研制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据悉,该项目为西飞集团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西飞于2004年起,以ARJ21新支线飞机机翼壁板研制为契机,开展了“民用飞机整体壁板数控喷丸技术研究”,以期解决我国飞机机翼整体壁板成型技术落后的现状。

  此前,飞机机翼壁板喷丸成型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制约我国大飞机研制的关键之一,目前世界上掌握大型飞机机翼壁板喷丸成型的仅有波音公司和美国金属改进公司,西飞集团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三家掌握该项技术的公司。

  据悉,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即着手研究此项技术,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能取得较大突破,而传统的喷丸成型技术已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实际需要,因此该项研制成果被认为填补了国内航空制造技术的空白。

  西飞集团表示,目前,该柔性工具已成功应用于ARJ21飞机机翼壁板的喷丸成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技术效益。

  每经记者 孙嘉夏 发自上海
新华网天津5月30日电 (记者邹兰 王宇丹) 空中客车中国公司总裁博龙在天津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采访时说,空客正与中方合作伙伴商议,争取以合作方式参与中国大飞机项目。

  博龙说:“空客将仔细规划未来的业务。但是我确信我们将扩大在中国的战略,尽管有一些因素也许会使中国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

  以“全球商业的新时代——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亚洲协会第18届企业年会,28日至30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博龙出席了此次会议。

  他表示,对于中国正在研发的大飞机项目,空客正与中方合作伙伴商议争取以合作方式参与该项目。

  中国作为世界航空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已成为空中客车和波音全球的竞争焦点。双方均不断加大在华采购、投资和技术合作,双方在最新机型上的重要零部件生产,也都有中国参与。

  空中客车中国有限公司企业资讯部提供的情况:早在1999年,空中客车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签署协议,计划分阶段向中国转让A320系列飞机机翼制造技术和生产线,目标是到2007年底使中国能够为空中客车在英国布劳顿和北威尔士的工厂制造A320系列飞机完整的机翼结构。

  2005年7月,空中客车公司(北京)工程技术中心正式启用。通过该中心,中国已承担空中客车于2005年10月6日正式发起的、最新的A350飞机项目5%的工作份额。

  博龙说,20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空客非常好的客户和零部件供应商。今后,中国仍然会是很好的客户,而且甚至会成为空客更大的零部件供应商。

  他说:“空客将继续与中国开展合作,尽管合作的方式也许会有所不同。现在空客正在天津正建造工厂,这个项目会持续若干年。关于未来,我们正着眼于在哈尔滨成立复合材料制造中心。”

  中国民航局预计:2006年-2010年中国的年航空运输增长率达15%。2010年中国航空运量将比2005年的规模翻一番。中国内地的客机需求量未来20年内将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目前,空客每交付5架飞机大约就有一架给了中国的航空公司。空客也已计划到2011年,占有50%的中国市场份额。

  但中国并不仅仅满足于购买空客或波音的飞机,以及承担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

  5月11日,肩负着中国大型客机研制使命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成立。这家注册资本金19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将从事民用飞机及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制和生产。

  “但是从全球市场来讲,光有意愿和资金是不够的。”博龙认为中国的大飞机之路困难而漫长,“空客花了近40年才取得今天的成就,现在我们拥有实力雄厚的工业基地。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说中国的大飞机“起飞”至少必须解决三方面问题。

  首先是产品要具有竞争力。要能设计出足以和空客、波音以及其他飞机制造商竞争的产品。

  其次,不能只开发国内市场,要建立全球的业务网络。要有合适的营销人员和支持,这对成功至关重要。

  博龙强调:“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自己独立制造飞机。空客和波音在全球都有合作伙伴。空客的发动机、相关设备甚至燃料都来自不同的合作伙伴。中国更需要这方面的支持。”
交给上海恐怕就成了买办们讨好洋人的礼物了。
上海应该是中国的金融和经济中心不适合成为制造基地。
还有上海一年有多少天是晴天可以用来飞机试飞?
哎,大飞机的前景不好啊。。。。。
国际合作,纯粹是与虎谋皮!!!!
好事,至少开始了~!!
很好,大家都来了,饭碗就都有了。大家一起吃喝。
继续加紧买楼,争取做地产中的灰鸡!
继续加紧买楼,争取做地产中的灰鸡!
趁着这次美国危机,不如收购一家公司交差了事。
好像都是金融机构出问题,实业企业出事得不多乎?
不与空客、波音合作!!

上几次的教训难道又要重演?
;P 前车之鉴后车之覆,“合作”来得这么殷勤,原来是TG大飞机上马了呀!没上马的那些年呢?

乱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次猪够大,大家可以分的不亦乐乎。[:a1:]
这个到底叫“国产”大飞机,还是“国内组装”大飞机?
等看看结果
啥都放在上海,上海要成了中国的纽约+西雅图+底特律+纽波特纽斯
原帖由 yesmis 于 2008-9-18 18:33 发表
啥都放在上海,上海要成了中国的纽约+西雅图+底特律+纽波特纽斯

唉~真可爱的想法~目前情况下~硬件~软件~还有那些地方合适~土鳖要市有纽约~有底特律~你觉得还是土鳖吗?总是要结合现有的有效资源~在现在紧迫的形式下做最有效的工作~
这次怎么如此高调??不是好兆头
原帖由 ship2007 于 2008-9-18 17:08 发表
这个到底叫“国产”大飞机,还是“国内组装”大飞机?

:Q 哎,还能说什么
说实在的,总装要是放在华东的话,合肥比较合适。以前东航买来的新飞机都在合肥试飞,交通也还方便,人力成本不高,综合条件比较合适,研发和总部放在上海到没有什么,离合肥也很近,也算为开发中部作出贡献!
让空客参股,然后被空客收购。哈哈,纯属空想。。。。。
原帖由 残雪 于 2008-9-18 13:10 发表
交给上海恐怕就成了买办们讨好洋人的礼物了。
上海应该是中国的金融和经济中心不适合成为制造基地。
还有上海一年有多少天是晴天可以用来飞机试飞?
哎,大飞机的前景不好啊。。。。。


你到过上海没有?一年多少个晴天这样的白痴话也会说得出来!
原帖由 ship2007 于 2008-9-18 17:08 发表
这个到底叫“国产”大飞机,还是“国内组装”大飞机?


很多东西有现成的 当然是买比自己研制来得合算,至少发动机这块暂时是不会自己的了。一口是吃不出一个胖子的
从商业上讲用西方的成熟的发动机
第一对研制全新的飞机是有好处的,至少费用和风险都降低了。
第二对取得西方的适航证和进入国际市场是有好处的。
第三对客户来讲心理上也会比较接受。
本人上海人士,但也觉得都放在上海似乎不大合适。
按照目前国内的工业和行政架构商用飞机放在上海是合适的。运输机在陕西也是合适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都放在上海也是各种环境条件综合下来的结果。上海搞不计成本、不计利润的军工产业不行,因为这从骨子里不符合斯地斯人的文化和性格。但是,上海搞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或者最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确实是中国大陆范围内最合适的,百余年的近现代工商业沉淀是很难被替代的。上海除了造船工业,其他的重工业确实不适合搞。但是建国以来的计划经济、金融等第三产业的窒息和与西方世界经济交往的隔绝,国家除了把重大工业项目往上海堆,也没其他办法,不见得放着综合基础最好的特大城市不去发展。要是建国后上海有条件和环境搞金融、贸易和航运,哪里还有现在的香港、新加坡甚至东京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