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力矢量——驳《兵工科技》2007.2《美俄推力矢量技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58:20
各位网友新年好!
首先感谢原文作者的科普,其次,说点我自己的观点。我不是很专业,望各位高手指导。
1、文中说“其具备推力矢量技术的战斗机F22和F35”。F35是不具备推力矢量的。各型F35只有垂直/短距起降型的喷管可向下偏转90度,但只是为了垂直起降,转入平飞后即恢复成0度,并用盖板在下方挡住,不能偏转。
2、文中说俄罗斯加装推力矢量的现役飞机“实战效果不明显”、“实战效果不佳”,而实际上是:美俄装推力矢量的飞机从来没有实战过。
3、文中说“目前俄罗斯采用推力矢量的几种机型在做过失速机动动作时都无法携带标准的外挂载荷”。说的是不错,可是当飞机进入近距离格斗并采用过失速机动时,中远程导弹应该已经发射完毕,无须携带标准载荷来做过失速机动。
4、文中说“世界上到目前为止,战斗机所采用的机载导弹武器都不能在过失速条件下有效使用”,所以“第三代战斗机的过失速机动动作最大的作用只是占位而不是攻击”。本菜不知道速度接近于零的过失速机动动作是如何“占位”的,但是,既然“世界上到目前为止,战斗机所采用的机载导弹武器都不能在过失速条件下有效使用”,那么,F22的过失速机动动作最大作用不也只是“占位”而已?既然现在的导弹都不能有效使用,F22如何超越时空去使用“以后的导弹”?
现在很多空空导弹都有地空型,如AIM120、R77、米卡、响尾蛇系列等。北约空袭南斯拉夫时,南斯拉夫的R13、R60M、R73等都改成车载发射。既然在0高度、0速度和大角度的情况下都能有效使用,为何过失速时就不行?本菜认为,原因就在于:美国现有的过失速机动,还远未达到可以使机头任意偏转一定角度,稳定跟踪目标一段时间的程度。格斗导弹发射前,导引头需要截获、锁定目标,直到发射,有个过程,至少需要2、3秒钟,而美国现有的过失速机动,即使可控,也普遍只能实现一瞬间的指向目标(除了正上方),不能维持一段时间,不能在任意角度停下,维持机头指向目标的状态,更不能使机头随着目标的动作而跟随偏转直到发射。也就是说,所谓“可控”,不是可以任意控制。
5、关于F22的不足
F22无疑是现代高机动战斗机的杰出代表,其高度、速度、爬升、加速、瞬盘稳盘以及过失速后的能量补充全面优于三代机,但其也有一些不足。F22的推力矢量装置只能上下偏转20度,不能横向偏转,这导致侧向控制能力不如米格29OVT和新苏35。在过失速方面,F22只是在向上拉大迎角(或恢复)方面有优势,这只是当敌机处于正上方时有效。对方飞行员知道F22这一优势,肯定会尽量避免处于这些位置。更大的可能性是对方飞机和F22有一定的侧向距离。此时F22如果拉大迎角,再向侧面偏转来对准目标,由于不具备侧向的推力矢量,对准目标前,必须滚转过一定角度,结合气动控制面来控制,此时会有很大坡度,机头偏转过一定角度对准目标后,不能保持稳定跟踪目标一段时间,因为此时速度很小、坡度很大,F22无法获得足够的升力保持飞行不掉下来。而米格29OVT和新苏35由于具备侧向的推力矢量,在拉大迎角后,可以直接通过尾喷管的侧向偏转来使机头侧向偏转一定角度从而对准目标。由于此时迎角很大,即使速度低,仍然可以保持较大的升力,机头可以保持稳定跟踪目标一段时间从而形成发射条件。
近程导弹除了米卡红外型,其他都是射前锁定。格斗时,最好先启动导引头,一旦截获目标、锁定后,立即发射。而F22在进入近距格斗时,就要先打开2个弹舱。此时阻力大增,一些表演和实验中完成的动作此时就比较困难,而米格29OVT表演和实验中完成的动作是外挂2枚格斗导弹的情况下完成的,实战中自然不存在类似困难。另外,F22即使打开弹舱,斜向伸出导弹,导弹也离机身很近,导引头视野被遮挡很多,不利于发挥导弹的离轴发射角,尤其是对上方的目标,从一些照片来看,其上方某些位置完全看不到格斗弹,格斗弹导引头自然也看不到这些位置的目标,此时F22将不得不拉大迎角或仰角,自损动能。各位网友新年好!
首先感谢原文作者的科普,其次,说点我自己的观点。我不是很专业,望各位高手指导。
1、文中说“其具备推力矢量技术的战斗机F22和F35”。F35是不具备推力矢量的。各型F35只有垂直/短距起降型的喷管可向下偏转90度,但只是为了垂直起降,转入平飞后即恢复成0度,并用盖板在下方挡住,不能偏转。
2、文中说俄罗斯加装推力矢量的现役飞机“实战效果不明显”、“实战效果不佳”,而实际上是:美俄装推力矢量的飞机从来没有实战过。
3、文中说“目前俄罗斯采用推力矢量的几种机型在做过失速机动动作时都无法携带标准的外挂载荷”。说的是不错,可是当飞机进入近距离格斗并采用过失速机动时,中远程导弹应该已经发射完毕,无须携带标准载荷来做过失速机动。
4、文中说“世界上到目前为止,战斗机所采用的机载导弹武器都不能在过失速条件下有效使用”,所以“第三代战斗机的过失速机动动作最大的作用只是占位而不是攻击”。本菜不知道速度接近于零的过失速机动动作是如何“占位”的,但是,既然“世界上到目前为止,战斗机所采用的机载导弹武器都不能在过失速条件下有效使用”,那么,F22的过失速机动动作最大作用不也只是“占位”而已?既然现在的导弹都不能有效使用,F22如何超越时空去使用“以后的导弹”?
现在很多空空导弹都有地空型,如AIM120、R77、米卡、响尾蛇系列等。北约空袭南斯拉夫时,南斯拉夫的R13、R60M、R73等都改成车载发射。既然在0高度、0速度和大角度的情况下都能有效使用,为何过失速时就不行?本菜认为,原因就在于:美国现有的过失速机动,还远未达到可以使机头任意偏转一定角度,稳定跟踪目标一段时间的程度。格斗导弹发射前,导引头需要截获、锁定目标,直到发射,有个过程,至少需要2、3秒钟,而美国现有的过失速机动,即使可控,也普遍只能实现一瞬间的指向目标(除了正上方),不能维持一段时间,不能在任意角度停下,维持机头指向目标的状态,更不能使机头随着目标的动作而跟随偏转直到发射。也就是说,所谓“可控”,不是可以任意控制。
5、关于F22的不足
F22无疑是现代高机动战斗机的杰出代表,其高度、速度、爬升、加速、瞬盘稳盘以及过失速后的能量补充全面优于三代机,但其也有一些不足。F22的推力矢量装置只能上下偏转20度,不能横向偏转,这导致侧向控制能力不如米格29OVT和新苏35。在过失速方面,F22只是在向上拉大迎角(或恢复)方面有优势,这只是当敌机处于正上方时有效。对方飞行员知道F22这一优势,肯定会尽量避免处于这些位置。更大的可能性是对方飞机和F22有一定的侧向距离。此时F22如果拉大迎角,再向侧面偏转来对准目标,由于不具备侧向的推力矢量,对准目标前,必须滚转过一定角度,结合气动控制面来控制,此时会有很大坡度,机头偏转过一定角度对准目标后,不能保持稳定跟踪目标一段时间,因为此时速度很小、坡度很大,F22无法获得足够的升力保持飞行不掉下来。而米格29OVT和新苏35由于具备侧向的推力矢量,在拉大迎角后,可以直接通过尾喷管的侧向偏转来使机头侧向偏转一定角度从而对准目标。由于此时迎角很大,即使速度低,仍然可以保持较大的升力,机头可以保持稳定跟踪目标一段时间从而形成发射条件。
近程导弹除了米卡红外型,其他都是射前锁定。格斗时,最好先启动导引头,一旦截获目标、锁定后,立即发射。而F22在进入近距格斗时,就要先打开2个弹舱。此时阻力大增,一些表演和实验中完成的动作此时就比较困难,而米格29OVT表演和实验中完成的动作是外挂2枚格斗导弹的情况下完成的,实战中自然不存在类似困难。另外,F22即使打开弹舱,斜向伸出导弹,导弹也离机身很近,导引头视野被遮挡很多,不利于发挥导弹的离轴发射角,尤其是对上方的目标,从一些照片来看,其上方某些位置完全看不到格斗弹,格斗弹导引头自然也看不到这些位置的目标,此时F22将不得不拉大迎角或仰角,自损动能。
好長。。

顶一下~
问题是F22会和米格29OVT之类的非隐形机格斗吗.........
]]
实际上,维持指向角度并非只能向上。在航展中只表演向上指向,是因为这样不会掉高度,危险小,而在实战中,当然可以取得向下的持续指向,而且冒掉高度的风险是值得的,尤其是当高度足够时,适当损失一些高度自然合理
但在不断掉高度时还维持持续的指向敌机,可能还是有点难度吧.而且,指向侧面比较难一些.
不错,指向侧面目标是有难度,但注意,可以横滚一定的角度,让原本侧向的目标又处在俯仰面上。这也是为何大攻角滚转性能如此重要
原帖由 t345577 于 2007-2-19 23:01 发表
谢谢回复.
楼上您能保证F22不会和米格29OVT之类的非隐形机格斗吗:D

不能
但以老美系统上的优势来说,可能性很小
太长点了,看着真累!
推力矢量在实战中的应用现在谁也说不上,没用过的东西谁知道到时有什么事情发生!
民工科技你也信啊?
]]
不错,指向侧面目标是有难度,但注意,可以横滚一定的角度,让原本侧向的目标又处在俯仰面上。这也是为何大攻角滚转性能如此重要
====================================
是啊.所以我说"对准目标前,必须滚转过一定角度"(应该说横滚哈?),这样就是为了让原本侧向的目标又处在俯仰面上。可是,此时的F22是倾斜的,坡度很大,升力不是正向上,很难稳定指向目标一段时间.而如果不滚转,直接侧向偏转,此时飞机不倾斜,虽然速度慢但是迎角比较大,升力还是可以保证飞机稳定飞行跟踪目标一段时间的.
美国矢量推力不咋地。
二维矢量喷口老毛子也搞过,虽然其性能不如三维的,但其结构简单,寿命上也有优势!!你真以为老美搞不出三维喷管??
同上,能搞出
原帖由 我是谁 于 2007-2-20 12:29 发表
二维矢量喷口老毛子也搞过,虽然其性能不如三维的,但其结构简单,寿命上也有优势!!你真以为老美搞不出三维喷管??

不如毛子研究的透彻.
来顶下吧
原帖由 我是谁 于 2007-2-20 12:29 发表
二维矢量喷口老毛子也搞过,虽然其性能不如三维的,但其结构简单,寿命上也有优势!!你真以为老美搞不出三维喷管??



霉国科技虽然先进,但同样也有其局限,还远远没到啥都比别人强地地步,可别小瞧了毛子,人家手里握着地杀手锏可不少。
……真有这样的内容出现吗?
:) 不错
]]
离子鱼大大的作品要支持
原帖由 t345577 于 2007-2-19 21:38 发表
2、文中说俄罗斯加装推力矢量的现役飞机“实战效果不明显”、“实战效果不佳”,而实际上是:美俄装推力矢量的飞机从来没有实战过。

马岛战争中英国佬开的鸡鸡算不算装推力矢量的?米国的AV-8咧?阿富汗战争中毛子用的牙科三八......?
MS马岛战争英国佬占优势是因为有导弹优势
]]
晕,以前看的都是捧苏式武器
不过就航空来说,老米的优势大的可怕:Q
原帖由 ILOVEJ6 于 2007-2-20 17:32 发表
驳得好!其实此烂文的立场/意识取向就是以——俄罗斯加装推力矢量的现役飞机“实战效果不明显”、“实战效果不佳”———此为全文的中心主旨的

《兵工科技》虽好,但不时会刊登些史前的“冷战时期西方军事偏 ...

LZ和《兵工科技》某个作者观点不同,辩论推敲,只是就事论事,您瞎扯什么呢。也没见您受毒害啊,难道您比其他军友更英武盖世、聪明伶俐?
……单就推力矢量的技术水平和实用化程度,苏联/俄罗斯确实远远的不如美国,目前俄罗斯几乎是将推力矢量作为广告宣传来使用,其实际上能够获得的战术价值是非常有限的。
]]
“目前,全世界仅有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掌握了最先进的推力矢量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各自的主力战机上,虽然同为推力矢量,但两国在应用方面却有诸多不同,进而导致其使用效果也差异很大。” :D :D “仅有美国和俄罗斯”——这话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错误。
“目前,全世界仅有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掌握了最先进的推力矢量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各自的主力战机上,虽然同为推力矢量,但两国在应用方面却有诸多不同,进而导致其使用效果也差异很大。”   “仅有美国和俄罗斯”——这话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错误。
===================================
不好意思,我已经改过了。
变成:(如果垂直起降而做的可偏转喷口算推力矢量)其实,只有英国才“将其应用于各自的主力战机上”(虽然不是最先进),美国和俄罗斯,尤其是俄罗斯,主力战机是什么型号?有推力矢量?
原帖由 t345577 于 2007-2-20 20:47 发表
“目前,全世界仅有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掌握了最先进的推力矢量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各自的主力战机上,虽然同为推力矢量,但两国在应用方面却有诸多不同,进而导致其使用效果也差异很大。”   “仅有美国和俄罗斯”— ...


……现有垂直起降而做的可偏转喷口应该算是转向喷口,和矢量喷口还是有点距离的,美国战斗机用在F-22上,而俄罗斯战斗机用在SU-27(37/30MK)系列上,说是主力战斗机应用并没有什么错误。
哦.
能否烦请鱼高手解答一下我那几个"异议"?当然,也可能是我说的不对.
尤其是“第三代战斗机的过失速机动动作最大的作用只是占位而不是攻击”如何占位?
非常感谢!!!
原帖由 PRINCEBUSTER 于 2007-2-20 13:06 发表

不如毛子研究的透彻.

相信民工科技不如看兵器,上面讲啦,美国的不管在二维还是三维喷管上都比毛子先进多啦,小子,不要以为毛子现在用的多他们就成熟,实际美国的比他们先进多啦
相信民工科技不如看兵器,上面讲啦,美国的不管在二维还是三维喷管上都比毛子先进多啦,小子,不要以为毛子现在用的多他们就成熟,实际美国的比他们先进多啦
===============================
很多说美国武器先进,依据就是“用的多”:D :D
我没看到兵器那篇文章,美国三维喷管先进在哪?
]]
呵呵,类似MIG-29的采用3D矢量推力的F-15ACTIVE美国是哪年开始装机实验的?
是1995年还是1996年呀?;P
原帖由 hbao 于 2007-2-20 21:25 发表
呵呵,类似MIG-29的采用3D矢量推力的F-15ACTIVE美国是哪年开始装机实验的?
是1995年还是1996年呀?;P


……我们自己的推力矢量也淘汰了俄罗斯的调整叶片,采用了和美国相同的调整环式结构。
X-31上玩的是不是轴对称?
原帖由 lizyu 于 2007-2-20 21:35 发表


……我们自己的推力矢量也淘汰了俄罗斯的调整叶片,采用了和美国相同的调整环式结构。


主要是从使用寿命考虑吗? 如果方便,鱼兄介绍下两者各自的特点呀:h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