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珍宝岛:一年一个样,年年有新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8:03:56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font color="#000000" style="FONT-SIZE: 22px;"><strong>探访珍宝岛:一年一个样,年年有新样</strong></font></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br/><font style="FONT-SIZE: 14px;">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font> &nbsp;&nbsp;2006-07-11 </td></tr></tbody></table><br/><br/><table height="2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id="zoom" valign="to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150%;"><table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style="MARGIN: 1px 7px 3px 4px;"><tbody><tr><td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upload/200607/11/100170605.jpg" border="0" name="normal" alt=""/>
                                                                </td></tr><tr><td align="center">伏剑守国门。</td></tr><tr><td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upload/200607/11/100170607.jpg" border="0" name="normal" alt=""/>
                                                                </td></tr><tr><td align="center">现在的守岛官兵居住的第五代营房。</td></tr><tr><td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upload/200607/11/100170609.jpg" border="0" name="normal" alt=""/>
                                                                </td></tr><tr><td align="center">状似元宝的珍宝岛。</td></tr></tbody></table>  “滔滔的乌苏里江,英雄的珍宝岛,巍巍的完达山冲云霄,北国风光无限好,革命战士斗志高。”伴着珍宝岛官兵自己创作、令人鼓舞振奋的连歌,“三千里北疆话国防”采访组成员来到了珍宝岛。营长贾晓滨带着我们边看边讲,如今的珍宝岛和六七十年代相比,发生的变化让采访团成员最为兴奋。 <br/><br/>  边境监控可视化 <br/><br/>  边境线上无小事,需要24小时监控。过去哨兵要站在高高的观察哨上,手拿望远镜察看边情,能见度好时,也只能观察十余华里。现在边境执勤可视系统、红外线预警系统等“八大系统”的安装,对边境线实施全天候有效观察、分析、判断、处置等,大大地提高了监控质量和效率。 <br/><br/>  走进连队值班室,一名战士正用手轻轻摇动手柄,屏幕上连队管辖的中俄边境路段的一草一木尽收眼底。战士不断地调整着画面,针对重点地段运用“特写镜头”拉近仔细观察分析,按下录制按钮,相关情况就可以被录制下来。 <br/><br/>  哨所建设“别墅化” <br/><br/>  走上珍宝岛,参观了五代营房,采访组成员真切的感受到哨所建设的变化。六七十年代,守岛官兵住的是“帐篷”、“地窨子”和“高脚屋”,如今的小岛已变得“花园化”、“别墅化”。一栋错落有致的三层小阁楼,便是哨所官兵现在住的第五代营房了。院内修有的“三路一桥”:“北京路”、“南京路”、“上海路”和“金水桥”,把这个仅有0.6618平方公里的小岛规整地划分成军事训练区,生活保障区,文体娱乐区和环境绿化区。 <br/><br/>  “一年一个样,年年有新样”。营长贾晓滨的语气带着自豪。 <br/><br/>  文化娱乐多元化 <br/><br/>  “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这是形容过去边防战士生活枯燥的一句顺口溜,也是守岛官兵生活的真实写照。 <br/><br/>  如今,图书室里,上百种书籍、杂志整齐摆放,娱乐室里棋牌、乒乓球、台球,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小型卫星电视数字接收机的配备,官兵可以看到30多套电视节目。守岛官兵还建起了小乐队,成立了“珍宝岛之歌”演唱组,他们自编自演创作的《珍宝岛我的家》、《护岛柳》等歌曲在边防部队广为传唱。岛上“三对三”篮球赛、雪地足球赛、雪雕文化节、宝岛故事会、“珍宝岛之歌演唱会”、珍宝岛手抄报等“宝岛系列文化活动”,丰富了战士业余文化生活,也传承了珍宝岛精神。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不仅让守岛官兵安心戍边卫国,同时也陶冶了官兵的高尚情操。 <br/><br/>  信息交流网络化 <br/><br/>  30多年前上珍宝岛可谓难上加难,100多公里以外都不通车,进出岛要靠徒步或乘坐“马爬犁”。冬季大雪封山和春秋两季开江、封江时,战士们写一封信要一、两个月才能发出去,向外打电话简直是天方夜谭。 <br/><br/>  如今,在地方党和政府、边疆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修筑的国道和边防巡逻路都直接联通到距离珍宝岛500米的江对岸,个体班车、出租车更是川流不息。通讯难题也得到了根本解决,在哨所开通的内部军用线可以直拔到北京。官兵们自学电脑和“上网”技术,建立了“珍宝岛资讯局域网”、“网上图书资料库”、“网上时事论坛”等,鼠标一点就可以从互联网上纵揽天下大事。 <br/><br/>  两军交流“伙伴化” <br/><br/>  谈起守岛兵和对面俄军的交流,贾晓滨告诉我们,“过去是兵戎相见,现在是战略伙伴”。他介绍说,有时双方巡逻士兵在边境线上相遇时,都互相主动微笑示意,作出友好手势。每年还定期组织联合巡边,联合检查。特别是近年来,两军官兵还相互到对方的连队哨所参观,定期组织足球、篮球、乒乓球等比赛和射击比武互相交流。就在前两天,俄方官兵邀请我方官兵隔岸观看了勤务交流。 <br/><br/>  生活设施配套化 <br/><br/>  70年代初期,岛上最先进的设施就是一部风力发电机。战士每天喝的是浑浊的江水,听的是信号时断时续的收音机,如今,小岛已甩掉了“无水、无电、无声”的三无帽子,几年前从江底接上了国力电,配发了价值几万元的中型净水器,面条机、豆浆机、冰柜、热水器等一应俱全。守岛排长告诉我们,现在守岛官兵每天轮流做一道“拿手菜”供大家品尝,每月进行评选,票数最高的做为“守岛菜”保留下来。战士每人每天都能吃上鸡蛋,喝上牛奶,饭后还有水果。每逢战士过生日时,大家都要为他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烛光晚餐,送上美好的祝福。 <br/><br/>  宝岛江畔旅游化 <br/><br/>  地处中俄边境,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珍宝岛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军事封闭状态。随着中俄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国家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宝岛已成为中外游客十分关注和向往的旅游观光热点。虽然至今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每年还是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万名游客慕名前来,到乌苏里江江畔隔江望岛,拍照留念,在欣赏小岛秀美景色的同时,对守岛官兵戍边卫国的情怀也发出啧啧赞叹。一些当年守岛的老兵们,携妻带子来到岛上,回忆当年戍边的艰苦岁月,感悟今天宝岛发生的巨大变化,教诲子女珍惜今天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机关、学校、企业也组织人员上岛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驻岛官兵义务为他们讲述珍宝岛的历史和今天。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的珍宝岛正由封闭走向开放。(来源:&nbsp;东北网)</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font color="#000000" style="FONT-SIZE: 22px;"><strong>探访珍宝岛:一年一个样,年年有新样</strong></font></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br/><font style="FONT-SIZE: 14px;">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font> &nbsp;&nbsp;2006-07-11 </td></tr></tbody></table><br/><br/><table height="2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id="zoom" valign="to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150%;"><table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style="MARGIN: 1px 7px 3px 4px;"><tbody><tr><td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upload/200607/11/100170605.jpg" border="0" name="normal" alt=""/>
                                                                </td></tr><tr><td align="center">伏剑守国门。</td></tr><tr><td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upload/200607/11/100170607.jpg" border="0" name="normal" alt=""/>
                                                                </td></tr><tr><td align="center">现在的守岛官兵居住的第五代营房。</td></tr><tr><td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upload/200607/11/100170609.jpg" border="0" name="normal" alt=""/>
                                                                </td></tr><tr><td align="center">状似元宝的珍宝岛。</td></tr></tbody></table>  “滔滔的乌苏里江,英雄的珍宝岛,巍巍的完达山冲云霄,北国风光无限好,革命战士斗志高。”伴着珍宝岛官兵自己创作、令人鼓舞振奋的连歌,“三千里北疆话国防”采访组成员来到了珍宝岛。营长贾晓滨带着我们边看边讲,如今的珍宝岛和六七十年代相比,发生的变化让采访团成员最为兴奋。 <br/><br/>  边境监控可视化 <br/><br/>  边境线上无小事,需要24小时监控。过去哨兵要站在高高的观察哨上,手拿望远镜察看边情,能见度好时,也只能观察十余华里。现在边境执勤可视系统、红外线预警系统等“八大系统”的安装,对边境线实施全天候有效观察、分析、判断、处置等,大大地提高了监控质量和效率。 <br/><br/>  走进连队值班室,一名战士正用手轻轻摇动手柄,屏幕上连队管辖的中俄边境路段的一草一木尽收眼底。战士不断地调整着画面,针对重点地段运用“特写镜头”拉近仔细观察分析,按下录制按钮,相关情况就可以被录制下来。 <br/><br/>  哨所建设“别墅化” <br/><br/>  走上珍宝岛,参观了五代营房,采访组成员真切的感受到哨所建设的变化。六七十年代,守岛官兵住的是“帐篷”、“地窨子”和“高脚屋”,如今的小岛已变得“花园化”、“别墅化”。一栋错落有致的三层小阁楼,便是哨所官兵现在住的第五代营房了。院内修有的“三路一桥”:“北京路”、“南京路”、“上海路”和“金水桥”,把这个仅有0.6618平方公里的小岛规整地划分成军事训练区,生活保障区,文体娱乐区和环境绿化区。 <br/><br/>  “一年一个样,年年有新样”。营长贾晓滨的语气带着自豪。 <br/><br/>  文化娱乐多元化 <br/><br/>  “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这是形容过去边防战士生活枯燥的一句顺口溜,也是守岛官兵生活的真实写照。 <br/><br/>  如今,图书室里,上百种书籍、杂志整齐摆放,娱乐室里棋牌、乒乓球、台球,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小型卫星电视数字接收机的配备,官兵可以看到30多套电视节目。守岛官兵还建起了小乐队,成立了“珍宝岛之歌”演唱组,他们自编自演创作的《珍宝岛我的家》、《护岛柳》等歌曲在边防部队广为传唱。岛上“三对三”篮球赛、雪地足球赛、雪雕文化节、宝岛故事会、“珍宝岛之歌演唱会”、珍宝岛手抄报等“宝岛系列文化活动”,丰富了战士业余文化生活,也传承了珍宝岛精神。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不仅让守岛官兵安心戍边卫国,同时也陶冶了官兵的高尚情操。 <br/><br/>  信息交流网络化 <br/><br/>  30多年前上珍宝岛可谓难上加难,100多公里以外都不通车,进出岛要靠徒步或乘坐“马爬犁”。冬季大雪封山和春秋两季开江、封江时,战士们写一封信要一、两个月才能发出去,向外打电话简直是天方夜谭。 <br/><br/>  如今,在地方党和政府、边疆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修筑的国道和边防巡逻路都直接联通到距离珍宝岛500米的江对岸,个体班车、出租车更是川流不息。通讯难题也得到了根本解决,在哨所开通的内部军用线可以直拔到北京。官兵们自学电脑和“上网”技术,建立了“珍宝岛资讯局域网”、“网上图书资料库”、“网上时事论坛”等,鼠标一点就可以从互联网上纵揽天下大事。 <br/><br/>  两军交流“伙伴化” <br/><br/>  谈起守岛兵和对面俄军的交流,贾晓滨告诉我们,“过去是兵戎相见,现在是战略伙伴”。他介绍说,有时双方巡逻士兵在边境线上相遇时,都互相主动微笑示意,作出友好手势。每年还定期组织联合巡边,联合检查。特别是近年来,两军官兵还相互到对方的连队哨所参观,定期组织足球、篮球、乒乓球等比赛和射击比武互相交流。就在前两天,俄方官兵邀请我方官兵隔岸观看了勤务交流。 <br/><br/>  生活设施配套化 <br/><br/>  70年代初期,岛上最先进的设施就是一部风力发电机。战士每天喝的是浑浊的江水,听的是信号时断时续的收音机,如今,小岛已甩掉了“无水、无电、无声”的三无帽子,几年前从江底接上了国力电,配发了价值几万元的中型净水器,面条机、豆浆机、冰柜、热水器等一应俱全。守岛排长告诉我们,现在守岛官兵每天轮流做一道“拿手菜”供大家品尝,每月进行评选,票数最高的做为“守岛菜”保留下来。战士每人每天都能吃上鸡蛋,喝上牛奶,饭后还有水果。每逢战士过生日时,大家都要为他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烛光晚餐,送上美好的祝福。 <br/><br/>  宝岛江畔旅游化 <br/><br/>  地处中俄边境,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珍宝岛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军事封闭状态。随着中俄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国家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宝岛已成为中外游客十分关注和向往的旅游观光热点。虽然至今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每年还是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万名游客慕名前来,到乌苏里江江畔隔江望岛,拍照留念,在欣赏小岛秀美景色的同时,对守岛官兵戍边卫国的情怀也发出啧啧赞叹。一些当年守岛的老兵们,携妻带子来到岛上,回忆当年戍边的艰苦岁月,感悟今天宝岛发生的巨大变化,教诲子女珍惜今天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机关、学校、企业也组织人员上岛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驻岛官兵义务为他们讲述珍宝岛的历史和今天。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的珍宝岛正由封闭走向开放。(来源:&nbsp;东北网)</td></tr></tbody></table>
很好啊!先烈们的血没有白流啊!
每一寸土地都是极端宝贵的.
你也不编辑一下?是直接在页面全选吧?每行都有一部分看不了,不要偷懒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em01][em01][em01][em01][em01]
<p>神圣领土不可侵犯!</p><p></p>
<p>老爸当年就差点上去了!</p><p>有机会一定去看看,还有黑瞎子岛!</p>
<p>不错,</p><p>不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