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新译新解 第四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32:50
                                                          军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我的译文】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一方,首先要做到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然后等待敌方可能被我方战胜的时机。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的主动权在我方,敌方可能被我方战胜的原因在敌方。所以,善于打仗的一方,有能力做到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但没有能力使敌方必然能被我方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强求做到。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的原因是我方善于防守;敌方可能被我方战胜的原因是我方善于攻击。我方防守是因为敌方的力量比我方强大,我方攻击是因为敌方的力量比我方弱小。善于防守的军队,如同隐藏在九层深地的下面,使敌军无法攻到;善于攻击的军队,如同从九霄高空下杀,使敌军无法抵挡。所以,善守善攻的军队既能保存自己又能取得完美胜利。
译文说明:
      “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对于这句,现在的书籍有好几种译法,不好理解的关键在于主语不明和“则”的含义不清,因果关系的话,直译为“因为防守所以有剩余,因为攻击所以不足够”。转折关系的话,直译为“防守却有剩余,攻击却不足够”。肯定关系的话,直译为“防守是有剩余,攻击是不足够”。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要成立的话,前提是双方兵力相等,这样就译为“如果双方兵力相等,防守就有剩余,攻击就不足够”,逻辑上通了,但与上下文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肯定关系要成立的话,就要译为“我方防守是敌方有剩余,我方攻击是敌方不足够”,这样翻,在逻辑上通顺,也与上下文相呼应,合理!
      “动”应理解为发动攻击,意译为“下杀”形象,贴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我的译文】预见胜利不超过常人的见识,这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打了胜仗后天下人都说厉害的,这也不是厉害中最厉害的。所以,能举起毫毛并不是力量大,能看见日月并不是视力好,能听到雷声并不是耳朵灵。古代所说善于打仗的人,总是战胜那些容易战胜的对手。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取得的胜利,没有奇妙的胜招,没有智慧的名声,没有勇猛的武功。因为,他们打仗胜利的原因是不出任何差错;毫无差错就是指他们所采用的作战措施都是必胜的,他们只不过是战胜已经处于败势的敌军。所以,善于打仗的一方,总是先使自己站在不可能被打败的有利位置,又不会放过任何可能打败敌人的机会。所以,必胜的军队总是首先胜券在握后,才去寻求战机;必败的军队往往是先急于交战,然后再去寻求胜机。善于用兵打仗的将帅,要钻研用兵取胜的方法,要保持严明的军纪,这样就能成为战争胜败的主宰。
译文说明:
      “修道”的“修”指研修,研究,“道”指兵道,用兵的方法。现在的书籍基本都翻译成“修明政治”,实在难以理解。“修明政治”君主可以,善用兵者不可能。所以“研修兵法”才合乎逻辑。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
    【我的译文】兵力衡量方法有如下五个步骤:第一步是度,就是丈量耕地面积;第二步是量,就是计量粮食产量;第三步是数,就是统计人口数量;第四步是称,就是衡量兵力多寡;第五步是胜,就是推算胜率高低。国土地理决定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决定粮食产量,粮食产量决定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决定兵力多寡,兵力多寡决定胜率高低。所以,必胜一方的兵力和必败一方的兵力相比就像用镒对比铢,必败一方的兵力和必胜一方的兵力相比就像用铢对比镒。兵力强大一方的善战士兵们,就像在万丈悬崖上的山涧里的决堤积水一样,势不可挡,这就是实力啊!
译文说明:
     本处的译法是首创,现在的书籍没有这样译的。从农耕社会和兵民合一制的角度,这样的推算是合理的。
      “称”指衡量,比对。
      “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中“胜兵”如何理解:首先要确定什么像用镒衡量铢”,镒与铢重量之比为576:1或480:1,反正相差悬殊。所以必然是兵力多比兵力少像用镒衡量铢;“胜”必然理解为胜率极高,几乎达到必胜。
      “称胜者”直译为“比对胜出的一方”。
      “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其核心是“民若积水”,水越多实力越强,小河如何与大海相比?
      “形”指兵力,实力,与篇题合。

 全篇解读:
       本篇作者从军事策略层面,阐述了打仗不败的意义,打仗不败的原因,打仗不败的条件和打仗不败的保证;揭示了打仗不败的原因——善于防守,打仗不败的条件——毫无差错,打仗不败的保证——国力兵力。
                                                          军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我的译文】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一方,首先要做到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然后等待敌方可能被我方战胜的时机。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的主动权在我方,敌方可能被我方战胜的原因在敌方。所以,善于打仗的一方,有能力做到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但没有能力使敌方必然能被我方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强求做到。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的原因是我方善于防守;敌方可能被我方战胜的原因是我方善于攻击。我方防守是因为敌方的力量比我方强大,我方攻击是因为敌方的力量比我方弱小。善于防守的军队,如同隐藏在九层深地的下面,使敌军无法攻到;善于攻击的军队,如同从九霄高空下杀,使敌军无法抵挡。所以,善守善攻的军队既能保存自己又能取得完美胜利。
译文说明:
      “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对于这句,现在的书籍有好几种译法,不好理解的关键在于主语不明和“则”的含义不清,因果关系的话,直译为“因为防守所以有剩余,因为攻击所以不足够”。转折关系的话,直译为“防守却有剩余,攻击却不足够”。肯定关系的话,直译为“防守是有剩余,攻击是不足够”。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要成立的话,前提是双方兵力相等,这样就译为“如果双方兵力相等,防守就有剩余,攻击就不足够”,逻辑上通了,但与上下文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肯定关系要成立的话,就要译为“我方防守是敌方有剩余,我方攻击是敌方不足够”,这样翻,在逻辑上通顺,也与上下文相呼应,合理!
      “动”应理解为发动攻击,意译为“下杀”形象,贴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我的译文】预见胜利不超过常人的见识,这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打了胜仗后天下人都说厉害的,这也不是厉害中最厉害的。所以,能举起毫毛并不是力量大,能看见日月并不是视力好,能听到雷声并不是耳朵灵。古代所说善于打仗的人,总是战胜那些容易战胜的对手。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取得的胜利,没有奇妙的胜招,没有智慧的名声,没有勇猛的武功。因为,他们打仗胜利的原因是不出任何差错;毫无差错就是指他们所采用的作战措施都是必胜的,他们只不过是战胜已经处于败势的敌军。所以,善于打仗的一方,总是先使自己站在不可能被打败的有利位置,又不会放过任何可能打败敌人的机会。所以,必胜的军队总是首先胜券在握后,才去寻求战机;必败的军队往往是先急于交战,然后再去寻求胜机。善于用兵打仗的将帅,要钻研用兵取胜的方法,要保持严明的军纪,这样就能成为战争胜败的主宰。
译文说明:
      “修道”的“修”指研修,研究,“道”指兵道,用兵的方法。现在的书籍基本都翻译成“修明政治”,实在难以理解。“修明政治”君主可以,善用兵者不可能。所以“研修兵法”才合乎逻辑。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
    【我的译文】兵力衡量方法有如下五个步骤:第一步是度,就是丈量耕地面积;第二步是量,就是计量粮食产量;第三步是数,就是统计人口数量;第四步是称,就是衡量兵力多寡;第五步是胜,就是推算胜率高低。国土地理决定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决定粮食产量,粮食产量决定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决定兵力多寡,兵力多寡决定胜率高低。所以,必胜一方的兵力和必败一方的兵力相比就像用镒对比铢,必败一方的兵力和必胜一方的兵力相比就像用铢对比镒。兵力强大一方的善战士兵们,就像在万丈悬崖上的山涧里的决堤积水一样,势不可挡,这就是实力啊!
译文说明:
     本处的译法是首创,现在的书籍没有这样译的。从农耕社会和兵民合一制的角度,这样的推算是合理的。
      “称”指衡量,比对。
      “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中“胜兵”如何理解:首先要确定什么像用镒衡量铢”,镒与铢重量之比为576:1或480:1,反正相差悬殊。所以必然是兵力多比兵力少像用镒衡量铢;“胜”必然理解为胜率极高,几乎达到必胜。
      “称胜者”直译为“比对胜出的一方”。
      “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其核心是“民若积水”,水越多实力越强,小河如何与大海相比?
      “形”指兵力,实力,与篇题合。

 全篇解读:
       本篇作者从军事策略层面,阐述了打仗不败的意义,打仗不败的原因,打仗不败的条件和打仗不败的保证;揭示了打仗不败的原因——善于防守,打仗不败的条件——毫无差错,打仗不败的保证——国力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