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新译新解 第四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50:45
                                                                     军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我的译文】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一方,首先要做到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然后等待敌方可能被我方战胜的时机。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的主动权在我方,敌方可能被我方战胜的原因在敌方。所以,善于打仗的一方,有能力做到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但没有能力使敌方必然能被我方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强求做到。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的原因是我方善于防守;敌方可能被我方战胜的原因是我方善于攻击。我方防守是因为敌方的力量比我方强大,我方攻击是因为敌方的力量比我方弱小。善于防守的军队,如同隐藏在九层深地的下面,使敌军无法攻到;善于攻击的军队,如同从九霄高空下杀,使敌军无法抵挡。所以,善守善攻的军队既能保存自己又能取得完美胜利。
译文说明:
      “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对于这句,现在的书籍有好几种译法,不好理解的关键在于主语不明和“则”的含义不清,因果关系的话,直译为“因为防守所以有剩余,因为攻击所以不足够”。转折关系的话,直译为“防守却有剩余,攻击却不足够”。肯定关系的话,直译为“防守是有剩余,攻击是不足够”。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要成立的话,前提是双方兵力相等,这样就译为“如果双方兵力相等,防守就有剩余,攻击就不足够”,逻辑上通了,但与上下文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肯定关系要成立的话,就要译为“我方防守是敌方有剩余,我方攻击是敌方不足够”,这样翻,在逻辑上通顺,也与上下文相呼应,合理!
      “动”应理解为发动攻击,意译为“下杀”形象,贴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我的译文】预见胜利不超过常人的见识,这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打了胜仗后天下人都说厉害的,这也不是厉害中最厉害的。所以,能举起毫毛并不是力量大,能看见日月并不是视力好,能听到雷声并不是耳朵灵。古代所说善于打仗的人,总是战胜那些容易战胜的对手。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取得的胜利,没有奇妙的胜招,没有智慧的名声,没有勇猛的武功。因为,他们打仗胜利的原因是不出任何差错;毫无差错就是指他们所采用的作战措施都是必胜的,他们只不过是战胜已经处于败势的敌军。所以,善于打仗的一方,总是先使自己站在不可能被打败的有利位置,又不会放过任何可能打败敌人的机会。所以,必胜的军队总是首先胜券在握后,才去寻求战机;必败的军队往往是先急于交战,然后再去寻求胜机。善于用兵打仗的将帅,要钻研用兵取胜的方法,要保持严明的军纪,这样就能成为战争胜败的主宰。
译文说明:
      “修道”的“修”指研修,研究,“道”指兵道,用兵的方法。现在的书籍基本都翻译成“修明政治”,实在难以理解。“修明政治”君主可以,善用兵者不可能。所以“研修兵法”才合乎逻辑。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
    【我的译文】兵力衡量方法有如下五个步骤:第一步是度,就是丈量耕地面积;第二步是量,就是计量粮食产量;第三步是数,就是统计人口数量;第四步是称,就是衡量兵力多寡;第五步是胜,就是推算胜率高低。国土地理决定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决定粮食产量,粮食产量决定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决定兵力多寡,兵力多寡决定胜率高低。所以,必胜一方的兵力和必败一方的兵力相比就像用镒对比铢,必败一方的兵力和必胜一方的兵力相比就像用铢对比镒。兵力强大一方的善战士兵们,就像在万丈悬崖上的山涧里的决堤积水一样,势不可挡,这就是实力啊!
译文说明:
      本处的译法是首创,现在的书籍没有这样译的。从农耕社会和兵民合一制的角度,这样的推算是合理的。
      “称”指衡量,比对。
      “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中“胜兵”如何理解:首先要确定什么像用镒衡量铢”,镒与铢重量之比为576:1或480:1,反正相差悬殊。所以必然是兵力多比兵力少像用镒衡铢;“胜”必然理解为胜率极高,几乎达到必胜。
       “称胜者”直译为“比对胜出的一方”。
       “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其核心是“民若积水”,水越多实力越强,小河如何与大海相比?
       “形”指兵力,实力,与篇题合。

 全篇解读:
       本篇作者从军事策略层面,阐述了打仗不败的意义,打仗不败的原因,打仗不败的条件和打仗不败的保证;揭示了打仗不败的原因——善于防守,打仗不败的条件——毫无差错,打仗不败的保证——国力兵力。
                                                                     军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我的译文】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一方,首先要做到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然后等待敌方可能被我方战胜的时机。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的主动权在我方,敌方可能被我方战胜的原因在敌方。所以,善于打仗的一方,有能力做到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但没有能力使敌方必然能被我方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强求做到。我方不可能被敌方战胜的原因是我方善于防守;敌方可能被我方战胜的原因是我方善于攻击。我方防守是因为敌方的力量比我方强大,我方攻击是因为敌方的力量比我方弱小。善于防守的军队,如同隐藏在九层深地的下面,使敌军无法攻到;善于攻击的军队,如同从九霄高空下杀,使敌军无法抵挡。所以,善守善攻的军队既能保存自己又能取得完美胜利。
译文说明:
      “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对于这句,现在的书籍有好几种译法,不好理解的关键在于主语不明和“则”的含义不清,因果关系的话,直译为“因为防守所以有剩余,因为攻击所以不足够”。转折关系的话,直译为“防守却有剩余,攻击却不足够”。肯定关系的话,直译为“防守是有剩余,攻击是不足够”。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要成立的话,前提是双方兵力相等,这样就译为“如果双方兵力相等,防守就有剩余,攻击就不足够”,逻辑上通了,但与上下文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肯定关系要成立的话,就要译为“我方防守是敌方有剩余,我方攻击是敌方不足够”,这样翻,在逻辑上通顺,也与上下文相呼应,合理!
      “动”应理解为发动攻击,意译为“下杀”形象,贴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我的译文】预见胜利不超过常人的见识,这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打了胜仗后天下人都说厉害的,这也不是厉害中最厉害的。所以,能举起毫毛并不是力量大,能看见日月并不是视力好,能听到雷声并不是耳朵灵。古代所说善于打仗的人,总是战胜那些容易战胜的对手。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取得的胜利,没有奇妙的胜招,没有智慧的名声,没有勇猛的武功。因为,他们打仗胜利的原因是不出任何差错;毫无差错就是指他们所采用的作战措施都是必胜的,他们只不过是战胜已经处于败势的敌军。所以,善于打仗的一方,总是先使自己站在不可能被打败的有利位置,又不会放过任何可能打败敌人的机会。所以,必胜的军队总是首先胜券在握后,才去寻求战机;必败的军队往往是先急于交战,然后再去寻求胜机。善于用兵打仗的将帅,要钻研用兵取胜的方法,要保持严明的军纪,这样就能成为战争胜败的主宰。
译文说明:
      “修道”的“修”指研修,研究,“道”指兵道,用兵的方法。现在的书籍基本都翻译成“修明政治”,实在难以理解。“修明政治”君主可以,善用兵者不可能。所以“研修兵法”才合乎逻辑。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
    【我的译文】兵力衡量方法有如下五个步骤:第一步是度,就是丈量耕地面积;第二步是量,就是计量粮食产量;第三步是数,就是统计人口数量;第四步是称,就是衡量兵力多寡;第五步是胜,就是推算胜率高低。国土地理决定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决定粮食产量,粮食产量决定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决定兵力多寡,兵力多寡决定胜率高低。所以,必胜一方的兵力和必败一方的兵力相比就像用镒对比铢,必败一方的兵力和必胜一方的兵力相比就像用铢对比镒。兵力强大一方的善战士兵们,就像在万丈悬崖上的山涧里的决堤积水一样,势不可挡,这就是实力啊!
译文说明:
      本处的译法是首创,现在的书籍没有这样译的。从农耕社会和兵民合一制的角度,这样的推算是合理的。
      “称”指衡量,比对。
      “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中“胜兵”如何理解:首先要确定什么像用镒衡量铢”,镒与铢重量之比为576:1或480:1,反正相差悬殊。所以必然是兵力多比兵力少像用镒衡铢;“胜”必然理解为胜率极高,几乎达到必胜。
       “称胜者”直译为“比对胜出的一方”。
       “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其核心是“民若积水”,水越多实力越强,小河如何与大海相比?
       “形”指兵力,实力,与篇题合。

 全篇解读:
       本篇作者从军事策略层面,阐述了打仗不败的意义,打仗不败的原因,打仗不败的条件和打仗不败的保证;揭示了打仗不败的原因——善于防守,打仗不败的条件——毫无差错,打仗不败的保证——国力兵力。
现在书籍的大致译文如下:
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捕捉战机攻胜敌人。做到不可战胜,就会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敌人出现空隙,就乘机击破它。因而,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不一定使敌人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测,但不可强求。

  若要不被敌人战胜,必须先要作好防守工作;能战胜敌人,就要进攻。采取防守,是因为条件不充分;进攻敌人,是因为时机成熟。所以善于防御的人,隐蔽自己的军队如同深藏在地下;善于进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攻敌措手不及。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又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打败敌人而普天下都说好,也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好像举起秋毫不算力大,看见太阳、月亮不算眼明,听见雷霆不算耳聪一样。古代善于作战的人,总是战胜容易战胜的敌人。因此,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既没有卓越过人的智慧,也没有勇武显赫的名声。他们进行战争的胜利不会有差错,之所以不会出现差错,是因为他们作战的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上,是战胜了在气势上已失败的敌人。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进攻敌人的机会。因此,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失败之军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就能够主宰战争胜负的命运。

  兵法上有五项原则: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度产生于土地的广狭,土地幅员广阔与否决定物资的多少,军赋的多寡决定兵员的数量,兵员的数量决定部队的战斗力,部队的战斗力决定胜负的优劣。所以胜利之师如同以镒对铢,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攻击弱小的敌人;而败军之师如同以铢对镒,是以弱小的军事实力对抗强大的敌方。高明的指挥员领兵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这就是军事实力中的“形”。
兵力强大一方的善战士兵们,就像在万丈悬崖上的山涧里的决堤积水一样,势不可挡,这就是实力啊!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
    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 ...
正常教学的课程其中之一,归类中国哲学史。
老狗狗贝贝 发表于 2016-5-13 15:15
正常教学的课程其中之一,归类中国哲学史。
谢谢!知识普及也是需要的。
谢谢!知识普及也是需要的。
超大网友,水平高的比较多。
孙武是兵家流派的代表人物。曾祖、祖父均为齐国名将。自幼喜研兵法,颇有心得。孙武在其18岁时,因齐国内乱不止,他深感无用武之地,便离开齐国去往吴国。
楼主啊,守则有余,攻则不足。解释起来是方便了。

但原文是守则不足,攻则有余。你不能因为解释方便,随便篡改原文啊。
wj769 发表于 2016-5-13 22:52
楼主啊,守则有余,攻则不足。解释起来是方便了。

但原文是守则不足,攻则有余。你不能因为解释方便,随 ...
谢谢,其实有两个版本,两种写法都可以。“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的话,翻译起来容易,就是:我方防守是因为兵力不足,我方攻击是因为兵力绰绰有余。
孙子的先祖为陈完,陈厉公之子,妫姓,氏陈。陈厉公兄陈恒公之少子林杀厉公而自立,是为庄公。故陈完不得立,为陈大夫。庄公卒,立弟杵臼,是为宣公。
宣公二十一年,杀其太子御寇。御寇与完交好,恐祸及己,完故奔齐。
希望大家从原文和译文的词义,语法,逻辑,修辞出发,探讨译文的合理性。心平气和,对事不对人。
齐桓公素闻陈完之才学,欲使为卿。陈完以“羁旅之臣不可当高位”为由婉拒。
后齐桓公命陈完为工正(掌管百工)。陈完在齐国定居以后,由陈氏为田氏,故他又被称为田完。田完的第五世孙田书(即孙子的祖父),原是齐国大夫,在攻打莒国的战争中立下了战功,齐景公便把乐安封给了田书,同时还赐姓“孙”氏。
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内乱(史称“四姓之乱”),孙子便离开齐国,到了南方的吴国,在吴国的都城梅里(今无锡)过起了隐居生活,潜心研究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