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新译新解 第三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48:02
                                谋攻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我的译文】孙子说:一般用兵取胜的原则是:使用谋略迫使敌方整国降服为上策;武力打败敌国为次策;迫使敌方整支军队降服为上策,打败敌军为次策;迫使敌方整旅降服为上策,打败敌旅为次策;迫使敌方整卒降服为上策,打败敌卒为次策;迫使敌方整伍降服为上策,打败敌伍为次策。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厉害中最厉害的;不经交战就能使敌方的军队降服,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译文说明:
      在这里,“用兵”应理解为用兵取胜。动用军队对付敌国,意味着开战,所以“用兵”也可以理解为战争。
      “破国次之”直译为“打败敌国要比上策差”。
      “善”指好,武力应该用厉害来形容;智慧应该用高明来形容。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我的译文】所以,优秀的军事家首先以谋略取胜,其次用外交手段取胜,接下来就是用兵取胜,最后的下下策才是攻城。攻城的做法,是迫于无奈而做的。建造攻城用的高台、巨型战车,准备各种攻城器械,三个月以后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以后才能竣工。如果将帅控制不住自己忿怒的情绪,强令士兵们像蚂蚁依附绳草一样去爬梯攻城,士兵伤亡三分之一,也没有将城池拿下的话,这真是强攻城池的灾难啊!
译文说明:
      “上兵伐谋”中,“兵”指兵家。“伐”应理解为打破、打败、取胜。
      “胜”应理解为承受、控制。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我的译文】所以,善于用兵取胜的一方,不用交战就能使敌方的军队降服,不需强攻就能拿下敌方的城池,不必久拖就能毁灭敌方的国家。必须在保全我方实力的前提下争胜天下。只有这样,才既能军力不受损又能保全胜利果实。这就是谋略攻敌的法则。
译文说明:
      “者”译成“一方”是为了与“敌方”相对应。
      “屈人之兵而非战”直译为“降服敌方的军队却不用交战”。
     “全”译成“保全实力”合理,与下句“故兵不顿而利可全”相呼应;也与下篇“先为不可胜”相呼应。现在的书籍基本没有这样来理解。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我的译文】所以,用兵交战的原则是:如果我军的兵力是敌军的十倍,就要能围歼他们;如果是五倍,就要能攻取他们;如果是两倍,就要能分割打败他们;如果我军的兵力与敌军的相当,就要能战胜他们;如果我军的兵力比敌军稍少,就要能防守对抗他们,如果我军的兵力与敌军无法相比,就要能躲避他们。所以,对小股敌军来说坚不可摧的我军小部队,必然会成为敌军大部队捉拿的对象。
译文说明:
      在这里,“用兵”应理解为用兵交战。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如何翻译,关键是对“之”的理解:如果理解为“的”,就译为“小股敌军的坚固,大股敌军的捉拿”,这显然不合理;如果把“之”理解为主谓结构助词,就译为“小股敌军坚固,大股敌军捉拿”,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能从逻辑的合理性来理解,也就是,捉拿的是谁?原文中少了宾语,加上去,原文就变为“故小敌之坚者,大敌之擒也”。捉拿的肯定是我方的军队,这说明我方的军队的兵力必然大致和小敌相当。逻辑理清了,翻译就顺理成章了。也说明“能避之”的重要性。现在的书籍都没有这样来理解翻译的。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我的译文】将帅是国君的助手,如果辅佐周密,国家必然会强盛;如果辅佐不力,国家必然会衰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我的译文】所以,国君受到军中将士厌恶的原因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的原因却强令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撤退的原因却强令军队撤退,这就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事务,却要干预军队的行政管理,这样将士们就会感到迷惑;不懂军队的权谋应变,却干预军队的任务、行动,那么将士们就会产生疑虑。军中将士们既迷惑又疑虑,那么敌对国家乘机来攻的灾难就会降临,这就叫做自乱军心、自毁胜果。
译文说明:
      “患”指厌恶,讨厌。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我的译文】所以预知胜利的方法有五种:知道可以交战和不可以交战的一方胜利;懂得兵多兵少不同用法的一方胜利;全军上下团结一心的一方胜利;用有准备的军队等待无准备的军队的一方胜利;将帅有才能而且君主不加干预的一方胜利。上述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译文说明:
      “上下同欲者胜”直译为“全军上下有相同欲念的一方胜利”。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我的译文】所以说,既了解对手又了解自己,那么百战不危;不了解对手仅仅了解自己,那么胜败各半;既不了解对手又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战必危。
全篇解读:
      本篇作者从军事战略层面,阐述了战争取胜的原则,战争取胜的方法和战争取胜的条件以及将帅的重要性;揭示了战争取胜的最高境界——不战屈敌,战争取胜的上上策——谋攻,战争取胜的条件——知彼知己。作者又从军事战术层面,阐述了兵力优劣交战原则。
                                谋攻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我的译文】孙子说:一般用兵取胜的原则是:使用谋略迫使敌方整国降服为上策;武力打败敌国为次策;迫使敌方整支军队降服为上策,打败敌军为次策;迫使敌方整旅降服为上策,打败敌旅为次策;迫使敌方整卒降服为上策,打败敌卒为次策;迫使敌方整伍降服为上策,打败敌伍为次策。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厉害中最厉害的;不经交战就能使敌方的军队降服,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译文说明:
      在这里,“用兵”应理解为用兵取胜。动用军队对付敌国,意味着开战,所以“用兵”也可以理解为战争。
      “破国次之”直译为“打败敌国要比上策差”。
      “善”指好,武力应该用厉害来形容;智慧应该用高明来形容。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我的译文】所以,优秀的军事家首先以谋略取胜,其次用外交手段取胜,接下来就是用兵取胜,最后的下下策才是攻城。攻城的做法,是迫于无奈而做的。建造攻城用的高台、巨型战车,准备各种攻城器械,三个月以后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以后才能竣工。如果将帅控制不住自己忿怒的情绪,强令士兵们像蚂蚁依附绳草一样去爬梯攻城,士兵伤亡三分之一,也没有将城池拿下的话,这真是强攻城池的灾难啊!
译文说明:
      “上兵伐谋”中,“兵”指兵家。“伐”应理解为打破、打败、取胜。
      “胜”应理解为承受、控制。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我的译文】所以,善于用兵取胜的一方,不用交战就能使敌方的军队降服,不需强攻就能拿下敌方的城池,不必久拖就能毁灭敌方的国家。必须在保全我方实力的前提下争胜天下。只有这样,才既能军力不受损又能保全胜利果实。这就是谋略攻敌的法则。
译文说明:
      “者”译成“一方”是为了与“敌方”相对应。
      “屈人之兵而非战”直译为“降服敌方的军队却不用交战”。
     “全”译成“保全实力”合理,与下句“故兵不顿而利可全”相呼应;也与下篇“先为不可胜”相呼应。现在的书籍基本没有这样来理解。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我的译文】所以,用兵交战的原则是:如果我军的兵力是敌军的十倍,就要能围歼他们;如果是五倍,就要能攻取他们;如果是两倍,就要能分割打败他们;如果我军的兵力与敌军的相当,就要能战胜他们;如果我军的兵力比敌军稍少,就要能防守对抗他们,如果我军的兵力与敌军无法相比,就要能躲避他们。所以,对小股敌军来说坚不可摧的我军小部队,必然会成为敌军大部队捉拿的对象。
译文说明:
      在这里,“用兵”应理解为用兵交战。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如何翻译,关键是对“之”的理解:如果理解为“的”,就译为“小股敌军的坚固,大股敌军的捉拿”,这显然不合理;如果把“之”理解为主谓结构助词,就译为“小股敌军坚固,大股敌军捉拿”,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能从逻辑的合理性来理解,也就是,捉拿的是谁?原文中少了宾语,加上去,原文就变为“故小敌之坚者,大敌之擒也”。捉拿的肯定是我方的军队,这说明我方的军队的兵力必然大致和小敌相当。逻辑理清了,翻译就顺理成章了。也说明“能避之”的重要性。现在的书籍都没有这样来理解翻译的。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我的译文】将帅是国君的助手,如果辅佐周密,国家必然会强盛;如果辅佐不力,国家必然会衰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我的译文】所以,国君受到军中将士厌恶的原因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的原因却强令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撤退的原因却强令军队撤退,这就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事务,却要干预军队的行政管理,这样将士们就会感到迷惑;不懂军队的权谋应变,却干预军队的任务、行动,那么将士们就会产生疑虑。军中将士们既迷惑又疑虑,那么敌对国家乘机来攻的灾难就会降临,这就叫做自乱军心、自毁胜果。
译文说明:
      “患”指厌恶,讨厌。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我的译文】所以预知胜利的方法有五种:知道可以交战和不可以交战的一方胜利;懂得兵多兵少不同用法的一方胜利;全军上下团结一心的一方胜利;用有准备的军队等待无准备的军队的一方胜利;将帅有才能而且君主不加干预的一方胜利。上述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译文说明:
      “上下同欲者胜”直译为“全军上下有相同欲念的一方胜利”。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我的译文】所以说,既了解对手又了解自己,那么百战不危;不了解对手仅仅了解自己,那么胜败各半;既不了解对手又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战必危。
全篇解读:
      本篇作者从军事战略层面,阐述了战争取胜的原则,战争取胜的方法和战争取胜的条件以及将帅的重要性;揭示了战争取胜的最高境界——不战屈敌,战争取胜的上上策——谋攻,战争取胜的条件——知彼知己。作者又从军事战术层面,阐述了兵力优劣交战原则。
楼主没有发现连二楼都没有,完全是自娱自乐。所以建议把全部的都写好,然后一次性的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