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新译新解 第三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0:37:51
                                                              谋攻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我的译文】孙子说:一般用兵取胜的原则是:使用谋略迫使敌方整国降服为上策;武力打败敌国为次策;迫使敌方整支军队降服为上策,打败敌军为次策;迫使敌方整旅降服为上策,打败敌旅为次策;迫使敌方整卒降服为上策,打败敌卒为次策;迫使敌方整伍降服为上策,打败敌伍为次策。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厉害中最厉害的;不经交战就能使敌方的军队降服,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译文说明:
      在这里,“用兵”应理解为用兵取胜。动用军队对付敌国,意味着开战,所以“用兵”也可以理解为战争。
      “破国次之”直译为“打败敌国要比上策差”。
      “善”指好,武力应该用厉害来形容;智慧应该用高明来形容。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我的译文】所以,优秀的军事家首先以谋略取胜,其次用外交手段取胜,接下来就是用兵取胜,最后的下下策才是攻城。攻城的做法,是迫于无奈而做的。建造攻城用的高台、巨型战车,准备各种攻城器械,三个月以后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以后才能竣工。如果将帅控制不住自己忿怒的情绪,强令士兵们像蚂蚁依附绳草一样去爬梯攻城,士兵伤亡三分之一,也没有将城池拿下的话,这真是强攻城池的灾难啊!
译文说明:
      “上兵伐谋”中,“兵”指兵家。“伐”应理解为打破、打败、取胜。
      “胜”应理解为承受、控制。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我的译文】所以,善于用兵取胜的一方,不用交战就能使敌方的军队降服,不需强攻就能拿下敌方的城池,不必久拖就能毁灭敌方的国家。必须在保全我方实力的前提下争胜天下。只有这样,才既能军力不受损又能保全胜利果实。这就是谋略攻敌的法则。
译文说明:
      “者”译成“一方”是为了与“敌方”相对应。
      “屈人之兵而非战”直译为“降服敌方的军队却不用交战”。
      “全”译成“保全实力”合理,与下句“故兵不顿而利可全”相呼应;也与下篇“先为不可胜”相呼应。现在的书籍基本没有这样来理解。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我的译文】所以,用兵交战的原则是:如果我军的兵力是敌军的十倍,就要能围歼他们;如果是五倍,就要能攻取他们;如果是两倍,就要能分割打败他们;如果我军的兵力与敌军的相当,就要能战胜他们;如果我军的兵力比敌军稍少,就要能防守对抗他们,如果我军的兵力与敌军无法相比,就要能躲避他们。所以,对小股敌军来说坚不可摧的我军小部队,必然会成为敌军大部队捉拿的对象。
译文说明:
      在这里,“用兵”应理解为用兵交战。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如何翻译,关键是对“之”的理解:如果理解为“的”,就译为“小股敌军的坚固,大股敌军的捉拿”,这显然不合理;如果把“之”理解为主谓结构助词,就译为“小股敌军坚固,大股敌军捉拿”,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能从逻辑的合理性来理解,也就是,捉拿的是谁?原文中少了宾语,加上去,原文就变为“故小敌之坚者,大敌之擒也”。捉拿的肯定是我方的军队,这说明我方的军队的兵力必然大致和小敌相当。逻辑理清了,翻译就顺理成章了。也说明“能避之”的重要性。现在的书籍都没有这样来理解翻译的。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我的译文】将帅是国君的助手,如果辅佐周密,国家必然会强盛;如果辅佐不力,国家必然会衰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我的译文】所以,国君受到军中将士厌恶的原因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的原因却强令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撤退的原因却强令军队撤退,这就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事务,却要干预军队的行政管理,这样将士们就会感到迷惑;不懂军队的权谋应变,却干预军队的任务、行动,那么将士们就会产生疑虑。军中将士们既迷惑又疑虑,那么敌对国家乘机来攻的灾难就会降临,这就叫做自乱军心、自毁胜果。
译文说明:
      “患”指厌恶,讨厌。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我的译文】所以预知胜利的方法有五种:知道可以交战和不可以交战的一方胜利;懂得兵多兵少不同用法的一方胜利;全军上下团结一心的一方胜利;用有准备的军队等待无准备的军队的一方胜利;将帅有才能而且君主不加干预的一方胜利。上述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译文说明:
       “上下同欲者胜”直译为“全军上下有相同欲念的一方胜利”。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我的译文】所以说,既了解对手又了解自己,那么百战不危;不了解对手仅仅了解自己,那么胜败各半;既不了解对手又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战必危。
全篇解读:
      本篇作者从军事战略层面,阐述了战争取胜的原则,战争取胜的方法和战争取胜的条件以及将帅的重要性;揭示了战争取胜的最高境界——不战屈敌,战争取胜的上上策——谋攻,战争取胜的条件——知彼知己。作者又从军事战术层面,阐述了兵力优劣交战原则。
                                                              谋攻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我的译文】孙子说:一般用兵取胜的原则是:使用谋略迫使敌方整国降服为上策;武力打败敌国为次策;迫使敌方整支军队降服为上策,打败敌军为次策;迫使敌方整旅降服为上策,打败敌旅为次策;迫使敌方整卒降服为上策,打败敌卒为次策;迫使敌方整伍降服为上策,打败敌伍为次策。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厉害中最厉害的;不经交战就能使敌方的军队降服,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译文说明:
      在这里,“用兵”应理解为用兵取胜。动用军队对付敌国,意味着开战,所以“用兵”也可以理解为战争。
      “破国次之”直译为“打败敌国要比上策差”。
      “善”指好,武力应该用厉害来形容;智慧应该用高明来形容。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我的译文】所以,优秀的军事家首先以谋略取胜,其次用外交手段取胜,接下来就是用兵取胜,最后的下下策才是攻城。攻城的做法,是迫于无奈而做的。建造攻城用的高台、巨型战车,准备各种攻城器械,三个月以后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以后才能竣工。如果将帅控制不住自己忿怒的情绪,强令士兵们像蚂蚁依附绳草一样去爬梯攻城,士兵伤亡三分之一,也没有将城池拿下的话,这真是强攻城池的灾难啊!
译文说明:
      “上兵伐谋”中,“兵”指兵家。“伐”应理解为打破、打败、取胜。
      “胜”应理解为承受、控制。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我的译文】所以,善于用兵取胜的一方,不用交战就能使敌方的军队降服,不需强攻就能拿下敌方的城池,不必久拖就能毁灭敌方的国家。必须在保全我方实力的前提下争胜天下。只有这样,才既能军力不受损又能保全胜利果实。这就是谋略攻敌的法则。
译文说明:
      “者”译成“一方”是为了与“敌方”相对应。
      “屈人之兵而非战”直译为“降服敌方的军队却不用交战”。
      “全”译成“保全实力”合理,与下句“故兵不顿而利可全”相呼应;也与下篇“先为不可胜”相呼应。现在的书籍基本没有这样来理解。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我的译文】所以,用兵交战的原则是:如果我军的兵力是敌军的十倍,就要能围歼他们;如果是五倍,就要能攻取他们;如果是两倍,就要能分割打败他们;如果我军的兵力与敌军的相当,就要能战胜他们;如果我军的兵力比敌军稍少,就要能防守对抗他们,如果我军的兵力与敌军无法相比,就要能躲避他们。所以,对小股敌军来说坚不可摧的我军小部队,必然会成为敌军大部队捉拿的对象。
译文说明:
      在这里,“用兵”应理解为用兵交战。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如何翻译,关键是对“之”的理解:如果理解为“的”,就译为“小股敌军的坚固,大股敌军的捉拿”,这显然不合理;如果把“之”理解为主谓结构助词,就译为“小股敌军坚固,大股敌军捉拿”,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能从逻辑的合理性来理解,也就是,捉拿的是谁?原文中少了宾语,加上去,原文就变为“故小敌之坚者,大敌之擒也”。捉拿的肯定是我方的军队,这说明我方的军队的兵力必然大致和小敌相当。逻辑理清了,翻译就顺理成章了。也说明“能避之”的重要性。现在的书籍都没有这样来理解翻译的。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我的译文】将帅是国君的助手,如果辅佐周密,国家必然会强盛;如果辅佐不力,国家必然会衰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我的译文】所以,国君受到军中将士厌恶的原因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的原因却强令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撤退的原因却强令军队撤退,这就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事务,却要干预军队的行政管理,这样将士们就会感到迷惑;不懂军队的权谋应变,却干预军队的任务、行动,那么将士们就会产生疑虑。军中将士们既迷惑又疑虑,那么敌对国家乘机来攻的灾难就会降临,这就叫做自乱军心、自毁胜果。
译文说明:
      “患”指厌恶,讨厌。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我的译文】所以预知胜利的方法有五种:知道可以交战和不可以交战的一方胜利;懂得兵多兵少不同用法的一方胜利;全军上下团结一心的一方胜利;用有准备的军队等待无准备的军队的一方胜利;将帅有才能而且君主不加干预的一方胜利。上述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译文说明:
       “上下同欲者胜”直译为“全军上下有相同欲念的一方胜利”。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我的译文】所以说,既了解对手又了解自己,那么百战不危;不了解对手仅仅了解自己,那么胜败各半;既不了解对手又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战必危。
全篇解读:
      本篇作者从军事战略层面,阐述了战争取胜的原则,战争取胜的方法和战争取胜的条件以及将帅的重要性;揭示了战争取胜的最高境界——不战屈敌,战争取胜的上上策——谋攻,战争取胜的条件——知彼知己。作者又从军事战术层面,阐述了兵力优劣交战原则。
这翻的。。。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是说小的一方选择坚守,就会成为大的一方的俘虏
是不遵循上文“能避之”原则的后果

“患”在先秦指“担忧”,“恶”才指“厌恶”
是不能混淆的,况且针对君主,用“厌恶”明显不妥
以虞待不虞者胜,“待”字居然翻为等待。。。
难道有准备的一方必须守株待兔不能主动攻其不备???

这里的“待”明显是“招待”、“对待”的意思
fangle 发表于 2016-5-12 01:23
以虞待不虞者胜,“待”字居然翻为等待。。。
难道有准备的一方必须守株待兔不能主动攻其不备???
谢谢,对待往往是指对待友好一方。我译成“等待”是直译,可引申为伏击,对付。
fangle 发表于 2016-5-12 01:11
这翻的。。。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谢谢!
“患”在先秦指“担忧”,“恶”才指“厌恶”,这我真的不知道。“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是说小的一方选择坚守,就会成为大的一方的俘虏”,但“敌”必然都指敌人,如何说通呢?另外,“擒”只有动词,意思是捉拿,抓捕,好像没有俘虏的意思啊!

学习一下。。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人举国屈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的军队就次一等;使敌人一个“旅”的队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一个“卒”的“队伍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投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敌,再次是出动军队攻敌取胜,最下策才是攻城。攻城为万不得已时才使用。制造攻城的蔽橹、轒辒,准备各种攻城器械,需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将帅控制不住忿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使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不能攻克,这便是攻城所带来的危害。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战争,攻取敌人的城池而不是靠硬攻,消灭敌国而不是靠久战,用完善的计策争胜于天下,兵力不至于折损,却可以获得全胜,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方法。

  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两倍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避免与其正面接触,兵力弱少就要撤退远地。所以弱小的军队顽固硬拼,就会变成强大敌军的俘虏。

  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大;辅佐疏漏,未尽其职,国家必然衰弱。 国君对军队造成的危害有三种情况:不知道军队在什么条件下可战而使其出击,不了解军队在什么情况下可退而使其撤退,这就束缚了军队的手脚。不通详三军内务,而插手三军的政事,就会使部队将士不知所从。不了解军中的权变之谋而参与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们疑虑重重。军队既迷惑又疑虑,诸侯国军队乘机而进攻,灾难就降临到头上,这就是自乱其军而丧失了胜利。

  预知取胜的因素有五点:懂得什么条件下可战或不可战,能取胜;懂得兵多兵少不同用法的,能取胜;全军上下一心的,能取胜;以有备之师待无备之师的,能取胜;将帅有才干而君主不从中干预的,能取胜。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道理。

  所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敌方而熟悉自己的,胜负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然失败。
诡兵家 发表于 2016-5-12 12:10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人举国屈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敌 ...
现在其他书籍的大致译文。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全是保全的意思,是指先设法保全自己然后再考虑打败敌人。这也是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之一。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这句话比较难翻,分歧也比较大,我认为这样说可能比较贴切:实力小于对方就先使自己变的坚固(就是防御),实力大于对方就要设法俘虏对方(进攻也要讲策略)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其中”縻军“是指军队士气低糜。”乱军引胜“中的引胜比较难理解,考虑到与之前的縻军对仗,引胜不翻为好。
看了看,想起了局座的封神之战:第二次伊拉克战争。

就是摆明了知彼(美军很强)不知己(伊拉克肉鸡)等同不知彼不知己吧?
与楼主无关
很多人老以为看完孙子兵法就会带兵打仗了
  孙子兵法的《用间》这一篇才是真正的传世经典。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

    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孙子兵法》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T565638 发表于 2016-5-12 15:19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 ...
縻和糜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呀。
诡兵家 发表于 2016-5-13 14:29
縻和糜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呀。
耍无赖的说法是通假字,通糜。
从縻的字义上看,最接近的说法是束缚,但从上下文来看不是这个意思,军队没有不动,而是动的时机不对。这个縻字我认为是疲劳比较贴切,进而引申为士气低糜。
今日在山东、江苏苏州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
孙武是兵家流派的代表人物。曾祖、祖父均为齐国名将。自幼喜研兵法,颇有心得。孙武
在其18岁时,因齐国内乱不止,他深感无用武之地,便离开齐国去往吴国。
谢谢!
“患”在先秦指“担忧”,“恶”才指“厌恶”,这我真的不知道。“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是说 ...
我同意fangle的观点,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这句可能是宾语前置,正过来就是故小敌坚之,大敌擒之也。lz可以找找有没有这样的用法。
孙子的先祖为陈完,陈厉公之子,妫姓,氏陈。陈厉公兄陈恒公之少子林杀厉公而自立,是为庄公。故陈完不得立,为陈大夫。庄公卒,立弟杵臼,是为宣公。宣公二十一年,杀其太子御寇。御寇与完交好,恐祸及己,完故奔齐。
希望大家从原文和译文的词义,语法,逻辑,修辞出发,探讨译文的合理性。心平气和,对事不对人。
齐桓公素闻陈完之才学,欲使为卿。陈完以“羁旅之臣不可当高位”为由婉拒。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中的“患”,现在想想,应译成“诟病”,更贴切。
后齐桓公命陈完为工正(掌管百工)。陈完在齐国定居以后,由陈氏为田氏,故他又被称为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