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王敦的叛乱为什么先胜后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09:50
东晋王敦的叛乱为什么先胜后败
泪痕春雨
  
  王氏家族的力量成长太快了。在东晋王朝还未建立时,就让人无法分清江南地方政府究竟是谁家的天下了。所以当时人都说:王与司马共天下。
  
  司马睿在登基之时,竟然邀请王导一块坐在皇位上。虽然王导谦虚的拒绝了这种邀请,但这种事情在皇权时代毕竟是无可想象的[注1];因为汉献帝也不曾这样邀请过董卓、曹操啊!皇帝邀请一个臣子共同坐在皇位上,这叫什么事啊!
  
  面对以温和、谦虚著称的王导,皇帝尚且不敢坦然的居高凌下。面对以野心勃勃著称的王敦,皇帝内心的感受就更让人不敢想象了。汉宣帝刚当皇帝之时,与霍光同坐一车感觉如芒刺背。晋元帝司马睿,面对王氏兄弟之时恐怕也是这种感觉。
  
  王氏家族力量的巨大,显然让司马睿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感。当然王氏家族力量的巨大,也让普遍贵族都有这种感觉。因为这样下去,一个以皇帝为中心、众多豪门共同执政的权力格局就随时都会被打破的。
  
  为了削弱王氏家族的力量,于是普遍贵族自然都开始支持皇帝加强皇权了。在这种背景下,王氏家族的权力、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压抑。
  
  在成功打击王氏家族的过程中,司马睿竟然开始趁势加强皇权,有意无意的把予头指向了所有贵族。在这种背景下,当时政府就渐渐偏离了众多贵族集体执政的方向,而成为皇帝和几个亲信把持政府的局面[注2]。在这种背景下,普遍贵族又把支持的方向倒向了王敦一边。
  
  王敦讨伐司马睿的行为,显然受到了普遍豪门默许与纵容。
  
  关于这一切,我们可以从温峤的观点中看出来一些来。温峤说了:“我看王敦的行为是有所针对的,他只是想打击刘傀、刁协吧,所以他应该不会乱来吧!”[注3]
  
  虽然温峤的观点受到周顗的反驳,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温峤对王敦第一次叛乱时的态度。在温峤看来,王敦之所以要叛乱,从某种意义上是皇帝欺人太甚;所以王敦的叛乱只是为了教训一下皇帝罢了,并不是要打破江南的政治格局。
  
  温峤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周札的盖棺定论之争看出来。
  
  当王敦之乱被彻底平定后,围绕如何评定周札的功过是非,人们展开了争论。
  
  因为周札在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竟然打开帝国都城的大门[注4]把王敦放了进来。这是一种什么行为,恐怕放在任何时候也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所以有人说了,这种乱臣贼子,应该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子上。尚书卞壸说了:“周札在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竟然主动打开帝国都城大门,把王敦叛军给放进来,这种人是没有资格受到政府表彰的。”
  
  但对于卞壶的观点,有人竟然提出了异议。因为在许多人眼中,周札是一位忠君爱国的典范!
  
  王导为周札这种行为(打开帝国都城大门,放王敦叛军进城),是这样辩护的。
  
  “在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我和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王敦那不是造反作乱,因为我们都认为王敦的目的是要清理奸臣的。周札在这种背景下,放王敦大军进入帝国都城,又怎么能算得上有罪呢?当王敦真正造反作乱开始时,周札就与王敦做斗争并被杀掉了;所以我认为周札应该成为大家以后学习的榜样!”[注5]
  
  这种言论,真让众多卫道之士惊得两眼翻白。因为臣子率大军攻击帝国都城,竟然还振振有词。这叫什么事?[注6]
  
  于是有人说了:皇帝亲自下诏认定王敦是叛逆之举,皇帝又亲自调动大军阻击王敦。如果说王敦当时不算造反作乱,那皇帝当时又算干什么呢?皇帝亲自指挥周札阻击王敦的军队,周札却主动把王敦的军队放进了帝国都城。如果周札这样做是正确的,那皇帝当时又算干什么呢?
  
  这顶帽子实在扣得够大的。但这顶帽子还是没有把周札扣倒了。于是帝国最终还是接受了王导那套歪理邪说;于是周札最终还是成为帝国的忠君典范。“札与谯王、周、戴,虽所见有异同,皆人臣之节也。”
  
  在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周札为王敦打开帝国都城的大门,依然能成为忠臣的典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普遍贵族是怎样看待王敦第一次叛乱了吧!
  
  王导当时有许多话是不便说出口的。当时那些奸臣(刘傀、刁协),还一心要杀掉我王导全家呢!如果不是有众多忠君爱国的人为我王导求情,我王导全家都死于非命了。王敦起兵要杀掉这种奸臣,有什么不对?周札在这种背景下,为王敦打开都城大门,有什么不对?
  
  王导还有许多话,更不是无法说出口的。如果说周札把王敦放进帝国都城就是不可饶恕的大罪,那在王敦进入帝国都城后,我和王敦合作共事(最经典的事就是王导和王敦一块判了周、戴的死刑),岂非也是不可饶恕的大罪了。
  
  天下是豪门贵族共同的天下,绝不是他皇帝一个人的天下。皇帝做事不公,能怪臣子起兵攻打他?皇帝做事不公,难道还不允许臣子帮他改正吗?
  
  透过温峤的观点,透过王导为周札的辩护。我们似乎应该看出来,为什么王敦第一次叛乱会那样容易取得胜利了吧!因为普遍贵族都通过各种方式支持他。
  
  王敦问戴渊:大家会如何看待我这次的所作所为呢?
  
  戴渊说了:“从表面上看,您这是不臣的行为,但如果细想您的深意,这应该是忠义之举。”这绝不是一句简单的讨好之语,因为这句话与温峤、王导的观点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基于皇帝的利益,王敦率军攻打帝国都城,一心要杀掉皇帝的亲信,这自然是大逆不道的罪行。但基于普遍豪门贵族的共同利益,王敦用武力强行除掉帮助皇帝作恶的奸臣,自然是忠义之举。而且人们支持王敦叛乱,绝不只是表现在这些方面。
  
  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因为甘卓在后面出尔反尔(一会说愿意与王敦合作,一会又说要抄王敦的后路);吓得王敦一直不敢放手出兵。所以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出兵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但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大约有两个月时间),却显然没有一个地方军政长官派兵前来勤王,也没有一个地方军政长官在路上拦截王敦。
  
  在王敦第一次率军叛乱时(长达两个月时间)。所有的豪门贵族代表都是光说不练(只有一个皇族成员司马氶例外,而他本身也自顾不瑕);虽然他们这种大呼小叫,也曾把王敦也吓得要死,但实际上对王敦的军事行动没有构成任何实质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王敦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就进入了帝国的都城。
  
  [注1]:丙辰,王即皇帝位,百官皆陪列。帝命王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帝乃止。
  
  [注2]:“隗虽在外,而朝廷机事,进退士大夫,帝皆与之密谋。”刘隗“与尚书令刁协并为元帝所宠,欲排抑豪强。”
  
  [注3]:太子中庶子温峤谓仆射周顗曰:“大将军此举似有所在,当无滥邪﹖”
  
  [注4]周札防守的不是帝国都城建康,而石头城。我说周札打开帝国都城的大门,只是为了更形象的说明周札的罪过。而且石头城一失,代表皇帝的力量就彻底失败了。从这层意义上,周札拱手让出石头城,与打开帝国都城大门无异。
  
  [注5]:司徒导以为:“往年之事,敦奸逆未彰,自臣等有识以上,皆所未悟,与札无异。既悟其奸,奾便以身许国,寻取枭夷。臣谓宜与周戴同例。”
  
  [注6]:郗鉴说:“敦之逆谋,履霜日久,缘札开门,令王师不振。若敦前者之举,义同桓、文,则先帝可为幽厉邪!”
  
  王敦叛乱胜利后(上)
  
  王敦在顺利的进入帝国都城后,显然知道自己为什么能这样顺得的进入帝国都城。所以王敦进建康城后,并不敢远离“清君侧”的目标。
  
  从表面上看,王敦这次叛乱是以“清君侧”为口号开始的,进入都城之后也是以这种行为结束的。因为在清理了刘隗、刁协之后,王敦马上以皇帝的名义发表了大赦令。总而言之,我进京的目的是清理这两个奸臣,现在这个两奸臣已清理掉了,大家都可以安心工作生活了。
  
  在王敦进入帝国都城后,晋元帝司马睿对周顗说:“王敦进城后,皇宫什么事也没有,大家也都平安无事,王敦真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吗?”从司马睿对周顗的这种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王敦进入都城后,并没有远离清君侧的口号。
  
  王敦进入都城后,一直极力表示尊重贵族联合执政的格局。所以他做事之时,还从来不敢违逆普遍贵族的共同意见。最经典的事就是王敦想废掉太子,但普遍贵族都支持太子,都认为太子不应该废,王敦就对此作罢了。[注1]
  
  至于周(周顗)、戴(戴渊)之死,与其说是被王敦杀掉,还不如说是被王导杀掉的。因为王导当时非常仇恨周顗,所以他一心想杀掉周顗。在王导没有对周顗明确表示这种杀机之前,王敦还一直假惺惺的表示推崇周、戴,并想让周、戴进入新的权力核心。但当他得知王导内心真实想法后,终于表示要杀掉周、戴了。而且王敦杀周、戴前,更是在得到王导默许后才付之于行动的。从这层意义上,周、戴之死是王导一手促成的,如果王导没有杀周、戴的意思,王敦也绝不敢杀周、戴的。[注2]
  
  谯王司马氶的死,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贵族与皇权之争的外延。司马氶出任地方军政中心长官,代表了司马皇族扩张的开始。如果司马皇族成员坐镇地方主要军政中心的行为得到认可,那江南的经济、政治、军事资源恐怕就渐渐成为司马家族的私人财产了,这自然是与普遍贵族一心维持的贵族联盟政治格局不相符的。
  
  在王敦起兵之时,甘卓一直在观望,江南豪族周札、沈充,更是公开支持王敦,苏峻、祖约、刘瑕等北方势力也是一直在观望,陶侃等人也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而司马氶则是全力以赴的投入了反抗王敦的斗争中,在帝国都城被攻破,普遍贵族都已认可王敦执政的局面中,依然与王敦继续战争。从这层意义上,谯王司马氶的死,是皇权与贵族相争的结果。
  
  如果大家一块围攻王敦,王敦自然必败无疑;问题是,大家为什么要一块围攻王敦呢?王敦自然威胁了普遍豪门贵族的共利益,但一心加强皇权的皇帝,同样也威胁了普遍豪门贵族的共同利益。从这层意义上,在普遍豪门贵族的眼中,此时的皇帝与王敦只是一丘之貉;都是欠扁的东西。
  
  王敦一心要杀掉削弱贵族政治(加强皇权)的奸臣。普遍豪门贵族,怎么可能真心支持皇帝打击王敦呢?  
  普遍豪门贵族表示支持皇帝,仅仅是希望王敦不要走得太远了。你要杀这两个奸臣,你要打击皇帝加强皇权的野心,我们会支持你。但如果你想趁势打破现有的政治格局,我们是绝不会坐视的!从这层意义上,只要王敦不远离“清君侧”的目标之前,普遍豪门贵族对王敦的行为都会报以支持与默许的。
  
  因为大家为了一个空洞的忠于皇帝,真把王敦给剿灭了。到时只会助涨皇帝的嚣张气焰。总而言之,到时皇帝就更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总而言之,皇帝就会更觉得这个天下是他的天下了。到时皇帝不喜欢你、不信任你、不重用你,你的血统再高贵也是白搭。这种结局,是所有豪门贵族绝不想看到的!
  
  这是王敦进入帝国都城后的主要行为,但他在作这一切行为时,显然充分尊重了普遍贵族的共同意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王敦在取得胜利后仍能清晰估算出自己所处地局势。
  
  王敦后来之所以要打破这种政治格局,表面上是因为他太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能力,但再细分析下去,却显然是因为他缺乏自信,更是因为缺乏掌控局势的实力。
  
  王敦当时的实力、能力,都不足与从前的司马懿相提并论。
  
  王敦在进帝国都城后,表面上无所不能;但事实他连亲自朝见皇帝的勇气都没有。因为王敦并没有控制当时政治格局的信心与能力,所以他自然不敢亲自进入皇帝的势力范围。因为进入皇帝的势力,万一有人支持皇帝在朝堂之上击杀他,他恐怕就无法活着回来了。在这种背景下,王敦并不敢长久的呆在帝国都城之内,所以不久后就决定返回自己的老巢了。
  
  在王敦决定离开帝国都城之时,谢鲲(谢安的伯父)劝他应该亲自拜见一回皇帝。“因为你起兵的口号是“清君侧”,现在为皇帝清理了奸臣,你怎么能不接受皇帝的朝见、接受皇帝的表彰呢?你现在这样不明不白的回到自己老巢,算什么事呢?”
  
  但王敦却问谢鲲:“你敢保证这样没有危险?”
  
  谢鲲说:“我看是没有危险的,如果您认为有危险,我可以陪着您一块去,我可以用我的性命担保您没有危险。”王敦对此气得大骂:“你的破命值几个钱?用你的命担保我的命,你也把自己的命看得太重了吧!你这种人,死上几百个,对时局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的。”[注3]
  
  于是王敦离帝国都城前,一直也没有亲自朝见过皇帝。这绝不是他看不起皇帝,而是源于他内心中深深的恐惧。想想司马懿见皇帝之时,也是他这副熊样吗?显然不是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王敦虽然攻入了帝国的都城,却显然是无力真正控制了帝国都城的。
  
  [注]:敦以太子有勇略,为朝野所向,欲诬以不孝而废之,大会百官,问温峤曰:“皇太子以何德称﹖”声色俱厉。峤曰:“钩深致远,盖非浅局所量;以礼观之,可谓孝矣。”众皆以为信然,敦谋遂沮。
  
  我们普遍人在看这段历史内容时,通常总是夸大了温峤的勇敢与能言擅辩,好象没有温峤的勇敢与能言擅辩,那太子之位就无法保住了。但真实的情况呢?王敦不敢废太子,主要原因却显然是在这句话“众皆以为信然”。普遍贵族代表都支持温峤的行为与观点,王敦自然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了。
  
  [注2]王敦想杀掉周、戴之时,并不敢公开表示这种意见,而是去小心翼翼的去试探王导的意见。于是王敦对王导说:“周、戴,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止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又不答。周顗就是在王导这种态度下被杀掉的。
  
  周顗与王导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他们本来是朋友;但在王导全家遭到威胁之时(因为在刘隗的劝说下,皇帝对王导全家已动了杀机),他竟然没有对王导表示一句安慰;相反一副带理不理的样子。在遇到危难之时,别人不帮助我们,我们可以理解。但如果朋友也是这样,那我们肯定会非常生气的。从这层意义上,王导对周顗的恨是自然而然的。
  
  但真实的情况,却显然是王导误顗会了周。因为周顗一直在帮助王导,一直在劝皇帝不要杀王导。周顗在王导向自己求救之时,表现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也实在是有着不得己的苦衷。但王导却还是因此误会了周顗。
  
  在王敦大军威胁帝国都城之际,如果周顗一方面劝皇帝要信任王导,另一方面又与王导套近乎,那皇帝肯定会认为周顗是一个不值得依赖的小人。因为这很容易让皇帝感觉周顗是在自己与王氏家族之间投机。在这种背景下,面对王导对自己的求救,周顗只能做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了。后来王敦胜利后,面对再次拥有权势的王导。周顗依然与王导保持着距离,因为他知道自己此时与王导套近乎,其实更加危险。
  
  如果周顗对王导说:“在皇帝要杀你全家之时,我曾竭尽全力帮助过你。不信你看看我曾写给皇帝的奏章?当时我对你爱理不理,是有着我的苦衷。” 如果周顗敢这样做,那周顗肯定会死得更惨!因为这只会让人们认为周顗当时脚踏两只船。哪头大压哪头。如果留下这种名声,恐怕不只是一个死字可以结束,更会弄得自己身体败名裂。所以此时的周顗只能依然与王导保持着距离。此时在周顗的内心深处,大约只能求王导早日看到自己曾为求护他而写的奏章吧!除此之外,他实在只能保持沉默了。
  
  但当王导看到周顗曾救护自己的奏章时,周顗已死去多时了。王导对此只能哭着说:“我不杀伯仁,而伯仁实因我而死。”事实上,伯仁就是被他杀掉的,因为他一句话就可以让伯仁不死,但他就是一句话也不说。伯仁是周顗的字。
  
  [注3]:敦将还武昌,谢鲲言于敦曰:“公至都以来,称疾不朝,是以虽建动而人心实有未达。今若朝天子,使君臣释然,则物情皆悦服矣。”敦曰:“君能保无变乎﹖”对曰:“鲲近日入觐,主上侧席,迟得见公,宫省穆然,必无虞也。公若入朝,鲲请侍从。”敦勃然曰:“正复杀君等数百人,亦复何损于时!”竟不朝而去。
  
  王敦叛乱胜利后(下)
  
  王敦第一次叛乱胜利后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王敦知道,当时的江南依然是众多贵族共同执政的江南,在这种背景下他显然缺乏窥视皇权的实力。另一方面王敦又有意无意认为,凭自己现在的实力,只要再努一把力就能取代皇帝了。
  
  王敦第一次叛乱后的行为,就是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驱使着。所以王敦此后一再昏招迭出。王敦在清理掉刘隗、刁协后,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马上亲自去朝见皇帝,在朝堂之上联合众军政大佬公布刘隗、刁协的罪责;让皇帝为自己重用奸臣的行为向大家道歉;再恳请皇帝原谅自己没有奉旨就擅自率军入京城的行为。做完些表演之后,在尊重各大豪门贵族利益的基础上,为江南各军政大佬重新排一下座次。
  
  但王敦显然没有这样做;这绝不是他不想;而是因为实力不够,所以他缺乏了一种应有的自信与从容;所以后来王敦后来的行为都是在恐惧与猜忌之中做事的。
  
  王敦害怕太子的精明,所以就一心要废掉太子。但事前,他又实在没有充分的估计好形势,所以废太子之事就无疾而终了。因为大家都公开表示反对王敦这样做,而王敦显然不敢违逆大家共同的意愿。
  
  这是王敦第一个昏招,因为这种做法是王敦明着向太子示弱,明着表示自己害怕太子。更让大家清楚的看到他只是一个纸老虎,因为他想废太子,但大家都不买他的帐,他又不敢把大家怎么样。
  
  王敦害怕周、戴在江南政府中的影响。所以就杀掉了这两个人。这又是王敦的一个昏招。因为这只会让江南普遍豪门代表都产生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周、戴本身并没有罪过(如果有罪过,只是他们忠于皇帝),而且这两个人又在江南拥有着广泛的支持与尊重。这样的人都要无端死于非命,徒然增加了王敦的乱臣贼子气,徒然使江南豪门贵族、军政大佬都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王敦想杀周、戴时,谢鲲温和劝说他,王峤则激烈的反对他。王敦杀周、戴后,王彬更公然大骂他。[注1]这几个人都是王敦阵营中的人,面对周、戴遇害尚且如此,其它人就更不用多说了。而且周、戴也显然不是刘隗、刁协,他们并不是积极鼓吹加强皇权的人。所以他们对王敦的威胁实际是非常有限的,王敦为杀这样两个人换来这种结果,实在太得不偿失了。
  
  王敦做这些事时,心情恐怕是矛盾的。他想继续保持从前的政治格局,一个以司马睿为中心的、以王氏家族为主导的政治格局。但王敦显然又缺乏这种信心,因为他害怕人们会利用皇帝再次打击他。他想打破从前的政治格局,完全抛开司马睿,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政治格局。但王敦也深知自己的实力,在当时背景是难以做到这一切的。既然向前、向后都是一种痛;王敦只有硬着头皮向前走了。于是只有一个劲的倒行逆施了。
  
  “敦欲强其宗族,陵弱帝室,冬,十一月,徙王含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王舒为荆州刺史、监荆州沔南诸军事,王彬为江州刺史。”
  
  王敦在加强自己家族势力的同时,又杀掉了江南两大豪门代表人物周札、甘卓。
  
  从表面上看,王敦此时的实力,比第一次叛乱之时强大多了。因为王敦依靠第一次叛乱的胜利,杀掉了周顗、戴渊、周札、甘卓,又让自己家族成员占据着帝国主要地方军政中心。但王敦这些做法,显然已完全走到了江南普遍豪门贵族、军政大佬的对立面。因为王敦这些做法,显然是想把江南的军政权力都收归自己一系手中;面对王敦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自然会引起江南普遍豪门贵族、军政大佬的共同反对。
  
  以王敦的智慧,自然能清晰的看到自己前面的艰难与险阻。所以当他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马上为自己的后继者定下上中下三计。“我死之后,莫若释兵散众,归身朝廷,保全门户,上计也;退还武昌,收兵自守,贡献不废,中计也;及吾尚存,悉众而下,万一侥幸,下计也。”
  
  在王敦看来,他的后继者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彻底向皇帝表示臣服。其次的选择是向皇帝表示妥协、退让,最坏的选择就做一个乱臣贼子。
  
  王敦所制订的上计,绝对是王敦一系当时最好的选择。因为桓温死后,桓温的后继者,所做的选择与此大同小异。总而言之,桓温的后继者桓玄亲自到中央政府任职,桓温的弟侄们立足荆州对皇帝表示了臣服。所以桓温死后,桓氏家族依然是晋帝国最举足轻重的豪门家族,而且后来桓玄在桓温的基础上使桓氏家族更上了一层楼。
  
  但王敦的后继者却显然放弃了这种选择,于是王敦一系不久后马上遭受了灭顶之灾。
  
  [注1]:谢鲲曰:“明公之举,虽欲大存社稷,然悠悠之言实未达高义。若果能举用周、戴,则群情帖然矣!”敦怒曰:“君粗疏邪!二子不相当,吾已收之矣!”鲲愕然自失。
  
  参军王峤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柰何戮诸名士!”敦大怒,欲斩峤,众莫敢言。鲲曰:“明公举大事,不戮一人。峤以献替忤旨,便以衅鼓,不亦过乎!”敦乃释之,黜为领军长史。峤,浑之族孙也。
  
  “彬(王彬)素与顗善,先往哭顗,然后见敦。敦怪其容惨,问之。彬曰:「向哭伯仁,情不能已。」敦怒曰:「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汝何哀而哭之﹖」彬曰:「伯仁长者,兄之亲友;在朝虽无謇愕,亦非阿党,而赦后加之极刑,所以伤惋也。」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图为不轨,祸及门户矣!」辞气慷慨,声泪俱下。
  
  王敦第二次叛乱
  
  王敦在第一次叛乱胜利后,就感觉自己已是骑虎难下了。因为这件事后,他与皇帝之间的猜忌越来越难以化解了。虽然谢鲲对他说:“只要您愿意忠于皇帝,您与皇帝的猜忌还是可以化解的。”[注1]但王敦显然已不敢、也不愿意从这只老虎身上跳下来了。
  
  王敦虽然清醒的意识到,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是非常危险的,便他却总是忍不住要走下去,因为他总感觉以自己的实力、能力,也许是有机会走向光明的顶点的。
  
  就在王敦决心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时,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那就是王敦因为重病感觉自己不会活多久了。面对这种意外,王敦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这一系应该何去何从了。于是王敦对他的亲信说:你们现在最好选择就是向皇帝表示彻底臣服。大家亲自到中央政府拜见皇帝,让皇帝给你们重新安排职务。这样就会消除大家与皇帝之间的猜忌,而且以大家的实力、影响,皇帝也绝不敢把你们怎么样的。
  
  王敦的亲信之所以不愿意做出这个选择,是因为从表面上看,这种所谓的上计实在是一种迂腐之谈。(“释兵散众,归身朝廷,保全门户”)
  
  自己是帝国最大的实权派,只要努努力就有可能打败皇帝,却去选择冒险到中央政府供职。万一皇帝不接受你的这种忠心,逮着这种机会杀掉你,该怎么办呢?这好像就是传说中的愚忠吧!
  
  选择这种上计,是绝对需要大勇气的。仅这一点,王敦对自己的后继者绝对是一种奢求,因为王敦本人都缺乏这种勇气。这从他第一次叛乱后,不敢亲自朝见皇帝可以看出来。所以王敦也实在不敢指望他的亲信接受这种所谓的上计,于是王敦在说上计的同时,又说出一种等而下之的选择。
  
  “如果你们不想选择上计,那你们就退兵回到老巢割据一方,但必须通过实际行动向皇帝表示臣服。”
  
  这种选择之所以不如第一种选择,那是因为这种选择无法彻底消除王敦一系与中央政府的猜忌,如果皇帝依然派军围剿他们,王敦一系还得以乱臣的身份与政府军队作战,到时一旦失败就是满门抄斩了。
  
  王敦所说的中计(退还武昌,收兵自守,贡献不废),实际上就是考虑到上计执行时的困难,所以他不再要求自己后继者亲自赴中央政府供职,他只是要求后继者对皇帝表示臣服。但这种中计,显然也是有缺点的。因为这种选择,一方面你主动削弱了自己到手的权势,另一方面又显然仍表示想与皇帝分庭抗礼。如果皇帝逮住这种机会步步进逼你岂不是陷入被动之中?
  
  所以王敦的亲信也不想认可这种中计。既然如此,王敦就只有再退一步说了。“如果你们连中计也不愿意接受,那就趁我没有死之时,全力夺取皇位。”这种选择之所以称为下计,那是因为以王敦一系的实力,想干成这件事的机率本身就非常小,如果王敦死了,想干成这件事的机率更等于没有了。而这种事一旦失败,就注定是身败名裂、满门抄斩的。
  
  对于王敦的这种分析,他的亲信一致认为:王敦所说的这种最坏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们大约都认为,既然上次可以轻而易举的攻入帝国都城,这次自然更可以做到的。因为上次胜利后王敦清除了很多异己,更趁势扩张了自己的势力。既然如此,王敦一系只有按这种选择出牌了!
  
  王敦所说的下计,在许多人眼中绝对是一条上计。甚至在王敦一系因此彻底毁灭之后,许多人也认为是这种选择本身的正确的,只是因为王敦的后继者太废物了,所以王敦一系才会彻底失败。但当时王敦还活着,王敦的养子王应,也是一个精明、联明的人(这从他后来对王舒、王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来)[注2])。所以这种失败,与他们指挥官的失误关系并不大。
  
  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下计。关于这一点,在王导给王含的信中已可以看出来。
  
  在王导看来,王敦上次能轻易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当时刘隗、刁协当权肆意胡来,像王导这样小心谨慎的人都时刻担心全家被害,其它人就更用不着说了。所以王敦造反之时,自然是普遍豪门贵族都支持他。现在是王敦倒行逆施,已站在了普遍豪门贵族的对立面,他们这次叛乱自然无法像上次一帆风顺了。
  
  王敦的两次叛乱,都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战争内容。第一次叛乱中,王敦大军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就进入了帝国都城。第二次叛乱时,王敦大军一开战就溃不成军了。
  
  从这层意义上,决定这两次战争胜负的关键内容绝不是军事上的问题。
  
  在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整个琅琊王氏的立场是统一的。因为司马睿从一开始起,就把矛头指向了整个王氏家族。这从王导领着全家连续几天在宫门外等待皇帝处罚可以看出来,这也从刘隗劝司马睿要杀掉王导全家可以看出来。一直小心谨慎、全力支持司马睿的王导尚且陷入这种境地,王氏家族的其它成员还可能有安全感吗?
  
  在这种背景下,王敦第一次叛乱是代表了整个王氏家族的利益。仅这一种力量就已绝对不可以小视了。而且江南两大豪门周、沈都站在了王敦一边(沈充直接支持王敦,周札为王敦打开城门)。其它豪门、军政大佬都对此报着观望的态度,在王敦公然叛乱之后,竟然没有一个地方豪门、军政大佬率军前去勤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王敦第一次叛乱,可以迅速的取得胜利。
  
  王敦第二次叛乱之时。整个王氏家族利益就分裂了。因为皇权受到王敦第一次叛乱的打击,已不足以威胁王氏家族了。所以王导等王氏家族主要代表人物,都不认为皇帝是自己利益的威胁者。相反王敦势力崛起,渐渐让王氏家族其它几大枝系都感到了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当时王氏家族几大巨头都有意无意的站在了王敦的对立面。王导(与王敦相提并论的王氏家族成员)、王舒(当时的荆州刺使)、王彬(当时的江州刺使)都也不支持王敦叛乱。
  
  别的力量实际上已不用做太多分析了,仅王氏家族内部力量的分歧已让王敦的胜算少之又少了。
  
  王彬在王敦杀周顗之后,就开始公然大骂敦这会为整个家族带来祸害的。后来王敦有叛乱之心,王彬再一次公然反对王敦。[注3]
  
  王舒也在王敦叛乱之前,就和皇帝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具有文学色彩的小故事,无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多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王舒当时显然决定站在了皇帝一边[注4]。
  
  王导这一次显然更是坚决的站在了皇帝一边。因为司马家族成员担任皇帝,那王导就依然能保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如果王敦成了帝国的皇帝,王导则随时可能被逼出政治舞台中心位置的。
  
  王敦第一次叛乱后,所取得的胜利都是表面上的。
  
  王敦第一次叛乱胜利后,杀了周、戴、甘、周;自然有他的意义,但显然有意无意的把众多人都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王敦第一次叛乱胜利后,让自己家族成员占据了帝国主要军政职务,但当王敦决定叛乱时,这些家族成员却成了他最危险的敌人。
  
  在这种背景下,众多地方势力都不再持观望态度了。上次王敦叛乱之时,北方势力并没有介入这场争斗。这次争斗中,苏峻几天后就率军入京勤王了,苏峻的战斗力,从后来苏峻叛乱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祖约也在王敦叛乱后,很快清理了附近支持王敦的军政力量。
  
  从这层意义上,王敦大军第二次叛乱时只是一支长途深长的、而且部属各怀心机的孤军,他的失败已是注定的了。
  
  [注1]:敦据石头,叹曰:“吾不复得为盛德事矣!”谢鲲曰:“何为其然也!但使自今以往,日忘日去耳。”
  
  [注2]:王含欲奔荆州,王应曰:“不如江州。”含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归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今困厄,必有愍恻之心。荆州守文,岂能意外行事邪!”含不从,遂奔荆州。王舒遣军迎之,沈含父子于江。王彬闻应当来,密具舟以待之;未至,深以为恨。
  
  [注3]:敦欲为逆,王彬谏之甚苦。敦变色,目左右,将收之。彬正曰“君昔岁杀兄,今又杀弟邪!”敦乃止,以彬为豫章太守。
  
  王彬虽然是王氏家族成员,但在王敦第一次叛乱之后,一直希望王敦停留在清君侧的范围之内,绝不希望他再往远走一步,并且公开反对王敦越走越远。
  
  [注4]:王敦从子允之,方总角,敦爱其聪警,常以自随。敦常夜饮,允之辞醉先卧。敦与钱凤谋为逆,允之悉闻其言;即于卧处大吐,衣面并污。凤出,敦果照视,见允之卧于吐中,不复疑之。会其父舒拜廷尉,允之求归省父,悉以敦、凤之谋白舒。舒与王导俱启帝,阴为之备。
  
  从这段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在王敦第二次并未公开反叛之时,王导、王舒已站在皇帝那一边了。
  
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21961197_0_1.html

东晋王敦的叛乱为什么先胜后败
泪痕春雨
  
  王氏家族的力量成长太快了。在东晋王朝还未建立时,就让人无法分清江南地方政府究竟是谁家的天下了。所以当时人都说:王与司马共天下。
  
  司马睿在登基之时,竟然邀请王导一块坐在皇位上。虽然王导谦虚的拒绝了这种邀请,但这种事情在皇权时代毕竟是无可想象的[注1];因为汉献帝也不曾这样邀请过董卓、曹操啊!皇帝邀请一个臣子共同坐在皇位上,这叫什么事啊!
  
  面对以温和、谦虚著称的王导,皇帝尚且不敢坦然的居高凌下。面对以野心勃勃著称的王敦,皇帝内心的感受就更让人不敢想象了。汉宣帝刚当皇帝之时,与霍光同坐一车感觉如芒刺背。晋元帝司马睿,面对王氏兄弟之时恐怕也是这种感觉。
  
  王氏家族力量的巨大,显然让司马睿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感。当然王氏家族力量的巨大,也让普遍贵族都有这种感觉。因为这样下去,一个以皇帝为中心、众多豪门共同执政的权力格局就随时都会被打破的。
  
  为了削弱王氏家族的力量,于是普遍贵族自然都开始支持皇帝加强皇权了。在这种背景下,王氏家族的权力、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压抑。
  
  在成功打击王氏家族的过程中,司马睿竟然开始趁势加强皇权,有意无意的把予头指向了所有贵族。在这种背景下,当时政府就渐渐偏离了众多贵族集体执政的方向,而成为皇帝和几个亲信把持政府的局面[注2]。在这种背景下,普遍贵族又把支持的方向倒向了王敦一边。
  
  王敦讨伐司马睿的行为,显然受到了普遍豪门默许与纵容。
  
  关于这一切,我们可以从温峤的观点中看出来一些来。温峤说了:“我看王敦的行为是有所针对的,他只是想打击刘傀、刁协吧,所以他应该不会乱来吧!”[注3]
  
  虽然温峤的观点受到周顗的反驳,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温峤对王敦第一次叛乱时的态度。在温峤看来,王敦之所以要叛乱,从某种意义上是皇帝欺人太甚;所以王敦的叛乱只是为了教训一下皇帝罢了,并不是要打破江南的政治格局。
  
  温峤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周札的盖棺定论之争看出来。
  
  当王敦之乱被彻底平定后,围绕如何评定周札的功过是非,人们展开了争论。
  
  因为周札在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竟然打开帝国都城的大门[注4]把王敦放了进来。这是一种什么行为,恐怕放在任何时候也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所以有人说了,这种乱臣贼子,应该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子上。尚书卞壸说了:“周札在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竟然主动打开帝国都城大门,把王敦叛军给放进来,这种人是没有资格受到政府表彰的。”
  
  但对于卞壶的观点,有人竟然提出了异议。因为在许多人眼中,周札是一位忠君爱国的典范!
  
  王导为周札这种行为(打开帝国都城大门,放王敦叛军进城),是这样辩护的。
  
  “在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我和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王敦那不是造反作乱,因为我们都认为王敦的目的是要清理奸臣的。周札在这种背景下,放王敦大军进入帝国都城,又怎么能算得上有罪呢?当王敦真正造反作乱开始时,周札就与王敦做斗争并被杀掉了;所以我认为周札应该成为大家以后学习的榜样!”[注5]
  
  这种言论,真让众多卫道之士惊得两眼翻白。因为臣子率大军攻击帝国都城,竟然还振振有词。这叫什么事?[注6]
  
  于是有人说了:皇帝亲自下诏认定王敦是叛逆之举,皇帝又亲自调动大军阻击王敦。如果说王敦当时不算造反作乱,那皇帝当时又算干什么呢?皇帝亲自指挥周札阻击王敦的军队,周札却主动把王敦的军队放进了帝国都城。如果周札这样做是正确的,那皇帝当时又算干什么呢?
  
  这顶帽子实在扣得够大的。但这顶帽子还是没有把周札扣倒了。于是帝国最终还是接受了王导那套歪理邪说;于是周札最终还是成为帝国的忠君典范。“札与谯王、周、戴,虽所见有异同,皆人臣之节也。”
  
  在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周札为王敦打开帝国都城的大门,依然能成为忠臣的典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普遍贵族是怎样看待王敦第一次叛乱了吧!
  
  王导当时有许多话是不便说出口的。当时那些奸臣(刘傀、刁协),还一心要杀掉我王导全家呢!如果不是有众多忠君爱国的人为我王导求情,我王导全家都死于非命了。王敦起兵要杀掉这种奸臣,有什么不对?周札在这种背景下,为王敦打开都城大门,有什么不对?
  
  王导还有许多话,更不是无法说出口的。如果说周札把王敦放进帝国都城就是不可饶恕的大罪,那在王敦进入帝国都城后,我和王敦合作共事(最经典的事就是王导和王敦一块判了周、戴的死刑),岂非也是不可饶恕的大罪了。
  
  天下是豪门贵族共同的天下,绝不是他皇帝一个人的天下。皇帝做事不公,能怪臣子起兵攻打他?皇帝做事不公,难道还不允许臣子帮他改正吗?
  
  透过温峤的观点,透过王导为周札的辩护。我们似乎应该看出来,为什么王敦第一次叛乱会那样容易取得胜利了吧!因为普遍贵族都通过各种方式支持他。
  
  王敦问戴渊:大家会如何看待我这次的所作所为呢?
  
  戴渊说了:“从表面上看,您这是不臣的行为,但如果细想您的深意,这应该是忠义之举。”这绝不是一句简单的讨好之语,因为这句话与温峤、王导的观点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基于皇帝的利益,王敦率军攻打帝国都城,一心要杀掉皇帝的亲信,这自然是大逆不道的罪行。但基于普遍豪门贵族的共同利益,王敦用武力强行除掉帮助皇帝作恶的奸臣,自然是忠义之举。而且人们支持王敦叛乱,绝不只是表现在这些方面。
  
  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因为甘卓在后面出尔反尔(一会说愿意与王敦合作,一会又说要抄王敦的后路);吓得王敦一直不敢放手出兵。所以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出兵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但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大约有两个月时间),却显然没有一个地方军政长官派兵前来勤王,也没有一个地方军政长官在路上拦截王敦。
  
  在王敦第一次率军叛乱时(长达两个月时间)。所有的豪门贵族代表都是光说不练(只有一个皇族成员司马氶例外,而他本身也自顾不瑕);虽然他们这种大呼小叫,也曾把王敦也吓得要死,但实际上对王敦的军事行动没有构成任何实质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王敦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就进入了帝国的都城。
  
  [注1]:丙辰,王即皇帝位,百官皆陪列。帝命王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帝乃止。
  
  [注2]:“隗虽在外,而朝廷机事,进退士大夫,帝皆与之密谋。”刘隗“与尚书令刁协并为元帝所宠,欲排抑豪强。”
  
  [注3]:太子中庶子温峤谓仆射周顗曰:“大将军此举似有所在,当无滥邪﹖”
  
  [注4]周札防守的不是帝国都城建康,而石头城。我说周札打开帝国都城的大门,只是为了更形象的说明周札的罪过。而且石头城一失,代表皇帝的力量就彻底失败了。从这层意义上,周札拱手让出石头城,与打开帝国都城大门无异。
  
  [注5]:司徒导以为:“往年之事,敦奸逆未彰,自臣等有识以上,皆所未悟,与札无异。既悟其奸,奾便以身许国,寻取枭夷。臣谓宜与周戴同例。”
  
  [注6]:郗鉴说:“敦之逆谋,履霜日久,缘札开门,令王师不振。若敦前者之举,义同桓、文,则先帝可为幽厉邪!”
  
  王敦叛乱胜利后(上)
  
  王敦在顺利的进入帝国都城后,显然知道自己为什么能这样顺得的进入帝国都城。所以王敦进建康城后,并不敢远离“清君侧”的目标。
  
  从表面上看,王敦这次叛乱是以“清君侧”为口号开始的,进入都城之后也是以这种行为结束的。因为在清理了刘隗、刁协之后,王敦马上以皇帝的名义发表了大赦令。总而言之,我进京的目的是清理这两个奸臣,现在这个两奸臣已清理掉了,大家都可以安心工作生活了。
  
  在王敦进入帝国都城后,晋元帝司马睿对周顗说:“王敦进城后,皇宫什么事也没有,大家也都平安无事,王敦真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吗?”从司马睿对周顗的这种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王敦进入都城后,并没有远离清君侧的口号。
  
  王敦进入都城后,一直极力表示尊重贵族联合执政的格局。所以他做事之时,还从来不敢违逆普遍贵族的共同意见。最经典的事就是王敦想废掉太子,但普遍贵族都支持太子,都认为太子不应该废,王敦就对此作罢了。[注1]
  
  至于周(周顗)、戴(戴渊)之死,与其说是被王敦杀掉,还不如说是被王导杀掉的。因为王导当时非常仇恨周顗,所以他一心想杀掉周顗。在王导没有对周顗明确表示这种杀机之前,王敦还一直假惺惺的表示推崇周、戴,并想让周、戴进入新的权力核心。但当他得知王导内心真实想法后,终于表示要杀掉周、戴了。而且王敦杀周、戴前,更是在得到王导默许后才付之于行动的。从这层意义上,周、戴之死是王导一手促成的,如果王导没有杀周、戴的意思,王敦也绝不敢杀周、戴的。[注2]
  
  谯王司马氶的死,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贵族与皇权之争的外延。司马氶出任地方军政中心长官,代表了司马皇族扩张的开始。如果司马皇族成员坐镇地方主要军政中心的行为得到认可,那江南的经济、政治、军事资源恐怕就渐渐成为司马家族的私人财产了,这自然是与普遍贵族一心维持的贵族联盟政治格局不相符的。
  
  在王敦起兵之时,甘卓一直在观望,江南豪族周札、沈充,更是公开支持王敦,苏峻、祖约、刘瑕等北方势力也是一直在观望,陶侃等人也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而司马氶则是全力以赴的投入了反抗王敦的斗争中,在帝国都城被攻破,普遍贵族都已认可王敦执政的局面中,依然与王敦继续战争。从这层意义上,谯王司马氶的死,是皇权与贵族相争的结果。
  
  如果大家一块围攻王敦,王敦自然必败无疑;问题是,大家为什么要一块围攻王敦呢?王敦自然威胁了普遍豪门贵族的共利益,但一心加强皇权的皇帝,同样也威胁了普遍豪门贵族的共同利益。从这层意义上,在普遍豪门贵族的眼中,此时的皇帝与王敦只是一丘之貉;都是欠扁的东西。
  
  王敦一心要杀掉削弱贵族政治(加强皇权)的奸臣。普遍豪门贵族,怎么可能真心支持皇帝打击王敦呢?  
  普遍豪门贵族表示支持皇帝,仅仅是希望王敦不要走得太远了。你要杀这两个奸臣,你要打击皇帝加强皇权的野心,我们会支持你。但如果你想趁势打破现有的政治格局,我们是绝不会坐视的!从这层意义上,只要王敦不远离“清君侧”的目标之前,普遍豪门贵族对王敦的行为都会报以支持与默许的。
  
  因为大家为了一个空洞的忠于皇帝,真把王敦给剿灭了。到时只会助涨皇帝的嚣张气焰。总而言之,到时皇帝就更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总而言之,皇帝就会更觉得这个天下是他的天下了。到时皇帝不喜欢你、不信任你、不重用你,你的血统再高贵也是白搭。这种结局,是所有豪门贵族绝不想看到的!
  
  这是王敦进入帝国都城后的主要行为,但他在作这一切行为时,显然充分尊重了普遍贵族的共同意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王敦在取得胜利后仍能清晰估算出自己所处地局势。
  
  王敦后来之所以要打破这种政治格局,表面上是因为他太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能力,但再细分析下去,却显然是因为他缺乏自信,更是因为缺乏掌控局势的实力。
  
  王敦当时的实力、能力,都不足与从前的司马懿相提并论。
  
  王敦在进帝国都城后,表面上无所不能;但事实他连亲自朝见皇帝的勇气都没有。因为王敦并没有控制当时政治格局的信心与能力,所以他自然不敢亲自进入皇帝的势力范围。因为进入皇帝的势力,万一有人支持皇帝在朝堂之上击杀他,他恐怕就无法活着回来了。在这种背景下,王敦并不敢长久的呆在帝国都城之内,所以不久后就决定返回自己的老巢了。
  
  在王敦决定离开帝国都城之时,谢鲲(谢安的伯父)劝他应该亲自拜见一回皇帝。“因为你起兵的口号是“清君侧”,现在为皇帝清理了奸臣,你怎么能不接受皇帝的朝见、接受皇帝的表彰呢?你现在这样不明不白的回到自己老巢,算什么事呢?”
  
  但王敦却问谢鲲:“你敢保证这样没有危险?”
  
  谢鲲说:“我看是没有危险的,如果您认为有危险,我可以陪着您一块去,我可以用我的性命担保您没有危险。”王敦对此气得大骂:“你的破命值几个钱?用你的命担保我的命,你也把自己的命看得太重了吧!你这种人,死上几百个,对时局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的。”[注3]
  
  于是王敦离帝国都城前,一直也没有亲自朝见过皇帝。这绝不是他看不起皇帝,而是源于他内心中深深的恐惧。想想司马懿见皇帝之时,也是他这副熊样吗?显然不是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王敦虽然攻入了帝国的都城,却显然是无力真正控制了帝国都城的。
  
  [注]:敦以太子有勇略,为朝野所向,欲诬以不孝而废之,大会百官,问温峤曰:“皇太子以何德称﹖”声色俱厉。峤曰:“钩深致远,盖非浅局所量;以礼观之,可谓孝矣。”众皆以为信然,敦谋遂沮。
  
  我们普遍人在看这段历史内容时,通常总是夸大了温峤的勇敢与能言擅辩,好象没有温峤的勇敢与能言擅辩,那太子之位就无法保住了。但真实的情况呢?王敦不敢废太子,主要原因却显然是在这句话“众皆以为信然”。普遍贵族代表都支持温峤的行为与观点,王敦自然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了。
  
  [注2]王敦想杀掉周、戴之时,并不敢公开表示这种意见,而是去小心翼翼的去试探王导的意见。于是王敦对王导说:“周、戴,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止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又不答。周顗就是在王导这种态度下被杀掉的。
  
  周顗与王导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他们本来是朋友;但在王导全家遭到威胁之时(因为在刘隗的劝说下,皇帝对王导全家已动了杀机),他竟然没有对王导表示一句安慰;相反一副带理不理的样子。在遇到危难之时,别人不帮助我们,我们可以理解。但如果朋友也是这样,那我们肯定会非常生气的。从这层意义上,王导对周顗的恨是自然而然的。
  
  但真实的情况,却显然是王导误顗会了周。因为周顗一直在帮助王导,一直在劝皇帝不要杀王导。周顗在王导向自己求救之时,表现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也实在是有着不得己的苦衷。但王导却还是因此误会了周顗。
  
  在王敦大军威胁帝国都城之际,如果周顗一方面劝皇帝要信任王导,另一方面又与王导套近乎,那皇帝肯定会认为周顗是一个不值得依赖的小人。因为这很容易让皇帝感觉周顗是在自己与王氏家族之间投机。在这种背景下,面对王导对自己的求救,周顗只能做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了。后来王敦胜利后,面对再次拥有权势的王导。周顗依然与王导保持着距离,因为他知道自己此时与王导套近乎,其实更加危险。
  
  如果周顗对王导说:“在皇帝要杀你全家之时,我曾竭尽全力帮助过你。不信你看看我曾写给皇帝的奏章?当时我对你爱理不理,是有着我的苦衷。” 如果周顗敢这样做,那周顗肯定会死得更惨!因为这只会让人们认为周顗当时脚踏两只船。哪头大压哪头。如果留下这种名声,恐怕不只是一个死字可以结束,更会弄得自己身体败名裂。所以此时的周顗只能依然与王导保持着距离。此时在周顗的内心深处,大约只能求王导早日看到自己曾为求护他而写的奏章吧!除此之外,他实在只能保持沉默了。
  
  但当王导看到周顗曾救护自己的奏章时,周顗已死去多时了。王导对此只能哭着说:“我不杀伯仁,而伯仁实因我而死。”事实上,伯仁就是被他杀掉的,因为他一句话就可以让伯仁不死,但他就是一句话也不说。伯仁是周顗的字。
  
  [注3]:敦将还武昌,谢鲲言于敦曰:“公至都以来,称疾不朝,是以虽建动而人心实有未达。今若朝天子,使君臣释然,则物情皆悦服矣。”敦曰:“君能保无变乎﹖”对曰:“鲲近日入觐,主上侧席,迟得见公,宫省穆然,必无虞也。公若入朝,鲲请侍从。”敦勃然曰:“正复杀君等数百人,亦复何损于时!”竟不朝而去。
  
  王敦叛乱胜利后(下)
  
  王敦第一次叛乱胜利后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王敦知道,当时的江南依然是众多贵族共同执政的江南,在这种背景下他显然缺乏窥视皇权的实力。另一方面王敦又有意无意认为,凭自己现在的实力,只要再努一把力就能取代皇帝了。
  
  王敦第一次叛乱后的行为,就是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驱使着。所以王敦此后一再昏招迭出。王敦在清理掉刘隗、刁协后,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马上亲自去朝见皇帝,在朝堂之上联合众军政大佬公布刘隗、刁协的罪责;让皇帝为自己重用奸臣的行为向大家道歉;再恳请皇帝原谅自己没有奉旨就擅自率军入京城的行为。做完些表演之后,在尊重各大豪门贵族利益的基础上,为江南各军政大佬重新排一下座次。
  
  但王敦显然没有这样做;这绝不是他不想;而是因为实力不够,所以他缺乏了一种应有的自信与从容;所以后来王敦后来的行为都是在恐惧与猜忌之中做事的。
  
  王敦害怕太子的精明,所以就一心要废掉太子。但事前,他又实在没有充分的估计好形势,所以废太子之事就无疾而终了。因为大家都公开表示反对王敦这样做,而王敦显然不敢违逆大家共同的意愿。
  
  这是王敦第一个昏招,因为这种做法是王敦明着向太子示弱,明着表示自己害怕太子。更让大家清楚的看到他只是一个纸老虎,因为他想废太子,但大家都不买他的帐,他又不敢把大家怎么样。
  
  王敦害怕周、戴在江南政府中的影响。所以就杀掉了这两个人。这又是王敦的一个昏招。因为这只会让江南普遍豪门代表都产生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周、戴本身并没有罪过(如果有罪过,只是他们忠于皇帝),而且这两个人又在江南拥有着广泛的支持与尊重。这样的人都要无端死于非命,徒然增加了王敦的乱臣贼子气,徒然使江南豪门贵族、军政大佬都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王敦想杀周、戴时,谢鲲温和劝说他,王峤则激烈的反对他。王敦杀周、戴后,王彬更公然大骂他。[注1]这几个人都是王敦阵营中的人,面对周、戴遇害尚且如此,其它人就更不用多说了。而且周、戴也显然不是刘隗、刁协,他们并不是积极鼓吹加强皇权的人。所以他们对王敦的威胁实际是非常有限的,王敦为杀这样两个人换来这种结果,实在太得不偿失了。
  
  王敦做这些事时,心情恐怕是矛盾的。他想继续保持从前的政治格局,一个以司马睿为中心的、以王氏家族为主导的政治格局。但王敦显然又缺乏这种信心,因为他害怕人们会利用皇帝再次打击他。他想打破从前的政治格局,完全抛开司马睿,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政治格局。但王敦也深知自己的实力,在当时背景是难以做到这一切的。既然向前、向后都是一种痛;王敦只有硬着头皮向前走了。于是只有一个劲的倒行逆施了。
  
  “敦欲强其宗族,陵弱帝室,冬,十一月,徙王含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王舒为荆州刺史、监荆州沔南诸军事,王彬为江州刺史。”
  
  王敦在加强自己家族势力的同时,又杀掉了江南两大豪门代表人物周札、甘卓。
  
  从表面上看,王敦此时的实力,比第一次叛乱之时强大多了。因为王敦依靠第一次叛乱的胜利,杀掉了周顗、戴渊、周札、甘卓,又让自己家族成员占据着帝国主要地方军政中心。但王敦这些做法,显然已完全走到了江南普遍豪门贵族、军政大佬的对立面。因为王敦这些做法,显然是想把江南的军政权力都收归自己一系手中;面对王敦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自然会引起江南普遍豪门贵族、军政大佬的共同反对。
  
  以王敦的智慧,自然能清晰的看到自己前面的艰难与险阻。所以当他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马上为自己的后继者定下上中下三计。“我死之后,莫若释兵散众,归身朝廷,保全门户,上计也;退还武昌,收兵自守,贡献不废,中计也;及吾尚存,悉众而下,万一侥幸,下计也。”
  
  在王敦看来,他的后继者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彻底向皇帝表示臣服。其次的选择是向皇帝表示妥协、退让,最坏的选择就做一个乱臣贼子。
  
  王敦所制订的上计,绝对是王敦一系当时最好的选择。因为桓温死后,桓温的后继者,所做的选择与此大同小异。总而言之,桓温的后继者桓玄亲自到中央政府任职,桓温的弟侄们立足荆州对皇帝表示了臣服。所以桓温死后,桓氏家族依然是晋帝国最举足轻重的豪门家族,而且后来桓玄在桓温的基础上使桓氏家族更上了一层楼。
  
  但王敦的后继者却显然放弃了这种选择,于是王敦一系不久后马上遭受了灭顶之灾。
  
  [注1]:谢鲲曰:“明公之举,虽欲大存社稷,然悠悠之言实未达高义。若果能举用周、戴,则群情帖然矣!”敦怒曰:“君粗疏邪!二子不相当,吾已收之矣!”鲲愕然自失。
  
  参军王峤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柰何戮诸名士!”敦大怒,欲斩峤,众莫敢言。鲲曰:“明公举大事,不戮一人。峤以献替忤旨,便以衅鼓,不亦过乎!”敦乃释之,黜为领军长史。峤,浑之族孙也。
  
  “彬(王彬)素与顗善,先往哭顗,然后见敦。敦怪其容惨,问之。彬曰:「向哭伯仁,情不能已。」敦怒曰:「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汝何哀而哭之﹖」彬曰:「伯仁长者,兄之亲友;在朝虽无謇愕,亦非阿党,而赦后加之极刑,所以伤惋也。」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图为不轨,祸及门户矣!」辞气慷慨,声泪俱下。
  
  王敦第二次叛乱
  
  王敦在第一次叛乱胜利后,就感觉自己已是骑虎难下了。因为这件事后,他与皇帝之间的猜忌越来越难以化解了。虽然谢鲲对他说:“只要您愿意忠于皇帝,您与皇帝的猜忌还是可以化解的。”[注1]但王敦显然已不敢、也不愿意从这只老虎身上跳下来了。
  
  王敦虽然清醒的意识到,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是非常危险的,便他却总是忍不住要走下去,因为他总感觉以自己的实力、能力,也许是有机会走向光明的顶点的。
  
  就在王敦决心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时,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那就是王敦因为重病感觉自己不会活多久了。面对这种意外,王敦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这一系应该何去何从了。于是王敦对他的亲信说:你们现在最好选择就是向皇帝表示彻底臣服。大家亲自到中央政府拜见皇帝,让皇帝给你们重新安排职务。这样就会消除大家与皇帝之间的猜忌,而且以大家的实力、影响,皇帝也绝不敢把你们怎么样的。
  
  王敦的亲信之所以不愿意做出这个选择,是因为从表面上看,这种所谓的上计实在是一种迂腐之谈。(“释兵散众,归身朝廷,保全门户”)
  
  自己是帝国最大的实权派,只要努努力就有可能打败皇帝,却去选择冒险到中央政府供职。万一皇帝不接受你的这种忠心,逮着这种机会杀掉你,该怎么办呢?这好像就是传说中的愚忠吧!
  
  选择这种上计,是绝对需要大勇气的。仅这一点,王敦对自己的后继者绝对是一种奢求,因为王敦本人都缺乏这种勇气。这从他第一次叛乱后,不敢亲自朝见皇帝可以看出来。所以王敦也实在不敢指望他的亲信接受这种所谓的上计,于是王敦在说上计的同时,又说出一种等而下之的选择。
  
  “如果你们不想选择上计,那你们就退兵回到老巢割据一方,但必须通过实际行动向皇帝表示臣服。”
  
  这种选择之所以不如第一种选择,那是因为这种选择无法彻底消除王敦一系与中央政府的猜忌,如果皇帝依然派军围剿他们,王敦一系还得以乱臣的身份与政府军队作战,到时一旦失败就是满门抄斩了。
  
  王敦所说的中计(退还武昌,收兵自守,贡献不废),实际上就是考虑到上计执行时的困难,所以他不再要求自己后继者亲自赴中央政府供职,他只是要求后继者对皇帝表示臣服。但这种中计,显然也是有缺点的。因为这种选择,一方面你主动削弱了自己到手的权势,另一方面又显然仍表示想与皇帝分庭抗礼。如果皇帝逮住这种机会步步进逼你岂不是陷入被动之中?
  
  所以王敦的亲信也不想认可这种中计。既然如此,王敦就只有再退一步说了。“如果你们连中计也不愿意接受,那就趁我没有死之时,全力夺取皇位。”这种选择之所以称为下计,那是因为以王敦一系的实力,想干成这件事的机率本身就非常小,如果王敦死了,想干成这件事的机率更等于没有了。而这种事一旦失败,就注定是身败名裂、满门抄斩的。
  
  对于王敦的这种分析,他的亲信一致认为:王敦所说的这种最坏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们大约都认为,既然上次可以轻而易举的攻入帝国都城,这次自然更可以做到的。因为上次胜利后王敦清除了很多异己,更趁势扩张了自己的势力。既然如此,王敦一系只有按这种选择出牌了!
  
  王敦所说的下计,在许多人眼中绝对是一条上计。甚至在王敦一系因此彻底毁灭之后,许多人也认为是这种选择本身的正确的,只是因为王敦的后继者太废物了,所以王敦一系才会彻底失败。但当时王敦还活着,王敦的养子王应,也是一个精明、联明的人(这从他后来对王舒、王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来)[注2])。所以这种失败,与他们指挥官的失误关系并不大。
  
  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下计。关于这一点,在王导给王含的信中已可以看出来。
  
  在王导看来,王敦上次能轻易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当时刘隗、刁协当权肆意胡来,像王导这样小心谨慎的人都时刻担心全家被害,其它人就更用不着说了。所以王敦造反之时,自然是普遍豪门贵族都支持他。现在是王敦倒行逆施,已站在了普遍豪门贵族的对立面,他们这次叛乱自然无法像上次一帆风顺了。
  
  王敦的两次叛乱,都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战争内容。第一次叛乱中,王敦大军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就进入了帝国都城。第二次叛乱时,王敦大军一开战就溃不成军了。
  
  从这层意义上,决定这两次战争胜负的关键内容绝不是军事上的问题。
  
  在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整个琅琊王氏的立场是统一的。因为司马睿从一开始起,就把矛头指向了整个王氏家族。这从王导领着全家连续几天在宫门外等待皇帝处罚可以看出来,这也从刘隗劝司马睿要杀掉王导全家可以看出来。一直小心谨慎、全力支持司马睿的王导尚且陷入这种境地,王氏家族的其它成员还可能有安全感吗?
  
  在这种背景下,王敦第一次叛乱是代表了整个王氏家族的利益。仅这一种力量就已绝对不可以小视了。而且江南两大豪门周、沈都站在了王敦一边(沈充直接支持王敦,周札为王敦打开城门)。其它豪门、军政大佬都对此报着观望的态度,在王敦公然叛乱之后,竟然没有一个地方豪门、军政大佬率军前去勤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王敦第一次叛乱,可以迅速的取得胜利。
  
  王敦第二次叛乱之时。整个王氏家族利益就分裂了。因为皇权受到王敦第一次叛乱的打击,已不足以威胁王氏家族了。所以王导等王氏家族主要代表人物,都不认为皇帝是自己利益的威胁者。相反王敦势力崛起,渐渐让王氏家族其它几大枝系都感到了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当时王氏家族几大巨头都有意无意的站在了王敦的对立面。王导(与王敦相提并论的王氏家族成员)、王舒(当时的荆州刺使)、王彬(当时的江州刺使)都也不支持王敦叛乱。
  
  别的力量实际上已不用做太多分析了,仅王氏家族内部力量的分歧已让王敦的胜算少之又少了。
  
  王彬在王敦杀周顗之后,就开始公然大骂敦这会为整个家族带来祸害的。后来王敦有叛乱之心,王彬再一次公然反对王敦。[注3]
  
  王舒也在王敦叛乱之前,就和皇帝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具有文学色彩的小故事,无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多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王舒当时显然决定站在了皇帝一边[注4]。
  
  王导这一次显然更是坚决的站在了皇帝一边。因为司马家族成员担任皇帝,那王导就依然能保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如果王敦成了帝国的皇帝,王导则随时可能被逼出政治舞台中心位置的。
  
  王敦第一次叛乱后,所取得的胜利都是表面上的。
  
  王敦第一次叛乱胜利后,杀了周、戴、甘、周;自然有他的意义,但显然有意无意的把众多人都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王敦第一次叛乱胜利后,让自己家族成员占据了帝国主要军政职务,但当王敦决定叛乱时,这些家族成员却成了他最危险的敌人。
  
  在这种背景下,众多地方势力都不再持观望态度了。上次王敦叛乱之时,北方势力并没有介入这场争斗。这次争斗中,苏峻几天后就率军入京勤王了,苏峻的战斗力,从后来苏峻叛乱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祖约也在王敦叛乱后,很快清理了附近支持王敦的军政力量。
  
  从这层意义上,王敦大军第二次叛乱时只是一支长途深长的、而且部属各怀心机的孤军,他的失败已是注定的了。
  
  [注1]:敦据石头,叹曰:“吾不复得为盛德事矣!”谢鲲曰:“何为其然也!但使自今以往,日忘日去耳。”
  
  [注2]:王含欲奔荆州,王应曰:“不如江州。”含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归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今困厄,必有愍恻之心。荆州守文,岂能意外行事邪!”含不从,遂奔荆州。王舒遣军迎之,沈含父子于江。王彬闻应当来,密具舟以待之;未至,深以为恨。
  
  [注3]:敦欲为逆,王彬谏之甚苦。敦变色,目左右,将收之。彬正曰“君昔岁杀兄,今又杀弟邪!”敦乃止,以彬为豫章太守。
  
  王彬虽然是王氏家族成员,但在王敦第一次叛乱之后,一直希望王敦停留在清君侧的范围之内,绝不希望他再往远走一步,并且公开反对王敦越走越远。
  
  [注4]:王敦从子允之,方总角,敦爱其聪警,常以自随。敦常夜饮,允之辞醉先卧。敦与钱凤谋为逆,允之悉闻其言;即于卧处大吐,衣面并污。凤出,敦果照视,见允之卧于吐中,不复疑之。会其父舒拜廷尉,允之求归省父,悉以敦、凤之谋白舒。舒与王导俱启帝,阴为之备。
  
  从这段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在王敦第二次并未公开反叛之时,王导、王舒已站在皇帝那一边了。
  
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21961197_0_1.html

楼主,放过司马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