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的北伐,难以实现的迷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46:14
东晋的北伐,难以实现的迷梦
泪痕春雨
  
  一、北伐,难以实现的迷梦
  
  在后赵崩溃时,怎么看都是东晋北伐的最好时机。加上北方众多实力派,都纷纷向东晋投降,更让人感觉只要东晋大军北上,马上就可以收复中原了。
  
  但问题是,江南正处于一种成熟的贵族政治之中,这种政治讲究的是各大家族之间的力量平衡。而北伐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却显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集权性质的军事统帅。
  
  如果因为北伐的需要,让晋帝国产生了一个拥有高度集权力的大军统帅,那这个大军统帅就有可能(甚至是一定会)打着军事需要的借口,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帝国各个地方。到时北伐能不能成功,谁也不敢保证,但各大家族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政治格局却显然会被随时打破。
  
  从这层意义上,成熟的贵族政治已决定东晋帝国根本不具备北伐的条件。
  
  北伐是需要大家同心协力的,而各大豪门贵族之间却是彼此像防贼一样的看着对方,这能行吗?
  
  殷、谢组织北伐时,桓温坐在旁边幸灾乐祸的看着,他绝不会让殷、谢调动自己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相反他巴不得这两个笨蛋赶快败下阵去,因为只有如此,他才能取得北伐大旗。
  
  桓温组织北伐时,扬州为中心的各大贵族代表也是尽力阻止桓温调动自己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多少也是幸灾乐祸的看着桓温北伐;因为桓温一直都利用北伐大旗逐步向帝国各个地方渗透;只有桓温失败了,他们才能抓住机会打击扩张中的桓温。
  
  我们认为东晋北伐时机比较成熟,通常只是看到了北方的大乱,却忘了江南虽然没有大乱,但他们的内耗却绝不会比北方差。
  
  后来桓温接连北伐了三次,但东晋帝国还是从前的东晋帝国(领土并没有因此扩大多少),只是桓温在帝国的权势却是越来越大。虽然东晋其它豪门贵族代表想尽办法限制桓温的权势,但桓温的权势却显然已渐渐凌驾于各大豪门代表之上了。
  
  王坦之与谢安(当时最显赫的豪门贵族代表)后来拜见郗超,郗超自恃自己是桓温的亲信,所以明知道王坦之、谢安拜见,就是摆足了谱,根本不出来接见王坦之、谢安。王坦之作为当时帝国最显赫的豪门代表之一,自然也有点贵族脾气,所以他要掉头离开。谢安说了:“不能为性命忍俄顷邪”于是王坦之只有忍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来,当时帝国最大的豪门贵族代表王坦之、谢安都已不敢与桓温相提并论了,而有意无意的开始以桓温下属身份自居了。不要说面对桓温本人了,就是面对桓温的亲信(郗超),王、谢两大豪门代都只有去忍气吞声。
  
  桓温三次北伐,并没有给晋帝国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却使自己隐然拥有了取代司马家族皇权的实力;这从桓温急差一点当了皇帝可以看出来。
  
  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来,东晋各大豪族代表阻止桓温领导北伐,自然说不上是无中生有的猜忌。因为在东晋政府防贼一样的防备下,桓温的势力都发展到这种地步,如果东晋政府对桓温再处处不设防,那桓温恐怕早已打破贵族政治了。
  
  在桓温独自以荆州力量征服成汉帝国后,整个东晋帝国就开始像防贼一样的防着桓温了。因为征服成汉帝国后的桓温,已隐然拥有了威胁帝国贵族政治的实力了。
  
  面对桓温的崛起;整个贵族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默契。那就是阻止桓氏家族向东部(徐、豫、扬三州)渗透;尽力把桓温的权力限制在荆州地区,实在不行了就让他在江州获得点权力,但徐、豫、扬三州绝不容他染指。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无法阻止桓温势力逐步东进。
  
  在这种背景下,晋帝国中央政府自然不会让桓温取得北伐大旗了,虽然桓温一再希望自己能取得北伐的大旗。甚至有一次,桓温(在公元351年)竟然亲率军去威胁晋帝国中央政府,总而言之:“你们今天不把北伐大旗权交给我,我绝不会和你们善罢干休的。”
  
  面对桓温气势汹汹的作法,实在把中央政府的执政官司马昱、殷浩吓得够呛,最后在各大豪门代表的支持下(以琅琊王彪之为代表),这两个执政官终于又是说好听的、又是带威胁才让桓温率军离开。总而言之:“关于你所说的北伐,早已提到中央政府工作日程上了;北伐没有你所说的那样简单,我们是需要周密安排的。你的这种要求是没错的,但你的这种作法,实在有点乱臣贼子的嫌疑,如果你再这样继续下去,恐怕对大家都没有好处的。”对于中央政府这种软硬兼施的态度,桓温只好发表一番道歉声明后退回了自己驻地。
  
  从表面上看,现在北方大乱,真可谓北伐的大好时机,帝国中央政府面对这种机会却不去把握,相反还阻止一心北复中原的桓温去北伐,那他实在没法向天下人交待了。在这种背景下,晋帝国中央政府自然只有硬着头皮高举起了北伐大旗。
  
  如果东晋帝国处于皇权相对集中的政治中,又恰逢北方一片混乱,那东晋帝国也许是有机会北复中原的。问题是,现在整个江南地区是豪门贵族各恃实力,谁也不服谁,在利益分配上心中各怀鬼胎,互相拆台,指望他们北伐成功,那实在有些想得太过乐观了。
  
  桓温无法取得北伐的大旗,而拿着北伐大旗的人,同样也无法有效调动帝国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桓温绝不会让别人调动自己军事、政治、经济资源的;其它贵族代表与桓温相比,最多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他们也绝不容许别人随便调动自己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所以东晋帝国的北伐叫喊起来那是惊天动地,但动起真格的来,那就又是一番景象了。
  
  东晋帝国在桓温之前的北伐,或是近于儿戏的政治作秀,或是掩目捕雀的自欺欺人。因为大家都看得出北伐凶多吉少,但为了强撑门面或是阻止桓温拿到北伐大旗,所以只有硬着头皮去北伐了。
  
  桓温之前的北伐统帅们,拿着非常有限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在贵族政治的层层束缚下远离自己地盘,跑到中原地区挑战强大的西北、河北军事集团。实在像一个喝了二两英雄酒的人,为了证明自己英雄了得就拿着一根木棍去上山打狼,他内心实际上害怕极了。他走在路上,肯定一再在祈祷:“千万可别遇见狼,如果遇见了狼,也希望会有一些狐狸、兔子会帮助自己。”
  
  他们的这种所谓北伐,不要说成功了,就是连一场象样的战役都无法组织起来。储裒北伐时,那真可谓是望见而逃;谢尚北伐时,与敌人稍有接触就退回了江淮;殷浩北伐时,更连正经敌人都没有见到,就被自己有盟友打得一败涂地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的东晋并不具备北伐的条件,当时的北伐,只是帝国内部权力争斗的产物。桓温后来接过北伐大旗,虽然表现得比前面那三位强点,但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桓温北伐最大的成就,绝不是对外的战争上,而是内部的权力争斗上。桓温三次北伐下来的结果,就是晋帝国依然还是原来的晋帝国(他的领土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但桓温在晋帝国的权势却是越来越大了。
  
  二、中原充满诱惑的陷阱(上)
  
  从表面上看,当时北伐的时机非常成熟,因为北方一片大乱,而且普遍的中原实力派都主动投降了东晋帝国。
  
  但我们只要记住一个事实,就会发现这种一片形势大好的局面,只是一个诱人的陷阱。
  
  中原从来都是一个游击区,因为它处于西北、河北、江南三大势力集团的夹缝中,所以这里的实力派通常都是有奶就是娘,一会投降这边一会投降那边。总而言之,挂谁的大旗有利,他们就挂谁的大旗。他们投降你,并证明不了什么;因为他即使投降了你,也肯定会保持着绝对的独立状态。你想真正控制他们的地盘,必须通过一系列军事、政治行动才能实现;而当你想采取这些行动的时候,他们又肯定会背叛你。
  
  西北、河北、江南三方争夺中原的战争,绝不是与中原实力派之间的战争,而是这三方之间的战争。因为不论哪一方想控制中原,中原实力派都会从另外两方寻找援助的。
  
  如果江南没有打败西北、河北军事集团的实力,那中原就是一块放在铁夹子旁边的肥肉;吃这块肉的结果,通常都是在铁夹子快落下时赶紧跑开,否则恐怕等待你的就是全军覆灭。因为中原实力派好对付,但随着而来的西北、河北军事集团就不好对付了。
  
  中原普遍实力派都主动投降你,绝不是证明你非常了不起,恰恰相反,那通常只能证明你无能。中原实力派都纷纷向东晋帝国投降,绝不是因为他们认为东晋值得他们投降。因为在他们心目中,东晋不过是一个逃亡的、偏安于江南的腐朽政权。
  
  在东晋政权内,士庶如同天隔。虽然这是当时社会的通病,但东晋显然比别的地方都过分。我们可以想象,张宾、王猛那样没有门第支持的人,跑到江南能混到后赵、前秦那种地位吗?显然是无法想象的!
  
  更让北方人无法忍受的还在于,在国家危亡之际,那些率先逃到江南的士人都不觉羞耻,相反都因此觉得高人一等,并因此轻视后来融入江南政权的人。
  
  这一切都证明东晋只是江南既得利益集团的东晋。在这种背景下,中原各大实力派,怎么会真心投降东晋呢?
  
  中原实力派,纷纷投降东晋。仅仅是因为他们都认为,东晋根本没有北伐的能力。中原实力派如果认为东晋有北伐的能力,那他们肯定都会投降西北、河北军事集团了,因为在这种背景下投降东晋,那实在等于拱手把自己的地盘交给了东晋。
  
  要说当时那种乱得一塌糊涂的时代了,更不要说在皇权政治下的大小实力派了。就是民国时期,哪个地方实力派会拱手把自己地盘的军事、政治、经济权力上交给中央政府?整个民国的历史,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博奕的历史。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国民政府,都是看着那些名义上向他们臣服的地方实力派干流口水。
  
  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民国政府,想把手伸进这些名义上臣服自己的地方实力派地盘,也都得小心翼翼的玩尽手腕,也都得用武力征服为后盾,因为这些地方实力派自然会想尽办法对抗中央政府。地方实力派或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总而言之,中央政府腐败、专制(好像他们自己真是什么好东西),所以他们绝不容许中央政府把手伸进自己的地盘。地方实力派或是打着民族旗号,总而言之中央政府卖国(好像他们真是有什么民族大义的),所以他们绝不容许中央政府把手伸进自己地盘的。地方实力派或是宣扬国际主义精神,总而言之苏俄是代表世界人民利益的,总而言之欧美是世界民主、自由的代表,甚至而言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友邻;当然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他们宁可与友邦合作,也绝不容许中央政府把手伸进自己地盘的。真是乱哄哄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谁是谁非只有天知道了。但有一点可以知道,争斗的各方的眼中,都也是只有利益没有什么道义。
  
  所以在后赵崩溃后,众多中原实力派纷纷投降东晋帝国,其实并不能证明什么。
  
  虽然中原众多实力派都纷纷投降了东晋帝国,但如果东晋帝国真敢因为这种简单的原因就深入中原,那到时肯定会发现自己已陷入了中原、西北、河北各大实力派包围圈中了。因为中原实力派挂你的大旗是可以的,如果你真敢因此把手伸进他们的地盘里,他们肯定都会和河北、西北、中原本土的实力派联合起来围歼你。因为有句俗语说得好:“给你棒槌你就敢当针使?”人家只是想挂挂你的大旗,你就敢派人去接管人家的地盘,你真是要钱不要命了。
  
  作为江南政权,如果无力重创河北、西北的军事主力。那中原对他而言永远也是一块看得着却吃不着的肥肉。因为中原各大实力派在投降东晋时都说得非常动听,但当东晋帝国派军深入中原接管他们的军事、政治资源时,他们通常都会翻脸不认人的,更会向西北、河北各大实力派寻找援助的,而西北、河北各大实力派也绝不会坐视江南势力伸进中原,到时东晋进入中原(名义上是自己的地盘),实在等于跑到了一个广阔的陷阱等人去围歼了。
  
  对于这种事实,东晋政府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他们面对这样一片形势大好的北伐时机,都也保持了十足十的谨慎,换而言之他们就是不敢去北伐。后来在桓温大呼小叫声中,他们也只有硬着头皮去北伐了。
  
  晋帝国中央政府既然不想让桓温握住北伐大旗,那就只有自己去扛了。虽然他们知道,扛这面大旗,那是凶险万分的事。
  
  从军事上看,晋帝国的北伐是需要远离江河的屏障,到平原地区与北方骑兵去作战;而且这种作战又带有孤军深入的性质,因为投降的东晋的中原实力派都是居心叵测的,尤其当东晋军队想北上直接接管他们的地盘时。从这层意义上,北伐大军是注定无法从中原地区获得足够补给的。
  
  虽然桓温想取得北伐大旗,并不是真的想北复中原,而是想借此扩张自己的权势罢了。但北伐毕竟是冠冕堂皇的口号,所以大家都实在没有理由反对北伐。因为从表面上看,现在真是北伐的最好时机,虽然东晋政府知道这种大好时机只有表象,但这种言论谁敢发表呢?南宋之时,面对统一北方的金帝国,敢公然反对北伐都是汉奸;在东晋之时,面对北方大乱的形势,一个人如果敢公然反对北伐,又会是什么形象呢?虽然两晋南北朝时对此比较宽容,但一个人敢公然发表反对北伐的言论,肯定也是使自己声名受损的。
  
  在这种背景下,东晋政府只有硬着头皮去进行了第一次北伐。这次北伐是在外戚储裒统率的。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称储裒为“冬烘老朽”,因为这位老兄率军深入中原后,连一场正儿八经的仗都没有打,就丧师辱国的退回了江南。这种失败让储裒又羞又愧的病了,在病中他听到附近有许多人在哭,就问人们哭什么?他的下属告诉他,这是北伐阵亡的家属在哭自己的亲人。储裒终于觉得自己没脸见人了,于是在羞愧中死去了。
  
  其实,储裒绝没有柏杨所说的那样不堪。在贵族政治下,一个高级官员愿意为自己的失职如此自责已让人很感动了。
  
  我们只要设身处地的为储裒想一想,就该知道这种失败实际上没有什么奇怪的。
  
  因为深入中原时,东晋军队肯定是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子。因为北方大乱那是不假,但大乱的结果就是北方军事人员会比平常会多出不止一倍。因为当时大大小小的军阀,都会想着办法扩军备战(这也就是冉闵统治邺城附近地区,就能拥有后赵全盛时军容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大小小军阀都是这副德性,那北方虽然混乱了,但恐怕更是遍地都是军队。中原地区,虽然名义上属于东晋帝国了,但当地大大小小的军阀,哪个是真心投降东晋的呢?他们看到东晋帝国深入自己势力范围内时,哪个是能心怀善意的呢?而且他们更随时都可能从河北、西北实力派那里寻找到援助;当然东晋北伐军想在关键时从当地得到强大的援助,实在等于白日做梦了。
  
  如果是东晋帝国全力进行这种军事行动,自然不会是多么可怕的事。问题是,储裒所率的军队只是东晋东部军队的一部分,(西部军队当时已是桓温的私人财产,他绝不会让储裒染指的;凭储裒的威望、表现,其它豪门贵族似乎也不会把自己控制的军事资源全部交给他)。如果你是这种北伐大军的统帅,如果你这种北伐大军中的某个将士,你进入中原后会是什么心情呢?肯定是胆战心惊,你真敢指望因此收复中原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你当时所想的肯定也就是到北方“捞点油花”向天下人交待罢了。换而言之,改编一些实力弱小,愿意与东晋合作的中原实力派,带一些真心归降东晋的人口、物资南归,再大的目标,恐怕想也不敢多想的。
  
  这种可怜兮兮的北伐军,当听到河北军事主力突然进入中原。他们自然缺乏了在中原呆下去的勇气;因为东晋军队深入中原,本身就已侵犯、威胁了中原实力派的利益,他们自然很容易随时在背后捅你一刀,如果你不赶紧撤退,到时中原就真成了一个他们葬身之地的陷阱了。
  
  三、中原充满诱惑的陷阱(中)
  
  虽然第一次北伐失败得一蹋糊涂,但北伐的呼声依然不绝于耳。在这种背景下,东晋自然只有再接再励继续北伐了。
  
  因为张遇(冉魏的豫州牧)投降了东晋,所以东晋政府就派谢尚率军去收复许昌、洛阳,也就是派军接管张遇的势力范围。看到东晋帝国竟然敢拿棒槌当针使,张遇自然要翻脸了。
  
  张遇投降东晋,只是想挂一面东晋帝国的大旗。绝不是想让东晋帝国来接管自己地盘的。关于这一点,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只挂一面东晋帝国的大旗,那自己地盘内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完全属于自己的利益集团。可让东晋帝国进入自己势力范围,那自己地盘内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分配,恐怕就得由东晋帝国的那些大佬们说了算了。这种关于切身利益的问题,绝对是原则上的问题,谁对这种问题也是不会含糊的。张遇自然也不会例外。
  
  我们常常把张遇的背叛说成是谢尚不善安抚张遇所致。但真实的原因呢?相信非常简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蒋介石听到某个地方实力派挂起了民国大旗,就急不可耐的派人去接管这个实力派的地盘,结果会怎样呢?对方肯定马上就会扔掉民国大旗,或是否定老蒋在民国政府中的合法地位!这根本没有任何疑问。所以面对张学良、李宗仁高举民国大旗,老蒋绝不敢轻易派军接管他们的地盘。因为老蒋知道,随随便便派军接管这些人的地盘,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人肯定会和自己翻脸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张遇听到东晋帝国政府派军接管自己地盘后,背叛东晋那是自然而然的事;绝不是东晋政府前敌指挥官不善于安抚他们的结果。面对归降自己的中原实力派,东晋政府想和他们和平相处,只有两个个方法,一个方法就是尊重中原实力派的既得利益,换而言之,你可千万不要想着派军接管人家的地盘;否则你就是再会安抚那些实力派,人家也会和你翻脸的。另一个方法,就是用强大的军队做后盾,让他绝不敢与你翻脸,除此之外好像没有第三种方法。我们只要看看老蒋与地方实力派博奕的历史就可以知道。
  
  既然东晋政府已决定要派军深入中原,那东晋政府与中原实力派之间的矛盾就是无可调和的。在这种背景下,谢尚为代表的北伐大军还未出动,就碰了一个大钉子。已投降东晋帝国的张遇,竟然四处派兵阻止北伐大军深入中原。而东晋北伐大军在这个大钉子面前,一时变得无可奈何起来。
  
  就在这时,姚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姚襄又前来投降了。姚氏家族是中原最大的实力派,他投降东晋帝国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河北、西北、江南此时都已名花有主,所以他只能在中原地区徘徊了。而徘徊于中原的实力派,想统一中原是无法想象的,因为你试图兼并中原实力派的结果就是让他们直接倒向西北、河北、或江南。你与某一个中原实力派作战的结果,就是有可能与河北、西北、江南军事集团展开战争。姚襄既然已无力在河北、西北、江南立足,那他想统一中原,自然就会陷入四面为敌的局面。
  
  在与前秦作战遭受重创的姚氏家族,终于发现自己徘徊在中原是注定没有前途的。所以他们就开始想着与东晋合作了。姚氏家族的战略构想大约是如此的,那就是与东晋联军在中原站稳脚跟,然后再慢慢向河北、或西北布局。
  
  姚氏投降东晋帝国政府时,公开理由是冠冕堂皇的。据说姚氏家族老首脑姚弋仲死前曾交待他的儿子们:“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夷狄之人在中原做天子的。我死之后,你们就应立即归顺晋室,要竭尽臣节,不能做不义之事!”总而言之,为了完成老父未完成的遗愿,所以姚襄就率人投降东晋帝国了。
  
  这种话恐怕也就能骗骗小孩子;但从外交词令上看却是无可挑剔的。而且姚氏家族投降东晋表现出的诚意也是空前的。姚襄让自己五个弟弟到东晋做人质,更亲自单刀赴会到东晋势力范围内亲自拜见谢尚。对于姚襄表现出的这种诚意,东晋帝国自然是非常感动。
  
  虽然对东晋帝国而言,姚襄依然是宾客而绝不是臣属。因为姚氏家族依然保留着绝对的独立性,他与东晋只是类似盟友的关系。
  
  东晋与姚襄合作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当时单凭东晋的北伐大军,显然缺乏深入中原的能力、实力。听到中原第一大实力派想与自己联手深入中原,自然也是非常高兴的。
  
  基于他们各自的利益,谢尚与姚襄达成了联盟,并开始了东晋的第二次北伐。
  
  当然北伐的结果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中原的实力派(张遇)面对气势汹汹的北伐大军,马上就向西北的前秦帝国发出求救信号。
  
  在这次北伐中,谢、姚似乎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姚、谢在北伐时,都也是心怀鬼胎的。对于谢、姚这种合作关系,远的例子不用看了,我们只看看毛泽东、蒋介石在抗日时的合作就可以知道了。
  
  因为参与类似政治博奕的合作者,通常都是走一步看两步、甚至看三步的高人。比如毛、蒋抗日之时,中国能不能打败日本还得求老天保佑,但各自阵营中的人,都已考虑好打败日本人后应该干什么了。总而言之,抗日是必须的,但合作者之间的竞争、摩擦更是必须的。因为合作双方谁也不想给对方作嫁衣裳。合作者之间,心里都盘算这种问题,你说他们合作的效果能有多大呢?
  
  这种合作关系,如果是作为被动防守的一方,那相信还是有机会强有力对抗共同敌人的。因为既然已处于了被动防守的地位,那证明合作的双方都已没有什么退路了。比如毛、蒋之时,他们的合作虽然充满了勾心斗角,但他们都也清楚,如果大家都不出力,那他们恐怕都将失去最起码的立足之地。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虽然时不时搞点摩擦,但还是能实现团结抗日的。
  
  这种合作关系,如果是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那相信随时都会因为无法合作而败下阵来。因为既然是处于主动进攻的地位,那大家退路就多的是,比如谢、姚,他们就是直接退回江淮也并不影响各自的根本利益。在这种背景下,谢、姚自然都不会在中原与前秦军队玩命打仗了。因为一旦玩命打开仗,那谁来承受最大的牺牲呢?如果合作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僵持不下,不要说与敌人打仗,他们之间都有可能打起来。在这种背景下,谢、姚自然只有在受挫后就选择主动退怯了。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蒋都是希望对方多打仗、多打大仗,而自己最好是保存实力、发展实力。所以彭大将军打了一场百团大战,马上成为后来受批斗的一大罪状。所以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最艰难之时,也绝不会忘记消灭八路军、新四军。区区谢尚、姚襄的觉悟相信不会比毛、蒋高到哪里去,所以我们虽然缺乏足够的历史资料证明,也可以推想谢、姚两军面对前秦军事主力时的情景。既然如此,那在前秦军队的打击下,他们自然无法在中原立足了。
  
  于是东晋帝国的第二次北伐,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失败了。
  
  谢、姚两个人都是一流的政治人物,所以他们都也不会在这种问题上过多埋怨对方。因为利害关系已决定他们之间最佳的合作也就能保持到这种状态。因为他们谁也没有趁势出卖对方,而是相互帮助的退回了江淮一线。所以谢、姚的合作关系并没有因此破灭,相反还保持着表面亲密的关系。
  
  张遇投降前秦的结果就是引狼入室。因为前秦不是东晋,他进入张遇地盘后,马上就改编了张遇的军队,而张遇就只有到前秦中央政府工作去了。虽然张遇一百个、一千个不愿意,但也是只有接受这种人事调动。虽然张遇到前秦帝国后,前秦帝国给了他极高的职务、待遇,但张遇显然还是留恋从前独霸一方的地位。
  
  投降东晋的中原主要实力派,很少有人沦为这种命运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主要中原实力派都喜欢投降东晋了。当然了,如果张遇在东晋北伐时不向前秦求救,同样也会被东晋这样改编的。
  
  四、中原充满诱惑的陷阱(下)
  
  因为北伐的失败,谢尚受到了相应的处分。在这种背景下,殷浩只有亲自出来领导北伐了。
  
  殷浩被人们吹捧为当代的诸葛亮,他是晋帝国豪门贵族推选出来对抗桓温的领衔人物。看到北伐一败再败,殷浩遂决定亲自出来领导北伐。但很不幸,北伐还没有开始,殷浩与姚襄的矛盾就无可抑制了。
  
  殷浩与姚襄的矛盾是自然而然的。这绝不是殷浩能改变的事。就好像在抗日战争时期,红军已成为国民政府第八路军了,但八路军与老蒋的矛盾却从来都不间断。当然这种矛盾的原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呢?恐怕谁也不会太干净。因为大家的利害关系决定他们之间是注定矛盾重重的,因为他们之间存在合作,更存在着竞争;他们一方面是盟友,一方面也是敌人。
  
  姚襄投降东晋后,与毛、蒋的合作非常相似。因为姚襄虽然投降了东晋,但姚氏家族代表的力量却保持着绝对的独立状态,他绝不可能接受东晋帝国的改编,东晋帝国也绝不敢提出这种注定碰钉子的要求。
  
  而在与谢尚的北伐失败后,姚襄退到东晋帝国势力范围内,就一心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了。姚襄的这种行为,让泪痕很容易想起刘备最初进入益州时的行为;刘璋让刘备进入益州帮助自己对抗外敌,但刘备进入益州却是开始发展自己私人势力了。刘备想干什么是显而易见的,他这是要反客为主呀!虽然刘备后来一再说,自己后来反客为主,完全是刘璋不信任自己、逼自己的结果,但谁也知道,这不过是狼吃羊的借口罢了。
  
  姚襄投降了东晋帝国,他的军队保持着绝对的独立性。从这层意义上,姚襄与东晋帝国只是盟友关系,而绝非臣属关系。姚襄在东晋势力范围内发展私人力量,东晋前敌最高指挥官自然不会坐视不管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用国共联合抗日时的情形推想一下。毛与蒋联合抗日时,毛在蒋的势力范围内发展自己势力,蒋能容许吗?再换一个位置,毛与蒋联合抗日时,蒋到毛的势力范围内发展自己势力,毛能容许吗?这绝对是原则问题,对于这种问题合作双方是谁也不会迁就的!
  
  殷浩、姚襄之间闹矛盾,那自然是各说各的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谁也不会太干净。因为姚襄绝不是池中之物,他在晋帝国势力范围内发展势力,绝不是为了振兴东晋帝国的;相反会随时威胁东晋帝国。在这种背景下,殷浩猜忌姚襄、打击姚襄,那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殷浩在这种背景下还对姚襄报以真诚、退让,那才叫不可思议了。
  
  就好像蒋介石与毛泽东联合抗日之时,双方依然是摩擦不断,甚至还会出皖南事变那种军事冲突。泪痕实在无法想象殷浩、姚襄两人的思想境界会远远高于毛、蒋,所以他们之间如果没有闹出点摩擦,反而让人觉得无法想象了。
  
  殷浩与姚襄之间的这种关系,当事人双方都也是心照不宣的。有一次双方搞得摩擦实在太大了(竟然展开了小规模的战争;而且姚襄还夺走了殷浩许多人马);姚襄为了不使合作破裂,所以就派权翼到殷浩那里去讲和。
  
  权翼并不回避双方的矛盾关系,所以就对殷浩说了:“您与姚襄将军之间的争斗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夺走您的那些人马就不归还您了。因为以后和您打仗时还用得着。”听到权翼这种话,殷浩哈哈大笑:“您说得也太夸张了吧!”于是双方继续维持着从前的合作关系。因为大家都是一流的政治家,谁也没有必要刻意回避这种公开的事实。
  
  因为大家有共同的敌人,所以大家实现了合作;但因为大家本身又存在着竞争关系,所以大家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冲突。
  
  殷浩北伐时,大约是如此构想的。收买前秦帝国内部贵族代表,通过这种手段瓦解前秦帝国。用东晋军事主力胁迫姚襄去与中原实力派火并。当然了,他这种想法完全是一厢情愿的。
  
  但老天似乎比较照顾殷浩,因为他收买的前秦贵族虽然没有响应他。但前秦帝国内部,却有人真的造反了。
  
  张遇在前秦的帮助下,虽然躲过了被东晋帝国收编的命运,却没有躲过被前秦帝国收编的命运。在打退东晋帝国的进攻后,张遇就被调到前秦帝国中央政府工作去了。面对这种结局,张遇本身就是一百个不高兴。而前秦帝国皇帝苻健,又做了一件让他非常不高兴的事。前秦帝国皇帝苻健竟然娶了张遇的继母。
  
  苻健娶张遇继母的动机比较复杂,从积极的方面讲,也许是为了与张遇为代表的势力集团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当然从消极的方面讲,也许只是好色的有点不着调了。如此倒也罢了,苻健更动则就对人说:“因为我娶了张遇的继母,所以张遇就相当于我的儿子。”苻健说这种话,从积极的意义上讲,自然也是为了与张遇为代表利益集团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但从消极的意义上讲,这不是明着欺负人吗?
  
  但不论怎么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张遇竟然背叛了前秦帝国。而且这次背叛造成的影响还很大,因为张遇在造反时策反许多前秦帝国的军政长官(孔特在池阳,刘珍、夏侯显在鄠县,乔秉在雍城,胡阳赤在司竹,呼延毒在灞城起兵)。以至前秦帝国需要把在外的军队都调回长安地区平定叛乱。
  
  东晋国发现前秦驻在中原的军队被大批调回西北,马上感觉前秦帝国内部出现大乱了;虽然他们一进无法判断前秦帝国内部大乱的原因,于是他们认为自己在前秦帝国的策反计划成功了。
  
  殷浩策反前秦的计划落空了,但前秦内部却有人主动造反了,而且造反造成的影响并不比他们预计的小。从这层意义上,老天也实在比较照顾殷浩。于是殷浩自然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按原计划北伐了。
  
  当然北伐一开始,殷浩就是让姚襄去打头阵。而且从后来的事态发展去看,殷浩让姚襄去打头阵,显然是玩了一些胁迫的手段。总而言之姚襄敢不服这种军事调动就趁机干掉他。甚至而言就是姚襄服从这种军事安排,如果他在北伐中实力受损也要趁机整编他。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现代史上蒋介石与地方实力派的博奕就可以知道。当然了,这更可以从殷浩、姚襄后来的博奕可以看出来。
  
  北伐大军出动不久后,就突然有消息传出姚襄不想与东晋政府合作了(据说率军逃走了)。听到姚襄逃跑的消息,殷浩马上就派军去追击姚襄。从这个情节去看,殷浩与姚襄当时的矛盾已无可抑制了。否则,殷浩听到姚襄逃跑的消息,实在没有理由连最起码的政治解决方法都不去尝试,马上就派军去追击姚襄。从这层意义上,殷浩在与姚襄北伐时,就已做好了准备,总而言之姚襄敢不服就干掉他。
  
  如果殷浩听到姚襄逃走的消息后,先尝试用政治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他就不会那样轻易的被姚襄暗算了。但他们之间的关系,相信当时已非常紧张了,所以殷浩听到姚襄逃走的消息,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派军追击姚襄。而且殷浩当时也非常自信,他认为姚襄敢不服自己管理,那纯粹是想找死。但很不幸,殷浩太自信了。因为姚襄军队根本就没有逃跑,姚襄的军队就埋伏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殷浩的军队。姚襄为什么要攻击殷浩的军队呢?据说是因为殷浩不顾北伐大业,一心猜忌姚襄造成的。但真实的历史,恐怕绝没有这样简单。
  
  关于这段历史,让泪痕不禁想起西安事变了。当时,张学良与中央军正在联合剿共。但实际上,这是老蒋逼着张学良与中共拼个你死我活,然后趁机收编张学良的军队。对于老蒋这种如意算盘,张学良自然要反抗了。听到张学良敢不服自己的管理,老蒋非常自信的认为,张学良此时还敢跟自己讨价还价,那纯粹是找死。但不幸,蒋介石太自信了。因为张学良自己不这样认为,于是老蒋被张学良活捉了。张学良为什么要活捉老蒋呢?据说是因为老蒋不爱国,张学良想教育他一下;据说是老蒋一心打内战,张学良想让他一心抗日的。但真实的历史,恐怕绝没有这样简单。
  
  殷浩与姚襄的关系本身就充满矛盾的。就好像老蒋和张学良的关系一样,他们之间无论说得再好听,彼此之间的竞争、冲突也是无可避免的。
  
  殷浩如果不想办法制约姚襄,那在北伐过程中遇到强敌时,他们之间应该如何合作呢?换而言之,他们之间谁应承受最大的压力、最大的牺牲呢?而且在这种问题上,大家是谁也不会让步的,而且在这种问题上,大家也都是会是心怀鬼胎的。
  
  殷浩如果不制约姚襄,那北伐取得成果后,这种成果如何分配呢?换而言之,如果殷浩不制约住姚襄,那北伐的结果恐怕就是给姚襄做嫁衣裳罢了。当然了,如果姚襄在北伐中承受最大的压力与牺牲,到时殷浩也绝不会领情的,相反只会趁势把握机会整编姚襄的军队。从这层意义上,他们之间的矛盾本来就是无可调和的。
  
  中原实力派与东晋合作(挂东晋帝国的大旗),只是想从东晋那里寻找点利益;在关键时候你根本不要指望他们能帮你多少忙,而在关键时候他们的一次出卖你,就会让你输得一塌糊涂。把北伐的成败建立在这种脆弱的合作关系上,本身就是不会有结果的。
  
  于是殷浩领导的北伐,就是这样稀里糊涂的结束了。连真正的敌人面都没有看到,就已失败的一塌糊涂了。
  
  在这种背景下,桓温当然不会善罢干休了,于是桓温说了:殷浩领导的北伐,从始到终都是在浪费国家钱财,更是拿无辜将士的生命当儿戏。让这种祸国殃民的、徒负虚名的人管理国家,那纯粹是国家的灾难。殷浩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当代的诸葛亮,但两次北伐后,殷浩在人们的心目顿时一落千丈,于是他只有无可奈何的退出了政治舞台。
  
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21961197_0_1.html东晋的北伐,难以实现的迷梦
泪痕春雨
  
  一、北伐,难以实现的迷梦
  
  在后赵崩溃时,怎么看都是东晋北伐的最好时机。加上北方众多实力派,都纷纷向东晋投降,更让人感觉只要东晋大军北上,马上就可以收复中原了。
  
  但问题是,江南正处于一种成熟的贵族政治之中,这种政治讲究的是各大家族之间的力量平衡。而北伐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却显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集权性质的军事统帅。
  
  如果因为北伐的需要,让晋帝国产生了一个拥有高度集权力的大军统帅,那这个大军统帅就有可能(甚至是一定会)打着军事需要的借口,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帝国各个地方。到时北伐能不能成功,谁也不敢保证,但各大家族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政治格局却显然会被随时打破。
  
  从这层意义上,成熟的贵族政治已决定东晋帝国根本不具备北伐的条件。
  
  北伐是需要大家同心协力的,而各大豪门贵族之间却是彼此像防贼一样的看着对方,这能行吗?
  
  殷、谢组织北伐时,桓温坐在旁边幸灾乐祸的看着,他绝不会让殷、谢调动自己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相反他巴不得这两个笨蛋赶快败下阵去,因为只有如此,他才能取得北伐大旗。
  
  桓温组织北伐时,扬州为中心的各大贵族代表也是尽力阻止桓温调动自己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多少也是幸灾乐祸的看着桓温北伐;因为桓温一直都利用北伐大旗逐步向帝国各个地方渗透;只有桓温失败了,他们才能抓住机会打击扩张中的桓温。
  
  我们认为东晋北伐时机比较成熟,通常只是看到了北方的大乱,却忘了江南虽然没有大乱,但他们的内耗却绝不会比北方差。
  
  后来桓温接连北伐了三次,但东晋帝国还是从前的东晋帝国(领土并没有因此扩大多少),只是桓温在帝国的权势却是越来越大。虽然东晋其它豪门贵族代表想尽办法限制桓温的权势,但桓温的权势却显然已渐渐凌驾于各大豪门代表之上了。
  
  王坦之与谢安(当时最显赫的豪门贵族代表)后来拜见郗超,郗超自恃自己是桓温的亲信,所以明知道王坦之、谢安拜见,就是摆足了谱,根本不出来接见王坦之、谢安。王坦之作为当时帝国最显赫的豪门代表之一,自然也有点贵族脾气,所以他要掉头离开。谢安说了:“不能为性命忍俄顷邪”于是王坦之只有忍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来,当时帝国最大的豪门贵族代表王坦之、谢安都已不敢与桓温相提并论了,而有意无意的开始以桓温下属身份自居了。不要说面对桓温本人了,就是面对桓温的亲信(郗超),王、谢两大豪门代都只有去忍气吞声。
  
  桓温三次北伐,并没有给晋帝国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却使自己隐然拥有了取代司马家族皇权的实力;这从桓温急差一点当了皇帝可以看出来。
  
  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来,东晋各大豪族代表阻止桓温领导北伐,自然说不上是无中生有的猜忌。因为在东晋政府防贼一样的防备下,桓温的势力都发展到这种地步,如果东晋政府对桓温再处处不设防,那桓温恐怕早已打破贵族政治了。
  
  在桓温独自以荆州力量征服成汉帝国后,整个东晋帝国就开始像防贼一样的防着桓温了。因为征服成汉帝国后的桓温,已隐然拥有了威胁帝国贵族政治的实力了。
  
  面对桓温的崛起;整个贵族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默契。那就是阻止桓氏家族向东部(徐、豫、扬三州)渗透;尽力把桓温的权力限制在荆州地区,实在不行了就让他在江州获得点权力,但徐、豫、扬三州绝不容他染指。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无法阻止桓温势力逐步东进。
  
  在这种背景下,晋帝国中央政府自然不会让桓温取得北伐大旗了,虽然桓温一再希望自己能取得北伐的大旗。甚至有一次,桓温(在公元351年)竟然亲率军去威胁晋帝国中央政府,总而言之:“你们今天不把北伐大旗权交给我,我绝不会和你们善罢干休的。”
  
  面对桓温气势汹汹的作法,实在把中央政府的执政官司马昱、殷浩吓得够呛,最后在各大豪门代表的支持下(以琅琊王彪之为代表),这两个执政官终于又是说好听的、又是带威胁才让桓温率军离开。总而言之:“关于你所说的北伐,早已提到中央政府工作日程上了;北伐没有你所说的那样简单,我们是需要周密安排的。你的这种要求是没错的,但你的这种作法,实在有点乱臣贼子的嫌疑,如果你再这样继续下去,恐怕对大家都没有好处的。”对于中央政府这种软硬兼施的态度,桓温只好发表一番道歉声明后退回了自己驻地。
  
  从表面上看,现在北方大乱,真可谓北伐的大好时机,帝国中央政府面对这种机会却不去把握,相反还阻止一心北复中原的桓温去北伐,那他实在没法向天下人交待了。在这种背景下,晋帝国中央政府自然只有硬着头皮高举起了北伐大旗。
  
  如果东晋帝国处于皇权相对集中的政治中,又恰逢北方一片混乱,那东晋帝国也许是有机会北复中原的。问题是,现在整个江南地区是豪门贵族各恃实力,谁也不服谁,在利益分配上心中各怀鬼胎,互相拆台,指望他们北伐成功,那实在有些想得太过乐观了。
  
  桓温无法取得北伐的大旗,而拿着北伐大旗的人,同样也无法有效调动帝国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桓温绝不会让别人调动自己军事、政治、经济资源的;其它贵族代表与桓温相比,最多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他们也绝不容许别人随便调动自己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所以东晋帝国的北伐叫喊起来那是惊天动地,但动起真格的来,那就又是一番景象了。
  
  东晋帝国在桓温之前的北伐,或是近于儿戏的政治作秀,或是掩目捕雀的自欺欺人。因为大家都看得出北伐凶多吉少,但为了强撑门面或是阻止桓温拿到北伐大旗,所以只有硬着头皮去北伐了。
  
  桓温之前的北伐统帅们,拿着非常有限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在贵族政治的层层束缚下远离自己地盘,跑到中原地区挑战强大的西北、河北军事集团。实在像一个喝了二两英雄酒的人,为了证明自己英雄了得就拿着一根木棍去上山打狼,他内心实际上害怕极了。他走在路上,肯定一再在祈祷:“千万可别遇见狼,如果遇见了狼,也希望会有一些狐狸、兔子会帮助自己。”
  
  他们的这种所谓北伐,不要说成功了,就是连一场象样的战役都无法组织起来。储裒北伐时,那真可谓是望见而逃;谢尚北伐时,与敌人稍有接触就退回了江淮;殷浩北伐时,更连正经敌人都没有见到,就被自己有盟友打得一败涂地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的东晋并不具备北伐的条件,当时的北伐,只是帝国内部权力争斗的产物。桓温后来接过北伐大旗,虽然表现得比前面那三位强点,但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桓温北伐最大的成就,绝不是对外的战争上,而是内部的权力争斗上。桓温三次北伐下来的结果,就是晋帝国依然还是原来的晋帝国(他的领土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但桓温在晋帝国的权势却是越来越大了。
  
  二、中原充满诱惑的陷阱(上)
  
  从表面上看,当时北伐的时机非常成熟,因为北方一片大乱,而且普遍的中原实力派都主动投降了东晋帝国。
  
  但我们只要记住一个事实,就会发现这种一片形势大好的局面,只是一个诱人的陷阱。
  
  中原从来都是一个游击区,因为它处于西北、河北、江南三大势力集团的夹缝中,所以这里的实力派通常都是有奶就是娘,一会投降这边一会投降那边。总而言之,挂谁的大旗有利,他们就挂谁的大旗。他们投降你,并证明不了什么;因为他即使投降了你,也肯定会保持着绝对的独立状态。你想真正控制他们的地盘,必须通过一系列军事、政治行动才能实现;而当你想采取这些行动的时候,他们又肯定会背叛你。
  
  西北、河北、江南三方争夺中原的战争,绝不是与中原实力派之间的战争,而是这三方之间的战争。因为不论哪一方想控制中原,中原实力派都会从另外两方寻找援助的。
  
  如果江南没有打败西北、河北军事集团的实力,那中原就是一块放在铁夹子旁边的肥肉;吃这块肉的结果,通常都是在铁夹子快落下时赶紧跑开,否则恐怕等待你的就是全军覆灭。因为中原实力派好对付,但随着而来的西北、河北军事集团就不好对付了。
  
  中原普遍实力派都主动投降你,绝不是证明你非常了不起,恰恰相反,那通常只能证明你无能。中原实力派都纷纷向东晋帝国投降,绝不是因为他们认为东晋值得他们投降。因为在他们心目中,东晋不过是一个逃亡的、偏安于江南的腐朽政权。
  
  在东晋政权内,士庶如同天隔。虽然这是当时社会的通病,但东晋显然比别的地方都过分。我们可以想象,张宾、王猛那样没有门第支持的人,跑到江南能混到后赵、前秦那种地位吗?显然是无法想象的!
  
  更让北方人无法忍受的还在于,在国家危亡之际,那些率先逃到江南的士人都不觉羞耻,相反都因此觉得高人一等,并因此轻视后来融入江南政权的人。
  
  这一切都证明东晋只是江南既得利益集团的东晋。在这种背景下,中原各大实力派,怎么会真心投降东晋呢?
  
  中原实力派,纷纷投降东晋。仅仅是因为他们都认为,东晋根本没有北伐的能力。中原实力派如果认为东晋有北伐的能力,那他们肯定都会投降西北、河北军事集团了,因为在这种背景下投降东晋,那实在等于拱手把自己的地盘交给了东晋。
  
  要说当时那种乱得一塌糊涂的时代了,更不要说在皇权政治下的大小实力派了。就是民国时期,哪个地方实力派会拱手把自己地盘的军事、政治、经济权力上交给中央政府?整个民国的历史,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博奕的历史。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国民政府,都是看着那些名义上向他们臣服的地方实力派干流口水。
  
  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民国政府,想把手伸进这些名义上臣服自己的地方实力派地盘,也都得小心翼翼的玩尽手腕,也都得用武力征服为后盾,因为这些地方实力派自然会想尽办法对抗中央政府。地方实力派或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总而言之,中央政府腐败、专制(好像他们自己真是什么好东西),所以他们绝不容许中央政府把手伸进自己的地盘。地方实力派或是打着民族旗号,总而言之中央政府卖国(好像他们真是有什么民族大义的),所以他们绝不容许中央政府把手伸进自己地盘的。地方实力派或是宣扬国际主义精神,总而言之苏俄是代表世界人民利益的,总而言之欧美是世界民主、自由的代表,甚至而言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友邻;当然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他们宁可与友邦合作,也绝不容许中央政府把手伸进自己地盘的。真是乱哄哄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谁是谁非只有天知道了。但有一点可以知道,争斗的各方的眼中,都也是只有利益没有什么道义。
  
  所以在后赵崩溃后,众多中原实力派纷纷投降东晋帝国,其实并不能证明什么。
  
  虽然中原众多实力派都纷纷投降了东晋帝国,但如果东晋帝国真敢因为这种简单的原因就深入中原,那到时肯定会发现自己已陷入了中原、西北、河北各大实力派包围圈中了。因为中原实力派挂你的大旗是可以的,如果你真敢因此把手伸进他们的地盘里,他们肯定都会和河北、西北、中原本土的实力派联合起来围歼你。因为有句俗语说得好:“给你棒槌你就敢当针使?”人家只是想挂挂你的大旗,你就敢派人去接管人家的地盘,你真是要钱不要命了。
  
  作为江南政权,如果无力重创河北、西北的军事主力。那中原对他而言永远也是一块看得着却吃不着的肥肉。因为中原各大实力派在投降东晋时都说得非常动听,但当东晋帝国派军深入中原接管他们的军事、政治资源时,他们通常都会翻脸不认人的,更会向西北、河北各大实力派寻找援助的,而西北、河北各大实力派也绝不会坐视江南势力伸进中原,到时东晋进入中原(名义上是自己的地盘),实在等于跑到了一个广阔的陷阱等人去围歼了。
  
  对于这种事实,东晋政府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他们面对这样一片形势大好的北伐时机,都也保持了十足十的谨慎,换而言之他们就是不敢去北伐。后来在桓温大呼小叫声中,他们也只有硬着头皮去北伐了。
  
  晋帝国中央政府既然不想让桓温握住北伐大旗,那就只有自己去扛了。虽然他们知道,扛这面大旗,那是凶险万分的事。
  
  从军事上看,晋帝国的北伐是需要远离江河的屏障,到平原地区与北方骑兵去作战;而且这种作战又带有孤军深入的性质,因为投降的东晋的中原实力派都是居心叵测的,尤其当东晋军队想北上直接接管他们的地盘时。从这层意义上,北伐大军是注定无法从中原地区获得足够补给的。
  
  虽然桓温想取得北伐大旗,并不是真的想北复中原,而是想借此扩张自己的权势罢了。但北伐毕竟是冠冕堂皇的口号,所以大家都实在没有理由反对北伐。因为从表面上看,现在真是北伐的最好时机,虽然东晋政府知道这种大好时机只有表象,但这种言论谁敢发表呢?南宋之时,面对统一北方的金帝国,敢公然反对北伐都是汉奸;在东晋之时,面对北方大乱的形势,一个人如果敢公然反对北伐,又会是什么形象呢?虽然两晋南北朝时对此比较宽容,但一个人敢公然发表反对北伐的言论,肯定也是使自己声名受损的。
  
  在这种背景下,东晋政府只有硬着头皮去进行了第一次北伐。这次北伐是在外戚储裒统率的。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称储裒为“冬烘老朽”,因为这位老兄率军深入中原后,连一场正儿八经的仗都没有打,就丧师辱国的退回了江南。这种失败让储裒又羞又愧的病了,在病中他听到附近有许多人在哭,就问人们哭什么?他的下属告诉他,这是北伐阵亡的家属在哭自己的亲人。储裒终于觉得自己没脸见人了,于是在羞愧中死去了。
  
  其实,储裒绝没有柏杨所说的那样不堪。在贵族政治下,一个高级官员愿意为自己的失职如此自责已让人很感动了。
  
  我们只要设身处地的为储裒想一想,就该知道这种失败实际上没有什么奇怪的。
  
  因为深入中原时,东晋军队肯定是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子。因为北方大乱那是不假,但大乱的结果就是北方军事人员会比平常会多出不止一倍。因为当时大大小小的军阀,都会想着办法扩军备战(这也就是冉闵统治邺城附近地区,就能拥有后赵全盛时军容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大小小军阀都是这副德性,那北方虽然混乱了,但恐怕更是遍地都是军队。中原地区,虽然名义上属于东晋帝国了,但当地大大小小的军阀,哪个是真心投降东晋的呢?他们看到东晋帝国深入自己势力范围内时,哪个是能心怀善意的呢?而且他们更随时都可能从河北、西北实力派那里寻找到援助;当然东晋北伐军想在关键时从当地得到强大的援助,实在等于白日做梦了。
  
  如果是东晋帝国全力进行这种军事行动,自然不会是多么可怕的事。问题是,储裒所率的军队只是东晋东部军队的一部分,(西部军队当时已是桓温的私人财产,他绝不会让储裒染指的;凭储裒的威望、表现,其它豪门贵族似乎也不会把自己控制的军事资源全部交给他)。如果你是这种北伐大军的统帅,如果你这种北伐大军中的某个将士,你进入中原后会是什么心情呢?肯定是胆战心惊,你真敢指望因此收复中原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你当时所想的肯定也就是到北方“捞点油花”向天下人交待罢了。换而言之,改编一些实力弱小,愿意与东晋合作的中原实力派,带一些真心归降东晋的人口、物资南归,再大的目标,恐怕想也不敢多想的。
  
  这种可怜兮兮的北伐军,当听到河北军事主力突然进入中原。他们自然缺乏了在中原呆下去的勇气;因为东晋军队深入中原,本身就已侵犯、威胁了中原实力派的利益,他们自然很容易随时在背后捅你一刀,如果你不赶紧撤退,到时中原就真成了一个他们葬身之地的陷阱了。
  
  三、中原充满诱惑的陷阱(中)
  
  虽然第一次北伐失败得一蹋糊涂,但北伐的呼声依然不绝于耳。在这种背景下,东晋自然只有再接再励继续北伐了。
  
  因为张遇(冉魏的豫州牧)投降了东晋,所以东晋政府就派谢尚率军去收复许昌、洛阳,也就是派军接管张遇的势力范围。看到东晋帝国竟然敢拿棒槌当针使,张遇自然要翻脸了。
  
  张遇投降东晋,只是想挂一面东晋帝国的大旗。绝不是想让东晋帝国来接管自己地盘的。关于这一点,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只挂一面东晋帝国的大旗,那自己地盘内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完全属于自己的利益集团。可让东晋帝国进入自己势力范围,那自己地盘内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分配,恐怕就得由东晋帝国的那些大佬们说了算了。这种关于切身利益的问题,绝对是原则上的问题,谁对这种问题也是不会含糊的。张遇自然也不会例外。
  
  我们常常把张遇的背叛说成是谢尚不善安抚张遇所致。但真实的原因呢?相信非常简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蒋介石听到某个地方实力派挂起了民国大旗,就急不可耐的派人去接管这个实力派的地盘,结果会怎样呢?对方肯定马上就会扔掉民国大旗,或是否定老蒋在民国政府中的合法地位!这根本没有任何疑问。所以面对张学良、李宗仁高举民国大旗,老蒋绝不敢轻易派军接管他们的地盘。因为老蒋知道,随随便便派军接管这些人的地盘,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人肯定会和自己翻脸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张遇听到东晋帝国政府派军接管自己地盘后,背叛东晋那是自然而然的事;绝不是东晋政府前敌指挥官不善于安抚他们的结果。面对归降自己的中原实力派,东晋政府想和他们和平相处,只有两个个方法,一个方法就是尊重中原实力派的既得利益,换而言之,你可千万不要想着派军接管人家的地盘;否则你就是再会安抚那些实力派,人家也会和你翻脸的。另一个方法,就是用强大的军队做后盾,让他绝不敢与你翻脸,除此之外好像没有第三种方法。我们只要看看老蒋与地方实力派博奕的历史就可以知道。
  
  既然东晋政府已决定要派军深入中原,那东晋政府与中原实力派之间的矛盾就是无可调和的。在这种背景下,谢尚为代表的北伐大军还未出动,就碰了一个大钉子。已投降东晋帝国的张遇,竟然四处派兵阻止北伐大军深入中原。而东晋北伐大军在这个大钉子面前,一时变得无可奈何起来。
  
  就在这时,姚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姚襄又前来投降了。姚氏家族是中原最大的实力派,他投降东晋帝国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河北、西北、江南此时都已名花有主,所以他只能在中原地区徘徊了。而徘徊于中原的实力派,想统一中原是无法想象的,因为你试图兼并中原实力派的结果就是让他们直接倒向西北、河北、或江南。你与某一个中原实力派作战的结果,就是有可能与河北、西北、江南军事集团展开战争。姚襄既然已无力在河北、西北、江南立足,那他想统一中原,自然就会陷入四面为敌的局面。
  
  在与前秦作战遭受重创的姚氏家族,终于发现自己徘徊在中原是注定没有前途的。所以他们就开始想着与东晋合作了。姚氏家族的战略构想大约是如此的,那就是与东晋联军在中原站稳脚跟,然后再慢慢向河北、或西北布局。
  
  姚氏投降东晋帝国政府时,公开理由是冠冕堂皇的。据说姚氏家族老首脑姚弋仲死前曾交待他的儿子们:“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夷狄之人在中原做天子的。我死之后,你们就应立即归顺晋室,要竭尽臣节,不能做不义之事!”总而言之,为了完成老父未完成的遗愿,所以姚襄就率人投降东晋帝国了。
  
  这种话恐怕也就能骗骗小孩子;但从外交词令上看却是无可挑剔的。而且姚氏家族投降东晋表现出的诚意也是空前的。姚襄让自己五个弟弟到东晋做人质,更亲自单刀赴会到东晋势力范围内亲自拜见谢尚。对于姚襄表现出的这种诚意,东晋帝国自然是非常感动。
  
  虽然对东晋帝国而言,姚襄依然是宾客而绝不是臣属。因为姚氏家族依然保留着绝对的独立性,他与东晋只是类似盟友的关系。
  
  东晋与姚襄合作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当时单凭东晋的北伐大军,显然缺乏深入中原的能力、实力。听到中原第一大实力派想与自己联手深入中原,自然也是非常高兴的。
  
  基于他们各自的利益,谢尚与姚襄达成了联盟,并开始了东晋的第二次北伐。
  
  当然北伐的结果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中原的实力派(张遇)面对气势汹汹的北伐大军,马上就向西北的前秦帝国发出求救信号。
  
  在这次北伐中,谢、姚似乎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姚、谢在北伐时,都也是心怀鬼胎的。对于谢、姚这种合作关系,远的例子不用看了,我们只看看毛泽东、蒋介石在抗日时的合作就可以知道了。
  
  因为参与类似政治博奕的合作者,通常都是走一步看两步、甚至看三步的高人。比如毛、蒋抗日之时,中国能不能打败日本还得求老天保佑,但各自阵营中的人,都已考虑好打败日本人后应该干什么了。总而言之,抗日是必须的,但合作者之间的竞争、摩擦更是必须的。因为合作双方谁也不想给对方作嫁衣裳。合作者之间,心里都盘算这种问题,你说他们合作的效果能有多大呢?
  
  这种合作关系,如果是作为被动防守的一方,那相信还是有机会强有力对抗共同敌人的。因为既然已处于了被动防守的地位,那证明合作的双方都已没有什么退路了。比如毛、蒋之时,他们的合作虽然充满了勾心斗角,但他们都也清楚,如果大家都不出力,那他们恐怕都将失去最起码的立足之地。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虽然时不时搞点摩擦,但还是能实现团结抗日的。
  
  这种合作关系,如果是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那相信随时都会因为无法合作而败下阵来。因为既然是处于主动进攻的地位,那大家退路就多的是,比如谢、姚,他们就是直接退回江淮也并不影响各自的根本利益。在这种背景下,谢、姚自然都不会在中原与前秦军队玩命打仗了。因为一旦玩命打开仗,那谁来承受最大的牺牲呢?如果合作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僵持不下,不要说与敌人打仗,他们之间都有可能打起来。在这种背景下,谢、姚自然只有在受挫后就选择主动退怯了。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蒋都是希望对方多打仗、多打大仗,而自己最好是保存实力、发展实力。所以彭大将军打了一场百团大战,马上成为后来受批斗的一大罪状。所以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最艰难之时,也绝不会忘记消灭八路军、新四军。区区谢尚、姚襄的觉悟相信不会比毛、蒋高到哪里去,所以我们虽然缺乏足够的历史资料证明,也可以推想谢、姚两军面对前秦军事主力时的情景。既然如此,那在前秦军队的打击下,他们自然无法在中原立足了。
  
  于是东晋帝国的第二次北伐,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失败了。
  
  谢、姚两个人都是一流的政治人物,所以他们都也不会在这种问题上过多埋怨对方。因为利害关系已决定他们之间最佳的合作也就能保持到这种状态。因为他们谁也没有趁势出卖对方,而是相互帮助的退回了江淮一线。所以谢、姚的合作关系并没有因此破灭,相反还保持着表面亲密的关系。
  
  张遇投降前秦的结果就是引狼入室。因为前秦不是东晋,他进入张遇地盘后,马上就改编了张遇的军队,而张遇就只有到前秦中央政府工作去了。虽然张遇一百个、一千个不愿意,但也是只有接受这种人事调动。虽然张遇到前秦帝国后,前秦帝国给了他极高的职务、待遇,但张遇显然还是留恋从前独霸一方的地位。
  
  投降东晋的中原主要实力派,很少有人沦为这种命运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主要中原实力派都喜欢投降东晋了。当然了,如果张遇在东晋北伐时不向前秦求救,同样也会被东晋这样改编的。
  
  四、中原充满诱惑的陷阱(下)
  
  因为北伐的失败,谢尚受到了相应的处分。在这种背景下,殷浩只有亲自出来领导北伐了。
  
  殷浩被人们吹捧为当代的诸葛亮,他是晋帝国豪门贵族推选出来对抗桓温的领衔人物。看到北伐一败再败,殷浩遂决定亲自出来领导北伐。但很不幸,北伐还没有开始,殷浩与姚襄的矛盾就无可抑制了。
  
  殷浩与姚襄的矛盾是自然而然的。这绝不是殷浩能改变的事。就好像在抗日战争时期,红军已成为国民政府第八路军了,但八路军与老蒋的矛盾却从来都不间断。当然这种矛盾的原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呢?恐怕谁也不会太干净。因为大家的利害关系决定他们之间是注定矛盾重重的,因为他们之间存在合作,更存在着竞争;他们一方面是盟友,一方面也是敌人。
  
  姚襄投降东晋后,与毛、蒋的合作非常相似。因为姚襄虽然投降了东晋,但姚氏家族代表的力量却保持着绝对的独立状态,他绝不可能接受东晋帝国的改编,东晋帝国也绝不敢提出这种注定碰钉子的要求。
  
  而在与谢尚的北伐失败后,姚襄退到东晋帝国势力范围内,就一心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了。姚襄的这种行为,让泪痕很容易想起刘备最初进入益州时的行为;刘璋让刘备进入益州帮助自己对抗外敌,但刘备进入益州却是开始发展自己私人势力了。刘备想干什么是显而易见的,他这是要反客为主呀!虽然刘备后来一再说,自己后来反客为主,完全是刘璋不信任自己、逼自己的结果,但谁也知道,这不过是狼吃羊的借口罢了。
  
  姚襄投降了东晋帝国,他的军队保持着绝对的独立性。从这层意义上,姚襄与东晋帝国只是盟友关系,而绝非臣属关系。姚襄在东晋势力范围内发展私人力量,东晋前敌最高指挥官自然不会坐视不管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用国共联合抗日时的情形推想一下。毛与蒋联合抗日时,毛在蒋的势力范围内发展自己势力,蒋能容许吗?再换一个位置,毛与蒋联合抗日时,蒋到毛的势力范围内发展自己势力,毛能容许吗?这绝对是原则问题,对于这种问题合作双方是谁也不会迁就的!
  
  殷浩、姚襄之间闹矛盾,那自然是各说各的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谁也不会太干净。因为姚襄绝不是池中之物,他在晋帝国势力范围内发展势力,绝不是为了振兴东晋帝国的;相反会随时威胁东晋帝国。在这种背景下,殷浩猜忌姚襄、打击姚襄,那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殷浩在这种背景下还对姚襄报以真诚、退让,那才叫不可思议了。
  
  就好像蒋介石与毛泽东联合抗日之时,双方依然是摩擦不断,甚至还会出皖南事变那种军事冲突。泪痕实在无法想象殷浩、姚襄两人的思想境界会远远高于毛、蒋,所以他们之间如果没有闹出点摩擦,反而让人觉得无法想象了。
  
  殷浩与姚襄之间的这种关系,当事人双方都也是心照不宣的。有一次双方搞得摩擦实在太大了(竟然展开了小规模的战争;而且姚襄还夺走了殷浩许多人马);姚襄为了不使合作破裂,所以就派权翼到殷浩那里去讲和。
  
  权翼并不回避双方的矛盾关系,所以就对殷浩说了:“您与姚襄将军之间的争斗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夺走您的那些人马就不归还您了。因为以后和您打仗时还用得着。”听到权翼这种话,殷浩哈哈大笑:“您说得也太夸张了吧!”于是双方继续维持着从前的合作关系。因为大家都是一流的政治家,谁也没有必要刻意回避这种公开的事实。
  
  因为大家有共同的敌人,所以大家实现了合作;但因为大家本身又存在着竞争关系,所以大家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冲突。
  
  殷浩北伐时,大约是如此构想的。收买前秦帝国内部贵族代表,通过这种手段瓦解前秦帝国。用东晋军事主力胁迫姚襄去与中原实力派火并。当然了,他这种想法完全是一厢情愿的。
  
  但老天似乎比较照顾殷浩,因为他收买的前秦贵族虽然没有响应他。但前秦帝国内部,却有人真的造反了。
  
  张遇在前秦的帮助下,虽然躲过了被东晋帝国收编的命运,却没有躲过被前秦帝国收编的命运。在打退东晋帝国的进攻后,张遇就被调到前秦帝国中央政府工作去了。面对这种结局,张遇本身就是一百个不高兴。而前秦帝国皇帝苻健,又做了一件让他非常不高兴的事。前秦帝国皇帝苻健竟然娶了张遇的继母。
  
  苻健娶张遇继母的动机比较复杂,从积极的方面讲,也许是为了与张遇为代表的势力集团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当然从消极的方面讲,也许只是好色的有点不着调了。如此倒也罢了,苻健更动则就对人说:“因为我娶了张遇的继母,所以张遇就相当于我的儿子。”苻健说这种话,从积极的意义上讲,自然也是为了与张遇为代表利益集团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但从消极的意义上讲,这不是明着欺负人吗?
  
  但不论怎么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张遇竟然背叛了前秦帝国。而且这次背叛造成的影响还很大,因为张遇在造反时策反许多前秦帝国的军政长官(孔特在池阳,刘珍、夏侯显在鄠县,乔秉在雍城,胡阳赤在司竹,呼延毒在灞城起兵)。以至前秦帝国需要把在外的军队都调回长安地区平定叛乱。
  
  东晋国发现前秦驻在中原的军队被大批调回西北,马上感觉前秦帝国内部出现大乱了;虽然他们一进无法判断前秦帝国内部大乱的原因,于是他们认为自己在前秦帝国的策反计划成功了。
  
  殷浩策反前秦的计划落空了,但前秦内部却有人主动造反了,而且造反造成的影响并不比他们预计的小。从这层意义上,老天也实在比较照顾殷浩。于是殷浩自然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按原计划北伐了。
  
  当然北伐一开始,殷浩就是让姚襄去打头阵。而且从后来的事态发展去看,殷浩让姚襄去打头阵,显然是玩了一些胁迫的手段。总而言之姚襄敢不服这种军事调动就趁机干掉他。甚至而言就是姚襄服从这种军事安排,如果他在北伐中实力受损也要趁机整编他。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现代史上蒋介石与地方实力派的博奕就可以知道。当然了,这更可以从殷浩、姚襄后来的博奕可以看出来。
  
  北伐大军出动不久后,就突然有消息传出姚襄不想与东晋政府合作了(据说率军逃走了)。听到姚襄逃跑的消息,殷浩马上就派军去追击姚襄。从这个情节去看,殷浩与姚襄当时的矛盾已无可抑制了。否则,殷浩听到姚襄逃跑的消息,实在没有理由连最起码的政治解决方法都不去尝试,马上就派军去追击姚襄。从这层意义上,殷浩在与姚襄北伐时,就已做好了准备,总而言之姚襄敢不服就干掉他。
  
  如果殷浩听到姚襄逃走的消息后,先尝试用政治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他就不会那样轻易的被姚襄暗算了。但他们之间的关系,相信当时已非常紧张了,所以殷浩听到姚襄逃走的消息,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派军追击姚襄。而且殷浩当时也非常自信,他认为姚襄敢不服自己管理,那纯粹是想找死。但很不幸,殷浩太自信了。因为姚襄军队根本就没有逃跑,姚襄的军队就埋伏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殷浩的军队。姚襄为什么要攻击殷浩的军队呢?据说是因为殷浩不顾北伐大业,一心猜忌姚襄造成的。但真实的历史,恐怕绝没有这样简单。
  
  关于这段历史,让泪痕不禁想起西安事变了。当时,张学良与中央军正在联合剿共。但实际上,这是老蒋逼着张学良与中共拼个你死我活,然后趁机收编张学良的军队。对于老蒋这种如意算盘,张学良自然要反抗了。听到张学良敢不服自己的管理,老蒋非常自信的认为,张学良此时还敢跟自己讨价还价,那纯粹是找死。但不幸,蒋介石太自信了。因为张学良自己不这样认为,于是老蒋被张学良活捉了。张学良为什么要活捉老蒋呢?据说是因为老蒋不爱国,张学良想教育他一下;据说是老蒋一心打内战,张学良想让他一心抗日的。但真实的历史,恐怕绝没有这样简单。
  
  殷浩与姚襄的关系本身就充满矛盾的。就好像老蒋和张学良的关系一样,他们之间无论说得再好听,彼此之间的竞争、冲突也是无可避免的。
  
  殷浩如果不想办法制约姚襄,那在北伐过程中遇到强敌时,他们之间应该如何合作呢?换而言之,他们之间谁应承受最大的压力、最大的牺牲呢?而且在这种问题上,大家是谁也不会让步的,而且在这种问题上,大家也都是会是心怀鬼胎的。
  
  殷浩如果不制约姚襄,那北伐取得成果后,这种成果如何分配呢?换而言之,如果殷浩不制约住姚襄,那北伐的结果恐怕就是给姚襄做嫁衣裳罢了。当然了,如果姚襄在北伐中承受最大的压力与牺牲,到时殷浩也绝不会领情的,相反只会趁势把握机会整编姚襄的军队。从这层意义上,他们之间的矛盾本来就是无可调和的。
  
  中原实力派与东晋合作(挂东晋帝国的大旗),只是想从东晋那里寻找点利益;在关键时候你根本不要指望他们能帮你多少忙,而在关键时候他们的一次出卖你,就会让你输得一塌糊涂。把北伐的成败建立在这种脆弱的合作关系上,本身就是不会有结果的。
  
  于是殷浩领导的北伐,就是这样稀里糊涂的结束了。连真正的敌人面都没有看到,就已失败的一塌糊涂了。
  
  在这种背景下,桓温当然不会善罢干休了,于是桓温说了:殷浩领导的北伐,从始到终都是在浪费国家钱财,更是拿无辜将士的生命当儿戏。让这种祸国殃民的、徒负虚名的人管理国家,那纯粹是国家的灾难。殷浩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当代的诸葛亮,但两次北伐后,殷浩在人们的心目顿时一落千丈,于是他只有无可奈何的退出了政治舞台。
  
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21961197_0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