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东晋政坛的桓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7:33:24
崛起于东晋政坛的桓温
泪痕春雨
  
  一、桓温入主荆州
  
  一个人想拥有较高层的职务,他凭借自己的家族地位是可以实现的。但一个人想拥有最高层的军政职务。却显然没有这样简单了。比如一个人想当中央政府的执政官,再比如一个人想当荆州、江州、徐州、豫州等地的刺使,绝不是他有着显赫的家族背景就可以实现。
  
  一个人的出身再好,如果不具备相应的人格魅力、军政才能;那他也无法取得最高层的军政职务。比如琅玡王氏是一等望族,但在王导死后,却没有一个人再取得举足轻重的军政职务了。
  
  陶侃、王导在去世时,都非常尊重这种权力博奕规则。所以他们在去世时,都主动把自己的权力上交给了中央政府。
  
  因为地位相近的贵族之间,在竞争权力之时是谁也不会让谁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却非要爬上大家都一心想得到的职务,那只会为自己惹来无法应对的问题。所以陶侃、王导都不敢为自己的子侄谋求超过他们能力的权力与地位。
  
  但庾翼在死的时候,却显然不想接受这种事实。于是他在临死前,就让自己儿子接替了自己的职务。作为帝国执政官的何充,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表示庾翼的行为是是非法的、也是无效的。“荆州的军事、政治地位何等的重要!庾翼的儿子何德何能,他有什么资格担任那里的最高军政长官之职?”
  
  在这种背景下,何充就推荐桓温去当荆州刺使。桓温进入荆州的过程,表面上非常轻松、简单。实际上却是经历了一场非常危险、艰难的博奕。既然庾氏家族已决定世袭荆州,那他们显然已考虑好了这样做的后果。而这个后果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中央政府绝不会轻易承认这种事实的。
  
  面对这种显而易见的后果,庾氏家族依然要世袭荆州,本身证明他们已做好了应对这一切的后果。换而言之,如果中央政府强行派人进入荆州,他们随时都会选择武力抗拒的。
  
  桓温在进荆州之前,一直小心翼翼的邀请谢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谢奕陪自己去荆州[注1]。因为桓温实在没有信心独自完成这个任务。
  
  桓温进入荆州时,帝国中央政府又派了刘惔进入荆州。因为让桓温独自完成这个任务,帝国中央政府实在不放心。[注2]这种不放心,一方面是因为害怕以后难以节制桓温;更主要的恐怕还是害怕桓温不足以阻止庾氏家族轻举妄动。
  
  庾氏家族想世袭荆州,桓温想成为新的荆州刺使。他们谁的想法会变成现实呢?在这种博奕中,博奕双方都会清晰估计自己的实力。因为在这种博奕中,通常谁的实力大,谁就会坚持到最后。就好像一辆大轿车与一辆小轿车在抢道,谁也不想让谁,最后肯定是小轿车会让道。因为两个车真的来回撞下去,固然是两败俱伤,但小轿车受到的伤害却是毁灭性的。
  
  在这种博奕中,如果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那就是谁的技术更好,谁的胆量大,谁就会坚持到最后。就好象两个车型差不多的汽车在抢道。谁也不想让谁,最后竟然真的相互来碰撞起来。那谁的技术好,谁受到的伤害就会小些;他自然敢把这个碰撞坚持的久一些;技术相若(彼此受到的损伤相近),那谁不轻易服输,谁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当然了,在这种博奕中。参与的各方都是理性的,他们都会清晰估计自己获胜后的利益有多大,更会估计自己主动认输的损失有多大。如果获胜后的利益是有限的,那他愿意为这种博奕付出的代价也是有限的。如果主动认输的损失是有限的,那他愿意为这种博奕付出的代价也是有限的。
  
  许多失败的决策者,之所以失败。是他在决定进行这种博奕时,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实力,或是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或是错过高的估计了自己愿意为此付了的代价。
  
  庾翼在让自己儿子世袭荆州之时,大约上述三种错误都犯了。
  
  而桓温决定进入荆州之时,却显然是尽力避免上述三种错误。
  
  桓温如虎如狼,但在进入荆州时,却显然不敢独自进入,于是他小心翼翼的邀请谢奕陪自己一块进入荆州。
  
  桓温如虎如狼,但中央政府让刘惔和他一块进入荆州时,也没有表示任何异议。因为桓温知道,进荆州地区取代庾氏家族绝非易事,多一个强有力的人协助自己,取胜的机会就会更大一些。虽然一山不容二虎,而谢、刘更不是屈居于他之下的人;但为了能顺利取代庾氏家族,桓温还是愿意与这两个人一块进入荆州。
  
  桓温、刘惔都是皇帝的姑父。谢奕是谢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而且他们本人又都也有着足够的声望、影响力。从这层意义上,这三个人随便拿出一个来,都有资格担任荆州刺使的。而他们三个人竟然联合起来接管荆州,庾氏家族自然只有甘拜下风了。
  
  说到胆量。这三个人都是有名的硬茬,尤其像谢奕那种人,更是贵族社会中的牛二,谁见到他也会头大的。桓温如虎如狼,但见到谢奕通常也只有一退再退。
  
  面对这种强大、强硬的对手,庾氏家族哪敢继续与之相争呢?因为一切是显然的,如果硬要选择对抗,固然可能是两败俱伤,但庾氏家族肯定是毁灭性的。因为一切也是显然的,就是庾氏家族愿意选择对抗,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人也都会选择退出的。
  
  庾氏家族敢公然世袭荆州,只是欺负帝国中央政府不敢强行派人进入荆州,因为强行派人进入荆州的结果可能就是两败俱伤。
  
  桓温能兵不血刃的取代庾氏家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事前的准备做得非常充分。如果他事前准备做得不够充分,那庾氏家族、或是与此利益相关的人,自然会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从而加强用武力对抗中央政府的决心。而战争一旦开始,那庾氏家族相关的利益者就都只能骑虎难下了,到时自然不会轻易回头了。
  
  古语说:善战者无功。因为善战者,许多时候并不需要流血冲突就能取得胜利,让人总感觉这胜利取得的太容易了。
  
  如果桓温低估了庾氏家族的实力与决心,那他就不可能主动邀请谢奕陪自己进入荆州了,更不会大度的接受刘惔与自己一块进入荆州的事实。如果桓温真的这样做了,就会让庾氏家族面对的压力变小,从而使庾氏家族敢做出轻举妄动的选择,更会使许多处于观望中的人都敢站在庾氏家族一边。而这一切一旦成为现实,那双方自然只有通过战争去解决问题了。
  
  关于这种博奕失败的经典案例,莫过于清初的康熙削藩。康熙在削藩前,显然一直都在低估着削藩的困难与危险。
  
  康熙因为开始没有充分估计削藩的困难与危险,所以盲目的非要三藩并撤,虽然许多人都说应该分化瓦解三藩,但康熙就是一意孤行要三藩并撤,直到三藩之乱无可挽回时,他才又急忙停撤尚、耿二藩了。
  
  康熙因为开始没有充分估计削藩的困难与危险,所以才在削藩之初没有布置好相应的军事预案,直到吴三桂起兵叛乱后,他才开始慌忙做出相应的军事布置。
  
  想要兵不血刃的取得这种博奕胜利,那就应该在博奕前,布置好让敌人看不到出路的军事、政治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即使对手想把这博奕进行到底,也不会有太多的人敢追随他进行这种博奕了。
  
  康熙削三藩时的决胜千里,不过是御用文人吹嘘出来的。这从他在天下大乱之后,才连忙停撤尚、耿二藩可以看出来,这从他在天下大乱后,才急忙进行相应的政治、军事安排可以看出来。正是因为康熙事前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所以才会加强了吴三桂造反的决心,更让许多人都站在了吴三桂一边。
  
  刘惔说桓温博奕时,都是有了必胜的把握才下注的。这从桓温进入荆州时的行为,也可以看出来。历史对桓温进入荆州虽然没有太多细节的描写,但一山不容二虎,桓温却愿意与谢、刘那样的人共同进入荆州,本身就证明桓温对进入荆州的困难有着足够的估计和准备。当然了,也正因为他准备的足够充分,所以庾氏家族才会选择主动认输的。
  
  [注1]:桓温与谢奕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交情。桓温决定进入荆州之时,却是对谢奕一再表示友好之情。对于桓温这种反常的行为,谢奕的弟媳妇就说了:“这肯定是桓温想让我们大伯子陪他一块去接管荆州。”事实证明,谢奕弟媳妇的猜测是正确的。从《世说新语》这段记录去看,桓温在进入荆州之前是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的。
  
  [注2]:刘惔与桓温都是当时皇帝的姑父,而且刘惔在贵族社会中也有着极高的名望。从这层意义上,刘惔与桓温的地位是相当的。更主要的是,刘惔从来也没有屈居于桓温之下的意思,直到中央政府任命桓温为荆州刺使后,刘惔还一再劝说中央政府改变这项任命;更委婉的希望中央政府改派自己为荆州刺使。
  
  二、桓温入蜀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个帝国发生皇族内哄绝不是什么新鲜事。恰恰相反,一个帝国如果没有发生皇族内哄,才是一件新鲜事。
  
  割据蜀中的成汉帝国,自然也不能免俗。
  
  成汉开国皇帝李雄刚死,他的儿子(李期、李越)就联手杀掉了他们的新皇帝李班(李雄的侄子)。李期刚当皇帝没有多久,李寿(李雄的堂弟)就又杀掉了李期兄弟,成为成汉帝国的新一代皇帝。
  
  而李寿没有当几年皇帝就又死了,于是李寿的儿子们又开始火并了。结果新皇帝李势杀掉了自己弟弟李广,后来又杀掉率兵造反的太保李奕。
  
  一个帝国经过这种折腾后,自然变得衰弱异常了。看到敌国陷入这种境地,野心勃勃的桓温自然想进攻它了。
  
  桓温当时忍不住要进攻成汉,还有一个原因在直接刺激着他。那就是深入成汉帝国的道路现在已畅通无阻了,敌国的大门竟然一直敞开着,这不事没事勾引桓温去攻击它吗?
  
  成汉帝国在内哄的过程中,曾经把驻扎在巴郡(东晋进入成汉最为险要的地区)的军队调到了北方。而且从后来的记述去看,成汉帝国大约自恃这里天然险要,所以一直也没有补充这里的军事力量。这从桓温逆流而上几千里,却没有受到任何阻击可以看出来。
  
  但仅仅是这些原因,并不足以导致帝国的灭亡。因为率领一支孤军深入敌国腹地并不难,在此过程中取得一些胜利也不难。但你想保持这种胜利就难了,这从东晋后来的几次北伐可以看出来。
  
  东晋后来的北伐,也曾深入到长安城附近(灞上),也曾进入过洛阳、也曾到达过枋头;甚至还到达过邺城(河北军政中心),但结果都是徒劳无功。因为深入敌境后,有许多事是非常难以克服的。
  
  首先浩大的后勤保障,是需要许多人去维持的。其次军事征服的地方,得需要许多人去管理。如果没有众多敌国的投降派真心与你合作,一支深入敌国腹地的孤军是注定无法长久立足的。
  
  从这层意义上,成汉帝国的灭亡并不是简单的军事原因造成。成汉皇帝李寿(当时成汉皇帝的父亲)杀掉李雄诸子后,一直在执行着一种错误的政治路线。在皇权衰弱的背景下,李寿竟然对石虎加强皇权的种种政策非常欣赏,于是他就开始处处向石虎学习。我们知道,在皇族内哄接连不断的背景下加强皇权,本身就是一件危险之极的事。因为他随时会把众多实力派置于皇权对立面的。
  
  这种恶果,从桓温军队进入蜀地后可以看出来。
  
  当桓温军队打到成都附近时,没有一个地方实力派积极派兵勤王,却有人(李位都)率军投降了桓温,更有人(中书监王嘏、散骑常侍常璩)劝说成汉皇帝投降桓温。在成汉皇帝逃出成都后,没有一个地方实力派率兵勤王,而普遍实力派却选择留在成都与桓温合作。于是退出成都的皇帝李势,终于感觉自己只是一个孤家寡人,所以又主动向桓温投降了。
  
  在成汉皇帝投降后,起兵反对桓温的蜀中实力派有很多。史书上有名有姓的就有四个(成汉从前的尚书仆射王誓、镇东将军邓定、平南将军王润、将军魏文),而且每个人都拥兵一万以上,换而言之,在成汉皇帝投降后,起来反对抗桓温的蜀中军队,最少也有四五万人。而我们必须知道,进入成汉帝国的东晋军队总共也就一万人,如果再考虑伤亡减员的原因,在到达成都附近时,东晋的军队恐怕也就几千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成汉帝国残余的力量还是很强大,他们只是不愿意为自己的皇帝效力罢了。
  
  桓温入蜀的军队不过一万多人,成汉帝国一次可以动员的最大军事力量绝不会低于十万。
  
  李寿曾在成都举行过七万人的大阅兵(在敌人孤军深入境内时,征兵的范围应该远远大于当时)。而在东晋军队征服成汉帝国后(接受成汉皇帝投降、接受成汉众多高级官员合作后),成汉一些实力派反对桓温时可以组织起的兵力,最保守估计也还有四五万以上。从这层意义上,在成汉帝国完整之时,一次动员出十万以上的兵力,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难事。
  
  从这种兵力对比去看。即使桓温进入成都后,也只是一支孤军。如果没有成汉帝国众多实力派选择了与桓温合作,如果不是成汉帝国众多实力选择了孤立他们的皇帝。那桓温就是攻入成都,也是无法在蜀地立足的。
  
  面对孤军深入的侵略者,防守一方最有力的战略就是坚壁清野。但这种战略说来简单,执行起来却是非常复杂、困难。
  
  因为不管用防守方用什么办法,他必须得能强有力的阻止自己境内的利益群体与侵略者合作。否则,自己的军事主力蜷缩在一座城池中,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孤城之外的利益群体与侵略者合作了。一旦孤城之外的普遍利益群体与侵略者达成合作,那防守一方就只能坐困孤城等待灭亡了。
  
  只有防守一方拥有强大的统治力量,他才能有效阻止境内的利益群体与侵略者去合作(从情理上,与侵略者合作是要受唾弃的,从利害上,与侵略者合作会遭到自己政府相应报复的。)侵略者无法在当地取得众多利益集团的合作,那他所能控制的范围就会只限于军事主力驻扎的有限地区,而他们的后勤供给就很难从当地筹集到,那他损失的兵马、物资就无法及时得到补充。在这种背景下,侵略者的军队就是不断取得胜利,也会渐渐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在无奈中选择撤退,就有可能受到当地军队毁灭性的追击。
  
  但成汉帝国中央政府已衰弱不堪,自然无力采取这种坚壁清野的战略了。因为他的军事主力敢躲在某个坚城内,那这座孤城外的利益群体肯定都会纷纷与侵略者合作的。到那时,成汉帝国的统治集团就会在这座孤城内坐困而亡的。
  
  对成汉帝国而言,它当时最简单的防守方法,就是在边境险要的地方阻击敌军。但成汉帝国在内哄中,显然把这些军队都调到北方了。以至东晋军队兵不血刃的就逆流而上几千里(越过重重天然险要)到达了成都附近。
  
  在这种背景下,成汉帝国只有派军队主动出击了。但主动出击,也存在很多困难。那就是敌人的进攻路线是难以捉摸的。如果你集中兵力于某个地方,那大部地方都会变得虚弱无比,从而让敌人可以随意进攻。如果你四处分兵,那各个地方的兵力就都会不足,从而会让敌人逐个歼灭你。
  
  看到成汉帝国没有集中兵力使用,而是主动分散兵力被桓温逐个击破了。我们总认为这是成汉帝国将领的偶然失误造成的。但我们却忘了,所谓的集中优势兵力,那是双方将领博奕胜利的结果。
  
  尽量让自己军队集中使用,尽量让敌人兵力不断分散,从而使自己在具体战场上占据兵力上的优势,这是战争中的最基本原则。这并不是什么秘密,谁也知道。而一切却是显然的,战争双方绝不可能都实现这个目的,只有一方的统帅优于对方才有机会实现这个目的。从这层意义上,成汉帝国军队没能集中使用,并不是偶然失误的结果,那是双方统帅博奕失败的结果。
  
  桓温以绝对弱势的兵力深入敌境,绝不是去自投罗网的。所以他绝不可能沿固定路线奔一个目标(成都)前进的,因为沿固定路线直奔一个目标前进,敌人随时可能汇集起数倍、甚至十来倍于他的兵力与他进行决战,一旦陷入这种境地,不要说打仗了,就是这种兵力对比也足以让东晋军队吓破胆子。
  
  因为史书上对这段内容写得非常简单,所以我们总感觉桓温是直奔成都城而去的,并且取得了胜利。但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想在一座城池下、一次战役中灭亡敌国,这本身就是不可以想象的事情,因为这怎么看都像是在自投罗网。
  
  所以桓温真正的作战的意图可能是这样的:他会通过种种军事手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声东击西),让成汉军队不断分散;并不断打败成汉已分散的军队,最后在成汉帝国再也无法组织起一支占据优势的军队时,就去直捣成汉帝国都城。只是因为成汉政权已衰弱不堪了,所以这一切来得太容易了,以至让人感觉桓温一开始就计划直奔成都而去的。
  
  为了证明桓温当时的作战意图,真如泪痕所分析的这样。我们不妨看看桓温北伐前秦时的历史。
  
  桓温北伐前秦时,多少还是想重复灭亡成汉时的故伎,但前秦并不是成汉,所以前秦军事主力盘踞在长安城附近,就是不四处分兵让桓温逐个击破。但前秦不是成汉,所以前秦军队虽然都驻扎在长安城附近,但当关中利益群体都也不敢轻易与桓温合作。于是桓温距长安城已很近了,但终于还是不敢去进攻长安城。
  
  当地支持桓的利益群体很少,这从桓温问王猛的话中要以看出来[注1]。前秦的军事主力没有采取四散兵的战略(他一直完整的保留在长安城附近)。在这种背景下,强攻长安城,本身就是自寻死路。所以桓温犹豫再三,终于不敢渡过灞水。
  
  我们常常把桓温不敢越过灞水,归于他不想在北伐中消耗自己实力。但如果桓温当时真已具备强攻长安城的条件,那桓温越过灞水就能征服西北,所谓的消耗他的实力又从何说起呢?
  
  从这层意义上,桓温伐蜀时敢直接进攻成都,主要是因为他已取得了当地的众多利益群体的支持,是因为他确信成汉帝国已无力组织起一支占据优势的军队了。而进军到长安城附近时,桓温感觉这一切并没有成熟,所以他大军已打到长安城附近,却依然只有冒险撤退(因为敌人必然会趁势追击的)。
  
  桓温能顺利占据蜀地。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李氏家族的统治已缺乏凝聚力了,所以蜀地普遍利益群体自然而然的会选择与东晋帝国合作,加上军事上不断失利,所以成汉帝国再也无法汇集起占据优势的兵力了。在这种背景下,桓温自然敢强攻成都城了;在这种背景下,桓温取得的军事胜利,都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巩固和发展了。
  
  但桓温在北伐前秦时,显然没有这样幸运了。
  
  桓温最初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率军深入了成汉帝国腹地,在这个期间一仗也没有打。(公元346年11月至公元347年2月)
  
  桓温后来又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攻入了成都。(公元347年3月)
  
  桓温后来又在成都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率军事主力撤离了成汉帝国。在桓温率主力走后没有几天,成汉帝国残余的军政力量还是再次打回了成都,但成汉帝国普遍利益集团已选择了与东晋帝国合作,所以成汉帝国的残余力量虽然夺回了成都,但也无法改变他们灭亡的命运了。
  
  [注1]:桓温问王猛:“我奉天子之命,率领十万精锐部队,仗义讨逆,为百姓除残去秽,而三秦的各路豪杰却没有前来响应的,这是为何?”从桓温问王猛的话去看,桓温不敢进攻长安城,主要是因为当地的利益群体都也不与他合作,所以他不敢冒险越过灞水。在桓温伐蜀时,显然没有遇到这样的困惑。
  
  王猛的回答,显然不会这样简单。“大人不远千里,深入敌境,长安近在咫尺,大军却不渡过灞水,三秦百姓不知大人的真心,所以不敢前来。”
  
  因为王猛如果真是这种回答,那桓温就没有理由欣赏王猛了。因为,如果王猛的这个回答真的有什么远见,那就等于王猛在说:“假如您率大军越来灞水进攻长安城,那三秦的各路豪杰自然会纷纷响应您!”问题是,这可能吗?当时三秦的各路豪杰不主动响应桓温,主要是因为符氏家族还有着强大的统治力量,绝不是因为桓温不敢率军渡过灞水造成的。如果桓温在这种背景下越过灞水,就有可能全军覆灭的。如果王猛真说出这种不着调的话来,那王猛还叫王猛吗?所以王猛的这种回答,应该只是政治宣传的结果。只是为了证明北伐无法成功,是因为桓温有着太多私心杂念造成的。
  
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21961197_0_1.html崛起于东晋政坛的桓温
泪痕春雨
  
  一、桓温入主荆州
  
  一个人想拥有较高层的职务,他凭借自己的家族地位是可以实现的。但一个人想拥有最高层的军政职务。却显然没有这样简单了。比如一个人想当中央政府的执政官,再比如一个人想当荆州、江州、徐州、豫州等地的刺使,绝不是他有着显赫的家族背景就可以实现。
  
  一个人的出身再好,如果不具备相应的人格魅力、军政才能;那他也无法取得最高层的军政职务。比如琅玡王氏是一等望族,但在王导死后,却没有一个人再取得举足轻重的军政职务了。
  
  陶侃、王导在去世时,都非常尊重这种权力博奕规则。所以他们在去世时,都主动把自己的权力上交给了中央政府。
  
  因为地位相近的贵族之间,在竞争权力之时是谁也不会让谁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却非要爬上大家都一心想得到的职务,那只会为自己惹来无法应对的问题。所以陶侃、王导都不敢为自己的子侄谋求超过他们能力的权力与地位。
  
  但庾翼在死的时候,却显然不想接受这种事实。于是他在临死前,就让自己儿子接替了自己的职务。作为帝国执政官的何充,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表示庾翼的行为是是非法的、也是无效的。“荆州的军事、政治地位何等的重要!庾翼的儿子何德何能,他有什么资格担任那里的最高军政长官之职?”
  
  在这种背景下,何充就推荐桓温去当荆州刺使。桓温进入荆州的过程,表面上非常轻松、简单。实际上却是经历了一场非常危险、艰难的博奕。既然庾氏家族已决定世袭荆州,那他们显然已考虑好了这样做的后果。而这个后果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中央政府绝不会轻易承认这种事实的。
  
  面对这种显而易见的后果,庾氏家族依然要世袭荆州,本身证明他们已做好了应对这一切的后果。换而言之,如果中央政府强行派人进入荆州,他们随时都会选择武力抗拒的。
  
  桓温在进荆州之前,一直小心翼翼的邀请谢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谢奕陪自己去荆州[注1]。因为桓温实在没有信心独自完成这个任务。
  
  桓温进入荆州时,帝国中央政府又派了刘惔进入荆州。因为让桓温独自完成这个任务,帝国中央政府实在不放心。[注2]这种不放心,一方面是因为害怕以后难以节制桓温;更主要的恐怕还是害怕桓温不足以阻止庾氏家族轻举妄动。
  
  庾氏家族想世袭荆州,桓温想成为新的荆州刺使。他们谁的想法会变成现实呢?在这种博奕中,博奕双方都会清晰估计自己的实力。因为在这种博奕中,通常谁的实力大,谁就会坚持到最后。就好像一辆大轿车与一辆小轿车在抢道,谁也不想让谁,最后肯定是小轿车会让道。因为两个车真的来回撞下去,固然是两败俱伤,但小轿车受到的伤害却是毁灭性的。
  
  在这种博奕中,如果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那就是谁的技术更好,谁的胆量大,谁就会坚持到最后。就好象两个车型差不多的汽车在抢道。谁也不想让谁,最后竟然真的相互来碰撞起来。那谁的技术好,谁受到的伤害就会小些;他自然敢把这个碰撞坚持的久一些;技术相若(彼此受到的损伤相近),那谁不轻易服输,谁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当然了,在这种博奕中。参与的各方都是理性的,他们都会清晰估计自己获胜后的利益有多大,更会估计自己主动认输的损失有多大。如果获胜后的利益是有限的,那他愿意为这种博奕付出的代价也是有限的。如果主动认输的损失是有限的,那他愿意为这种博奕付出的代价也是有限的。
  
  许多失败的决策者,之所以失败。是他在决定进行这种博奕时,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实力,或是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或是错过高的估计了自己愿意为此付了的代价。
  
  庾翼在让自己儿子世袭荆州之时,大约上述三种错误都犯了。
  
  而桓温决定进入荆州之时,却显然是尽力避免上述三种错误。
  
  桓温如虎如狼,但在进入荆州时,却显然不敢独自进入,于是他小心翼翼的邀请谢奕陪自己一块进入荆州。
  
  桓温如虎如狼,但中央政府让刘惔和他一块进入荆州时,也没有表示任何异议。因为桓温知道,进荆州地区取代庾氏家族绝非易事,多一个强有力的人协助自己,取胜的机会就会更大一些。虽然一山不容二虎,而谢、刘更不是屈居于他之下的人;但为了能顺利取代庾氏家族,桓温还是愿意与这两个人一块进入荆州。
  
  桓温、刘惔都是皇帝的姑父。谢奕是谢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而且他们本人又都也有着足够的声望、影响力。从这层意义上,这三个人随便拿出一个来,都有资格担任荆州刺使的。而他们三个人竟然联合起来接管荆州,庾氏家族自然只有甘拜下风了。
  
  说到胆量。这三个人都是有名的硬茬,尤其像谢奕那种人,更是贵族社会中的牛二,谁见到他也会头大的。桓温如虎如狼,但见到谢奕通常也只有一退再退。
  
  面对这种强大、强硬的对手,庾氏家族哪敢继续与之相争呢?因为一切是显然的,如果硬要选择对抗,固然可能是两败俱伤,但庾氏家族肯定是毁灭性的。因为一切也是显然的,就是庾氏家族愿意选择对抗,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人也都会选择退出的。
  
  庾氏家族敢公然世袭荆州,只是欺负帝国中央政府不敢强行派人进入荆州,因为强行派人进入荆州的结果可能就是两败俱伤。
  
  桓温能兵不血刃的取代庾氏家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事前的准备做得非常充分。如果他事前准备做得不够充分,那庾氏家族、或是与此利益相关的人,自然会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从而加强用武力对抗中央政府的决心。而战争一旦开始,那庾氏家族相关的利益者就都只能骑虎难下了,到时自然不会轻易回头了。
  
  古语说:善战者无功。因为善战者,许多时候并不需要流血冲突就能取得胜利,让人总感觉这胜利取得的太容易了。
  
  如果桓温低估了庾氏家族的实力与决心,那他就不可能主动邀请谢奕陪自己进入荆州了,更不会大度的接受刘惔与自己一块进入荆州的事实。如果桓温真的这样做了,就会让庾氏家族面对的压力变小,从而使庾氏家族敢做出轻举妄动的选择,更会使许多处于观望中的人都敢站在庾氏家族一边。而这一切一旦成为现实,那双方自然只有通过战争去解决问题了。
  
  关于这种博奕失败的经典案例,莫过于清初的康熙削藩。康熙在削藩前,显然一直都在低估着削藩的困难与危险。
  
  康熙因为开始没有充分估计削藩的困难与危险,所以盲目的非要三藩并撤,虽然许多人都说应该分化瓦解三藩,但康熙就是一意孤行要三藩并撤,直到三藩之乱无可挽回时,他才又急忙停撤尚、耿二藩了。
  
  康熙因为开始没有充分估计削藩的困难与危险,所以才在削藩之初没有布置好相应的军事预案,直到吴三桂起兵叛乱后,他才开始慌忙做出相应的军事布置。
  
  想要兵不血刃的取得这种博奕胜利,那就应该在博奕前,布置好让敌人看不到出路的军事、政治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即使对手想把这博奕进行到底,也不会有太多的人敢追随他进行这种博奕了。
  
  康熙削三藩时的决胜千里,不过是御用文人吹嘘出来的。这从他在天下大乱之后,才连忙停撤尚、耿二藩可以看出来,这从他在天下大乱后,才急忙进行相应的政治、军事安排可以看出来。正是因为康熙事前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所以才会加强了吴三桂造反的决心,更让许多人都站在了吴三桂一边。
  
  刘惔说桓温博奕时,都是有了必胜的把握才下注的。这从桓温进入荆州时的行为,也可以看出来。历史对桓温进入荆州虽然没有太多细节的描写,但一山不容二虎,桓温却愿意与谢、刘那样的人共同进入荆州,本身就证明桓温对进入荆州的困难有着足够的估计和准备。当然了,也正因为他准备的足够充分,所以庾氏家族才会选择主动认输的。
  
  [注1]:桓温与谢奕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交情。桓温决定进入荆州之时,却是对谢奕一再表示友好之情。对于桓温这种反常的行为,谢奕的弟媳妇就说了:“这肯定是桓温想让我们大伯子陪他一块去接管荆州。”事实证明,谢奕弟媳妇的猜测是正确的。从《世说新语》这段记录去看,桓温在进入荆州之前是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的。
  
  [注2]:刘惔与桓温都是当时皇帝的姑父,而且刘惔在贵族社会中也有着极高的名望。从这层意义上,刘惔与桓温的地位是相当的。更主要的是,刘惔从来也没有屈居于桓温之下的意思,直到中央政府任命桓温为荆州刺使后,刘惔还一再劝说中央政府改变这项任命;更委婉的希望中央政府改派自己为荆州刺使。
  
  二、桓温入蜀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个帝国发生皇族内哄绝不是什么新鲜事。恰恰相反,一个帝国如果没有发生皇族内哄,才是一件新鲜事。
  
  割据蜀中的成汉帝国,自然也不能免俗。
  
  成汉开国皇帝李雄刚死,他的儿子(李期、李越)就联手杀掉了他们的新皇帝李班(李雄的侄子)。李期刚当皇帝没有多久,李寿(李雄的堂弟)就又杀掉了李期兄弟,成为成汉帝国的新一代皇帝。
  
  而李寿没有当几年皇帝就又死了,于是李寿的儿子们又开始火并了。结果新皇帝李势杀掉了自己弟弟李广,后来又杀掉率兵造反的太保李奕。
  
  一个帝国经过这种折腾后,自然变得衰弱异常了。看到敌国陷入这种境地,野心勃勃的桓温自然想进攻它了。
  
  桓温当时忍不住要进攻成汉,还有一个原因在直接刺激着他。那就是深入成汉帝国的道路现在已畅通无阻了,敌国的大门竟然一直敞开着,这不事没事勾引桓温去攻击它吗?
  
  成汉帝国在内哄的过程中,曾经把驻扎在巴郡(东晋进入成汉最为险要的地区)的军队调到了北方。而且从后来的记述去看,成汉帝国大约自恃这里天然险要,所以一直也没有补充这里的军事力量。这从桓温逆流而上几千里,却没有受到任何阻击可以看出来。
  
  但仅仅是这些原因,并不足以导致帝国的灭亡。因为率领一支孤军深入敌国腹地并不难,在此过程中取得一些胜利也不难。但你想保持这种胜利就难了,这从东晋后来的几次北伐可以看出来。
  
  东晋后来的北伐,也曾深入到长安城附近(灞上),也曾进入过洛阳、也曾到达过枋头;甚至还到达过邺城(河北军政中心),但结果都是徒劳无功。因为深入敌境后,有许多事是非常难以克服的。
  
  首先浩大的后勤保障,是需要许多人去维持的。其次军事征服的地方,得需要许多人去管理。如果没有众多敌国的投降派真心与你合作,一支深入敌国腹地的孤军是注定无法长久立足的。
  
  从这层意义上,成汉帝国的灭亡并不是简单的军事原因造成。成汉皇帝李寿(当时成汉皇帝的父亲)杀掉李雄诸子后,一直在执行着一种错误的政治路线。在皇权衰弱的背景下,李寿竟然对石虎加强皇权的种种政策非常欣赏,于是他就开始处处向石虎学习。我们知道,在皇族内哄接连不断的背景下加强皇权,本身就是一件危险之极的事。因为他随时会把众多实力派置于皇权对立面的。
  
  这种恶果,从桓温军队进入蜀地后可以看出来。
  
  当桓温军队打到成都附近时,没有一个地方实力派积极派兵勤王,却有人(李位都)率军投降了桓温,更有人(中书监王嘏、散骑常侍常璩)劝说成汉皇帝投降桓温。在成汉皇帝逃出成都后,没有一个地方实力派率兵勤王,而普遍实力派却选择留在成都与桓温合作。于是退出成都的皇帝李势,终于感觉自己只是一个孤家寡人,所以又主动向桓温投降了。
  
  在成汉皇帝投降后,起兵反对桓温的蜀中实力派有很多。史书上有名有姓的就有四个(成汉从前的尚书仆射王誓、镇东将军邓定、平南将军王润、将军魏文),而且每个人都拥兵一万以上,换而言之,在成汉皇帝投降后,起来反对抗桓温的蜀中军队,最少也有四五万人。而我们必须知道,进入成汉帝国的东晋军队总共也就一万人,如果再考虑伤亡减员的原因,在到达成都附近时,东晋的军队恐怕也就几千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成汉帝国残余的力量还是很强大,他们只是不愿意为自己的皇帝效力罢了。
  
  桓温入蜀的军队不过一万多人,成汉帝国一次可以动员的最大军事力量绝不会低于十万。
  
  李寿曾在成都举行过七万人的大阅兵(在敌人孤军深入境内时,征兵的范围应该远远大于当时)。而在东晋军队征服成汉帝国后(接受成汉皇帝投降、接受成汉众多高级官员合作后),成汉一些实力派反对桓温时可以组织起的兵力,最保守估计也还有四五万以上。从这层意义上,在成汉帝国完整之时,一次动员出十万以上的兵力,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难事。
  
  从这种兵力对比去看。即使桓温进入成都后,也只是一支孤军。如果没有成汉帝国众多实力派选择了与桓温合作,如果不是成汉帝国众多实力选择了孤立他们的皇帝。那桓温就是攻入成都,也是无法在蜀地立足的。
  
  面对孤军深入的侵略者,防守一方最有力的战略就是坚壁清野。但这种战略说来简单,执行起来却是非常复杂、困难。
  
  因为不管用防守方用什么办法,他必须得能强有力的阻止自己境内的利益群体与侵略者合作。否则,自己的军事主力蜷缩在一座城池中,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孤城之外的利益群体与侵略者合作了。一旦孤城之外的普遍利益群体与侵略者达成合作,那防守一方就只能坐困孤城等待灭亡了。
  
  只有防守一方拥有强大的统治力量,他才能有效阻止境内的利益群体与侵略者去合作(从情理上,与侵略者合作是要受唾弃的,从利害上,与侵略者合作会遭到自己政府相应报复的。)侵略者无法在当地取得众多利益集团的合作,那他所能控制的范围就会只限于军事主力驻扎的有限地区,而他们的后勤供给就很难从当地筹集到,那他损失的兵马、物资就无法及时得到补充。在这种背景下,侵略者的军队就是不断取得胜利,也会渐渐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在无奈中选择撤退,就有可能受到当地军队毁灭性的追击。
  
  但成汉帝国中央政府已衰弱不堪,自然无力采取这种坚壁清野的战略了。因为他的军事主力敢躲在某个坚城内,那这座孤城外的利益群体肯定都会纷纷与侵略者合作的。到那时,成汉帝国的统治集团就会在这座孤城内坐困而亡的。
  
  对成汉帝国而言,它当时最简单的防守方法,就是在边境险要的地方阻击敌军。但成汉帝国在内哄中,显然把这些军队都调到北方了。以至东晋军队兵不血刃的就逆流而上几千里(越过重重天然险要)到达了成都附近。
  
  在这种背景下,成汉帝国只有派军队主动出击了。但主动出击,也存在很多困难。那就是敌人的进攻路线是难以捉摸的。如果你集中兵力于某个地方,那大部地方都会变得虚弱无比,从而让敌人可以随意进攻。如果你四处分兵,那各个地方的兵力就都会不足,从而会让敌人逐个歼灭你。
  
  看到成汉帝国没有集中兵力使用,而是主动分散兵力被桓温逐个击破了。我们总认为这是成汉帝国将领的偶然失误造成的。但我们却忘了,所谓的集中优势兵力,那是双方将领博奕胜利的结果。
  
  尽量让自己军队集中使用,尽量让敌人兵力不断分散,从而使自己在具体战场上占据兵力上的优势,这是战争中的最基本原则。这并不是什么秘密,谁也知道。而一切却是显然的,战争双方绝不可能都实现这个目的,只有一方的统帅优于对方才有机会实现这个目的。从这层意义上,成汉帝国军队没能集中使用,并不是偶然失误的结果,那是双方统帅博奕失败的结果。
  
  桓温以绝对弱势的兵力深入敌境,绝不是去自投罗网的。所以他绝不可能沿固定路线奔一个目标(成都)前进的,因为沿固定路线直奔一个目标前进,敌人随时可能汇集起数倍、甚至十来倍于他的兵力与他进行决战,一旦陷入这种境地,不要说打仗了,就是这种兵力对比也足以让东晋军队吓破胆子。
  
  因为史书上对这段内容写得非常简单,所以我们总感觉桓温是直奔成都城而去的,并且取得了胜利。但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想在一座城池下、一次战役中灭亡敌国,这本身就是不可以想象的事情,因为这怎么看都像是在自投罗网。
  
  所以桓温真正的作战的意图可能是这样的:他会通过种种军事手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声东击西),让成汉军队不断分散;并不断打败成汉已分散的军队,最后在成汉帝国再也无法组织起一支占据优势的军队时,就去直捣成汉帝国都城。只是因为成汉政权已衰弱不堪了,所以这一切来得太容易了,以至让人感觉桓温一开始就计划直奔成都而去的。
  
  为了证明桓温当时的作战意图,真如泪痕所分析的这样。我们不妨看看桓温北伐前秦时的历史。
  
  桓温北伐前秦时,多少还是想重复灭亡成汉时的故伎,但前秦并不是成汉,所以前秦军事主力盘踞在长安城附近,就是不四处分兵让桓温逐个击破。但前秦不是成汉,所以前秦军队虽然都驻扎在长安城附近,但当关中利益群体都也不敢轻易与桓温合作。于是桓温距长安城已很近了,但终于还是不敢去进攻长安城。
  
  当地支持桓的利益群体很少,这从桓温问王猛的话中要以看出来[注1]。前秦的军事主力没有采取四散兵的战略(他一直完整的保留在长安城附近)。在这种背景下,强攻长安城,本身就是自寻死路。所以桓温犹豫再三,终于不敢渡过灞水。
  
  我们常常把桓温不敢越过灞水,归于他不想在北伐中消耗自己实力。但如果桓温当时真已具备强攻长安城的条件,那桓温越过灞水就能征服西北,所谓的消耗他的实力又从何说起呢?
  
  从这层意义上,桓温伐蜀时敢直接进攻成都,主要是因为他已取得了当地的众多利益群体的支持,是因为他确信成汉帝国已无力组织起一支占据优势的军队了。而进军到长安城附近时,桓温感觉这一切并没有成熟,所以他大军已打到长安城附近,却依然只有冒险撤退(因为敌人必然会趁势追击的)。
  
  桓温能顺利占据蜀地。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李氏家族的统治已缺乏凝聚力了,所以蜀地普遍利益群体自然而然的会选择与东晋帝国合作,加上军事上不断失利,所以成汉帝国再也无法汇集起占据优势的兵力了。在这种背景下,桓温自然敢强攻成都城了;在这种背景下,桓温取得的军事胜利,都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巩固和发展了。
  
  但桓温在北伐前秦时,显然没有这样幸运了。
  
  桓温最初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率军深入了成汉帝国腹地,在这个期间一仗也没有打。(公元346年11月至公元347年2月)
  
  桓温后来又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攻入了成都。(公元347年3月)
  
  桓温后来又在成都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率军事主力撤离了成汉帝国。在桓温率主力走后没有几天,成汉帝国残余的军政力量还是再次打回了成都,但成汉帝国普遍利益集团已选择了与东晋帝国合作,所以成汉帝国的残余力量虽然夺回了成都,但也无法改变他们灭亡的命运了。
  
  [注1]:桓温问王猛:“我奉天子之命,率领十万精锐部队,仗义讨逆,为百姓除残去秽,而三秦的各路豪杰却没有前来响应的,这是为何?”从桓温问王猛的话去看,桓温不敢进攻长安城,主要是因为当地的利益群体都也不与他合作,所以他不敢冒险越过灞水。在桓温伐蜀时,显然没有遇到这样的困惑。
  
  王猛的回答,显然不会这样简单。“大人不远千里,深入敌境,长安近在咫尺,大军却不渡过灞水,三秦百姓不知大人的真心,所以不敢前来。”
  
  因为王猛如果真是这种回答,那桓温就没有理由欣赏王猛了。因为,如果王猛的这个回答真的有什么远见,那就等于王猛在说:“假如您率大军越来灞水进攻长安城,那三秦的各路豪杰自然会纷纷响应您!”问题是,这可能吗?当时三秦的各路豪杰不主动响应桓温,主要是因为符氏家族还有着强大的统治力量,绝不是因为桓温不敢率军渡过灞水造成的。如果桓温在这种背景下越过灞水,就有可能全军覆灭的。如果王猛真说出这种不着调的话来,那王猛还叫王猛吗?所以王猛的这种回答,应该只是政治宣传的结果。只是为了证明北伐无法成功,是因为桓温有着太多私心杂念造成的。
  
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21961197_0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