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共产主义者曾经的“无政府”迷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5:12:06
2008年09月29日 10:40先锋国家历史
1918年,在欧洲灯光渐渐熄灭之际,一曲无比清新、近乎天籁的时代变奏,那美丽的"安那琪"旗帜席卷了"第三代人"。

如果说,理性、科学、进化、批判精神……是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一代的主题词,那么,尽管这些词汇也被"第三代人"反复引用,但它近乎宗教的权威色彩,毕竟渐渐地褪却着、消失了。"第三代人"清新、激越、情感奔放、犹如狂飙,与其说这是盛产学者、理性主义的一代,毋宁说,他们是关乎文学、浪漫主义的一代。徐志摩、郭沫若、巴金、茅盾、郁达夫、叶圣陶、张天翼……后来,巴金回忆他当时好像活在一个"梦的世界"里,而郭沫若的长诗《凤凰涅磐》,则集约折射了那一代人的特质:旧的、污浊的世界将要毁灭;在残余的灰烬上,将诞生一个新的、温暖的、光辉的世界。

这新的、温暖的、光辉的世界,又何止是诗人的想象?也是1918年,在欧洲灯光渐渐熄灭之际,一股突如其来的风潮迅速席卷了中国,席卷了"第三代人"。

从"社会主义"到"无政府"

"近数月间,政界、学界、报界、实业界,'社会主义'之名词,口耳相邮、笔舌互战,渐渐输入一般人头脑中"。如果说,1911年江亢虎的这个观察,折射了"社会主义"初初舶来、风声渐起的景象,那么,在七年之后,它忽然化作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汹涌潮流,让无数青年为之倾倒、沉醉。

实社、进化社、互助社、奋斗社、平社、民声社;《劳动》、《工余》、《民钟》、《奋斗》、《自由录》……几十个团体,百余份报刊、图书,成千上万的研究者、信仰者,使"社会主义"渐渐成为街头巷尾耳熟能详的词汇。自从天演进化、"适者生存"的残酷规则退潮后,从来没有哪一种学说能如此迅猛、如此普遍地风行全国。更重要的是,《天演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带给中国人的,是不尽的无奈、苦涩、别离和被裹挟的痛楚;而对亿兆生长在五谷与土地、社稷与伦理中的中国民众来说,社会主义带给他们的,则是美好、亲切、自信乃至"对本民族过去的深切欣赏"(舒衡哲,《五四两代知识分子》)……

那么,让中国人如痴如醉的"社会主义",究竟包含了什么内容呢?

早在1914年,最老牌的社会主义者、中国社会党创始人江亢虎就概括说,社会主义的形态是"三无"、"二各",即无宗教、无政府、无家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因为"三无",众多自由人将按照契约,组成"社"与"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日渐广泛的"自由人联合体";正因为"社"、"会"替代国界、民族,这种社会形态才被称为"社会主义"。而纽带"三无"与"二各"的,是无家庭带来的无私产;从这个角度说,社会主义也可被称为"公产主义"或"共产主义"……

那么,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又是什么呢?那些社会主义的先驱者,克鲁泡特金、巴枯宁们回答,是互助,是合作。正如资本主义以竞争说、进化论为理论基础那样,社会主义以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巴枯宁的合作主义为学说根本。克鲁泡特金认为,人类乃至生物界的进化,并非因为竞争;恰恰相反,它因为互助。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不会互助的物种正渐渐灭绝,而人类这个最擅互助的社群,已经进化到了最强大的地位。

巴枯宁的合作主义也大致如此。换而言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立意,有着近乎颠覆的差异;正因此,它们的社会形态也将截然不同。资本主义冷漠、残酷、剥削、掠夺,社会主义则温暖、善良、美好、友爱。去试想那么一个社会吧!人人都是兄弟姐妹、四海恍若一家;在社群与人类家园中,人们自由栖息,没有压迫,没有对立,更没有战争、杀戮、侵占和掠夺;而随着"自由人联合体"的渐渐扩大、不断融合,人类也将实现它的最高理想,天下大同……

"安那琪"的召唤

不难想象,当欧洲之灯熄灭后,这样的社会图景,迅速成为中国知识者的集体憧憬,并化作了"第三代人"又一轮的清新歌唱。

1917年,16岁的蒋光慈在安徽省立第五中学读书。这一年,他陷入了青春期的极度苦闷;他化名侠僧,决定"跳出红尘"、出家修行。就在此时,他偶然读到了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以及廖抗夫剧本《夜未央》。他受到了巨大震撼;不久后,他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了,俄国著名虚无党人苏菲亚,则化作了他的梦中情人。他说,"此生不遇苏菲亚,死到黄泉也独身"……

次年,他和两个朋友李宗邺、钱杏邨(阿英)结成了小小的"安社"。"安"是安那琪之意,"无政府"的音译。他们油印小报《自由之花》,开始断断续续地写诗。几年后,蒋光慈诗集《新梦》出版时,他的老师、《新青年》作者之一高语罕在《序言》里写道:"作者光赤,是我数年前一个共学的朋友;那时,他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

蒋光慈的社会主义信仰,重在无政府;而作为一名女性,蒋伟则从"无家庭"出发,渐渐成为女权主义者。这一年,她在上海废弃了自己的姓氏,以此表达脱离旧家庭、告别旧社会的决心。她并取了一个新名字"冰之";以这个名字,她恋爱、结婚、生子……许多年以后,她才又有了另一个名字"丁玲"。

与丁玲同龄的四川少年李尧棠,经历与蒋光慈差相仿佛。这一年,16岁的李尧棠读到了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他为此激动不已,哭了又哭。他从此看到了一个纯洁、渺远而高贵的世界,一种前所未有的新人生。不久,在一个深夜,他以"一颗战栗的心和求助的心情","用一个谦卑的孩子的口气",给陈独秀写了一封信。据说,陈独秀是《告少年》的中文译者……

他始终没有收到陈独秀的回信。但,这个孩子的安那琪之梦,从此再也没有失却。几年后,他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名字中各取一字,作为自己的化名、笔名。这个名字就是"巴金"。

也是几年后,巴金结识了毕生挚友、来自山西的卫慧林。他由此进入了一个无比广阔、有着众多青年的安那琪天地:黄凌霜、匡互生、朱谦之、区声白、袁振英……如果说,蒋光慈、丁玲以及茅盾、朱自清、朱光潜,成千上万的青年,后来纷纷告别了安那琪,那么,他们则在这面旗帜下终生守望,终生不肯出走。毫无疑问,他们始终没能看见那个安那琪的世界,但,安那琪就在他们的心中,并浸入他们的魂灵,化作他们的生命,而这一切,不正是安那琪的真义吗?……

几十年后,随着台海的开放,已成耄耋老人的卫慧林终于回来了。这一天,在巴金的寓所,卫慧林批评他"不敢说真话";据说巴金沉默以对。但,他很快出版了一本"讲真话"的书,《随想录》……

何止蒋光慈、巴金、卫慧林、朱谦之?又何止是"第三代人"?这一年,巴金和卫慧林结伴前往漳州;自从1918年8月陈炯明将军接受安那琪、建立"闽南护法区"以来,一群文化人就在这里创办了《闽星》杂志。而进入漳州后,巴金又惊又喜:陈炯明真诚、热烈;在他"近乎革命"的治理下,这个城市"成效极佳、人民尽皆满意",一份德国报纸甚至声称,"东方一颗明星,正在放出光芒"……

后来沦为大汉奸的王楫唐,这一年也开始宣扬社会主义。他并组织了一个安那琪社团"民生研究会";而作为北洋政权的死对头,南方的胡汉民则以《孟子与社会主义》的标题,宣称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以及"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古代经典中,已蕴含了安那琪、社会主义的思考……

并不令人意外地,这股席卷一代人的潮流,也裹挟了众多少中会员,以及另一些青年的身影。后来,正是他们将类别纷繁、统称为"社会主义"的众多思潮,一概归结为"无政府主义"或"空想社会主义",以区别来自苏俄、原名"布尔什维克主义"的那种社会形态。

远在1912年,读过一些小册子后,恽代英即开始信仰"无政府的共产主义"。后来,在写给王光祈的一封信中,这个少中会员这样描述自己的信心与感动:"从实告诉你,我信安那琪已经七年了。我自信懂得安那琪的真理……我信一个人只要有了自由、平等、博爱、互助、劳动的精神,他自然有日会懂得安那琪的……"

如果说,恽代英的信仰,主要来自安那琪先驱刘师复的话,那么,在为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起源》一书批注一万余字笔记后,毛泽东则沉迷进了周作人宣扬、日本学者武者小路笃实创立的"新村主义"。1918年6月,在橘子洲头,他试图和两名友人张坤弟、彭则厚,建立一个小小的新村;而新村尝试失败后,在北京大学,他又结识了时为北大学生、后来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朱谦之。

朱谦之是福州人。进入北大哲学系后,由于时常到图书馆借书,他很快认识了助理员毛泽东。后来,在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告诉斯诺:"(那时)我正在寻找出路。我读了一些关于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很受影响。我常常和一个常来看我的、名叫朱谦之的学生探讨无政府主义和它在中国的前景。我赞同无政府主义的很多主张……"

不仅恽代英、毛泽东。少中会员里,曾经信奉过安那琪的,还有李大钊、赵世炎、周佛海、杨贤江、张闻天、沈泽民,以及不久后入会的邓中夏、高君宇、黄日葵、刘仁静、张申府……他们连同田汉、卢作孚、方东美,以及不久后入会的宗白华、朱自清等,渐渐构成了一个安那琪群体。

少中之外,这一年,刚刚从日本回来,在天津创办了觉悟社的周恩来,决定与他的同人一起废弃姓名。他们抽签决定代号。抽到五号后,他有了一个长期沿用的化名"伍豪";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一个年仅15岁的小姑娘抽到了一号,于是化名"亦豪"。她就是周恩来后来的妻子邓颖超。

作为"国民"社的主要骨干,这一年,张国焘以激扬态度,高调宣称自己从此信奉安那琪;与曾琦一同从日本回来,正在"学生救国团"活动的李达,则反复着克鲁泡特金的众多小册子。前清秀才、正参加护法战争的董必武,则与他的密友陈潭秋一起,反复讨论各种学说。他后来回忆说:"当时社会上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日本的合作运动(作者按:即新村)等等,各种主义在头脑里打仗……"

后来聚集在南湖那条船上的12个人,大多有过安那琪之梦。一份后人的研究更表明,最早的57名中共党员中,"至少有22人信仰过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但,这一年初冬,正是风潮方兴未艾之际,当李璜抵达北京,并在米市胡同便宜坊结识李大钊、毛泽东与赵世炎后,他不经意地卷入了一场少中内部的"主义"论争。

"庶民的胜利"

引发"主义"论争的,是少中发起人李大钊。

长久以来,这个真诚、热烈、满怀赤子之心的青年,始终有着深沉的乡土情怀。他厌恶城市,并视资本化生活为罪恶之渊薮;他说,"都市上有许多罪恶,乡村里有许多幸福;都市的生活黑暗一方面多,乡村的生活光明一方面多……都市的空气混浊,乡村的空气清洁"……

他很少欧化迷信;他的目光,始终投向了一个遥远的、几乎不可企及的天地。他真诚地赞赏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托尔斯泰的博爱主义与泛劳动主义,以及泰戈尔"爱是人间最高幸福"的思想。特别是托尔斯泰民粹倾向、恍若田野牧歌般的审美趣味,应和着他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发起少中后,他不断召唤身边的中国少年到乡村去,"在那绿野烟雨中,一锄一犁的作那些辛苦农民的伴侣"。他说,"那精神改造的种子,因为得洁美的自然,深厚的土壤,自然可以发育起来";他说,"那些静沉沉的老村落",将因此变成"活泼泼的新村落";他并且断言,"新村落的大联合,就是我们的'少年中国'"……

他成为少中最早、最真诚的无政府主义者了。他以没有穷尽的深情与激情,讴歌、赞叹着那个至善至美的寥廓天地。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这是一整代人的清新歌唱:"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他们追求着这样的社会与天下;他们以最高远、最终极的人间理想,应对最惨淡、最苦痛的现世。在他们的心中,那个永不能普施、同时永不泯灭的人间大道,如同新的转机,如同闪闪星斗……

但,日本咄咄逼人的态势,逼迫着一代人寻求迅捷的救亡之路;欧洲大战的余音,则仿佛让他们看到了人类的新曙光。如果说,1918年7月,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演说中,李大钊还一面断言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的先声,另一面他也视俄国革命为"鄙"为"恶"的话,那么,当年初冬,他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演讲,已经将俄国模式视为通往那个美好世界的坦途了。

他急剧地向"左"转了。他坚信那是"庶民的胜利"、"劳工主义的胜利"。他说,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他说,"没有康格雷(议员),没有巴力门(议会大厦),没有大总统,没有总理,没有内阁,没有立法部,没有统治者,但有劳工联合的会议",这就是布尔什维克主义;他并且说,有了布尔什维克主义,"于贫苦的人是一好消息,于地上的天堂是一捷径"……

然而,对这些鼓吹,少中会友们并不认同。

"1918年11月中,守常便已在我们聚餐席上,开始称道俄国的共产革命。" 几十年后,李璜回忆说:"(他)认为比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要有意义得多……中国革命的前途,要采取西方的策略时,则最好去学俄国共产党……"

对此,少中会友纷纷表示反对。首先是王光祈。

王光祈认为,中国蒙昧、落后、百废待举,当务之急在于建设;而所谓"革命",无非是新兴之边缘势力与守旧之中心势力的角逐,既无新兴,谈何革命?又何况,千百年来,哪一次暴力革命不是杀人盈野、血流成河?……

如果说,王光祈的反驳重在强调国情,那么,李璜则把目光投向了苏俄革命本身。1919年1月,在四年多的航路断绝后,开往法国的第一艘轮船缓缓启程了。临行前夕,李璜留下了一封《留别少年中国学会同人书》。在这封信里,李璜谈到,"并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不好",但,1848年的浦鲁东鼓吹,"至使许多工人死在巴黎,以后多年都无人谈社会主义,说它是一种假道德";而马克思主张的阶级战争,"每次都生出暴动,不知连累了多少平民"。

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与暴力的结合,只能造就人间的苦难。至于苏俄革命,李璜更加不以为然,"彼此相杀,闹得无有人道了"。

那么,该怎么办呢?李璜认为:"要从根本着手,非增进平民的智识不可;要增进平民的智识,非同平民亲近不可"……

不仅王光祈、李璜。直到此时,大多数少中会员所持的,还是和平、渐进主张。正因此,在送别李璜的谈话会上,"李君演说毕,掌声如雷";一个多月后,刚刚创刊的《少年中国》杂志刊载了李璜留信,它使各地会员纷纷加入"主义"、苏俄问题的讨论。讨论是一边倒的,曾琦、左舜生、陈启天、魏时珍、方东美……众多少中会员纷纷表达了立足改良、不问政治的立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讨论态度之友好、观点之开诚布公,让许多会员念念不忘。几十年后,一些会员依旧感慨说,李大钊"真系光明磊落之人","其温和的态度、正大的风范,足以让人心折";另一些会员则谈到,在早期少中,"……聚首时每有辩论,无不面红耳赤、据理力争,事后又握手言欢,不存芥蒂……"

"主义之争"的第一个花絮,就这样过去了。但,这一年春天,随着一群北大学生的入会,少中的面貌渐渐苍茫、复杂起来。2008年09月29日 10:40先锋国家历史
1918年,在欧洲灯光渐渐熄灭之际,一曲无比清新、近乎天籁的时代变奏,那美丽的"安那琪"旗帜席卷了"第三代人"。

如果说,理性、科学、进化、批判精神……是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一代的主题词,那么,尽管这些词汇也被"第三代人"反复引用,但它近乎宗教的权威色彩,毕竟渐渐地褪却着、消失了。"第三代人"清新、激越、情感奔放、犹如狂飙,与其说这是盛产学者、理性主义的一代,毋宁说,他们是关乎文学、浪漫主义的一代。徐志摩、郭沫若、巴金、茅盾、郁达夫、叶圣陶、张天翼……后来,巴金回忆他当时好像活在一个"梦的世界"里,而郭沫若的长诗《凤凰涅磐》,则集约折射了那一代人的特质:旧的、污浊的世界将要毁灭;在残余的灰烬上,将诞生一个新的、温暖的、光辉的世界。

这新的、温暖的、光辉的世界,又何止是诗人的想象?也是1918年,在欧洲灯光渐渐熄灭之际,一股突如其来的风潮迅速席卷了中国,席卷了"第三代人"。

从"社会主义"到"无政府"

"近数月间,政界、学界、报界、实业界,'社会主义'之名词,口耳相邮、笔舌互战,渐渐输入一般人头脑中"。如果说,1911年江亢虎的这个观察,折射了"社会主义"初初舶来、风声渐起的景象,那么,在七年之后,它忽然化作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汹涌潮流,让无数青年为之倾倒、沉醉。

实社、进化社、互助社、奋斗社、平社、民声社;《劳动》、《工余》、《民钟》、《奋斗》、《自由录》……几十个团体,百余份报刊、图书,成千上万的研究者、信仰者,使"社会主义"渐渐成为街头巷尾耳熟能详的词汇。自从天演进化、"适者生存"的残酷规则退潮后,从来没有哪一种学说能如此迅猛、如此普遍地风行全国。更重要的是,《天演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带给中国人的,是不尽的无奈、苦涩、别离和被裹挟的痛楚;而对亿兆生长在五谷与土地、社稷与伦理中的中国民众来说,社会主义带给他们的,则是美好、亲切、自信乃至"对本民族过去的深切欣赏"(舒衡哲,《五四两代知识分子》)……

那么,让中国人如痴如醉的"社会主义",究竟包含了什么内容呢?

早在1914年,最老牌的社会主义者、中国社会党创始人江亢虎就概括说,社会主义的形态是"三无"、"二各",即无宗教、无政府、无家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因为"三无",众多自由人将按照契约,组成"社"与"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日渐广泛的"自由人联合体";正因为"社"、"会"替代国界、民族,这种社会形态才被称为"社会主义"。而纽带"三无"与"二各"的,是无家庭带来的无私产;从这个角度说,社会主义也可被称为"公产主义"或"共产主义"……

那么,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又是什么呢?那些社会主义的先驱者,克鲁泡特金、巴枯宁们回答,是互助,是合作。正如资本主义以竞争说、进化论为理论基础那样,社会主义以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巴枯宁的合作主义为学说根本。克鲁泡特金认为,人类乃至生物界的进化,并非因为竞争;恰恰相反,它因为互助。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不会互助的物种正渐渐灭绝,而人类这个最擅互助的社群,已经进化到了最强大的地位。

巴枯宁的合作主义也大致如此。换而言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立意,有着近乎颠覆的差异;正因此,它们的社会形态也将截然不同。资本主义冷漠、残酷、剥削、掠夺,社会主义则温暖、善良、美好、友爱。去试想那么一个社会吧!人人都是兄弟姐妹、四海恍若一家;在社群与人类家园中,人们自由栖息,没有压迫,没有对立,更没有战争、杀戮、侵占和掠夺;而随着"自由人联合体"的渐渐扩大、不断融合,人类也将实现它的最高理想,天下大同……

"安那琪"的召唤

不难想象,当欧洲之灯熄灭后,这样的社会图景,迅速成为中国知识者的集体憧憬,并化作了"第三代人"又一轮的清新歌唱。

1917年,16岁的蒋光慈在安徽省立第五中学读书。这一年,他陷入了青春期的极度苦闷;他化名侠僧,决定"跳出红尘"、出家修行。就在此时,他偶然读到了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以及廖抗夫剧本《夜未央》。他受到了巨大震撼;不久后,他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了,俄国著名虚无党人苏菲亚,则化作了他的梦中情人。他说,"此生不遇苏菲亚,死到黄泉也独身"……

次年,他和两个朋友李宗邺、钱杏邨(阿英)结成了小小的"安社"。"安"是安那琪之意,"无政府"的音译。他们油印小报《自由之花》,开始断断续续地写诗。几年后,蒋光慈诗集《新梦》出版时,他的老师、《新青年》作者之一高语罕在《序言》里写道:"作者光赤,是我数年前一个共学的朋友;那时,他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

蒋光慈的社会主义信仰,重在无政府;而作为一名女性,蒋伟则从"无家庭"出发,渐渐成为女权主义者。这一年,她在上海废弃了自己的姓氏,以此表达脱离旧家庭、告别旧社会的决心。她并取了一个新名字"冰之";以这个名字,她恋爱、结婚、生子……许多年以后,她才又有了另一个名字"丁玲"。

与丁玲同龄的四川少年李尧棠,经历与蒋光慈差相仿佛。这一年,16岁的李尧棠读到了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他为此激动不已,哭了又哭。他从此看到了一个纯洁、渺远而高贵的世界,一种前所未有的新人生。不久,在一个深夜,他以"一颗战栗的心和求助的心情","用一个谦卑的孩子的口气",给陈独秀写了一封信。据说,陈独秀是《告少年》的中文译者……

他始终没有收到陈独秀的回信。但,这个孩子的安那琪之梦,从此再也没有失却。几年后,他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名字中各取一字,作为自己的化名、笔名。这个名字就是"巴金"。

也是几年后,巴金结识了毕生挚友、来自山西的卫慧林。他由此进入了一个无比广阔、有着众多青年的安那琪天地:黄凌霜、匡互生、朱谦之、区声白、袁振英……如果说,蒋光慈、丁玲以及茅盾、朱自清、朱光潜,成千上万的青年,后来纷纷告别了安那琪,那么,他们则在这面旗帜下终生守望,终生不肯出走。毫无疑问,他们始终没能看见那个安那琪的世界,但,安那琪就在他们的心中,并浸入他们的魂灵,化作他们的生命,而这一切,不正是安那琪的真义吗?……

几十年后,随着台海的开放,已成耄耋老人的卫慧林终于回来了。这一天,在巴金的寓所,卫慧林批评他"不敢说真话";据说巴金沉默以对。但,他很快出版了一本"讲真话"的书,《随想录》……

何止蒋光慈、巴金、卫慧林、朱谦之?又何止是"第三代人"?这一年,巴金和卫慧林结伴前往漳州;自从1918年8月陈炯明将军接受安那琪、建立"闽南护法区"以来,一群文化人就在这里创办了《闽星》杂志。而进入漳州后,巴金又惊又喜:陈炯明真诚、热烈;在他"近乎革命"的治理下,这个城市"成效极佳、人民尽皆满意",一份德国报纸甚至声称,"东方一颗明星,正在放出光芒"……

后来沦为大汉奸的王楫唐,这一年也开始宣扬社会主义。他并组织了一个安那琪社团"民生研究会";而作为北洋政权的死对头,南方的胡汉民则以《孟子与社会主义》的标题,宣称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以及"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古代经典中,已蕴含了安那琪、社会主义的思考……

并不令人意外地,这股席卷一代人的潮流,也裹挟了众多少中会员,以及另一些青年的身影。后来,正是他们将类别纷繁、统称为"社会主义"的众多思潮,一概归结为"无政府主义"或"空想社会主义",以区别来自苏俄、原名"布尔什维克主义"的那种社会形态。

远在1912年,读过一些小册子后,恽代英即开始信仰"无政府的共产主义"。后来,在写给王光祈的一封信中,这个少中会员这样描述自己的信心与感动:"从实告诉你,我信安那琪已经七年了。我自信懂得安那琪的真理……我信一个人只要有了自由、平等、博爱、互助、劳动的精神,他自然有日会懂得安那琪的……"

如果说,恽代英的信仰,主要来自安那琪先驱刘师复的话,那么,在为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起源》一书批注一万余字笔记后,毛泽东则沉迷进了周作人宣扬、日本学者武者小路笃实创立的"新村主义"。1918年6月,在橘子洲头,他试图和两名友人张坤弟、彭则厚,建立一个小小的新村;而新村尝试失败后,在北京大学,他又结识了时为北大学生、后来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朱谦之。

朱谦之是福州人。进入北大哲学系后,由于时常到图书馆借书,他很快认识了助理员毛泽东。后来,在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告诉斯诺:"(那时)我正在寻找出路。我读了一些关于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很受影响。我常常和一个常来看我的、名叫朱谦之的学生探讨无政府主义和它在中国的前景。我赞同无政府主义的很多主张……"

不仅恽代英、毛泽东。少中会员里,曾经信奉过安那琪的,还有李大钊、赵世炎、周佛海、杨贤江、张闻天、沈泽民,以及不久后入会的邓中夏、高君宇、黄日葵、刘仁静、张申府……他们连同田汉、卢作孚、方东美,以及不久后入会的宗白华、朱自清等,渐渐构成了一个安那琪群体。

少中之外,这一年,刚刚从日本回来,在天津创办了觉悟社的周恩来,决定与他的同人一起废弃姓名。他们抽签决定代号。抽到五号后,他有了一个长期沿用的化名"伍豪";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一个年仅15岁的小姑娘抽到了一号,于是化名"亦豪"。她就是周恩来后来的妻子邓颖超。

作为"国民"社的主要骨干,这一年,张国焘以激扬态度,高调宣称自己从此信奉安那琪;与曾琦一同从日本回来,正在"学生救国团"活动的李达,则反复着克鲁泡特金的众多小册子。前清秀才、正参加护法战争的董必武,则与他的密友陈潭秋一起,反复讨论各种学说。他后来回忆说:"当时社会上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日本的合作运动(作者按:即新村)等等,各种主义在头脑里打仗……"

后来聚集在南湖那条船上的12个人,大多有过安那琪之梦。一份后人的研究更表明,最早的57名中共党员中,"至少有22人信仰过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但,这一年初冬,正是风潮方兴未艾之际,当李璜抵达北京,并在米市胡同便宜坊结识李大钊、毛泽东与赵世炎后,他不经意地卷入了一场少中内部的"主义"论争。

"庶民的胜利"

引发"主义"论争的,是少中发起人李大钊。

长久以来,这个真诚、热烈、满怀赤子之心的青年,始终有着深沉的乡土情怀。他厌恶城市,并视资本化生活为罪恶之渊薮;他说,"都市上有许多罪恶,乡村里有许多幸福;都市的生活黑暗一方面多,乡村的生活光明一方面多……都市的空气混浊,乡村的空气清洁"……

他很少欧化迷信;他的目光,始终投向了一个遥远的、几乎不可企及的天地。他真诚地赞赏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托尔斯泰的博爱主义与泛劳动主义,以及泰戈尔"爱是人间最高幸福"的思想。特别是托尔斯泰民粹倾向、恍若田野牧歌般的审美趣味,应和着他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发起少中后,他不断召唤身边的中国少年到乡村去,"在那绿野烟雨中,一锄一犁的作那些辛苦农民的伴侣"。他说,"那精神改造的种子,因为得洁美的自然,深厚的土壤,自然可以发育起来";他说,"那些静沉沉的老村落",将因此变成"活泼泼的新村落";他并且断言,"新村落的大联合,就是我们的'少年中国'"……

他成为少中最早、最真诚的无政府主义者了。他以没有穷尽的深情与激情,讴歌、赞叹着那个至善至美的寥廓天地。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这是一整代人的清新歌唱:"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他们追求着这样的社会与天下;他们以最高远、最终极的人间理想,应对最惨淡、最苦痛的现世。在他们的心中,那个永不能普施、同时永不泯灭的人间大道,如同新的转机,如同闪闪星斗……

但,日本咄咄逼人的态势,逼迫着一代人寻求迅捷的救亡之路;欧洲大战的余音,则仿佛让他们看到了人类的新曙光。如果说,1918年7月,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演说中,李大钊还一面断言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的先声,另一面他也视俄国革命为"鄙"为"恶"的话,那么,当年初冬,他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演讲,已经将俄国模式视为通往那个美好世界的坦途了。

他急剧地向"左"转了。他坚信那是"庶民的胜利"、"劳工主义的胜利"。他说,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他说,"没有康格雷(议员),没有巴力门(议会大厦),没有大总统,没有总理,没有内阁,没有立法部,没有统治者,但有劳工联合的会议",这就是布尔什维克主义;他并且说,有了布尔什维克主义,"于贫苦的人是一好消息,于地上的天堂是一捷径"……

然而,对这些鼓吹,少中会友们并不认同。

"1918年11月中,守常便已在我们聚餐席上,开始称道俄国的共产革命。" 几十年后,李璜回忆说:"(他)认为比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要有意义得多……中国革命的前途,要采取西方的策略时,则最好去学俄国共产党……"

对此,少中会友纷纷表示反对。首先是王光祈。

王光祈认为,中国蒙昧、落后、百废待举,当务之急在于建设;而所谓"革命",无非是新兴之边缘势力与守旧之中心势力的角逐,既无新兴,谈何革命?又何况,千百年来,哪一次暴力革命不是杀人盈野、血流成河?……

如果说,王光祈的反驳重在强调国情,那么,李璜则把目光投向了苏俄革命本身。1919年1月,在四年多的航路断绝后,开往法国的第一艘轮船缓缓启程了。临行前夕,李璜留下了一封《留别少年中国学会同人书》。在这封信里,李璜谈到,"并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不好",但,1848年的浦鲁东鼓吹,"至使许多工人死在巴黎,以后多年都无人谈社会主义,说它是一种假道德";而马克思主张的阶级战争,"每次都生出暴动,不知连累了多少平民"。

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与暴力的结合,只能造就人间的苦难。至于苏俄革命,李璜更加不以为然,"彼此相杀,闹得无有人道了"。

那么,该怎么办呢?李璜认为:"要从根本着手,非增进平民的智识不可;要增进平民的智识,非同平民亲近不可"……

不仅王光祈、李璜。直到此时,大多数少中会员所持的,还是和平、渐进主张。正因此,在送别李璜的谈话会上,"李君演说毕,掌声如雷";一个多月后,刚刚创刊的《少年中国》杂志刊载了李璜留信,它使各地会员纷纷加入"主义"、苏俄问题的讨论。讨论是一边倒的,曾琦、左舜生、陈启天、魏时珍、方东美……众多少中会员纷纷表达了立足改良、不问政治的立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讨论态度之友好、观点之开诚布公,让许多会员念念不忘。几十年后,一些会员依旧感慨说,李大钊"真系光明磊落之人","其温和的态度、正大的风范,足以让人心折";另一些会员则谈到,在早期少中,"……聚首时每有辩论,无不面红耳赤、据理力争,事后又握手言欢,不存芥蒂……"

"主义之争"的第一个花絮,就这样过去了。但,这一年春天,随着一群北大学生的入会,少中的面貌渐渐苍茫、复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