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猎鹰9号一级反舰亚轨道弹道导弹成功击中靶船,顺便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52:21
首先明确一点所谓火箭一级动力着陆绝不是什么高深技术,这个技术和弹道导弹有着非常高的相通性,以美国为例三叉戟弹道导弹的元概率误差就能达到90米,那可是洲际导弹,弹头下落可是高超音速,而这个猎鹰9火箭回收通过动力减速降落,又有着高精度的GPS制导,先进的引导雷达,可以说实现精确着陆根本不是难事

通过火箭硬着陆砸在船上判断,问题出在控制系统还是不够精确,实际上弹道非常准,难点就是精确控制动力降落,保持合适的推力是最重要的,如果箭体设计没问题那姿态不会有问题,问题就出在控制系统

这么好的制导和弹道,最后来个硬着陆实在是彻底的失败,这次失败本可以避免,回去好好完善飞控系统和硬件可靠性吧

这技术可以说没有任何先进全新技术,弹道技术几十年了,制导技术也有几十年了,动力着陆技术也玩了几十年了,睡神就是一个例子,虽然形态不同,但是原理相同,什么也别说了,好好改进吧,差得远呢首先明确一点所谓火箭一级动力着陆绝不是什么高深技术,这个技术和弹道导弹有着非常高的相通性,以美国为例三叉戟弹道导弹的元概率误差就能达到90米,那可是洲际导弹,弹头下落可是高超音速,而这个猎鹰9火箭回收通过动力减速降落,又有着高精度的GPS制导,先进的引导雷达,可以说实现精确着陆根本不是难事

通过火箭硬着陆砸在船上判断,问题出在控制系统还是不够精确,实际上弹道非常准,难点就是精确控制动力降落,保持合适的推力是最重要的,如果箭体设计没问题那姿态不会有问题,问题就出在控制系统

这么好的制导和弹道,最后来个硬着陆实在是彻底的失败,这次失败本可以避免,回去好好完善飞控系统和硬件可靠性吧

这技术可以说没有任何先进全新技术,弹道技术几十年了,制导技术也有几十年了,动力着陆技术也玩了几十年了,睡神就是一个例子,虽然形态不同,但是原理相同,什么也别说了,好好改进吧,差得远呢
虽然不先进,但搞得好上加好,就很难了;凡事,就怕货比货,估计国内没个一二十年成熟不了,不指望什么了。
基本不是一回事,弹道导弹的弹头由于速度太快而不需要考虑落点的大气状况,猎鹰9这次降落的落点还有风和雾,这才是最棘手的东西。
失落的天堂 发表于 2015-1-10 20:20
基本不是一回事,弹道导弹的弹头由于速度太快而不需要考虑落点的大气状况,猎鹰9这次降落的落点还有风和雾 ...
确实,接近海面低速下的控制问题,特别那个烧完燃料的薄罐子,在阵风时候可能比较麻烦
我虽然是个小白也知道楼主在乱说话。
人家这个是火箭整体垂直着陆,再次处于发射姿态。
设想一下人类在火星着陆并返回,必须有这种技术嘛。
导弹弹头朝下和猎鹰火箭9个发动机朝下,控制能一样吗?迎风面结构复杂,无法为气动优化,发动机下降中三次点火,滚转抑制,燃料输送都是难题。如果这不叫技术创新,那真不知道什么才够资格了。
速度精度控制出了问题吧。
但为啥不用降落伞落海里呢?如果怕海水冲击呢,降落伞可以大一点,如果怕水泡,可不可以降落时拉出一个塑料套子裹住火箭,再扔水里
吐酸水没意思,现在距离着陆成功一步之遥
OwO 发表于 2015-1-10 20:40
速度精度控制出了问题吧。
但为啥不用降落伞落海里呢?如果怕海水冲击呢,降落伞可以大一点,如果怕水泡, ...
用过一次降落伞,结果掉到水里箭体还是弯了
襄樊-陆压 发表于 2015-1-10 20:35
我虽然是个小白也知道楼主在乱说话。
人家这个是火箭整体垂直着陆,再次处于发射姿态。
设想一下人类在火 ...
这种大气层内垂直着陆技术,快40年前的Viking海盗号就已经做过了
难度的关键是地球稠密大气层的再入控制,而不是着陆
lsquirrel 发表于 2015-1-10 20:44
这种大气层内垂直着陆技术,快40年前的Viking海盗号就已经做过了
难度的关键是地球稠密大气层的再入控制 ...
我临时学习了一下“海盗2号”,那个不是返回器。从火星上回家必须有一枚大火箭才够啊!
oaki911 发表于 2015-1-10 20:11
虽然不先进,但搞得好上加好,就很难了;凡事,就怕货比货,估计国内没个一二十年成熟不了,不指望什么了。
那可不一定,中国有嫦娥3号的技术,和弹道导弹技术真要搞动力回收根本就是很容易的,难点在飞控和系统可靠性

失落的天堂 发表于 2015-1-10 20:20
基本不是一回事,弹道导弹的弹头由于速度太快而不需要考虑落点的大气状况,猎鹰9这次降落的落点还有风和雾 ...


你根本就没明白我说的,我说的是洲际导弹那种高弹道的高速导弹都能实现90米的精确着陆,说明现在的制导技术非常先进,说明一级只要按照弹道飞行就一定会找到下面的着陆船,基本不是问题,关键是飞控能不能保证箭体正确飞行

GNC是关键 如果看到不同观点就认为是黑那就没办法了,黑不黑的先看看有没有道理
失落的天堂 发表于 2015-1-10 20:20
基本不是一回事,弹道导弹的弹头由于速度太快而不需要考虑落点的大气状况,猎鹰9这次降落的落点还有风和雾 ...


你根本就没明白我说的,我说的是洲际导弹那种高弹道的高速导弹都能实现90米的精确着陆,说明现在的制导技术非常先进,说明一级只要按照弹道飞行就一定会找到下面的着陆船,基本不是问题,关键是飞控能不能保证箭体正确飞行

GNC是关键 如果看到不同观点就认为是黑那就没办法了,黑不黑的先看看有没有道理
cjdam2003_ 发表于 2015-1-10 20:23
确实,接近海面低速下的控制问题,特别那个烧完燃料的薄罐子,在阵风时候可能比较麻烦
既然回收这些舰体强度都会考虑到的,绝对不可能出现风一吹就完蛋,因为有加压

别说低速了,F9火箭一级都能悬停
襄樊-陆压 发表于 2015-1-10 20:35
我虽然是个小白也知道楼主在乱说话。
人家这个是火箭整体垂直着陆,再次处于发射姿态。
设想一下人类在火 ...
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火星着陆会有一个着陆器系统
sonic23 发表于 2015-1-10 20:35
导弹弹头朝下和猎鹰火箭9个发动机朝下,控制能一样吗?迎风面结构复杂,无法为气动优化,发动机下降中三次 ...
就是因为你说的这些,才说明控制系统非常重要,这次就是毁到控制系统上了,说实话,不应该
连CCTV都直播了还请来专家,说明国家也很注意这项技术。
lsquirrel 发表于 2015-1-10 20:43
吐酸水没意思,现在距离着陆成功一步之遥
你不能看到别人说不同观点就说别人吐酸水,事实上我说的就是事实,这次就是差了飞控,说明还不够完善,你说现在制导技术这么先进发现着陆船是一定的,这个没什么稀奇,只要控制系统完善这次绝对能成功,而不是现在的硬着陆,这次本应做的更好
鲁哈尼 发表于 2015-1-10 21:05
连CCTV都直播了还请来专家,说明国家也很注意这项技术。
人类第一次,仅此而已
base_back 发表于 2015-1-10 21:03
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火星着陆会有一个着陆器系统
能有什么样的系统请你说说?
噗,现在看到SpaceX正中门柱,一级回收就变成烂大街技术了?

我记得几个月前这边还从各种角度论证不靠降落伞不靠气动翼一级直接回收是歪门邪道注定失败么
这么快就换山头了?
此前的液体火箭回收方案多数是飞机造型滑翔返回
SPACEX这种垂直着地对姿控要求很高,尤其是低速状态下
另外一个不利因素是F9的第一级长径比相当大
就算成功着陆,不会对箭体结构造成什么潜在破坏么?如果二次发射,发射费用是不是得给客户打个8折啊。
纸飞机 发表于 2015-1-10 21:16
此前的液体火箭回收方案多数是飞机造型滑翔返回
SPACEX这种垂直着地对姿控要求很高,尤其是低速状态下
另 ...
不是有格栅翼和推力矢量发动机吗
base_back 发表于 2015-1-10 21:03
就是因为你说的这些,才说明控制系统非常重要,这次就是毁到控制系统上了,说实话,不应该
都砸船上了,个人感觉够好了,满意。再说这次具体细节还没公布呢,你咋知道这么清楚的,呵呵
lsquirrel 发表于 2015-1-10 20:43
吐酸水没意思,现在距离着陆成功一步之遥
步就是最困难的。
成功往往只有一条路。

通往成功道路上,往往有无数的不可预料的意外在干扰。

难就难在。控制系统对这些意外情况的处理上...不是技术有多不容易处理。
而是很多意外发生的感知和解决的基础条件和手段,难以具备,
必须要反复大量的验证,做针对性技术处理。
把95~99%的意外处理都覆盖处理。技术才能成熟。

低空垂直返回,所遇到的问题(各种干扰,和力所不及),
搞计算机开发的人想想都知道
这最后一步有多难。

我和你观点不同,现在离成功和成熟。都是存在不短距离的

楼主所说的飞控系统的成熟,控制制动力的成熟,
严格来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1)这种回收成功率面临的难度太大。
2)回收后再利用面临的难度太大。

1)这种回收成功率面临的难度太大。
2)回收后再利用面临的难度太大。
base_back 发表于 2015-1-10 21:19
不是有格栅翼和推力矢量发动机吗
我的感觉这点控制力远不够,越低空越这样
人类第一次,仅此而已
中国也想这样
纸飞机 发表于 2015-1-10 20:43
用过一次降落伞,结果掉到水里箭体还是弯了
失败几次不能说这个方向就一定不能用吧。就象今天也是失败,
要说全伞降式回收, 航天飞机固推也是用过的,而且是成功的,而垂直动力降落,三角快帆也用过,
是什么原因都没走下去呢?
而现在猎鹰是解决了什么技术问题,让他觉得动力回收方式可以走下去了?
我觉得不应该仅仅是燃料价格比发动机价格低,回收发动机合算,这个原因吧,如果就这么简单,为啥以前三角快帆就没走下去呢?
鲁哈尼 发表于 2015-1-10 21:05
连CCTV都直播了还请来专家,说明国家也很注意这项技术。
燃料箱内景说是保温材料和冷凝水。
太阳能帆板不认识。
“龙”飞船竟然后面是“推进舱”。
啥专家?砖家吧?或者根本没做功课?
OwO 发表于 2015-1-10 21:34
失败几次不能说这个方向就一定不能用吧。就象今天也是失败,
要说全伞降式回收, 航天飞机固推也是用过的 ...
这就要看SPACEX是怎么研究的,反正他们是放弃降落伞设计了
固推的壳体比液体火箭的厚实多了,这个不一样的
三角快帆那是单极入轨,这难度太大了
总觉得这是科技树点错了。。
别人来说这个问题还差不多,你这个spaceX黑就算了吧,  这个火箭第一级的自主着陆和弹头的再入是一回事?  你不要搞笑了好不好
白云居士 发表于 2015-1-10 21:44
别人来说这个问题还差不多,你这个spaceX黑就算了吧,  这个火箭第一级的自主着陆和弹头的再入是一回事?   ...
如果不仔细爬楼你没有发言权,是不是黑,随便说别人黑不好,如果别人说的是事实怎么办?也是黑?

白云居士 发表于 2015-1-10 21:44
别人来说这个问题还差不多,你这个spaceX黑就算了吧,  这个火箭第一级的自主着陆和弹头的再入是一回事?   ...


重复了      
白云居士 发表于 2015-1-10 21:44
别人来说这个问题还差不多,你这个spaceX黑就算了吧,  这个火箭第一级的自主着陆和弹头的再入是一回事?   ...


重复了      

nijihina 发表于 2015-1-10 21:42
总觉得这是科技树点错了。。


至少这是最接近成功的了,其他的不说理论了,试验进度还差着一大截
nijihina 发表于 2015-1-10 21:42
总觉得这是科技树点错了。。


至少这是最接近成功的了,其他的不说理论了,试验进度还差着一大截
楼主别酸啦,我预测航天部某所也会立项蚱蜢火箭。至于一级回收嘛,等20年吧。至少按照现在的设计,长征23456789都不能在很小的改造下回收,这是我为什么说等20年。
锻铁 发表于 2015-1-10 21:49
楼主别酸啦,我预测航天部某所也会立项蚱蜢火箭。至于一级回收嘛,等20年吧。至少按照现在的设计,长征2345 ...
确实,根据现有情况看,这些都不可能改成可回收火箭
base_back 发表于 2015-1-10 21:45
如果不仔细爬楼你没有发言权,是不是黑,随便说别人黑不好,如果别人说的是事实怎么办?也是黑?
话别说死,希望今年SpaceX加油干,我个人认为,今年内让lz难看的机会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