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铸九天—记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35:18
  功铸九天
    ——记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转帖解放日报]
    本报通讯员 刘程 刘冰 本报记者 李文祺
   
    我国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去年底的12月30日凌晨,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银白色的长征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4号飞船飞向苍穹。
    火箭行远。喷射的尾焰,划出一道闪亮的轨迹,记录着中国航天一次次直冲云霄的飞天壮举,成功镌刻出一支英雄部队在中国航天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
    用国产燃料发射第一枚近程弹道导弹;发射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地地导弹;
    在我国本土上发射第一枚导弹核武器;
    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发射我国第一颗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向南太平洋发射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
    完成我国第一次“一箭三星”发射;
    完成我国首次为国外卫星提供的发射搭载服务;
    发射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1号。
    这支功勋卓著的部队,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组建44年来,官兵们献身大漠,矢志国防,圆满完成了我国所有地地战术导弹、绝大部分战略导弹的首发试验和千余枚各类火箭导弹试验;成功发射了4艘“神舟”号飞船和33颗卫星的测试发射任务。伴随着辉煌,这里共走出了27位将军和近百名航天专家。2000年,该站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突出贡献奖”。同年11月,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为他们记集体一等功。2002年3月25日,江主席为他们题词:当科技尖兵,做航天先锋。功铸九天
    ——记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转帖解放日报]
    本报通讯员 刘程 刘冰 本报记者 李文祺
   
    我国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去年底的12月30日凌晨,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银白色的长征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4号飞船飞向苍穹。
    火箭行远。喷射的尾焰,划出一道闪亮的轨迹,记录着中国航天一次次直冲云霄的飞天壮举,成功镌刻出一支英雄部队在中国航天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
    用国产燃料发射第一枚近程弹道导弹;发射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地地导弹;
    在我国本土上发射第一枚导弹核武器;
    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发射我国第一颗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向南太平洋发射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
    完成我国第一次“一箭三星”发射;
    完成我国首次为国外卫星提供的发射搭载服务;
    发射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1号。
    这支功勋卓著的部队,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组建44年来,官兵们献身大漠,矢志国防,圆满完成了我国所有地地战术导弹、绝大部分战略导弹的首发试验和千余枚各类火箭导弹试验;成功发射了4艘“神舟”号飞船和33颗卫星的测试发射任务。伴随着辉煌,这里共走出了27位将军和近百名航天专家。2000年,该站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突出贡献奖”。同年11月,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为他们记集体一等功。2002年3月25日,江主席为他们题词:当科技尖兵,做航天先锋。
无畏拓进,搭起中国走向太空的“天梯”
   
    在嘉峪关长城以北,平坦无际的戈壁滩中,一座高耸入云的火箭发射塔,昂首直指太空。这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是“神舟”飞船进入太空前陆上最后一个停泊地,是中国万里“天梯”的起点。天路迢迢,官兵们用无畏的开拓精神,托举中国航天走向深邃的宇宙空间,一次次震惊世界。
    1999年7月,“神舟”1号飞船腾飞的步伐日益临近。此时,30名官兵正在狭小、密闭、昏暗的运载火箭燃料储存罐内清理罐体内,用酒精一点点擦拭罐体。呼出的水汽在面具上凝结,很快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他们就干脆摘掉防毒面具,任凭四处弥漫的高浓度酒精刺激得泪流满面,连续奋战了27天。人们记得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前夕,也发生了同样的故事。为防止火箭燃料加注设备有沉积物堵塞,他们跳入毒气弥漫的硝酸储罐内,反复检查和清洗罐体,连续奋战7昼夜。官兵们在这个危险的岗位上,折射出他们在通天路上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中国的通天路铺下第一块基石的年代。
    那是1960年11月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地地导弹静静地矗立在发射场上。操作手赖继丛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发射按钮。远处的指挥席上,亲自主持发射的聂荣臻元帅投来关切的目光。
    一个多月前,由于国际形势骤变,某国政府单方面撕毁协约。原本由国外进口的火箭燃料和加注设备永远也不可能运到了。专家撤走前留下一句话:“中国的导弹在几年内是上不了天的。”
    “就是当掉裤子也要闯出一条中国的飞天路!”不服输、不信邪的官兵立下雄壮誓言,在缺资料、缺设备的困境下,开始了中国航天艰难的奋飞。白天,他们顶着烈日扛水泥,搬砖头,打地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夜里守着煤油灯啃书本,画电路图,拿着用罐头盒、三合板制作成的简易训练模型探讨。然而,戈壁滩弥漫的风沙无时无刻不在显示着它的威力。一个深夜,狂风掀翻了帐篷,官兵们自发脱掉衣服盖在测量仪器上,身体被砂石打出道道血痕;一位女技术员为追赶一张精心绘制的图纸,永远地消失在大漠深处。
    于无路中求索,在艰难困苦中突破。没有燃料,就研究探索使用国产燃料的新方法;没有起码的加注工具,就将打气筒改装成抽气筒,冒着生命危险把易燃易爆的导弹燃料缓缓抽入一只玻璃瓶内,再倒入加注车中。困难挡不住中国人迈向太空的脚步。寄托着强国梦想,导弹在天空拉出一道洁白的烟云,准确命中目标。聂帅激动地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一枚争气弹,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中国从大漠开始了迈向太空的长征。太空之门,为无畏的勇士敞开。“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火箭旁。”发测站“七勇士”来到了距离导弹核武器发射场不过百米的指挥室。这时,兰新铁路停运,西北航空线关闭,几百公里内数以万计的居民紧急疏散。
    为铸造中国的核盾牌,打破世界超级大国关于“中国有弹无枪”的谬论,1966年,我国首次导弹运载原子弹发射试验在即。操作手田现坤胆大心细,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进行导弹与原子弹的对接。为操作方便,他脱掉皮衣,摘掉手套,半蹲在弹头与弹体的狭小缝隙间,连续工作了近2个小时,手和脸严重冻伤,鞋底粘在金属框架上,终于完成了上百个连接点的操作,被同事们抬了下来。而导弹在“七勇士”的操作下拔地而起,准确地在预定区域爆炸。“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和核打击能力。
    奋斗伴随着艰辛,艰辛孕育着希望。从第一枚导弹到第一颗人造卫星,从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到第一艘“神舟”号飞船,官兵们在搭建“天梯”的征程中,创造着一个个奇迹。2002年12月,承载着“神舟”4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昂首矗立在发射塔架上,这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行试验。然而,官兵们却面临载人航天发射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发射场遭遇了有史以来罕见的严寒,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度,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度!
    官兵深知,低温对火箭发射意味着什么。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后59秒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火箭助推器下端体接头的O型密封圈在低温下失效。
    “神舟”4号飞船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发测站到了没有退路的紧要关头。为确保设备可靠运行,指挥部决定对60多米高的船箭塔组合体采取加温保温措施。运载火箭助推器发动机启动活门前,一根约1米长、直径为150毫米的裸露管道没有逃过发射测试人员的眼睛。一旦温度下降至零度以下,火箭将无法点火。
    经过缜密的低温试验,技术人员用阻燃保温材料,甚至是100多条棉被将火箭的关键部件裹得严严实实。大漠之夜,寒风呼啸,哈气成冰。为防止气温突变,官兵们轮流值班监控,像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连续4昼夜守护在发射架旁。
    “90分钟准备!”
    “活动发射平台4根防风拉杆没有复位。”操作手向指挥员紧急报告。
    火箭若在这种状态下点火,势必造成箭毁人亡的巨大灾难。关键时刻,官兵们忙而不乱,反复打开放气阀。一个防风拉杆收回了,另外三个在严寒中却依然纹丝不动。
    时间紧迫,刻不容缓。“采用‘反丝螺旋顶’法”,指挥员果断下令。凭着平时练就的硬功夫,操作手终于把另外3个防风拉杆也顶了回去,为顺利发射抢回了宝贵时间。
    “神舟”4号飞船发射一举成功,而且整个发射比工艺流程提前了2天,发测站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新纪录,也创造了世界火箭低温发射的奇迹。发射测试站为中国航天书写下了新的一页。
挑战艰险,将成功构建在创新基石上
   
    创新,写就了一部中国航天发射史,也突显了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风采。4月中旬,记者在发射测试站官兵日夜奋战的“神舟”飞船测试厂房门前,目睹了一次飞船与火箭组合体的转运演练:只见上百米高的运载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大门缓缓开启,活动发射车载着数十米高的飞船和火箭的组合体,沿着1500米长的轨道平稳地驶向发射架。垂直组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进行远距离测试控制的“三垂一远”新模式,是我国发射测试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成果,标志着我国航天发射测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74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在即。就在发射程序进入“1分钟准备”的关键时刻,卫星操作台控制员突然发现星上大部分仪器断电。当指挥员杨桓接到报告时,离火箭点火仅差13秒钟。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桓果断下令“停止发射”。发测阵地17个分系统的指挥员听到口令,立即按原定的应急预案,有条不紊地退出发射程序。这时,一丝不慎便可能发生操作上的重大失误,加满推进剂的火箭便会就地爆炸,连同发射架毁于一旦。杨桓明白,根据返回式卫星发射规程而特别建立的正样星发射应急处置方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同样是创新的成果。
    “中国走向太空的每一个脚印,无不是铺设的一块块创新基石。”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这样对记者说。载人航天工程实施前的几十年,我国航天发射一直采取分段组装、分段测试、分段转运的“三分段”模式。这种模式测试项目重复,试验周期长,可靠性也不高。要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必须自主建立全新的发射测试技术模式。
    当时,世界航天发达国家采用包括“固定”、“三垂直”、“三水平”等多种发射测试模式。其中,“三垂直”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火箭和飞船的状态不变,从而极大地提高测试发射的可靠性、安全性,特别是对发射场的高效利用是原来任何发射模式不可比拟的。但建立这种模式技术难度大,我国在这一领域几乎没有任何经验技术可以借鉴。
    创新就要勇于抢占世界航天技术前沿。发射测试技术专家们经过艰苦论证,勇敢地向这一新技术发起了冲击。他们认真分析了国外航天发射场的结构特点,按照《我国航天载人发射的工艺流程》,历时多年创新形成了一套适应“三垂一远”要求的发射模式和方法。为熟练掌握垂直转运新技术,官兵们在反复训练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大胆创新,克服了转运车变速时必须先停机再变速的难题,实现了不停机变速转运,使转运一次定点误差从15毫米缩小到3毫米。
    实施载人航天发射时,发射场指挥监控系统要对发射场7大系统和数千台套设施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集中处理,并以智能化辅助决策的方式供指挥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决策,数据量之大超乎想象。航天技术发达国家的航天发射场普遍采用了C3I系统,这一系统可实施对发射测试全过程、靶场设施的全面监控,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稳定可靠。我国航天发射技术想要在国际航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自主攻克这项关键技术。通信指挥室的技术人员担负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他们将发射场20个接口系统10000多个信息流量逐一进行分析、优化和处理,编写了24套应用软件累计数百万行的程序,翻译整理的技术文献摞起来足有
    一人多高。
    一次次测试失败,又一次次推翻重来。3年的艰苦攻关,终于,一套集指挥控制、网络通信、辅助决策、信息显示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发射场自动指挥系统研制成功。这是目前国内发射场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指挥监控能力最强的发射测试指挥监控系统,其综合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达到了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
    靠不断的技术创新,发测站突破了载人航天发射的一些关键技术,使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各种功能和先进技术不断完善,成为我国目前技术最先进、设施设备最齐全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在我国4次“神舟”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发测站仅用90分钟就完成了船箭组合体的垂直转运。发射工位占位时间由以前的10至15天缩短到3至4天,这样,发射场仅用15天准备时间便可再次利用,适应了今后空间对接、空间救援等应急发射的需要,奠定了我国发射测试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砺炼作风,锻造决战决胜的航天精兵
   
    2001年8月,“神舟”3号飞船的三个舱对接后,技术人员在进行测试时,突然发现穿舱插座有一个接点信号不通,立即引起了发射测试人员的高度关注。
    “插座接点都是双备份,不会影响测试,一般也不影响发射,”协作单位的技术人员这样解释。
    “航天发射哪有‘一般’,地面的问题必须在地面解决,这是铁的纪律!”发测站“固执”地要求进行全面复查。这意味着地面发射系统加注、供气、供配电等94个专业的2700余台(套)设施设备将要超过检修期,必须重新按照标准检修一遍,工作量整整增加了一倍。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测试发现数十个插座全有问题!为了确保“神舟”3号飞船与载人时的技术状态完全一致,发测站果断提出:“按载人飞船要求必须更换全部不合格插座!”于是,所有插头重新设计、评审、生产,然后重新安装。在此过程中,发测站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把关,2000多个焊点,每个都做到严格记录,没有发生任何闪失。
    航天无小事,成败系于毫发。世界航天史上,因不起眼的小问题而酿成重大事故的例子屡见不鲜。1992年,我国澳星发射失败就是因一颗比米粒还小的多余物所致。教训和挫折留给他们的是更为牢固的纪律观念:严谨细致、作风过硬。
    一根小白毛的故事流传至今。60年代中期,在某型导弹发射任务的最后阶段,操作员王长山发现弹体内部一处插头接点上有一根几毫米长的白毛。为防止通电接触不良,确保试验任务万无一失,他连忙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细铁丝挑,但都没能取出来。最后,王长山用一根猪鬃,费了很大劲才把这根小白毛挑了出来。在现场的钱学森知道后,把这根白毛收藏起来说:“我要把它带回北京,这是作风细致最典型的事例,每一个科技人员都应该从中受到教育。”
    30多年后,同样的一幕上演。在对发射“神舟”1号飞船的火箭电机驱动器进行单元测试时,利用系统女操作手杨晓娟突然听到一声极不易察觉的异样声响。凭经验,她断定是多余物在作怪。经严格细致检查,果然在驱动器内部发现了一根长约8毫米的多余物。
    成功离不开官兵们雷厉风行的干练作风和精湛技艺。1999年11月20日,“神舟”1号飞船进入30分钟准备程序,发射塔架缓缓展开。突然,操作手祝亮发现火箭精瞄显示仪表指针出现左右微摆。精瞄是否准确,直接关系火箭射向。若方向瞄偏了,飞船就无法进入预定轨道。箭在弦上,万分危急。祝亮急忙向指挥员报告,并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自己的分析结果:发射塔架打开后出现的电磁干扰,影响了精瞄电路的稳定,请求立刻对火箭进行人工精瞄。刻不容缓,赵敬华、岳全龙等几位技术人员迅速进入岗位,通过肉眼观察,手动调整,终于抢在发射前10分钟对火箭实现了精瞄,确保了飞船发射成功。
    记者了解到,在历次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中,发射场有5000多套设备、1000多个岗位参加载人航天发射任务,技术空前密集,系统极为复杂。发测站加大建章立制、科学管理的力度,不断强化纪律观念,针对发射测试十几个阶段、100多个节点的技术安全控制过程,建立完善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和安全预案,形成了载人航天发射质量管理的新体系,实现了发射场质量管理控制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规范化的跨越。在“神舟”4号飞船发射任务中,官兵们对测试厂房8000多个插头、火箭系统1160个对接插头、412件火工品,逐一检查核对3遍以上,并采取了科学有效的状态参数表格化管理,做到不下错一个口令,不做错一个动作,不减少一个项目,不漏掉一个数据,不放过一个异常现象,确保了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
奉献忠诚,把赤子情怀写在茫茫大漠
   
    大漠深处,革命烈士纪念碑如火箭般直指苍穹,记录下中国航天跋涉太空的悲壮征程。纪念碑下,600英烈默默地排成10列军阵,向着西北方向10公里处的发射场投以永恒的注视。
    38年前的那个黄昏,发射阵地附近的火箭推进剂突然失火。当了5年加注手的王来深知,在能够推动火箭升空的特种燃料面前,人的躯干等于什么。此刻,战友周孟山正被火舌吞噬,24岁的王来不顾一切地从10多米外冲来相救,特种燃料的气化分子顷刻使王来成为一支“火炬”。为保护试验设备,王来留下最后一句吼叫:“别过来!”便义无反顾地奔向戈壁滩,身后留下38个焦黑的脚印。他牺牲后23天,使用特种燃料的某改进型导弹首发试验成功。在那火箭腾空的熊熊烈焰中,有着王来那青春火焰的闪光!
    高级工程师胡文全,这位哈军工第一期毕业生,在来到大漠的第28个除夕的那一天,被同事们强行送进医院。望着已经扩散的癌变切片,医生们惊呆了:“他是怎么挺过来的!”其实,病痛早就向胡文全发出过无数次警告,可攻关课题一道接一道,他哪肯把时间浪费在病床上。手术后的第3天,他坚持下地投入工作。就在与同事们一道探讨有关雷达设备的技术问题时突然倒下,为国防科技事业燃尽了最后一点光和热。妻子扑在他的遗体上悲恸欲绝:“你走前把工作安排得周周到到,却没有给家里留下一句话……”
    英雄去了,他们的鲜血浸染着千里大漠,他们的灵魂仍在发射场上闪烁着光芒。“神舟”1号飞船发射首次综合演练中,就在进行氧化剂塔上打回流时,易燃易爆的火箭燃料突然发生泄漏。管道走廊里带有剧毒的浓烟滚滚而来。官兵们冒着生命危险冲了进去。时值戈壁酷暑,地表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厚厚的防护服捂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湿透的衣服紧紧贴在身上。有的脚肿得起了泡,有的几次晕倒在地上,但谁也没有退缩,凭着超人的意志,连续奋战6小时,硬是将泄露的燃料一桶桶提出来,全部清理完毕,排除了险情。
    又一次新型导弹发射试验,氧化氢在加注中突然在强大的压力下向外喷射,爆炸随时可能发生!操作手刘厚德顾不得戴上防毒面具和胶皮手套,疾速扑上去,用手拼命封堵,烈性腐蚀液把手烧起串串血泡,他强忍着巨痛,关闭了活门。另一位操作手田发森冒着生命危险赶来援助。他侧着身子爬进火箭仓里,溢出的推进剂像滚烫的热油一样滴进脖子。田发森坚持了40分钟,终于将泄漏的推进剂擦拭干净,嘴唇被自己咬掉了皮却浑然不知。重大事故避免了,导弹随后发射成功。两位操作手的身上却留下了永久的伤痕。
    伟大的事业需要勇于奉献的开拓者。生与死、名与利、得与失,官兵们面临的选择远不止这些,承受的痛苦也远不仅是这些。2002年元宵之日,工程师贺建国踏上西去的列车,从冰雪覆盖的黑龙江直奔大漠。已经确定转业的贺建国正在家联系工作时,接到紧急电话:“‘神舟’3号马上就要发射,加注系统缺少人手,你最熟悉这个岗位,来一趟吧。”二话没说,他千里奔波,立刻投入岗位。2001年,“神舟”2号飞船发射筹备进入关键时刻,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工作开始了。82名已经宣布退伍的战士向站党委递上请战书:津贴一分不要,一定要亲手把飞船送上天。江苏籍战士查伟勇,为此放弃了某公司派其到美国深造的机会。飞船成功进入轨道。82名老兵眼含热泪,恋恋不舍地告别心爱的发射架,成为当年全军最后一批离队的退伍兵。“母病重,盼归”、“母病危,速回”、“母病逝”。战士刘党生揣着这三封让他撕心裂肺的加急电报来到了“神舟”1号飞船发射的岗位上。……
    长风呼啸,吹送着英雄壮丽的赞歌;大漠无垠,承载着赤子无悔的情怀。不久的将来,龙的传人就要从这片大漠走向遥远的太空,去实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那惊天的轰响和奔腾的火焰,是他们用生命和赤诚为祖国书写的传奇。
    (本报北京6月9日专电)
中华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