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学者与林毅夫商榷:中国奇迹如何继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13:49

十二学者与林毅夫商榷:"中国奇迹"如何持续?

  【观察者网按】即便在“中国崩溃论”最喧嚣的时候,林毅夫教授也保持着对中国经济的乐观态度。乐观基于对自身研究工作的信心,以《中国的奇迹》为代表,这个研究工作的大部分结论都被近二十年的中国发展所验证。也正因为对中国经济的持续乐观,无论学界还是普通公众,关于林毅夫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他也时常被贴上“政府派”这样的标签。但宏观事实的发展,令各种贴标签式争论失去了意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严肃理性讨论和思考的重要性。
10月初,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为林毅夫、蔡昉、李周三人《中国的奇迹》发表二十周年暨新版出版召开座谈会(这次会议或许会以“滴水湖会议”的名字载入史册),华生、史正富、张军、张曙光、韦森等10多位学者,在高度肯定林毅夫等三人《中国的奇迹》的成就之后,针对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以及近些年来他的很多代表性言论,诸如中国经济还有20年8%增长潜力,提出了中肯甚至严厉的批评意见,场面颇为壮观。这10多位学者的提问和意见,基本能代表绝大多数经济圈学人对林毅夫著述的看法。
此前观察者网也曾组织刊登莫干山会议资深学者与青年学者关于土地私有化问题的争议,华生周其仁贺雪峰等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争议。在如今学者间争论动辄堕入意气用事或者人身攻击的舆论背景下,此番滴水湖会议无论政府派还是市场派,无论左右各种光谱,不贴标签的学术争鸣实为近年来罕见。上一次这样理性包容的争论大约是陈平教授与茅于轼关于真理标准与西方经济学的讨论。观察者网受邀参加此次滴水湖会议,本着学术争鸣推动中国思想发展的态度,经主办方授权,观察者网刊发其中12位学者的发言摘选,供读者思考。文章按发言顺序排名。林毅夫教授也专门对数位学者的批评做了非常详尽的回应,授权观察者网发布,敬请期待。以下为12位学者质疑林毅夫发言。

《中国的奇迹》关于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以及解释框架,二十年来不断被中国的发展验证
周八骏:新结构经济学应对全球巨变做出回应

首先是对新结构经济学的评价。以一个学派的要件来判断,新结构经济学可以说是经济学的一个新流派。经济学是从西方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经济理论也被西方认同是经济学发展的一个硕果。毅夫的新结构主义,是从亚当·斯密的基本方法出发,阐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所体现的经济规律。从他所使用的学术概念和分析方法看,有很深的西方经济学根底。
然而,他所研究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于是,就产生一个重要问题:是不是可能或可以将西方经济理论中具“种子”性质的元素,移植中国经济的土地,种一棵能够同西方经济学大树媲美、具中国和东方色彩的新的经济学大树?
果如此,新结构经济学就不仅属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而且是中国人所创造的现代经济成果的一个理论概括,属于中华文明崛起的一种表现。
第二,新结构经济学作为中国改革以来经济发展的理论概括,固然是在开放条件下,却侧重于中国自己的因素。譬如,讲要素禀赋及其结构,是从一国出发。如果过去这样的分析框架大体成立,那麽,面对正在急剧转变的全球金融经济政治格局,展望未来,是否应当重视国际因素?
今年8月,奥巴马公开批评中国搭“便车”。这样的观点,前两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希拉里也说过。相比较,过去30多年,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不同程度的受害者。改革开放战略是与全球经济政治条件相配合,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正成果。我们不能同意奥巴马等人批评中国从全球条件中获益而未提对全球经济所做贡献。然而,新结构经济学对于全球巨变缺乏反应,需要顺应全球金融经济政治结构全面重整而予以弥补。
众所周知,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发展回合谈判陷入了绝境。2013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最后一刻达成一个局部的贸易投资便利化协议,但是,今年7月31日,因为印度等几个主要国家反对,没有完成国内相应立法,又一次夭折。
全球经济秩序发生如此急剧深剧变迁,不能不启发我们思考:新结构经济学所强调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是继续着眼于国家与国家的对比,还是应当引入外部条件约束?外部条件约束,扭曲以国家间比较而成立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这是经济规律性表现,抑或是非经济规律性表现?中国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应该解答这一重大课题。
张曙光:中国爆发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我只想谈一个问题,按照他们的理论,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做了一个预测,就是中国从2008年到未来的20年,还有8%的增长。但这里边有几个问题恐怕需要进一步思考。
刚才周八骏也讲了,一个是整个世界形势的问题。这30年来,国际上的形势相当好,给中国提供了这么一个开放的、和平的环境。未来的20年里面,世界的形势会怎么样?前20年中国和美国利益相对一致的方面多一些,到现在中国强大了、发展了腰杆子硬了,美国也感受到中国的威胁,摩擦可能会增多。目前的现实也说明了这方面的问题。
另外,作者依据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与当时最发达国家的差距,与我们目前与最发达国家差距的水平相当,然后推算未来20年中国的增长潜力。我觉得这个问题也需要考虑,这几个国家和中国的情况可能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会不会影响结论?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台湾经济学的主流是自由主义经济学,进而主导了台湾的经济政策方向。我最近读了蒋硕杰、邢慕寰等人的著作。他们反对凯恩斯主义的低利率和低估本币的政策,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利率应该按照市场利率,政府不应该管制汇率。台湾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政策就开始朝这个方向走。
可以看看,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在这两个基本要素价格问题上,到今天仍然处于扭曲的状况。虽然台湾的政策实践中也有一些反复,但问题没有我们现在这么严重。这样一比较,我倒觉得,你们的预测可能需要留有一些余地。
还有一个问题恐怕还值得研究。未来可能会发生危机,当然他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日本就遇到了两次石油危机,但日本的应对能力非我们能比。在最近的30年中,虽然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但是中国都处在危机的边缘或者说危机发生在我们的门外,对我们来说影响不是那么直接。未来我们可能发生危机。要知道,危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未来的不确定,你现在的政策能不能应对?
最后还应该考虑一个问题,就是现在中国的状况。毅夫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但是整个社会上的信心是怎么样的呢?可以看到一个基本的问题,因为产权的保护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多官员都把财产转移到国外,把老婆孩子送到国外,民营企业家也因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不官商勾结,向政府寻租,要不捞一把就走,一般老百姓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到底有多大?
恐怕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讨论这些问题。从实际出发,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未来20年增长8%的目标恐怕难以实现。
补充一点:在讨论《新结构经济学》时,毅夫说他讲的是增长潜力。我曾经指出,既然如此,就应当根据决定经济增长潜力的因素进行分析,但作者始终没有做出这方面的分析。
胡汝银:中国并不严格按照比较优势发展

毅夫等三位作者一直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锲而不舍,这个理论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在于它对中国经济实际增长过程的解释力,我觉得还是比较有限的。
按照这个理论本身,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对中国传统的重工业主导的中国赶超经济战略的修正。中国其实就是采取东亚国家的政府主导和出口导向的做法,当然有比较优势的原因存在。但在中国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存在,就是我们的出口导向,都有出口退税,以及外资大量引进,并且政府为此提供了大量直接的、间接的财政补贴。没有这个财政补贴,中国不可能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重镇,比如说税收“三免两减半”以及土地优惠。
如果经济转型了取消补贴了,中国经济下一步会不会有高速增长?在毅夫你们三个人的模型里面,应该可推导出下一步的改革方案,但我觉得里面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缺失。
第二个是对“华盛顿共识”的背离。我同意毅夫三个人的观点,在一个新兴的国家里,在制度性的基础设施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在市场结构、产业组织没有形成竞争性结构的情况下,一下子把市场放开,最终不可能形成完善的竞争机制。这个竞争机制是要培育的。除了企业经营自由化、市场比较放开、投资比较放开外,地方政府对中国经济增长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的发展,并不严格按照比较优势实现。在中国,所有的行业过去几乎都是发展很快的,除了有比较优势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其他行业也发展很快。为什么发展很快?是因为地方要提高GDP,导致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竞相提供优惠政策。但也导致了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
所以中国面临的很多问题,是政策性的问题还是制度性的问题?下一步的改革应该怎么改?经济组织体系和制度环境、激励机制应当如何设计?我觉得这里面需要有更多的探讨和反省。
张幼文:要素集聚才是中国发展模式最主要特点

在林教授等三位学者的书中我发现,对中国奇迹这个模式的提法是发挥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这个提法,在理论上可能不确切,在实践上不反映中国现实。
首先发挥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这个提法,同时运用了两个最经典的贸易理论概念,这两个经典理论的主题和方法都不同。比较优势理论,核心是强调自由贸易比保护贸易好,贸易是有利的;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是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用要素的密集性分析。
为什么是劳动密集型出口而不是资本密集型出口?是因为这两个理论的研究方法不一致。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不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不一致决定了比较优势必然存在,落后国家也有比较优势。但是要素禀赋论并不假定各产业间生产力不一致,它假定各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不一致,由此产生了某种要素更具有经济的副业性,所以会有生产、出口此类产品和产业。
如果现在提发挥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就产生这样的一些疑问:廉价劳动力本身不是一个产业的名称,是一种要素。如果我们说发挥廉价劳动力产业的比较优势,也许从逻辑、概念上是确切的,因为它比较优势讲的是产业。或者我们讲发挥廉价劳动力的绝对优势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也是正确的。任何一个国家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要有绝对优势而不是相对优势。
林教授在书中分析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开始,对亚洲“四小龙”也提出了比较优势战略。比较优势,在这个提法当中可能被泛化了。比较优势是一个普遍规律,讲比较优势战略,实际上是强调注重贸易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发展,反过来就是不主张保护贸易、进口替代。比较优势是自由贸易战略,不在于用哪种要素密集型产业。
另外,如果我们只说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忽略中国发展模式的最主要特点。我们看到中国发展模式最重要的特点,不是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发挥,而是要素集聚。就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高级生产要素,技术、品牌、管理、国际市场网络、高级人才等,这些高级生产要素流入中国,使用了中国的闲置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使两类要素合在一起形成出口能力,销售到世界。所以要素流入,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特征,也是开放性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如果我们要探讨中国模式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还有一条,就是政府在这个当中的作用。如果我们可以界定中国开放模式是一种要素集聚型的发展战略,同时也启发了我们下一阶段的发展道路。过去我们的发展靠要素流入,未来就需要要素培育和获得。所谓要素培育就是利用现在的资金和发展条件,培育我们的高级要素。 “创新驱动”,就是这个概念,以此培养我们的人才和技术。所谓要素获得就是通过并购,迅速获得国际大企业的技术、品牌和全球经营生产网络,这是下一阶段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史正富:“有为政府”决策失误怎么办?

我认为刚才几位有点误解,这本著作并不是简单地指出哪个要素比较重要,而是说,某一要素之所以能成为筛选产业的依据,是因为当时当下这一要素禀赋能够作为基础,使这个国家产业向上迈进。以今天的要素禀赋作为起点,向下一个产业结构所需要的要素禀赋转移,这个过程相比一次性跳跃式的转移,相比以模仿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赶超战略要更为可行。
这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认为这个是关键点。如果我们对这一关键点有共识,那么《中国的奇迹》对整个中国体系的理论架构就会有相当大的解释能力。
另外,我对两点有所保留。一是用动态比较优势和结构升级的理论解释中国的发展,虽然有很强大的解析能力,但还不足以解释中国发展中的众多现象,如就像胡汝银和张幼文所提到的外资,外资背后是中国的体制,是GDP锦标赛。如何进行扩充,将其纳入新结构经济学也是需要解决的。
二是毅夫所说的“产业甄别”,如果政府甄别错了怎么办?谁能保证政府就能选对优势部门?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做一点补充。前面胡汝银提到财政补贴,张幼文讲要素集聚的作用,认为FDI到中国来很大的原因是,中国是投资成本的洼地。但中国怎么就变成投资成本的洼地了呢?所以,他们谈到了由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体系。
但问题又来了,财政补贴弄不好是会扭曲市场的。我要说的是,在中国当今的投资体系中,财政补贴实际上是由竞争性的地方政府提供的,但这实质上不是补贴,而是对未来收益分享权的投资。
为什么这么说?过去30年,虽然补贴了大量的开发区和招商引资企业,但同时地方政府拥有的自有资产是也呈现出爆涨性、革命性的增长。分税制实行之初,地方政府一穷二白,总体来看,全国的地方政府普遍处于破产状态。虽然现在天天说地方政府的负债率多么多么高,但与当时相比,其资产负债率要低得多。将财政补贴变成了对未来收益权的投资,这是中国经济为什么成功的原因。
回过来看我前面提出的问题,即政府能否甄别优势产业。既然地方政府将补贴当作投资性的行为,那么,实际上他们的产业选择也会跟本地的地方情况或者说资源禀赋、本地的比较优势挂钩,而不单单看国家层面的比较优势。我们看到过去一、二十年,地方政府制定的“五年规划”不断变化。从早期照搬中央文件,到现在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基于本地优势。
用演化主义的观点来说,在地方政府竞争创造的演化体系中,大家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升决策水平。有些人把地方政府看成静态的,但实际上,要从动态看,它们和企业家、市场体系有很多共同点。市场体系中的决策失败也比比皆是,失败的被淘汰,留下来的就是有竞争力的,大家都在学习别人的经验,但永远都有被淘汰出局的。当然还要结合宏观形势和外部形势,如果能进一步将地方政府的动态行为分析纳入新结构经济学,对中国道路的解释能力会更强。
张军:未加入90年代后的宏观改革是个遗憾

这本书虽是1994年出版的,但从它的章节来看,更多的内容还是讲80年代中国的改革。而80年代中国经济的改革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微观改革优先,基本上不怎么涉及到宏观经济层面的改革。
《中国的奇迹》给出的分析框架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框架,它强调一个经济体制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发展战略;一是宏观的环境;最后是微观的机制。但是这本书的分析重心在说明中国改革后的发展战略和微观机制是如何推进改革。
因为没有涉及90年代以后中国在宏观结构改革上面所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些改革举措,就显得是缺失了重要一环。问题是,这个书在1999年的修订版里依然没有把这么重要的宏观层面的改革纳入分析框架,现在的新一版里面也没有。这样的话,这个缺失今天就变成一个遗憾了。
依我看,中国经济的宏观改革其实是在1993年以后开始的。1993年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我认为是开启了整个治理宏观结构和经济波动的重要制度改革,再加上当那个前后推进的银行与金融体制的改革,特别是不允许地方财政从银行透支,以及之后几年对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等,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改革当中解决经济大起大落或宏观不稳定的重要改革。
如果把宏观经济的管理纳入《中国的奇迹》的分析中,就可以回答今天经济学家关于中国奇迹是否能延续,以及还能延续多久的很多问题。
回顾35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全貌,我倒觉得增长战略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战略选择的转变可能更重要,因为事实证明,如果一个经济不能够根据变化的宏观条件和环境做出增长战略的调整与转变,要保持长期的经济增长是非常艰难的。
所以,我想“中国的奇迹”应该不仅仅是因为增长战略发生了一次转变,更重要是,35年来在每一个遭遇冲击和挑战的十字路口,它的战略都要做出相应的和适时的调整与改变。所以我觉得战略的调整比战略的选择对于长期的增长与发展更重要。
华生:要多讲如何从增长潜力变成现实

如果对《中国的奇迹》做一个历史的总结,它已经被证明了其结论的正确性。因为它已经正确地预见了中国经济在那时之后20年的增长,这个已经成了历史。但里面的解释确实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真正有意思的是,实际上大家现在提出的各种批评、质疑或者猜疑,最主要的不是在于过去,而是在于今后。据我所知,毅夫讲的今后还有20年的高增长,很多人是有保留意见的。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过去我们成功了,因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引进了市场,因为我们学了西方;今天还存在问题,是因为我们没有全学,学得不够彻底。所以他们的逻辑跟毅夫、蔡昉的逻辑是相反的。你们的逻辑是说,我们过去是引进了一部分,学习了一部分,还搞了另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成功了。真正的分歧在这里。
所以我也有一个建议。我理解毅夫讲的是说今后的高速增长的潜力,所以以后可能你要把这个潜力强调出来,因为确实从潜在到现实是有一个非常大的距离。
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次来讨论。第一个层次就是有没有高增长可能性,有没有这个潜力。第二个问题当然是我们大家包括社会各界最关心的,也是最核心的,怎么把这个潜力,即便只有百分之几或者是百分之几十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怎样从潜在变为现实?说实话毅夫最新一版《中国的奇迹》长序没有完全说服我。因为过去是这么一条路,今后继续走这条路就可以了?这个我跟很多反对者一样,我跟他们的观点有相同之处,光说这个恐怕不够。所以我倒建议你们三个作者是不是能够在今天再合作一本,来回答经济继续增长怎么从潜在变为现实,要变成现实还要解决哪些问题。
比如与我们今天发展程度相同的国家历史上不少,但光拿成功者来证明我们也可以有高增长,理由就不够充分,因为失败的案例更多。
再如毅夫讲新结构主义经济学,我们处在这个时代最大的转型是,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结构转变。但是说实话(这本书)我从头到尾也没看到毅夫提到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如果脱离了这个最大的结构转变,来谈这个时代还是有问题的,这里要回答的事还不少。这也是他们三个作者在今天面临的新挑战。
韦森:不应忽视市场和政府的作用

针对《中国的奇迹》,我写了一万多字的书评,在书评的最后一部分,我就中国经济过去35年高速增长的原因,谈了自己的五点看法。在这里我只讲其中的两点: 第一,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首先要归因为1978年以来的市场化改革,即有市场经济,才有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纵轴为经济总量,单位亿元。1952年为679亿元,1978年为3600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增长的过程,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如果勾勒一个经济总量和年增长率的轨迹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过去30多年中,三次大的改革开放,即1978年的土地承包、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的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以及2001年中国的入世(加入WTO),直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三次高速增长。 沿着这个理念,我稍微再展开一点讲。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经济学要面临一个转变,要把经济是生产出来的,GDP 总量是生产出来的,转向“经济是交易出来的”。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有市场交换和贸易,才有斯密型动态增长,也才有熊彼特式增长;有快速经济增长,才有快速的资本积累,才有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可以说有三种增长方式:只有市场经济才是一个经济可以高速增长的体制,这已经是人类历史所证明了的。
第二,在我们强调市场化改革对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作用的同时,也决不能否定和忽视中国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
多年来,中国政府过多地参与和干预市场经济多有诸多地批评意见,包括我这些年也对此有很多的评论。但是冷静一点想一下就会知道,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如此高速增长,确实与中国各级政府对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是分不开。纵观人类社会历史,还看不到有任何国家和朝代有任何政府,像当今中国各级各地政府这样全心全意地投入经济发展的。
黄凯南:建议凸出制度的重要性

学者一直有后发优势跟后发劣势的问题(林毅夫与杨小凯的争论,前者强调中国的后发优势,后者强调中国的后发劣势),这个争论本质上应该是说到底先发展经济,制度随着发展逐步完善,还是说先完善制度再去发展经济。
制度是一个非常大的体系,从层级看来,我们说合同是可以设计的,这是没问题的,企业的治理结构也是可以设计的,从产权制度、法律和宪政制度再到社会文化制度,建构的力量会逐渐减弱。所以有一些层面的制度它是演进的,很难外生去建构一个完美的制度,在这意义上,制度是内生的。
从定义上来看,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整个技术的进步空间是相对客观的,我们的技术模仿是容易的,制度的模仿是很难的。所以我完全赞同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通过技术模仿来实现后发优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我们可以清晰地描述一个技术进步空间和路径,却很难清晰地描述一个所谓的制度进步空间和路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个理性、可行和有效的发展战略是从技术模仿开始,而类似的宪政制度则是内生于这个过程中。
只要存在充分的竞争,效率原则会起作用,技术和制度会处于协同演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具有普适性的最优制度,任何制度都是内生于禀赋结构变迁和技术变迁中。
我认为在逻辑上来讲,林老师的理论当中存在这么一个预设,该理论的预设是存在一个较为清晰的产业升级图景,所以政府有能力去甄别产业升级路径,它在认知上是没有障碍的,政府是一个新古典的理性政府。这是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理论,而非发达国家的发展理论。后者产业升级的路径充满不确定性。
再提一个建议,因为在林老师的框架当中把制度也当做要素结构,建议把制度的重要性再凸现出来。资本、劳动跟制度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把制度的重要性凸现出来,在它的理论框架当中进一步加强技术进步跟制度变迁之间的关联,这样,在新结构经济学当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充满动态演进的结构变迁。
潘英丽:我的几点具体补充和质疑

我想对这本书的研究做几点补充:
这个书讨论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讲前30年为什么不成功,后30年为什么成功。我想说的是前30年的不成功为后30年的成功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鼓励生育,准确地讲是禁止节育,70年代后期则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为我们奠定了一个倒金字塔的人口结构,包括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和高储蓄全是特定人口结构的结果。
所以我们假定人口的增长速度各个国家没有太大区别,从而忽略中国特殊的人口结构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那就会对我们未来的增长潜力作出不准确的判断。(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口结构奠定的未来增长潜力到底是高还是低,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太多展开。
第二, 涉及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林毅夫教授在出版20年的序中指出本书的研究从增长的本质与决定因素出发,而不是从亚当·斯密分工的切入点来研究,那么研究还是受限于索罗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
我认为市场的规模对经济增长是有很大作用的。我同意韦森老师刚才讲的交易,其实他这个概念也涉及了分工与市场规模的关系,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里面讲的的规模效益、交易费用和分工的效率还是很有意义的。实际上市场规模显然是对增长有直接的决定作用,这就是规模效益,不是简单的三要素。 讨论到规模效益,就牵扯到小国和大国之间的发展战略。小国显然必须参与国际分工,走出口导向型经济。就大国而言,我的看法是,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应该是一个阶段性发展战略,仅仅适用于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就是说贫困的恶性循环要通过引进外资,那么增长发生的前期,有可能国内的市场还起不来,这时候还得借助国际市场来做大人均收入。包括后来的储蓄和消费,都要靠这个拉动的。所以对于大国来讲,出口导向型战略包括禀赋优势可能是阶段性的,这是从内部的规模效应角度来探讨。
第三,我再谈一点产业政策。刚才黄凯南谈了理性政府是产业政策有效的前提。所以在一个产业结构相对简单的发展阶段,政府的产业政策是有效的。进入到一个产业非常复杂的阶段以后,政府的产业政策效果就可能会下降,甚至会出现误判。
其实中国还有一个问题。发改委的产业政策假定它是对的,但是我们所有的地方政府和民间投资都围着发改委的政策去转,而且地方政府追求GDP,给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结果就是个体理性,集体非理性。这就是多晶銈、太阳能之类的行业前一阵严重产能过剩,新兴产业严重产能过剩的问题。
另外关于资本积累,这里讲到资源禀赋的升级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强调资源禀赋升级主要是讲的加快资本积累。资本积累这里面没有明确到底是人力资本还是固定资产。
结合我们谈到市场规模的增长意义,我们觉得在发展战略制定层面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到底是资源禀赋的决定还是市场需求的牵引。从市场需求的牵引来看,未来中国的新兴产业或主导型产业,其实大部分是轻资产的,是人力资本密集型,而不一定是物质资本密集型的。所以这方面的考虑,就算是资本密集型也还要细化,发展战略的制定还是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考虑资源禀赋的优势。
胡必亮:当时我就贴了小纸条说此书市场谈的太少

这本书有三个非常明显的优点,一个我认为有点不足的地方。
首先,这本书比较准确地描述了或者说是解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个基本分析是正确的;又比较系统地立足于中国国情,建立起了基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实践的转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框架。此外,这本书在基本分析方面采取了比较规范的方法,这一点在80年代、90年代是难能可贵的。
这本书出版不久,我就读了。我当然的感觉是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我当时感觉是这本书对于市场的讨论太少了。我今天将这本书的第一本版本也就是1994年出的版本带来了,我当时读完这本书后,用粘贴纸写了两个小纸条。
第一个条子写的是,(前三十年没有成功)“根本问题在于违背了市场规律,而不是赶超战略本身出了问题,是手段出了问题,并不是目标出了问题”。我当时认为,赶超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你赶超的手段出了问题。因此,我当时认为,抓发展战略的转型不一定就是抓到点子上去了,应该抓住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我的第二个纸条上写的是“如果不按市场规律去搞比较优势的话,一样会失败”。我当时的基本判断是,比较优势确实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你的手段不对,你还是按计划的方式去搞比较优势,也是搞不成的。
还有,在作者说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变”时,我在旁边的批注是“这才是对的”。
我当时感到这本书讨论市场太少了。因此,我在相当大程度上同意韦森的看法,没有市场取向的改革,一切都不存在;改革是最重要的,而改革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利用了市场。
黄益平:奇迹如何继续需要做更多研究

林毅夫、蔡昉和李周三位作者应该算是我师长辈的经济学家,二十几年来对我的研究也有很多指导与帮助。看这个书让我体会到在经济发展和改革中适当的政府作用的重要性。
这个话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我的感受特别深刻,也跟我自己学习、工作的经历有关。我在国内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后来到了国外系统学习现代经济学,学完之后就我的立场比较偏向新古典,市场第一。但后来观察经济发展的过程,我们看到其实市场也不是万能的,而经济改革也不能一放了之,当然我还是同意市场化改革是主流。从全球趋势来看,很多其他国家现在也都有类似的反思。
比如说欧美国家在全球危机以后,就对政府在经济当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有许多新的思考。比如这段时间吵得热闹的香港“占中”,我觉得政治问题背后其实主要是经济因素推动,经济问题的背后是收入分配问题,而收入分配的背后就涉及到如何评价小政府和大市场这样一个发展模式,它的优势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这和最近大家都在读的《21世纪资本论》所讨论的问题也有关系。市场可以帮助配置资源、发展经济,但是也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
所以我从《中国的奇迹》学到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存在政府失败,但同时也存在市场失败,这两个都不能忽视。设计改革政策不能一面倒。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面的话说,就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我觉得这个概括很好。
第二,我还想向作者们提一个问题。这个书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发展战略的转换,就是从过去的赶超战略转向比较优势导向发展战略。其实在我看来这说的就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什么叫比较优势导向?就是市场决定什么最合适,我们就发展、生产什么样的产业、企业和产品。
不过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们在讨论比较优势决定的时候,它有一个前提就是所有的价格都是由市场决定的,或者说市场信号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要素禀赋的相对状况。但我们知道中国在改革期间存在非常明显的要素市场的价格扭曲,在产品市场基本上都放开的前提下,推行比较优势导向的发展战略从理论上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实践中又会形成一些什么样的特点?比方说,它对增长是什么影响?对经济结构是什么影响?而对消费又是什么影响?
第三,接下去需要研究的课题。刚才蔡昉老师已经说了,现在大家对中国奇迹的接受度已经越来越高,但是对于这个奇迹能不能持续保持的怀疑态度也越来越普遍。我觉得这个可能也需要从过去改革的策略及其特性来理解并求解。
中国的改革政策有很多不同的概括,我自己的看法是三十多年间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两个双轨制,第一个是国有和民营企业双轨制,第二是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双轨制。无论如何,这个两个双轨制叠加的改革策略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发展过程也很平稳。但现在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下一步还能不能继续平稳下去,因为我们这个过程还没有走完。
一开始张曙光老师说以后危机是很难完全避免的。能不能避免,如果不能避免是怎样的情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还会涉及到多年前关于休克疗法与渐进改革的比较研究。渐进改革的好处是长期稳定的增长,但是如果最后一个坎儿迈不过去,到底是渐进改革好,还是休克疗法好,还真的很难说。
所以说我们现在可能需要做更多的研究来分析下一步的经济改革:一是怎么样把市场化的进程走完,二是如何继续保持相对平稳的过渡。

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GuanChaZheWang/2014_10_30_281172_s.s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十二学者与林毅夫商榷:"中国奇迹"如何持续?

  【观察者网按】即便在“中国崩溃论”最喧嚣的时候,林毅夫教授也保持着对中国经济的乐观态度。乐观基于对自身研究工作的信心,以《中国的奇迹》为代表,这个研究工作的大部分结论都被近二十年的中国发展所验证。也正因为对中国经济的持续乐观,无论学界还是普通公众,关于林毅夫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他也时常被贴上“政府派”这样的标签。但宏观事实的发展,令各种贴标签式争论失去了意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严肃理性讨论和思考的重要性。
10月初,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为林毅夫、蔡昉、李周三人《中国的奇迹》发表二十周年暨新版出版召开座谈会(这次会议或许会以“滴水湖会议”的名字载入史册),华生、史正富、张军、张曙光、韦森等10多位学者,在高度肯定林毅夫等三人《中国的奇迹》的成就之后,针对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以及近些年来他的很多代表性言论,诸如中国经济还有20年8%增长潜力,提出了中肯甚至严厉的批评意见,场面颇为壮观。这10多位学者的提问和意见,基本能代表绝大多数经济圈学人对林毅夫著述的看法。
此前观察者网也曾组织刊登莫干山会议资深学者与青年学者关于土地私有化问题的争议,华生周其仁贺雪峰等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争议。在如今学者间争论动辄堕入意气用事或者人身攻击的舆论背景下,此番滴水湖会议无论政府派还是市场派,无论左右各种光谱,不贴标签的学术争鸣实为近年来罕见。上一次这样理性包容的争论大约是陈平教授与茅于轼关于真理标准与西方经济学的讨论。观察者网受邀参加此次滴水湖会议,本着学术争鸣推动中国思想发展的态度,经主办方授权,观察者网刊发其中12位学者的发言摘选,供读者思考。文章按发言顺序排名。林毅夫教授也专门对数位学者的批评做了非常详尽的回应,授权观察者网发布,敬请期待。以下为12位学者质疑林毅夫发言。

《中国的奇迹》关于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以及解释框架,二十年来不断被中国的发展验证
周八骏:新结构经济学应对全球巨变做出回应

首先是对新结构经济学的评价。以一个学派的要件来判断,新结构经济学可以说是经济学的一个新流派。经济学是从西方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经济理论也被西方认同是经济学发展的一个硕果。毅夫的新结构主义,是从亚当·斯密的基本方法出发,阐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所体现的经济规律。从他所使用的学术概念和分析方法看,有很深的西方经济学根底。
然而,他所研究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于是,就产生一个重要问题:是不是可能或可以将西方经济理论中具“种子”性质的元素,移植中国经济的土地,种一棵能够同西方经济学大树媲美、具中国和东方色彩的新的经济学大树?
果如此,新结构经济学就不仅属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而且是中国人所创造的现代经济成果的一个理论概括,属于中华文明崛起的一种表现。
第二,新结构经济学作为中国改革以来经济发展的理论概括,固然是在开放条件下,却侧重于中国自己的因素。譬如,讲要素禀赋及其结构,是从一国出发。如果过去这样的分析框架大体成立,那麽,面对正在急剧转变的全球金融经济政治格局,展望未来,是否应当重视国际因素?
今年8月,奥巴马公开批评中国搭“便车”。这样的观点,前两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希拉里也说过。相比较,过去30多年,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不同程度的受害者。改革开放战略是与全球经济政治条件相配合,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正成果。我们不能同意奥巴马等人批评中国从全球条件中获益而未提对全球经济所做贡献。然而,新结构经济学对于全球巨变缺乏反应,需要顺应全球金融经济政治结构全面重整而予以弥补。
众所周知,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发展回合谈判陷入了绝境。2013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最后一刻达成一个局部的贸易投资便利化协议,但是,今年7月31日,因为印度等几个主要国家反对,没有完成国内相应立法,又一次夭折。
全球经济秩序发生如此急剧深剧变迁,不能不启发我们思考:新结构经济学所强调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是继续着眼于国家与国家的对比,还是应当引入外部条件约束?外部条件约束,扭曲以国家间比较而成立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这是经济规律性表现,抑或是非经济规律性表现?中国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应该解答这一重大课题。
张曙光:中国爆发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我只想谈一个问题,按照他们的理论,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做了一个预测,就是中国从2008年到未来的20年,还有8%的增长。但这里边有几个问题恐怕需要进一步思考。
刚才周八骏也讲了,一个是整个世界形势的问题。这30年来,国际上的形势相当好,给中国提供了这么一个开放的、和平的环境。未来的20年里面,世界的形势会怎么样?前20年中国和美国利益相对一致的方面多一些,到现在中国强大了、发展了腰杆子硬了,美国也感受到中国的威胁,摩擦可能会增多。目前的现实也说明了这方面的问题。
另外,作者依据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与当时最发达国家的差距,与我们目前与最发达国家差距的水平相当,然后推算未来20年中国的增长潜力。我觉得这个问题也需要考虑,这几个国家和中国的情况可能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会不会影响结论?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台湾经济学的主流是自由主义经济学,进而主导了台湾的经济政策方向。我最近读了蒋硕杰、邢慕寰等人的著作。他们反对凯恩斯主义的低利率和低估本币的政策,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利率应该按照市场利率,政府不应该管制汇率。台湾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政策就开始朝这个方向走。
可以看看,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在这两个基本要素价格问题上,到今天仍然处于扭曲的状况。虽然台湾的政策实践中也有一些反复,但问题没有我们现在这么严重。这样一比较,我倒觉得,你们的预测可能需要留有一些余地。
还有一个问题恐怕还值得研究。未来可能会发生危机,当然他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日本就遇到了两次石油危机,但日本的应对能力非我们能比。在最近的30年中,虽然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但是中国都处在危机的边缘或者说危机发生在我们的门外,对我们来说影响不是那么直接。未来我们可能发生危机。要知道,危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未来的不确定,你现在的政策能不能应对?
最后还应该考虑一个问题,就是现在中国的状况。毅夫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但是整个社会上的信心是怎么样的呢?可以看到一个基本的问题,因为产权的保护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多官员都把财产转移到国外,把老婆孩子送到国外,民营企业家也因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不官商勾结,向政府寻租,要不捞一把就走,一般老百姓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到底有多大?
恐怕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讨论这些问题。从实际出发,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未来20年增长8%的目标恐怕难以实现。
补充一点:在讨论《新结构经济学》时,毅夫说他讲的是增长潜力。我曾经指出,既然如此,就应当根据决定经济增长潜力的因素进行分析,但作者始终没有做出这方面的分析。
胡汝银:中国并不严格按照比较优势发展

毅夫等三位作者一直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锲而不舍,这个理论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在于它对中国经济实际增长过程的解释力,我觉得还是比较有限的。
按照这个理论本身,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对中国传统的重工业主导的中国赶超经济战略的修正。中国其实就是采取东亚国家的政府主导和出口导向的做法,当然有比较优势的原因存在。但在中国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存在,就是我们的出口导向,都有出口退税,以及外资大量引进,并且政府为此提供了大量直接的、间接的财政补贴。没有这个财政补贴,中国不可能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重镇,比如说税收“三免两减半”以及土地优惠。
如果经济转型了取消补贴了,中国经济下一步会不会有高速增长?在毅夫你们三个人的模型里面,应该可推导出下一步的改革方案,但我觉得里面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缺失。
第二个是对“华盛顿共识”的背离。我同意毅夫三个人的观点,在一个新兴的国家里,在制度性的基础设施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在市场结构、产业组织没有形成竞争性结构的情况下,一下子把市场放开,最终不可能形成完善的竞争机制。这个竞争机制是要培育的。除了企业经营自由化、市场比较放开、投资比较放开外,地方政府对中国经济增长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的发展,并不严格按照比较优势实现。在中国,所有的行业过去几乎都是发展很快的,除了有比较优势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其他行业也发展很快。为什么发展很快?是因为地方要提高GDP,导致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竞相提供优惠政策。但也导致了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
所以中国面临的很多问题,是政策性的问题还是制度性的问题?下一步的改革应该怎么改?经济组织体系和制度环境、激励机制应当如何设计?我觉得这里面需要有更多的探讨和反省。
张幼文:要素集聚才是中国发展模式最主要特点

在林教授等三位学者的书中我发现,对中国奇迹这个模式的提法是发挥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这个提法,在理论上可能不确切,在实践上不反映中国现实。
首先发挥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这个提法,同时运用了两个最经典的贸易理论概念,这两个经典理论的主题和方法都不同。比较优势理论,核心是强调自由贸易比保护贸易好,贸易是有利的;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是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用要素的密集性分析。
为什么是劳动密集型出口而不是资本密集型出口?是因为这两个理论的研究方法不一致。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不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不一致决定了比较优势必然存在,落后国家也有比较优势。但是要素禀赋论并不假定各产业间生产力不一致,它假定各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不一致,由此产生了某种要素更具有经济的副业性,所以会有生产、出口此类产品和产业。
如果现在提发挥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就产生这样的一些疑问:廉价劳动力本身不是一个产业的名称,是一种要素。如果我们说发挥廉价劳动力产业的比较优势,也许从逻辑、概念上是确切的,因为它比较优势讲的是产业。或者我们讲发挥廉价劳动力的绝对优势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也是正确的。任何一个国家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要有绝对优势而不是相对优势。
林教授在书中分析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开始,对亚洲“四小龙”也提出了比较优势战略。比较优势,在这个提法当中可能被泛化了。比较优势是一个普遍规律,讲比较优势战略,实际上是强调注重贸易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发展,反过来就是不主张保护贸易、进口替代。比较优势是自由贸易战略,不在于用哪种要素密集型产业。
另外,如果我们只说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忽略中国发展模式的最主要特点。我们看到中国发展模式最重要的特点,不是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发挥,而是要素集聚。就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高级生产要素,技术、品牌、管理、国际市场网络、高级人才等,这些高级生产要素流入中国,使用了中国的闲置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使两类要素合在一起形成出口能力,销售到世界。所以要素流入,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特征,也是开放性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如果我们要探讨中国模式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还有一条,就是政府在这个当中的作用。如果我们可以界定中国开放模式是一种要素集聚型的发展战略,同时也启发了我们下一阶段的发展道路。过去我们的发展靠要素流入,未来就需要要素培育和获得。所谓要素培育就是利用现在的资金和发展条件,培育我们的高级要素。 “创新驱动”,就是这个概念,以此培养我们的人才和技术。所谓要素获得就是通过并购,迅速获得国际大企业的技术、品牌和全球经营生产网络,这是下一阶段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史正富:“有为政府”决策失误怎么办?

我认为刚才几位有点误解,这本著作并不是简单地指出哪个要素比较重要,而是说,某一要素之所以能成为筛选产业的依据,是因为当时当下这一要素禀赋能够作为基础,使这个国家产业向上迈进。以今天的要素禀赋作为起点,向下一个产业结构所需要的要素禀赋转移,这个过程相比一次性跳跃式的转移,相比以模仿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赶超战略要更为可行。
这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认为这个是关键点。如果我们对这一关键点有共识,那么《中国的奇迹》对整个中国体系的理论架构就会有相当大的解释能力。
另外,我对两点有所保留。一是用动态比较优势和结构升级的理论解释中国的发展,虽然有很强大的解析能力,但还不足以解释中国发展中的众多现象,如就像胡汝银和张幼文所提到的外资,外资背后是中国的体制,是GDP锦标赛。如何进行扩充,将其纳入新结构经济学也是需要解决的。
二是毅夫所说的“产业甄别”,如果政府甄别错了怎么办?谁能保证政府就能选对优势部门?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做一点补充。前面胡汝银提到财政补贴,张幼文讲要素集聚的作用,认为FDI到中国来很大的原因是,中国是投资成本的洼地。但中国怎么就变成投资成本的洼地了呢?所以,他们谈到了由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体系。
但问题又来了,财政补贴弄不好是会扭曲市场的。我要说的是,在中国当今的投资体系中,财政补贴实际上是由竞争性的地方政府提供的,但这实质上不是补贴,而是对未来收益分享权的投资。
为什么这么说?过去30年,虽然补贴了大量的开发区和招商引资企业,但同时地方政府拥有的自有资产是也呈现出爆涨性、革命性的增长。分税制实行之初,地方政府一穷二白,总体来看,全国的地方政府普遍处于破产状态。虽然现在天天说地方政府的负债率多么多么高,但与当时相比,其资产负债率要低得多。将财政补贴变成了对未来收益权的投资,这是中国经济为什么成功的原因。
回过来看我前面提出的问题,即政府能否甄别优势产业。既然地方政府将补贴当作投资性的行为,那么,实际上他们的产业选择也会跟本地的地方情况或者说资源禀赋、本地的比较优势挂钩,而不单单看国家层面的比较优势。我们看到过去一、二十年,地方政府制定的“五年规划”不断变化。从早期照搬中央文件,到现在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基于本地优势。
用演化主义的观点来说,在地方政府竞争创造的演化体系中,大家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升决策水平。有些人把地方政府看成静态的,但实际上,要从动态看,它们和企业家、市场体系有很多共同点。市场体系中的决策失败也比比皆是,失败的被淘汰,留下来的就是有竞争力的,大家都在学习别人的经验,但永远都有被淘汰出局的。当然还要结合宏观形势和外部形势,如果能进一步将地方政府的动态行为分析纳入新结构经济学,对中国道路的解释能力会更强。
张军:未加入90年代后的宏观改革是个遗憾

这本书虽是1994年出版的,但从它的章节来看,更多的内容还是讲80年代中国的改革。而80年代中国经济的改革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微观改革优先,基本上不怎么涉及到宏观经济层面的改革。
《中国的奇迹》给出的分析框架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框架,它强调一个经济体制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发展战略;一是宏观的环境;最后是微观的机制。但是这本书的分析重心在说明中国改革后的发展战略和微观机制是如何推进改革。
因为没有涉及90年代以后中国在宏观结构改革上面所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些改革举措,就显得是缺失了重要一环。问题是,这个书在1999年的修订版里依然没有把这么重要的宏观层面的改革纳入分析框架,现在的新一版里面也没有。这样的话,这个缺失今天就变成一个遗憾了。
依我看,中国经济的宏观改革其实是在1993年以后开始的。1993年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我认为是开启了整个治理宏观结构和经济波动的重要制度改革,再加上当那个前后推进的银行与金融体制的改革,特别是不允许地方财政从银行透支,以及之后几年对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等,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改革当中解决经济大起大落或宏观不稳定的重要改革。
如果把宏观经济的管理纳入《中国的奇迹》的分析中,就可以回答今天经济学家关于中国奇迹是否能延续,以及还能延续多久的很多问题。
回顾35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全貌,我倒觉得增长战略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战略选择的转变可能更重要,因为事实证明,如果一个经济不能够根据变化的宏观条件和环境做出增长战略的调整与转变,要保持长期的经济增长是非常艰难的。
所以,我想“中国的奇迹”应该不仅仅是因为增长战略发生了一次转变,更重要是,35年来在每一个遭遇冲击和挑战的十字路口,它的战略都要做出相应的和适时的调整与改变。所以我觉得战略的调整比战略的选择对于长期的增长与发展更重要。
华生:要多讲如何从增长潜力变成现实

如果对《中国的奇迹》做一个历史的总结,它已经被证明了其结论的正确性。因为它已经正确地预见了中国经济在那时之后20年的增长,这个已经成了历史。但里面的解释确实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真正有意思的是,实际上大家现在提出的各种批评、质疑或者猜疑,最主要的不是在于过去,而是在于今后。据我所知,毅夫讲的今后还有20年的高增长,很多人是有保留意见的。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过去我们成功了,因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引进了市场,因为我们学了西方;今天还存在问题,是因为我们没有全学,学得不够彻底。所以他们的逻辑跟毅夫、蔡昉的逻辑是相反的。你们的逻辑是说,我们过去是引进了一部分,学习了一部分,还搞了另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成功了。真正的分歧在这里。
所以我也有一个建议。我理解毅夫讲的是说今后的高速增长的潜力,所以以后可能你要把这个潜力强调出来,因为确实从潜在到现实是有一个非常大的距离。
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次来讨论。第一个层次就是有没有高增长可能性,有没有这个潜力。第二个问题当然是我们大家包括社会各界最关心的,也是最核心的,怎么把这个潜力,即便只有百分之几或者是百分之几十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怎样从潜在变为现实?说实话毅夫最新一版《中国的奇迹》长序没有完全说服我。因为过去是这么一条路,今后继续走这条路就可以了?这个我跟很多反对者一样,我跟他们的观点有相同之处,光说这个恐怕不够。所以我倒建议你们三个作者是不是能够在今天再合作一本,来回答经济继续增长怎么从潜在变为现实,要变成现实还要解决哪些问题。
比如与我们今天发展程度相同的国家历史上不少,但光拿成功者来证明我们也可以有高增长,理由就不够充分,因为失败的案例更多。
再如毅夫讲新结构主义经济学,我们处在这个时代最大的转型是,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结构转变。但是说实话(这本书)我从头到尾也没看到毅夫提到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如果脱离了这个最大的结构转变,来谈这个时代还是有问题的,这里要回答的事还不少。这也是他们三个作者在今天面临的新挑战。
韦森:不应忽视市场和政府的作用

针对《中国的奇迹》,我写了一万多字的书评,在书评的最后一部分,我就中国经济过去35年高速增长的原因,谈了自己的五点看法。在这里我只讲其中的两点: 第一,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首先要归因为1978年以来的市场化改革,即有市场经济,才有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纵轴为经济总量,单位亿元。1952年为679亿元,1978年为3600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增长的过程,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如果勾勒一个经济总量和年增长率的轨迹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过去30多年中,三次大的改革开放,即1978年的土地承包、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的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以及2001年中国的入世(加入WTO),直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三次高速增长。 沿着这个理念,我稍微再展开一点讲。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经济学要面临一个转变,要把经济是生产出来的,GDP 总量是生产出来的,转向“经济是交易出来的”。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有市场交换和贸易,才有斯密型动态增长,也才有熊彼特式增长;有快速经济增长,才有快速的资本积累,才有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可以说有三种增长方式:只有市场经济才是一个经济可以高速增长的体制,这已经是人类历史所证明了的。
第二,在我们强调市场化改革对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作用的同时,也决不能否定和忽视中国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
多年来,中国政府过多地参与和干预市场经济多有诸多地批评意见,包括我这些年也对此有很多的评论。但是冷静一点想一下就会知道,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如此高速增长,确实与中国各级政府对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是分不开。纵观人类社会历史,还看不到有任何国家和朝代有任何政府,像当今中国各级各地政府这样全心全意地投入经济发展的。
黄凯南:建议凸出制度的重要性

学者一直有后发优势跟后发劣势的问题(林毅夫与杨小凯的争论,前者强调中国的后发优势,后者强调中国的后发劣势),这个争论本质上应该是说到底先发展经济,制度随着发展逐步完善,还是说先完善制度再去发展经济。
制度是一个非常大的体系,从层级看来,我们说合同是可以设计的,这是没问题的,企业的治理结构也是可以设计的,从产权制度、法律和宪政制度再到社会文化制度,建构的力量会逐渐减弱。所以有一些层面的制度它是演进的,很难外生去建构一个完美的制度,在这意义上,制度是内生的。
从定义上来看,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整个技术的进步空间是相对客观的,我们的技术模仿是容易的,制度的模仿是很难的。所以我完全赞同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通过技术模仿来实现后发优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我们可以清晰地描述一个技术进步空间和路径,却很难清晰地描述一个所谓的制度进步空间和路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个理性、可行和有效的发展战略是从技术模仿开始,而类似的宪政制度则是内生于这个过程中。
只要存在充分的竞争,效率原则会起作用,技术和制度会处于协同演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具有普适性的最优制度,任何制度都是内生于禀赋结构变迁和技术变迁中。
我认为在逻辑上来讲,林老师的理论当中存在这么一个预设,该理论的预设是存在一个较为清晰的产业升级图景,所以政府有能力去甄别产业升级路径,它在认知上是没有障碍的,政府是一个新古典的理性政府。这是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理论,而非发达国家的发展理论。后者产业升级的路径充满不确定性。
再提一个建议,因为在林老师的框架当中把制度也当做要素结构,建议把制度的重要性再凸现出来。资本、劳动跟制度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把制度的重要性凸现出来,在它的理论框架当中进一步加强技术进步跟制度变迁之间的关联,这样,在新结构经济学当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充满动态演进的结构变迁。
潘英丽:我的几点具体补充和质疑

我想对这本书的研究做几点补充:
这个书讨论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讲前30年为什么不成功,后30年为什么成功。我想说的是前30年的不成功为后30年的成功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鼓励生育,准确地讲是禁止节育,70年代后期则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为我们奠定了一个倒金字塔的人口结构,包括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和高储蓄全是特定人口结构的结果。
所以我们假定人口的增长速度各个国家没有太大区别,从而忽略中国特殊的人口结构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那就会对我们未来的增长潜力作出不准确的判断。(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口结构奠定的未来增长潜力到底是高还是低,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太多展开。
第二, 涉及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林毅夫教授在出版20年的序中指出本书的研究从增长的本质与决定因素出发,而不是从亚当·斯密分工的切入点来研究,那么研究还是受限于索罗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
我认为市场的规模对经济增长是有很大作用的。我同意韦森老师刚才讲的交易,其实他这个概念也涉及了分工与市场规模的关系,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里面讲的的规模效益、交易费用和分工的效率还是很有意义的。实际上市场规模显然是对增长有直接的决定作用,这就是规模效益,不是简单的三要素。 讨论到规模效益,就牵扯到小国和大国之间的发展战略。小国显然必须参与国际分工,走出口导向型经济。就大国而言,我的看法是,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应该是一个阶段性发展战略,仅仅适用于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就是说贫困的恶性循环要通过引进外资,那么增长发生的前期,有可能国内的市场还起不来,这时候还得借助国际市场来做大人均收入。包括后来的储蓄和消费,都要靠这个拉动的。所以对于大国来讲,出口导向型战略包括禀赋优势可能是阶段性的,这是从内部的规模效应角度来探讨。
第三,我再谈一点产业政策。刚才黄凯南谈了理性政府是产业政策有效的前提。所以在一个产业结构相对简单的发展阶段,政府的产业政策是有效的。进入到一个产业非常复杂的阶段以后,政府的产业政策效果就可能会下降,甚至会出现误判。
其实中国还有一个问题。发改委的产业政策假定它是对的,但是我们所有的地方政府和民间投资都围着发改委的政策去转,而且地方政府追求GDP,给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结果就是个体理性,集体非理性。这就是多晶銈、太阳能之类的行业前一阵严重产能过剩,新兴产业严重产能过剩的问题。
另外关于资本积累,这里讲到资源禀赋的升级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强调资源禀赋升级主要是讲的加快资本积累。资本积累这里面没有明确到底是人力资本还是固定资产。
结合我们谈到市场规模的增长意义,我们觉得在发展战略制定层面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到底是资源禀赋的决定还是市场需求的牵引。从市场需求的牵引来看,未来中国的新兴产业或主导型产业,其实大部分是轻资产的,是人力资本密集型,而不一定是物质资本密集型的。所以这方面的考虑,就算是资本密集型也还要细化,发展战略的制定还是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考虑资源禀赋的优势。
胡必亮:当时我就贴了小纸条说此书市场谈的太少

这本书有三个非常明显的优点,一个我认为有点不足的地方。
首先,这本书比较准确地描述了或者说是解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个基本分析是正确的;又比较系统地立足于中国国情,建立起了基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实践的转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框架。此外,这本书在基本分析方面采取了比较规范的方法,这一点在80年代、90年代是难能可贵的。
这本书出版不久,我就读了。我当然的感觉是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我当时感觉是这本书对于市场的讨论太少了。我今天将这本书的第一本版本也就是1994年出的版本带来了,我当时读完这本书后,用粘贴纸写了两个小纸条。
第一个条子写的是,(前三十年没有成功)“根本问题在于违背了市场规律,而不是赶超战略本身出了问题,是手段出了问题,并不是目标出了问题”。我当时认为,赶超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你赶超的手段出了问题。因此,我当时认为,抓发展战略的转型不一定就是抓到点子上去了,应该抓住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我的第二个纸条上写的是“如果不按市场规律去搞比较优势的话,一样会失败”。我当时的基本判断是,比较优势确实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你的手段不对,你还是按计划的方式去搞比较优势,也是搞不成的。
还有,在作者说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变”时,我在旁边的批注是“这才是对的”。
我当时感到这本书讨论市场太少了。因此,我在相当大程度上同意韦森的看法,没有市场取向的改革,一切都不存在;改革是最重要的,而改革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利用了市场。
黄益平:奇迹如何继续需要做更多研究

林毅夫、蔡昉和李周三位作者应该算是我师长辈的经济学家,二十几年来对我的研究也有很多指导与帮助。看这个书让我体会到在经济发展和改革中适当的政府作用的重要性。
这个话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我的感受特别深刻,也跟我自己学习、工作的经历有关。我在国内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后来到了国外系统学习现代经济学,学完之后就我的立场比较偏向新古典,市场第一。但后来观察经济发展的过程,我们看到其实市场也不是万能的,而经济改革也不能一放了之,当然我还是同意市场化改革是主流。从全球趋势来看,很多其他国家现在也都有类似的反思。
比如说欧美国家在全球危机以后,就对政府在经济当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有许多新的思考。比如这段时间吵得热闹的香港“占中”,我觉得政治问题背后其实主要是经济因素推动,经济问题的背后是收入分配问题,而收入分配的背后就涉及到如何评价小政府和大市场这样一个发展模式,它的优势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这和最近大家都在读的《21世纪资本论》所讨论的问题也有关系。市场可以帮助配置资源、发展经济,但是也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
所以我从《中国的奇迹》学到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存在政府失败,但同时也存在市场失败,这两个都不能忽视。设计改革政策不能一面倒。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面的话说,就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我觉得这个概括很好。
第二,我还想向作者们提一个问题。这个书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发展战略的转换,就是从过去的赶超战略转向比较优势导向发展战略。其实在我看来这说的就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什么叫比较优势导向?就是市场决定什么最合适,我们就发展、生产什么样的产业、企业和产品。
不过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们在讨论比较优势决定的时候,它有一个前提就是所有的价格都是由市场决定的,或者说市场信号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要素禀赋的相对状况。但我们知道中国在改革期间存在非常明显的要素市场的价格扭曲,在产品市场基本上都放开的前提下,推行比较优势导向的发展战略从理论上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实践中又会形成一些什么样的特点?比方说,它对增长是什么影响?对经济结构是什么影响?而对消费又是什么影响?
第三,接下去需要研究的课题。刚才蔡昉老师已经说了,现在大家对中国奇迹的接受度已经越来越高,但是对于这个奇迹能不能持续保持的怀疑态度也越来越普遍。我觉得这个可能也需要从过去改革的策略及其特性来理解并求解。
中国的改革政策有很多不同的概括,我自己的看法是三十多年间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两个双轨制,第一个是国有和民营企业双轨制,第二是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双轨制。无论如何,这个两个双轨制叠加的改革策略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发展过程也很平稳。但现在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下一步还能不能继续平稳下去,因为我们这个过程还没有走完。
一开始张曙光老师说以后危机是很难完全避免的。能不能避免,如果不能避免是怎样的情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还会涉及到多年前关于休克疗法与渐进改革的比较研究。渐进改革的好处是长期稳定的增长,但是如果最后一个坎儿迈不过去,到底是渐进改革好,还是休克疗法好,还真的很难说。
所以说我们现在可能需要做更多的研究来分析下一步的经济改革:一是怎么样把市场化的进程走完,二是如何继续保持相对平稳的过渡。

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GuanChaZheWang/2014_10_30_281172_s.s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不可能的,中国迟早会进入增长乏力阶段,早晚而已。今后20年能平均百分之五就谢天谢地了。
不可能的,中国迟早会进入增长乏力阶段,早晚而已。今后20年能平均百分之五就谢天谢地了。
不要轻易下结论,这个问题上无数的中外专家被打脸。
经济学以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信仰。
方船子1 发表于 2014-11-1 18:05
不可能的,中国迟早会进入增长乏力阶段,早晚而已。今后20年能平均百分之五就谢天谢地了。
只要是奇迹终有进入黄昏的一天,希望咱们中国这一天能来得更晚些
方船子1 发表于 2014-11-1 18:05
不可能的,中国迟早会进入增长乏力阶段,早晚而已。今后20年能平均百分之五就谢天谢地了。
没有理由的预测与幻想无异


林毅夫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其它那些整天喜欢刷微薄微信的是砖家叫兽,什么张曙光什么的之类的满嘴跑火车,茅于屎之流就更是狗屎一类了

林毅夫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其它那些整天喜欢刷微薄微信的是砖家叫兽,什么张曙光什么的之类的满嘴跑火车,茅于屎之流就更是狗屎一类了
风君子 发表于 2014-11-1 18:20
只要是奇迹终有进入黄昏的一天,希望咱们中国这一天能来得更晚些

其实算不上奇迹,这些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体在经济学家意料范围之内。

这个“奇迹”说白了就是大量应用了大量现成科学技术的奇迹。

现成的用完了,经济也就放慢了。

以后要想有突破,就看能源方面了。
任何事物都有高峰低谷,不可盲目乐观,但也不能盲目悲观。如果经济步入低谷那么就要看如何涅磐了。
swsky1 发表于 2014-11-1 18:29
没有理由的预测与幻想无异
美国、日本、西欧的例子就是现成的,你觉的中国的人均GDP会大幅超过他们?
liwei18604 发表于 2014-11-1 18:12
不要轻易下结论,这个问题上无数的中外专家被打脸。
最容易下的就是这类结论,因为美国、日本、西欧的发展过程就是现成的例子。

中国的人均GDP能走成他们的发展曲线是最好,但要比他们走得更好,可能性极小。

方船子1 发表于 2014-11-1 18:34
美国、日本、西欧的例子就是现成的,你觉的中国的人均GDP会大幅超过他们?


中国算人均?你知道中国人均超越美国人均是什么状况吗?

中国现在人均只是美国的13%,如果要超越美国人均,中国经济总量要发展现有的7-8倍

而如果GDP经济总量只要发展1倍就可以超越美国经济总量,如果人均超过美国,那么中国GDP总量是美国5-6倍

如果人均超过美国,那么中国将形成一个极其恐怖的消费黑洞,中东海湾国家现在一年的石油产量可能才勉强能维持中国的能源消耗,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其他国家无油可用

而且按照中国现在这种发展速度,我估计要达到人均超越得要7-80年,现在说这个话颇不怕牙痛,我反正看不见了


方船子1 发表于 2014-11-1 18:34
美国、日本、西欧的例子就是现成的,你觉的中国的人均GDP会大幅超过他们?


中国算人均?你知道中国人均超越美国人均是什么状况吗?

中国现在人均只是美国的13%,如果要超越美国人均,中国经济总量要发展现有的7-8倍

而如果GDP经济总量只要发展1倍就可以超越美国经济总量,如果人均超过美国,那么中国GDP总量是美国5-6倍

如果人均超过美国,那么中国将形成一个极其恐怖的消费黑洞,中东海湾国家现在一年的石油产量可能才勉强能维持中国的能源消耗,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其他国家无油可用

而且按照中国现在这种发展速度,我估计要达到人均超越得要7-80年,现在说这个话颇不怕牙痛,我反正看不见了


风君子 发表于 2014-11-1 18:20
只要是奇迹终有进入黄昏的一天,希望咱们中国这一天能来得更晚些


林毅夫答十二学者问:重要的是潜力!中国奇迹能否持续有待努力

【观察者网按】昨天,观察者网头条发布《十二学者与林毅夫商榷:“中国奇迹”如何持续》一文,引发读者强烈关切。本月初在滴水湖会议上,十多位知名经济学者针对林毅夫、蔡昉、李周三人20年前的著作《中国的奇迹》,及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和其主要言论,展开有序而严肃的商榷,林毅夫教授也做了详细的回应。
虽然《中国的奇迹》出版20年以来,中国的上升势头应证了此书的总体观点,但无论在学界还是大众传媒界,关于林毅夫教授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他也时常被贴上“政府派”这样的标签。如今,宏观事实的发展令各种贴标签式争论失去了意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严肃理性讨论和思考的重要性。林毅夫团队的研究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观察者网有感于这种不贴标签的严肃讨论之难得,精心编辑诸位学者发言以呈现给渴望真知的读者们。在会议现场,面对十多位学人的商榷,林毅夫也欣然做了简单回应。会后,他又在现场发言基础上做了仔细的修订和补充。经林毅夫教授授权,观察者网今日首发。以下为全文:

今天非常高兴,十多位同仁对我们三人所写的《中国的奇迹》这本书进行了评论。确实非常中肯,对我们进一步完善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分析非常有帮助。在评论中,诸位提出了一些问题,我按照我的理解回应一下。
以常无心态研究中国,不以现成理论看中国
八骏讲了,这本书的分析基本上是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强调回到亚当斯密研究问题的方法。确实,不管分析中国的问题或者是外国的问题,过去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或是未来的问题,我强调要从理性人的角度出发,按亚当斯密的方法,去研究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决定因素是什么,以那样的方法来做研究。
但是我也并不完全只是接受西方的那套范式,我个人还写了另外一本书《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本体和常无是中国的哲学概念。本体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状况下,表现的方式是不同的,也就是老子《道德经》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本体,理论所描述的是作为本体的道,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所以是“非常道”,这种表现形式因时因地而不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不能以现有的理论出发来看世界,而是要以“常无”的心态来观察世界,才能真正把握作为本体的“道”这一中国的哲学概念。
从中国的学术发展来讲,真正把佛教在中国普及化的是禅宗,禅宗实际上是把印度佛学跟中国的本土哲学、儒家“仁”的思想结合在一起,所以强调的是“大乘”,强调的是普度众生,印度佛学更多的是强调小乘,个人的解脱,这是有差异的。儒学,到了王阳明之后发展成了心学,实际上是本土的儒学吸收了印度佛学的内涵,来探讨人的心性。中国的学术要发展既要继承本土学术的道统,也要吸收外来学术思想的精华。
不管从《中国的奇迹》,到后来的《新结构经济学》确实对西方的现代经济学是有借鉴的,都是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来研究的问题的本质和决定因素。在我们的分析当中,不管是政府领导人还是企业的决策者,或是工人、农民,当他们面临选择的时候,他们总是从可选择的范围里,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角度来分析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选择。
我认为,这种“理性人”的假设是西方现代经济学的本体,但是这样的一个本体,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什么是最优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以中国传统哲学的“常无”的心态来直接观察、思考这些决策的选择,而不是从现有的理论来先验地假设什么是他们的最优选择。《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完全以一种常无的心态,所构建起来的一个体系,而不是现成的理论出发来看中国的问题。
我们是试图在认识了现代经济学的本体--理性人的假设以后,以中国传统哲学观察现实世界所强调的“常无”的心态,来研究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及转型问题。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现代经济学,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
八骏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要素禀赋及其结构是一个不以任何国家、任何人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会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还是会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
理论所阐述的,总是在理想状况下的最优,现实结果是否能达到理论所描述的最优,既会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到国内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建国以后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当时的主客观条件下,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违背了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而建立起来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经济发展的绩效不好。
改革开放后,推行双轨制的改革,放开的那一轨符合比较优势,经济发展就快。另外一轨的经济仍然违反比较优势,所以,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腐败现象滋生等等问题。
每个国家若都能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不仅有利于每一个国家实现稳定和快速发展,也有利于资源在国际间的最优配置,是互利双赢的,是相互搭便车的,偏离了这个轨道,每个国家都要付出代价。对问题的认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之一,因此,要积极倡导传播正确的理论,以形成社会的共识。

台湾省政府并未奉行自由主义
张曙光老师是我敬重的老师,他的书评在国内是少有的,是真正把每本书都很仔细看了以后,才写的有建设性的评论。他对我们的几本书的书评让我们受益良多。《中国的奇迹》出来以后,他给了一个比较正面的评价,后来的几本书虽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提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或进一步阐述。
针对今天的讨论来讲,张老师认为我主张未来20年中国能够保持8%的增长,他对此有所质疑。华生已经帮我回复了,张老师讲的时候我也插了一句。其实在各种著作和场合里,我都是讲中国从2008年开始有20年8%的增长潜力,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做出很多努力,才能把潜力挖掘出来变成现实的增长,而不是说中国必然会有8%的增长。
张老师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几个问题,但是,那几个问题似乎并不影响我们对中国未来增长潜力的判断。
例如,他提到,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遭遇到两次石油危机,增长速度降下来了,中国未来也可能遭遇到各种危机的冲击。但是我们判断中国的增长潜力,根据的是日本在1951年到1971年的实际增长的情况,那是在石油危机发生之前。而且,固然未来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能遇到各种危机的冲击,但那些冲击影响的是实际达到的增长率有多高,而不影响增长的潜力。
他谈到中国台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蒋硕杰强调市场自由主义,而中国政府现在还有许多违背市场自由主义的干预,因此,台湾过去的增长经验不足以作为中国未来增长可能性的参照。
蒋硕杰确实强调市场自由主义,但事实是台湾的政府一直发挥了有为的作用。包括台湾过去一直有“四年经建计划”,每个计划有主导产业,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台湾工研院”,当台湾从中等偏上收入向高收入经济体转型的过程中,工研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大家津津乐道的。
台湾有些学者比较强调自由放任的市场,但是政府并没有完全按照学界的观点来行事。其实国内的情形也是一样,学界多数的观点强调的是市场自由主义,但是在现实中政府还是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另外,政府作用的好坏,像张老师所提产权保护的问题等,可能影响的只是实际达到的增长率而不是增长的潜力。
“不能把马当驴养”
我同意华生的看法,判断清楚潜力有多大是非常重要。2012年在北大讨论《新结构经济学》时,我举了一个例子,马和驴小的时候看起来大小差不多,如果不知道马的增长潜力比驴大,把马当做驴来养,那么,马可能就只长得跟驴一样大。
怎么判断一个国家的增长潜力?依据是增长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其前提是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则有赖于技术的不断创新、产业的不断升级。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差异?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产业在全世界最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都只能靠自己发明。从过去100多年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增长平均每年是2%,加上人口增长大约1%,也就是实际达到的年均增长率是3%。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在国际技术和产业的前沿内部来进行的,可以靠引进、消化、集成等来实现,具有后发优势,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比发达国家快。
我国改革开放后所以能够实现年均9.8%的增长靠的是后发优势,东亚的增长奇迹靠的也是后发优势。我对中国未来增长潜力的判断依据的是后发优势,也就是在我国和发达国家同一产业、技术差距所代表的后发优势水平下,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实际达到的增长率来推断我国的增长潜力。
这个潜力要发挥出来,确实就像各位所讲的,要克服各种困难,创造各种条件,是否能实现当然会有很多见仁见智的地方,但是,了解潜力有多大,对未来前景的判断和努力程度的决定是重要的。
比较优势和比较优势战略有差异
汝银谈到中国的发展不能只用比较优势解释,我也同意,比较优势的发挥需要有政府的积极有为的作用。这牵涉到后面几位所谈的,比较优势和比较优势战略之间的差异。比较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比较优势不见得就会自发地变成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要变成竞争优势需要有一系列的政府作用,包括要克服外部性和协调的问题。
我们在《中国的奇迹》一书中谈的是比较优势战略,就是政府如何发挥作用把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从潜在的变成现实的。如汝银所言,“仅仅只是依照要素本身的成本收益,没有政府的补贴加以支持,”很难发展起来。
但是,政府的作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想发展的产业违反一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政府所需要给予的保护和补贴会很大。而且,就像改革开放以前那样,靠政府的保护补贴即使能把这样的产业建立起来,也不会有竞争力,需要不断的保护和补贴才能存活,经济发展绩效也会很差。
所以,在《中国的奇迹》和《新结构经济学》里我们既强调“有为政府”的作用,但同时强调“有效市场”的重要性,政府的作用在于为具有比较优
势的产业克服市场失灵,使其变成这个经济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而非取代市场的作用。
汝银所举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的 “三免两减半”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可以视为是对先行者外部性的补偿,因为地方政府没有货币发行的权利,又不能有财政赤字,在招商引资时所能给的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相对于投资的资金而言是相当有限的,而且,是一次性或短期的。
既然补贴的资金数量和期限相当有限,招商引资来的产业企业若要赚钱并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应该是符合当地的比较优势,这种优惠是对先行者外部性的补偿,有利于技术的引进和快速形成产业集群,有利于地方将“潜在的比较优势”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
值得吸纳进一步丰富新结构经济学
张幼文所长认为我们提的“发挥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提法不准确,他认为我国发展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出口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而廉价劳动力指的是要素而不是一个产业,同时,他认为“比较优势是自由贸易战略,不在于哪种要素密集型产业”。他认为用“开放性发展模式而不是比较泛化的比较优势原理去概括中国发展模式,可能更有启示”。我想他的这些提法和我们的提法并无本质的差异,只是如何表述和侧重点上的不同。
正富在肯定了《中国的奇迹》一书的理论框架和贡献后,对用动态比较优势和结构升级来解释中国的发展有保留,认为应该扩充,建议把地方政府的作用纳进来讨论,例如地方政府利用财政补贴创造投资成本的洼地和投资机会的高地,以及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的补贴当做投资行为来看,地方政府相互竞争,大家“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升决策水平等,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看法。
在《中国的奇迹》和《新结构经济学》中的分析确实主要是围绕着中央政府的行为展开的,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分析不多,他的这些建议确实值得接纳以进一步丰富新结构经济学。
张军指出《中国的奇迹》一书的内容讨论的主要是80年代的改革。这点我同意,这本书前半部谈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后半部讨论我国怎样以增量的方式,渐进双轨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讨论的现象绝大多数是发生在80年代。1999年出的增订版对90年代出现的现象也有些讨论,但确实全书侧重的是改革初期的微观经营机制和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对宏观领域的改革只做了一些方向性的论述,而没有具体的内容。
张军所提的《中国的奇迹》对中央跟地方的关系、财政体制、银行体制等的改革讨论有限。不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从我们这本书的理论框架来看,是可以包容进来的,也是值得加强的。讨论这些问题并不会颠覆我们提出的“三位一体”的计划体制,以及从“三为一体”向有效的市场、有为政府过度的分析思路。对他提出的这些问题的改革成败确实值得再出一本专著来讨论。
怎样把增长潜力变成现实增长,值得再写一本书
华生对我们提出的观点,和对学界有关过去35年改革成败原因争论焦点的把握抓得非常准。
至于,对于未来的增长,他建议我多强调“增长潜力”而非“增长”本身,在这点上不管是我历来写的文章,或是在各种场合的报告,实际上都已经是按照他建议的那样做的。不过,到了媒体的报道,尤其是标题,经常就“断句取义”,把“潜力”两字省略掉,许多对我的评论就围绕着“8%的增长”而不是我本意的“8%的增长潜力”来展开,虽然我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表文章和做报告来澄清,但是,媒体报道我这些澄清的文章和报告时大多还是以“8%的增长”作为标题。甚至,当我最近分析未来几年的国内国际形势,建议在2015年和十三五期间合适的增长目标是7.0%-7.5%时,媒体的标题就成了林毅夫主张把经济增长率从8%下调到7.0%-7.5%,而我过去从来没有主张过吧增长率订在8%。对媒体这种不负责任的“断句取义”,我实在只能“徒呼奈何”!
关于,怎么把增长潜力变成未来15、20年的现实增长?《中国的奇迹》和重印版的长序中有一些原则性的讨论,我们的建议是必须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这样才会有竞争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的前提是建立“有效的市场”,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深化改革,把双轨制遗留下来的各种扭曲消除掉;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变迁的过程,必然存在外部性和协调等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也必须有一个“有为的政府”,来协助企业克服这些问题,经济发展才能顺利的进行。
这些讨论还是相当原则性的,值得按华生建议的那样,根据中国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克服的困难展开讨论,形成一本新的著作。
强调市场忽视政府作用是不对的
韦森谈的问题是一个老争论。市场改革的重要性,大家是有共识的,现在要讨论的问题不是说市场重要不重要,而是怎么样从一个以完全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个转型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问题要讨论。一个要讨论的问题是转型路径是什么,第二个是怎么建立有效的市场,在有效的市场中政府的作用为何?
在《中国的奇迹》这本书我们论证了渐进、双轨的转型:老人老办法,给予违反比较优势的旧的国有企业一定的转型期保护补贴,维持稳定;放开传统受到抑制的,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因势利导创造有利的条件,让这些新产业能够快速发展。我们认为这种转型方式会比休克疗法的转型有效,现在比较我国转型和苏东转型的绩效证实了这个观点。
另外,如果我们现在从双轨并到单轨了,建立了有效的市场,经济发展是不是依靠市场自发的力量就够了?在这点上,从理论分析和各种经验实证来看,市场的自发力量,不管是在收入分配问题上面,还是在动态快速发展方面都不足以达到社会的最优。
以市场经济的楷模美国为例,其实,美国的政府并不是没有产业政策,只不过它的发展阶段和我们不一样,因为它的产品、技术,都在世界的最前沿,所以对它来讲,劳动生产力水平要不断提高,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它就必须自己做研究和开发。
在美国,产品的开发大部分是由企业来做,这点没有错,但是基础知识的研究大部分是政府经由国家健康研究院(NIH)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来支持的。学界的讨论经常只看到产品的开发是由企业来做,就忘记了美国政府在基础科研上的大量投入。
由于,美国政府可以用来支持基础科研的预算是有效的,因此,对基础科研的领域和项目也必须有选择的。选择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的新产业、新技术需要不同的基础知识的突破,所以,不同的基础科研,会对未来的产业、技术方向产生不同的影响。
美国今年出了一本很有影响的书《The Entrepreneurial State》,根据这本书的作者所做的研究,美国现在在国际上占有优势的产业,其基础科研都是美国政府支持的,而不是企业自己出资去做的。
我们津津乐道美国两大公司苹果和谷歌,苹果的能力是什么?它能掌握市场的脉动,把现有的基础科研的知识所创造出来的新技术,组合成新产品。但那些基础的、前沿的知识和上游的技术,都不是苹果公司发明的,而都是政府支持出来的。谷歌也是这样,它所用的基础运算的技术,也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而研发出来的。
也就是说,美国政府在基础科研的资金并不是无限多的,对它支助的项目一定要有选择,这种选择就是产业政策的选择,只不过因为发展阶段不一样,表现的形势不一样而已。所以,我同意韦森的看法,市场的重要性怎么讲都不为过,但是,强调了市场就忽视了政府的作用则是不对的。
制度是软基础设施
凯南对《中国的奇迹》以及《新结构经济学》这两本书的理论框架和内部逻辑的认识很到位,对“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争论的要点也有很好的把握。他建议在我的框架中把制度的重要性再凸现出来,这点建议我也同意。
制度在新结构经济学中是作为软的基础设施,和硬的基础设施一起决定了一个经济体中的交易成本的高低,软硬基础设施和资本、劳动、自然资源一样在每一个时点是给定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是会发生相应变化的。
最近新结构经济学出了一个增订版,我在序言里面也谈到这个问题,增订版里我把1989年发表于《Cato Journal》的一篇论文“一个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强制性和诱致性变迁”增补为新的一章。那篇文章是25年前写的,讨论的思路与《中国的奇迹》和《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是相融的。
也就是说,我从人是理性的这个本体,以常无的角度来看各种问题的时候,构建起来的理论是可以叠加的,不同时期的各种讨论是可以组合成为一个内部逻辑自洽的,而不会相互矛盾的体系。
比较优势战略对大国未必是阶段性的
潘英丽老师谈了人口政策的重要性,我觉得这个可以讨论,可以做更仔细的量化。我个人的感觉,过去30多年9.8%的增长里,没有20世纪50、60年代的高人口出生率,和80年代以后的计划生育的生育率下降,增长率会下降多少?我想这个可以做仔细的量化研究。
蔡昉更有权威讲这个问题,但重要的是同样有很多像中国50、60年代那样人口增长率很高的国家,包括印度、非洲,他们到现在还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增长率。我们想研究的是为什么1979年之前我们的增长绩效不好,1979年之后增长绩效是个奇迹?这个问题大概不能用人口政策来解释,这是我的第一个看法。
第二,潘老师提出规模效应的问题,是否因为我们是大国,规模效应比较大,分工比较细,所以,过去这35年能取得快速的增长?如果是,为何同样是大国的印度发展的绩效比我们差得很多?
第三,关于美元和黄金脱钩,美国过度消费所提供的机会,这个机会确实有利于我们发展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消费品产业,但是,和我国处于同一发展程度而劳动力供给丰富的国家很多,为何只有我国抓住了这个机会来加速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相同的,都是取决于我国政府从传统违反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向符合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的转型。
至于不从亚当斯密的分工出发来研究增长,是否就必然以索罗增长理论为框架来分析问题?我想未必,索罗增长模型是一个单部门的经济,没有结构的概念,在《中国的奇迹》和《新结构经济学》中的分析,我们是区 分不同产业的。
至于大国和小国,我认为,小国没有办法赶超太远,因为补贴赶超产业的能力有限,所以,发展总体上必须符合比较优势。但大国的发展按照比较优势是否就是阶段性的,像潘老师所认为的“仅仅适用于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超过了这个阶段的发展是不是就能够违反比较优势?也未必。
实际上,从工业革命以后的第一个世界第一大国——英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直到被美国取代它的地位。美国,一直到去年还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2013年我们超过了美国成为第一大贸易国。也就是对这些世界第一大国,贸易一直是重要的,不是次要的,这些大国在现代化的社会里,都是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来发展它们的经济。
固然,这些大国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比我国低,这可能和发展阶段有关,因为英美两国在作为世界第一大国时都是高收入国家,进入到高收入阶段以后,服务业的比重增加,制造业的比重降低,服务业里大部分是不可贸易产品,制造业里面基本都是可贸易产品,我们现在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较高,和我们的发展阶段是有关的,将来我们成为高收入国家,贸易的占比会下降,但并不表示我们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可贸易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可以忽视比较优势。
关于产业政策,是不是在发展的早期,产业结构相对简单的时候产业政策才有作用?从我对韦森所提问题的回答里已经讨论了,显然不是。进入到高收入阶段,从本质上来讲,政府还是要发挥重要的因势利导的作用,只不过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方式有所差异。所以,并不是到了高收入阶段后要不要有产业政策的问题,而是产业政策也要怎样与时俱进才能有效的问题。
至于,潘老师所指出的资本必须细化,到了高收入阶段人力资本比固定资本更重要,对此,我完全同意。
计划经济和违反比较优势是一体两面
必亮对《中国的奇迹》这本书三个优点的总结很好,至于他认为赶超的目标没有错,错在赶超的手段违背了市场的规律。对于他的这个说法我部分同意,如果政府清楚认识到产业结构的内生性,把发展和发达国家同样的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从因势利导当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着手,来加速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能这样,把赶超发达国家作为目的则是正确的,而且政府的因势利导也必然是作为克服市场失灵的手段,而不是替代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
不过,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内生性缺乏认识,把立即建设和发达国家同样的产业作为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为了实现这种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目标,必然要采取违反市场原则的手段。
其次,他认为“不按市场去搞比较优势的话一样会失败”,对他的这个看法我也同意一半,原因是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去发展经济,就不需要用计划经济的手段去搞。《中国的奇迹》一书中我们讨论了计划经济的“三位一体”机制的形成,所以必须有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和对微观经营自主权的各种剥夺。是因为要发展的产业违反了比较优势,优先发展部门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所以计划经济的手段,和违反比较优势发展目标是一体的两面。
如果,要发展的产业符合比较优势,企业有自生能力,政府要做的无非是克服在产业升级中的外部性和协调等市场失灵问题,政府是在市场环境的前提发挥作用,并不需要以扭曲各种价格和资源直接配置的方式来进行。
奇迹能否继续需要学人们一起研究
益平提问到产品市场基本都放开了,但是,要素市场存在严重扭曲的情况下对增长、对经济结构、对消费的影响是什么?对此,在《中国的奇迹》和其后的一系列著作中我们是有分析的。
能得到低价要素的企业或产业,必然会使用那种要素更为密集的技术来生产,但是,对这种要素的需求必然求大于供,绝大多数的企业和产业得不到以“行政手段”配置的那种廉价要素,只能从市场上得到,那么他们的发展就只能根据我国的比较优势来进行。
最明显的例子是,同一种产业中,国企能够得到廉价的资金、外企和民企不能,结果发现,国企的劳均资本密集度最高,其次是外企,民企最低。这样的扭曲的结果也使得我国经济结构,和同等发达程度的国家比,资本的密集度高的产业比重较高。这种扭曲还导致了收入分配偏向大企业和高收入人群,造成收入分配不均和寻租、腐败的滋生。由于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比重降低,也因此抑制了消费需求。
但这种要素价格扭曲,是在双轨渐进改革中,用来补贴违反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的一种手段,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一种“雪中送炭”,让我国能够在转型过程中维持稳定。
但是,我国已经是一个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许多原来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现在已经符合比较优势,其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已经具有自生能力,这种要素价格扭曲的补贴现在已经变成是“锦上添花”,所以,应该按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把这些要素价格的扭曲取消掉,让市场在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至于益平问的,中国的奇迹是否能够继续,要进行那些改革才能避免危机,甚至是经济崩溃的发生?这些问题《中国的奇迹》和其后的《新结构经济学》提供了一些分析的思路,需要结合当前和未来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继续深入研究。
就像华生讲的,我们可以再写一本书来探讨,我则认为这不仅是我们三个人应该写的一本书,而是,需要各位学人一起不断研究、交流、切磋和合作,书写的一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著,谢谢。
风君子 发表于 2014-11-1 18:20
只要是奇迹终有进入黄昏的一天,希望咱们中国这一天能来得更晚些


林毅夫答十二学者问:重要的是潜力!中国奇迹能否持续有待努力

【观察者网按】昨天,观察者网头条发布《十二学者与林毅夫商榷:“中国奇迹”如何持续》一文,引发读者强烈关切。本月初在滴水湖会议上,十多位知名经济学者针对林毅夫、蔡昉、李周三人20年前的著作《中国的奇迹》,及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和其主要言论,展开有序而严肃的商榷,林毅夫教授也做了详细的回应。
虽然《中国的奇迹》出版20年以来,中国的上升势头应证了此书的总体观点,但无论在学界还是大众传媒界,关于林毅夫教授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他也时常被贴上“政府派”这样的标签。如今,宏观事实的发展令各种贴标签式争论失去了意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严肃理性讨论和思考的重要性。林毅夫团队的研究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观察者网有感于这种不贴标签的严肃讨论之难得,精心编辑诸位学者发言以呈现给渴望真知的读者们。在会议现场,面对十多位学人的商榷,林毅夫也欣然做了简单回应。会后,他又在现场发言基础上做了仔细的修订和补充。经林毅夫教授授权,观察者网今日首发。以下为全文:

今天非常高兴,十多位同仁对我们三人所写的《中国的奇迹》这本书进行了评论。确实非常中肯,对我们进一步完善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分析非常有帮助。在评论中,诸位提出了一些问题,我按照我的理解回应一下。
以常无心态研究中国,不以现成理论看中国
八骏讲了,这本书的分析基本上是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强调回到亚当斯密研究问题的方法。确实,不管分析中国的问题或者是外国的问题,过去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或是未来的问题,我强调要从理性人的角度出发,按亚当斯密的方法,去研究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决定因素是什么,以那样的方法来做研究。
但是我也并不完全只是接受西方的那套范式,我个人还写了另外一本书《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本体和常无是中国的哲学概念。本体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状况下,表现的方式是不同的,也就是老子《道德经》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本体,理论所描述的是作为本体的道,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所以是“非常道”,这种表现形式因时因地而不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不能以现有的理论出发来看世界,而是要以“常无”的心态来观察世界,才能真正把握作为本体的“道”这一中国的哲学概念。
从中国的学术发展来讲,真正把佛教在中国普及化的是禅宗,禅宗实际上是把印度佛学跟中国的本土哲学、儒家“仁”的思想结合在一起,所以强调的是“大乘”,强调的是普度众生,印度佛学更多的是强调小乘,个人的解脱,这是有差异的。儒学,到了王阳明之后发展成了心学,实际上是本土的儒学吸收了印度佛学的内涵,来探讨人的心性。中国的学术要发展既要继承本土学术的道统,也要吸收外来学术思想的精华。
不管从《中国的奇迹》,到后来的《新结构经济学》确实对西方的现代经济学是有借鉴的,都是从理性人的假设出发来研究的问题的本质和决定因素。在我们的分析当中,不管是政府领导人还是企业的决策者,或是工人、农民,当他们面临选择的时候,他们总是从可选择的范围里,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角度来分析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选择。
我认为,这种“理性人”的假设是西方现代经济学的本体,但是这样的一个本体,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什么是最优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以中国传统哲学的“常无”的心态来直接观察、思考这些决策的选择,而不是从现有的理论来先验地假设什么是他们的最优选择。《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完全以一种常无的心态,所构建起来的一个体系,而不是现成的理论出发来看中国的问题。
我们是试图在认识了现代经济学的本体--理性人的假设以后,以中国传统哲学观察现实世界所强调的“常无”的心态,来研究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及转型问题。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现代经济学,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
八骏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要素禀赋及其结构是一个不以任何国家、任何人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会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还是会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
理论所阐述的,总是在理想状况下的最优,现实结果是否能达到理论所描述的最优,既会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到国内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建国以后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当时的主客观条件下,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违背了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而建立起来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经济发展的绩效不好。
改革开放后,推行双轨制的改革,放开的那一轨符合比较优势,经济发展就快。另外一轨的经济仍然违反比较优势,所以,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腐败现象滋生等等问题。
每个国家若都能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不仅有利于每一个国家实现稳定和快速发展,也有利于资源在国际间的最优配置,是互利双赢的,是相互搭便车的,偏离了这个轨道,每个国家都要付出代价。对问题的认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之一,因此,要积极倡导传播正确的理论,以形成社会的共识。

台湾省政府并未奉行自由主义
张曙光老师是我敬重的老师,他的书评在国内是少有的,是真正把每本书都很仔细看了以后,才写的有建设性的评论。他对我们的几本书的书评让我们受益良多。《中国的奇迹》出来以后,他给了一个比较正面的评价,后来的几本书虽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提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或进一步阐述。
针对今天的讨论来讲,张老师认为我主张未来20年中国能够保持8%的增长,他对此有所质疑。华生已经帮我回复了,张老师讲的时候我也插了一句。其实在各种著作和场合里,我都是讲中国从2008年开始有20年8%的增长潜力,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做出很多努力,才能把潜力挖掘出来变成现实的增长,而不是说中国必然会有8%的增长。
张老师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几个问题,但是,那几个问题似乎并不影响我们对中国未来增长潜力的判断。
例如,他提到,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遭遇到两次石油危机,增长速度降下来了,中国未来也可能遭遇到各种危机的冲击。但是我们判断中国的增长潜力,根据的是日本在1951年到1971年的实际增长的情况,那是在石油危机发生之前。而且,固然未来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能遇到各种危机的冲击,但那些冲击影响的是实际达到的增长率有多高,而不影响增长的潜力。
他谈到中国台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蒋硕杰强调市场自由主义,而中国政府现在还有许多违背市场自由主义的干预,因此,台湾过去的增长经验不足以作为中国未来增长可能性的参照。
蒋硕杰确实强调市场自由主义,但事实是台湾的政府一直发挥了有为的作用。包括台湾过去一直有“四年经建计划”,每个计划有主导产业,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台湾工研院”,当台湾从中等偏上收入向高收入经济体转型的过程中,工研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大家津津乐道的。
台湾有些学者比较强调自由放任的市场,但是政府并没有完全按照学界的观点来行事。其实国内的情形也是一样,学界多数的观点强调的是市场自由主义,但是在现实中政府还是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另外,政府作用的好坏,像张老师所提产权保护的问题等,可能影响的只是实际达到的增长率而不是增长的潜力。
“不能把马当驴养”
我同意华生的看法,判断清楚潜力有多大是非常重要。2012年在北大讨论《新结构经济学》时,我举了一个例子,马和驴小的时候看起来大小差不多,如果不知道马的增长潜力比驴大,把马当做驴来养,那么,马可能就只长得跟驴一样大。
怎么判断一个国家的增长潜力?依据是增长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其前提是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则有赖于技术的不断创新、产业的不断升级。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差异?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产业在全世界最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都只能靠自己发明。从过去100多年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增长平均每年是2%,加上人口增长大约1%,也就是实际达到的年均增长率是3%。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在国际技术和产业的前沿内部来进行的,可以靠引进、消化、集成等来实现,具有后发优势,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比发达国家快。
我国改革开放后所以能够实现年均9.8%的增长靠的是后发优势,东亚的增长奇迹靠的也是后发优势。我对中国未来增长潜力的判断依据的是后发优势,也就是在我国和发达国家同一产业、技术差距所代表的后发优势水平下,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实际达到的增长率来推断我国的增长潜力。
这个潜力要发挥出来,确实就像各位所讲的,要克服各种困难,创造各种条件,是否能实现当然会有很多见仁见智的地方,但是,了解潜力有多大,对未来前景的判断和努力程度的决定是重要的。
比较优势和比较优势战略有差异
汝银谈到中国的发展不能只用比较优势解释,我也同意,比较优势的发挥需要有政府的积极有为的作用。这牵涉到后面几位所谈的,比较优势和比较优势战略之间的差异。比较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比较优势不见得就会自发地变成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要变成竞争优势需要有一系列的政府作用,包括要克服外部性和协调的问题。
我们在《中国的奇迹》一书中谈的是比较优势战略,就是政府如何发挥作用把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从潜在的变成现实的。如汝银所言,“仅仅只是依照要素本身的成本收益,没有政府的补贴加以支持,”很难发展起来。
但是,政府的作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想发展的产业违反一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政府所需要给予的保护和补贴会很大。而且,就像改革开放以前那样,靠政府的保护补贴即使能把这样的产业建立起来,也不会有竞争力,需要不断的保护和补贴才能存活,经济发展绩效也会很差。
所以,在《中国的奇迹》和《新结构经济学》里我们既强调“有为政府”的作用,但同时强调“有效市场”的重要性,政府的作用在于为具有比较优
势的产业克服市场失灵,使其变成这个经济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而非取代市场的作用。
汝银所举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的 “三免两减半”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可以视为是对先行者外部性的补偿,因为地方政府没有货币发行的权利,又不能有财政赤字,在招商引资时所能给的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相对于投资的资金而言是相当有限的,而且,是一次性或短期的。
既然补贴的资金数量和期限相当有限,招商引资来的产业企业若要赚钱并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应该是符合当地的比较优势,这种优惠是对先行者外部性的补偿,有利于技术的引进和快速形成产业集群,有利于地方将“潜在的比较优势”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
值得吸纳进一步丰富新结构经济学
张幼文所长认为我们提的“发挥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提法不准确,他认为我国发展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出口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而廉价劳动力指的是要素而不是一个产业,同时,他认为“比较优势是自由贸易战略,不在于哪种要素密集型产业”。他认为用“开放性发展模式而不是比较泛化的比较优势原理去概括中国发展模式,可能更有启示”。我想他的这些提法和我们的提法并无本质的差异,只是如何表述和侧重点上的不同。
正富在肯定了《中国的奇迹》一书的理论框架和贡献后,对用动态比较优势和结构升级来解释中国的发展有保留,认为应该扩充,建议把地方政府的作用纳进来讨论,例如地方政府利用财政补贴创造投资成本的洼地和投资机会的高地,以及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的补贴当做投资行为来看,地方政府相互竞争,大家“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升决策水平等,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看法。
在《中国的奇迹》和《新结构经济学》中的分析确实主要是围绕着中央政府的行为展开的,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分析不多,他的这些建议确实值得接纳以进一步丰富新结构经济学。
张军指出《中国的奇迹》一书的内容讨论的主要是80年代的改革。这点我同意,这本书前半部谈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后半部讨论我国怎样以增量的方式,渐进双轨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讨论的现象绝大多数是发生在80年代。1999年出的增订版对90年代出现的现象也有些讨论,但确实全书侧重的是改革初期的微观经营机制和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对宏观领域的改革只做了一些方向性的论述,而没有具体的内容。
张军所提的《中国的奇迹》对中央跟地方的关系、财政体制、银行体制等的改革讨论有限。不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从我们这本书的理论框架来看,是可以包容进来的,也是值得加强的。讨论这些问题并不会颠覆我们提出的“三位一体”的计划体制,以及从“三为一体”向有效的市场、有为政府过度的分析思路。对他提出的这些问题的改革成败确实值得再出一本专著来讨论。
怎样把增长潜力变成现实增长,值得再写一本书
华生对我们提出的观点,和对学界有关过去35年改革成败原因争论焦点的把握抓得非常准。
至于,对于未来的增长,他建议我多强调“增长潜力”而非“增长”本身,在这点上不管是我历来写的文章,或是在各种场合的报告,实际上都已经是按照他建议的那样做的。不过,到了媒体的报道,尤其是标题,经常就“断句取义”,把“潜力”两字省略掉,许多对我的评论就围绕着“8%的增长”而不是我本意的“8%的增长潜力”来展开,虽然我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表文章和做报告来澄清,但是,媒体报道我这些澄清的文章和报告时大多还是以“8%的增长”作为标题。甚至,当我最近分析未来几年的国内国际形势,建议在2015年和十三五期间合适的增长目标是7.0%-7.5%时,媒体的标题就成了林毅夫主张把经济增长率从8%下调到7.0%-7.5%,而我过去从来没有主张过吧增长率订在8%。对媒体这种不负责任的“断句取义”,我实在只能“徒呼奈何”!
关于,怎么把增长潜力变成未来15、20年的现实增长?《中国的奇迹》和重印版的长序中有一些原则性的讨论,我们的建议是必须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这样才会有竞争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的前提是建立“有效的市场”,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深化改革,把双轨制遗留下来的各种扭曲消除掉;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变迁的过程,必然存在外部性和协调等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也必须有一个“有为的政府”,来协助企业克服这些问题,经济发展才能顺利的进行。
这些讨论还是相当原则性的,值得按华生建议的那样,根据中国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克服的困难展开讨论,形成一本新的著作。
强调市场忽视政府作用是不对的
韦森谈的问题是一个老争论。市场改革的重要性,大家是有共识的,现在要讨论的问题不是说市场重要不重要,而是怎么样从一个以完全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个转型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问题要讨论。一个要讨论的问题是转型路径是什么,第二个是怎么建立有效的市场,在有效的市场中政府的作用为何?
在《中国的奇迹》这本书我们论证了渐进、双轨的转型:老人老办法,给予违反比较优势的旧的国有企业一定的转型期保护补贴,维持稳定;放开传统受到抑制的,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因势利导创造有利的条件,让这些新产业能够快速发展。我们认为这种转型方式会比休克疗法的转型有效,现在比较我国转型和苏东转型的绩效证实了这个观点。
另外,如果我们现在从双轨并到单轨了,建立了有效的市场,经济发展是不是依靠市场自发的力量就够了?在这点上,从理论分析和各种经验实证来看,市场的自发力量,不管是在收入分配问题上面,还是在动态快速发展方面都不足以达到社会的最优。
以市场经济的楷模美国为例,其实,美国的政府并不是没有产业政策,只不过它的发展阶段和我们不一样,因为它的产品、技术,都在世界的最前沿,所以对它来讲,劳动生产力水平要不断提高,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它就必须自己做研究和开发。
在美国,产品的开发大部分是由企业来做,这点没有错,但是基础知识的研究大部分是政府经由国家健康研究院(NIH)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来支持的。学界的讨论经常只看到产品的开发是由企业来做,就忘记了美国政府在基础科研上的大量投入。
由于,美国政府可以用来支持基础科研的预算是有效的,因此,对基础科研的领域和项目也必须有选择的。选择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的新产业、新技术需要不同的基础知识的突破,所以,不同的基础科研,会对未来的产业、技术方向产生不同的影响。
美国今年出了一本很有影响的书《The Entrepreneurial State》,根据这本书的作者所做的研究,美国现在在国际上占有优势的产业,其基础科研都是美国政府支持的,而不是企业自己出资去做的。
我们津津乐道美国两大公司苹果和谷歌,苹果的能力是什么?它能掌握市场的脉动,把现有的基础科研的知识所创造出来的新技术,组合成新产品。但那些基础的、前沿的知识和上游的技术,都不是苹果公司发明的,而都是政府支持出来的。谷歌也是这样,它所用的基础运算的技术,也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而研发出来的。
也就是说,美国政府在基础科研的资金并不是无限多的,对它支助的项目一定要有选择,这种选择就是产业政策的选择,只不过因为发展阶段不一样,表现的形势不一样而已。所以,我同意韦森的看法,市场的重要性怎么讲都不为过,但是,强调了市场就忽视了政府的作用则是不对的。
制度是软基础设施
凯南对《中国的奇迹》以及《新结构经济学》这两本书的理论框架和内部逻辑的认识很到位,对“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争论的要点也有很好的把握。他建议在我的框架中把制度的重要性再凸现出来,这点建议我也同意。
制度在新结构经济学中是作为软的基础设施,和硬的基础设施一起决定了一个经济体中的交易成本的高低,软硬基础设施和资本、劳动、自然资源一样在每一个时点是给定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是会发生相应变化的。
最近新结构经济学出了一个增订版,我在序言里面也谈到这个问题,增订版里我把1989年发表于《Cato Journal》的一篇论文“一个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强制性和诱致性变迁”增补为新的一章。那篇文章是25年前写的,讨论的思路与《中国的奇迹》和《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是相融的。
也就是说,我从人是理性的这个本体,以常无的角度来看各种问题的时候,构建起来的理论是可以叠加的,不同时期的各种讨论是可以组合成为一个内部逻辑自洽的,而不会相互矛盾的体系。
比较优势战略对大国未必是阶段性的
潘英丽老师谈了人口政策的重要性,我觉得这个可以讨论,可以做更仔细的量化。我个人的感觉,过去30多年9.8%的增长里,没有20世纪50、60年代的高人口出生率,和80年代以后的计划生育的生育率下降,增长率会下降多少?我想这个可以做仔细的量化研究。
蔡昉更有权威讲这个问题,但重要的是同样有很多像中国50、60年代那样人口增长率很高的国家,包括印度、非洲,他们到现在还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增长率。我们想研究的是为什么1979年之前我们的增长绩效不好,1979年之后增长绩效是个奇迹?这个问题大概不能用人口政策来解释,这是我的第一个看法。
第二,潘老师提出规模效应的问题,是否因为我们是大国,规模效应比较大,分工比较细,所以,过去这35年能取得快速的增长?如果是,为何同样是大国的印度发展的绩效比我们差得很多?
第三,关于美元和黄金脱钩,美国过度消费所提供的机会,这个机会确实有利于我们发展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消费品产业,但是,和我国处于同一发展程度而劳动力供给丰富的国家很多,为何只有我国抓住了这个机会来加速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相同的,都是取决于我国政府从传统违反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向符合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的转型。
至于不从亚当斯密的分工出发来研究增长,是否就必然以索罗增长理论为框架来分析问题?我想未必,索罗增长模型是一个单部门的经济,没有结构的概念,在《中国的奇迹》和《新结构经济学》中的分析,我们是区 分不同产业的。
至于大国和小国,我认为,小国没有办法赶超太远,因为补贴赶超产业的能力有限,所以,发展总体上必须符合比较优势。但大国的发展按照比较优势是否就是阶段性的,像潘老师所认为的“仅仅适用于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超过了这个阶段的发展是不是就能够违反比较优势?也未必。
实际上,从工业革命以后的第一个世界第一大国——英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直到被美国取代它的地位。美国,一直到去年还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2013年我们超过了美国成为第一大贸易国。也就是对这些世界第一大国,贸易一直是重要的,不是次要的,这些大国在现代化的社会里,都是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来发展它们的经济。
固然,这些大国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比我国低,这可能和发展阶段有关,因为英美两国在作为世界第一大国时都是高收入国家,进入到高收入阶段以后,服务业的比重增加,制造业的比重降低,服务业里大部分是不可贸易产品,制造业里面基本都是可贸易产品,我们现在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较高,和我们的发展阶段是有关的,将来我们成为高收入国家,贸易的占比会下降,但并不表示我们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可贸易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可以忽视比较优势。
关于产业政策,是不是在发展的早期,产业结构相对简单的时候产业政策才有作用?从我对韦森所提问题的回答里已经讨论了,显然不是。进入到高收入阶段,从本质上来讲,政府还是要发挥重要的因势利导的作用,只不过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方式有所差异。所以,并不是到了高收入阶段后要不要有产业政策的问题,而是产业政策也要怎样与时俱进才能有效的问题。
至于,潘老师所指出的资本必须细化,到了高收入阶段人力资本比固定资本更重要,对此,我完全同意。
计划经济和违反比较优势是一体两面
必亮对《中国的奇迹》这本书三个优点的总结很好,至于他认为赶超的目标没有错,错在赶超的手段违背了市场的规律。对于他的这个说法我部分同意,如果政府清楚认识到产业结构的内生性,把发展和发达国家同样的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从因势利导当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着手,来加速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能这样,把赶超发达国家作为目的则是正确的,而且政府的因势利导也必然是作为克服市场失灵的手段,而不是替代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
不过,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内生性缺乏认识,把立即建设和发达国家同样的产业作为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为了实现这种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目标,必然要采取违反市场原则的手段。
其次,他认为“不按市场去搞比较优势的话一样会失败”,对他的这个看法我也同意一半,原因是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去发展经济,就不需要用计划经济的手段去搞。《中国的奇迹》一书中我们讨论了计划经济的“三位一体”机制的形成,所以必须有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和对微观经营自主权的各种剥夺。是因为要发展的产业违反了比较优势,优先发展部门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所以计划经济的手段,和违反比较优势发展目标是一体的两面。
如果,要发展的产业符合比较优势,企业有自生能力,政府要做的无非是克服在产业升级中的外部性和协调等市场失灵问题,政府是在市场环境的前提发挥作用,并不需要以扭曲各种价格和资源直接配置的方式来进行。
奇迹能否继续需要学人们一起研究
益平提问到产品市场基本都放开了,但是,要素市场存在严重扭曲的情况下对增长、对经济结构、对消费的影响是什么?对此,在《中国的奇迹》和其后的一系列著作中我们是有分析的。
能得到低价要素的企业或产业,必然会使用那种要素更为密集的技术来生产,但是,对这种要素的需求必然求大于供,绝大多数的企业和产业得不到以“行政手段”配置的那种廉价要素,只能从市场上得到,那么他们的发展就只能根据我国的比较优势来进行。
最明显的例子是,同一种产业中,国企能够得到廉价的资金、外企和民企不能,结果发现,国企的劳均资本密集度最高,其次是外企,民企最低。这样的扭曲的结果也使得我国经济结构,和同等发达程度的国家比,资本的密集度高的产业比重较高。这种扭曲还导致了收入分配偏向大企业和高收入人群,造成收入分配不均和寻租、腐败的滋生。由于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比重降低,也因此抑制了消费需求。
但这种要素价格扭曲,是在双轨渐进改革中,用来补贴违反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的一种手段,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一种“雪中送炭”,让我国能够在转型过程中维持稳定。
但是,我国已经是一个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许多原来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现在已经符合比较优势,其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已经具有自生能力,这种要素价格扭曲的补贴现在已经变成是“锦上添花”,所以,应该按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把这些要素价格的扭曲取消掉,让市场在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至于益平问的,中国的奇迹是否能够继续,要进行那些改革才能避免危机,甚至是经济崩溃的发生?这些问题《中国的奇迹》和其后的《新结构经济学》提供了一些分析的思路,需要结合当前和未来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继续深入研究。
就像华生讲的,我们可以再写一本书来探讨,我则认为这不仅是我们三个人应该写的一本书,而是,需要各位学人一起不断研究、交流、切磋和合作,书写的一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著,谢谢。
方船子1 发表于 2014-11-1 18:39
最容易下的就是这类结论,因为美国、日本、西欧的发展过程就是现成的例子。

中国的人均GDP能走成他们 ...
真正问题是对中国来说不够用的增长幅度乘以中国的体量就足以压垮现行世界经济格局包括美元。
结果要么中国崩溃要么美国崩溃,甚至整个世界相继崩溃。

夸父追日 喝完湖泊河流然后渴死。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10%增长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红利,这两年人口刚红利消失,GDP增速立刻掉到保7.5%都难。 随着人口红利转化成人口负债,后发优势吃的差不多了。还想维持8%的增长是痴人说梦。没看见习总天天把“新常态”挂在嘴边吗?
swsky1 发表于 2014-11-1 18:42
中国算人均?你知道中国人均超越美国人均是什么状况吗?
中国的人均GDP能走成他们的发展曲线是最好,但要比他们走得更好,可能性极小。

人均GDP走成他们的样子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可以试一下吧,至少尽可能靠近。
acoustics 发表于 2014-11-1 18:44
真正问题是对中国来说不够用的增长幅度乘以中国的体量就足以压垮现行世界经济格局包括美元。
结果要么中 ...
什么叫不够用的增长幅度?
方船子1 发表于 2014-11-1 18:53
中国的人均GDP能走成他们的发展曲线是最好,但要比他们走得更好,可能性极小。

人均GDP走成他们的样子 ...
我们谈的是经济总量 不是人均

遥远7900 发表于 2014-11-1 18:47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10%增长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红利,这两年人口刚红利消失,GDP增速立刻掉到保 ...



每一个人口,有“红利”时候,就有“负担”时候。

但十多亿的人口对中国这种土地乘载力不强的国家来说,是负担。

从提高人均GDP来说,现在这种人口(总数、结构)对中国永远是负担不是红利。

遥远7900 发表于 2014-11-1 18:47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10%增长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红利,这两年人口刚红利消失,GDP增速立刻掉到保 ...



每一个人口,有“红利”时候,就有“负担”时候。

但十多亿的人口对中国这种土地乘载力不强的国家来说,是负担。

从提高人均GDP来说,现在这种人口(总数、结构)对中国永远是负担不是红利。
swsky1 发表于 2014-11-1 18:55
我们谈的是经济总量 不是人均
在人口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没有实际区别。

方船子1 发表于 2014-11-1 18:31
其实算不上奇迹,这些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体在经济学家意料范围之内。

这个“奇迹”说白了就 ...
石化煤炭系统怎么看?先普及电气化吧!
方船子1 发表于 2014-11-1 18:54
什么叫不够用的增长幅度?
减速之后经济增长新增的机会不够用,很多民生和社会稳定问题都亚历山大,所以要尽量保8保7.5
但即使降到5,过十几年一样碾压全球经济格局
只从经济角度谈经济问题。 嗯。··不如不谈
遥远7900 发表于 2014-11-1 18:47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10%增长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红利,这两年人口刚红利消失,GDP增速立刻掉到保 ...

对于上层来说,养老危机比就业危机安全所以能允许一点减速,年轻人多了容易折腾,老人多了没劲折腾。
林教授是超级HKC。。。裤衩红到发紫,所以参考就好。。
方船子1 发表于 2014-11-1 18:05
不可能的,中国迟早会进入增长乏力阶段,早晚而已。今后20年能平均百分之五就谢天谢地了。
未来4年可以维持7%,4年后转型初步见效,可以继续保持7%。2020年左右国外经济走出困境带动出口,直到2025年都能保持7%左右。

2025-2035年国内消费强劲增长,带动国内经济,和世界对中国的出口,这又带动世界经济繁荣,带动中国出口增长,内需外需强劲又带动投资增长,年均5.5%左右没问题。
遥远7900 发表于 2014-11-1 18:47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10%增长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红利,这两年人口刚红利消失,GDP增速立刻掉到保 ...
人口红利个PI,1980-2005年,中国的剩余劳动力长期占劳动力总数的20%以上,光养这些剩余劳动力,就是沉重负担。

要是80年代只有几千万剩余劳动力,而不是1亿多劳动力,中国根本不需要那么变态的引进外资,建立如此庞大的出口产业,早在90年代末就因劳动力短缺而停止扩大低端出口制造业,开始产业升级。

没有这么多剩余劳动力,也不需要年均9%的增长,7%就足够了。
风君子 发表于 2014-11-1 18:20
只要是奇迹终有进入黄昏的一天,希望咱们中国这一天能来得更晚些
那时人均早赶超了
林毅夫舌战群儒
不可能的,中国迟早会进入增长乏力阶段,早晚而已。今后20年能平均百分之五就谢天谢地了。
城镇化和混合所有制,都弄好了,未来保持10年7的增加没问题……
不认为会继续
newdc 发表于 2014-11-1 18:17
经济学以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信仰。
经济学以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算命。
未来4年可以维持7%,4年后转型初步见效,可以继续保持7%。2020年左右国外经济走出困境带动出口,直到2025 ...
四年后初步见效,这个是如何估算的?
山人五四 发表于 2014-11-1 20:27
人口红利个PI,1980-2005年,中国的剩余劳动力长期占劳动力总数的20%以上,光养这些剩余劳动力,就是沉重 ...
人口红利是指抚养率低,就业参与率高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
中国算人均?你知道中国人均超越美国人均是什么状况吗?

中国现在人均只是美国的13%,如果要超越美 ...
可控核聚变,不一定用石油
未来4年可以维持7%,4年后转型初步见效,可以继续保持7%。2020年左右国外经济走出困境带动出口,直到2025 ...
赞同山人观点,拭目以待。


之所以有保8一说来源于每年新增就业压力,1个百分点对应的是超过100万岗位.现在每年新增就业需求减少,自然不需要保8.前面说的人口红利本来就是双刃剑,如果没有充足的新增就业岗位,那你手里的人口就不是红利,而是社会动荡的基础.

换个角度看,如果你手里有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又有什么动力去搞产业升级呢? 这和资源富产国的悖论是一样的,资源富裕国依靠资源出口就可以谋取暴利,也就不会真正有动力和压力去投入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为什么西方在近代科学发展中有如此的地位?看看他们过去的狼狈样就知道了,被虐惨了自然在压力下找出路,他们找到了,自然就上来了.今天中国将要面对的是一样的环境

之所以有保8一说来源于每年新增就业压力,1个百分点对应的是超过100万岗位.现在每年新增就业需求减少,自然不需要保8.前面说的人口红利本来就是双刃剑,如果没有充足的新增就业岗位,那你手里的人口就不是红利,而是社会动荡的基础.

换个角度看,如果你手里有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又有什么动力去搞产业升级呢? 这和资源富产国的悖论是一样的,资源富裕国依靠资源出口就可以谋取暴利,也就不会真正有动力和压力去投入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为什么西方在近代科学发展中有如此的地位?看看他们过去的狼狈样就知道了,被虐惨了自然在压力下找出路,他们找到了,自然就上来了.今天中国将要面对的是一样的环境
现在根本不是劳动力价格攀升出问题,而是通货膨胀生活成本普遍提高客观加大工薪阶层压力导致的低薪岗位工荒,另外TG内心还是相当怕美帝搞经济封锁这套的,自身农工阶层劳动报酬政治上刻意压低到要死,内部根本就没多少市场需求空间,新闻报纸说扩大内需完全笑笑就可以了,2015以后经济形势只会越来越寒冷,外部市场已经让美帝印钞机刮得没剩多少油水了
现在就是历史车轮要考验TG了!
是否还是民国那个坚决站在工人阶级阵线,维护工农阶级利益的共产党了?
遥远7900 发表于 2014-11-1 23:56
人口红利是指抚养率低,就业参与率高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
你知道人口红利的反面是人口负债懂没?1个硬币都有两个面的...
某种意义上说,hkc其实是玻璃心,林说未来还能保持8%,可现实已经结结实实地打了他的脸,但hkc就是假装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