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谈谈垂尾兼论J-20的腹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46:44


论坛上前几天对歼20的腹鳍有讨论,很多人把腹鳍说成是气动上的落后,那么这个看法到底对不对,这里主要是搬一些书方宝瑞书上的内容,并谈谈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注:点击下面图片都可以弹出新页面打开大图

一、垂尾的作用和设计考虑

谈腹鳍不能不谈垂尾,垂尾和腹鳍的作用基本相同,只不过一个在机身上部一个在机身下部而已,由于位置不同对飞机影响不同,最后效果不同,所以先要看垂尾,然后再看腹鳍:


下面是方宝瑞书中关于垂尾的作用和设计准则的描述:




二、垂尾设计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和选择


1、大迎角影响下的处理措施:垂尾前移:


2、垂尾升高与涡的影响


3、单双垂尾


4、双垂尾倾斜

5、尾喷流的影响

6、非常重要的总结:涡对垂尾设计的影响以及垂尾设计是综合考虑的结果:

三、腹鳍的设计



四、个人对上述书上内容的看法小结

   垂尾设计是个综合考虑,其前后位置、是否外倾、面积大小、左右位置等都需要深入思考,这是因为垂尾位于机身后部,已经处于前机身、机翼等的影响之下,尤其是现代战斗机强调大迎角作战,这个时候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已经成为非常重要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由于垂尾的这种涡等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处于机身腹部的腹鳍就成为一个可选的设计,腹鳍也有腹鳍的优点,采用腹鳍在一些时候其效率可能比垂尾更高,效果更好,那么这个时候就采用腹鳍。而腹鳍设计也是个综合的事情,与飞机的擦地角、外部挂载等都有关系,并不是个单独因素。

五、针对几种三代机和四代机垂尾的看法:

前几天的讨论中,一些人认为J-20的腹鳍是落后的设计,并举例说现代好几种机型都没有腹鳍,所以是落后设计。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说服力不强,没有任何理论证明这个结论。个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1、看有腹鳍的三代机:

(1)F-14:
F-14有腹鳍,F-14的垂尾也不小,由于F-14的发动机间距大,那么在单发发动机失效时垂尾需要矫正发动机推力偏差需要就大,那么就将垂尾位置尽量靠后,靠后以后,垂尾收到尾翼的遮挡就比较明显,这个时候选择腹鳍来避免遮挡就是个可选的手段,所以F-14设置了腹鳍。

(2)SU-27:
SU-27也是宽间距发动机布局,但是SU-27的发动机间距比F-14小,位置也相对靠前,面积也较大,但是是不是面积大就可以不选择腹鳍,原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一味的增加垂尾面积和高度,由于垂尾影响滚转,而SU-27宽间距发动机配置本身影响滚转速度,加上SU-27的翼展较大,所以采用腹鳍减小滚转稳定度。

(3)F-16
F-16是单发动机圆机身,采用单垂尾,由于单垂尾无法像双垂尾那样外倾(譬如F-18),所以F-16就将垂尾设计比较靠后,并且高度也比较大。但是这恐怕还不够,因为F-16算是强调大迎角飞行特性的,因为F-16的后机身有个过渡的边条,估计这个边条多少对垂尾有一定的遮挡作用,而一味的增加垂尾高度也面临影响滚转性能,而F-16是强调机动性和敏捷性的飞机,估计是这个原因增加了腹鳍,所以F-16的滚转是相当敏捷的,

(4)J-10
  J-10是单发圆机身,垂尾本身多少受到机翼的遮挡,也降调敏捷性,同时还强调高速性(比较重视截击性能),发动机采用可调进气道,垂尾面积比较大,如果继续增加垂尾面积满足大迎角和超音速需求付出代价太大,估计是这个原因采用了腹鳍。


小结
对于垂尾和腹鳍来说,其设计是个综合考虑的结果,每个机型的垂尾和腹鳍的设计,都是根据每个机型的气动特点和要求来进行设计,并没有一种统一的做法来适应所有机型。单纯增加腹鳍是不利于隐身,但是放到具体机型从总体隐身来看设置腹鳍未必不合适。J-20的腹鳍肯定是综合考虑的结果,未来取消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小结:这几种采用腹鳍都是与其设计要求有关,也与总体布局有关。

2、几个没有腹鳍的三代机
(1)F-15
F-15在研发过程中曾经考虑过腹鳍,似乎测试效果不好。F-15的机身采用机身腹部与侧面拐角布置导弹的结构,所以多少与腹鳍有所冲突,而F-15也采用拦阻钩,不能在机身中间布置腹鳍。所以最后F-15没有采用腹鳍设计。

(2)F-18
F-18采用了双倾斜垂尾,双倾斜垂尾本身有改善大迎角稳定性的优点,发动机也是窄间距,双垂尾高度比单垂尾较低,腹鳍的引入如果不想影响擦地角就要像F-16那样靠前布置,而F-18也是在机身拐角布置导弹,多少也会与外挂物有影响,垂尾已经能够满足要求,有非常出色的大迎角飞行性能,也没有必要去选择腹鳍。

(3)米格-29
米格-29是前线战斗机定位,强调短距起降,这与起降性能不好的米格-21有很大不同,前面边条比SU-27更丰满使得垂尾效率应该也比较高。如果采用腹鳍那么会影响擦地角,也容易被地面杂物大坏,垂尾也能够满足要求,就不用采用腹鳍。

(4)幻影2000
幻影2000是三角翼飞机,但是幻影2000要利用机身腹部去挂载更多东西,另外三角翼需要较大迎角改善起降性能,擦地角不能太小,所以不选择腹鳍完全可以理解。

(5)阵风、台风和鹰狮
其实阵风、台风和鹰狮都比较类似,都是强调短距起降要大迎角,都要在机身腹部布置较多外挂物,(台风是机身有串列保型挂架、阵风是要上舰采用大迎角着舰,鹰狮要满足公路起降要求)采用腹鳍与这些都有影响,所以最后都没有采用腹鳍。
而阵风和台风的机身长度都比F-18短,如果采用双垂尾,由于鸭式布局其垂尾与重心距离较近,所以双垂尾效率比不上单垂尾,而且双垂尾重量更重,所以选择高高的单垂尾。



小结:这几种没有选择腹鳍同样与整体要求有关,与整体气动布局那种方案更优有关。

3、四代机垂尾和腹鳍设计


(1)F-22
   正如前面方宝瑞书中所讲,常规布局将垂尾移动到垂尾与水平尾翼之间并采用一定倾斜角度有利于大迎角飞行,F-22正是这种策略。另外F-22强调超音速巡航,而超音速时对航向稳定性要求较高,尤其是腹部弹舱打开时会增加航向不稳定性,F-22的垂尾是相当大。另外F-22追求高隐身,腹鳍多少是个不利于隐身的因素,垂尾足够大就不必采用腹鳍。

(2)F-35
F-35是三种机型在一起,是宽机身设计而不是圆柱形机身,并且有隐身设计要求,F-35B那个向下转的喷管则必须是双垂尾设计让开地方,如果有腹鳍那么对喷管运转也不是很有利,F-35C要上舰,也要增大迎角,设置腹鳍也不合适,而外倾的双垂尾本身有利于大迎角飞行。由于F-35机身短,加上对重量要求高,所以垂尾安排的比较靠后。

(3)T-50
  T-50采用与F-18/F-22类似,将垂尾设置在机翼和水平尾翼之间,外倾也可以对气流相互作用。T-50采用了较小的全动垂尾,加上宽间距发动机布局,这对于单发失效时保证纠正偏航不利,所以T-50采取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措施:发动机向内侧倾斜一个小角度安装,这样单侧发动机失效时,发动机造成的偏航力矩不大。
  那么为什么T-50不用腹鳍,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个人认为仍然是取决于设计要求、技术进步和飞机的气动特点,首先是T-50的机身整个侧面比较扁平,尤其是前部机身比SU-27要扁平,按照方宝瑞书中关于航向稳定性前部机身主要是侧面投影有较大影响,那么T-50的前部机身对航向稳定性的影响相比F-22和J-20要小一些;其次是可动边条前缘能够影响前部机身形成主动的侧向力控制;T-50的面积很大的边条的涡强度应该比较大,加上全动垂尾的偏转比传统方向舵纠正航向能力更强;另外推力矢量可能也是个重要因素,加上T-50的腹股沟多少有一定类似腹鳍的作用,这些因素综合没有采用腹鳍。
(4)J-20
J-20采用了腹鳍,那么为何J-20采用腹鳍可能还得从宋老的那篇论文说起。宋老的论文中提到鸭翼、边条涡耦合后在垂尾处形成了较大的负升力,解决手段是缩小垂尾面积和开缝隙,这些措施我们在J-20上都看到了。而缩小垂尾后对于单侧发动机失效问题该如何解决,T-50通过向内倾斜安装发动机的办法,对于J-20来说基本无法这样做,这就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尾容量,而如果不设置腹鳍,那么面积更大的垂尾则会加重宋老说的涡对机身后部的不利影响;另外J-20的气动上有向超音速倾斜的情形,这与我们国家一直强调拦截能力有关,因为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处于容易被敌对势力容易攻击的范畴,而超音速能力就需要较大的航向稳定性的垂直面,增加腹鳍对超音速飞行也是有好处。另外还有大迎角操纵的问题,J-20的垂尾也可以利用涡的有利干扰或者是鸭翼差动来主动控制偏航,但迎角大到一定程度后纠正偏航的效率是在下降的,窄间距发动机设置横向矢量推力对横向矢量推力实现可能有一定障碍,采用腹鳍后大迎角性能会得到保证。

另外腹鳍从原则上来说不利于隐身,但是这也要与总体布局来综合看,J-20如果不用腹鳍,那么金属的圆柱状尾喷管直接暴露在外面,这样从后部侧面去看对隐身反而有不利之处。而采用腹鳍后,腹鳍倾斜安装可以起到遮挡尾喷管的作用,虽然不是所有方向上都能挡,但总体感觉来说增加腹鳍可能未必增加下部的雷达反射,反而有可能降低了部分反射,尤其是尾喷管雷达反射最强的垂直尾喷管侧面反射雷达波被遮挡。

那么J-20未来有没有可能取消腹鳍,个人认为虽然有可能,但可能性不是很大,即便是说利用左右发动机不同推力来纠偏,或者是利用鸭翼差动改善性能,但是腹鳍本身在单发失效、大迎角飞行和超音速飞行中的作用仍然难以替代,所以腹鳍可能仍然保留。

六、总结
垂尾和腹鳍设计是根据每架飞机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的,并没有通用的统一的规则,采用什么样的方案都是因地制宜的。具体到腹鳍上,由于腹鳍在机身腹部对擦地角和外挂物之间存在干扰,采不采用腹鳍与具体情况有关。J-20的腹鳍设计与J-20总体气动设计有关,在隐形上不见得就J-20本身来说对机身腹部雷达反射有更为不利的影响,而在气动上的收益则比较大,所以J-20的腹鳍未来有可能继续保存,而腹鳍的存在并不是气动设计落后的结果,还是气动设计综合考虑的结果。

论坛上前几天对歼20的腹鳍有讨论,很多人把腹鳍说成是气动上的落后,那么这个看法到底对不对,这里主要是搬一些书方宝瑞书上的内容,并谈谈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注:点击下面图片都可以弹出新页面打开大图

一、垂尾的作用和设计考虑

谈腹鳍不能不谈垂尾,垂尾和腹鳍的作用基本相同,只不过一个在机身上部一个在机身下部而已,由于位置不同对飞机影响不同,最后效果不同,所以先要看垂尾,然后再看腹鳍:


下面是方宝瑞书中关于垂尾的作用和设计准则的描述:

垂尾的作用1.jpg (191.62 KB, 下载次数: 4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5 上传


垂尾的作用2.jpg (467.94 KB, 下载次数: 5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5 上传


垂尾的作用3.jpg (419.06 KB, 下载次数: 4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5 上传


二、垂尾设计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和选择


1、大迎角影响下的处理措施:垂尾前移:

垂尾的作用4.jpg (310.86 KB, 下载次数: 5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6 上传



2、垂尾升高与涡的影响

垂尾高度.jpg (283.67 KB, 下载次数: 4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6 上传



3、单双垂尾

单双垂尾.jpg (499.75 KB, 下载次数: 4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6 上传



4、双垂尾倾斜

双垂尾设计.jpg (682.82 KB, 下载次数: 4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6 上传


5、尾喷流的影响

尾喷流的影响.jpg (247.5 KB, 下载次数: 4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6 上传


6、非常重要的总结:涡对垂尾设计的影响以及垂尾设计是综合考虑的结果:

涡对垂尾设计的重大影响.jpg (168.38 KB, 下载次数: 4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6 上传


三、腹鳍的设计

腹鳍的设计.jpg (230.24 KB, 下载次数: 5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6 上传



四、个人对上述书上内容的看法小结

   垂尾设计是个综合考虑,其前后位置、是否外倾、面积大小、左右位置等都需要深入思考,这是因为垂尾位于机身后部,已经处于前机身、机翼等的影响之下,尤其是现代战斗机强调大迎角作战,这个时候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已经成为非常重要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由于垂尾的这种涡等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处于机身腹部的腹鳍就成为一个可选的设计,腹鳍也有腹鳍的优点,采用腹鳍在一些时候其效率可能比垂尾更高,效果更好,那么这个时候就采用腹鳍。而腹鳍设计也是个综合的事情,与飞机的擦地角、外部挂载等都有关系,并不是个单独因素。

五、针对几种三代机和四代机垂尾的看法:

前几天的讨论中,一些人认为J-20的腹鳍是落后的设计,并举例说现代好几种机型都没有腹鳍,所以是落后设计。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说服力不强,没有任何理论证明这个结论。个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1、看有腹鳍的三代机:

(1)F-14:
F-14有腹鳍,F-14的垂尾也不小,由于F-14的发动机间距大,那么在单发发动机失效时垂尾需要矫正发动机推力偏差需要就大,那么就将垂尾位置尽量靠后,靠后以后,垂尾收到尾翼的遮挡就比较明显,这个时候选择腹鳍来避免遮挡就是个可选的手段,所以F-14设置了腹鳍。

F-14_2.GIF (189.77 KB, 下载次数: 4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5 上传


(2)SU-27:
SU-27也是宽间距发动机布局,但是SU-27的发动机间距比F-14小,位置也相对靠前,面积也较大,但是是不是面积大就可以不选择腹鳍,原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一味的增加垂尾面积和高度,由于垂尾影响滚转,而SU-27宽间距发动机配置本身影响滚转速度,加上SU-27的翼展较大,所以采用腹鳍减小滚转稳定度。

su27 3v.jpg (68.37 KB, 下载次数: 4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5 上传


(3)F-16
F-16是单发动机圆机身,采用单垂尾,由于单垂尾无法像双垂尾那样外倾(譬如F-18),所以F-16就将垂尾设计比较靠后,并且高度也比较大。但是这恐怕还不够,因为F-16算是强调大迎角飞行特性的,因为F-16的后机身有个过渡的边条,估计这个边条多少对垂尾有一定的遮挡作用,而一味的增加垂尾高度也面临影响滚转性能,而F-16是强调机动性和敏捷性的飞机,估计是这个原因增加了腹鳍,所以F-16的滚转是相当敏捷的,

20140221070554-1670207789.jpg (153.14 KB, 下载次数: 4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5 上传


(4)J-10
  J-10是单发圆机身,垂尾本身多少受到机翼的遮挡,也降调敏捷性,同时还强调高速性(比较重视截击性能),发动机采用可调进气道,垂尾面积比较大,如果继续增加垂尾面积满足大迎角和超音速需求付出代价太大,估计是这个原因采用了腹鳍。

J-10-3View-004g.jpg (175.87 KB, 下载次数: 4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5 上传



小结
对于垂尾和腹鳍来说,其设计是个综合考虑的结果,每个机型的垂尾和腹鳍的设计,都是根据每个机型的气动特点和要求来进行设计,并没有一种统一的做法来适应所有机型。单纯增加腹鳍是不利于隐身,但是放到具体机型从总体隐身来看设置腹鳍未必不合适。J-20的腹鳍肯定是综合考虑的结果,未来取消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小结:这几种采用腹鳍都是与其设计要求有关,也与总体布局有关。

2、几个没有腹鳍的三代机
(1)F-15
F-15在研发过程中曾经考虑过腹鳍,似乎测试效果不好。F-15的机身采用机身腹部与侧面拐角布置导弹的结构,所以多少与腹鳍有所冲突,而F-15也采用拦阻钩,不能在机身中间布置腹鳍。所以最后F-15没有采用腹鳍设计。

F-15-3View-004g.jpg (234.36 KB, 下载次数: 4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5 上传


(2)F-18
F-18采用了双倾斜垂尾,双倾斜垂尾本身有改善大迎角稳定性的优点,发动机也是窄间距,双垂尾高度比单垂尾较低,腹鳍的引入如果不想影响擦地角就要像F-16那样靠前布置,而F-18也是在机身拐角布置导弹,多少也会与外挂物有影响,垂尾已经能够满足要求,有非常出色的大迎角飞行性能,也没有必要去选择腹鳍。

MAIN201310101338000046957755365.jpg (167.06 KB, 下载次数: 4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14 上传


(3)米格-29
米格-29是前线战斗机定位,强调短距起降,这与起降性能不好的米格-21有很大不同,前面边条比SU-27更丰满使得垂尾效率应该也比较高。如果采用腹鳍那么会影响擦地角,也容易被地面杂物大坏,垂尾也能够满足要求,就不用采用腹鳍。

Mig-29-3View-003g.gif (415.57 KB, 下载次数: 4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5 上传


(4)幻影2000
幻影2000是三角翼飞机,但是幻影2000要利用机身腹部去挂载更多东西,另外三角翼需要较大迎角改善起降性能,擦地角不能太小,所以不选择腹鳍完全可以理解。

173918_924.jpg (165.48 KB, 下载次数: 5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5 上传


(5)阵风、台风和鹰狮
其实阵风、台风和鹰狮都比较类似,都是强调短距起降要大迎角,都要在机身腹部布置较多外挂物,(台风是机身有串列保型挂架、阵风是要上舰采用大迎角着舰,鹰狮要满足公路起降要求)采用腹鳍与这些都有影响,所以最后都没有采用腹鳍。
而阵风和台风的机身长度都比F-18短,如果采用双垂尾,由于鸭式布局其垂尾与重心距离较近,所以双垂尾效率比不上单垂尾,而且双垂尾重量更重,所以选择高高的单垂尾。

JAS-39-3view-002g.jpg (149.12 KB, 下载次数: 4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5 上传


Rafale-3V-002g.jpg (318.26 KB, 下载次数: 4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5 上传


Typhoon-3View-002g.jpg (103.97 KB, 下载次数: 4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5 上传


小结:这几种没有选择腹鳍同样与整体要求有关,与整体气动布局那种方案更优有关。

3、四代机垂尾和腹鳍设计

102908ydyw9m9levvxme4x.jpg (88.35 KB, 下载次数: 4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05 上传


(1)F-22
   正如前面方宝瑞书中所讲,常规布局将垂尾移动到垂尾与水平尾翼之间并采用一定倾斜角度有利于大迎角飞行,F-22正是这种策略。另外F-22强调超音速巡航,而超音速时对航向稳定性要求较高,尤其是腹部弹舱打开时会增加航向不稳定性,F-22的垂尾是相当大。另外F-22追求高隐身,腹鳍多少是个不利于隐身的因素,垂尾足够大就不必采用腹鳍。

(2)F-35
F-35是三种机型在一起,是宽机身设计而不是圆柱形机身,并且有隐身设计要求,F-35B那个向下转的喷管则必须是双垂尾设计让开地方,如果有腹鳍那么对喷管运转也不是很有利,F-35C要上舰,也要增大迎角,设置腹鳍也不合适,而外倾的双垂尾本身有利于大迎角飞行。由于F-35机身短,加上对重量要求高,所以垂尾安排的比较靠后。

F35B_3View_variant_stovl-p.jpg (68.27 KB, 下载次数: 4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8 13:17 上传


(3)T-50
  T-50采用与F-18/F-22类似,将垂尾设置在机翼和水平尾翼之间,外倾也可以对气流相互作用。T-50采用了较小的全动垂尾,加上宽间距发动机布局,这对于单发失效时保证纠正偏航不利,所以T-50采取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措施:发动机向内侧倾斜一个小角度安装,这样单侧发动机失效时,发动机造成的偏航力矩不大。
  那么为什么T-50不用腹鳍,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个人认为仍然是取决于设计要求、技术进步和飞机的气动特点,首先是T-50的机身整个侧面比较扁平,尤其是前部机身比SU-27要扁平,按照方宝瑞书中关于航向稳定性前部机身主要是侧面投影有较大影响,那么T-50的前部机身对航向稳定性的影响相比F-22和J-20要小一些;其次是可动边条前缘能够影响前部机身形成主动的侧向力控制;T-50的面积很大的边条的涡强度应该比较大,加上全动垂尾的偏转比传统方向舵纠正航向能力更强;另外推力矢量可能也是个重要因素,加上T-50的腹股沟多少有一定类似腹鳍的作用,这些因素综合没有采用腹鳍。
(4)J-20
J-20采用了腹鳍,那么为何J-20采用腹鳍可能还得从宋老的那篇论文说起。宋老的论文中提到鸭翼、边条涡耦合后在垂尾处形成了较大的负升力,解决手段是缩小垂尾面积和开缝隙,这些措施我们在J-20上都看到了。而缩小垂尾后对于单侧发动机失效问题该如何解决,T-50通过向内倾斜安装发动机的办法,对于J-20来说基本无法这样做,这就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尾容量,而如果不设置腹鳍,那么面积更大的垂尾则会加重宋老说的涡对机身后部的不利影响;另外J-20的气动上有向超音速倾斜的情形,这与我们国家一直强调拦截能力有关,因为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处于容易被敌对势力容易攻击的范畴,而超音速能力就需要较大的航向稳定性的垂直面,增加腹鳍对超音速飞行也是有好处。另外还有大迎角操纵的问题,J-20的垂尾也可以利用涡的有利干扰或者是鸭翼差动来主动控制偏航,但迎角大到一定程度后纠正偏航的效率是在下降的,窄间距发动机设置横向矢量推力对横向矢量推力实现可能有一定障碍,采用腹鳍后大迎角性能会得到保证。

另外腹鳍从原则上来说不利于隐身,但是这也要与总体布局来综合看,J-20如果不用腹鳍,那么金属的圆柱状尾喷管直接暴露在外面,这样从后部侧面去看对隐身反而有不利之处。而采用腹鳍后,腹鳍倾斜安装可以起到遮挡尾喷管的作用,虽然不是所有方向上都能挡,但总体感觉来说增加腹鳍可能未必增加下部的雷达反射,反而有可能降低了部分反射,尤其是尾喷管雷达反射最强的垂直尾喷管侧面反射雷达波被遮挡。

那么J-20未来有没有可能取消腹鳍,个人认为虽然有可能,但可能性不是很大,即便是说利用左右发动机不同推力来纠偏,或者是利用鸭翼差动改善性能,但是腹鳍本身在单发失效、大迎角飞行和超音速飞行中的作用仍然难以替代,所以腹鳍可能仍然保留。

六、总结
垂尾和腹鳍设计是根据每架飞机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的,并没有通用的统一的规则,采用什么样的方案都是因地制宜的。具体到腹鳍上,由于腹鳍在机身腹部对擦地角和外挂物之间存在干扰,采不采用腹鳍与具体情况有关。J-20的腹鳍设计与J-20总体气动设计有关,在隐形上不见得就J-20本身来说对机身腹部雷达反射有更为不利的影响,而在气动上的收益则比较大,所以J-20的腹鳍未来有可能继续保存,而腹鳍的存在并不是气动设计落后的结果,还是气动设计综合考虑的结果。
专业的气动分析完全看不懂啊
不明觉厉

虽然楼主的一些观点不能苟同,但楼主孜孜不倦发长篇原创技术贴的精神还是很值得赞赏的
分析得不错,很有道理。
TSQ最近很高产啊!你前面那篇有不少问题哦,改天打算写个帖子反驳一下(^_^)来自: Android客户端
TSQ最近很高产啊!你前面那篇有不少问题哦,改天打算写个帖子反驳一下(^_^)
哈哈,欢迎反驳。
但希望能够明白我原来的意思,也请像我那样拿出一些图等来推论。
虽然完全看不懂,但是看着楼主写的这么专业的样子,我表示赞成


为楼主的理性分析赞一个。对于腹鳍,感觉很多是拍脑袋和跟风,看见就说是落后的象征。问他为什么落后,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有一点不知道对错,感觉t50的左右推力矢量应该对替代腹鳍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单发失效时,正常的一台发动机喷口指向水平外侧,应该可以抵消部分偏航的影响

为楼主的理性分析赞一个。对于腹鳍,感觉很多是拍脑袋和跟风,看见就说是落后的象征。问他为什么落后,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有一点不知道对错,感觉t50的左右推力矢量应该对替代腹鳍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单发失效时,正常的一台发动机喷口指向水平外侧,应该可以抵消部分偏航的影响
观点我不管,但佩服楼主有这认真研究的精神。精华一个相送,以资鼓励!
为楼主的理性分析赞一个。对于腹鳍,感觉很多是拍脑袋和跟风,看见就说是落后的象征。问他为什么落后,却说 ...
T50发动机本身是倾斜安装的。
观点不论,技术贴是要支持的!
给楼主出一个思考题:如果小龙采用外倾双垂尾设置在尾撑外缘,中间(发动机加上尾撑)间距大约是一米八,外倾角度大约23度与进气道侧壁的倾角相同,垂尾前面加背鳍,尾撑下一定位置有腹鳍。如此情况下,下列方案,你选哪个?


见此链接---------
http://lt.cjdby.net/thread-1920220-1-1.html


好吧,上述三方案,你选哪个??


纯技术的帖子不多,这个要支持一下。好像不少人对歼20的腹鳍有诟病,但有一点很明确,我们的飞机气动设计师不是吃干饭的。
T50发动机本身是倾斜安装的。
再怎么倾斜安装也不可能做到三元矢量的十几或几十度偏转吧,只认为二者相结合的效果更优,但矢量的作用更多一些
J-20那对腹鳍,就算军迷爱屋及乌,但看着刺眼是无法回避的事情。
有腹鳍不是设计理念领先吧?否则只能诟病美欧主流战机设计倒退了。
1205潜水队 发表于 2014-10-28 16:50
J-20那对腹鳍,就算军迷爱屋及乌,但看着刺眼是无法回避的事情。
有腹鳍不是设计理念领先吧?否则只能诟病 ...
大垂尾还是小垂尾的区别而已
再怎么倾斜安装也不可能做到三元矢量的十几或几十度偏转吧,只认为二者相结合的效果更优,但矢量的作用更 ...
我记得矢量喷管也有寿命限制,另外飞机需要考虑矢量喷管失效情况下的飞行控制,估计是这个原因T50选择了这样的发动机安装方式。
J-20那对腹鳍,就算军迷爱屋及乌,但看着刺眼是无法回避的事情。
有腹鳍不是设计理念领先吧?否则只能诟病 ...
看来你没怎么看顶楼的的内容。
用不用腹鳍与总体设计有关,并不表明是不是先进,目前没有任何理论说明采用腹鳍就是落后的。
还有人认为鸭翼落后呢,所以楼主再怎么科普也改变不了一些人认为腹鳍落后的想法。
TSQ 发表于 2014-10-28 14:06
哈哈,欢迎反驳。
但希望能够明白我原来的意思,也请像我那样拿出一些图等来推论。
打算就用你的图,最近太忙,没有整块的时间写,否则前两天就写了。。。
最早的米格29是有腹鳍的,试飞结果不必要才取消的..
好文帮顶  虽然看不太懂  
看来有必要给TSQ开个专栏。
为什么不向美国学习?
f22,f35都没有腹鳍
而且世界公认f22,f35气动外形最佳
还有那个f20的垂尾确实难看,像是随便画个瓦片形状
f20机身也太长,不够紧凑,与世界最先进技术的飞机完全两样
TSQ出品,必属精品,建议兄台申请"自由撰稿"。
打算就用你的图,最近太忙,没有整块的时间写,否则前两天就写了。。。
不用那么复杂,简单说说你认为的问题是啥就可以了。
TSQ出品,必属精品,建议兄台申请"自由撰稿"。
就是感兴趣瞎写而已,不见得对,很多东西都是搬书上内容而已。
为什么不向美国学习?
f22,f35都没有腹鳍
而且世界公认f22,f35气动外形最佳

其实,适合自己的对自己而言才是最好的。
最早的米格29是有腹鳍的,试飞结果不必要才取消的..
F15也做过类似测试。
其实用不用腹鳍完全是气动和其它要求综合的结果,不是一定要用还是一定不要用,合适就用,不合适就不用。
TSQ 发表于 2014-10-28 18:34
不用那么复杂,简单说说你认为的问题是啥就可以了。
其实主要就是两点:一个是那个帖子的改法没有考虑到机身强度的问题,特别是机翼和机身的结合部分。
第二是你那个里面挂架的位置安排太随意了,不可能有那么多挂架组合。。。
TSQ 发表于 2014-10-28 17:23
看来你没怎么看顶楼的的内容。
用不用腹鳍与总体设计有关,并不表明是不是先进,目前没有任何理论说明采 ...
看来LZ没有意识到仅仅用一句“总体设计”就让众多人淡然接受J-20腹鳍的难度。
尽管个人从来没有吐槽过那对腹鳍;
但对J-20独家拥有的事实没有丁点喜悦,只有惆怅、叹息...
LZ是资深军迷,如果中国军工在整体气动设计以及飞控系统底子更厚,是可以摒弃腹鳍的。
f20作战对象就是f22,你必须战胜f22才是目标,打不赢他就完蛋了
什么叫适合自己的?
难道当活靶子就是中国人的命,中国人就适合活当靶子吗?
不会诟病J-20的腹鳍,但未来南北设计的军机上,腹鳍注定是逐渐远去的一个东西。
到了那一天,我们不会再说什么设计需要,因为那是非常踏实的技术进步。
其实主要就是两点:一个是那个帖子的改法没有考虑到机身强度的问题,特别是机翼和机身的结合部分。
第二 ...
机翼和机身结合部分并没有打断结构,机翼厚度就那么大(几十公分吧,注意观察F22的起落架收起后鼓起来,所以不会有啥大问题。

至于弹舱,我找到国内论文中弹药和弹药之间的间隙是5厘米,而我考虑的中距弹是与AIM120C类似的中距弹(因为以前看论坛上有人这么说过),根据AIM120C的尺寸估计5枚弹占的宽度,大约是1.6-1.7米的样子,而500公斤弹的直径是300多,翼展我没查到,基本不超过500,所以将中间三颗中距弹换成攻击弹,把间隙和弹加起来大约1.7-1.8米。现在鹘鹰机身腹部宽度大约2.1米,而 F22机身腹部是2.4米,弹舱是1.1米的样子,这样看鹘鹰2.1米的腹部宽度容纳1.8米的单个弹舱是有可能的。
另外我一直建议鹘鹰稍微放大,机身长度增加0.5-1米,宽度增加10公分左右,这样弹舱就好布置。

注意这只是我个人认为鹘鹰应该放大到这个程度的看法,这样的放大达不到能够安装太行发动机的程度,长度方向上放大比例才3-6%,宽度方向上放大比例也就5%不到,总体体积按照比例算也就10%(如果其他东西不变),不算太大变化。

总之我说的中四虽然是以鹘鹰为基础,但并不是鹘鹰,而是我认为的更理想的中四。
f20作战对象就是f22,你必须战胜f22才是目标,打不赢他就完蛋了
什么叫适合自己的?
难道当活靶子就是中 ...
为何会有这种结论?!这结论下的都那跟那了。
如果这样,你可以问问达索公司为何不向美国F16学习,搞什么幻影2000。
歼二十的腹鳍最后会取消的,最后会上类似于猛禽的矩形发动机舱和二元矢量喷口。矩形发动机舱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纠正偏航能力
你先解释下:什么叫适合自己?
这个飞机适合做什么?适合不和美军机作战?

如果有腹鳍是目前技术落后而不得不做的妥协,那可以理解
但是盲目自大甚至强词夺理就不可取了
看来LZ没有意识到仅仅用一句“总体设计”就让众多人淡然接受J-20腹鳍的难度。
尽管个人从来没有吐槽过那 ...
鹘鹰不就没有腹鳍么,中国搞没有腹鳍的飞机也不是什么难事。
宋老的《小展弦比》论文你看过没有,如果看过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讨论边条涡和鸭翼涡等对垂尾的影响,建议放宽航向稳定性和采用全动垂尾来解决垂尾负升力的问题。
其实能够用全动垂尾说明在飞行控制方面已经可以解决放宽航向稳定性的事情,不存在说一定去不了腹鳍,只是要不要去腹鳍要看总体气动上设置了好还是不好。
至于要说服一些人,的确比较困难,因为彻底的说服需要真正的多方面数据,这个又不是我这样的军迷能够提供的。

我这里发书上内容,同时看几种三代机和四代机的垂尾和腹鳍设计,目的就是并没有什么理论说腹鳍就是落后,用不用要看具体设计。
你先解释下:什么叫适合自己?
这个飞机适合做什么?适合不和美军机作战?


那同样,你解释一下为何就不是适合自己的。
我的看法在以前的帖子里了。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50131
问题是那个f20的垂尾像什么样子?
垂尾特麽小,不得不加腹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