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证:养老金不会缺口18.3万亿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21:05
求证:养老金不会缺口18.3万亿元
记者 白天亮
2012年06月18日05: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8210010.html


  2013年,全国养老金缺口将高达18.3万亿元!某专家的这一预测,经媒体报道后,在一些读者中引起恐慌。

  我们的养老金怎么了?真会有那么大的亏空吗?近期一些媒体热议的延长退休年龄、延领养老金改革,真的是为了填补养老金的亏空吗?

  今天起,本版推出系列报道“我们的养老金怎么了”,通过数据对比、专家解读、官员释惑,力争还原事实真相、解释政策本意。

  ——编 者

  累计结余年年增加

  有媒体报道,据专家推算并预测,我国养老金缺口到2013年将达到18.3万亿元。

  虽然近期关于养老金缺口的种种预测层出不穷,有说1.7万亿元的,有说2.5万亿元的,但这一次还是把人吓得不轻!

  当前我国全年财政收入也就是10万亿,养老金缺口高达18万亿多,这么大的窟窿怎么能填得上?养老金还能按时足额发放吗?社会保障制度还可以信任吗?何况,这不是到2030年、2050年的远期预测,说的就是明年的事儿。

  如果相信此测算,那么,今年国家还在上调基本养老金水平,明年可能就发不出了,能不让人恐慌吗?

  明年并不远。去年社会保障的统计公报刚刚出炉,仔细看看其中的数据,除非有什么突发的巨大变化,其实不难把握明年的大致状况。

  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6895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全年基金总支出127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272亿元。

  到2011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94万亿元,而再往前的2010年底,结存为1.53万亿元。

  不妨想想,2011年还结余近2万亿元,看人口结构,2012年、2013年不会出现猛然增加的退休人员,同时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还在继续扩大,实在不太可能收支缺口忽然增至18.3万亿元之巨。

  有人对“财政补贴”提出疑问:既然基金总收入比基金总支出多,累计结余年年增加,怎么还会发生2000多亿元财政补贴呢?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实现全国统筹,有的省份盈余有的省份不足,不足的省份就需要财政补贴,包括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

  为此,主管部门多次明确回应,养老金当期足额发放没问题,参保人员要放心。这不是一些人所谓的“故作镇定”,而是基于目前资金状况做出的测算判断。

  近年来,我国连续8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各地支付状况都很好,2012年的调待在1月底春节前基本完成。如果没有资金的有力支持,不可能有调待的顺利进行。

  所以,已经退休的和即将退休的人员,不必对“能不能领到养老金”太过困扰。

  空账没有太大问题

  有关专家表示,长远看,老龄化会给养老保险制度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77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到“十二五”期末,这一比例将达到15%左右,养老金支付面临压力。

  此外,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也备受关注。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最初阶段,养老保险采取现收现付的方式,个人账户是记账(即所谓空账),从2001年开始才在13个省份做实。

  空账是否意味着亏空?业内人士表示,不能简单这样理解。

  据了解,空账只是一种过渡性的记账方式,并不表明职工没有缴纳养老金。尽管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有的地方个人空账可能会得出较大的数额,但是统筹考虑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空账目前不存在太大问题。

  对一项关系到几亿人、几十年生活的保障制度,未雨绸缪无疑极其必要。空账能否尽快做实?养老金会不会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财力还能支撑多大幅度的养老金上调?这些思考、研究和测算,都很有意义也应鼓励支持。

  事实上,我国已开始做这方面的准备,包括继续扩大覆盖面、增加资金储备、在一些地方进行延迟领取养老金的尝试等。

  但是,倘若研究预测过于夸大某一方面甚至有些危言耸听、引起恐慌情绪,似乎不妥。过阵子证明不是这么回事,不也是砸自己牌子、影响自己的公信力吗?

  何况,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不一样。商业保险出现“收不抵支”就很难运行下去,社会保险则不同,不仅看自身的收支,还和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国有资产紧密相联。

  业内人士表示,从这个角度讲,和商业保险相比,社会保险更让人有信心。

求证:养老金不会缺口18.3万亿元
记者 白天亮
2012年06月18日05: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8210010.html


  2013年,全国养老金缺口将高达18.3万亿元!某专家的这一预测,经媒体报道后,在一些读者中引起恐慌。

  我们的养老金怎么了?真会有那么大的亏空吗?近期一些媒体热议的延长退休年龄、延领养老金改革,真的是为了填补养老金的亏空吗?

  今天起,本版推出系列报道“我们的养老金怎么了”,通过数据对比、专家解读、官员释惑,力争还原事实真相、解释政策本意。

  ——编 者

  累计结余年年增加

  有媒体报道,据专家推算并预测,我国养老金缺口到2013年将达到18.3万亿元。

  虽然近期关于养老金缺口的种种预测层出不穷,有说1.7万亿元的,有说2.5万亿元的,但这一次还是把人吓得不轻!

  当前我国全年财政收入也就是10万亿,养老金缺口高达18万亿多,这么大的窟窿怎么能填得上?养老金还能按时足额发放吗?社会保障制度还可以信任吗?何况,这不是到2030年、2050年的远期预测,说的就是明年的事儿。

  如果相信此测算,那么,今年国家还在上调基本养老金水平,明年可能就发不出了,能不让人恐慌吗?

  明年并不远。去年社会保障的统计公报刚刚出炉,仔细看看其中的数据,除非有什么突发的巨大变化,其实不难把握明年的大致状况。

  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6895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全年基金总支出127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272亿元。

  到2011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94万亿元,而再往前的2010年底,结存为1.53万亿元。

  不妨想想,2011年还结余近2万亿元,看人口结构,2012年、2013年不会出现猛然增加的退休人员,同时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还在继续扩大,实在不太可能收支缺口忽然增至18.3万亿元之巨。

  有人对“财政补贴”提出疑问:既然基金总收入比基金总支出多,累计结余年年增加,怎么还会发生2000多亿元财政补贴呢?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实现全国统筹,有的省份盈余有的省份不足,不足的省份就需要财政补贴,包括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

  为此,主管部门多次明确回应,养老金当期足额发放没问题,参保人员要放心。这不是一些人所谓的“故作镇定”,而是基于目前资金状况做出的测算判断。

  近年来,我国连续8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各地支付状况都很好,2012年的调待在1月底春节前基本完成。如果没有资金的有力支持,不可能有调待的顺利进行。

  所以,已经退休的和即将退休的人员,不必对“能不能领到养老金”太过困扰。

  空账没有太大问题

  有关专家表示,长远看,老龄化会给养老保险制度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77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到“十二五”期末,这一比例将达到15%左右,养老金支付面临压力。

  此外,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也备受关注。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最初阶段,养老保险采取现收现付的方式,个人账户是记账(即所谓空账),从2001年开始才在13个省份做实。

  空账是否意味着亏空?业内人士表示,不能简单这样理解。

  据了解,空账只是一种过渡性的记账方式,并不表明职工没有缴纳养老金。尽管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有的地方个人空账可能会得出较大的数额,但是统筹考虑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空账目前不存在太大问题。

  对一项关系到几亿人、几十年生活的保障制度,未雨绸缪无疑极其必要。空账能否尽快做实?养老金会不会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财力还能支撑多大幅度的养老金上调?这些思考、研究和测算,都很有意义也应鼓励支持。

  事实上,我国已开始做这方面的准备,包括继续扩大覆盖面、增加资金储备、在一些地方进行延迟领取养老金的尝试等。

  但是,倘若研究预测过于夸大某一方面甚至有些危言耸听、引起恐慌情绪,似乎不妥。过阵子证明不是这么回事,不也是砸自己牌子、影响自己的公信力吗?

  何况,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不一样。商业保险出现“收不抵支”就很难运行下去,社会保险则不同,不仅看自身的收支,还和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国有资产紧密相联。

  业内人士表示,从这个角度讲,和商业保险相比,社会保险更让人有信心。

看来事情闹大了。
无论怎么解释都益发不给力了。
恐慌啥?光每年社保基金进股市,赚的盆满钵满的,就不担心。
duanjichenggong 发表于 2012-6-19 00:00
恐慌啥?光每年社保基金进股市,赚的盆满钵满的,就不担心。
大哥,你没看前两天的社保基金收益率吧?还不如存银行呢
对于某些人来说,制造恐慌气氛以及借题发挥洗脑才是目的
joytony 发表于 2012-6-19 01:07
对于某些人来说,制造恐慌气氛以及借题发挥洗脑才是目的
现状加解释都不是一般地不给力呀......
joytony 发表于 2012-6-19 01:07
对于某些人来说,制造恐慌气氛以及借题发挥洗脑才是目的
要真没问题 也不会叫你推迟退休了
人社部:不会立刻调整现行退休年龄
http://finance.people.com.cn/stock/GB/18242862.html

    《人民日报》6月20日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进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研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

     当前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并在这类岗位工作达到规定年限的职工,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退休。


这个事件暂且就告一段落了。
来点儿轻松的......
宣传的诀窍就在于:永远都不要承认目前存在问题,但要反复强调正在或已经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因为发现的一定是历史遗留问题,当前肯定是不存在任何问题。{:soso_e144:}

这个事件暂且就告一段落了。
来点儿轻松的......
宣传的诀窍就在于:永远都不要承认目前存在问题,但要反复强调正在或已经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因为发现的一定是历史遗留问题,当前肯定是不存在任何问题。{:soso_e144:}
wywydjzt 发表于 2012-6-20 16:09
这个事件暂且就告一段落了。
来点儿轻松的......
宣传的诀窍就在于:永远都不要承认目前存在问题,但要反 ...
本来就没说会立刻调整,
只说调研还是会在下半年实行。
延长还会照计划实行的。
退休人口多少?退休金每人年均多少?长点脑子成吗?
养生保健 发表于 2012-6-20 16:31
本来就没说会立刻调整,
只说调研还是会在下半年实行。
延长还会照计划实行的。
毕竟不太敢直接挑战民意,想出“绕道”的主意对于某些...啊...还是不太难的。:D
Spokesman 发表于 2012-6-20 19:50
退休人口多少?退休金每人年均多少?长点脑子成吗?
这位的“脑子”不会像头像那样属于“暴烈”型?
不是所有的人都盲目相信某个具体数字,并且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并不在意那个数字。问题的实质是已经出现了巨大风险的兆头,而且事关数亿人的切身利益,想不长脑子都不容易。
wywydjzt 发表于 2012-6-21 16:17
这位的“脑子”不会像头像那样属于“暴烈”型?
不是所有的人都盲目相信某个具体数字,并且对于大多数人 ...
从他在CD上的发言看,他的脑子不是由他决定的。而是由CCAV的政策宣传者决定的。
wywydjzt 发表于 2012-6-21 16:17
这位的“脑子”不会像头像那样属于“暴烈”型?
不是所有的人都盲目相信某个具体数字,并且对于大多数人 ...
是在说谣言倒逼真相吗?
养生保健 发表于 2012-6-21 16:21
从他在CD上的发言看,他的脑子不是由他决定的。而是由CCAV的政策宣传者决定的。
你用脑子给我算出18万亿是怎么分布的。
Spokesman 发表于 2012-6-21 16:22
是在说谣言倒逼真相吗?
该数据只是某人的预测而已,何至以“谣言”而论?貌似你的观点也过于专横霸道些了。
至于真相么...社保局既有公布的数据(需要财政的巨额补贴)又有“延迟退休年龄”的提议,以至引起广泛争议。
Spokesman 发表于 2012-6-21 16:40
你用脑子给我算出18万亿是怎么分布的。
你过于纠缠于某个人推算的一个数据,而避开了问题的实质。
另外都冷静些,你那句“长点脑子成吗?”也太具挑衅性了。就事说事为好。
养老金谋变
http://business.sohu.com/20120621/n346173048.shtml

  6月14日,《经济参考报》援引一份预测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该数值相当于2011年中国GDP总量的38.8%,超过当年的全国财政收入。

  而一周前,人社部又首次提及,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及人均寿命的延长,推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趋势。而此举被认为有助于缓解社保基金缺口的压力。

  两则消息招致广泛热议。18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否认,养老金亏空不会达到上述规模。

  而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多位学者以及相关部门测算、分析养老金缺口的方法、角度各不相同,所得结论并不矛盾,亏空“18.3万亿”亦有一番算法。而数字背后的真正问题是,上世纪70年代始中国实行一胎化政策后,老龄化进程快于许多国家,如今,中国面临着切切实实的老龄化危机。

  养老金缺口达18.3万亿?

  2010年7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曾透露,养老保险的“空账”规模约为1.3万亿。

  此缺口指个人账户。上世纪90年代,中国效仿智利,引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将制度模式从“现收现支”调整为“统账结合”。此举意味着,养老保险开始由社会账户与个人账户组成,缴费主体分别为单位和个人。而改革带来的问题是,已参加工作职工过往的养老金欠账。

  “彼时,不少企业减员增效,下岗职工人数激增,而国家财政又不宽裕,故而最终‘挪用’年轻人个人账户的资金支付养老金。”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如此解释转轨成本。

  “至今,个人账户基本没有存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告诉时代周报,目前,全国养老金的收入几乎只够当年支出,仍走着“现收现支”的老路。

  6月4日,人社部发布报告称,2011年,我国城镇基本养老金征缴收入1.4万亿,支出1.28万亿,而该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达1.95万亿。

  其实,由于目前的缴费队伍仍在扩大,全国每年的养老金收支均略有结余,但地区间存在差异。去年底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就指出,2010年,14个省份及新疆建设兵团的基本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缺口共计679亿元。而若考虑个人账户“空账”,全国的收支缺口则以万亿计。

  6月11日,《财经》杂志刊登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等人撰写的《重塑国家资产负债能力》,该研究指出养老金缺口将达18.3万亿的规模。

  “这是一种资产负债表的算法。”6月19日,曹远征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如是说。据介绍,该报告的研究对象并非养老金,而是国家资产负债。

  不过,曹远征及研究团队从经济学角度,将我国自2012年起未来70年将承担的养老责任换算成一项“资产负债”,此处的“资产”可理解为养老保险基金。

  上述文章将国家养老保险负债定义为养老金权益净责任,数值等于居民未来领取与缴纳的养老金精算现值之差。而所谓养老金缺口是指,未来某一时间点,养老保险基金的累积额若小于养老金权益净资产,这部分亏空将成为国家财政的负担。

  若以保险公司类比养老金运营,这意味着,未来70年,根据该公司的承诺,它将面临不菲的保险费支出,为保持收支平衡,该公司必须获得相应的收入,因而,目前需要积累一定规模的资产。

  “按照我们的预测模型,为保证今后70年养老无忧,2013年,社保资产需要积累至A水平,而实际的养老保险基金累积额预计能达到B,A与B的差值是18.3万亿。”曹远征说。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父母希望每个月享受2000元养老金,若这是租金收入,那么,他们就得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它市价200万,而你们目前的储蓄只有20万,故而资产缺口就是180万。”

  在曹远征看来,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等都与养老保障相关,而养老保险是一种国家资产的隐性负债,因而,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窥探我国所处的债务现状以及面临的风险。

  6月11日,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马骏等人亦发表了《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的研究报告,该报告亦认为,我国养老金将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在回复给时代周报的邮件中,马骏指出,今后15年,我国养老金的收支缺口主要来源于转轨成本,15年之后,老龄化则将取而代之,成为主因,“从未来38年的累计现值来看,转轨成本和老龄化所导致的收支缺口分别占35%和65%。”

  个人账户“空账”并不可怕?

  有趣的是,当两位经济学家牵头估算并分析未来的养老金缺口,不少社保学者却对亏空之说不以为然,或是另有一番解读。

  “荒谬。”江苏省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陈颐告诉时代周报,“应该发多少但发不出,这才叫养老金缺口。若真是如此,国家财政必定会予以补贴。”

  “打个不恰当的类比,今后几十年,中国人将消耗数量不少的大米,现在,我们把这个数值折算成人民币,并称之为中国政府的负债,这合适吗?”中国社科院的社保专家唐钧说。

  “这是一种假设目前的缴费方式、缴费水平、人口结构、人口寿命、退休年龄及给付水平维持不变,跨度达70年的长期预测模型。”武汉科技大学教授、经济学家董登新自2003年始侧重于美国养老金投资研究,其网名也为“pension”(意为养老金)。

  “在这类模型下,几乎所有国家都会存在养老金缺口。而且,由于模型中假定不变的条件实际上会发生变化,尤其当出现较大的制度或政策变革时,预测的结论将无效。”在董登新看来,此种警示性预测的意义在于提醒政府及时改革或提前采取相应对策。

  不过,上述报告重点提醒的转轨成本,接受时代周报采访的几位社保学者却认为无需过虑。例如,2009年,陈颐就曾明确指出,中国应当停止做实个人账户的努力。

  “个人账户‘空账’并不可怕。若以银行存贷业务类比,对于保险基金来说,‘存入’的是上期收缴的保险费,‘贷出’的是当期发放的养老金,‘还贷’的又是当期收缴的保险费,如此循环不已。”

  “当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退休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养老保险基金可能收不抵支,但这并非个人账户‘空账’的结果,而解决此种局面的办法有三种,或由财政兜底;或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或调低养老金的替代率。”在陈颐看来,上述三者目前均处于可控的范围,故而,不存在养老账户亏空的风险。

  唐钧亦反对做实个人账户,“这个户头的资金个人不能领取,不能投资,存进去何用?等着贬值?”

  此前,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披露,截至2010年底,地方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存1.5万亿,这笔“养命钱”按规定只能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10年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不足2%,低于CPI涨幅。

  而6月15日,2011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报出炉,该基金的一大战略意义即弥补养老金缺口,不过,其去年的投资收益率仅有0.84%,较同期的通货膨胀率5.4%低了4个多百分点。

  “目前乃至今后几十年里,个人账户一旦做实就意味着贬值,所以,最明智的办法是现收现支,等投资环境稍好一些后再从长计议。”唐钧说。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人士告诉时代周报,上述两种看法虽然不同,但并不矛盾。“曹远征等人的构想是,为避免未来养老金压力拖跨国家财政,应未雨绸缪,积累足量的社保资产;而另一方认为,目前,与其让这笔资产贬值,不如不积累。”

  延迟退休势在必行?

  撇开转轨成本,曹远征与马骏的研究一致认为,在中长期内,养老金缺口的压力来自老龄化。

  “在人口结构相对年轻的现在,三个劳动年龄的职工缴纳的养老金,用于支付一个老人的退休金,但到2050年,一个年轻人要抚养一个老人,而若仍保持目前的养老金覆盖率(即养老金水平与平均工资之比),养老金收支肯定会出现较大缺口。”马骏告诉时代周报。

  而关于养老金改革,马骏的研究,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退休年龄7岁和划拨80%的国有股份给社保体系的建议。

  “理论上,弥补养老金缺口的办法很多,比如,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放慢社保全覆盖的速度、甚至暂不覆盖农村;调整人口政策、鼓励生育等。但问题是,这些措施几乎不可能获得政策放行。”曹远征说。

  “大幅提高税收会严重抑制经济增长;大量发放国债会导致债务危机;以彩票筹资只是杯水车薪;而提高养老金的投资回报率则首先需要我国深化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在否定了诸多措施之后,马骏认为,提高退休年龄及划拨国有股份是操作上较为可行的方案。

  “推迟退休年龄是世界性大趋势,这既是人口平均寿命预期提高、受教育年限延长的客观要求,也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减少、养老负担增大后的补救措施。”董登新亦如此认为。

  但目前,反对之声不绝于耳,“首先,年轻人的就业空间会被挤压。其次,利益冲突非常明显,因为,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不会需要岁数偏大的一线工人,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在延迟退休后却能留任,并领取相对优越的工资。”

  在陈颐看来,“对于医生、科研人员等从业者,征得本人同意后,可适当延迟退休,但只能作为个案处理。而且,基于现阶段的民心民意,不应考虑推迟公务员的退休年龄。”

  人社部社会保险研究所原所长何平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提高退休年龄的改革要小步慢走,先逐步取消工人干部、男女职工退休年龄的差别,将其统一至60岁,然后,整个改革才有可能提上日程。”

  事实上,当各种言论试图促使所有中国劳动者团结一致,应对已初现端倪的老龄化危机时,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在承担养老责任上,目前的国家财政是否已发挥应有的作用。

  “美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在联邦财政中占70%,欧洲的这一支出为GDP的15%,相比之下,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在国家财政以及GDP中的占比要小得多,这说明,财政责任尚未到位。”杨燕绥说。

  在她看来,目前中国社会已开始老龄化,应该有一个如何为老人花钱的预算。“人社部、民政部、计生委等相关部门一直是今年花多少,明年要多少。整个预算制度基本缺位,对社会也没有信息披露。”

  据杨燕绥对时代周报的分析,近十几年来,我国的财政状况越来越好,但至今仍挪用个人账户支付养老金。而让个人账户空转解决了一个问题,即避免了财政预算。

  “其实,对于社会保障的各项支出,尤其是养老金,财政部门应建立科学的中长期预算,确立国家财政在其中应当承担的适当比例,从而更好地应对老龄化问题。”杨燕绥说。

.
我看是接着某些国家减福利,某些人想跟风而已,反正他们不靠养老金过生活。
rostov 发表于 2012-6-25 20:13
我看是接着某些国家减福利,某些人想跟风而已,反正他们不靠养老金过生活。
形式(解决方式)上像是跟风,不过很显然的是——确实有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