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关于希特勒和中国-这是野史还是真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48:53
希特勒在自传中描述童年在维也纳的生活时,曾经提到过,在自己贫困潦倒时受到过一家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家庭的无私帮助,这个张姓(按原文的德语发音 CHEUNG谐译,在英语中也可译为“程”)家庭曾无偿的一次提供给他500奥地利帝国先令作为他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还常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留宿。当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绘画天分时,这个善良的中国家庭还主动帮他联系了闻名的维也纳大学,希望能资助他进入大学学习。他们的帮助是无私的,是让人无法忘怀的。

  希特勒曾在谈起自己往事的时候感叹道。后来希特勒掌权后合并了奥地利,但那时无论他用什么方法都再也没有找到过这家善良的恩人们。

  床头的孙子兵法和资治通鉴---希特勒对中国古兵法和书籍非常喜爱。据他的随行秘书说,经常可以在这位帝国元首的床头看到德文版的中国书籍。希特勒在视察法国占领区和访问意大利时都曾随身携带孙子兵法的简译本,他还经常挑灯夜读并写了大量的阅读笔记。在任命隆美尔为陆军元帅暨北非方面军总司令时,他也曾送给这位名将一本带有自己注释的孙子兵法简译本,让这位忠心的将领感激涕零。

  鄙视日本看好中国---在轴心国结盟的初期,希特勒并没有预料到日本的发展会如此迅速。当时在美茵茨的军事基地里,他曾私下对自己的秘书长阿姆施太朗说过和这种国家结盟简直是耻辱,他们只会在海边打鱼!在他和一些重要将领的信笺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二分天下设想:以巴卡思坦(当时的波兰东部和苏联的交接处)为界限,西方(欧洲,中东,北非,大西洋西岸)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领土,东方(亚洲,小亚西亚,印度,太平洋西岸)为中华民国领土。因此,尽管迫于意大利的压力与日本结盟,但纳粹德国对中国政府的态度一直都相当暧昧不明。甚至在得知南京沦陷后,德国还曾秘密支援了国军一些包括I号坦克在内的德制武器。

  喜欢中国茶叶---1943年希特勒在波兰疗养时曾收到一个商人进献的极品中国茶叶,从此对中国茶情有独钟,虽然在公共场合为了保持日耳曼优秀传统而饮用咖啡,但私底下大家都知道茶叶才是元首的最爱。因此也一度引起了一股中国风的盛行。英国的特情机构MI 6也曾策划用搀入剧毒的极品中国茶叶对希特勒进行暗杀的行动,但最终被盖世太保察觉并破坏。

  蒋介石向德国派了大量的公费留学生。至于抗战前的大量德国军事援助那就不用说了,直到抗战开始后还不顾日本的强烈反对,小规模给中国军援,直到1941 年。德国盖世太保不太找中国学生麻烦,甚至开战后亦然(看书《留德十年》)。1936年奥运会,德国出资帮助中国代表团,这些也是事实。

  为什么这样,因为曾经有过中国夫妇救过他。希特勒曾说说:“中国人并不能等同於靼鞑人和匈奴人,他们是特殊的人种,是有一些文明的人种。”并对中国表示友好,曾称赞蒋介石。他对中国,远好于当时要杀光有色人种的3K党盛行的美国和视有色人种非人的英国。

  希特勒曾经被中国人救过所以在德国,有很多中国人便过得很好,比如说,蒋公次子纬国,便是德军军官。德国对中国,远好於英美。另外,希特勒承担了1936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全部费用,并称中国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的有色人种,理应享受更多权利。”

  曾三次“调停”中日战争

  希特勒对于中日战争,并未置之度外。根据他自己的利益,他自始即与日本侵略者抱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日本的真正敌人是苏联,日本应当作好与德国从东西两面夹攻苏联的军事准备,对于蒋介石,应当拉过来作为反苏反共的伙伴。日本把大量兵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不能不影响对苏作战的任务。根据德国外交部档案,1937年10月下旬,希特勒密令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向日本外相广田探询日本所希望的中日和平条件。当时上海尚未全部陷落,日军在上海作战伤亡重大,广田提出了四个条件:(1)中国承认“满洲国”;(2)华北特殊化;(3)中日共同防共;(4)中日经济提携。

  10月30日,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奉命拜访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次长陈介,劝告中国政府与日本讲和,并表示德国愿意居间调停。他还威胁地说:“九国公约国会议不会产生有利于中国的结果,而中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乃是大错特错,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改变这个政策。”

  11月3日,也就是日军在金山卫登陆的前两天,狄克逊再度会晤广田时,广田因日军在上海作已占优势而增加了内蒙自治、华北建立非军事区、以亲日派为华北行政长官的三个条件。陶德曼奉命将这些条件面达了蒋介石。蒋对德国出任调停表示感谢,并且反问陶德曼对此有何意见。陶德曼这些条件可以作为中日谈判的基础。蒋介石向陶德曼讲了一句真心话:“如果接受日本的这些条件,中国政府必将无以立足,而共产党起而当政,对日本也是不利的。”稍停,蒋介石又作了补充说明:“目前九国的公约国正在比利时开会,可望觅取和平途径,暂时难于正式承认日本的要求。”陶德曼对蒋答复非常不满。与此同时,希特勒还通过德国顾问福根霍孙,用蒋的话反对来威胁蒋说:“如果战争拖延下去,中国经济一定会崩溃,共产党一定会取国民党的政权而代之。”

  以上情况,说明蒋介石在事实上可以默认放弃东北领土和华北主权,只要不用公开的条约形式公布出来。而德国热心于调停中日战争,根本不是帮助中国,而是为它的盟国日本釜底抽薪,压迫中国投降。

  九国公约国会议从11月3日开到11月5日,仅仅通过了一项空洞无物的决议:谴责日本企图以武力改变中国现状的政策。日本对此视若无睹,在占领上海后,继续向南京进攻。11月28日,陶德曼在上海建议再作一次中日和平的努力。12月1日,德国外长牛赖特劝告中国驻德大使程天放:“中国已无法转败为胜,而时间对中国不利。”十分明显,此时德国加紧调停的步骤,目的在于配合日本速战速决的方针,帮助日本拔出泥足,以便共同对苏作战。在日本军事逼降和德国外交诱降双管齐下的局势下,蒋介石动摇得非常厉害,他主张“坚守”南京不是为了战略上的需要,而是等待陶德曼到南京来再作一次调停中日战争的努力。

  12月2日,陶德曼在外交次长徐谟的陪同下由上海到了南京。为了推卸卖国投降的责任,蒋介石召集国民党高级将领会议,叫徐谟列席,报告昨天陶德曼所转达的日本的条件。当时参加会的高级将领,揣摹蒋的意旨,赞成以日本所提条件为进行和谈的基础。会后蒋接见了陶德曼,向他提出三点:一、以日本建议为和谈的基础;二、保持华北领土主权之完整;三、和谈中不得涉及中国与第三国已成的协定。蒋介石怀疑“日本人说话不算数”,希望德国在和谈中作双方的公证人。陶德曼表示德国只能在幕后活动,不便公开参加谈判。他特别强调必须反共。蒋介石请德国转达日本政府,中日举行和谈时日本政府对于所提的条件,必须绝对保密。

  由于日本陆军派军人自恃武力,没有等待德国调停成熟,继续向南京进兵,12月5日蒋匆匆离开南京,13日南京陷落,德国的第二次调停遂告停顿。

  12月6日,蒋在汉口召开最高国防会议,再叫徐谟将陶德曼的调停经过在会上汇报。德国外交部也将国民党政府的意见电达驻日大使狄克逊,叫他转告日本外相广田。广田声称,须征求军部的意见,才能作出回答,但根据估计,日本在南京得手之后,恐难按照一个月以前所提的条件进行谈判。狄克逊劝告说:“蒋介石如果超过所能承认的限度接受条件,他的政府必将倒台,而蒋介石政府倒台,中日战争必将持久,对日本有所不利。”

  随后广田回答狄克逊,日本改提条件如下:一、中日“满”三国合作防共;二、华北特殊化,并将特殊化范围扩大到内蒙及上海附近的非军事区;三、中日“满”三国成立经济合作协定;四、中国赔偿日本战费。广田附带声明,中日进行和谈的程序如下,蒋介石先表明坚决反共的态度,然后派代表至日本政府所指定之地点,并由德国元首建议中日直接谈判,日本表示可以接受;日本必须在和约成立后始能停止军事行动。狄克逊认为,这些条件,中国恐难于接受。广田一口咬定:“这些条件已由内阁决定,上奏天皇批准,此外就没有其他方案了。”

  南京失陷后不久,陶德曼又到汉口会见了蒋介石。他听到了国民党政府决定派孙科到莫斯科签定中苏同盟条约的消息,于12月13日访问了蒋介石的“智囊”张群,探听虚实。张群阴阳怪气地说:“是有这么一回事,但你见过委员长后,委员长已命孙科暂缓启程。”陶德曼立即将此面消息及中国人心倾向苏联的有关情况报告了德国外交部。其实,自中日交战以来,苏联即于8月21日与中国签定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并派志愿空军人员援华,苏联对中国的战略物资援助,也比西方任何一国为多。但是,此时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尚未组成,西方国家正准备牺牲中欧几个小国来交换希特勒出兵进攻苏联,而希特勒也正勾结日本共同对苏作战。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的主要力量要摆在欧洲对付德国,不可能进一步缔结中苏攻守同盟条约,直接卷入和中日战争的漩涡。因此,关于中苏同盟的风声,是蒋介石放出来的烟幕,用以刺激德国,使之加紧调停中日战争的步伐。

  12月26日,陶德曼将日本所提的新条件转达给蒋介石,蒋推托有病,叫他的老婆宋美龄和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孔祥熙代接见。但在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巨大压力下,蒋介石不敢接受这些条件。张群曾向蒋献策说:“和必乱,战必败,败而后和,和而后安。”他的意思是说,如果过早地投降日本,必将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政府可能因此倒台,不如暂时“抵抗”一下,打得河山破碎后再讲和,就可以取得人民的谅解而相安无事了。因此德国的第三次调停又告失败。

  1938年1月16日,日本首相近卫发表第一次对华声明,“不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为中日和谈之对象,中日问题绝无第三国调停之可能”。砰地一声,把中日“和平之门”关闭了。希特勒在自传中描述童年在维也纳的生活时,曾经提到过,在自己贫困潦倒时受到过一家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家庭的无私帮助,这个张姓(按原文的德语发音 CHEUNG谐译,在英语中也可译为“程”)家庭曾无偿的一次提供给他500奥地利帝国先令作为他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还常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留宿。当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绘画天分时,这个善良的中国家庭还主动帮他联系了闻名的维也纳大学,希望能资助他进入大学学习。他们的帮助是无私的,是让人无法忘怀的。

  希特勒曾在谈起自己往事的时候感叹道。后来希特勒掌权后合并了奥地利,但那时无论他用什么方法都再也没有找到过这家善良的恩人们。

  床头的孙子兵法和资治通鉴---希特勒对中国古兵法和书籍非常喜爱。据他的随行秘书说,经常可以在这位帝国元首的床头看到德文版的中国书籍。希特勒在视察法国占领区和访问意大利时都曾随身携带孙子兵法的简译本,他还经常挑灯夜读并写了大量的阅读笔记。在任命隆美尔为陆军元帅暨北非方面军总司令时,他也曾送给这位名将一本带有自己注释的孙子兵法简译本,让这位忠心的将领感激涕零。

  鄙视日本看好中国---在轴心国结盟的初期,希特勒并没有预料到日本的发展会如此迅速。当时在美茵茨的军事基地里,他曾私下对自己的秘书长阿姆施太朗说过和这种国家结盟简直是耻辱,他们只会在海边打鱼!在他和一些重要将领的信笺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二分天下设想:以巴卡思坦(当时的波兰东部和苏联的交接处)为界限,西方(欧洲,中东,北非,大西洋西岸)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领土,东方(亚洲,小亚西亚,印度,太平洋西岸)为中华民国领土。因此,尽管迫于意大利的压力与日本结盟,但纳粹德国对中国政府的态度一直都相当暧昧不明。甚至在得知南京沦陷后,德国还曾秘密支援了国军一些包括I号坦克在内的德制武器。

  喜欢中国茶叶---1943年希特勒在波兰疗养时曾收到一个商人进献的极品中国茶叶,从此对中国茶情有独钟,虽然在公共场合为了保持日耳曼优秀传统而饮用咖啡,但私底下大家都知道茶叶才是元首的最爱。因此也一度引起了一股中国风的盛行。英国的特情机构MI 6也曾策划用搀入剧毒的极品中国茶叶对希特勒进行暗杀的行动,但最终被盖世太保察觉并破坏。

  蒋介石向德国派了大量的公费留学生。至于抗战前的大量德国军事援助那就不用说了,直到抗战开始后还不顾日本的强烈反对,小规模给中国军援,直到1941 年。德国盖世太保不太找中国学生麻烦,甚至开战后亦然(看书《留德十年》)。1936年奥运会,德国出资帮助中国代表团,这些也是事实。

  为什么这样,因为曾经有过中国夫妇救过他。希特勒曾说说:“中国人并不能等同於靼鞑人和匈奴人,他们是特殊的人种,是有一些文明的人种。”并对中国表示友好,曾称赞蒋介石。他对中国,远好于当时要杀光有色人种的3K党盛行的美国和视有色人种非人的英国。

  希特勒曾经被中国人救过所以在德国,有很多中国人便过得很好,比如说,蒋公次子纬国,便是德军军官。德国对中国,远好於英美。另外,希特勒承担了1936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全部费用,并称中国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的有色人种,理应享受更多权利。”

  曾三次“调停”中日战争

  希特勒对于中日战争,并未置之度外。根据他自己的利益,他自始即与日本侵略者抱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日本的真正敌人是苏联,日本应当作好与德国从东西两面夹攻苏联的军事准备,对于蒋介石,应当拉过来作为反苏反共的伙伴。日本把大量兵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不能不影响对苏作战的任务。根据德国外交部档案,1937年10月下旬,希特勒密令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向日本外相广田探询日本所希望的中日和平条件。当时上海尚未全部陷落,日军在上海作战伤亡重大,广田提出了四个条件:(1)中国承认“满洲国”;(2)华北特殊化;(3)中日共同防共;(4)中日经济提携。

  10月30日,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奉命拜访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次长陈介,劝告中国政府与日本讲和,并表示德国愿意居间调停。他还威胁地说:“九国公约国会议不会产生有利于中国的结果,而中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乃是大错特错,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改变这个政策。”

  11月3日,也就是日军在金山卫登陆的前两天,狄克逊再度会晤广田时,广田因日军在上海作已占优势而增加了内蒙自治、华北建立非军事区、以亲日派为华北行政长官的三个条件。陶德曼奉命将这些条件面达了蒋介石。蒋对德国出任调停表示感谢,并且反问陶德曼对此有何意见。陶德曼这些条件可以作为中日谈判的基础。蒋介石向陶德曼讲了一句真心话:“如果接受日本的这些条件,中国政府必将无以立足,而共产党起而当政,对日本也是不利的。”稍停,蒋介石又作了补充说明:“目前九国的公约国正在比利时开会,可望觅取和平途径,暂时难于正式承认日本的要求。”陶德曼对蒋答复非常不满。与此同时,希特勒还通过德国顾问福根霍孙,用蒋的话反对来威胁蒋说:“如果战争拖延下去,中国经济一定会崩溃,共产党一定会取国民党的政权而代之。”

  以上情况,说明蒋介石在事实上可以默认放弃东北领土和华北主权,只要不用公开的条约形式公布出来。而德国热心于调停中日战争,根本不是帮助中国,而是为它的盟国日本釜底抽薪,压迫中国投降。

  九国公约国会议从11月3日开到11月5日,仅仅通过了一项空洞无物的决议:谴责日本企图以武力改变中国现状的政策。日本对此视若无睹,在占领上海后,继续向南京进攻。11月28日,陶德曼在上海建议再作一次中日和平的努力。12月1日,德国外长牛赖特劝告中国驻德大使程天放:“中国已无法转败为胜,而时间对中国不利。”十分明显,此时德国加紧调停的步骤,目的在于配合日本速战速决的方针,帮助日本拔出泥足,以便共同对苏作战。在日本军事逼降和德国外交诱降双管齐下的局势下,蒋介石动摇得非常厉害,他主张“坚守”南京不是为了战略上的需要,而是等待陶德曼到南京来再作一次调停中日战争的努力。

  12月2日,陶德曼在外交次长徐谟的陪同下由上海到了南京。为了推卸卖国投降的责任,蒋介石召集国民党高级将领会议,叫徐谟列席,报告昨天陶德曼所转达的日本的条件。当时参加会的高级将领,揣摹蒋的意旨,赞成以日本所提条件为进行和谈的基础。会后蒋接见了陶德曼,向他提出三点:一、以日本建议为和谈的基础;二、保持华北领土主权之完整;三、和谈中不得涉及中国与第三国已成的协定。蒋介石怀疑“日本人说话不算数”,希望德国在和谈中作双方的公证人。陶德曼表示德国只能在幕后活动,不便公开参加谈判。他特别强调必须反共。蒋介石请德国转达日本政府,中日举行和谈时日本政府对于所提的条件,必须绝对保密。

  由于日本陆军派军人自恃武力,没有等待德国调停成熟,继续向南京进兵,12月5日蒋匆匆离开南京,13日南京陷落,德国的第二次调停遂告停顿。

  12月6日,蒋在汉口召开最高国防会议,再叫徐谟将陶德曼的调停经过在会上汇报。德国外交部也将国民党政府的意见电达驻日大使狄克逊,叫他转告日本外相广田。广田声称,须征求军部的意见,才能作出回答,但根据估计,日本在南京得手之后,恐难按照一个月以前所提的条件进行谈判。狄克逊劝告说:“蒋介石如果超过所能承认的限度接受条件,他的政府必将倒台,而蒋介石政府倒台,中日战争必将持久,对日本有所不利。”

  随后广田回答狄克逊,日本改提条件如下:一、中日“满”三国合作防共;二、华北特殊化,并将特殊化范围扩大到内蒙及上海附近的非军事区;三、中日“满”三国成立经济合作协定;四、中国赔偿日本战费。广田附带声明,中日进行和谈的程序如下,蒋介石先表明坚决反共的态度,然后派代表至日本政府所指定之地点,并由德国元首建议中日直接谈判,日本表示可以接受;日本必须在和约成立后始能停止军事行动。狄克逊认为,这些条件,中国恐难于接受。广田一口咬定:“这些条件已由内阁决定,上奏天皇批准,此外就没有其他方案了。”

  南京失陷后不久,陶德曼又到汉口会见了蒋介石。他听到了国民党政府决定派孙科到莫斯科签定中苏同盟条约的消息,于12月13日访问了蒋介石的“智囊”张群,探听虚实。张群阴阳怪气地说:“是有这么一回事,但你见过委员长后,委员长已命孙科暂缓启程。”陶德曼立即将此面消息及中国人心倾向苏联的有关情况报告了德国外交部。其实,自中日交战以来,苏联即于8月21日与中国签定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并派志愿空军人员援华,苏联对中国的战略物资援助,也比西方任何一国为多。但是,此时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尚未组成,西方国家正准备牺牲中欧几个小国来交换希特勒出兵进攻苏联,而希特勒也正勾结日本共同对苏作战。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的主要力量要摆在欧洲对付德国,不可能进一步缔结中苏攻守同盟条约,直接卷入和中日战争的漩涡。因此,关于中苏同盟的风声,是蒋介石放出来的烟幕,用以刺激德国,使之加紧调停中日战争的步伐。

  12月26日,陶德曼将日本所提的新条件转达给蒋介石,蒋推托有病,叫他的老婆宋美龄和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孔祥熙代接见。但在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巨大压力下,蒋介石不敢接受这些条件。张群曾向蒋献策说:“和必乱,战必败,败而后和,和而后安。”他的意思是说,如果过早地投降日本,必将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政府可能因此倒台,不如暂时“抵抗”一下,打得河山破碎后再讲和,就可以取得人民的谅解而相安无事了。因此德国的第三次调停又告失败。

  1938年1月16日,日本首相近卫发表第一次对华声明,“不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为中日和谈之对象,中日问题绝无第三国调停之可能”。砰地一声,把中日“和平之门”关闭了。
感恩图报 希特勒的这些品质肯定来自中国....
是铁血FF写的吗
我只知道德国使者曾经逼迫重庆向日本投降,被宋美龄断然拒绝。
蒋氏夫妇抗战到底的思想还是值得肯定的
呵呵
YY无极限
写这文章的人有棒子还是阿三血统?
纯扯淡文~除了这篇文章外我没有看到任何有关这件事的证据~~
谁说没佐证啊。
蒋公那个警卫团,就南京消灭师团最后被炸死的那个,不就是德国人训练的呀。
国与国之间都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利益交换。咱们中国人不知道怎么了,国家关系总往人情世故上面扯,以前吃这方面的亏还少吗?
典型的就是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还有蒙古这几个无赖。
民国和德国的关系为什么比较密切,可以具体分析,绝不是希特勒对中国人有什么好感。那时候中国在国际上有什么地位?看不起你是很正常的,希特勒也不会例外。
一战以后德国丧失了海外殖民地,它本身的资源比较贫乏,需要找地方推销自己的工业品,同时买进资源,那时的民国正好能满足他,再加上没有意识形态的冲突,相距遥远没有地缘冲突,当然关系就好了。就好比这么多年来老毛子和印度不也是打得火热!
这文章是哈德的编的吧?
潜伏 (上海滩版)里的王牌狙击手是国军送到德国培训的
佟大为版的狙击手 也是国军送到德国培训的,
野史,我的奋斗里从来没有这些内容
先前有犹太人,现在又有希特勒,都是知恩图报的义人啊{:jian:}
如果还真有人相信这种东西还真的去给它装模作样地考证那可真的就是杯具了
给作者发五帝国马克。:D
这是马克党?
去《我的奋斗》里翻一下不就知道了...
即便有些东西是真的....

也不能说明希特勒和中国有啥...

话说1940年前的希特勒还算是可以了...不会傻到那种程度...中国和日本...谁重谁轻...他是清楚的..
当然是真的了,还训练中国军队其中有一部分编成中国军团是德军精锐,另一部分成为宪兵骨干,在南京以600人打败日本精锐梅村师团:D
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
据杨天石叫兽的最新观点,虽然元首一直对中国青眼有加,处处扶植国民政府,然则蒋公完全不为所动,坚定的站在民主国家的阵营,甚至在欧洲战争爆发后,蒋公不齿元首荼毒生灵,践踏和平的作为,毅然派人到国防军内部游说高级将领举兵反纳粹。。。。[:a2:]
不知道下次拍刺杀希特勒的时候,会不会把杨叫兽的新观点编进去。。。。
SailinArmy 发表于 2009-12-18 23:19


    电视剧里面还有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用ak47的呢
淞沪会战里的几个德械师还有中央教导总队倒是有汉斯的功劳。
军事畅谈里也有说这个的,但是被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