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吴大观对中国航空工业历史的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30:11
《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论文集》
  
  
  《对航空工业两个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
  
  
  “发现两个有关航空工业发展决策的问题,严重影响航空工业建设的进程和振兴:一是我国曾经未把航空工业技术列入国家高科技领域;而是航空工业要不要有强大的科研工作体系,预先研究在航空工业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多年来,我对这两个问题感到困惑而不得其解”。
  
  
  王大珩院士说,航空过去一直游离于高技术研究与发展领域,现在大家达成了共识,航空在我国应有的高技术地位也得到了确立。
  
  
  正是由于这样的游离,使得1961年成立的航空研究院到1982年已名存实亡;正是由于这样的游离,型号研制计划得不到落实;正是由于这样的游离,航空工业的一些干部产生了错觉,误认为航空工业天生并不需要什么科学技术预先研究和技术储备等。
  
  
  建国初期苏联的援助仅限于帮助我国建成仿制生产工厂,并没有帮助我国建立完善的航空工业,而是把航空科研和产品研制、售后服务、寿命管理这两个关键方面留在手里。
  
  
  
  《回忆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黄金时代》──对航空与航天差异的初步认识
  
  曾有一位航天火箭专家根据他所了解的情况,感慨地说:“航天事业是聂帅根据他的国内外经验,运用科学技术规律来领导的,而航空事业60年代中期转由国防工办等单位领导,对科研工作出现另一种领导方法,而延至今日。这两者领导科研的基本原则不同,到今天两个行业出现的结果就会两样!”
  
  
  一、科研设计工作,航空的上面婆婆多,谁都管、谁都不管,航空科研政出多门、政策多变,违背科研规律多,预演经费太少,研制需要的条件迟迟不能到位。发动机的研制进度一拖再拖,型号指标要求过高,计算分析和试验工作做得不充分,结果是规定的计划任务总是难以完成。
  
  
  二、凭长官意志来领导科研。对型号研制,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问预先研制条件是否基本具备,违反了科研规律来领导科研,从而迫使基层领导报喜不报忧。为了迎合上级的需要,在研制过程中,“偷工减料”想“蒙混过关”,上下互相推诿,结果型号任务难以完成。而航天与之相反,航天主要是依靠专家,发扬技术民主,重大技术问题在聂帅的统一指挥下,靠专家来决定。
  
  
  三、在六十七年代,航空工业根据中央决策要准备世界大战,立足于早打、大打,从而航空是以批生产为主,航空科研、新机研制较长时间未列入国家重点。而航天一直以自研为主,立足于自力更生,研究与试制新品并举。结果是出了成果,也就出了人才。
  
  
  四、航空工业从初建开始就是坚决依靠苏联专家,国内技术人员属于被改造对象,可有可无。而航天建设起步也是明确从仿制开始,主要依靠自己的专家在消化、吃透的基础上,走出自我创新的道路。
  
  
  五、航空工业从初建开始就是走上重飞机机体、轻发动机的路子。数十年来不能自拔,结果造成发动机落后,限制了各类飞机的发展。而航天从1956年就把发射火箭技术列入国家12年科学发展规划,为以后研制两弹一星提供了创新条件,是坚决贯彻“动力先行”方针的典范。
  
  
  六、航空工业从60年代中期就大搞部院合并、厂所结合,不考虑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的具体特点,是凭主观愿望提出的超前行为,结果多次试点而遭失败,反过来削弱了科研设计力量。而航天在聂帅的统一指挥下,摸索科研规律,严格按照研制方法和程序,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一个型号接着一个型号完成任务。达到出成果、出人才的预期目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论文集》
  
  
  《对航空工业两个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
  
  
  “发现两个有关航空工业发展决策的问题,严重影响航空工业建设的进程和振兴:一是我国曾经未把航空工业技术列入国家高科技领域;而是航空工业要不要有强大的科研工作体系,预先研究在航空工业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多年来,我对这两个问题感到困惑而不得其解”。
  
  
  王大珩院士说,航空过去一直游离于高技术研究与发展领域,现在大家达成了共识,航空在我国应有的高技术地位也得到了确立。
  
  
  正是由于这样的游离,使得1961年成立的航空研究院到1982年已名存实亡;正是由于这样的游离,型号研制计划得不到落实;正是由于这样的游离,航空工业的一些干部产生了错觉,误认为航空工业天生并不需要什么科学技术预先研究和技术储备等。
  
  
  建国初期苏联的援助仅限于帮助我国建成仿制生产工厂,并没有帮助我国建立完善的航空工业,而是把航空科研和产品研制、售后服务、寿命管理这两个关键方面留在手里。
  
  
  
  《回忆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黄金时代》──对航空与航天差异的初步认识
  
  曾有一位航天火箭专家根据他所了解的情况,感慨地说:“航天事业是聂帅根据他的国内外经验,运用科学技术规律来领导的,而航空事业60年代中期转由国防工办等单位领导,对科研工作出现另一种领导方法,而延至今日。这两者领导科研的基本原则不同,到今天两个行业出现的结果就会两样!”
  
  
  一、科研设计工作,航空的上面婆婆多,谁都管、谁都不管,航空科研政出多门、政策多变,违背科研规律多,预演经费太少,研制需要的条件迟迟不能到位。发动机的研制进度一拖再拖,型号指标要求过高,计算分析和试验工作做得不充分,结果是规定的计划任务总是难以完成。
  
  
  二、凭长官意志来领导科研。对型号研制,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问预先研制条件是否基本具备,违反了科研规律来领导科研,从而迫使基层领导报喜不报忧。为了迎合上级的需要,在研制过程中,“偷工减料”想“蒙混过关”,上下互相推诿,结果型号任务难以完成。而航天与之相反,航天主要是依靠专家,发扬技术民主,重大技术问题在聂帅的统一指挥下,靠专家来决定。
  
  
  三、在六十七年代,航空工业根据中央决策要准备世界大战,立足于早打、大打,从而航空是以批生产为主,航空科研、新机研制较长时间未列入国家重点。而航天一直以自研为主,立足于自力更生,研究与试制新品并举。结果是出了成果,也就出了人才。
  
  
  四、航空工业从初建开始就是坚决依靠苏联专家,国内技术人员属于被改造对象,可有可无。而航天建设起步也是明确从仿制开始,主要依靠自己的专家在消化、吃透的基础上,走出自我创新的道路。
  
  
  五、航空工业从初建开始就是走上重飞机机体、轻发动机的路子。数十年来不能自拔,结果造成发动机落后,限制了各类飞机的发展。而航天从1956年就把发射火箭技术列入国家12年科学发展规划,为以后研制两弹一星提供了创新条件,是坚决贯彻“动力先行”方针的典范。
  
  
  六、航空工业从60年代中期就大搞部院合并、厂所结合,不考虑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的具体特点,是凭主观愿望提出的超前行为,结果多次试点而遭失败,反过来削弱了科研设计力量。而航天在聂帅的统一指挥下,摸索科研规律,严格按照研制方法和程序,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一个型号接着一个型号完成任务。达到出成果、出人才的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