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凤凰国际智库:520台海报告系列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8 19:02:24


(一):蔡英文转向与巨大挑战    转载于http://pit.ifeng.com/dacankao/caidezhuanxiang/1.shtml#_www_dt2
作者 钟厚涛
编 者按:随着520的迅速到来,蔡英文正式施展的阶段也来了。那一天接近满月,是中国人认为事端多发的时刻。
从这一天开始,两岸关系将会走向何方?为了这个疑问,所有的相关方都做了准备。其实,蔡英文要做什么,大陆看得很清楚。但问题在于,蔡英文和大陆,究竟谁会最后成为两岸方向的引领者。这也意味着,蔡英文和大陆的斗,是少不了的。
凤凰国际智库与台湾《旺報》同步推出“520台海报告”,力图为两岸关系大局建言献策。在最敏感、最需要答案的环节中给出判断。
蔡英文的策略与战术全变了
学界有一个共识:“台湾人从来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在美日相对衰落、中国大陆日益崛起的背景下,无论是马英九执政,还是蔡英文当家,台湾当局无可回避地都会面临一种两难选择:是继续追随美日,还是选择与大陆合作?
蔡英文上台后,将会拒绝“马规蔡随”,会与马英九做出鲜明的区隔。在位阶上,由马英九时期的“将两岸关系置于台湾对外关系之上”,变为“将台湾对外关系置于两岸关系之上”。
在具体策略上,蔡英文将由马英九时期的“活路外交”,转向“柔性台独外交”。从具体战术而言,蔡英文也将进行重大调整,主要有:马英九的政策基本上是以现实利益为重,实行“等距接触”、“三边提升”,力图在美日陆三者之间同时示好,不愿意得罪其中任何一方,以便将台湾利益最大化。过往的8年经验证明,马英九的政策基本上是有效的,为台湾带来了诸多利好。
在布局上,马英九时期遵循的是“从中国大陆走向世界”,但蔡英文将变为“由世界走向中国大陆”。

蔡英文与马英九。
蔡英文上台后,将以意识形态为主,放弃马英九时期的相对平衡策略,推行“倚美联日抗陆”政策,大幅提升美日在台湾对外布局中的功能和角色。
蔡英文企图挟美日自重,将美日看成是对抗中国大陆的最大靠山,自觉充当美日遏华马前卒,寻求被深度纳入“美日同盟”战略,希望与美日构建“民主同盟”,以此来瓦解两岸关系的进一步纾解,干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对冲中日关系有所缓和的良好氛围。
蔡英文之所以会积极向美日靠拢,是因为在她的沙盘推演中,美日会加大对于台海问题的介入,希望通过打“台湾牌”来强化对于中国大陆的牵制,而台湾自然可以主动迎合,在美日遏华战略中扮演一定角色。显然,蔡英文是在以陈旧思维来看待台湾在美日对华政策中的棋 子作用,误认为在美国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台湾处于“第一岛链”的关键位置,可以有效地发挥节点作用,对中国大陆进行“反介入和区域封锁”。
姑且不论目前中国大陆早已冲破了“第一岛链”的围堵,因而台湾的岛链枢纽价值已经大幅缩水。过往的历史事实也已经证明,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美国根本没有任何意愿来强化台湾的角色,只是希望台湾默默地待在一边即可,不要过多参与,用美国知名学者卜睿哲、葛来仪、容安澜等人的话来说,就是只是希望台湾扮演“沉默的贡献者”、“安静的受益者”角色,但不要有过多的实质性动作。
在蔡英文上台后,美国对于台湾的角色会更加谨慎,由于东海、南海问题等,中美之间已经矛盾重重,若是美国再轻易挑衅作为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势必会全面引发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弹,届时美国极有可能会得不偿失,玩火自焚。美国如果不愿强化台湾的棋子作用,作为美国小弟的日本,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蔡英文极有可能出现误判,误以为主动向美日靠拢,就可以背靠美日来对抗大陆,那么这种想法即使不是自欺欺人,也只能是一厢情愿。
外交战追求速效,将重回撒钱旧路
在两蒋、李登辉、陈水扁时期,台湾当局为了拓展“国际活动空间”,一直与大陆强力对抗,竭力寻求建立新的“邦交国”。马英九上台后,主动提出“外交休兵”战术,不再与大陆互挖墙角,也不寻求建立新的“邦交国”,当然也不会放弃原有“邦交国”。马英九的这一做法,被誉为是台湾对外关系史上“最重大的外交转折”。
但蔡英文上台后,出于为“台独”拓展“国际活动空间”的需要,将完全放弃马英九“外交休兵”和“正义外交”战术,转而重新启用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烽火攻防”和“金援外交”,对各个“邦交国”进行高额援助,甚至对部分政要直接撒钱,私下贿赂,因为这种做法效率更快,效果也更明显,以期能够暂时稳住与这些“友邦”的关系。

蔡英文竞选标语。
目前,全世界还有4个国家既未与大陆建交,也未与台湾“建交”,分别是不丹、马其他骑士团,科索沃和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未来蔡英文当局势必会不惜重金与这些国家“建交”,来为台湾拓展新的“友邦”,甚至有可能通过金钱收买的方式,来挖走大陆的建交国。凡此种种,大陆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由于蔡英文上台后将会采用既“固邦”又“拓邦”的战术,迫使大陆也只能随之起舞,两岸有可能在拉美等地区再次展开角逐,其激烈程度不会亚于陈水扁时期。不过,随着中国大陆实力的突飞猛进,大部分台湾“邦交国”如梵蒂冈、宏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都提出希望与中国大陆建交。但大陆出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的目的,并没有轻易接受。
蔡英文上台后,若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大陆没有必要继续对台保持善意和默契,反而应顺其自然,顺水推舟,根据台湾“邦交国”的意愿,借力使力,择机与部分国家建交,实现关系正常化。如此以来,势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蔡英文当局或将面临雪崩式“断交”浪潮,甚至“邦交国”数量最后被完全清零。
将全力谋求加入新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马英九时期,台湾在加入国际组织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2008年12月,台湾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身份,加入WTO下的政府采购协定(GPA)。2009年之后台湾连续七年以“中华台北”名义、观察员身份加入世界卫生大会(WHA)。2013年台湾又以“中华台北”名义、“客人”身份首次参加“国际民航组织”(ICAO)大会。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马英九时期的这些成绩,都是在两岸协商的前提下所做的暂时性和特例性安排,只是具体个案,并未形成一种模式或惯例。未来如果两岸协商难以为继,这种特殊安排将不复存在。但面对大陆的适度收缩甚至全面清场,蔡英文势必会强烈反弹,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抵制。

蔡英文在美国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院回答媒体提问。
首先是全力谋求加入新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蔡英文上台后,可能会继续寻求加入“国际刑警组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大陆或将依据 “存量压缩、增量杜绝”原则,强力阻止,全面封杀,绝不允许民进党当局“借船出海”、“借壳上市”,为“台独”势力扩大“国际活动空间”。届时,两岸的冲突或将进一步加剧。
其次是强力巩固台湾明显是以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名称参与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目前台湾以“中华民国”(Republic of China, R. China),台湾(“中华民国”)[Taiwan (ROC)],中国(China),中国(台湾)[China(Taiwan)],台湾(Taiwan)等名义参与了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如亚洲生产力组织,亚非农村发展组织,亚太粮食肥料技术中心,亚蔬—世界蔬菜中心,中美洲议会,中美洲银行,中美洲暨加勒比海盆地国会议长论坛,中美洲统合体等等。
对于这类台湾明显以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参与的国际组织,大陆或将在适当时机进行适当处理。而蔡英文也不会“坐以待毙”,反而可能会主动出击,提前对中国大陆做出防范。
蔡英文的所有这些动作,都会导致在台湾参与国际政府间组织议题上,两岸既有的对话协商模式被迫停摆,取而代之的则是让人不寒而栗的两岸对抗甚至是对撞。

利用非政府组织的谋局最是惊心,空间巨大
蔡英文上台后,在其拒绝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政治互信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台湾谋求参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难度将大幅增加。在这一背景下,蔡英文当局有可能会转而寻求加入非政府组织,加大对于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的参与力度。蔡英文之所以会将INGO作为自己对外布局的重心,其他原因还有:
首先,意图将台湾民众推向对抗大陆的第一线。蔡英文力推加入INGO,可以将岛内民众及民间团体推上两岸竞争的前沿,以民众的名义侵蚀国际社会“一中框架”,逼迫大陆必须正面应对台湾的所谓“民意”,而蔡英文当局则可以躲在幕后,两头渔利,稳赚不赔。
如此以来,INGO就将成为两岸之间的一颗“地雷”,如果这颗“地雷”没有爆炸,那么台湾就可以顺利进入某些INGO,蔡英文也可以坐享其成,将之宣扬成是自己的政绩。如果这颗地雷爆炸了,那么蔡英文也可以借机抹黑大陆,所以炸得也是中国大陆。
其次,INGO具有广阔的空间。根据国际协会联盟(UIA)发布的《国际组织年鉴》,截止到2016年4月,全世界共有各类国际组织和机构6万8千多个,其中非政府组织和机构有5万个左右。而台湾参与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有近3000个。
显然,台湾参与INGO的数量仅占全球INGO数量的6%左右,未来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再次,这是民进党执政时的一贯传统。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不久,就在“外交部”增设“非政府组织国际事务委员会”,在行政和财政上增加对于台湾非政府组织参与INGO的扶持力度,力推“全民外交”,希望藉此来展现台湾的“国际能见度”。这也导致在这一时期,台湾参与INGO的数量开始大幅增长。2000年台湾参与INGO的数量为1000个,2003年则迅速增至2074个,目前已经接近3000个。
特别值得点出的是,蔡英文或许还会以为,INGO数量庞大,中国大陆不是在每个INGO中都有足够的影响力,有些INGO中国大陆甚至都没有参与,因而不可能阻挡住台湾加入的步伐。然而,蔡英文或有失算的是,中国大陆的综合实力不可低估。
结语
台湾对外关系问题涉及范围广泛,情况复杂,难度巨大,大陆一以贯之的政策就是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基础,对之作出合情合理的妥善安排。这一政策不会因为岛内政党轮替而发生改变,也不会只是将之限定于某一特定政党。未来蔡英文当局要想在台湾对外关系上继续维持甚至有所突破,唯一的密钥就是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好两岸关系。岛内民众对此也有广泛的认知,台“陆委会”一项民调就显示,63.7%的受访者认为,两岸关系改善有助于扩大台湾“国际活动空间”。
普通民众都能如此清醒,蔡英文自然也不会不知,否则就是“装睡的人怎么也叫不醒”。
作者简介 钟厚涛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曾在香港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俄勒冈大学等校访学。在人民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五部,在中国大陆、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表论文四十余篇,曾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凤凰卫视、广东卫视、深圳卫视、福建东南卫视、海峡卫视等媒体时事评论员。


(二):大陆维持节奏以时间换空间 转载于http://pit.ifeng.com/dacankao/dalujiezou/1.shtml#_www_dt2
作者:冷波
随着5月20日蔡英文正式步上与马英九权力交接的红毯,两岸关系8年积累虚空,一个全新局面开始演进。
不管蔡英文如何出招,毫无疑问,大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必不动摇。因为这是核心原则,攸关根本利益。一旦后退,对大陆后患无穷。
其实,目前在时机不成熟时大陆并不急于解决台湾问题,也不会向台湾靠拢。大陆的节奏没有乱,但会顺应形势,做出四个方向的调整。
第一步,看蔡英文520说什么
1月16日台湾“大选”结束,至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职,红蓝绿乃至美、日各方都在关注的一件事是,蔡英文的就职演讲稿上究竟要写什么。对大陆而言,重点看的是稿纸上有无“九二共识”、“一中”这两个关键词,即习近平3月5日对台讲话强调的,“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即一个中国)”。
目前蔡英文在两岸上的说法跟大陆的要求距离太大。蔡选举期间的两岸政见翻来覆去其实只有两个词,“维持现状”和“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除此以外“打死也不说”。

蔡英文大选获胜后举行国际记者招待会,她的两岸政策密码就隐藏在背景板上。
问题的关键是,民进党的“中华民国”与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是不一样的。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是1912年的“中华民国”、疆域及于大陆,是承认“两岸一中”的。民进党的“中华民国”是“借壳上市”,承认“中华民国”之名,却指的是1949年后的“中华民国”,宣称其疆域仅限于台澎金马,“两岸对等、互不隶属”,是没有一中意涵的。因此,蔡要想得到大陆接受、打破民共僵局,务必要清楚表明其“中华民国”概念的一中意涵,否则就是以假乱真、欺骗大陆。
蔡英文在“520”就职演讲中,是否会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说法上更进一步,将直接决定民共关系能否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
这又可分几个层次:一是会否提及“中华民国宪法”,这无疑比“宪政体制”更进一步。二是会否进步到2005年“扁宋会”的“十点联合声明”的第一点,即“依照中华民国宪法所揭橥的国家定位,即为两岸目前在事实和法理上的现况,此一中华民国主权现况,必须受到两岸和国际的承认和尊重”。三是会否接受“两岸一中”。
但以民进党“倾独”支持者为主的特性,蔡对“台独”理念的坚持,以及对手国民党空前虚弱得好比秋风中的落叶看,蔡很难去公开承认“中华民国”的“两岸一中”意涵,否则会遭到支持者尤其是“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反噬。她连进步到“中华民国宪法”的可能性都很小。
所以,蔡上台后最大的可能是,希望大陆去“想象”她的“中华民国”的一中内涵,而不是她公开承认一中内涵。如果这样,民共僵局的打破就毫无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将完全改变过去八年的模样。
第二步:大陆标注四大雷区
马英九上台8年,两岸关系的主旋律是“累积互信”、“良性互动”、“和平发展”、“稳中有进”等。这些词在台湾“520”后的两岸新闻中可能立刻消失无踪,重新跃上新闻版面的,很可能是阿扁时期记忆犹新的那些负面词汇。
蔡英文一再宣示上台后会“维持两岸现状”,这意味着蔡不会轻易推动“法理台独”。蔡自己也很清楚,依目前的国际、两岸现实,民进党没有任何搞“法理台独”的本钱。但是,两岸问题高度复杂,处处敏感。以目前两岸民意分歧、民共矛盾,两岸要维持基本的和平稳定又谈何容易。

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世纪之握”的动作。
一是民共双方毫无互信,缺乏沟通,容易擦枪走火。
二是岛内强调台湾主体性甚至“天然独”的声音甚嚣尘上,“反中拒统”的民意氛围愈益浓厚,容易与大陆“天然统”、愈来愈不满两岸渐行渐远的民意形成对冲。
三是民进党、蔡英文难以改变操弄两岸对立、制造台湾被打压悲情、从中牟取政治利益的惯性思维,对两岸矛盾不但不会灭火,反可能见猎心喜、煽风点火。民进党、蔡英文对台湾诈骗犯遣返事件的强硬态度即可见一斑。蔡当选后的记者会上也强调,台湾的“民主制度、国家认同、国际空间,必须被充分尊重,任何打压都会破坏两岸关系的稳定”。
四是民进党、蔡英文“台独”理念顽固,尽管暂时不敢硬推“法理台独”,但会想方设法为间接为“渐进台独”铺路。蔡能否管控好党内“台独”鼓噪,是否在执政中去落实“实质两国论”,推行“文化去中”、“民主拒中”、“经济排中”、“外交抗中”等,都将关系到两岸是否触雷。
大陆毫无疑问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这是对台核心原则,攸关国家根本利益。一旦后退,后患无穷。
因此,若民进党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认同两岸一中的核心内涵,国台办陆委会沟通机制、两岸两会协商机制及两岸经合会等具官方色彩的沟通机制,必然中断,民共交流更无从谈起。否则,将助长“台独”幻想、刺激国民党路线倒退、向国际社会传达错误信号,甚至导致对台工作成果前功尽弃。
大陆将继续对“台独”保持高压。对“柔性台独”、“文化台独”等任何“台独”动作,大陆都将坚决遏制、坚决回击。对蔡打着“维持中华民国主体性”旗号,行“台独”之实的做法,大陆也会坚决打击。
第三步:顺势调整,以时间换空间
在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目前大陆并不急于解决台湾问题,主要任务是不让台湾问题影响国家总体战略,韬光养晦、“时间换空间”,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台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等务实人士一再表示,台湾问题拖下去,台湾的筹码只会越来越少。
接下来,大陆必定会选择慢慢创造条件。但工作重心“由官方转向民间”,“由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框架,转向对台湾经济社会的融合”,并坚决防止台湾问题干扰大陆战略机遇期。同时针对具体政策存在的问题,顺应形势,做出局部调整。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向。

2015年11月7日,“习马会”的闭门交谈现场。
一要遵循“融合原则”,继续促进两岸融合。两岸经济社会融合是政治统一的前提。目前两岸融合程度远远不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要继续推动两岸经贸、民间、文化交流,加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与一体化进程。即使蔡英文上台了,这条路也应该继续走下去。
二要让台湾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发展与大陆经济更紧密结合。台商、参与契作农渔民尽管不一定支持统一,但他从切身经济利益出发,肯定不愿支持“独立”,这就是经济利益产生的政治效应。2012“大选”,两岸经贸直接利益相关群体出来发声,对选举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这一群体的数量还有限,未来应继续扩大这一群体的规模。
三要继续加大两岸社会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发挥两岸“一日生活圈”对两岸融合的促进功能。进一步促进两岸民间交往。更加注重两岸交流的“民间性”、“草根性”,加强“与普遍民众沟通,与民间组织合作”,全面增强对台湾基层社会的影响力。
四要注重发挥传统文化促进两岸认同上的影响力,更要重视流行文化的价值。铭传大学教授杨开煌即称,大陆要能创造出如好莱坞、“韩流”、日本动漫等在台湾年轻人中有吸引力、能产生共鸣的文化。之前岛内很多人反感韩国,但受“韩流”影响,对韩国的印象大为改观,甚至“哈韩者”日益增多。此现象值得两岸问题研究者思考。
从大势上看,统一其实不是问题,关键是时间和代价的问题。大陆未来要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来增进对台民众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台湾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要寄望于中美、两岸实力对比的结构性改变,降低美国直接介入两岸冲突的能力与意愿。
实力决定大陆的筹码和手段会越来越多
不畏浮云遮望眼。大陆面对两岸关系新变局,最需要的是理性客观评估形势,保持战略定力,以己为主,顺应形势,按照大陆的整体战略、自己的节奏去推进对台方略。
如果从岛内因素看台湾问题,似乎一片黑暗。但影响两岸关系走向最重要的三大因素是“实力”、“利益”、“人心”。其中“实力”为决定性因素,和与之相关的“利益”要素,又会影响、改变“人心”。
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从来不是台湾,而是大陆,以及中美大格局。
台湾铭传大学教授杨开煌认为,两岸关系是区域问题,中美关系、区域关系、北京政府是决定性因素,台湾不管谁执政,都不能握到主导权。台前“行政院长”郝柏村也明言,“政治是务实的,台湾的前途从来不是台湾人决定的”。
我们可以看到,1988年大陆的GDP规模约4000亿美元,台湾则有1300亿美元,两者相较,大陆只有台湾的3倍。可是到了2014年,大陆GDP规模已增加到10万亿美元,而台湾的只有5100亿美元,大陆已是台湾的近20倍。未来台湾在蓝绿二元对立的民主制度下,政治零和恶斗、经济自我边缘化的趋势几可预见。
因此,两岸实力差距将会愈来愈不成比例,大陆处理台湾问题的能力、筹码、手段会愈来愈多,主导两岸关系的能力将持续增强。

作者简介 冷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选举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台湾政局丶两岸关系研究,参与大量对台研究报告和重大课题的撰写,在两岸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

(三):蔡英文靠啥班底与大陆下棋 转载于http://pit.ifeng.com/dacankao/caixichengxing/1.shtml#_www_dt2
作者:于强  
从 古至今,掌权者成功与否,与用人之道是否高明息息相关。台湾大选之后,外界目光迅速转向蔡英文的“内阁”名单。随着520到来,这份名单接近完成,蔡英文的班底构架和用人特点也已然明了。
蔡英文用人特点鲜明:一是喜欢最熟悉的人,二是同甘共苦的重用,三是教授和博士受青睐,四是并不十分在乎社会风评。
此外,从“内阁”名单表面上看,陈水扁时代似乎回归,但实际上,蔡英文团队虽多来自“扁朝”,但却非“扁系”。蔡英文的幕僚团队相对于陈水扁时期,已经实现了世代交替。
“阁揆”林全汇聚蔡系班底三大特点
“阁揆”林全身上,不仅透露了蔡英文用人方向,同时也构架了她的班底特色。首先,所谓“扁朝”非“扁系”。此次被任命的很多“扁朝”官员,在陈水扁时代,其实也并不是对陈水扁言听计从的“扁系”人马。以此次被蔡英文任命为“行政院长”的林全为例,林全曾经在陈水扁时代被任命为“主计长”和“财政部长”。但是林全实际上是一个让陈水扁很头疼的官员,主要是因为他经常按自己的思路行事,即使陈水扁下的命令,他也拒不执行。

蔡英文与林全。
陈水扁刚刚上任时,要办一个纪念921的活动,当时陈水扁希望“主计长”林全出点钱,赞助这个活动。结果林全回陈水扁说,“主计处”没钱,如果一定要出钱,“总统”剪彩的剪刀,“主计处”可以出。后来林全担任“财政部长”,主持“二次金改”。陈水扁让林全安排陈敏薰做大华证券的董事长,安排陈镜仁做中华开发金融控股公司的民股董事,结果后来林全都没有照办。
第二,林全表明蔡英文喜欢用熟悉的人。
此次被任命的官员,更准确的说,是“扁朝”时,蔡英文当“行政院副院长”时的老部下。2006年-2007年蔡英文担任“行政院副院长”,当时其内阁团队的很多人员此次都得到了任用,比如时任“陆委会主委”的吴钊燮,此次被任命为“国安会秘书长”;时任“行政院副秘书长”的陈美伶此次被任命为“行政院秘书长”;时任“劳委会主委”的李应元,此次被任命为“环保署长”;时任“青辅会主委”的郑丽君此次被任命为“文化部长”;时任“外交部次长”的张小月,此次被任命为“陆委会主委”;时任“客委会主委”的李永得,此次继续担任“客委会主委”。
而且,由于蔡英文过去出身“事务官”,后来一路发展做了政治人物。因此蔡英文在任命“内阁”人事时,也大量从“事务官”当中提拔人员进入“政务官”的体系。
此次被任命的官员中,“政务委员”许璋瑶之前是“主计处”的“第一局局长”、“第三局局长”,“行政院秘书长”陈美伶以前做“行政院副秘书长”时是“14职等事务官”,“劳动部长”郭芳煜之前是 “劳委会”的“主秘”和“劳动部”的“常务次长”,“财政部长”许虞哲之前是“财政部”的“主任秘书”、“赋税署署长”、“常务次长”,“教育部长”潘文忠之前是“教育部”的“主任秘书”、“国教司司长”。
第三,林全还代表蔡英文喜欢任用博士和教授。
虽然在是不是要重用辅选团队这件事情上,蔡英文和马英九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任用博士和教授出任“内阁”成员这件事情上,同为大学教授出身的蔡英文和马英九却有很多共性。
此次蔡英文的内阁中,“行政院长”林全是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政务委员”施俊吉是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政务委员”林万亿是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政务委员”吴政忠是台湾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教授,“国家发展委员会主委”陈添枝是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经济部长”李世光是台湾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教授,“科技部长”杨弘敦是中山大学物理系教授, “侨务委员会委员长” 吴新兴是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主计长”朱泽民是政治大学财税系教授,“人事行政总处人事长”施能杰是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系教授。过去的马英九“教授内阁”被批不懂民间疾苦,惹出很多争议。如今,蔡英文还是大量任用教授进入其“内阁”,不知道她任命的教授团队能不能避免被批评“不懂民间疾苦”。
用人重同甘共苦,轻社会风评
蔡英文喜欢重用在艰难时刻帮过她的人。此次被任命为“法务部长”的邱太三,是蔡英文这一用人风格最集中的体现。生日比蔡英文大一天的邱太三,2005年代表民进党参选台中县长,输给了国民党的黄仲生,后应陈菊之邀,担任过一段时间高雄市副市长,后来由于传出与陈菊子弟兵不和,因此辞去高雄市副市长,到亚洲大学财经法律学系教书,形同退出政坛。2008年民进党败选,蔡英文被任命为民进党党主席,当时的民进党被形容为一片废墟,各方对蔡英文都不看好,认为她不过是一个过渡性的看家人的角色,就是再这样的情况下,已经半退出政坛的邱太三出任民进党副秘书长,成为蔡英文仰仗的左右手,2012年蔡英文败选后成立小英基金会,邱太三一直参与基金会的工作,此次他是最早被传出将会“入阁”的人物。
生日为8月31日的蔡英文曾拥有一个“831俱乐部”,生日8月30日的邱太三就是其中一员。本次蔡英文第一个、在选前就已基本确认的部长,就是邱太三。
其实,与马英九不同,蔡英文此次任用官员有很重的论功行赏的味道,过去为蔡英文出过力,帮过忙的,此次都得到了重用。马英九2008年胜选后,曾经对外表示辅选团队“不入府,不入阁”,金溥聪、苏俊宾、罗智强、詹启贤等为马英九胜选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当时都没有进入行政团队。而此次蔡英文不同,在选举中帮助过蔡英文,抬过轿子的人都进入了行政团队,比如蔡英文竞选执行总干事林锡耀,此次出任“行政院副院长”;蔡英文竞选办公室主任林美珠,此次出任“政务委员”兼“蒙藏委员会委员长”。

邱太三。
蔡英文用人有重有轻,一方面喜欢重用同甘共苦之人,一方面又看轻所用之人的社会风评。此次入选“政务委员”的林万亿,当年被抓奸的事曾经闹得沸沸扬扬,虽对个人形象有所影响,但蔡英文并未因此将之拒之门外。比林万亿争议更大的是同为“政务委员”的张景森,此人过去担任“台北市都市发展局局长”期间,接受企业招待前往日本,后被“监察院”弹劾。这样一个人,此次依然被任命为“政务委员”。在任命公布之后,他没有因此而谨言慎行,2016年4月25日,张景森又在自己的脸书发言,说文林苑抗争是“史上最Kuso的一场社会运动”,引起台湾社会的巨大争议。
人才缺乏,但幕僚实现世代交替
随着蔡英文“内阁”人事名单浮出水面,有人认为陈水扁时代回来了,原因是被任命的这些人,在陈水扁时代都有被任用,因此有人认为蔡英文“内阁”不过是陈水扁“内阁”的2.0版而已。
外界有这个观点也不奇怪,民进党是一个派系林立的政党,政治人物要在民进党内有影响力必须仰赖派系的支持。民进党内现在的派系,包括新潮流系、谢(长廷)系,苏(贞昌)系等,其派系掌门人都加入民进党很久,有些人甚至是民进党的创党党员。而蔡英文2004年才加入民进党,2008年接任民进党党主席的时候,民进党是一个被外界称为“一片废墟”的烂摊子。

蔡英文“内阁”。
当时,新潮流系兵强马壮,谢系和苏系因其派系老大刚刚参选完台湾地区领导人,派系内部还是铁板一块。此时陈水扁因贪污腐败案官司缠身,正义连线(扁系)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因此从政治选择上,蔡英文为了在民进党内能立得住,自然选择与正义连线(扁系)的政治人物相结合,这也就是陈其迈、萧美琴这些扁系的核心人物,后来变成“英文系”核心人物的原因。
蔡英文一旦上任,能够供其分配的位子有几千个,而民进党是一个人才相对缺乏的政党。
因此在陈水扁执政时代,不管与陈水扁的关系是好是坏,因为位子太多分不完,因此只要是民进党或者是与民进党关系较密切的人士,都能分到“位子”。
从陈水扁执政到蔡英文执政,中间相隔八年,八年里的六年间(2008年-2014年),民进党仅仅在六个县市执政。由于缺乏培养行政人才的平台,过去八年间,民进党新一代政治人物,特别是有行政经验的政治人物的成长速度并不理想,这也注定了蔡英文此次再度执政,只能大量重新启用陈水扁时代任用过的官员。
因此蔡英文此次的“内阁团队”可以称之为“扁朝”团队,因为大量官员在陈水扁时代都得到任用,但是却不能将他们称之为“扁系”团队。因为陈水扁的“扁系”的子弟兵罗文嘉、马永成,核心幕僚邱义仁、吴乃仁,此次都未得到任用。
蔡英文的幕僚团队相对于陈水扁的幕僚团队,已经实现了世代交替。
过去陈水扁团队中,整体操盘的是吴乃仁和邱义仁的“双仁”,而蔡英文团队中,操盘的是苏嘉全和林全的“双全”。
过去陈水扁团队中,负责民调的是游盈隆,而到了蔡英文团队中,负责民调的是陈俊麟;过去陈水扁团队中,负责文宣的文胆是林锦昌,到了蔡英文团队中,虽然也沿用了林锦昌,但是蔡英文不再像陈水扁那样高度依赖林锦昌,而选择让刘建忻、姚人多、黄重谚与林锦昌一起负责文宣的事务。所以说,相对于陈水扁团队,蔡英文团队已经完成了“世代交替”,真正的“蔡系”形成了。

(四):日本恐是心头之患  转载于http://pit.ifeng.com/dacankao/xintouzhihuan/1.shtml#_www_dt2
作者:于强
在 某种程度上,蔡英文和美国的圈子并不熟,这与国民党形成了对比,毕竟国民党与美国外交圈已经打了100多年的交道。但是,蔡英文和日本的关系则相反。
早在2011年安倍还未上台时,蔡英文就曾亲自拜访安倍,当时几乎没有人会想到,下台的首相还能“回锅”。
大陆不少学者都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蔡英文和安倍都执政的背景下,日台前景会非常紧密,某种程度上,日本才是台湾问题的心头之患。美国人说过弃台,但日本人从未说过,日本在台湾的根基极为深厚。
李登辉之后与日本关系最为密切的“总统”
安倍晋三曾经于2006-2007年担任过日本首相,后来因为自民党参议院选举失利,加之其身体健康状况恶化,安倍辞去首相职务。辞职后的安倍,只是日本众议院的一个普通议员,2010年10月底至11月初,安倍因台北松山与东京羽田的直航航班开通而访问台湾。当时,战后日本卸任的首相,还没有再度担任首相的先例。

蔡英文与安倍。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时任民进党党主席的蔡英文11月1日专门与安倍共进早餐,双方会谈长达75分钟。不仅如此,前一天晚上,安倍还在所有活动进行完并回到酒店之后,再度乘出租车出门,与民进党大佬聚会,此举引发了当时马英九在接待上有没有“怠慢”安倍的争议。不过,安倍晚上十点多,还搭出租车去与民进党大佬聚会,这足以显示安倍与民进党的私交甚笃。
蔡英文是自李登辉之后与日本关系最为密切的“总统”,这种密切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源于蔡英文和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的私交。
不到一年之后,2011年9月,为了参加“亚太区域安全与台海和平”研讨会,安倍再度访问台湾,当时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再度与安倍见面会谈。一个月后,蔡英文以“总统”候选人的身份访问日本,访日三天的行程中,蔡英文10月6日再度与安倍晋三见面。那个时候,安倍并不是自民党总裁,但是蔡英文依然在拜访自民党的时候,去找了一个月前才见过的安倍。
不管对方是不是在执政,关系都极好
2015年10月蔡英文再度以“总统”候选人的身份访问日本,与上次以“总统”候选人身份访问日本不同的是,蔡英文此次访日的行程从上次的三天增加到了四天,多了一天的行程,去了安倍的老家山口县。而且蔡英文的行程是第一天抵达东京,第二天专门飞到山口县进行一天的访问,第三、第四天依然在东京活动。山口县距离东京路程遥远,光是飞机的航程就有1个半小时,即使如此,蔡英文还是专门安排整整一天的时间专门访问山口县,足见其与安倍的关系之深。
然而,与上次访问不同,2015年安倍已经是日本的现任首相,无法与蔡英文公开见面。但蔡英文的这次访日行程,日本方面的邀请方是安倍的弟弟,自民党众议员岸信夫,蔡英文访问山口县,岸信夫全程陪同。他们先到有10位日本首相访问并留下墨宝的菜香庭参观,在参观时,岸信夫特别和蔡英文在安倍的墨宝“寂然不动”下合影留念。在蔡英文即将离开山口返回东京时,日方还特别送上岸信夫后援会制作的小猪便当,2012和2016年蔡英文两次选举中,都是用“三只小猪”来收集民众的小额捐款,此时送上小猪便当,让蔡英文非常感动。

蔡英文访问安倍家乡日本山口县,安倍胞弟陪同。
从山口县回来之后,接下来的访问行程中,蔡英文还专门到日本的内阁府厅舍访问,成为历史上第一次走进日本内阁府厅舍的台湾地区“总统”候选人。从内阁府厅舍出来之后,蔡英文专门到自民党总部访问,自民党干事长细田博之出面接待,蔡英文送给自民党一双筷子,细田博之解释说,筷子在日本的意思是“鸳鸯”。
两人同时执政,日台关系走向备受瞩目
2016年1月16日,蔡英文赢得选举之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第一时刻发表声明祝贺蔡英文当选,称“台湾是与日本共享基本价值观的重要朋友。”两天后,安倍在日本参议院公开祝贺蔡英文当选。
对待日本的这种高规格回应,蔡英文方面也投桃报李,拉高台湾对日机构的层级,以显示对日本的重视。
过去台湾“立法院”对日本交流的组织蓝绿各有一个,蓝营的叫做“台日交流联谊会”,负责人是李鸿钧,绿营的叫做“台日国会议员联谊会”,负责人为姚文智。蔡英文后来强力介入,将两个组织合并,由现任“立法院长”苏嘉全担任会长,上任“立法院长”王金平担任荣誉会长,姚文智和李鸿钧担任副会长,显示蔡英文在议会交流上对日本的重视。

谢长廷担任驻日代表。
同时,蔡英文安排谢长廷担任驻日代表的传言,已在4月28日由谢长廷本人亲自证实。这是史上级别最高、最重量级的驻日代表,此举也显示蔡英文对日本关系的重视。据悉,谢长廷最大的特点就是聪明,民进党的名字就是他取的,党章也是他起草的。谢长廷虽然和陈水扁同属一个时代,比陈水扁聪明,但在政治道路上崛起的速度并不如陈水扁。谢长廷并非蔡英文心腹,但二人合作良好。
在蔡英文的布局中,日本将是未来她仰赖的最终要的力量,因为她和安倍晋三有着多年的极为密切的私交,如今她和安倍都处在执政者的位置上,台湾未来将会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与日本加强合作。早在2010年与安倍会谈时,蔡英文就公开表示,台湾要加强与日本的经贸关系,来降低对大陆的经济依赖。未来的两岸关系中,日本的影响极有可能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负面因素。
作者简介 于强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长期观察台湾选举和社会整合。2011年获北京市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最佳教案奖、最受学生欢迎奖。2013年获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优秀作品奖。

(五):台湾已失“台独”军事本钱  转载于http://pit.ifeng.com/dacankao/jiduyujitong/1.shtml#_www_dt2
作者:胡波
“台 独”和美国可能的武装介入,曾经是冷战结束后中国面临的最大安全挑战。2008年以来,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台独”威胁一度趋向缓和。而眼下,台湾政局突变,蔡英文领导的民进党未来会如何行事,是否会效仿李登辉、陈水扁?台海局势会因此重新走向对抗,甚至爆发战争吗?
客观的结论,让大陆相对乐观,因为台湾实际上早已不具备武装独立的力量条件。
在新的力量平衡背景下,无论是台湾还是美国,都无法承担在台海与大陆进行武装对抗的成本和代价,冲突的结果不会是急独,只会是急统。在此背景下,美国的战略也已发生转变。
台海力量对比加速失衡:美国保台渐渐力不从心
21世纪初,台湾军队相对于人民解放军的质量优势就已经不复存在,这也是2008年以来台湾局势相对稳定的物质基础。时至今日,海峡两岸的军事力量对比更是进一步严重失衡。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军队的整齐军容令外界印象深刻。
首先,中国军队的结构及能力发生了巨变。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加速发展,彻底告别过去以数量规模取胜的形象,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海空军力量及其结构的日新月异。近年来,中国海军052D新型驱逐舰、071型船坞登陆舰、野牛级气垫登陆舰等新一代主战装备快速服役,极大提升了对台作战的区域防空、兵力投送等能力。中国先进战机大规模服役,外界估计中国空军已有超过700架第三、四代战机,不仅大大超过了台湾空军,也超过了中国当面的美国空中力量;而空警-2000、空警-500等新型预警机的问世,则极大提升了中国空中力量在台海空域作战的预警与指挥能力。在C4ISR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建设方面,中国军队的一体化程度正在大幅提高,各类陆基、海基、空基、天基ISR平台得到了广泛运用,对台海局势与动向的监控能力显著增强。
美国智库所做的很多力量换算中,已经不把台湾本身的力量计算在内。对于大陆,台湾现在只是抵御一周还是十天的问题。已经决定不了大势。
其次,技术的发展对中国更有利。在毗邻大陆的近海地区,海上力量正遭遇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某种意义上讲,二战结束以来,陆海权技术发展有一定的不平衡性。随着导弹、远程战斗机等以陆地为平台的武器的发展,以及太空力量的加速建设,远程投送和快速机动不再是海上力量的专利;而且,海上力量还容易遭到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等的攻击,脆弱性有较大程度的恶化。一支不太强大的海军,在强大的陆上“反介入”或“区域拒止”力量的协助下,即使面对世界一流的海军,也可以自保,甚至还能获取毗邻本土海域的制海权。
中国军队有着世界上运用“反介入”与“区域拒止”策略的最大潜力,虽然总体实力较美军仍差距较大,但在台海这个特定区域,由于技术和地缘方面的原因,战略平衡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
对此,美国战略界的主流共识是,如果中国崛起势头保持不变,在10至15年内,美军将丧失在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近海区域的战略优势。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保卫台湾将遭遇着越来越多的困难,有人甚至认为,这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美国兰德公司发布的《中美军事记分卡兵力、地理以及不断变化的力量平衡》报告评估指出,到2017年,美军在想定的台海作战环境下,在海上、空中甚至是太空对抗中都将面临劣势。其中,在制空权争夺方面,该报告估算,美军要在台湾上空取得空中优势需要30个联队的空中力量,2000多架战斗机的兵力,超过了美国制空战斗机总数。如果考虑到可操作性,即便迅速投入两艘航母,加上航母的舰载机联队,美国最多也只能在台海周围投入10个左右的战斗机联队。
台海武装对抗非美首选:但对这颗重要棋子不会无动于衷
因此,在新的力量平衡背景下,无论是台湾还是美国,都无法承担在台海与大陆进行武装对抗的成本和代价,冲突的结果不会是急独,只会是急统。

从上空俯瞰太平岛。
对于台湾而言,一旦台海有事,其作战目标将无关胜败,而是能够支撑多久的问题,一星期,还是一个月?随着形势的发展,台湾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愈发加深,依靠自身能力已完全无法与大陆对抗。台湾当然会加强自身的军事能力建设,继续向美购进先进武器系统,但这已经无法改变大趋势。
鉴于已无法与大陆做正面对抗,台湾可能会转向“非对称”策略,潜艇等“反介入”装备将成为台军的最爱,这也是为何近10年来,台湾执着采购潜艇的重要原因。
对于美国而言,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很长一段时期,美国反对台独的根本原因,是担心与大陆冲突的代价;而今天,美国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还能不能打得赢?换句话说,美国纵容台湾当局的风险已经急剧升高,压制蔡英文政府的“台独”冲动或挑衅举动变得刻不容缓,对中国打“台湾牌”越来越危险,也越来越不可控。既然沙盘模拟和计算机推演的结果都对美国十分不利,相信美国决策者会变得更加慎重。
不过,虽然美国国内早已出现“弃台”的声音,但这类观点尚未成为政策选项。在军事上,美国正在想各种办法阻止中国战略优势的形成。
一方面,美国可能会加强“亚太再平衡”与对台政策间的联系。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如火如荼的推进了四年多,西太平洋地区的先进军事力量有大规模增加,美日同盟得到全方位强化。
虽然表面上,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慎提台湾,但实质上,“防卫台湾”显然一直是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知道,“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精髓,就是避免中国在亚太地区形成军事优势和战略主导地位,台海局势既然出现了这种迹象,美国就绝不会无动于衷。
另一方面,美军在国防投资战略方面,会坚持“新抵消战略”,即投资新的技术,拉开与中国等国的技术差距,从而以新的颠覆性技术优势,抵消中国等对手的数量优势。目前来看,远程隐形空中作战、无人系统与自动化、水下作战等领域可能是其投资的重点。就台海的作战环境来看,美国潜艇等水下兵力对中国渡海的威胁最大,美国“新抵消战略”关于水下的投资投入尤其值得关注。
针对台海的对抗,美国还酝酿调整亚太兵力,进行分布式、分散部署,以更好的提高作战平台的运行效率,并降低它们被中国打击的威胁和风险。
台湾离天堂很远,离大陆很近。只要中国大陆保持战略定力,继续稳步提高综合国力,扎实推进军事改革,构建强有力的威慑力量,台湾必然越来越缺乏搞“台独”的实力基础和空间。
作者简介 胡波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研究员,海权及国际战略问题专家,发表如《中美在西太平洋的军事竞争与战略平衡》等重量级学术论文20余篇。他还担任多个政策部门的咨询顾问,《人民日报》、《凤凰周刊》、《联合早报》等多家境内外著名媒体的特约评论员与撰稿人。出版学术专著《中国海权策:外交、海洋经济及海上力量》被誉为“理性系统规划中国海权战略的第一本书”;新著《2049年的中国海上权力》则全面规划中国海洋强国的崛起之路。近期领衔担纲凤凰国际智库“南沙岛礁建设报告”。




(一):蔡英文转向与巨大挑战    转载于http://pit.ifeng.com/dacankao/caidezhuanxiang/1.shtml#_www_dt2
作者 钟厚涛
编 者按:随着520的迅速到来,蔡英文正式施展的阶段也来了。那一天接近满月,是中国人认为事端多发的时刻。
从这一天开始,两岸关系将会走向何方?为了这个疑问,所有的相关方都做了准备。其实,蔡英文要做什么,大陆看得很清楚。但问题在于,蔡英文和大陆,究竟谁会最后成为两岸方向的引领者。这也意味着,蔡英文和大陆的斗,是少不了的。
凤凰国际智库与台湾《旺報》同步推出“520台海报告”,力图为两岸关系大局建言献策。在最敏感、最需要答案的环节中给出判断。
蔡英文的策略与战术全变了
学界有一个共识:“台湾人从来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在美日相对衰落、中国大陆日益崛起的背景下,无论是马英九执政,还是蔡英文当家,台湾当局无可回避地都会面临一种两难选择:是继续追随美日,还是选择与大陆合作?
蔡英文上台后,将会拒绝“马规蔡随”,会与马英九做出鲜明的区隔。在位阶上,由马英九时期的“将两岸关系置于台湾对外关系之上”,变为“将台湾对外关系置于两岸关系之上”。
在具体策略上,蔡英文将由马英九时期的“活路外交”,转向“柔性台独外交”。从具体战术而言,蔡英文也将进行重大调整,主要有:马英九的政策基本上是以现实利益为重,实行“等距接触”、“三边提升”,力图在美日陆三者之间同时示好,不愿意得罪其中任何一方,以便将台湾利益最大化。过往的8年经验证明,马英九的政策基本上是有效的,为台湾带来了诸多利好。
在布局上,马英九时期遵循的是“从中国大陆走向世界”,但蔡英文将变为“由世界走向中国大陆”。

蔡英文与马英九。
蔡英文上台后,将以意识形态为主,放弃马英九时期的相对平衡策略,推行“倚美联日抗陆”政策,大幅提升美日在台湾对外布局中的功能和角色。
蔡英文企图挟美日自重,将美日看成是对抗中国大陆的最大靠山,自觉充当美日遏华马前卒,寻求被深度纳入“美日同盟”战略,希望与美日构建“民主同盟”,以此来瓦解两岸关系的进一步纾解,干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对冲中日关系有所缓和的良好氛围。
蔡英文之所以会积极向美日靠拢,是因为在她的沙盘推演中,美日会加大对于台海问题的介入,希望通过打“台湾牌”来强化对于中国大陆的牵制,而台湾自然可以主动迎合,在美日遏华战略中扮演一定角色。显然,蔡英文是在以陈旧思维来看待台湾在美日对华政策中的棋 子作用,误认为在美国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台湾处于“第一岛链”的关键位置,可以有效地发挥节点作用,对中国大陆进行“反介入和区域封锁”。
姑且不论目前中国大陆早已冲破了“第一岛链”的围堵,因而台湾的岛链枢纽价值已经大幅缩水。过往的历史事实也已经证明,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美国根本没有任何意愿来强化台湾的角色,只是希望台湾默默地待在一边即可,不要过多参与,用美国知名学者卜睿哲、葛来仪、容安澜等人的话来说,就是只是希望台湾扮演“沉默的贡献者”、“安静的受益者”角色,但不要有过多的实质性动作。
在蔡英文上台后,美国对于台湾的角色会更加谨慎,由于东海、南海问题等,中美之间已经矛盾重重,若是美国再轻易挑衅作为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势必会全面引发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弹,届时美国极有可能会得不偿失,玩火自焚。美国如果不愿强化台湾的棋子作用,作为美国小弟的日本,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蔡英文极有可能出现误判,误以为主动向美日靠拢,就可以背靠美日来对抗大陆,那么这种想法即使不是自欺欺人,也只能是一厢情愿。
外交战追求速效,将重回撒钱旧路
在两蒋、李登辉、陈水扁时期,台湾当局为了拓展“国际活动空间”,一直与大陆强力对抗,竭力寻求建立新的“邦交国”。马英九上台后,主动提出“外交休兵”战术,不再与大陆互挖墙角,也不寻求建立新的“邦交国”,当然也不会放弃原有“邦交国”。马英九的这一做法,被誉为是台湾对外关系史上“最重大的外交转折”。
但蔡英文上台后,出于为“台独”拓展“国际活动空间”的需要,将完全放弃马英九“外交休兵”和“正义外交”战术,转而重新启用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烽火攻防”和“金援外交”,对各个“邦交国”进行高额援助,甚至对部分政要直接撒钱,私下贿赂,因为这种做法效率更快,效果也更明显,以期能够暂时稳住与这些“友邦”的关系。

蔡英文竞选标语。
目前,全世界还有4个国家既未与大陆建交,也未与台湾“建交”,分别是不丹、马其他骑士团,科索沃和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未来蔡英文当局势必会不惜重金与这些国家“建交”,来为台湾拓展新的“友邦”,甚至有可能通过金钱收买的方式,来挖走大陆的建交国。凡此种种,大陆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由于蔡英文上台后将会采用既“固邦”又“拓邦”的战术,迫使大陆也只能随之起舞,两岸有可能在拉美等地区再次展开角逐,其激烈程度不会亚于陈水扁时期。不过,随着中国大陆实力的突飞猛进,大部分台湾“邦交国”如梵蒂冈、宏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都提出希望与中国大陆建交。但大陆出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的目的,并没有轻易接受。
蔡英文上台后,若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大陆没有必要继续对台保持善意和默契,反而应顺其自然,顺水推舟,根据台湾“邦交国”的意愿,借力使力,择机与部分国家建交,实现关系正常化。如此以来,势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蔡英文当局或将面临雪崩式“断交”浪潮,甚至“邦交国”数量最后被完全清零。
将全力谋求加入新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马英九时期,台湾在加入国际组织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2008年12月,台湾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身份,加入WTO下的政府采购协定(GPA)。2009年之后台湾连续七年以“中华台北”名义、观察员身份加入世界卫生大会(WHA)。2013年台湾又以“中华台北”名义、“客人”身份首次参加“国际民航组织”(ICAO)大会。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马英九时期的这些成绩,都是在两岸协商的前提下所做的暂时性和特例性安排,只是具体个案,并未形成一种模式或惯例。未来如果两岸协商难以为继,这种特殊安排将不复存在。但面对大陆的适度收缩甚至全面清场,蔡英文势必会强烈反弹,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抵制。

蔡英文在美国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院回答媒体提问。
首先是全力谋求加入新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蔡英文上台后,可能会继续寻求加入“国际刑警组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大陆或将依据 “存量压缩、增量杜绝”原则,强力阻止,全面封杀,绝不允许民进党当局“借船出海”、“借壳上市”,为“台独”势力扩大“国际活动空间”。届时,两岸的冲突或将进一步加剧。
其次是强力巩固台湾明显是以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名称参与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目前台湾以“中华民国”(Republic of China, R. China),台湾(“中华民国”)[Taiwan (ROC)],中国(China),中国(台湾)[China(Taiwan)],台湾(Taiwan)等名义参与了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如亚洲生产力组织,亚非农村发展组织,亚太粮食肥料技术中心,亚蔬—世界蔬菜中心,中美洲议会,中美洲银行,中美洲暨加勒比海盆地国会议长论坛,中美洲统合体等等。
对于这类台湾明显以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参与的国际组织,大陆或将在适当时机进行适当处理。而蔡英文也不会“坐以待毙”,反而可能会主动出击,提前对中国大陆做出防范。
蔡英文的所有这些动作,都会导致在台湾参与国际政府间组织议题上,两岸既有的对话协商模式被迫停摆,取而代之的则是让人不寒而栗的两岸对抗甚至是对撞。

利用非政府组织的谋局最是惊心,空间巨大
蔡英文上台后,在其拒绝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政治互信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台湾谋求参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难度将大幅增加。在这一背景下,蔡英文当局有可能会转而寻求加入非政府组织,加大对于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的参与力度。蔡英文之所以会将INGO作为自己对外布局的重心,其他原因还有:
首先,意图将台湾民众推向对抗大陆的第一线。蔡英文力推加入INGO,可以将岛内民众及民间团体推上两岸竞争的前沿,以民众的名义侵蚀国际社会“一中框架”,逼迫大陆必须正面应对台湾的所谓“民意”,而蔡英文当局则可以躲在幕后,两头渔利,稳赚不赔。
如此以来,INGO就将成为两岸之间的一颗“地雷”,如果这颗“地雷”没有爆炸,那么台湾就可以顺利进入某些INGO,蔡英文也可以坐享其成,将之宣扬成是自己的政绩。如果这颗地雷爆炸了,那么蔡英文也可以借机抹黑大陆,所以炸得也是中国大陆。
其次,INGO具有广阔的空间。根据国际协会联盟(UIA)发布的《国际组织年鉴》,截止到2016年4月,全世界共有各类国际组织和机构6万8千多个,其中非政府组织和机构有5万个左右。而台湾参与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有近3000个。
显然,台湾参与INGO的数量仅占全球INGO数量的6%左右,未来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再次,这是民进党执政时的一贯传统。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不久,就在“外交部”增设“非政府组织国际事务委员会”,在行政和财政上增加对于台湾非政府组织参与INGO的扶持力度,力推“全民外交”,希望藉此来展现台湾的“国际能见度”。这也导致在这一时期,台湾参与INGO的数量开始大幅增长。2000年台湾参与INGO的数量为1000个,2003年则迅速增至2074个,目前已经接近3000个。
特别值得点出的是,蔡英文或许还会以为,INGO数量庞大,中国大陆不是在每个INGO中都有足够的影响力,有些INGO中国大陆甚至都没有参与,因而不可能阻挡住台湾加入的步伐。然而,蔡英文或有失算的是,中国大陆的综合实力不可低估。
结语
台湾对外关系问题涉及范围广泛,情况复杂,难度巨大,大陆一以贯之的政策就是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基础,对之作出合情合理的妥善安排。这一政策不会因为岛内政党轮替而发生改变,也不会只是将之限定于某一特定政党。未来蔡英文当局要想在台湾对外关系上继续维持甚至有所突破,唯一的密钥就是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好两岸关系。岛内民众对此也有广泛的认知,台“陆委会”一项民调就显示,63.7%的受访者认为,两岸关系改善有助于扩大台湾“国际活动空间”。
普通民众都能如此清醒,蔡英文自然也不会不知,否则就是“装睡的人怎么也叫不醒”。
作者简介 钟厚涛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曾在香港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俄勒冈大学等校访学。在人民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五部,在中国大陆、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表论文四十余篇,曾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凤凰卫视、广东卫视、深圳卫视、福建东南卫视、海峡卫视等媒体时事评论员。


(二):大陆维持节奏以时间换空间 转载于http://pit.ifeng.com/dacankao/dalujiezou/1.shtml#_www_dt2
作者:冷波
随着5月20日蔡英文正式步上与马英九权力交接的红毯,两岸关系8年积累虚空,一个全新局面开始演进。
不管蔡英文如何出招,毫无疑问,大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必不动摇。因为这是核心原则,攸关根本利益。一旦后退,对大陆后患无穷。
其实,目前在时机不成熟时大陆并不急于解决台湾问题,也不会向台湾靠拢。大陆的节奏没有乱,但会顺应形势,做出四个方向的调整。
第一步,看蔡英文520说什么
1月16日台湾“大选”结束,至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职,红蓝绿乃至美、日各方都在关注的一件事是,蔡英文的就职演讲稿上究竟要写什么。对大陆而言,重点看的是稿纸上有无“九二共识”、“一中”这两个关键词,即习近平3月5日对台讲话强调的,“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即一个中国)”。
目前蔡英文在两岸上的说法跟大陆的要求距离太大。蔡选举期间的两岸政见翻来覆去其实只有两个词,“维持现状”和“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除此以外“打死也不说”。

蔡英文大选获胜后举行国际记者招待会,她的两岸政策密码就隐藏在背景板上。
问题的关键是,民进党的“中华民国”与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是不一样的。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是1912年的“中华民国”、疆域及于大陆,是承认“两岸一中”的。民进党的“中华民国”是“借壳上市”,承认“中华民国”之名,却指的是1949年后的“中华民国”,宣称其疆域仅限于台澎金马,“两岸对等、互不隶属”,是没有一中意涵的。因此,蔡要想得到大陆接受、打破民共僵局,务必要清楚表明其“中华民国”概念的一中意涵,否则就是以假乱真、欺骗大陆。
蔡英文在“520”就职演讲中,是否会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说法上更进一步,将直接决定民共关系能否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
这又可分几个层次:一是会否提及“中华民国宪法”,这无疑比“宪政体制”更进一步。二是会否进步到2005年“扁宋会”的“十点联合声明”的第一点,即“依照中华民国宪法所揭橥的国家定位,即为两岸目前在事实和法理上的现况,此一中华民国主权现况,必须受到两岸和国际的承认和尊重”。三是会否接受“两岸一中”。
但以民进党“倾独”支持者为主的特性,蔡对“台独”理念的坚持,以及对手国民党空前虚弱得好比秋风中的落叶看,蔡很难去公开承认“中华民国”的“两岸一中”意涵,否则会遭到支持者尤其是“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反噬。她连进步到“中华民国宪法”的可能性都很小。
所以,蔡上台后最大的可能是,希望大陆去“想象”她的“中华民国”的一中内涵,而不是她公开承认一中内涵。如果这样,民共僵局的打破就毫无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将完全改变过去八年的模样。
第二步:大陆标注四大雷区
马英九上台8年,两岸关系的主旋律是“累积互信”、“良性互动”、“和平发展”、“稳中有进”等。这些词在台湾“520”后的两岸新闻中可能立刻消失无踪,重新跃上新闻版面的,很可能是阿扁时期记忆犹新的那些负面词汇。
蔡英文一再宣示上台后会“维持两岸现状”,这意味着蔡不会轻易推动“法理台独”。蔡自己也很清楚,依目前的国际、两岸现实,民进党没有任何搞“法理台独”的本钱。但是,两岸问题高度复杂,处处敏感。以目前两岸民意分歧、民共矛盾,两岸要维持基本的和平稳定又谈何容易。

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世纪之握”的动作。
一是民共双方毫无互信,缺乏沟通,容易擦枪走火。
二是岛内强调台湾主体性甚至“天然独”的声音甚嚣尘上,“反中拒统”的民意氛围愈益浓厚,容易与大陆“天然统”、愈来愈不满两岸渐行渐远的民意形成对冲。
三是民进党、蔡英文难以改变操弄两岸对立、制造台湾被打压悲情、从中牟取政治利益的惯性思维,对两岸矛盾不但不会灭火,反可能见猎心喜、煽风点火。民进党、蔡英文对台湾诈骗犯遣返事件的强硬态度即可见一斑。蔡当选后的记者会上也强调,台湾的“民主制度、国家认同、国际空间,必须被充分尊重,任何打压都会破坏两岸关系的稳定”。
四是民进党、蔡英文“台独”理念顽固,尽管暂时不敢硬推“法理台独”,但会想方设法为间接为“渐进台独”铺路。蔡能否管控好党内“台独”鼓噪,是否在执政中去落实“实质两国论”,推行“文化去中”、“民主拒中”、“经济排中”、“外交抗中”等,都将关系到两岸是否触雷。
大陆毫无疑问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这是对台核心原则,攸关国家根本利益。一旦后退,后患无穷。
因此,若民进党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认同两岸一中的核心内涵,国台办陆委会沟通机制、两岸两会协商机制及两岸经合会等具官方色彩的沟通机制,必然中断,民共交流更无从谈起。否则,将助长“台独”幻想、刺激国民党路线倒退、向国际社会传达错误信号,甚至导致对台工作成果前功尽弃。
大陆将继续对“台独”保持高压。对“柔性台独”、“文化台独”等任何“台独”动作,大陆都将坚决遏制、坚决回击。对蔡打着“维持中华民国主体性”旗号,行“台独”之实的做法,大陆也会坚决打击。
第三步:顺势调整,以时间换空间
在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目前大陆并不急于解决台湾问题,主要任务是不让台湾问题影响国家总体战略,韬光养晦、“时间换空间”,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台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等务实人士一再表示,台湾问题拖下去,台湾的筹码只会越来越少。
接下来,大陆必定会选择慢慢创造条件。但工作重心“由官方转向民间”,“由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框架,转向对台湾经济社会的融合”,并坚决防止台湾问题干扰大陆战略机遇期。同时针对具体政策存在的问题,顺应形势,做出局部调整。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向。

2015年11月7日,“习马会”的闭门交谈现场。
一要遵循“融合原则”,继续促进两岸融合。两岸经济社会融合是政治统一的前提。目前两岸融合程度远远不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要继续推动两岸经贸、民间、文化交流,加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与一体化进程。即使蔡英文上台了,这条路也应该继续走下去。
二要让台湾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发展与大陆经济更紧密结合。台商、参与契作农渔民尽管不一定支持统一,但他从切身经济利益出发,肯定不愿支持“独立”,这就是经济利益产生的政治效应。2012“大选”,两岸经贸直接利益相关群体出来发声,对选举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这一群体的数量还有限,未来应继续扩大这一群体的规模。
三要继续加大两岸社会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发挥两岸“一日生活圈”对两岸融合的促进功能。进一步促进两岸民间交往。更加注重两岸交流的“民间性”、“草根性”,加强“与普遍民众沟通,与民间组织合作”,全面增强对台湾基层社会的影响力。
四要注重发挥传统文化促进两岸认同上的影响力,更要重视流行文化的价值。铭传大学教授杨开煌即称,大陆要能创造出如好莱坞、“韩流”、日本动漫等在台湾年轻人中有吸引力、能产生共鸣的文化。之前岛内很多人反感韩国,但受“韩流”影响,对韩国的印象大为改观,甚至“哈韩者”日益增多。此现象值得两岸问题研究者思考。
从大势上看,统一其实不是问题,关键是时间和代价的问题。大陆未来要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来增进对台民众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台湾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要寄望于中美、两岸实力对比的结构性改变,降低美国直接介入两岸冲突的能力与意愿。
实力决定大陆的筹码和手段会越来越多
不畏浮云遮望眼。大陆面对两岸关系新变局,最需要的是理性客观评估形势,保持战略定力,以己为主,顺应形势,按照大陆的整体战略、自己的节奏去推进对台方略。
如果从岛内因素看台湾问题,似乎一片黑暗。但影响两岸关系走向最重要的三大因素是“实力”、“利益”、“人心”。其中“实力”为决定性因素,和与之相关的“利益”要素,又会影响、改变“人心”。
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从来不是台湾,而是大陆,以及中美大格局。
台湾铭传大学教授杨开煌认为,两岸关系是区域问题,中美关系、区域关系、北京政府是决定性因素,台湾不管谁执政,都不能握到主导权。台前“行政院长”郝柏村也明言,“政治是务实的,台湾的前途从来不是台湾人决定的”。
我们可以看到,1988年大陆的GDP规模约4000亿美元,台湾则有1300亿美元,两者相较,大陆只有台湾的3倍。可是到了2014年,大陆GDP规模已增加到10万亿美元,而台湾的只有5100亿美元,大陆已是台湾的近20倍。未来台湾在蓝绿二元对立的民主制度下,政治零和恶斗、经济自我边缘化的趋势几可预见。
因此,两岸实力差距将会愈来愈不成比例,大陆处理台湾问题的能力、筹码、手段会愈来愈多,主导两岸关系的能力将持续增强。

作者简介 冷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选举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台湾政局丶两岸关系研究,参与大量对台研究报告和重大课题的撰写,在两岸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

(三):蔡英文靠啥班底与大陆下棋 转载于http://pit.ifeng.com/dacankao/caixichengxing/1.shtml#_www_dt2
作者:于强  
从 古至今,掌权者成功与否,与用人之道是否高明息息相关。台湾大选之后,外界目光迅速转向蔡英文的“内阁”名单。随着520到来,这份名单接近完成,蔡英文的班底构架和用人特点也已然明了。
蔡英文用人特点鲜明:一是喜欢最熟悉的人,二是同甘共苦的重用,三是教授和博士受青睐,四是并不十分在乎社会风评。
此外,从“内阁”名单表面上看,陈水扁时代似乎回归,但实际上,蔡英文团队虽多来自“扁朝”,但却非“扁系”。蔡英文的幕僚团队相对于陈水扁时期,已经实现了世代交替。
“阁揆”林全汇聚蔡系班底三大特点
“阁揆”林全身上,不仅透露了蔡英文用人方向,同时也构架了她的班底特色。首先,所谓“扁朝”非“扁系”。此次被任命的很多“扁朝”官员,在陈水扁时代,其实也并不是对陈水扁言听计从的“扁系”人马。以此次被蔡英文任命为“行政院长”的林全为例,林全曾经在陈水扁时代被任命为“主计长”和“财政部长”。但是林全实际上是一个让陈水扁很头疼的官员,主要是因为他经常按自己的思路行事,即使陈水扁下的命令,他也拒不执行。

蔡英文与林全。
陈水扁刚刚上任时,要办一个纪念921的活动,当时陈水扁希望“主计长”林全出点钱,赞助这个活动。结果林全回陈水扁说,“主计处”没钱,如果一定要出钱,“总统”剪彩的剪刀,“主计处”可以出。后来林全担任“财政部长”,主持“二次金改”。陈水扁让林全安排陈敏薰做大华证券的董事长,安排陈镜仁做中华开发金融控股公司的民股董事,结果后来林全都没有照办。
第二,林全表明蔡英文喜欢用熟悉的人。
此次被任命的官员,更准确的说,是“扁朝”时,蔡英文当“行政院副院长”时的老部下。2006年-2007年蔡英文担任“行政院副院长”,当时其内阁团队的很多人员此次都得到了任用,比如时任“陆委会主委”的吴钊燮,此次被任命为“国安会秘书长”;时任“行政院副秘书长”的陈美伶此次被任命为“行政院秘书长”;时任“劳委会主委”的李应元,此次被任命为“环保署长”;时任“青辅会主委”的郑丽君此次被任命为“文化部长”;时任“外交部次长”的张小月,此次被任命为“陆委会主委”;时任“客委会主委”的李永得,此次继续担任“客委会主委”。
而且,由于蔡英文过去出身“事务官”,后来一路发展做了政治人物。因此蔡英文在任命“内阁”人事时,也大量从“事务官”当中提拔人员进入“政务官”的体系。
此次被任命的官员中,“政务委员”许璋瑶之前是“主计处”的“第一局局长”、“第三局局长”,“行政院秘书长”陈美伶以前做“行政院副秘书长”时是“14职等事务官”,“劳动部长”郭芳煜之前是 “劳委会”的“主秘”和“劳动部”的“常务次长”,“财政部长”许虞哲之前是“财政部”的“主任秘书”、“赋税署署长”、“常务次长”,“教育部长”潘文忠之前是“教育部”的“主任秘书”、“国教司司长”。
第三,林全还代表蔡英文喜欢任用博士和教授。
虽然在是不是要重用辅选团队这件事情上,蔡英文和马英九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任用博士和教授出任“内阁”成员这件事情上,同为大学教授出身的蔡英文和马英九却有很多共性。
此次蔡英文的内阁中,“行政院长”林全是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政务委员”施俊吉是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政务委员”林万亿是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政务委员”吴政忠是台湾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教授,“国家发展委员会主委”陈添枝是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经济部长”李世光是台湾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教授,“科技部长”杨弘敦是中山大学物理系教授, “侨务委员会委员长” 吴新兴是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主计长”朱泽民是政治大学财税系教授,“人事行政总处人事长”施能杰是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系教授。过去的马英九“教授内阁”被批不懂民间疾苦,惹出很多争议。如今,蔡英文还是大量任用教授进入其“内阁”,不知道她任命的教授团队能不能避免被批评“不懂民间疾苦”。
用人重同甘共苦,轻社会风评
蔡英文喜欢重用在艰难时刻帮过她的人。此次被任命为“法务部长”的邱太三,是蔡英文这一用人风格最集中的体现。生日比蔡英文大一天的邱太三,2005年代表民进党参选台中县长,输给了国民党的黄仲生,后应陈菊之邀,担任过一段时间高雄市副市长,后来由于传出与陈菊子弟兵不和,因此辞去高雄市副市长,到亚洲大学财经法律学系教书,形同退出政坛。2008年民进党败选,蔡英文被任命为民进党党主席,当时的民进党被形容为一片废墟,各方对蔡英文都不看好,认为她不过是一个过渡性的看家人的角色,就是再这样的情况下,已经半退出政坛的邱太三出任民进党副秘书长,成为蔡英文仰仗的左右手,2012年蔡英文败选后成立小英基金会,邱太三一直参与基金会的工作,此次他是最早被传出将会“入阁”的人物。
生日为8月31日的蔡英文曾拥有一个“831俱乐部”,生日8月30日的邱太三就是其中一员。本次蔡英文第一个、在选前就已基本确认的部长,就是邱太三。
其实,与马英九不同,蔡英文此次任用官员有很重的论功行赏的味道,过去为蔡英文出过力,帮过忙的,此次都得到了重用。马英九2008年胜选后,曾经对外表示辅选团队“不入府,不入阁”,金溥聪、苏俊宾、罗智强、詹启贤等为马英九胜选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当时都没有进入行政团队。而此次蔡英文不同,在选举中帮助过蔡英文,抬过轿子的人都进入了行政团队,比如蔡英文竞选执行总干事林锡耀,此次出任“行政院副院长”;蔡英文竞选办公室主任林美珠,此次出任“政务委员”兼“蒙藏委员会委员长”。

邱太三。
蔡英文用人有重有轻,一方面喜欢重用同甘共苦之人,一方面又看轻所用之人的社会风评。此次入选“政务委员”的林万亿,当年被抓奸的事曾经闹得沸沸扬扬,虽对个人形象有所影响,但蔡英文并未因此将之拒之门外。比林万亿争议更大的是同为“政务委员”的张景森,此人过去担任“台北市都市发展局局长”期间,接受企业招待前往日本,后被“监察院”弹劾。这样一个人,此次依然被任命为“政务委员”。在任命公布之后,他没有因此而谨言慎行,2016年4月25日,张景森又在自己的脸书发言,说文林苑抗争是“史上最Kuso的一场社会运动”,引起台湾社会的巨大争议。
人才缺乏,但幕僚实现世代交替
随着蔡英文“内阁”人事名单浮出水面,有人认为陈水扁时代回来了,原因是被任命的这些人,在陈水扁时代都有被任用,因此有人认为蔡英文“内阁”不过是陈水扁“内阁”的2.0版而已。
外界有这个观点也不奇怪,民进党是一个派系林立的政党,政治人物要在民进党内有影响力必须仰赖派系的支持。民进党内现在的派系,包括新潮流系、谢(长廷)系,苏(贞昌)系等,其派系掌门人都加入民进党很久,有些人甚至是民进党的创党党员。而蔡英文2004年才加入民进党,2008年接任民进党党主席的时候,民进党是一个被外界称为“一片废墟”的烂摊子。

蔡英文“内阁”。
当时,新潮流系兵强马壮,谢系和苏系因其派系老大刚刚参选完台湾地区领导人,派系内部还是铁板一块。此时陈水扁因贪污腐败案官司缠身,正义连线(扁系)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因此从政治选择上,蔡英文为了在民进党内能立得住,自然选择与正义连线(扁系)的政治人物相结合,这也就是陈其迈、萧美琴这些扁系的核心人物,后来变成“英文系”核心人物的原因。
蔡英文一旦上任,能够供其分配的位子有几千个,而民进党是一个人才相对缺乏的政党。
因此在陈水扁执政时代,不管与陈水扁的关系是好是坏,因为位子太多分不完,因此只要是民进党或者是与民进党关系较密切的人士,都能分到“位子”。
从陈水扁执政到蔡英文执政,中间相隔八年,八年里的六年间(2008年-2014年),民进党仅仅在六个县市执政。由于缺乏培养行政人才的平台,过去八年间,民进党新一代政治人物,特别是有行政经验的政治人物的成长速度并不理想,这也注定了蔡英文此次再度执政,只能大量重新启用陈水扁时代任用过的官员。
因此蔡英文此次的“内阁团队”可以称之为“扁朝”团队,因为大量官员在陈水扁时代都得到任用,但是却不能将他们称之为“扁系”团队。因为陈水扁的“扁系”的子弟兵罗文嘉、马永成,核心幕僚邱义仁、吴乃仁,此次都未得到任用。
蔡英文的幕僚团队相对于陈水扁的幕僚团队,已经实现了世代交替。
过去陈水扁团队中,整体操盘的是吴乃仁和邱义仁的“双仁”,而蔡英文团队中,操盘的是苏嘉全和林全的“双全”。
过去陈水扁团队中,负责民调的是游盈隆,而到了蔡英文团队中,负责民调的是陈俊麟;过去陈水扁团队中,负责文宣的文胆是林锦昌,到了蔡英文团队中,虽然也沿用了林锦昌,但是蔡英文不再像陈水扁那样高度依赖林锦昌,而选择让刘建忻、姚人多、黄重谚与林锦昌一起负责文宣的事务。所以说,相对于陈水扁团队,蔡英文团队已经完成了“世代交替”,真正的“蔡系”形成了。

(四):日本恐是心头之患  转载于http://pit.ifeng.com/dacankao/xintouzhihuan/1.shtml#_www_dt2
作者:于强
在 某种程度上,蔡英文和美国的圈子并不熟,这与国民党形成了对比,毕竟国民党与美国外交圈已经打了100多年的交道。但是,蔡英文和日本的关系则相反。
早在2011年安倍还未上台时,蔡英文就曾亲自拜访安倍,当时几乎没有人会想到,下台的首相还能“回锅”。
大陆不少学者都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蔡英文和安倍都执政的背景下,日台前景会非常紧密,某种程度上,日本才是台湾问题的心头之患。美国人说过弃台,但日本人从未说过,日本在台湾的根基极为深厚。
李登辉之后与日本关系最为密切的“总统”
安倍晋三曾经于2006-2007年担任过日本首相,后来因为自民党参议院选举失利,加之其身体健康状况恶化,安倍辞去首相职务。辞职后的安倍,只是日本众议院的一个普通议员,2010年10月底至11月初,安倍因台北松山与东京羽田的直航航班开通而访问台湾。当时,战后日本卸任的首相,还没有再度担任首相的先例。

蔡英文与安倍。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时任民进党党主席的蔡英文11月1日专门与安倍共进早餐,双方会谈长达75分钟。不仅如此,前一天晚上,安倍还在所有活动进行完并回到酒店之后,再度乘出租车出门,与民进党大佬聚会,此举引发了当时马英九在接待上有没有“怠慢”安倍的争议。不过,安倍晚上十点多,还搭出租车去与民进党大佬聚会,这足以显示安倍与民进党的私交甚笃。
蔡英文是自李登辉之后与日本关系最为密切的“总统”,这种密切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源于蔡英文和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的私交。
不到一年之后,2011年9月,为了参加“亚太区域安全与台海和平”研讨会,安倍再度访问台湾,当时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再度与安倍见面会谈。一个月后,蔡英文以“总统”候选人的身份访问日本,访日三天的行程中,蔡英文10月6日再度与安倍晋三见面。那个时候,安倍并不是自民党总裁,但是蔡英文依然在拜访自民党的时候,去找了一个月前才见过的安倍。
不管对方是不是在执政,关系都极好
2015年10月蔡英文再度以“总统”候选人的身份访问日本,与上次以“总统”候选人身份访问日本不同的是,蔡英文此次访日的行程从上次的三天增加到了四天,多了一天的行程,去了安倍的老家山口县。而且蔡英文的行程是第一天抵达东京,第二天专门飞到山口县进行一天的访问,第三、第四天依然在东京活动。山口县距离东京路程遥远,光是飞机的航程就有1个半小时,即使如此,蔡英文还是专门安排整整一天的时间专门访问山口县,足见其与安倍的关系之深。
然而,与上次访问不同,2015年安倍已经是日本的现任首相,无法与蔡英文公开见面。但蔡英文的这次访日行程,日本方面的邀请方是安倍的弟弟,自民党众议员岸信夫,蔡英文访问山口县,岸信夫全程陪同。他们先到有10位日本首相访问并留下墨宝的菜香庭参观,在参观时,岸信夫特别和蔡英文在安倍的墨宝“寂然不动”下合影留念。在蔡英文即将离开山口返回东京时,日方还特别送上岸信夫后援会制作的小猪便当,2012和2016年蔡英文两次选举中,都是用“三只小猪”来收集民众的小额捐款,此时送上小猪便当,让蔡英文非常感动。

蔡英文访问安倍家乡日本山口县,安倍胞弟陪同。
从山口县回来之后,接下来的访问行程中,蔡英文还专门到日本的内阁府厅舍访问,成为历史上第一次走进日本内阁府厅舍的台湾地区“总统”候选人。从内阁府厅舍出来之后,蔡英文专门到自民党总部访问,自民党干事长细田博之出面接待,蔡英文送给自民党一双筷子,细田博之解释说,筷子在日本的意思是“鸳鸯”。
两人同时执政,日台关系走向备受瞩目
2016年1月16日,蔡英文赢得选举之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第一时刻发表声明祝贺蔡英文当选,称“台湾是与日本共享基本价值观的重要朋友。”两天后,安倍在日本参议院公开祝贺蔡英文当选。
对待日本的这种高规格回应,蔡英文方面也投桃报李,拉高台湾对日机构的层级,以显示对日本的重视。
过去台湾“立法院”对日本交流的组织蓝绿各有一个,蓝营的叫做“台日交流联谊会”,负责人是李鸿钧,绿营的叫做“台日国会议员联谊会”,负责人为姚文智。蔡英文后来强力介入,将两个组织合并,由现任“立法院长”苏嘉全担任会长,上任“立法院长”王金平担任荣誉会长,姚文智和李鸿钧担任副会长,显示蔡英文在议会交流上对日本的重视。

谢长廷担任驻日代表。
同时,蔡英文安排谢长廷担任驻日代表的传言,已在4月28日由谢长廷本人亲自证实。这是史上级别最高、最重量级的驻日代表,此举也显示蔡英文对日本关系的重视。据悉,谢长廷最大的特点就是聪明,民进党的名字就是他取的,党章也是他起草的。谢长廷虽然和陈水扁同属一个时代,比陈水扁聪明,但在政治道路上崛起的速度并不如陈水扁。谢长廷并非蔡英文心腹,但二人合作良好。
在蔡英文的布局中,日本将是未来她仰赖的最终要的力量,因为她和安倍晋三有着多年的极为密切的私交,如今她和安倍都处在执政者的位置上,台湾未来将会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与日本加强合作。早在2010年与安倍会谈时,蔡英文就公开表示,台湾要加强与日本的经贸关系,来降低对大陆的经济依赖。未来的两岸关系中,日本的影响极有可能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负面因素。
作者简介 于强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长期观察台湾选举和社会整合。2011年获北京市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最佳教案奖、最受学生欢迎奖。2013年获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优秀作品奖。

(五):台湾已失“台独”军事本钱  转载于http://pit.ifeng.com/dacankao/jiduyujitong/1.shtml#_www_dt2
作者:胡波
“台 独”和美国可能的武装介入,曾经是冷战结束后中国面临的最大安全挑战。2008年以来,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台独”威胁一度趋向缓和。而眼下,台湾政局突变,蔡英文领导的民进党未来会如何行事,是否会效仿李登辉、陈水扁?台海局势会因此重新走向对抗,甚至爆发战争吗?
客观的结论,让大陆相对乐观,因为台湾实际上早已不具备武装独立的力量条件。
在新的力量平衡背景下,无论是台湾还是美国,都无法承担在台海与大陆进行武装对抗的成本和代价,冲突的结果不会是急独,只会是急统。在此背景下,美国的战略也已发生转变。
台海力量对比加速失衡:美国保台渐渐力不从心
21世纪初,台湾军队相对于人民解放军的质量优势就已经不复存在,这也是2008年以来台湾局势相对稳定的物质基础。时至今日,海峡两岸的军事力量对比更是进一步严重失衡。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军队的整齐军容令外界印象深刻。
首先,中国军队的结构及能力发生了巨变。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加速发展,彻底告别过去以数量规模取胜的形象,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海空军力量及其结构的日新月异。近年来,中国海军052D新型驱逐舰、071型船坞登陆舰、野牛级气垫登陆舰等新一代主战装备快速服役,极大提升了对台作战的区域防空、兵力投送等能力。中国先进战机大规模服役,外界估计中国空军已有超过700架第三、四代战机,不仅大大超过了台湾空军,也超过了中国当面的美国空中力量;而空警-2000、空警-500等新型预警机的问世,则极大提升了中国空中力量在台海空域作战的预警与指挥能力。在C4ISR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建设方面,中国军队的一体化程度正在大幅提高,各类陆基、海基、空基、天基ISR平台得到了广泛运用,对台海局势与动向的监控能力显著增强。
美国智库所做的很多力量换算中,已经不把台湾本身的力量计算在内。对于大陆,台湾现在只是抵御一周还是十天的问题。已经决定不了大势。
其次,技术的发展对中国更有利。在毗邻大陆的近海地区,海上力量正遭遇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某种意义上讲,二战结束以来,陆海权技术发展有一定的不平衡性。随着导弹、远程战斗机等以陆地为平台的武器的发展,以及太空力量的加速建设,远程投送和快速机动不再是海上力量的专利;而且,海上力量还容易遭到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等的攻击,脆弱性有较大程度的恶化。一支不太强大的海军,在强大的陆上“反介入”或“区域拒止”力量的协助下,即使面对世界一流的海军,也可以自保,甚至还能获取毗邻本土海域的制海权。
中国军队有着世界上运用“反介入”与“区域拒止”策略的最大潜力,虽然总体实力较美军仍差距较大,但在台海这个特定区域,由于技术和地缘方面的原因,战略平衡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
对此,美国战略界的主流共识是,如果中国崛起势头保持不变,在10至15年内,美军将丧失在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近海区域的战略优势。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保卫台湾将遭遇着越来越多的困难,有人甚至认为,这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美国兰德公司发布的《中美军事记分卡兵力、地理以及不断变化的力量平衡》报告评估指出,到2017年,美军在想定的台海作战环境下,在海上、空中甚至是太空对抗中都将面临劣势。其中,在制空权争夺方面,该报告估算,美军要在台湾上空取得空中优势需要30个联队的空中力量,2000多架战斗机的兵力,超过了美国制空战斗机总数。如果考虑到可操作性,即便迅速投入两艘航母,加上航母的舰载机联队,美国最多也只能在台海周围投入10个左右的战斗机联队。
台海武装对抗非美首选:但对这颗重要棋子不会无动于衷
因此,在新的力量平衡背景下,无论是台湾还是美国,都无法承担在台海与大陆进行武装对抗的成本和代价,冲突的结果不会是急独,只会是急统。

从上空俯瞰太平岛。
对于台湾而言,一旦台海有事,其作战目标将无关胜败,而是能够支撑多久的问题,一星期,还是一个月?随着形势的发展,台湾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愈发加深,依靠自身能力已完全无法与大陆对抗。台湾当然会加强自身的军事能力建设,继续向美购进先进武器系统,但这已经无法改变大趋势。
鉴于已无法与大陆做正面对抗,台湾可能会转向“非对称”策略,潜艇等“反介入”装备将成为台军的最爱,这也是为何近10年来,台湾执着采购潜艇的重要原因。
对于美国而言,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很长一段时期,美国反对台独的根本原因,是担心与大陆冲突的代价;而今天,美国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还能不能打得赢?换句话说,美国纵容台湾当局的风险已经急剧升高,压制蔡英文政府的“台独”冲动或挑衅举动变得刻不容缓,对中国打“台湾牌”越来越危险,也越来越不可控。既然沙盘模拟和计算机推演的结果都对美国十分不利,相信美国决策者会变得更加慎重。
不过,虽然美国国内早已出现“弃台”的声音,但这类观点尚未成为政策选项。在军事上,美国正在想各种办法阻止中国战略优势的形成。
一方面,美国可能会加强“亚太再平衡”与对台政策间的联系。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如火如荼的推进了四年多,西太平洋地区的先进军事力量有大规模增加,美日同盟得到全方位强化。
虽然表面上,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慎提台湾,但实质上,“防卫台湾”显然一直是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知道,“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精髓,就是避免中国在亚太地区形成军事优势和战略主导地位,台海局势既然出现了这种迹象,美国就绝不会无动于衷。
另一方面,美军在国防投资战略方面,会坚持“新抵消战略”,即投资新的技术,拉开与中国等国的技术差距,从而以新的颠覆性技术优势,抵消中国等对手的数量优势。目前来看,远程隐形空中作战、无人系统与自动化、水下作战等领域可能是其投资的重点。就台海的作战环境来看,美国潜艇等水下兵力对中国渡海的威胁最大,美国“新抵消战略”关于水下的投资投入尤其值得关注。
针对台海的对抗,美国还酝酿调整亚太兵力,进行分布式、分散部署,以更好的提高作战平台的运行效率,并降低它们被中国打击的威胁和风险。
台湾离天堂很远,离大陆很近。只要中国大陆保持战略定力,继续稳步提高综合国力,扎实推进军事改革,构建强有力的威慑力量,台湾必然越来越缺乏搞“台独”的实力基础和空间。
作者简介 胡波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研究员,海权及国际战略问题专家,发表如《中美在西太平洋的军事竞争与战略平衡》等重量级学术论文20余篇。他还担任多个政策部门的咨询顾问,《人民日报》、《凤凰周刊》、《联合早报》等多家境内外著名媒体的特约评论员与撰稿人。出版学术专著《中国海权策:外交、海洋经济及海上力量》被誉为“理性系统规划中国海权战略的第一本书”;新著《2049年的中国海上权力》则全面规划中国海洋强国的崛起之路。近期领衔担纲凤凰国际智库“南沙岛礁建设报告”。




接楼上
(六):难题恐将很快回到北京  转载于http://pit.ifeng.com/dacankao/jingjirezhan/1.shtml
作者:潘华生
随着520逐渐逼近,北京与台湾之间的张力显而易见。两岸缺乏互信,大陆长期惠台政策失败。
从台湾方面看,即将上任的蔡英文政府,不但面临两岸关系的高度不确定性,更面临台湾过去产业成长与获利模式已经逐渐接近尽头的危机。当前,与“烽火外交”一样,对大陆“经济热战”的舆论也已经逐渐升温。
凤凰国际智库与台湾《旺报》同步推出的“520台海报告”结尾篇,由台湾学者从对岸角度,以经济和企业为观察点,警示520后两岸可能出现的经济热战,以及它所带来的恶性循环。
难题将很快回到北京方面
随着520逐渐逼近,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内容越来越受到关注。近来更多明确的消息已经释放出很多讯息。一般认为:在不继承“九二共识”的前提下,蔡英文将试着提出其他缓和两岸关系的新语言,以表达某种善意。如此,就职宣言对两岸的核心问题做了模糊处理,也没有更冒进的“台独”表述,却从国民党政府的现行立场再后退了一大步。

今年五一赴台大陆游客团减少三成。
其实这样的表述与民进党在竞选过程中的政策基调相符合,也符合民主体制中承诺信赖原则。蔡英文不可能完全背叛她的支持群体,其中很大一块是否定“九二共识”的反中群体,再者她也必须满足美日等强力影响台湾政经环境的外国强权的“围堵中国”需求。于是,难题将很快回到北京方面。
从北京的角度来看,“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最底线,台湾从“九二共识”退却,考验北京决策者的智慧与判断。
另一方面,台湾在经济、商业、文化、教育各个层面,甚至到个人家庭生活连结上,却与中国大陆紧密相连。民进政府一旦不承认或否定“九二共识”,则两岸从1992年以来所完成的所有连结条约的法理与事实基础,均将不复存在,也意味着眼前两岸的一切稳定繁荣将推到倒重来,两岸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动荡不安的老路。这也就是习近平所强调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几乎可以预测的是:陆方将不满意与不接受新政府的两岸基调,但是,是否上升为双方直接的冲突,仍有赖于其就职演说所表达的善意。
离开大陆这块磁石 台湾经济如何安放
其实,台湾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第一阶段的发展与彼时封闭的大陆无关。很大的原因在于战后婴儿潮所带来的人口红利,结合儒家社会的重视教育与伦理关系所带来的社会稳定,再加上与欧美日的供应链嫁接,所以依靠出口导向的经济活动带来长期高速成长的荣景。
但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的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开始与中国大陆紧密混血结合。彼时台湾土地、劳力、环保等成本提高,加上开发低廉产品的竞争压力,台湾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下滑,因而大举向外迁移,以追逐较低的生产成本,补足台湾成本上升的缺憾。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大陆成为台商寻求资源与市场开拓的乐土。中国GDP在1990年时仅为日本的八分之一,2000年仅为日本四分之一,外界认为中国GDP超越日本至少须在2025年之后。但是中国经济规模却在2010年就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陆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之下,成为以出口及投资导向为主的台湾最重要的经济动能来源。
创建于1974年的鸿海,就是充分利用此机运,从台湾制造计算机机箱金属配件的小厂,在大陆成长为世界级的大厂。
大陆对投资的磁吸作用吸引庞大的台湾投资与对陆出口,以及大陆投资的利润汇回,成为过去二十年台湾经济的重要组成特征。2008年马英九政府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与大陆签订ECFA,加上适度开放的观光服务业,使得两岸的经贸得以更进一步的融合。期间虽然经过1996年飞弹危机,以及2000年陈水扁执政,期间也有李、扁的“南向政策”,以及李登辉自诩加入“中美洲共同体”的伟大成就,试图分散大陆投资的集中趋势。而在贸易依存度方面,也在陈水扁执政期间的2001年的26%,逐年快速上升到2007年的41%。随后则维持在40%的贸易依存度水平。

台湾绿营游行抗议马英九提振经济不力。
但不论是哪个政府,其实都没有根本改变台湾海外投资及贸易依赖大陆的趋势,这证明台湾经贸自然倾向大陆的现象是典型的“自然经济引力”(economic gravity model)。
随着国际供应链的移转,以及台湾资本海外投资的增加,台湾起初尚能保持出口活力,只是内部投资逐渐下降,导致台湾的内需活力不振,成为“外温内冷”的“闷经济”。然而,随着红色供应链的兴起,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也逐渐开始长期处于衰退状态。出口失去成长动能,加上人口红利消失快速,加上政府巨额负债所限制的政府支出,导致整体内需的消费难以提升,导致创造GDP产值的动能不足。再加上仰赖观光陆客,以及大陆出口的边际效用递减,逐渐进入“内外皆冷”的“困经济”的泥沼。
此外,海外直接投资的利润汇回也加剧了台湾的贫富分化的现象。经济的困境与贫富的分化,创造出一群愤怒不满的台湾青年,成为推到国民党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即将上任的蔡政府不但面临两岸关系的高度不确定性,更面临台湾过去产业成长与获利模式已经逐渐接近尽头的危机。
外交热战一旦开始 对民进党不全是坏事
准阁揆林全已经公开承认,今年的经济成长连保一都有困难,眼前就是一个长期经济衰退危机的开端。这是林全内阁团队未来艰苦的挑战。
在缺乏互信的情况下,如果蔡英文政府仍受制于极端台独势力的民粹要挟,进而采取如加入联合国等针锋相对的“烽火外交”,则两岸随时重新进入外交热战。如果外交热战一旦开始,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这时,中华民国即将面临另一波断交潮。中华民国的国际法人资格将很快在外交白刃战中消亡。

蔡英文的年轻支持者。
这样的结果对民进党政府并不全然是坏事,反而可以据此重申其一贯的主张,亦即:中华民国已是拖累台湾的负资产,并据此鼓动民粹情绪以启动法理台独。
与“烽火外交”一样,对大陆“经济热战”的舆论也已经逐渐升温。例如,近来绿委提案修法让国营企业内的合法的中国股东股份与其股息股利全数充公,以实践所谓的“转型正义”,不啻是台湾的经济自杀,也极易引起针对性的相对报复行为,致使大陆台商以及以外贸为主的台湾经济的巨大损失。
然而此一潜在危害台湾的“经济热战”,却极可能符合极端台独势力的根本利益。
理由有三:
第一,大陆台商原本就不为台独势力所喜。大陆台商所蒙受投资的损失,是极端势力所期待的“自我净化”的必须。
第二,两岸经贸的切断,正是台湾减低大陆经贸依存度的必须。
第三,两岸经济热战的损失,可以成为台湾经济滑坡的借口,并藉此强化仇中恨中的理由。
从太阳花开始,台湾无知的青年学着日本侵略者的标语,写着“暴支膺惩”,“支那贱畜”,再加上民进党在大选的压倒性胜利,显示着大陆长期惠台政策的失败,迅速激发大陆反台湾的情绪。
从反中到反台湾,两岸互信互动将进入长期负向相互增强的恶性循环。极可能为下一阶段的两岸冲突的螺旋增高,孕育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在此内外交困的情形之下的蔡英文政府,最好的情况仅止于与大陆维持冷和的关系,一如陈水扁执政的两岸时期。然而,这仍视蔡英文能够有效驾驭党内的极端台独势力不越过法理的红线。对此,我们只能屏息以待。

潘华生
作者为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副教授。

接楼上
(六):难题恐将很快回到北京  转载于http://pit.ifeng.com/dacankao/jingjirezhan/1.shtml
作者:潘华生
随着520逐渐逼近,北京与台湾之间的张力显而易见。两岸缺乏互信,大陆长期惠台政策失败。
从台湾方面看,即将上任的蔡英文政府,不但面临两岸关系的高度不确定性,更面临台湾过去产业成长与获利模式已经逐渐接近尽头的危机。当前,与“烽火外交”一样,对大陆“经济热战”的舆论也已经逐渐升温。
凤凰国际智库与台湾《旺报》同步推出的“520台海报告”结尾篇,由台湾学者从对岸角度,以经济和企业为观察点,警示520后两岸可能出现的经济热战,以及它所带来的恶性循环。
难题将很快回到北京方面
随着520逐渐逼近,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内容越来越受到关注。近来更多明确的消息已经释放出很多讯息。一般认为:在不继承“九二共识”的前提下,蔡英文将试着提出其他缓和两岸关系的新语言,以表达某种善意。如此,就职宣言对两岸的核心问题做了模糊处理,也没有更冒进的“台独”表述,却从国民党政府的现行立场再后退了一大步。

今年五一赴台大陆游客团减少三成。
其实这样的表述与民进党在竞选过程中的政策基调相符合,也符合民主体制中承诺信赖原则。蔡英文不可能完全背叛她的支持群体,其中很大一块是否定“九二共识”的反中群体,再者她也必须满足美日等强力影响台湾政经环境的外国强权的“围堵中国”需求。于是,难题将很快回到北京方面。
从北京的角度来看,“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最底线,台湾从“九二共识”退却,考验北京决策者的智慧与判断。
另一方面,台湾在经济、商业、文化、教育各个层面,甚至到个人家庭生活连结上,却与中国大陆紧密相连。民进政府一旦不承认或否定“九二共识”,则两岸从1992年以来所完成的所有连结条约的法理与事实基础,均将不复存在,也意味着眼前两岸的一切稳定繁荣将推到倒重来,两岸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动荡不安的老路。这也就是习近平所强调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几乎可以预测的是:陆方将不满意与不接受新政府的两岸基调,但是,是否上升为双方直接的冲突,仍有赖于其就职演说所表达的善意。
离开大陆这块磁石 台湾经济如何安放
其实,台湾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第一阶段的发展与彼时封闭的大陆无关。很大的原因在于战后婴儿潮所带来的人口红利,结合儒家社会的重视教育与伦理关系所带来的社会稳定,再加上与欧美日的供应链嫁接,所以依靠出口导向的经济活动带来长期高速成长的荣景。
但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的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开始与中国大陆紧密混血结合。彼时台湾土地、劳力、环保等成本提高,加上开发低廉产品的竞争压力,台湾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下滑,因而大举向外迁移,以追逐较低的生产成本,补足台湾成本上升的缺憾。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大陆成为台商寻求资源与市场开拓的乐土。中国GDP在1990年时仅为日本的八分之一,2000年仅为日本四分之一,外界认为中国GDP超越日本至少须在2025年之后。但是中国经济规模却在2010年就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陆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之下,成为以出口及投资导向为主的台湾最重要的经济动能来源。
创建于1974年的鸿海,就是充分利用此机运,从台湾制造计算机机箱金属配件的小厂,在大陆成长为世界级的大厂。
大陆对投资的磁吸作用吸引庞大的台湾投资与对陆出口,以及大陆投资的利润汇回,成为过去二十年台湾经济的重要组成特征。2008年马英九政府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与大陆签订ECFA,加上适度开放的观光服务业,使得两岸的经贸得以更进一步的融合。期间虽然经过1996年飞弹危机,以及2000年陈水扁执政,期间也有李、扁的“南向政策”,以及李登辉自诩加入“中美洲共同体”的伟大成就,试图分散大陆投资的集中趋势。而在贸易依存度方面,也在陈水扁执政期间的2001年的26%,逐年快速上升到2007年的41%。随后则维持在40%的贸易依存度水平。

台湾绿营游行抗议马英九提振经济不力。
但不论是哪个政府,其实都没有根本改变台湾海外投资及贸易依赖大陆的趋势,这证明台湾经贸自然倾向大陆的现象是典型的“自然经济引力”(economic gravity model)。
随着国际供应链的移转,以及台湾资本海外投资的增加,台湾起初尚能保持出口活力,只是内部投资逐渐下降,导致台湾的内需活力不振,成为“外温内冷”的“闷经济”。然而,随着红色供应链的兴起,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也逐渐开始长期处于衰退状态。出口失去成长动能,加上人口红利消失快速,加上政府巨额负债所限制的政府支出,导致整体内需的消费难以提升,导致创造GDP产值的动能不足。再加上仰赖观光陆客,以及大陆出口的边际效用递减,逐渐进入“内外皆冷”的“困经济”的泥沼。
此外,海外直接投资的利润汇回也加剧了台湾的贫富分化的现象。经济的困境与贫富的分化,创造出一群愤怒不满的台湾青年,成为推到国民党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即将上任的蔡政府不但面临两岸关系的高度不确定性,更面临台湾过去产业成长与获利模式已经逐渐接近尽头的危机。
外交热战一旦开始 对民进党不全是坏事
准阁揆林全已经公开承认,今年的经济成长连保一都有困难,眼前就是一个长期经济衰退危机的开端。这是林全内阁团队未来艰苦的挑战。
在缺乏互信的情况下,如果蔡英文政府仍受制于极端台独势力的民粹要挟,进而采取如加入联合国等针锋相对的“烽火外交”,则两岸随时重新进入外交热战。如果外交热战一旦开始,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这时,中华民国即将面临另一波断交潮。中华民国的国际法人资格将很快在外交白刃战中消亡。

蔡英文的年轻支持者。
这样的结果对民进党政府并不全然是坏事,反而可以据此重申其一贯的主张,亦即:中华民国已是拖累台湾的负资产,并据此鼓动民粹情绪以启动法理台独。
与“烽火外交”一样,对大陆“经济热战”的舆论也已经逐渐升温。例如,近来绿委提案修法让国营企业内的合法的中国股东股份与其股息股利全数充公,以实践所谓的“转型正义”,不啻是台湾的经济自杀,也极易引起针对性的相对报复行为,致使大陆台商以及以外贸为主的台湾经济的巨大损失。
然而此一潜在危害台湾的“经济热战”,却极可能符合极端台独势力的根本利益。
理由有三:
第一,大陆台商原本就不为台独势力所喜。大陆台商所蒙受投资的损失,是极端势力所期待的“自我净化”的必须。
第二,两岸经贸的切断,正是台湾减低大陆经贸依存度的必须。
第三,两岸经济热战的损失,可以成为台湾经济滑坡的借口,并藉此强化仇中恨中的理由。
从太阳花开始,台湾无知的青年学着日本侵略者的标语,写着“暴支膺惩”,“支那贱畜”,再加上民进党在大选的压倒性胜利,显示着大陆长期惠台政策的失败,迅速激发大陆反台湾的情绪。
从反中到反台湾,两岸互信互动将进入长期负向相互增强的恶性循环。极可能为下一阶段的两岸冲突的螺旋增高,孕育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在此内外交困的情形之下的蔡英文政府,最好的情况仅止于与大陆维持冷和的关系,一如陈水扁执政的两岸时期。然而,这仍视蔡英文能够有效驾驭党内的极端台独势力不越过法理的红线。对此,我们只能屏息以待。

潘华生
作者为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副教授。
(六):难题恐将很快回到北京  转载于http://pit.ifeng.com/dacankao/jingjirezhan/1.shtml
作者:潘华生 时间:2016年5月14日
随着520逐渐逼近,北京与台湾之间的张力显而易见。两岸缺乏互信,大陆长期惠台政策失败。
从台湾方面看,即将上任的蔡英文政府,不但面临两岸关系的高度不确定性,更面临台湾过去产业成长与获利模式已经逐渐接近尽头的危机。当前,与“烽火外交”一样,对大陆“经济热战”的舆论也已经逐渐升温。
凤凰国际智库与台湾《旺报》同步推出的“520台海报告”结尾篇,由台湾学者从对岸角度,以经济和企业为观察点,警示520后两岸可能出现的经济热战,以及它所带来的恶性循环。
难题将很快回到北京方面
随着520逐渐逼近,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内容越来越受到关注。近来更多明确的消息已经释放出很多讯息。一般认为:在不继承“九二共识”的前提下,蔡英文将试着提出其他缓和两岸关系的新语言,以表达某种善意。如此,就职宣言对两岸的核心问题做了模糊处理,也没有更冒进的“台独”表述,却从国民党政府的现行立场再后退了一大步。

今年五一赴台大陆游客团减少三成。
其实这样的表述与民进党在竞选过程中的政策基调相符合,也符合民主体制中承诺信赖原则。蔡英文不可能完全背叛她的支持群体,其中很大一块是否定“九二共识”的反中群体,再者她也必须满足美日等强力影响台湾政经环境的外国强权的“围堵中国”需求。于是,难题将很快回到北京方面。
从北京的角度来看,“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最底线,台湾从“九二共识”退却,考验北京决策者的智慧与判断。
另一方面,台湾在经济、商业、文化、教育各个层面,甚至到个人家庭生活连结上,却与中国大陆紧密相连。民进政府一旦不承认或否定“九二共识”,则两岸从1992年以来所完成的所有连结条约的法理与事实基础,均将不复存在,也意味着眼前两岸的一切稳定繁荣将推到倒重来,两岸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动荡不安的老路。这也就是习近平所强调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几乎可以预测的是:陆方将不满意与不接受新政府的两岸基调,但是,是否上升为双方直接的冲突,仍有赖于其就职演说所表达的善意。
离开大陆这块磁石 台湾经济如何安放
其实,台湾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第一阶段的发展与彼时封闭的大陆无关。很大的原因在于战后婴儿潮所带来的人口红利,结合儒家社会的重视教育与伦理关系所带来的社会稳定,再加上与欧美日的供应链嫁接,所以依靠出口导向的经济活动带来长期高速成长的荣景。
但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的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开始与中国大陆紧密混血结合。彼时台湾土地、劳力、环保等成本提高,加上开发低廉产品的竞争压力,台湾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下滑,因而大举向外迁移,以追逐较低的生产成本,补足台湾成本上升的缺憾。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大陆成为台商寻求资源与市场开拓的乐土。中国GDP在1990年时仅为日本的八分之一,2000年仅为日本四分之一,外界认为中国GDP超越日本至少须在2025年之后。但是中国经济规模却在2010年就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陆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之下,成为以出口及投资导向为主的台湾最重要的经济动能来源。
创建于1974年的鸿海,就是充分利用此机运,从台湾制造计算机机箱金属配件的小厂,在大陆成长为世界级的大厂。
大陆对投资的磁吸作用吸引庞大的台湾投资与对陆出口,以及大陆投资的利润汇回,成为过去二十年台湾经济的重要组成特征。2008年马英九政府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与大陆签订ECFA,加上适度开放的观光服务业,使得两岸的经贸得以更进一步的融合。期间虽然经过1996年飞弹危机,以及2000年陈水扁执政,期间也有李、扁的“南向政策”,以及李登辉自诩加入“中美洲共同体”的伟大成就,试图分散大陆投资的集中趋势。而在贸易依存度方面,也在陈水扁执政期间的2001年的26%,逐年快速上升到2007年的41%。随后则维持在40%的贸易依存度水平。

台湾绿营游行抗议马英九提振经济不力。
但不论是哪个政府,其实都没有根本改变台湾海外投资及贸易依赖大陆的趋势,这证明台湾经贸自然倾向大陆的现象是典型的“自然经济引力”(economic gravity model)。
随着国际供应链的移转,以及台湾资本海外投资的增加,台湾起初尚能保持出口活力,只是内部投资逐渐下降,导致台湾的内需活力不振,成为“外温内冷”的“闷经济”。然而,随着红色供应链的兴起,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也逐渐开始长期处于衰退状态。出口失去成长动能,加上人口红利消失快速,加上政府巨额负债所限制的政府支出,导致整体内需的消费难以提升,导致创造GDP产值的动能不足。再加上仰赖观光陆客,以及大陆出口的边际效用递减,逐渐进入“内外皆冷”的“困经济”的泥沼。
此外,海外直接投资的利润汇回也加剧了台湾的贫富分化的现象。经济的困境与贫富的分化,创造出一群愤怒不满的台湾青年,成为推到国民党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即将上任的蔡政府不但面临两岸关系的高度不确定性,更面临台湾过去产业成长与获利模式已经逐渐接近尽头的危机。
外交热战一旦开始 对民进党不全是坏事
准阁揆林全已经公开承认,今年的经济成长连保一都有困难,眼前就是一个长期经济衰退危机的开端。这是林全内阁团队未来艰苦的挑战。
在缺乏互信的情况下,如果蔡英文政府仍受制于极端台独势力的民粹要挟,进而采取如加入联合国等针锋相对的“烽火外交”,则两岸随时重新进入外交热战。如果外交热战一旦开始,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这时,中华民国即将面临另一波断交潮。中华民国的国际法人资格将很快在外交白刃战中消亡。

蔡英文的年轻支持者。
这样的结果对民进党政府并不全然是坏事,反而可以据此重申其一贯的主张,亦即:中华民国已是拖累台湾的负资产,并据此鼓动民粹情绪以启动法理台独。
与“烽火外交”一样,对大陆“经济热战”的舆论也已经逐渐升温。例如,近来绿委提案修法让国营企业内的合法的中国股东股份与其股息股利全数充公,以实践所谓的“转型正义”,不啻是台湾的经济自杀,也极易引起针对性的相对报复行为,致使大陆台商以及以外贸为主的台湾经济的巨大损失。
然而此一潜在危害台湾的“经济热战”,却极可能符合极端台独势力的根本利益。
理由有三:
第一,大陆台商原本就不为台独势力所喜。大陆台商所蒙受投资的损失,是极端势力所期待的“自我净化”的必须。
第二,两岸经贸的切断,正是台湾减低大陆经贸依存度的必须。
第三,两岸经济热战的损失,可以成为台湾经济滑坡的借口,并藉此强化仇中恨中的理由。
从太阳花开始,台湾无知的青年学着日本侵略者的标语,写着“暴支膺惩”,“支那贱畜”,再加上民进党在大选的压倒性胜利,显示着大陆长期惠台政策的失败,迅速激发大陆反台湾的情绪。
从反中到反台湾,两岸互信互动将进入长期负向相互增强的恶性循环。极可能为下一阶段的两岸冲突的螺旋增高,孕育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在此内外交困的情形之下的蔡英文政府,最好的情况仅止于与大陆维持冷和的关系,一如陈水扁执政的两岸时期。然而,这仍视蔡英文能够有效驾驭党内的极端台独势力不越过法理的红线。对此,我们只能屏息以待。

作者简介 潘华生
作者为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副教授。


关键的节点 深度全面分析的好文 却没军迷们关注

关键的节点 深度全面分析的好文 却没军迷们关注
wh9991170 发表于 2016-5-16 16:45
关键的节点 深度好文 却没军迷关注
     因为这些话题早已经被大家讨论烂了,是正确的废话而已!只是给那些平常不了解台湾现状的人科普用的。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对台湾进行武力打击就行了。邓某人生前扯什么相信后人的智慧,这话其实本身就是用了忽悠别人用的。因为但凡领土问题本质上就是不可能存在双赢的零和问题,除非大家都彼此愿意做出损失。台湾问题更是如此。要么武力统一或者武力独立,绝对不存在什么建立在和平基础上的统独现象。
只要大陆不改变“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愚蠢政策,台湾问题只会越来越糟糕
如果台湾一定要求独立,很简单,把要求独立的人杀光就可以了
陈词滥调,说了一堆废话,关键要看怎么做。用类似俄罗斯在东乌克兰采取的手段把台湾废墟化,看看美日愿不愿意援助它。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这句话本身是没错的,错的在于,人民是很容易被忽悠和引导的。
台湾很可怜,有心无力,无奈只好当别人的棋子和筹码
玩外交战,以现在兔子的实力,绿豆蛙会输得连底裤都不剩,所谓邦交国一个都不会剩下
千句万句归根结底就一句,实力说话。
台湾生气了,后果很严重的意思。
就怕蔡阿婆一秒变容嬷嬷,以一个独身老太婆的身份去美帝家哭嚎,任是铁石心肠也会架不住老婆婆无节操滚地一哭啊。更何况背后还有灯灰怂恿就更不好说了,山的那边海的那边可是有个极为注重女性的倭岛首相安狈桑,冲冠一怒为嬷嬷,率领自卫队就能到台湾集体防卫。
台湾人,早点面对现实吧
物竞天择,要看实力
谁惯台独,谁就是SB,台湾年轻人精力过剩,反完国民党,还会反民进党,不然怎么显示它们的存在感呢。而他们只需要一个理由。
可以输入一下其他的东西,也许是个出路
想想吧,一个省能玩到今天,得说明点问题了。
beijingfeiyu 发表于 2016-5-16 17:16
如果台湾一定要求独立,很简单,把要求独立的人杀光就可以了
NO, NO,  其中也有聪明的,喊声大 跑得快。 您得允许人家跑,快跑的可以活命,这样才人性化嘛!
8261117@163.com 发表于 2016-5-16 18:37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这句话本身是没错的,错的在于,人民是很容易被忽悠和引导的。
这句话就不对,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不如寄希望于大陆人民,台湾人民并不都认为自己是大陆人,这个你搞清楚先,而中国共产党是要争取中国人的支持
赤色兔子 发表于 2016-5-18 00:23
这句话就不对,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不如寄希望于大陆人民,台湾人民并不都认为自己是大陆人,这个你搞清楚先 ...
你得明白,几十年前的台湾人也是自认中国人的。就是因为被忽悠了,才变成台独的。
台湾问题只会越来越糟糕
8261117@163.com 发表于 2016-5-18 02:52
你得明白,几十年前的台湾人也是自认中国人的。就是因为被忽悠了,才变成台独的。
国家认同不是一天两天的,你寄希望于他们,就算是影响他们的思维也得十年二十年吧!有现成的力量怎么不依靠?
赤色兔子 发表于 2016-5-18 15:25
国家认同不是一天两天的,你寄希望于他们,就算是影响他们的思维也得十年二十年吧!有现成的力量怎么不依 ...

影响一代人的思维当然要二十年。

但这跟我说的有什么关系?

我只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这句话没错,又没说现在靠这句话就能立即扭转局面收复台湾。

最后,跟你交流令人很不愉快。
8261117@163.com 发表于 2016-5-18 20:30
影响一代人的思维当然要二十年。

但这跟我说的有什么关系?
跟你交流也不愉快,你说这种无比正确却没用的话本身就是问题,无助于现状的改变和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