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J-21为什么不选用翼下吊挂发动机方案啊,只会在麦道M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55:02
Arj21是缩小的MD-90么  为什么不直接仿制MD-90啊 (可以找个借口,防止知识产权问题啊)



两架MD90飞机顺利试飞,并且很快拿到FAA适航证, 它的重要意义,远非其他民机项目可比。这是90年代由“中航总”制定、国务院批准的发展民机“三步走”战略中,唯一实实在在走到底、并取得了成果的项目。六年来,它动员了我国航空工业半数的制造能力,投进了无数的金钱,在它身上倾注了上万人的心血,甚至还有人为它献出了生命。在它身上,曾寄托了我国航空工业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希望。

 




一、项目的由来




  中国的民机工业,历尽坎坷。我们早在70年代就开始了大型民机的研制,80年代Y10试飞成功,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国际干线飞机俱乐部”(美、欧、苏、中),但十分遗憾的是,由于市场和资金两大问题没有落实,Y10中途下马。

  既然已经进了“国际俱乐部”,轻言退出是谁也不会甘心的。80年代中期,在上海市的组织下,上航公司走上了中美合作组装MD80飞机的路子。当然,业内对脱离自行研制干线飞机的路线有很多意见,但既然自己造的大飞机不易打开销路,中美合作生产也不失为一条现实的路子。另一方面,美方愿意与上航公司合作,也是看中了它有研制干线飞机的基础。以“市场换技术”,不失为缩小与国际水平差距的一种策略,况且来自全国的优秀人才也能通过项目得到稳定和提高。






二、生产体制




  MD-90是具有90年代水平的新机种,1994年才取得FAA型号适航证。它是150座级干线飞机,机身长46.5米,航程4402公里。同MD-82/83相比,90换装了经济性更好,噪音更低的V2500高涵比涡扇发动机,驾驶舱仪表和系统设备也有较大改进。
  MD90合作项目和MD80项目有很大的不同。

  1、过去组装是上飞厂一家干,现在是由中航总组织上航、西飞、沈飞、成飞四家企业共同承担。 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次实施国际通行的主制造商 ─ 供应商生产模式。

  2、工作量差了一个数量级。MD82飞机,中方加工零件数只有2000多项。而MD90机体国产化率要达到70%,中方生产的零件数达到四万多项。中方四厂不仅要完成麦道自身完成的大部分工作量,而且要承担它的许多供应商所担负的工作。

  3、主要责任在我方。MD80是由麦道公司提供零组件配套件,按照麦道提供的工艺文件,在麦道的质量控制下组装的。而MD90飞机,美方只提供图纸和原材料(包括煅、铸件毛坯),中方负责从零件制造到总装试飞的工作,并在质量控制和适航保证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发动机、机载设备及部分系统相关件由美方提供)。

  也就是说,美国的知识产权,中国制造。所以美方提出“一切以中方为主”,“这是中国的干线飞机”,应由中方负责全机的完整性。

  干线飞机是一架精密的巨型机器,质量要求十分严格。要取得FAA适航证,必须符合西方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和标准。按合同规定,MD90飞机首架飞机就必须通过检验,达到适航交付的要求。所有技术准备和生产准备的软硬件,如工艺文件、工艺装备、加工程序等等都要达到完善、成熟、可靠的程度。

  主制造商 ─ 供应商制度适应了这样的质保体系。上航作为主制造商,直接受控于FAA,在总公司和现场指挥部的领导和支持下,负责整个项目的生产、技术、质量的控制与协调,同时还直接承担40个部件和工位的制造任务。上航要负责资料的有效性,负责四厂技术资料的发放和跟踪,要负责制造技术协调,要向兄弟厂发放技术状态表,质量控制文件,要评审兄弟厂的质量体系,派驻质量代表,要跟踪四厂的生产进度,帮助兄弟厂完成材料、零件配套等工作。上航还要面对客户和适航当局,承担相应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主制造商必须取得美方公司生产许可证延伸的批准,其他三家作为供应商,其质量体系也必须符合适航要求,并符合适航当局(FAA/AAD)评审标准。美方和FAA当局在对我方四厂制造能力评审通过之后,派出驻厂人员,对管理、工艺各方面实行监督。




换句话说,MD90项目的成功,说明这四厂的质保体系已经通过了FAA评审标准,即四厂制造干线飞机的能力已被国际航空界认可。




三、技术准备与资料消化




  项目的实施,为了达到“首架飞机就要过关”的要求,对我国航空工业实行了空前程度的动员。参与项目的四厂花费了巨大努力,购置、制造设备、消化技术资料,培训队伍,组织协作和攻关:共投入技术改造费用6.35亿元,完成了可用于批量生产的工艺装备和专用测试设备 制造,总数达五万项;

  上航接收了麦道发来的技术资料1446批约21吨,向四厂复制发放近五万个图号的图纸、技术资料85吨。翻译/跟踪了工程图纸60万A4,功能试验文件700万字、工艺标准860万字,基本上拿到了全套MD90飞机生产技术资料及部分设计资料;

  建立了局域网,实行生产、技术、管理信息共享;四厂共有近万人参加MD90项目的工作,其中国外培训400多人,其他人员都经过国内多次培训,已经形成一支完整配套的队伍。

  




四、全机完整性和供应商管理系统




  四万多项零部件,分到四厂加工分装,并要求美方及时供应材料和零组件,最后合并总装。工艺流程有上万个节点。怎样保证按预定进度和工程要求,将所有零??何一个问题?

  动态跟踪又是一个新问题。我们航空工业原来的规矩,飞机定型后就不能再改动了,但西方的民机定型后技术是不冻结的,允许改进,这叫做“构型管理”。就象一个菜单,可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更改,每架飞机的零部件组成不是绝对一样。所以直到试飞之前,主制造商都必须进行工程的动态跟踪,保证每个零件必须是最新状态。这面临着棘手的管理问题。

  这就是全机完整性问题,这个重大责任是由主制造商 ─ 上航承担的。

  这就要建立“供应商管理系统”。它的任务,就对各生产厂进行生产、技术、质量的协调与控制。为此特设了管理部门,编制供应商管理程序,发出采购指令和相应的工艺状态表,进行供应商质量体系的评审,并向各厂派出质量代表。

  这套系统完全由我方规定。因为麦道的生产安排与我们不同,中美双方对合同的理解也有不一致之处。某个零件,我方认为应该他做,他却认为应该你做,这些扯皮的事情如果到总装的时候才发现,就麻烦了。

  编制工艺文件 ─ 总装试飞的工艺文件(AO)由美方提供。上航根据美方提供资料,编发了工艺技术文件五万多项,以及全机的工艺协调路线,协调方案,跟其他的三个兄弟厂共同确定分工界面。

  建立分层次零组件数据库(IBOM) ─ 它是分工、发放图纸、物料供应、质量工艺进度动态控制的依据,所以是保证全机完整性的技术前提。IBOM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数据库,一旦工程指令更改,有关内容都得及时更改。

  全机完整性核查 ─ 项目启动时,麦道刚完成型号适航取证工作,还没有按中国的构型把完整性数据库建立起来,所以开始美方提供的资料错误不少,甚至图纸也不全。上航组织专门班子,通过计算机将各兄弟厂的信息全部交流到上海,按照工艺数据库和工程数据库逐项核查、协调,修正,认可,再输入信息库。第一次按照单架机零件(SSPL)协调,美方与我方编制的工艺文件,零件数相差3000多项。经与美方反复核对验证,最后取得一致。这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工作量非常大。

  

  经过几年深入消化吸收,加上美方配合,最后两架飞机在发适航证以前,不管是沈阳,西安,还是麦道生产的部件,没有一个零件错装或漏装,达到“全部归零”。

  制定工艺状态表 ─ 用以明确分工界面。对每一个部件,上航都要制定一份“33-68C”表,发给供应商。这实际上是一份技术协议,包括:(1)制造依据,用什么工装加工,是怎么协调的;(2)这个部件必须细化到每一个零件,供应商负责装配哪些,哪些散件由他随部件带给上海。文件跟着定单一起走。总共发出去280多份33-68C。执行中还要随着工程的更改不断完善,最多的改了19版。这也是部件验收的依据。

  质量控制 ─ 上航根据评审大纲标准,充实和完整了质量保证体系,修订了质量手册和相应的工作标准和管理程序,重点加强了纠正措施、供应商控制、内部审核控制等三项工作。自1995年起,上飞质保人员先后对三厂进行了系统评审与工艺评审,通过偏差通知、纠正措施等措施,使三厂的质量系统逐渐满足了主制造商的要求。同时,还向三厂派驻了质量代表。
                                                     与美方的实时跟踪协调 ─ 麦道提供了工程管理的整套电子资料,包括生产管理技术系统、整个工程资料的动态跟踪、全机零部件的动态跟踪资料。按照要求应该是实时跟踪,两方联网,但鉴于美方有技术保密问题,最后采取的办法是每月面谈,或者网上传递。

  建立完善了与国际接轨的厂内计算机管理系统 ─ 如此复杂的生产流程,靠手工记录,根本无法做到完整性准确性。这就逼着工厂建立全厂联网的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共享。如材料配套和零件入库情况,通过全厂联网的计算机随时可查到,如没有入库,可以马上打短缺报告,向供货方交涉。

  又如生产进度管理,每个零件什么时候开工,按哪个装配大纲,装配的层次是什么,所有程序编成数据库,交生产部门组织生产,并按此实行动态控制。这份AO在什么车间、哪道工序,计划完工日期,是否影响下一步的装配,另外这个零件,开始生产需要哪些工装,这个工装的生产,目前是什么状态等等,都通过全厂联网进行监测和指挥。这才能保证按节点来交付。这是国内其他机型制造都没有的。这就彻底改变了旧式的工厂生产管理模式。

 





  1995年8月,MD90首批零件开工,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同年年中,麦道被波音兼并。当年年底,波音宣布1999年底关闭麦道生产线。我们的干线项目顿时陷入危机。



  为什么搞得如此被动,未见正式的说明。据笔者了解,其实从签订合同开始,该项目就存在着“销路”和“费用”两方面的重大隐患,这在后来被证明是中途刹车的主要因素。

  从销路看,原打算生产150架飞机,到签约时定为40架由中方认购。签约时显然没有与民航部门很好协调。事后民航表示只买25架。

  其次,合同在应付给美方的费用和双方责任方面,规定比较含糊。中美两方出现歧义,我们内部对此也有许多不满。合同规定总装用的系统件8400多项由美方提供,但合同执行时,麦道的理解是:凡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的项目,概由中国制造,即“以中方为主”。这和MD82的合作方式正好相反。

  我方要付出那么多钱,自己还要干这么多活。一算总帐,生产一架飞机比进口一架飞机还贵得多。故1992年签了合同以后,迟迟不能启动,甚至想推翻合同。但征求意见的结果,有关方面认为,如果中止合同,我方可能会造成更大经济损失;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还是要干下去。1994年李岚清副总理访美就干线项目重新协商,最后商定向美方买20架,双方合作生产20架,我方主要是学技术。由于亏损严重,财政同意每架飞机补贴800万美元。1994年底修改协议正式签订。




  但实际上,波音公司内的主流派是希望上海的生产线早点关门的。据说,西雅图的人私下对中国人说:我们造的飞机都没有人要,你们还干什么?早一点结束算了。
  用“骑虎难下”、“内忧外患”来形容中航总这时的处境,可能是最贴切的了。舆论压力就受不了 ─ “一架麦道要赔一亿”,“干的越多赔的越多”。财政、计划部门有意见不说,民航也表示“我不买已经停产的飞机” ─ 我认购的五架,底下航空公司都没有人要,你中航总做出15架谁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当然,中航总自身也存在问题。按业内人士的说法,1994年修改合同规定,1998年就应造出第一批四架飞机,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或者说过低估计了技术消化和内部协调的难度。原定资金计划一再突破,进度一再推迟,无法确定项目的终点在哪里,给决策带来很大难度。上级对此不满意是难免的。

  经再次评估,1998年6月,有关部门决定MD90项目“同步停产”,只干三架,要求1999年底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推迟到2000年2月份。因供应商的部件不能配齐,最后只装二架)。



  至于说“我们不好买他们已经停产的飞机”,业内有人说:“桑塔纳”我们这边刚上马,德国大众就停产,我们不是干了15年,到今天还在生产么?国际航空工业的售后服务是讲究“奉陪到底”的,我们买的不少飞机,国外现在都已停产,我们不还是在继续飞,继续买零配件么?

  结果,凡是卷入MD90项目的单位都倒了大霉。航空工业原为生产20架飞机而投下的数十亿投资变成“呆帐”,费尽心血培养锻炼的宝贵技术力量很快就无用武之地,甚至面临下岗厄运。而因为研制Y10“倒过霉”的上航公司,在这场“赔掉底”的买卖中,再次首当其冲。




六、负重攀登,航空报国




  作为飞机的主制造商,管理费用(质保体系,联络工程,制造支援,职工培训等费用)应该远大于一般制造厂。在这里,管理费用实际上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性质是一样的。比如试飞站将近100人,1994年以后就没有飞机生产任务了,但这支队伍又必须保留,不断培训。如果让他们下岗,一旦飞机来了,怎么能飞起来?上航领导说:“那时经济上固然很困难,但如果出了问题,飞机摔了,那我们都成了历史罪人,对不起国家,也对不起职工。所以勒紧裤腰带也要保飞机的安全。”但我们的财务制度,似乎对航空工业的主制造商 ─ 供应商体制还不能包容。

  参加干线项目的四厂中,上航因为没有军品任务,“同步停产”受到的冲击最大。

  1998年,“同步停产”的决定正式下达之际,正值第一架飞机在上飞厂进入部装、总装的高潮。这本是工厂最紧张、最痛快,最值得大事庆祝的日子。但上飞几千职工面对的是“飞机上天之日,就是停产下岗之时”这个难以接受的前途。心情压抑,有怨气,发牢骚是必然的。“上飞计划生育做得好,Y-10只生一胎,MD-90只生二胎,现在要做绝育手术了”,“不如拖拖进度,省得早干完早下岗”等等。

  但上航毕竟又是有Y10传统的。甚至“同步停产”也转化成为“别人看不上我们上飞,我们偏要干出个样子,争一口气”的动力。1999年,由于付款问题双方扯皮,美方停止向上海供应零部件。至少影响了五个月的周期。当外部因素不再起作用后,上飞厂硬是加班加点,抢回来三个月进度(原定第一架8月份干完,实际10月份干完)。

  项目进行中,上飞厂有三位职工倒在工作岗位上。

  黄在之,干线办公室副主任。在冶金部门曾主持六种工艺评审项目,曾提出工艺辅助材料58种国产化的设想。1996年1月17日,在办公室突发脑溢血昏迷,1月18日逝世。杨妙根,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高级钳工技师,37年工龄。MD90项目中,仅他一人改进的零件机加工艺就有150多项,修复改制工装200多项,技术攻关30项。1998年8月20日在车间工作岗位上,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逝世,56岁。还有一位老工人,也因心脏病而逝世。

  两架飞机试飞正赶上国庆和春节,要求加班加点。由于财务困难,职工的收入还不到上海平均工资的1/2,也没有多少加班费。“邻居说我们是高科技企业,都不信我们就拿这么一点钱”。就是这样,职工们还是毫无怨言地赶进度。上航领导们谈起这些,总是不由自主地带上感情:“就是我们看到飞机接近完成心里也很难过。我到总装车间去时,心里都是酸溜溜的。很好的工人,很好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也完成的很好。第一架飞机,应该说还有很多问题,要领导下去操心,第二架就省心多了”




七、试飞圆满成功,失去前进目标




  尽管历经坎坷,因种种原因拖期,但两架MD90的试飞之圆满是公认的,“出人意料的好”。

  1999年10月3日,首架MD90飞机在上海大场机场成功进行试飞。首席试飞员是美国人,曾担任五任美总统专机的机长。

  “几乎一眨眼的功夫,浩瀚的长江就尽收眼底。厖在空中做单发停车试验时,随着‘左发停车’的信号出现,试飞机长马上按照预定的应急方案采取措施,飞机仍然飞得十分稳定。辅助动力装置APU在空中启动,左发动机恢复运转厖突然,操纵杆猛烈地震动起来,红色警告灯闪烁,语言告警呼叫‘失速!’只见大地向飞机扑来,机长稳住飞机,加大发动机推力,将飞机重新拉回云天。”

  “一架新飞机,两天就飞完所有科目,总共飞三小时(MD82平均五小时)。第一天飞上去,主要科目全飞完,只看出一二项故障。下来后排除。试飞站的同志很辛苦。第二天一早,我们又上飞机,一飞,没有故障,完了。排故障排的很好。浦东国际机场的盲降,我特别要看,飞机是否对着跑道线走?就是这么下去的。飞行员空手,什么都不管。看着飞机到了一定高度,(仪表)告诉你,50,40,30,蹦一下,着地。呜呜向前滑。油门都是自己动的。油门到了慢车的时候,人工将反推力打开,刹车,结束。

  “美方飞行员不是说客气话的人。他第一次来试飞干线飞机之前,美国同事对他说,以前的35架飞机,大部分都是你飞的,这次干线飞机是中国人70%国产化,自己保证完整性装起来的,你有没有保留心理?他的回答是,干了这么多年,我相信上航公司能把这个飞机高质量的做出来。他还没有上飞机就讲,我相信你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费衡甫谈)

  “美国人原来认为我们干不出来。试飞员后来说,‘第一架就干成这样,没有想到’。”(刘乾酉谈)

  “11月9日,首架MD90飞机取证仪式在上飞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剪彩,波音公司副总裁向上飞厂厂长刘乾酉颁发了MD90生产许可证延伸证书,FAA代表坎特向上飞厂执行副厂长王文斌颁发了单机适航证。”
  2月24日,第二架也是最后一架MD90顺利试飞。多年的努力,上万人的共同奋斗,终于看到了成果。但是,胜利的喜悦伴随着事业中断的凄凉。一边是欢呼的声浪,另一边有人在落泪(试飞站长王俊,38年工龄)。个人的前途在哪里,工厂的前途在哪里?




八、谁买国产干线飞机?




  工厂取得了“资质证明”,产品也取得了“国际通行证”,但并不意味着就有了销路。直到定稿之日,这两架中国造的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飞机,仍停在大场上飞厂试飞站,无人认领,还要让财务早已捉襟见肘的上航公司负担维护费用。
  人们会问:不是民航早就答应认购五架自制的MD90了吗?已经订了货,产品合格证也拿到了,怎么又不要了?

  笔者尚未从民航部门得到有关信息,不宜妄加评论。按我国现行体制,是由民航总局统一审批各航空公司的购机申请,据底下流传,这几架MD90飞机,总局指定了某地方航空公司购买。但该公司属于股份制公司,争辩说本公司主力机型是波音系列,规模又偏小,无法买MD系列的飞机,但上面维持原判。扯皮将达成什么样的结局,尚难判断。有人瞎估计,大概还需要高层出面协调。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连美国人都承认“中国人造的飞机质量好”了,中国人自己还不信,到底信谁的?看起来,中国的民机工业,指望依托中国大市场是没戏了。人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造的干线飞机在国内打不开销路,将来造出支线飞机就保证有销路了?难怪业界内出了这样的说法:“美国人怕上海人,上海人怕北京人,北京人怕美国人”。难道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从MD90项目这个案例,不由得联想到宏观经济。

有经济学家指出:我们一方面发愁投资不足,但另一方面,国民收入分配中投资比例长期偏高。将近40%的投资率,已持续了20年。许多国家在高速成长中都有过投资率高的时期,但绝对值没有我们这么高,持续时间也没有这么长。同样的速度而持续的高投资率,说明总体的投入产出比水平低,就象MD90这样无效投资的比重太高,人民在高增长中得到的实惠偏小。要维持高增长率,就只好把更多的血汗钱投进去。这是一个“怪圈”。形象一点比喻,就是“猴子掰苞谷”,投资的累积程度太差。国家级项目一旦失误,动辄就是多少年多少人,几十上百亿投资白白扔掉。我们的项目决策水平如果总是这样,就难怪经济学界有人这样发问:“是谁妨碍了我们致富”?

  写到这里,还是忍不住为我们的航空工业申辩几句。

  MD90项目可说是“生不逢时”。1992年我们确定中美合作生产干线飞机,1999年飞机已顺利试飞,平心而论,速度不算低了。但干线项目执行的90年代,正是我国民航市场猛烈扩张的十年,从国外买的各型干线飞机达400多架,民机一下子由“短缺”变为“过剩”。到头来,我们的民机工业还是没有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当然,飞机和轿车面临的市场有本质的区别 ─ 我们飞机工业的国内买主实际上只有一家,而面临的却是波音和空客这样的强手,人家是根本不打算给你生存空间的。将来的支线飞机,是否也会面临同样的情况?显然,作为战略产业,只讲“推向市场”,“优胜劣汰”,仅靠民机工业自身的力量,休想发展起来。这里适用的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需要坚定的国策,和有效的政策的协调。

  但是,毕竟我们的航空工业通过MD90项目得到了长足发展,切不要再次轻易丢弃了。在MD90项目中,美国把大量技术资料输出海外、把这么先进的飞机总装线放在海外,这在国际上是?技术转让就更显得宝贵,“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我们不妨问一下,他这条总装线为什么没有放在日本、韩国,而要放在上海?他看中了中国大市场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只有上海具备了总装干线飞机的资格。国际航空界都把上海基地看作宝贵资源,而我们自己呢?“上海飞机制造厂正面临大规模下岗和人去楼空的悲惨景象”。

  当前有一个普遍存在的偏见,一讲开放、引进,总是计算谈了多少项目,实际引进多少资金等,似乎这就是政绩的“硬指标”。但MD90项目给人最鲜明的启示是:开放合作得到的真正财富是“人”,是经过了实际锻炼的科研制造的“群体”。越是高科技行业,这个“人”的因素越重要。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640所吴兴世总师说:“中国航空工业值得人家跟你合作的,是因为你已经投了钱了,有了研制飞机的系统工程的经验,这正是韩国所缺乏的。外国人看你最值钱的,你却不认为它是宝贝。厖引进机器不等于引进了技术,也不要以为技术都能转让。因为你过去有了储备,人家技术转过来,才能在你那里达到同样的效果。”“航空入门的入门费不得了。群体经验,代价不得了。要有多少投资,搞多少飞机,才能使这个群体具备能力。不是个人经验,而是系统工程的群体,才是真正的财富”。“个人可以训练,但只是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过去群体积累的经验,就谈不上技术转移”。

  上航负责人提出:干线项目已无法挽回,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已经取得的成果不要丢了。这个项目没有取得经济效益,但是能够在别的项目上发挥作用。这些成果,代表了我国民机科研与生产的总体能力水平,主制造商 ─ 供应商系统的形成并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管理标准达到与国际接轨、具体实施了美航空工业的先进技术标准。把这些东西吸收消化,推广到全行业,甚至推广到其他工业部门,难道不是可以提升整个工业管理技术水平,难道这不是我们对外开放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么?

  我们自己不很在乎的财富,美国人倒很在乎。项目还没有全部结束,美国人就迫不及待地提醒中方销毁所有的管理文件和图纸资料,继续使用为非法。

  现在,这个经过多年实践锻炼的“群体”,由于没有了飞机制造任务,正濒临解体的威胁。一月几百元的生活费,已经不能笼住多年为我国民机事业默默奉献的多数技术骨干。这些人面临的,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工人下岗”问题。他们中许多人实际上是“宝贝”,甚至有的人取得了波音的资格证书,随便到哪里去都是技术尖子。这个群体的价值是难以用钱来衡量的。散失容易聚拢难,等队伍真的流散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国家再想起来要上“大飞机”就难了!局外人看“大飞机”工厂关门,就象看一个机床厂的关门。但事实上,象我们这样的大国,获得大型飞机的研制能力的意义,是应该和“两弹一星”同一等级的。而在当前的国际环境面前,谁能担保我国就此再不需要制造大飞机的能力了呢?!

  在目前不搞干线飞机搞支线飞机的情况下,将这部分能力用于支线飞机项目不仅能保全和发挥这支队伍的力量,而且是取得支线飞机项目成功的保证,笔者认为这是一项面对现实的明智决策。Arj21是缩小的MD-90么  为什么不直接仿制MD-90啊 (可以找个借口,防止知识产权问题啊)



两架MD90飞机顺利试飞,并且很快拿到FAA适航证, 它的重要意义,远非其他民机项目可比。这是90年代由“中航总”制定、国务院批准的发展民机“三步走”战略中,唯一实实在在走到底、并取得了成果的项目。六年来,它动员了我国航空工业半数的制造能力,投进了无数的金钱,在它身上倾注了上万人的心血,甚至还有人为它献出了生命。在它身上,曾寄托了我国航空工业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希望。

 




一、项目的由来




  中国的民机工业,历尽坎坷。我们早在70年代就开始了大型民机的研制,80年代Y10试飞成功,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国际干线飞机俱乐部”(美、欧、苏、中),但十分遗憾的是,由于市场和资金两大问题没有落实,Y10中途下马。

  既然已经进了“国际俱乐部”,轻言退出是谁也不会甘心的。80年代中期,在上海市的组织下,上航公司走上了中美合作组装MD80飞机的路子。当然,业内对脱离自行研制干线飞机的路线有很多意见,但既然自己造的大飞机不易打开销路,中美合作生产也不失为一条现实的路子。另一方面,美方愿意与上航公司合作,也是看中了它有研制干线飞机的基础。以“市场换技术”,不失为缩小与国际水平差距的一种策略,况且来自全国的优秀人才也能通过项目得到稳定和提高。






二、生产体制




  MD-90是具有90年代水平的新机种,1994年才取得FAA型号适航证。它是150座级干线飞机,机身长46.5米,航程4402公里。同MD-82/83相比,90换装了经济性更好,噪音更低的V2500高涵比涡扇发动机,驾驶舱仪表和系统设备也有较大改进。
  MD90合作项目和MD80项目有很大的不同。

  1、过去组装是上飞厂一家干,现在是由中航总组织上航、西飞、沈飞、成飞四家企业共同承担。 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次实施国际通行的主制造商 ─ 供应商生产模式。

  2、工作量差了一个数量级。MD82飞机,中方加工零件数只有2000多项。而MD90机体国产化率要达到70%,中方生产的零件数达到四万多项。中方四厂不仅要完成麦道自身完成的大部分工作量,而且要承担它的许多供应商所担负的工作。

  3、主要责任在我方。MD80是由麦道公司提供零组件配套件,按照麦道提供的工艺文件,在麦道的质量控制下组装的。而MD90飞机,美方只提供图纸和原材料(包括煅、铸件毛坯),中方负责从零件制造到总装试飞的工作,并在质量控制和适航保证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发动机、机载设备及部分系统相关件由美方提供)。

  也就是说,美国的知识产权,中国制造。所以美方提出“一切以中方为主”,“这是中国的干线飞机”,应由中方负责全机的完整性。

  干线飞机是一架精密的巨型机器,质量要求十分严格。要取得FAA适航证,必须符合西方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和标准。按合同规定,MD90飞机首架飞机就必须通过检验,达到适航交付的要求。所有技术准备和生产准备的软硬件,如工艺文件、工艺装备、加工程序等等都要达到完善、成熟、可靠的程度。

  主制造商 ─ 供应商制度适应了这样的质保体系。上航作为主制造商,直接受控于FAA,在总公司和现场指挥部的领导和支持下,负责整个项目的生产、技术、质量的控制与协调,同时还直接承担40个部件和工位的制造任务。上航要负责资料的有效性,负责四厂技术资料的发放和跟踪,要负责制造技术协调,要向兄弟厂发放技术状态表,质量控制文件,要评审兄弟厂的质量体系,派驻质量代表,要跟踪四厂的生产进度,帮助兄弟厂完成材料、零件配套等工作。上航还要面对客户和适航当局,承担相应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主制造商必须取得美方公司生产许可证延伸的批准,其他三家作为供应商,其质量体系也必须符合适航要求,并符合适航当局(FAA/AAD)评审标准。美方和FAA当局在对我方四厂制造能力评审通过之后,派出驻厂人员,对管理、工艺各方面实行监督。




换句话说,MD90项目的成功,说明这四厂的质保体系已经通过了FAA评审标准,即四厂制造干线飞机的能力已被国际航空界认可。




三、技术准备与资料消化




  项目的实施,为了达到“首架飞机就要过关”的要求,对我国航空工业实行了空前程度的动员。参与项目的四厂花费了巨大努力,购置、制造设备、消化技术资料,培训队伍,组织协作和攻关:共投入技术改造费用6.35亿元,完成了可用于批量生产的工艺装备和专用测试设备 制造,总数达五万项;

  上航接收了麦道发来的技术资料1446批约21吨,向四厂复制发放近五万个图号的图纸、技术资料85吨。翻译/跟踪了工程图纸60万A4,功能试验文件700万字、工艺标准860万字,基本上拿到了全套MD90飞机生产技术资料及部分设计资料;

  建立了局域网,实行生产、技术、管理信息共享;四厂共有近万人参加MD90项目的工作,其中国外培训400多人,其他人员都经过国内多次培训,已经形成一支完整配套的队伍。

  




四、全机完整性和供应商管理系统




  四万多项零部件,分到四厂加工分装,并要求美方及时供应材料和零组件,最后合并总装。工艺流程有上万个节点。怎样保证按预定进度和工程要求,将所有零??何一个问题?

  动态跟踪又是一个新问题。我们航空工业原来的规矩,飞机定型后就不能再改动了,但西方的民机定型后技术是不冻结的,允许改进,这叫做“构型管理”。就象一个菜单,可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更改,每架飞机的零部件组成不是绝对一样。所以直到试飞之前,主制造商都必须进行工程的动态跟踪,保证每个零件必须是最新状态。这面临着棘手的管理问题。

  这就是全机完整性问题,这个重大责任是由主制造商 ─ 上航承担的。

  这就要建立“供应商管理系统”。它的任务,就对各生产厂进行生产、技术、质量的协调与控制。为此特设了管理部门,编制供应商管理程序,发出采购指令和相应的工艺状态表,进行供应商质量体系的评审,并向各厂派出质量代表。

  这套系统完全由我方规定。因为麦道的生产安排与我们不同,中美双方对合同的理解也有不一致之处。某个零件,我方认为应该他做,他却认为应该你做,这些扯皮的事情如果到总装的时候才发现,就麻烦了。

  编制工艺文件 ─ 总装试飞的工艺文件(AO)由美方提供。上航根据美方提供资料,编发了工艺技术文件五万多项,以及全机的工艺协调路线,协调方案,跟其他的三个兄弟厂共同确定分工界面。

  建立分层次零组件数据库(IBOM) ─ 它是分工、发放图纸、物料供应、质量工艺进度动态控制的依据,所以是保证全机完整性的技术前提。IBOM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数据库,一旦工程指令更改,有关内容都得及时更改。

  全机完整性核查 ─ 项目启动时,麦道刚完成型号适航取证工作,还没有按中国的构型把完整性数据库建立起来,所以开始美方提供的资料错误不少,甚至图纸也不全。上航组织专门班子,通过计算机将各兄弟厂的信息全部交流到上海,按照工艺数据库和工程数据库逐项核查、协调,修正,认可,再输入信息库。第一次按照单架机零件(SSPL)协调,美方与我方编制的工艺文件,零件数相差3000多项。经与美方反复核对验证,最后取得一致。这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工作量非常大。

  

  经过几年深入消化吸收,加上美方配合,最后两架飞机在发适航证以前,不管是沈阳,西安,还是麦道生产的部件,没有一个零件错装或漏装,达到“全部归零”。

  制定工艺状态表 ─ 用以明确分工界面。对每一个部件,上航都要制定一份“33-68C”表,发给供应商。这实际上是一份技术协议,包括:(1)制造依据,用什么工装加工,是怎么协调的;(2)这个部件必须细化到每一个零件,供应商负责装配哪些,哪些散件由他随部件带给上海。文件跟着定单一起走。总共发出去280多份33-68C。执行中还要随着工程的更改不断完善,最多的改了19版。这也是部件验收的依据。

  质量控制 ─ 上航根据评审大纲标准,充实和完整了质量保证体系,修订了质量手册和相应的工作标准和管理程序,重点加强了纠正措施、供应商控制、内部审核控制等三项工作。自1995年起,上飞质保人员先后对三厂进行了系统评审与工艺评审,通过偏差通知、纠正措施等措施,使三厂的质量系统逐渐满足了主制造商的要求。同时,还向三厂派驻了质量代表。
                                                     与美方的实时跟踪协调 ─ 麦道提供了工程管理的整套电子资料,包括生产管理技术系统、整个工程资料的动态跟踪、全机零部件的动态跟踪资料。按照要求应该是实时跟踪,两方联网,但鉴于美方有技术保密问题,最后采取的办法是每月面谈,或者网上传递。

  建立完善了与国际接轨的厂内计算机管理系统 ─ 如此复杂的生产流程,靠手工记录,根本无法做到完整性准确性。这就逼着工厂建立全厂联网的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共享。如材料配套和零件入库情况,通过全厂联网的计算机随时可查到,如没有入库,可以马上打短缺报告,向供货方交涉。

  又如生产进度管理,每个零件什么时候开工,按哪个装配大纲,装配的层次是什么,所有程序编成数据库,交生产部门组织生产,并按此实行动态控制。这份AO在什么车间、哪道工序,计划完工日期,是否影响下一步的装配,另外这个零件,开始生产需要哪些工装,这个工装的生产,目前是什么状态等等,都通过全厂联网进行监测和指挥。这才能保证按节点来交付。这是国内其他机型制造都没有的。这就彻底改变了旧式的工厂生产管理模式。

 





  1995年8月,MD90首批零件开工,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同年年中,麦道被波音兼并。当年年底,波音宣布1999年底关闭麦道生产线。我们的干线项目顿时陷入危机。



  为什么搞得如此被动,未见正式的说明。据笔者了解,其实从签订合同开始,该项目就存在着“销路”和“费用”两方面的重大隐患,这在后来被证明是中途刹车的主要因素。

  从销路看,原打算生产150架飞机,到签约时定为40架由中方认购。签约时显然没有与民航部门很好协调。事后民航表示只买25架。

  其次,合同在应付给美方的费用和双方责任方面,规定比较含糊。中美两方出现歧义,我们内部对此也有许多不满。合同规定总装用的系统件8400多项由美方提供,但合同执行时,麦道的理解是:凡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的项目,概由中国制造,即“以中方为主”。这和MD82的合作方式正好相反。

  我方要付出那么多钱,自己还要干这么多活。一算总帐,生产一架飞机比进口一架飞机还贵得多。故1992年签了合同以后,迟迟不能启动,甚至想推翻合同。但征求意见的结果,有关方面认为,如果中止合同,我方可能会造成更大经济损失;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还是要干下去。1994年李岚清副总理访美就干线项目重新协商,最后商定向美方买20架,双方合作生产20架,我方主要是学技术。由于亏损严重,财政同意每架飞机补贴800万美元。1994年底修改协议正式签订。




  但实际上,波音公司内的主流派是希望上海的生产线早点关门的。据说,西雅图的人私下对中国人说:我们造的飞机都没有人要,你们还干什么?早一点结束算了。
  用“骑虎难下”、“内忧外患”来形容中航总这时的处境,可能是最贴切的了。舆论压力就受不了 ─ “一架麦道要赔一亿”,“干的越多赔的越多”。财政、计划部门有意见不说,民航也表示“我不买已经停产的飞机” ─ 我认购的五架,底下航空公司都没有人要,你中航总做出15架谁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当然,中航总自身也存在问题。按业内人士的说法,1994年修改合同规定,1998年就应造出第一批四架飞机,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或者说过低估计了技术消化和内部协调的难度。原定资金计划一再突破,进度一再推迟,无法确定项目的终点在哪里,给决策带来很大难度。上级对此不满意是难免的。

  经再次评估,1998年6月,有关部门决定MD90项目“同步停产”,只干三架,要求1999年底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推迟到2000年2月份。因供应商的部件不能配齐,最后只装二架)。



  至于说“我们不好买他们已经停产的飞机”,业内有人说:“桑塔纳”我们这边刚上马,德国大众就停产,我们不是干了15年,到今天还在生产么?国际航空工业的售后服务是讲究“奉陪到底”的,我们买的不少飞机,国外现在都已停产,我们不还是在继续飞,继续买零配件么?

  结果,凡是卷入MD90项目的单位都倒了大霉。航空工业原为生产20架飞机而投下的数十亿投资变成“呆帐”,费尽心血培养锻炼的宝贵技术力量很快就无用武之地,甚至面临下岗厄运。而因为研制Y10“倒过霉”的上航公司,在这场“赔掉底”的买卖中,再次首当其冲。




六、负重攀登,航空报国




  作为飞机的主制造商,管理费用(质保体系,联络工程,制造支援,职工培训等费用)应该远大于一般制造厂。在这里,管理费用实际上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性质是一样的。比如试飞站将近100人,1994年以后就没有飞机生产任务了,但这支队伍又必须保留,不断培训。如果让他们下岗,一旦飞机来了,怎么能飞起来?上航领导说:“那时经济上固然很困难,但如果出了问题,飞机摔了,那我们都成了历史罪人,对不起国家,也对不起职工。所以勒紧裤腰带也要保飞机的安全。”但我们的财务制度,似乎对航空工业的主制造商 ─ 供应商体制还不能包容。

  参加干线项目的四厂中,上航因为没有军品任务,“同步停产”受到的冲击最大。

  1998年,“同步停产”的决定正式下达之际,正值第一架飞机在上飞厂进入部装、总装的高潮。这本是工厂最紧张、最痛快,最值得大事庆祝的日子。但上飞几千职工面对的是“飞机上天之日,就是停产下岗之时”这个难以接受的前途。心情压抑,有怨气,发牢骚是必然的。“上飞计划生育做得好,Y-10只生一胎,MD-90只生二胎,现在要做绝育手术了”,“不如拖拖进度,省得早干完早下岗”等等。

  但上航毕竟又是有Y10传统的。甚至“同步停产”也转化成为“别人看不上我们上飞,我们偏要干出个样子,争一口气”的动力。1999年,由于付款问题双方扯皮,美方停止向上海供应零部件。至少影响了五个月的周期。当外部因素不再起作用后,上飞厂硬是加班加点,抢回来三个月进度(原定第一架8月份干完,实际10月份干完)。

  项目进行中,上飞厂有三位职工倒在工作岗位上。

  黄在之,干线办公室副主任。在冶金部门曾主持六种工艺评审项目,曾提出工艺辅助材料58种国产化的设想。1996年1月17日,在办公室突发脑溢血昏迷,1月18日逝世。杨妙根,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高级钳工技师,37年工龄。MD90项目中,仅他一人改进的零件机加工艺就有150多项,修复改制工装200多项,技术攻关30项。1998年8月20日在车间工作岗位上,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逝世,56岁。还有一位老工人,也因心脏病而逝世。

  两架飞机试飞正赶上国庆和春节,要求加班加点。由于财务困难,职工的收入还不到上海平均工资的1/2,也没有多少加班费。“邻居说我们是高科技企业,都不信我们就拿这么一点钱”。就是这样,职工们还是毫无怨言地赶进度。上航领导们谈起这些,总是不由自主地带上感情:“就是我们看到飞机接近完成心里也很难过。我到总装车间去时,心里都是酸溜溜的。很好的工人,很好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也完成的很好。第一架飞机,应该说还有很多问题,要领导下去操心,第二架就省心多了”




七、试飞圆满成功,失去前进目标




  尽管历经坎坷,因种种原因拖期,但两架MD90的试飞之圆满是公认的,“出人意料的好”。

  1999年10月3日,首架MD90飞机在上海大场机场成功进行试飞。首席试飞员是美国人,曾担任五任美总统专机的机长。

  “几乎一眨眼的功夫,浩瀚的长江就尽收眼底。厖在空中做单发停车试验时,随着‘左发停车’的信号出现,试飞机长马上按照预定的应急方案采取措施,飞机仍然飞得十分稳定。辅助动力装置APU在空中启动,左发动机恢复运转厖突然,操纵杆猛烈地震动起来,红色警告灯闪烁,语言告警呼叫‘失速!’只见大地向飞机扑来,机长稳住飞机,加大发动机推力,将飞机重新拉回云天。”

  “一架新飞机,两天就飞完所有科目,总共飞三小时(MD82平均五小时)。第一天飞上去,主要科目全飞完,只看出一二项故障。下来后排除。试飞站的同志很辛苦。第二天一早,我们又上飞机,一飞,没有故障,完了。排故障排的很好。浦东国际机场的盲降,我特别要看,飞机是否对着跑道线走?就是这么下去的。飞行员空手,什么都不管。看着飞机到了一定高度,(仪表)告诉你,50,40,30,蹦一下,着地。呜呜向前滑。油门都是自己动的。油门到了慢车的时候,人工将反推力打开,刹车,结束。

  “美方飞行员不是说客气话的人。他第一次来试飞干线飞机之前,美国同事对他说,以前的35架飞机,大部分都是你飞的,这次干线飞机是中国人70%国产化,自己保证完整性装起来的,你有没有保留心理?他的回答是,干了这么多年,我相信上航公司能把这个飞机高质量的做出来。他还没有上飞机就讲,我相信你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费衡甫谈)

  “美国人原来认为我们干不出来。试飞员后来说,‘第一架就干成这样,没有想到’。”(刘乾酉谈)

  “11月9日,首架MD90飞机取证仪式在上飞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剪彩,波音公司副总裁向上飞厂厂长刘乾酉颁发了MD90生产许可证延伸证书,FAA代表坎特向上飞厂执行副厂长王文斌颁发了单机适航证。”
  2月24日,第二架也是最后一架MD90顺利试飞。多年的努力,上万人的共同奋斗,终于看到了成果。但是,胜利的喜悦伴随着事业中断的凄凉。一边是欢呼的声浪,另一边有人在落泪(试飞站长王俊,38年工龄)。个人的前途在哪里,工厂的前途在哪里?




八、谁买国产干线飞机?




  工厂取得了“资质证明”,产品也取得了“国际通行证”,但并不意味着就有了销路。直到定稿之日,这两架中国造的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飞机,仍停在大场上飞厂试飞站,无人认领,还要让财务早已捉襟见肘的上航公司负担维护费用。
  人们会问:不是民航早就答应认购五架自制的MD90了吗?已经订了货,产品合格证也拿到了,怎么又不要了?

  笔者尚未从民航部门得到有关信息,不宜妄加评论。按我国现行体制,是由民航总局统一审批各航空公司的购机申请,据底下流传,这几架MD90飞机,总局指定了某地方航空公司购买。但该公司属于股份制公司,争辩说本公司主力机型是波音系列,规模又偏小,无法买MD系列的飞机,但上面维持原判。扯皮将达成什么样的结局,尚难判断。有人瞎估计,大概还需要高层出面协调。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连美国人都承认“中国人造的飞机质量好”了,中国人自己还不信,到底信谁的?看起来,中国的民机工业,指望依托中国大市场是没戏了。人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造的干线飞机在国内打不开销路,将来造出支线飞机就保证有销路了?难怪业界内出了这样的说法:“美国人怕上海人,上海人怕北京人,北京人怕美国人”。难道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从MD90项目这个案例,不由得联想到宏观经济。

有经济学家指出:我们一方面发愁投资不足,但另一方面,国民收入分配中投资比例长期偏高。将近40%的投资率,已持续了20年。许多国家在高速成长中都有过投资率高的时期,但绝对值没有我们这么高,持续时间也没有这么长。同样的速度而持续的高投资率,说明总体的投入产出比水平低,就象MD90这样无效投资的比重太高,人民在高增长中得到的实惠偏小。要维持高增长率,就只好把更多的血汗钱投进去。这是一个“怪圈”。形象一点比喻,就是“猴子掰苞谷”,投资的累积程度太差。国家级项目一旦失误,动辄就是多少年多少人,几十上百亿投资白白扔掉。我们的项目决策水平如果总是这样,就难怪经济学界有人这样发问:“是谁妨碍了我们致富”?

  写到这里,还是忍不住为我们的航空工业申辩几句。

  MD90项目可说是“生不逢时”。1992年我们确定中美合作生产干线飞机,1999年飞机已顺利试飞,平心而论,速度不算低了。但干线项目执行的90年代,正是我国民航市场猛烈扩张的十年,从国外买的各型干线飞机达400多架,民机一下子由“短缺”变为“过剩”。到头来,我们的民机工业还是没有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当然,飞机和轿车面临的市场有本质的区别 ─ 我们飞机工业的国内买主实际上只有一家,而面临的却是波音和空客这样的强手,人家是根本不打算给你生存空间的。将来的支线飞机,是否也会面临同样的情况?显然,作为战略产业,只讲“推向市场”,“优胜劣汰”,仅靠民机工业自身的力量,休想发展起来。这里适用的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需要坚定的国策,和有效的政策的协调。

  但是,毕竟我们的航空工业通过MD90项目得到了长足发展,切不要再次轻易丢弃了。在MD90项目中,美国把大量技术资料输出海外、把这么先进的飞机总装线放在海外,这在国际上是?技术转让就更显得宝贵,“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我们不妨问一下,他这条总装线为什么没有放在日本、韩国,而要放在上海?他看中了中国大市场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只有上海具备了总装干线飞机的资格。国际航空界都把上海基地看作宝贵资源,而我们自己呢?“上海飞机制造厂正面临大规模下岗和人去楼空的悲惨景象”。

  当前有一个普遍存在的偏见,一讲开放、引进,总是计算谈了多少项目,实际引进多少资金等,似乎这就是政绩的“硬指标”。但MD90项目给人最鲜明的启示是:开放合作得到的真正财富是“人”,是经过了实际锻炼的科研制造的“群体”。越是高科技行业,这个“人”的因素越重要。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640所吴兴世总师说:“中国航空工业值得人家跟你合作的,是因为你已经投了钱了,有了研制飞机的系统工程的经验,这正是韩国所缺乏的。外国人看你最值钱的,你却不认为它是宝贝。厖引进机器不等于引进了技术,也不要以为技术都能转让。因为你过去有了储备,人家技术转过来,才能在你那里达到同样的效果。”“航空入门的入门费不得了。群体经验,代价不得了。要有多少投资,搞多少飞机,才能使这个群体具备能力。不是个人经验,而是系统工程的群体,才是真正的财富”。“个人可以训练,但只是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过去群体积累的经验,就谈不上技术转移”。

  上航负责人提出:干线项目已无法挽回,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已经取得的成果不要丢了。这个项目没有取得经济效益,但是能够在别的项目上发挥作用。这些成果,代表了我国民机科研与生产的总体能力水平,主制造商 ─ 供应商系统的形成并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管理标准达到与国际接轨、具体实施了美航空工业的先进技术标准。把这些东西吸收消化,推广到全行业,甚至推广到其他工业部门,难道不是可以提升整个工业管理技术水平,难道这不是我们对外开放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么?

  我们自己不很在乎的财富,美国人倒很在乎。项目还没有全部结束,美国人就迫不及待地提醒中方销毁所有的管理文件和图纸资料,继续使用为非法。

  现在,这个经过多年实践锻炼的“群体”,由于没有了飞机制造任务,正濒临解体的威胁。一月几百元的生活费,已经不能笼住多年为我国民机事业默默奉献的多数技术骨干。这些人面临的,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工人下岗”问题。他们中许多人实际上是“宝贝”,甚至有的人取得了波音的资格证书,随便到哪里去都是技术尖子。这个群体的价值是难以用钱来衡量的。散失容易聚拢难,等队伍真的流散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国家再想起来要上“大飞机”就难了!局外人看“大飞机”工厂关门,就象看一个机床厂的关门。但事实上,象我们这样的大国,获得大型飞机的研制能力的意义,是应该和“两弹一星”同一等级的。而在当前的国际环境面前,谁能担保我国就此再不需要制造大飞机的能力了呢?!

  在目前不搞干线飞机搞支线飞机的情况下,将这部分能力用于支线飞机项目不仅能保全和发挥这支队伍的力量,而且是取得支线飞机项目成功的保证,笔者认为这是一项面对现实的明智决策。
选用翼下吊挂发动机不就是在波音737上混么?
是不是吃当年组装md82的老本
减少设计风险吗?
MD-82 90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中国的航空工业也就这点水平了,想来点创新的,有点勉为其难。。。。
有过实验机吗?
有完整的设计制造经验吗?
民机对安全性要求那么高,出了问题怎么办?
一口吃不吃胖子
我打个电话帮你顺便问问安博威和庞巴迪,你们怎么不选用翼吊啊,只会在MD90上混啊?其实不是翼吊就是尾吊,怎么办吗?要是3发吗还能MD11学,来个翼吊加尾吊
后座的声音大点~


楼主的意思是,应该吃Y10的老本搞翼下吊挂?——但俺会说“就不怕跟波音727、空客320有知识产权问题啊”?

——楼下纠正了,是737,谢了!

楼主的意思是,应该吃Y10的老本搞翼下吊挂?——但俺会说“就不怕跟波音727、空客320有知识产权问题啊”?

——楼下纠正了,是737,谢了!
海客 发表于 2009-5-22 22:42
727? 不是737吗...
iffa 发表于 2009-5-22 22:26

巴西有用翼下吊挂发动机的客机啊  俄罗斯也有啊 100座的   中国是大国 啊
iffa 发表于 2009-5-22 22:26
咱记得毛子有运输机是翼上的:D
个人认为双发的客机,还是尾吊的合理,起飞距离短,飞行平稳,坐过MD的飞机就知道,MD比波音绝对坐着舒服,波音飞机只要有一点气流就震动厉害。
四发的客机,象波音747,只能采用翼吊的方式。
四发的客机,象波音747,只能采用翼吊的方式。
政治局主席 发表于 2009-5-23 16:48
VC-10和IL-62发来贺电……


请注意发动机舱。

注意发动机舱

注意发动机舱

楼主啊,在你吼这些话的时候请您先研究下飞机布局.

ARJ21太小了.又是下单翼.如果用翼吊的话.起落架高度必然加高.强度怎么解决,???起落架舱尺寸如何解决?

737要比ARJ21大一圈.用翼吊已经被逼的把发动机进气口压成扁圆形了.你说如果ARJ用翼吊得把发动机舱做成啥下才能放在翼下那狭小的空间内?还要保证在飞机降洛的冲击下主起落架收缩不会蹭地。

请注意发动机舱。

注意发动机舱

注意发动机舱

楼主啊,在你吼这些话的时候请您先研究下飞机布局.

ARJ21太小了.又是下单翼.如果用翼吊的话.起落架高度必然加高.强度怎么解决,???起落架舱尺寸如何解决?

737要比ARJ21大一圈.用翼吊已经被逼的把发动机进气口压成扁圆形了.你说如果ARJ用翼吊得把发动机舱做成啥下才能放在翼下那狭小的空间内?还要保证在飞机降洛的冲击下主起落架收缩不会蹭地。
18# phylly

CFM56-3/7哪个不比CF34-10A大上两圈?
利用反求法测绘MD-82的山寨还敢改;P
再看看ARJ21的机翼下有多高。多大空间,能不能放下放动机。
W020081130358868939456.jpg
19# Mutha W020081130358868939456.jpg
先不管发动机的大小。你觉得ARJ21现在的发动机在外壳尺过不变的情况下放得到机翼下吗?如果再加上发动机挂梁呢?
22# phylly


先不管发动机的大小。你觉得ARJ21现在的发动机在外壳尺过不变的情况下放得到机翼下吗?如果再加上发动机挂梁呢?

如果选用翼下吊挂发动机方案,ARJ21的机翼就不这样设计了,肯定有空间啊
在某些人的眼里,国产的就要包括上面的每一个螺丝和弹簧片都要用国产的,否则不是国产的
23# 六翼炽天使

要考虑很多东西.比如.材料.结构.重量.等等一大堆东西.在权横利弊之后的选择是ARJ21现在的尾吊布局,那么设计的人就有他的理由.也就是说.采用翼吊的布局付出的代价也许要高出尾吊.或者翼吊的风险高于尾吊.要知道,ARJ21是第一架要成型的客机.必然要选择稳妥的方案。
25# phylly


youMD-90  md-82  DE资料 啊  不思进取啊
24# 不管372时1


起码  关键的部件和 设备自己造啊 Arj21除了外壳外是自己造的   发动机  电子设备 是国外的啊
这个,让定远问下周副总师吧。
土鳖山寨世界上最畅销的CRJ系列。
满塞满塞满满塞
先说一下尾吊有什么坏处?为什么一定要翼吊?就为了和MD90不一样?就因为大国的飞机就是翼吊?什么逻辑。E-170/190是100座的飞机,比ARJ大多了
ARJ肯定是和MD-82有些渊源地;P
phylly 发表于 2009-5-23 17:30


如果用翼吊,机翼会加大上反角,另外,起落架会高一点,肯定能放下。

所以,翼吊由于起落架的原因,肯定要贵那么一点点。

以后就看苏霍伊和中航了,苏霍伊的ssj-100比我们的arj试飞还早一点,这两个飞机以后的市场对比,就会验证翼吊和尾吊,在支线客机中那个更适用了。

拭目以待!
这个问题还真要问问:单发的情况下,翼吊与尾吊那个稳定性更好?
翼下吊挂发动机更适合民用,尾吊方案相比翼吊则有一个优势就是更适合改装军用特种机。ARJ-21是一种很重要的平台。也是一般民用客机中“机动性”最好的一种。
朱磊 发表于 2009-5-23 23:38
那为什么,主流的军机平台都是下挂呢?
ARJ-21本来就脱胎于MD的设计,尾发当然承袭了
9# 东方飞蒜


翼吊还影响机翼的气动性能!
各有利弊!
32# 秦龙八部


人家的客舱不咱们的还宽敞!
27# 六翼炽天使


波音飞机还全球采购!
22# phylly


起落架可以做的短一点!
18# phylly


这个好像是装56发动机的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