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个问题,张灵甫的整编74师怎么那么快就挂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8:58:31
以前看过类似的介绍,但是有点忘记了!很疑惑,这个张灵甫这么强悍怎么就挂掉了?难道又是坛子里说的TG安插的内线在里面里应外合???

      


      整编74师----国民党军中的“王牌”战场劲旅,成军于抗战之际,与凶悍无比、骄横一时的侵华日寇浴血奋战,颇多建树,屡立战功,颇为蒋介石所倚重。以前看过类似的介绍,但是有点忘记了!很疑惑,这个张灵甫这么强悍怎么就挂掉了?难道又是坛子里说的TG安插的内线在里面里应外合???

      


      整编74师----国民党军中的“王牌”战场劲旅,成军于抗战之际,与凶悍无比、骄横一时的侵华日寇浴血奋战,颇多建树,屡立战功,颇为蒋介石所倚重。
他不挂围着他的TG部队就要挂了。
老张当时设想的是以他作饵,吸引TG部队,再由国军反包围。
可惜,他把自己想得强悍了一点点,把TG想得弱了一点点,把国军的“友军有难,不动如山”传统想得弱了一点点,全部都只是一点点,就这些一点点加起来要了他的命。
你把一个师那么多的人放在石头山上,没水没给养,一炮下去光碎石就能砸死人看看挂不挂
他在包围圈里等着友军反包围好打个中心开花,所以在能突围的时候没有突围。可是国民党军队要是能有这等配合和团结作战能力,共产党老早在江西就被剿灭了。
黑疯寨主 发表于 2009-5-14 22:43


兄弟,你的这个“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概括的太精辟了!可惜了个人才!
我是菜鸟 发表于 2009-5-15 02:46


就这智商,咋想的啊,不会找个别的地方啊~非放石头山上!
xuansu 发表于 2009-5-15 04:27


他是老将的红人,估计没有人敢不听他的,结果…………
2# 黑疯寨主
精P.
原因很多的
你可以把张灵甫想成《潜伏》里的李涯
就怕猪一样的战友啊
新5、新6也是莫名其妙的挂了,看TG的战史也是如是说,没一只部队敢说是他搞定的,每个部队都有一口,莫非林彪是天才????还是军长自己代散了?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是 关键 ,
民心所向焉能不挂。
其他都是次要的。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是关键。
遇见更牛的啦
2楼的牛人!~
《命运》,贝多芬如是说。
打到第三天就弹尽水绝了,不过如果张灵甫幸免于难,74师还是有可能卷土重来
兵都打光了,剩下光棍司令有何用呢。
当时包围74师的TG有五六个纵队,而在外围有国军的十几个整编师(那时国军的一个整编师人数不比TG一个纵队少)。如果国军真齐心协力的话,就该TG的这五六个纵队全军覆没了)
即便如此,在74师弹药耗光前TG仍无法拿下74师
黑疯寨主 发表于 2009-5-14 22:43
太精辟了:D :D
其实也不能完全说不动如山
当时有一个师在练习往返跑,还有一个师派了一个侦察连围观:D{:2_70:}
20# Kuraki

看了直接死因是弹药耗光。
灵甫兄,党国的人才啊
公认TG两大战将,彪哥和裕哥,与见其一可以说棋逢对手,74  新5 新6就毁他们手上了
张以为别人能“见义勇为”,没想到他们都当了围观群众。
25# hedongli321

围观党渊源流长啊。
转进收缩其疾如风,出击包抄其徐如林,鱼肉百姓侵略如火,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楼上的深得风林火山之精髓啊
如果都齐心的化,鬼子也入不了关了
虽然灵浦兄挂了,不过李幼斌很好的诠释了他的光辉形象,可以瞑目了
他的气数尽了,该他死了。
Kuraki 发表于 2009-5-15 23:48

华野5、6个纵队的火力也抵不上人家一个整74师啊。
这么多TG包围了人家,不死才怪了~~~
黄百韬是有点想救他的,但态度不是很坚决。
李天霞是围观党的前辈精英,围观起来堪称行家里手。李前辈派出一个侦察连得庞大阵容带上电子设备在不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参与围观,开创了我国电子资讯战的先河。。。{:2_65:}
我是菜鸟 发表于 2009-5-15 02:46
不说他老人家把炮放送给TG打自己,就是轻敌冒进、绝地固守 这两条哪个不是兵家大忌?这还只是47年初的TG,要是再过1年...


转帖一下,47年2月大战前的华东野战军的实力(需要从三野部队中挑出来华东野战军的部分):
1纵:1947年2月成立,共2.3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0军,共3.2万人。

2纵:1945年10月组建新四军第2纵队,共2.4万人,1946年1月,改称为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1945年11月,以新四军第4师第11、第12旅为基础,在淮北组成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共1万人。1947年2月,第2、第9纵队在山东省郯城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共2.9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1军,共3.6万人。

3纵: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第8师与滨海警备旅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下辖2个师共2.5万余人。3月23日,鲁南军区第10师归第3纵队建制,改称第7师。1949年2月整编为第22军,共3.2万人。

4纵:1946年5月,新四军第8纵队于苏中如皋地区整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1师,粟裕任师长兼政治委员,下辖第1、第2、第3 旅,共1.6万余人。1947年1月下旬,第1师于山东临沂县大官庄地区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全纵队共3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3军,共3.5万余人。

6纵:该纵队是由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苏中军区独立旅和新四军第7师第20旅大部合编组成的华中野战军第6师发展而来的。1945年11月,新四军苏浙军第1纵队改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共1.1万人。1946年5月,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与苏中军区独立旅合编,组成华中野战军第6师,共1.4万人。1947年2月上旬,华中野战军第6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共计3.5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4军,共3.6万人。

7纵:该纵队是由新四军第3支队等部发展演变而来的。1941年5月,新四军第3支队挺进团、无为抗日游击队和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部分部队合编为新四军第7师。1945年10月,第7师辖第19、第20、第21 旅近2万人开赴鲁西南。1946年1月,新四军第7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7师。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第7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共计2.5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5军,共3万人。

8纵:该纵队是由八路军山东军区所属鲁中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统一整编为华东野战军,鲁中军区主力部队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共3.3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6军,共3.2万人。

9纵: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地区几支武装发展起来的。1947年1月,第5、第6师、警备第3旅依次改称第25、第26、第27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共3.1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7军,共3.5万人。

10纵: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军区所属渤海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7年2月,渤海军区第7、第11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共1.6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8军,共3.4万人。

11纵: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苏中军区的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5年11月,新四军苏中军区第1、第2军分区所属第55、第57、第59、第61、第63团组成第7纵队,隶属于华中野战军。1947年1月下旬,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仍兼苏中军区,下辖第31旅和第10纵队调来之第87、第89团,及第1、第2、第9军分区,共3.1万余人。1949年整编为第29军,共3.3万人。

12纵:该纵队是由新四军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6年春,新四军第2师第6旅部北撤江苏淮安,与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合并,兼理第5军分区工作。5月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部队及盐城起义的赵云祥部合编成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辖6个团。1947年2月,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仍兼苏北军区。下辖第34、第35旅和第5、第6、第11军分区,共5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30军,共2.4万人。

13纵:该纵队是由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军区所属胶东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7年8月下旬,胶东军区第5、第6、第7师合编组成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共2.3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31军,共3.2万人。

渤海纵队:1947年9月30日,华东军区将所属渤海军区部队改编为渤海纵队,共1.3万人。1949年2月,渤海纵队与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59军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共2万人。

鲁中南纵队:1948年7月,华东军区将鲁中南军区各分区基干团组成华东野战军鲁中南纵队,下辖2个师共6个团1.4 万人。1949年2月,该纵队与济南起义的国民党吴化文部改编的第35军合编为第35军,全军2.2万人。

转帖一下,47年2月大战前的华东野战军的实力(需要从三野部队中挑出来华东野战军的部分):
1纵:1947年2月成立,共2.3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0军,共3.2万人。

2纵:1945年10月组建新四军第2纵队,共2.4万人,1946年1月,改称为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1945年11月,以新四军第4师第11、第12旅为基础,在淮北组成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共1万人。1947年2月,第2、第9纵队在山东省郯城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共2.9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1军,共3.6万人。

3纵: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第8师与滨海警备旅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下辖2个师共2.5万余人。3月23日,鲁南军区第10师归第3纵队建制,改称第7师。1949年2月整编为第22军,共3.2万人。

4纵:1946年5月,新四军第8纵队于苏中如皋地区整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1师,粟裕任师长兼政治委员,下辖第1、第2、第3 旅,共1.6万余人。1947年1月下旬,第1师于山东临沂县大官庄地区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全纵队共3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3军,共3.5万余人。

6纵:该纵队是由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苏中军区独立旅和新四军第7师第20旅大部合编组成的华中野战军第6师发展而来的。1945年11月,新四军苏浙军第1纵队改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共1.1万人。1946年5月,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与苏中军区独立旅合编,组成华中野战军第6师,共1.4万人。1947年2月上旬,华中野战军第6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共计3.5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4军,共3.6万人。

7纵:该纵队是由新四军第3支队等部发展演变而来的。1941年5月,新四军第3支队挺进团、无为抗日游击队和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部分部队合编为新四军第7师。1945年10月,第7师辖第19、第20、第21 旅近2万人开赴鲁西南。1946年1月,新四军第7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7师。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第7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共计2.5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5军,共3万人。

8纵:该纵队是由八路军山东军区所属鲁中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统一整编为华东野战军,鲁中军区主力部队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共3.3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6军,共3.2万人。

9纵: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地区几支武装发展起来的。1947年1月,第5、第6师、警备第3旅依次改称第25、第26、第27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共3.1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7军,共3.5万人。

10纵: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军区所属渤海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7年2月,渤海军区第7、第11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共1.6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8军,共3.4万人。

11纵: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苏中军区的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5年11月,新四军苏中军区第1、第2军分区所属第55、第57、第59、第61、第63团组成第7纵队,隶属于华中野战军。1947年1月下旬,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仍兼苏中军区,下辖第31旅和第10纵队调来之第87、第89团,及第1、第2、第9军分区,共3.1万余人。1949年整编为第29军,共3.3万人。

12纵:该纵队是由新四军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6年春,新四军第2师第6旅部北撤江苏淮安,与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合并,兼理第5军分区工作。5月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部队及盐城起义的赵云祥部合编成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辖6个团。1947年2月,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仍兼苏北军区。下辖第34、第35旅和第5、第6、第11军分区,共5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30军,共2.4万人。

13纵:该纵队是由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军区所属胶东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7年8月下旬,胶东军区第5、第6、第7师合编组成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共2.3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31军,共3.2万人。

渤海纵队:1947年9月30日,华东军区将所属渤海军区部队改编为渤海纵队,共1.3万人。1949年2月,渤海纵队与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59军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共2万人。

鲁中南纵队:1948年7月,华东军区将鲁中南军区各分区基干团组成华东野战军鲁中南纵队,下辖2个师共6个团1.4 万人。1949年2月,该纵队与济南起义的国民党吴化文部改编的第35军合编为第35军,全军2.2万人。
liii007 发表于 2009-5-18 13:07

有道理。
本来他的算盘就打错了,自寻死路,最要命的是张灵甫一向骄纵,刚好又跟那个李天霞结下了梁子,而李天霞、黄伯韬还就真是坚决贯彻了国军的“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十七郎 发表于 2009-5-18 12:39
还有那句: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我就是对李天霞部的做为感觉非常的诧异,这一仗即使打赢,得罪的也是先总统的天子门生啊!难道两人有杀母的仇啊!当时设想,如果李天霞部只要能拉一把,孟良崮战役仍然只是伤其十指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