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全岛通用汉语拼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51:58
◆李振广
    4月1日,台湾行政主管部门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台湾各县市、368个乡镇市区完成汉语拼音正名,重点整治台湾地名拼音标注的混乱现象。从这一天起,台湾各地使用不同的拼音系统、用五花八门的拼音标注路名和地标的做法将被终止。
   
台湾的拼音乱象
    不到台湾各地走一走,很难想象台湾拼音使用混乱到什么程度。
    近年来,在台湾存在和使用着三大拼音标注系统,一个是“通用拼音”,一个是汉语拼音,还有一个就是曾经一度流行的韦氏拼音。早期,台湾一直沿用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的注音符号。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使用,注音符号越来越不适应沟通与交流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台湾当局曾拟采用大陆使用多年的汉语拼音,但因民进党的反对而搁浅。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宣布以台湾当地研制的“通用拼音”取代联合国公认、国际标准都认可的汉语拼音方案,遭到早已采用汉语拼音的台北市等县市的反对。从此,台湾就存在着不同的拼音系统。
    目前在台湾,不同的县市、街道、社区,路街、地名及护照人名,同一个汉字出现许多不同的拼音版本。例如,在百家姓中,“周”字拼做Chou,“萧”拼做Shiau,“郑”拼做Cheng,“张”拼做Chang,“通用拼音”的拼写则为Jhang,“蔡”拼做Tsai,“谢”拼做Hsieh,“何”拼做Ho。显然,与大陆常用的汉语拼音的拼写大相径庭。台湾不少地名有三个拼音写法,像在台北以“忠孝”命名的街道便有Chunghsiao,Zhongxiao和Jhongsiao三个拼音。
    虽然汉语拼音和“通用拼音”都使用罗马字母的拼音系统,两者之间只有三个音的不同,使用的符号差异仅为15%,但是少数几个符号的不同,却带来几何级数的差异。台湾长庚大学教授李仁圆通过词库所作的统计显示,10万个词语中就会造成48%的拼写形式差异,并最终导致近半数汉语词汇的拼写音节不同。
    由于拼音系统的不统一,台湾民众在使用过程中更是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现象。笔者在与台湾各界人士的接触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个学校学生、老师的名片上使用的拼音系统是不同的。同样是台湾大学,国发所学生的名片上用汉语拼音,而政治学所学生使用“通用拼音”。同是一个系的老师,由于年龄不同、籍贯或经历不同,有的人名片用“通用拼音”、有的则用汉语拼音。甚至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县市,也使用不同的拼音系统。不同学校学生的差异就更大了。在我接触到的有限案例中,同样是从事大陆和两岸关系研究的研究生,台湾大学的研究生用汉语拼音,而淡江大学大陆所研究生则用“通用拼音”。好在大家的名字都是汉字一目了然,对于大陆人来说虽感困惑,但问题不大,但如果是一个不认识汉字的外国人想通过拼音来认识和读这些人的名字,可能就会坠入五里云雾之中,张冠李戴不可避免。
    在台湾因各地使用不同的拼音系统而造成的最大不便和困惑的,是地名地标的标注太乱,让人无所适从。例如,紧邻台北市的台北县有个地方叫新店,“通用拼音”是SinDi-an,而台北市是用汉语拼音XinDian。为了方便在台北的外国人辨认道路和方向,台北市交通局特地在台北市和台北县交界处相关指示牌上在标注汉字、汉语拼音的同时,在括号内加注“通用拼音”,以避免通过此处的老外搞不明白,稀里糊涂走错路。
    现在,台北市和台湾许多地方的街道和城镇名称都有两种不同的拼法。例如,民权路有“Minquan Road”和“Minchuan Road”两种不同拼法,滨江路则有“Binjiang Street”和“PinChiang Street”两种拼法。大陆送给台湾的大熊猫团团、圆圆所在台北木栅动物园,“木栅”的拼音,汉语拼音是Muzha,但是“通用拼音”则是Mujha。
    台北毕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相对而言情况还算好得多。如果到周边县市,尤其是那些特意用闽南语拼写的地名和路牌标志,按照拼音去念,和普通话地名的念法有着天壤之别。一般非本地人只听拼音根本不可能弄清楚是什么意思。
    “通用拼音”虽然号称通用,实际上并不通用。很多外国游客在台湾地区旅游时,都会被“通用拼音”的路标搞混。而想要通过计算机查找有关资料,如果是输入“通用拼音”却基本上什么也查不到,所以外地游客很可能会被这些并不统一的拼音折腾得“找不着北”。
   
统一使用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在台湾的推广普及,除了可以消除上述的混乱现象外,也会带来一系列明显的效果,有力地促进台湾和外部世界的交流,使外部世界能更方便地了解和认识台湾。
    台湾有许多学者用英文在国际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或出版著作。作者也往往使用拼音来标注其姓名。许多大陆读者在阅读台湾学者以英文形式发表的文章时,基本没有任何理解障碍,但在辨认作者用“通用拼音”拼写的姓名时则往往大费周折。毕竟大陆学者和学生基本不认识通用拼音,很难正确进行识读,许多人读完文章也不知道作者到底是谁。一旦汉语拼音普及,这种困惑会大大减少。
    随着中外学术交流日益密切,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全世界都开始重视汉语。拼音是幼儿教育以及推广汉语不可或缺的工具。现在西方人大多是借助大陆的师资、教材、汉语拼音来学习中文。台湾推广汉语拼音将有助于台湾在对外汉语传播中跟上时代潮。另外,现在已经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汉语拼音全球都在使用,也获得ISO国际认证,本身也是一种中文输入法。汉语拼音推广后,台湾学生到欧美等地留学时就不必专门携带有台湾专用拼音输入法的电脑走南闯北,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汉语拼音输入法在电脑上进行工作、学习和研究。
    台湾推广汉语拼音后对于两岸文化交流也有着促进作用。当前,随着两岸三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年轻的家长看到台湾书店里各种情文并茂、装帧精美、风格迥异的儿童启蒙图书,爱不释手。如果这些图书都是汉语拼音标注的识字读物,大陆的家长就可以直接买回来,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另外,对于在大陆的百万台商而言,其子女无论在大陆上学还是在台湾上学,也将不存在拼音问题上的障碍,不再有汉语拼音与“通用拼音”都得学,增加课业负担的问题。当两岸的孩子们可以毫不费力地互相欣赏对岸的儿童图书,增长见识的时候,对于两岸而言,其意义将不言而喻。(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所长)
    摘自《环球》2009年第7期◆李振广
    4月1日,台湾行政主管部门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台湾各县市、368个乡镇市区完成汉语拼音正名,重点整治台湾地名拼音标注的混乱现象。从这一天起,台湾各地使用不同的拼音系统、用五花八门的拼音标注路名和地标的做法将被终止。
   
台湾的拼音乱象
    不到台湾各地走一走,很难想象台湾拼音使用混乱到什么程度。
    近年来,在台湾存在和使用着三大拼音标注系统,一个是“通用拼音”,一个是汉语拼音,还有一个就是曾经一度流行的韦氏拼音。早期,台湾一直沿用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的注音符号。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使用,注音符号越来越不适应沟通与交流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台湾当局曾拟采用大陆使用多年的汉语拼音,但因民进党的反对而搁浅。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宣布以台湾当地研制的“通用拼音”取代联合国公认、国际标准都认可的汉语拼音方案,遭到早已采用汉语拼音的台北市等县市的反对。从此,台湾就存在着不同的拼音系统。
    目前在台湾,不同的县市、街道、社区,路街、地名及护照人名,同一个汉字出现许多不同的拼音版本。例如,在百家姓中,“周”字拼做Chou,“萧”拼做Shiau,“郑”拼做Cheng,“张”拼做Chang,“通用拼音”的拼写则为Jhang,“蔡”拼做Tsai,“谢”拼做Hsieh,“何”拼做Ho。显然,与大陆常用的汉语拼音的拼写大相径庭。台湾不少地名有三个拼音写法,像在台北以“忠孝”命名的街道便有Chunghsiao,Zhongxiao和Jhongsiao三个拼音。
    虽然汉语拼音和“通用拼音”都使用罗马字母的拼音系统,两者之间只有三个音的不同,使用的符号差异仅为15%,但是少数几个符号的不同,却带来几何级数的差异。台湾长庚大学教授李仁圆通过词库所作的统计显示,10万个词语中就会造成48%的拼写形式差异,并最终导致近半数汉语词汇的拼写音节不同。
    由于拼音系统的不统一,台湾民众在使用过程中更是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现象。笔者在与台湾各界人士的接触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个学校学生、老师的名片上使用的拼音系统是不同的。同样是台湾大学,国发所学生的名片上用汉语拼音,而政治学所学生使用“通用拼音”。同是一个系的老师,由于年龄不同、籍贯或经历不同,有的人名片用“通用拼音”、有的则用汉语拼音。甚至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县市,也使用不同的拼音系统。不同学校学生的差异就更大了。在我接触到的有限案例中,同样是从事大陆和两岸关系研究的研究生,台湾大学的研究生用汉语拼音,而淡江大学大陆所研究生则用“通用拼音”。好在大家的名字都是汉字一目了然,对于大陆人来说虽感困惑,但问题不大,但如果是一个不认识汉字的外国人想通过拼音来认识和读这些人的名字,可能就会坠入五里云雾之中,张冠李戴不可避免。
    在台湾因各地使用不同的拼音系统而造成的最大不便和困惑的,是地名地标的标注太乱,让人无所适从。例如,紧邻台北市的台北县有个地方叫新店,“通用拼音”是SinDi-an,而台北市是用汉语拼音XinDian。为了方便在台北的外国人辨认道路和方向,台北市交通局特地在台北市和台北县交界处相关指示牌上在标注汉字、汉语拼音的同时,在括号内加注“通用拼音”,以避免通过此处的老外搞不明白,稀里糊涂走错路。
    现在,台北市和台湾许多地方的街道和城镇名称都有两种不同的拼法。例如,民权路有“Minquan Road”和“Minchuan Road”两种不同拼法,滨江路则有“Binjiang Street”和“PinChiang Street”两种拼法。大陆送给台湾的大熊猫团团、圆圆所在台北木栅动物园,“木栅”的拼音,汉语拼音是Muzha,但是“通用拼音”则是Mujha。
    台北毕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相对而言情况还算好得多。如果到周边县市,尤其是那些特意用闽南语拼写的地名和路牌标志,按照拼音去念,和普通话地名的念法有着天壤之别。一般非本地人只听拼音根本不可能弄清楚是什么意思。
    “通用拼音”虽然号称通用,实际上并不通用。很多外国游客在台湾地区旅游时,都会被“通用拼音”的路标搞混。而想要通过计算机查找有关资料,如果是输入“通用拼音”却基本上什么也查不到,所以外地游客很可能会被这些并不统一的拼音折腾得“找不着北”。
   
统一使用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在台湾的推广普及,除了可以消除上述的混乱现象外,也会带来一系列明显的效果,有力地促进台湾和外部世界的交流,使外部世界能更方便地了解和认识台湾。
    台湾有许多学者用英文在国际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或出版著作。作者也往往使用拼音来标注其姓名。许多大陆读者在阅读台湾学者以英文形式发表的文章时,基本没有任何理解障碍,但在辨认作者用“通用拼音”拼写的姓名时则往往大费周折。毕竟大陆学者和学生基本不认识通用拼音,很难正确进行识读,许多人读完文章也不知道作者到底是谁。一旦汉语拼音普及,这种困惑会大大减少。
    随着中外学术交流日益密切,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全世界都开始重视汉语。拼音是幼儿教育以及推广汉语不可或缺的工具。现在西方人大多是借助大陆的师资、教材、汉语拼音来学习中文。台湾推广汉语拼音将有助于台湾在对外汉语传播中跟上时代潮。另外,现在已经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汉语拼音全球都在使用,也获得ISO国际认证,本身也是一种中文输入法。汉语拼音推广后,台湾学生到欧美等地留学时就不必专门携带有台湾专用拼音输入法的电脑走南闯北,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汉语拼音输入法在电脑上进行工作、学习和研究。
    台湾推广汉语拼音后对于两岸文化交流也有着促进作用。当前,随着两岸三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年轻的家长看到台湾书店里各种情文并茂、装帧精美、风格迥异的儿童启蒙图书,爱不释手。如果这些图书都是汉语拼音标注的识字读物,大陆的家长就可以直接买回来,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另外,对于在大陆的百万台商而言,其子女无论在大陆上学还是在台湾上学,也将不存在拼音问题上的障碍,不再有汉语拼音与“通用拼音”都得学,增加课业负担的问题。当两岸的孩子们可以毫不费力地互相欣赏对岸的儿童图书,增长见识的时候,对于两岸而言,其意义将不言而喻。(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所长)
    摘自《环球》2009年第7期
文化上的融合才是长远悠久深沉有力的影响。
这个是好消息啊,,
方便台湾交流
这个是国民党做的好事,要大大的表扬
我看见台湾人手机上输入法都是用那个那个注音符号的,有点像日语的假名那种。
注音符号是他们的汉语拼音,从小学就开始学,  通用拼音是习惯用法,非教科书标准
008love 发表于 2009-4-16 15:59

你以为人家这么做是因为什么?
人家出于自己利益而去做的事情,大陆犯什么贱?
还表扬呢,被人家说自作多情会很爽?
和还读han 还是he
就剩港台了。。东南亚早就跟大陆一样了。。
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啊{:3_94:}
方便交流。。。
矫若游龙 发表于 2009-4-16 07:27 PM
HAN据说是老北京话
那种符号注音,是不利于键盘输入的
朝台湾寄东西,拼音很晕的说。
民进党又会跳出来的
radial 发表于 2009-4-16 18:05
没错,这个是国民党为了自己的利益做的。但国民党不做,到时台湾回来以后一样要做,如果是武统的话搞不好抵触情绪还很高。所以,我这么说是出于我们自己的利益。如果国民党不做,民进党做,我一样叫好
"和"从不读han

"还"可以读hai与han

是"还"字

以前的新华字典上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