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殇----中国单采浆危机不完全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3:35:24
转自高耀洁博客

莫将阿胶往此倾,此中天意甚难明

                           

                                              上海复旦大学  高燕宁教授    综述



    中国是肝炎大国。能使我们成为肝炎大国的东西,也能使我们成为艾滋大国。中国艾滋病的最大特色,莫过于此。



一、血浆经济

      血液是“生命之河”。血浆经济就是在生命之河中弄潮和化生商品。生产血制品最主要的起始原料是人血。

    血制品生产始于上世纪40年代,国内为60年代,但当时6大生物制品所和1家输血研究所白蛋白总产量不过1.2吨。70年代靠进口。80年血制品产业化起步,随着工艺改进成了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行业,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纷纷建血站,各地以血站为基地的血制品厂如雨后春笋,至90年有50多家,95年为61家。

    在“大干快上”中,我国血制品企业设计规模超常规攀升,但实际投浆量却“跟不上形势要求”。以36家通过GMP认证的企业为例,设计年处理血浆7800吨,但2000年实际投浆3000吨 (白坚石,2002);2002年投浆3800吨,其中投浆200-300吨只有5家,100-200吨有10家企业,余21家在100吨以下,占58.4%(孙凡忠,2005)。也就是说,即使到了“关停并转,一切步入正轨”后的2002年,实际投浆量也只有设计水平的一半,而企业众多。

    因此,国内血制品企业间展开了最残酷的浆源竞争。伴随“血制品热”,原浆供应量超越其潜在增长能力,使血源市场出现了“一紧”“一热”“一乱”的局面。“一紧”指原浆供需紧张,厂家争原料、争市场致供需矛盾突出,血液成本增至120-150元/(400ml)人份。国有大型血制品企业在购浆时处于劣势,所引进的血制品生产线投料量锐减,产量仅完成年设计能力的1/5,因白蛋白减产使95年产值比94减少近7000万元。约1/3停产或半停产。“一热”是有些地区和单位将单采浆站视为“经济实体”而竞相争办。“一乱”是血源市场混乱,血浆质量失控,白蛋白质量参差不齐。国家虽明文严禁不顾血液质量,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倒买倒卖血液和商业化的采供血自由竞争,但这种混乱无序最终导致供浆者健康的严重损害。(邢大立,1998)(程夷,2001)。有些厂家不惜用购进低价劣质原料等违法手段来取得生产成本优势(王克义,2000)。

    由于发展过快和政策滞后,部分地区机构设置与管理失控,血源与血液质量混乱。有的把血站视为生财之道的“三产”,医院、红会、防疫、卫生院、部队、武装部、公安、厂矿、学校、公司、供销社和个人违背“三统一”原则竟相争办。在技术、设备、房屋条件不具备,医疗用血任务与采、供血能力不相匹配的情况下,与国家采供血机构争血源、争采血、争供血,利用地区差价搞血液长途贩运。所采血液质量低,交叉感染机率大。(杨东明,1993)

某村李支书为率村民致富,邀请血头将血站开到家里,夜以继日采血,使全村一百多人感染HIV,自己和六兄弟无一幸免。(张可,2004)转自高耀洁博客

莫将阿胶往此倾,此中天意甚难明

                           

                                              上海复旦大学  高燕宁教授    综述



    中国是肝炎大国。能使我们成为肝炎大国的东西,也能使我们成为艾滋大国。中国艾滋病的最大特色,莫过于此。



一、血浆经济

      血液是“生命之河”。血浆经济就是在生命之河中弄潮和化生商品。生产血制品最主要的起始原料是人血。

    血制品生产始于上世纪40年代,国内为60年代,但当时6大生物制品所和1家输血研究所白蛋白总产量不过1.2吨。70年代靠进口。80年血制品产业化起步,随着工艺改进成了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行业,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纷纷建血站,各地以血站为基地的血制品厂如雨后春笋,至90年有50多家,95年为61家。

    在“大干快上”中,我国血制品企业设计规模超常规攀升,但实际投浆量却“跟不上形势要求”。以36家通过GMP认证的企业为例,设计年处理血浆7800吨,但2000年实际投浆3000吨 (白坚石,2002);2002年投浆3800吨,其中投浆200-300吨只有5家,100-200吨有10家企业,余21家在100吨以下,占58.4%(孙凡忠,2005)。也就是说,即使到了“关停并转,一切步入正轨”后的2002年,实际投浆量也只有设计水平的一半,而企业众多。

    因此,国内血制品企业间展开了最残酷的浆源竞争。伴随“血制品热”,原浆供应量超越其潜在增长能力,使血源市场出现了“一紧”“一热”“一乱”的局面。“一紧”指原浆供需紧张,厂家争原料、争市场致供需矛盾突出,血液成本增至120-150元/(400ml)人份。国有大型血制品企业在购浆时处于劣势,所引进的血制品生产线投料量锐减,产量仅完成年设计能力的1/5,因白蛋白减产使95年产值比94减少近7000万元。约1/3停产或半停产。“一热”是有些地区和单位将单采浆站视为“经济实体”而竞相争办。“一乱”是血源市场混乱,血浆质量失控,白蛋白质量参差不齐。国家虽明文严禁不顾血液质量,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倒买倒卖血液和商业化的采供血自由竞争,但这种混乱无序最终导致供浆者健康的严重损害。(邢大立,1998)(程夷,2001)。有些厂家不惜用购进低价劣质原料等违法手段来取得生产成本优势(王克义,2000)。

    由于发展过快和政策滞后,部分地区机构设置与管理失控,血源与血液质量混乱。有的把血站视为生财之道的“三产”,医院、红会、防疫、卫生院、部队、武装部、公安、厂矿、学校、公司、供销社和个人违背“三统一”原则竟相争办。在技术、设备、房屋条件不具备,医疗用血任务与采、供血能力不相匹配的情况下,与国家采供血机构争血源、争采血、争供血,利用地区差价搞血液长途贩运。所采血液质量低,交叉感染机率大。(杨东明,1993)

某村李支书为率村民致富,邀请血头将血站开到家里,夜以继日采血,使全村一百多人感染HIV,自己和六兄弟无一幸免。(张可,2004)
二、单采血浆

50年代初,医院血源靠“自采自供”,而卖血者以此谋生,曰“有偿献血”,即卖血。在发生丙肝流行的河北赵县城郎村(张世勇,2000)和发生艾滋流行的河南上蔡县ZY(程华,2004)或WL等村,早在60年代初就有人到县医院卖血了。卖血者家境贫寒,以18-40岁的农民为主。国内近半个世纪的血源多靠他们提供。当时卖的是全血, 用于输血,年均采血5-10次,间隔多在一个月以下,间隔一周者可占1/10。多数人献血后休息不足一天,第二天照常参加务农,所得补助仅1/3用于生活开销,其它用于购置生产资料。约1/7跨地流动,频繁售血。(刘洪莉,1998)(周慧盈,2002)(张鲁平,1999)卖血者从未考虑过钱和身体孰轻孰重(李倩,2003)。他们的故事由《许三观卖血记》(余华,1998)可见一斑。



那老头说:“你先把力气卖掉,又把热气也卖掉,剩下的只有命了,你要是再卖血,你就是卖命了。”
  “就是把命卖掉了,我也要去卖血。”
  许三观对老头说:“我儿子得了肝炎,在上海的医院里,我要是歇上几个月再卖血,我儿子就没钱治病了……”



2.1单采浆者

我15岁开始卖血,那时刚初中毕业,很想要一辆自行车……第一次卖血时感到很害怕,以后就不怎么怕了。开始是一个月卖一次,每次400毫升,45元。卖了几十次以后,查出丙肝,不能在当地再卖了。1995年我去河南卖血,卖了十多次……(个案访谈/夏国美,2002)

新一代献血员可卖血浆,主要用于生产。调查显示, 献血员在两年内最多献血可达几百次,最少一两次,平均100次左右。(张可,2004)对驻马店血站1000名个体献血者的访谈显示,90%渴望献血(频采挣钱,把自己的血液当作商品向外倾销,忽略其社会意义的高尚),76%害羞自卑(自觉低人一等,又害怕卖血伤元气,隐瞒地址,更名改姓,要求保密,不愿分开身份),72%感到紧张(敏感,怕痛,怕见血,晕针,女性多见),70%有焦虑(怀疑,急躁,多问),3%有自恃心理(自认身体好素质高,满不在乎,频繁献血,以此为生,在外流浪,不愿回家,均为男性)。(关瑞,1994)山西职业献血员心理压力大,多隐蔽生活, 常年外出,拒绝调查,3/14跨省流动,多数人既卖血浆又卖全血(张华林,1997)(刘中夫,2000)。陕西商洛献血员中既卖血浆又卖全血者占 44.2%,可见这些人卖血无选择性,看见什么就卖什么,因肩负养老扶幼重任,为增收而频采(吴谦,2002),有大量饮水现象(杨明,2003)。一方面,自己的血成了别人的生产原料;另一方面,仍有不少人却在廉价倾销自己体内的产品。

河南小李庄某村民为给孩子治病筹集钱,一次采血2700ml,当场晕厥,经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张可,2004)

……此后,莫新安开始在大大小小的血站卖血,直到他的一个朋友在卖血时,一周内连续抽数十次,体内血液被抽干而死掉……(喻尘,2005)

卖血者一般每次抽800毫升血,(还输后)挣 40-50元。(邵燕祥,2005)但一些血站常常超量采集,每次采(浆)800甚至1000-1500毫升。(张可,2004)1998-1999年,山西三个地下采浆点被查处时,有74人正在那连续采浆,其中两个点是每人每天至少采3袋血浆(1200毫升),最多6袋,另一个点是每人采2000毫升/ 天,连采5-6天,休息两天再继续采,2-3月轮换一批供浆员。(刘中夫,2000)下一个案(夏国美,2002),别梦依稀:

我从82年就开始在四川境内卖血,92年到河南焦作卖,卖了12次以后查出有丙肝,就卖不出去了……到了95年,我听说河南谁都可以卖血,于是就带着儿子去南阳,在市郊20多里一个村庄卖了2次血,正好碰上派出所抓人,被没收了70元卖血钱。我当时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了,左说右说,他们放我时才给10元钱。我就用这10元钱,带着儿子赶车到了市区,在另外一个地方卖了一次血,得了45元。但这次卖完血以后,身体开始发冷发热……呆了20多天以后,我又到郑州卖了5次,地点在一个学校后面,只管吃饭记账,没给钱。后来,我看到一个湖北人抽血时死了,被仍在沟里,很害怕,就混车逃回来了。当时,在南阳有几十个地下血站,每个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在卖血,除了四川人,我碰到过湖北人、湖南人、安徽人。有的人血抽不出来,就倒挂在梁上抽。

很多人只要见到针头,不管自己刚抽过血不久,卷起衣袖就再抽。抽完觉得头晕,让血头和手下人拎起双脚头朝下抖抖,让脚上的血流到头上,这叫“倒倒”。倒完后人不晕了,只是腿发软,但却笑到:“经历半辈子的事了,还怕流这点血?”

——《丁庄梦》(阎连科,2006)引自(寒山,2006)

2.2单采浆术

单采血浆还输血细胞术是一种成分采血技术,包括将供血者的全血采出,通过离心分离其血浆,再将血细胞还输给供血者的过程(陈素良,1995),是一种安全、对健康没有损害的技术(张可摘自《献血证》中的“献血志愿书”)

“单采浆是……将血浆卖给生物制品公司制成白蛋白、球蛋白、血小板、第八因子等”(张可,2004),因血浆蛋白恢复较快,1-2周后可再次献浆,提高频率,扩大血源,降低成本,是献血技术重大革新,值得推广。(陈素良,1995)想当年,我国自开展单采浆以来,(一举)扭转了长期血源不足和血浆成本过高的困难局面(汪学纯,1989)。
(三)

2.3单采浆站

“大概是92年前后吧,我们县光我知道的就有卫生局和县医院两个血站了。当时办血站至少有地区一级许可证。”县医院血站最早,承包给薛某,院长跟莫新安是邻居,让他去维持秩序。“每天七八百甚至上千人。来的大都是睢县、太康、通许、尉氏人,还有辽宁的,人多得乱哄哄的,最多的一天1400多人……我的血头称号就这样落下的。”(喻尘,2005)

不知道谁办了中国第一家单采浆站,只知道在1993年当全国有167家血站时,单采浆站约400多家(卫生部,1993)。由于“大浪淘沙”,到2001年底国内只有156家浆站为30家企业供浆。(白坚石,2003)

河南有多少血站?《艾滋和行为》报道有287个官办血站。张可巡诊五年能明确说出的近80家。仅某村466位献血员造访过的血站就有27家省地血站、9家部队血站、29家外县血站、2家本县血站和8个县内个体私营血站;各人去过的血站1-19家不等。(程华,2004)

高耀洁回首当年时说,当时各县防疫站、保健站都办起了创收血站,乡村血站建成了,物资、煤炭、工厂等单位血站建成了,甚至连县政协、人大也加入了。一时间,成立了230多家合法血站……(邵燕祥,2005)

血站是河南的“另类工厂”。“太康县建了全(周口)地区最早的一个,后来各县陆续都建了,共有19个。”王淑平回忆当时的盛况,说这19个是“国有的”……(喻尘,2005)

在党和政府的号召和组织下,一夜间几百口人的丁庄突然冒出了十几个血站,有县医院血站、乡医院血站、乡政府血站、公安局血站、组织部血站、宣传部血站、兽医站血站、教育局血站、商业局血站、驻军血站、红十字会血站、畜牧配种站血站。建站过程很简单,只要竖一块木牌子,拉两个护士抽血,一个会计收钱即可。(引自《丁庄梦》)

2.3单采浆量

临床用血采多了会浪费,生产用血则不然——“多多益善”。


       

全国采血浆量
       

全国采全血量

90年代上半期

(不完全统计)
       

体检800万人次,采浆420万人次,167万升(卫生部,1993)
       

体检320万人次,采血228万人次,68万立升(卫生部,1993)

90年代下半期
       

3500吨/年 (邢大立,1998)
       

800-1000吨/年(于宗河,1998)

21世纪初
       

02年投浆3800吨(孙凡忠,2005)
       

临床用血1600吨/年(钱锋,2003)

2.4单采浆史

1)    国内单采浆最早起于1979年(汪学纯,1989),地点待查。

2)    第一波采浆风潮应与若干生物所“毗邻而生”,时间是1980-1985年。如80年成都所开始规模化采浆(马彬,2002),83年江苏昆山开始采浆,献血员多达万余人(朱智英,1996),85年河北固安血站登记有供血员1.5万人,来自7县300个村。(孙永德,1991)

3)    第二波采浆高潮被前浪推向周边省地,时间是86-90年左右。如原山西太原的采浆量小而稳定,但从89年底开始对外供浆后,产量飙升:89年为1000袋,90年为5000袋,91-92年维持10000袋/年。(王俊升,1995)

4)    接着是一个大浪潮,潮头最汹涌之处应在河南、武汉等地,时间为90-95年。河南地处中原,人口众多,血站及献血员均多于其它省份(王亚,1995),期间涌现大量献血员,大规模献血时间主要集中在93-95年(程华,2004);单采血的高峰在92-93年,93年后主要是单采浆,因那时剩下的大多数是单采浆站(张可,2004)。而在90年代火爆的“血浆经济”里,武汉是主要的原料加工地之一(邵京,2005),从疫情较重的某乡村医访谈中得知,当地卖血始于85-89年,高峰期在94-95年。(李倩,2003)

王淑平曾提到,河南太康的郭某91年在昆明打工、献血……92年开始在周口等地区的4家血站献血30多次。另有原籍云南、贵州等地人长住周口献血。估计为单采浆传染源。(喻尘,2005)

从分子流行病学来看,从泰国传入云南的一株HIV毒株,在国内传播路线之一是从云南飞奔河南,然后再向四周播散;从“地缘政治”来看,安徽(阜阳)、山东(荷泽)、陕西(商洛)、湖北(襄樊)等疫区均与河南接壤;从田野调查来看,河南周边省份如湖北、四川等贫困地区,1995年前后有大批农民扒火车去河南卖血。(夏国美,2002)广西献血员感染者绝大多数是流动到河南的卖血者,而只在本省卖血者极少感染。(现场访谈,2002)从流行病学调查来看,在一些体检不合格的献血员在本省卖不了血,跑到河南就能卖了。有书为证(夏国美,2002)。

个案2-1  四川 男 28岁 HIV感染者

我父母都是农民,靠种地养活全家,但这些年种粮连成本都不够,所以我22岁就跟父兄去卖血。先在本地卖,一段时间后被查出丙肝就不能卖了。这时,有老乡说可以到河南去卖,那里血站很多,不用检查,于是我们仨就去了,在南阳、开封、焦作轮留卖血。我基本上是一个月卖20次,一次抽800毫升血,全血分离后将400毫升红血球还给我。我在那呆了四五个月,卖了上百次血,每次收入40元。后来,我的身体越来越差,连爬楼都爬不动了……父亲、哥哥和姐夫都因此得了艾滋病。

卖血者双向和多向流动,不仅体现在广东献血员 HIV感染者中,河南籍献血员比例最大(程谨,2003)(冯志阶,2003)或发现最早(曹序春,1996),也体现在河北93-95年暴发疟疾流行时,既发现了来自四川宜汉高疟区的供浆者,也发现了在河南献浆感染后又到河北多次献浆的沈阳籍献血员(赵勇,1997)(陈素良,1994)。

在山西至1999年所报告的174例感染者中,“流动人员”116例占66.7%,其中,跨省流动54例(涉及15个省份),省内流动62例(涉及12地市20县区)。 (乔晓春,2000)

5)    第四波峰应为“大浪淘沙”之余波,“散落”前浪之外,时间是95-98年。如果说,之前的单采浆主要是用“规范”与否来形容的话,之后则更多用“非法”与否来界定了。在这个时期,全国大力整顿血源,多家浆站关停、受罚或整改,众多血制品企业经历过一次次“釜底抽薪”的阵痛,但成都所连年原浆抽检均100% 合格,令陈敏章在全国血制品工作会上击节赞叹:向成都所学习,到成都所取经。(马彬,2002)与此同时,一批被筛掉的不合格献血员却流窜到未开展HIV 检测的地方(如内蒙)跨省卖血。(张连仲,1997)

6)    分水岭或回潮,时间是1999-2006年。“分水岭”指的是98年10月《献血法》的颁布,但“回流”绵延不断即使专项整治也未能“斩草除根”。

2.5手采

手采分准备、采血、离心、分浆和还输五步,多用“双程采浆法”(两次各采血400 ml,经低温离心分浆后,再分别将血细胞还输)。(姜其河,1995)且看一个早期“标准程序”:

1)浆员选择:标准同全血者,符合卫生部批准《单采浆术操作规程》(全国单采浆术经验交流会秘书组,1987)和美国血库协会《输血技术手册》(肖星甫,1985)的规定。

2)器具准备:在采血室打开多联袋外包装,逐一检查其和盐水袋澄明度,用3%碘酒和70%酒精常规消毒二者接口处,用输血器将其连成一个整体。采血前,用生理盐水排除管道内空气,并充盈至输血器滤网 2/3为宜。然后,将盐水袋挂在血液回输挤压器的支架上,采血袋放在电子秤的摇袋机上,电子秤归零。

3)双程采血、离心、分浆与回输:供浆者平卧床上,作第二次肘部皮肤消毒(首次在洗手后),静脉穿剌采第一程血,至400ml(422g)时停采,剪下血袋送去离心。停采期间滴输生理盐水以保持静脉通畅,避免针腔凝固。离心毕,将血袋轻放入分浆挤压器,随之慢慢合拢,220±20 ml血浆流至血浆袋,剩余红细胞血比积通常≥70%,需向血袋灌输80±30 ml生理盐水以降低粘度、克服回输阻力以提高回输速度。回输前,核对姓名、血型、采浆号,用系在血袋上的钥匙开床上的锁,确保系本人血袋无误,回输毕即作第二程单采。

4)质检:按制备冻干血浆质量要求逐袋灯检,如发现纤维蛋白析出(丝网状悬浮物)、溶血(颜色红或微红)、脂血(混浊或脂粒)即不合格。合格标准为:血浆清晰、淡黄、透明;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细菌培养阴性。(汪学纯,1989)

而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中原私营血站的“采浆程序”为:

采血前不检查,血液收集到血袋后用止血钳夹住进血管(当时只有一条进血管),每次凑足10人份后离心,然后剪断进血管放出血浆到一个公共血浆袋,剩余红血球加生理盐水稀释后回输,离心期间供血员保持静脉通畅。有些经营者规定400ml血袋中收集450-500ml全血,然后通过进血管放出50-100ml同型血到公共血袋后才离心(否则血袋会破裂)。在采血过程中,剪刀、止血钳不消毒反复使用,离心机不消毒连续离心,血袋采、放血均经过一条根进血管,血放至一个公共血袋,这都是私营血站独特的采血方式。94-97年个体血站在极其简陋条件下(如村民家中和田埂上)采浆。(程华,2004)
(四)

三、单采浆感染

    单采浆HIV感染到底发生在哪个环节?

    能导致HIV大规模暴发的原因一定是“系统误差”,而“偶然误差”只会导致散发。



河南的人说,从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许多农民以卖血为生,每个血头至少养着几十个人,采血车一到,大家就卷起衣袖,注射器根本来不及消毒,从这人身上抽出来就插进另一个人的血管,而采血浆时通常是把几个人的血放在同一容器里,离心后再回输到各人的血管。大量感染就在那时发生了。(甄茜,2000)

血站只要血浆。由于采集量很大,血球处理成了难题。血站把同种血型的血球混合,清洗,回输。回输可少给献血员5元钱。一举两得。几乎所有献血员都回输血球。(张可,2004)

当时曾流行让不同血型的人戴不同颜色的帽子,以免回输时出错。(高耀洁访谈,2004)

血袋上贴有自己的名字,回输时也一样。不可能是同型血混合离心。(现场访谈,2002)



     流行病讲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1 “传染源”管理方面

    先读一篇早期官方文献:



我国个体供血者多以单纯追求经济收入为目的,有的短期、多次到几个采供血机构卖血,一人持多个《供血证》,甚至作为医院的活血库。因血源管理不力,部分地区流动、多次献血员乙肝、丙肝感染十分严重。3-5年后,其健康素质将明显下降,可转化为肝硬化、肝癌;该地区劳动力将大大下降,出现因病致贫及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危险。同时,这些人也是危险的传染源。由于个体供血者大量反复供血供浆,接触与感染机会明显增加,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发人群。如不加保护和防控,后果不堪设想。(杨东明,1993)



    文献温习方知,众多作者早已明确指出当时血源管理混乱、供血质量极差的局面(孙永德,1995/河北)(陈素良,1995/河北)(熊诗松,1994/河南)(胡丽亚,1995/河南)(王代莲,1995/新疆)(刘丽萍,1996),血站管理不良是交叉污染重要因素,而加强管理,严格标准,减少污染刻不容缓(王亚,1995/河南)。那为什么总管不起来呢?在血站浆站急剧膨胀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事实——浆源有限!(杨玉荣,1997/河北) (张英环,1995/河南)(高峰,1997/河南)所以,一方面是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的技术层面因素,另一方面则是时刻左右着浆站运营的浆源争夺压力,和相当一部分有偿供浆员在利益驱使下的舍命冲击。也就是说,血源是采供血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张莉,2001),我国血源污染有人为因素。(刘丽萍,1996)

    既然如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早就提出的在技术上也不难解决的问题,即建立一套有偿献血员身份识别系统(闰介正,1997) (邢大立,1998)(孙凡忠,2005),或指纹信息系统(车全忠,2004),或全国联网共享的追踪监控信息网络(陈玉琴,2002)(王艺,2004),或哪怕采浆前核实其《供血浆证》(陈伟文,2004),即便到2004年“德庆违规采浆案” (肇庆卫监所,2004)时仍无法实行,更不用说还“有部分假登记”了。

    在这一背景下,让我们来细分下列问题:

3.11 一人多证、冒名顶替或无证献血

    一人持多个献浆证到不同血站卖血,或在同一血站编造不同姓名供浆,甚至无证供浆。(赵海燕,1992/河北)(李树本,1995/河北)(陈素良,1995/河北)(杨玉荣,1997/河北)(王延华,1995/安徽)(凌应侠,1996/安徽)(邹绍平,1998/安徽)(张新平,2001 /湖北)(刘丽萍,1996)那么,发生率有多高呢?广西桂林地区中心血站在96年10月之后的两年中,通过“一查”(预约单)“两对”(献血证,身份证)和采血前的“四查”(卡、证、照、身份证),在9671人次(注:这是“人次”)中查出冒名顶替者45人,难以辨认者6人(注:这是“人”)(唐忠胤,1999)。

3.12 短期超次量采浆——频采、串采与流动卖血

    双程采浆规定间隔期为半月一次(朱智英,1996),但有人在1年内采浆30次,其中80%在2-5个血站串采(王淑萍,1994/河南),有的采浆10 次/月以上(董钧铭,1995/贵州),有的一周供浆3次或10天4次(张新平,2001/湖北),有的甚至一月献血28次(陈素良,1995/河北)。此乃频采。

    串采(在不同血站间串站卖血)与频采“狼狈为奸”,比比皆是(陈素良,1995/河北)(孙永德,1996/河北)(杨玉荣,1997/河北)(王毅,1993/河南)(李清联,1994/河南)(张英环,1995/河南) (胡丽亚,1995/河南)(高峰,1997/河南)(马海峰,2001/河南)(徐君,1995/山东)(王绍相,1994/江西)(周德贵,1997 /贵州)(黄孙兴,1996/广西),问题是有的人却不愿暴露串采史(熊诗松,1994/河南),甚至故意隐瞒采浆史(赵玉良,1995)。

流动供血指不在规定辖区内献血,而到外地、外省甚至以卖血队的方式流动卖血。我国流动卖血现象大量存在(陈玉琴,2002),不仅河南、河北有(马海峰,2001)(孙永德,1996),北京郊县、江西也有(季阳,1992)(詹泰然,1994)。93年之前,广西某采浆站37位HCV感染者几乎每月都到外省频繁献血(廖宏波,2000)。96年,贵州黔东南献血员HCV感染率比95年增高3.7倍,原因让人哭笑不得,仅因当地未开展单采浆,所以部分人到外县、外地甚至外省卖血,男性为甚(周德贵,1997)。河北发现职业献血员频繁流动于疟区与非疟区,将南方疟疾带入北方(陈素良, 1995;1997),或外省献血员流动献血(殷同尧,1995)。大范围往返的多点多次献血,会导致各点血源交叉。因此,即使完全使用一次性器材、严格无菌操作且采全血,长期反复筛检合格的献血员仍难免HCV感染(王代莲,1995/新疆)。



河南新乡有一个在91年7月-92年9月新建的采浆队,全面体检化验正常,无单采浆史,采浆460 ml/15天,采浆前复验,实行防丙肝严格隔离采血(每天均首轮采血,用一次性器材,剪刀及器材高压消毒,不许与职业献血员有交叉采血)。从队员逐月 ALT异常累积曲线可见,91年7月-92年1月平稳,然后呈几何级数增长,至92年9月时约波及了2/3的人,但从ALT异常的逐月分布曲线来看,自 92年2月起明显递增,到92年6月达到最高峰,因6月下旬筛掉HCV阳性队员故7月份便明显下降,但仍有新的ALT异常,可见仅抗-HCV筛选并不能完全阻断HCV的传播;又“一反常态”的是,92年1-2月入队的新队员竟比老队员HCV感染率还高,经查与春节前后采血欲望强烈,其中1/4(偷偷)到外地采血、失去隔离保护有关,从而加速了逐月人群ALT异常曲线在92年3月的陡升。 (郝建新,1993)



    同理,河南潢州对四乡村352名以采浆为主献血员进行严格隔离采血,之前未发现单采浆史,首次献血进行全面体检和化验,要求献浆2-3次/月,400ml /次,复检/次,一发现HBV或HCV感染即淘汰,使用器材一次性,剪刀、器械高压消毒。即便如此,调查对象在一年多单采过程中抗-HCV阳性率仍由0发展到42.1%(罗斌,1996)。

    可见,即使在与职业献血员(即“传染源”)的严密隔离下采浆,保护措施有效,均未能最终阻断HCV交叉感染,因为传染源管理只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必要条件。上述两位作者均指出,仅严格隔离保护并不足以阻断HCV的传播。

3.13 体检与化验

    血源筛查包括体检和化验(“采小样”)。体检方面,有些浆站体检不正规(王素玉,1991/河北)(陈素良,1995/河北)(刘丽萍,1996),不严格或不检(陈素良,1996/河北) (殷同尧,1995/河北),体检化验形同虚设(周德贵,1997/贵州);一些私营或地下浆站根本就不体检不化验。(程华,2004/河南)(刘中夫,2000/山西)

    在化验方面,河北自85年丙肝流行后疫情不断,呼吁我国尽早开展抗HCV筛查(刘彩云,1991),认为增筛抗-HCV势在必行(王东济,1992),或在献血员HCV广泛传播的地方,血站应停业(陈素良,1992/河北),并于92年5月率先在国内筛查HCV(孙永德,1995),安徽亦于同年进行。随后,卫生部 [1993]2号文和第29号部长令明文规定增加抗-HCV检测为每次献血的必检项目,明令从93年7月1日起淘汰所有抗HCV阳性供血员。(任学玲,1995/河南)(王淑萍,1995/河南)(邹绍平,1998)(李方和,1997) 93年初,全国多数地区相继开展献血员HCV筛查(郝连杰,1994)但下表至少暗示,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至94年6月,抗-HCV尚未作为献血员常规筛查。(顾艳,1994/贵州遵义)

    丙肝抗体并非采浆前常规必查项目。(单光华,1994/安徽天长)

    建议供血单位和血站全面开展献血员HCV筛查。(李清联,1994/河南)

    有些血站尚未检查抗-HCV。(刘丽萍,1996/302医院)

    95年前后HCV、HIV不是必检项目。(张险峰,2002/湖北)

    西宁各大医院在查HIV同时,须查HCV。(易虎,1996/青海)

    我国中心血站自93年开始抗HCV筛查,但部分地区并未真正实施,致很多病人在感染HIV的同时又感染了HCV。(吴菊意,2004/河南)



    另外,有些血站检测查不出异常者(李树本,1995/河北),使其仍在献浆 (周德贵,1997/贵州)。某浆站体检和化验既不正规也不完善,因漏检使11名肝炎患者参与献浆,其中3人献浆4次(刘彩云,1991/河北),常有疟疾病人献血成功(殷同尧,1995/河北),其中4人发病前同日同处献浆,另一人高烧时仍向两站献浆800ml(陈素良,1994/河北)。另外,轻型肝炎和单项ALT升高者通过服降酶药获准献浆(王素玉,1991/河北);一些献浆员得知自己ALT异常后,多自行服用几天五味子类降酶药后(能速降 ALT)再去复检(王淑萍,1995/河南)。更有甚者,抗-HCV阳性者就让阴性者替自己“采小样”后,继续卖血 (陈素良,1995/河北)(刘丽萍,1996)另外,HCV筛查会使不合格献血员涌向尚未筛查的血站(何淑珍,1998/黑龙江)。保障筛选质量和有效质控刻不容缓(李方和,1996/湖北)。



河北赵县有两个村,91年以前献浆者HCV感染率为66.7%,92年筛查HCV后却为73.7%,HCV感染率仍居高不下,暴露石家庄个别血站并未严格筛查。(张世勇,1995)河北万全、固安两县丙肝疫情在筛查后有所好转,但献浆和输血者HCV年感染率仍为30.8%(赵玉良,1995)。山东也类似,持续献浆 1-1.5年时HCV感染率仍高达10-16%。(郑淑鹏,1996)

高HCV感染率数据值得推敲。如每次献血必查抗 HCV且阳性率达45%左右,意味着在将近一个月的献血间隔期内,有近1/2的人因被感染而被淘汰,依此推算,职业献血员队伍经过几个月的筛查将不复存在,除非恰逢首次筛查或当地丙肝流行。(张文卿,1995)否则,只能说明查了不淘汰或根本没查。
我献过3次血,第一次是喝了酒后,在街上看见献血车后一时冲动去的,第2--3次是自愿的,是5.12期间,为了抢救伤病员。一共1000CC。再以后,在网上看见一些所谓“内幕”,就没有再去了
3.2 在“传播途径”方面

单采过程存在多个明显的血液交叉污染环节(王素玉,1991/河北)(梁艳红,1995/河北),即在采血、离心、分浆和回输过程中,献血员血液之间有交叉污染(陈素良,1994/河北),感染机会多(任学玲,1995/河南),甚至严重(王亚,1995/河南),难以避免(郑淑鹏,1996/山东)。多数血站存在着血液交叉污染(陈素良,1997)Y9,部分医疗单位因不执行“三统一”所致(何淑珍,1998/黑龙江)。我国中部地区不规范地下浆站严重违反操作规程,致使HIV一度“泛滥”(李倩,2003/湖北)。

河北固安HCV流行因素:1)无特异性检测方法,HCV携带者不能被筛除,如有12名HCV患者在病期献浆,ALT异常者通过服降ALT药后献浆;2)采血还输器具消毒不严;3)采血还输过程交叉污染,如共用一套加盐水装置及针头(孙永德,1991),与国内单采浆引入时间较短,缺乏经验,加上隔离不够,献血员管理不严,目前抗-HCV诊断试剂还很贵有关。(孙德贵,1991)

河南周口丙肝流行因素:1)部分人多次多点献血;2)采浆过程交叉污染严重,如共用剪刀和盐水;3)部分丙肝患者服用降转氨酶药后继续献血;4)HCV携带者不能及时排除(王淑萍,1995),表明执行《血站管理标准》后问题亦然严重存在,症结在于基层血站的利益趋动。可想而知,这种状况如再不改变,艾滋病势必会卷土而来。(王淑萍,1995)

问题:1)环境因素:嘈杂,不卫生,地方小,登记、抽样、化验、采血、贮存等区域的多个操作环节在同一个空间进行,不注重无菌操作。2)制度不完善:无细则、章程可循。3)人员素质差:无岗前培训,或本身有传染病。4)把关不严:血源管理不善,体检不严;化验不规范,各检验同一台面操作,漏检漏项,结果核对不细,误出报告;采血操作不当,查对不严,误采不合格者;器材用前检查不严。5)一次性采血器材、报废血液、血标本、试剂盒未按规定处理。(刘琴,2001/贵州)

拜读上述早、中、后各期研究,以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21 人员素质

河南血站较多,人员素质较低(王亚,1995)。多个省份发现实验室污染,无菌穿剌违规,采血员和分浆员不戴一次性手套,如用带血迹或被污染的手反复触摸血管,因操作不熟练不规范或不慎、试剂保存不当而漏检,或弱阳性未检出(张英环,1995/河南) (杨玉荣,1997/河北)(陈素良,1995/河北)(邹绍平,1998/安徽)某研究选江苏、安徽3个浆站,按献浆员HCV感染率由高到低分组,在第 1组(抗-HCV阳性11.2%)所致的51份样品中,9.8%查出HCV RNA阳性,具体比例为工作员手指1/6,血管钳2/9,天平盘1/3,压浆板1/3;第2组(抗-HCV8.1%但消毒隔离较好)和第3组(HCV<1%)共取样84份无一阳性。结论:单采过程血液多次开放,消毒不严使手指及采浆设备多处被污染。(吴昌烈,1997)

3.22 消毒

研究显示,用过的碘酒棉棒被用于回输前的瓶盖消毒,对回收针头、三通管、滤网和分浆管等采浆器具消毒不严(王素玉,1991/河北),因高压锅内消毒物品多,消毒盒密闭,注射器针芯和针管套在一起,高压湿蒸汽难以穿透,消毒效果无法保证(刘彩云,1991/河北)。既有采浆器具、针头消毒不严(季阳,1992),又有采血器具回收再利用过程消毒不严(中国输血杂志编缉部,1993)(梁艳红,1995/河北),或用对病毒无效病新洁而灭来消毒(李树本,1995/河北)。总之,各血站多有消毒不严的情况。(周德贵,1997/贵州)(徐谨,2001/贵州)

3.23 一次性器材:针头,针管,导管……

卫生部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剖析:一,无证生产厂家众多,产品质量合格率低;二,流通领域混乱,大量无证、假冒、质量低劣的产品通过拿回扣等手段进入医疗机构,而医疗采购部门又无严格的验收管理制度;三,大量使用后不能完全销毁和无害化,医源性感染隐患难消除(卫生部,1993);

河北和北京的报告:献浆员局部麻醉或向血细胞瓶内加生理盐水时共用一个针头(王素玉,1991),使用非一次性采血器或抽血针头(赵海燕,1992);

河南和陕西的报告:未严守操作规程,缺乏无菌观念,未实现器材一次性使用 (王亚,1995),或多未使用一次性采输器具,消毒不严的采血针头反复使用 (张世明,1996);

专业杂志的批评:针头反复使用,甚至达5次以上,使用非一次性采输器具。(中国输血杂志编缉部,1993)

3839例检测结果显示,开封献血浆人员丙肝感染率较高,建议供血单位及血站全部采用一次性器材、一人两剪和一次性手套。(李清联,1994/河南)

九江5513名个体有偿献血员HCV感染情况较严重,需加强采血器材的质量控制,禁用质量低劣采血袋。(詹泰然,1994/江西)

3.24 剪刀、离心、血袋与分浆

用剪有“一人一剪”(最常见)“一人一剪一次使用”(盛新民,1996))和“一人两剪”(李清联,1994/河南)(董钧铭,1995/贵州)(陈素良,1995/河北)。强调“一人一剪”容易理解,因为现场观察常见在采血和分浆室里,多名供血员共用一把剪刀剪断含有血液的塑料导管(陈素良,1994/河北)(陈素良,1996/河北)。下表为以上两类用剪方式的研究结果:

时间地点
       

研究分组
       

n
       

抗HCV(+)
       

时间地点
       

研究分组
       

n
       

抗HCV(+)

安徽合肥

(93年6-11月)
       

老做法组
       

73
       

74.0%
       

甘肃酒泉

(93-94年)
       

老工艺组
       

782
       

4.3%

新做法组*
       

88
       

31.8%
       

新工艺组*
       

401
       

0

*指一人一剪+严格消毒。两组均采浆3个月(王延华,1995)(盛新民,1996)

对剪刀的研究做得比较细致。山东淄博血站以往未注意使用一次性塑料采血器具,在大量单采浆时,每天有数十袋离心后的血需在净化台和无菌室内分浆,但并非单人单剪和单人份血浆单分浆器(姜其河,1995)。安徽宿县在献浆队伍丙肝严重流行时,血站正采取使用一次性采血器材,用高温消毒灭菌的一次性剪须刀片代替剪刀等措施(吴春信,1995)。安徽天长邻近四个采浆点实地考察显示: 四处血迹斑斑,热合机、钳连续使用不消毒,分浆过程不是一人一根分浆器,热合封口剪刀非一人一剪,连用一天才浸泡消毒。“摸拟试验”发现,热膈封口未检出丙肝抗体(说明高温灭活)、离心机套管内壁亦未检出丙肝抗体(说明只要血袋不破,离心过程不会污染),但剪刀的丙肝抗体阳性,且使用污染了HCV的“阳性剪刀”剪标本时,能使两个抗-HCV阴性标本变成阳性 (单光华,1994)。

关于离心机,血袋破了的情况未见文献直接报导,只有间接强调血袋质量的两三篇文章(詹泰然,1994/江西)(王绍相,1994/南京军区)(盛新民,1996/甘肃)。当年私人血站用过的离心机被称为“杀人机器”,胡佳有“遗照”。

在分浆方面,河南周口实地考察显示,4个血站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医源性交叉污染的漏洞,且从全血分离血浆时,同种血型的盛血浆袋的接口混用,分浆时共用剪刀(王淑萍,1994)。贵州(安顺,黔东南)在坚持一人两剪、严格消毒后,但仍有HCV发生,怀疑与分浆器重复使用致回输血液受污染有关 (董钧铭,1995),问题是目前各血站多用同一采浆器分离多血源(周德贵,1997),而广西德保则报告献血员多处频繁献血,单采量次增多,致多用一个分浆器进行多个血源分浆。(黄孙兴,1996)。

2.25 回输、回灌、混装与运输

早在92年就有人指出“给献浆者回输血细胞时几人合用一瓶生理盐水”(赵海燕,1992/河北/北京),如在采血室里,几名供血者共用一瓶生理盐水稀释压积的血细胞并做维持液(陈素良,1996,1997/河北)。一项在河南的研究指出,在采小样血和单采四环节都应真正做到“一人一针一剪一瓶盐水”(任学玲,1995),山西则注意到在把血浆由小袋向大袋集中或血球回输过程中的“一人一针一管”,但个别单位对同血型献血员多人共用针头或管子,形成“少数阳性→操作中多人感染→多次重复→抗-HCV阳性率速升”的连环套,导致“ 先是单采量迅速增加→继而献血员抗-HCV阳性率短期速升→最后受血者输血后丙肝发病率升高”的局面。(王俊升,1995)

安徽观察到回输过程未用尽的盐水再给第二个人用,和一次性器材(分浆器)的反复使用、混用盐水、血浆混装(为使总蛋白量合格,常将一高一低两个血浆混合装袋)、回灌(袋重超标时,常将袋中的血浆挤到量少的血袋)等现象(单光华,1994)。回灌现象有普遍性,安徽有,河南也有 (程华,2004);文献中有,访谈中有多次听到“抽血抽到把血袋胀满为止”的现象。另有运输过程的交叉污染(张文珠,1998)。

3.3 “多因素分析”

献全血、献血浆、针灸及输精(卵)管结扎是村里人HCV感染的重要因素,主因采血、分浆、还输等环节存在交叉感染(张世勇,2000/河北),四川南充1048名献血员感染HCV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共用注射器、接种针、采血针及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河南曾多次发出过改进单采技术或操作规程的声音(龚兰英,1994)(郝建新,1993),而河北丙肝、疟疾流行显示,筛查不严、消毒不严和操作过程共用采血器材、剪刀、生理盐水及分浆员不戴一次性手套等问题。(陈素良,1997)(刘彩云,1991)

3.4“对照研究”

河北有两个以血站整顿为干预手段的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可比性好。第一个研究是同一浆站不同时期HCV感染率的比较:

干预时段
       

n
       

干预效果
       

干预措施

整顿前

(84.6-85.12)
       

68人
       

丙肝患病率10.3%

ALT异常率36.8%
       

于86年3-4月停产。整顿措施: 血员重新登记,建档发证,增检项目,严查ALT和HBsAg;改进操作,实行”一人一瓶一针”,采用一次性器具,严格消毒隔离; 加强培训、宣教和卫监。(孙德贵,1991)(刘彩云,1991)

整顿后

(86.5-87.12)
       

80人
       

丙肝患病率0

ALT异常率2.5%

第二个研究是不同浆站同一时期的疟疾发病率比较:

村庄
       

年份
       

干预方式
       

干预人数
       

疟疾发病率
       

干预措施


       

93年
       

未干预
       

749
       

4.8%
       

甲乙浆站93-94年有交叉污染, 乙站94停采,而丙站一直严格单采规程,即采血和分浆用剪每人两把,不交叉使用,严格分浆操作、体检和血源管理,杜绝外省职业献血员流动献血。(陈素良,1995)

94年
       

未干预
       

357
       

7.6%


       

93年
       

未干预
       

917
       

3.5%

94年
       

停产整顿
       

0
       

0


       

93年
       

干预
       

218
       

0

94年
       

干预
       

390
       

0

3.5血头、血霸、地下血站

地下采血屡禁不止(陈玉琴,2002),非法卖血队伍到处流串,互相争霸,从中剥削,孳生违法犯罪行为,使供血质量最差,输血风险最大。(张新平,2001/湖北)河南曾经是地下血站非法采血最严重的地区。(夏国美,2002)当年取缔地下采浆时,有采供浆者对抗执法的局面。山西三个采浆点不体检不化验不消毒,器具重复使用,场所脏乱。以召工、利诱方式召集供浆者,年龄大多20-40岁,最小16岁,有的被非法拘禁。无医务人员,多选择较贫困、易逃避打击处易地采浆,租用民房,幕后操纵,地下联络,外人不易发现和介入,不知血浆去向和用途。(刘中夫,2000)

机采:单采浆机通过旋转膜或分离杯将血浆与血细胞分离,将采血、离心、分浆、还输全过程由微电脑控制在全封闭的一次性材料中一次完成操作,从而最大限度堵住供浆员之间交叉污染的途径。(吴昌烈,1997)
四、十年预警(1985-1995)

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到1995年全国大面积出现有偿供血员HIV感染流行,是一个十年;从1985年河北固安献血员暴发“非甲非乙型肝炎”流行,到1995年河南正式确认首例HIV感染者,是一个十年。我国采供血艾滋流行在90年代中期初见端倪之前,我们曾有足足十年的预警期。有文为证(下)。有表为证(后)。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肝炎防治工作的通知(1993年8月16日)

根据全国疫情信息统计报告,近年来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已占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的第一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我国丙型肝炎感染严重。调查表明:血站和单采血浆站、血库、医疗是造成丙型肝炎流行的高危单位;供血、输血、静脉吸毒、经常静脉注射的人群等为高危人群,一旦感染和发生病毒性肝炎,极其可能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卫生部,1993)



4.1供浆员HCV感染率

4.11单采浆供血员HCV/丙肝流行率(实地研究)



研究时间
       

研究地点
       

采浆组阳性率%(n)
       

采血组阳性率%(n)
       

对照组阳性率%(对照方式)
       

备注
       

资料来源

80.10-85.11
       

河北固安5村
       

17.1(810)

23.2(810)
       

0.8(524)

7.6(524)
       

1.4(未献血)

5.0(未献血)
       

丙肝现患率

ALT异常率
       

孙永德,1991

80.10-85.11
       

河北固安3献血村
       

31.9(254)
       

7.8(167)
       

5.0 (未献血/对照村)
       

ALT异常率
       

刘彩云,1991

80.10-85
       

河北固安2献浆5年村村
       

11.3(231)

33.0(194)
       

1.5

10.8
       

0(未献血/邻村)

5.0(同上)
       

丙肝现患率

ALT异常率
       

王素玉,1991

84.6-85.12
       

河北固安浆站
       

10.3(68)
       


       


       

丙肝现患率
       

孙德贵,1991

85年

86-90年
       

河北固安三类村
       

64.7(156)*

43.9(180)**
       

15.2*

6.7**
       

7.2(基本不献村

0.9(基本不献村
       

*当年献浆村

**献浆5年村
       

王东济,1992

86年初访

90年随访

90年调查



90.4-91.5
       

河北固安





三类村
       

79.7(175)

43.9(180)

58.5(53)

22.0(127)*
       

12.4

6.7

3.9

6.6(106)**

46.7(90)
       

7.2(未献血)

1.0(未献血)

1.5(未献血)

1.4(144)#


       



*主献浆村

**主献血村

#基本不献村

医院献血员
       

孙永德,1996





孙德贵,1992

87

89.5-90.11

92.1-93.1
       

山西太原
       


       

1.2(86)

7.0(43)

36.8(152)
       


       

献血员
       

王俊升,1995

89.10-92.10
       

河南开封
       

30.7(3777)
       


       

0(常人)
       

合格
       

李清联,1994

90.11-92.2

93年
       

河北5浆站

7县市
       

55.5(461)

4.0(673)

82.5(120)
       

10.2(5血站)

0.2

12.0
       

0.5(义务献血)

0(首次献血)


       



合格血员

不合格血员
       

孙永德,1995

<90.12
       

湖南长沙
       


       

7.9(279)
       


       

湖医献血员
       

谭德明,1994
研究时间
       

研究地点
       

采浆组阳性率%(n)
       

采血组阳性率%(n)
       

对照组阳性率%(对照方式)
       

备注
       

资料来源



91.1

93.5
       

河北万全固安三村
       


       

4.7(2079)

5.0(2079)
       


       

供血村随访
       

赵玉良,1995

91.2-4
       

湖北武汉
       

37.5(80)
       

10.0
       

17.9(肝病\血透者
       


       

彭怡纯,1994

91.4
       

河北保定
       

29.2(170)
       

11.5
       

5.2(非献血村)
       

二献血基地
       

李春明,1994

91.4-5
       

河北五血站
       


       

23.9(410)
       

5.2(未献血)
       

献血员
       

陈素良,1992

(92-93)
       

河南新乡
       

21.8(500)
       


       

10.3(首次采浆)
       

HBV(-)
       

邱佩芳,1994

91.7-92.9
       

河南新乡
       

45.6(300)

90.2(185)*
       



*职业供血员
       

5.5(自然人群)
       

某采浆队
       

郝建新,1993

91.8-12
       

北京血源

河北永清

固安

新城

保定
       

48.1(2415)

56.0(965)

50.0(1148)

34.4(98)

7.0(152)
       

13.6

13.9

16.4

0.5

7.9*
       

2.9(义务献血)

1.7(无偿献血)
       









*河北徐水
       

赵海燕,1992

91.10-92.4
       

中国四地

其中北京
       


       

3.4(6174)

8.9(2030)
       

北京郊县28.3%*
       

*初次登记的献血者
       

季阳,1992

<91.11
       

河南郑州
       

17.9(112)*
       

*HBsAg(-)
       

追问出单采史
       

医院献血员
       

熊诗松,1994

<91.11
       

河北四地
       


       

22.1(722)
       

5.2(对照)
       

献血员
       

陈素良,1992

91.12-92.3
       

湖南株州
       

  (浏阳农民)
       

3.2(281)
       

13.8(肝炎患者)
       

合格献血员
       

成启范,1994

91年前

92年后
       

河北赵县
       

66.7(150)

73.7(38)*
       

6.3
       


       



*采前查HCV
       

张世勇,1995

92.1-93.5
       

河北三类村
       

54.9(182)
       

1.1
       

0.5(对照)
       


       

赵玉良,1994

92.1-94.12
       

山东平邑
       

22.9(236)
       

6.6(职业)
       

0(义务献血)
       

多项合格
       

徐君,1995

92年



93年

94年
       

湖北仙桃

武汉

武汉初筛

武汉初筛
       


       

4.2(432)

12.2(853)   

11.8(440)  

5.2(210)
       



4.5(对照)

11.8(乡社对照)

5.2(商贸对照)
       

献血员
       

李方和,1996

92-96
       

安徽铜陵
       


       

10.9(1599)
       


       

献血员
       

宋有良,1997

92.2-12
       

江苏南京
       


       

19.8(1793)
       


       

合格献血员
       

宫道华,1993

92.3-5
       

重庆西南医院
       


       

4.8(1179)  
       


       

献血员
       

毛青,1993

92.4-93.12
       

安徽宿县

(多次采浆)
       

13.1(6810)

34.0(2530)
       


       

0.3(首次)
       


       

吴春信,1995

92.4-94.4
       

安徽合肥
       

78.5(2437)
       


       

0.9(首次)
       


       

王延华,1995

92.5-7
       

广西南宁
       

10.2(136)
       

6.0
       


       

合格
       

李国坚,1992

92.5-95.10
       

浙江文成
       


       

5.5(2903)  
       

1.7(首次)
       

女献血员
       

张文珠,1998

92.6-93.3
       

陕西西安
       

30.2(2254)
       

5.2
       


       

唐都医院
       

张世明,1996

92.8-94.3
       

郑州血源

尉氏

开封
       

40.8(103)
       

20.1

22.0(983) 19.3(88)
       

2.1(无偿献血)
       


       

胡丽亚,1995

92.10

93.5-95.6
       

湖北武汉

(献血员)
       


       

18.6(264)

2.5(676)
       

2.0(体检)

7.6(需输血者)
       

未筛HCV前

始筛HCV后
       

李方和,1997

92.10-93.4
       

苏北二地
       


       

11.2(3118)
       

3.4,1.9(双对照)
       

职业供血员
       

鲍勇,1994

92.10-93.3
       

皖北阜阳
       

29.9(4601)
       

5.0(个献)*
       

1.1(义献)*
       

*蚌埠地市
       

凌应侠,1996

<92.11
       

湖北武汉
       

8.3(288)  
       


       


       


       

李方和,1997

92.12-93.6
       

安徽天长
       

36.1(202)
       

0.4
       

0.3(自然人群)
       


       

单光华,1994

92-93
       

河南正阳
       

90.0(40)
       

0
       


       

HBsAg阴性
       

龚兰英,1994

92-93
       

河南周口
       

84.2(621)

41.8(124)
       


       

0.9 (非献血)

1.6(非献血)
       

HBsAg(-)

HBsAg(+)
       

王淑萍,1994, 王淑萍,1995

92年底

93年底
       

河南周口

(三血站)
       

40.1(501);

18.3(488)*
       

0.9
       


       

合格;*加筛抗HCV合格
       

王淑萍,1995

92-93.5

93.6-94.12
       

山东济宁
       

32.6(610)

10.2(315)
       

0.9
       


       

筛抗-HCV前

筛抗-HCV后
       

郑淑鹏,1996

(92-94)
       

湖南新邵
       

50.5(93)
       

26.2
       

2.2, 8.0(双对照
       


       

李聪智,1996
研究时间
       

研究地点
       

采浆组阳性率%(n)
       

采血组阳性率%(n)
       

对照组阳性率%(对照方式)
       

备注
       

资料来源

93.1-2
       

河南三地

开封

南阳

许昌

抗HCV(-)复检
       

43.0(8568)

71.1(1153)   

41.2(1821)   

37.8(5594)   

4.3(2681) *   
       


       


       









*2.4-13.5
       

张英环,1995

93.1-3
       

河南禹州
       


       

13.9(1371)
       


       

CDC血站
       

王毅,1993

93.1-3
       

陕西临潼
       


       

26.7(105)
       

4.6(体检)
       

417医院献血员
       

吴慧源,1994

93.1-6

93.7-12
       

河南南阳
       

54.3(213)

31.8(219)
       


       

HCV(+)未淘汰

HCV(+)淘汰组
       


       

任学玲,1995

<93.2
       

河北6站2村
       

39.7(229)

40.2(171)2浆站
       

15.2

13.5(4血站*
       

5.2(对照)

17.6(2村#
       

*单采占10-17%

#单采占0-49%
       

田伟,1993

93.2-4
       

安徽合肥
       


       

14.3(825)
       

(部分单采)
       

献血员
       

刘家琴,1994

<93.3
       

山东泰安
       


       

15.0(632)
       


       

泰医献血员
       

杨鲜平,1993

<93.3
       

湖北云梦

湖北孝感

河南焦作

河南三地

   尉氏开封

   湖北三地

山东四地

常州地区

广州地区

西安地区
       

18.8(5810)





40.8(103)



云梦,安陵,孝感

泰安济南兖州禹城





95.3(129)
       

11.0

15.1(11991

41.1(2045)

20.1

21.7(1081)

12.4(994)

7.0 (540)

6.6 (500)

14.6 (481)

3.7
       

2.8(未献血)



0(未献血)













5.2, 1.3 (双对照)
       



献血员

献血员



献血员

献血员

献血员

无偿献血

职业献血


       

中国输血杂志编缉部,1993

93.3-95.5
       

山东淄博
       

6.7(2388)
       

2.8
       

2.3(无偿)
       


       

姜其河,1995

<93.6
       

安徽合肥
       


       

7.6(342)
       


       

职业供血
       

高人素,1993

93.6-8
       

四川乐山
       

30.2(8745)
       


       


       


       

罗淑娥,1995

<93.8
       

京深内冀
       

16.7(348)
       

7.1
       

1.6(义务献血)
       


       

余昌晏,1994

<93.8
       

河北承德
       


       

13.0(4741)
       


       

HB(-)献血员
       

钟玉芳,1995

93.11
       

新疆伊犁
       


       

8.0(100)
       


       

职业献血
       

王代莲,1995

93年
       

甘肃酒泉
       

4.3(782)
       

35.5(62)*
       

6.7,5.1,2.6
       

*职业献全血
       

盛新民,1996

93-94
       

黑龙江哈尔滨
       


       

3.8(680)
       

1.2(无偿献血
       

有偿献血
       

何淑珍,1998

93-95
       

河南7浆站

濮阳

兰考

宝丰

永城

开封

洛阳

许昌
       


       

3.0(54396)

0.5(7400)

1.3(20656)

2.8(4073)

2.1(3858)

2.4(4557)

7.3(7742)

9.8(6110)
       

不合格率6.6%,其中93年6.2%, 94年11.4%, 95年6.5%;开封15.8,洛阳10.6,许昌4.6;永城7.9,宝丰7.4,兰考4.6
       

为初检合格后的复检
       

苏惠存,1997

93-95
       

江苏昆山
       

6.9(3394)  
       


       

1.5(无偿献血)
       


       

朱智英,1996

(93-95)
       

辽宁沈阳
       


       

16.5(1725)
       


       

463医院血员
       

牛萍,1995

93年
       

河北邯郸
       


       

6.1(29665)
       


       

个体献血
       

赵宇,1995
研究时间
       

研究地点
       

采浆组阳性率%(n)
       

采血组阳性率%(n)
       

对照组阳性率%(对照方式)
       

备注
       

资料来源



94.3-6
       

安徽合肥
       


       

5.5(1440)  
       


       

献血员
       

叶冬青,199673

94.3-95.9
       

河南潢州
       

40.1(352)  
       


       

4.9(自然人群)
       


       

罗斌,1996

<94.6
       

浙江衢县
       


       

10.2(137)
       


       

献血员
       

徐志刚,1994

94.7-8
       

江苏溧水

(血源)
       

66.3(80)D县

35.0(30)J县
       

1.0(本县)
       

1.0(本县常人)
       

D县血员多次多点供血
       

芮洪福,1995

<94.9
       

河南卫辉
       


       

0.6(821)
       

(HB55.3)
       

新医全血员
       

张文光,1995

94.11-95.9
       

贵州安顺
       

15.6(2591)
       

1.0
       


       


       

董钧铭,1995

94年
       

河北两县
       

21.6(208)
       

3.3
       

0.6(义务献血)
       


       

李树本,1995

94年
       

江西九江
       

首次

多次
       

3.1(928)

9.4(4585)
       

1.2(无偿献血)
       

个体献血
       

詹泰然,1994

94年

95年
       

安徽芜湖
       




       

12.2(19139

9.7(13415)
       



0.8(无偿献血)
       

个体献血
       

邹绍平,1998



<95.1
       

河南汝南

汝南血员

上蔡血员
       

45.3(1180)

34.1(543)

55.1(637)
       


       


       


       

王亚,1995

<95.1
       

安徽六安
       

34.2(1463)
       


       

2.0(自然人群)
       


       

陈乃好,1995

95.1-5

96.1-5
       

贵州黔东南
       


       

3.6(248)

13.2(386)
       


       

献血员
       

周德贵,1997

<95.2
       

河北承德
       

47.2(36)
       

8.7(46)*

16.4(483)#
       

1.1(常人)
       

*献全血

#血站献血员
       

梁艳红,1995

95.3-96.9
       

湖南益阳
       


       

7.4(3422)
       


       

献血员
       

曾贱高,1998

<95.5
       

山东临沂
       


       

6.3(415)
       


       

医院血员
       

于瑞珍,1995

95.6
       

湖北武汉
       

7.4(285)
       


       


       

161医院
       

施安娜,2003

95.7-96.2

96.2-7
       

四川德阳
       

2.8(2871)


       

1.8(7803)

15.3(1231)
       


       

献浆>3次

新献血员
       

钱立琼,1996

钱立琼, 1996

<95.10
       

湖北武汉
       

12.2(1572)
       


       


       

献血(浆)
       

杨东亮,1996

95年
       

河北赵县
       


       

18.7(898)
       


       

献血村村民
       

张世勇,2000

95-96
       

辽宁四血站
       

24.3(78)
       

6.9
       

3.3(常人)
       


       

白羽,1997

<96.1
       

广西德保
       

16.3(96)*
       


       


       


       

黄孙兴,1996

96.1
       

西安阎良
       


       

36.8(68)
       

3.0(体检)
       

献血员
       

兰天,1997



备注:(1)当“采血组”的数据为“献血员”或“献血村村民”的数据时,用斜体表示;

(2)“合格”:92年底以前指HBsAg、GPT(ALT)“两项合格”,未标示者未必就不合格。
4.12供血(浆)员HCV/丙肝流行率(%)(文献检索,与上表不重)

本底水平(以自然人群为参照):

0-2.9平均1.7,1.9,0.4-3,0.7-3.1,1.0;1.2(南京),2.1(北京),4.3(河南),4.6(山西),2-8(河北)

极低水平(≤1%):

0.1(四川/中江4/5794),0.2(沪),0.4(港2522),0.8(台),1.0(台420)),1.0(贵州/全血)

低水平(>1%-<3%):

1.1(我国中部),1.7(11省市),2.2(国内);1.1(济南),1.2(南京450),1.2(武汉),1.5(辽宁403),1.5(唐时幸/单采),2.0(武汉),2.1(北京),2.7(北京),2.8(沈阳),2.8(孙慧玲研究)

中低水平(≥3-<5%):

3.2(国内平均),2.5-3.3(国内);3.1(安徽191),3.1(新疆),3.3(湖南),3.3(湖南/新邵之外),3.7(广西23/619),4.2(江苏/丽水),2.8-4.6(河北,湖南,沈阳,武汉/内部资料),4.6(广西),4.6(京),4.6(北京附近HBsAg(+)多次献血者),4.7(天津/东丽)

中等水平(≥5%-<10%):

0.9-5.1平均3.2(中国/90-95);7.2(北京附近),7.2(北京地区),8.2(河北),8.2(河北/丙肝)

中高水平(≥10%-<25%):

10(中国),0-11(志愿献血),8-13(职业卖血者),16(职业供血员);10.9±(湖南),11.7(黑龙江/齐齐哈尔),12.6(广东129/1023),13.8(北京/职业供血员),13.9±(郑州某柴油机厂,某医大研究),15.1(山东553/3653),15.8(南京/职业供血员),17.9(武汉233/1303),18.8(河北),20.0(镇江/职业供血员),21.2(河南/丙肝),23.9(河北),24.5(江苏徐州)

高水平(≥25%):

30.0(部分地区供浆员),0-31.9(国内),31.9(职业供血员),47.6(部分地区浆站),11(献全血)~15.6-49.6(献血浆);28.0(河南),28.2(京郊),28.7(河南/92年),20-30(吉林/长春), 30.1(河北/单采),30.5(甘肃/兰州),31.9(内蒙/单采),32.4(河北农村),33.7(河北194/576),34.3(四川/什邡916/2669),36%(武汉/单采),武汉(内部资料)36%,39.1(河北/固安单采),39.6(陕西/商洛),45.4(河南/汝阳),0.2-46.9多超10%(国内/职业献血员),48.3(湖南/新邵)

4.13各地HCV疫情描述

声声入耳
       

研究现场
       

文献索引

HCV在我国传播相当严重。

当前我国献血员尤单采者中,HCV感染率非常高。
       

京深内冀

综述
       

余昌晏,1994

季阳,1996

十年前河南地区献血员HCV感染率很低(1.3%)。

HCV地方性流行,献血7个月可高达56.8%。

近年献血尤其是单采丙肝传播较为严重。

目前献浆员HCV和输血后肝炎流行问题严重。

浆站HCV感染较严重,尤以流动单采为甚。

我省单采浆站中抗HCV阳性率较高。

河南部分地区为HCV高发区。

采浆过程HCV感染相当严重。
       

河南某血站

河南新乡

河南正阳

河南周口

河南南阳

河南许昌,开封,南阳

河南尉氏、开封等

河南潢州
       

高峰,1997

邱佩芳,1994

龚兰英,1994

王淑萍,1995,1995

任学玲,1995

张英环,1995

胡丽亚,1995

罗斌,1996

固安献血员HCV感染较重。

我国献血员为HCV高危人群。

本地为HCV高流行区,献浆村有母婴和医源性传播

保定采浆和全血血员HCV感染率均高于固安近年河北大面积献浆员HCV广泛流行,石家庄35%。

除个别血站外, 河北各地献浆血员都是HCV高危人群,尤以衡水、平山为普遍。

国内献浆献血人群中HCV流行率很高。
       

河北固安

河北固安

河北三地

河北保定

河北石家庄

河北8血站,4浆站,4医院供血基地

河北赵县
       

王东济,1992

陈素良,1992

赵玉良,1994

李春明,1994

张世勇,1995

孙永德,1995



张世勇,2000

合肥地区献血员抗HCV阳性率明显为高。

献血(浆)队伍丙肝流行严重。

阜阳地区暴发流行,有继续传播趋势。

贵州安顺抗HCV阳性率为13.1%,低于国内多地。

HCV在本省分布广泛。

陕西供血集中村HCV较高,是人群感染重要环节。

青海省内丙肝一定程度流行。

HCV感染情况严重。

泰安献血员丙肝感染较严重。(我国)农村更严重。

哈市丙肝流行。

HCV感染率由武汉向仙桃、荆沙、宜昌逐渐降低
       

安徽合肥

安徽宿县

皖北阜阳、蚌埠

贵州安顺

贵州遵义

陕西商洛

青海西宁

江西九江

山东泰安三地

黑龙江哈尔滨

湖北四地
       

高人素,1993

吴春信,1995

凌应侠,1996

董钧铭,1995

顾艳,1994

吴谦,2002

易虎,1996

詹泰然,1994

杨鲜平,1993

赵劲松,1993

李方和,1996
4.14各地HCV流调文献考证

时间
       

条目*
       

研究所在省市(篇数)
       

备注



80-03
       

献血员HCV≥5%
       

河北(22),河南(17),安徽(10),湖北(9),江苏(6),广东(6),山东(5),陕西 (5),广西(5),浙江(4),北京(3),江西(3),湖南(3),辽宁(3),四川(2),贵州(2),山西(1),内蒙(1),新疆(1),甘肃 (1),吉林(1),黑龙江(1)
       

22省111篇

献血员HCV<5%
       

江苏(5),河南(4),黑龙江(3),山东(2),四川(2),湖南(2),重庆(2),青海(2),贵州(1),北京(1),湖北(1),广东(1),江西(1),甘肃(1),上海(1),福建(1),吉林(1),天津(1),陕西(1)
       

20省33篇

合计
       

河北(22),河南(21),江苏(11),安徽(10),湖北(10),山东(7), 广东(7),陕西(6),湖南(5),广西(5),四川(4),江西(4),浙江(4),北京(4),黑龙江(4),贵州(3),辽宁(3),甘肃 (2),重庆(2),内蒙(1),山西(1),吉林(1),新疆(1),上海(1),福建(1),青海(1)青海(1);吉林(1),天津(1)
       

29省144篇

“两河”不妨一比:

条目
       

河北
       

河南

论文总数
       

22篇
       

21篇

论文作者
       

以省CDC为主,地县CDC等为辅
       

不以省CDC为主

省级系统流调
       

有几项
       

未见

干预对照研究
       

有几项
       

未见

对疫情的报告充分程度
       

极其充分,常为同一事件多作者多侧面报导,偶有“一稿两投”之嫌
       

除王淑萍就周口疫情有过3篇报告之外,其余报告颇显零散

初步结论
       

文章多
       

事件多

4.15国内HCV疫情补充说明

85年11月,河北固安ST村和另外4个村暴发“非甲非乙型肝炎”,后确认为丙肝流行,这是国内第一起单采浆所致的丙肝流行。(孙德贵,1991) (王素玉,1991)从此,HCV便在中国大地上一发而不可收拾。下面是对三个案例的“解剖麻雀”:

例1:河南新乡某新建采浆队:各月份入队者HCV阳性率:入队时间越早, 阳性率越高,出现ALT异常所需时间越长(91年7月入队者的感染率可达80.2%),如一旦(本身)出现了HCV感染者,继发感染就呈几何级数增长,而 ”自己人”的感染率越高时,入队新人被感染的时间就越短(如当92年6月的感染率达54.2%时,该月入队者平均35天就有36%的人受感染)。单采过程交叉感染严重……对血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郝建新,1993)3

例2:河南周口三血站分三组,即两组献浆员和一组献血员均追踪观察7个月,逐次取样,400ml/次,2-5次/月,在92年初HBV和ALT合格501人中,取67人进行系列血清观察,发现7个月内阳转率46/67=68.7%。(王淑萍,1995)

例3:河南南阳新供浆员由HCV阴性到阳性的情况(观察16周):93年 1月1日至6月30日开始检测出HCV阳性但未淘汰组213人,阳转率4.0/百人周,平均阳转时间4.7周;7月1日-12月1日开始淘汰组219人, 阳转率1.9/百人周,平均阳转时间10.6周;RR=2.2。本文在未含中途失访者阳转的情况下,粗阳转率已相当高。(任学玲,1995)

HCV是世界性传染病,在中国呈地区性分布。我国职业献血员HCV基数高 (李方和,1997)。1990-1995年全国第二次肝炎流调查显示,我国HCV感染率为0.9-5.1%,平均3.2%,南方高于北方,户内聚集不明显,以医源性传播为主。血站调查可见,血源管理不严,献血员流动性大,不按规定时间供(采)血浆,HCV随采浆次数增多而升高,有浆站献血员在第21次供浆时,阳性率达60.3%,个别浆站在2年内交叉感染率高达80%,HCV传播十分严重。 (闰介正,1997)

献血员HCV感染率决定血制品质量和PTH的发生。目前国内HCV流行趋势为:职业供血员>义务献血者,单采浆者>献全血者,多次供血>单次供血,长期血透者>短期血透者,北方>南方。不少地区采血只查血型和HBsAg不查肝功,只查肝功和乙肝标志不查抗HCV。有偿献血员中冒名顶替、重复献血、偷服降酶药后献血献浆现象时有发生。(于建国,1996)
4.2血制品HCV污染率

血制品安全性为国家和社会的关注焦点。国内生物制品企业生产规模小,主要问题是常有病毒污染。(牟旭东,2002)

血制品批检/抽检/复检中的HCV污染率

年份
       

批数/份数
       

HCV阳性率(%)
       

厂家或产地(阳性率)
       

文献索引(资料出处)

89-93
       

110批

血制品
       

丙球47批100%,余63批仅1.6%但HCV RNA7.9%;92年及以前生产55批78.2%,93年以后55批9.1%
       

华东、华北、东北、西南、西北24/24,中南24/86
       

郝连杰,1994

杨东亮,1995

(武汉同济医院)

90-91
       

390批血制品(全检)
       

合格率不到一半。部分血浆抗HCV抽检显示, 单采浆者ALT逐年升高,今后主要问题为HCV.
       

全国44家生产单位
       

程雅琴,1993

(国家药监所)

91.12-92.3
       

19批血制品
       

丙球8批100%(污染严重),白蛋白10批30%,血浆1批,阳性1/1
       

丙球为生物所出品,白蛋白阳性非生物所出品
       

王俊升,1995

(山西太原)

<92.1
       

30份冻干血浆
       

30%(另有10份来自2个血库供输血用新鲜血HBV DNA30%)
       

冻干血浆来自3个厂家
       

姚定明,1993(302医院)

92年
       

66批
       

健康人血浆16批12.5%(HCV RNA31.5%),白蛋白49批20.4%,凝血酶原复合物1批阳性,总阳性率19.7%;邯郸血站10批白蛋白皆阳性。
       

北京、兰州、武汉、成都、长春生物所,北京血液中心,邯郸血站,南岳制药厂
       

刘华芳,1994

(北京、昆明、青岛多家医院)

<93.8
       

785份+
       

全血728份11.7%,血浆49份32.5%;丙球阳性8份(分母不明)
       

当地合格血员;武汉2血制品厂
       

李方和,1993

(武汉同济医院)

93-03
       

7106份血样
       

血站13个5415份0.3%,浆站9个685份3.3%,血库7个1006份1.6%.
       

湖北血站全年抽检血样
       

黄鹏,2004

(湖北)

94.10-12
       

5批
       

4/5强阳性
       

(批号93-44-3)
       

张文卿,1995青岛

<95.10
       

170份血制品
       

白蛋白20份45%,血浆114份2.6%,红细胞22份、全血14份0
       

本院使用


       

李淑兰,1997

(甘肃省院)

<1999
       

血制品污染率
       

丙球67.9%,IVIG>70%,混和血浆19.1-23.7%,白蛋白32.6%,冻浆15%
       


       

王金立,1999

(综述)

90年代上半期,我国临床用血及制品HCV阳性较高(李方和,1993),多种市售血制品存在HCV污染,如丙球、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和细胞悬液中均可检出抗HCV或HCV RAN,即使在卫生部92年8月颁布血制品须查HCV的批文和93年初全国多数地区相继开展献血员HCV筛查后出厂的产品甚至部分93年生产的的血液制品仍不能幸免(郝连杰,1994)(张文卿,1995) (于建国,1996)有人建议卫生行政采取强制性措施,坚决销毁92年8月之前出厂的未经HCV检测的血制品(张文卿,1995)。

血站尚未筛检HCV前,合格献血员HCV感染率=血液/制品中HCV水平(陈素良,1992),因为 “近年”血制品特别是冻浆产量大幅上升,质控放松,监管缺乏权威,不少单位质控人员不能独立处理制品质量问题。有些单位执行部颁规程缺乏严肃性,工艺落后。(程雅琴,1993)其结果是,白蛋白HCV污染率高达26-30%,直接经济损失每年200多亿元。(王金立,1999)

4.3输血后丙肝(PTHC)

安全输血是输血行业的永恒主题。国内输血后肝炎(PTH)为20-30%(李清联,1994/河南) (张新平,2001/湖北),在严格筛检HBsAg和ALT后为10-15%(李泉忠,1995),仅查HBsAg时为7.6-19.7%(胡兆平,1997),甚至输抗HCV(-)血后仍可达25.5% (孙永德,1996/河北)。下面只介绍有关PTHC的实证研究。

受血者PTHC发病率(抗HCV阳性率)

研究时间
       

研究地点
       

受血/用血组
       

对照组%(对照方式)
       

备注
       

资料来源

人数
       

发病(或阳性)率%

87-89

89.5-90.11

91.7-93.6
       

山西太原5大医院
       

14

86

15
       

(7.1)

5.3(12.7)

46.7(53.4)
       

0受血前)

0(未受血)
       


       

王俊升,1995

90.4-91.5
       

河北固安医院
       

92
       

(53.3)
       

8.7(双对照)
       

妇产科病人
       

孙永德,1996

90.4-91.5
       

河北固安
       

26
       

42.3(65.4)
       


       


       

孙德贵,1992

92年

93年
       

石家庄260医院
       

138

63
       

14.5(31.8)

4.8(11.1)
       


       

血员定期筛选

血员采前筛选
       

谭复明,1997

92.1-93.5
       

河北三地三村
       

14
       

(21.4)
       

0.5(未受血)
       


       

赵玉良,1994

92.5-94.4
       

广东广州
       

68

86
       

(1.5)(输白蛋白者)

(46.5)(输血浆等)
       

0.7(不输)
       


       

邓子德,1995

92.2-12
       

南医附院
       

16
       

(56.3)
       


       

儿科输血
       

宫道华,1993

93.3-6
       

京铁总院
       

40
       

12.5
       


       

未筛查HCV
       

张金栋,1998

<93.8
       

京深内冀
       

31
       

(74.2)
       

28.9(未受血)
       

慢活肝
       

余昌晏,1994

94.6-9
       

甘肃省医院
       

39
       

(23.1)
       

4.3(未受血)
       


       

李淑兰,1995

<94.10
       

广东深圳
       

66
       

(9.1)
       

0.7(对照)
       


       

郑永民,1995

94.10-95.10
       

吉林长春白医大
       

65

58
       

(20.0)*

(55.0)#
       

2.7(未受血)
       

*住院患者受血

#肾移植
       

于晓春,1995

<95.6
       

泰安88医院
       

27
       

33.3*(40.7)
       

住院>6个月
       

输用HCV(+)血
       

于建国,1996

<95.10
       

湖北武汉
       

196

144
       

(37.2)(血透)

(24.8)(血液病)
       

9.9(恶肿)
       


       

杨东亮,1996

96.10
       

合肥二院
       

288
       

(4.8)
       


       

输HCV(-)血
       

胡兆平,1997

HCV是输血后肝炎主要病原体(廖宏波,2000),血液制品被HCV污染是当前临床工作的严重问题(李淑兰,1997),如河北固安采浆者中的HCV高感染已通过输血等途径HCV在一般人群广泛传播(孙永德,1996),兰州血透者丙肝发生率为32%,多次受血者为19%(李淑兰,1995)。我国受血或使用血制品者中HCV感染率为6.8-17.7%(李碧华,1995)(刘丽萍,1997),故使用阳性全血、血浆和血制品和献血一样,都是传播HCV主要途径。(王亚,1995)(李清联,1994)对固安、永清等县(北京血源)14757人的调查显示,抗HCV阳性率为13.6%,而河北个体供血占北京用血量的40%(赵海燕,1992)。

4.4其他血传性疾病

乙肝、丁肝、戊肝、庚肝与丙肝同行,此起彼复(数百篇文献从略)。1993年-95年3月,河北暴发疟疾流行, 单采浆者疟疾发病率为26.8%。(陈素良,1994,1995)据悉,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由采供血大规模传播疟疾的史实。

遗憾的是,“前车”并不“可鉴”。
五、应激

下表是学术文献中所记载的政府文件的流水账,接着是对当时一些重要文件的议论。

5.1政府有关采供血文件条目列表:从1978年11月24日至2004年11月17日共54个文件(略)。

5.2采供血文件重点条款列表:共23项数十条(略)

80 年中后期,我国在防止血制品传播HCV/HIV方面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外的。因尚未建立HIV检测系统,缺乏必要的诊断试剂,85年开始禁止血液制品进口(陈玉琴,2002)(王克义,2000),基本杜绝了国人因此感染HIV的可能(刘中夫,2000)。另一方面是对企业的,即相继颁布《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奠定我国医药管理法规体系。(邢大立,1998)其中,1984年公布的《药品管理法》明确提出药品生产企业必须符合卫生部制定的GMP要求(洪明华,1996),88年卫生部颁布中国第一个GMP (白坚石,2002),并于89年对全国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整顿和验收,实行定点生产(李碧华,1995)(王克义,2000)而针对当时已经逢勃开展的单采浆,还能查到两个经卫生部批准的操作规程手册。

据了解,经血液传播感染HIV者每年约10例左右,今年已有6例。“原来只有0.1%,近几年(又)上升了0.1个百分点。”艾协的曲书泉说。(《北京青年报》2000年8月31日)

实质性的行动在90年代上半期显现。首先仍是针对企业的。90年提出每省可暂保一个血制品生产单位等限制性措施;91年停止冻干血浆生产(王克义,2000),理由是血浆成分复杂,生产过程对病毒杀灭管理不易管理,据抽查有许多病毒冻进血浆里,特别是HCV危害很大(贺光宇,1993)。随后开始出现针对采供血环节的举措。针对当时血站浆站增长过多过快的局面,92年出台《采供血站基本标准》用以规范单采浆站(邢大立,1998)。紧接着,在我国丙肝发病率的上升和HIV/AIDS不断显现的条件下,93年初卫生部先后颁布了《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血站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以规范采供血行为,保障献血员健康和血液质量,其中一项显著措施是增检丙肝抗体,并专门发通知加强肝炎防治,正式提出HIV检测,专门成立“全国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邢大立,1998)(李碧华,1995)(刘中夫,2000)(肖云昌,1995),从此拉开了对全国血站、浆站和血源队伍“后浪推前浪”般治理整顿的序幕,或对各类采供血机构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国锐,1993)

什么叫“三统一”?

血站管理以省市区为区域,统一规划设置血站,统一管理采供血和统一管理临床用血。(杨凤英,2003)或“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审批”(杨凤英,2005)

省(市)卫生厅(局)统一规划设置采供血机构,统一管理血源,统一分配血源。(邢大立,1998)统一制定医疗用血、生产用血分配;统一颁发献血员证;统一划分采供血机构。(闰介正,1997)统一规划设置血站,统一管理采供血,统一管理临床用血。(王晶珠,1998)

辖区内统一管理血源,统一采血,统一供血。(何晓学,2004)(朱智英,1996)“统一采血,统一供血,统一临床用血”(洪泽,2005)统一设置采供血机构,统一管理血源,统一采血,统一供血……(杨东明,1993)

采供血机构(因利益膨胀等)曾一度失控(王锦瑜,2002)。为尽快扭转血液管理失控现象和整顿血液管理混乱状态,《办法》的实质是按区域医疗用血规划,实行血液“三统一”管理,避免了采供血机构的恶性竞争;《标准》则制定来规范采供血行为,有效遏止了输血后疾病的发生。(杨东明,1993)(贺才标,2001)当时一个规定是:只允许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所属单位(医院或防疫站)设立一个浆站,只限一个企业采用血浆。严格血站、浆站执业许可证制度。一个献浆员只在本县浆站供血,不准跨站、跨省流动供血。(闰介正,1997)(邢大立,1998)另一个规定是,建站审批及布局除了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审批审核,按卫生部修订GMP整顿验收外,还应考虑各站覆盖区域的人口、采浆量、供浆人数与比例等,确保国企主的渠道作用。(邢大立,1998)

建国40余年,我们还没有统一的采供血机构管理和血液质控标准及一套适合国情的监管制度。《办法》旨在建立严格的行政管理制度,明确了各辖区血源管理,避免血源流串、血液买卖和长途贩运;突出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输血工作统一监管权。

采供血单位既是医疗卫生单位,也是生产单位。国家管理将逐步加强,包括专管专营,不允许不顾医疗需求、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商业化自由竞争或放任自流,克服按行政层次盲目设置机构及采供血,如省级和省会市争办血站、县建血站、乡建单采浆站、医院血库重新自采自供等,克服盲目扩大血制品生产规模,以小作坊与大生产流水线竞争的现象。各地要按《办法》和《标准》对现有采供血机构进行整顿、评审、注册和发证,对布局不合理、血源不足和未经卫生部门批准、非卫生部门和红会设置的采供血机构坚决取缔;对软硬件不合格机构限期整顿;对个体供血者严格筛选,统一供血证,定点供血。(杨东明,1993)

我国于93年开始整顿血站,并于95年再次进行大规模整顿各地血站(郑锡文,2000)(刘中夫,2000)。95年初中原出现了HIV点状流行,卫生部连发“三道令箭”在全国范围内采取紧急措施,全面整治采供血机构和血源队伍,加强血员筛查,加强血液管理,随后又紧急通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李碧华,1995)(王克义,2000)对遏制HIV流行起到很好作用。(刘淑贞,2001)随后,96年底国务院颁布《血液制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9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

……军区卫生部2000年1月对全区5个采供血机构(武汉总医院,181、422、187医院)按《军队采供血机构检查验收细则》进行验收,其中181基本达标,将于2月向总后卫生部申请《采供血许可证》,余四单位拟于二、三季度达标。(王焕春,2000)

《条例》根据《药品管理法》和《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是我国血制品法制化管理的标志(王克义,2000)(陈玉琴,2002),旨在规范市场,使企业和血站在血员筛选、采浆和生产质控有法可依 (刘中夫,2000)。贯彻《条例》要坚持“谁批准,谁负责;谁开办,谁负责”,坚持“三统一”,严禁超区采浆;浆站由血制品生产单位或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生产单位需向有《单采血浆许可证》或与其质量责任书的浆站收集原浆。(邢大立,1998)《条例》还对从采浆单位审批与营业许可,血员与原浆的严格检验,到GMP进行严格监管。(王克义,2002)至此,卫生部和药监局有四部法规《条例》《标准》(或《采供血站基本标准》)《GMP》和《规程》(即《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管理原浆采集和企业生产,(白坚石,2003)(王德升,2001),而血员标准、血清筛查和工艺灭活这三堵防火墙又取决于原浆管理(浆员筛选+原浆检验)。(孙凡忠,2005)(白坚石,2003)

《献血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医疗献血、临床用血秩序、实行无偿献血的重要法律(肖海,2002),是医疗用血的重大变革(杨凤英,2003)和依法治血的标志。血站原有采供血模式和工作方法已不适应形势要求(陈朝华,2004),因此《献血法》对我国献血制度、法律适用、无偿献血、机构设置、临床用血管理都做了明确规定(李娅,2001);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废除传统卖血制度 (贺才标,2001),结束全国范围内的采血商业化(郭世萍,2004),标志着个体卖血将成为过去。(隋昱,2001)《献血法》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规划》给采供血机构上一道“紧箍咒”,过去那种“低投入,高回报”、外延式的发展时代一去不复返。(王锦瑜,2002)为贯彻实施《献血法》,2000年又对93年颁布的《标准》进行了修订。(李方,2004)

关于《条例》与《献血法》的关系,请看下面这个方框。

有偿供浆与无偿献血并存,互争血源显而易见。国家将按二个法律法规管理血液工作,一是专门调整临床用血关系的《献血法》,一是专门调整生产用浆关系的《条例》。前者实行无偿献血,后者实行有偿供浆。一个血液事业分为两种体制、制度和机制,加大了管理难度。单采浆有偿,农村老百姓就特别有积极性。流动供浆甚至地下采浆皆因有利可图。无偿献血主要靠内在精神觉悟来支持,靠爱心来维系。扶贫济困,仁爱相助。(于宗河,1998)

问题是,采供血传播艾滋病的途径尚未完全阻断,存在一些隐患。一方面,非法组织卖血(浆)活动仍然存在(国办,2004),一些地方还存在“血头”“血霸”非法组织卖血,或以暴力和威胁方式强迫他人卖浆(车全忠,2004)。2001年,重庆、新疆非法采浆大要案被查办;2002年青海、甘肃、山西均发现跨区非法采浆上万人次之多,有血头非法组织卖血;2004年广东、广西等浆站违法跨区频采受查处。另方面,一些地方卫生部门直接经管单采浆站,以盈利为目的,作为政府部门既办又管还负责监督,所办的浆站大多有问题,影响用血安全,败坏政府声誉。(高强,2004)由于管理不顺,监管不力,一些地方超采频采,体检不严,仅初检无复检,试剂无批文无批检,机构多及范围乱,血价不统一,交叉取血、供血,秩序混乱。一些血站、浆站、血库实验室无有效防控措施,无独立HIV检测室,人流物流交叉。(车全忠,2004)基层医疗机构违法自采自供造成血传疾病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川、滇、内蒙等地甚至传播了HIV(高强,2004)。

我国从95年开始推广机采,并对手采加强质控, 97年1月全行业实现机采目标。(王克义,2000)(闰介正,1997)

国务院96年严禁手采(闰介正,1997),从98年1月起我国全面实行机采(张华,1999),卫生部同时规定机采用合格进口机械。(孙志霞,2001)

近期发现有企业违法收购手采血浆(药监局,2001),手采屡禁不绝,呈泛滥之势。鉴于采浆与生产的管理渠道不同,现有检查方式只限于复核企业采浆书面材料,无法实地考证,真实性没有充分保证。(白坚石,2002)

严查手工、跨区、超量、频繁和冒名顶替采集原浆等违法行为, 吊销手采机构《单采血浆许可证》。(国艾办,2005)

为此,国务院在2004年开展非法采供血和单采浆专项整治活动,以高压态势大幅降低非法采供血犯罪活动,使采供血秩序明显好转(车全忠,2004)。至2004年11月,全国立案85件,处罚61家,注销6家,关闭46家,党纪追究50人,刑事追究23人,但仍有偏远医疗机构非法自采自供(四部局,2004)。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马晓伟,2005),但也暴露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首先,卫生部方面需明确浆站管理体制,既办又管弱化监管。(车全忠,2004)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一律不得再经营单采浆站,必须尽快脱钩(高强,2004),考虑让浆站成为生物制品公司的“原料车间”,卫生部门为独立监管者,从制度上斩断政府机构的盈利梦想。(姚娜,2005)

其次,相当多基层血站缺乏有效管理,不合格供血登记不清,废弃血液管理不善,质控手段不全,人员素质低下。浆站表现更差。而管理力量薄弱,法律法规粗疏,难以疏而不漏。频采是违规还是违法,异地采血多少次算违规或犯罪,非法采供血使多少人致病算犯罪,处理标准和力度弹性很大,以致案件发罚代处,明显从轻。另外,异地“有偿”调拔,用血大户提现,管理部门难察觉。有人担心整治一过,种种不法现象又死灰复燃。(陈会扬,2004)
六、血殇

难忘1995——

3月8日,云南“惊现”豫籍郭姓献血员“性传播”感染者。(李宁,2005)(喻尘,2005)

3月,卫生部召开紧急会议通报河北廊坊在献血员中发现HIV感染者的情况。

天津报告查出HIV抗体阳性献血员。(张伟,1995)

深圳首现HIV阳性献血员(河南籍)。(杨立新,2005)

山东首现献血员HIV感染。(刘淑贞,2000)

浙江首现供血员HIV感染者。(姚军,2000)

贵州首现2例供血员HIV感染者。(董钧铭,2000)

昆明血站至11月底共检出4例献血员HIV感染者,均为男性外省民工。(周翔,1997)

山西多地先后出现HIV阳性供血员。(张华林,1997)

内蒙95-96年在流动献血员共发现3例HIV感染者,其中2例为外省籍,而本省籍献血员感染者亦在外省被发现。(张连仲,1997)

黑龙江在流动献血员发现14例感染者。(孙荣芳,2000)(苑金英,2001)

河南焦作4213位有偿供血员中出现16例HIV集中感染(0.4%)。(李化荣,2004)

95年8月湘北农村出现有偿供血员HIV感染者。(刘诗礼,1998)

广东95-01年共检出167例献血员感染者,其中外省籍感染者占61.7%。(颜谨,2003)与此同时,陕西西安、福建惠安、广东深圳亦分别“惊现”过河南周口、信阳HIV感染者(张文利,2000)(庄玉才,2001)(曾序春,1996),张家口最先发现的3例阳性供血员中,2例为跨省采浆者(孙志霞,2001)……

1995年,卫生部统计显示,HIV的感染者人数由之前的几百例突增至1567例,其中有相当数量来自河南农村1995年以前的卖血人群。血液传播问题一下子突显出来。(戴志澄,2005)也就是说,在经历了传入期(85-88年,每年HIV报告数维持在个位数水平)和播散期(89-94年,每年报告数维持在百位数水平)后, 中国艾滋病进入快速增长期(95年至今, 每年报告数先维持在千位数水平,后突破至万位数)首先是由采供血感染发动的。

中国采供血HIV感染危机由此正式拉开序幕。

6.1我国采供血HIV 流行情况(现场研究/不完全统计)

时间
       

地点
       

HIV/AIDS
       

备注
       

资料来源

调查数
       

HIV
       

AIDS
       

死亡
       

(+)%

91-01
       

广东东莞
       

82532
       

16
       


       


       

0.02
       

单采0.03%(2/5878)
       

冯志阶,2003

92-03
       

河南焦作
       

177505
       

81
       


       


       

0.05
       

有偿0.14%(16/11823)
       

李化荣,2004

93-95
       

昆明血站
       

69215人
       

4
       


       


       

0.01
       

93年为0
       

周翔,1997

93-95.3
       

河南7浆站

濮阳

兰考

宝丰

永城

开封

洛阳

许昌
       

54396

7400

20656

4073

3858

4557

7742

6110
       

588

33

261

39

28

107

78

42
       


       


       

1.1

0.5

1.3

1.0

0.7

0.9

1.0

1.8
       

93年1.2%(542/43598)

94年0.2%(9/3782)

95年0.5%(37/7016)
       

苏惠存,1997

94.6-96
       

山西临汾
       

1432
       

14
       


       


       

1.0
       

94年为0, 95年1/365
       

张华林,1997

95.9-11
       

湘北澧县
       

1058
       

19*
       


       


       

1.8
       

*2次初筛阳性
       

刘诗礼,1998

95.9-00
       

徐州血站
       

160291
       

20
       


       


       

0.001
       

有偿0.1%(3/47832)
       

张彩霞,2002

95-96
       

内蒙7盟
       

3139
       

33
       


       


       

0.1
       

流动献血员0.3%(3/1011)
       

张连仲,1997

95-03
       

广东深圳
       

315676
       

18
       


       


       

0.01
       

单采10例,有偿4/19337
       

杨立新,2005

96-98.1

98.10-00
       

山西临汾血站
       

11300

21115
       

20

1
       


       


       

0.2

0.01
       

合30/32415=0.09
       

赵黎娟,2001

96-97
       

佳木斯
       

13032
       

5
       


       


       

0.04
       

97年0.08%(5/6302)
       

王伟,2001

96-97

02-04
       

河南商丘血站
       

19891

25567
       

16

4
       


       


       

0.08

0.02
       

单采占20/22
       

许世祿,2005

97.9-02
       

湖南临检
       

8699袋
       

6
       


       


       

0.07
       

99年4例,前后各1例
       

吕岳峰,2003

97年

98-00
       

河南信阳2村
       

963

1742*
       

17

1
       




       




       

1.8

0.1
       

供血15/88=17%,单采14/77,全血1/9;*人年
       

郑锡文,2000

魏卫,2003

98-99.3
       

昆明血站
       

22992
       

65
       


       


       

0.3
       

有偿0.3%(55/21253)
       

陈均,2000

98.10-99
       

湖北某县
       

296
       

166
       

19
       

13
       

56.1
       

供血时间89.3-96.3
       

张永喜,2001

98.10-01
       

温州血站
       

47800
       

143
       


       


       

0.3
       

有偿13/19699=0.07%
       

陈筱华,2001

98-99
       

山西三浆站
       

96
       

71
       


       


       

74.0
       


       

刘中夫,2000

98-02
       

长沙血站
       

281279
       

776
       


       


       

0.3
       


       

史娟,2005

98-02
       

浙江血站
       

2141214
       

27
       


       


       

0.01
       

外地19例
       

孟中华,2005

99.3
       

湖北村民
       

730
       

22
       


       


       

3.0
       

采浆15/58=25.9%
       

颜江瑛,2000

99
       

湖北襄樊

山东新泰
       

210

435
       

19

2
       


       


       

9.1

0.5
       

单采16/205=7.8,全血5/440=1.1,合21/645=3.3
       

刘淑贞,2001H42

2000.9
       

中部3乡
       

619
       

11
       


       


       

1.8
       

0-7岁儿童, 甲乡5.9%
       

王岚,2001

00.12-01
       

商洛某村
       

5739
       

27
       


       


       

0.5
       

有偿1.0%(23/2362)
       

王百锁,2003

<2001
       

广东广州
       

303434
       

21
       


       


       

0.01
       

单2/20198=0.01%
       

崔徐江,2001

01.5
       

湖南2县
       

35
       

13
       


       


       

37.1
       

有偿12/18=66.7+1配偶
       

易映群,2002

01-03.3











01-02
       

湖北5县市

随州

巴东

秭归

鹤峰

十堰

7地市22村
       

1335

509

45

37

200

559

4693*
       

191

134

10

6

31

10

77
       




       






       

14.2

26.3

22.3

16.2

15.5

1.8

1.6
       

*重点村民AIDS摸底调查,其中巴东8村14.1%(14/99), 随州2村3.4%(32/941), 襄阳谷城大治4村1.1-1.2%,鹤峰5村0.6%


       

彭国光,2004

02.4-04
       

河南漯河
       

5984
       

61
       

61
       


       

1.0
       

医院HIV筛检
       

周凤霞2004

02.7-04.12
       

广西桂林
       

69726
       

35
       


       


       

0.05
       

血站
       

周素,2005

02.10-03.3
       

河南上蔡

其中血检
       

1551

1551
       

144

115
       


       

24


       

9.1

7.4
       

有偿22.4%

有偿19.7%(92/466)
       

程华,2004

程华,2004

03年
       

南阳10村
       

3454
       

170
       


       


       

4.9
       

供血161/1305=12.3%
       

李雷,2004

03.8
       

山东数村
       

452*
       

18
       


       


       

4.0
       

*单采;非献1/209=0.5%
       

张晓菲,2005

很遗憾,仅靠学术文献反映不出采供血疫情的全貌,而我国疫情报告又不健全。
6.2“不详”与“相对盲区”

疫情报告中的“不详”,即HIV传播途径不明。

一些地下采血(浆)站发现的HIV感染者常是流动人口,情况较复杂,但列为“不详”栏中的HIV感染者中的一部分是由于采血(浆)引起的传播。(郑锡文,2000)

“不详”在国际统计HIV感染途径时通常很少,但在我国公布的数据中却很大,97年5月时占33.6%,列第二位,99年9月时仍列第二位,占21.1%。防疫部门的人说,他们统计时会把非法采供血感染放进“不详”之列。(甄茜,2000)

注:“不详”的情况较为复杂。王陇德估计其中多以性传播为主。(王芷荭,2005)

“相对盲区”指我国HIV/AIDS疫情报告中的“色盲现象”。

截至2000年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22517例……静脉吸毒传播的迅猛势头仍未控制……主要集中在云南、新疆、广西、四川、广东……(郑灵巧,2001)

截止2001年6月,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26058例……吸毒传播是主要途径……云南、新疆、广西、广东、四川等地较为严重。(李文祺,2001)哨点监测表明,吸毒者HIV感染率从1995年的0.04%上升到2000年的5%……

截至2002年底,除云南(超过10000例)、新疆(超过5000例)外,广西、四川、河南、广东累计报告数均超过1000例,估计感染数约4万例。(靳薇,2003)

6.3“模糊数学”

多年来,要得到一个稍微“像样”的采供血HIV感染数,有如“蜀道难”。

95年初在我国中部地区发现有偿献血员中有HIV感染,局部地区较为严重(郑锡文,2000);中部地区疫情以流动人员或有偿献血为主。献血员感染者主要在局部地区流动。(华荣珍,2004)

我国献血员HIV感染率为0-21%。(王金立,1999)中部几省某些地区献血员感染率可高达9.1-17.0%。(王岚,2001)一项对6省6县有偿献血员感染率调查显示,河北固安0.7% (3/450),贵州铜仁8.6%(3/35),河南南阳7.7%(1/13),山东新泰0.5%(2/435),山西长冶252人和浙江义乌500人均为0。(郑锡文,2003)

各地报告的献血员HIV感染率为:黑龙江 0.3%,山东0.009%,云南0.005%,福建0.0005%……(杨勇刚,2001)1994年云南献血员HIV感染率为0.003%……我国某些地区HIV感染以经血传播为主(刘淑贞,2000),疫情波及全国23个省区市。重点村供浆者感染率一般为10%~20%,最高达60%。(张文康,2002)

6.4“疫情报告模式”

我国艾滋病疫情报告的“一般模式”为:HIV感染数-AIDS发病数-死亡数。

至2000年,山西报告HIV感染者230例,艾滋病人302例,死亡17例。(乔晓春,2001)

至2002年,湖北HIV报告数为739例, AIDS194例,死亡83例。感染途径以采供血(浆)为主。全省估计感染数为4.5万人。(彭国光,2004)

至05年6月,安徽报告HIV感染者3494例,发病1620例,死亡492例。(冯中立,2005)

河南“疫情报告模式”演义:

大约在2000年HIV报告数为638例,其中发病数、死亡数若干。

2001年9月发现HIV感染者1495例,发病236例,死亡106例。(丁离,2002)

2002年9月报告HIV感染者2065例,发病335例,死亡238例。(张坤,2002)

2003年底至今已累计确认并报告感染者6524例,其中现症病人1940例。(朱晓娟,2003)通过大规模流调和采用国际通用的组分法和德尔菲法进行疫情分析,估计全省目前有3.5万HIV感染者(单纯刚,2003),此前估计为2.31-3.35万(喻尘,2005)。

2004年春公布“敏感数字”,全省HIV感染者为11844人。(杨瑞春,2004)

2004年秋现有HIV感染者25036人,现症病人11852人。(光明网,2004)
6.5疫情地区分布

献血行为常表现出地区(或地域)聚集性(程华,2004)(彭国光,2004)、家族(或人群)聚集性(李聪智,1996)(国艾办,2004),前者决定HIV流行的地域特征,后者决定同一地域内HIV对某些家庭和家族的毁灭性打击。

关于“两湖”

湖北

恩施鹤丰县发现45位感染者,其中90%为有偿献血员,均在河南献过浆。去河南献浆者感染率为18.9%。(陈家学,2001)

一项从98年10月开始(为期一年)对“我国中部艾滋病流行区”296名有偿供血员的研究显示,其HIV感染率为56.1%。(张永喜,2001)

一项于99年3月在湖北襄樊(郑锡文,2003)进行的“我国某县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调查” 发现,某自然村献血员占成人的比例为28.8%(210/730),村民HIV感染率为3%(22/730),其中采浆者为25.9%(15/58),采全血者为2.6%(4/152)。(颜江瑛,2000)(刘淑贞,2001)

01-03年对5县市供血员和7重点地市22村村民摸底调查显示,前者的感染率为14.2% (191/1335),其中随州、巴东为26.0%(144/554);后者的感染率为1.6%(77/4693),其中巴东为14.1%(14 /99),随州为3.4%(32/941)。(彭国光,2004)这是一篇省级采供血HIV疫情调研报告。

湖南

95年8月湘北农村首现HIV感染者后,于9-11月在澧县顺藤摸瓜追查同行者,从12乡查到 1543位有偿供血员(其中116曾到外省同县单采,余在本省供全血),采血1058份,两次初筛阳性19例,送省确认7例均阳性,均为流动供浆者,其中 6人同村,阳性率7.3%。(刘诗礼,1998)

怀化市新晃、辰溪两县于93年12月和94年1月分两批到某省同一血站卖血5-20次的38位有偿供血员及其35位家人中,采血35份,阳性率37.1%,其中供血员阳性率12/18,另有7名献血员在采血前已因艾滋病典型症状病故。(易映群,2002)

另两篇论文报告了98-02年前后采供血质量的HIV检验情况,其中长沙血站初检结果将近0.3%(776/281279份) (史娟,2005), 湖南临检中心检定结果将近0.1%(6/8699袋),而99年为2.3%(4/1758)(吕岳峰,2003)

关于中西部

山西

95年部分献血员HIV感染率为0.07%(张连仲,1997)临汾血站95年至96年3月献血员HIV阳性率为1%(14/1358) (张华林,1997),96年1月至98年1月的阳性率为0.2%(20/11300),98年10月至00年10月的阳性率为0.01%(1/21115) (赵黎娟,2001),逐年降低,但在HIV感染率中等水平、年采血量为150-200万ml的“山西某县”,大约每2千-2万份HIV(-)血液中仍有1份HIV(+)。(郑锡文,2000)(郑锡文,2003)

关于山西的疫情还有两点要涉及。一为“三起地下采浆案”,即98-99年查处的临汾两地和灵丘三浆站的供浆者中,HIV阳性率74%(71/96),且从1500袋血浆中抽查142袋全部阳性。(刘中夫,2000)(郑锡文,2003)另一为闻喜县,那里既往献血员占成人20-30%村的“献血村”至少有10个, (高建华,2004)亦为献血感染者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关爱中心,但疫情不详。

陕西

得知1例结核病例96年3月跟人前往邻省有偿供浆,小范围摸底后于2000年12月在商洛调查村民5739人,发现感染者27人,其中93-97年前往邻省供浆者阳性率为19.8%(23/118)。 (王百锁,2003)

内蒙

95-96年7盟市血站调查发现献血员HIV感染率为0.1%(3/3139),均为流动献血员(3/1011),其中2人来自外省(2.8%)。(张连仲,1997)

山东

03年8月调查荷泽、成武和新泰三示范区661人,发现既往单采者感染率为4% (18/452),非献血者感染率为0.5%(1/209)(张晓菲,2005)另有研究显示,新泰、泰安供血员感染率分别为0.5%和9.1%。(刘淑贞,2001)(刘淑贞,2000)烟台至2000年时所发现11例感染者中,经(献)血传播占72.7%。(孙颖,2001)山东至99年时所发现的 53名感染者波及13/17的地市,其中献血员占67.4%,配偶占6.8%。(刘淑贞,2000)

河北

廊坊疫情究竟有多重,至今未公布。据悉当地防疫部门把感染者遣送回家(万延海,2000),刑台一带有输血所致HIV感染及跨省(山西)采浆和调血事件。

关于中东部

浙江至98年所报告的93例感染者中,有偿供血员占7例。(姚军,2000)江苏至99年监测发现75例感染者,其中供血员27例。(羊海涛,2000)安徽疫情主局限于阜阳地区,未读过正式报告。

关于东北

黑龙江到99年共发现37例献血员感染者,占同期全省报告总数的78.7%。(苑金英,2001)辽宁报告的感染者以农民和外地人为主。(张世博,2001)吉林99年检测4113人中唯一的感染者为职业供血员。(杜占森,2001)

关于西南和“两广”

采供血感染“微不足道”,但昆明血站早在94年5月即发现感染者,94-95年感染率为0.01% (周翔,1997),云南1999-2003年献血员感染率为0.01%→0.02%→0.04%→0.07%(陆林,2004)。一般推测中原供血员 HIV的主流行株(HIV-1泰B亚型)是从云南传入的。(郑锡文,2003)(陆林,2004)四川资中至2001年所报告的52例感染者中,47例因外省卖血染疾,而都江堰5位感染者均因卖血所致。(中英项目,2001)

广东自95年发现献血员感染者后,河南籍阳性者就不断出现,至2001年底已达47例,占全省167 例献血员感染者的28.1%,另川桂合11例,余13省共44例。他们主在广州、深圳、东莞之间流动(颜谨,2003),而在东莞所发现的40例阳性供血员中,外地人占38例, 其中16例有外省多次供浆史,豫籍14例,本省7例,重庆广西各5例,川鄂黔徽共7例。(冯志阶,2003)95-98年广州地区献血员HIV感染率为 0.01%-0.02%。(李少华,2001)

广西献血员感染者均为到河南等地卖血的农民,而只在本地卖血者则幸免于难。

关于河南

信阳(豫东南)

2000年8月《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有一篇题为“我国某县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章(郑锡文,2000),于2003年说明该县为信阳。(郑锡文,2003)(魏卫,2003)97年在两自然村963名18-50岁村民中查出17例 HIV(+)者(1.8%),其中献血员阳性率为17%(15/88)。三年检测信阳市医院门诊患者血清2581份,阳性1例。(郑锡文,2003)

一项2000年9月进行的“中国某县0-7岁儿童HIV感染率调查”介绍我国中部某县3个乡0-7岁儿童的HIV感染率为1.8%(11/619),其中A乡为5.9%(10/169),据母婴传播HIV机率推算其妇女HIV感染率约18%。01年再,其0-8岁儿童感染率为4.9%(11/224)。(王岚,2001)(郑锡文,2003)有文称该县在河南(UNAIDS,2002),暂归此处。

南阳(豫东南)

95年10月至98年10月,当地捣毁12个非法血站,查获私制血(浆)6280袋,抽检101份,发现HIV阳性率98%。(李生旺,2000)而98-99年对25564名献血员的HIV检测结果为0,但有偿献血员HCV感染率为7.2%,无偿献血员HBV感染率为7%,即献血员肝炎病毒感染率虽筛选多年仍居高不下。(熊岩,2001)

03年3县6乡10村3454位村民HIV阳性率为4.9%,其中献血员为12.3% (161/1305)。在这10个行政村中,村民HIV感染率大于15%的有1个村,在5-15%之间的有3个村,小于5%的有6个村(范围为 0-15.3%)。作者指出,隐瞒疫情是极为错误的,谎报疫情是不负责的。(李雷,2004)这是一篇河南艾滋疫情主体的地级流调报告。

豫北

焦作95-03年共发现81例献血员HIV感染者,血站经营类型与献血方式是HIV感染传播的重要条件,部分有偿供血员持多省市献血卡职业性流动,成分复杂。濮阳有文要摸清有偿供血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及其生存情况”,但通篇再也找不到“艾滋病”这三个字眼,通过普查回顾90-95年间单采浆者的死亡状况,无漏报,发现5650人在94-04年内共有85例死亡,年均死亡率为1.4‰,其中20-29岁组为年均死亡率为4.2%,死于96-98年者共48占56.5%(与96年河南彻底关闭单采浆站导致经济拮据生活困难有关),前三位死因依次为伤害 (35例,多为自杀或“安全意识差”所致车祸和坠落)、肿瘤(25例,多为肝癌)和脑血管病(12例)。 (梁桂华,2005)

超过3%的艾滋病患者因无法经受晚期疾病的折磨而自杀身亡。(张可,2004)

豫中

漯河至98年底共报告20例感染者,分布于三县一区(临颖,郾城,舞阳;源汇区),其中献血者14例(其中有人自93年起先后在舞阳、临颖、郾城、许昌、鄢陵等地卖血长达3年),多次受血者3例,不明3例。当地人多,流动大,外出打工者亦同时献血或长期卖血。《献血法》颁布前一些地区乱办血站浆站,多在一无设备、二无技术、三无消毒时仓促上马,大量采集人体血液,加上献血员在采血技术、设备、消毒条件较差的非法血站卖血,部分人用假姓名、地址和身份证流动献血,难掌握真实情况,疾控难度大。(邱晓东,2000)

一篇分析漯河中心医院从02年4月至04年4月5984例HIV初筛结果以“浅见漯河及周边县区HIV感染现状”,确认阳性61例,检出率1%,其中以供血和受血者居多:32例为96年前的单采浆者占52.4%(当时采供血机构管理不健全, 利益驱动,供血者在不规范的地下采浆窝点和血库短时间内反复采浆),17例由输血所致占28%(96年前因手术、外伤或疾病医源性输血所致,而96年后有无输血传播HIV有待进一步观察), 母婴和性传播各3例,吸毒和不明(初中生)各1例。(周凤霞,2004)

商丘(豫东南)

商丘是河南艾滋病流行的重点地区之一和乙肝高流行区,感染者主为95年前后卖浆的农民,呈灶状聚集分布。95年关闭单采浆站,98年以前主要靠有偿献血(经查约20%有偿供血员有单采浆史),从99年以来实行无偿献血,并避开了卖血浆人员集中的区域,特别是03年底以来,HIV阳性者退出献血员队伍,阴性者成为固定献血员多次献血,使HIV检出率显著降低,故不能以无偿献血员的检测结果代表一般人群的感染状况。在检出的22例HIV感染者中,有20例有单采浆史,其中4例为“无偿献血”者(许世祿,2005):

时间段
       

献血员类型
       

检测数
       

阳性数
       

阳性率

96.1-97.10
       

有偿
       

19891
       

16
       

0.08%

02.1-03.10
       

无偿
       

25567
       

4
       

0.02%

03.11-04.10
       

无偿
       

15899
       

2
       

0.01%

周口(豫东南)

“周口是豫东南经济落后地区……无偿献血达到全国领先水平”。(马洪亮,2001)

据多方资料推测,河南农村今天的艾滋病疫情正是以(周口)太康县为中心,以150公里为半径高密度扩散的。(喻尘,2005)

上蔡、新蔡与驻马店(豫东南)

有一个对中原某行政村全人口“解剖麻雀”式的驻村研究系列,从疫情普查(程华,2004)、“问题血站”(程华,2004)和子代传播(程华,2004)三个角度报告了该村的疫情,现场工作时间为02年10月至03年3月,所在地是“中国中部某行政村”。

普查村民1551人,发现感染者144人(其中24人已故),感染率为9.1%,其中村里有 HIV(+)者家庭占19.6%(112/521),阳性者≥2人的家庭占1/4,有偿供血员的感染率为22.4%。该村HIV感染只发生在到过个体、本县、外县三种血站献血(及其不同组合)的人中,其相对危险性依次为:个体血站2.72(72.7%)>本县县级血站1.12(20.7%)> 外县县级血站,即当地献血员HIV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去个体和县级血站献浆,只有到这两类”问题血站”献浆才导致HIV感染,故献血员HIV感染率的高低取决于其去“问题血站”的比例和次数,与上”问题血站”的比例成正比。可见,血站经营类型和献血方式是HIV传播的重要条件,血站类型是献血员感染中一个重要的混杂因素,而献血员献全血和单采浆次数在个体、本县、外县、地区和部队血站间的分布是不同的。由于私营血站独特的采血方式加上献血员经常性、流动性献血的特点,导致去私营血站的大批献血者感染HIV。作者定性走访了该县11个HIV流行村,认为该村只是全县22个村的一个缩影,因当时这7-8个私营血站就分布在这22个村当中,没人去私营血站献血的村庄无HIV感染。建议确定”问题血站”并据采血情况来估计感染数和确定重点干预地区。

关于子代传播,对32个家庭46名儿童的观察表明,17家仅父亲阳性的25名儿童HIV感染率为 0;7家仅母亲阳性的儿童12名子代感染率16.7%,8家双亲阳性家庭9名儿童子代感染率为44.4%,合并子代感染率为28.6%;其中有3名儿童的感染发生在哺乳期,即母乳喂养也是当地HIV传播的重要途径。作者在作做完论文后曾私下表示,河南疫情“远没有想像的那么重”。

当地百姓比邻而居。邻县一位感染者,妻故己病,在上蔡县医院看完病后就将两个子女扔在县民政局门口,本人不知去向,其中姐姐HIV(-),弟弟HIV(+)。不知这位父亲为何不把子女交给本县民政局,更不知姐弟俩如今的命运如何。据悉,2003年桂希恩一度进不了上蔡时,就到邻县汝南为上蔡村民诊治救助;当地人说,上蔡的病是从卖血和办血站更早的汝南传过来的(何爱芳,2000),上蔡采的血运往上海(某“文件”,2002),西平采的血运往武汉……没读过驻马店的疫情报告,只听说河南03年4月调查发现娼妓HIV感染率为0.3%(7/2759),其中阳性暗娼主要分布在驻马店一带。(李宁,2005)

河南

“七浆站”

93年-95年3月河南7浆站献血员HIV感染率为1.1%(588/54396)。这是河南CDC 连续3年对本省境内经省厅验收合格的3市4县单采浆站所采的“健康原浆”进行二次复检(注:这不是初检)的结果,从HIV阳性率时间分布来看:93年 1.2%,94年0.2%,95年0.5%;地区分布为,县区血站平均为1%,市区血站平均1.2%。这7家原经省厅统一验收合格的浆站已于95年3月关闭。作者估计问题出在浆站技术操作不规范所造成交叉污染上,至于市区感染率显著高于县区则是因为市区献血员多为外地打工和干杂活的流入人员,易一人多次反复单采,而县区血员多为当地农民,居住地相对稳定,频采机会少。结论是:我省献血浆人群中不仅存在甲、乙、丙肝感染,还存在严重的HIV感染。(苏惠存,1997)

本文的不凡之处在:1)这是中国第一篇正式发表的采供血HIV传播的开山之作,且具省级视野;2)这是中国第一篇把我国采供血感染HIV的开始时间确凿地提早到1993年的前驱之作;3)它与“河南1995年3月发现了首例艾滋病人”话语(张坤,2002)(朱晓娟,2003)(李宁,2005)(王芷荭,2005)相冲突;4)张可报告只估计1994-1996年河南感染数的算法,因此出现 “漏报”(1993年)情况(张可,2004)等。

“北中南”

2001年4月国家CDC与该省CDC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该省北、中、南三县0-59岁村民整群抽样,得HIV感染率如下:(郑锡文,2003)H61



村民类型
       

北部某县
       

中部某县
       

南部某县

调查数
       

阳性率
       

调查数
       

阳性率
       

调查数
       

阳性率

献血
       

123
       

34.2%
       

541
       

44.4%
       

40
       

15%

未献血*
       

392
       

2.3%
       

905
       

4.2%
       

871
       

0.7%

*可能包括配偶间性传播或隐瞒献血史者。

《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提及国家CDC于2001年在河南组织过一项调查(卫生部,2003),传媒报导同年4月卫生部在文楼有过一个调查(新华社,2001)。从时间上把“该省”暂推为河南。

“豫东南”

河南18(地)市的HIV流行状况可按为高、中、低三级划分,其中流行率在高、中水平者有9个。(李宁,2005)全省疫情主要分布在豫东南6市,在13县20乡38村中高度集中分布。(戴鹏,2004)

6.6国家疫情报告

未读过采供血HIV/AIDS疫情的国家专题报告。一般认为,我国90年代初一些地区出现地下采血(浆)现象,95年初部分地区供血员HIV感染流行。 (郑锡文,2003)以下按时间顺序选读一下联合国中国艾滋病专题组2002年的HIV/AIDS:China’s Titanic Peril和2003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和《2004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的有关内容。

这场灾难到底有多大仍未明了,河南HIV估计感染数从15万以下(卫生部)至100万以上(高耀洁)不等。至少有9个地市受殃及,从北到南依次为鹤壁、开封、商丘、许昌、平顶山、漯河、周口、南阳、驻马店(包括上蔡和新蔡)和信阳。一位上蔡的流行病工作者认为当地感染者超过10000人。相似疫情亦见于河北、安徽、山西、陕西、湖北、贵州等省(NUAIDS,2002)

在河南、安徽等重点乡村,2001年起病人开始出现集中发病和死亡。(卫生部,2003)

在云南、新疆、河南等部分地区,艾滋病的流行已达到较高的流行水平,按UNAIDS的划分标准属广泛流行阶段。(国艾办,2004)

据中国政府申请全球基金的报告,在150万农村献浆员中,至少有25万人感染了HIV/AIDS,疫情严重影响7省56县中的600个村庄。(俞志元,2005)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年“联合评估报告”:1)均以“中国现有HIV感染者84万,其中艾滋病人8万 ”的估计数为背景;2)均画出了各省报告数的地理分布图,其中03年时河南的图例与广西、四川同属“1000-5000”这一档,文字说明排在云南(1.2万)、新疆(图例属5000-1000)之后居第五位;04年时的图例与云南、新疆同属“10000-”这一档;3)04年版国家疫情报告格式出现多个“拐点”,如疫情报告转变为“感染数-发病数”模式,“地区分布”不再给出具体感染数,只提及截止9月份时河南累计报告数超2万,云南超1万……可能没给出“时间分布图”。

最新评估报告即《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卫生部,2006)疫情摘要:

中国现有HIV/AIDS约65万人,人群感染率0.05%,其中既往采供血、输血或使用血制品所致约6.9万人*,占10.7%,其中河南、湖北、安徽、河北、山西5省共占80.4%。截止05年11月底,感染者超过3万例的有河南和云南,超过1万例的有两广和新疆。

我国现有艾滋病患者约7.5万人,其中2.2万因既往采供血和输血感染。05年因艾滋病死亡约2.5万人,其中既往供血员1万人。

    *包括血友病, 中国约7万人通过采供血渠道感染HIV。 (高强,2005)

该报告有一些新变化:1)在“我国现有65万感染者”的大背景下给出,最主要是采供血感染数由原 19.9万降至5.5万,一下子就减少了14.4万;2)首次在国家报告中不出示地理分布图;3)地区分布:累计感染数“超过3万例的有河南和云南,超过 1万例的有……”而河南、云南具体有多少感染者呢?上网查询得知:

截至05年9月,河南省累计报告HIV感染者30387人,累计死亡4294人。现症病人18334人,其中血液途径传播感染27429人,占90.26%。(新华网,2005)

截至05年9月,云南累计报告HIV感染者37040例。(新华网,2005)

报告还有两点“意外获悉”:1)原来03年就有过一个对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中HIV感染19.9万的估计数;2)原来01年河南一些地区艾滋病的病死率曾为15.4%。
6.7 我国HIV/AIDS报告数的“增长率”

1)2001年以来病人报告数“一年一个样,三个大变样”,大幅攀升,即每年报告数由01年猛然升至大几百例(超过之前15年总和的4/5),到02年的过千例,03年的大几千例,直至04年的过万例;死亡报告数亦于类似的幅度于02-04年大幅飙升 (但基数较小)。详见下表带“*”号的部分。原因是在河南、安徽等省自2001年以来感染者开始集中发病和死亡(卫生部,2003),理由是按艾滋病平均潜伏期推算,早期流行区中已有大量感染者进入发病期(国艾办,2004);

2)2003年以来感染者报告数如“闪电般”超常规飙升,虽起步较晚(始于下半年)但“后劲”明显(即在一年半的时间共报告感染者61990例),竟高出之前十八年半的报告总数(45092例)37.6%。详见表中带“#”号的部分。原因是一方面反映了(哨点监测和常规报告)疫情的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加强对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和注射吸毒人群的筛查工作,发现并报告了大量既往感染者(国艾办,2004),即(03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对该人群进行普查(卫生部,2006),尤其是河南、云南两省率先完成部分重点人群的大规模筛查工作,所报告的感染者占全国报告总数的68.0%。(郑灵巧,2005)

3)近年女性感染者增加幅度较大,母婴传播危险加大,原因是暗娼感染及发现人数增加,且河南等地在既往献血员中报告的女性感染者较多。(国艾办,2004)

3)感染、发病和死亡数的“大幅度”增长均止于2004年,于2005年维持“高位运行”。详见下表(表中01-04年的部分发病或死亡数仅为“根据上下文”推算的估计数)。



截止

时点
       

HIV报告数
       

AIDS报告数
       

死亡报告数

累计

(人)
       

当年

(人)
       

权重比(%)
       

环比

(%)
       

累计

(人)
       

当年

(人)
       

权重比(%)
       

环比

(%)
       

累计

(人)
       

当年

(人)
       

权重比(%)
       

环比

(%)

00年
       

22517
       

5201
       

30.0
       

11.2
       

880
       

233
       

36.0
       

1.3
       

496
       

131
       

35.8
       

?

01年
       

30736
       

8219
       

36.5
       

58.0
       

1594
       

714
       

81.1*
       

206.4*
       

>641
       

>145
       

>29.2
       

>10.7

02年
       

40468
       

9732
       

31.7
       

18.4
       

2622
       

1028
       

64.5
       

44.0
       

1212
       

<571
       

<89.1*
       

<293.8*

03.6

03年
       

45092

59384
       

4532

18916
       



46.7
       



94.3#
       

3532

≤10422
       

893

≤7800
       



≤297.5*
       



≤658.8*
       

1800

2943
       

584

1731
       



142.8*
       



203.2*

04年
       

106990
       

47606
       

80.2#
       

151.7#
       

23955
       

>13533
       

>129.9*
       

>73.5*
       

5598
       

2655
       

90.2*
       

53.4

05年
       

144089
       

37099
       

34.7
       

21.7
       

32886
       

8931
       

37.3
       

<-34.0
       

8404
       

2806
       

50.1
       

5.7

注:“权重比”指当年报告数占上年累计数之比,“环比”指当年报告数与上年之比。

6.8我国HIV传播途径的“变迁”

“吸毒传播”与“采血传播”的此消彼长乃感染者报告数剧增搏奕的结果,而2006年的“一反常态”,首次以估计数“重新演绎”我国HIV传播途径。


       

00.9
       

00年
       

01.6
       

02年
       

03.6
       

04年(当年)
       

05年
       

06年

注射吸毒
       

72.1%
       

71%
       

69.8%
       

68%
       

61.6%
       

41.3%(30.2%)
       

41.6%
       

44.3%

采供血
       


       


       

6%
       

11.3%
       

11.0%
       

31.1%(37.3%)
       

23.5%
       

10.7%

性传播
       


       


       

6.9%
       

7.3%
       

8.4%
       

8.2%(8.9%)
       

9.1%
       

43.6%

资料来源
       

报告数
       

估计数
七、基本事实

7.1中国采供血HIV哨点监测形同虚设

我国从95年开始HIV哨点监测,以性病门诊、暗娼、吸毒者、长卡司机、孕产妇和供血员为监测对象。(曲书泉,2000)资料显示,在98-99年曾一度有过最多12个供血者哨点,而同期全国哨点数为96-98个(俞顺章,2002)。问题是:

1)哨点设在哪儿?

恕我无能,仅知其中有一个点是江苏常熟的白茆采浆站(羊海涛,2000),而“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计划,在河南设立STD和暗娼两种高危人群HIV监测哨点”(李自钊,2000),即在河南未设立供血员哨点。

2)什么时候开始设的?

1998年。

3)这12个点设了以后效果如何?

98年开始对供血者进行监测,第一轮12个哨点共监测4269例,第二轮9个哨点共监测3285例,均未发现HIV感染者,说明献血员HIV感染主要在局部地流行(杨勇刚,2001),而HIV在吸毒者中流行速度很快,结论是我国亟需加强在吸毒者和暗娼中进行更有效的干预活动。(曲书泉,2000)在以“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协作组”名义所写的短篇报告中,“供血员”这三个字在介绍完哨点后就“忽略不计”了。

4)为什么后来又把这些哨点撤掉了?

不知道。

5)结果如何?

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国家、民众(尤使疫区百姓对近在咫尺的危险全然不知)(郑锡文,2000)和专业人员(周翔,1997)。

7.2采供血中的“一国两制”

∞“两个法”:国家按二个法律法规管理血液工作(于宗河,1998),即临床用血是“无偿献血”,生产用浆是“有偿供血”。

∞“两本账”:有些地方和部门对外公布的疫情是一本账,对内掌握的疫情又是另一本账;有些县在河南上蔡的疫情曝光后,将本地疫情“打折扣”往上报。(知情人访谈,2002)

∞“两种化验”:同在防疫站做的化验,有时能作为政府救助的凭据,有时却不能,更不用说在不同医疗单位做的化验了。(现场观察,2002)

∞“两套循环”:大批不为正规检测渠道所察觉的HIV阳性供血员仍在“体制外血站”流动供血,故政府所得到的献血员感染率可明显偏低,信息支持失误导致相关决策显得盲目或矛盾。典型例子当属供血员哨点监测。

山西临汾血站在95-00年间献血员HIV阳性率由1%节节下降至0.2%甚至0.01% (张华林,1997)(赵黎娟,2001),但98-99年从当地查处的两浆站供浆者HIV阳性率却73.2%,抽检血浆全部阳性。(刘中夫,2000)(郑锡文,2003)

河南南阳血站98-99年对25564名献血员的HIV检测结果为0,但95- 98年非法血站中血浆HIV阳性率为98%。(李生旺,2000)

湖南95年、内蒙95-96年及陕西2000年在本地有偿献血员未发现HIV感染者,而流动到外地者感染率分别为6%、0.3%和19.5%。(程华,2004)

∞“两种待遇”:同处疫区,争取到的资源不同,所以甲县会到乙县“考察”;疫情同样重,有的是重点村,有的却不是;同是重点村,村民和村卫生室的待遇可有“天壤之别”。部分例子见(张可,2004)。

∞“两种看法”:感染者与地方官员对高耀洁、桂希恩的看法大相径庭,而感染者之间看法亦不尽相同。干群信息交流渠道不通畅。(现场访谈,2002)

7.3“不规范采血”先来,“非法采血”后到

中国采供血有过一个长达十五年以上的“混沌期 ”,导致长达十余年的丙肝暴发和至少持续五年的HIV流行。怎么理解?到底是“不规范采血”还是“非法采血”导致了这场灾难?只要稍微回顾一下那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所出台的几十个同类文件的管理对象是什么及疫情从HCV到HIV的延续性,就不难回答。在这个基础上,让我们来听听一些不同的说法。

2000年我国HIV经血传播尚存在第三种情况:由于不规范采血(浆)引起的HIV传播。(郑锡文,2000)前几年国内采供血系统不规范,单采浆交叉感染严重。(胡晶/河北,2000 )

2001年山西至今死于艾滋病的17人中,12人有“非法卖血(浆)史”。 (乔晓春,2001)

2002年这些村民的HIV感染主要由不正规采血所致。(易映群/湖南, 2002)

2003年我国中部地区不规范和非法采供血造成了AIDS的传播。(卢红娣,2003)

2004年90年代中国某些地区由于不规范采浆导致相当数量献血员感染HIV。(程华,2004)湖北大部分HIV感染者是在95年前后通过非法采供血(浆)感染的。(彭国光,2004)

2005年安徽的感染者大多系非法采供血所致。(冯中立,2005)

大致是早期以“不规范采血”多见,后来以“非法采血”为多。河南则不然。

2001年90年代中期,受利益趋动,一些血头、血霸私自设点,非法偷采血浆;一些地方和血制品企业擅自在河南设立单采站点,违规操作,大量采、购原浆……(新闻报,2001)

2002年95年前后因不规范和非法采供血活动造成艾滋病传播……(九届人大报告/张文康,2002)

2003年95年以前,一些地方和血制品企业擅自在河南设点非法采血……(朱晓娟,2003)

7.4中国HIV感染者报告的“飙升格局”:合情合理不合适

“飙升格局”指我国HIV最近两年半的报告数跟之前十八年比起来,感染数增长2.2倍,发病数增长8.3倍,死亡数增长3.7倍,其中约有一半的增长来自采供血传播。

所谓“合情”指符合国情。

所谓“合理”指“与国际接轨”——当听到“我们没有理由隐瞒HIV感染者,我们力争及时、全面快速地掌握疫情,只要发现,就立刻上报”(丁离,2002)时,一合国际公认的初筛阳性者需确认之理(疫区除外),二合“自愿询咨检测”之理。

所谓“不合适”是全国HIV报告数最终以“井喷”方式“飙升”的结局。与时俱证:

2004年,国家CDC对河南、重庆采供血HIV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感染发生在9~10年前。 (郑灵巧,2005)

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主为96年以前发生的感染。(卫生部,2006)

况且,“7浆站”93年发现数百例感染者,焦作、周口95年出现了献血员“集中感染”,高耀洁96年会诊输血库的血得病者,桂希恩99年下文楼,河南99年进入艾滋病发病高峰期(张可,2004),中央工作组01年赴文楼……

7.5河南首例HIV感染者不在1995年

1994年王淑平首次在卖血人群中发现HIV感染者(张可,2004),感染率是百分之零点几(据王淑平研究/口述)。(万延海,2003)

1994年以来,随HIV感染者的急剧增加,肝炎病毒混合感染数也在增加。(吴菊意,2004)

分析122位来自河南因输血感染HIV者的感染时间,发现1993年感染1例,1994年感染3例,1995年感染109例……(张可,2004)

93-95年河南7个血站献血员HIV感染率为1.1%(刘淑贞,2001),范围在0.5%-1.8%之间。(程华,2004)均引自(苏惠存,1997)

“七浆站”1993年在复检查出的542人份、94年9 人份HIV阳性血样(苏惠存,1997) ,而同期全国的HIV报告数为:

年份
       

85-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HIV报告数
       

22
       

171
       

299
       

216
       

261
       

274
       

531
       

1567
楼主你能不能调一下版面,看的太吃亏了
原来有人发神经
不懂。给病人输血之前,HIV,肝炎的快速检测在技术上不可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