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史集粹---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30:59
从胜利后撤军看西藏边防
从苏中战役看军事指挥的决策过程
大韩航空007号航班之谜
大将粟裕
戴笠摔死真相
悼伯承
德国舰队战史
德国纳粹摄影师留下的照片证实:6万苦役造恐怖飞弹
邓尼茨和他的潜艇
低技术对高技术的嘲弄从胜利后撤军看西藏边防
从苏中战役看军事指挥的决策过程
大韩航空007号航班之谜
大将粟裕
戴笠摔死真相
悼伯承
德国舰队战史
德国纳粹摄影师留下的照片证实:6万苦役造恐怖飞弹
邓尼茨和他的潜艇
低技术对高技术的嘲弄
世界军史集粹---从胜利后撤军看西藏边防


从胜利后撤军看西藏边防

    王力维
    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国在军事上取得了绝对优势和胜利。其击溃印军、向前推进速
度之快,有时连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都无法控制。印度人自己的书这样写:
    在这场速战速决的闪电战中──实际上,战争持续了不超过十天──中国人到达东北边
境特区麦克马洪线以南两百英里的阿萨姆平原的边缘,抵达了卡门边区伏特山他们的主张
线。在东北边境特区另一端的鲁希特边区,他们向南和西南方向推进了100英里,强占了从
基比杜到瓦弄和哈渝梁的大片领土,他们还到达了距迪格搏伊油田仅剩下85英里的地
方.....。
    据印度国会披露的官方数字,印军死伤6765人;中国方面宣布俘虏包括一名印军准将
和16名军官在内927人。
    1962年11月21日,在开战一个月后,中国单方面宣布停火,立刻撤军,并宣布为了
表现诚意,不仅退回到战争开始以前的实际控制线──即「麦克马洪线」,还从「麦克马洪
线」继续后撤20公里,与印军脱离接触。
    马克斯韦尔在《印度对华战争》一书中写道,这与其说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不如说
是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战争史上还从没有过这种事情,胜利的一方在失败者还没有任
何承诺的情况下,就单方面无条件撤军。
    我在西藏期间,曾就中国为什么自动撤军寻找答案。透过毛泽东的帝王意气、国际政治
的万千风云,在那些浓艳色彩背后,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要归结到一个老老实实的技
术问题(当然也是实力问题)──在西藏高原上保障后勤的困难。
    后撤的原因在于后勤困难西藏军区林芝军分区的防卫区正是当时对印作战的东线主战
场,从林芝军分区原副司令李春的回忆中,可以看出那时中国军队的后勤系统多么落后:
    反击战开始后,我们沿江一路下推,一个连击溃了印军上千人。没有公路,印军想不
通,中国军队靠什么供给给养?以为我们有什么高级食品,吃一顿能管好几天。其实,我们
就是靠老乡支前,靠□牛运输。那一仗,支前的□牛就有三万多头。这边的所有物资,还有
伤员烈士,都是靠老乡背。一○○迫击炮弹,一人只能背一发。50人运,几分钟就敲出去
了。家家户户都出人,十二三岁的孩子也支前。当地老乡十二三岁就能背一百四五十斤,不
穿鞋。德东下边扎西家的小男孩,才四岁,跟爸爸妈妈一起,他背了四筒罐头,有八斤重,
爸爸牵着他爬山支援我们。没有老乡,我们根本没法打胜仗。
    当时战区老百姓支持中国军队,未见得是把他们当成共产党汉人军队,而是从统一西藏
的角度。那一带历史上为藏文明覆盖,被称为「风流神王」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就出
生在「麦克马洪线」以南印控区,老百姓对西藏保持向心力并不奇怪。那种靠□牛和老百姓
的双肩维系的后勤支援,不可能长久,也只适用于最前线。战争主要的物资供应,是靠汽车
从上千公里外的中国内地运上来。
    西藏的冬季,道路随时可能被大雪封住。积雪有时达几米深,人畜皆不能通行,更别说
车辆。中国军队在西藏边境进行战争,装备给养来自中国内地,而从中国内地进藏的几条干
线公路全有被大雪封山可能,从干线公路通向中印战场的支线公路,因为大都需要进入或穿
越喜马拉雅山脉,更随时可能封闭。我在九十年代数次驾车在西藏长途旅行,到过当年与印
度战争边境,对那里行车艰难深有体会。30多年以前道路只会更为恶劣。冬雪夏雨随时切
断运输线西藏纬度低,降水量相对较多,尤其是与印度接壤的喜马拉雅山脉,常常受印度洋
暖流影响,气候无常,雨雪集中。夏天的雨水常常造成山洪、泥石流、山体塌方,阻断公
路。至今从四川进西藏的川藏公路,每年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不能通车。我曾在那里被泥
石流困过三天。我也曾在新疆进西藏的公路见过长达几公里的大塌方。公路全部被埋在倒塌
的山石下。从云南进西藏的公路有一段80多公里的塌方区,严重时可同时出现上百处塌
方。密布在西藏高原上那些数不清的大小河流更让人提心吊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车陷在
河中间。每年从夏季一直延续到十月,西藏的雨季算才过去。
    中国军队62年之所以选择10月下旬对印度发动进攻,我想正是因为需要躲过雨季,以
使运输作战物资的道路条件更有保障。然而进入11月,西藏便开始面临大雪封山的威胁,
加上天寒地冻,道路冰雪,行车困难又开始增加。现代战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作战物资的大
量消耗,犹如一部巨大的吞吐机器,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有序地调动、运输和分配尽可能多的
物资、给养和武器弹药。而西藏高原上的运输问题是中国军队后勤体系几乎无法解决的瓶
颈,试想中国如果不及时停止作战,即使开始阶段可以获得大胜,一旦大雪封山,运输线中
断,胜利是否还能保持住呢?
    印度当时在军事实力上不如中国,但是从保证后勤的运输条件上,却比中国有利得多。
其背后是南亚平原,有条件修建良好的公路网,运输几乎畅通无阻。一旦战争变成长久对
峙,双方在运输条件方面的差距就会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何况,应印度政府的要求,美国
和英国已经开始将大批军火运抵印度,尼赫鲁还向英美要求提供15个轰炸机中队,以空中
打击阻止中国军队。当时急于遏止中国及共产主义势力的西方国家正在介入,而中国那时已
经与苏联吵翻,得不到「社会主义阵营」支援。世界舆论异口同声指责中国。印度国内则掀
起了空前的爱国主义浪潮,朝野一致,发誓要把战争进行到底。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一向是「不打无把握之仗」。当时的条件和形势没有给中国长久保持
胜利的把握──关键就在西藏高原对后勤的制约。从这一点上说,中国在1962年11月21
日单方面停火和撤军,可以被视为一种精确的算计。建立边防的代价1996年夏天,我在布
达佩斯的中欧大学访问时,斜对着我房间的那个门上贴着一面「雪山狮子旗」──那是西藏
独立运动的象徵。门里主人是西藏流亡政府派到中欧大学的研究生,她一谈话就宣讲流亡藏
人的信念。我曾问了她一个问题──如果西藏实现独立,将怎样建立边防?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边防是其基础之一。然而,边防完全是实力的体现和竞赛。即使是
在和平状态下维持基本的边防,西藏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
深切地知道在那片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广阔高原上,建立和维持一个边防体系是多么艰难和
昂贵。
    中国在西藏的驻军,是我在多次旅行中打交道最多的群体之一。很多地方除军队以外,
找不到任何可得到帮助的地方,甚至除了军队,根本找不到别的人。
    很少有人知道中国在西藏的驻军数量是多少。根据几个数字的比较换算下来,驻藏军队
1980年时总数要超过18万人。中国军队于八十年代初裁军四分之一,如果西藏驻军也以相
同的比例裁减,应该在12万左右。
    在西藏流亡政府公布的材料中,中国的西藏驻军为如下编制:在西藏自治区有六个军分
区。其中包括两个独立陆军师,六个边防团,五个独立边防营、三个炮兵团、三个工程兵
团、一个通讯总队,二个通讯团,三个运输团,三个独立运输营、两个雷达团、二个师又一
个团的地方武装,一个独立武警师,六个武警独立团,外加第二炮兵的十二个火箭部队。
    这些数字不能证实,只做参考。担负青藏线一条公路的军事运输,据报导就有九个汽车
运输团,平时驻在青藏公路北端的青海格尔木。格尔木是五十年代在柴达木盆地荒滩上建起
的一座军城,作用就是保证对西藏的军事供应。格尔木出城向南几十公里就是西藏高原北缘
──昆仑山脉。铁路目前只修到格尔木,那里成为供应西藏物资转运站。西藏所需物资的
80%从格尔木进藏。格尔木80%的职工直接或间接地为西藏物资供应服务。青藏公路上随时
可看到长达几十辆上百辆军车队满载物资驶往西藏。
    当年中国十八军进藏,开始只有三个步兵师三万余人。随着进军深入,运输补给线不断
延长,后方机构迅速膨胀,相继成立汽车部队、工兵部队、兵站系统、航空站和地勤站等,
全军总人数扩到七万余人。实际上真正进藏部队只有八千多人,其他人都是服务于后勤,相
当于每进藏一个人,后方要有八个人支援。
    之所以要建立如此庞大的后勤,在于西藏本地无法筹措军事物资,连基本的生活物资也
相当匮乏。即便是做饭取暖的燃料,对西藏的中国驻军都是问题。士兵们经常被派出寻找可
供燃烧的牛羊粪便,大概在全世界军队中也属少见。西藏高原面积虽大,能够种植粮食的地
区却极少,生产的粮食仅够本地人吃。如果中国军队就地购买粮食,立刻会引起粮价飞涨,
市场紧张,以至扩展为社会不稳。后勤费用是天文数字西藏没有石油,石油制品全部要从中
国内地运,在用油罐车运油的年代,由于运输距离长,每运抵西藏两车油,要消耗一辆相同
油罐车运的油。后来花巨资铺设了一条长1080公里的输油管线,其中900多公里位于海拔
4000米以上地区,860公里通过长年冻土带,过10座大山,还有雷暴区、热溶湖塘、冰川
等高原特有地形。整条管线常年由一个团军队守卫和维护。那条输油管线只是把油从格尔木
送到拉萨,其他地区和边防部队的用油还是要靠汽车运送。
    我在有的边防连队看到每晚只开两小时的电视,虽然看电视是士兵的主要消遣,但因为
没有充足的燃油供发电机,军官只好命令有计画使用。有的连队甚至为了分一支蜡烛也要召
开共产党支部会作决定,然后再开全连军人大会把决定解释明白。
    驻藏军队所有物品无一不得靠后勤供应,后勤系统出现的任何问题,也就无一不影响到
军队的生存状态。我看到过一篇报导,驻守西藏里孜某连队,1985年吃的是1962年的大
米,大米年头比全连士兵平均年龄大一岁。我的亲身经历是1996年去普兰,曾在边防连吃
过1982年的罐头。
    中国士兵应该算比较能吃苦的,需要的物资数量相对较低。但现在与过去也不可同日而
语。
    以营房来说,迄今已经历四代:五十年代是在地上挖个坑,上面盖上顶;六十年代是土
坯房;七十年代发展到石头和木料结构;八十年代改为钢筋水泥;现在已经开始向楼房过
渡。每一步发展,物资供应量都要成倍甚至数倍地增长。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之交,每个边防
士兵年需物资1.2吨,到1996年,每个士兵已经需要一汽车运量物资──即四至五吨。这
仅是和平时期,遇到战争将成倍增加。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步兵单兵日耗物资29公斤,在越
南战争中攀升为117公斤,到海湾战争更达到200多公斤。中国军队即使仅按美军在近半个
世纪前朝鲜战争标准,单兵年需要物资也得在十吨以上,如果达到九十年代海湾战争的标
准,单兵年需要物资将达到惊人的70多吨。
    仅仅为了解决边防连队的危房改造、把煤炉取暖改成土暖气、用太阳能提供洗澡水、照
明用电和吃上蔬菜这五项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西藏阿里军分区就花了2000多万元,等于他
们所驻防的阿里地区1995年全年财政收入(2190万元人民币)。导致成本如此之高的主要
原因就在运输。不算物资的价值,一车物资仅运费即为4500元,相当于八个西藏农牧民年
人均收入。西藏道路状况之差使得运输损耗高得惊人,一车玻璃从格尔木拉到拉萨只有15%
完好,一车水泥则有50%撒到公路上,更使成本大大增加。
    还有不通公路的地区,运输费用就更贵。西藏墨脱县驻军一个营,需要的物资全靠雇佣
老百姓翻山越岭往里背。只能靠美制「黑鹰」直升机?
    中国军队也曾考虑过用直升机运送给养。但是青藏高海拔高,气候恶劣,一般直升机飞
不了。据说有次一架中国造直升机飞一趟墨脱,落地后竟发现机身拉长一尺,飞机就此报
废。中国军队后来选购了美国制的「黑鹰」直升机专飞西藏高原,因为地形复杂,气候恶
劣,连续摔了好几架。1991年,中国七大军区之一成都军区好几位高级将领在西藏视察防
务,也因飞机失事而殉职。现在没有极特殊情况,飞机基本不敢飞。如果西藏边防真都改用
由直升飞机保证供应的话,700万美元一架「黑鹰」,加上油料和庞大地勤系统,为此一
项,西藏边防的代价又要增加多少?
    在西藏,维持和平时期的边防已属不易,而若想具有抵抗侵略或进行战争的能力,成本
之高更是难以想像。举例说,维持一个边防团日常开销和官兵工资,一年所需1000万到
2000万元人民币。而一辆能在西藏使用的装甲车,价值200万元左右,配备一个装甲团至
少要一二百辆装甲车,仅在装甲车上的一项花费,即是几亿元。
世界军史集粹---从苏中战役看军事指挥的决策过程


从苏中战役看军事指挥的决策过程

        我在“再谈粟裕”一贴中谈了粟裕在解放战争中提出的一些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建议。因
为重点在于谈粟裕和他在解放战争的贡献,所以引起学生兄之误解,认为由粟裕的正确,可
以反证毛泽东在军事指挥上有许多的失误。实际上,这是对军事指挥的决策过程不太了解所
致。我想重点将苏中战役的决策过程写一下,从中可以看出,军事指挥的决策是一个非常复
杂的过程,并不是能够一下子就搞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军事方案来的。
    1946年6月中央军委(毛泽东)提出的南线作战的战略计划,其战略意图在于在外线出
击中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建立和扩大新解放区,以保卫老解放区,并保障中原新四军
第五师的安全。粟裕对华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后(理由见上贴),于六月二十七日电军委和陈毅
(新四军军长),建议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因为在苏中的歼敌条件比较好。六月二十九日
再电军委和陈毅,建议第一阶段华中野战军留苏中解决当面之敌,第二阶段再加入蚌埠、浦
口作战。
    可见,粟裕当时也还仅仅是从当面的情况出发,建议先解决和改善苏中态势后,再执行
外线出击的计划。
    军委次日复电:部队隐蔽待机,听候安排。七月初指示: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到
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宣泰、如南、海安战斗之后,七月三十日军委电示:“在我军主力未获充分补充休息恢
复疲劳以前,及敌未进至有利于我之地形条件以前,宁可丧失一些地方,不可举行勉强的无
把握的作战。”“总以打胜仗为原则,敌以十万大军向我进攻,我损失若干地方是不可免
的,你们应有应付恶劣环境之精神准备和组织准备。”这一电文统一了华中野战军多数干部
的思想,华中野战军于八月三日主动撤出海安。
    再看山东野战军方面。七月十四日,陈毅电中央主张立即执行军委六月二十二日的作战
计划,“截断津浦南段陇海徐西段,造成山东、太行主力在淮北之会合,准备渡淮作战。”
以全面大打来制服国民党军分区蚕食的计划。当时宣泰战斗已打响,毛泽东复电陈毅:最近
几天看一看泰兴战斗结果如何。
    宣泰、如南两战胜利后,蒋军的进攻势头尚未减弱,一面向苏中重镇海安推进,一面已
突破淮南解放区。此时,陈毅从执行外线出击的方针考虑,再次建议中央:粟部迅速西调,
仍以切断津浦、陇海,开展淮上新区,夺取徐州为目的。毛泽东对此建议的态度极为慎重,
回电陈毅:粟裕集团应否于此时调动,各有利害,待考虑再告。”同时就两个不同方案征询
粟裕的意见。
    李堡战斗后,.八月十四日粟裕电中央要求在苏中再打几仗。十五日军委复电:
    “所见很对。望利用苏中各种有利条件,继续在那里作战,如你们今后一个月内再打二
三个胜仗,继续歼敌两三个旅,则对整个战局助益极大。”
    此后,中央军委鉴于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和内线歼敌的优越性日益显著,于四七年三月决
定暂不考虑转入外线作战。
    由此可见,军事指挥的决策过程是通过战争实践和上下级反复讨论才逐渐明确起来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一开始就预见所有的情况及其变化,制定万无一失的方案。象这样的
决策过程在毛泽东指挥解放战争的过程中是经常有的事,如果我们不是认真地去观测整个过
程,是不能得到正确结论的。
    不同的战区长官所面临的当面敌情也不同,他们的建议往往是互相矛盾的,而最高统帅
需要在互相矛盾的建议中找出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粟裕和
陈毅在对华中野战军的行动问题上的建议是截然不同的,而他们各自的理由也是充足的。如
何下判断,是对最高统帅的考验。
    说句题外话。粟裕留苏中的决策并不是能为所有人所理解的,尤其是山东野战军的一些
指挥员。他们出于当面敌情的考虑,对谁配合谁好的问题甚至在几十年以后仍对粟裕留苏中
表示有意见。记得几年前看过陈士渠的回忆录(书名好象是《三年解放战争》),对粟当时的
决定也还有所微词。可见作决定之难。
    毛泽东信任手下的战区指挥官,但也并不意味着毛对战区指挥放任不管或对战役指挥不
在行。前述的决策过程也说明一个正确的决策是双向交流的产物。对最高统帅而言,并不一
定需要他对每一个战役提出具体的意见,但正因为毛泽东对战役指挥非常在行,所以常常能
就某一战役提出具体可行的看法,并对战区指挥员的计划作出修改。举两个例子:
    李堡战斗后,粟裕打算进攻南通,吸引如皋、海安之敌南下增援,再求歼其一两个旅。
八月十九日上报军委后,次日毛泽东回电:“同意你们南下作战,但不必强攻城市。”“在
攻占通如线后,敌人也有固守原地,不敢南下的可能。
    在敌人不敢增援的情况下,可西进如黄公路,相机进占黄桥,来调动或逼退海安之敌,
在运动中歼灭之。”
    粟裕遂改变原计划,以黄桥为进攻方向,由丁堰、林梓打开缺口。如毛之所料,丁、林
战斗打响到歼灭的交警十一总队,各据点敌人均未敢出援。随后遂有如黄路战斗的胜利。
    再以最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为例。莱芜战役后,蒋军取“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
打,逐步推进”的方针,加强了兵力密度,成纵深梯次部署,作弧形一线式推进,以使华野
无法分割和各个击破,而陷于战略、战役布势上被动不利之地位。
    华野几次调动敌人不成,指战员均有不同程度的急躁情绪。五月初,陈粟计划以两个纵
队南下鲁南,以另一纵队南下苏北,以威胁敌后方来吸引敌军回师或分兵,以便于运动中歼
敌。将此设想上报军委后,五月四日毛泽东复电指示:
    “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处置甚妥。”同时指出:“胶济线以南广大地区均可诱
敌深入,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草头吕)县,陷于极端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惟(一)
要有极大耐心;(二)要掌握最大兵力;(三)不要过早惊动敌人后方。”这一电示要点在不分
兵,继续诱敌深入,告诫战区指挥员不要性急,则是给了他们更大的余地。
    每次读到这个电文,不由得不佩服毛泽东的高明。此电一出,则蒋军此次进攻的命运已
注定了。
    粟裕根据这一指示,翻然变计,决定放弃七纵下苏北和一纵去鲁南的计划。同时令六纵
南下至平邑以南地区,不再以牵制敌人为主要任务,而是不采取积极行动,隐伏于鲁南敌后
待命。这一变动是后来歼灭七十四师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说毛不懂战役指挥,实际上是
极为幼稚的。实际上毛泽东和各个将帅之间意见相同的时候占大多数。而意见不同时,毛泽
东的意见是正确的时候也不少。而毛泽东的意见不正确而又坚持其不正确意见的时候,是极
少的。
世界军史集粹---大韩航空007号航班之谜


大韩航空007号航班之谜

        1983年8月31日凌晨前苏联库页岛防空雷达屏幕上,一架身分不明的大型飞机正闯进
远东洲际飞弹发射基地的防空识别区上空,两架苏联防空SU-15战斗机奉命紧急升空拦
截。5分钟后苏军飞行员向基地请求行动指示,基地司令官作出「击毁入侵飞机」的命令。
当日世界各通讯社都发出消息,指出编号KAL007号班机的一架波音747客机在哈林岛
(Sakhalin)/库页岛上空被苏军飞机击落,客机上269人全部罹难。这一消息震惊了全
球,成为当年国际十大新闻之一。

    美苏官方的说法

    KAL007班机被击落之后,西方立即强化了对前苏联的围攻,于是铁幕帝国在政、经、
军、心诸方面都陷于在入侵阿富汗以来的最孤立境地。一场反苏大风暴随著美国政府登高一
呼而到来,声势浩大的反苏运动令雷根政府得到极高的支持率,当时并没有多少人会怀疑背
后的真相。
    美国方面的说明指出8月ll日凌晨,由安哥拉治(Anchorage)飞往汉城的KAL007班
机,误入前苏联堪察半岛和库页岛领空,这是一件机件故障的意外,而并非人为的故意安
排,因此无人能够预知并及时阻止。结果凌晨3时27分,KAL007在库页岛上空被苏军拦截
机以飞弹击落,全机269名乘员和机组人员无一幸存。
    当时美国总统雷根斥之为对手无寸铁平民的冷血屠杀暴行,不可原谅及应受到国际制裁
与谴责。与之相反的前苏联方面的自我辩护大意指出KAL007号入侵其领空,有预谋地执行
间谍任务,试图刺探堪察加半岛和库页岛上的军事设施,因此苏军只有奉命将其击落,以捍
卫国家安全一途,这是被迫作出的一种适当自卫行动,所以并不应该受到不适当的误解和有
目的的谴责。

    疑点及重要证据

    虽然1993年6月14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139次理事会上,
公布了KAL007客机脱离航线原因的最后调查报告,认定KAL007号没有利用惯性导航系统
(INS)飞行,而是利用罗盘方位固定在245度飞行。几位西方对KAL007号事件有研究的学
者都指出,该机沿21度航线闯入苏联领空,并在堪察加至库页岛一带飞行近一个小时之
久,也曾被苏联军机追踪,虽然KAL007以民用频道多次与苏联方面联络,但最终亦难逃一
劫。
    被飞弹击中客机中部,机尾首先脱落,乘客和行李自裂口被吸出机外,然后机头也断
落。这些中立的研究员提出了一些疑点:第一、波音747的导航系统相当先进。第二、机长
曾长期在韩国空军服役,在加入大韩航空后经常飞这条航线,可说是经验丰富,轻车熟路,
第三、东京羽田机场空中交通管制局曾监听到事发时的有关通话并且录音,但至今都不肯交
出录音带。
    在国外研究KAL007号事件的除了民间的学者,还有一些社会活跃份子、富商和前美国
政府官员等。前美国国务院官员,75岁的约翰盖伯尔(JohnKeppel)根据大量资料提出了
甚为惊人但又十分有利的一系列证据,指出KAL007号事件绝非无意和偶然的,相反地是雷
根政府蓄意制造的一件国际阴谋。用意是改变雷根总统粗鲁的牛仔形象,并藉此转移人们注
意力,压制前苏联总书记安德鲁波夫打扮成和平使者的努力,为美国扩军备战提供绝佳的口
实,达成一石二鸟的目的。盖伯尔在美国国务院长期工作,多次参加策画国家真实的谎言,
包括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掩盖1960年U2飞机在前苏联境内被击落的真相等等。
    盖伯尔在法国领航员米切尔布伦(MicheIBurun)帮助下,潜心研究有关事件的无线电
通讯、日本海潮汐运动和KAL007号的碎片,得出如下结论:

    1)KAL007号误入堪查加/库页岛一带,是由多架美国机伴随的,目的是刺探苏军在该
区的防空体系,支援那次行动的还有海军舰只、战斗机、侦察卫星、甚至可能包括「挑战者
号」太空梭,根据其飞行轨迹它当晚的位置正处于该区上空。
    2)美国军事情报机构一手策画该越境事件,是为测试新型机载电子情报系统,以及为
巡航导弹探测目标和绘制弹上的数字地形图有关。
    3)俄国人也许认为这次KAL007号闯关是大规模军事入侵的前奏,为把机密泄漏的可能
性降到最低,因而不顾一切将飞机击落。该区的太平洋美军部队亦对该次高度机密的侦察活
动令不知情。但在苏军击落客机后,美军曾派遣两波战机与苏军飞机在库页岛附近对峙。
    4)在苏军预警机指引下(当时A-50仍未服役,故应为Tu-126),一批美国飞机被击
落。根据截获的苏军飞行员之间对话和日本海上保安厅资料显示,共有9架美机被击落,甚
至包括1架EF一lll渡鸦电子干扰机和1架RC-135V/W铆钉接头(RivetJoint)电子侦察
机,参战的都是当时最先进的美军飞机,上述两种电子战机是美军最好的同类飞机而且是刚
服役不久。
    5)美苏双方在事发后都以搜寻军用机碎片残骸为主,而并非KAL007号碎片。这又常涉
到下述的另外一个问题。
    6)KAL007号不是在凌晨3时27分在库页岛上空被击落,而是45分钟后在日本海上空
遇难。其理由是东京空中交通管理局在凌晨4时12分曾录得KAL007号与另一韩国客机的通
讯。另外布伦在1989和1990年,曾在北海道等地找到KAL007号碎片,虽官方指的库页岛
现场有百里之远,而且日本海潮汐是向北运动的,不可能将飞机碎片带到库页岛南西的北海
道等地。

    对KAL007悬案还有其他人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学者大卫普卡游(DavidPcarson)认
为,在事发数小时内美国一枚侦察卫星曾经三次经过该区上空,这种情况通常只发生在军情
紧急之时,据他采访所得KAL007的韩籍机长曾于事前告诉其妻「该次飞行极为危险,他很
可能有去无回」,这亦间接证明这次飞行是早有计画的一次特殊任务。日本科学家
KivoiTsuboi曾对KAL007通讯纪录作全面电子分析,结论是KAL007号的确是凌晨4时12
分才被击落,另外还有34架美军飞机在库页岛西面被苏军击落。他亦证实了盖伯尔的指
控,即在安格雷奇空中交通管制局被日本警告客机已进入苏联领空时KAL007号曾虚报方
位,表示该机仍在正常航线下。在机上人员和设备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故意虚报方位似乎只
有叛逃或侦察等非常行动能作出合理解释,但其不理会苏军方面警告以致被击落又摒除了叛
逃或侦察等非正常行动的可能性。
    当遇难乘客家属向波音公司诉讼要求赔偿时,波音的代理律师行,西雅图四大律师事务
所之首的伯奇氏高尔(PerkinsCoie)曾聘请一名录音专家,分析飞行员通话录音及苏军飞
行员的录音。结果发现美国大使交给联合国的苏军飞行员录音带与原件有出入,显然曾经删
减。可以预见这里面有一些对案子很重要但同时对美方十分不利的说话在其中。此外令人不
解的还有安格雷奇管制局早已发现飞机偏离航线,却始终没有对它发出警告,是否暗示了有
人以行政手段干预了管制局正常运作或知知情不报?

    俄罗斯的资料及其补充

    俄罗斯成立后,陆续有零碎的KAL007号事件资料被披露,根据《红星报》、《真理
报》及内部传真通讯社的报导综合如下:
    KAL007号事件发生前数天,库页岛上的防空雷达站曾受强风吹袭受损,防空系统有了
缺陷。KAL007号闯入领空时,当地最高指挥官在探测、识别目标有困难的情况下,派出防
空军的Su-15拦截机前去了解情况及监视,但KAL007号依然无视警告闯关。
    司令官在压力下请示莫斯科,可能因为沟通问题,以致莫斯科过高估计事件严重性,遂
下令将其击落,事后该位防空军司令很快被撤职及起诉。
    至于库页岛空战,可能是苏军首先开火以抵抗美军的入侵,美军参战的有F-15且肯定
还有其他机种。苏军参战飞机有Su-15和MiG-23,由于飞机和飞弹的性能有一代的差距,
加上飞行员的训练也较差,其失败是意料中事,每苏军机战损比率约1:2-3之间,但苏制
战斗机表现远比中东战场时出色。以至于盖伯尔等指出竟有先进且电子系统精密的EF-lll
及RC-135等电子战机被击落,似乎印证了西方长期以来怀疑苏军已拥有反辐射导引空对空
飞弹的正确性,而且以战果及击落2架电子战机等迹象来看,Tu-126预警机曾引导战斗机
作战是有根据的。
    近年披露的俄方资料更指出当时竟有MiG-29参战,这也大大超出人们的想像,一直以
来西方都认为苏军会先把最新的装备部署于欧洲,且认为MiG-29的第一次空战发生在波湾
战争,但在时间上而言MiG-29是可能出现于该战场上的。MiG-29在1982量产,首批部
队在翌年已形成战力,虽然MiG-29与F-15近战时性能相若但是因为训练时数太短,空战
结果亦告败北。
    1986年该机访问芬兰时首次在世人面前曝光,但据闻当场亦有前美军飞行员表示「又
与老朋友见面了」,此话如果来分析就令人恍然大悟。
    MiG-29在该战中击落美机4-9架中的比例有多大仍未知晓,但若以性能判断可能不
少,不过对战果而言应该没有很大影响,因为装备实验部队的新飞机只有几架。MiG-29在
库页岛一战后大量生产,并曾对机载设备作适当修改,这可能也与空战得来的教训有关。另
外俄国消息也指出为适应与F-15的作战要求,Su-27也在已生产首批预量产型的情况下
重新再作局部修改。直至1985年Su-27B才开始正式量产,而最后的试飞工作直至1987年
3月才结束,延迟生产的其中一个原因与空战结果有关。此外KAL007事件后美苏双方公开
地大规模打捞飞机碎片也明显地和了解对方飞机性能有关。由此可见这场中小规模空战对前
苏联战斗机发展有其积极意义,而且是两国空军自五十年代以来的首次交锋。
    值得补充的是空战结束后,前苏联为加强远东空防和防止美军再次挑衅,曾紧急调派驻
守在欧洲的MIG-31截击机前往远东地区,如果战事发生时该部队在场,相信美军未必能轻
易取胜。
    关于苏联对KAL007号从事间谍活动的指责,虽然仍未有足以对事件翻案极为有利的人
证物证被公开,但在历史上使用民航机侦察敌情早有先例。如英法两国使用民航机对德国的
空中侦察一直持续到二次大战爆发前几天,并且运用了当时英国发明的最先进立体摄影法
(StereoScope),毫无损失地得到大量间谍才能弄到手的珍贵情报,是最成功的例子。又
如战后柏林空运行动期间盟国亦曾运用此法侦察苏军情报,在世界上其他地区也有未经证实
的类似行动。

    西方传媒担当了重任

    KAL007号事件虽然官方早已有结论,但内里干坤仍引人入胜。美国方面对真相的隐
藏,也只是驾轻就熟地重弹甘乃迪总统遇剌、80年代的洛克比空难、美军击落伊朗客玑、
以及去年泛美航机怀疑被美军击落、古巴击落异议份子民用机等事件的老调。上述事件已水
落石出的只有洛克比空难和伊朗客机被击落两宗,而且美国都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因此
KAL007号事件美国的嫌疑应是最大的。这涉及一个政府为了国防需要是否有权公然践踏人
权、弄虚作假,作贼喊捉贼并利用新闻自由为其政治利益服务的原则问题。
    西方媒体的一面倒反苏及长期沈默使事情更难弄清楚。比如日本电视台就没有报导
Tsuboi博士的研究成果,伯奇氏高尔律师行无故中断了专家的调查,甘乃迪参议员要求对
事件展开调查,但参院武装力量委员会听取中情局秘密作证后,以「所费不少,旷日持久」
为由拒绝调查。英国ABC电视台的新闻时事节目,也遣到主管的封杀。曾任雷根总统助理国
务卿的理察贝特(RichardBurt),干脆称该些人均是「制造丰富想像力故事的反常人
物」,并完全否认政府会去干这种事,但其苍白无力的解释显然毫无说服力。
    在盖伯尔为首的肯定派和贝特为首的否定派之间,仍存有第三者的中间观点。《西雅图
时报》记者史密斯认为指斥白官高层事端的说法证据不足,但却有可能是情报部门利用
KAL007号作掩护,从事高度机密的军情搜集活动,但情况并不在控制之内,导致机毁人亡
的惨剧,此事给了雷根政府许多意料之外的好处,所以白宫也不想说出个中奥秘,而坐享其
成。这些好处是指事后发后美苏的宣传战中,白宫占尽上风,并成功说服北约各国,在西欧
部署潘兴Ⅱ飞弹抗衡苏军威胁。相反安德罗波夫却被西方描绘成十恶不赦的千古罪人,杀戮
妇孺的冶血屠夫受到举世唾骂。

    KAL007号幸存者今在何方

    虽然世人皆认为KAL007号客机已被击落,但最新的消息却否定了这一说法。
    1996年1月15日韩国电视台披露惊人内幕,指KAL007号没有坠毁,机上大部份幸存
者仍被关在俄罗斯两个收容所内。该日韩国KBS电视台公布了一份中情局的绝对机密文件,
在这份长达38页的文件中,中情局断言大韩航空KAL007号班机遭到苏联空军战机以飞弹攻
击后成功地迫降海上,机上人员大多幸免于难。
    该文件提出三点重要证据:首先KAL007号受到攻击后并没有立即爆炸,当天美国驻东
亚的情报部队和日本防卫厅情报机构通过雷达都追踪到KAL007号遭到苏军攻击的情况,日
本情报单位清楚地捕捉到该机被飞弹击中尾部后并没有立即起火爆炸(以747飞机的体积应
可承受小型红外线飞弹的攻击,但却不太可能承受苏军半主动雷达制导或红外线的大型空空
飞弹巨大弹头的威力),飞机在库页岛山谷里盘旋达12分钟之久。国际民航组织在研究事
故后指出,KAL007被空对空飞弹击中机尾后,曾在萨哈林岛和大陆之间的海域上空飞行了
10多分钟,最后才在海面迫降。这和其他学者的说法大体吻合,至于它们指出收到KAL007
号最后的通讯是4时12分,可能是飞机迫降后仍持续地向外求救直至沈没。
    此外苏联移交的飞机碎片经检验并不属于KAL007号本身。KAL007号被击落后,苏联当
局立即派出特种部队封锁该区海域达6天之久。几个月后前苏联才向国际民航组织提供了空
难飞机的残骸,该机的黑盒子则是直到俄罗斯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后才得以归还。对此中情
局在这份文件中指出:在1985年和1987年世界上曾发生过两次类似的空难,在空难附近海
域,救援单位和人员很快发现遇难乘客的尸体、飞机残骸和黑盒子。每次空难后发现的机体
残骸数量达800-2000块。
    KAL007号遇难后也应有大量残骸和乘客尸体,但苏联当局竟说并未发现残骸或遗物,
飞机碎片也只有76块。此外俄罗斯总统叶尔辛在访问韩国时,曾把KAL007号的黑盒子作为
建交礼物送还韩国,但韩国方面专家分析鉴定后确定这个黑盒子已被俄国专家作技术处理。
美国中情局方面甚至在文件中宣称:当年苏联移交国际民航机构的76块碎片根本不是来自
KAL007号飞机本身!它们推测1978年4月前苏联防空军的Su-15拦截机在远东地区迫降了
一架闯入领空的大韩航空波音707客玑,并把它扣留。
    KAL007号事件发生后,苏联当局封锁了事故现场,同时将707客机秘密运到库页岛,
使其在空中爆炸。交给国际民航组织的花块碎片很可能正是来自707号飞机,这和盖伯尔等
指控美苏两国在事后均以搜寻军机碎片为主似乎亦有关连,因为KAL007号可以整机打捞出
水,无须四处寻找碎片。
    另外有多种管道指出KAL007号幸存者可能至今仍被扣押在俄罗斯。
    1992年以色列情报机关首先发出这条消息,这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摩撒德特工人员从
前苏联获得的绝密内部情报。中情局在该文件中引用以色列人的话:在大韩航空kAL007号
飞机迫降后,前苏联当局将机上乘客分散转移到莫斯科附近卢比扬卡监狱和远东弗兰格尔收
容所。KAL007号内幕再次引起韩国朝野关注,乘客亲属纷纷要求政府出面与俄罗斯交涉。
俄罗斯政府不肯透露事件真相,未知是否关乎国家形象或国防机密,但蓄意攻击民航机无论
是否被迫都应该向世人作出合理解释。
    时至今日冷战已经结束,一向大玩两面手法的美国越来越受到怀疑在事件中扮演的角
色。美国亦很应该放弃冷战思维,向各国张开诚意的怀抱,和俄罗斯充分合作真正地为事件
盖棺定论,公布事实,以告慰冷战时期众多的无辜者。
世界军史集粹---大将粟裕


大将粟裕

    杨久伟
    1927年初夏的一个深夜,湖南常德省立第二师范校园内通往城北的粗大下水道里,
一位学生装束的青年正踩着没膝的污水,猫着腰疾速地向城外奔跑。
    下水道的出口处,是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年轻人摸黑找到一叶扁舟,吃力地划过湖面,
悄悄爬上一列北去武昌的列车……
    10多天前,长沙骤然腥风血雨。“马日事变”,众多共产党的优秀儿女血洒江城。常
德地区同样未能幸免。在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反动当局秘密诱杀了校长胡佐武,并下令通缉
二师所有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
    下水道里的那位青年和同伴们是最后一批撤离学校的。
    到了武昌,青年人很快成了国民革命军第24师师长叶挺麾下一员骁将。
    那一年,他刚满20岁。
    17年后,当他率领只有数千人的部队在苏北车桥歼敌逾千的捷报传到延安窑洞,慧眼
识将才的毛泽东当场说了一句极有预言性的话:“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
四五十万军队,”这位被毛泽东所赏识的将领,便是后来屡建奇功、威震八方的一代名将粟
裕。

运筹黄桥决战
    曾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的张震上将说,“粟裕作为一代名将,他用兵的最大特点,是深
思熟虑,机断专行,在谋略上出奇谋,用奇兵,建奇功。”
    54年前的10月4日下午3时,苏北黄桥镇一座土城上,33岁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
副指挥粟裕手举望远镜,注视着眼前这片敌我双方一触即发的土地。
    距土城北面两三公里处,惊慌奔跑的老百姓进入粟裕的视野,当他判明敌独立第6旅先
头部队已兵临黄桥,脑海里紧张地进行着严密的推演:独立第6旅采用一路行军纵队前进。
如果两人之间的距离为1.5米,全部3000多人队形将会是长达四五公里的一路长蛇
阵……与此同时,他的“黄鼠狼吃蛇”的歼敌方案已坚定不移,多路向其突击,将它截成几
段,然后各个包围,力争先斩其首!
    坐镇距土城数公里外的陈毅总指挥从电话里听到粟裕的作战方案,当即表示上“同意。
马上下令出击!”
    顿时,弹雨硝烟淹没了方圆两公里的黄桥。
    黄桥镇,位于苏北东部靖江、如皋、海安、泰县、泰兴等县的中心。新四军建立以黄桥
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便于向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发展。只有控制了上述地区,才可以
与我江南部队相呼应,控制长江通道,威胁日寇和顽军与江南守敌的联系。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蒋介石的反共“专家”、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
总司令韩德勤,即令其嫡系主力第89军和独立第6旅等部进击黄桥,以数倍于新四军的兵
力与我决战。
    当独立第6旅的先头部队抵达黄桥以北两公里半时,粟裕一声令下,我第1纵队犹如四
把钢刀,将其切成数段,首歼旅部和后卫团,迫使其先头团回援,然后以一部从侧翼迂回敌
后,乘势形成合围。
    战役的发展果如粟裕所料,激战三小时,第1旅被全歼,中将旅长翁达望着部下横尸遍
野,掏出手枪自杀。
    选择翁达旅为首歼对象,在兵家眼中是一着奇兵。
    翁达旅,在韩德勤苏北16万兵力中,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全旅3000多人,
一色的“中正式”七九式步枪,每个步兵连有崭新的捷克式机枪9挺,军官大都是“军校
生”。
    按照我军一贯的作战原则,是先打弱,后打强。但粟裕这次一反“常规”,出其不意,
击其要害。
    翁达自杀的枪声,使韩德勤大惊失色。
    其实,对粟裕,韩德勤早有领教。20天前的姜堰之战,韩德勤在姜堰有6个团,如果
新四军硬拼,必须带来很大伤亡,粟裕用一个纵队一面佯攻海安,作东进的准备,威胁如
皋、海门、启东;一面向东北佯动。粟裕的战术意图是:韩德勤在姜堰的兵力太多,让他调
开一部分。韩德勤还真听话,迅速把大部调到海安,只留下两个团守姜堰。待他从梦中清醒
过来,为时已晚。战斗开始后,孙语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神话,又被粟裕用于战术指
挥:弃外围如林之堡垒于不顾。首先钻到街心攻打指挥机关,打掉师部、旅部,一路打出
来,外围的部队纷纷缴了械,姜堰守敌无一生还……
    张震上将说粟裕善“出奇谋,用奇兵”。
    翁达旅便栽在了粟裕的“奇”上。
    翁旅灭,韩德勤顽军主力第89军完全暴露,粟裕指挥部队发起总攻,一夜激战,89
军军部被彻底歼灭。军长李守维妄图渡河逃窜,失足落水,戴着蒋介石授予他的中将军衔淹
没于八尺沟河中。
    亲临前线督战的韩德勤见大势已去,率残部千余人狼狈逃窜。一个月后,新四军与刘少
奇及八路军南下部队在海安胜利会师。
    黄桥决战,是新四军在苏北进行的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役决战。歼战1万1千人的战绩,
留在了我军灿烂的战史上。

苏中七战七捷
    朱德总司令说:“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
    乍暖还寒的三月,徐州机场。
    一批批美制P51型国民党飞机依次起飞、降落,发出刺耳的啸声。
    “现代的空军,威力真大啊1”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副参谋长,趾高气扬地笑指天空
说。
    话是说给站在他身旁的粟裕听的。潜台词很明白:你共军到现在还没有“这伟大”的空
军。
    “可惜它有个缺点,目前还不能到地面来抓俘虏!”粟裕冷冷地回敬了一句。
    时值1946年,抗战的烽火刚熄灭7个月。
    粟裕徐州之行,是向检查《停战协定》执行情况的三人小组控告蒋军违反命令侵占我解
放区的。
    国共双方于1月份签订的停战协定,对蒋介石没有产生任何效力。此后4个月内,国民
党仅在苏中二分区就对我发动了上百次军事进攻。4月9日,蒋介石公然宣布:“我已下决
心消灭共产党!”为此,他还亲自设计了一个“一年内消灭共产党”的“进度表”,其中主
要一项,便是“在7月中用两个星期夷平苏北解放区”……
    7月,果然苏中大地战云密布。
    就在这严峻关头,华中野战军司令粟裕来到苏中前线。
    尽管进犯苏中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有12万之众,而华野只有3万多人,但粟裕信心百
倍。他深知,丧失人心和骄傲狂妄是敌人的致命弱点。他不相信美国的飞机大炮会使对手成
为胜利者。
    战幕未拉开,便显示出了粟裕运筹帷幄的能力。
    他把初战的战场选择在苏中解放区的南部地区,这是个异乎寻常的决策。迎击进犯之
敌,我传统的战法是“诱敌深入”,但粟裕经过周密研究,从“时机、地点、部队”这三个
关节考虑,认为在苏中南部地区作战要比纵深地区有利。
    宣(家堡)泰(兴)之战,是苏中战役的第一仗。战斗于7月13日打响。
    之前,我军获悉,敌整编第83师、第49师和第99旅、第25师分三路向华野大本
营海安而来,拉开架势和我军拼消耗。
    对此,粟裕在野战军指挥部作战图前把手一挥:
    “恕不奉陪,我们专打他的一路!”
    宣、泰守敌整编第83师,原番号为第100军,是蒋介石嫡系部队,全新美械装备,
美国教官训练,抗战后期作为远征军到过缅甸作战,战斗力较强。
    我军首战,对于这样的敌人能否战胜,包括毛泽东都极为关注。直到经过一昼夜激战歼
敌两个团、两个营共3000余人的战斗胜利结束,毛泽东还亲拟电文询问:
    “打的是否即整编第83师?该师被消灭了多少,尚有多少?”
    再战如(皋)南(通),粟裕利用敌人的错误判断,令主力强行军100多里,长途奔
袭敌第49师,结果又一次出敌不意,万余敌人被歼。一次歼敌如此之众,解放战争还是第
一次。战斗结束当天,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就发来电报:“庆祝你们打了大胜仗!”
    敌人两战两败,自不甘心。国民党总参谋长陈诚由南京到南通,重申苏中“剿匪”决
心,给受挫蒋军打气;汤恩伯坐镇南通指挥,白崇禧也赶到徐州督战。并调集第二梯队共6
个旅的兵力分路合击我苏中重镇海安。而粟裕仅用一个纵队3060多兵力,英勇抗击了5
万多敌人的轮番猛攻,并杀伤敌3000多人,而我伤亡仅200余人。创造了敌我双方伤
亡15比1的新纪录。
    四战李堡,彻底打破了敌人迅速解决苏中的美梦。五战丁埝、林梓,另一大收获,是粉
碎了号称国民党的一支“袖珍王牌军”、敌交通警察中队。实际这是由美国特务梅乐斯和国
民党军统特务戴笠合作训练出来的特务武装,比其他国民党军队政治上更反动。他们以“恢
复交通”为名,专门对公路沿线我解放区进行“清剿”,配合地主还乡团血腥镇压人民。为
了捕获我地方干部和民兵,他们竟在丁埝储存了几屋子数不尽的镌刻有U.S.A.字样的
脚镣手铐。
    到六战邵伯,七战如(皋)黄(桥),国民党损兵折将共达6个旅和5个交警大队,计
5.3万人。
    这便是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
    整个战役,只用了一个半月。
    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后来回忆说:“粟彬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楷模。他在苏中战
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要多,”然而,这次苏中大捷,却差点儿成为永久的遗
憾。
    两个月前,为了对付蒋介石即将发动的大举进攻,毛泽东曾酝酿了一个以打对打的南线
作战计划。这个战略计划的基本意图是:当国民党军向我大举进攻时,我山东、太行两区主
力实行外线出击,建立和扩大新解放区,保卫老解放区。按照这个方针,要求华中野战军一
部在苏中吸引并牵制通(南通)扬(扬州)线上的敌人,由粟裕和谭震林率领不少于15个
团的主力部队,兵出淮南,与山东野战军主力部队配合作战。
    接到中央的部署和新四军军部的命令,粟裕陷入了沉思。他身处前线,对敌情我情、得
失利弊了如指掌。反复研究、比较之后,他感到中央的部署不大适合当前的战争实际,而应
当按照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的原则,对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进行调整。于是,便
有了“关于华中主力暂留苏中作战的建议”。
    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对粟裕的建议极为重视。经过紧急磋商,次日便复电华中:
    “部队继续隐蔽于待机位置,听候安排。”几天以后,毛泽东根据急剧变化了的情况,
同意粟裕的建议,把华中野战军“南下作战,外线出击”改为“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
至外线”。
    苏中战役,就是在中央调整了的作战计划指导下发起的。
    七战七捷的喜讯传到延安,毛泽东极为兴奋,亲自为中央军委起草电报发给战略区首
长,介绍这一“造成辉煌成果”的经验:“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
土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故能取
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盂良崮虎口拔牙
    陈毅说:“粟裕将军的战役指导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194
7年仲秋,六朝古都南京风景区玄武湖畔一夜之间又添一“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正
中凹进去四个淋漓鲜血般的大字:杀身成仁。
    亡灵名为张灵甫。
    国民党南京各新闻传媒证实,张灵甫“壮烈殉职,杀身成仁”的“殊荣”,是蒋介石亲
自赐予的。
    这一年的3月下旬,为实施“重点进攻”山东,国民党集中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
5万人于山东战场,采取“集团滚进”战术,从临沂、泗水、大汶口一线,向我鲁中山区发
动进攻。粟裕协助陈毅指挥华东野战军采取后退一步,诱敌深入的战术,寻机突破。
    5月12日,担任突击的国民党整编第74师,急不可耐地脱离其左右邻,攻至沂蒙山
区腹地坦埠。
    同一天,设在坦埠东北葛沟庄的我华野指挥中心遭敌空袭。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粟裕作出判断:敌军以74师为骨干,在两翼强大兵团掩护下实
施中央突破,矛头直指我华野机关。
    很快,被我查明的汤恩伯兵团的进攻部署,证实了粟裕的判断。
    就在这时,华野指挥部收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来电:“究竟打何路最好,由你们当机立
断,立付施行,我们不遥制。”
    经过深思熟虑,粟裕提出新的作战方案:不打敌军侧翼,攻打中路强敌74师,采取正
面突破,分割两翼,断敌退路,四面包围和阻击南北各路援敌的战法,将74师从敌人重点
团中割裂出来予以围歼。
    对于粟裕的战役指挥,陈毅司令员早在华东野战军刚成立时就对粟裕说:“今后还是一
如既往,军事上我出题目,主要由你来做文章。至于先打谁,后打谁,什么时间,在什么地
方,怎样打,请你大胆负责地考虑和组织指挥。”3个月前,莱芜大捷后,陈毅又对新华社
记者说,“我军副司令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这次,他依然十分赞同粟裕的方案,并当即决定:迎敌第74师于坦埠以南、孟良崮以
北地区!
    驱兵轻进的敌74师,是国民党反动派特别倚重的“王牌军”。国民党军队有五大主
力,分别放在东北和华东战场,而五大主力中74师首屈一指,被认为是第一等主力中的第
一个主力。
    蒋介石为把这支嫡系部队中的嫡系培养为“模范军”、“精锐之师”,花了很大血本。
整编74师原为74军,最早任这个军军长的,就是蒋介石的心腹干将王耀武。蒋介石的外
甥俞济时,被派到这个部队当过58师师长。受过美国军事顾问团特种训练的74师,清一
色美式武器装备,美国特使马歇尔到这个部队检阅后,赞不绝口。蒋介石自然备加褒奖。宋
美龄也亲自到74师代表“委座”慰勉。在南京一次高级将领集会上,蒋介石特别指定74
师为国民党军队的“典型部队”,命令各部队的一切教育训练都要以74师为标准。
    这个备受蒋介石宠爱的“天之骄子”,一直充任国民党总部的南京警卫部队,成为拱卫
蒋家王朝的“御林军”。
    1946年8月,74师由南京调往苏北,走上进攻华东解放区最前线的时候,国民党
涂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李延年在淮阴大吹:“有10个74师,就可以统一全中国!”
    而74师师长,便是“杀身成仁”的张灵甫。
    出生于“西安望族”的张灵甫,崇拜拿破仑、希特勒,先后毕业于黄埔军校和“陆大”
甲级班。抗战期间,蒋介石以其作战有功,一再耀升,几乎年年晋级受奖,由团长而旅长、
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常德之役,被蒋介石誉为“模范军人”。湘西会战,获得美
国金质自由奖章。在国民党朝野,张灵甫也被视为“常胜将军”。走上进攻华东解放区最前
线后,他曾对左右多次复述蒋介石的话:“一年之内不消灭共产党,死无葬身之地。”
    歼灭如此“精锐之师”,粟裕称之为“虎口拔牙”。
    果然,战斗一开始便异常激烈,几乎每个山头都要经过几番争夺。国民党还调集10个
整编师从东西南北向盂良崮的74师增援。战斗持续了8个小时,仍呈胶着状态。
    针对这一情况,粟裕在位于艾山脚下一个潮湿、阴暗、狭小的岩洞里,发出一道道紧急
命令。他告诫部队,我们困难,敌人更困难,全部、彻底歼灭74师,不能有丝毫动摇!
    我军越战越勇,担任主攻任务的各纵队飞兵直指孟良崮主峰。不可一世的张灵甫一扫昔
日的骄横,握着报话机向援兵苦苦哀求:“赶快向我靠拢!……”
    眼看“王牌军”快要覆灭沂蒙山区,亲临徐州督战的蒋介石给增援部队下了死令:
    “如有萎靡犹豫,巡逡不前或赴援不力,定必以贻误战局、严究论罪不贷!”
    然而,蒋介石的威严并未能挽救张灵甫,敌后援部队末能越雷池半步。就在他发出手令
后8小时,张灵甫在他的指挥所被我战士用汤姆冲锋枪击毙。
    “常胜军”覆灭以及“常胜将军”葬身的噩耗,象晴天霹雳撕破了昏暗沉闷的国民党统
治中心。蒋介石更是老泪纵横:“以我绝对优势之革命武力,竟为劣势乌合之匪所陷害。真
是空前大的损失,能不令人哀痛!……”他不仅下令为“效忠党国”的张灵甫在玄武湖畔树
碑,而且还把英国送给“国军”的一艘巡洋舰改名为“灵甫号”。
    与张灵甫死后被“嘉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鲁中“剿共”总指挥汤恩伯被撤
职。
    此役对蒋介石集团震动之大,可见一斑。
    当时作为第六纵队司令员率兵担负盂良崮北线主攻任务的王必成将军说:“这次战役,
从调动兵力到创造战机,到战役实施的全过程,无一不是按照粟裕同志提出的方案实施
的。”
    孟良崮战役之后一周年,气吞山河的毛泽东在西柏坡向粟裕面授中原大战机宜时问粟
裕:“去年,也是在这个宜人的5月,你们在山东打了一仗……”
    “在盂良崮。”粟裕回答。
    “战果如何?”
    “全歼74师,击毙敌酋张灵甫。”
    毛泽东含笑鼓掌:“你们那样果敢、迅猛地消灭了74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
人没想到,一个是……”
    栗裕脱口而出:“蒋介石。他大喊,我的精锐之师遭此惨败,实在没想到。”
    毛泽东:“还有一个人呢?”
    栗裕,“陈诚?”
    毛泽东:“不足挂齿。”
    粟裕:“何应钦?”
    毛泽东:“何足道哉。”
    粟裕,“白崇禧?”
    毛泽东:“离题千里了。”
    粟裕:“那么是谁呢?”
    毛泽东:“第二个没想到的就是毛泽东!”

中原逐鹿夺“天下”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对记者发表谈话时
说:“粟裕将军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一辆墨绿色全新美制坦克左冲右撞寻找着逃生的缝隙,如同一只被猎人追赶的野兽。
    排长印永鑫飞身跃上坦克,举起一颗拉出弦的手榴弹大声喝道:“投降不投降?不投降
就炸死你们!”
    “投降……投降,不要扔手榴弹。”一个低沉嘶哑的声音回答。话音未落,两个将官爬
出来,其中高个子说:“快……快送我们到你们粟裕司令那里去,我和他是朋友。”
    “你算什么玩艺儿,我们粟司令哪有你这样的朋友!”
    自称是“粟裕的朋友”的高个子,便是名噪一时的敌战区副司令兼第七兵团司令区寿
年。
    ……这是发生在46年前开封城外的一个真实场面。
    那年6月,我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24个整编师、79个旅,在被历代兵家称之为“必
争之地”的中原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豫东战役。
    此役,我军共歼敌一个兵团部、2个整编师、2个保安旅共9万余人。
    然而,就在粟裕挥师兵临开封,中将司令区寿年被擒的半个月前,国民党华中“剿
总”,甚至包括蒋介石,还在梦呓般地拍胸脯:“开封无真正的战斗”,“绝可确保无
虞”……
    蒋介石的话井非没有根据:
    曾为宋代古都的开封,是国民党中原的战略要地。它北濒黄河,南倚陇海铁路,城墙周
长20余公里。经日伪和国民党军队长期经营,防御工事已成永久和半永久性防御体系。城
内明碉暗堡星罗棋布,城边堑壕铁丝网纵横交错。加之蒋介石调集了近60万大军屯兵黄淮
中原,城内有3万守敌,可谓固若金汤。
    这还不重要,重要的是打豫东战役,也并非我最高决策层的初衷。
    1948年1月27日,濮阳,华野指挥部。一份急电报开在粟裕面前——为打开中原
僵局,确定由你率叶(飞)、王(必成)、陶(勇)三个纵队,由宜昌、沙市一带渡江南
下,深入敌后,进行大机动作战。“你们渡江后,势必将迫使敌人改变部署,可能吸引敌2
0至30个旅回防江南。你们以七八万人之兵力去江南,先在湖南、江西两省周旋半年至一
年之久,沿途兜圈子,应使休息时间多于行军作战时间,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到达闽浙
赣,使敌人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防不胜防,疲于奔命。渡江时间可以2月或5月或秋
季。”
    电报是中央军季和毛泽东直接发给粟裕的。电文的未尾,毛泽东还特别加了“请你熟筹
见复”六个字。
    中央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无疑是要服从的。但是,一贯在战略战术上深谋远虑的粟裕,
脑海里却浮现出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长途跋涉向敌统治区挺进时,由于没有可靠
的后方沿途大量减员的情景。这次从中原出发渡江南下,虽与当年不同,但是转战数省,行
程要比抗日先遣队远一倍,减员不会少于1/2。剩下的部队就难以对敌人形成大的威胁。
况且,我三个纵队渡江以后,未必能吸引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回防,反而会分散自己的兵
力……权衡得失,粟裕认为,还是应当把一兵团3个纵队留在中原,暂不过江,协同中原野
战军,先在黄淮之间集中兵力,分进合击,打几个大歼灭战,尽可能多地把敌人的主力消灭
在长江以北地区。
    4月18日,粟裕的这一建议传向最嵩统帅部。与苏中七战七捷前夕给中央军委的建议
所不同的是,这次在粟裕的建议中出现了“斗胆直陈”的用词。
    事关重大,毛泽东立即电示粟裕速来西柏坡当面汇报。同时还请正在南下途中的陈毅赶
回西柏坡。
    4月30日,西柏坡城南庄,毛泽东大步走出门外,与粟裕长时间握手,并意味深长
道:“17年了!”17年前,粟裕担任红12军64师师长,在第一次反“围剿”中,先
擒张珲瓒,后打谭道源。抚今追昔,两人都很激动。毛泽东说:“你们打了那么多漂亮的大
胜仗,我们很高兴啊!这次要好好听听你的意见哩。”
    5月初,由毛泽东主席主持,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和其他领导同志参加的中
央书记处会议,议题之一,是研究粟裕兵团的行动问题。会议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华东野战
军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黄淮地区大量歼敌。争取在4至8个月时间内,歼灭
敌人五六个到十一二个正规旅。
    就在这次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对粟裕说:“当前中原战局的困难是中国革命最后最大的
困难,为此,中央决定立即成立中原军区,井调陈毅和邓子恢两位同志到中原局担负中原军
区的领导职务。华野的工作就由你来主持。”
    粟裕大感意外:“我指挥作战习惯设想多种预案,唯独没想过陈毅同志调离华野的预
案……”
    坐在一旁的朱德总司令插话:“粟裕同志,七战七捷以来,主席对你的指挥才能在我面
前多次表示赞赏。中央认为,你能够承担华野的重任。”
    粟裕反复请求:“大战在即,不论军事上、政治上我都需要陈毅这样有威望的老同志坐
镇领导,统一指挥。陈毅同志无论如何不能离开华野。”
    望着粟裕焦急的神情,毛主席笑了:1945年10月8日,当中央作出“任命粟裕、
张鼎丞为苏皖军区正副司令”的决定时,粟裕也是这副焦急的神情,直到中央批准他的一再
请求,将两人的职务调换。——这便是后来被传为美谈的“粟裕两让司令”的第一次。
    在粟裕反复推辞与请求下,毛主席转身对朱德说:“总司令,这样吧,粟裕同志的意见
我们采纳一半,陈毅同志还是要去中原局,而且必须马上去,但他仍然兼着华野的司令、政
委,粟裕同志就出任代司令、代政委,”大政方针已定,朱德总司令代表中央和中央军委亲
临濮阳,向华野将士下达了“以寻歼国民党五大嫡系之的整编第5军为主要目标”的命令。
    然而,在和第5军角逐的过程中,粟裕发现,敌依仗人多势众,装备精良,常聚集一
团,歼之没有完全把握。为了在中原黄淮地区打胜第一仗,他根据战场形势,毅然决定“先
打开封,后歼援敌”。
    次日,毛泽东复电完全同意,并指出:“这是目前情况下的正确方针。”并无比信任地
指示粟裕:“情况紧张时独立处置,不必请示。”
    6月17日,我攻城部队犹如神兵天降。激战5天一夜,到22日占领开封全城,全歼
守敌3900余人。
    我军打下开封,犹如捅了“马蜂窝”。蒋介石急调邱清泉、区寿年、黄伯稻三个兵团和
1个整编军分路反扑,并坐专机亲临开封上空“现场”指挥。
    粟裕果断决定:主动放弃开封,在运动中歼灭一部或大部来援之敌。
    这一招,敌人果然上钩。我军主动撤出的第三天,邱清泉的整编第5军即进占开封,而
此时驻扎在龙王店的区寿年第7兵团与之相距则拉开40华里。
    粟裕抓住这一天赐良机,将计就计,迅速率部对区寿年部形成合围,并于7月20日将
其全歼……
    与在坦克内同被我俘获的,除区寿年,还有兵团参谋长林曦祥和区寿年的副官、第75
师中将师长沈澄年。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区寿年被俘后,口袋里仍然装着一张国民党国防部统一印制的战地
通缉令,上面就有粟裕的名字及其照片。
    豫东战役后,毛泽东说:“解放战争好象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
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

淮海战役第一功
    淮海战役共歼敌55.5万人,粟裕直接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就歼敌44万人。毛泽东
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
    “敌人的失败,证明蒋介石很小气。黄伯韬被围,他舍不得丢下黄伯韬,不但派邱清
泉、李弥来救,还派黄维来救命,结果黄伯韬未救,黄维又被包围了;后来他又救黄维,结
果黄维未救了,又丢了杜聿明的三个兵团……”
    这是粟裕在淮海战役胜利后,在华东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引来热烈掌声的一段讲话。
    淮海战役我军取得歼敌55.5万人的辉煌胜利,自然不是因为蒋介石“小气”造成
的。
    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战略家,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几个关键时刻向中央提出的多次重大建
议,进一步显示出了他“出奇谋、建奇功”的卓越才能。
    1948年9月,粟裕指挥华野仅用8天时间“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歼敌10
万,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战略决战的序幕。
    济南战役即将胜利的前夜。蒋介石60万大军龟缩在徐州附近,猥集不前。下一步棋怎
么走?粟裕即向中央军委提出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
    毛泽东接电的第二天,即代中央军委起草了一份复电:“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
要。”
    10月11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出《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指示,指出战役第一
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国民党刘峙集团右翼劲旅黄伯韬兵团。
    11月6日,粟裕指挥华野大军南下,打响了淮海大战的第一枪。
    黄伯韬见解放军如排山倒海之势而来,惊恐万状,急忙边打边撤。当主力撤过运河的时
候,突然听见西边也响起了密集的枪声,以为援军赶到,喜出望外。殊不知西边来的也是解
放军。
    原来徐州东北贾汪一线的国民党第59军2个师、第77军1.5个师,计2.3万余
官兵,已举行战场起义。另一路解放大军毫无阻挡地迅速东进,堵住了黄兵团西撤的去路。
黄伯韬大惊失色,向徐州刘峙连连呼救。
    淮海大战发展得如此顺利,粟裕认为,南线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反复考虑,并征求
华野其他负责同志的意见,遂向中央军委再次建议,如果老解放区能继续支持战争,我军应
在歼灭黄伯韬兵团后,不再向两淮进攻,而以主力向徐州、固镇一线进击,把敌逐步削弱和
歼灭在徐州附近地区。这一建议又一次得到中央军委、毛泽东的同意,决定扩大原定淮海战
役的规模和目标。并且指出:淮海战役为南线空前大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
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接着,中央军委决定组成由邓小平为书记,和刘伯承、
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敌委员会,统一指挥,加速了战争的进程。
    11月11日,粟裕命令围歼黄伯韬兵团的各纵队发起猛烈的攻击。经过17天的鏖
战,终于将其5个军、约10万人马彻底消灭。黄维兵团被我包围在双堆集地区。
    黄伯韬兵团被歼后,徐州守敌惊恐万分,迅速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紧缩徐
州,加强防御,唯恐被歼。
    这时,粟裕设想了敌人下一步行动的三种可能性:沿陇海路经连云港南逃;直奔东南走
两淮,经苏中南渡转向京沪;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据此,粟裕建议将主力集中?
    放在徐州敌人南逃途中,并报经毛主席和总前委同意。
    蒋介石看到由徐州、蚌埠南北对进的国民党军队在解放军的顽强阻击下无法打通徐埠线
之后,决定放弃徐州。12月1日,由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经永城?
    敌人的这一企图竟和粟裕判断的完全吻合。粟裕发现杜聿明率部弃城南逃,立即和陈毅
通了电话。陈毅说:“我们在这里收拾黄维这个冤家。你们北边要把杜聿明抓住,南边?
    分路急追。”放下电话,粟立即下令华野各部分路急追。
    日,将杜聿明所部3个兵团合围在永城东北陈官庄地区。6日,一举歼灭企图突围的孙
元?
    1949年1月6日16时,总前委命令各纵队对所包围之敌发起总攻。炮火连天,杀
声动地。各纵队从不同方向勇猛插向敌阵。经过4天战斗,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
    保案鼍?
    至此,淮海战役以歼灭国民党55.5万余人的空前大胜而告结束。
    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
    1984年4月1日,北京火车站第五站台。
    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被鲜花簇拥的粟裕大将的骨灰盒,安放在四号包厢,即将由粟
裕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护灵南下。
    56天前,一代名将粟裕逝世。
    按照粟裕生前意愿,他的不朽身影又走向曾经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黄桥、盂良崮、宿
北、鲁中南和中原大地,走向万马嘶鸣、千帆飞渡的淮海、渡江战场……
世界军史集粹---戴笠摔死真相


戴笠摔死真相

        奉命运送戴笠

    1946年3月16日晨,我乘吉普车驰往西郊机场,仔细检查222号飞机,在每个关键部
位检查完两遍后,确认完全良好,就在飞机记录簿上签字,交给了机务员。7时45分,随
即登机作起飞前准备。当我一踏进机舱,看见舱内已坐好了7个人,其中1人,好像见过
面。后来才想起在庆王府参加蒋介石50寿辰,“聆听”训话时,就是他站在蒋介石身后。
当时我询问旁人,说是叫戴笠,是军统局的头头。

    即将起飞又变卦

    时钟已指到7时55分,我正要按下起动按钮,起动发动机时,忽见机头左侧下方滑行
跑道上飞驰来一辆吉普车,车上的人急忙向我挥手示意,并迅速停在我机头下方,我探头
问:“怎么回事?”同时看出挥手人是张远仁(绰号小黑子,四川人,航校第18期毕业
生),他大声嚷道:“不要开机!有急事,队长让我来替你!”我问:“究竟出了什么
事?”他说:“快下来!队长叫你去,你见到队长就知道了。”我说:“我机上的行李怎么
办?”他说:“拿下来,你不去了。”我觉得再说也来不及了,就带着行李坐他的吉普车进
城了。

    222号起飞以后

    3月17日上午9时,接天津机场飞报:“222号9时起飞,由津飞宁。”
    我随即登记下来报告队长。
    上午10时,接222号飞机:“有要事,准备在青岛着陆。”事后听说,戴笠要去青
岛,是为了接电影明星胡蝶一同去上海。
    半小时后,222号飞报:“时间太急,青岛不去了,直飞南京。”
    12时5分,222号飞报:“明故宫(机场)云高300,有雷阵雨,能见度极差,着陆困
难。”队部立即回电:“222号速告明故宫打开导航台,进行穿云下降。如不行,改飞上海
或济南。”
    但上海、济南天气也不好。222号只好在南京作穿云下降。
    不久,接南京明故宫机场航行调度室电报,得知222号在穿云盲目飞行中与地面联系困
难,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雷雨中,3次下降都越过机场,无法着陆,在最后一次下降中偏飞到
江宁县去了。
    下午1时6分,222号电讯联络突然中断。地面多次呼叫也听不见222号的讯号了。

    一个黑影爆炸了

    据江宁县现场目击者说:“下午约1点钟时,飞机在大雨中飞得很低,像一个黑影在雨
幕中一晃而过,‘擦’的一声,一颗大树被撞断了,接着飞机就撞到戴山上(高度约200
米)。先见一团火光,随即一声巨响,爆炸后飞机燃烧了起来。在暴雨中无法抢救。”
    事后调查:222号专机因看不见地面,几次穿云越过机场,飞行员掌握飞机的高度、速
度、方向,都与“穿云图”上的航线偏差很大,在最后一次穿云下降时已飞到江宁县上空,
撞在板桥镇南边的戴山山腰上。222号在该处着火爆炸后,残骸四处飞溅,有的被雨水冲
走,机上11人(包括机组人员4人,乘客7人)全部摔死。又经过大雨的冲刷,尸体被冲到
沟内和山脚下的小庙旁,尸体被发现时,大都肢体不全,个个焦黑。222号的机翼和机身均
已烧毁,只留下一截飞机尾巴,仍可看清尾部编号“222”。
    飞机失事以后,大雨一直不停,尸体在大雨中暴冲了数天才被发现,随即雇人整理,埋
葬于南京“灵谷寺烈士公墓”。大特务戴笠终于落得机毁人亡的下场。

    222号失事的分析

    222号失事原因,主要是飞行员张远仁听说有去上海的任务时,赚钱心切,立即向队长
送礼,一再要求派他去上海做黄金美钞生意。平时张与队长同住一院,关系也好,就在队长
考虑张的技术水平不高,对派他去犹豫不定时,张说:“主要替队长赚钱,请队长也出些本
钱,一定能赚回大钱。”把队长说动了心,于是他俩人在222号起飞前夕,连夜准备妥当,
决定由张于翌晨赶到机场,并以队长的命令将我撤换下来。
    从张远仁和冯俊忠的飞行技术来分析,在一般气候条件下飞行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冯
俊忠年龄大,飞行经验丰富,是能够胜任的。但他们都是在日式的飞行训练中培养成才的,
缺乏科学头脑和先进技术的训练,尤其对利用无线电波、单凭听觉的盲目飞行和利用无线电
罗盘的定向飞行,他们全都没有学过。张远仁只是学过些初步的穿云下降理论,毫无实践经
验。冯俊忠是广东航校的老前辈,凭经验飞行很出色,但一遇到要使用仪表、电波、无线电
等设备来飞行,就有困难了。他俩人都未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不可能操纵好仪表、盲目穿
云等飞行,尤其不会使用电波和无线电航行设备,因此一遇到恶劣的气候,缺乏应变能力,
这就是这次事故的必然性。作为空运队队长对此应该有所预料,但他为了牟取暴利,居然怀
着侥幸心理,利用手中的权力,违反飞行纪律,以命令方式取消了已定的飞行技术方案,这
是事故的主因。
    特务头子戴笠乘坐的222号专机失事,是国民党空军史上的一件丑闻,这种事在旧社会
是不可能披露的。今天,理应如实地公之于众,使人们了解其真相。

    (摘自《纵横》,赵新文)
世界军史集粹---悼伯承


悼伯承

    (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一日)
    伯承久病,终于不治。我和他长期共事,相知甚深。
    他的辞世,使我至为悲痛。
    伯承早年从军,戎马一生。在辛亥革命后的护国护法战争中,他就是“手执青锋卫共
和”的一员猛将。我至今保存着他赠给的一九一五年所摄的照片,那时,他二十二岁,风华
正茂,雄姿英发。就在第二年讨袁战争的四川丰都之役,他率部冲锋陷阵,头部连中两弹,
失去右眼。他在大半个世纪中,指挥了无数次战役战斗,九处负伤,屡建战功,以足智多谋
的“独目将军”闻名于世。
    我认识伯承,是一九三一年在中央苏区。初次见面,他就给我留下忠厚、诚挚、和蔼的
深刻印象。我们一起工作,是一九三八年在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个师长,一个政治委员,以
后在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前后共事十三年,两人感情非常融洽,工
作非常协调。我比他小十多岁,性格爱好也不尽相同,但合作得很好。人们习惯地把“刘
邓”连在一起,在我们两人心里,也觉得彼此难以分开。同伯承一起共事,一起打仗,我的
心情是非常愉快的。伯承善于与同志团结共事的高尚风格,在今天仍是我们领导干部的表
率。
    伯承同志党性坚强,突出表现在考虑问题从党的全局出发,事事顾全大局,服从大局。
为了党的整体利益,他总是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和局部的利益,总是主动挑起最艰巨最危险
的任务,兢兢业业,排除万难去圆满完成。长征开始前,他因反对军事指挥上的教条主义,
被错误地撤销了总参谋长的职务,到五军团去当参谋长。他忍辱负重,积极工作。长征一开
始,伯承率五军团担负了最艰巨的殿后任务,同数倍于我的敌人展开恶战,保护了中央机关
的安全。后来他又担任先遣司令,率领部队斩关夺隘,为长征开辟前进道路。红军第一、四
方面军会合后,他坚决拥护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对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党分裂红军的
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他始终保持着党性坚强
的高贵品质。解放战争的第二年,中央决定晋冀鲁豫十万大军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
党统治区。这是一个无后方作战的十分艰险的战略任务。
    当时有的干部对执行这一任务有顾虑,伯承对他们说,这个行动可以把敌人吸引到我们
身上来,减轻兄弟野战军的压力。釜底抽薪,焉能惧怕烫手,即使作出牺牲,也义无反顾。
伯承这种态度,堪称执行党的各项决议和中央战略方针的典范。
    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
国内外屈指可数。
    他熟谙兵法,博采古今中外军事学术精华,运用于中国的革命战争。他用兵作战最讲实
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长于出奇制胜,就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他的神机妙
算。作战指挥上的神机妙算,用伯承的话说,就是首先要靠弄清楚任务、敌情、我情、时
间、地形。他把这五个要素比作五行,常说:
    “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伯承最反对军事指挥上墨守成规,粗枝大叶,大而化
之。他常用“烧香找错庙门”,“蚊子叮泥菩萨,看错了对象”等四川俗话,幽默诙谐地批
评那些不重视侦察和调查,指挥莽撞,办事马虎的同志。伯承善于总结经验,把军事实践上
升到理论高度,又善于创造性地用理论指导军事实践。他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
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伯承是有大贡献的。说伯承同志的军事理论是毛泽东军
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恰如其分的。
    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伯承的战略眼光不仅表现在战场上面,也表现在他对我军现代
化、正规化建设的高瞻远瞩。当我军还处在小米加步枪的年代,他就从诸兵种联合作战的前
景,来考虑我军的建设问题。一九四六年下半年,正是晋冀鲁豫解放区战事频繁的时候,平
均二十天就要打一仗。在那种情况下,他还抓紧一切空隙时间补译、校订《合同战术》一
书。他很欣赏苏联著名话剧《前线》,多次强调不要做戈尔洛夫式的保守人物,而要像欧格
涅夫那样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伯承自己就是面对新形势下的作战特点,最早重视汲取各国现
代军事科学成果,最早把教育训练提到我军建设战略位置的领导人之一。大陆解放不久,他
从军事建设的全局出发,给中央写信,恳请辞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和第二野战军司令员的
职务,自告奋勇去办陆军大学(后命名为军事学院)。为造就具有现代军事科学知识的干
部,伯承呕心沥血,在仅剩的一只左眼视力也已严重减退的情况下,还拿着放大镜,将上百
万字的外国军事译著和大量的自编教材加以校订和审定。他在军事学院的许多建树,对我军
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至今仍有重大作用。
    一九五八年批判他搞教条主义,那是不公正的。完全可以说,伯承是我军现代化、正规
化建设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这方面的重大贡献,永远值得我们珍视。
    伯承非常重视政治工作,不但对政治委员,而且对政治机关的工作人员都很尊重。他下
部队,总要请政治机关派人一起去。不是为了替他写讲话稿,或者为他本人的活动写新闻报
道,而是把他们看作政治机关的代表,遇事随时随地同他们商量;在作军事部署的时候,便
于他们及时布置政治工作。当他要向部队传达中央指示或作政治动员时,往往把自己起草的
讲话提纲送政治机关阅改。他这样做,不只是出于谦虚,更是出于把政治工作看成我军的生
命线。他一贯关心干部战士的政治思想教育,关心政治工作建设。可以说,他是我军高级军
事指挥员中重视和善于做政治工作的模范。
    伯承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拯民于水火”,正是这种博大的胸襟,使伯承从旧民主主
义者逐步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和许多忧国忧民之士一样,他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看清楚了,
要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除了走共产党指引的道路,别无他途。伯承在一
九二四年就接触了共产党人,但他没有马上参加共产党的组织,而是在经过了两年认真的观
察和思考之后,才确定了自己的政治选择。一旦看准了,选定了,他就为实现自己的信仰鞠
躬尽瘁,万死不辞。从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中国共产党那一天起,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
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从指挥作战到治学办校,顺境也好,逆境
也好,无论何时何地,客观环境有什么变化,他始终是把自己的一切贡献于、服从于党的需
要,把自己融合于党的事业之中,毫无个人荣辱得失的考虑,真正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一九四二年冬天,太行山区军民和延安的同志祝贺伯承五十寿辰的时候,他曾说过:离
开党,像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他接着还说了这样一段话:如果我去世的
时候,能在我墓上立一块碑,上书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那就是我莫大的安慰。
    回顾伯承为共产主义事业所走过的战斗历程,他的卓越贡献,他的坚强党性,中国布尔
什维克——这个意味着真正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他是受之无愧的。
世界军史集粹---德国舰队战史


德国舰队战史

        德国战舰因为要面对大量的英国舰队,所以在设计理念上与其他各国略异,基本上可以
归纳出几个特点:

    1.装甲厚:德舰的装甲经常是牺牲火力来换取的,因为火力,机动力与防御力中很难三
者兼顾,德舰采"重装甲"主义,在以寡击众时会比较有利(多一门炮不一定打得到敌军,多
一寸装甲可以同时让几艘敌舰的炮弹被弹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2.速度快:拜德国
科技之赐,德国船舰拥有世界一流的引擎,在先天上就占有优势;而因为数量居于劣势,有
较高的速度才能采用"打带跑"战术(否则英军玩起"一换一"战术,德军就被耗光了)3.防空火
力足:因为德军没有航空母舰,战舰大多是在没有空中掩护之下作战,因此特别注重防空火
力.甚至连舰载的侦查机都装有20mm机炮(我想打起"剑鱼"这类雷击机,应该绰绰有余)当然
也有例外者,如德军改良型Z级驱逐舰,其火力媲美轻巡洋舰,但是防空火力与装甲就不怎
么样了(不过其38节以上的航速,却是英军船只所望尘莫及的)因为德国受凡尔赛条约限制
军备,故在造舰技术上虽有先进的理论,却缺乏实务经验,故其船舰设计略嫌保守,每型船
舰都像是同一版本的不同比例,外观都差不多。
    德舰的火炮也因为其冶金技术进步,射速快,射程远,加上精度奇佳的光学瞄准仪与雷
达,炮击的威力与准度相当可观。
    凡尔赛条约中,德国主力战舰原来被当作战利品送至英国,结果在斯卡巴弗洛港自沈,
德国尽剩旧式战舰六艘,轻巡六艘,驱逐舰十二艘,并受限不得拥有潜艇。为补充退役舰而
新造者,战舰不得超过一万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28公分;巡洋舰不得超过六千吨,主炮
不得超过15公分,驱逐舰须小于800吨,鱼雷艇须小于200吨,航空母舰、飞机、战车等
皆不得建造,并赔款一千三百二十亿马克。
    在如此窘境下,德国利用其科技造出了袖珍战舰--德意志(Deutshland)号。其性能几
乎就是条约限制的极限。
    德国人认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强大的德国舰队与英军正面对战,都没有办法获
胜,何况是这种衰弱的状况?因此德国想出了打带跑的战略。德意志号航速约有28节,拥
有28cm(11寸)主炮六门,虽然不能和英军战舰单挑,但是可以和战舰以外的任何船舰对决
而不败,尤其列强在华盛顿五国公约中,明定巡洋舰吨位不得超过一万吨,主炮口径不得超
过八英寸,性能不如德意志级战舰,所以只要能避开英军的战巡名望号、却敌号与胡德号,
看到其他英军战舰就拔腿溜走,不就天下无敌了吗?
    当时的德军巡洋舰也依此理念建造,所以有后方主炮炮塔较前方为多的有趣现象。
    由于德国战后失去了海外的殖民地,也就失去了海外的补给站,因此该型舰特别注重续
航力,只要能在开战前将战舰开到大西洋上,将可以有效打击英国的补给线,并且牵制大量
的英国舰队在大西洋,以利进行对英国本土的登陆战。只要能让德国陆军踏上英伦三岛并掌
握前进机场,英国海军再强也没用。德国人如此盘算著。
    在希特勒掌权后,德国人开始阳奉阴违的秘密进行战舰的制造,首先是新型战巡香霍斯
特(Sharnhorst)与格耐森瑙(Gneisenau)两舰,打从一开始就打算违反一万吨的上限,在希
特勒宣布撕毁凡尔赛条约后,与英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德军船舰吨位可以达英军的
百分之三十五。为了多捞一些,对外虚报此二舰为二万六千吨,实际上是三万二千吨的巨
舰。其速度更高达三十二节,装有28公分主炮九门(原先在Z计划中要换装与俾斯麦级相同
的十五寸炮,因故取消)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后,重建军备的德国三军中,以海军的处境最
为困难,德国可以在短期间内生产大量的战车飞机,但是船舰却不是几天内可以造出来的。
唯一能充分发挥战力又能在短期间内大量生产的就只有潜艇了。以德国的新技术,潜艇可以
潜得更深更久,英军根本没有办法对付。更重要的是,只要两星期就可以完成一艘,较之需
要耗费大量资源与时间的战舰,希特勒显然比较中意潜艇。
    1938年九月,德国海军以宿敌英国为假想敌,订立了一个『六年造舰计划』,并且经
希特勒核准,这就是『Z计划』。
    德国人认为,在1946年以前,应该不至于和英国开战,在这段期间内,动用工业力量
进行大规模的新锐船舰建造,只要一完成,必可击垮老朽的英国舰队,进而登陆占领英国,
把势力推展到大西洋上。
    其预定舰队规模如下:

    1.五万六千吨级战舰4~6艘
    2.四万二千吨级战舰2艘(俾斯麦级)
    3.三万二千吨级巡洋战舰2艘(香霍斯特级改装15寸主炮)
    4.新型P级袖珍战舰3艘,用以取代原先3艘德意志级袖珍战舰
    5.航空母舰2艘(齐柏林级)
    6.重巡洋舰5艘(希普级)
    7.轻巡洋舰44艘
    8.驱逐舰68艘
    9.鱼雷艇90艘
    10.U艇249艘

    由此可知这是一个兼顾水面与水下武力的强大舰队。其中值得特书的是P级袖珍战舰,
她们名为『袖珍』(pocket),其实是30500吨的巨舰。为了有效达成破坏通商的战略,特
别将其航速提升到34节,虽然主炮只有六门15寸炮,但是航程与装甲均较其一万吨左右的
前辈大幅提高,战力更是因为速度的提高而加强。
    她可以闯入巡洋舰护航的商船船团中,在巡洋舰的舰炮射程外从容开炮将商船击沈,然
后再仗其较巡洋舰为高的航速脱离。如果有不死心的敌舰硬要跟上,也可以用15寸炮将之
驱离或干脆击沈。万一在海上与战舰遭遇,至少还可以有还手的余地。
    另外如五万六千吨的兴登堡级战舰装有八门16寸炮,装甲更是厚到离谱的程度。
    (原本已经在1939年开始动工建造,后因希特勒下令中止,原舰炮转为岸防炮与要塞
炮之用);还有预定生产的最后几艘改良级Z级驱逐舰,重达6300吨,装有15公分炮六
门,甚至可和轻巡洋舰一较长短了。
    在Z计划的战舰群中,第一艘下水的就是俾斯麦号了。
    可是当她在1940年完工下水时,欧洲战局已经不是她开工时的样子了。德军挟其强大
的陆空武力,在极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大半个欧洲大陆的控制权,唯一能做梗的就是在海上的
英国了。可是,德国海军能和英国打对台的战舰群还在船坞里呢!
    胜利来得太快、太突然了,甚至快到令德国海军无法招架。德国海军在准备不足的状况
下勉强参加了对挪威的侵攻,虽然也得到了胜利,但是比起陆空军的显赫战功,甚至是U艇
的大显神威,海军的水面舰队显得颜面无光。『一定要击沈英国战舰..否则太对不起元首与
国人的期望了.....』当初建造Zeppelin航舰时,海军曾向空军元帅戈林要求拨一些飞机成
立海军航空队,可是被戈林一口回绝:『凡是可飞的东西,就都是归我管啊!』如果不出海
立点战功回来,不就会被这讨厌的戈林更看不起吗?戈林又是元首面前的红人,如果以准备
不足为由拒不出战,说不定以后的海军预算全给空军拿去了。这还不打紧,要是被那家伙扣
上了大帽子,后果.....(想起了恶名昭彰的盖世太保)
    在这个状况下,德国海军策画了一个『莱茵作战』,北翼由俾斯麦号与尤金亲王号,自
德国本土经挪威,突破GIUK防线进入北大西洋;南翼则由两艘香霍斯特级战巡,自法国
布勒斯特港出击,将可有效吓阻英国船团,断绝英国物资来源。
    但是当准备就绪时,在布勒斯特港的两艘战巡却遭到英国空军的轰炸损毁,尤金亲王号
也触雷,受了点轻伤,尤其是两艘战巡,完全修复要好几个月。
    海军参谋建议:不如等这几艘船全部修复再出击,届时铁必制号也下水成军了,五艘巨
舰再一起出击应该胜算会更大。
    可是这个提案被否决了。因为拖时间不但会使希特勒不满,如果拖到冬季也不利于突破
GIUK防线(如果碰上永昼,很容易被发现),而且预定的对俄战争即将登场,如果不先
抢著出击,非但分配给海军的资源会大减,德国空军也因调到东线去不能给予充分的掩护支
援。
    俾斯麦号协同尤金亲王号,自Gdynia港(今属波兰领土)出发,5月21日抵达挪西南部
的峡湾中补给燃料。此时英国的侦查机已经发现了两舰的动向,英国皇家本土舰队司令
Tovey上将当机立断,立刻进行作战部署。
    首先进入拦截位置的是担任搜索工作的诺福克(HMSNorfolk)与萨福克(HMSSuffolk)两艘
巡洋舰,接著Holland海军中将亲自搭上较俾斯麦号速度更快、吨位更大的胡德号(HMSHood)
战斗巡洋舰,并率领新成军的威尔斯亲王号(Pr.Wales),共两艘巨舰自冰岛迎击。
    5月23日,英舰Suffolk在雾中发现了德舰的踪影,立即将俾斯麦号的位置回报,俾
斯麦号也发现了英舰Norfolk,立即回报以三次齐射,英舰自知不敌,放出烟幕逃入雾中,
等待Holland海军中将率领的舰队增援。
    5月24日清晨,Holland率领的舰队出现于德舰东南方。由胡德号打头阵,威尔斯亲王
号紧跟在后。德舰阵形则是尤金亲王号在前,俾斯麦号殿后。0532时,胡德号首先发难,
将炮火对准尤金亲王号(因为德舰轮廓相似,舰身又漆上迷彩,英军误认尤金亲王号为俾斯
麦号),随后威尔斯亲王号也向俾斯麦号开火。德舰也在0535时开火还击,且将炮火集中
于胡德号。
    由于英舰误认了德舰,连带影响了射击时的测距(因为俾斯麦号与尤金亲王号尺寸有相
当差距),所以一开始炮击时并未有效命中德舰,反观德舰就没有犯这种错误,所以炮弹不
断准确的向英舰袭去。
    0601时,俾斯麦号进行第五次齐射,贯穿了胡德号的甲板,并诱爆了弹药库。
    胡德号在霎时折成两半,沈入海中;舰上一千多名官兵仅有三人生还。德舰立刻将炮火
指向Pr.Wales。该舰舰桥遭15in炮击中,除舰长与信号兵一名外,全部阵亡;另外各处中
俾斯麦号的15in弹4发,尤金亲王号的8in弹3发,数门主炮因故障与战损而无法发射,
在重伤之下逐渐失去战力,被迫退出战斗。
    胜利不是不用付出代价的。俾斯麦舰中弹三发,不幸燃料槽与轮机受损,时速降低了几
节(这是后来被追上的主因),加上位置被英军发现,被英军航舰Victorious的剑鱼机击中
鱼雷一枚,两天后再被皇家方舟号的剑鱼机命中两枚鱼雷,操舵装置被毁,舵板卡死,速度
再降一些,而且几乎无法控制航向。
    当天傍晚英军追击舰队的驱逐舰赶到,反覆对俾斯麦舰进行雷击。由于操舵困难,遭两
枚鱼雷命中(此时原本伴随的Pr。
    Eugen已经与俾斯麦舰分开)。在晚间23:25时英军战巡名望舰赶到,当时副炮炮弹已
经用尽了,英军仍无法将俾斯麦号击沈(不敢太靠近,只能做骚扰性的攻击)。至隔日清晨七
点多,英军战舰KingGeorgeV与Rodney赶到,于八点多进入射程,三舰(外加几艘巡洋舰)
对一舰(俾斯麦舰的弹药已经没几发了)轰到10:23分才让俾斯麦完全失去战力,最后英军
才由巡洋舰Dorsetshire用鱼雷将俾斯麦号予以击沈。(另有一说是俾斯麦号自沉)。
    航空母舰在海战中的价值在此役中其实已经显现了.若非剑鱼机拖时间,也许可让俾斯
麦逃回德国空军的掩护之下,后果可能完全不同。
    大家一定怀疑,奇怪,猖獗的U艇哪里去了?据记载,当时德军水面舰指挥官雷得与潜
艇舰队指挥官狄尼兹不和,并且相互在希特勒面前争宠,雷得提督在Z计画的舰队未完成前
就贸然让俾斯麦舰出海,就是为了证明德军水面舰队的实力(当时U艇四处横行,击沈英军
船舰不计其数,希特勒大加赞赏),以免海军预算全落入潜艇舰队手中.身为潜艇舰队指挥官
的狄尼兹当然不会出手相助了,直到最后希特勒下令"所有在附近海域潜艇应赶赴救援"时,
才有一艘没有半枚鱼雷的潜艇前去捞起落水者三人)如果德海军指挥体系较为统一的话,在
俾斯麦舰回航时,应该可以让大量U艇埋伏在其回航的路上,英军赶来的几艘大船绝对难逃
一死(当时反潜技术尚不发达)。
    结果因俾斯麦舰被击沈,原先预定的4~6艘兴登堡级战舰与3艘P级战舰建造案被取
消,德国海军从此全力生产潜艇及少量的驱逐舰(护航用)。
    在俾斯麦号被击沈(过程见前面文章)后,希特勒对德国海军更是失望,为了不让战舰
再出意外,他下令把布勒斯特港的两艘战巡与一艘重巡(尤金亲王号与俾斯麦号一同出海,
在俾舰被击沈后抵达布勒斯特)返回德国,这点直接就把大西洋的制海权完全让给了英国。
而德国在大西洋中能与英国抗衡的,就只剩U艇了。
    由于对俄战争吃紧,资源缺乏,希特勒对海军的信心又不足,于是建造中的战舰一一被
停工,甚至解体。省下来数十万吨钢铁拿去造战车与枪炮--以及U艇。
    原来Z计划中U艇只准备造249艘,可是到战争结束时,德国竟造了1150艘各型U
艇。
    为了防御潜艇的攻击,商船都会编成船团,再由驱逐舰护卫之。但是此类阵型最怕碰上
敌军的水面舰队,因此在船团中常须安排几艘巡洋舰甚或是战舰与空母。
    如今德国自己放弃了大西洋,英国方面自然是乐观其成,因此把建造中的先锋级战舰后
几艘与全部的狮子级战舰建造计划全部取消,顷全力生产驱逐舰与护卫舰。至于其水面武力
就可以抽调大半到太平洋战场去和日本决战而不会有后顾之忧。
    当然,在没有水面舰队的掩护下,U艇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大战中德国U艇共击沈船舰2603艘,计1357万吨,但是本身被击沈781艘,约两万八
千人阵亡(全部U艇部队人员的七成),五千人左右被俘。
    战舰:以人名命之。如俾斯麦(德国铁血宰相),铁必制(德国海军之父)
    战巡:以人名命之。如香霍斯特,格耐森瑙(两人为名将,普鲁士陆军再造者)以下是
这两人的故事:

    ***

    普鲁士可以说是德国的前身,在1806年,拿破仑击溃普军,占领柏林,普鲁士的军备
自然就受到拿破仑的重重限制.拿破仑只准普国拥有皇家军队四万二千人,这种薄弱的兵
力,就算担任警察任务都嫌不够,更不用说是负起国防任务了。
    但是穷则变,变则通,时任普鲁士陆军部长的香霍斯特Gen.J.D.vonScharnhorst)在德
国高层的支持之下,秘密扩军,采行徵兵制,每次徵兵不超过四万二千人,以符合拿破仑的
规定;而实际上每一期所徵的兵员皆在短期训练后退役,然后再召第二期,第三期....以期
使全国青壮男子皆受过军事训练;他并下令在全国普设所谓"民防协会",表面上是一种类似
守望相助
年拿破仑征俄大败而回后,普鲁士就将这些在乡军人召集编组,立刻就建立了一支能与拿破
仑对抗的部队。
    此后普鲁士颁布新的兵役制度,规定成年男子需服役三年,退役后备役五年,每年仍需
接受数星期点召,战时则接受徵召服役,这也就是现今大多数行徵兵制国家所仿效的兵役制
度始祖.香霍斯特也就因此被誉为普鲁士陆军的再造者.而格耐森瑙(Count von Gneisenau)
即为香霍斯特的副手。
    当香霍斯特在1801年前后任职柏林陆军官校时,有个著名的学生,就是后来写作战争
论的克劳塞维兹(KarlvonClausewitz),克氏对香霍斯特推崇备至,称之为"唯一敬爱的精神
上之父执与良友",当普鲁士遭拿破仑击败后,秘密扩军之际,香霍斯特就将克劳塞维兹延
揽至陆军部,在格耐森瑙的手下做事。
    后1812年拿破仑大举征俄,除假道普鲁士外,尚要求普鲁士派兵助战,香霍斯特与格
耐森瑙等人主张召集国民军,联俄抗法,普鲁士王腓特列.威廉三世以普鲁士首当其冲,不
允所请.香霍斯特愤而辞职,格耐森瑙则被"外放"--奉命出使外国,官职较小的克劳塞维兹
则弃职投效俄军,香氏与格氏特函向俄皇推荐,克氏遂进入俄国参谋本部就任。
    拿破仑征俄失败后,普鲁士于1813年重整军备,以布吕雪元帅(MarshalGebhardL. von
Blucher)为总司令(后也有多艘船舰以Blucher为名),香霍斯特为参谋长,格耐森瑙仍为香
氏副手,克氏以俄军联络官之名也在麾下。
    1813年春,原被拿破仑征服的国家组成联盟,共同对法作战.香霍斯特在五月的Lutzen
与Bautzen两战中身受重伤,后在前往奥国求援的途中伤重死亡.克氏悲曰:"这是我一生中
无可补偿的最大损失!"格耐森瑙在香氏死后继任为参谋长,并在十月的莱比锡一战,偕俄
奥两国部队大破法军,克氏也在战后恢复德国军官身分.联军随后攻入法境。
    在1815年,拿破仑返国复辟,欧洲各国震动,遂组织联军围剿.在滑铁卢一役中,格耐
森瑙任普鲁士总部参谋长,克劳塞维兹任第三军参谋长,在此战中皆立有大功.后不久格氏
引退,克氏后任柏林陆军官校校长,并在这段时间内写作战争论。
    1830年,由于法国发生七月革命,波兰也发生暴动,局势吃紧,乃再度委请格耐森瑙
复出任职总司令,克劳塞维兹为其参谋长。
    后格氏与克氏两人先后死于1831年的一场霍乱大流行中.
世界军史集粹---德国纳粹摄影师留下的照片证实:6万苦役造恐怖飞弹


德国纳粹摄影师留下的照片证实:6万苦役造恐怖飞弹

    杨汝生
地窖深处的纸袋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1944年6月13
日,恰好是在进攻发起日后一星期,德军就认真地开始了他们的“报复”战役。在24小时
内,有200个以上的飞弹飞来袭击我们。接着在其后5个星期之内,又飞来了3000多
个,甚至超过了1940年和1941年的空袭。
    丘吉尔在这里提到的飞弹,是在V-1飞弹基础上加速研制的V-2飞弹(意为复仇2
号)。这种世界上最早的火箭和导弹,被希特勒称作“神奇武器”。飞弹的研究和制造十分
隐秘,盟军的情报部门和军事科学家对此都感到“迷惑不解”。
    今年年初,一名德国男子在搬家收拾父亲遗留下的旧物时,在地下室尽头的一个纸袋子
里,偶然发现了在制造飞弹现场拍摄的大量照片,此人是德国纳粹电影摄影师弗伦茨的儿
子。当时,弗伦茨与负责战争动员并指挥空军的戈林关系甚密,因而成为唯一获准进入飞弹
工厂的摄影师。战争后期,希特勒指责戈林欲同盟军媾和,弗伦茨受到株连,曾被捕入狱。
而装着飞弹工厂照片的纸袋因被藏在地窖深处,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6万名苦役的死亡工厂
    1942年10月,德国士兵在东欧战场和北非战场首次受挫之后,希特勒把发展“特
种武器”当作优先的大事。当时德国制造的V-1飞弹射程为370公里,携带850公斤
炸药,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但对于希特勒来说,这并非是夺取最后胜利的理想武器。于是,
以科学家布劳恩为首的研制小组开始了新的V-2飞弹的研制,并于1942年年底进行了
试验。这种飞弹长14米,射程为300公里,携带950公斤炸药,飞行高度96公里,
飞行速度每小时5800公里,发射后一分钟便燃烧掉4吨乙烷和5吨液态氧。它是最早用
电磁制导系统控制的武器,不易被侦探,可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
    1943年10月,为完成希特勒下达制造1.2万枚V-2飞弹的任务,德国军械部
长施佩尔从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挑选了6万名被关押的法国、比利时、苏联、波兰等国苦役
(其中大多数是犹太人),来到德国中部的哈茨高原上建造这个地下工厂。经过两个月夜以
继日的挖掘,他们在60米岩石深处建造了两个2公里长、200米宽的地下长廊。地道表
面则是犯人居住的木板棚。
    次年1月,V-2飞弹正式开始生产。这些第三帝国战争机器的奴隶们不仅要把2.2
万个零件装配起来,还要把这些庞然大物运送到法国西北部海滨的发射基地。因饥饿、疾
病、鞭笞和苦役,2万人死于非命。1944年美国士兵发现这个秘密工厂后报告说∶“一
走进地道入口处,我们便不期看到一排排因劳苦和饥饿毙命的皮包着的骨架。”仅从这个地
下工厂移出的尸体就有3000多具。

飞向伦敦的血腥飞弹
    在短短几周中,伦敦的每个街区都受到飞弹的袭击,以克罗伊登区为例,一天之内,就
曾有8颗飞弹落入该区。V-2飞弹在英国造成极大的破坏,共炸死2724人,重伤64
76人。有人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一个人晚间回家,心里总是惴惴不安,不知道家里会
发生什么事情;而他的妻子整日在家独守,或同子女们在一起,也无法肯定丈夫能否安然返
家。”
    尽管这些血腥飞弹给盟国造成极大的破坏和心理恐惧,然而希特勒气数已尽。
    1945年3月,飞弹的生产不得不停止,哈茨秘密工厂的设备也部分运走。4月11
日,美国军队缴获了百余个装配好的V-2飞弹。5月2日,飞弹总设计师布劳恩向美国投
降,并将制造V-2飞弹的全部资料提供给了美国。美国非但没有对布劳恩治罪,反而利用
他的智慧发展自己的空间技术,同苏联展开了对太空的争夺。
    《环球时报》〔19980913№G*
世界军史集粹---邓尼茨和他的潜艇


邓尼茨和他的潜艇

    深夜,空旷的山野,一群野狼疯狂地追逐着猎物,眼睛泛着阴森森的绿光,画阵凄厉的
嚷叫人肺腑。“狼群!”这里所说的狼群不在山野,而在海上,蓄养它的主人叫卡尔。冯。
邓尼茨。

    不甘沉默的战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英国德累斯特的德国战俘营里欢呼雀跃,战俘们知道,与亲人
团聚的日子不远了。然而,这兴奋之潮却没能打动海军上尉邓尼茨,他仍像惯常一样沉默无
言,刊登停战消息的报纸他看过了后就仍掉了。
    邓尼茨是在战争结束前夕被俘的。1918年10月初,他指挥自己的潜艇在地中海马耳他
海域袭击了一支英国护航船队,成功后,潜艇发生故障,上浮时,恰巧钻进了护航舰队的中
间。紧急下潜已来不及了,猛烈的炮火击穿了艇壳。他一言不发,被手持步枪的英国水兵押
上了驱逐舰。
    “有什么办法能够从海上打败英国?”
    在那年一年的寂寞无聊的战俘生涯中,邓尼茨苦思冥想这个问题。英德战争还会爆发,
在当时他就认准了这一点。水面舰队不是对手,孤零零地潜艇与护航严密的运输船队对阵,
也是负多胜少,他的被俘就是明证。终于,他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了。
    战后不久,邓尼茨回到德国,重新加入了海军。
    “你们见过狼群吗?见过狼群厮咬的情景吗?”阿尔插斯山的森林中狼多的是,酷爱打
猎的邓尼茨是见惯了,也许他就是从这里得到的启迪。而对台下这批德国潜艇部队的新成
员,邓尼茨不乏耐心。“他们的潜艇必须结成群,以群对群,才能打破英国人的记航体
制!”
    1935年,希特勒在磨刀霍霍准备战争,德国潜艇部队重新组建,邓尼茨担任了这支以
一战时著名的潜艇英雄威丁根命名的潜艇支队的支队长。这时,他开始将筹划多年的潜艇
“狼群战术”投入训练。到1939年9月战争爆发时,“狼群战术”已十分完善了。
    邓尼茨具有狼一样的性格,寡言残忍,意志坚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放出的“狼
群”肆虐于大西洋和地中海,几乎断送了大英帝国的命运。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战后的回忆录
中仍心有余悸地写道:“战争中,唯独使我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

    屠杀每日每时都在发生

    1940年10月19日上午,普里恩指挥的“U147”潜艇正在英国北海峡口的柯卡尔沙洲
附近巡游,突然,一支庞大舰队驶进了他的潜望镜,普里恩细心数了数,共有运输商船34
艘,外围有6艘驱逐舰护航。他喜出望外,一边在后面紧紧尾追,一边向岸上的潜艇司令部
发报。
    战争初期,邓尼茨属下的潜艇不多,因此,各艇仍是单独作战。但就是这样,也取得了
巨大的战果。“U147”偷袭斯卡帕湾,“U129”击沉“勇敢”号航空母舰,都曾震动一时。
1940年6月,法国败降,从比斯开湾到挪威沿海的许多港口都成了邓尼茨的潜艇基地,进
入大西洋的大门豁然敞开。
    同时,德国的潜艇也一艘艘地下水,邓尼茨不失时机地放出了他的狼群。
    饿狼出海,战果频传。10月17、18日两个晚上,以“U199”、“U1100”为首的艇群
刚袭击了代号为“SC-7”的运输船队;19日,普里恩又在邻近海域咬住了“HX179”的尾
巴。邓尼茨不明白,这些英国人为什么撞了墙还不知道回头。他接报后,立即命令周围海域
的所有潜艇,迅速向“U147”靠拢,结群作战,争取最大战果!
    “U147”周围已聚集了六艘潜艇,“U1100”、“U146”和“U148”刚从袭击“SC-7”
的战场上下来,本应回港庆功,但一闻到血腥味也匆匆赶来,参加对“XH179”护航船队的
猎杀。潜艇散布于船队航线的两侧,犹如夹道欢迎一般。
    艇载鱼雷发射管的档水管打开了,静静的鱼雷虎视眈眈。夜幕降下来时,攻击的时刻到
了,数十艘英国舰船一无所知。
    “攻击开始!”
    潜艇全都浮上了水面,有夜色掩护,驱逐舰发现不了。这是一片开阔海域,正适于舰群
作战,空中几点星光。1000码以外的船队像黑压压的城墙。普里恩登上舰桥,深吸了一口
海面上的清新空气。,屠杀命令就从他那难以启动的嘴巴里蹦了出来。“U147”放出的两枚
鱼雷如离弦之箭,率先向船队扑去。
    5000吨的首船“斯达朗克“号中雷,船队像炸了群的羊,恐慌地向四面散开。护航的
军舰既要抢救落水者,又要搜索潜艇,顾头顾不了尾。乘着船队的混乱,各艇纷纷寻找目
标,商船触雷爆炸声此起彼伏,海上大屠杀持续到天亮才告一段落,海面上火光熊熊。狩猎
的潜艇忽而潜入水下,躲避军舰;忽而浮上水面,发射鱼雷;忽而冲到船队的前部、忽而扑
向尾部。胆大的干脆钻进舰队中间,抵近攻击。海面上遍布船骸。尸体和船上装载的物资,
空气中充满焦糊味,落水的未亡者在凄声呼救,劫后的场景惨不忍睹!
    但是,灾难并没有完全过去,猎手们还在周围的水下游。当第二个黑夜来临时,这场大
屠杀又继续进行。直到潜艇上的鱼雷打光。或者船队驶到安全的近海,或者整个船队覆没,
潜艇再也找不到攻击的目标才悻悻离去!在邓尼茨发起的“狼群作战”的高潮期,几百只
“狼”在海上觅食,这样屠杀几乎每日、每时都在发生。大不列颠在哭泣。邓尼茨在狂笑,
“海上杀手”曾里恩也在装满巴伐利亚红葡萄酒的酒杯,“每嘀嗒一下,就有一吨物资被我
们的潜艇英雄送入海底!”

    追击战延续近5个小时

    1941年初春,护航战的战场由北向南转移。北非战争打响后,驻埃及的英军吃紧,急
待增援,通往非洲的航线日益繁忙。3月6日,45艘商船护航舰组成的“OB1293”船队浩浩
荡荡地开往非洲。
    今非昔比,英国的护航体制已大为改观。前不久,邱吉尔和罗斯福达成了一笔交易,用
加勒比海和西大西洋的海军基地换取美国的50艘超龄驱逐舰。这些一次大战时期的老古董
航速慢,但火力不弱,舰对舰格斗不行,护航足足有余。而且这些舰上都安装了英国发明的
有效反潜武器,即后来被称为声纳的音响探测器。不列颠这只“狮子”开始怒吼着反扑了!
    船队不远处的海面,悄悄升起了一具潜望镜。又是“U147”!开战以来,普里恩已击沉
英国舰船16万吨,他和“U190”的艇长克里施玛尔和“U1100”的艇长舍普尔被邓尼茨封为
“王牌艇长”,成为德国的“民族英雄。”
    “有潜艇!”护航舰探测到水下的奇怪音响,随即向四面扩大了搜索范围,深水炸弹和
火炮都作好了准备。普里恩见状不妙,收回潜望镜,急速下潜。
    被“U147”召唤来的“U170”躲闪不及,一阵深水炸弹的巨响过后,“U170”被高压水
压裂舰体,像一只进满水的铁罐子沉入了海底。另两艘潜艇也挨了顿炸,幸喜伤不重,逃之
夭夭。
    只有普里恩不死心。3月7日,他仍紧盯不放。企图突破护航线的警戒,寻找下手的机
会。傍晚,海上暴风雨骤起,天暗如夜,普里恩再次伸出潜艇镜,情景使他大吃一惊,英国
的“黑豹”号驱逐舰就在眼前,只见舰上火光闪动,一排炮弹呼啸打来,“U147”紧急下
潜,企图摆脱危险。
    “黑豹”号高速扑来,就在潜望镜刚刚缩进水里的地方,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弹。
    “U147”的推进器轴受损,螺旋桨旋转时,发出难听的尖叫声,这等于向“黑豹”号报
告“我在这里。”普里恩想不出脱险的办法,停舰坐沉海底!这里的水深千米,沉下去就永
远上不来了!他只有开足马力,拼命狂驶,在水下绝望地划着“S”型。
    “黑豹”号凭着那灵敏的“耳朵”紧追不放,始终使军舰压在“U147”的上面。一枚枚
深水炸弹不断投向海里。这场追击延续了近5个小时,就在深水炸弹快投光时,舰上的音响
探测器失去了回声,不一会,水下翻起一团巨大的水花,泛起一片乌黑的油迹。
    10天以后,“U190”和“U1100”在攻击“HX12”护航队时也被击沉,舍普尔和他的40
名水兵全部丧生,克里施玛尔则成了俘虏。
    “王牌”的明灯熄灭了,邓尼茨的“狼群”一片悲惨凄凉。

    对德宣战被搞成建国大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德国向美国宣战,美洲的一些国家也相继参战,战火烧到整个西半
球。这之前,潜艇战场只是英伦三岛和地中海,在新的形势下,邓尼茨的“狼群”可以无所
顾忌地西进,开辟新战场。德国制造了可以远洋活动的大型潜艇,并且有排水量2000吨,
绰号为“奶牛”的巨型油料补给潜艇的配合。“狼群作战”又有了新的转机。
    1941年12月9日,邓尼茨向他的潜艇发出指示:自即日起,所有对英国商船攻击的限
制取消!随即,他发起了一场针对美国的“击鼓战役”,12月16日,第一批5艘潜艇悄悄
驶离了比斯开湾的基地。邓尼茨严格命令,为达到突然性,在驻往美国东海岸的途中,不许
攻击任何目标。
    “山姆大叔”太麻痹了。虽然报纸上天天画有邓尼茨和德国潜艇的狰狞漫画,还刊有英
国船队遭受袭击的悲惨消息,但那是在欧洲水域,和美国大陆隔着一个大西洋。美国人可能
忘了,既然宣战,就是敌人,即是敌人,就有面临攻击的危险。他们更想不到,就在纽约港
口外不远的水下,五只“野狼”正贪婪地盯着自己的猎物。
    “U1133”的艇长哈尔德根少校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摩天大楼上的霓虹灯喷红吐
绿,自由女神铜像也被灯火装饰得大放异彩,一艘艘商船前接后拥,进进出出,所有的航行
灯都亮着。
    “天哪,这哪像战争,我怀疑他们是不是已向德国宣战,也许是在搞建国大庆!”哈尔
德根后来写道:“既没有巡逻警戒,更谈不上护航编队。潜艇在这里作战,根本不需要什么
战术,只要你会按那个鱼雷发射按钮!当时,我真不忍心去打破那个灯火纺织成的辉煌的画
面。”
    哈尔德根不会发慈悲,战争也不允许他慈悲!五艘潜艇各自占领了发射位置,哈尔德根
在下达攻击命令的同时,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发射按钮。
    哈尔德根带领他的五艘潜艇,从纽约港南下,昼潜夜浮,大打出手。威廉斯堡、查尔斯
顿、佛罗里达,到处有被他们击沉的商船。有时候杀得兴起,干脆白天也浮上水面,用舰桥
上那门小口径高炮,轰击岸上的炼油厂、油库等大型目标。
    美国这块大陆自南北战争以来,已有80年与炮火硝烟绝缘,德国潜艇的袭击才使它的
居民亲身感受到战争的存在。1942年1月的“击鼓战役”期间,仅哈尔德根的艇群就击沉
商船20万吨。当月,美、英盟国的海上损失急剧上升到55万吨。哈尔德根也成为邓尼茨手
下新的“王牌艇长”。
    4月起饱受潜艇之苦的美国也开始编组护航船队。但是,邓尼茨的“狼群”继续南下,
进入了加勒比海和南美海域。广阔的大洋上有无数条航线,处于攻击一方的德国潜艇完全掌
握了主动权,不断把目标从一个点转移到另一个点,美英有限的护航兵力疲于奔命,防不胜
防。整个1942年,商船的月损失都保持在60万吨左右,像注足了气的气球,居高不下。

    进攻和反击力量此消彼长

    面对德国“狼群”的肆虐,美英盟国积极努力,新的反潜手段不断出现。除已立下了殊
功的音响探测器外,还发明了专门搜索潜望镜的机载雷达,大功率的按照灯,被称为“雪
花”的高效长时间照明弹,潜艇赖以隐蔽的夜幕逐渐失效。
    作为对抗,德国发明了一种雷达波接收机,当潜艇被雷达捕住后,它会自动报警。他们
还在潜艇上安装了通气管,使潜艇不必定期上浮给蓄电池充电,减少了被发现的机会,道高
一尺,魔高一丈,进攻和反击两方的力量此消彼长。1943年后,美国强大的经济、军事潜
力开始发挥决定性作用,大量的护航舰船下水服役,特别是利用商船改装了近百艘专用的护
航航空母舰,立体反潜代替了平面反潜。实践证明,飞机是潜艇的克星,这之后邓尼茨被击
沉的潜艇中,80%损于飞机之手。
    诺曼底战役后,德国丧失了在法国大西洋沿岸的潜艇基地。无可奈何花落去,“狼群作
战”的黄金时期再也不复返了。欧战结束前夕,邓尼茨被任命为希特勒的接班人、德国元
首。根据他的指示,德国陆海空三军放下了武器。但是,残剩下的220艘潜艇却被德军自行
击沉了。被击败的“狼群”比它们的主人更为顽固!
世界军史集粹---低技术对高技术的嘲弄


低技术对高技术的嘲弄

        一般说来,事物发展的秩序总是新的代替旧的,落后的让位于先进的。据外刊报道,在
近几场现代局部战争中,尽管高技术武器效能卓著,但从战后实际统计结果看,大多数中低
技术武器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仍不可忽视。它们并不甘心退出战争舞台,仍可发挥其特有
的威力。据有关专家分析,在今后一定的时间内,现代战场上仍将是高、中、低技术武器并
存的局面。因此,如何充分发掘和发挥中低技术武器的潜能,仍然是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关注的焦点。

两件奇案让现代防空系统难堪
    1987年11月25日晚,一位巴勒斯坦游击队员乘风筝滑翔机从天而降,出现在黎巴嫩
南部的一座以色列兵营附近。他截了一辆军车,打死一名司机,打伤一名女兵,然后用手榴
弹、自动步枪向军营猛攻。共打死6名以色列士兵,打伤一人。
    这一事件震怒了以色列当局,他们称之为“无耻的战争”。但以色列当局动怒的真正原
因并不是伤亡的数字,而是这次事件给他们带来的耻辱。
    据说,这位巴勒斯坦人驾驶的风筝滑翔机是再简单不过了。机上的马达和家用的除草机
上的马达差不多大小。就凭这玩艺儿,他就轻而易举地闯过了由雷达、夜间探测器和电网所
构成的、被以色列当局称为“安全带”的防线。这对以色列的防御系统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极
大的讽刺。
    无独有偶。在冷战时期,号称世界超级大国的前苏联也受到类似的嘲弄。一个乳臭未干
的原西德青年驾着一架轻型运动飞机居然悠然自得地穿越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防空网”,在
莫斯科的红场安然降落。
    据前苏联的说法,原西德青年马蒂亚斯·鲁斯特的“赛斯纳—172型”轻型体育飞机一
进入前苏联就被发现了。前苏联立即派出两架歼击机跟踪。但由于这架飞机即小且慢,飞得
又低。歼击机跟踪不便。但前苏联防空军司令伊万·特里季涅克事后说,前苏联空军当时就
发现了这个来自汉堡的19岁的青年,只是由于下级军官当时不知如何处理又未能找到一位
敢于负责的军官。
    不论何种说法都表明了前苏联防空系统存在着漏洞。为此,前苏联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
帅和国防部副部长兼防空军司令亚历山大·科尔多诺夫丢了乌纱帽。
    其实,这种低技术同高技术之间在军事上的争斗在现代战场到处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制导武器在日益受到宠爱的
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威胁。在一些战争中,制导武器的空中打击率在不断下降,而非制导武
器的空中打击率却常常出人意料地呈上升趋势。
    在朝鲜战争中,美军损失约1000架飞机,其中被高炮(非制导武器)击落的,占击落飞
机总数的676%;在越南战争中,由于美军强有力的电子阻塞干扰,加上大量地使用金
属箔条,依赖于制导系统的“萨姆”导弹攻击力陡然降低。以1966年1月至7月统计为
例,其低空飞机共损失393架,这当中有374架是被小口径高炮和高射机枪火力击中的,占
击落数的95%。而在1968年美军轰炸越南北方损失的831架飞机中,被一般火炮击落的达
696架,占总数的838%。马岛战争中,英军价值数千万美元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其现代化程度不能算低,只是由于存在着对付低空和超低空目标能力较差的弱点,阿军仅用
一枚价值20万美元,能够贴海面飞行的“飞鱼”导弹,就使这艘庞然大物葬身洋底。
    80年代在海湾,伊朗人把俄国人在一次大战中使用的水雷和瑞典人制造的游艇都变成
了它主要的海上作战武器。搞得全副现代化设备武装的外国军舰惶惶不安。这种带角的黑糊
糊的水雷炸毁了多艘舰只,炸死数十名船员。它的威力要比“飞鱼”导弹更大。伊朗还把三
角帆船和橡皮艇加以改造,组成了一支混合舰队,并扬言要派士兵开着装满炸药的船去和敌
人同归于尽。西方的军官们担心,在这些木船面前,他们的雷达和由电脑控制的导弹可能会
失灵。美国为了保护其“高技术”军舰免受伊朗的水雷和快艇的攻击,不仅动用了特种部
队,还调了6只经过训练的海豚到海湾排雷、报警。
    军事专家指出高技术武器尽管有“1+12”的功能性优势,但也有“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