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史集粹----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40:52
目录
本世纪发生的主要战争
边境扫雷目击
布拉格之春三十周年祭
惨绝人寰的重庆大轰炸
朝鲜停战谈判富有戏剧性色彩
朝鲜战争和日内瓦会议中的周恩来
成为希特勒梦魇的那个男孩
刺杀肯尼迪是个超级阴谋
从丑小鸭到天鹅——陶鲁斯公司的崛起
从枪弹专家到中国摩托车大王目录
本世纪发生的主要战争
边境扫雷目击
布拉格之春三十周年祭
惨绝人寰的重庆大轰炸
朝鲜停战谈判富有戏剧性色彩
朝鲜战争和日内瓦会议中的周恩来
成为希特勒梦魇的那个男孩
刺杀肯尼迪是个超级阴谋
从丑小鸭到天鹅——陶鲁斯公司的崛起
从枪弹专家到中国摩托车大王
世界军史集粹---本世纪发生的主要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至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大规模战
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危机和帝国主义国
家发展的不平衡,在欧洲形成了以同盟国(德、奥、意)和协约国协约国(英、法、俄)两
大军事集团。双方斗争十分激烈。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在波斯尼亚首府
萨拉热窝被波斯尼亚民族分子刺杀身亡,奥国迅即指责塞尔维亚为此事件的后台,遂在7月
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8月德国对俄、法宣战,并迅速入侵比利时;英国借口保护比利时的
中立,对德宣战。不久,日本对德宣战,并乘机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1915年意大
利在协约国满足其领土要求后,同同盟国转为协约国,转而对德国宣战。1917年美国和中
国也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国家宣战。而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则参加了同盟国,从而使战
火遍及欧、亚、非三大洲。在欧洲大陆上,出现了三条战线,即西线、东线、巴尔巴尔干战
线。战争初期,德国于1914年8月突然袭击法国;9月,英法联军与德军在马恩河一线激
战,德军战败,退守艾纳河;1915年德军把主力移到东线,占领了波兰、立陶宛、拉脱维
亚大片领土,俄军损失惨重;1916年德军又把主力移到西线,猛攻法国要塞凡尔登堡,由
于法军顽强抵抗,德军进攻未能得逞。1918年秋,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相继投
降,最后德国也被迫投降,11月1日在法国贡比涅签订停战协定。这次大战历时4年零3
个月,参战国家计33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5亿以上,伤亡达3000万人,经济损失达
2700亿美元。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劫难。但战争引出革命运动的高涨,期间爆发了俄国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至1945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世界性侵略战争,后发展为全世界人
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改变了整个
世界的政治格局,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1929年至
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更加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德、意、日
三国随着军事实力的膨胀,相互勾结,不断向外侵略扩张,企图再次重新瓜分世界。1936
年10月,德、日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这一协定,初步形成
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931年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侵占中国东三省;1936年意
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又伙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暗中协助佛朗哥政府夺取了政权;
1937年日本大举侵犯中国华北和华中,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至1939年,德国
公然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吞并了阿尔巴尼亚。面对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统治
集团采取绥靖政策,企图将侵略矛头引向苏联。1939年9月1日,德军向英法的盟国波兰
发动突然袭击,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按范围划
分为3个战场,即欧洲和大西洋战场、亚洲和太平洋战场、非洲和地中海战场。整个战争过
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轴心国战略进攻阶段。欧洲战场上,德军于1939年10月5日占领波兰。1940年4
月至6月,又以闪电攻势占领中立国丹麦、挪威和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进而攻入法国本
土。6月4日,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30多万人被迫由敦刻尔克撤至英伦三
岛(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7月至10月,德国空军与英国进行了著名的“不列颠之
战”,德军遭沉重打击后,无限期推迟入侵英国的计划。此后,德军胁迫罗马尼亚、匈牙
利、保加利亚等国加入“轴心国”军事同盟,并武装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意大利则乘机夺
取英法在地中海和北非的殖民地。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
约》,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苏军措手不及,损失大量军队和大片领土。意大利、芬兰、
匈牙利、罗马尼亚也同时向苏联宣战,苏联向上述各国宣战,英美遂同苏联结成联盟,开始
了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在东线战场上,1941年9月至次年4月,苏军在“莫斯科
会战”中大败德军,使德国法西斯的“闪电战”计划彻底破产。在非洲战场,1940年9月
起,英、意军在北非进行了“拉锯战”。至次年7月,德、意联军协同进攻进至阿拉曼与英
军对峙。在亚洲太平洋战场,日军自1937年7月全面发动侵华战争,集中在华日军共70万
人,相继占领中国许多重要城市和大片领土,使中国蒙受了耻辱。1941年12月7日,日本
联合舰队在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的指挥下,成功地偷袭了美军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珍
珠港。8日,美日相互宣战,太平洋战争从此爆发。半年内,日军先后占领了马来西亚、新
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太平洋上许多岛屿,迫使英美军不断向后撤退,但受到
中国战场的影响,日军也未大量抽调兵力全面出击,使英美暂且获得喘息机会。1942年1
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联合国家宣言》,
正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二是战争的转折阶段。在苏德战场上,苏军先后与德军进行了举世瞩目的斯大林格勒会
战(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月至8月),苏军获得巨大胜
利,一举夺取战略主动权,迫使德军全面转入战略防御。英军也在蒙哥马利元帅的指挥下,
于1942年10月至11月,成功地进行了阿拉曼战役,一举大败德意军,扭转了非洲战局。
接着,美英军在巴顿将军的指挥下在北非登陆成功。1943年5月,在美英军的压力下,退
守在突尼斯境内的德意军被迫投降,非洲战事结束。7月,美英军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
下,成功地进行了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迫使墨索里尼下台,意大利随即向德国宣战。在太平
洋战场,美日海军首次在珊瑚海交手,1942年6月双方在太平洋中部的中途岛进行了空前
激烈的大海战(史称“中途岛大海战”),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航空母舰编队大部被歼,
美军从此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1943年2月,美国海军陆战队攻占瓜达尔卡纳尔
岛,迫使日军全面转入战略防御。自此,盟军全面转入反攻。在中国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和国民党正面战场。
1943年11月下旬,蒋介石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中苏美英四国首脑在埃及开罗召开了联合对
日作战等。11月底至12月初,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举行会议,研究讨论了美英军在法
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等问题。
    三是同盟国的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阶段。在德战场上,苏军从1944年起,对德军实施
了一系列战略打击(史称“十次打击”),不仅解放了本国领土,在战略进攻的过程中,还
解放了东欧大部分领土,协助各国建立了共产党的政权。1944年6月,美英军在法国北部
的诺曼底登陆成功,胜利地开辟了第二战场。12月,希特勒为挽回败局,在法国发起阿登
战役,但在巴顿将军指挥的第3集团军的积极打击下,很快被迫停止了进攻。1945年2
月,苏军逼近柏林,3月美英军渡过莱茵河,向德国腹地发展进攻,使西线德军集团陷入溃
退。4月苏美军在易北河上会师,东线和西线战场连成一体。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3
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事结束。在太平洋战场,盟军于1943年11月对日军实施战
略进攻,先后实施了塞班岛战役、莱特岛战役、硫黄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在东南亚,包括
中国远征军在内的盟军夺回了被日军占领的印度领土,肃清了缅甸境内的日军。1945年8
月6日至9日,美军先后向日本投掷了2颗原子弹。8日,苏军向日本宣战,随后实施了远
东战役,一举歼灭了日本关东军主力。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也转入全国规模的大反攻。8月
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战争中,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万人,其中苏联共伤亡2700万人,中
国伤亡35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了4000亿美元。战争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诞生了以美
国为首的西方政治集团(后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政治集团(后成
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世界从此进入“冷战”阶段,美苏及其盟国积极进行争夺世界霸权的
斗争的新阶段。

    五次中东战争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所谓“中
东战争”是指1948~1982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这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
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以色列是犹太人建立的国家。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
由来已久。历史上,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地中海、死海、约旦
河之间)建立过国家。公元前30世纪,原在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迁至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
地区定居。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的祖先祖先希伯莱人征服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
莱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和土耳其等外来民族征服,犹太人被
迫流落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主张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重
返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为主的国家。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当时这个地区阿拉伯人
66万人,犹太人仅9万人,但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和苏伊士河,竭力支持犹太复国主
义运动。在他们的策划下已经在世界各地定居的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从此,阿、以两
个民族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不断发生流血事件。1947年11月29日,在美英操纵下的联合
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由两国分治,阿拉
伯世界广泛反对这个决议,没有建立阿拉伯国家,也坚决反对犹太人建国。1949年5月14
日,犹太人宣布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5月15日,阿拉伯国家就同以色列发生第
一次中东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失利,埃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先后同以色列签订停战
协定。战争结束后,却遗留下许多问题,这样,逐步引发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中东
战争。直到1989年,才终于建立“巴勒斯坦国”,中东问题,尤其是巴勒斯坦人建国问题
才告一段落。

    第一次中东战争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1948年5月14日午夜,以色列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在美
英支持下,按照联合国决议建国,激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次日凌晨,埃及、约旦、
黎巴嫩和伊拉克5国即向以色列宣战。这场战争断断续续地打了9个多月,在联合国的调解
下,于1949年7月20日全面停战。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达
2.07万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决议规定的犹太人国家的面积还多6700平方公里,并驱逐了96
万巴勒斯坦人。战争遗留下“边界问题”和“难民问题”,为日后再次爆发战争埋下的祸
根。
第二次中东战争

    亦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从英、法殖民主
义者手中收归国有。同年11月29日,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侵入埃及西奈半岛。31
日,英法以“保卫运河通航自由和安全”为借口,向埃及发动进攻。在世界人民的声援和支
持下,埃及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对于这场战争,美国同英国、法国之间存在着矛盾。
英、法军队于12月22日撤出埃及领土,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才全部撤离埃及。这场
战争以侵略者的失败而告终。

    第三次中东战争

    亦称六.五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不甘心失败,念念不忘寻机报复。埃及总
统纳塞尔在胜利面前有些大意,再加上受苏联的蒙蔽,对以色列未能保持警惕。1967年6
月5日,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突然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
袭击。在以色列的空军的大规模的空袭中,埃及近300架作战飞机被毁于地面。埃及陆军在
失去空军的掩护下,遭以军重创。接着,叙利亚、约旦在以色列空军的突然袭击下,大量飞
机受损,陆军也先后失利。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受到严重挫折。6月7日和8日,联合
国安理会两次通过决议,埃及、叙利亚、约旦在丧失大片国土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无条件“停
火”。在6天的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的约旦管区、加沙地带、叙利
亚的戈兰高地和埃及的西奈半岛,迫使50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第四次中东战争

    亦称“十月战争”或“斋月战争”、“赎罪日战争”。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
亚为收复六.五战争中的失地,集中51万地面部队和海、空军主力分别向以色列军队占领的
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发动突然进攻。埃军当天渡过苏伊士运河,8日摧毁
以军“巴列夫”防线,收复部队失地。叙军也一度打到太巴列湖。面对战争初期不利形势,
以色列迅速动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40万人。决心先以北线为重点,集中使用空军
主力对叙军阵地进行空袭,以3个师转入反攻。经激战,迅速击溃叙军。尔后于16日,集
中兵力转移西线,以军侦察突击队乔装埃军深入埃军后方,大肆破坏埃军萨姆—6防空导弹
阵地,为以空军开辟空中走廊,以军后续部队乘隙渡过运河,在西岸建立桥头堡,并攻入埃
及腹地,对埃军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态势,战局顿时逆转。10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
决议,要求双方就地停火。埃及、以色列于22日,叙利亚于24日同意停火。此后,先后签
署了两个在西奈脱离接触的协议。

    第五次中东战争

    亦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打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从陆地、空中和海上大举入侵黎巴嫩。到6月11日,以军占领了从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国
际公路以南2800平方公里的黎巴嫩土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这一地区的基地被全部摧
毁,武装力量的主力也遭到重大损失。驻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也受到以色列空军的重创,
萨姆导弹设施和空军力量遭到到重大损失。6月11日,叙利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接
着,以色列调集重兵对巴解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包围和攻击,后在
联合国的调解下,在维持和平部队的监督下,巴解总部及其万余名武装人员不得不撤出贝鲁
特,分散到突尼斯等8个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在贝鲁特的1000多名部队也同时撤走。

    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

    阿富汗位于西亚的伊朗高原的东部。七十年代,苏联为了取得从陆地进入印度洋与美争
霸的道路。同时为了获得波斯湾丰富的石油资源,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控制了阿富汗的经济
命脉和阿富汗军队。1979年以后,阿富汗总统阿明与苏联的矛盾日益激化。为防止丢失阿
富汗这块战略要地,12月27日晚,苏联共出动8个师的兵力,在特种部队和空降部队的配
合下,悍然发动了对阿富汗的军事入侵。仅用的三个半小时,苏军就击毙了阿总统阿明和其
一班部长。于次日迅速建立了新的傀儡政权,从28日起,以6个师的兵力,组成东、西两
个突击集群,沿两条战略公路迅速越过苏阿边境向纵深高速开进,一周之内即控制了阿富汗
全国主要城市及交通干线,切断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伊朗边境上的主要通道。至1980年
初,侵阿苏军兵力已达8.5万人,后来又陆续增加到10万余人。苏联对阿富汗这个主权国
家的入侵,遭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的严厉谴责,联合国曾6次通过决议,要求苏联从
阿富汗撤军,但是,苏联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继续对阿富汗人民进行残酷镇压,不断强化
对阿富汗的军事占领。在苏军入侵前,阿富汗人民为了反对执行亲苏政策的政府,已在伊斯
兰旗帜下,分别组织了几十个穆斯林游击队,共计3~4万人,不断采取一些游击斗争。苏联
公然军事入侵后,阿富汗人民处于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原先具有内战性质的反政府游击活
动,很快发展成更大规模的反苏抗苏游击战争,而且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逐步走向联合斗
争。截止1988年7月,阿富汗游击队组织发展到200~300个,人数扩大到10万人左右。经
过6至7年的艰苦战斗,阿富汗游击队已打死打伤苏军2万余人,击落击毁大量的苏军飞机
和坦克。苏军在阿富汗人民的英勇抗击下,在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于1989年2月,被
迫撤出全部军队。此次战争,使阿富汗国内武装林立,派别繁多,为战后国内政治斗争埋下
了祸根。目前,经十多年政治、军事较量,原亲苏政权因苏联解体而覆亡,全国大部分地区
均在新兴的学生运动组织“塔利班”的控制之下。

    两伊战争

    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属于西亚。历史上,两国为边境交界处的夏特阿拉伯河的
主权而产生争议。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为这块有争议的河流,借口为抵御“伊斯兰革
命”,悍然向伊朗发动军事进攻,从而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战争长达8年,成为继
越南战争外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整个战争进程可分为:第一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
防御;第二阶段伊朗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伊拉克丧失战场主动权;第三阶段伊朗进
攻,伊拉克防御。
    第一阶段时间为1980年9月22日至10月底。9月22日起,伊拉克出动大批飞机,大
肆轰炸伊朗的10个空军基地。地面部队5个师分三路向伊朗境内推进,迅速攻占伊朗近2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迫使伊朗西部边境的4个师退守阿巴丹等重要城镇。10月初,伊朗利
用伊拉克军队兵力分散,作战协同不好的特点,迅速从后方调集3个正规师和大批革命卫
队,有效地迟滞了伊拉克军队的进攻。
    第二阶段时间为1980年11月至1982年6月底。伊拉克军在第一阶段未达成战略目的
时,又在北线马万里地区开辟了新战场,使整个战线延长至610多公里。伊朗军队调整部
署,在战斗中大量使用革命卫队,以重大代价粉碎了伊拉克军队迅速占领胡齐斯坦省以切断
伊朗经济命脉,迫使伊朗谈判的企图。尔后,伊朗军队集中主力于中线和南线,重点围歼伊
拉克军的有生力量,解除了阿巴丹的包围,收复了南线全部,中线的大部分失地,逐渐取得
了战场主动权。
    第三阶段时间为1982年7月3日至1988年8月20日。1982年7月13日夜,伊朗军
队发动了“斋月行动”的攻势,攻入伊拉克境内,经多次战斗,占领了伊拉克境内的马季农
岛、海湾的法奥港和北部战线的一些高地。伊拉克军开始全线转入防御,采取以攻为守,以
迫使伊朗人坐下来谈判。随着战争的持久,双方均未能打开战场僵局,随即为了引起国际社
会的关注,不断发动“油轮战”、“袭城战”及“经济战”,在地面战场上互有攻守,导致
战争不断升级。战争中,美国海军为本国油船护航与伊朗海军发生冲突。而且,由于伊朗国
内经济形势恶化,无法支撑战争,在国际上的处境十分孤立。经过国际社会的加紧调解,伊
朗在战和问题的立场上发生重大变化,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8月20日两伊
宣布停火,战事遂告结束。
    两伊战争实际上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消耗战。8年中,两国军费开支和经济损失总计
达6000亿美元,交战双方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
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
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
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同时,非交战国也蒙受巨大损失,被击沉击毁船只90
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损坏。

    英阿马岛战争

    是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南大西洋中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所进行的一场
较大规模的海上冲突。英阿马岛之争由来以久,从1833年英国占领该岛以来,双方就曾多
次进行关于该群岛主权谈判。1982年2月,因群岛附近发现油气田,谈判破裂,阿政府于3
月28日出兵马岛,宣布收复失地。4月2日,英国向阿宣战,战争正式爆发。英国紧急从
国内远洋行程13000公里,出动地面部队9000人,各类舰艇、船118艘(其中作战舰艇40
余艘),飞机约270架(其中作战飞机60架,主要是舰载机)。阿根廷则出去地面部队
13000人,作战舰艇22艘,飞机约370架(其中作战飞机约200架)。交战双方在南大西
洋首次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规模的海上较量。战争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是
1982年4月2日至29日,阿军登陆马岛,岛上英军投降;4月3日,阿军占领南乔治亚
岛。英国迅速作出反应,随即成立战时内阁,于4月5日组成特混舰队开往南大西洋;25
日攻占南乔治亚岛;29日,舰队主力抵达马岛海域。第二阶段时间是1982年4月30日至5
月20日,交战双方封锁与反封锁。4月30日,英军开始对马岛实施海空封锁,5月2日,
英核动力潜艇用鱼雷击沉阿“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5月4日,阿机以空舰导弹“飞
鱼”击沉英“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第三阶段时间是5月21日至6月14日,交战双方进行
登陆与反登陆作战。5月21日,英军在圣卡斯港登陆成功,阿军进行抗登陆战役。阿空军
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也给予英特混舰队以沉重打击,阿机先后击沉英现代化军舰5艘,击
伤6艘。但由于阿三军各自为战,未能进行有效地协调,加之阿空军飞机损失殆尽,主要武
器供应严重缺乏,抗登陆战役失败,6月14日,英军攻占马岛首府斯坦利港,守岛阿军全
部投降。

    海湾战争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出动数万大军入侵毗邻科威特,当天就占领了科威特首
都科威特城。随后,伊拉克便宣布伊、科合并,科威特成为伊拉克第19年省,取消科威特
货币,改变科威特人国籍等措施。伊拉克的侵略行为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联合国安
理会先后通过12项决议,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进行谴责和制裁,其中包括允许在1991年1
月15日后对伊拉克动武,将其赶出科威特的第678号决议。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因其石油命脉在波斯湾,即应沙特
阿拉伯政府的要求,以多国部队的名义,纷纷派兵进入沙特和海湾地区。至1991年1月,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集中了76万人(其中美军57.3万人),坦克4300辆,火炮2300
门,飞机2700多架,舰艇400余艘。伊拉克军队共有120万人,坦克5600余辆,飞机774
架,火炮6000门,舰艇60余艘,其中驻守科威特战区和伊拉克南部的部队有54.5万人。
双方大军对峙,一触即发。从1991年1月17日巴格达时间凌晨2点40分开始,多国部队
向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空袭行动,平均每日向伊拉克出动飞机2000
架次,并从锚泊在波斯湾的军舰上向伊拉克发射28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经过38天的
大规模战略空袭后,伊军战斗力下降了40~50%不等,驻守在科威特战区的伊军缺水少粮,
士气大为下降,每日处在多国部队的空袭之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科威特和伊拉克南
部发起了代号为“沙漠雷电”的地面进攻,采用空地一体协同进攻的模式,仅仅经100小时
地面战,就歼灭了包括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内的伊军十数万人,迫使伊拉克在不利的情况和
条件下,于2月28日宣布无条件接受联合国所有决议,同时双方宣布停火。据美军军方宣
称,海湾战争,使伊拉克海军和空军基本失去了战斗力,核、生、化武器和导弹研究生产设
施基本被摧毁,48个“飞毛腿”导弹发射架被炸毁,伊拉克南部42年陆军师均受到重创或
失去了作战能力,损失坦克3700多辆,装甲车2100辆,火炮2200余门,部队伤亡和失踪
约10万人,被俘10多万人,多国部队伤亡和失踪约600余人(其中美军死79人,伤213
人,失踪44人),损失飞机51架(其中美军43架),装甲车9辆,火炮1门。
    海湾战争开创了高技术战争的新纪元,证明了军队的战斗力主要体现在高技术武器的技
术指标上,同时也依然证明,人仍是现代战争的主宰,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仍然是人而
不是一二件高技术武器。战后,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引起了军事理论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对
今后军队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世界军史集粹---边境扫雷目击


边境扫雷目击

    昔日战争品如今纪念品买个“地雷”当笔筒
    来自扫雷前线的报道

    本报广西东兴电(记者黎宇宇、周伶通讯员毛剑锋)时下,在广西边陲风景线上,地雷已
是众多游客关心的热门话题。记者一连数天的边境采访发现,作为和平纪念品的地雷壳,已
成为一种稀罕的旅游商品。
    随着中越关系不断改善,一批又一批中国游客前往越南芒街、下龙湾等城市及风景点
“过把出国瘾”。中越边境大排雷后,更给广州游客送上了一颗“定心丸”,消除了众多游
客的心理障碍。昨日下午,记者在越南芒街偶遇带团来此旅游的“广州天马”副总经理吴国
华。这位从事过多年边境旅游的旅游行家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个23人的4天3晚散客
团,是在广西边境第二次大排雷消息传出之后组织的。当游客们看到往日剑拔弩张的局面已
变成今日的和平友好气氛时,一路高歌,虽然走了大半天的路,却没有一个人喊累。”
    来到中越边境旅游,众多游客对地雷及由地雷引出的话题都相当感兴趣,站在中越边境
交界的北仑河大桥上,陪同采访的东兴市旅游总公司导游曾大姐指着大桥上下游两岸告诉记
者,那里曾经布满地雷,不少边民出于各种各样的需要,经常在河岸边自动排雷;几年前在
河两岸随时可见废地雷没人捡,但后来人们发现废地雷还有些用处:
    卸掉火药和引信之后的雷壳还可以作为纪念品……慢慢地被边民排出来而散落在地面上
的地雷壳便销声匿迹,难觅踪影了。
    据了解,在凭祥、宁明、东兴等地的古董市场上,偶尔可以发现地雷壳,从制作材料上
看,既有铁壳雷,又有胶壳雷;从种类上看,以菠萝雷居多,反坦克雷最少。据东兴一家古
玩店的老板介绍,他数年前曾经从北仑河边捡来几颗菠萝雷壳,摆在古玩堆里,后来当有游
客要买雷壳收藏时,他才想起墙脚边还存一颗。谁知问者仅仅是出于好奇,当看到雷壳那种
怪模样时,便不敢要了;而第二次大排雷开始后,这颗雷壳便被一名广东游客买下了。这位
老板透露,连日来也常有游客想买雷壳,为此,他将在不日内订做、订购一批各种各样的塑
料玩具地雷模型及有关书籍。在东兴的另一家古玩店里,记者看到来自广州荔湾区的高先生
买了一颗雷壳后,如获至宝的样子,便跟他聊开了。他说,地雷是战争的产物,而雷壳,却
是和平时代最好的纪念物,这次意外地买到这颗菠萝雷壳,打算送给正在读初中的孙子,一
来雷壳像个笔筒,可以插笔;二来想提醒他:和平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刘凤飞,好一个地雷克星

    来自扫雷前线的报道4

    本报广西防城港排雷前线电(记者黎宇宇、周伶,通讯员毛剑锋)在广西边境第二次大排
雷行动中,众多参加过第一次大排雷的“地雷克星”纷纷主动请缨上阵,欲在新一轮排雷大
战中再显身手。多次闯过“鬼门关”的广西边防某部原排雷队长、广西十大杰出青年、一等
功臣刘凤飞,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说起刘凤飞,祖国西南边陲线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第一次大排雷的关键时刻,身经百战,已多次逃离“死神”的排雷队长刘凤飞率领扫
雷工兵进入防城港23号界碑重点雷区进行排雷作业。这片雷区雷种繁多,地形复杂。
    当他和4位战士进行人工搜排作业时,广东籍战士谢飞用探雷器发现了一颗地雷,刘凤
飞当即下令小谢插上小红旗进行标示,又继续往前探雷。由于此处刚刚下过一场大雨,雷区
一片泥泞,每前进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不料,谢飞双脚一滑,踩响了埋在右脚边的另一颗
防步兵地雷,只听一声巨响,一团黑色硝烟旋即冲起,刘凤飞、谢飞及在旁的两名工兵战士
顿时倒在血泊之中。数块弹片击穿了刘凤飞的胃和肠子,肠子裸露在腹部外面,伤势最为严
重。
    而当救护队将担架抬到他面前时,他却下令:“别管我,救战士要紧!”眼看受伤的战
士被抬下山去,他才咬紧牙关忍着巨痛,用右手捂住伤口,步履蹒跚地跟在担架后面走下
去。鲜血夹杂着胃肠里的食物,滴落在沿途的3公里山路上。在刘凤飞被送上手术台时,主
刀医生和护士们都极其吃惊:“这样濒临死亡边缘的伤势,不要说能坚持8小时走完3公里
路,就是迈开半步,坚持5分钟也是奇迹啊!”
    然而,与此同时,他的妻子江小荣也在死亡线上挣扎着:她患的是“绒癌”,已到了中
期,此时正在又一次接受化疗。为了不分散刘凤飞排雷作业的精力,江小荣一直对刘凤飞隐
瞒住院化疗的实情;而刘凤飞为了免除妻子对自己受伤的担忧,也不将自己血洒雷场的情况
告诉她。一个令知情者都感动得潸然泪下的事实发生了:分别与死神进行搏斗的刘凤飞、江
小荣夫妇,所住的医院才相隔几里,居然互不了解对方的情况。
    好人一生平安。经过深入治疗,刘凤飞、江小荣夫妇终于双双闯过了“生死线”。他们
又投入了工作中。在刘凤飞获得多项殊荣后,江小荣也以其优异的工作成绩,荣获“全国三
八红旗手”称号,被人们誉为“比翼双飞的好夫妻”。
    当第二次大排雷的消息传来,已是副参谋长的刘凤飞,又毛遂自荐上雷场了。好心人都
奉劝他:“你现在已是领导了,在中军帐里坐阵指挥就可以了,何必再冒那个险呢。
    ”刘凤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个中真言:“我是共产党员,又熟悉雷场地形等情
况,我必须身体力行,冒险在前!”
    江小荣得知丈夫再踏雷场的决定后,并不感到意外,她深知他深明大义、一往无前的男
儿气概。出发日子临近了,江小荣正忙着为刘凤飞准备行装。他不止一次对刘凤飞说:“你
放心去排雷吧,家里我会照顾好。只是雷场危险太多,你要时时多个心眼,处处当心留
神。”
    据知情者透露,小荣将在丈夫出发之日,用壮乡的习俗,给刘凤飞煮红鸡蛋,祝愿他吉
祥平安,顺利完成任务。

    引爆地雷地动山摇广西边境扫雷大战直击

    来自扫雷前线的报道3

    本报广西龙州排雷前线电(记者黎宇宇、周伶,通讯员毛剑锋)滚滚硝烟直指云霄,轰轰
炸雷震天撼地。昨日下午,广西边境第二次大排雷继11月28日第一次现场作业之后,第二
次现场作业在那花地区“04号”雷区展开。
    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排雷大战。
    这是一场难度相当大的排雷作业。此地,群山绵绵,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马力强劲的
排雷专用车,整整用了近一个小时才走完15公里的崎岖山路,来到雷区前沿。据此次排雷
作业的现场总指挥潘振阳少校介绍,“04号”雷区坡陡山高,灌木丛生,加上埋雷的时间
跨度大,雷场资料不全,因此,这次作业的危险相对较高。针对这些情况,昨天的作业采取
“一烧、二爆、三搜”的步骤进行。
    15时整,一切就绪,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4名手持点火枪的工兵,向已经喷洒过汽
油、柴油的雷区开火。一瞬间,熊熊烈火腾空而起。一个正面50米、纵深20米的雷区,沉
浸在一片火海之中。两分钟后,火海里不时传来地雷的爆炸声。这时,曾在第一次大排雷中
荣立一等功、被誉为“排雷大王”的排雷队长杨国庆转身告诉记者:“现在看到的是火烧扫
雷法。这种方法是利用燃料燃烧及产生的高温,引爆露在地面上的胶壳及木壳防步兵地雷、
菠萝伴发雷、PPM—2地雷等。”说话间,火海里传来了一声嘶裂的巨响,“这是72式防步
兵塑制地雷在炸响。”又一声沉闷的巨响传来,“这是菠萝雷在爆炸,它是一种全钢制地
雷,爆炸后可产生数以千计的碎片,杀伤力极大。”
    约20分钟左右,火焰渐渐熄灭,雷区已是焦土一片。
    爆破组的20余名爆破手,成4个梯队,开始实施“爆破法”排雷。
    他们每人持着一根约2米长、捆绑着8公斤硝铵炸药的直列装药棒,弓着腰跨进雷区,
每人间距5米将炸药棒放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然后依次拉着导火索,并火速撤离至安全地
带;脚刚站稳,背后即传来了“轰轰”的爆炸声,强劲的冲击波,又引爆了部分浅埋于地下
的地雷,经过6个回合节节推进的爆破,雷区里已遍布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雷坑:大的直径约
1米、小的也有洗脸盆那般大小。
    16时36分,排雷作业进入了最扣人心弦的人工搜排阶段。8名头戴钢盔、身披插满16
块防弹钢片的防护服、脚穿防雷气垫靴的搜排队员,步履沉着、缓缓地踏进雷场。
    他们持着国内目前最先进的“115型”探雷器,对烧爆之后的雷区实施地毡式的搜排。
    “报告排长,发现地雷,请指示。”雷区东南侧约150米处传来了一名排雷战士的声
音。杨国庆下令道:“由排长李代春人工排除,其他人员停止作业,卧倒待命!”
    这时,李代春匍匐到插有小红旗标识的“埋点”跟前,记者居高临下通过高倍军用望远
镜看到,李代春慢慢地用探雷针轻轻剥开地雷表层的植被,在确定没有诡计装置之后,才用
工兵锹把地雷四周的泥土一点一点地剥掉,一颗黑乎乎的地雷终于露出来了。工兵参谋周国
林告诉记者说,这是一颗塑壳防步兵地雷。只见李代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工兵锹置于右
侧,挽了一下袖子,双手插入地雷两侧,合力将地雷和盘托出。然后,左手托着地雷,右手
小心翼翼地拧动防潮盖,卸掉引信和引爆管,接着用小刀挑断胶制密封圈,旋脱雷盖,卸下
电雷管。至此,这颗刚才还充满杀气的“魔鬼”,终于被人民解放军解除了武装……
    人工搜排还在继续进行,一颗颗地雷被排除了。据介绍,埋设在中越边境上的地雷有防
坦克雷、防步兵雷、松发雷、绊发雷、跳雷、诡计雷等几十种。有些地雷还挂在树上,埋在
石隙里,掩于小溪边……让人防不胜防。
    17时30分,排雷行动在3发绿色信号弹中顺利收兵了。
    60名官兵消除了约4000平方米的雷区,共排除和引爆各种地雷360余颗。战士们将这
些地雷堆放在一起,集中引爆销毁。
    随着一声“轰隆隆”的爆炸声,战士们一路高歌,凯旋而归……

    ——雷区边民心态侧记

    本报记者 黎宇宇、周伶 通讯员 毛剑锋

    曾经让边民们胆战心惊的地雷,如今已让他们见怪不怪了,他们对地雷已达到了泰然处
之的境界。昨日上午,中越边境峒中一村民的一句话,道出了边民的这种心态:
    “地雷轰轰响,只当放炮仗。”
    边民在与地雷相伴了多年之后,逐渐掌握了雷区分布的地点,学会了如何绕道而行,避
雷而走。在边境采访,边民们不时告诫记者,不要随便乱走,但是,他们在森林里、田野边
却来去自如。他们一般不涉足陌生的地方,也不触摸不明物体,走路尽可能踏着前人的脚
印。当一根木头、一堆杂草挡住去路的时候就止步,因为那儿有雷。
    在友谊关附近通往互市点的路上,一颗反坦克地雷在每天来来往往做生意的边民的踩踏
之下,露出了地面,被磨得铮光发亮。如果在数年前,这颗地雷肯定会把人吓得落荒而逃。
    在龙州县水口镇的一个边民家里,记者被主人床底下的一大堆地雷吓蒙了。主人却如数
家珍,向记者逐一展示他的拆了信管的“战利品”:有菠萝雷、跳雷、防步兵雷,还有两颗
反坦克地雷……
    第一次大排雷行动中挖出的众多地雷,为边民们了解地雷性能提供了很好机会,有的边
民已经粗通了排雷的技术。水口镇共和村的边民老五经常上山打猎,以前总是绕着地雷走,
久而久之他产生出排雷的念头。有一次上山,他在灌林丛里发现了一颗菠萝绊发雷,由于懂
得排雷技术,他便大胆实施排雷方案:先小心翼翼地把7米余长的“引爆绳”剪断,卸掉引
信,确定没有危险后,便像捡红薯般地将置于地面上的地雷拾起,丢在一边……
    常言道,一朝遇蛇咬,十年怕井绳。但是水口镇和村边民冯子平在打猎时,左小腿被一
颗地雷炸伤而截肢。安上假肢后,老冯却更加敢于直面地雷。他告诉记者:“受炸后看到地
雷,觉得就是那么回事了。后来每次看到地雷,我都够胆拆除它。”
    当然谁都不愿意自己生活在危机四伏的雷区,支持人民解放军排雷,成了广大边民的一
种自觉行动,他们希望地雷早日彻底清除,恢复家园往日的宁静。
世界军史集粹---布拉格之春三十周年祭


布拉格之春三十周年祭

    (法国)陈彦
    一九六八年八月二十日晚苏联及华沙条约国军队坦克开进捷克斯洛伐克首都,一次立志
对共产主义制度进行改造的尝试被镇压,一株欲待成长的自由之花被掐断,一场醉人的乌托
邦之梦幻灭了。这次改革,这株鲜花,这场梦幻便是现代共产主义史上的“布拉格之春”。
今年是布拉格之春三十年。当年的捷克,如今陷入政府动荡;由苏联脱胎而来的俄罗斯,现
正穷于应付政治经济困难交战的重建危机,三十年前的布拉格之春已无人提起。转型过后的
前共产党国家似乎已无重演这段历史的兴趣,然而,对于今天仍在共产主义改革圈子中徘徊
的中国,布拉格之春的历史记忆仍然弥足珍贵。

    杜布切克被改革大潮推出前台

    如从六八年元月五日杜布切克接任捷共第一书记算起,布拉格之春仅仅持续了不足八个
月。杜布切克出台以后,一边举荐斯沃博达将军担任捷克总统,表明加强同苏联联系的意
愿,一面开始推行改革政策,提出建设“有人性的社会主义”的口号,并于四月份公布“捷
克斯洛伐克走向新社会主义之路”的改革纲领。在这不长的八个月中,捷共改革派大张旗鼓
地平反斯大林大清洗时代的冤假错案,释放被关押的无辜知识分子,放松新闻箝制,鼓励学
术讨论,允许公民走出国门,放松对宗教的控制,在党内选举中推展无记名投票方式,限制
领导人任期等。捷克有着强大的知识分子传统,改革期间党内改革与民间力量相互配合,上
下推动,很快使捷克斯洛伐克出现一种思想活跃、朝气篷勃的激动人心的局面,一股政治宽
松,思想解放的清流从这里向东欧各共产党国家蔓延。布拉格一时间也以其共产主义阵营中
突然冒出的一个自由的孤岛而成为世界注目的中心。
    需要指出的是,以杜布切克上任捷共第一书记为标志的布拉格之春并非源于六八年,布
拉格之春实际是自五六年赫鲁晓夫推行非斯大林化之后开始的思想社会解放运动发展的顶
峰。二次大战后,捷克共产党大力推行合作化,给捷克经济造成重大创痛,尽管捷克曾有较
好的工业基础,至五十年代中,经济困难显现,民怨沸腾。正值此时,莫斯科吹来解冻之
风,捷克社会开始苏醒,尤其是知识分子日趋活跃。至六十年代中,捷克斯洛伐克当政者已
迫不得已开始经济改革,向西方作有限的开放。到六七年春,捷克社会的形势已不完全为当
时党内执政的保守力量所控制。捷克影响力强大的作家协会不顾捷共中央干涉,在作协大会
宣读了当索尔任尼琴致苏维埃作家协会的公开信,民间与中央冲突白热化,改革成为全社会
共识,最高领导人于是在所难免。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杜布切克当选为捷共第一书记。换句
话说,杜布切克乃是为上下呼应的改革大潮推出历史前台的,而他的上台的确又不孚众望,
将捷克的社会主义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六千辆坦克镇压捷克改革

    布拉格的春天自然不能见容于莫斯科,这不仅由于捷克的改革是背离苏联共产主义正统
的离经叛道之举,更由于这一改革将会在整个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引起连锁反应,引起苏联帝
国势力范围的减少甚而导致整个帝国的崩溃。从六八年三月至八月,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勃烈
日涅夫及华沙条约国其他领导人同杜布切克举行过五次“高层会谈”,企图逼迫杜布切克终
止捷克民主改革进程。应该说此时的杜布切克表现了一个伟大改革家的气魄,坚决顶住压
力,拒不就范。于是,苏联的军事镇压似乎就在所难免了。以强大的军队去镇压一个主权国
家的和平改革,无论是否在社会主义阵营之内,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华沙条约领导集团为
此作了充分的准备。八月三日,华沙条约国首脑在现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举行入侵捷
克之前最后一次高层会议,出乎所有人的意外,会上勃列日涅夫及其他东欧国家首脑同杜布
切克签订了一项旨在“加强华沙条约国之间合作”的协定,各首脑甚至共同举杯祝贺捷克斯
洛伐克在“华沙条约内部继续推进民主试验”。正当捷克人民欢欣鼓舞,西方自由世界包括
西方共产党都大松一口气的时候,以苏军为首的华沙条约国坦克开进了布拉格,占领了整个
捷克斯洛伐克。此举离各国首脑高唱合作颂歌之举仅有十六天。
    在镇压捷克改革之前,苏军曾经两次出兵干涉东欧国家内政,镇压反叛。一是一九五三
年六月十七日,苏军镇压东柏林及东德其他大城市自发的工人反政府游行。据最近研究,当
时有五十一人死于此次镇压,一万三千多人被捕。另一次便是匈牙利五六年十月革命。此次
苏军镇压匈牙利革命曾遇到匈牙利方面的抵抗,三千人左右死亡,一万五千多人受伤,据最
近对东德档案研究,镇压者一方也有三百五十人死亡。苏军的镇压及其清洗一直持续至五七
年初,数以十万计的匈牙利人被关押、判刑、流放。
    这两次军事镇压都同六八年出兵捷克有十分不同的背景。五三年镇压东德工人起义,苏
联可以恢复战后秩序必须实行强制性手段来辩护,而当时斯大林刚刚去世,赫鲁晓夫还未能
实际控制权力。五六年镇压匈牙利起义虽然是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之后的事件,但当时苏
军本身驻扎在匈牙利,苏联镇压匈牙利起义不仅不需要从国外调兵,而且匈牙利是二次世界
大战中的失败国,苏军镇压还有着维持还有着维护战后东西两方对垒世界秩序的保护伞。同
前两次军事干预比较起来,六八年华沙条约国镇压捷克改革是没有任何借口的赤裸裸的强盗
霸权行径。不仅如此,勃列日涅夫还需要以和平的谎言来欺骗捷克人民和世界舆论,从此也
可以理解为何六八年布拉格之春的破灭成为整个西方知识界对共产主义苏联理想幻灭的转折
的历史事件。
    为了保证军事入侵的成功,华沙集团动用了骇人听闻的军事力量。八月二十日的行动,
从四月八日就已开始筹备。苏联调动了驻扎在东德、波兰、匈牙利的大批坦克。据统计,第
一批进入捷克的军队就达十六万,坦克四千六百辆,五天之后,捷克领土总共有侵略军四十
万,坦克六千三百辆,飞机八百架,大炮二千门。有人作了一个比较,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
进攻法国共动用了二千五百辆坦克,希特勒四一年进攻苏联时也仅动用了二千五百八十辆,
而当时坦克的吨位远小于六十年代的苏联坦克。苏联对付一个小小的捷克,如此兴师动众,
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动用军队干涉一个主权国家的施政方向,苏军必须考虑到捷克军队的抵
抗以及由此引起的局部战争甚至欧洲战争的可能性。第二便是在没有任何道义甚至借口的遮
掩的情况下,要扑灭一个国家人民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和向往,最有效的武器无非是恐怖。
    当年在布拉克街头和捷克各地的苏联坦克正是为了播撒这种恐怖的种子。而自此以后,
坦克便成为共产主义国家镇压与恐怖的象征。
    然而事件后来的进展表明苏联在这两方面都是失算的。面对苏军的坦克,捷克人民没有
进行武装反抗,反抗一直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在民族屈辱之际,捷克人不仅没有屈服于恐
怖,而且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理性。杜布切克在苏军入侵后被逮捕,他拒不放弃改革主张,
苏军被迫将杜布切克及其同人押往莫斯科,逼其签署了一个妥协性文件,然后不得不将他们
释放。回国后,杜布切克重新担任捷克中央第一书记直到六九年四月。在此期间,杜布切克
虽然不能继续进行民主改革,但仍扩大了斯洛伐克民族的自主权。六九年四月以后,在苏军
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以胡萨克为首的捷共中央开始所谓“正常化”运动,数以千计的人被关
押,五十万人被开除出党,数以万计的人被开除公职,而且波及他们的家庭、子女。捷克进
入其现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不旦捷克人一直同苏联强加的极权和恐怖进行斗争,而苏联也
一直未能使捷克社会成为可同苏联相比的极权主义社会。仅举两例,一是六九年三月二十八
日,全捷克斯洛伐克六十九个城市五十多万人上街游行欢庆捷克国家冰球队在世界锦标赛上
战胜苏联队。二是七七年以哈维尔为首的二百六十名捷克异议人士签署的著名的“七七宪
章”。

    布拉格之春精神推动戈尔巴乔夫改革

    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集团,入侵捷克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义愤,中国、南斯拉夫、
罗马尼亚、都旗帜鲜明地谴责了这一入侵行为,欧洲共产党也对这一霸权行径表示了不同看
法。在当时世界各国领导人对这一行动的反应中,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表示,“苏联干预捷
克捷克斯洛伐克的理由是捷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一理由是充分的。没有必要说捷克
的主权没有被侵犯,捷克的主权不仅被侵犯了而且是不容置辩地被侵犯了。”(八月二十三
日在古巴电台的讲话)约翰逊则表示,苏联入侵捷克“反映了令人悲哀的共产主义心态:捷
克斯洛伐克的一点点自由的迹象就被认为是对苏联体制安全的致命威胁。”(八月二十一日
白宫声明)
    卡斯特罗的讲话承认,从道德的角度,从民族尊严的角度,苏军入侵捷克是站不住脚
的,但从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意识形态的角度,入侵又是必须的。约翰逊的评论触到了苏军
入侵的深层动机,但是又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心态”问题而已。
    如果说卡斯特罗宁愿牺牲一个主权国家的尊严,而仍然“相信”共产主义的正义性的
话,约翰逊则迷惑于共产主义制度的强大外衣。这两种看法其实反映了当时世界舆论的普遍
认识。苏军入侵捷克暴露了苏联共产主义的实质,但它的意识形态的理想光环还没有失去效
用,给予这一光环粉碎性一击的将是索尔任尼琴及其《古拉格群岛》。
    正是由于仍在起作用的意识形态海市蜃楼和仍然耀人眼目的苏联的强大外衣,西欧共产
党尽管普遍谴责莫斯科,但都没有一个党同苏联断绝关系。西方大国也继续对苏联的“缓
和”政策。从现象上看,六八年布拉格之春到八九年柏林墙崩毁,苏军的镇压是否延续了共
产主义阵营二十年的生命?对此持肯定回答的意见曾一度甚为普通,苏联的军事干预捷克至
少在维持共产主义制度这一战略层面讲是成功的。但在苏联帝国崩溃近十年之后再来看这一
现象,回答似乎并非如此简单。
    杜布切克当年要推行的改革其实是一种十分有限的社会主义改良,他要建设的“有人
性”的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在当时虽有解放思想、振奋人心的力量,但这一力量的基
础仍建立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之上。无论是在苏联还是东欧其他国家,在共产党的核心阶层
还是社会大众,除了索尔任尼琴这样的先知先觉者外,对共产主义制度的劣根性还没有足够
的认识。不少人象杜布切克一样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那只能说明其仍然坚定的对这种主
义的信念,正因为此,尽管面对社会主义极端拙劣的现实表演,一旦有人倡导改革,多数人
的已经冷却的心便又死灰复燃,对党、对制度、对主义又寄予一片热忱。曾经任戈尔巴乔夫
最后一任发言人的格拉切夫(A.GRATCHER)后来回忆说,“一直到入侵捷克斯洛
伐克,我都一直将对苏维埃现实的怀疑和对改革的希望结合于心中。”格拉切夫六八年二十
七岁,是苏联青年组织驻布达佩斯的代表,是布拉格之春的见证人。他的上述回忆,点明了
一个简单的事实:并非是布拉格之春震撼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而是对布拉格之春的镇压动
摇了共产主义的根基。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后来戈尔巴乔夫改革参谋部的一些主要干将,都同格拉切夫一样,
在六八年时亲临布拉格,受过布拉格的春风哺育。格拉切夫在三十年后回忆布拉格之春的情
景时仍然心情激荡:那里曾经是思想激荡的缘洲,是自由的岛屿,然而却又是在社会主义的
土地之上。我们曾为这一春天而深深陶醉。戈尔巴乔夫本人六八年没有去过捷克,但六九年
去捷克考察,发现捷克人民原来如此仇恨苏联,他回忆说,从那时起,他开始认为苏联不仅
不应该镇压捷克的改革,而应该跟随捷克进行改革。作为共产党内的改革者,他认为如果苏
联当时改革,或许可以成功。
    捷克改革被镇压之后,改革的精神、思想通过苏联体制内的如“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
究所”等机构薪火相传,直到戈尔巴乔夫出台,这些曾经为布拉格之春所激动、所感召的体
制内精英于是聚集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大旗之下,掀起了苏联改革大潮。如此周知,戈尔巴
乔夫的改革没有成功,然而何谓成功?早于戈氏三十年的赫鲁晓夫不是也进行了一场改革
吗?成功了吗?没有,因为这一改革没有改变苏联极权主义的性质,但也可以回答成功了,
因为它使苏联的命运又延长了三十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如果是要改变苏联社会的性质,那
么这一改革并非完全失败。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这一改革的后果如何,作为改革者的戈尔巴乔夫及其智
囊班子绝不会动用坦克来对付他们自己。布拉格之春毁誉仍在!六八年八月二十三日,苏军
入侵捷克后的第三天,中国总理周恩来曾在罗马尼亚使馆发表谈话,强烈谴责苏联镇压布拉
格之春,可惜的是,布拉格街头镇压改革的坦克没有进入中国改革领导者的记忆,否则也许
“六四”就不会发生。

    注:本文所引苏军入侵捷克的有关数字来自法国刚出版的《共产主义黑史书》□
世界军史集粹---惨绝人寰的重庆大轰炸


惨绝人寰的重庆大轰炸

    ——一位幸存者的痛苦回忆
○李朝荣口述 李福春 李岱整理
    1939年5月3日和5月4日惨绝人寰的“重庆大轰炸”,那轰鸣的飞机、呼啸的炸
弹、冲天的火光、奔涌的鲜血、成山的尸骨,在人们的记忆中,或许早随历史的烟尘飘向九
天,顺着长江的波涛流进大海……硝烟远去了,炮声也远去了!
    然而硝烟和炮声真的远去了吗?
    1998年7月8日,《华西都市报》刊发了一条《重庆大轰炸研究中心成立》的消息,
报道称: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日本侵略者在重庆犯下的滔天罪行,研究中心已派出3个调研
组到各地收集采访重庆大轰炸的史实资料。当晚,记者接到一位重庆大轰炸的幸存者的电
话。老人名叫李朝荣,是重庆印制公司三厂退休工人,祖居重庆十八梯。作为“大轰炸”的
受害者和大难不死的幸存者,老人一再强调“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只希望能把自己亲身经
历的那段惨烈的历史真实地讲述给后人,“以慰大轰炸惨死者的在天冤魂”!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与李朝荣老人取得了联系,聆听了老人满腔悲愤的诉说……
    5月3日那天天气很好,日本鬼子的飞机说来就来,从预袭警报拉响到三个红?
    屏页觯蟾乓簿褪喾种印?
    我叫李朝荣,1927年农历腊月初二出生,祖祖辈辈生活在重庆,大概有十多代了吧。
1939年日本人的飞机轰炸国民党陪都重庆时我才十二岁。说来也怪,六十年过去了,我也
亲身经历了不少的事儿,可年龄一大,好多事都忘得差不多啦,只有那次大轰炸的惨状却咋
都忘不了。———你说叫我咋个忘呢?轰炸中,我的父母没了,兄弟没了,家也没了,自己
也是绝处逢生,从尸体堆里捡了条命出来。
    我家当时就住在重庆十八梯双桅子巷的一大间木瓦平房里。记得房子是祖上留下来的,
大间里隔成三间,里面两间住人,外面一间是灶房和吃饭的地方。父亲李树森,才三十多
岁。当时,十八梯一带没有自来水,大户人家在小院里挖井,一般的贫民百姓都吃长江水。
这样,我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就靠父亲给别人挑水换钱养家糊口。母亲李胥氏,常年在十八梯
当铺里给别人缝衣服挣点钱补贴家里。那个时候生活虽然贫穷,但毕竟有一家人,活路忙完
后,也还有说有笑的。我和弟弟都很巴贴父母,他们再苦再累,一天下来总要一边一个抱抱
我们,不过兄弟那会儿才四岁多,抱得要多些。
    1938年开春那阵,就听说日本人的飞机要来炸重庆,但不知咋回事,话传得凶得很,
飞机却一直没来。就在日本人轰炸并占领上海、南京后,重庆方面也就真的一天比一天慌起
来了。保甲长挨家挨户筹钱准备挖防空洞。每户平摊一块钱,家境好一点的给两块、三块,
实在太穷的就免了(当时一个劳动力干一个月也就两块钱左右)。随后又成立了防护团,属
于民间组织。由于国民党政府腐败,加上缺乏物资、经费、技术和人力,所挖的防空洞和防
空壕很少,根本无法满足广大市民的需要。当时最大的防空洞要算十八梯旁边的观音岩洞。
那时要进防空洞,每人要交10块钱办“防空证”。只有少数有钱人家才交得起钱,百分之
八十以上的平民百姓都买不起“防空证”。
    那个时候,倒是防护团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防护团很简单,只要有力气,年龄在16
-30岁之间就可以报名。我认识一个防护团的,是我们十八梯一个开草药铺家的儿子,叫
傅二娃,16岁。我们小时候就常在一起耍。关系非常好。他比我大一些,常常在娃娃们吵
嘴打架时护着我。傅二娃参加防护团后,穿上了灰制服,很神气。防护团的总部设在当时的
夫子祠,整天听训话、练动员疏散和伤员救护。
    为预防空袭,防护团和国民党的防空部队在许多制高点都搭起一个架子,上面套上几根
绳,每根绳上挂个灯笼,有红色和绿色两种,直径有1米多。当日本飞机向这方飞来,预袭
警报拉响时,架子上就挂出一个红灯笼。当空袭警报拉响时,就挂出两个红灯笼。当紧急警
报拉响时,就挂出三个红灯笼,当日本飞机飞到重庆市区上空时,三个红灯笼同时被放下,
日本飞机的炸弹也就几乎同时往下掉了。如遇空袭警报解除或两次轰炸的间隙,架子上就会
挂出一个绿灯笼,意思是人们可从防空洞出来透透气,休息一会儿。当时市中区的较场口、
枇杷山、鹅岭,南岸的黄桷丫、洋石灰厂等地都有这种架子。
    国民党的防空部队,在山头布置了不少的机枪钢炮,就是打不下日本人的飞机。
    5月3日那天天气很好,日本鬼子的飞机是说来就来,从预袭警报拉响到三个红灯笼挂
出,大概也就十多分钟。以前的轰炸,我们一家人和邻居差不多都躲过了,可这次却再也没
躲过,死的死,伤的伤,整个十八梯成了一片焦土、一片火海,到处都是尸体。
    你们看我这后颈项上的疤就是那次轰炸留下的。我今年七十多了,“大轰炸”离今天差
不多整整一个甲子年,它留给我的不仅是伤痛,而且是对日本强盗刻骨铭心的仇恨!
    我顺着十八梯往较场口方向爬,在石梯上到处都是尸体和残肢……防空洞门口,那尸体
堆起了两座山!
    5月3号下午一点半,三长两短的空袭警报突然拉响,较场口的架子上马上挂出了三个
红灯笼,街上的人都开始四处躲藏了。但是这次日本人的飞机来得太快了,两点钟大概还不
到吧,飞机就已经临了头,黑压压的一大片,像老鸦一样,飞得很低,很快就响起了炸弹的
尖啸声。
    警报响起的时候,我父亲正挑了一担水走在十八梯的街上,母亲也还在当铺缝衣裳,我
在家煮好饭,正等着父母和在外玩耍的弟弟回来吃。飞机临头时,父亲搁下水桶高喊着母亲
往家里跑。我站在门口大声喊着弟弟的名字。
    父母冲进屋里,像往常躲飞机一样,把吃饭用的大木桌抬到里屋,把家里所有的棉絮铺
在桌子上。母亲急切地询问着弟弟在哪里?这时我看见善良心细的父亲,正扯着一张篾席,
搭在桌上的棉絮上,他担心日本飞机轰炸会搞脏棉被。我急忙迈出门坎去找弟弟,并下意识
地回了一下头,看见父亲拉着母亲往桌子下面钻……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母亲的情
形,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就在我冲出大门两三米的一刹那,只听一声巨响,地皮一抖,两耳一聋,眼前一黑,一
股巨大的热浪从后面推来,便什么都不晓得了……
    现在想来很幼稚,躲在桌子底下咋能躲过飞机炸弹?
    两天后,当我醒来时,正躺在仁爱堂医院的病床上。仁爱堂医院是当时英国人建在重庆
的一所红十字救济医院,位置就在天灯街,很大一幢楼,楼顶上挂着英国的国旗。
    不知是那面英国国旗起了作用,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仁爱堂医院一次都未被炸过。
    当时我又痛又饿,心里很着急,哭喊着要爸爸、妈妈。我发觉自己的脖子上缠着纱布,
后颈一阵阵发痛。护士告诉我,我的后颈上戳了酒杯大的一个洞,流了好多血,多亏有个小
防护团员把我背来,不然早没命了。
    仁爱堂医院每间屋子每尺过道都是伤员,有的缺腿有的断胳膊,到处都是血迹,哭叫声
从早到晚不停息。有些受伤的,抬到医院不久就死了。医院停尸房里面的尸体从墙角的地下
一直摞到屋顶。看到那情景真是惨啊!
    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大约只有两三岁,防护团送来时,她满肚子都是血,也不知伤在哪
儿,一名护士给她救治时,她眼睛睁得大大的,不一会,就闭上了眼睛。死前,她的小手向
上晃了晃,最后伸进了自己的嘴里。
    吃了饭,我感觉恢复了气力,当天(5月5日)下午就偷偷地跑回去找爸妈和弟弟。
    从仁爱堂到十八梯,十多分钟就可以跑到。可我转了大半天,也没有找到家。哪还有什
么家?留在那儿的是一个小堰塘一样大的坑,双桅子巷的房子几乎全成了焦土,整个十八梯
一片废墟,西南的房子全没了,东头的房子也垮了不少,没有垮的还在燃烧。
    我绝望地大声喊“爸爸,妈妈”,没有人理我,整个十八梯下半段人影都没有。我顺着
十八梯往较场口方向爬,看到石梯上到处都是尸体和残肢。右边的观音岩防空洞口,不少穿
着灰制服的防护团员在搬尸。走近一看,天啊,那尸体堆起了两座山!后来才晓得,那防空
洞口被炸塌封死了,里面闷死、挤死、踩死了几千人,单是防护团从尸体上抹下的手表和金
戒指、金项链就装了几箩筐!
    正走着,我突然看到了傅二娃,他正拖个死人往上走。我喊了他,他看着我,半天没回
过神,突然丢下死人,跑过来紧紧抱着我嚎啕大哭:“我的爸妈都死了,我们家只剩我一个
了!”我陪着他哭。我急切地问他“我的爸妈和弟弟呢?”他告诉我,我们那条街的人几乎
全死光了,有的是被弹片炸死的,有的是被气浪高高掀起摔死的,有的是被垮塌的房屋压死
的,还有的是被火烧死的。他还告诉我,是他救了我,原来炸弹爆炸时,我被巨大的气浪掀
到了七八十米远,落在了十八梯东面临街的一个铺面的软布棚上。日本飞机飞走后,傅二娃
和另几名防护团员回来挨家挨户找有没有活着的人。结?
    伊税胩欤徽业郊父龌畹模詈蠓⑾治姨稍谌砼锷希弊由喜恢坏故鞘裁炊
鞔亮艘桓龆矗鞒龅难丫崃丝椤K欠⑾治一褂锌谄惆盐冶车饺拾靡皆骸?
    从那时起,我晓得再也见不到我那苦命的爸妈和可怜的弟弟了。
    我恨不得变成一发炮弹,冲上天去把日本强盗的飞机炸它个稀巴烂!
    我和傅二娃哭累了,就一起来到防空洞口。从洞子里拖出来的死人好像并没有死,仿佛
刚刚洗过澡,头发衣服全湿透了,只是面色青紫,那是憋死、挤死和踩死的。尸体多得无法
计数,傅二娃说已经拖了一天一夜还没拖完死人。
    在较场口,景象更惨:整个较场口坝子铺着尸体。靠老衣服街那面的一片尸体前,大约
有三十多人在认尸、领尸,哭声一片。靠西边中兴路边上停着四五辆国民党军队和交二团的
大卡车,人们正将无人认领的尸体搬上卡车。后来听说这些尸体被拉到江北沙嘴,在民生公
司造船厂旁边的青草坝挖了一个“万人坑”,将尸体埋在那里。后来长江涨水,由于“万人
坑”靠近江边,挖得浅,又是沙土,好多尸骨经水一冲都漂走了。现在青草坝那儿还是个大
坑,还能见得到尸骨。前不久听说重庆市有关部门准备在那儿修一个“重庆大轰炸死难同胞
纪念碑”。
    据说,十八梯防空洞本不该死那么多的人。这个防空洞有两个洞口,一个在十八梯观音
岩,另一个洞口在老衣服街附近。当时防空洞内人满为患,两个洞口都遭到轰炸。
    靠近洞口的人一听到爆炸声,就拼命往里挤,而洞里面本就没有什么空隙,这样挤死、
踩死了一部分。后来,老衣服街洞口的房子被炸塌并烧起熊熊大火。洞口被倒塌的房子堵
住,少数挤出洞口的人,也被大火烧死。后来,垮塌的房屋全部将洞口堵死,大火浓烟钻进
洞来,这边的人就拼命往十八梯洞口挤。而十八梯洞口又是一片爆炸声,洞内的人不敢跑到
洞外去。这样一来,上万人挤成一团,洞内的气温越来越高,空气不流通,氧气越来越少,
大多数人就这样被活活地憋死。
    “5·3”、“5·4”的大轰炸,日本人把繁华的重庆城炸成了一个烂摊子,日本飞机所
过之处,房屋几乎没有一间是好的,躲在屋中的人十有八九被炸死、烧死,根本躲不了。许
多都是整家整家地死光了。
    那时,整个重庆城成了一个偌大的坟场。房上、树上、岩坎上到处都见得到挂着的、躺
着的尸体、残肢,长江里随时都能看到漂浮的死人。
    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防护团员们。他们为了及时灭火、救护伤员,在火光中,在爆炸声
中,充当了老百姓的“救世主”,而自己随时面临牺牲。当时,防护团在马路边,街道角落
里也搭建了防空棚———浅浅地挖了一个洞或坑,在坑里洞边栽上几根碗口粗的圆木,上面
再横放几根,搭成一个架子,架子上再密密地架上许多圆木,圆木上面盖些草,草上再铺尺
把厚的土。敌机轰炸时,他们就可随时往这里边躲。然而防空棚不管用,我亲眼看到一个防
护团员靠在一个防空棚的粗大立柱上,眼睛睁得大大的,一枚长长的像把剑似的弹片从他的
胸腹部直直地切了进去,把他死死地钉在了柱子上。
    看到这些情景,我恨不得变成一发炮弹,冲上天去把日本强盗的飞机炸它个稀巴烂!不
久,曾经救过我的傅二娃也被日本飞机炸死了。
    今年的5月3号,重庆市为悼念那次大轰炸中遇难的同胞,再次拉响了防空警报。我又
专程来到十八梯,听着那熟悉、恐惧的声音,我的心像刀割一样,禁不住老泪直流……60
年过去了,我的心依然没有平静。我不晓得,那些埋在地下的成千上万的死难者的冤魂,是
否和我一样,也没有平静……
世界军史集粹---朝鲜停战谈判富有戏剧性色彩


朝鲜停战谈判富有戏剧性色彩

        朝鲜停战谈判从1951年7月10日正式开始,到1953年的7月27日,经过两
年多的艰苦谈判,终于划上了句号。但谈判期间趣闻轶事迭出,使谈判富有戏剧性色彩。

    “静坐”战

    在1951年8月10日下午1时30分开始的会议上,当中朝方面首席代表南日将军
批驳对方“海空优势补偿论”、“防御阵地与部队安全论”,指出对方没有理由拒绝以三八
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建议时,美方首席代表特纳·乔埃中将竟默然置之,拒不发言,会场上一
片寂静。乔埃一会儿用两手托腮,一会儿又玩弄起面前的铅笔。
    偶尔和南日目光相遇,他便避开,从口袋里掏出香烟点燃,然后缓缓地吐出缕缕烟雾,
就是不说话。而他的助手们也一个个抽烟,不抽烟的就用笔在纸上胡乱涂抹,或抬头直盯着
中朝代表。中朝方面代表尽管对美方这种做法十分愤怒、鄙视,但都很冷静沉着:南日嘴里
叼着象牙烟嘴,眼睛直瞪乔埃;邓华和解方、张平山都不抽烟,就静静地坐着;李相朝低头
画图。
    在“静坐”将近一小时的时候,坐在参谋席上的柴成文按照预先商定的方案,离开会
场,到距会场仅百米远的地方,向李克农作了汇报。李克农指示:就这样“坐”下去。柴成
文回到会场后,在纸条上写了“坐下去”三个字传给中朝代表。
    这场“静坐”战一直僵持了132分钟,最后,乔埃终于开口说话。

    短会的“世界纪录”

    1952年3月下旬至4月初,第三项议程的小组委员会在限修机场和中立国提名两个
问题上陷入僵局。会议开到4月11日,美方谈判代表哈里逊采取了“到会即提休会”的办
法,以阻挠谈判的正常进行。
    设在板门店谈判会场的帐篷两侧各有一门,双方代表都是各自出入自己一方的帐篷口。
每天,哈里逊夹着文件包懒洋洋地步入帐篷,不等坐稳便急切宣称“建议休会”,并起身退
出会场。开始时还可以被叫回来听听中朝代表对休会的反应,几次以后,竟叫也叫不回来。
这样,在讨论第三项议程的帐篷里,有时只开两分钟的会议,后来越来越短,最短的只有2
5秒钟。在国际性会议中,哈里逊创造了25秒短会的“世界纪录”。

    “逃会大王”

    1952年5月22日,美军少将哈里逊接替乔埃成为美方停战谈判首席代表,拉开了
美方“逃会”的序幕。6月7日,谈判会议正在进行的时候,哈里逊提议休会3天,到11
日复会。南日将军当即建议8日继续开会,哈里逊竟说:“8日你方尽可到会,但我方将不
出席。”说完起身离开会场。中朝方面称这种行为为“逃会”。
    6月17日哈里逊第二次“逃会”,27日第三次“逃会”。7月13日以后,美方连
续单方面宣布休会7天,“逃会”升级。9月28日,美方又在战俘遣返问题上设置障碍,
并单方面宣布休会10天,“逃会”再次升级。10月8日美方又单方面宣布无限期休会,
使谈判陷入破裂的边缘。哈里逊真可谓“逃会大王”。

    离奇的“建议”

    在1951年10月25日的谈判会议上,美方代表亨利·霍治少将曾说:“如果以三
八线为军事分界线,根据地形,我方在东线后撤之后难以重新攻取;而你方在西线后撤之
后,则易于重新攻取。”我方代表解方当即指出:“我们在这里到底是在讨论停止战争、和
平解决朝鲜问题,还是在讨论停火一下,再打更大的战争呢?”我方的反诘使得霍治无言以
对。这天,在谁先打破僵局的问题上,霍治又提出一个“别开生面”的“建议”,他说:
“我建议咱们现在丢硬币,各自选择一面,以此确定谁先走下一步。”霍治的表演,在严肃
的国际谈判史上留下了令人捧腹的一笔。
    (据《军事史林》柴成文 赵勇田 文  陈 刚 整理)
世界军史集粹---朝鲜战争和日内瓦会议中的周恩来


朝鲜战争和日内瓦会议中的周恩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台湾问题实际上成了中美关系发展的障碍。中国想解放台湾,
统一中国,一直顾虑美国武装干涉。1950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台湾已经归还
中国,美国目前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政府对台湾没有任
何领土野心,大陆和台湾的问题是中国内政,中国人民自己会解决。周恩来1971年6月21
日在同美国新闻界人士谈话时承认,杜的声明“可以说美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告了对新中国的
态度。”言下之意,当时中国对美国总统这个声明是感到比较满意的。(1955年中美大使级
会谈开始后,中国方面强调,如果美国一切武装力量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走,不干涉中国内
政,中美国家关系就可以建立。
    )但是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却使中美关系改善的局势逆转直下,中国
还没有卷入战争前,杜鲁门总统于6月27日改口声称台湾地位未定,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
海峡,保护台湾不受共产党军队的攻击;杜鲁门,麦克阿瑟等甚至考虑同意动用蒋介石军队
出兵朝鲜,幸被国务卿艾奇逊近乎歇斯底里地反对和危言耸听所阻挠。
    取得仁川登陆胜利后的麦克阿瑟雄心勃勃,不可一世,无视中国方面的警告,率联合国
军打过三八线,逼近鸭绿江,接着志愿军赴朝参战,中美终于兵戎相见,两国关系落入低
谷。
    朝鲜战争爆发无疑是中美关系逆转直下的重大事件。尽管中国领导都认为美国的下一个
目标就是对中国大陆的侵略,调兵遣将积极备战,备战的实际责任者便是中央军委副主席政
务院总理周恩来,但10月前中国一直没有做出出兵朝鲜和美国军队打仗的最后决定。在内
部,中国向政府中的一些非共产党人士通报了可能出兵的意图,黄炎培紧急约见毛和周,认
为参战部队使用的“支援军”会让人理解成派遣主体是中国政府,为了不给美国借口扩大对
中国的战争,遵循原来避免和美国进行全面战争的本意,建议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
称,毛周接纳了这个意见。9月30日。周恩来正式宣布:“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
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但当时美国认为不堪一击
的中国的警告不过是“虚声恫吓”和“外交上政治讹诈”,置之不理,丧失了避免中美直接
对战的最后机会。10月1日麦克阿瑟要求金日成无条件投降,金日成也要求中国出兵。同
日又传来了美军(实际上是韩国军队)越过三八线的消息。中国方面公布的资料是在1950年
10月2日,毛泽东正式通知斯大林中国不惜美国和中国宣战的可能,准备派志愿军援助朝
鲜。同日周恩来又通过印度驻华大使向美国转达了中国的最后警告。
    但是10月4日开始的中央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上大多数人的意见倾斜于,“总之,不
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聂荣臻回忆录》)。许多资料表明,会上坚决主
张出兵的只有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人。几经讨论,彭德怀挂帅志愿军出兵。
    周恩来出访苏联商谈军事援助。但接下来几天周恩来的外交活动因缺乏中苏双方详细的
档案文件资料,陪周同时访苏的翻译师哲,机要秘书康一民的回忆也矛盾百出,引起众说纷
纷。
    一说是当毛泽东10月8日下了命令,通知金日成将派志愿军抗美援朝后,苏联大使紧
急约见周恩来,告知原来商定协同作战的苏联空军暂时不能出动,毛看穿斯大林是想要中国
单独对美作战以避世界大战风险,周提醒毛中国方面也要慎重,遂派周在10月10日出发去
和斯大林交涉。但据朱建荣的《毛泽东的朝鲜战争》(日本岩波书店1991年)分析,中苏间
关于苏联空军掩护中国军队在朝鲜作战问题在周恩来秘密访苏前并没有正式协议,中国方面
只是根据苏联空军一度出动保卫中国领空等行动和非正式场合下的试探一厢情愿地认为苏联
也会在朝鲜上空支援中国军队的,至于周的访苏日期,朱建荣根据康一民的回忆,认为周在
10月8日出发,同行者有林彪比较可信。
    据参加会谈的中方翻译师哲的回忆,中国事先知道苏联暂缓出动空军的意向,周访苏目
的是要向苏方传达若苏联空军不提供掩护,中国将不参战的意图,促使斯大林采取派空军的
措施,落实武器装备援助问题。10月8日(北京时间?)周恩来领命赴苏,10月9日(莫斯科
时间?)下午和在苏联养病的林彪一齐与在黑海休养的斯大林和其他苏共领导会谈,当时周
恩来主要强调的却是中国不出兵为宜的理由,中国现在有许多国计民生的问题没有解决,中
国若卷入战争,人民的困苦生活无法改善,而国家经济工作也无法谈起;战争不是儿戏,陷
入这个旋涡,多年摆不脱身,如何收场?!请斯大林理解中国的困难。斯大林承认美军已越
过三八线,朝鲜如果没有后援,至多只能维持一个星期的时间。斯大林虽然强调敌人若占领
整个朝鲜对苏联特别是中国东北威胁之大,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提出通知金日成把主要力量
和干部撤退到中国东北,把老弱病残和伤病员大部份撤退到苏联境内的方案。林彪插话建议
不必撤走有生力量,应该让他们留在朝鲜境内进行长期游击战争。斯大林回答,恐怕敌人很
快会把游击队消灭的,我们不能望着他们蒙受无谓的损失;但苏联出兵朝鲜等于同美国直接
交战;仍旧设想中国出兵,苏联提供武器,“在作战时,我们可以出动一定数量的空军作掩
护。自然,也只限于在后方和前沿活动,而不能深入敌后,以免被敌人击落俘获,这在国际
上会造成不良影响。”会谈的结果是周恩来以极有说服力的话向斯大林证明中国不能出兵朝
鲜,并共同决定了立即采取不出兵的准备和安排。师哲的回忆有一些可质疑的地方,特别是
周向斯大林提出的中国不能出兵朝鲜的理由和中国党内反对出兵或主张暂缓出兵的人的意见
几乎相同,所以有人认为周向苏联解释不出兵时间应该在10月12日;但后来陈毅1964年
对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的谈话证明斯大林确实有让金日成在中国设立流亡政府的打算,因
此可以认为周向苏联解释中国不出兵理由在先,斯大林提出让金日成退到中国在后,周恩来
和林彪又坚决主张金日成应该留在朝鲜国内坚持斗争比较顺理成章。
    谁知会谈结束后,周从黑海边斯大林休养地回到莫斯科住处后,刚坐下又接师哲报告刚
接到的毛发来的急电电文第一句是:你们走后我们继续开会,政治局多数人主张出兵。据师
哲回忆,当时周恩来接电后大惊失色,不相信,甚至于认为师哲看错了。师哲把电文第一页
拿给周看。周“坐在沙发上,看后一言未发,双手抱着头,陷入深深的沉思。”因为这和他
几小时前向斯大林转达的中国意见完全相反。
    周研究完一页一页译好送来的电文,便通知苏方转告斯大林举行新的会谈。莫洛托夫和
周就斯大林是否答应过的具体数字争论不休。周未提出再见斯大林的要求。当时因时间紧迫
未谈军火价格,周在同师哲私下谈话时提到中国打算把这作为苏联对抗美援朝贡献而接收,
师哲认为苏联办具体事的人不会同意我们不付钱的想法的。
    周在回国的飞机时再次提到准备下次会见斯大林时争取对此作出明确规定。遗憾的是后
来没有机会将此事办成。斯大林从没有明确规定一定要中国偿还,相反的是当在朝鲜的苏联
军事顾问批评中国军队轮番入朝参战是为了拿到新式武器改装自己时,斯大林倒认为这样做
很明智,很有远见。要中国付军火款的事发生在两国关系恶化时期。(《在历史巨人身边---
-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康一民的回忆是会谈中,斯大林表示了在军事援助
上包括空军支援问题上能满足中国要求的意向,周带着这个成果回莫斯科,莫洛托夫来电话
通知苏联取消对中国出兵的支持和军事援助的约定,周恩来相当愤慨,和莫洛托夫吵了起
来,最后苏联同意对中国提供武器装备但没有涉及出动空军问题。其它研究表明,斯大林为
中国出兵所感动,派空军保护中国东北空防,并在北朝鲜上空进行有限的作战,对中国所购
武器价格和贷款条件提供优惠。到抗美援朝结束,苏联共向中国提供了六十四个陆军师和二
十二个空军师的装备,其中有二十个师的装备372架米格15战斗机是斯大林决定无偿赠送
的。
    赫鲁晓夫的回忆是斯大林和周恩来会谈的结论是,中国部队参战是对中国无益的事,斯
大林说即使金日成失败,苏联也不准备出兵,但在周回国前中苏双方达成了中国积极支援朝
鲜的一致意见。有些研究也认为斯大林反对中国出兵,毛泽东出于冒险主义,决定出兵,不
让苏联把中国看成是南斯拉夫铁托。
    大陆方面比较流行的说法是10月9日,彭德怀和高岗致电毛泽东,询问:“我军出动
作战时军委能派出多少战斗机和轰炸机配合?何时能出动并由何人负责指挥?”
    周在10月10日晨与斯大林会谈结束后,迅速电告毛泽东,称:斯大林答复苏联空军目
前尚未准备好,暂时无法支援志愿军作战,请中央对出兵问题再作考虑。同日下午印度大使
又转交了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致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的电报,称:“如果北朝鲜不愿放下武
器,那么联合国军统帅将无他途可循。”代总长聂荣臻在11日晨1时马上用电话通知在安
东准备当天入朝与金日成会谈的彭德怀,“原定方案有变化!有变化!主席请你和高岗明天
迅速回京,中央有要事讨论。”10月13日政治局紧急会议结束后,毛给周发了火急电报,
称“与政治局的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中略)我们不出兵,让
敌人再压至鸭绿江边,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不利,(中略)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
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见《共和国重大事件和决策内幕》张希
写的「彭德怀受命率师抗美援朝的前前后后」,《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客观地分析周
恩来在中国参战问题上的表现,他虽然积极支持毛泽东出兵的主张,但又积极地说服了斯大
林相信中国不出兵和暂缓出兵的理由,周的目的都是国益为上,让中国避免全面战争赢得和
平的建设环境,1958年春节周恩来在朝鲜对志愿军高级军官谈朝鲜战争爆发和意义时,也
强调朝鲜战争最好是不发生,但是,既然发生了,又因祸得福的两点论。他认识到,“如果
不打这一仗,我国就很难争取到一个长时间的和平环境进行建设。因为美国政府不在这里寻
衅,就会在那里闹事。
同美国军队较量一番是不可避免的。经过这场考验,对美国军队是什么样我们心里有数
了。”笔者认为周的两点论还是有些道理的,当时美国气势汹汹,中国如果不在朝鲜和美军
较量打了个平手,难保打到鸭绿江边的美国军队不会象现在制裁伊拉克那样可以随时随地随
心所欲地揍中国几下,甚至于会为消灭共产党的扩张主义武装入侵中国大陆。五十年代六十
年代时,美国对那些有反美亲共倾向或者不听话的政府,多是策动政变加以推翻;而对反共
独裁的政府则竭力扶植。
    1950年代开始,美国对共产党中国采取了“通过孤立进行遏制”的政策,“政治上不
承认,经济封锁和反对自由世界与大陆之间的几乎一切形式的联系。”(见《美国对亚洲的
外交政策----美国康伦公司研究报告》1958年10月)应该说,五十年代中美关系不正常的
主要责任在于美国采取的这种错误的反共遏制政策,甚至军事讹诈的大棒政策,这是把中国
重新带进闭关锁国时代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制裁非但没有把新生的共产党政权搞垮,反而加
深了中美关系的裂痕,激发了中国国内反对美帝国主义和自力更生的民族热情,提高了共产
党的威信。赫鲁晓夫也以撤退所有苏联援华专家,撕毁经济合同来对中国施加压力,结果也
是适得其反。
    尽管如此,周恩来一直力图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和贸易封锁,开
展与西方国家的外交活动,寻求与美国发展关系意愿不变。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亦
对西方国家表现了相当友好的态度,如果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不采取极端敌对的态度,中美关
系不至于要到1971年才有重大突破。1972年2月21日,为了弥补过去的错误,尼克松总
统特意通知随行人员在他和周恩来握手之前暂缓下机,并派警卫把守机舱出口,防止其他人
员紧随其后,下机后他急忙伸手向周恩来走去,主动同周恩来热情握手。离开机场时,周恩
来寓意深长地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五年
没有交往了。”可见周恩来欣慰的是他自1946年国共内战后仍一直寻求中国和美国和解对
话改善关系的长时间的努力自此终于有了结果。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后,周又对尼克松说:你
刚才不是在毛主席那里已经说过了么?我们握手了,杜勒斯就不敢这么做。尼克松回答:总
理也不一定愿意和他握手。言下之意,中国方面当时也无改善关系的愿望。周恩来说:不见
得,如果他当时愿意向我伸出手来,我也是会跟他握手的。
    由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同时也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事业,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中
国最初不惜影响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公开支持他国革命,支持邻国的民族解放斗争。
1950年前后,法国开始试探和中国建交问题,但中国却在国际上首先承认了越南民主共和
国,又因胡志明的请求,派陈赓,韦国清组成顾问团,指导越军取得了边境战役的胜利,还
支持越共派兵解放老挝,在恪守中国军队不出境作战的原则下实行援越抗法。1954年,日
内瓦会议召开,如《真假周恩来》一书所称,周“一下树立起他和他所代表的新中国的良好
形像”,“日内瓦会议的成功,及第二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是周恩来外交生涯
的峰巅之作。他所表现出来的风度,口才,机智与和解精神,完全可以成为世界外交史上的
典范。”但赵无眠先生认为周恩来游说越共接受“两个越南”是巨大败笔。其实事实上并不
如此。
    尽管越军在中国军援支持下在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攻克奠边府,全歼守军万余人,并在
南方也建立了若干根据地,法军则占据大城市和交通要点,越法综合力量对比处于均势。但
美国自朝鲜战争后,一直把朝鲜,台湾和印度支那并列为反对新中国的三个战略方向,积极
策划直接出兵印度支那,对中国南部实行战争威胁。一旦法国不停战不撤军,当时法军还占
据了靠近中国边界的越北要地,美国又插进来,中国又不得不面临派志愿军援越的两难境
地,直接参战对中国实在太不利。中苏越原先商定在会议上采取“联法抗美”策略,互相协
调配合,争取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但越南代表团团长范文同挟奠边府胜利之威,未和后
方协调,表示越南问题应该就地停火,稍加调整,等待普选为主,实际上准备一鼓作气统一
越南,同时不承认有越盟军队在老挝和柬埔寨。周则坚持原先提出以16度线为界实行停
战,线北法军撤出,线南人民军撤出的方案,认为就地停战,红河三角洲及河内,海防等大
城市边无调整可能,对西方同意通过普选统一越南也不能抱太大希望,还是先巩固北越和中
越根据地为好,并建议越方承认有越盟“志愿军”在老挝和柬埔寨。周还向英法领导人提出
在老挝和柬埔寨撤出包括越盟志愿军在内的一切外国军人的方案。
    随后周又以调解人身份周旋于法越代表团之中,促使双方直接会谈。在会议休会期间又
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在中缅联合声明中指出:“革命是不能输出的,一个国家内人民所表现
的共同意志也不应容许外来干涉。”7月3日至5日,周又到广西柳州市同胡志明,武元甲
等会谈,说服越南领导人认清目前统一时机和条件还不成熟,需要暂时妥协,并允诺将来支
持越南统一。在两党会谈达成的7·5协议中提到,在越南争取16度以北的地方划线停火,
在老挝争取把靠近中国和越南的桑怒和丰沙里两省划为抗战力量的集结区,在柬埔寨只能争
取政治解决。随后周又回到日内瓦,和范文同彻夜会谈,以朝鲜战争为例说明美国干涉的严
重性,结合中国皖南事变及日本投降后及时让步撤离江南根据地以争取东北根据地的教训经
验,说明进退的辩证法。最后,日内瓦会议各方讨价还价达成协议,越南以北纬十七度线一
分为二,法军从印度支那三国撤出,越盟军队从老挝和柬埔寨撤出,印度支那成为和平区。
    应该说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中采取的现实主义务实外交,经过大国协商解决国际和地区
争端,利用西方国家内部矛盾,一时阻止了美国对印度支那的武装干涉企图,成功地促成了
印度支那战火的熄灭,实际上也兼顾到了中国国家利益,使中国国家安全得到保障。当年金
日成部队已经把美韩部队围在釜山为中心的不大范围内,眼看统一在望,却因美军仁川登陆
成功而一败涂地,中国不得不参战。对在中国训练下成长起来的越南人民军的实力当时能否
统一越南,中国是相当了解的,为了不让越共重蹈北朝鲜的复辙,避免中国直接和美国作
战,周恩来只好劝说越共暂时让步作为牺牲,在对越南负责的同时也保证了中国的安全,为
中国赢得长时间的和平环境。这才是周恩来游说北越暂时接受两个越南的目的所在。当然,
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周恩来也相信,任何侵略战争必将失败,在局部战争中,各国人民依
靠自己的力量,最终还是能够取得胜利和民族独立的。越南战争的结果证明周恩来当时的预
见相当正确,美国不得不宣告了自己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失败,从印度支那三国撤兵,越共终
于统一了越南。
    美国虽然拒绝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但也被迫声明,“美国将不使用武力来干扰这一决
定。”不过美国后来还是违背诺言,挑起了越战,其一部份矛头当然是针对中国。因此很难
说中国援助北越抗美是再次为他国利益向美国宣战。中国作为北越的大后方要无偿援助,确
实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不过有越南人在第一线为中国牺牲抵挡美国,让越南人自己去统一越
南,毕竟比朝鲜战争派志愿军参战对中国损失要小。至于北越暂时让步,在胡志明逝世后利
用苏联和中国的矛盾,两头要援助,积累了实力,打败了美国,统一了越南后,公开和中国
作对,牵涉到中苏,中越争夺地区政治影响力,越共中亲苏派掌权等复杂关系,并不能说完
全是日内瓦会议周恩来种下的恶果。苏联过去也对中国大量援助,结果中苏也闹翻。国家民
族的利益最终还是比思想意识形态重要。
    1955年,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
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公开表明中国不希望与美国直接
对抗而是希望谈判的愿望。
    当然有史以来第一次和对手打个平手而签订朝鲜停战协议的美国也对共产党中国有了了
解,虽然对中国多次进行战争威胁和挑衅,但也小心翼翼避免和中国军队直接交手。1958
年金门炮战时,美国军舰为国民党军舰护航,当时叶飞告诉下面,只打蒋军,不打美军,没
有中央命令,即使美舰开炮,也不准还击,结果解放军大炮对国民党军舰一开火,美国军舰
马上掉头就跑,根本不管国民党军舰死活。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在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中表
示美国地面部队不会把战火扩大到北越和中国边境,周在1970年11月对巴基斯坦总统说
“我们同印支三国的关系就是帮助它们,但不参加,除非美国把战争扩大到中国。现在美国
空军有严格的命令,到距中国边境多少公里的地方就不能再前进。我们的工程兵和铁道兵在
中越边境修公路和铁路,在老挝我们也修公路。美国很清楚地知道,但它就是不轰炸。”越
战期间,虽然有美国空军飞机侵入中国领空被击落,美国飞行员被俘的事件发生,中美两国
相当克制,毕竟没有进入直接交战的地步。
    和美国对话谈判建立友好关系在周恩来看来,不仅仅是个外交问题,争取到和平的国际
环境,也是会对中国今后前途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措施,他一直为此在努力打破僵局。乒乓
球外交是周恩来的得意之作。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最后定稿,一向“谨小慎微、处心
积虑、唯毛泽东是从”的周恩来居然不把毛泽东叫醒作最后审阅,自作主张同意签字,也能
反映周恩来为了中国的利益要和美国建立友好关系的不变信念。晚年的毛是个多变的人物,
一切大事都要请示他经他批准才能实行。
    1966年日本共产党总书记宫本显治访华,原来和中国其他领导达成协议,在联合公报
上不提反对苏联修正主义一事,签字前夕,毛发现两党联合声明没有反修一条,马上要求重
写,日共当然不能忍受毛的这种霸权主义态度,于是日共和中国闹翻,至今未能恢复两党正
常关系。1972年2月26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对基辛格和乔冠华拟定的美中联合公报提出
多处修改意见,周打电话告毛,毛说:“除了台湾部份我们不同意修改之外,其他部份可以
商量。任何要修改台湾部份的企图都会影响到明天发表公报的可能性。”2月27日凌晨2
时,修改草案完成需两国首脑批准,周打电话给毛,被告知毛已经睡觉,周犹豫后决定不叫
醒毛,自己来承担责任表示同意签字。周恩来是真的爱护毛的健康不敢打扰毛的睡眠,还是
怕毛泽东醒来节外生枝,使中美联合公报无法达成,我们无法得知。如果是后者的话,周的
这次自作主张便反映出他的精明和国家利益至上的考虑来了。万一毛醒来不同意发表联合公
报,中美的这次历史性的交往定会受到挫折,前功尽弃。周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毛事后看
到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中的各种微妙的措辞,有何感想,我们也无法得知。事实上的结果是中
美上海联合公报的顺利签订使中美由对抗走向对话,改变了世界或者说是中国的进程。据权
延赤《走下圣坛的周恩来》所称,周从上海回到北京,在政治局里遭到了批判和指责。毛泽
东后来有批示,“外交部多年来大事不报告,小事天天报”,是否也因视为对周恩来在外交
上的右倾路线的批判。
    1974年9月,周恩来在医院里对美国参议员曼斯菲尔德深情地说:“我们两国之间的
大门永远也不应再关上了。”在周恩来的外交生涯中,中美由对抗到对话,由敌人变成朋
友,这才是他自1946年以来努力的结果和峰巅之作。
世界军史集粹---成为希特勒梦魇的那个男孩


成为希特勒梦魇的那个男孩

    (英)金伯利·科尼什著 沈弘译
    编者按:

    谁是引发了希特勒仇恨犹太人的那个男学生?金伯利·科尼什把手指向了二十世纪最伟
大的一位思想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在1998年3月9日出版的《林茨的犹太人》(世纪出版社,伦敦,定价17.99英镑)
一书中,科尼什推测了当年同在一个中学里的希特勒与维特根斯坦之间相互关系。
    从德国奔向黑海的多瑙河刚进入奥地利不远,就流经位于一个宽阔山谷中的林茨城。自
从古罗马时代起,林茨就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商贸重镇,它古老的建筑物记载下了许多世纪以
来奥地利的权利更迭。
    如今的林茨是个省会和工业中心,但在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历史中,它却占有另一个特
殊的位置。
    阿道夫·希特勒曾在那儿上学,并且后来据他在其种族主义宣言《我的奋斗》中透露,
他最初的反犹太人情绪就是被该城市的一位匿名的犹太学生所挑起的。这就是导向奥斯威辛
集中营那条仇恨链上的第一环。
    二十世纪中的悬案之一就是导致希特勒屠杀六百万犹太人的那个男孩究竟是谁。希特勒
对这位男孩恨之入骨,而后者也可能已成为未来“元首”施虐的首批受害者。但他到底是
谁?他有否成为大屠杀的幸存者?
    尽管希特勒在书中没有明说,但后人却有可能对此作一个大致猜测,而这个“大致猜
测”非常令人震惊。因为那位林茨的犹太男孩长大以后成了独树一帜的二十世纪思想家,一
位首屈一指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一个跟希特勒同样异乎寻常的人。他的名字就是路德维
希·维特根斯坦。
    这个故事还有其他更多的细节。纳粹主义和大屠杀都受到了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但他
也为斯大林在东欧的胜利助了一臂之力。他是否因为急于想打败希特勒,才秘密采用了罪恶
手段来损害作为他第二故乡的英国?
    要把所有这些线索编成一个故事,需要有开创性的侦探工作。乍一看来,这些推断似乎
是完全难以置信的。为了说明它的可能性,我们必须首先来看一下造就希特勒和他同学的那
个时代,以及说明他们是如何相识的。
    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于把奥匈帝国跟巴伐利亚分开的莱因河河畔边境城市布
劳瑙。六天以后,一位叫做利奥波丁·维特根斯坦的社会名流在金碧辉煌的维也纳生下了她
的第八个儿子,路德维希。
    这两个孩子出生在一度辉煌的奥匈帝国走向衰亡的没落年代。奥地利曾经主宰过欧洲的
命运,而今普鲁士取而代之,成为德意志的统治力量。奥地利的皇帝统治着从波斯尼亚到乌
克兰的一大片国土和各种各样的民族。这个帝国庞大、虚弱,而又笨拙,其贵族精英的最大
愿望莫过于自我保存和享受维也纳的繁荣和优雅生活方式。
    “那儿没有对于世界市场或世界霸权的野心,”维也纳小说家罗伯特·穆齐尔评论道。
“尽管在军备上花费了巨额款项,但只能保持奥匈帝国在列强中倒数第一的地位……国家机
构是由欧洲最好的官僚们以开明和节制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其唯一的缺憾就是将没有尊贵血
统和高官厚禄支撑的天才和卓越的首创精神视为傲慢和放肆。”
    然而,奥地利确实天才辈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揭示了维也纳上流社会的性精神病;
古斯塔夫·克里木特用错综复杂的新艺术来装饰维也纳的家庭,但却被现代主义先驱阿道
夫·卢斯的先锋派时尚所取而代之;约翰尼斯·勃拉姆斯仍然出没于富人的沙龙;古斯塔
夫·马勒以其感情奔放的音乐冒犯了维也纳的优雅趣味;阿诺德·舍恩伯格使听众和音乐家
都惊得目瞪口呆;阿瑟·施尼茨勒记述了资产阶级的享乐主义、反讽、玩世不恭和自负;而
讽刺家卡尔·克劳斯则抨击了资产阶级的伪善和腐败。1889年4月出生的两个孩子之一,
路德维格·维特根斯坦,就是在这种思想骚动中成长起来的。他是维也纳一个巨富家族的成
员,而面对日益高涨的反犹太人情绪,该家族试图通过皈依基督教来切断跟犹太根基的联
系。路德维格的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拥有一家钢铁厂,但他通过跟罗思柴尔德家族组
建卡特尔而一跃成为奥匈帝国的首富之一。这两个家族一起生产了帝国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钢
铁,并且控制了它的铁路和轮胎工业。
    尽管名义上成了天主教徒,但维特根斯坦家族的犹太根基是众所周知的。家族中的气氛
是一种纯粹的高雅文化。勃拉姆斯是家庭音乐沙龙的常客。马勒也是,还有帕布罗·卡萨尔
斯也在那儿演奏过大提琴。卡尔·维特根斯坦是视觉艺术的赞助人。他不仅欣赏克里木特的
感官效果,也喜欢奥斯卡·科可西卡的先锋派表现主义。
    路德维希在14岁以前的知识都是由私人家庭教师所传授的,但他父亲于1904年决定让
他脱离这个娇生惯养的高雅文化氛围,把他送到一个偏远省份的国立学校去念书。这里的原
因不为人所知,但路德维希的一个哥哥汉斯已于1902年自杀,另一个哥哥鲁道夫也于1904
年自杀。他俩都是同性恋者,鲁道夫在绝命信中为自己“反常的性情”感到绝望。路德维希
这个尖嗓子和结巴的瘦弱男孩长大以后也成了一个积极的同性恋者。
    卡尔·维特根斯坦将他在远隔100英里的林茨里尔学校注了册,路德维希寄宿在一位教
师的家里。按照其传记作家的说法,他在看到同班同学时的最初印象是把他们都视为“臭大
粪”。他们则把他看作是一个令人讨厌的自命不凡者。他感到非常不快活,功课学得很糟
糕,并且没有在那儿呆上很久。
    然而这并非是一个因令人痛苦,并最终无足轻重而可被人遗忘的小插曲,相反,林茨的
里尔学校非常重要,因为那儿另一位学生的行为将开创二十世纪新纪元,这当然是指来自布
劳瑙的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出生在一个跟维特根斯坦家族截然不同的社会阶层中,而且他为自己的家庭感到
羞耻。他的家族原本来自奥地利北部一个偏僻而荒凉的地区,沃尔德维尔特尔。“近亲联姻
在农民中间司空见惯,希特勒的家族也不例外,家族成员中有许多是畸形儿和精神病患
者,”罗纳德·海曼在描述“元首”童年生活的《希特勒与格里》一书中这样写道。
    他父亲阿洛伊斯是一位私生子出身的农民,好不容易才在地方上混出个模样,作为海关
官员,家境也算宽裕。他母亲克拉拉依次作为阿洛伊斯的女仆、情人和第三任妻子,先后在
家庭中扮演过不同的角色。
    她宠爱年幼而多病的阿道夫,但在孩子长大后不断被父亲毒打时却没有去调停干涉。海
曼写道,就在她“爱恋、尊崇和顺从”丈夫的同时,“幼小的希特勒懂得了恃强欺弱是一种
有效的手段。”
    希特勒青少年时去林茨的里尔学校上中学,并在那儿被人看作是性格孤僻,成绩很差的
学生。就在这时,即1904年的第二个时期,维特根斯坦也来到了这个学校。二十世纪中两
个最不同凡响的人物就这样聚到了这所只有300名落榜生的学校里。
    尽管年龄相同,但他们却没有在同一个班,因为希特勒留了一级,而维特根斯坦则跳了
一级。然而,他们之间却有着奇异的相似之处。
    他俩都因远离家庭而郁郁寡欢,俩人都觉得很难跟同学们交流。
    俩人都以“您”(Sir)来称呼同学,而正常情况下同学间都相互称呼“你”(du)。
希特勒这样做是出于孤傲,而维特根斯坦则是因为他不知道这两种称呼间的差别。
    当时学校的一张照片显示出这两个14岁的学生相距仅一臂之遥。
    希特勒的神色孤独而阴郁,而维特根斯坦却热切地凝视着镜头。
    他俩各自的兴趣也有酷似之处。俩人都沉迷于建筑学和语言的力量。俩人都对十九世纪
哲学家叔本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维特根斯坦将瓦格纳的歌剧《名歌手》熟记于心,希特勒
也是如此。俩人都有吹口哨的才能,可以大段而准确地吹奏各自喜爱的音乐。根据一位同时
代人的记载,希特勒吹口哨时“带有一种奇特而响亮的颤音”;维特根斯坦则常常纠正那些
即使是稍微走调的人。
    有着共同思想和兴趣的青少年往往能凑到一块儿———但这两个男孩都具有能使他们在
二十世纪叱咤风云的倨傲个性。于是冲突便在所难免。
    请把维特根斯坦习惯于纠正别人的报告跟以下对于战争首脑希特勒的描述作一比较:
“战时有一天晚上,希特勒在用口哨吹奏古典音乐。当一位秘书冒昧指出他吹奏的曲调有误
时,元首大发雷霆,高声喊道:‘我没有错,是作曲家弄错了。’”更重要的是,希特勒懂
得他的艺术。他年轻时笨拙的绘画是模仿奥地利大师鲁道夫·冯阿尔特之作;维特根斯坦则
来自一个墙上挂满阿尔特作品的家庭。希特勒在学生时代就经常上歌剧院,维特根斯坦也是
如此。但对于他来说,上歌剧院那套昂贵的的行头只不过是小菜一碟。此外,有不少乐队指
挥、作曲家和音乐家去他家拜访。希特勒在晚年就曾抱怨说:“珠宝将勃拉姆斯推到了顶
点。他在沙龙里被奉为名流。”就勃拉姆斯而言,最大的沙龙就是维特根斯坦家。
    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希特勒竭力否认他来自一个反犹太人的家庭。有些评论家将他
迫害犹太人的情绪归咎于他离校后读到过的小册子。但在我看来,光是阅读小册子就会造成
这种刻骨仇恨,这种说法似乎荒谬之极。
    据记载,希特勒在学校里唯一的朋友,奥古斯特·库比泽克,曾经说过:他在校时就已
经“明显反犹太人了”。真正的线索来自《我的奋斗》中的某处,希特勒提起在学校里有一
位“我们都不太信任的”犹太学生。
    他写道,“各种经历都使我们怀疑他的判断力,”尽管里尔学校还有一些其他的犹太学
生,但是维特根斯坦却完全符合以上的描述。他在诚实这个问题上持一种近乎偏执的态度,
并认为诚实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品质。他觉得对人坦诚是一种迫切的需要,所以有时他会
主动向别人忏悔。这是一种神经质和孤独个性的普通症状,具有此症状的人把忏悔作为一种
建立亲密关系的手段。
    在学生时代的密码日记中,维特根斯坦记录了在就读里尔学校后不久,“跟我同学关于
忏悔的谈话”;但这种被文雅和有教养的维也纳人视为袒露胸怀的勇敢行为,在不那么高贵
的农村孩子眼里也许就不屑一顾,尤其是当这种忏悔给他们带来麻烦的时候。矮小瘦弱、说
话结巴的同性恋青少年在学校中往往受到虐待,而当他们泄露真情时就更是如此。
    在《我的奋斗》第二卷中有一大段攻击学生忏悔和背叛的言论。
    希特勒最后下结论说:“一个告发同伴的男孩就是实施了背叛,这种行为所反映的心
态……跟背叛祖国完全相同。这种男孩决不能被视为善良正派的孩子……小密探长大成为大
恶棍的事屡见不鲜。”
    这儿能有什么联系呢?希特勒凶恶的父亲已经去世,而孩子也已经开始有行为不端。他
被勒令在年底退学。
    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希特勒还讲述了他后来跟其他犹太人交往的经历,试图以此来
为他的反犹太主义辩护。但是,里尔学校的犹太学生是作为他第一个,也是唯一作为他碰见
的个人,而非类型,来叙述的。希特勒与维特根斯坦之间一定在学校里发生了某件事。我认
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种令人震惊的可能性,即这两个中学生之间的争吵极有可能完全改变了二
十世纪的发展进程。
    假如我没弄错的话,维特根斯坦复杂、易怒的个性是造成一系列反犹太人事件的部分原
因,这些事件最终导致了灭绝欧洲犹太民族的企图。希特勒本人复杂、易怒的个性受到了维
特根斯坦个性的排斥,于是他就将自认是维特根斯坦特定个性中的缺陷加诸整个犹太民族。
    与希特勒迁怒犹太人一事密切相关的是,维特根斯坦家族在奥地利工业和文化生活中无
可比拟的财富和权力与希特勒作为布劳瑙一个小镇土包子的背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过去有关希特勒反犹太主义的叙述都假定他并不认识任何富有的犹太人。现在问题已经
相当明朗———远在敏感的青少年时期———他的同学中就有奥匈帝国由犹太人一手控制的
工业部门中最重要的家族成员。
    希特勒决不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也决不会没注意到卡尔.维特根斯坦在法国南部度
假时的奢靡和放荡———《我的奋斗》对此也作了谴责。他决不会不知道卡尔·维特根斯坦
是当时最活跃的艺术运动家,即以古斯塔夫·克里木特为首的“维也纳分离派”的主要赞助
人。克里木特有一幅著名作品画得就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姐姐。
    当这个艺术流派后来分裂时,希特勒是一位在维也纳竭力求生存的艺术家;他很快就成
了反维特根斯坦派系的一位死心塌地的追随者。
    他似乎从报纸上收集了更多有关维特根斯坦家族的消息,这些在《我的奋斗》一书后半
部也有所表现。他恶毒地攻击那些改信基督教,并与雅利安人联姻的犹太人(维特根斯坦家
族假装自己祖先中有日耳曼贵族);那些操纵股市的犹太人(维特根斯坦的父亲经常面对此
类公开谴责);那些欺骗公众的犹太人(维特根斯坦的父亲在希特勒必读的报纸上辟有专
栏);那些控制经济的犹太人(维特根斯坦-罗思柴尔德家族是彻头彻尾的“犹太垄断资
本”)。
    希特勒一生都妄想使林茨成为比维也纳更大的艺术中心。艺术珍品从全欧洲都源源不断
地运往这儿的希特勒博物馆。这不仅是为了帮助故乡,他这样做也是为了把维特根斯坦家族
的鼻子摁到泥地里去,至于维特根斯坦钢铁公司,希特勒在林茨建起了赫尔曼·戈林钢铁
厂,并以此兼并了维特根斯坦卡特尔的工厂。
    有关林茨和希特勒博物馆的计划对于1945年春天因苏军炮火的迫近而躲进柏林地下钢
筋水泥掩体的“元首”来说是一种安慰,这是他一生中未尽的事业——而至于犹太人——他
已经狠狠地教训了他们。
    他们现在再也不能嘲笑他了,以后也决不能。
    然而,这个故事的真正结局发生在1930年代的剑桥。维特根斯坦中学毕业以后,曾去
柏林和曼彻斯特学习工程学:这激发了他对于数学和逻辑学的兴趣,并最终将他引到了剑
桥,因为那儿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认为他是个天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他出于鲁莽的勇气在奥地利军队中服役时,他就以札记的形
式写下了有关逻辑学和伦理学的思索。在奥地利和德国战败以后,这些札记被收入《逻辑哲
学论》一书出版。这部异常艰深的书被后人奉为经典。它论述了语言和人类思想如何成为可
能这一问题。用英国哲学家布赖恩·马吉的话来说,它“强调几乎所有重要的东西都根本不
能阐明,至多只能通过语言来加以表述。”然而在当时,以及其后几十年中,人们都认为它
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通过继承遗产,维特根斯坦成了战后奥地利的首富之一,但他放弃财富,选择了贫穷,
不要学术地位,宁可默默无闻。他捐赠了大部分钱财以后,去当了一个乡村小学的教师。他
也获得了左翼分子的名声,并与一位朋友议论要“逃往俄国”。
    维也纳是敌对政治派别角逐的场所,那种即将造就1930年代英国左翼分子的经历与那
些不得不在二十年代中期忍受维也纳生活的人们经历相差无几。但维特根斯坦并没有去俄
国,而是作为哲学讲师又回到了剑桥大学。他这样做的理由至今仍令人费解,因为评论家们
一致认为他厌恶学术生活和三一学院那帮学究们。
    他在三一学院有几位特别令人感兴趣的同时代人,其中有后来成为间谍的金·菲尔比
(他于1929年开始进入三一学院)、盖伊·伯吉斯(1930年10月)和安东尼·布伦特
(1932年被选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唐纳德·麦克林就读于邻近的三一讲堂。所有这些
人都在维特根斯坦回到剑桥之后不久信奉了共产主义。
    当然,他们都在三一学院这一简单事实并不说明什么问题——但维特根斯坦全都跟他们
认识,或是通过学术工作,或是通过三十年代支配了剑桥的共产主义思想骚动,或是通过他
的同性恋倾向——更主要的———是通过“使徒社”(the Apostles)这个秘密思想“交
流”团体。
    维特根斯坦不仅有左翼分子的名声,而且还被称做斯大林分子。
    我并不想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但下列问题从未得到过满意的解答:
    在剑桥招兵买马,组织间谍网的苏联特务究竟是谁?曾经有人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名单,
但有一个可能的假设就是这位神秘的人物即维特根斯坦。正是这位被人寻觅已久的三一学院
同性恋“使徒社”成员征募了布伦特和其他剑桥的间谍。
    以前所有追踪征募者的调查人员都将注意力放在那些公开的共产党员大学教师或同情者
身上。但基于这种假说而进行了长达五十年的缜密侦探工作却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人们
对于这位神秘的征募者众说纷纭,但大家都同意他是一位非凡的人物:可没有人怀疑他也许
是二十世纪中最才华横溢的思想家。
    维特根斯坦尽管是斯大林的忠实捍卫者,但据我们所知,他却不是位党员;但是他影响
了许多人的生活。毫无疑问,他的学生都为他的讲演所打动,并对他那种居高临下和富有魅
力的个性所具有的非凡力量作出了响应。“人们简直感觉他就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一位
“使徒社”成员当时这样说。
    在三一学院的教员中间,有哪些人能使学生把他们视为上帝?又有多少人能完全意识到
希特勒仇恨犹太人的根源,以及希特勒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们中有多少人当纳粹运动在慕尼
黑崛起时曾跨国界在巴伐利亚工作过?又有多少人亲眼见过纳粹反政府武装暴动,或是罢工
工人横尸街头?还有多少人看到过绝望而又沮丧的犹太人难民翻山越岭,涌入奥地利的?
    这个人一定会这么想:“我可以帮忙,我将挑选那些在我看来能推动共产国际事业的
人,因后者是唯一主张武装抵抗希特勒的国际组织。”维特根斯坦学过俄语,访问过苏联,
并曾经想居住在那儿。有多少其他的剑桥教员会积极地欢迎在斯大林统治下生活的社会?
    维特根斯坦的名字以其各种不同的方式,跟剑桥这出间谍剧中的许多演员都有关联。假
如这种怀疑是正确的话,那么他的门徒在二次大战中将英国的最绝密情报转送给了斯大林,
成为希特勒梦魇的那只“犹太人的”手真的为他的垮台作出了贡献。如果这个假说没错,那
么维特根斯坦就是二十世纪中最杰出的间谍征募者。跟菲尔比、伯吉斯、麦克林和布伦特一
样,他也逃脱了刽子手的魔掌,而他的老校友和老对手则在柏林举枪自毙了。
    ----
世界军史集粹---刺杀肯尼迪是个超级阴谋


刺杀肯尼迪是个超级阴谋

    杨汝生
    1963年11月22日,为了争取连任并调解民主党内部的分歧,美国第三十五任总
统约翰·肯尼迪偕夫人前往得克萨斯州。肯尼迪乘坐林肯牌豪华敞篷汽车沿达拉斯市街道缓
缓而行,不料在埃尔姆街拐弯处被人开枪击中,半小时后在医院身亡。几小时后,达拉斯警
方逮捕了名叫奥斯瓦尔德的刺客,但过了两天,奥斯瓦尔德又在戒备森严的警察局被一个叫
鲁比的人开枪打死。肯尼迪之死引起了人们种种猜测,而美国官方当时的结论是:刺杀肯尼
迪是奥斯瓦尔德的“单独”行动。35年过去了,当时担任副总统、肯尼迪死后两小时即宣
布接任总统的林登·约翰逊的情妇马德莱娜·布朗最近语出惊人。她接受了法国《费加罗杂
志》的专访,用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披露,刺杀肯尼迪是得克萨斯州的石油大亨出钱、约翰
逊具体策划和幕后指挥的大阴谋。
    马德莱娜从23岁时成为约翰逊的情妇,他们的关系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一直保持了2
0年,两人甚至还生有一个儿子。一心想当美国总统的约翰逊让马德莱娜绝对保守秘密,他
担心黑手党及其政敌知道他的私情后会对他不利。马德莱娜了解约翰逊的许多情况,包括他
在刺杀肯尼迪一案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三十多年来,马德莱娜一直守口如瓶。她一是为了保
护约翰逊,因为她始终爱着他,尽管明白他永远不会娶她;二是担心影响儿子的前程。现
在,约翰逊早在1973年1月22日作古,他们的儿子于1990年因患癌症病故,马德
莱娜也到了垂暮之年,再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了。于是,她站了出来,为这个震惊世界的大
案作证。
    “从明天起肯尼迪就不会再妨害我”在五六十年代的达拉斯,石油大亨哈罗德森·亨特
是个无人不晓的人物。亨特是老乡约翰逊的好朋友,也是约翰逊的钱罐子,是个相信“金钱
万能”的极端保守分子。亨特对肯尼迪本来就没好感,1960年约翰逊在民主党总统候选
人提名大会上败给肯尼迪之后,亨特对肯尼迪更是恨之入骨。他曾对马德莱娜说,他们虽然
“失去一场战斗”,但要“赢得整个战争”。在肯尼迪来达拉斯的前几天,有人发现亨特的
汽车里有反对肯尼迪的传单。亨特扬言他对此感到自豪,说他从不害怕任何人。
    亨特与夜总会老板杰克·鲁比也是好朋友。鲁比是个神通广大的人物,他几乎认识达拉
斯所有的人,知晓达拉斯所有的事。他与达拉斯警察局的关系更是密切。
    鲁比同样痛恨肯尼迪。马德莱娜回忆说,大约在肯尼迪要来达拉斯的消息公布前十天,
鲁比曾向她卖弄地展示了肯尼迪车队行车路线图的相片,当时马德莱娜还不知道总统要来达
拉斯。后来正是鲁比枪杀了刺客奥斯瓦尔德。奥斯瓦尔德的母亲曾对人说,她的儿子是美国
情报人员,“他替别人顶了罪”。
    约翰逊对败于肯尼迪一直耿耿于怀,每当谈及此事,他都激烈地咒骂肯尼迪和其弟罗伯
特是“爱尔兰的小杂种”。肯尼迪虽然让他当了副总统,但他心里明白,因他与许多丑闻有
关,在1964年的下一届总统选举中,肯尼迪肯定不会保留他的副总统位子。肯尼迪的弟
弟罗伯特一再向哥哥建议,不能再让约翰逊担任他的竞选搭档。据肯尼迪的秘书伊夫林·林
肯说,就在肯尼迪飞往达拉斯之前,肯尼迪还说,下次总统选举没有约翰逊的份。在此三周
之前,肯尼迪在回答《华盛顿邮报》记者提问时也表明同样的态度,并说“不管这会带来什
么后果”,他都要坚持到底。这些话自然传到约翰逊的耳朵里。马德莱娜说,那时的约翰逊
如坐针毡,经常显得恐慌和焦躁,担心失去一切。
    1963年11月21日,也就是肯尼迪遇刺的前一天晚上,马德莱娜参加了一个为埃
德加·胡佛举行的晚会。晚会上富商云集。约翰逊到得很晚,他把亨特等叫到一个小屋子里
开了十几分钟的会,其中一人还参加了后来调查肯尼迪遇刺事件的华伦委员会。实际上正是
这次密会制定了刺杀肯尼迪的计划。当约翰逊走出来的时候,他瞥见了马德莱娜。约翰逊凑
到她的耳边小声对她说:“从明天起,这个该死的肯尼迪就不会再妨害我。这不是威胁,而
是说到做到。”第二天上午,在肯尼迪遇刺之前四小时,马德莱娜接到约翰逊从他与肯尼迪
一起下榻的旅馆打来的电话,他将前一天晚上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马德莱娜当时并没弄清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但在肯尼迪被杀后她一切都明白了。这句话给她印象如此深刻,令她一
生都难以忘却。马德莱娜还回忆说,大约一个月后,她问约翰逊他是否介入刺杀肯尼迪的案
件,他顿时勃然大怒,责怪她不该谈论这个话题。接着,他对马德莱娜说:“你不是认识我
的朋友吗,是他们杀了他。”他提到了亨特的名字。
    肯尼迪遇刺几分钟后,亨特就匆匆飞往华盛顿了,以助约翰逊一臂之力。圣诞节前夕,
他回到了达拉斯,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像是换了一个人。一天,他对马德莱娜说:“我们
赢了战争。”马德莱娜心领神会,他说的就是除掉了肯尼迪。

一个精心策划的大阴谋
    肯尼迪遇刺身亡后,约翰逊成了白宫的真正主人。一个以最高法院大法官华伦为首的七
人调查委员会成立了,而华伦委员会实际上受到约翰逊的暗中操纵。尽管当时人们提出许多
疑点,但在调查委员会后来提出的一份极不负责任的报告中,竟把奥斯瓦尔德行刺肯尼迪说
成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没有什么证据证明有任何人帮助奥斯瓦尔德”。一个举世震惊
的案件就这样画上了句号,从而掩盖了真正的凶手和幕后策划者。
    大量事实证明,刺杀肯尼迪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大阴谋,阴谋的背后就是野心勃勃的副总
统约翰逊。肯尼迪的这次达拉斯之行就是约翰逊一手安排的。1963年6月5日,肯尼
迪、约翰逊和得克萨斯州州长康纳利在华盛顿的一家饭店开会,两个得克萨斯人想方设法说
服肯尼迪作了秋天到达拉斯来的许诺。康纳利与约翰逊的关系非同一般,他的绰号就是“约
翰逊的小伙计”。在刺杀案发前五个月,只有他们三人知道总统的这个计划。
    7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官员、新奥尔良商人克莱·肖招收了一个雇佣军小分队,肖正
是亨特的“伙计”。雇佣军中有法国籍的优秀射手马克斯,该人是案发后在现场抓到的三个
所谓“流浪汉”中的一个。“流浪汉”们的衣服虽然有些旧,但皮鞋锃亮,头发整齐。根据
华盛顿的命令,他们在被捕不到两小时便被驱逐到加拿大。此前,曾有人在新奥尔良看见马
克斯和奥斯瓦尔德在一起。
    总统车队在达拉斯的行车路线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州长康纳利强行制定了这个
路线,这完全超越了他的职权范围,他这样做肯定是得到约翰逊同意的。
    在正常情况下,总统旅行路线都是由民主党官员杰尔·布鲁诺确定的。更奇怪的是,在
第一次呈送给白宫的行车图中并没有提到在埃尔姆街要拐弯,而拐弯就必须降低敞篷车的车
速,也就给射手击中目标提供了方便。原来是康纳利的助手普特曼在11月20日下令改变
路线的。
    22日,当车队就要出发时,秘密警察突然改变了原先拟定的行车计划:护送总统座车
的摩托被减少了一半,向来被安排在总统座车前面的新闻车也第一次被放在车队尾。因此,
在枪击发生的当儿,现场竟然没有一个记者、一架摄影机或照相机。约翰逊掌握着半数负责
这次活动的秘密警察,他曾保证豁免参加这次谋杀行动的人员。
    另外一个重要的情节是:从一个摄影爱好者拍摄的胶片中可以看出,枪响前的几秒钟,
约翰逊保镖的车门已经打开,以便提前下来保护约翰逊。

约翰逊欲盖弥彰
    肯尼迪遇刺身亡后,约翰逊凭借手中的总统大权,控制对这个案件的调查,不仅自己逃
脱了罪责,也保护了他的同谋。
    11月22日早晨,一个铁路职工在埃尔姆街附近发现三辆车牌被涂抹的汽车在这个已
戒严的地区来回行驶。接近12时15分时,他清楚地看见三个形迹可疑的人藏在木栅栏后
面,其中一人有枪,他还以为他们是肯尼迪的保安人员。他的见证足以说明刺杀肯尼迪不是
一个人干的,而是一个行动小组。1966年8月,这个工人在一次莫名其妙的车祸中丧
生。
    案发后,当肯尼迪还在医院抢救的时候,约翰逊就下达了清洗敞篷汽车的命令。接着,
约翰逊委派他的亲信将康纳利州长带血的衣服(康曾与肯尼迪同乘敞篷车)取回洗净,并再
次下令销毁物证。肯尼迪乘坐的敞篷车一直在白宫警卫的看管下,留有弹痕的挡风玻璃11
月25日就被更换。
    肯尼迪尸体的解剖鉴定也是靠不住的。所有的照片和X线透视片都被做了手脚。被保存
在华盛顿国家档案馆里的肯尼迪的大脑1964年后也神秘失踪。凡是参加这次尸体解剖的
医生都收到不准随便发言的警告。其中一位名叫休姆斯的医生几个月前承认,他们焚烧了解
剖报告的第一个版本和所有的验尸记录。
    华伦委员会的报告肯定奥斯瓦尔德开了三枪。而一个记者在案发后现场拍摄到一位警察
正捡起另一颗子弹。第四发子弹的发现推翻了华伦委员会的结论,说明至少存在两个以上的
杀手。但这颗子弹也消失无踪了。
    以上这些疑点,除了总统约翰逊,谁有权力下令抹去?肯尼迪死后几天的白宫对外联系
的电话录音也透露:约翰逊利用其影响促使一些人士参加华伦委员会,并威胁华伦不要去追
查事件真相。
    美国总统历来是垄断资本集团的代言人,刺杀肯尼迪实际上反映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不
可调和的激烈斗争。肯尼迪成了这种斗争的牺牲品。
    肯尼迪的身后是美国北方马萨诸塞州的大财团,而约翰逊的支持者是南部的大资本家和
大农场主。约翰逊凭借得克萨斯州一批亿万富翁财政上的大力资助,在官场上步步擢升,并
聚集了三四千万美元的私人资产。1963年10月,肯尼迪宣布要对税收政策进行改革,
触犯了石油垄断集团老板的利益,亨特当时就不满意地高声叫嚷:“肯尼迪的政策欲置美国
经济于死地!”这也许就是他们决心干掉肯尼迪的主要原因。

    《环球时报》〔19981213№A〕
世界军史集粹---从丑小鸭到天鹅——陶鲁斯公司的崛起


从丑小鸭到天鹅——陶鲁斯公司的崛起

    刘永一
    近年来,陶鲁斯公司在美国市场上日趋活跃,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同时人们也注
意到陶鲁斯的左轮手枪与美国史密斯&韦森的产品很接近,而自动手枪又同意大利的伯莱塔
几乎没什么两样。这很容易导致各种猜测。那么陶鲁斯和史密斯&韦森及伯莱塔到底有什么
关系呢?

成长之路
    实际上,陶鲁斯原本不是美国公司,它于1939年在巴西中西部城市阿雷格里港建立,
陶鲁斯拉丁语为ForjasTaurus,就是“金牛座锻造”公司的意思。起初它只不过是一家小
规模的工具制造商,两年后,陶鲁斯生产出它的第一种左轮手枪,称为38101-SO型。当时
陶鲁斯还不能自己生产所有的零件,该枪有些零件是从柯尔特、史密斯-韦森及一些西班牙
厂家进口的。但是很快,陶鲁斯的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成为南美市场上的领头人。
    不过对于手枪,最有潜力的市场是在赤道的北面。直到1968年,陶鲁斯才在美国找到
了一家经销商,开始了对美国的出口业务。
    1970年陶鲁斯的命运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一家名为BangorPunta的集团买下了陶鲁
斯,而在这一年里,这个集团也买下了史密斯&韦森公司,因此史密斯&韦森和陶鲁斯成了
“兄弟”,当然,兄弟之间并没有什么隶属关系。在此后几年中,斯普林菲尔德和阿雷格里
港之间进行了大量的技术交流,这些交流对两家公司左轮手枪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
    正当陶鲁斯寻求更大的突破时,机会出现了。1974年,意大利的伯莱塔获得了巴西政
府的大量定单,在巴西西南部沿海工业中心圣保罗设厂,为巴西军方和政府生产手枪。后来
伯莱塔将工厂卖给了陶鲁斯,连同工厂一起转手的包括全部的图纸、工具、机器设备以及素
质很高的员工。
    与伯莱塔的交易使陶鲁斯走了捷径,短时间内它的产品目录上出现了多种自动手枪,包
括袖珍的PT-22和PT-25、紧凑的PT-58,以及标准尺寸的王牌PT-92。陶鲁斯的PT-
92与伯莱塔早期M92系列相同,而和较新的伯莱塔92F等有所区别,这一点从手动保险的
位置就可以看出来。
    1982年,巴西的管理层实施了一项颇有远见的计划: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建立
了独立性很强的子公司——陶鲁斯国际制造公司。在美国建立有生产能力的子公司是进入美
国市场的最好方法,与其他颇有影响的海外公司相比,陶鲁斯的这一行动算是够早的啦。不
过在刚开始时,陶鲁斯并没有稳固的销售系统,也没有任何媒体给陶鲁斯作过报道或广告宣
传,当时陶鲁斯完全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日用品公司。
    为了打开局面,陶鲁斯在1984年得州达拉斯的SHOT展上做出了一个颇有冒险性的举
动:
    宣布为客户提供全寿命期保修政策。这项政策对整个枪械行业和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
它的超前性是显而易见的,直到最近才有其他公司跟了上来。陶鲁斯也因成为实施此项政策
的第一人而开始广为人知。
    在度过50岁大庆之后的1990年,陶鲁斯建立了占地近2800m2的新陶鲁斯美国总部;
1993年,陶鲁斯在巴西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手枪生产厂;1994年,陶鲁斯锻造公司获得了
ISO9001国际认证,而此前全球轻武器界中只有史密斯&韦森获得了此项认证。现在陶鲁斯
美国公司也能与母公司分享这一荣誉了。

新产品
    下面看看陶鲁斯用什么来执牛耳。
    PT-945自动手枪
    图2PT-945自动手枪
    PT-945于1995年推出,是陶鲁斯第一种.45ACP自动手枪。它与9mm的PT-908
和.40S&W的PT-940构成一族。陶鲁斯试图通过这一族产品向外界表示:它将逐步摆脱与
伯莱塔不分彼此的设计款式。
    PT-945不再采用伯莱塔风格的敞顶式套筒(有意思的是伯莱塔在近年推出的新“美洲
狮”系列也不再用敞顶式套筒了),在封闭的套筒顶部装有可调风偏的低高度3点式瞄具。
单排弹匣可容8发枪弹,握把细长扁平,握持感觉与9mm的PT-908无异,而不会像使用其
他.45ACP手枪那样感到自己的手指短小。双动扳机动作平滑,单动扳机力近22N,符合街头
安全要求。
    PT-945采用陶鲁斯独特的3位置保险,该保险系统早在1991年起就开始在陶鲁斯自
动手枪中普遍采用。在套筒座后部两侧各有一手动保险柄,可左右手使用。该保险可允许手
枪在待击状态下安全携带。将保险柄下压到底可安全解脱待击的击锤。除手动保险外,还有
击针自动保险和弹膛有弹指示器。套筒座左侧有分解杆,分解动作是伯莱塔风格的。PT-
945大概是唯一采用这种分解方法的.45ACP手枪。
    PT-945长189mm,枪管长108mm,重850g。售价520美元,包括不锈钢套筒配高度抛
光的合金套筒座,一个手提包装箱,备份弹匣以及30年的全寿命保修。至于发蓝处理的型
号,售价则为476美元。
    M605左轮手枪
    图3M605左轮手枪

    1996年初推出的M605型左轮手枪本是用来取代十分畅销的M85型.38Special左轮手枪
的。
    M605是J型框架的“狮子鼻”式左轮手枪,像M85那样小巧,但弹巢可以装5发.357
马格努姆弹。能在这样小的手枪上使用这样大威力的弹药,主要是得益于太空时代的冶金技
术。
    M605重695g,后坐力是发射.38Special大左轮的两倍,但M605的黑橡胶握把非常顺
手。
    一般采用57mm长的枪管,枪管顶部带肋条,并在顶部钻有孔,这是当今较为流行的一
种补偿系统。扳机和击锤采用铸造硬化。外表发蓝处理的型号仅售262美元,不锈钢的型号
要再加50美元。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M85非常受欢迎,M605未能如期取代M85。在经销商和用户的强烈
要求下,陶鲁斯于1996年又恢复了M85的生产。

    全新的M608左轮手枪
    图4M608左轮手枪

    80年代末自动手枪开始在北美大行其道,左轮手枪则渐渐退入角落中。然而1993年,
美国枪械管理法律戏剧性的变化给左轮手枪带来了契机。新法律规定武器弹仓的容弹量不能
超过10发,这使自动手枪对左轮手枪的最大优势被明显削弱。有些厂商趁热打铁,于是近
两年又出现了一些加大容弹量的左轮手枪,如史密斯&韦森的M686Plus、陶鲁斯的M607,
都可装7发.357马格努姆弹。
    不过陶鲁斯可不想在这方面和其他厂商平起平坐,在1996年达拉斯的SHOT展上,陶鲁
斯首次展出了全新的M608,它是由工厂大批量生产的第一种可装8发枪弹的左轮手枪。当
然,M608并不是仅仅比一般的.357马格努姆左轮手枪多装两发弹。每一支M608都有一补偿
系统,即在枪管顶部肋条上钻有8个孔。陶鲁斯最先在其成名作之一的M669型.357马格努
姆左轮手枪上采用了该系统,后来又推广到它的顶级产品M44型.44马格努姆上。这个补偿
系统可有效地抑制枪口上跳,而且还使可感后坐有所减小,精度则并没有多大损失。事实
上,M608在手枪射程范围内的射击精度比某些步枪都不差。有了这个系统,那些“周末枪
手”就不必在.357枪上装.38Special弹了。
    M608之所以称为“全新”,是因为它采用了陶鲁斯最新开发的扳机机构,其扳机运动
的平稳程度可与那些在作坊中精心加工的定做枪相媲美。与其他新推出的陶鲁斯左轮手枪一
样,M608也采用Santoprene握把(一种黑橡胶握把),握把外形经过精心设计,握持非常舒
适。
    M608有4in(102mm)和61/2in(165mm)两种枪管,枪重在1.27~1.47kg之间,每种枪管
的型号又分发蓝处理和不锈钢两种,价格在425~504美元之间。
世界军史集粹---从枪弹专家到中国摩托车大王


从枪弹专家到中国摩托车大王

        新华社重庆十二月十四日电(记者李佩)花甲之年的程兴明今天遇到了新麻烦,他学习
电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过去无论是绘制军用弹道还是研制民用摩托车,一张白纸、一把
尺子、一支铅笔,他成为了在中国军转民历史事件中可以记下一笔的“两栖专家”。
    他就职于中国嘉陵集团。这个企业创建于上个世纪,百年沧桑,虽然机器早已锈蚀斑
斑,马达转动的还是李鸿章兴办洋务时的皮带。作为重点军工企业,二十年前它仍是中国大
型军品生产专业厂家,一直以生产军用大口径枪弹著名。
    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作出中国兵工划时代的决策,“军民结合、平
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拉开了中国军转民的序幕。如今,中国九十万兵工已有一
半开始从事民品生产,程兴明就是其中一员。
    当时,程兴明所在的军工厂只有五千八百多万元人民币的固定资产,年工业产值不到两
千万元人民币。他说:“那时人们的目光是黯淡的,军工企业尤如一艘大船被搁浅了”。当
厂长以命令的口吻通知要调整产品时,他清楚地感到“以生产军品为唯一天职”的时代已经
结束,同时结束的还有他作为枪弹设计专家的历史。
    程兴明是新中国培养的早批大学生,从重庆大学金属热处理专业毕业后,作为高材生被
重用分配到军工企业,他在工厂中心实验室专搞军工技术革新,参与写作了《中国的枪弹制
造》,并成为中国军工企业最年轻的专家。
    中国的军工企业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因此在军转民的实践中,人才的效益尤为突
出。程兴明在为企业确定民品生产时,选择了摩托车。当时中国生产摩托车的厂家只有三
家,年产量总和还不足万台。程兴明象过去接受军品任务一样立下“军令状”:“半年拿出
样车!”
    “那时,一无图纸、二无专用设备,百分之八十的材料不对口,只得背水一战,”程兴
明说。一间旧房被他们改造成研究所,用烂的一辆摩托车被他们肢解成块后逐一研究。为了
解决试制样车所需的金属材料,他们查看了无数个单位的库存物资。橡胶材料跟不上,就把
自己的旧凉鞋拿出来作原料。中国兵器工业就这样踏上了军转民第二次创业的漫漫历程。
    当一九七九年新中国建国三十年大庆时,五台标有“嘉陵牌”的摩托车样车披红挂彩出
现在过去只展军品的展示厅。今天程兴明还清楚地记得,由八百多人直接参与试制的这些样
车,每个零件都是自己制造的,共一千五百八十六个。
    不久,中国大地上便刮起了“嘉陵旋风”,嘉陵摩托车驰骋在中国城乡,并占据了三分
之一的市场。
    这以后,程兴明的人生道路与嘉陵企业一样一路高奏凯歌。他从技术员成长为这个拥有
两万人企业的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一九八一年他参与了嘉陵与日本本田公司的合作事
宜,这是中国摩托车行业中第一次与外资合作。
    紧接着他领导了接纳十一家企业组成嘉陵摩托车生产联合体的工作,嘉陵从此踏上快速
发展之路,企业的生产速度以年均百分之三十的速度递增,成为中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集
团。嘉陵牌摩托车也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摩托车大王”。
    嘉陵集团的成功,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效应。重庆的军工企业纷纷仿效。这时,中国军转
民的企业已开始从小敲小打生产一些日用机电产品,逐步发展到集中力量生产摩托车、微型
车、重型车等。中国数千名军工专家也象程兴明一样走上了民品开发专家之路。
    程兴明算了一笔帐:军转民二十年来,他所在的嘉陵集团累计创造税利二十亿元人民
币,相当于再造了三十多个嘉陵集团。
    而今天,中国摩托车市场已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方企业、私营企业都在抢占这个
市场,使中国摩托车的年产量达到上千万辆的生产能力。而这时,程兴明则在为企业的再次
辉煌寻找新的发展座标:“搞农机生产,把下一个目标投向中国广阔的农村市场。”
    现在程兴明所在的企业唯一能找到兵工企业痕迹的只有一样,企业仍保留吹军号上班的
习惯。而程兴明说他身上留下的兵工企业的痕迹是不断创业。他说,他的第三次创业从六十
岁开始,从学习计算机开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