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回家)中国远征军老兵流落缅甸65年返回长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09:43:19
]]
俺舅老爷当年也是远征缅甸的老兵。。。。。不过下半辈子过得很不好。
看国民党政府怎么做
列车晚点4小时43分钟后

汗一个
顶一下老人家:victory: [:a15:]
潇湘晨报 > 2008-09-30 > 封面新闻 > 正文李锡全当年是名将潘裕昆的兵
  本报记者已弄清楚李锡全当年抗战经历:1943年,李锡全所在部队编入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后来李锡全编入54军,方天为军长。李锡全曾为直属军部的辎重团特务长。此前,李锡全曾从广东到广西,再到贵州,随后开赴云南的中缅边境。在收复被日军占领的腾冲战争中负伤,未随大部队开拔。之后,李锡全流落缅甸密支那。
  这其实是一枚纪念章,但在老人眼里,它比任何一枚勋章都珍贵:作为国民党的一个老兵,在垂暮之年,他接到了刻有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胡 锦 涛签名的纪念章,“这是最高的荣誉!”这个戎马一生的老人说,多年来,他无论到哪去,都得将它和一本20多年前买的《中国地图》带在身上,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里,如生命般珍藏。

  “这一生很遗憾,也无憾”

  10月14日下午,阳光撒满腾冲县城,李锡全走在自己和战友们曾经洒过血汗的土地上感言,这一生,很遗憾,大半辈子都在国外度过了。



“这一生也无憾,在有生之年,我获得一枚刻有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胡 锦 涛签名的纪念章。”说到这里,他用纸巾抹去眼眶溢出的泪水。

  李锡全小心翼翼地从内衣口袋掏出了一个塑料袋,层层包裹,揭开了,是一枚闪闪发光的纪念章。章上刻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题词。在纪念章的附文上写着,“本纪念章是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 锦 涛同志题写章名,颁发给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

  纪念章直径为50毫米,正面铸有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人民大团结的5颗五角星、象征人类和平的鸽子和橄榄枝,还有象征革命圣地的延安宝塔山,以及军民合力抗战的战斗场面。

  大使馆领事给老兵送来纪念章

  “这是胡主席发给我们的,他派大使馆的领事送到我手里,胡主席能记得我们,我好高兴……”李锡全脸上挂满兴奋。

  2005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领事来到缅北密支那的云南同乡会馆,李锡全和其他3名中国老兵受邀参加纪念章颁发仪式。

  李锡全回忆,当时大使馆的领事亲切地告诉他,“胡主席派我们过来,特意给您送来了纪念章。”这句话让李锡全顿时老泪纵横,“胡主席没有忘记我们,给我们发纪念章是对我们的认可,这让我们非常高兴。”

  颁发纪念章后,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领事请李锡全和另外两名与会的老兵合影,并受邀和一些华人一起就餐。李锡全说,那次吃饭,老兵们一个比一个吃得香。

  此后,纪念章成了李锡全珍藏的宝贝,不论去哪,他都随身携带。

  一本中国地图册成为精神支柱

  “我这辈子大多都在缅甸度过,就是很想家,”李锡全说,在缅甸的日子,怎么也不敢奢望在阔别祖国65年后能够回到家乡。这一晃,就是半个多世纪,期间,他在缅甸结婚生子,有了一个新家,1子1女均已成家,孙子孙女也有了3个。

  “今天我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李锡全感叹。回国了,老人对祖国的点点滴滴都有着浓厚兴趣。在腾冲停留期间,他坐不住,总希望能够在屋外走走,虽然步履蹒跚,精神却出奇地好。他尽量让自己多走一走、看一看。李锡全每每出门,就会说,缅甸密支那和祖国滇西城市相比,“差距是好多倍。”

  老人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家乡,早年,政策原因使他无法归国。后来,能回国了,又因经济拮据,回国之路仍举步维艰。李锡全从怀里掏出一本陈旧的中国地图册,他说,这本地图20年多前在密支那购买,多年来已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因为翻阅过多,灰色地图册已经变成了一堆零散纸张,但这不影响老人对每页地图的珍藏。“我想家的时候,就会拿出这本地图来看,”李锡全说完,熟练地翻开其中一页,“这页是湖南,这里是常德,这里是桃源。”李锡全已有89岁高龄,但视力惊人地好,女婿经常给他找来一些中国报纸,老人每次都读得很专心。

  “买地图,就是想回老家,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心愿,而纪念章则是我们一生最大的幸福,它胜过任何一枚勋章。”李锡全笑着说。

http://news.sohu.com/20081020/n260124632.shtml
欢迎  老兵 回家!
英雄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这枚纪念章意义非凡,它证明我党是民族的代表,一切为了民族事业而奋斗的人,我党都将铭记与表彰。
[:a15:] [:a15:] [:a15:]
抗日英雄
来源: 潇湘晨报(长沙)



19日,65年前远征缅甸抗日的湖南常德籍老兵李锡全(左),回到家乡的怀抱,激动万分、老泪纵横。




10月19日下午,长沙火车站广场上,人们用不同的方式热烈欢迎老英雄荣归故里。


潇湘晨报10月20日报道 昨日17时30分,列车仍然没有到达长沙。市民蔡其文已经在出站口等待了5个小时,他急切地踮起脚张望:“我们只不过等了5个钟头,老人却等了65年。”

出站口两侧,大家自发举起醒目的横幅。“欢迎抗日英雄李锡全回家,人民感谢你”、“热烈欢迎中国远征军英雄李锡全荣归故里”、“红网网友向老兵敬礼”……有一句更是打眼:“抗日英雄李锡全,你才是真正最酷的绝对男人。

“晚点将近5小时,但人们的脸上没有抱怨。“我们等没关系,就是担心老人家坐了30个钟头的火车,太累了。”红网网友“常德梁善礼”说,他和朋友上午10点多就赶到了这里,一直在太阳下晒着,但是丝毫不觉得辛苦。

人群中年纪最大的是91岁的易庆明老人,他曾是黄埔军校第十四期学员。4岁的陈子恒则在爸爸的带领下前来,手捧一束鲜花:“我是来看李爷爷的。”

眼眶泛红,又露出开心笑容

车站钟楼的指针转向晚上6点,在家人和本报记者的搀扶下,李锡全老人慢慢朝出站口走来。几乎在他露面的那一刹那,“欢迎中国远征军老兵李锡全回家”的呼喊声响起,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在人们的热烈簇拥和媒体闪光灯的照射下,老人看起来很激动,眼眶立即湿润了。稻田中学的学生们给老人献上鲜花,他想说些什么,却始终没说出来。这时,现场突然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这是所有人自发合唱的。

人们争先涌向老人,想亲眼目睹英雄的容貌,一时间把他围了起来。老人在火车站广场上走了大约200米,用了将近10分钟。他的眼眶再次泛红,却又咧开嘴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今日上午与读者见面座谈

在火车站广场,本报组织进行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老人一开口,便是未改的常德乡音:“这次回家太不容易了……”湖南华中电力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夏伟祝福老人身体健康,这也代表了所有关注老兵回乡事件的志愿者、网友和热心读者的心声。

随后,老人被送往和一大酒店入住。津湘的士的张建军师傅听说自己送的是抗日英雄,说什么都不肯打表收钱,“我在报纸上看了他的故事,长沙市这么多的士司机,我是最荣幸的一个。”

入夜,老人丝毫不觉得疲惫,还点燃了一支湖南产的香烟:“我在火车上就没怎么睡觉,太高兴了,睡不着。”一早,他见到了第一位在祖国的亲人、9岁的曾侄孙女李苗。虽然还有些不明白这个小女孩是谁,但听说是自己兄弟的后代,他高兴地拉住了李苗的手。

今日上午10时,李锡全老人将在潇湘晨报社与热心人士见面座谈,下午启程回桃源老家。

从缅甸到湖南,跨越千山万水,穿过历史风烟,一个老兵用65年的岁月,近乎一辈子的光阴走过。经历一段最遥远的路程,终于回到他出发的地方,回到故乡。

昨日18时,列车晚点4小时43分钟后,桃源籍远征军老兵李锡全终于抵达长沙。他难以相信的是,有近两百位普通市民、志愿者、网友自发前往,从下午1时等到夜幕降临,为的只是给抗日英雄致以鲜花和掌声。
16人次浏览,竟无一人回帖致敬!CD现在是怎么了?
向抗战英雄敬礼!!!
可惜站错了队,当初跟TG混不就好咯:D
欢迎中国远征军老兵李锡全回家,[:a15:]

不知现在还有多少在缅甸的远征军老兵没有回家?
BS  3楼的
会说话么
老人家是怎么回来的,报道中没提及。
留名致敬。:)
原帖由 RedTide 于 2008-10-20 18:39 发表
可惜站错了队,当初跟TG混不就好咯:D

一样是英雄。
以前有什么相关新闻吗?突然之间看到这个新闻,那些市民的早知道的吧,不知道过程怎么样。在异国他乡到现在很不容易,现在回到家乡估计也认不出来了。
湖南的每天持续报到,名字叫“归乡”,媒体把他接回来的
他是第一批入缅的吗???怎么会没有回来呢???
不管怎么样,还是像以前的老一辈中国军人致敬
现场的人唱《义勇军进行曲》有点怪。
原帖由 greatallah 于 2008-10-20 20:08 发表
现场的人唱《义勇军进行曲》有点怪。

这有什么怪的?当年抗战时国军中也是经常唱这首歌的。
原帖由 RedTide 于 2008-10-20 18:39 发表
可惜站错了队,当初跟TG混不就好咯:D

什么叫站错了队,难道打鬼子也叫站错了队??????:@ :@ :@
以前凤凰台做过一个节目[唐人街],对远征军在南亚的残留部队有采访,有一部分部队为了和泰国政府妥协,就去和反政府武装开战[为了取得在泰国的合法居留]。可往往敌人也是反政府武装雇用的中国人,一个部队的战友,拼个你死我活,无限悲苦。。。。[:a5:] [:a5:]

老人回家了,祝老英雄安度晚年,敬礼!!!!!
向老英雄致敬,祝老人身体健康,好好享受余生
向老英雄致敬!!!!!!!!!!
http://www.kokang88.com/bbs/viewthread.php?tid=7889

  2008年05月14日00:27

  中新社长沙五月十三日电  (肖婷  )

  流落缅甸七十年的中国抗战老兵李锡全今天得知湖南家乡尚有亲人存世的消息时,泪流满面。

  八十九岁高龄的李锡全是一九三八年参军后离开湖南桃源老家的,至今已经七十年了。他跟随部队转战广东、广西,最后加入中国远征军,到达缅甸密支那安家。此后,李便与家乡的亲人彻底失去联系。李锡全共有六兄弟,他最小,位列老六。

  七十年里,李锡全曾多次写信到家乡“湖南省桃源县白洋河鹅道咀”,均没有收到任何回音。这让思家心切的李锡全老人很是伤心。

  五月十日九时许,名为“桃源热线”的湖南网友在浏览网页时,看到李锡全正在寻找亲人的,随即萌发了为流落缅甸的中国老人李锡全找寻亲人的念头。

  以前的鹅道咀早已改名青林乡大洋村二队。由于地名变化,李锡全的信总是无法投递。而“桃源热线”网友早年正好毕业于青林中学,对鹅道咀曾有耳闻。于是他随即在“青林中学的校友群”发布消息,请求网友帮助。网友们得知情况后齐心协力,当日下午三时许,他们便联系到了李锡全的侄儿李锡忠。

  现已六十岁高龄的李锡忠得知亲叔叔仍健在的消息,非常高兴。而李锡全的五个兄弟都已去世,李锡忠也曾多次托人到云南打听叔叔下落未果。李锡忠希望把叔叔接回家住,让他在家乡安度晚年。

  记者拨打了李锡忠家的电话,想了解叔侄俩是否已经联系上,但电话无人接听。随后记者拨通了发布李锡全寻找亲人报道的《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的电话。孙春龙告知,九旬老人李锡全居住在缅甸比较偏远的地方,交通闭塞,与外界联系实属不易之事。最终通过境外朋友转告,才得以将找到亲属的消息传给李锡全老人。李锡全老人听说后,非常激动,当即落下了热泪。

  目前,各方正积极努力,争取叔侄俩能尽快见面。
http://bbs.myspace.cn/t/3952884.html
红网10月14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常乐 傅天明)汽车穿过腾冲县的大小街道,李锡全宛如在时间隧道中穿梭。
  
  当年,收复腾冲后,李锡全染病,浑身发肿。54军战友们笑他:“怎么一战下来,你不但没有消瘦,反而越来越胖了。”李锡全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军医检查,建议他去缅甸密支那接受英军治疗。
  
  就这样,一天晚上,李锡全登上了一座山坡。他四周环望,白天全城满目苍痍的低矮房子,沉浸在黑压压的夜幕中,一片死寂。
  
  65年后的2008年10月13日黄昏,老人再次登上了位于腾冲县委县政府的一处高处。他四周瞭望,眼前是一片灯火辉煌,来往的汽车飞驰而过,四周花草装饰着彩灯。
  
  “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但是,变化让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了。”当年25岁的李锡全,如今已经是一位89岁高龄的垂垂老者。
  
  老人念叨着当年战争的一幕幕,感叹道:“离别祖国65年,如今又来到了这里,就像是人生的一个轮回啊!”
  
  战友相见,一个兵代表一个军
  
  10月13日下午5时许,李锡全在本报记者的陪同下前往腾冲县国殇墓园。大约十分钟后,腾冲最后的一名湖南籍中国远征军老兵,91岁的黄有强也走进了国殇墓园。
  
  这天,得知腾冲收复战中54军的战友李锡全抵达腾冲后,正在床上休息的黄有强急忙爬了起来,脸上绽满了笑容:“好啊!我肯定要去看看老战友,还是老乡,湖南的战友相见太难得了,其他人都不在咯……”
  
  黄有强已是91岁高龄,得知李锡全正在国殇墓园等他时,脚步也轻快起来了。这被细心的侄孙女观察到了,“看上去,爷爷今天挺高兴的。”
  
  踏入国殇墓园的那一刻,两名曾经驰骋沙场的老战士,以自己足够快的速度走近,再走近--两人紧紧握住对方的手。
  
  良久。哽咽声中吐出两句话:
  
  “我是53军。”“我是54军。”
  
  两位老人相互搀扶坐在腾冲国殇墓园的椅子上,有如久别的亲人,嘘寒问暖。
  
  “您还记得我们,我们那个时候好苦呀,饭也吃不饱,衣服也穿不暖!”李锡全说。
  
  “当然记得,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太苦了,有次我忍受不了,差点就跑了回去!”黄有强说。两人笑开了。
  
  依依作别,夜色掩盖背影和泪水
  
  休息片刻后,两位老人蹒跚地走在国殇墓园的小道上。
  
  他们婉拒了他人的搀扶,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忠烈祠”。李锡全将拐杖放在一边,缓缓走到忠烈祠的中间,深深地鞠躬三次。
  
  5时30分,两位老人来到当年在腾冲战役中牺牲的战友墓碑前坐下。李锡全看到遍布山野的战友坟冢时,哭了出来……
  
  黄有强拍拍李锡全的背,不断地安慰说:“现在日子好过了,一定要保重身体。”李锡全点点头。
........致敬
向老英雄致敬!
想起了曾联系过的另一位老战士——耿谆。
31楼的照片感人啊!
向英雄致敬
X想英雄的老乡致敬!!!!
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