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27:19

战国秦赵长平之战,是几千年中国古代史上规模首屈一指的战役,是由春秋、战国五百年列国林立、割据混战,过渡到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决定性战役,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此役为战国末叶秦、赵两强在政治力、经济力和军力上的全方位决战,双方成败得失——朝廷之庙算、统帅之运筹帏幄、地理形势之遴选取舍……都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倘加以系统地全面地钩沉和总结,自既富有历史意义,亦甚有现实意义。

   公元前260年,是中国战争史、也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作为春秋战国时代的转折点,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秦赵“长平之战”。此战秦赵双方总共投入百万以上的军队,规模为战国时代战斗之最。这么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且集重兵于一役,只有后来的楚汉相争与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与其相当。长平大战影响深远,秦国一举围歼赵国45万大军主力,令秦国最强大的对手赵国的有生力量几乎完全丧失,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

    2000多年前的一场大战成就了秦王朝一统天下的霸业,同时也成了赵人永远不能遗忘的痛。长平一役,赵军大将战死,军心崩溃,全体士兵掷兵弃甲向秦军投降后。然而在解除赵军士兵武装后,为了震慑赵人之心,秦只将年幼者二百四十余人放回,而将其余四十余万赵国士兵全部坑杀。在凄苦的的秋风秋雨中,几乎所有的赵国家庭都感受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整个长平血流成河,四十万赵军同生同死,同休同戚,悲壮惨烈足以感天动地。血水与泪水演绎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令人心酸的一幕。

   一、长平之战的历史地位

   在中国古代史上,经过春秋五霸肇于前,战国七雄踵于后的几百年割据兼并,至战国后叶,出现了天下大一统的发展趋势——天下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成为时代的要求。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和最高表现形态。这就决定了此时此间列国的角逐,自觉不自觉地愈来愈呈现出统一战争的性质。至若其中强国之战,这种性质则更如火如荼。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诈自为使者入秦”(《史记•赵世家》)作军事相定,前271年范睢说秦昭襄王推行“远交近攻”(《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都是长平之战前这方面的典型事件。

  当是时,列国具有统一实力者,首推关中经过两次商鞅变法日益强盛的秦,其次是山东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盛极一时的赵。就秦赵两强言,秦商鞅变法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全面深入的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是军事领域的改革,政治上特别是经济上的改革显得薄弱。后来商鞅个人尽管被守旧派所杀身亡,其变法却照样推行下去而发扬光大;赵武灵王在沙丘宫廷政变困死台城后,其军事改革就销声匿迹了。这是秦优于赵之处,从公元前262年开始的历时三年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历时三年是史学界传统说法,晚近又有持续只有六个月之说。其实是以从韩上党降赵,秦遂攻赵始,经三年相峙,最后是几个月的白热化决战),战场没有选在靠近秦都咸阳的军事重地关河地带,而是选在上党——形同赵都邯郸的畿辅地区长平,正说明秦是主动的咄咄逼人的攻方,赵是被动的无可选择的守方。

  战国后叶,秦经过商鞅变法,整体国力和军力,在列国中的优势日渐明显。其兼并战争进程,亦日益加快,特别是魏人政治家范睢西入秦推行“远交近攻”战略以来,首当其冲,矛头直指三晋。公元前262年,秦伐韩,拔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韩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与以都城南郑(今河南新郑)为中心的韩本土的联系。由是孤悬的韩上党郡无力抗秦而降赵,赵受韩上党,发重兵进驻战略重镇长平(今山西高平)拒秦,秦则派大军进攻长平。秦、赵两强都倾国以决的长平之战就爆发了。初战,赵军迭有小却,先头部队伤亡少数将校,陷落了一些前沿阵地,反映了赵军总体实力不敌秦军。主将廉颇针对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和敌远道而来我则以逸待劳的野战实际,遂取占据有利地形,坚壁固守,以图相机后发制敌之策。从是后赵军再无失亡记载看,廉颇的战策显然有效地遏止了秦军攻势。是以秦赵相峙三载,不分胜负。有迹象表明,战局的天平开始向利于赵而厄于秦的方向倾斜。秦无奈阴谋行反间,以孝成王为首的赵廷以徒有名将之子虚名而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代廉颇。括挂帅伊始,则一反前此廉颇战略战术,易置军吏,下令全线突击,结果前陷重围,后断粮道。 战局形势急遽恶化,以英勇能战驰名列国的赵军虽经喋血拼搏,杀伤强秦过半,却终不得突围,直至赵括赤膊上阵被射杀后全军降秦,而数十万赵卒除幼小者240人被放还外,悉为秦将白起设诈坑杀了。

   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死亡过半,即双方死亡百万左右。是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卤”(《帝王世纪》)。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统一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长平之役,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仍为时代特征的战国一代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就要临降了。从此说来,长平之战是一场地道的划时代战争。此役秦胜于赵,后来中国历史依次发展如此;倘若当年以赵孝成王为首的赵廷,于此役之始所取战略方针得当有力,此役后期头脑清醒无战略失误,则赵胜于秦以至由赵统一,是固属可能的,如此,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自当完全是另一种面貌。从此看来,长平之战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走向的于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一场战争。

   二、长平之战的历史文献撰述

   在历代的文献资料中,对于长平之战的叙述应首推司马迁的《史记》。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他对其他战役的叙述,无论大小或重要程度,都是一笔代过,寥寥数字或一两句话便进行了交代。但他唯独对此战则是着重笔墨进行了描述:

   (秦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

   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

   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决。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功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原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 亭为华阳君。

   四十六年,秦攻韩缑氏、蔺,拔之。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其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也对长平之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赧王下五十三年(己亥,公元前二六二年)

  楚人纳州于秦以平。

  武安君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上党守冯亭与其民谋曰:“郑道已绝,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受我,秦必攻之;赵被秦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矣。”乃遣使者告于赵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乐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献之大王。”赵王以告平阳君豹,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乐吾德,何谓无故?”对曰:“秦蚕食韩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弱小,弱小固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得谓之非无故哉?不如勿受。”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请受之。王乃使平原君往受地,以万户都三封其太守为华阳君,以千户都三封其县令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忍卖主地而食之也!”

  赧王下五十五年(辛丑,公元前二六零年)

  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按据上党民。王龁因伐赵。赵军战数不胜,亡一裨将、四尉。赵王与楼昌、虞卿谋,楼昌请发重使为媾。虞卿曰:“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军矣,虽往请媾,秦将不听。不如发使以重宝附楚、魏,楚、魏受之,则秦疑天下之合从,媾乃可成也。”王不听,使郑硃媾于秦,秦受之。王谓虞卿曰:“秦内郑硃矣。”对曰:“王必不得媾而军破矣。何则?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夫郑硃,贵人也,秦王、应侯必显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见王之媾于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矣。”既而秦果显郑硃而不与赵媾。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甕沃焦釜然。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三、长平之战的成败得失

   长平之役,作为战国后叶秦赵两强倾国以决之战,既有以两国国君秦昭襄王和赵孝成王为首的最高决策层的全部庙算,更有一代最卓越的军事将领廉颇、白起之辈的全力运筹帏幄。  

  长平决战,秦何以大获全胜,而赵又何以全军覆没?从双方庙算看:

  其一,秦无论战前战时,连横战略及至后来“远交近攻”,都是始终如一的,坚定不二的,尽管从策略计,一定时期敌友或有变换,但战略目标从未有任何动摇。赵之合纵战略则出于权益,是不确定的,时纵时横,纵横捭阖,朝秦暮楚,敌友相消,脆而不坚(诚然稍后的秦赵邯郸之役之因应侯、白起有隙而影响秦的连横和“远交近攻”一度摇摆,相反赵却合纵不移,唯其如此,邯郸之役则相反地恰恰以赵胜秦败而告终,只不过大势已去,时局已不可逆转罢了)。

   其二,长平之役始末,秦君臣一直是夙兴夜寐,全力以赴,密切注视和把握戎机,上下前后协同,诸如王龁久攻不下而昭襄王、应侯即行反间于赵;俟赵以赵括代将而秦即拜白起为主将以针锋相对;一旦白起遮绝赵粮道,昭襄王即亲赴河内发年15以上民悉诣长平行总包围。赵国则不然,尽管接受韩上党符合赵的战略根本利益,孝成王对此并未能自觉地从战略高度看待,自亦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占据上党的战略优势,而是耽于受益得意,全然忽视了行将降临的强秦倾国来攻的严重局面;既受地,除了派遣廉颇率领一支部队进驻长平备秦外,而沉醉于飞来之利,妄作高枕无忧,没有抓住时机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如秦之法进行全国战前总动员以备秦,这是赵在此役中之最大失误。自古“骄兵必败”,何况敌强我弱之国!

    其三,秦国君臣从连横和“远交近攻”战略出发,在集中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将政治、外交和军事几条战线有机结合起来,以收相辅相成之功,其中特别是密切注视诸侯之间的动态动向,精心利用一切机会瓦解赵同与国合纵抗秦的图谋,尽可能使敌方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以孝成王为首的赵廷则相反,各条战线各行其事而不见协同,其中特别是在时纵时横、纵横游离中,丧失掉一切固可争取而极端重要的外援以佐军事斗争的机会(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史记•田完世家》、《战国策•齐策二•秦攻赵长平》、《新序•善谋上》)。胡三省说“赵之丧师蹙国,不特以赵括代廉颇之故,亦由不用虞卿之计(联楚、魏以合纵牵制对抗秦)也”(《资治通鉴》卷五胡注)。

    其四,从秦廷制定的“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从白起在是役整个决战阶段,纵使其平生军事艺术发挥到淋漓尽致——自如地决胜于千里之外看,足可见到秦昭襄王对既拜主将的高度信赖——这对于大将决胜野战,自是极端重要的条件。赵孝成王尽管当初派了久经考验的名将廉颇进驻长平御秦是正确的,却既不知军事,又刚愎自用,亦不能于野战中对主将委以信任,不因应战场形势需要组织后援,以至掣肘大将野战,直至陷入秦人反间,竟以唯善“纸上谈兵”而全无实战经验的赵括,取代“以勇气闻于诸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老成持重、足智富谋的廉颇为主将,以赌国运,由是形势急转直下,一发不可收拾,直至全军覆没。诚然,稍后秦方于长平大获全胜,白起正要乘胜东指邯郸之时,相国范睢和昭襄王亦未能识破赵的反间而班师,致固有•一举灭赵千载一逢的戎机丧失了。“反间”者,辄却雄兵百万,然古来能超脱一己好恶得失局限,不为反间所惑者,又可谓鲜矣。盖赵括问题,其根本在于赵孝成王于军国生死存亡之秋,轻虑浅谋,不能“知人善任”——赵之惨败早在赵廷决策以赵括代廉颇之时就决定了,重要者不在于赵括上任后另行其是、若干指挥环节失误;就赵括本人言,则不过是绠短汲深,“非不为而不能为”。

   从双方主将的运筹——战略战术看,初战,赵一再败却,迭有失亡,说明赵军实力不敌于秦。廉颇面对敌强我弱的实力对比,结合我以逸待劳而后方甚近,敌后方悬远而补给困难的特点,“坚壁以待秦”,避免急于同王龁决战,拖敌以疲以饥而后发制人,无疑是正确的。而从相峙三年不分胜负。至秦竟在老马岭置“空仓”以惑敌,以至再无计可施而不得不诉诸阴谋行反间看,秦军已到了再拖下去近乎崩溃了,事实亦证明其对策是行之有效的。如果赵孝成王能坚持以廉颇为主将,那长平之战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赵国以精锐之师击败秦国的疲惫之师,同时该战也将这成为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逸待劳、以弱制强的经典范例。

   但不幸的是赵孝成王刚愎自用,临阵换将,犯了兵家大忌。双方换将后,白起在赵括大军全线突击面前,一方面佯败退却而诱敌深入,一方面纵奇兵,或绝敌后路,或穿插阻绝于敌壁垒间,腰斩敌军为二,更阻绝其粮道,致敌以粮尽援绝,士气、战力殆尽,全军遂不战自溃。此更成为我国古代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大规模歼灭战的范例,以至被誉为“歼灭战之最佳史例”(魏汝霖《中国历代名将及其用兵思想•白起》1981年),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毋庸赘述,有廉颇“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篇》),而用坚壁不战以老秦师的经验,就有王龁宥于一成不变而三年无功的教训;有白起“能而示之不能” (《孙子•计篇》),以诱敌深入而出奇兵制胜的经验,就有赵括逞强浮躁、轻虑盲动而身亡误军的教训。此外,还有许多具体战术上如白起抵长平——易主将军事保密的经验;赵括一味进击而忽视保障粮道——军队生命线的教训;白起穷凶暴戾,大规模杀降,引发时人誓死抗秦所谓“善战而拙胜”(《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为后世所不齿,成为千古名将而政治蠢人的典型的教训,等等。
战国秦赵长平之战,是几千年中国古代史上规模首屈一指的战役,是由春秋、战国五百年列国林立、割据混战,过渡到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决定性战役,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此役为战国末叶秦、赵两强在政治力、经济力和军力上的全方位决战,双方成败得失——朝廷之庙算、统帅之运筹帏幄、地理形势之遴选取舍……都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倘加以系统地全面地钩沉和总结,自既富有历史意义,亦甚有现实意义。

   公元前260年,是中国战争史、也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作为春秋战国时代的转折点,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秦赵“长平之战”。此战秦赵双方总共投入百万以上的军队,规模为战国时代战斗之最。这么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且集重兵于一役,只有后来的楚汉相争与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与其相当。长平大战影响深远,秦国一举围歼赵国45万大军主力,令秦国最强大的对手赵国的有生力量几乎完全丧失,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

    2000多年前的一场大战成就了秦王朝一统天下的霸业,同时也成了赵人永远不能遗忘的痛。长平一役,赵军大将战死,军心崩溃,全体士兵掷兵弃甲向秦军投降后。然而在解除赵军士兵武装后,为了震慑赵人之心,秦只将年幼者二百四十余人放回,而将其余四十余万赵国士兵全部坑杀。在凄苦的的秋风秋雨中,几乎所有的赵国家庭都感受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整个长平血流成河,四十万赵军同生同死,同休同戚,悲壮惨烈足以感天动地。血水与泪水演绎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令人心酸的一幕。

   一、长平之战的历史地位

   在中国古代史上,经过春秋五霸肇于前,战国七雄踵于后的几百年割据兼并,至战国后叶,出现了天下大一统的发展趋势——天下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成为时代的要求。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和最高表现形态。这就决定了此时此间列国的角逐,自觉不自觉地愈来愈呈现出统一战争的性质。至若其中强国之战,这种性质则更如火如荼。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诈自为使者入秦”(《史记•赵世家》)作军事相定,前271年范睢说秦昭襄王推行“远交近攻”(《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都是长平之战前这方面的典型事件。

  当是时,列国具有统一实力者,首推关中经过两次商鞅变法日益强盛的秦,其次是山东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盛极一时的赵。就秦赵两强言,秦商鞅变法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全面深入的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是军事领域的改革,政治上特别是经济上的改革显得薄弱。后来商鞅个人尽管被守旧派所杀身亡,其变法却照样推行下去而发扬光大;赵武灵王在沙丘宫廷政变困死台城后,其军事改革就销声匿迹了。这是秦优于赵之处,从公元前262年开始的历时三年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历时三年是史学界传统说法,晚近又有持续只有六个月之说。其实是以从韩上党降赵,秦遂攻赵始,经三年相峙,最后是几个月的白热化决战),战场没有选在靠近秦都咸阳的军事重地关河地带,而是选在上党——形同赵都邯郸的畿辅地区长平,正说明秦是主动的咄咄逼人的攻方,赵是被动的无可选择的守方。

  战国后叶,秦经过商鞅变法,整体国力和军力,在列国中的优势日渐明显。其兼并战争进程,亦日益加快,特别是魏人政治家范睢西入秦推行“远交近攻”战略以来,首当其冲,矛头直指三晋。公元前262年,秦伐韩,拔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韩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与以都城南郑(今河南新郑)为中心的韩本土的联系。由是孤悬的韩上党郡无力抗秦而降赵,赵受韩上党,发重兵进驻战略重镇长平(今山西高平)拒秦,秦则派大军进攻长平。秦、赵两强都倾国以决的长平之战就爆发了。初战,赵军迭有小却,先头部队伤亡少数将校,陷落了一些前沿阵地,反映了赵军总体实力不敌秦军。主将廉颇针对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和敌远道而来我则以逸待劳的野战实际,遂取占据有利地形,坚壁固守,以图相机后发制敌之策。从是后赵军再无失亡记载看,廉颇的战策显然有效地遏止了秦军攻势。是以秦赵相峙三载,不分胜负。有迹象表明,战局的天平开始向利于赵而厄于秦的方向倾斜。秦无奈阴谋行反间,以孝成王为首的赵廷以徒有名将之子虚名而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代廉颇。括挂帅伊始,则一反前此廉颇战略战术,易置军吏,下令全线突击,结果前陷重围,后断粮道。 战局形势急遽恶化,以英勇能战驰名列国的赵军虽经喋血拼搏,杀伤强秦过半,却终不得突围,直至赵括赤膊上阵被射杀后全军降秦,而数十万赵卒除幼小者240人被放还外,悉为秦将白起设诈坑杀了。

   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死亡过半,即双方死亡百万左右。是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卤”(《帝王世纪》)。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统一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长平之役,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仍为时代特征的战国一代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就要临降了。从此说来,长平之战是一场地道的划时代战争。此役秦胜于赵,后来中国历史依次发展如此;倘若当年以赵孝成王为首的赵廷,于此役之始所取战略方针得当有力,此役后期头脑清醒无战略失误,则赵胜于秦以至由赵统一,是固属可能的,如此,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自当完全是另一种面貌。从此看来,长平之战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走向的于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一场战争。

   二、长平之战的历史文献撰述

   在历代的文献资料中,对于长平之战的叙述应首推司马迁的《史记》。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他对其他战役的叙述,无论大小或重要程度,都是一笔代过,寥寥数字或一两句话便进行了交代。但他唯独对此战则是着重笔墨进行了描述:

   (秦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

   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

   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决。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功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原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 亭为华阳君。

   四十六年,秦攻韩缑氏、蔺,拔之。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其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也对长平之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赧王下五十三年(己亥,公元前二六二年)

  楚人纳州于秦以平。

  武安君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上党守冯亭与其民谋曰:“郑道已绝,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受我,秦必攻之;赵被秦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矣。”乃遣使者告于赵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乐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献之大王。”赵王以告平阳君豹,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乐吾德,何谓无故?”对曰:“秦蚕食韩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弱小,弱小固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得谓之非无故哉?不如勿受。”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请受之。王乃使平原君往受地,以万户都三封其太守为华阳君,以千户都三封其县令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忍卖主地而食之也!”

  赧王下五十五年(辛丑,公元前二六零年)

  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按据上党民。王龁因伐赵。赵军战数不胜,亡一裨将、四尉。赵王与楼昌、虞卿谋,楼昌请发重使为媾。虞卿曰:“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军矣,虽往请媾,秦将不听。不如发使以重宝附楚、魏,楚、魏受之,则秦疑天下之合从,媾乃可成也。”王不听,使郑硃媾于秦,秦受之。王谓虞卿曰:“秦内郑硃矣。”对曰:“王必不得媾而军破矣。何则?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夫郑硃,贵人也,秦王、应侯必显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见王之媾于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矣。”既而秦果显郑硃而不与赵媾。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甕沃焦釜然。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三、长平之战的成败得失

   长平之役,作为战国后叶秦赵两强倾国以决之战,既有以两国国君秦昭襄王和赵孝成王为首的最高决策层的全部庙算,更有一代最卓越的军事将领廉颇、白起之辈的全力运筹帏幄。  

  长平决战,秦何以大获全胜,而赵又何以全军覆没?从双方庙算看:

  其一,秦无论战前战时,连横战略及至后来“远交近攻”,都是始终如一的,坚定不二的,尽管从策略计,一定时期敌友或有变换,但战略目标从未有任何动摇。赵之合纵战略则出于权益,是不确定的,时纵时横,纵横捭阖,朝秦暮楚,敌友相消,脆而不坚(诚然稍后的秦赵邯郸之役之因应侯、白起有隙而影响秦的连横和“远交近攻”一度摇摆,相反赵却合纵不移,唯其如此,邯郸之役则相反地恰恰以赵胜秦败而告终,只不过大势已去,时局已不可逆转罢了)。

   其二,长平之役始末,秦君臣一直是夙兴夜寐,全力以赴,密切注视和把握戎机,上下前后协同,诸如王龁久攻不下而昭襄王、应侯即行反间于赵;俟赵以赵括代将而秦即拜白起为主将以针锋相对;一旦白起遮绝赵粮道,昭襄王即亲赴河内发年15以上民悉诣长平行总包围。赵国则不然,尽管接受韩上党符合赵的战略根本利益,孝成王对此并未能自觉地从战略高度看待,自亦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占据上党的战略优势,而是耽于受益得意,全然忽视了行将降临的强秦倾国来攻的严重局面;既受地,除了派遣廉颇率领一支部队进驻长平备秦外,而沉醉于飞来之利,妄作高枕无忧,没有抓住时机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如秦之法进行全国战前总动员以备秦,这是赵在此役中之最大失误。自古“骄兵必败”,何况敌强我弱之国!

    其三,秦国君臣从连横和“远交近攻”战略出发,在集中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将政治、外交和军事几条战线有机结合起来,以收相辅相成之功,其中特别是密切注视诸侯之间的动态动向,精心利用一切机会瓦解赵同与国合纵抗秦的图谋,尽可能使敌方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以孝成王为首的赵廷则相反,各条战线各行其事而不见协同,其中特别是在时纵时横、纵横游离中,丧失掉一切固可争取而极端重要的外援以佐军事斗争的机会(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史记•田完世家》、《战国策•齐策二•秦攻赵长平》、《新序•善谋上》)。胡三省说“赵之丧师蹙国,不特以赵括代廉颇之故,亦由不用虞卿之计(联楚、魏以合纵牵制对抗秦)也”(《资治通鉴》卷五胡注)。

    其四,从秦廷制定的“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从白起在是役整个决战阶段,纵使其平生军事艺术发挥到淋漓尽致——自如地决胜于千里之外看,足可见到秦昭襄王对既拜主将的高度信赖——这对于大将决胜野战,自是极端重要的条件。赵孝成王尽管当初派了久经考验的名将廉颇进驻长平御秦是正确的,却既不知军事,又刚愎自用,亦不能于野战中对主将委以信任,不因应战场形势需要组织后援,以至掣肘大将野战,直至陷入秦人反间,竟以唯善“纸上谈兵”而全无实战经验的赵括,取代“以勇气闻于诸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老成持重、足智富谋的廉颇为主将,以赌国运,由是形势急转直下,一发不可收拾,直至全军覆没。诚然,稍后秦方于长平大获全胜,白起正要乘胜东指邯郸之时,相国范睢和昭襄王亦未能识破赵的反间而班师,致固有•一举灭赵千载一逢的戎机丧失了。“反间”者,辄却雄兵百万,然古来能超脱一己好恶得失局限,不为反间所惑者,又可谓鲜矣。盖赵括问题,其根本在于赵孝成王于军国生死存亡之秋,轻虑浅谋,不能“知人善任”——赵之惨败早在赵廷决策以赵括代廉颇之时就决定了,重要者不在于赵括上任后另行其是、若干指挥环节失误;就赵括本人言,则不过是绠短汲深,“非不为而不能为”。

   从双方主将的运筹——战略战术看,初战,赵一再败却,迭有失亡,说明赵军实力不敌于秦。廉颇面对敌强我弱的实力对比,结合我以逸待劳而后方甚近,敌后方悬远而补给困难的特点,“坚壁以待秦”,避免急于同王龁决战,拖敌以疲以饥而后发制人,无疑是正确的。而从相峙三年不分胜负。至秦竟在老马岭置“空仓”以惑敌,以至再无计可施而不得不诉诸阴谋行反间看,秦军已到了再拖下去近乎崩溃了,事实亦证明其对策是行之有效的。如果赵孝成王能坚持以廉颇为主将,那长平之战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赵国以精锐之师击败秦国的疲惫之师,同时该战也将这成为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逸待劳、以弱制强的经典范例。

   但不幸的是赵孝成王刚愎自用,临阵换将,犯了兵家大忌。双方换将后,白起在赵括大军全线突击面前,一方面佯败退却而诱敌深入,一方面纵奇兵,或绝敌后路,或穿插阻绝于敌壁垒间,腰斩敌军为二,更阻绝其粮道,致敌以粮尽援绝,士气、战力殆尽,全军遂不战自溃。此更成为我国古代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大规模歼灭战的范例,以至被誉为“歼灭战之最佳史例”(魏汝霖《中国历代名将及其用兵思想•白起》1981年),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毋庸赘述,有廉颇“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篇》),而用坚壁不战以老秦师的经验,就有王龁宥于一成不变而三年无功的教训;有白起“能而示之不能” (《孙子•计篇》),以诱敌深入而出奇兵制胜的经验,就有赵括逞强浮躁、轻虑盲动而身亡误军的教训。此外,还有许多具体战术上如白起抵长平——易主将军事保密的经验;赵括一味进击而忽视保障粮道——军队生命线的教训;白起穷凶暴戾,大规模杀降,引发时人誓死抗秦所谓“善战而拙胜”(《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为后世所不齿,成为千古名将而政治蠢人的典型的教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