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明朝战略简析-崇祯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05:11
   毫无疑问,崇祯时代的明朝战略环境更加恶劣。连年不断天灾使大量农民寒无所衣,饥无所食,以至流寇四起。国家财政更是入不敷出,兵无足饷,马无足粮,军队也因缺饷而不断加入流寇之中。关外满清趁火打劫,为获得更多的奴隶和财富而屡屡进犯。真可谓内乱不止,外侵不休,明朝腹背受敌,在风雨中飘摇。
  
  经过天启一朝,阉党乱政,辽东战略重镇沈阳,辽阳,广宁等地相继沦陷,大量汉辽之民在满人压迫下流离失所或陷身为奴,面对满清的步步紧逼,明朝不能不采取措施以首先应对辽东危机。我们首先是做研究,然后再看明朝的应对。
  
  当时对后金的战略首先需要基于如下两个因素:
  
  一,因为单靠长城防线已被证明是不实用的,燕山虽然险要,但是如果仅仅依靠长城,则很容易被突破。历史上屡次就有少数民族突破燕山长城防御攻破北京的事实。所以不能全面依赖长城作为战略防御的唯一基础。即单一的长城防线已不再十分可靠,其作用是比较有限的。
  
  二,此时明朝财政已经非常困难,任何战略的实施必须考虑用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的效果。因此不可能建立一支庞大的精锐机动部队以占绝对优势的主力会战的方式来解决辽东问题,也不可能支持耗费巨大旷日持久的其他战略。财政的问题是必须作为一个前提进行考虑的。
  
  可以选择的基本战略,大致上可以分为五个:
  
  选择一,起倾国之力,恢复辽东,集中兵力先克广宁再复辽阳,以沈阳,赫图阿拉为目标开展进攻。并寻求与满清之正面会战。寄期望决战胜利,一举解决辽东问题。我们称此为主力决战的攻势战略。
  
  选择二,不求决战的进攻,即逐渐恢复辽东,以构筑城堡,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类似老蒋对江西的围剿。可以把敌人逼到无处可退,被迫攻击坚固的城塞。最大可能的避免对明军不利的野战。我们称为堡垒推进的攻势战略。
  
  选择三,依托长城为内线,在长城以外分布式的建立据点。使长城不成为主要的受攻点。而据点就好比长城的篱栏,既依托长城又保护长城。而敌人要进攻长城,就可能被这些据点袭扰其后。而进攻据点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进行围困,以使明军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调动并采用合适的对策。我们称为依托延伸的守势战略。
  
  选择四,以长城为外线,放弃关外的据点,以内线城塞屯兵部署进行防御。在长城主要关口上部署防御,而主要兵力在宣府镇,蓟州镇等要地集结。长城上的主要关口以侦察为主,一旦发现敌情,即可迅速以后方的机动兵力向该关口增援。一旦长城被突破,则集结后方兵力进行战守,我们称之为机动策应的守势战略。
  
  选择五,进攻和防御相结合,坚壁清野。部分采用第四个选择的机动策应的守势战略,同时以登州为总基地,控制黄海和渤海各处岛屿为辅助基地,用水师运送部队不断上岸进行骚扰,若敌人以主力侵攻长城一线。则同样以主力部队从海路攻其后方。否则就以小股部队上岸,进行游击战术,我们称为游击袭扰的攻守战略。
  
  积极和消极的攻势,主动和被动的守势,对攻,针对辽东的战略无不出于以上五点。如果可以设想到其他战略也不会超出以上的范畴,最多只是细节上的不同。
  所以,我们逐一分析以上战略的细节问题和可行性:
  
  一,主力决战的攻势战略,虽然明朝倾天下之财力,物力,军力,还是有能力进行决战的。只要有一个熟悉军事的统帅,授予全权,主动进攻,也可能存在胜利的希望。以兵力的绝对优势逐个攻克满清的据点,不过准备起来就需要不少时间。况且即使获得胜利,国家也会消耗太重,财力,物力,军力,势必耗竭,此战略必不可取是显而易见的。以明朝当时的国力是难以发动积极攻势的,即使发动后获得了成功也是得不偿失。况且万一再出现杨镐那样的糊涂主帅或其他意外因素,则有可能全军覆没。风险太大,所以第一种选择首先应该被排除。
  
  二,堡垒推进的攻势战略,明朝若国力强盛,此战略是可以采用。因为降低了风险,一城一地的得失未必可以影响整个全局,此为纯粹的消耗战。但是若国力强盛,应考虑以主力决战为先。堡垒推进旷日持久,非数十年方有成效。因为一个堡垒被攻克,对当时的满清而言,非得一个比较长的围城时期。如果堡垒推进的比较快,数量比较多,那满清是不可能有足够时间一个一个去啃掉的。但是需要的成本太高,以明朝当时的国力显然也是不可能负担去修建太多要塞的。所以此战略仍然是非常不可取的,某种性质上还不如第一种主力决战的战略,起码还能通过正确的指挥和绝对优势的兵力产生胜利的机会。所以这个第二种选择也必须排除。
  
  三,依托延伸的守势战略,明朝前期的长城防御就是这样的战略。以长城为依托,在长城前建立据点。只要国力能够支持,基本守住这样一条有纵深的长城防线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只是长城前的据点必须在所有的主要通道上建立,敌人要围攻,需要的时间太长。而且即使花上个一年左右攻下个据点,也缺乏战略意义,退兵后,据点仍然可以重新建立。这是比较积极的防御,但是崇祯时代的情况已经和明朝前期不一样了。军力和财力都不足以实行这样的战略。况且对力量的浪费也很大,那些敌人不去的地方就是空白投资了。所以篱栏的形式已经不适用于当时的情况,第三种选择被排除也是理所当然了。
  
  四,机动策应的守势战略,长城本来就已经存在了。也并不需要太多的投入费用。长城为直接面对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实际上让长城作为一个预警缓冲线。置于长城之后重镇中的军队相对比较安全,平时进行训练,屯田。一旦长城关口守军哨探到敌情,后方的机动军队可以立刻驰援。应该是可以及时增援的。而且即使万一长城关口已被突破,仍然可以集结兵力于长城之后进行防御,跨长城的满清军队若要攻破第二道防线,事实上是不容易的。因此这个战略是可取的,比较富有弹性,成本上也比较节约。只要集结兵力于长城之后的几个要地即可。既可以作为增援亦可以形成第二道防线从而阻截满清的攻势。这种选择是可以采用的,对明朝当时的情况来说也是比较正常的。
  五,游击袭扰的攻守战略,即既不是完全处于守势也不是完全处于攻势,要使这个战略真正发挥大的作用还需要训练一定数量的骑兵。因为以上四种战略并不能让人完全满意,故对此战略多作一些说明。笔者认为是最合适的战略。其要点为:
  
  1,在机动策应的守势战略下进行游击袭扰。这是符合当时具体情况的。
  2,以登州为水师指挥中心,控制渤海,黄海上的各岛屿为出发基地。
  3,在临海的陆地上建城,可以提高游击骚扰的效率和规模。增加对敌人的威胁。
  4,统一协调部署,避实击虚。将辽东之民撤往关内,将辽东之物见之则焚。
  使满清无法积蓄力量亦不敢长途远征。
  
  比如在金州和镇江固守,就比在宁远和锦州筑城防御更加合适。清兵纵然围城,只需坚守到天暖冰融,水师即可增援,只要兵力比较够,相比宁远和锦州一但被长期围城除非从陆地上解救,否则只能坐待粮尽城破要安全多了。况且对对满清以堵截防御方式不如主动的进行直接威胁的方式更加积极。从金州出兵骚扰可至清河,五重河一线,镇江出兵骚扰可至辽阳一线,若清军主力远征,甚至可以更加深入。如此,大量的地方满清必不能有效利用。还要时刻担心自己的老家而不能长途远征。而这几个据点,明军无须太多军队就足够坚守整个冬季。守不住还可以退向海岛,真正做到敌退我进,敌进我退,敌虚我攻,敌强我守。
  
  这样明军实际上不需要投入太大兵力,即可对满清有效进行遏制,至少满清难以窥视关内是显而易见的。而关内兵力和费用的需求也就相对减少了,五年到十年,满清必然疲惫不堪,在辽东汉人的反抗配合下,逐渐瓦解满清也是存在可能的。
  
  由此想到罗马对伽太基,希腊对波斯,即使在很多的古代战争中均利用了海洋上的机动优势而获得了胜利。况且那个时候的明朝水师已经可以装备火炮直接参与对海岸的攻击行动了。而明朝的战略视野局限于大陆,未了解制海权的意义,何况还是绝对的单边制海权,恐怕还是传统上的大陆国家对海洋在军事上的价值认识得不够深入是其主要原因。虽然明朝部分将领认识到海洋上的便利,将物资囤积于海岛,使用海上运输,小规模的进行登陆战等等,都是考虑到满清在水师上的一无所有和明朝在航海造船技术上先进。但是始终并没有提高到战略层次进行考虑实在是非常遗憾的。


 
  对于这个后面在补充进行说明。先看一下明朝执行的战略问题。毫无疑问,崇祯时代的明朝战略环境更加恶劣。连年不断天灾使大量农民寒无所衣,饥无所食,以至流寇四起。国家财政更是入不敷出,兵无足饷,马无足粮,军队也因缺饷而不断加入流寇之中。关外满清趁火打劫,为获得更多的奴隶和财富而屡屡进犯。真可谓内乱不止,外侵不休,明朝腹背受敌,在风雨中飘摇。
  
  经过天启一朝,阉党乱政,辽东战略重镇沈阳,辽阳,广宁等地相继沦陷,大量汉辽之民在满人压迫下流离失所或陷身为奴,面对满清的步步紧逼,明朝不能不采取措施以首先应对辽东危机。我们首先是做研究,然后再看明朝的应对。
  
  当时对后金的战略首先需要基于如下两个因素:
  
  一,因为单靠长城防线已被证明是不实用的,燕山虽然险要,但是如果仅仅依靠长城,则很容易被突破。历史上屡次就有少数民族突破燕山长城防御攻破北京的事实。所以不能全面依赖长城作为战略防御的唯一基础。即单一的长城防线已不再十分可靠,其作用是比较有限的。
  
  二,此时明朝财政已经非常困难,任何战略的实施必须考虑用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的效果。因此不可能建立一支庞大的精锐机动部队以占绝对优势的主力会战的方式来解决辽东问题,也不可能支持耗费巨大旷日持久的其他战略。财政的问题是必须作为一个前提进行考虑的。
  
  可以选择的基本战略,大致上可以分为五个:
  
  选择一,起倾国之力,恢复辽东,集中兵力先克广宁再复辽阳,以沈阳,赫图阿拉为目标开展进攻。并寻求与满清之正面会战。寄期望决战胜利,一举解决辽东问题。我们称此为主力决战的攻势战略。
  
  选择二,不求决战的进攻,即逐渐恢复辽东,以构筑城堡,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类似老蒋对江西的围剿。可以把敌人逼到无处可退,被迫攻击坚固的城塞。最大可能的避免对明军不利的野战。我们称为堡垒推进的攻势战略。
  
  选择三,依托长城为内线,在长城以外分布式的建立据点。使长城不成为主要的受攻点。而据点就好比长城的篱栏,既依托长城又保护长城。而敌人要进攻长城,就可能被这些据点袭扰其后。而进攻据点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进行围困,以使明军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调动并采用合适的对策。我们称为依托延伸的守势战略。
  
  选择四,以长城为外线,放弃关外的据点,以内线城塞屯兵部署进行防御。在长城主要关口上部署防御,而主要兵力在宣府镇,蓟州镇等要地集结。长城上的主要关口以侦察为主,一旦发现敌情,即可迅速以后方的机动兵力向该关口增援。一旦长城被突破,则集结后方兵力进行战守,我们称之为机动策应的守势战略。
  
  选择五,进攻和防御相结合,坚壁清野。部分采用第四个选择的机动策应的守势战略,同时以登州为总基地,控制黄海和渤海各处岛屿为辅助基地,用水师运送部队不断上岸进行骚扰,若敌人以主力侵攻长城一线。则同样以主力部队从海路攻其后方。否则就以小股部队上岸,进行游击战术,我们称为游击袭扰的攻守战略。
  
  积极和消极的攻势,主动和被动的守势,对攻,针对辽东的战略无不出于以上五点。如果可以设想到其他战略也不会超出以上的范畴,最多只是细节上的不同。
  所以,我们逐一分析以上战略的细节问题和可行性:
  
  一,主力决战的攻势战略,虽然明朝倾天下之财力,物力,军力,还是有能力进行决战的。只要有一个熟悉军事的统帅,授予全权,主动进攻,也可能存在胜利的希望。以兵力的绝对优势逐个攻克满清的据点,不过准备起来就需要不少时间。况且即使获得胜利,国家也会消耗太重,财力,物力,军力,势必耗竭,此战略必不可取是显而易见的。以明朝当时的国力是难以发动积极攻势的,即使发动后获得了成功也是得不偿失。况且万一再出现杨镐那样的糊涂主帅或其他意外因素,则有可能全军覆没。风险太大,所以第一种选择首先应该被排除。
  
  二,堡垒推进的攻势战略,明朝若国力强盛,此战略是可以采用。因为降低了风险,一城一地的得失未必可以影响整个全局,此为纯粹的消耗战。但是若国力强盛,应考虑以主力决战为先。堡垒推进旷日持久,非数十年方有成效。因为一个堡垒被攻克,对当时的满清而言,非得一个比较长的围城时期。如果堡垒推进的比较快,数量比较多,那满清是不可能有足够时间一个一个去啃掉的。但是需要的成本太高,以明朝当时的国力显然也是不可能负担去修建太多要塞的。所以此战略仍然是非常不可取的,某种性质上还不如第一种主力决战的战略,起码还能通过正确的指挥和绝对优势的兵力产生胜利的机会。所以这个第二种选择也必须排除。
  
  三,依托延伸的守势战略,明朝前期的长城防御就是这样的战略。以长城为依托,在长城前建立据点。只要国力能够支持,基本守住这样一条有纵深的长城防线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只是长城前的据点必须在所有的主要通道上建立,敌人要围攻,需要的时间太长。而且即使花上个一年左右攻下个据点,也缺乏战略意义,退兵后,据点仍然可以重新建立。这是比较积极的防御,但是崇祯时代的情况已经和明朝前期不一样了。军力和财力都不足以实行这样的战略。况且对力量的浪费也很大,那些敌人不去的地方就是空白投资了。所以篱栏的形式已经不适用于当时的情况,第三种选择被排除也是理所当然了。
  
  四,机动策应的守势战略,长城本来就已经存在了。也并不需要太多的投入费用。长城为直接面对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实际上让长城作为一个预警缓冲线。置于长城之后重镇中的军队相对比较安全,平时进行训练,屯田。一旦长城关口守军哨探到敌情,后方的机动军队可以立刻驰援。应该是可以及时增援的。而且即使万一长城关口已被突破,仍然可以集结兵力于长城之后进行防御,跨长城的满清军队若要攻破第二道防线,事实上是不容易的。因此这个战略是可取的,比较富有弹性,成本上也比较节约。只要集结兵力于长城之后的几个要地即可。既可以作为增援亦可以形成第二道防线从而阻截满清的攻势。这种选择是可以采用的,对明朝当时的情况来说也是比较正常的。
  五,游击袭扰的攻守战略,即既不是完全处于守势也不是完全处于攻势,要使这个战略真正发挥大的作用还需要训练一定数量的骑兵。因为以上四种战略并不能让人完全满意,故对此战略多作一些说明。笔者认为是最合适的战略。其要点为:
  
  1,在机动策应的守势战略下进行游击袭扰。这是符合当时具体情况的。
  2,以登州为水师指挥中心,控制渤海,黄海上的各岛屿为出发基地。
  3,在临海的陆地上建城,可以提高游击骚扰的效率和规模。增加对敌人的威胁。
  4,统一协调部署,避实击虚。将辽东之民撤往关内,将辽东之物见之则焚。
  使满清无法积蓄力量亦不敢长途远征。
  
  比如在金州和镇江固守,就比在宁远和锦州筑城防御更加合适。清兵纵然围城,只需坚守到天暖冰融,水师即可增援,只要兵力比较够,相比宁远和锦州一但被长期围城除非从陆地上解救,否则只能坐待粮尽城破要安全多了。况且对对满清以堵截防御方式不如主动的进行直接威胁的方式更加积极。从金州出兵骚扰可至清河,五重河一线,镇江出兵骚扰可至辽阳一线,若清军主力远征,甚至可以更加深入。如此,大量的地方满清必不能有效利用。还要时刻担心自己的老家而不能长途远征。而这几个据点,明军无须太多军队就足够坚守整个冬季。守不住还可以退向海岛,真正做到敌退我进,敌进我退,敌虚我攻,敌强我守。
  
  这样明军实际上不需要投入太大兵力,即可对满清有效进行遏制,至少满清难以窥视关内是显而易见的。而关内兵力和费用的需求也就相对减少了,五年到十年,满清必然疲惫不堪,在辽东汉人的反抗配合下,逐渐瓦解满清也是存在可能的。
  
  由此想到罗马对伽太基,希腊对波斯,即使在很多的古代战争中均利用了海洋上的机动优势而获得了胜利。况且那个时候的明朝水师已经可以装备火炮直接参与对海岸的攻击行动了。而明朝的战略视野局限于大陆,未了解制海权的意义,何况还是绝对的单边制海权,恐怕还是传统上的大陆国家对海洋在军事上的价值认识得不够深入是其主要原因。虽然明朝部分将领认识到海洋上的便利,将物资囤积于海岛,使用海上运输,小规模的进行登陆战等等,都是考虑到满清在水师上的一无所有和明朝在航海造船技术上先进。但是始终并没有提高到战略层次进行考虑实在是非常遗憾的。


 
  对于这个后面在补充进行说明。先看一下明朝执行的战略问题。
事实上,明朝在辽东的战略上有着一系列错误,导致了明朝灭亡的加速。
  
  崇祯授权袁崇焕负责辽东,蓟州,登莱,天津军务。对袁崇焕既非常信任,又全力支持。不过崇祯毕竟年轻,只得依赖大臣,他对袁崇焕授予权力之大,支持之积极对于一个年轻的皇帝而言相当不容易。可惜的是,袁崇焕作为一个守城将领还算过得去,在战略上却是毫无眼光。督师之责任对袁崇焕实在是太重了,他承受不了却又欣然领命,这是造成他个人和明朝悲剧的开始。
  
  一下被拔到如此高的位置上,袁崇焕出于其爱国热情,感到不可推卸,但是他的能力毕竟不能指挥全局,虽然他对辽事有过亲身经历,但在战略上的严重失误,在于他并没有明确一条切实可行的战略来应用于辽东。至于广为传颂的“文官帅才”“中流砥柱”显然是被过于夸大了。因为他有着如下几个严重错误足以说明他不符合一个帅才的基本要求:
  
  一,关宁锦防线的错误。关宁锦防线本质上来说就是长城的篱栏纵深防御。只是这个篱栏深的更远,纵深更长。这个是明朝早期一直采用方法,但是在当时已经不实用了,首先是财力,军力上无法支持,袁崇焕采用拆西墙补东墙的办法显然在后来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其次是旷日持久,费效比太低。维持这样的防线需要庞大的费用和军力,更谈不上逐渐推进恢复辽东了。况且,因为主要敌人是满清,袁崇焕只死盯着关宁锦这一条通道,完全没有意识到向其他地方去扩大自己视野的必要。这条防线本质上就是个错误,有人说,它保护了山海关到明朝灭亡时也未能被占领,其实是非常愚蠢的见解,山海关被称为天下一关,地势险要,经营多年,易守难攻,即使没有宁远和锦州,满清也难以攻占山海关,至少山海关比宁远和锦州更容易防守。满清缺乏攻城利器,对锦州,宁远都难以直接攻下,何况山海关?而山海关获得支援和补给更加方便,也不会被困死城中。正是因为山海关本身的这些因素,满清即使屡次越过长城,也没敢尝试夺占山海关,否则一但占领,宁锦岂不成了废城,可见宁锦二城本来缺乏足够的价值,只守山海关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里,对外坚壁清野,可以说山海关完全可以稳如泰山。当然如果袁崇焕计划用堡垒推进的战略来恢复辽东就错误的更加离谱了。
  二,从海上退缩,放弃已方长项,满清无水师,本来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那个时期西方国家正处于大航海时代,其海军遍驶各地,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处于冷兵器时代的文明,但是在中国被遏制,郑成功收复台湾正说明了明朝水师的技术并不太落后西方国家。明朝本可以好好利用和发展下水师,从而具备比骑兵更加优越的机动性,但是他盲目的杀害了毛文龙,放弃了海路进攻。把目光死死局限在陆地上,甚至局限在关宁锦一线上,局限在凭孤城用大炮上,其视野之狭窄可见一斑。表面上看似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实际上是以己之短攻敌所长。隔几百里一个城塞,或即使有些小城配合,也绝经不起围困,历史上许多坚固城塞都是被困死的而不是被攻破的。毛文龙显然是不该杀的,他正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袁崇焕的战略错误,况且毛文龙在辽东起到的作用远大于袁崇焕自己,他作战非常积极,完全不似袁崇焕的消极态度,他屡次进击所给满清造成的威胁远大于锦州和宁远两个据点。应该对毛文龙进行更多的支持而不是杀了他从海上全面退缩到陆地,放弃了明军占有绝对优势的一个长处。明军的两个长处一个是水师,满清没有,被袁崇焕自残,没有好好利用,另外一个是火器,被袁崇焕静静的安放在孤城之上,等待着对手自己来送死,实在让人可笑。
  
  三,对敌情不探查,对蓟镇长城一线抽调兵力造成空虚薄弱,导致满清从喜峰口以西的大安口,龙井关,马兰屿入关,作为蓟辽督师,显然不能推卸责任。他的主力全在宁锦,根本就回防不及,调兵时又慌慌张张,白白牺牲赵率教三千人马。而且他不在三河一线布防[孙承宗是老军事家,他只赞成守蓟州,顺义,三河一线,不赞成退守昌平,通州一线,认为守三河可以狙敌西奔,遏敌南下,可以参考附带地图,可见孙承宗和袁崇焕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军事见解],出奇兵袭其后,只想着退入北京,凭城用炮。本来可以将满清阻止在三河附近的地域进行会战,却因为他的错误,让敌人直逼北京城下,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可见其战略能力之低,毫无全局观念,一遭变局立刻手足无措,到了北京还要入城,除了凭城用炮的消极防御实在看不出别的能耐了。这一错误直接导致袁崇焕后来被处死,如果他能阻止敌军,获得会战胜利,我想崇祯看到还有可用之处,也未必会同意处死他的。
  
  这是主要的非常严重的错误,其他的一些也不用一一提出了。犯下如此严重错误,被处死也不算冤枉了。不过虽然他在军事有如此多的缺陷,不过敢于献身抗侵略事业,而且一生廉洁,仍然是值得敬重的,只是他处在一个不合适自己的高高的职位上才给国家和他个人带来了灾难。不过总比那些投降,逃跑的将领还是要好得多的,也就是能力缺乏的问题,不是道德品行的问题了,这个大家还是要分清楚的。
  可以进一步来说:如果袁崇焕把他的“凭坚城,用大炮”改成“凭战船,用大炮”,那就截然不同了。
  
  比如:以山海关和蓟州为一个方向屯兵,以金州,登州为一个方向屯兵,以镇江,皮岛为一个方向屯兵。这样三个方向互为犄角。各可以控制一片地域让满清无法有效利用,又可收集流民迁往关内,消弱敌人的实力。
  
  山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有蓟州可以增援,防守不成问题。少量轻骑在无敌人主力的时候还可出关骚扰。一般骚扰范围可达大小凌河。
  
  金州靠海,加固城防,清军围城,只能是海面冰冻之时,否则水师即可由海上增援,并以炮火支持。保守亦不难。骚扰范围至少可达清河,五重河。
  
  而镇江更是满清腹地的一颗尖钉,完全可以建成坚固堡垒并以皮岛为后援,镇江在鸭绿江口,水师支援亦比较方便。而只要镇江存在,清军就不可能去关内,甚至到山海关。这样对山海关和关内的压力都是极大的缓解。而且清军若征伐蒙古朝鲜,亦可以袭击其后方。
  
  除此陆上三个要点外,把人,物全部撤走,不能撤的统统烧毁。满清要拔这三个钉子必耗费大量的粮食和人力,而且还有时间限制,很难攻下。而且三个地方都有能后援,不至于被围死或被打援。明朝水师本来就有基础,船上的炮火可以使清军不敢在沿海地区驻留。
  
  清军唯一的对策就是只能拔钉子,把镇江,金州破掉,退一步说,由于明军掌握着渤海,黄海上的各岛屿,即使破掉,也能恢复。况且破掉,后方仍然不安全,明朝造船和航海技术还是不错的,而从临近岛屿集结向陆地上输送兵力,因为航程较短,快速集结一支力量还是容易办到的。这样完全可以让满清呆在家里,倍受袭扰,而无计可施,更谈不上入关劫掠了。耗上几年,纵然不衰弱的十分厉害,也完全没进一步壮大的可能,况且辽东被满人压迫的人民反抗此起彼伏,完全可以策应明军的行动。
  
  因此如果明军进一步重视这个方向,是唯一正确的途径,也是可以平定辽东的正确战略。
  
  事实上,从崇祯对毛文龙的重视可以看到,虽然崇祯没有构想一个具体的战略推向极至,但是他肯定意识到明朝的海上优势的重要性。以至他没有收回毛文龙的尚方宝剑,以至于对袁崇焕杀了毛文龙耿耿于怀,而最终对袁崇焕彻底失望。
  
  补充说一下,毛文龙以二百人起家建立东江镇,不谈其才能如何之高,至少是比袁崇焕在军事上要高的。他之所以没能建立更大的功绩,完全是由于朝廷的排挤,没有获得足够的支持。他的身份使他不可能获得更高的重用,否则他是可以发挥更大的才干的。至于是否成为军阀则完全不用担心,明朝的威望和控制能力尚不至于衰弱到那个地步。而且从其表现上来看,他对朝廷还是比较忠心的,至少比后来的郑成功更有大局观念。
  
  袁崇焕死后,明朝事实并没有进行任何补救,不过听其自然发展。否则如按上述进行补救,就不会有锦州被困松山之败了。辽东局势尚有缓和之可能。
  
  而后,民变四起,更无暇顾及辽东。到锦州被困,洪承畴松山战败,祖大寿投降。辽东之局势已不可挽回。
  
  当时曾有皇太极提出的和谈条件是:金一万,银一百万。返以人参千斤,貂皮千张。看诚意,还是可信的,但是满清也需要一个安定时期以进行发展,正是因为这样,开出的价码并不算高,如果和谈的话,对明清双方在当时都是有利的,不过这和谈没有成功,为迂腐大臣所阻止。连崇祯皇帝也无可奈何,可见大明皇帝做的确实很累。停战谈和本为权宜之计,是外交中常用的手段,大臣一味注重虚名空谈,以和谈为耻,丝毫不顾及国家安危和实际情况,完全一副奉天命的姿态,改朝换代对他们自然是无所谓,后来也确实证明如此。而崇祯不比万历皇帝那样睿智老练,对文官集团毫无办法,最后国灭身亡,亦是能力不及,难以力挽狂澜。不过崇祯至少算是所有末代皇帝中最优秀的一个,尽管他没有成功,比起很多太平盛世之君为后代铺垫灭亡之路相比还是更值得尊敬的。是心有忧患,竭尽全力了,不应以成败论之。
  
  民变以陕西首先恶化,万历时期四十八年中有灾荒记录的竟达二十五年之多,天启,崇祯年间更是灾荒不断,因此虽然崇祯一朝剿抚不定,事实上根本无法在短期内控制局势,民变有如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迅速膨胀。完全是无法遏制的。剿,难以除尽,况且军饷不足,派去剿匪的官军往往也哗变加入造反的大潮。抚,难以安插,即使招安却不能解决生计问题,自然抚后仍然要叛。赈,更不用说了,时值全球性的自然灾难,天灾既然不断,赈自然不绝,显然无力解决。
  
  那面对民变,明朝确实没有好的战略可以施行。虽然曾有过几次比较好的机会,不过终是治标,唯有迁都,以避锋芒才是唯一正确的。
  
  当时,作为首都的北京处于满清和起义军的两面夹击之下。任何一面都无法在短时期内予以平定,除了以退为进,暂避江南外,还真没有任何办法来应付危机。
那么迁都会怎么样呢?把当时的势力分为三个,满清,起义军,明朝。
  
  首先,无论满清占据北京,还是起义军占据北京,都会被置于原先明朝所处于的不利战略位置。
  如果满清占据北京,则西有起义军,南有明朝,战略上处于两线的地位。
  如果起义军占领北京,则北有满清,南有明朝,战略上同样处于两线的地位。
  
  如果三方势力在一个相当的时期内会共存,那明朝理应避让,主动迁都到南京,当时江南地区比北方发达富裕,明朝控制江南仍然是实力最强的一方,完全可以等满清和起义军先争,尔后渔翁得利。
  
  迁都江南不一定是完全放弃北方,只是可以毫无顾虑的剿起义军,抗满清军,纵然失利也仍然有缓冲之余地。
  
  而崇祯至死也未能迁都,甚至连太子都未送去南京,个人死节容易,保存社稷困难,即使崇祯不去江南,至少太子应及早去,那南明不至于因为正统问题而四分五裂,即使保守的说,延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是不成问题的。
  
  昔日,勾践国亡,自己宁为奴隶而不死,终能复兴越国,称霸春秋。明朝南迁与宋朝不同,宋朝因有皇帝被囚,北伐则意味着南宋皇帝必须归位,造成坐失良机,偏安一隅的局面。
  
  
 就南明的实际情况看,满清入关后其满洲八旗竟然在短期内就腐化堕落,其战斗力下降之迅速实在令人吃惊,对此,顾诚曾在南明史中有很好的说明:
  
  “清廷统治者视为争夺天下和巩固天下的嫡系军队的由盛转衰过程来得特别迅速。1644年到1647年(顺治元年至四年)满洲八旗兵所向无敌的场面就像昙花一现似地再也没有出现过。由于清朝最后统一了全国,它的统治集团从来忌讳谈自身的弱点,后来的史家也很少注意到这一重要转变,没有看出入关初期清廷的不可一世和后来的外厉内荏,因此,也没有认真探讨清廷在初期以满洲八旗兵为主逐渐转化为以汉制汉的政策变化。
  
  满洲八旗兵实力下降,难以继续担任征服全国的主力是出于以下因素:
  
  第一,满洲八旗兵来源于满族成年男子,而满族在当时是一个人口相当少的民族,入关初期清军总兵力十万,其中已包括了汉军和蒙古兵,真正可以披甲出征的满族军士不过几万人。进入中原以后屡经战阵,战死和病死的人数很可能超过人口自然繁殖数;进入汉人居住区后,享受着程度不等的胜利者的优待,逐渐滋长起追求生活安逸的风气,远不像入关前后那样淳朴、勇于用命。概括一句话就是兵员少了,士气低了。
  
  第二,清朝入关初期咤叱风云的领兵大将由于染上天花,迷恋女色和内部倾轧,凋谢殆尽。如:豫亲王多铎病死于顺治六年,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病死于顺治七年,肃亲王豪格在顺治五年死于狱中,英亲王阿济格于顺治八年被赐死,巽亲王满达海顺治九年二月病死,衍禧郡王罗洛浑顺治三年病死于军中,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病死于顺治九年三月,饶余郡王阿巴泰顺治三年病死,其子端重亲王博洛顺治九年三月病死,多罗谦郡王瓦克达顺治九年八月病死,敬谨亲王尼堪于同年十一月阵亡于衡阳。仅存的郑亲王济尔哈朗自顺治五年最后一次统兵出征湖广以后,到八年就因年高处于半退休状态,至十二年病死。看一下上面列举的名字,清楚地表明到顺治九年,清朝赖以开国的久经战阵、功勋卓著的大将都已不复存在。这些亲、郡王死时的年龄一般都比较年轻,济尔哈朗算是最长寿的,也只活到五十七岁。他们的子弟即便承袭爵位,却少不更事,缺乏战斗经验,无法替代父辈驰骋疆场的角色。亲、郡王以下的贵族、将领虽然还留下了一批,但他们也无复当年英锐气概。
  
  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诗人方文顺治十五年在北游京师时写了《都下竹枝词》,其中二首是:“自昔旃裘与酪浆,而今啜茗又焚香。雄心尽向蛾眉老,争肯捐躯入战场。”“东戍榆关西渡河,今人不及古人多。风吹草底牛羊见,更有谁能敕勒歌。”说明到1658年满洲将领已经普遍沉浸于温柔乡中,雄心的逐渐消磨自然还要早一些。这种严酷的事实,清廷统治集团内非常清楚,尽管他们讳莫如深,闭口不言,但从对南明各派抗清势力的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上都明显地看出他们越来越多地采取以汉制汉的方针。战略上表现在更多地依赖汉族拥清派进行招抚;战术上不到关键时间不动用满洲兵,即使在关键战役中也大抵是让绿营兵和汉军打前阵,满洲兵将处于二线,这样既可减少伤亡,又可起到监视汉军和在最后关头夺取胜利首功的作用。”
  
  以上这段说明为引用,主要是很多人都误以为满洲八旗作战无敌,也就是连带以为,即使明朝迁都也不过多存活几年而已。至少我认为是不可以下这个论断的。从南明抗清的实际情况来看,若崇祯南迁,以起威望和能力,形势肯定要好得多。因此即使满清入关,明清胜负仍然是不可定论的。如果满清不能入关,势必也可以牵制大量的起义军,这对明朝始终是有利的。而南明在历史上的混乱局面完全可以由崇祯迁都获得解决。
  
  不过崇祯没有能够迁都,其大臣应承担主要责任,崇祯本意是希望南迁,但是希望大臣们提出请求再答应执行,不过大臣因为如下几个原因,而态度消极:
  
  1,这些大臣的家产都在河北,不舍得弃之而去南方。
  2,害怕承担责任,不敢出面提议。
  3,安于改朝换代,皇帝虽然需死,大臣则可以做下个朝代的臣子。
  
  抱着这样心理,不同意南迁就很正常了。然而崇祯决定殉国,还有负气的成分,否则他至少可以提前送太子去江南在他决定不再迁都的时候。太子去的效果当然没他自己好,至少也比都不去要强。
  
  因此崇祯的性格造成了他不能抗拒大臣的压力而决定迁都,也造成了他不会不顾大臣而自己南逃,虽然这是唯一的选择,但是最终成了悲剧,事实上只要崇祯坚决执行迁都的想法,还是可以顺利南迁。对崇祯没有去南京或让太子和二王子去南京这一事实显然是令人扼腕痛惜的。这就直接导致了“亡天下”的局面。
崇祯消灭了南方波及云贵川湘4省达10余年的少数民族叛乱势力,也很不容易了.
说白了就是宋朝的澶渊之盟的恶劣影响造成这一悲剧的。作为紧急事务处理无论如何都要留后路的,手段上要留后手的,孤注一掷,不成功则成仁,仅此而已!

澶渊之盟,澶渊读作“缠 冤”,真的是冤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