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自缢非明朝灭亡:李自成进京官军仍过百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36:07
http://www.xiaodoc.com/view-12281-1.html

本文摘自《辽沈晚报》2011年3月15日C13版 作者: 李洁非 原题为:1644年明朝未亡

崇祯死了。他在李自成军攻陷皇城时,毅然自缢。崇祯的死,被当成明朝灭亡的标志。姑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这部已印三百余次、总发行量超过四千万册、流传极广的辞书,于其卷末《历代纪元表》,将明代的起迄标注为“1368-1644”,所列最末一位君主是思宗朱由检[注: 明思宗-明思宗朱由检(1610-1644),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弟。于公元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明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病故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也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崇祯皇帝。对此,大中学校历史教材如出一辙,每位学生所得知识,都是在崇祯上吊的那天,明朝灭亡了。

然而,这并非事实。崇祯的死与明朝灭亡之间,不能划等号。当时的情形,其实是这样的:

4月25日清晨,崇祯死后,北京为李自成所占。大顺军控制了黄河以北、山海关以南,包括陕、晋、鲁、北直隶和约一半河南在内的数省区域。如果手头有明朝版图,你立刻可以直观地看到,这是一片不大的区域;而且,这种控制并不牢固,总的来说还相当脆弱。

5月22日至27日,明军吴三桂[注: 吴三桂(1612年-1678年10月2日)),字月所,明朝辽东人,吴周王朝建立者吴周太祖。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1],锦州总兵吴襄之子。]部和满清联军,与李自成大战于山海关一片石,将后者击溃。李自成败退北京,于5月29日匆匆称帝,“是夜,焚宫殿西走。”一周之后,清军进入北京。但是,大顺军溃逃所留下的地盘,并未立即纳入满清控制之下。在一段不短的时间内,满清对原属明朝疆土的掌控微乎其微;大致,仅北直隶(以今河北为主)一地而已。其左近处,晋、陕两省尚在争夺中(与李自成),而河南和山东的大部,一时间满清、大顺和大明谁都不能据有,互有交错。至于此外的广袤地方,满清干脆连一只脚印也还不曾留下。

反观此时明朝,虽旬月中,京都两番易手,从朱姓先改李姓,复改爱新觉罗氏[注: 介绍 爱新觉罗氏爱新觉罗氏是清朝皇帝家族,他们的书画艺术,几百年来有着不解之缘,被称为“宫廷画”,在海内外有着极高的影响。],但亦仅此而已。所谓巨变,除了京都周遭可算名副其实,其他地方都谈不上。关外后金崛起已近三十年,陕晋之乱也有十多年,张献忠[注: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明朝延安卫柳树涧人,少时贫困,曾在延绥镇当兵士。崇祯三年陕西饥民暴乱纷起,王嘉胤据府谷,陷河曲,张献忠聚众于米脂十八寨应之,自号八大王。]1640年就攻打了四川……这些,均不自1644年始。如果说明朝是个烂摊- 子,则崇祯在世即已如此,而他殉国之后,暂时也没有变得更糟。

大部分地区,到此仍是明朝之天下。自荆楚以至浙闽,从淮河迄于粤、桂、滇,都还姓朱。它们不单面积广大,尤其重要的是,皆系中国富饶之地,天然粮仓几乎悉数在此(除天府之国已成瓯脱),工商于兹为盛,税赋根基未尝动摇。

此外,明朝为两京制,北京之外,还有南京。朱棣以北京为京师后,南京旧制保存未变,从六部到国家礼器一应俱全。过去二百多年,这种叠床架屋的配制不免糜耗冗费,现在意外起到“系统备份”的作用,使明朝免于崩溃。事实上,因着南京这套备用系统的存在,面对京师沦陷乃至国君殒命,明朝所受到的打击并非想象的那么严重。

最后再看武装力量。福王南京登极后,史可法对兵力重新部署,将江北明军主力设为“四镇”。《小腆纪年附考》有一处提到,“四镇之兵不下数十万人”;另一处说,单单四镇中最强的高杰所部,便计“十三总兵,有众四十万”。四镇之外,明军主力还有一个“巨无霸”,这便是驻扎湖北的左良玉部。左部之强,四镇加起来也抵不过——“良玉兵无虑八十万,号称百万”。以上数字应有水分,未足信凭,但这时明朝总兵力仍超百万应无问题。

尽有天下膏腴之地、国家组织完好、拥兵百万——这样一个朝廷,距“灭亡”二字不亦远乎?总之:第一,明亡于1644年的知识本身是错的,是年,明朝不过死了一位皇帝,却很快又有了新皇帝,国家机器继续运转。第二,虽然政治中心[注: 政治中心是指以行政管理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城市中设置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由于各个城市在行政管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心作用大小也不同。]从北京转到南京,并且失去对黄河以北的控制,但这政权既不支离破碎,更没有陷于流亡境地,某种意义上,其客观条件比对手们更优越。第三,倘若以为明朝随着崇祯自缢而亡了,不知道至此它其实仍然活得好好的,颇有能力和大把的机会去收复失地、重整山河,那么我们不光在史实上出错,实际也无法搞懂明朝怎样灭亡以及为何而亡




http://www.xiaodoc.com/view-12281-1.html

本文摘自《辽沈晚报》2011年3月15日C13版 作者: 李洁非 原题为:1644年明朝未亡

崇祯死了。他在李自成军攻陷皇城时,毅然自缢。崇祯的死,被当成明朝灭亡的标志。姑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这部已印三百余次、总发行量超过四千万册、流传极广的辞书,于其卷末《历代纪元表》,将明代的起迄标注为“1368-1644”,所列最末一位君主是思宗朱由检[注: 明思宗-明思宗朱由检(1610-1644),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弟。于公元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明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病故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也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崇祯皇帝。对此,大中学校历史教材如出一辙,每位学生所得知识,都是在崇祯上吊的那天,明朝灭亡了。

然而,这并非事实。崇祯的死与明朝灭亡之间,不能划等号。当时的情形,其实是这样的:

4月25日清晨,崇祯死后,北京为李自成所占。大顺军控制了黄河以北、山海关以南,包括陕、晋、鲁、北直隶和约一半河南在内的数省区域。如果手头有明朝版图,你立刻可以直观地看到,这是一片不大的区域;而且,这种控制并不牢固,总的来说还相当脆弱。

5月22日至27日,明军吴三桂[注: 吴三桂(1612年-1678年10月2日)),字月所,明朝辽东人,吴周王朝建立者吴周太祖。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1],锦州总兵吴襄之子。]部和满清联军,与李自成大战于山海关一片石,将后者击溃。李自成败退北京,于5月29日匆匆称帝,“是夜,焚宫殿西走。”一周之后,清军进入北京。但是,大顺军溃逃所留下的地盘,并未立即纳入满清控制之下。在一段不短的时间内,满清对原属明朝疆土的掌控微乎其微;大致,仅北直隶(以今河北为主)一地而已。其左近处,晋、陕两省尚在争夺中(与李自成),而河南和山东的大部,一时间满清、大顺和大明谁都不能据有,互有交错。至于此外的广袤地方,满清干脆连一只脚印也还不曾留下。

反观此时明朝,虽旬月中,京都两番易手,从朱姓先改李姓,复改爱新觉罗氏[注: 介绍 爱新觉罗氏爱新觉罗氏是清朝皇帝家族,他们的书画艺术,几百年来有着不解之缘,被称为“宫廷画”,在海内外有着极高的影响。],但亦仅此而已。所谓巨变,除了京都周遭可算名副其实,其他地方都谈不上。关外后金崛起已近三十年,陕晋之乱也有十多年,张献忠[注: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明朝延安卫柳树涧人,少时贫困,曾在延绥镇当兵士。崇祯三年陕西饥民暴乱纷起,王嘉胤据府谷,陷河曲,张献忠聚众于米脂十八寨应之,自号八大王。]1640年就攻打了四川……这些,均不自1644年始。如果说明朝是个烂摊- 子,则崇祯在世即已如此,而他殉国之后,暂时也没有变得更糟。

大部分地区,到此仍是明朝之天下。自荆楚以至浙闽,从淮河迄于粤、桂、滇,都还姓朱。它们不单面积广大,尤其重要的是,皆系中国富饶之地,天然粮仓几乎悉数在此(除天府之国已成瓯脱),工商于兹为盛,税赋根基未尝动摇。

此外,明朝为两京制,北京之外,还有南京。朱棣以北京为京师后,南京旧制保存未变,从六部到国家礼器一应俱全。过去二百多年,这种叠床架屋的配制不免糜耗冗费,现在意外起到“系统备份”的作用,使明朝免于崩溃。事实上,因着南京这套备用系统的存在,面对京师沦陷乃至国君殒命,明朝所受到的打击并非想象的那么严重。

最后再看武装力量。福王南京登极后,史可法对兵力重新部署,将江北明军主力设为“四镇”。《小腆纪年附考》有一处提到,“四镇之兵不下数十万人”;另一处说,单单四镇中最强的高杰所部,便计“十三总兵,有众四十万”。四镇之外,明军主力还有一个“巨无霸”,这便是驻扎湖北的左良玉部。左部之强,四镇加起来也抵不过——“良玉兵无虑八十万,号称百万”。以上数字应有水分,未足信凭,但这时明朝总兵力仍超百万应无问题。

尽有天下膏腴之地、国家组织完好、拥兵百万——这样一个朝廷,距“灭亡”二字不亦远乎?总之:第一,明亡于1644年的知识本身是错的,是年,明朝不过死了一位皇帝,却很快又有了新皇帝,国家机器继续运转。第二,虽然政治中心[注: 政治中心是指以行政管理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城市中设置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由于各个城市在行政管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心作用大小也不同。]从北京转到南京,并且失去对黄河以北的控制,但这政权既不支离破碎,更没有陷于流亡境地,某种意义上,其客观条件比对手们更优越。第三,倘若以为明朝随着崇祯自缢而亡了,不知道至此它其实仍然活得好好的,颇有能力和大把的机会去收复失地、重整山河,那么我们不光在史实上出错,实际也无法搞懂明朝怎样灭亡以及为何而亡




良玉兵无虑八十万,号称百万
...这也信?
...八十万有十八万就撑死了,良玉被大顺军追得到处乱逃时他那八十万人哪儿去了?就是有也是渣!
...高杰更不用说了,连跟大顺军交手的勇气都没了
明代中国的封建体制是走到头了,本来是有机会尝试新的体制的,但历史的惯性就是那么大,满洲人充分利用了这一机会,一切都是宿命。
咱们中国历史讲究正朔,而且帝位传承也有关系.

刘秀的汉也是汉,刘备的汉也是汉.即使南明割据成功,就传统来讲,历史书上它和明还是会分开讲.
这种脑残文章,转来简直是浪费网络资源。那些号称如何如何全是胡吹壮胆的。一个政权有百万大军,首都却被端了皇帝也挂了。这些大军都是泥巴做的?或者李自成带的是高达?
LZ不知道古代所谓带甲百万都是虚数么?号称百万有个20万就不错了。

不过南明的确也不是没有一定的实力,实力是有的,满清入关也没有多少人。可惜内斗不止,就那么几年出了多少小朝廷,小朝廷之间还互相征伐,内部还党争不断,各路军阀各怀鬼胎,不亡也难啊
Kirchies11 发表于 2012-7-31 13:53
LZ不知道古代所谓带甲百万都是虚数么?号称百万有个20万就不错了。

不过南明的确也不是没有一定的实力, ...
如果南方的这些人知道清兵南下后的一系列行为,他们肯定会团结起来,一致抗敌。也许他们以为满人还跟以前一样,来一下就走了,最多占据长江以北。即使混到宋被蒙古人灭亡,蒙古人统治中华不过百年。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历史可以为后来人提供借鉴,无论什么时候,中国人自己不能乱,特别是大敌当前的时候。
很多书里一直叫崇祯帝自杀、明朝的全国性统治结束。
[注: 介绍 爱新觉罗氏爱新觉罗氏是清朝皇帝家族,他们的书画艺术,几百年来有着不解之缘,被称为“宫廷画”,在海内外有着极高的影响。],


这个注啥意思,给天顶星人看的吗?

raymax1984 发表于 2012-7-31 11:16
咱们中国历史讲究正朔,而且帝位传承也有关系.

刘秀的汉也是汉,刘备的汉也是汉.即使南明割据成功,就传统来 ...
现代汉语词典后面的中国历史朝代表很有意思

南宋帝统在德佑皇帝之后仍有端宗和帝昺

明朝帝统却到崇祯帝而止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2-7-31 23:45
现代汉语词典后面的中国历史朝代表很有意思

南宋帝统在德佑皇帝之后仍有端宗和帝昺
也许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路线的残余吧

崇祯朝亡于李闯,赵隰是投降元军
这个也太夸张了,百万大军.....
这文章考据不严谨啊
其实太子如果被提前送到南京的话,也许明朝还可以多扛几十年。

夏风 发表于 2012-8-11 23:33
其实太子如果被提前送到南京的话,也许明朝还可以多扛几十年。


朱由检不会同意的。左都御史李邦华等大臣主张崇祯留守北京,太子至南京监国,同时将永王、定王分封到杭州和广州。但是这个提议并不合崇祯的心意,第一他自己逃不了命,第二即使勤王之兵赶到、守住了京师,太子在南京说不定也会被南京大臣推上皇位,重演唐肃宗灵武登基、架空唐玄宗的旧事。所以太子去南京的提议也被否决了。


夏风 发表于 2012-8-11 23:33
其实太子如果被提前送到南京的话,也许明朝还可以多扛几十年。


朱由检不会同意的。左都御史李邦华等大臣主张崇祯留守北京,太子至南京监国,同时将永王、定王分封到杭州和广州。但是这个提议并不合崇祯的心意,第一他自己逃不了命,第二即使勤王之兵赶到、守住了京师,太子在南京说不定也会被南京大臣推上皇位,重演唐肃宗灵武登基、架空唐玄宗的旧事。所以太子去南京的提议也被否决了。

magyar1903 发表于 2012-8-14 10:16
朱由检不会同意的。左都御史李邦华等大臣主张崇祯留守北京,太子至南京监国,同时将永王、定王分封到杭 ...
问题是朱由检连死的骨气都有,何不相信自己儿子,这样总好过死后无脸面对祖宗来得强。
夏风 发表于 2012-8-14 17:26
问题是朱由检连死的骨气都有,何不相信自己儿子,这样总好过死后无脸面对祖宗来得强。
倒未必不相信自己儿子,主要还是不相信文武百官,害怕他们拥戴太子登位。你以为崇祯真的打算天子死社稷?要是真有勇气就不会拖到最后被人瓮中捉鳖了。开始碍于面子不敢自己提出南迁,后来是别人提出来,自己又害怕中途被刘芳亮等农民军截住。只好作罢,结果闯军攻破外城之后仓促出逃,被人用箭射了回来。走投无路才上吊的。所以说,与其说崇祯自杀是因为骨气,倒不如说是出于无奈。
magyar1903 发表于 2012-8-15 09:10
倒未必不相信自己儿子,主要还是不相信文武百官,害怕他们拥戴太子登位。你以为崇祯真的打算天子死社稷? ...
当然是骨气,如果不是骨气,完全可以选择投降嘛,秦王子婴就是向刘邦投降的啊。
明末中央财政彻底崩溃,虽强力机器还在,但早已木有了动力和润滑;
同样的结局,现代的大陆民国晚期溃散,早些的江西红色根据地跑路,根本原因就是那套体系的经济基础耗空完蛋丧尸了。
f22 发表于 2012-7-31 08:20
良玉兵无虑八十万,号称百万
...这也信?
...八十万有十八万就撑死了,良玉被大顺军追得到处乱逃时他那八十 ...
李自成主力进西安后,左良玉“八十万”兵马还对付不了大顺留守的白旺部七万人。。。。。。
说了半天还是南明。中国历史又没有否认过
龙共文 发表于 2012-8-20 10:45
李自成主力进西安后,左良玉“八十万”兵马还对付不了大顺留守的白旺部七万人。。。。。。
李自称被清军一路撵下来时,照样把“八十万”左良玉大军打得连面都不敢照
medieval1454 发表于 2012-8-15 11:46
当然是骨气,如果不是骨气,完全可以选择投降嘛,秦王子婴就是向刘邦投降的啊。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子婴是杀掉赵高之后开城投降的,而且,子婴没有跟刘邦打过。但是崇祯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他错过了李自成给他的最后通牒。而且他的首选是逃跑(当然,如果能够成功,也不失为现实的选择),结果发现已经逃不掉了才自杀的。再说,之前李自成处死过福王,张献忠处死过楚王。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完全有理由相信,李自成不会接受他的投降,只有自杀才能死得体面。
左部投降之后,多尔衮对其部进行检索,堪战之兵不过三万众,其他多是老弱裹挟。百万兵不过是说出去吓人,威慑朝廷而已。做不就是靠着这种威慑,才一次次的干坏事,朝廷也拿他没办法。
medieval1454 发表于 2012-8-15 11:46
当然是骨气,如果不是骨气,完全可以选择投降嘛,秦王子婴就是向刘邦投降的啊。
你去看看农民军怎么对待明朝宗室的就不会有这种幼稚的想法了
自杀,痛快,比拿去熬油好多了

f22 发表于 2012-7-31 08:20
良玉兵无虑八十万,号称百万
...这也信?
...八十万有十八万就撑死了,良玉被大顺军追得到处乱逃时他那八十 ...


不仅是数量问题,皇帝完蛋了,除非该家族内有新的、有全国性号召力的皇帝出现,这些新的武将要么自己割据要么投降新的统治者,怎么能算成原来朝廷的武装力量呢?中国历史上上演过无数此类戏码了。
f22 发表于 2012-7-31 08:20
良玉兵无虑八十万,号称百万
...这也信?
...八十万有十八万就撑死了,良玉被大顺军追得到处乱逃时他那八十 ...


不仅是数量问题,皇帝完蛋了,除非该家族内有新的、有全国性号召力的皇帝出现,这些新的武将要么自己割据要么投降新的统治者,怎么能算成原来朝廷的武装力量呢?中国历史上上演过无数此类戏码了。
现代汉语词典后面的中国历史朝代表很有意思

南宋帝统在德佑皇帝之后仍有端宗和帝昺

绝大部分中国认同满洲而不认同蒙古。
我大明就这样消失了。满清还不如大明!
marco 发表于 2012-12-18 20:27
你去看看农民军怎么对待明朝宗室的就不会有这种幼稚的想法了
自杀,痛快,比拿去熬油好多了
所以我看到明粉那些天子守边关、君王死社稷、不和亲、不割地之类的笑话都实在没兴趣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