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的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13:15




明朝是一个枝叶繁盛、却根底空虚的朝代,它自身的缺陷始终如影随形。——因为明朝多次“皇权更迭”,太不稳定了,这是其他朝代都很少见的。

明代刚立国没多久,就有燕王朱棣“夺权”,之后又有土木之变皇帝被俘,又重新立了个皇帝,之后两个皇帝陷入接班人之争,再后来又有一个皇帝绝嗣,又立一个亲王之子继位。再加上王子争位的、红丸案的等等事件,可以说有明一代,几乎没有消停过多少时候,一直多多少少地在“传位”问题上折腾。

其他朝代虽然也有玄武门之变、王子争储等事件,但那大多都是“皇帝的亲生儿子”之间的争斗,或者是皇帝的妻子专权(外戚),总之还是一个小家庭范围内谁说了算的问题,而明朝的皇位更迭几次都是叔侄之间的争斗,血统差得更远了,发生的次数也太过于密集了。

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皇室血统”总是变来变去,统治根基就不安定,政权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而且因为几次“传位”都不光彩,造成了皇帝自己也底气不足,对大臣不信任,(方孝孺诛十族、万历因为与大臣争执“皇叔父母”气得二十多年不上朝,等等)。皇帝既然对臣子不信任,那就只能信任自己的身边人,宦官、嫔妃、大龄乳母,各种奇葩倍出,也是其他朝代所少见的。

君臣关系不融洽,皇帝对朝廷的控制力弱,在封建迷信的年代皇帝“血统”不纯正、“受命于天”的宣传喊起来也不够理直气壮、导致在民间的拥护力度也不足,最后依赖于宦官的特务组织维持社会秩序,造成了明朝看起来很强大繁华,其实不堪一击。话说回来,血统问题其实原本也不是大问题,但是在封建时代,就是致命的了。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也是“兄终弟及”继位的,这种方式比“父传子”的说服力要差得多。明朝君臣之间的不信任已经根深蒂固,到了崇祯这里又更加恶化。如果崇祯像以前的皇帝一样依靠宦官专权,辖制群臣,说不定还能维持秩序,偏偏他又勤政,立志做个好皇帝,把魏忠贤废了。

还有一点,明朝与其他朝代不同,明代是唯一一个真正由平民天子建立的王朝。

汉高祖是小史,唐李渊是贵族,宋太祖是禁军统领,与他们相比,只有朱元璋是真正的布衣天子(而且也是这些人里长得最丑的……)。之所以会有这位布衣天子,也与蒙古人有关,由于元代的强力摧毁措施,汉人的贵族、大宗族势力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一切平等之下,才能有一个真正的平民脱颖而出。

平民登基,可能从小受的教育不如贵族官宦之家的那么多,见的世面也不如贵族子弟那么大,古代又没有电视网络可以学习、而从小就放牛要饭的朱重八估计也没有什么时间看书,而封建王朝的立嗣传代又是所有事务中最腹黑、最智慧、最深不可测的操作,所以他缺乏这种处理能力,既不会挑一个好的接班人、又不会在立嗣之后削弱其他竞争者,而且不幸的是朱元璋的太子还早死,这给他的传位问题又加深一重困难。

所以说,从朱元璋身死,燕王夺位的时候开始,明朝的动荡就已经埋下伏笔了。万事开头难,这个朝代从一开始就没打下一个顺利交接的底子,后来一次次的“皇权更迭”也是必然的。总之一句话,明朝的虚弱在于它的自身,加之小冰河、后金、李闯等原因加一起,注定会如大厦倾颓。PS,如果魏忠贤不废,说不定还能多撑一段时间。

欢迎讨论。。。。。。







明朝是一个枝叶繁盛、却根底空虚的朝代,它自身的缺陷始终如影随形。——因为明朝多次“皇权更迭”,太不稳定了,这是其他朝代都很少见的。

明代刚立国没多久,就有燕王朱棣“夺权”,之后又有土木之变皇帝被俘,又重新立了个皇帝,之后两个皇帝陷入接班人之争,再后来又有一个皇帝绝嗣,又立一个亲王之子继位。再加上王子争位的、红丸案的等等事件,可以说有明一代,几乎没有消停过多少时候,一直多多少少地在“传位”问题上折腾。

其他朝代虽然也有玄武门之变、王子争储等事件,但那大多都是“皇帝的亲生儿子”之间的争斗,或者是皇帝的妻子专权(外戚),总之还是一个小家庭范围内谁说了算的问题,而明朝的皇位更迭几次都是叔侄之间的争斗,血统差得更远了,发生的次数也太过于密集了。

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皇室血统”总是变来变去,统治根基就不安定,政权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而且因为几次“传位”都不光彩,造成了皇帝自己也底气不足,对大臣不信任,(方孝孺诛十族、万历因为与大臣争执“皇叔父母”气得二十多年不上朝,等等)。皇帝既然对臣子不信任,那就只能信任自己的身边人,宦官、嫔妃、大龄乳母,各种奇葩倍出,也是其他朝代所少见的。

君臣关系不融洽,皇帝对朝廷的控制力弱,在封建迷信的年代皇帝“血统”不纯正、“受命于天”的宣传喊起来也不够理直气壮、导致在民间的拥护力度也不足,最后依赖于宦官的特务组织维持社会秩序,造成了明朝看起来很强大繁华,其实不堪一击。话说回来,血统问题其实原本也不是大问题,但是在封建时代,就是致命的了。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也是“兄终弟及”继位的,这种方式比“父传子”的说服力要差得多。明朝君臣之间的不信任已经根深蒂固,到了崇祯这里又更加恶化。如果崇祯像以前的皇帝一样依靠宦官专权,辖制群臣,说不定还能维持秩序,偏偏他又勤政,立志做个好皇帝,把魏忠贤废了。

还有一点,明朝与其他朝代不同,明代是唯一一个真正由平民天子建立的王朝。

汉高祖是小史,唐李渊是贵族,宋太祖是禁军统领,与他们相比,只有朱元璋是真正的布衣天子(而且也是这些人里长得最丑的……)。之所以会有这位布衣天子,也与蒙古人有关,由于元代的强力摧毁措施,汉人的贵族、大宗族势力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一切平等之下,才能有一个真正的平民脱颖而出。

平民登基,可能从小受的教育不如贵族官宦之家的那么多,见的世面也不如贵族子弟那么大,古代又没有电视网络可以学习、而从小就放牛要饭的朱重八估计也没有什么时间看书,而封建王朝的立嗣传代又是所有事务中最腹黑、最智慧、最深不可测的操作,所以他缺乏这种处理能力,既不会挑一个好的接班人、又不会在立嗣之后削弱其他竞争者,而且不幸的是朱元璋的太子还早死,这给他的传位问题又加深一重困难。

所以说,从朱元璋身死,燕王夺位的时候开始,明朝的动荡就已经埋下伏笔了。万事开头难,这个朝代从一开始就没打下一个顺利交接的底子,后来一次次的“皇权更迭”也是必然的。总之一句话,明朝的虚弱在于它的自身,加之小冰河、后金、李闯等原因加一起,注定会如大厦倾颓。PS,如果魏忠贤不废,说不定还能多撑一段时间。

欢迎讨论。。。。。。




一般王朝的末代皇帝们都是昏庸无道、贪图享乐的,只有崇祯是俭朴勤奋的。一般王朝的末代皇帝们——汉献帝被逼禅位,唐哀帝被逼禅位,宋朝皇帝好像是被元军俘虏的,还有很小的小皇帝是被大臣背负跳海的(这个他根本没得选择),还有各种被俘的大小后主们就不说了,都是无可奈何认命了的。只有崇祯,杀皇后、杀公主、自杀殉国,这么壮烈的末代皇帝倒是少见的……其实他的血统,比那些忍辱偷生的皇帝们,更不纯正呢。

这种心理其实也很奇妙的,正是因为觉得自己底气不足,所以才要加倍地表现自己的好,直到奉献出生命。


大的方向说是,土地兼并严重,细了说就是生产力太差。
最简单的说,开国皇帝权力太重威望太高,而他制定了只能适应立国三十年内的制度却要求千秋万代从一而终


对朱元璋评价不能苟同,乱世里杀出来的,选人用人眼光不会差,朱标是仁和了点,不过若不早逝未必不能稳定局面,至于皇孙继位,正是出于正统考虑;至于说立嗣之后不能削弱其他竞争者,第一朱元璋诛杀功臣为了啥?第二当时蒙古实力尚在,北方边界怎么办?

楼主所说是一部分原因,但决计没有这么重要,后来皇位不还是在朱家人手里?比起来的话,汉有王莽,唐有武周,都是换了姓的,宋太祖还兄终弟及,加上南渡的折腾,哪个比明朝动静小了?没见到影响皇帝正统合法性了
说白了,老百姓根本不在乎这些破事,谁当皇帝不一样缴粮纳供?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你就是天王老子也敢捋一捋胡须,自从陈胜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没什么皇帝神圣的问题,所谓正统性合法性皇位的神圣性那是统治者与读书阶层弄出来的东西,统治者需要这顶闪光的帽子,读书人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和手中纸为帽子增添光彩,老百姓反正带不上,才不在乎呢~~你看满清入关,地主代表的读书阶层立即改换门厅,满清的皇帝不照样是万岁么~~皇位合法性正统性是读书人为代表的那部分人所掌控的话语权,靠这个评定资格来争取自身权益的,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真没那么重要~~
手机打字太累了~~~没法排版

对朱元璋评价不能苟同,乱世里杀出来的,选人用人眼光不会差,朱标是仁和了点,不过若不早逝未必不能稳定局面,至于皇孙继位,正是出于正统考虑;至于说立嗣之后不能削弱其他竞争者,第一朱元璋诛杀功臣为了啥?第二当时蒙古实力尚在,北方边界怎么办?

楼主所说是一部分原因,但决计没有这么重要,后来皇位不还是在朱家人手里?比起来的话,汉有王莽,唐有武周,都是换了姓的,宋太祖还兄终弟及,加上南渡的折腾,哪个比明朝动静小了?没见到影响皇帝正统合法性了
说白了,老百姓根本不在乎这些破事,谁当皇帝不一样缴粮纳供?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你就是天王老子也敢捋一捋胡须,自从陈胜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没什么皇帝神圣的问题,所谓正统性合法性皇位的神圣性那是统治者与读书阶层弄出来的东西,统治者需要这顶闪光的帽子,读书人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和手中纸为帽子增添光彩,老百姓反正带不上,才不在乎呢~~你看满清入关,地主代表的读书阶层立即改换门厅,满清的皇帝不照样是万岁么~~皇位合法性正统性是读书人为代表的那部分人所掌控的话语权,靠这个评定资格来争取自身权益的,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真没那么重要~~
手机打字太累了~~~没法排版
鞋拔子:唉,都是时臣的错
francemica 发表于 2015-1-6 01:00
对朱元璋评价不能苟同,乱世里杀出来的,选人用人眼光不会差,朱标是仁和了点,不过若不早逝未必不能稳定局 ...
谢谢回复。。。。

或许还不如直接传给朱棣。。。。

francemica 发表于 2015-1-6 01:00
对朱元璋评价不能苟同,乱世里杀出来的,选人用人眼光不会差,朱标是仁和了点,不过若不早逝未必不能稳定局 ...


嗯嗯打字辛苦啦{:soso_e100:}

虽然别的朝代也有血统的替换,但是明朝出现的次数更多啊,兄传弟两次,皇帝被俘另立新帝一次,叔侄夺位一次,还有红丸案暴毙了一个,以及其他几次争储,折腾的时间太多了。在封建社会来说这叫做国本动摇吧。老百姓,可能不是那么在乎吧,恩,可是,这个皇帝也要自己大胆老脸,理直气壮坐这个位子,如果一赌气就20年不上朝(其实也可能是不敢面对群臣吧),那样君臣之间的隔阂就太深了。我历史学得不好忘了他是谁了。。。。






francemica 发表于 2015-1-6 01:00
对朱元璋评价不能苟同,乱世里杀出来的,选人用人眼光不会差,朱标是仁和了点,不过若不早逝未必不能稳定局 ...


嗯嗯打字辛苦啦{:soso_e100:}

虽然别的朝代也有血统的替换,但是明朝出现的次数更多啊,兄传弟两次,皇帝被俘另立新帝一次,叔侄夺位一次,还有红丸案暴毙了一个,以及其他几次争储,折腾的时间太多了。在封建社会来说这叫做国本动摇吧。老百姓,可能不是那么在乎吧,恩,可是,这个皇帝也要自己大胆老脸,理直气壮坐这个位子,如果一赌气就20年不上朝(其实也可能是不敢面对群臣吧),那样君臣之间的隔阂就太深了。我历史学得不好忘了他是谁了。。。。





封建王朝只要不君主立宪都得灭亡啊,必然规律,时间长短而已。
朱棣之后其实也出现几位有大作为潜质的皇帝,可惜都短命,朱高炽只当了几个月皇帝就挂了,朱瞻基也不错。再往后出现稀有相对长寿的嘉靖,万历皇帝,都只是干了几年正事就不务正业了
谢谢回复。。。。

或许还不如直接传给朱棣。。。。
朱标是嫡长子,朱棣出身倒是可疑,当然即便也是马皇后所生,先立的太子无大过也不能随便废除,也许太子早逝之后如果朱元璋同下决心改立朱棣尚可行,不过似乎朱棣不受老朱喜欢&出身可疑 VS 受老朱喜欢的好皇孙,只能是这样了
ps 立朱棣是我们后来人认为的,以当时看,立朱棣不是好选择也不太可能,朱棣造反也未必成功,建文帝果断点别怕什么杀叔的名声,也没有那个神秘的道计和尚,朱棣怎么样还不一定呢
嗯嗯打字辛苦啦

虽然别的朝代也有血统的替换,但是明朝出现的次数更多啊,兄传弟两次 ...
你说得有道理,这是一个挺新的视角,不过直接说是明灭亡的重要原因我觉得不是很充分,个人浅见
你说得有道理,这是一个挺新的视角,不过直接说是明灭亡的重要原因我觉得不是很充分,个人浅见
恩我也是忽然想起来说说,谢谢讨论。。。。不过朱棣出身可疑?难道。。。。。
朱棣之后其实也出现几位有大作为潜质的皇帝,可惜都短命,朱高炽只当了几个月皇帝就挂了,朱瞻基也不错。再 ...
所以有时候觉得明朝能撑那么长也是奇迹了。。。

据说汉朝外戚专权多就是因为皇帝们早亡,继位小皇帝们太小。医疗水平影响社会进程啊
朱标是嫡长子,朱棣出身倒是可疑,当然即便也是马皇后所生,先立的太子无大过也不能随便废除,也许太子早 ...
我只看过一部关于皇太孙的电视剧是说他在大火里穿越了。那个和尚没听说过。。。。
有盛有衰是历史规律,
汉族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即便亡国也能东山再起,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哪怕占据再多领土,
也只是给别人做嫁衣裳
扯的有点远,根本就是封建王朝兴衰周期律起作用。如果以崇祯上吊为界,南明仍然是一个富裕,人口众多,也不缺吃穿的独立国家,可结果如何?还不如闯献余部。
后期无可挽回的政治、文化的腐败是决定性的。特别是文化上的腐败,没救了
明朝的灭亡根本扯不到开国时。
崇祯勤政而无能且刚愎是首要原因。如果不罢免魏忠贤老老实实做一个不理朝政的皇帝明朝无事。因为魏忠贤能成长到那个地步必然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而身为太监他又不能篡国。他领导国家比崇祯强百倍。
崇祯重用东林党导致财政破产。东林党是江南工商利益集团的利益代表,拼死反对征工商税,结果朝廷只能征农税。魏忠贤坚决征工商税,所以他成了东林党的死敌。
纵观历史,南北朝、南宋、明末、清末可以看到,东南利益集团是中国历史性的叛逆,他们的经济利益永远凌驾于中国之上。
朱棣之后其实也出现几位有大作为潜质的皇帝,可惜都短命,朱高炽只当了几个月皇帝就挂了,朱瞻基也不错。再 ...
弘治朱佑樘
asdyjx 发表于 2015-1-6 06:31
明朝的灭亡根本扯不到开国时。
崇祯勤政而无能且刚愎是首要原因。如果不罢免魏忠贤老老实实做一个不理朝政 ...
说道点子上了,明亡于东林党的强大和内斗,一个商人集团竟然能左右国家的政策,想想都可怕,商人图的是什么?国家利益对他们来说不如自己多赚点钱来的实惠
朱元璋出身凤阳布衣,应该说是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皇帝之一,先天基因就缺乏贵族气质,导致帝国恶俗事件频发。
说道点子上了,明亡于东林党的强大和内斗,一个商人集团竟然能左右国家的政策,想想都可怕,商人图的是什 ...
要照你们这么说,是明朝末年出现的 资本主义萌芽 害了明朝,还不如封建王朝一直用强力统治,东林还不如魏阉。
可是,一般历史书上都说,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说道点子上了,明亡于东林党的强大和内斗,一个商人集团竟然能左右国家的政策,想想都可怕,商人图的是什 ...
东林那帮人很害人的…,崇祯的前几任皇帝几乎都不理朝政,几乎都是太监和一些首辅在管,国家几乎屁事没有…!说白了还是崇祯用人的问题,疑心病重,虽然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缺乏一个强力辅助
明朝是亡于东林,当代就没有了吗
要照你们这么说,是明朝末年出现的 资本主义萌芽 害了明朝,还不如封建王朝一直用强力统治,东林还不如魏 ...
是可以这么说的…,同时期的英国也是这类问题,,但是人家改革成功~!资本主义本来就是唯利是图,东林就是其中的代表,对内想不交税,对外勾结满清或敌对势力…!
白杨叶凋零 发表于 2015-1-6 07:38
要照你们这么说,是明朝末年出现的 资本主义萌芽 害了明朝,还不如封建王朝一直用强力统治,东林还不如魏 ...
问题是这个资本主义在当时是什么都做,就是不交税,与当时政客联盟后,其政策趋向就是生意要做,税务你找农民要,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的政治集团,一旦上台,对国家经济政治层面的破坏是不可容忍的
做生意的政客,做政客的生意人,对国家的危害,是没有下限的
朱元璋出身凤阳布衣,应该说是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皇帝之一,先天基因就缺乏贵族气质,导致帝国恶俗事件频发 ...
说实话,我觉得中国从来就没有所谓的“贵族”,主流文化也一直是平式的。
359690214 发表于 2015-1-6 08:00
说实话,我觉得中国从来就没有所谓的“贵族”,主流文化也一直是平式的。
因为中国往上数10代,人人都是贵族,这玩意在中国不流行,盖因这个原因吧。咱中国提倡的是宁有种乎式的拼搏上位方式。
楼主要是读过元史的话,那个皇位继承血统更加血腥暴力,相比之下,明朝算好多了。
白天里的黑夜 发表于 2015-1-6 08:06
因为中国往上数10代,人人都是贵族,这玩意在中国不流行,盖因这个原因吧。咱中国提倡的是宁有种乎式的拼 ...
上数10代都是贵族的意思是10代之前的穷人平民都绝后了?
白杨叶凋零 发表于 2015-1-6 07:38
要照你们这么说,是明朝末年出现的 资本主义萌芽 害了明朝,还不如封建王朝一直用强力统治,东林还不如魏 ...
他们算什么资本主义萌芽……
一个国家的官僚阶层,在危难时刻,不肯出钱出力,崇祯还是这帮子人选出来的,国家能不败吗?
还有崇祯废了东厂,本来明朝的东西厂是监督官员的.被东林党等掌握笔杆子的骂死.
废了东厂,精英公知的东林党这下子没了约束,整天嘴炮山响.政府和皇帝要做什么都反对,就为了要个名声
平辽东要拨钱粮,反对
和辽东的后金签和平条约,反对
平李自成要钱,反对
招安李自成也反对
李自成打到河南河北了,把太子派到南京做备份,反对
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了,皇帝号召捐大臣点银子犒赏禁军,最后一搏,没人肯捐,还说皇帝与民争利.李自成进城了,严刑拷打从大臣手里敲诈出几千万的银子.满嘴大道理的东林党们则摇身一变占到大顺政权一边了.
满清打进北京了,满嘴大道理的东林党又变成拥戴满清的功臣

归根结底没开民智
除了唐朝以外每个朝代都是这样灭亡的
朝代更替是历史规律
东林党像不像现在的公知和团团?
读读扬州十日就知道当时南方的中国人是一种什么状态? 虽然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但是人心已经腐化堕落,只求苟活,任人宰割,还有不少人助纣为虐加害自己的同胞,这样的国家想不完都难啊。
0若水0 发表于 2015-1-6 09:20
东林党像不像现在的公知和团团?
一路货色!要钱要权要名!无德无能无耻!
王朝的兴亡跟以帝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密不可分,这是主观原因,亦是主要原因。帝王的质量可以说决定了统治阶级的成色。君,勤政爱民,臣,廉洁奉公,则王朝兴;君,荒淫怠政,大兴土木,臣,贪污腐败,勾心斗角,则王朝衰。一个帝王的素质的优劣至关重要,但由于社会发展带来意识上的局限性就制约了帝王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