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明朝历史大点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22:04
一:影响明朝历史的七大胜仗
  
  
  1,洪武二年常遇春,李文忠攻开平之战,一举拔掉元上都,元顺帝仓皇逃窜,一年后病逝,此战后,明朝修筑了开平卫,俯瞰整个北方蒙古草原,之后的几十年,虽然蒙古人偶有胜仗,但基本都是被明军追亡逐北。
  
  点评:虽说徐达攻克元大都标志着元朝的灭亡,但是在蒙古人败退大草原以后,真正导致明蒙双方攻守易形的则是开平之战,开平是元朝的上都,也是蒙古草原重要的战略要地,夺取了开平,也就意味着卡住了蒙古草原的咽喉,与游牧民族作战,一是要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二是要要建立强大的骑兵队伍,三则是要抢占到关键的战略要地,汉武帝反击匈奴,第一枪就是在河套平原打响,因此才有了后来匈奴的仓皇西逃,唐朝反击突厥,首战也是先取定襄,才有了重创突厥的奇功,而宋之败亡也在于幽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得宋军痛失战略要冲地,百年来一直处于强敌的压迫之下。开平战役的意义也正在于此,虽然此战的战果算不上丰硕,但是战略意义重大,此战后,明朝修筑了开平卫,作为继续进逼蒙古帝国的基地,之后徐达蓝玉等人的一连串胜仗,也正是此战打下的基础。遗憾的是,自宣德开始,处于削弱藩镇势力的目的以及文官统治集团的短视,开平卫最终被废弛,松散的蒙古部落联盟得以继续骚扰长城沿线,以至于酿成了土木的惨案和明朝皇帝被俘虏的耻辱,前人攒钱,后人败光,不知当年病势于柳河川的常遇春将军若泉下有知,当做何感想呢。
  
  2,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捕鱼儿海大捷,灭敌数万,俘虏七万多人,北元政权的统治机构被一窝端俘虏到南京来,此战宣告了北元政权的最后灭亡,从此蒙古高原已不再有如成吉思汗时代统一的政权,之后的二百年里,虽然瓦刺和鞑靼在蒙古草原轮流坐庄,却早已不具备抗衡中原的实力,或依附于明朝,或偶尔骚扰,却终难再锨起大风浪。
  
  点评:今天某些蒙古国史家对于北元历史津津乐道,企图寻找蒙古国合法化的证据,遗憾的是,蓝玉将军的大捷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北元在捕鱼儿海大捷后就已不复存在,如果说之前的明朝灭元以及攻克上都之战,都没有真正消灭蒙古的皇族的话,捕鱼儿海大捷却宣告了元朝帝国的最终灭亡。这些作为元朝正统的皇族们一股脑的被押解到了南京,北元的运作体系基本被摧毁。如果说在这之前,蒙古贵族心中或许还有所谓反明复元的希望,那么捕鱼儿海战役后,希望就彻彻底底地破灭了。从此,逐鹿中原只能成为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美梦。此战的意义在于蒙古草原被分崩离析成了若干松散的部落,时合时分,相互征战不休却难以对中原政权造成致命的军事威胁。而几大蒙古部落也先后向明朝称臣并接受了册封,无论是从现代的国家观念看还是从封建时代的国家关系来看,从这一仗开始,所谓的北元与明朝的对峙已经不复存在,蒙古部落与明朝的关系,渐渐的由国与国的关系变成了地方诸侯势力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后来的史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瓦刺的也先也好,还是鞑靼的俺答也好,他们与明朝边镇战争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册封的爵禄,金庸老先生在《鹿鼎记》中尊清贬明,大谈满清给中国带来了多少领土云云,对比史实,不禁令人哑然失笑。优秀的小说家未必是优秀的历史学家, 明朝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这样强势的军事势头却不能保持持久,明朝前期,面对统一的北元政权,明军铁骑追王逐北,打了一连串的胜仗,却为什么不能守住固有的胜利果实,在蒙古已被打成若干松散部落,力量严重削弱的情形下,却没有进一步向蒙古高原渗透势力,却是因噎废食,实行退守自保的战略,明朝之败亡,战略上的短视难辞其咎。
  
  3,永乐八年,明成祖第一次北征,在斡难河战役中大破鞑靼军主力,蒙古各部纷纷向明朝称臣,此战进一步削弱了蒙古各部落的实力,并瓦解了蒙古部落的内部。战后明朝以势力均衡的原则对蒙古的几个主要部落进行册封,明朝在北方的武功达到了极盛时期
  
  点评:从战略上说,明成祖的指挥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稳进。明军充分发挥了立国50年的建设成果,不仅打出了军威,更打出了明军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惊人的战争相持能力。明军用步步为营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而火器与骑兵相结合的打法不仅成为了蒙古骑兵的噩梦,也对后来明军的战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明军的进攻精神发挥的最为淋漓尽致的一战,而这也正是永乐皇帝苦心经营的结果。电视剧《亮剑》里有句话说的好:一个统帅的气质也决定着一支军队的气质,一个统帅的灵魂也将成为一支军队的军魂。明军这个时期的表现正是这句话生动的写照,马上皇帝永乐的进攻精神也渗透到他每个士兵的血液中,这是一支在当时世界堪称最强的军队,贴木儿东侵明朝路上病故,与其说是明朝的幸运,不如说是他自己的幸运,与这样的一支军队交手,赫赫威名的帖木儿大帝恐怕一生的英明都要付之东流水了。遗憾的是,明军的进攻精神仅仅是在洪武和永乐两朝昙花一现,后世皇帝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思想,大大限制了明军进攻战术的改良,也扼杀了明军的进攻精神。宋朝进攻乏力是因为骑兵缺乏,但是明朝并不缺马,产马的甘肃和陕西西部地区都在明朝手中,内蒙地区的蒙古部落也多是臣服明朝的,明朝缺少的就是有头脑的战略家和有进取精神的统治者。而永乐皇帝却犯了欲速则不达的毛病,整个永乐朝,频繁的北伐虽然收获不小,但是也虚耗了国力,并也使后继者因噎废食。而北部防御体系建设上的短视,导致北方关外卫所日益被孤立,明成祖虽然堪称是明朝大有为的君主,但是在战略建设上却远逊色于他的老爹朱元璋,五次北征带来的边境安宁不过十数年,卫所建设上的严重错误,却贻害了后世几代。
  
  4,明正统14年,瓦刺大军在土木堡将明军打得全军覆没,并俘虏明英宗,名将于谦指挥北京保卫战,大破也先大军,迫使其交还英宗。蒙古军的兵败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先在内讧中被杀,分散的蒙古部落又重新接受了明朝的册封。
  
  点评:十五世纪中叶是世界历史上值得记住的一段日子,从1449年到1453年,东西方两大文明古国---中国与罗马。他们的首都相继遭到蛮族的围困,不同的是:明朝以其充足的国力和出色的指挥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而东罗马则在弹尽粮绝后国破家亡,被土耳其人亡国灭种。土耳其在东罗马的土地上把奥斯曼帝国推向了极盛,蒙古人则在北京城下遭受到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事实上,土耳其灭亡东罗马是顺理成章,而蒙古军兵败北京也是实力使然。在封建时代,如明朝这样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帝国,只要内政统一经济稳定,是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灭亡掉的。宋朝积弱如此,但鼎盛时期的辽国也同样不能灭之,宋朝和明朝最终的亡国,其实是亡于腐败和国内严重尖锐的阶级矛盾,而此时的明朝尚未到这一步。虽然此时的明朝正走向腐败,而朱元璋时期建立的卫所制度已经出现的腐化的情况,但是明军的实力尤存,土木之败确有士兵战斗力下降的缘故,但更重要的还是荒唐的指挥。在明朝朝中,也存在着一批实干派的大臣,英宗被俘虏后,满朝哭哭啼啼,还好有于谦为首的一批明白人坚信明朝必胜。而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在土木堡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后,明朝又在短短的时间里组织了22万精兵,这种惊人的战争动员能力以及物质基础,都是蒙古人所无法相比的。于谦并不是一个典型的职业军人,反而是一个文官,而此战也并非是考验他的战场拼杀能力,而是战略部署能力和统筹规划能力,对于此时的明朝来说,只要可以做到君臣一心,三军用命,此战的胜算就已超过八成,于谦很好的协调了各方面的矛盾,圆满的完成了这一切。这一战明朝打败了蒙古人,但是攻守双方却调了个,从此以后,明军更是龟缩于长城堡垒之中,很少再有大兵团出塞作战的战例。而实力遭到严重削弱的蒙古人,也没有再对明朝形成致命的威胁,至多只是骚扰明朝边境而已。但是之后于谦对于明朝军队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还是使明军在一段时期里恢复了强悍的战斗力。从北京保卫战胜利到蒙古放还英宗的这几年间,蒙古人屡次对明朝边境发动进攻,但是经于谦整顿后的明军均将其击败,最终换取了英宗归国和蒙古内讧的结局。遗憾的是于谦在夺门之变后被英宗杀害,从于谦到袁崇焕,自毁长城的悲剧不止一次发生在明朝君主身上,让人扼腕叹息。
  
  5,公元1517年,明朝水师在广东屯门和西草湾接连重创葡萄牙水军,葡萄牙军队损失惨重,之后渐渐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转而以欺诈手段骗取了澳门。此战对明军的影响在于,明朝的战船和火炮都在此战后吸取欧洲的技术得到了改良和革新。
  
  点评:单从军事角度上说,两场战役只能算是小规模的水战,不说和大型海战比,就是和明朝同时期的抗倭战争比也是小很多的,但是这毕竟是明朝水师与欧洲水师的第一次交手,长期生活在海禁与封闭里的中国人也第一次认识了来自遥远西方的陌生对手。葡萄牙人原本要采取征服政策来对待明朝,却遭到了惨重的打击,之后陆续西来的荷兰等国也同样尝到了类似的滋味。明朝获得了欧洲的战船和火炮,并使自身的造船与火器技术得到提升,但是对于外面的世界,我们依然是一无所知。明朝可以为小小的屯门与葡萄牙人大打出手,却愿意为两万两的税金放任其盘踞澳门,100年后,明朝同样为了靠近大陆的澎湖而将荷兰舰队重创,却对其占领台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不能不说是明朝长期锁国政策的悲剧:但求大陆无事,化外之土不足取也。而对于中国科技发展史来说,这场战争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件,明朝的东南沿海与欧洲殖民者进行的一系列小规模战斗,使大航海时代初期的欧洲人意识到征服中国只是愚蠢的想法,与中国搞好关系谋求经济利益才是正途。于是才有了明朝中后期西方科技的陆续传入,并使中国古代科技达到了又一个飞速发展的高峰期,也使长期处于封闭状态里的明朝人开始放眼看世界,明朝时期最早进入中国的一批传教士,都惊叹于中国知识阶层对于西方科学的渴求精神,如徐光启等有识之士更开始尝试引进西方科技改良中国的天文,历法乃至农业生产,虽然起步稍晚,明朝却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着向知识时代的迈进。遗憾的是,随着满清的入关,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被彻底的封锁,之后就是百年的屈辱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朝宋应星的科技文献巨著《天工开物》正是在这一时期传入了西方,并对西方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力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推动了科技革命的早日到来。
  
  6,明朝中后期,倭寇横行,名将戚继光等致力于平倭战争,奋战数十年后终于平定倭寇。
  
  点评:抗倭战争的胜利其实没有多少可炫耀的,几十万明朝大军,却奈何不得区区倭寇,这是骄傲还是耻辱?明朝的卫所制度在这一时期已经彻底腐朽,幸好还有如戚继光等一批名将,用私家军和募兵制的方式为明朝重新锤炼出一批精锐之师。而在之后的张居正时代,以戚继光为代表的一批抗倭将领也成为明朝军事改革的先行者。黄仁宇在其著作《万历十五年》中把戚继光称为“孤独的将领”,此话并不为过,在整体军事制度已经腐朽的情况下,这些忠良之士仿佛是一批救火队员,为国家去扑灭燎原的烈火。之后的隆庆朝和万历初年,明朝借鉴平倭战争的经验改良了装备,并对军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修补性的改革,使明军在辽东和宣府等地又重新拥有了一批精锐的军队,明朝以此军队打赢了朝鲜战争,也让明朝达到了其发展里程上又一个中兴的顶点。其实所谓倭寇,很大部分成员都是中国沿海的海商集团,朱元璋欲以海禁拒倭寇,却让倭寇越演越烈,身为农民出身的他自然不会明白这种资本原始积累过程里的自然现象的。倭寇平定后,明朝解除了海禁,从此进入了一个对外开放的黄金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远达美洲地区。而西方的科技文化也在这一时期广泛的传入。但是高速发展的经济却成为了政治腐朽的催化剂,在政治制度日益腐败的情形下,明朝重演了宋朝越繁荣越腐败的悲剧,明朝专制的封建制度与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商品经济形成了巨大的矛盾,矛盾的结果就是权钱交易作为润滑剂。高度发达的对外贸易和繁荣商品经济,与整个国家日益萎缩的财政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官商勾结的暴利催化了政治的腐败和国家赋税的大量流失,张居正改革政策的废除以及封建制度的保守与腐朽,使明朝走上了灭亡的不归路。
  
  
  7,明朝抗倭援朝战争,历时七年打败日本,不但确保了国土的平安,更使日本龟缩于岛中不敢扩张达300年。
  
  点评:直到今天,所谓的“抗倭援朝战争”依然被人争论不休,原因是明朝在抗倭战争中损失惨重,以至给了满清崛起的机会。但是从今天看,这种说法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满清的崛起是明朝自身的腐败所致,虽有抗倭援朝造成军力削弱严重的原因,但根子还要归结到明朝军事的腐朽和内政的失当中去。但是对比抗倭援朝战争,满洲人同样应该叫一声幸运的。从日本内战中走出来的日军,战斗力正达到其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地步,无论是装备还是作战能力,都要比后来的满清强很多,但遗憾的是,日军遇到的是中兴时期的明军,满清遇到的则是没落时期的明军。中兴时期的明军在朝鲜打出了国威,在总兵力远少于日本的情况下,却最终给了日本致命的打击。清朝某些史家评论此战,无不说是耗费巨资,惨胜如败,但是从战争的过程看,明朝打出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胜仗,无论是多兵种联合作战的能力还是军事指挥能力,都达到了其整个朝代的最顶点水准,日本的失败则是空前惨烈,最后一战的露梁海战,500多艘日船,逃归的不足四十艘。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明朝选择坐视朝鲜不救,待日本势力做大而明朝进入衰落期后,中华江山纵然不会落到满族人手中,也多半会让日本人糟蹋个够戗,这是一场必须要打的战争,也是一场赢得漂亮的战争,之后的满清崛起是明朝自身的原因,即使没有这场战争,以明朝的腐朽速度,那也是迟早发生的事情。清朝史官对于此战的诋毁,多半是处于政治的需要,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战300年后,甲午战争爆发,清朝的士大夫们居然还有人翻阅史书,去从明朝抗倭援朝战争里寻找破敌的良策。另一个需要注意的事实是,明朝进行朝鲜战争,前后六年花费800万两白银,而满清单单是甲午战败的赔款,就有两万万两之具,对比之下,这场战争明朝是打对了一:影响明朝历史的七大胜仗
  
  
  1,洪武二年常遇春,李文忠攻开平之战,一举拔掉元上都,元顺帝仓皇逃窜,一年后病逝,此战后,明朝修筑了开平卫,俯瞰整个北方蒙古草原,之后的几十年,虽然蒙古人偶有胜仗,但基本都是被明军追亡逐北。
  
  点评:虽说徐达攻克元大都标志着元朝的灭亡,但是在蒙古人败退大草原以后,真正导致明蒙双方攻守易形的则是开平之战,开平是元朝的上都,也是蒙古草原重要的战略要地,夺取了开平,也就意味着卡住了蒙古草原的咽喉,与游牧民族作战,一是要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二是要要建立强大的骑兵队伍,三则是要抢占到关键的战略要地,汉武帝反击匈奴,第一枪就是在河套平原打响,因此才有了后来匈奴的仓皇西逃,唐朝反击突厥,首战也是先取定襄,才有了重创突厥的奇功,而宋之败亡也在于幽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得宋军痛失战略要冲地,百年来一直处于强敌的压迫之下。开平战役的意义也正在于此,虽然此战的战果算不上丰硕,但是战略意义重大,此战后,明朝修筑了开平卫,作为继续进逼蒙古帝国的基地,之后徐达蓝玉等人的一连串胜仗,也正是此战打下的基础。遗憾的是,自宣德开始,处于削弱藩镇势力的目的以及文官统治集团的短视,开平卫最终被废弛,松散的蒙古部落联盟得以继续骚扰长城沿线,以至于酿成了土木的惨案和明朝皇帝被俘虏的耻辱,前人攒钱,后人败光,不知当年病势于柳河川的常遇春将军若泉下有知,当做何感想呢。
  
  2,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捕鱼儿海大捷,灭敌数万,俘虏七万多人,北元政权的统治机构被一窝端俘虏到南京来,此战宣告了北元政权的最后灭亡,从此蒙古高原已不再有如成吉思汗时代统一的政权,之后的二百年里,虽然瓦刺和鞑靼在蒙古草原轮流坐庄,却早已不具备抗衡中原的实力,或依附于明朝,或偶尔骚扰,却终难再锨起大风浪。
  
  点评:今天某些蒙古国史家对于北元历史津津乐道,企图寻找蒙古国合法化的证据,遗憾的是,蓝玉将军的大捷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北元在捕鱼儿海大捷后就已不复存在,如果说之前的明朝灭元以及攻克上都之战,都没有真正消灭蒙古的皇族的话,捕鱼儿海大捷却宣告了元朝帝国的最终灭亡。这些作为元朝正统的皇族们一股脑的被押解到了南京,北元的运作体系基本被摧毁。如果说在这之前,蒙古贵族心中或许还有所谓反明复元的希望,那么捕鱼儿海战役后,希望就彻彻底底地破灭了。从此,逐鹿中原只能成为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美梦。此战的意义在于蒙古草原被分崩离析成了若干松散的部落,时合时分,相互征战不休却难以对中原政权造成致命的军事威胁。而几大蒙古部落也先后向明朝称臣并接受了册封,无论是从现代的国家观念看还是从封建时代的国家关系来看,从这一仗开始,所谓的北元与明朝的对峙已经不复存在,蒙古部落与明朝的关系,渐渐的由国与国的关系变成了地方诸侯势力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后来的史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瓦刺的也先也好,还是鞑靼的俺答也好,他们与明朝边镇战争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册封的爵禄,金庸老先生在《鹿鼎记》中尊清贬明,大谈满清给中国带来了多少领土云云,对比史实,不禁令人哑然失笑。优秀的小说家未必是优秀的历史学家, 明朝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这样强势的军事势头却不能保持持久,明朝前期,面对统一的北元政权,明军铁骑追王逐北,打了一连串的胜仗,却为什么不能守住固有的胜利果实,在蒙古已被打成若干松散部落,力量严重削弱的情形下,却没有进一步向蒙古高原渗透势力,却是因噎废食,实行退守自保的战略,明朝之败亡,战略上的短视难辞其咎。
  
  3,永乐八年,明成祖第一次北征,在斡难河战役中大破鞑靼军主力,蒙古各部纷纷向明朝称臣,此战进一步削弱了蒙古各部落的实力,并瓦解了蒙古部落的内部。战后明朝以势力均衡的原则对蒙古的几个主要部落进行册封,明朝在北方的武功达到了极盛时期
  
  点评:从战略上说,明成祖的指挥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稳进。明军充分发挥了立国50年的建设成果,不仅打出了军威,更打出了明军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惊人的战争相持能力。明军用步步为营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而火器与骑兵相结合的打法不仅成为了蒙古骑兵的噩梦,也对后来明军的战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明军的进攻精神发挥的最为淋漓尽致的一战,而这也正是永乐皇帝苦心经营的结果。电视剧《亮剑》里有句话说的好:一个统帅的气质也决定着一支军队的气质,一个统帅的灵魂也将成为一支军队的军魂。明军这个时期的表现正是这句话生动的写照,马上皇帝永乐的进攻精神也渗透到他每个士兵的血液中,这是一支在当时世界堪称最强的军队,贴木儿东侵明朝路上病故,与其说是明朝的幸运,不如说是他自己的幸运,与这样的一支军队交手,赫赫威名的帖木儿大帝恐怕一生的英明都要付之东流水了。遗憾的是,明军的进攻精神仅仅是在洪武和永乐两朝昙花一现,后世皇帝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思想,大大限制了明军进攻战术的改良,也扼杀了明军的进攻精神。宋朝进攻乏力是因为骑兵缺乏,但是明朝并不缺马,产马的甘肃和陕西西部地区都在明朝手中,内蒙地区的蒙古部落也多是臣服明朝的,明朝缺少的就是有头脑的战略家和有进取精神的统治者。而永乐皇帝却犯了欲速则不达的毛病,整个永乐朝,频繁的北伐虽然收获不小,但是也虚耗了国力,并也使后继者因噎废食。而北部防御体系建设上的短视,导致北方关外卫所日益被孤立,明成祖虽然堪称是明朝大有为的君主,但是在战略建设上却远逊色于他的老爹朱元璋,五次北征带来的边境安宁不过十数年,卫所建设上的严重错误,却贻害了后世几代。
  
  4,明正统14年,瓦刺大军在土木堡将明军打得全军覆没,并俘虏明英宗,名将于谦指挥北京保卫战,大破也先大军,迫使其交还英宗。蒙古军的兵败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先在内讧中被杀,分散的蒙古部落又重新接受了明朝的册封。
  
  点评:十五世纪中叶是世界历史上值得记住的一段日子,从1449年到1453年,东西方两大文明古国---中国与罗马。他们的首都相继遭到蛮族的围困,不同的是:明朝以其充足的国力和出色的指挥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而东罗马则在弹尽粮绝后国破家亡,被土耳其人亡国灭种。土耳其在东罗马的土地上把奥斯曼帝国推向了极盛,蒙古人则在北京城下遭受到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事实上,土耳其灭亡东罗马是顺理成章,而蒙古军兵败北京也是实力使然。在封建时代,如明朝这样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帝国,只要内政统一经济稳定,是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灭亡掉的。宋朝积弱如此,但鼎盛时期的辽国也同样不能灭之,宋朝和明朝最终的亡国,其实是亡于腐败和国内严重尖锐的阶级矛盾,而此时的明朝尚未到这一步。虽然此时的明朝正走向腐败,而朱元璋时期建立的卫所制度已经出现的腐化的情况,但是明军的实力尤存,土木之败确有士兵战斗力下降的缘故,但更重要的还是荒唐的指挥。在明朝朝中,也存在着一批实干派的大臣,英宗被俘虏后,满朝哭哭啼啼,还好有于谦为首的一批明白人坚信明朝必胜。而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在土木堡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后,明朝又在短短的时间里组织了22万精兵,这种惊人的战争动员能力以及物质基础,都是蒙古人所无法相比的。于谦并不是一个典型的职业军人,反而是一个文官,而此战也并非是考验他的战场拼杀能力,而是战略部署能力和统筹规划能力,对于此时的明朝来说,只要可以做到君臣一心,三军用命,此战的胜算就已超过八成,于谦很好的协调了各方面的矛盾,圆满的完成了这一切。这一战明朝打败了蒙古人,但是攻守双方却调了个,从此以后,明军更是龟缩于长城堡垒之中,很少再有大兵团出塞作战的战例。而实力遭到严重削弱的蒙古人,也没有再对明朝形成致命的威胁,至多只是骚扰明朝边境而已。但是之后于谦对于明朝军队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还是使明军在一段时期里恢复了强悍的战斗力。从北京保卫战胜利到蒙古放还英宗的这几年间,蒙古人屡次对明朝边境发动进攻,但是经于谦整顿后的明军均将其击败,最终换取了英宗归国和蒙古内讧的结局。遗憾的是于谦在夺门之变后被英宗杀害,从于谦到袁崇焕,自毁长城的悲剧不止一次发生在明朝君主身上,让人扼腕叹息。
  
  5,公元1517年,明朝水师在广东屯门和西草湾接连重创葡萄牙水军,葡萄牙军队损失惨重,之后渐渐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转而以欺诈手段骗取了澳门。此战对明军的影响在于,明朝的战船和火炮都在此战后吸取欧洲的技术得到了改良和革新。
  
  点评:单从军事角度上说,两场战役只能算是小规模的水战,不说和大型海战比,就是和明朝同时期的抗倭战争比也是小很多的,但是这毕竟是明朝水师与欧洲水师的第一次交手,长期生活在海禁与封闭里的中国人也第一次认识了来自遥远西方的陌生对手。葡萄牙人原本要采取征服政策来对待明朝,却遭到了惨重的打击,之后陆续西来的荷兰等国也同样尝到了类似的滋味。明朝获得了欧洲的战船和火炮,并使自身的造船与火器技术得到提升,但是对于外面的世界,我们依然是一无所知。明朝可以为小小的屯门与葡萄牙人大打出手,却愿意为两万两的税金放任其盘踞澳门,100年后,明朝同样为了靠近大陆的澎湖而将荷兰舰队重创,却对其占领台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不能不说是明朝长期锁国政策的悲剧:但求大陆无事,化外之土不足取也。而对于中国科技发展史来说,这场战争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件,明朝的东南沿海与欧洲殖民者进行的一系列小规模战斗,使大航海时代初期的欧洲人意识到征服中国只是愚蠢的想法,与中国搞好关系谋求经济利益才是正途。于是才有了明朝中后期西方科技的陆续传入,并使中国古代科技达到了又一个飞速发展的高峰期,也使长期处于封闭状态里的明朝人开始放眼看世界,明朝时期最早进入中国的一批传教士,都惊叹于中国知识阶层对于西方科学的渴求精神,如徐光启等有识之士更开始尝试引进西方科技改良中国的天文,历法乃至农业生产,虽然起步稍晚,明朝却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着向知识时代的迈进。遗憾的是,随着满清的入关,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被彻底的封锁,之后就是百年的屈辱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朝宋应星的科技文献巨著《天工开物》正是在这一时期传入了西方,并对西方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力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推动了科技革命的早日到来。
  
  6,明朝中后期,倭寇横行,名将戚继光等致力于平倭战争,奋战数十年后终于平定倭寇。
  
  点评:抗倭战争的胜利其实没有多少可炫耀的,几十万明朝大军,却奈何不得区区倭寇,这是骄傲还是耻辱?明朝的卫所制度在这一时期已经彻底腐朽,幸好还有如戚继光等一批名将,用私家军和募兵制的方式为明朝重新锤炼出一批精锐之师。而在之后的张居正时代,以戚继光为代表的一批抗倭将领也成为明朝军事改革的先行者。黄仁宇在其著作《万历十五年》中把戚继光称为“孤独的将领”,此话并不为过,在整体军事制度已经腐朽的情况下,这些忠良之士仿佛是一批救火队员,为国家去扑灭燎原的烈火。之后的隆庆朝和万历初年,明朝借鉴平倭战争的经验改良了装备,并对军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修补性的改革,使明军在辽东和宣府等地又重新拥有了一批精锐的军队,明朝以此军队打赢了朝鲜战争,也让明朝达到了其发展里程上又一个中兴的顶点。其实所谓倭寇,很大部分成员都是中国沿海的海商集团,朱元璋欲以海禁拒倭寇,却让倭寇越演越烈,身为农民出身的他自然不会明白这种资本原始积累过程里的自然现象的。倭寇平定后,明朝解除了海禁,从此进入了一个对外开放的黄金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远达美洲地区。而西方的科技文化也在这一时期广泛的传入。但是高速发展的经济却成为了政治腐朽的催化剂,在政治制度日益腐败的情形下,明朝重演了宋朝越繁荣越腐败的悲剧,明朝专制的封建制度与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商品经济形成了巨大的矛盾,矛盾的结果就是权钱交易作为润滑剂。高度发达的对外贸易和繁荣商品经济,与整个国家日益萎缩的财政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官商勾结的暴利催化了政治的腐败和国家赋税的大量流失,张居正改革政策的废除以及封建制度的保守与腐朽,使明朝走上了灭亡的不归路。
  
  
  7,明朝抗倭援朝战争,历时七年打败日本,不但确保了国土的平安,更使日本龟缩于岛中不敢扩张达300年。
  
  点评:直到今天,所谓的“抗倭援朝战争”依然被人争论不休,原因是明朝在抗倭战争中损失惨重,以至给了满清崛起的机会。但是从今天看,这种说法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满清的崛起是明朝自身的腐败所致,虽有抗倭援朝造成军力削弱严重的原因,但根子还要归结到明朝军事的腐朽和内政的失当中去。但是对比抗倭援朝战争,满洲人同样应该叫一声幸运的。从日本内战中走出来的日军,战斗力正达到其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地步,无论是装备还是作战能力,都要比后来的满清强很多,但遗憾的是,日军遇到的是中兴时期的明军,满清遇到的则是没落时期的明军。中兴时期的明军在朝鲜打出了国威,在总兵力远少于日本的情况下,却最终给了日本致命的打击。清朝某些史家评论此战,无不说是耗费巨资,惨胜如败,但是从战争的过程看,明朝打出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胜仗,无论是多兵种联合作战的能力还是军事指挥能力,都达到了其整个朝代的最顶点水准,日本的失败则是空前惨烈,最后一战的露梁海战,500多艘日船,逃归的不足四十艘。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明朝选择坐视朝鲜不救,待日本势力做大而明朝进入衰落期后,中华江山纵然不会落到满族人手中,也多半会让日本人糟蹋个够戗,这是一场必须要打的战争,也是一场赢得漂亮的战争,之后的满清崛起是明朝自身的原因,即使没有这场战争,以明朝的腐朽速度,那也是迟早发生的事情。清朝史官对于此战的诋毁,多半是处于政治的需要,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战300年后,甲午战争爆发,清朝的士大夫们居然还有人翻阅史书,去从明朝抗倭援朝战争里寻找破敌的良策。另一个需要注意的事实是,明朝进行朝鲜战争,前后六年花费800万两白银,而满清单单是甲午战败的赔款,就有两万万两之具,对比之下,这场战争明朝是打对了
 二:明朝可以免于灭亡的十次机会
  
  明朝可以免于灭亡的十次机会
  1, 嘉靖时代,兵部尚书夏言力主收复河套,反而被奸臣严嵩诬陷勾结蒙古意图谋反,遭嘉靖皇帝冤杀!
  
  点评:明朝坚持文官带兵制度,兵部尚书多为毫不知兵的腐儒,难得还有夏言这样富有战略眼光者。当时蒙古内部分裂,互相攻杀,鞑靼部可汗主动请降,以河套草原为厚礼。明朝却把这天大的陷饼扔出了门外,实在是天下头号傻瓜。事实上,明朝后期与满清作战之所以不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马的河套草原在蒙古人手里,造成了明朝马匹奇缺,以步军为主的明军难以抵挡满清骑兵的冲击。而且满清也经常通过蒙古人的控制区域袭击北京。若河套草原在明朝手里,既可为军队提供大量马匹,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骑兵队伍,又可以河套草原为基地,遏止满清对于蒙古草原的扩张,实为制约满清的一个重要棋子。可惜明朝却忙于内斗,弃重要战略要地于不顾,可悲可叹。
  
  2, 张居正死后,其新政措施被彻底废除,张居正家人也被办罪!
  
  点评:明朝后期,国家财政收入不过两千万两,加上“辽响”也不过三千万左右,还闹得民变四起。以明朝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却闹得国库入不敷出,实在是不应该。明朝税收最大的弊端,在于纳税最多的恰恰是最贫困的群体。如此荒唐的税收办法,百姓又怎能不造反。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实质上就是按照个人财产进行征税,平衡贫富差距,同时丈量土地,遏止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张居正当政十年,国家财政收入每年有八千多万,超过康乾盛世的最高水平,万历九年时的国库存粮充盈,即使十年闹灾颗粒无收也足以支用,这一点连汉朝文景之治也不可及。可惜了万历皇帝这个败家子,张相国一死就倒行逆施,一条鞭法全部废除,税收改为竭泽而渔的政策,还闹的山东苏州接连发生民变。明朝后期国库的空虚,起义四起。祸根正在于此。假如明朝可以沿用张居正的财政政策,最起码国家内部可以保证稳定,明朝可以用足够的人力物力来应对满清的入侵。如此雄厚的国力,何愁满清不灭。
  
  3, 萨尔浒大战,明朝四路大军全军覆没,满清崛起。
  
  点评:直到今天人们还搞不明白,十万对六万,用的也都是名将,咋就打不过努尔哈赤的六万女真人呢!其实明朝从一开战就注定了失败,国库空虚,拖欠军饷,战士士气低落,(万历皇帝的税收政策惹的祸),加上一个愚蠢的四路进兵的主意。汉武帝第一次打匈奴也是四路进兵,结果让匈奴来了个各个击破,李广全军覆没。从此再不敢分兵作战,果然打了一串胜仗。与游牧民族作战最忌分兵,敌人在暗处我在明,加之地形不熟,一旦遭敌偷袭各个击破,覆灭的下场也就不远了。若明朝四路大军合力一处,那满清至多是骚扰一下明军而已,难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样此战即便无功也不至大败。四路进兵的荒唐主意正是杨镐出的,此人无德无能,仅靠巴结宦官得以高官。抗倭援朝战役他冲锋在后逃跑在前,白白葬送了蔚山战役大好战局,让岛津弘义从明军眼皮子底下逃走。偏偏万历皇帝好了伤疤忘了痛,如此重大的战役又启用了这个脓包。当时的兵部尚书孙承宗就曾质疑过此战法,可惜未被采纳。其实就算兵分四路也不是没有胜利的机会,只要推进得当,相互呼应,用兵谨慎,加上良将指挥,一样可以把女真人打入死地。明朝当时不缺良将,熊庭弼和孙承宗都是文武双全的将才,可万历皇帝偏偏放着不用。以至让努尔哈赤一战定乾坤,从此和大明朝分庭抗礼。拖欠军饷,战法荒唐,用人不当,三项错误哪怕明朝少犯一个,此战也绝不会大败。满清也不会崛起,可惜,可惜。
  
  4, 天启末年崇祯初年,满清两次进兵朝鲜,朝鲜向明朝求救,明朝皇帝置之不理,并禁止辽东大军援救朝鲜。朝鲜灭亡,成为满清藩属。
  
  点评:大家都说万历皇帝糊涂,从此事看来,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更是愚蠢到家了。万历皇帝再糊涂,也还知道朝鲜中国唇亡齿寒的道理,硬是不惜花七年时间把小鬼子打趴下。有人说明朝皇帝有骨气,看看这两个家伙的表现,是有骨气的作为吗?失朝鲜则失中国,你爷爷万历懂得,做孙子的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呢!满清攻朝鲜用了近十万人,基本上是他们全部的家当了。辽东大军驻扎在宁锦防线的不下二十万,要么抄其老窝,要么在鸭绿江断其后路,两者选其一都可把满洲人置于死地。当时的朝鲜还是打的很顽强的,几乎让满清陷入泥潭里。可惜明朝隔岸观火,坐视友邦灭亡。当然,当时明朝刚经过宁远大战,需要巩固防线,就算辽东大军准备不足,明朝全国有200万军队,山东江苏还有明朝的水师,以明朝战船的航海能力,援救朝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以辽东军坚守宁锦防线,调各地精锐水陆并进援助朝鲜,水师经鸭绿江断清朝十万大军后路,纵然不能得全胜,朝鲜也不至灭亡!丢了个朝鲜事小,但明朝的不作为算是彻底让人寒心,朝鲜战前,大部分蒙古部落还是站在明朝一边,朝鲜战后,几乎全都倒戈向了满清,结果是满清之后数次从蒙古地区入寇中原,打的明朝找不到北。更为严重的,朝鲜雄厚的资源更是给了清朝以支持。若朝鲜不丢,明朝就有了一个收复辽东的基地,丢失朝鲜如损一臂膀,可谓痛心疾首。
  
  5, 天启末年,袁崇焕与满清议和,遭阉党诬陷,被迫解职,议和遂告破裂。
  
  点评:宋朝出了个秦烩,从此中国人就视议和如虎,似乎谈议和就是卖国。实际上议和是个中性词,关键是看在什么条件下议和,议的又是怎样的条款,汉高祖与匈奴和亲,唐太宗与突厥订谓水之盟,从条约本身看,无一不丧权辱国,可也正是这些条约,为中国赢得了休养生息的备战时间,经过养精蓄锐,终于有了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和唐太宗灭亡突厥的奇功。可惜明朝皇帝鼠目寸光,一听议和就暴跳如雷,仿佛议和就是卖了祖宗的万里江山。事实上当时与满清议和,对明朝来讲有百害而无一弊。当时明朝国内朝政腐败,关中连年饥荒,民变四起。明朝军队忽发于关中,忽调往辽东,两线作战自顾不暇,明朝太需要充足的时间去整顿内部,安抚民众恢复生产了。暂时的退让以积蓄实力有何不可。况且当时的满清对中原江山还不敢存非分之想,一没敢向明朝要公主来和亲二没敢称皇上,条约里甚至连独立都不敢提,只希望明朝皇帝封其一个爵位,与明朝诸侯王平级而已。这种条约既不破财又不伤面子,损失比汉朝的和亲要少的多。更何况一旦条约订立,满清与明朝就可进入相持阶段,明朝有充足的时间和国力来准备收复辽东,而以满清的人口和国力,是无论如何也拖不过明朝的。只要明朝皇帝有收复山河的决心,女真人的覆灭就只是时间问题。可偏偏明朝皇帝一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慷慨忠烈的荒唐。此后,李自成起义,明朝军队内忧外患,两线作战,终于导致了国家灭亡的下场。
  
  6, 满清第一次兵围北京战役,皇太极用反间计骗崇祯杀了袁崇焕,明朝自坏长城,此后,满清数次经蒙古入寇北京,给明朝以沉重打击。
  
  点评:整个事件里明朝一共犯了两大错误,第一就是杀袁崇焕。这是傻瓜都明白的。当时全国人民都知道袁将军冤枉,惟独北京人民和崇祯皇帝认为袁将军该杀。当时袁将军千里奔袭,阻击清军,使清军进攻被遏止,此战虽打的漂亮,但袁将军自己也承认,以九千骑兵阻击清朝十万大军,是带有赌博性质的,胜的实在侥幸。其后就坚守不战,等待援军。满清被拒在城外,就在北京城周围以烧杀抢掠泄愤,于是北京老百姓就把遭殃的帐算在袁崇焕头上。老百姓的愚昧还可以理解,但崇祯的不知兵就是荒唐了,坚守待援是每个有头脑的人都明白的道理,偏偏崇祯不明白。杀了袁将军,更是寒了二十万辽东军民的心,为了这么个糊涂蛋肝脑涂地,到头来也是被冤杀在菜市口,还有谁能为这样的朝廷尽忠。袁将军死后,其部将多人投降满清,祖大寿虽至死未给满清出一计,其部队却成了满清灭亡明朝的先锋,孔有德等人更是封王封侯。此后,明军叛变者日益增多,辽东防线更为虚弱。第二则是战术上的错误,清朝十三万人孤军深入,其实是犯了兵家大忌,长城沿线各关隘依然在明朝手里。若明朝能在京城外与敌人长期相持,再集中数倍于敌的大军封锁长城关隘(这对明朝不是难事),将其合围,满清十三万大军必将陷入死地,即使皇太极能侥幸突围,满清也必定元气大伤。(俄罗斯在对抗拿破伦时即用此法)假如明朝更有胆气一些,一面调集内地兵马援救京城,一面由祖大寿率辽东兵北攻满清老窝,引满清主力回援,再于半路截杀,(即围魏救赵之法)那更是一刀桶进满清心窝,满清势必一战即亡。可惜崇祯皇帝内不识忠奸外不辨兵事,仅将满清击退就心满意足。让本是一次置满清于死地的绝好机会白白丧失。
  
  7, 明朝末年,关中持续八年大旱,闹的民变四起。李自成张献忠揭竿起义,天下大乱。明朝曾一度取得平叛胜利,收复张献忠,击败李自成,赢得了一时的安定,但天灾持续,明朝又没有采取措施进行赈济,导致民变再生,李自成东山再起。最终灭亡明朝。
  
  点评:明朝能在两线作战的情形下平定李自成第一次起义,实在是上苍眷顾幸运之至,这本是明朝振兴的大好机会。有人说明朝灭亡是因为天谴,但仔细看看历史,汉唐时代关中也曾有过类似灾难。唐高宗时代关中曾连续干旱十年,受灾四年,结果唐高宗采纳宰相裴炎的建议,在关中第三年大旱时果断停止了对西突厥的用兵,调十万大军兴修水利,同时尽全力赈济灾民,其后七年虽旱灾横行,但关中却出现灾年无灾的奇迹。其后唐朝稳定了内部,兵发西域,灭亡西突厥,势力扩展到帕米尔高原。后来唐玄宗开元二年,关中又出现百年不遇的蝗灾,加上官吏暴虐,横征暴敛,天灾人祸激的民变四起。唐玄宗命宰相姚崇主持灭蝗,杀四十二名贪官平息民愤,并令各王公大臣拿出私家俸禄赈济灾民,一举扭转了局面。才有了后来的开元盛世。可见天灾并不可怕,重要的在于人谋。明朝的天灾,可以说是七分人祸,官吏贪婪,横征暴敛,国家不顾灾荒,一味加税。终于导致人民起义。如果在明朝平定李自成第一次起义后果断采取措施,整顿吏治和税收,调集江南钱粮赈济灾区。(明朝有京杭大运河,作到这点应该不难)并花大力气治理黄河。(明朝的科技和人力作到这点也不难)以稳定人心,安抚百姓。那李自成绝对没有作乱的土壤。农民军攻克北京的一幕也绝不会上演。可惜,在对待天灾问题上,崇祯皇帝连唐朝最懦弱的唐高宗都不如。
  
  8, 明清松山战役,明军十三万清军十万,主将洪承畴定下步步为赢的战略方针,以相持战的战法,依靠优势的火器防御层层阻击清军,几乎把清军拖垮。可惜糊涂的崇祯皇帝好大喜功瞎指挥,接连四道诏书逼洪承畴出战,洪承畴痛哭一场,明知必败依然出击。结果兵败被俘。此战是明清之间最大规模的主力决战,自此,明朝尽失关外堡垒,山海关成为前线。清朝掌握了全线进攻明朝的战略主动权。
  
  点评:此战是明清之间最大规模的主力决战,几乎是关系着满清的生死,明朝胜则满清衰,满清胜则明朝再无法在关外立足。十万八旗兵几乎是满清的倾国之力,明朝也精锐尽出。应该说此战从开始阶段还是向对明朝有利的方向发展。洪承畴虽说没有气节,但军事才能还是很强的,甚至不亚于袁崇焕。更何况,他的身边是袁将军留下的宁锦防线,配备大量精良火器。若打攻坚战,满清势必吃亏。祖大寿的临阵倒戈又为明朝增添了生力军,并撼动满清全线。从兵力上看,明朝十三万满清十万,但明军野战能力弱于满清八旗。更何况如此大规模的兵团作战,表面看打的是军力,实际上打的是钱粮,后勤乃至综合国力。满清国力弱小,速战速决是唯一的选择,而洪承畴制定的相持战战略则是明军扬长避短的最佳战法。只要再给洪将军个把月的时间,满清就将被彻底拖垮。而他的这一方略也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惜崇祯皇帝连这个把月都等不了了。平心而论与宁远之战明朝政府的不作为相比,崇祯对此战还是很重视的,可事情坏就坏在他的重视上。汉武帝亲自制订攻击匈奴的方略,是因为他本人自小熟悉军事,且对匈奴的情况有完整的了解。崇祯没有汉武帝的本事,却偏偏要凑这个热闹。崇祯逼洪承畴出战的四道诏书,比秦烩催岳飞回师的十二道金牌还要可恨,毕竟岳飞还是把军队完整的带了回来,可崇祯的诏书却直接断送了十三万大军的性命,和前线原本大好的局面。后人都骂洪承畴卖国求荣,不可否认洪承畴后来的表现实在是一个汉奸,可谁想过此战中他是在力战到最后一刻在被俘的,又有谁想过象崇祯这样昏庸无能的皇帝,又怎么值得为他殉节效忠呢!这一点,连明朝遗老黄总羲也看不过去了,他在他的《崇祯年评传》里也毫不客气的批评了这一切。回想这场战争,我们得到的,除了遗憾与叹息外,更多的则是深深的悲凉。因为一个王朝甚至一个民族的命运,就被一个白痴皇帝的四道诏书所改写了。
  
  9.北京失陷后,南明建立,不久清军南度长江,兵不血刃占领南京,南明小朝廷灭亡。
  
  点评:和南宋同样的情形,但南宋尚且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南明却迅速败亡。宋高宗再昏庸,也比弘光帝圣明一点。宋高宗还知道收编南逃的北方汉人,组成如虎狼之师的岳家军对抗敌寇,弘光帝除了享乐之外别无所长。当时明朝在长江沿线尚有几十万大军。可一个无能的皇帝加几个卖国的大臣,就足以把国家卖掉了。不容否认江南百姓和官兵的抗击还是英勇的,嘉定,江阴和扬州都给了满清以极大打击,使他们以屠城泄愤。但皇帝投降,群龙无首,军队各自为战,这样的抵抗最终也只能被满清各个击破。假如弘光皇帝哪怕有宋高宗的一点血性,假如明军可以上下一心,凭借长江天险拼死守卫。那满清是很难过长江的。最差的结局也是和满清划江而治,纵然不能光复山河,也可使明朝政权再残存下来。今天有人说江南人懦弱,说江南是卖给满清的。但是从历史的真实情况看,江南百姓的抵抗还是英勇的,他们打出了中国人最后的血性和勇气,可谓是虽败尤荣。百姓没有要卖国的,甚至大部分军队也是要抗战到底的,卖国的是皇上,是那些高官厚禄的大臣,是那些满足苟安的皇亲国戚,是那些满口君君臣臣读圣贤书做肮脏事的腐儒。三千大军齐解甲,竟无一人是女儿。一出《桃花扇》传唱千年。有人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世界第一大悲剧,我看《桃花扇》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出戏深刻的揭示了一个真理:我们为什么会亡国,我们为什么会被屠杀。
  
  10, 永历政权建立后,李定国将军在云南贵州一带连破清军,杀死清军两位王爷,清军在西南的兵力几乎被损失殆尽。满清统治区里大量汉军也举兵起义响应。李定国于是奏请永历帝出兵四川。抢在清军主力南下前占领巴蜀和汉中地区,以进兵中原。但永历帝却担心李将军功高震主,于是令其原地休整,并派孙可望分其兵权,谁想孙可望举兵叛乱,永历政权发生内讧,叛乱虽最终平息,但南明元气大伤,更使清军赢得了集结兵力的时间。不久吴三桂进兵云南,永历政权灭亡。
  
  点评:这简直是抗清战争以来最好的局面,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光复山河的良机。当时满清虽已有百万大军。但三分之二为汉军,其多数汉军都还处在观望状态,并不真心效力。李定国接连击败孔有德和尼堪外兰部,射杀二王,可以说是对满清西南势力的毁灭性打击。更使得满清汉军军心浮动。湖广总督就曾上奏满清朝廷,说汉军已不敢与李定国部战,请求朝廷速派八旗主力。而清军主力若要增援,没有几个月是办不到的。何况郑成功此时也在福建牵制清军。四川虽说有天险,但从贵州入川,比从中原入川要方便的多。若占四川汉中。那进可取八百里秦川,退也可凭天险自保。若此方略成功,明朝可以说是进退有余。光复山河大有希望。与明朝诸多昏君相比,永历皇帝还算是比较开明的。接纳李定国的大西军显示其魄力。但他继承了他祖宗一贯的猜忌心,不敢委以重任,更兼重新宦官,以至起用了孙可望这个败类。真是重导了明朝昏君的覆辙。明朝不缺将才,可惜皇帝无能,用人不当。让这最后的机会也白白流失掉了。之后,李定国败退缅甸,含恨客死他乡,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活捉,用弓弦勒死。明朝也就这般寿终正寝了。由此看,并不是满清灭亡了明朝,而是我们自己葬送了自己。
 浅论明朝对蒙古政策的得与失
  
  提起明朝来,许多人都摇头叹息,清朝虽然有百年国耻,但如余秋雨之流的所谓文化名人们,在谈到康乾盛世的时候无不心心向往之,即使如乾隆这样的阴险君主,在今天的影视剧中也欣然成为了多情天子的化身,而提起明朝,则无外乎是嘲讽明朝历代皇帝的无能,以及晚明内乱四起的局面,在许多人眼里,明朝和宋朝在许多方面有相似的地方,首先是从立国开始,就始终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其次就是最后都灭亡于北方少数民族之手。这种看似相似的结局也使得史家对于明朝多了几分的不屑。
  
  但是笔者却不以为然,如果说满清是一个被美化了的朝代的话,那么明朝也许可以看做是一个被丑化了的朝代,特别是金庸先生的武侠说话里谈到满清给中国带来了大片的国土,更使这种错误的观念深入人心,可以承认金庸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但优秀的小说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凡事有因必有果,清朝所谓的大片国土并不是一天而成的,同样明朝所谓的领土问题也是被严重丑化的。单就明朝和蒙古的关系而论,史家人一直认为明朝始终没有彻底消灭蒙古,而满清则是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了蒙古问题,并编出了明修长城清修庙的歌谣来嘲讽之,这是忽视最起码的事实。我们可以借鉴明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但是同样我们也必须客观的看待明朝和蒙古之间的关系发展史,因为个中的许多经验,对于中国今天的地缘战略而言,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明朝在灭亡北元后,蒙古骑兵集体性的回退到大草原,并很快的恢复了勇猛善战的个性,许多人嘲讽明朝没有乘胜追击,彻底灭亡蒙古,比如阎崇年在百家讲坛里也曾嘲笑过这一问题,并宣称什么“从明清两朝对于蒙古关系的处理上,可以看到清朝胜于明朝的地方。”这是一种极端无知的论调,首先一点,明朝初期的蒙古势力要远比清朝初期强大的多,元朝虽灭,但是那时一种游牧民族集体性的撤退而并非是覆灭,当时的元帝国在北方草原依然是统一的,元顺帝依然以大元皇帝的名义向四大汗国发号施令,而当时的明朝正面临一个户口减半,民生凋敝的烂摊子,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君王都会首先采取防御的政策,即先巩固住收复的河山,防止北元势力的卷土重来,集中时间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朱元璋的这一做法还是正确的。与此同时,朱元璋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进攻措施,频繁的向漠北进攻,双方互有胜负,明朝在初期量力而行所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打击,不但没有拖延恢复经济的步伐,反而是为北方地区争取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而北元帝国则在这个过程里渐渐走向衰落,蓝玉的捕鱼儿海大捷可以说是彻底宣告了北元政权的覆灭,我们不应该忽视蓝玉的这场战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明朝对蒙古战争的一个转折过程,如果说再此以前,明朝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北元政权的话,那么从此以后,九边重镇的对手就变成了松散的部落首领。从军事意义上说,明朝在北部的军事威胁,可以说是大大减轻了。
  
  从1368年明朝的建立到捕鱼儿海大捷,这可以看做是明蒙关系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明朝对于蒙古的政策是非常成功的,朱元璋并没有因为频繁的北伐而虚耗国力,明朝的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另外一点就是明朝的卫所制度,正频繁的蚕食着蒙古的土地,我们可以注意一下洪武末年的明朝地图,明朝的北部边境已经大体推进到今天内蒙古一带,万里长城可以说已经成了第二道防线,这种层层蚕食的方法对于巩固边防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农业民族要想战胜游牧民族,仅仅依靠骑兵是不够的,农业民族的优势在于生产能力和相持能力,但是这需要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的稳定做保证。任何一个生产力先进的农业民族,如果不是内政出现问题,游牧民族是根本没有机会胜利的,宋朝和明朝的灭亡恰恰是从反面说明了这一点。
  
  从永乐即位开始,明朝的北部防御又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迁都北京从军事角度上说,是有利于明朝以北京为中心,进一步向北方扩张并巩固边防的。但是永乐皇帝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将朵颜三卫赠送给了蒙古人,这一错误的结果不亚于北宋失去了幽云十六州,明朝在北部边地的一系列卫所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连成一体的防御,各个卫所之间遥相呼应,并逐步向北推进,经过了洪武时代的苦心经营,明朝卫所正形成了以点带面的局面,但是朵颜三卫的失去却打破了这一战略体系,朵颜三卫失去后,明朝的各个卫所之间失去了有效的连接,连蒙古部落军队都抵挡不了,北元时代,面对统一的北元政权,明朝可以层层推进,蚕食蒙古草原,而北元分裂后,明朝面对已经分裂的蒙古部落,却渐渐将防线退至长城一线,最终造成了天子守边的结果。
  
  永乐皇帝也同样想着一劳永逸的解决蒙古问题,他的手段就是北征,而北征也是后人抨击明朝的一个话题,单单从结果上看,北征并没有对于蒙古部落造成致命打击,在永乐后的时代,蒙古依然频繁骚扰着北部地区,甚至在北征结束20多年后,依然在土木堡捉走了明朝的皇帝。事实上,永乐皇帝的前两次北征,甚至第三次北征,在军事效果上还是斩获颇丰的,这一阶段的最大成果就是蒙古的各个部落普遍的接受了明朝的册封,而蒙古草原也始终没有再出现一个如成吉思汗的人物将蒙古统一起来,之后的也先也好,俺答也好,虽然也曾频繁的发动对明朝的侵扰,但是其威胁力和作战规模和鼎盛时期的蒙古也不可同日而语,明朝从永乐开始,对于蒙古草原一直实行着权力制衡的战略,这一战略从结果上说还是成功的。
  
  但是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北征也是失败的,从明朝的投入和最后的结果上看,北征是赔本的买卖,最后的两次北征,明朝都是在粮草消耗尽的情况下撤离的,但是并没有真正消灭蒙古的有生力量,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蒙古采取了游击战,基本不与明军正面交锋,另一方面则是明朝自身经济的原因,北征让明朝背负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甚至引发了农民起义,这就不单单是一个军事问题了,永乐皇帝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建设者。对游牧民族的战争,其实打的是经济战,明朝反复的北追,又反复的北撤,于其占领的土地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统治,更很少设立屯垦卫所,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虚耗国力。但是难道是明成祖看不到这点吗?我想并不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力不从心。
  
  打仗需要钱,设卫铸城,屯垦守边,哪一样都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物资,朱元璋时代,明朝的卫所是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逐步推进的,虽然也频繁的进行北伐,但是并没有象永乐一样,到了岁岁征讨的地步,永乐的最后两次北征发生了永乐二十年和永乐二十一年,这样频繁的战争速度,是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无法承受的。当时的明朝已经没有充足的资金去进行设卫屯垦的工作了,在那个时代,甚至永乐皇帝还做出过用库存的檀香木当俸禄发给大臣的事情。富庶的明王朝何以到此地步呢?我想原因还是要从经济上找,永乐时代与洪武时代大不相同,洪武时代,天下初定,民少而田多,因此朱元璋制定了鼓励垦荒的政策,首先发展农业,而明朝初期也形成了一套从官到民的节俭风气。而在永乐时代,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土地兼并问题已经冒头,甚至也出现了中等规模的农民起义。另一方面,明朝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唐宋两朝的重要经济来源--贸易收入,那是不属于明朝的,这就使明朝的经济打了一个折扣,在永乐时代,还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下西洋运动,这种所谓的朝供贸易是一种拿钱买脸面的不等价交换,如此种种,明朝不穷才怪。
  
  永乐后的明朝统治阶层则犯了因噎废食的毛病,对蒙古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防御阵线则退到长城一带,关外的卫所尽数废弛,另一方面,明朝与蒙古的互市贸易以及对蒙古部落王的册封也起到了瓦解其内部的作用,从永乐以后,朱元璋时代的许多政策被渐渐的废除,使蒙古形成了瓦刺和鞑靼轮番坐大的局面,频繁的骚扰明朝边境,但是这种关系,我们已经不能看做国与国的关系,无论是也先也好,俺答也好,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进犯中原,而是要用军事手段,要求明朝对他们的册封,比如在英宗被俘后,也先致书明朝,所提的条件无外是册封其一个王爵并多开互市而已。甚至到了天启时代,明朝已经腐败不堪之时,蒙古大部分部落首领还是奉明朝为正朔,并出兵助明朝,比如袁崇焕的辽东军,其士兵里就有许多蒙古人。明朝和蒙古的关系,从事实上说不是国与国的关系,甚至也不能看做是一个政权与另一个政权的关系,用中央政府和地方诸侯的关系来界定,也许是更恰当一些。
  
  明朝对蒙古的错误 主要有三:第一,卫所制度没有继续下去,片面的否定永乐时期的错误,却没有继续坚持推进蒙古的主张。第二,海禁的延续使得明朝缺乏足够的财政收入,以巩固北边的防御,并严重拖累了明朝北征的后腿。但是明朝对于蒙古的政策,总的来说是成功的,满清之所以可以不修长城,原因在于满清时代,蒙古的势力已经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他们的入关正好坐享了明朝的现成果实,即使这样,小小的一个准葛尔依然困扰了康雍乾三代人,与这比起来,被后人诟病的永乐皇帝的五次北征,要比满州人聪明的多,结果也是要好的多的。
喂喂~我说工商干部啊~
你前面的文章我还没消化完哪~
你可不可以慢一点点贴啊?:victory: :handshake
这几天放假在家,无聊,发贴为乐!;P
朱元璋的基因不好啊。
:victory: :handshake
    好文章!顶了!!
大家都要细细品读,希望中国再不要重蹈覆辙.
楼主的帖子是自己写的吗?有自相矛盾问题。
七大战役中第一、二、六、七算。三和四就免强了!
我一直就不喜欢成祖(个人偏见)。他老人家一次一次到草原旅游可没解决任何问题!蒙古那边一下也没消停!没多长时间英宗就让人家给俘虏了!四是大败之后的保卫战,已经很惨烈了!
五是小冲突不是大战,到是宁远大战没讲,还有南方杨氏叛乱!
明是让李自成灭的!清军才太太平平的进了山海关!我的IE有问题
楼上忘了还有南明啊
南明已經不能有效的控制全國了!而且南明衹是偏安並且很快的滅亡了。
明思宗的一大失誤(不一定)是沒讓太子云南京,造成以後明的軍事力量不能有效的集中起来,福王,唐王、鲁王等都有一批支持者,造成不能合力对外,内部斗争激烈。这是南明灭亡的一个因素,南宋赵构是老皇帝的亲儿子,其它的都去东北了,在正统上不存在争议,所以南宋还能立国。太子去南京内斗能少点,并且还招力也强!福王本身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也不一定有实权,实权在权臣手上,福王的缺点很多人都看到了,但优点是好控制!太子在行政能力上也肯定强于福王的。
除了奇迹,明的灭亡是注定了的。不过明思宗加速了明的灭亡。大明已经把主力全集中在辽东了,其它有战斗了的部队都是边军号称百万大军其实大都没有战斗力,只要看一下京营的就行了,李闯一来全完了。
辽东自保都吃力还去就高丽?皇帝不是一个有胸怀的人清帝不用反间计,老袁一样下地狱,一个小太监就能让皇帝相信大臣谋反?不可能,只是借口。关宁军只听老袁不听皇帝的,将来老袁变老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