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人介绍一下明朝万历年间山西洪洞大迁移的历史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3:21:56
我们的村志上记载是从当时的大迁移中迁过来的,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请高人指点。我们的村志上记载是从当时的大迁移中迁过来的,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请高人指点。
我祖上是从山西搬到山东的,不过是明初.
我们家祖上也是明朝朱隶时期从洪同大槐树下迁移过到北京河北一带的,我在华北地区旅游时碰到的同姓本家的村落都有类似记载,具我们家史记载当时华北一带因为常年战争本来繁荣的华北人口稀少,而一心想建立盛世的朱隶想追击蒙古残军迁都北京没有大量的人口做支撑怎么行,所以下旨命令各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移民,当时汉中和河套地区人口最多,被选中迁移的各个姓氏家族的人被集中在洪同大槐树下向东迁移,当然很多人是被迫迁移的,都被向后捆绑着双手连正一串迁移,因为手向后绑着头自然就低着,所以说现在看到有的人喜欢背着手低着头走路那就是大槐树下分家迁移者的后人,路上想方便就叫人解开捆手的绳子,方便完了再捆上,久而久之就管方便叫“解手”了,至今华北地区的人还是这种叫法。有说凡是小脚趾上趾甲有分叉的都是山西大槐树下分家的后代。
资料:移民的历史背景 <br/><br/>&nbsp;&nbsp;&nbsp;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地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这自然要从元末年间的历史谈起。<br/>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盛极一时,但“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引起连年不断的战乱,加之水、旱、蝗、疫等灾害连续不断,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民不聊生,“道路皆棒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至正元年( 1341年),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以生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以后人民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至正八年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起义,号称红巾军,徐寿辉在蕲州起义。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朱元璋在濠州起义,第二年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起义,其后十余年,特别是刘福通的红巾军与军决战于两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广大农民纷纷响应,元军出其精兵锐将与农民军决战,攻城掠地,掳掠杀人,干尽了残暴之事。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元史·脱脱传》)至正十七年、二十一年元军察罕帖木儿率元军与农民军战,“两战皆败之,斩首万余级。”(《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军“刘起租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元史·顺帝本纪》), 后来元军正规军精兵使尽,无力把农民起义军镇压下去,一些地主武装,为了维护本身利益也配合元军与农民作战,山西的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父子,陕西的李思齐,也出兵豫、陕、鲁和两淮,终于把红巾军镇压下去。在这些战斗中 ,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顺帝本纪》),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扬州城中当时被杀的仅余有十八家。(《明在祖实录》卷五)温县牛洼村《牛氏族谱》也载:“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已到了“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这样元末长达十六年的兵乱才算结束。<br/>元朝末年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也接连不断。黄、淮河又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据《元史》载,仅元朝末年的雨旱灾,山东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两淮地区8次。(《元史·五行志》)”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元史·顺帝本纪》,“禾不入地,人相食”(《元史五行志》),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至正元年,汴梁、钧州大水...二年四月,睢州仪封县大水害稼。六月癸丑夜,济南山水暴涨,冲东西二关,流小清河,黑山、天麻、石固等寨及卧龙山水通流入大清河, 漂没上下居民千余家,溺死者无算。三年二月,巩昌宁远、伏羌、成纪三县,山崩水涌,溺死者无算。 五月黄河决白茅口。七月,汴梁中牟、扶沟、尉氏、洧川四县,郑州荥阳汜水、河阴三县大水。四年五月,霸州大水。六月,河南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数百家。济宁路兖州、 汴梁、鄢陵、通许、陈留、临颖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七月,滦河水溢出平地丈余,永平路禾稼庐舍漂没甚众。东平路东阿、阳谷、汶上、平阴四县,衙州西安县大水……五年七月,河决济阴,漂官民亭舍殆尽。十月,黄河泛滥。七年五月黄州大水……八年正月辛亥,河决,陷济宁路。六月已丑,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有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人。是月,胶州大水。七月,高密县大水。九年七月中兴路公安、石首、潜江、监利等县及沔阳府大水。夏秋,蕲州大水伤禾稼……十二年六月,中耠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漂民居千余家,溺死七百人。七月,衙州西安县大水。十三年夏,蓟州丰润、玉田、遵化、平谷四县大水…… 十四年六月,河南府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没居民,溺死三百余人。秋,蓟州大水…… 十六年,河决郑州河阴县,官署民居尽废,遂成中流。……十七年六月,暑雨,漳河溢,广平郡邑皆水。秋,蓟州县皆大水。十八年秋,京师及蓟州皆大水。十九年九月、济州任城县河决。二十年七月,通州大水。二十二年三月,邵武光泽县大水。二十三年,孟州济源、温县大水。七月,河决东平、寿张县,圮城墙,漂屋庐,人溺死甚众。二十四年三月,益都县井水溢而黄。怀庆路孟州、河内、武陟县水。七月,益都路霆光县、胶州高密县水。二十五年秋,蓟州大水。东平须城、东阿、平阴三县疔决小流口,达于清河,坏民居,伤禾稼。二十六年二月,河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六月,河南府大霖雨,*水溢,深四太许。漂东关居民数百家 秋七月蓟州四县、卫辉、汴梁、钧州大水害稼。八月,棣州大清河决,滨棣二州之界,民居漂流无遗。济宁路肥城县西黄水汛溢,漂没田禾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县境七十余里亦如之"。(《元史·五行志》)在《元史》中这类记载比比皆是。特别是河南地区几乎年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中书省户部曾上言:"连年水旱,田禾不收。”(《元史·顺帝本纪》)当时的一位治河大臣也说中原地区“连年饥馑,民不聊生。”(《元史纪事本末》卷二)<br/>元末中原地区不但水患严重,大蝗灾也频频而至,从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灾计有十八九次。(《元史·五行志》)元时的大名路,至正十二年六月“开、滑、浚三州元城十一县,水旱虫蝗,饥民七十一万六千九百八十口”。(《元史·顺帝本纪》)中原地区从元统三年到至元末年,大饥荒就达十五次(《元史·五行志》),至正十七年河南大饥。十八年“京师大饥,彰德亦如之”。至正十九年冀、鲁、豫大饥,通州民间五杀其子而食之。保定路孽生盈道,军士掠孱弱以食。山东、河南之孟津、新安、渑池出现“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同时, 危害极大的瘟疫又多次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以及南方诸省。(《元史·五行志》)<br/>以上种种,兵乱水旱蝗变疫相辅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元政府只好把一些路降为州,如“降徐州路为武安州”。(《元史·1111顺帝本纪》)就是到了明朝,由于人粮剧减也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名城开封由上府降为了下府(《明太祖实录》卷九十六、一百九十三)。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二十,一百六十四)到了洪武十七年全国各地仍把不足3000户的30余州降为县。(《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六十四)<br/>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八),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六),“多是无人之地”(顾炎武《日知录》卷十),累年租税不入,”(《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于是采纳了郑州苏琦(《明太祖实录》卷五十),户部郎中刘九皋(《明史·食贷志》), 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明太祖实录》),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数朝历史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br/>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大量移民,农业生产刚刚有所恢复,又发生了“靖难之役”,四年的战争又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为此仍又有永乐迁民之举。<br/>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继位,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以入京诛奸为名,从北京进取南京,所过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与政府军反复拉锯作战,进行了四年的战争,这就是中原地区盛传的所谓“燕王扫碑”。当时一部分地区的老百姓也自行组织武装,拒抗燕王军队,这反映了人民要求安居乐业,恢复生产的愿望。<br/>根据《明史》记载,燕军在战争中,抢掠屠杀甚为严重,如“燕军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明史·恭闵帝本纪》)在真定“斩首三万级”,白沟河仗,燕王“乘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明史·成祖本纪》)中原地区的老百姓自动帮助政府军抗击燕军朱棣胜利后,对忠于建文帝的军队和百姓杀无遗漏,河北、山东等一些族谱中记载,燕兵所至,村城成墟,当燕王打到冀、豫交界处时,遭到地方武装“十八村联谊会”的抵抗,燕王无标转路攻取南京,后燕王把一带人杀的只留狐、刘两家,山东临清县寨村光绪四十年写的《李氏族谱》记载,盖燕王靖难兵起,在建文时,南北构兵,南兵大军追袭,则自南而北,北兵胜大军犯阙,则自北而南,想当时,或杀,或刮,或逃,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br/>因此,“靖难之役”,加剧了中原地区荒凉局势,民非杀即逃,这也是永乐移民的又一原因。<br/>当元末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这虽然是封建文人溢美之词,但也说明晋垌带比较安定,再加邻省难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是稠密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口,等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
<p>移民的事实考证<br/><br/>  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大规模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共计18次:<br/><br/>  1、一三七三年。“(洪武)六年,徒山西真定民屯凤阳。”<br/><br/>  2、一三七六年。“(洪武)九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业者于凤阳屯田,遣赍人冬衣给之。”(洪武)九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br/><br/>  3、一三八零年。“(洪武)十三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br/><br/>  4、一三八八年。“(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徒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住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br/><br/>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家具,复三年。”<br/><br/>  5、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十七十二顷。”<br/><br/>  6、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丛整等一百一十六广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整等钞锭,送后都督佥事徐礼分田给之。”<br/><br/>  7、一三九二年。“(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帅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br/><br/>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民丁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br/><br/>  8、一三九二年。“(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徒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br/><br/>  9、一三九五年。“(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br/><br/>  10、一四零二年。“(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br/><br/>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户部遣官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br/><br/>  11、一四零三年。“(永乐)元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其余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布政司编成里甲……上悉从之。”<br/><br/>  12、一四零四年。“(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br/><br/>  “(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br/><br/>  13、一四零五年。“(永乐)三年九月,徒山西民万户实北平。”<br/><br/>  “(永乐)三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br/><br/>  14、一四零六年。“(永乐)四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吏李懋等二百十四人言愿为民北京。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br/><br/>  15、一四零七年,“(永乐)五年五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之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里费一百锭,口粮五斗;”<br/><br/>  16、一四一四年。“(永乐)十二年三月,上以其(隆庆)当要冲,而土宜稼樯,改为隆庆州……而以有罪当迁谪者实之。”<br/>“本州原编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红门,黄报,白庙,版桥,富裕,红寺六屯,谓之前十里,谪发为事官吏充之。榆林、双营、西桑园、泥河、岔道、新庄、东园、宝林、早民九屯,连关厢谓之后十里,迁发山西等处流民充之,每户拔田五十亩,任种办纳粮差。”<br/><br/>  17、一四一六年。“(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于保安州,赐复三年。”<br/><br/>  “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徒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二千三 百余户于保安州,免赋役三年。”<br/><br/>  18、一四一七年。“(永乐)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阙上言‘乞分丁于北京、广平、清河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拔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仍免田租一年。”</p><p>移民的分布</p><p>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及笔记史料的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其中河南123个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42个县市,山东109个县市,山西104个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316个县市,陕西、甘肃、宁夏182个县市,黑龙江、吉林、辽宁171个县市,浙江、福建、江西227个县市,广东、广西、贵州248个县市,四川、内蒙古、青海274个县市,云南、西藏、新疆210个县市,海南、台湾111个县市。另外,海外移民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100多个国家。<br/></p>
<p>〖为什么说五百年前是一家 〗<br/><br/>  中国人有句人俗语,两人相见,若互通姓名,如同姓即随口而出:“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个典故应从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谈起。明朝初年,为了恢复因战乱灾荒而荒芜了的中原广大地区的经济,明政府下令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集中移民,从明初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时间为500年左右,大槐树移民后裔已遍及神州大地,人们相见互问老家,都会说:“啊!洪洞老乡。”再问及:“老乡贵姓?”若回答为同姓,问者就会说“啊!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姓相见,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俗定成语,也就一直沿续至今。 </p><p>〖脚趾甲复形的传说〗<br/>  <br/>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这句民谣不仅流传很广,而且被人们作为辨认乡亲,识别古槐移民子孙的证据。在火车上,在宾馆里,在部队营房,在大学的宿舍,甚至在他邦异国,大凡异乡之人聚拢在一起,询问故乡,盘查祖籍时,常见他们脱鞋拉袜,亮出脚丫,验看脚小趾的指甲是否复形。如果谁的小指甲上有几道竖纹,好像是两个指甲,那谁的祖先就是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来的。于是相互之间,便立即承认为古槐子孙,互认为洪洞老乡了。于是便围坐一起,畅谈迁民时的史实和趣闻,对照祖辈的传言,眷恋故土,怀念祖先之情,油然而生。“同是古槐迁来人,数世之后喜相逢”,亲切友好的情谊,十分浓厚。 <br/>  为什么古大槐树下的人,脚小趾指甲是复形呢?这里边有着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 <br/>  相传,轩辕黄帝是洪洞县公孙堡人。到了商朝时候,洪洞一带居住着两种人。一种是黄帝子孙,散居各地,耕稼为生;一种是跟随夏启治水有功的羌人,居住在现在的明姜一带(明姜原名昏羌,后改称明羌,最后才改为明姜)。那时候明姜地方是一片草原,羌人们游牧为生,也向黄帝子孙学习耕稼。冬去春来,年复一年,羌人子孙蔓延;耕牧发达,安居乐业。 <br/>  一年,殷王带领人马从河南过来,到这块地方狩猎,其实是对羌人进行抢掠。有一天,殷王路遇一羌女,见她生得美貌出众,便指令人马把她掳走。哪知这羌女,性格刚强,破口大骂,执意不从。这殷王残暴无道,哪里容得,他勃然大怒,举剑朝羌女劈头砍来,那羌女眼明体灵,胆大从容,急忙躲过。这个殷王一剑落空,岂肯干休。复又举剑恶狠狠地朝羌女的腹部刺来。这时只听"劈叭"一声巨响,羌女身上闪出道道红光,把殷王及随从们惊得目瞪口呆。只见那羌女倒卧地上,从刺破的肚子里,跳出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说来也奇,这两个孩子刚刚跳出母体就坐在地上,一手握着一脚,嚎啕大哭。殷王迷惑不解,命随从掰开手看时,只见他们的脚小指上流着鲜血。顷刻血化,脚小趾上显出了伤痕。殷王一见,感到这是不祥之兆,大喝一声:“何处投来的妖孽!”举起剑来,要把两个孩子腰剁三截。这时,正巧文王的好友散宜生赶到,抓住殷王的剑说:“大王息怒,暂将他们留下,由我收养,看个究竟。如系妖孽,再处置不迟。”殷王依允了他,带着随从,策马而去。 <br/>  散宜生搭救了两个孩子,见他们的母亲已死,无人哺育,又怕再遭殷王毒手,便带回家里收养起来。这两个孩子的确生得不凡,十来岁时就聪明过人,智勇双全。这时,有两个贼人要陷害他们,将割去舌头的羊赶进他家,诬他们为盗。兄妹俩奋起力争,打走了贼人。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姓氏,这件事后,人们便叫他们为“羊舌氏”。武王伐纣时,兄妹一起投奔姜尚麾下,屡建战功。武王灭纣后,他们回到家里同黄帝子孙通了婚。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的生活。从此,他们的后代脚小趾指甲,便都成了复形。</p><p>迁徙记&nbsp;</p><p>&nbsp;&nbsp; 公元1668年,朱洪武把元军赶到漠北,坐了大明天下,这时由于几十年的灾荒和战乱,黄河流域居民大为减少,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惨景。明朝统治者为了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增加税收,巩固政权,从洪武到永乐年间曾多次从人口稠密的山西往这儿迁民,洪洞县大槐树处就是明政府办理迁民手续的地方。附近各县的百姓,都聚集在大槐树下,往别处迁发。<br/>  却说山西境内,有个凤凰窝村,居住着几百户人家,村内有许多人在朝里作事。不少人还是大官哩。此处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所有的人脚小拇指甲分为两半。朝里有人好办事,皇上下令凤凰窝的人不迁。别地的百姓都要迁。家乡水甜,故土难舍。谁愿意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呢?于是人们都纷纷逃往凤凰窝投亲靠友,安家落户,并且人越来越多。这样一来,朝廷着了急,又发布圣旨说"凡是凤凰窝的人必须外迁,不然灭族。"聚居在凤凰窝的百姓都傻了眼,没有办法。被官兵押解着办理了迁民手续,奔向黄河流域的各个角落。<br/>  话说迁徙的人中有个李广清,他扶着老母亲,领着妻子和十七岁的一对孪生子,逶迤上路,迁往豫州,一日进入中岳嵩山,沿着高低不平的山路过了约十柱香的时间,忽然,眼前出现了一块平坦的土地,两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的在收麦子,这些麦子长的特别,麦籽全部长在麦叶上,一片叶上有一粒麦子,广清老汉惊奇地问道:“姑娘,一亩地能收多少麦子?”“四石。”其中一位姑娘回答说。广清老汉以为她开玩笑。“不能,不可能!”另一位姑娘接着说:“大伯,你若不信,我们给你几亩地种上种子试试看。”“好,能行。”于是,广清老汉率领全家在嵩山脚下安家,同两位姑娘成了邻居。一年过去了,经过全家人辛勤劳动。麦子成熟了,收下的麦子一量正好每亩四石。广清老汉一家非常感谢两位年青的姑娘。<br/>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晃两个年头过去了,两位年青的姑娘与广清老汉的两个儿子相爱,结了婚,一家七口人和和睦睦,日子过的十分幸福。两个儿媳把家务处理得有条有理,对大人也十分孝敬。这年他们种了十亩玉米,七亩谷子,由两个儿媳去种,他们的种法非常奇特,十亩地在地角只种了四棵玉米,七亩地只在地当中只种了一粒谷子。广清老汉见儿媳这样地十二分不高兴。两个儿媳看到他的脸色,就说:“爹爹不要生气,也不用发愁,我们能让粮食满仓,你就等着瞧吧。”<br/>  玉米、谷子成熟了,两个儿媳把玉米、谷子收进场内,用木棒敲打谷穗、玉米穗,只见玉米、谷子源源不断地从穗上落下,渐渐的由少变多,堆积如山,如此敲打了一个月,穗上的谷子、玉米还没有打净,广清老汉的粮囤装满了。他对两个儿媳说:“怎么还没打完呢?没有地方可存粮食了。”话音刚说完,儿媳手中的谷穗、玉米穗也不掉粮食了。一家大小欢欢喜喜庆贺丰收。<br/>  又过了一年,两个儿子媳各生了一双儿女,广清老汉乐得合不拢嘴。过了满月,两个儿媳忽然不见了,一家人着急得要死,两个孙子忽然开口说话了:“爷爷,我妈去外翁家了,他们都是仙女,在这儿遇上了你们,决心帮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她们要你们也要为别的百姓着想,帮助别人发家致富。”老汉以为这是作梦,揉了揉眼,拧下自己腿上的肉,的确是自己的孙子说话。连连说:“好!爷爷记下了。”<br/>  从此,李广清老汉住在嵩山脚下,每有移民到来,就把自己的粮食送给他们作种子,帮助移民,辛勤劳动,把嵩山脚下建成富绕美丽的地方。</p><p>〖“一家庄”的来历〗<br/></p><p></p><p>&nbsp;&nbsp;&nbsp; 河北省定县沙河古道上,有一个万户人家的大村庄,然而人们现在仍称为“一家庄”。其缘由还得从明朝迁民谈起。<br/>  传说远在五百年前,有一对青年夫妇,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逃荒到此落户。临走之前,这对夫妇请算命先生卜了一卦,算命先生说:“天皇皇,地皇皇,平安无事上东方。”(河北、山东一带)当问到在何处落脚时,算命先生又说:“你们一见到鱼上树、牛上房,安家落户保无恙。”算命先生之说,当然不足为信,他们可能看到一些难民大都逃往河南、河北一带,为迎合难民心理才这样说的。至于“平安”之说更是无稽之谈了。饿死冻死的难民在路上何止千千万万。<br/> 不管怎样,这一对青年夫妇带着两个孩子总算侥幸活下来了。来到河北定县沙河一带,此时正好赶上沙河发大水,河水泛滥,沿岸的村庄被洪水冲毁,庄稼淹没,当地人早就投亲靠友搬迁了。这一对青年夫妇被洪水阻于沙河南岸,乞讨度日。洪水下去之后,房屋被洪水淤泥漫的只剩下房顶,大树也只留有树梢。田园变成了沙丘,无主沙滩成了淤泥地,到处是茂密的杂草,只见牧童牵着牛羊来这里放牧,牛跑到屋顶上吃草,就想起逃荒之前算命先生说的话来,心想,“这不是牛上了房吗?”这对年青夫妇拔了些野草,搭了窝铺在此定居下来。但他们到野外拔草的时候又发现一些死猫烂狗和晒干的死小鱼一起挂在树梢上。这一对青年夫妇高兴的说:“这不是鱼上树了吗?”从此以后就在此地住下来,但他们一无房二无地三无生产工具,还是以乞讨度日。除逃饭之外,为了过冬御寒还到荒地上割些野草,打些柴禾,在割草拾柴过程中,看到被淤泥漫过的无主地里有无数横七竖八的裂缝,两口商量道,这样下去也不是长远之计,现在到了种麦季节,我们既没犁耙也没牲口,就在这泥缝里撒上些麦种。第二年麦子长的又好又壮,获得了迁居后第一个好收成。麦子收割后除了还清借贷之外,夫妻俩节食俭用,精打细算,还购置了些农具,以后又种了些黑豆之类的作物。一连几年获得了大丰收,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沙河也逐渐北移了,他们也就在这沙河古道上盖起了房屋定居下来。<br/> 过了些年,除了洪洞带来的两个男孩之外,又生了六个男孩子。带来的大孩名叫大河,老二叫小河,到此地生下的三孩叫大水,四孩叫小船,五孩、六孩、七孩、八孩按年龄大小顺序就取名五儿、六儿、七儿、八儿。人们给八个孩子编了个顺口溜:“大河小河、大水小船、五儿、六儿、七儿、八儿。”后来生活越来越富裕,八个孩子都结了婚,而且有了孙子、重孙。据说这一家发展到八十一口才分家,后来人口越来越多,村子越来越大,但是“一家庄”的称呼仍然没变。</p><p>〖燕王扫碑〗<br/><br/>&nbsp;&nbsp;&nbsp; 河北、河南、山东广大地区流传着“红虫”吃人的故事。说的是明朝时这一带的“红虫”把人吃光了,才从洪洞大槐树处往这儿迁民。这个故事却和“燕王扫碑”造成人烟稀少有关。碑实际上就是南京城的功德碑,即明皇族的祖宗碑。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为了使朱家天下永固,首先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作为他的继承人。可惜朱标短命,死在了他的前面。朱元璋又立朱标之子允文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大臣们立允文为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建文皇帝。<br/>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有勇有谋,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屡建功勋。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他暗中生气,他侄儿为帝后,他更是不服,加上建文帝看到诸王的势力强大,中央难以控制,就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藩。这一下燕王就有借口了,他本来早已在北京招兵买马,想寻机会和借口了有了机会,他自然不肯轻易放过。于是他援有朱元璋的祖训,声言进行朝廷内出了奸臣,要为建文帝“靖难”,在北京首先发难,率军向南京进攻。他先攻河北,次攻河南,接着攻山东,然后到南京,沿途受到忠于建文帝的明军和人民群众的反抗与阻挡,双方大战数年,终于攻下了南京。由于长期的战乱,造成江北地区“千里无人烟”的局面。燕王的军队都头戴红巾,所以百姓们都称之为“红虫”。“红虫”含有瘟疫的意思,所以民间有“红虫”吃人的传说。<br/>  燕王攻克南京后,建文帝自焚而死,他自己便当了皇帝,这就是明成祖。他即位以后,由于正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大臣不拥护他,他就狠下毒手,如灭了方孝儒十族,又实行了“瓜蔓抄”,就是把反对他的人和同村的人也全部杀光。不久又把都城迁到北京,并下令从洪洞大槐树下移民到山东河北、河南、浙江一带开荒种田发展农业生产。<br/>〖背手、解手的来历〗<br/><br/>  把大便、小便,说成“解手”,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是这样。大小便同“解手”有什么关系呢?据说也是来自于古大槐树下迁民.是从那时候才开始的。 <br/>  迁民是强制性的,人们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用各种方法反抗着。移民官员和押解的差人,怕他们半路逃跑,在编队定员之后,便把他们捆绑起来,才肯上路。先是大绑,即绑住两条胳膊,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又改用"小绑"每人只绑一只胳膊,几十个人连在一条绳子上,相互牵连在一起、一人要动,牵动别人,谁也跑不脱。因此,无论在行路当中,还是晚上歇息的时候,如果其中有人要大便或者小便。就是恳求押解的差人,给他们捆在胳臂上的绳子解开。最初时,人们为了把意思传达清楚,话就说得比较完整:"请大人把我的手解开,我要大便(或我要小便)”。由于人多,路上解绳子次数也多,不仅麻烦,而且耽误时间,便由于这种办法安全,人跑不掉,所以再麻炳,再耽误时间,差人也不敢去改变它。后来说得多了,渐渐就把原来的话简化了。先是说:“给我解开手”,就知道他是要大小便;后来干脆简化成“解手”。只要有人高声喊“解手”那就是他要大小便了。一路如此,天天如此“解手”之声,充斥耳鼓,大家说顺了,用的也习惯了。<br/>  到了新的住地,差人给他们们松了绑,按路上的编队定居下来在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这时候,他们手虽然解开了,没有人看管他们了,大小便时也无需再先报告,更无需等人“解手”了。但由于迁民路上的那段生活,在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人们都忘却不了,时而总要提及,也由于路上时日很长,说的成了习惯,仍然说大小便是“解手”。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br/>  人们走路有背手的习惯,据说这也与迁民有关。迁民被绑着上路,背起手来,行走多日,也就沿以成习。至今背起手来,走上几步,反而觉得舒服。</p><p>〖御箭射雁〗胡大海复仇记<br/><br/></p><p>  在河南、山东省一带流传着因胡大海复仇而引起迁民的故事。<br/>  传说元朝末年,河南地区来了一个乞丐,他身材高大,体格魁伟,右手柱着一个讨饭棍,左膊挎一个蓝子,沿村乞讨。人们看到这样一个壮汉不去干活谋生,却讨吃要饭,见他一来,便赶紧关门,还有的人加以辱骂。乞丐饥饿难忍,深感这个地方人情太坏,便暗暗立誓,有朝一日要报此奇耻大辱,此人便是胡大海。<br/>  却说当时元季失政,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神州同心,要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胡大海便投入朱元璋率领的农民军去吃粮。由于胡大海臂力过人,作战勇敢,屡建奇功,吴王便封他为大将军。此后,为朱洪武南征北战,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在南京即位以后,设宴大赏功臣,各位臣子都领了赏,谢了恩,个个退朝。唯独胡大海与众不同,无论洪武帝赏赐什么东西,他都摇头不语,朱元璋觉得很奇怪,对胡大海说:“朕赏赐你金银财宝、田地你都不要,你要什么给朕道来。”胡大海上前一步,双膝跪倒,奏道:“臣有罪,望陛下为臣作主。”朱元璋道:“爱卿请起,有什么事慢慢讲来。”胡大海将在河南讨饭时的遭遇讲了一遍,请求朱元璋开恩,允他去河南报仇血恨。朱元璋听罢,大吃一惊,心想:允他吧,他要把河南人杀光,欲待不允,他又是开国元勋,踌躇再三便道:“朕允许你报仇之事,但只准一箭之地。”话毕,吩咐侍卫给胡大海御箭一枝,胡大海接过御箭,欢喜非常,连忙谢恩。<br/>  且说胡大海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员骁将,英勇善战,又射得一手好箭,有百步穿杨之能。他收拾好行装,带领家丁、兵士,杀气腾腾直奔河南而来,刚到河南地区,恰逢一行鸿雁飞来,胡大海心中暗喜,拉开雕弓似满月,飞箭离弦似流星,叫了一声"着"!正好射中最后一只雁的后尾,那雁带箭向前飞去,胡大海也统兵向前杀去,见村庄就烧,见人就杀,只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而那只伤雁仍带着箭一直向前,飞过河南,又飞向山东。当地百姓起来反抗,但手无寸铁的百姓怎能抵得过如狼似虎的官兵呢?官兵所过,城池成墟,乡村无遗类,胡大海也在混战中死去了。这样造成了河南、山东“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朱元璋知道时,已经晚了,只好下令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往没人的地方迁民。</p><p></p><p>&nbsp;</p>
基本上很全面了.
万历年间?不是吧……
<p>谢谢提供的资料</p><p>具体是洪武还是万历年间记不清了</p><p>等回老家的时候看看。</p><p>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上厕所叫解手了。哈哈</p><p>另,我的确是小脚趾2片指甲。</p><p>谢谢</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8 1:27:31编辑过]
大家说不定当年一家~~
<p>我们村几乎全姓田,所以叫田东史。</p><p>据村史记载是因为有一位官居东御史大夫的人葬在那里,所以村名叫“东史”。请问谁知道“东御史大夫”是什么官啊?主要负责什么?</p>
靠,元朝和明朝是中国衰落的开始,简直叫人没法活了!
俺的小脚趾甲也是两片,小时候我一直觉得奇怪,后来过知道我们那么人人如此.
我的小脚趾甲也是两片,可是我家唐朝初年就从山西迁到东北了。
<p>似乎真实情况是元朝,屯垦或者戌守在蒙古高原腹地的汉人等南方民族在战争中逃难到了山西陕西一带(也许还有戌守南方的蒙古人等北方民族逃难到这一带),当时明与元都猜忌这些人,因此限定他们暂时居住在山西陕西一带,战争结束后明朝把这些人迁到战争中丧失了大量人口的其它地方。</p><p>&nbsp;</p><p>这一推理来自于一起类似的事情,清朝康熙年间准噶尔噶尔丹妄图统一蒙古各部,进一步染指中原统一中国。他在蒙古高原掀起了大规模战争,大批难民逃难到南方的山西陕西一带。这一事件在历史上有记录,当时清军驻陕西的一些人竟然将逃难来的人口拐卖到其它地方。当时很多文人的笔记也有记录。</p><p>&nbsp;</p><p>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位蒙古少女被装在麻袋里被人贩子拉去卖,她为了隐瞒身份,图黑脸,故做老妇声。一老头听声音是老妇状,当然不要咯。而一位年轻书生,因为怀了怜悯之心,买下她,回家后作了美满夫妻。这段故事似乎是聊斋志异上写的。</p>
<p>我愿意和西西公主还有风卷云是一家人。嘻嘻</p>
小脚趾2片指甲从生理学上怎么解释呢。
小脚趾甲分两片并非判断标志,这是东亚人群中普遍的现象
<p>对于那些思想极端的人说了没用,小脚趾加分两片是普遍现象,小时候都有,大了一般没有了。那其实是小脚趾甲太软了容易被破坏而产生的现象,被一些伪科学家以为这是汉人的标志。同样还有屁股上的青色胎记,也是这样的,绝大多数黄色人种都有的。</p>
历史的迷雾。。要是有时空飞船就好了
我就是定州人,距离一家庄也不太远。
500年前都是近亲!![e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