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第四次海上回收火箭又失败,中国超音速伞降风洞实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33:43


SpaceX第四次海上回收火箭仍失败
2016-03-05 15:08环球网

当地时间3月4日下午6点35分,猎鹰9号火箭搭载SES9通信卫星从卡纳维拉尔角升空。(腾讯太空配图)
(桂林)在经历了四次推迟后,北京时间今天早晨7时35分(美国东部时间3月4日下午6点35分),SpaceX公司成功用猎鹰9号火箭发射卢森堡通信卫星SES9,并在发射过程中再次尝试海上回收猎鹰9号一级火箭。但在返回海面的过程中,火箭没有准确降落在驳船中心,箭体在驳船甲板上硬着陆,海上回收火箭失败。

网友制作的发射危险区域通告图,这次实施海上回收的驳船停泊在卡纳维拉尔角以东650公里的大西洋上,也是距离海岸最远的一次。图片来源:网络
此次发射地点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SpaceX在第40号发射台用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卢森堡通信卫星SES9,并事先在卡纳维拉尔角以东650公里的大西洋上停泊了一艘条驳船(海上回收平台)预备火箭着陆。发射约8分钟后,火箭从太空返回大气层降落到驳船上,但尝试软着陆失败。

SpaceX之前进行的海上回收尝试都失败了,画面下方的驳船即是海上回收平台。(腾讯太空配图)
此次也是SpaceX公司第四次尝试海上回收火箭,此前三次海上回收的尝试都在最后接近成功时失败。今年1月17日,猎鹰9号第三次尝试在海上平台软着陆,火箭精确着陆在驳船中央且着舰过程很轻柔,但是火箭三号支架没有完成锁定,最终倾覆导致回收失败。
虽然历经多次失败,SpaceX一直没有放弃,该公司将在今年其他发射任务中继续尝试回收火箭。

2月28日因为一艘船闯入发射危险区,引发一系列问题导致火箭紧急关机。(腾讯太空配图)
此前该发射任务推迟了四次,可谓历经波折。第一次推迟是在当地时间2月24日,因为天气原因推迟24小时发射;第二次是在当地时间2月25日,在发射前1分钟因为液氧加注出现问题,SpaceX在网络视频直播中宣布发射终止。
第三次是在2月28日,一艘冒失的船突然闯入发射危险区,虽然SpaceX有派出直升飞机驱离该船,但等到船只离开已超原定发射时间35分钟。火箭因为等待太久导致箭体内液氧贮箱温度升高,产生气泡引发推力不足,发射团队在火箭点火后紧急关机,取消了当天的发射。如果没有那艘船的闯入,28日发射本该如期进行。第四次取消是在3月1日,因为高空出现风切变。

2015年12月21日,猎鹰9号一级火箭返回地球软着陆过程,犹如科幻大片。图片制作:POCKN
去年12月21日,SpaceX公司成功实现陆上回收火箭。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载荷发射到太空后,火箭成功软着陆返回地球,创造了航天史上的奇迹。
在今天的发射任务中,猎鹰9号火箭需要将5.3吨重的SES9通信卫星送往近4万千米高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同时还要完成一级火箭的海上软着陆。
相比较去年12月21日的发射,虽然当时猎鹰9号一级火箭成功软着陆返回地球,但那次发射的卫星轨道高度只有六七百公里,今天的发射要比上次远上50倍。因此这次猎鹰9号火箭在升空后一级工作时间更长,一二级分离时的高度更高、速度也更快,剩余燃料也更少,而且这次是在海上平台软着陆回收,难度相当大。

马斯克确认卫星送入4.06万千里高的超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成功。
SpaceX也在发射前暗示这次回收的成功几率比以往要低,所以此次火箭回收失败SpaceX也有心理准备,好在卫星发射成功,回收失败并不影响SpaceX的商业发射。

发射前屹立在卡纳维拉尔角40号发射台上的猎鹰9号火箭。(腾讯太空配图)
这次发射是猎鹰9号火箭自2010年首次亮相以来的第22次飞行,也是该型火箭升级后的第二次发射,携带更多的燃料产生更多的推力将重型卫星送入轨道。同时本次也是SpaceX公司2016年的第二次发射,今年在卡纳维拉尔角的首次发射。
本次搭载猎鹰9号火箭升空的SES9通信卫星由波音公司制造,归属全球最大的卫星运营商——卢森堡SES公司。这颗卫星将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服务,并为印度洋上的船员与乘客提供通信服务,该卫星将在2016年中旬正式向用户提供服务。

火箭实现重复使用意义重大,人类前往太空不再昂贵,载人火星任务也将变得经济可行。(腾讯太空配图)
SpaceX为什么要回收火箭
火箭回收重复使用将给全球太空商业发射带来革命性变化:回收一级火箭将大幅降低火箭发射费用,人类前往太空不再昂贵,廉价太空时代指日可待。因为一枚火箭的成本,燃料仅占很小一部分,火箭的导航控制系统、燃料储箱和发动机等部分才是大头。如果一枚火箭可以重复使用,将大大降低发射成本。
此前SpaceX每次发射费用约6000万美元,其中燃料费用仅20万美元。实现火箭回收技术后,发射价格有望降低一个数量级,每次仅600万美元甚至更低。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我想我们将很快积累像一个舰队一样多的回收火箭,这将使我们花费数年的时间去使用它们,并确保它们都工作的很好。”

去年12月SpaceX成功在陆上回收火箭,这是猎鹰9号一级火箭从发射到返回地球降落全过程的图解。(腾讯太空配图)
SpaceX为什么要在海上回收火箭
相比较陆上回收,因为驳船甲板面积很小,海上回收对火箭落点精度要求非常高;另外火箭垂直返回海面,对姿态控制要求较高,复杂海况如天气、海浪等也会对火箭着舰稳定产生影响,但海上有陆地回收不具备的优势。
各国发射的火箭几乎都是向东飞行,飞行过程中子级火箭分离时运行轨迹都是在斜上方,分离后子级火箭会继续向斜上方飞行一段距离,随后沿抛物线自然落下,其落点位置要比分离时更远离发射场。
海上回收使火箭不需要消耗宝贵的燃料飞回陆地着陆场,直接自然降落即可,驳船可以提前在海上火箭落点位置停泊等待,火箭可以将剩余燃料消耗在最重要的降落减速上,确保着陆成功。

这次实施回收火箭的海上驳船刷有风趣的标语“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我当然还爱着你)”,源自伊恩·班克斯(Iain Banks)的科幻小说《The Player of Games》,他也是SpaceX公司CEO马斯克最喜欢的科幻作家之一。另外,这艘船是无人驾驶的。(腾讯太空配图)
SpaceX公司此前回收火箭的尝试
2013年9月29日,“猎鹰9号”火箭首次尝试受控再入返回。这次飞行中火箭成功完成了第二次点火减速、但火箭进行第三次点火之后很快关机,最终火箭以45米/秒的速度摔坏了。
2014年4月22日,“猎鹰9号”火箭在向国际空间站的货运任务中,进行了第二次受控再入试验。此次,火箭姿态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并将下落速度降到很低,火箭落水后还发送了8秒的信号,可惜当时海上风浪太大,箭体最终还是损坏了。
2015年1月10日,“猎鹰9号”火箭在向国际空间站的货运任务中,进行了第三次受控再入试验,但火箭在的姿态没能得到控制,砸落在驳船的甲板上。
2015年2月12日,SpaceX继续尝试了一级火箭在海上软着陆,但由于风暴的原因,驳船没有出来,火箭以垂直的姿态降落在预定海面上,误差10米。
2015年12月21日,SpaceX成功发射新型“猎鹰9号FT”火箭,并在发射10分钟后一级火箭非常完美地实现陆上软着陆,火箭成功回收并创造了人类太空史上的第一。
2016年1月17日,SpaceX第三次尝试在海上平台上回收猎鹰9号一级火箭,但回收失败。SpaceX数据显示,火箭着陆过程很轻柔,但是火箭三号支架没有完成锁定导致火箭倾覆。火箭着陆时几乎正中靶心,偏离驳船中央不到1.3米,非常精准。

http://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kj/201603/t20160305_7706947.htm

视频在链接里

SpaceX第四次海上回收火箭仍失败
2016-03-05 15:08环球网

当地时间3月4日下午6点35分,猎鹰9号火箭搭载SES9通信卫星从卡纳维拉尔角升空。(腾讯太空配图)
(桂林)在经历了四次推迟后,北京时间今天早晨7时35分(美国东部时间3月4日下午6点35分),SpaceX公司成功用猎鹰9号火箭发射卢森堡通信卫星SES9,并在发射过程中再次尝试海上回收猎鹰9号一级火箭。但在返回海面的过程中,火箭没有准确降落在驳船中心,箭体在驳船甲板上硬着陆,海上回收火箭失败。

网友制作的发射危险区域通告图,这次实施海上回收的驳船停泊在卡纳维拉尔角以东650公里的大西洋上,也是距离海岸最远的一次。图片来源:网络
此次发射地点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SpaceX在第40号发射台用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卢森堡通信卫星SES9,并事先在卡纳维拉尔角以东650公里的大西洋上停泊了一艘条驳船(海上回收平台)预备火箭着陆。发射约8分钟后,火箭从太空返回大气层降落到驳船上,但尝试软着陆失败。

SpaceX之前进行的海上回收尝试都失败了,画面下方的驳船即是海上回收平台。(腾讯太空配图)
此次也是SpaceX公司第四次尝试海上回收火箭,此前三次海上回收的尝试都在最后接近成功时失败。今年1月17日,猎鹰9号第三次尝试在海上平台软着陆,火箭精确着陆在驳船中央且着舰过程很轻柔,但是火箭三号支架没有完成锁定,最终倾覆导致回收失败。
虽然历经多次失败,SpaceX一直没有放弃,该公司将在今年其他发射任务中继续尝试回收火箭。

2月28日因为一艘船闯入发射危险区,引发一系列问题导致火箭紧急关机。(腾讯太空配图)
此前该发射任务推迟了四次,可谓历经波折。第一次推迟是在当地时间2月24日,因为天气原因推迟24小时发射;第二次是在当地时间2月25日,在发射前1分钟因为液氧加注出现问题,SpaceX在网络视频直播中宣布发射终止。
第三次是在2月28日,一艘冒失的船突然闯入发射危险区,虽然SpaceX有派出直升飞机驱离该船,但等到船只离开已超原定发射时间35分钟。火箭因为等待太久导致箭体内液氧贮箱温度升高,产生气泡引发推力不足,发射团队在火箭点火后紧急关机,取消了当天的发射。如果没有那艘船的闯入,28日发射本该如期进行。第四次取消是在3月1日,因为高空出现风切变。

2015年12月21日,猎鹰9号一级火箭返回地球软着陆过程,犹如科幻大片。图片制作:POCKN
去年12月21日,SpaceX公司成功实现陆上回收火箭。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载荷发射到太空后,火箭成功软着陆返回地球,创造了航天史上的奇迹。
在今天的发射任务中,猎鹰9号火箭需要将5.3吨重的SES9通信卫星送往近4万千米高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同时还要完成一级火箭的海上软着陆。
相比较去年12月21日的发射,虽然当时猎鹰9号一级火箭成功软着陆返回地球,但那次发射的卫星轨道高度只有六七百公里,今天的发射要比上次远上50倍。因此这次猎鹰9号火箭在升空后一级工作时间更长,一二级分离时的高度更高、速度也更快,剩余燃料也更少,而且这次是在海上平台软着陆回收,难度相当大。

马斯克确认卫星送入4.06万千里高的超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成功。
SpaceX也在发射前暗示这次回收的成功几率比以往要低,所以此次火箭回收失败SpaceX也有心理准备,好在卫星发射成功,回收失败并不影响SpaceX的商业发射。

发射前屹立在卡纳维拉尔角40号发射台上的猎鹰9号火箭。(腾讯太空配图)
这次发射是猎鹰9号火箭自2010年首次亮相以来的第22次飞行,也是该型火箭升级后的第二次发射,携带更多的燃料产生更多的推力将重型卫星送入轨道。同时本次也是SpaceX公司2016年的第二次发射,今年在卡纳维拉尔角的首次发射。
本次搭载猎鹰9号火箭升空的SES9通信卫星由波音公司制造,归属全球最大的卫星运营商——卢森堡SES公司。这颗卫星将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服务,并为印度洋上的船员与乘客提供通信服务,该卫星将在2016年中旬正式向用户提供服务。

火箭实现重复使用意义重大,人类前往太空不再昂贵,载人火星任务也将变得经济可行。(腾讯太空配图)
SpaceX为什么要回收火箭
火箭回收重复使用将给全球太空商业发射带来革命性变化:回收一级火箭将大幅降低火箭发射费用,人类前往太空不再昂贵,廉价太空时代指日可待。因为一枚火箭的成本,燃料仅占很小一部分,火箭的导航控制系统、燃料储箱和发动机等部分才是大头。如果一枚火箭可以重复使用,将大大降低发射成本。
此前SpaceX每次发射费用约6000万美元,其中燃料费用仅20万美元。实现火箭回收技术后,发射价格有望降低一个数量级,每次仅600万美元甚至更低。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我想我们将很快积累像一个舰队一样多的回收火箭,这将使我们花费数年的时间去使用它们,并确保它们都工作的很好。”

去年12月SpaceX成功在陆上回收火箭,这是猎鹰9号一级火箭从发射到返回地球降落全过程的图解。(腾讯太空配图)
SpaceX为什么要在海上回收火箭
相比较陆上回收,因为驳船甲板面积很小,海上回收对火箭落点精度要求非常高;另外火箭垂直返回海面,对姿态控制要求较高,复杂海况如天气、海浪等也会对火箭着舰稳定产生影响,但海上有陆地回收不具备的优势。
各国发射的火箭几乎都是向东飞行,飞行过程中子级火箭分离时运行轨迹都是在斜上方,分离后子级火箭会继续向斜上方飞行一段距离,随后沿抛物线自然落下,其落点位置要比分离时更远离发射场。
海上回收使火箭不需要消耗宝贵的燃料飞回陆地着陆场,直接自然降落即可,驳船可以提前在海上火箭落点位置停泊等待,火箭可以将剩余燃料消耗在最重要的降落减速上,确保着陆成功。

这次实施回收火箭的海上驳船刷有风趣的标语“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我当然还爱着你)”,源自伊恩·班克斯(Iain Banks)的科幻小说《The Player of Games》,他也是SpaceX公司CEO马斯克最喜欢的科幻作家之一。另外,这艘船是无人驾驶的。(腾讯太空配图)
SpaceX公司此前回收火箭的尝试
2013年9月29日,“猎鹰9号”火箭首次尝试受控再入返回。这次飞行中火箭成功完成了第二次点火减速、但火箭进行第三次点火之后很快关机,最终火箭以45米/秒的速度摔坏了。
2014年4月22日,“猎鹰9号”火箭在向国际空间站的货运任务中,进行了第二次受控再入试验。此次,火箭姿态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并将下落速度降到很低,火箭落水后还发送了8秒的信号,可惜当时海上风浪太大,箭体最终还是损坏了。
2015年1月10日,“猎鹰9号”火箭在向国际空间站的货运任务中,进行了第三次受控再入试验,但火箭在的姿态没能得到控制,砸落在驳船的甲板上。
2015年2月12日,SpaceX继续尝试了一级火箭在海上软着陆,但由于风暴的原因,驳船没有出来,火箭以垂直的姿态降落在预定海面上,误差10米。
2015年12月21日,SpaceX成功发射新型“猎鹰9号FT”火箭,并在发射10分钟后一级火箭非常完美地实现陆上软着陆,火箭成功回收并创造了人类太空史上的第一。
2016年1月17日,SpaceX第三次尝试在海上平台上回收猎鹰9号一级火箭,但回收失败。SpaceX数据显示,火箭着陆过程很轻柔,但是火箭三号支架没有完成锁定导致火箭倾覆。火箭着陆时几乎正中靶心,偏离驳船中央不到1.3米,非常精准。

http://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kj/201603/t20160305_7706947.htm

视频在链接里


科技树是不是点偏了?

中国成功完成降落伞超音速风洞试验 美国多次失败


2016年03月06日  观察者网

据中国航天报3月2日报道,前不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圆满完成了降落伞超音速风洞试验,此次试验是在亚洲最大的超音速风洞中首次开展的降落伞超音速风洞试验。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03-06/doc-ifxqaffy3664424.shtml

科技树是不是点偏了?

中国成功完成降落伞超音速风洞试验 美国多次失败


2016年03月06日  观察者网

据中国航天报3月2日报道,前不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圆满完成了降落伞超音速风洞试验,此次试验是在亚洲最大的超音速风洞中首次开展的降落伞超音速风洞试验。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03-06/doc-ifxqaffy3664424.shtml

最后知道此路不通,也算没白花钱
单纯集中实验这样一个技术,成本上可能不太划算,是不是尝试利用同一次降落测试其他多种实验性技术会好一些?

另外,海况复杂性使驳船一类单体水面平台稳定性保障不易,有没有半硬支撑的拖曳平台可以使用。类似我国的南海系列海上勘探平台的专用简化版。
单纯集中实验这样一个技术,成本上可能不太划算,是不是尝试利用同一次降落测试其他多种实验性技术会好一些 ...
对,也奇怪他们怎么不在海上搭个固定的台子,上次看着陆,那个平台随着海面上下晃动很厉害

yangbin2004 发表于 2016-3-6 16:41
对,也奇怪他们怎么不在海上搭个固定的台子,上次看着陆,那个平台随着海面上下晃动很厉害


对,光考虑火箭,船和海况变动风险这个很难预测,突然来一个浪,突然鲨鱼蹦出来怎么办?
yangbin2004 发表于 2016-3-6 16:41
对,也奇怪他们怎么不在海上搭个固定的台子,上次看着陆,那个平台随着海面上下晃动很厉害


对,光考虑火箭,船和海况变动风险这个很难预测,突然来一个浪,突然鲨鱼蹦出来怎么办?

猎鹰9号第三次回收失败的画面
高超,水漂,聲納,都這樣。


SPACE X这技术稍微改进一下就能让私企实现弹道导弹打航母,并且很难拦截,因为返回式火箭的轨迹是无规律的

SPACE X这技术稍微改进一下就能让私企实现弹道导弹打航母,并且很难拦截,因为返回式火箭的轨迹是无规律的
误入歧途的美畜!
让我想起太空专用圆珠笔那个梗来了…
找钱 发表于 2016-3-6 17:02
SPACE X这技术稍微改进一下就能让私企实现弹道导弹打航母,并且很难拦截,因为返回式火箭的轨迹是无规律的
哈哈,哈哈,哈哈
找钱 发表于 2016-3-6 17:02
SPACE X这技术稍微改进一下就能让私企实现弹道导弹打航母,并且很难拦截,因为返回式火箭的轨迹是无规律的
呵呵了,真是搞笑。
找钱 发表于 2016-3-6 17:02
SPACE X这技术稍微改进一下就能让私企实现弹道导弹打航母,并且很难拦截,因为返回式火箭的轨迹是无规律的
打航母,最重要的是测控,跟踪,卫星雷达体系,私企有全套?
海上搞个气垫,火箭先减速,然后直接落上去不就得了。
不明白为什么要执着于海上着陆
nasa拨款又要拖了
超音速伞降风洞实验是什么?哪位大神科普一下!
    看第三次回收的动画,美帝离稳定性的成功,还很遥远。
    不过,如果美帝愿意降低逼格,倒是有个办法让他实现高成功率回收,把回收传做成水桶状,底部开口用来排气,火箭只要落入桶内,不管站得住还是站不住,都可以靠在筒边缘不倒。
gaozc 发表于 2016-3-6 19:12
看第三次回收的动画,美帝离稳定性的成功,还很遥远。
    不过,如果美帝愿意降低逼格,倒是有个办法 ...
恩准,但这个水桶要做的很大很大啊,船的底盘更大了
刚看了环球时报,回收成功了
找钱 发表于 2016-3-6 17:02
SPACE X这技术稍微改进一下就能让私企实现弹道导弹打航母,并且很难拦截,因为返回式火箭的轨迹是无规律的
刚来中国还不习惯?
看第三次回收的动画,美帝离稳定性的成功,还很遥远。
    不过,如果美帝愿意降低逼格,倒是有个办法 ...
嘘,不告诉他们
SPACE X这技术稍微改进一下就能让私企实现弹道导弹打航母,并且很难拦截,因为返回式火箭的轨迹是无规律的
这思维跳跃的。哈哈哈。
吃饭撑着,用降落伞回收不是又经济又省事吗
快落地的时候速度这么快,能安全回收就真的见鬼了
看第三次回收的动画,美帝离稳定性的成功,还很遥远。
    不过,如果美帝愿意降低逼格,倒是有个办法 ...
其实最合理保险的做法是牺牲半吨死重带个碳纤维减速伞。或者在此基础上像你说的那样把平台做成桶式的,里面放一定容量的高熔点凝胶,降下来就直接被发动机余温烤化成半融熔态包裹住机体就是了。
中国要搞降落伞式回收。
其實這個實驗照理說應該不怎麼花錢,反正火箭都是要射,不實驗就是直接掉下來。只要這個實驗不是發射火箭的主要目的,那成本應該不會很高。所以我覺得有機會的話中國也可以玩玩看。

倒是這個垂直降落技術,感覺不是太難啊,第三次幾乎成功了,怎麼會又失敗了呢?
草帽牛仔 发表于 2016-3-6 19:36
快落地的时候速度这么快,能安全回收就真的见鬼了
如果是平地还有可能,为什么不浓平地上
八月十五殺鬼子 发表于 2016-3-6 19:52
其實這個實驗照理說應該不怎麼花錢,反正火箭都是要射,不實驗就是直接掉下來。只要這個實驗不是發射火箭的 ...
此火箭非彼火箭(有垂直降落能力的),成本要高得多,还有损失船,还有其他人员,观测跟踪成本。
刚来中国还不习惯?
这ID蹦哒的有些日子了!
shuoyuehun 发表于 2016-3-6 18:15
超音速伞降风洞实验是什么?哪位大神科普一下!
我们在研究用降落伞回收

找钱 发表于 2016-3-6 17:02
SPACE X这技术稍微改进一下就能让私企实现弹道导弹打航母,并且很难拦截,因为返回式火箭的轨迹是无规律的


打航母最难的是精确定位航母。
SpX这个返回式火箭的轨迹凭借这发动机的点火控制其返回的轨迹,从理论上说可以作为反航母弹道导弹的一部分技术。
说一部分技术是因为这个火箭不装雷达,精确返回是靠地面控制的,返回时的速度小,形不成黑障区。而反舰弹道导弹最后的制导现在还是靠自身雷达等传感器。
找钱 发表于 2016-3-6 17:02
SPACE X这技术稍微改进一下就能让私企实现弹道导弹打航母,并且很难拦截,因为返回式火箭的轨迹是无规律的


打航母最难的是精确定位航母。
SpX这个返回式火箭的轨迹凭借这发动机的点火控制其返回的轨迹,从理论上说可以作为反航母弹道导弹的一部分技术。
说一部分技术是因为这个火箭不装雷达,精确返回是靠地面控制的,返回时的速度小,形不成黑障区。而反舰弹道导弹最后的制导现在还是靠自身雷达等传感器。
美国人创新思维值得肯定
zeng2008 发表于 2016-3-6 19:35
吃饭撑着,用降落伞回收不是又经济又省事吗
记得航天飞机的助推火箭就是降落伞回收的。不知美帝怎么想的。
77456SR 发表于 2016-3-6 19:15
刚来中国还不习惯?
人家是传说中的民科,搞发明好几十年了
miui 发表于 2016-3-6 20:05
此火箭非彼火箭(有垂直降落能力的),成本要高得多,还有损失船,还有其他人员,观测跟踪成本。
不是这样,这种有垂直降落能力的火箭并不比一般火箭贵。
火箭悬停主要是看发动机的节流能力,就是低于正常推力稳定工作的能力,现在一般的液体发动机都有这个能力。如我们的YF-100,也有最大60%的能力。墨林1D+的节流能力我忘了,不过印象中可以节流到20多吨的推力持续工作,墨林1D+正常的推力大约是77吨。

不过看SpX这几次返回,并不打算悬停,是让火箭在快落到地时做一个减速运动,一落到地速度正好减到零。这个可能是猎鹰火箭所有的动力都在尾部,即便悬停,也无法调整火箭的姿态,而持续的降落还能用一级顶部的栅格翼控制姿态。

火箭发动机的价格还主要看产量。按航天版歼击风网友透露的消息,氢氧发动机有一种管路(可能是这个)的工艺就氢氧发动机用得着,又没有别的方法代替,所以氢氧机企业只能在邯钢专门养一条这样的生产线,而用量又不大。造成整台氢氧机价格的上扬。
hueng 发表于 2016-3-6 21:07
记得航天飞机的助推火箭就是降落伞回收的。不知美帝怎么想的。
航天飞机的助推火箭开伞时的速度比较低,没超音速。
咱们可能打算用这个技术回收芯级,开伞的速度要求高。以前SpX也搞过降落伞回收,不过就是因为搞不定高速度开伞的问题,才转到动力回收这条路上。
伞降回收的好处是火箭的运力损失不大,坏处是没法精确着陆。
yangbin2004 发表于 2016-3-6 16:41
对,也奇怪他们怎么不在海上搭个固定的台子,上次看着陆,那个平台随着海面上下晃动很厉害
海上怎么搭固定的?云台么?这么大的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