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网友讨论据守威海卫的战略是对是错时突然有以下脑洞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7 08:35:00


首先看当时背景情况:
     1、北洋舰队从旅顺撤退时的军舰都能正常航行,定、镇二舰和几艘巡洋舰还具备战斗力。(很重要,能跑到威海卫就能跑的更远)
     2、长江以南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英国绝不会允许日军打烂或占领;对甲午战争,英国是想打断清朝的发展取得更大的利益,但绝不会允许日本倾吞清朝的太厉害。
     3、1894年时从日本本土到台湾海峡,日军没有任何可以补给的港口;而南方的港口还是在清朝的控制之下。(此时还不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英国只是掌控租界,港口的控制权还在清朝手里,甲午输了之后,才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的控制者是两江总督刘坤一,此人是对日持久战的拥护者,起码不会拖后腿。(刘坤一是湘军出身,李鸿章给予足够的利益还是能打动刘坤一的,本质上湘军和淮军还是唇亡齿寒)
     5、广东水师的控制者是两广总督李瀚章,此人是李鸿章的哥哥,怎么也会拉兄弟一把。
     6、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和南洋水师还是有几艘能战之船(例如:南琛号、南瑞号),大部分弹药也能通用,后勤维修在马尾也能凑活。(平远就是在马尾建造的)
      所以,北洋舰队在南方的后勤、维修、弹药补给、兵员补充都能解决。

      所以有了以下脑洞大开:
      首先,北洋舰队撤退到上海,在江南制造局稍做补给再撤退到马尾附近。
      第二,协调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和南洋水师的可战之船,统一在马尾和北洋舰队会和。(李鸿章为了保权就别要脸了,多给利益,争取舰队统一指挥)
      第三,主力战舰和鱼雷艇在马尾、澎湖、台北附近待机,轻型战舰以上海为中心骚扰朝鲜南部、琉球和四国等地。(打几炮就跑,能在日本本土打一炮就更好了)

      此时,若北方战局崩溃清廷决定和谈,有能战之舰队在手,马关条约就有的谈了,日本顶多拿到朝鲜和赔款。(有一定的实力,英国因南中国利益很大可能会支持清朝保留台湾;历史上清朝输的内裤都掉了,没人支持失败者)

      此时,若北方战局长期拖延战争继续,轻型战舰的骚扰、日本窘迫的财政和日军此时的自大会让日军统帅部决定派遣联合舰队全歼清朝海军。
      所以,通过轻型战舰的骚扰,是可以将日军吸引到台湾海峡决战的。(不知道联合舰队除了一游和三景舰还有几艘战舰能过来,此时的琉球是不具备舰队补给能力的)
      而在台湾海峡,敌我的优势就倒过来了:
      1、日军军舰需长途航行,到台湾海峡时基本已是燃料、食品和人员的极限,只有大舰能保持足够的战斗力,实力应有所下降。
      2、台湾海峡周围可用港口全在我方控制下,日军能利用的补给地极少。(估计也就是琉球了,只能少量补给,维修没戏)
      3、南方日本还没有渗透的那么厉害,情报能力比在北方要差不少。
      4、北洋舰队+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舰队实力有了一定的增长。(清朝此时的海军终于能集结在一起了)
      5、此时李鸿章为保权势会全力拉拢刘坤一、李瀚章,而历史上刘坤一、李瀚章也是有所作为的人,不会看不出湘军、淮军合作的好处和淮军被彻底击溃的坏处,舰队能够保证一定的合作。(有一定可能性整编在一起,看李鸿章掏多少利益了)
      有了这些优势,日军不是想决战就能决战的,不管怎么打还是在哪里打,北洋舰队都会握有主动权,就算是保船也不会是在威海卫的下场,甲午只要别输的里子面子全掉光,李鸿章还是能保留不少权势。

大部分类似问题的回答:
1、打算往南方跑的兄弟,应该还是对大清的国情官场不了解,对海军后勤也不了解啊。

这个脑洞是从困死在威海卫想起的,并不很全面;不过除了定镇之外,别的战舰在马尾船厂和江南制造局维修还是没问题的;光补给的话,可用靠帮补给在港外风平浪静之地给定镇单独补给;当然清朝官场那些破事,我的确没细琢磨,太费脑子了,不过有足够的利益以我大清官员的节操我觉得还是能谈的。

2、这个方案可不可行暂且不论,李鸿章当时决不可能做得出这个决策。站在当时的情况来看,根本就没有南下的理由 ...

的确,老佛爷是大问题,不过旅顺丢了以后,李鸿章保住淮军、北洋舰队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势,人一急之下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这个脑洞只是纯从海军运用的角度说的,要是清廷真有能力实施,舰队撤退的同时政府应向国内纵深撤退,留出战略空间;战术可以考虑老佛爷西狩和鬼子的七段击。

3、当年北洋舰队的大修还是去日本完成的。唯一的大型舰船修理点就一个旅顺港,而且旅顺港本身的船坞修理能力 ...

必须去日本的是定镇二舰,其它的军舰江南的船坞还是能维修的,马尾虽然用的是船台造船法,但还是具备栖装水平维修能力的。之前北洋舰队不去是因为江南和马尾都在南洋大臣手里,李鸿章不是走投无路是不会求刘坤一的。

4、离开了北方基地的北洋水师什么都不是。只顾自己逃命眼睁睁的看鬼子去天津卫登陆?

请参考二战中苏联的抉择。无法挡住的时候,痛苦的战略后退时必须的,当然清廷是否具备这个战略眼光和实施能力就不知道了;甲午打到陆军陆战丢失旅顺、海军黄海决战实力大损,这时清军已不具备在黄、渤海上和东北打赢的实力了,如果还要打就必须撤退,用空间换时间,拉长日军的补给线,当日军分散时再集中主力分割决战。是不是看着眼熟,美军二战初期被偷袭珍珠港后就是这么打得,先放弃菲律宾和南洋,待到日军分散后在中途岛一战拿回主动权。

首先看当时背景情况:
     1、北洋舰队从旅顺撤退时的军舰都能正常航行,定、镇二舰和几艘巡洋舰还具备战斗力。(很重要,能跑到威海卫就能跑的更远)
     2、长江以南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英国绝不会允许日军打烂或占领;对甲午战争,英国是想打断清朝的发展取得更大的利益,但绝不会允许日本倾吞清朝的太厉害。
     3、1894年时从日本本土到台湾海峡,日军没有任何可以补给的港口;而南方的港口还是在清朝的控制之下。(此时还不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英国只是掌控租界,港口的控制权还在清朝手里,甲午输了之后,才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的控制者是两江总督刘坤一,此人是对日持久战的拥护者,起码不会拖后腿。(刘坤一是湘军出身,李鸿章给予足够的利益还是能打动刘坤一的,本质上湘军和淮军还是唇亡齿寒)
     5、广东水师的控制者是两广总督李瀚章,此人是李鸿章的哥哥,怎么也会拉兄弟一把。
     6、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和南洋水师还是有几艘能战之船(例如:南琛号、南瑞号),大部分弹药也能通用,后勤维修在马尾也能凑活。(平远就是在马尾建造的)
      所以,北洋舰队在南方的后勤、维修、弹药补给、兵员补充都能解决。

      所以有了以下脑洞大开:
      首先,北洋舰队撤退到上海,在江南制造局稍做补给再撤退到马尾附近。
      第二,协调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和南洋水师的可战之船,统一在马尾和北洋舰队会和。(李鸿章为了保权就别要脸了,多给利益,争取舰队统一指挥)
      第三,主力战舰和鱼雷艇在马尾、澎湖、台北附近待机,轻型战舰以上海为中心骚扰朝鲜南部、琉球和四国等地。(打几炮就跑,能在日本本土打一炮就更好了)

      此时,若北方战局崩溃清廷决定和谈,有能战之舰队在手,马关条约就有的谈了,日本顶多拿到朝鲜和赔款。(有一定的实力,英国因南中国利益很大可能会支持清朝保留台湾;历史上清朝输的内裤都掉了,没人支持失败者)

      此时,若北方战局长期拖延战争继续,轻型战舰的骚扰、日本窘迫的财政和日军此时的自大会让日军统帅部决定派遣联合舰队全歼清朝海军。
      所以,通过轻型战舰的骚扰,是可以将日军吸引到台湾海峡决战的。(不知道联合舰队除了一游和三景舰还有几艘战舰能过来,此时的琉球是不具备舰队补给能力的)
      而在台湾海峡,敌我的优势就倒过来了:
      1、日军军舰需长途航行,到台湾海峡时基本已是燃料、食品和人员的极限,只有大舰能保持足够的战斗力,实力应有所下降。
      2、台湾海峡周围可用港口全在我方控制下,日军能利用的补给地极少。(估计也就是琉球了,只能少量补给,维修没戏)
      3、南方日本还没有渗透的那么厉害,情报能力比在北方要差不少。
      4、北洋舰队+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舰队实力有了一定的增长。(清朝此时的海军终于能集结在一起了)
      5、此时李鸿章为保权势会全力拉拢刘坤一、李瀚章,而历史上刘坤一、李瀚章也是有所作为的人,不会看不出湘军、淮军合作的好处和淮军被彻底击溃的坏处,舰队能够保证一定的合作。(有一定可能性整编在一起,看李鸿章掏多少利益了)
      有了这些优势,日军不是想决战就能决战的,不管怎么打还是在哪里打,北洋舰队都会握有主动权,就算是保船也不会是在威海卫的下场,甲午只要别输的里子面子全掉光,李鸿章还是能保留不少权势。

大部分类似问题的回答:
1、打算往南方跑的兄弟,应该还是对大清的国情官场不了解,对海军后勤也不了解啊。

这个脑洞是从困死在威海卫想起的,并不很全面;不过除了定镇之外,别的战舰在马尾船厂和江南制造局维修还是没问题的;光补给的话,可用靠帮补给在港外风平浪静之地给定镇单独补给;当然清朝官场那些破事,我的确没细琢磨,太费脑子了,不过有足够的利益以我大清官员的节操我觉得还是能谈的。

2、这个方案可不可行暂且不论,李鸿章当时决不可能做得出这个决策。站在当时的情况来看,根本就没有南下的理由 ...

的确,老佛爷是大问题,不过旅顺丢了以后,李鸿章保住淮军、北洋舰队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势,人一急之下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这个脑洞只是纯从海军运用的角度说的,要是清廷真有能力实施,舰队撤退的同时政府应向国内纵深撤退,留出战略空间;战术可以考虑老佛爷西狩和鬼子的七段击。

3、当年北洋舰队的大修还是去日本完成的。唯一的大型舰船修理点就一个旅顺港,而且旅顺港本身的船坞修理能力 ...

必须去日本的是定镇二舰,其它的军舰江南的船坞还是能维修的,马尾虽然用的是船台造船法,但还是具备栖装水平维修能力的。之前北洋舰队不去是因为江南和马尾都在南洋大臣手里,李鸿章不是走投无路是不会求刘坤一的。

4、离开了北方基地的北洋水师什么都不是。只顾自己逃命眼睁睁的看鬼子去天津卫登陆?

请参考二战中苏联的抉择。无法挡住的时候,痛苦的战略后退时必须的,当然清廷是否具备这个战略眼光和实施能力就不知道了;甲午打到陆军陆战丢失旅顺、海军黄海决战实力大损,这时清军已不具备在黄、渤海上和东北打赢的实力了,如果还要打就必须撤退,用空间换时间,拉长日军的补给线,当日军分散时再集中主力分割决战。是不是看着眼熟,美军二战初期被偷袭珍珠港后就是这么打得,先放弃菲律宾和南洋,待到日军分散后在中途岛一战拿回主动权。
这脑洞不错啊~~
先说说为何要撤离旅顺吧。
守旅顺不比守威海好?
楼主可以去写小说了
他要是敢跑南方去就敢闹分裂了,还有个鬼的马关条约,那时就是和日本鬼子商量如何割东北华北求东南独立了。
听起来蛮不错的主意。问题是当时想都没想到往南啊。
老佛爷不会同意的→_→
北洋舰队理论有问题,并没有考虑过做袭击舰队


发重了,编辑掉。。。

发重了,编辑掉。。。
这么做也就保下几条残舰。但日军好直接登录天津了,你觉得老佛爷会怎么看。
当年清朝内部派系林立,你北方海军跑去南方?人家还以为你来砸场子呢!
打算往南方跑的兄弟,应该还是对大清的国情官场不了解,对海军后勤也不了解啊。

没人敢接收北洋的船,北洋军在清朝人眼里是李鸿章的私人军队
这个方案可不可行暂且不论,李鸿章当时决不可能做得出这个决策。站在当时的情况来看,根本就没有南下的理由和条件。你北洋水师只接战一场,主力尚存,炮台要塞完整无缺,就拍屁股走人,把皇上太后老佛爷扔给小日本,你李鸿章几颗脑袋啊!
老佛爷担心的是北京城
北洋海军首先是拱卫京津的海上机动力量,离开渤海黄海进入东海政治意味比全军覆没都要严重
LZ 方案完全正确,然而,大清就是大清,这方案是不可能实现的。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6-3-4 10:13
打算往南方跑的兄弟,应该还是对大清的国情官场不了解,对海军后勤也不了解啊。
这个脑洞是从困死在威海卫想起的,并不很全面;不过除了定镇之外,别的战舰在马尾船厂和江南制造局维修还是没问题的;光补给的话,可用靠帮补给在港外风平浪静之地给定镇单独补给;当然清朝官场那些破事,我的确没细琢磨,太费脑子了,不过有足够的利益以我大清官员的节操我觉得还是能谈的。

浪漫冷月 发表于 2016-3-4 10:43
这个方案可不可行暂且不论,李鸿章当时决不可能做得出这个决策。站在当时的情况来看,根本就没有南下的理由 ...


的确,老佛爷是大问题,不过旅顺丢了以后,李鸿章保住淮军、北洋舰队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势,人一急之下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这个脑洞只是纯从海军运用的角度说的,要是清廷真有能力实施,舰队撤退的同时政府应向国内纵深撤退,留出战略空间;战术可以考虑老佛爷西狩和鬼子的七段击。
浪漫冷月 发表于 2016-3-4 10:43
这个方案可不可行暂且不论,李鸿章当时决不可能做得出这个决策。站在当时的情况来看,根本就没有南下的理由 ...


的确,老佛爷是大问题,不过旅顺丢了以后,李鸿章保住淮军、北洋舰队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势,人一急之下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这个脑洞只是纯从海军运用的角度说的,要是清廷真有能力实施,舰队撤退的同时政府应向国内纵深撤退,留出战略空间;战术可以考虑老佛爷西狩和鬼子的七段击。
核心问题是战还是退,犹豫不定,延误战机!
老佛爷还没跑呢你就先跑!想造反不成
77328 发表于 2016-3-4 17:31
这个脑洞是从困死在威海卫想起的,并不很全面;不过除了定镇之外,别的战舰在马尾船厂和江南制造局维修还 ...
当年北洋舰队的大修还是去日本完成的。唯一的大型舰船修理点就一个旅顺港,而且旅顺港本身的船坞修理能力都极其有限。北洋舰队是指名副其实的“一次性舰队”。
离开了北方基地的北洋水师什么都不是。只顾自己逃命眼睁睁的看鬼子去天津卫登陆?
当时马尾没有维修北洋主力舰的能力!
达达的马蹄声 发表于 2016-3-4 20:58
当年北洋舰队的大修还是去日本完成的。唯一的大型舰船修理点就一个旅顺港,而且旅顺港本身的船坞修理能力 ...
必须去日本的是定镇二舰,其它的军舰江南的船坞还是能维修的,马尾虽然用的是船台造船法,但还是具备栖装水平维修能力的。之前北洋舰队不去是因为江南和马尾都在南洋大臣手里,李鸿章不是走投无路是不会求刘坤一的。
荆深特快 发表于 2016-3-4 21:40
离开了北方基地的北洋水师什么都不是。只顾自己逃命眼睁睁的看鬼子去天津卫登陆?
请参考二战中苏联的抉择。无法挡住的时候,痛苦的战略后退时必须的,当然清廷是否具备这个战略眼光和实施能力就不知道了;甲午打到陆军陆战丢失旅顺、海军黄海决战实力大损,这时清军已不具备在黄、渤海上和东北打赢的实力了,如果还要打就必须撤退,用空间换时间,拉长日军的补给线,当日军分散时再集中主力分割决战。是不是看着眼熟,美军二战初期被偷袭珍珠港后就是这么打得,先放弃菲律宾和南洋,待到日军分散后在中途岛一战拿回主动权。
那还不如去打鬼子的军港来的靠谱,轻车熟路。然后打鬼子来援的敌舰。围魏救赵。围敌打援的办法。楼主的好意思非常感激的。大清国还是早完好,不然民国什么的怎么出来。
真要有这样一呼百应的动员能力和一致对外的统一认识,甲午又怎么会输成那副德性。
政治上属于自杀。

一句话,当年老佛爷给你钱建海军,就用来看渤海,看天津,保证北京安全的。真打起来,北洋跑了,把皇上和老佛爷扔出去挡炮弹呀?

打到全军覆没,战后李鸿章尚可以去收拾残局,被人家当个替罪羊用。要是北洋跑了,等不到甲午打完,老佛爷先下旨把李鸿章砍了。然后一个旨意把舰队再调回来。
守威海不如守旅顺。北洋扔了旅顺跑路,已经是尽力躲开了,已经是极限了。好歹没离开渤海,政治上尚可以交代一下。

跑上海去。别的不说,北洋就两个基地。俩基地都扔了,那连炮弹都没地方补给。离开了威海和旅顺,北洋舰队基本没战斗力了。